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在的外贸形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

时间:2023-06-12 14:44:56

现在的外贸形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1

关键词:传统优势理论;对外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理论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外贸易总量迅速扩大,入世以后,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完全了解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理论以及国际对外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理论展望

1.传统优势理论回顾

(1)绝对优势理论

法国一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市场利益驱动下,社会一切经济主体需要按照自己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利用市场完成交易,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一旦交易活动超出本国范围之内,就出现了国际分工或者国际贸易。这一古典经济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2)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一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两个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的国家,如果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时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只要这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有所差别,那么各国所生产的相对优势产品也能从国际分工或者国际贸易中取得收益,国际总体福利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2.对外贸易方式回顾

最原始的对外贸易方式是用货换货,目前国际市场上存在的所有经济贸易方式,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在国际贸易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外贸易方式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日益突出以及国际贸易的逐渐开拓,国际货物买卖状况和营销手段、销售过程也在迅速变化和进步,国际贸易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由传统的贸易方式发展到广泛的现代贸易方式。传统的贸易方式主要由单纯的单边商品完成进口和出口关系,现代贸易方式是指主要实行广泛的技术、劳务和资本等合作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的转变,使国际贸易实践过程中的商货交易、合作经营、合资企业、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和国际租赁等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成为可能,旨在实现国际贸易中的一切利益需求。

二、新形势下国际对外贸易理论

1.国际对外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70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垄断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等新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法国贸易理论学家曾经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在现代贸易中,大多数国家相互进口、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种类相同但是品牌相异。在此类贸易交易中,产品的差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垄断竞争的过程中,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相似性使其互相代替的可能性逐渐扩大,最终导致竞争的产生;而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将会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垄断竞争。提高产品的差异性,那么产品的可替代性就会变小,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也就逐渐变低,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生产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产品的价格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传统贸易理论是解释不了的。

2.国际对外新贸易理论的缺点

当今社会的主流贸易理论就是新贸易理论,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并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形式。这是国际新贸易理论的唯一缺点。比如说,如果新贸易理论假设全国市场机制基本趋于完善,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些新贸易理论机制缺乏目的性和实用性。

三、优势理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

1.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成本的提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依据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进行的生产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拥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近代中国如果努力发展资本技术以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关系,将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人才和技术要素的投入控制。而对于那些继续坚持传统的以要素察赋和以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和技术,最终为技术创新、生产要素突破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

就我国经济来说,所谓的广义比较优势是指后起者优势,它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起者优势是指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其所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有效经验,再联合本国的具体形势,做出明智的发展策略思想,加快缩短本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因此,我们必须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成功经验,努力联合自己的基本情形,利用后起者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原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措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际对外贸易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水平,努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成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形势与热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2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机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64-02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特点

过去一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经受了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为应对这场危机而采取的重大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发挥了明显作用。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信心得到提升,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功能开始恢复,工业生产出现积极迹象;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回升,内需继续扩张,工业生产加速增长,国际资本出现回流;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开始活跃。但是,在看到这些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外部形势依然极其复杂。

1.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当下,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回升是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而居民消费意愿依然疲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增长不足的矛盾,加上高失业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复苏动力尚未全面形成。因此,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加大了全球需求市场复苏的难度。

2.金融危机阴影仍未完全消除。这场危机造成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产损失严重,去杠杆化和清理坏账过程远未结束。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积聚,一些国家出现债务危机,不排除再度冲击实体经济的可能,也不排除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动荡的可能。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经济指标走势出现分化,各国政府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方式和节奏方面发生分歧,协调难度上升,这可能导致主要货币利率走势分化、汇率大幅波动,加大我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

3.全球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下降12%,全面恢复绝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各国都把扩大出口作为摆脱危机的出路之一,但事实上,受经济增长乏力的制约,全球消费市场增长严重滞后。在需求严重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将使我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中低端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挑战。因此,外贸出口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对外贸易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巨大优势,同时面临的调整转型压力也日益突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大的调整与变革将不可避免。因此,我国外贸既面临全球产业重新分化组合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外部市场竞争、内部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挑战。

1.外需不足,出口增速不稳。当前,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同时,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如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国高额赤字和债务危机、新的经济泡沫风险、全球通胀预期上升以及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等,这些都将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维持出口高增长的持续性无法确定。有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全球供需结构深刻变化,外需不足,从而造成我产品出口面临更大困难。

2.出口成本上升,价格优势减弱。从总体趋势看,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成为必然,这将对出口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我国劳动力价格上升也是客观和必然的。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即显示用工的结构性矛盾和成本压力。与此同时,土地紧缺、地价上升、环境治理投入增加等,这一切都预示着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的负担将日益加重。

3.汇率调整面临巨大外部压力。今年以来,受美国打压产生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心理预期,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急于摆脱国内危机的经济需求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从大环境上给我国及外贸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4.出口结构调整滞后,短期难以改变。出口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出口比例过高,结构不合理。涉及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例较小。高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发展滞后。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外资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出口为主,国有企业以部分高端制造业和大型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民营企业则多数以轻纺和日用品出口为主。虽出口规模庞大,但出口质量和效益一直是困扰外贸企业的主要矛盾。

5.外贸发展政策、理论和认识有待提升。一是从政策层面讲,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与扶持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不协调、不统一,导致出口结构偏离产业结构的发展,即出口产品结构不能完全反映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现状;二是外贸理论指导的缺失造成同业竞争问题突出,形成严重的低价竞销,损失了出口效益;三是对我国外贸的后续发展定位的模糊认识。这主要源于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过高、顺差过大带来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因此应适当限制出口。这种观点将严重影响外贸政策的制定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制约我们解决当前外贸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与世界其他国家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相左。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我们在对形势和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进行分析、思考和争辩的同时,必须下决心抢抓后金融危机时代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既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推动外贸科学、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历史经验表明,外贸发展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必须明确把促进出口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出口多了,而是如何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借鉴国际上最新的贸易理论,明确我国新形势下外贸发展思路和主导思想,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二是要从政策层面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政策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要实现加快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目标,就要调整外贸的支持政策。首先是要保持当前外贸出口金融税收政策不变,保持贸易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使企业对政策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其次是要注意贸易政策同产业发展政策相协调,在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和开展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与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统筹考虑,形成产业政策同贸易政策的有效衔接,以推动战略性产业和相关产品出口,提升我国在部分领域的竞争力,推动产品出口结构升级。

三是要从操作层面研究落实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2009年,我国出口居世界第一,进口居世界第二,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是我国外贸当前形势下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回顾、总结以往三十多年我国外贸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目前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变化趋势,全球将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因此,实现我国贸易强国的目标需要努力做到“四个转变”:一是注重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二是注重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三是注重从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制定者转变;四是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转变。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正处在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从劳动密集的制造环节,向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向上游是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主要开展研发活动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向下游是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主要开展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型服务活动,包括创立国际品牌。

2.培养跨国企业促进转变。要想提升对全球资源和经济的控制力,必须靠跨国公司去实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只有拥有一批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一个国家才能拥有对全球资源配置的较大主导权,才能拥有大国地位。正因缺乏这样一批公司,才使中国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言权有限,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区别之一,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3.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包括优化主体结构,即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商品结构,即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的同时,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优化市场结构,即要巩固传统市场,又要努力开拓新兴市场,做好培育周边市场;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4.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出口。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从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而我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已经严重制约对外贸易持续有效地发展。对此,政府决策层已形成共识,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二要完善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三要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吸引外商投资;四要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培养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

5.健全外贸工作创新机制。工作机制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机制:一是工作服务机制,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的协调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二是贸易促进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贸易促进体系;三是贸易摩擦应对协调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总之,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需要加大研究形成政策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两方面的发展优势,实现外贸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外贸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四大措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经济周刊,2006,(8).

