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

时间:2023-08-15 17:23:30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景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园林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的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生态效用与景观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现状

1、传统园林

传统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对园林审美的一种集中发展,我们既要保护也要改造.在相对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观想象结合进行设计。以风景名胜、官员官邸、有文物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寺庙、历史遗迹等作为设计概念.满足人们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深化了历史熏陶。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landscape(指从事景观美化或园艺工作),更接近于scenery(更强调自然景观)。在建设上遵循“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中式园林如图一所示)

图一:传统中式园林

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是从西方传入的.与中国传统的造林方式有很大区别.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对称和几何形状等方式.注重对环境整体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规划以现代城市广场、道路、公园和居民住宅小区对现代建筑物为服务对象。重视人工改造和建设。

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1、主景与配景

各种艺术创作中,首先确定主题、副题,重点、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关系。所以,园林布局,首先确定主题思想前提下,考虑主要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考虑园林主景。景物能通过配景、陪衬、烘托,得到加强。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布局中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采用骤变的景象,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调和的手法,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来表现。

3、节奏与韵律

在园林布局中,常使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这样的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和布局,就是节奏与韵律在园林中的应用。韵律可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等处理方法。

4、均衡与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的静态要依靠动势来取得均衡,或称之为拟对称的均衡。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和气态均衡。拟对称均衡,是主轴不在中线上,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1、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1)多样化原则。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2)综合性原则。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景观个性化原则。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2、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布置植物

(1)强化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适当增加城市内空气的湿度,制造天然扬弃,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质与浮尘,有效抵御风沙侵袭,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养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2)科学布置植物。城市内性质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从用地的性质、景观营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出发,选取绿地设计的整体风格加以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的发展与建设。实现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

3、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尽管,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致。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绿化城市与游览观赏的目的。

5、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

(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

(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性怡.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J]. 生命与灾害. 2009(S1)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2

【关键词】融入方法;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引言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环境认识的的加强,如今社会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的自然化规划,以此展现出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与此同时,人们居住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乡村环境,与人们的发展以及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今的社会,关于怎样做好乡村景观规划,且把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完善,确保当代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本文内容里我们把风景园林规划以及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

1乡村景观的概念、特点及研究价值

1.1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

通常来说,地理学角度是乡村景观的立足点,它的景观也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这样的乡村景观把人类的居住状态作为关键,有着相对明显的自然属性及丰厚的人工气息,较低的人类干扰程度。乡村景观中拥有独特的田园生活与文化,是当代农业乡村生产性的乡村居住景观。

1.2乡村景观的基本特点

生产性、审美性、地域性和生态性是乡村景观的基本特征。

1.3乡村景观的价值研究

在最近的几年里,越来越关注乡村景观,给乡村景观的探析也更加多。目前乡村景观在现实发展的过程里,通常具有它的特色与审美的意义等等。然而在当代乡村发展的过程里,它的关键的意义表现为地域认知与文化历史价值。乡村在对个别的区域人们社会文化情况与生产的情况反映的这个基本点上,针对地域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通常有着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意义,从而对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关键的现实价值。同时乡村景观也有着一定的人为与自然因素,它独有的社会组织文化与风俗特性等等全都不相同。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融人的必要性

在如今的这个社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协同、统一建设,与此同时,人文活动对社会文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里,把乡村景观融入也有必要性,关键有下面的几个表现。

2.1将乡村带入城市的一种表现

乡村景观融入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是把乡村带入城市生活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表现形式。慢慢把乡村环境变为城市公园,并且把当代的城市环境进行规划设计,这大大缓解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时的环境压力。

2.2乡村景观艺术的一种再现

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里,利用当代社会艺术上的个别手段,把现代化乡村景观绽开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从而联系西方目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最可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这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田园山水风光的再现。

2.3乡村耕作景观的一种再现

在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整个过程里,利用融入乡村生活,与此同时也把乡村耕作景观进行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间文化与乡村文化这有着正面的意义。与此同时,使人们的视觉有着比较强的表现性。

2.4对变化风景的一种展现

拿中国现如今历史园林来说,人类关于自然景观的平衡性有一定程度上的追崇影响。就怎样确保在现代化自然景观设计中是非静态的,一直都是现如今风景园林艺术设计者非常重视的热点当中的一点。不一样的自然状态乡村景观呈现出不一样的季节动态,这样的实际情况的呈现对自然界的萧瑟与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景观设计者需要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下,寻找乡村景观设计的感觉,从而把园林景观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2.5对地域性设计元素的体现

通常情况来说,作为当代景观园林的景物,各异的景观园林规划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地域特征。然而乡村景观在设计的整个过程里,在土地上设计具有人文活动及自然景象的文化韵味,且把地域特征中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相结合并展现的淋漓尽致,促进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

总的来说,乡村景观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呈现了地理文化的自然状态,让城市中的人们可以深入的认识地域文化与乡村文化等等具有的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对我国景观园林艺术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所以,在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里,将乡村景观进行融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且具有实际意义。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融人的基本原则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在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里,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的融入。然而针对它的实质性来说,当代的乡村景观在融入的整个过程里,必须坚持基本原则。

3.1始终坚持保护和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好乡村景观资源,尽全力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损害。真正实现对自然景观资源与历史景观乡村全方位的保护;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保护和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3.2始终坚持开放性的基本原则

现如今在乡村景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整个过程里,必须依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尽最大可能把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到最好。

3.3始终坚持协调性的基本原则

当代园林景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乡村与历史文化的风俗习惯,保护好区域特色,在规划设计尽量避免对农田的损害。始终坚持协调性的基本原则。

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人方法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工作至关重要,要把握风景园林所有景观的空间设计,将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4.1对农业体验加以保存

乡村景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完善,也是对乡村地区历史文化与经济状况等等的融合,将文化价值记录档案。但是如今的园林景