[2] 崔大沪.互利共赢中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EB/OL].中国社科院:探索社会科学网,2008-03-31.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3

关键词:对外贸易 因果关系 增长形式 参考模型

根据当前经济的增长形势分析,我国每年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以相关系数的比例增长,每年交易总额增长到0.3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我国在贸易经济形势中,没有正确分析进出口量与经济增长趋势发展关系,使得在后期发展后期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导致国内GDP的百分点严重下滑。现如今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采用协整检验的测试论证以及在Granger的应用算法对等分析验证,在经济分析研究中出现制约性经济因素,出口量便会增加,但会导致国内进口量的减少,使得国内总需求形式出于被动状态,贸易增长出现下滑趋势。通过采用协整检验测试论证组建样本的数据参考模型,对进口量与出口量的动态参数做出递推关系调整,分析LGDP经济参考细数等对口贸易的净产值做出分析归纳调整。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两者主要受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限制。对于不同的立场,两者在带动经济形式之间存有必然联系。假设只考虑进口贸易,主要受经济外部因素的影响,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增加,但会消耗大量的经济费用,并且后期的投产效益也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动也有所浮动,通常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只考虑出口贸易,不考虑进口贸易,其主要受内部因素的影响控制,出口是带动国内产业经济的增长,拉动各个行业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促进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属于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会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外部经济因素受诸多因素的考虑,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形式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进口贸易的对等之处便是价格与质量方面的差异性,两者作为主参考性依据。根据近几年国内贸易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国内对原材料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国内原材料出现紧缺的现象,对进口贸易限额的增加,带动了国外产值效益的增加。刺激了国内市场经济的消费,原料的进购使得国内市场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增加了国内人口的就业率,为更多人群提供就业的岗位。在近几年国内在进购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人口的就业率比以往提高近20%左右。但也具有一定的弊端,过分依赖原材料的进口,对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浮动趋势,当材料的价格超过实际物品效益的价值。便会对国内经济效益产值产生一定的威胁,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内在因素。

在内部经济因素增长形势下,出口贸易与其他经济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丰富的原材料以及低廉的劳动力造作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产值。这种形式的兴起促进了外企对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企业快速的进步。进口贸易的外在形式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产品的实际加工,然后将产品向外进行销售,带动外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增长形势下也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出口贸易虽然是针对国外市场经济的拓展,但是容易引起产品过剩的现象,使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低于国外。并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要求工艺较高,对残有次品的挑剔性较大,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但在国外相比不具有相同的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直线形式向上增长。其中包括纺织业、重工业、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新型能源,我国在每年出口粮食占全世界总粮食出口的20%,针对出口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印度、朝鲜等一些中等国家。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并且我国也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三农政策。但是在出口贸易增长形势良好的一面,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客观隐患,每年我国每年的一次性能源的出口总额占到总出口贸易的30%,但是根据其他国家出口贸易总额相比,一次性能源占有的比例不足10%,重视一次性能源的使用范围,但是国内一次能源的使用程度大大小于出口量,造成国内一次性能源的减少,其他非相关性的出口贸易也随之减少。根据近几年国内出口贸易总额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煤炭、钢铁、粮食产业出口贸易的总额远远超过其他贸易的出口量,表2―1为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占有的总额比例关系,使得在经济形式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一些非产值的下降。在进口贸易方面主要采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做成生产加工场地,然后打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进口贸易也对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缩短与其他国家科技文化的差异。

三、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国内出口总产值比进口总产值的作用大。在函数数列变化曲线形式上采用多种对等关系,详细分析了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对我国今后对外贸易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钢.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J].国际贸易;2010年03期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形势 贸易增长 对外贸易 影响

众所周知,各国需求偏好、规模收益、商品与要素市场等与福利和贸易相关方面历来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而国际贸易市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未得到关注。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均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但二者仍未关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既往贸易实践证明,任何一国的贸易活动均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无法独立完成,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一国的单方贸易行为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别国贸易环境。而就现阶段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我国能够在更广的领域、更高层次以及更大范围参与国际贸易,深入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竞争,而国际分工深化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与国际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非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严峻考验。

1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在近几年来以一个极高的速度不断增长,国际分工也有了进一步深化。首先是国际分段式生产成为主流,据麻省理工学院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300家公司中,其零部件制造的51%、总装的47%、仓储的46%、客户服务的43%以及产品开发的39%均在国外完成。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增速与传统货物贸易增长速度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也成为后者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全球价值链构成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发达国家在当前依然是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主体,但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同时其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大,进而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市场商品结构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部分最为活跃的力量,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固有协调管理机制也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助力,贸易摩擦较以往有所减少,就此点来看,国际贸易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面临严峻的对外贸易考验。

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进口贸易作用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综合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一定问题。历年来外国外贸出口额大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但始终无法达到进出口平衡,因此一直存在贸易顺差问题。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依然依赖于原材料、资源和技术等,对于国外优势资源尚无法予以合理的、充分的利用,难以增加出口竞争优势。以2014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将去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剔除后,其7、8、9月份出口平均增速超过了10%,明显高于2013年全年平均水平。而进口贸易数据则相对低迷,2014年月平均进口水平不足1700亿美元。

2.2 出口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我国出口贸易形式主要为加工贸易,显而易见,加工贸易方式中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廉价资源以及劳动力来换取,甚至以牺牲环境这一恶性后果为代价。同时,加工贸易方式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均为定牌生产以及贴牌生产,严重缺乏自主品牌。因此此种出口方式仅仅能够赚取加工费用,而品牌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则为他国所攫取。分析国内外贸企业性质不难发现,其主要均为外资企业出口,由此说明我国依然缺乏真正具备自主品牌以及先进技术的出口企业,仍需要借助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导致外贸出口存在一定被动性,同时也不利于本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3 对外贸易存在较高的依存度,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表现出恶化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始终被称为“三驾马车”之一,在GDP中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充分证明了外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就国际贸易发展角度分析而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也可见一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贸易出口比重大幅提升,1995年仅为19.4%,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跃至45%,同时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表现出高度依赖性。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欧美市场份额所占比重接近40%,这一数据充分证实我国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国内市场发展依然落后,而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国外市场波动始终对我国贸易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就贸易条件指数(TOT)分析来看,我国虽然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造成中长期贸易条件困境,贸易条件指数也表现出恶化趋势。

3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策略

3.1 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出口产品附加值

随着全球产业机构以及资源配置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政府与企业应对全球经济形势走向变化予以充分关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外贸发展观念,深入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以科学的外贸发展观为引导,对优质进口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推动外贸出口的发展;充分考虑进出口均衡发展,合理控制贸易逆顺差,实现最优化配置国际资源,最终形成“双赢”的科学贸易发展观。此外,政府部门还应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培养出具备较高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形成自主品牌,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例如可给予相应补贴来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加工贸易升级或者转型,并延伸至上下游产业,以便于在国际分工中增加我国对外贸易的价值。

3.2 政府与企业应积极进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就政府角度分析而言,有关部门应对当前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予以不断完善,在以国内进出口企业为管理对象的同时还应纳入在华的外国跨国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针对其贸易行为制定富有针对性的进出口法规,主要包括进出口额的参照标准以及统计口径等等,以此来对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予以评估和衡量,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预警机制、专门机构以及专业贸易人才,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国内进出口企业受此发展的影响做出及时评估和反馈,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帮助其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

3.3 应不断扩大内需,并对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

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国际资本新一轮布局随之加速,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受到影响;而“外部需求难有明显回升,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为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挑战的突出体现。对此,政府应通过新一轮调控,努力扩大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确保对外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帮助企业妥善利用国际以及国内资源与市场,通过政策扶植等方法来应对企业融资困难以及流动性不足的难题。而出口企业也应对自身发展战略予以适时调整,积极进取,果断出击,争取利益最大化。

4 结语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来看,传统依赖于发展加工贸易以及吸收外资的模式已逐步有所转变。一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电商平台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我国将会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跨国公司,自行打造全球价值链条,实现国际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元.中国国际贸易应从科技兴贸战略向创新强贸战略转变――谈国际贸易知识化趋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8-12.

[2]顾国达,郭爱美.国际贸易对我国区际经济效率的作用差异分析――基于技术溢出与技术收敛“双效应”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0):81-87.

[3]魏纪林,刘国龙.碳关税本质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3(12):67-71.

[4]郭小影.浅论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的措施[J].中国经贸,2013(20):5-5.

[5]徐梅.后危机时期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J].学术交流,2013(8):119-122.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5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

引言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日益深入,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水平的提升。由于我国开始融入于世界市场这个大环境之中,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扩大,这样一来也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了明显的发展。然而据近期的调查研究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率以及收入水平皆较为低下。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憾等。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我国大学生现今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荒”以及“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进入了高校学习,大学生的总体数量激增。

致使现阶段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人口总量严重超过了社会岗位的数量,劳动力过剩;其次是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没有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最后是劳动力市场有待改善,就业的信息渠道受阻。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尽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其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均有待提升,难以快速融入于实际工作当中,致使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极其严峻[1]。

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

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是致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就是要和外国的公司进行贸易往来,先决条件便是语言,另外还需熟知国外的相关法律。然而事实上,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学好外语,甚至连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也没有熟练掌握,无法与国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许多学生对国内的法律都一知半解,国外的就更加茫然。

(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陈旧落后,而且与实际已经完全脱节了。现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司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是多样性以及实用性,但是高校却过于强调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输送,没有将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难以满足公司对人才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的要求,从而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三)大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以及职业资格

现在许多企业对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并不十分看好,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毕业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许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并没有过多的资金运用于新人的培训之中。而且外贸行业与别的行业行业相比,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外贸业务,对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也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完全不做准备就参加考试,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就致使许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毕业生适应期较长,丧失自身的优势[2]。

三、改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各方面技能

学生应当刻苦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语言给予高度重视,尽可能做到精通,特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规划好今后的职业生涯,确定自身的奋斗方向。大学生最好在大学期间,寻找一家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企业进行实习,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使自身的阅历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除此之外,还应当密切关注我国对外的国际经济和贸易,适当了解国外的法律及文化。

(二)高校应当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给予高度重视,除了向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将理论知识融入于实践之中,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满足企业以及市场的需求,塑造出全面性以及实用性相统一的人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点着手,一方面,应当建立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背景的人才培养思维。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新增《外贸软件综合运用》、《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等重要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当强化专业教育,将学生的行业优势、英文优势以及专业优势全部凸显出来,加强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

尽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以及外贸业务员等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考取了这些证书,必定会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的学生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所以高校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将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内容吸纳进来,发挥非学历认证教育的实用性,让学生们在学校内通过这类考试积累丰富的经验,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时间,快速融入与工作之中[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现阶段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落后,学生素质偏低,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所以高校应当尽快转变人才的培养模式,S富课程的内容,引进非学历认证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各个方面的技能。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是应当面向整个社会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雪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5,10(3):186-190.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6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外贸结构,非均衡,弱型非均衡,强势非均衡

    一、外贸结构的非均衡常态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和总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历来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在变动速度和幅度上存在差异。特别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呈现出非均衡的普遍常态:从技术变动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非均衡循环的永恒持续。从市场的供求角度来看,供给和需求能力的变动都是非均衡的,从而产业结构也是非均衡的。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资源的相对稀缺差异导致不同部门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存在差异。各微观市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非均衡状态将通过市场传导机制形成多市场的非均衡结构。

    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结构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一系列现实因素的约束下,一国总是根据一定的分工原则参与到国际分工和贸易过程中去,形成了一种低于均衡世界里帕累托最优效率的“次优”配置效率。不同的国家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天然地形成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非均衡外贸结构,并通过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域结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等表现出来。

    当然,由于经济条件不是固定的,一国外贸结构的非均衡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受到一定外在冲击或内生演进的情况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重构和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演变。以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为背景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外贸结构一般性的动态非均衡演进特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各国都处在农业社会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阶段,主要出口国家的外贸结构也以奴隶主、封建主或其他上层阶级所需求的奢侈品以及部分农产品和食品为主。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迈踏上工业化进程,循着“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产业”的路径趋向高级化;人类消费的变化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对“轻工业品——重工业品——高科技品”的层次性递进消费。当这些工业化“领先国”的国内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相应产品的出口也就趋于上升并形成外贸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即外贸结构基本上呈现出“轻工业品出口为主——重工业品出口为主——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出口为主”的循序高级化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一般性的外贸结构演进路径基本上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分工原则之上的,强调发达国家发挥在资本和技术等高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发挥在劳动力和资源等低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分工安排下,实际上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的一种永恒的肯定和加强,即“强者愈强,弱者恒弱”。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高级要素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各种经济博弈中都处于强势地位——拥有世界经济的“定价权”和“指挥权”,决定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各种“短边”可以在自身积累和外来输入的条件下得到加长,经济结构表现出主导性的强势非均衡特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低级要素则可能被过度挖掘,而在高级要素方面却很难获得优势,在各种经济博弈中都处于弱势地位,经济结构也就表现出从属于发达国家的弱性非均衡特征。

    二、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外贸结构的弱性非均衡

    在现代经济中,作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学说,为了增进世界福利和参与国的福利,各个国家应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在于,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从而,使得国家之间的分工与贸易成为一种普遍的形态,特别是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普遍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最为缺乏的是资本和技术,而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优势;发达国家通常拥有丰富的资本和技术资源,但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则相对稀缺。因此,在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确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框架下,发展中国家很自然地主要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主要进口前者,发展和出口后者。

    后来发展了的比较优势学说认为,在这种非均衡的外贸结构中,发展中国家还能获得一种动态的比较利益。他们认为,后进国家发展和出口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促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从而丰富了稀缺的高级要素并自动地促进经济由较低级阶梯逐步跃入较高级阶梯,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替代。按照比较优势的这一逻辑,发展中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只需要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可以实现有规律的经济增长和居民福利的增加,并且这种福利增进量从来都会高于封闭条件下的福利增进量。

    不可否认,几乎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必须正视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的现实,这对于一个准备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来说更为严峻。因此,资本和技术的“原始积累”是首先需要解决的“瓶颈”,需要通过比较优势战略的选择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获取长远发展所需的资本和技术等高级要素。关于比较优势战略的选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诸多好处和必然性,已经为很多的经济学家所论证,也已经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史所实践。

    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分工存在着不少隐患。并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随着实践的推移而逐渐暴露出来。二战后,普雷维什和辛格(Prebisch,1950;Singer,1950)首先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后来辛格在20世纪90年展中国家贸易结构普遍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对他们的贸易条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也呈现恶化趋势。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比较优势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存在问题的。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比较优势学说论证的福利增进是以各国的供给条件和生产条件不可改变、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为前提的,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静态的要素假定条件已经改变了。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通常都是小于1的,所以,最终便是历史形成的不对等的国际分工地位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被不断加剧。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事实上,出口绩效并不等于能够给本国的生产力和福利带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非均衡外贸结构更加难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就由此陷入一种恶性的非均衡循环:为了获得资本和技术,大量出口低级要素产品,而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贸易条件恶化则收入下降,并寄希望于更多地出口低级要素产品以获得更多外汇。

    这种恶性的非均衡循环反映的是一种贫困化增长(1mmiserizing Growth),即出口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反而导致了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对国内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假设一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进口资本密集型的飞机,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所示,S1为该国初始进行分工时的生产点,C1为该国初始进行贸易后的消费点;由于劳动力丰富,生产扩大,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至P′P′,但在横轴上的移动幅度大于在纵轴上的移动幅度,S2为该国由于劳动力丰富不断扩大生产后的生产点,C2为该国此阶段进行贸易后的消费点。由于需求弹性较低,服装的相对价格下降,C2处于较低位置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2上,显示由于贸易条件恶化,使该国的实际消费水平低于经济增长前的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有三:一是该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二是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三是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开放经济来说,这三个条件是基本符合的,因而更加需要警惕出现经济的贫困化增长。

    因此,一方面承认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及其在工业化初期所承担的重要“引擎作用”,但别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基于比较优势的长期发展所产生的后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上的外贸结构称之为弱性非均衡式的,即相对于发达国家以高级要素密集度为主的相对或绝对强势的非均衡外贸结构,发展中国家始终只能处于世界经济“”的弱势、从属甚至是依附的地位,并且难以继续通过比较优势战略形成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的充分动力。

    三、后发优势与发展中国家外贸结构的强势非均衡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7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竞争也在逐渐增强。将各国贸易纳入全球贸易这个大环境之中,各国之间竞争激烈,研究当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一、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价值

(一)是当前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科技、政策等其他因素的综合推动。国家的竞争力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还有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综合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纳入世界版图之中,科技所带来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曾经,我国是世界工厂,进行大量的代加工,是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剥削”的。但是,现如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实现自身的发展,切实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贸易产品的更新。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外部市场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间接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应该从当前新形势的特点出发,寻找自身发展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对其利弊有着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有利地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世界话语权。总之,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实现自身长足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是其中又一影响因素。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过程中,需要的是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才能够迎接来自世界的竞争。因此,科技和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除了表面的经济贸易外,还会带来经济背后科技的交流,使得科学技术进一步提升,推动科技产品的优化升级。对于各国经济贸易发展来说,需要不仅仅是加强经济贸易,还应该主动抓住贸易背后各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陷阱技术,加强自身科技研发,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是迫于当前世界市场竞争压力,而另一方面是来自世界科技交流的产物。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需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和挑战,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投入,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把握好国际竞争与贸易这一机遇。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不是简单某一个国家处于优势或劣势,提高了多少经济总量,而是推动了一个企业、整个行业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下降,将各国企业纳入巨大的市场之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于这种压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便从侧面推动了企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搭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不再是“闭门造车”,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迎接“世界贸易的风雨”。因此,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能够主动推动企业将自身的眼界放到世界之中,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使各企业处于良性的竞争之中,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迅速提升。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的经济带有鲜明的个性化标签。比如,中国互联网、通信领域的慢慢崛起,改变了当前世界互联网格局。毕竟,经济发展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永不止步的前进者。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贸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当前国际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打破了传统贸易限制,拓展新渠道的同时,拓展了各国贸易信息渠道,实现了教育、商业、农业等多方面的发展。基于这一发展趋势,不同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世界这一个大市场开始新的分工,让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下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多元化的趋势,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交流和竞争,也是当前中国在新形势下所要采取积极主动地策略,夯实自身经济基础,搭建多样化发展格局,在国家经济与贸易中崭露头角,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科技含量逐渐增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过程中,科技占据着重要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科技化趋势已经成为各国不可忽视的一大方面。首先,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实现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对于提升本国的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便是科技竞争力影响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充分展现自身的科技优势,将服务行业外包,实现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绝对的话语权。但是,近些年,美国科技实力略有下降,虽然说仍旧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美国一些高新企业其竞争力却略有下降。因此,从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与发展趋势来看,科技化竞争仍旧是国际竞争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各国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科研实力,实现自身国际经济与贸易良性、快速发展,进一步规范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断提升竞争力。

(三)自由贸易趋势扩大在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贸易秩序。但是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对稳定贸易平衡会被逐步打破,实现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前提下的自由贸易。自由贸易能够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满足各个贸易国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虽然自由贸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的局面,打破原本的贸易稳定的状态。但是,就长期而言,自由贸易能够实现各个贸易国的自身需求,实现“优胜劣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也需要看到自由贸易背后带来的挑战,每一个贸易国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伙伴,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一些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增加科研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地承受“自由贸易”下的压力。

(四)区域合作趋势加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不少的贸易国都建立了区域性组织,实现合作下的竞争。在1991年,欧洲六国建立在“欧洲联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资源共享,在推动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意义,让欧盟成员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近些年,我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金砖五国”等等都是区域合作趋势加强重要标志。在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构建坚固、稳定的伙伴关系,团结起来面对国际竞争。区域合作,能够实现充分利用区域组织的优势,形成一定的保护罩,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在未来,区域贸易与合作将会是一大趋势,也是各国开展积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体现。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8

坏日子似乎刚刚开始。有研究报告指出,下半年出口有继续恶化之势,预计全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8%。外贸形势走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单单就业这一块就会为社会增加无比沉重的负担:中国出口每波动一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至20万人的就业。

在这种形势下,6月前后,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等几部委在各自范围内频频调研外贸出口形势。7月份,国务院的领导也纷纷出京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省市进行经济考察和调研。国家对外贸企业生存状态关注程度之高,极其罕见。

出于化解外贸企业困境的考虑和对上述高官调研活动的判断,有学者认为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已经到了拐点,接下来,从紧的贸易政策将会放松,甚至出现根本性的回调。最近就有消息说,纺织服装业出口退税提高的提案已在6月初提交国务院等待批复,其他有助于出口加工行业生存的政策亦在酝酿中。一时间,外贸政策调整“救市”的消息开始流传,那些被外贸政策调整得“要死”的企业甚至乐观地认为中国的外贸政策要回头了,以前的好日子国家要“帮忙找回来”,曾经的盈利模式又要被唤醒了。

这是非常危险的判断。

国家有关部门频频调研外贸经济运行情况,说明有关问题引起了国家的关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关切或能变成一些政策的向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外贸政策会回头。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属于战略性调整,它对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优化贸易结构、保障人民的福祉等有着长远而重大的意义。它方向正确,推出时机合适。

当然,不少外贸企业生存困难的确有外贸政策调整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素质差:他们的利润实际上是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中转移过来的――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土地成本是扭曲的,新外贸政策的实施只不过是将上述要素的成本正常化了一些而已。

以外贸形势恶化“要挟”外贸政策的回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样只能让中国外贸更加恶化。

出口企业要想生存,就不能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扶持,而要适应市场调节的变化,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抵制市场风险。实际上,国际需求的疲软、国内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正如大浪淘沙,优秀的外贸企业会在振荡中生存下来,差的企业出局,为优秀企业做大做强让出位子,正是大势所趋。国家宁忍一时之痛,也不会放弃这种良性的洗牌机会。若干年后,我们必会看到外贸政策推行的伟大成果。

实际上,7月份在亚南电子厂视察的时候,就说得很明白:“我知道你们现在面临成本上升、销售市场减小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困难。但是……就外贸政策,我可以回答你:我们外贸政策将基本稳定。我相信你们会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是的,要度过困难的,正是企业自己。寄希望政策回头的企业只能是空喜一场,在等待中错过机会,在洗牌中出局。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9

复杂形势让我们对2013年的进出口在期待中多了几分谨慎。

国家统计局于2013年1月10日,开始陆续公布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1月10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了我国2012年进出口情况。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2012年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比2011年扩大了48.1%。

过去的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停,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我国外贸环境一直在复杂中演进,且一直未能明朗。2012年5月,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曾预计,2012年全年外贸增长或将“前低、中稳、后高”。然而形势并非像人们预期的那样乐观,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为6.2%,比 2011年增速相比回落了16.3个百分点。郑跃声指出,去年外需疲软订单下降、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内需走弱进口不足这四大因素,导致了“保10”的失败。

对于2013年外贸形势,各界观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展望崭新的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逐渐明朗。各主要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都在努力调整,相继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中国也顺应时势逐渐走上大势所趋的转型之路,不断推进我国外贸稳定增长。2013年,我国外贸形势有望进一步回暖,外贸增速可能会超过去年。

另外,经合组织(OECD)和世贸组织(WTO),于1月16日推出了一个新的全球贸易测算方法――附加值贸易测算法。虽然目前附加值贸易统计法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但该测算方法一旦普及,将有利于重新估计引起贸易摩擦的贸易失衡问题,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各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地位,减少扰乱国际产业链的贸易壁垒,从而改变现有的国际贸易秩序。据统计,若按新的测算方法,中美顺差缩水高达四分之一。新测算方法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未来的外贸形势。

然而,我们并不能过分乐观。近日,联合国贸发会在日内瓦了《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欧元区经济、美国财政问题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等,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2012年3.2%的全球贸易额增速远低于2011年的6.4%,但该报告仍然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速会略高于2012年,2014年有望恢复到5%左右的长期平均水平。所以,对于2013年的外贸形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似乎是较客观稳妥的选择。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10

1.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常态化趋势

从全球经济来看,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常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5%,较2010年13.8%的增速出现大幅下降;2011年全球出口增速仅为2.4%,低于2010年3.8%的增速。相关预测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增速2012年还将下降至3.7%,低于过去20年5.5%的全球贸易增速平均值。我国外贸由长期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即由40%增长——30%增长——20%增长——10%增长。2009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0.6%,2011年为-5.8%,在全球范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巨大挑战,2012年1月——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67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出口5932.4亿美元,增长6.9%;进口5739.4亿美元,增长5.1%;累计贸易顺差为193亿美元,是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增速新低。而4月份进出口总额仅有2.7%,外贸形势十分严峻。预计2012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仍然是负数,估计为-3.5%。

2.内外贸面临着转型时期

我国内外贸面临一个转型时期,外贸形势变得不稳定,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中央提出“稳出口、扩进口”的政策,内外贸联动发展变得十分迫切。所谓“内外贸转型”是指“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化”、“国内贸易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贸易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竞争环境问题、内外贸企业都存在不适应问题,亟待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

(1)“国内贸易国际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我国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许多国内贸易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200多个国家建立了许多“中国商贸城”(商品交易市场),许多零售企业、餐饮企业走了国门开门店、办餐馆、建“唐人街”等,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

(2)“国际贸易国内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外贸“高速”转“低速”增长过程中,外贸转内贸面临着渠道不通、模式不适应等新问题,同时也会使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3.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投资、出口、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面临着挑战,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据分析,197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39.4%,而资本投资贡献率达到6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5.4%;到1981年最终消费贡献率曾经达到90.4%,1999年曾达到74.7%,而2011年仅为51.6%,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981年曾为-4.3%,1990年为1.8%,2009年曾达到95.2%,2011年下降为54.2%,最终消费贡献率接近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但是预计2012年最终消费贡献率依然还将落后于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但其发展趋势最终消费贡献率将超过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曾在1990年达到50%,而2009年为-40.6%,2011年为-5.8%,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4.两次金融危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经历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增大,但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如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的外推力,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新时期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越来越影响世界、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也是如此,更是如此地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认真研究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联动,研究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探讨内外贸关系、探讨内外贸一体化的途径、渠道、路径、模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贸联动发展的文献综述

总结国内外贸联动的文献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内需与外需关系的研究

杨运杰(2007)认为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实质上是国内经济运行与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二者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从我国特殊国情来看,内需对经济运行起着主导作用,外需对经济运行起着从属作用。外需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国内生产性需求,带来国内工人收入的增加,进而带动国内最终消费需求的增加。通过增加国内固定投资需求和进口产品,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提高了供给能力,为扩大外需创造了条件。曲凤杰(2005)提出外需可以直接带动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促进内需的扩大;内需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口等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促进外需的扩大;外需扩大虽然不会对内需产生抑制作用,但外需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会降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会加剧国内消费与投资的失衡,造成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

2.内贸与外贸关系的研究

关于内贸与外贸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4)的“外贸促内贸”的观点。从分工的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带动国内市场的发展。克鲁格曼(1980)和梅里兹(2003)都认为出口企业占领本国市场是企业发挥规模经济、足以支付对外贸易运输成本实现出口的基础,更大的国内市场同时意味着更强的出口竞争力,即国内贸易的繁荣能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杨小凯等(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解释了国际贸易从国内贸易中产生的原因。引入了交易效率的概念,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其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国内关于内外贸关系的研究较少,张永璟(1998)提出了“国际贸易国内化”,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作用,将国际贸易活动以外资企业国内贸易的形式展现出来,促进国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张睿(2009)对内外贸关系引入了动态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短期内我国外贸带动内贸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内贸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内贸对出口的长期影响。表明内外贸需联动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的繁荣。

3.关于内外贸一体化的观点

闵树琴(1997)提出我国的内外贸分离的传统流通体制人为地割裂了国内、外市场的有机联系,对于企业合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并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的角度,提出内外贸一体化是流通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于培伟(2005)提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内外贸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充分拓展流通的功能。打破体制障碍、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实现内外贸的真正融合和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统一管理职能,统一经营主体,统一内外市场。郭冬乐(2004)从流通组织形式的方面对内外贸一体化的具体实践提出建议,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要发展一批以贸易为主业、兼具多种功能的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的综合商社或综合贸易公司;结合工业实行“大集团”战略,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发展一批以工业为龙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一批有竞争实力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实行国际化经营。王炜瀚(2007)针对政府在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和保障市场的顺畅运行,而不能以计划经济的思想过多的干扰市场;同时企业集团、综合商社、连锁经营的组织形态的选择和乡村从事业务的决策,应交由企业自行决定。

4.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获得稀缺的资源、拓展产品的市场、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并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关联、产业内竞争等方式影响投资国国内的产业结构水平,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优化。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能否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优化呢?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要素的投入、资源环境的损耗为续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用并不显著,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环境资源的透支,这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应该转变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形成新的产业升级的动力。同时应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纷纷采取了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丛生,这也需要努力探寻新的渠道和方式,既可以绕开这些贸易壁垒,又能参与国际分工和生产,并以此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关于内外贸联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外贸关系及内外贸一体化这两方面,对内外贸联动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内外贸联动的途径、渠道、路径、模式也没有进一步探讨。

三、内外贸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古到今的许多贸易理论都论述了内贸与外贸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现代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形成的标志,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利益论的基础,要素禀赋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演绎,而现代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则是比较贸易理论的细分和新发展。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又称为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增加国民财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交换是出于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其中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阶段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有利的生产条件来源于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那么最好是输出在本国有利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去交换外国的产品,而不要自己去生产。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上发展演变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就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不一定生产所有的产品,但一定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形成产品交换,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这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关键内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3.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基础。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各国比较利益的地位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来决定的。

4.新兴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同新古典经济学相比,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不是新古典边际分析而是超边际分析。

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每个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所以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一样的。当交易效率低时,人们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或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有所提高时,很多地方性市场出现了,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再次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会限制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就会成为必要条件。当交易效率达到很高时,国际贸易依赖程度会继续提高,直至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一体的,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低下时,分工的利益会被交易费用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抵消,这时人们就会选择低水平的分工,即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而当交易效率提高之后,分工的利益就会因为交易费用的下降而显现出来,这时贸易开始出现,地方性的市场开始形成,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的市场就会形成。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就限制了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就成为必然了。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就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来了。

通过以上几种理论的阐述,我们了解到,要想真正使国家的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就必须同时发展扩大内外贸,使内贸和外贸相互联系、相互带动。新中国建立63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内外一体化——内外贸分开——内外贸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进入新的“回归”,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内外贸一体化,还存许多问题与挑战。实践证明,内外贸分割的流通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内外贸联动并举,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握全球化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机遇,调整思路,是当前急需重视的问题。

四、我国内外贸联动发展的思考

1.新时期面临着新的问题

在外有美国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侵袭、内有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的复杂背景之下,201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贸易顺差预计在160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3.1%降至2%左右;2011年实际使用外资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1%。

到2012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但下行压力明显增大;从国内看,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良好,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就突出。

为此,国家制订了《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在“十二五”期间,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促进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目标,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形成内外联动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的现代商务发展新格局。

具体来说,内外贸联动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举措,使我国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有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发挥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将出口产品引入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和消费,并增加外贸外资的内销渠道和投资渠道,繁荣经济,是将内外贸结合有效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将出口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做到出口产品内销,鼓励外资,使各地的商家与国内企业相联系,找到合适的商,拓展国内市场,做到内外贸企业合作活动,真正实现开放、合作、共赢。所以,将内外贸联动,取长补短,使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相连,是促使我国贸易与经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举措。

2.我国国内外贸联动发展的对策

(1)明确内外贸联动的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内外贸联动发展”是指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互联动起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联动、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内外贸联动发展内涵:

①政府机构内外贸一体化,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和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在内外贸企业联合重组、内外贸联动、流通企业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选好适当的重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大流通的发展。

②企业内外贸经营的一体化,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应积极利用国内外各方面的条件及优势,努力适应两个市场的发展,企业应适应“国内贸易国际化”“国际贸易国内化”趋势。

③行业协会合作的一体化,行业协会应适应逐渐由横向的按环节分工,变为按产品纵向分工形成相应的行业协会,因此行业协会转变职能将生产、流通、消费的全产业链功能的转变,在产销衔接、内外贸一体化过程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2)政府搭建内外贸联动多种平台,组织内外贸企业对接

金融危机带来了外贸下滑,为克服出口企业的困难,商务部广交会面向国内零售企业开办专场,各地政府搭建“外贸内销”系列的活动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北京商务委举办“赶外贸大集”系列活动,参与洽谈的1022家企业中,80%以上找到了合作对象;天津市举办外贸企业与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对接洽谈会,现场就达成近60项包销、代销、设立展位、参加集中促销等多种合作意向;南京市由外经贸局举办外贸商品展销会,政府组织30多家内贸企业采购对接等等。

这种促进国内零售业和外贸企业对接的方式是较为成功的。外贸企业的产品品质一般都比较好,以前外贸企业的产品专供国外市场,国内零售业想进货都没有渠道。地方政府组织搭建外贸企业展销平台,不仅解决了外贸企业产品销售的问题,拓展了销售与合作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国内市场,填补了某些产品的空白,扩大销售,增加国内零售业的利润和竞争力。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展销会的成功给消费者带来了国际消费的新概念、新产品、新方式,丰富了消费品种,提高了生活的品质。同时,展销会带来的巨大的客流量还会带动周边商业 、餐饮消费的发展,无形中给举办地区做了宣传。这样一举数得的创新贸易方式值得借鉴与推广。

(3)完善内外贸统一的市场体系,探讨内外贸一体化模式

①我国现有8万多个商品交易市场,200多个在国外的中国商贸城、商业街等,应探索建设外向型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贸易中心的商品交易市场、走出去的商品交易市场。加快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内外贸易一体化试点。探索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的“金字塔”市场体系。

②建设5个层次国际商贸中心,如第一个层次是特大型城市的国际商贸中心,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可以率先建成国际商贸中心;第二个层次是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如以大型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第三个层次是地方性的国际商贸中心,如以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第四个层次是指企业或外向型商品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如义乌小商品城、白沟箱包市场、虎门服装市场等;第五个层次是虚拟的国际商贸中心,以“三网融合”+物联网形成的虚拟网络基础上的国际商贸中心。

③加快13个多层次功能区建设,促进内外贸、区域贸易的统一和优化。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商业功能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商业功能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商业功能区建设,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商业功能区,以昆明、南宁为中心的滇黔桂商业功能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天水商业功能区建设,发挥广西、云南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以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哈长商业功能区建设。以兰州—西宁为中心的甘宁青商业功能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商业功能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商业功能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建设。加强主要商业功能区内部的规划衔接、资源共享和市场开放,实现一体化发展;促进各主要商业功能区之间的协调联动发展;发挥主要商业功能区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④加快优化内外贸易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贸易发展的方式必须适应国际经贸格局变革的要求,加快进行适应性转变、主动性转变、战略性转变,转“危”为“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主要依赖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要改变我国贸易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加快转变贸易方式势在必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外贸企业得以生存的必经之路,也是内贸企业走出去,增加市场影响力的必经之途。这一方向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并于“十二五”期间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2年4月,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指出了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我国外贸要着力实现“四个提高”: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能力。同时,外贸的发展还要坚持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促进贸易平衡。

⑤治理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

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大,而流通领域过度竞争、价格竞争混乱,使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的利润率下降,全国平均净利率在2%左右,每年大量的零售企业亏损倒闭,同时不规范进场费、过高的银行刷卡收费,使许多供应商、零售餐饮等服务企业不堪重负等,不规范的大宗商品“准期货”交易使得价格信息不能够起到引导生产和经营作用,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流通地位重要,另一方面反映了流通作用没有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治理流通秩序,净化流通环境十分迫切,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不规范收费时,也要保护合理、正常的收费,以促进流通业可持续、协调地发展。

⑥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先导性和基础产业地位作用,降低流通成本

经过33年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有上升,流通产业已经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性力量和基础性产业。但我国流通产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低水平扩张、低层次竞争、低效率运行”的现象。对流通产业地位认识的不足,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也制约了流通业的发展,流通产业的地位亟待提高。

据统计,生产企业的流通成本已占企业总成本40%--50%,而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普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出20%~30%,提高流通产业的效率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除了从完善现代流通产业理论、培育流通人才以适应流通产业发展以外,持续的投入架设高效技术设施也是必要的。现代流通技术设施如大型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条码技术、物联网等具有公共产品的特质,除了应加大这些方面的财政投入之外,对流通产业的各方接口产业的整合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⑦借鉴的“利丰模式”,探索新型贸易集团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11

【关键字】贸易,对外贸易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趋势的加强,这一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尤其在当前贸易争端频发,并且我国承诺WTO保护期期满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应着力于拓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2006年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一方面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同时也伴随着与贸易伙伴国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持续了近半年的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至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宣布结束,这意味着金融、汽车、农业、电信四大行业将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遭遇困境 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然而,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 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 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拓展比较优势空间,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这一状况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仍然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地积累资金和技术,提升资源禀赋结构,为产业的逐步升级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或者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另外,虽然当前我们在货物贸易方面摩擦加大,但服务贸易遭遇到的摩擦很小,而且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和低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这也符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当前制约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使我国大量的非技术性劳动力向技术性劳动力转化,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转变,将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提高生产率转化相对成本(生产率/劳动成本)优势,从而为今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条件。 (二)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 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三)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护我国国家及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各国在发挥比较优势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贸易保护,我国总体仍缺国际竞争优势,WTO保护期满之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市场化程度提高,外汇体制更加开放,因此当前我国在宏观上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仍极其必要。但是,在相关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应当运用战略性的眼光,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产业链长的产业,尤其是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以及高技术的战略性产业。另外,在政策手段也应有所选择,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幼稚产业甚至保护落后产业,而更应注重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就总体和长远而言,自由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政策导向还应始终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上。 三、结语 WTO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在世贸组织所处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都会进一步增加。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会继续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看作挑战与机遇,因此,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争端案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将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要面临的国际贸易的新环境。为此,我们应当在遵守WTO规则之下,着力于拓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现在的外贸形势范文12

摘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合理及其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也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厦门外贸结构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地认清对外贸易形势,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地发展。文中着重从3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其次,指出了当前厦门外贸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厦门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结构;特点;问题;对策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合理及其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地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一、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特点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厦门市大批贸易型企业正在转向工贸结合;创品牌、搞研发成为相当部分企业的自觉行动;不少企业开始结合厦门的口岸优势,发展现代贸易服务业,外贸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1、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厦门同其他贸易伙伴组织一样,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厦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使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比达到93:7。这一比重不仅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60:40的平均值,也高于发达国家或OECD成员国80:20的平均值。 2、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合理化。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国际间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不断增多。为应对这一复杂局面,化解国际贸易风险,厦门市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贸易空间,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2011年,厦门市对新兴市场、重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82.84%和61.98%;2005年,对北美洲出口410,568万美元,增长35.04%;对南美洲出口87,121万美元,增长28.96%;对东盟出口112,711万美元,增长31.61%。2006年,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海湾六国、南方共同体和南部非洲五国等经济合作组织出口1,083,698万美元,增长16.50%,增幅明显高于传统和发达市场。目前,厦门市出口市场已形成以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新加坡以及港台地区为重点,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 3、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随着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和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逐步加入到出口贸易队伍中来,经营主体结构形成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的多元化格局。在1998年以前厦门海关的统计资料中,没有民营外贸企业的出口数据。这是因为受国家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无法进入外贸领域,这一政策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放松。而实际上,厦门外经贸主管部门利用特区的政策优势,从1998年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外贸领域,到2006年12月底,厦门市已有民营外贸企业4153家,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也从1998年的4552万美元增至52.5884亿美元,增长了近116倍,成为厦门市最富生命力的外贸经营实体。 4、贸易方式多样化。改革开放之初,厦门市对外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形式比较少。近年来在国家鼓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指导思想下,厦门市加工贸易从较为单一方式逐步发展到多种方式并存。如今,以家电、电子、信息、通信、航空、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主要增长点的加工贸易,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成为厦门最主要的贸 易方式。据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厦门加工贸易出口87.25亿美元,占当年厦门出口总额的42.60%。从具有较高技术资金密集度的机电产品出口看,增长势头也日益强劲,高科技产品出口也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 二、当前外贸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贸易顺差逐步扩大。在我国以“出口创汇”为基本贸易战略指导原则的指导下,厦门的对外贸易长期维持出口大于进口的“顺差”状态,2006年全市对外贸易顺差额达到82.25亿美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厦门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高出厦门GDP增长的速度。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至2006年7年间,外贸顺差平均增幅为39.9%,其中最近三年的顺差平均增幅达到51.39%。但是,这种带有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的贸易增长方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特别是出口退税已经成为外贸发展的巨大成本和代价。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盈余也会使得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外贸经营主体出现两极分化。近年来,厦门市进出口规模较大企业的外贸进出口发展形势良好,对推动厦门市外贸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企业进出口的良好增势与平缓的总体增势相比显示,厦门市外贸两极分化格局显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2006年,全市对外贸易企业5121家,其中,戴尔、太古等前50家外资企业和厦华、建发、国贸、夏新等前50家内企业进出口值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4.58%,其余5071家中小企业仅占35.42%,增幅也明显低于大企业,拉低了全市外贸整体增幅。 3、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厦门市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而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小且不断下降。2006年,厦门市外资企业出口1,178,964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7%;国有企业出口289,781万美元,仅占14%,而且,还呈现出口靠内资、进口靠外资拉动的格局。2006年,厦门市内资企业出口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3.2%,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远低于全国26.9%的增长水平。进口则正好相反。内资企业进口全年累计增幅仅5.4%;外资企业进口增幅为10.2%。这种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已持续多年。 4、加工贸易增速缓慢。2005年,厦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仅17.6%,比全国平均增速低了7.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低了10.3个百分点,进口低了4个百分点。2006年,厦门市加工贸易增速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仅7.0%,进口增速仅6.1%,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17.4%的增速。 5、对台贸易优势弱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厦门利用自身的对台优势,努力发展对台经贸,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近年来,厦门的对台经贸优势正在丧失,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是对台进出口增幅低。从2002年起,厦门市对台进出口额增幅逐年降低,2006年,对台进出口21.0454亿美元,增幅为-0.97%,比同期全市进出口增幅低了1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对台进出口的增幅低了近19个百分点,而且对台进口额还出现负增长。二是比兄弟省市对台进出口贸易发展慢。2006年,许多兄弟省市对台进出口增幅高于厦门市,厦门周边地区与台湾地区金马澎直接经贸往来也走到厦门的前面,厦门市在省内对台贸易的龙头地位逐渐丧失。 三、厦门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 1、重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厦门应该是注重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强化企业自身品牌战略的时候了。厦门外贸要摒弃那种不惜代价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同时,修正或取消不合时宜的出口鼓励政策,从出口创汇型的指导政策向出口创利和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的外贸指导政策转变,着重开发新产品、新款式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商品,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厦门市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厦门应根 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作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要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厦门市;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更多地进人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厦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严重失衡,已使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贸易服务业或贸易支援业发展不足的制约。同时,片面追求货物贸易的数量型增长也受到了资源及外贸易环境的约束。因此,协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关系,拓展对外贸易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提高厦门市货物贸易出口效益的必由之路。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普及服务贸易知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贸易培训;在巩固货物贸易优势的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国家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培育和壮大服务外包主体,打造服务外包龙头企业;高水平搭建国际会展平台,办好已形成的品牌展会,积极引进世界著名会展机构来及办展,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4、加大科技兴贸力度。近年来,厦门市加大了科技兴贸的力度,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厦门市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及其在厦门市外贸中所比重来看,仍未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导致利润率不高;缺乏长远发展理念,不重视也无力进行技术研发,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只有实现对外贸易的质量效益增长,才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日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出口贸易整体竞争力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新兴工业化,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进一步扩大对台贸易。发挥厦门特区的优势,在对台贸易方面有更大作为,既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厦门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也是当前厦门外贸发展所面临的现实要求。要营造良好的对台经贸环境,加强对台经贸的政策引导,积极拓展两岸贸易渠道。一是要充分利用“投洽会”、“台交会”等载体,延伸展会的活动内容,扩大展会的联系作用,加大两岸经贸界的交流和交往。二是鼓励企业“登台”寻找商机。多组织赴台经贸团组,让更多的企业赴台寻找商机,开拓市场。三是加快发展与金门的经贸往来和合作。继续支持并推动对金门直接货物贸易,促进货物从金门中转台湾或出口。四是采取积极措施吸引台资在厦门设立贸易型公司。大陆即将开放外贸经营权的政策已引起一些台湾中小企业的关注,不少台资企业已不再大规模投入资金在大陆建厂,而准备转型进入外贸领域。所以,应抓住先机,制定可行的操作办法,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宣传,吸引台资到厦门设立贸易型企业。 6、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举措,着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如,采取贴息和资助办法,鼓励外贸企业开展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开展进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以及国际保理和出口押汇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制定并实施适应外贸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办法,确定服务外贸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疏通外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中小外贸企业抵押、质押等小额贷款业务。加强组织引导,鼓励外贸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创业融资、股权融资、中小板上市等直接融资业务;鼓励外贸企业发行集合企业债券,拓展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应针对当前汇率市场变化情况,围绕外贸企业不断推出规避汇率风险的新产品。 7、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植。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充分发挥外贸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出口。对中小企业境外推销、境外商标注册、出口产品研发、产品境外认证和投保出口信用险等 给予扶持;对中小企业参加应对“两反两保”(即反倾销和反补贴、一般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及贸易壁垒培训给予支持;对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在“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境内外大型展会的展位分配上继续向中小企业倾斜;鼓励外贸专业公司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保持可持续发展,为厦门市的外贸及整体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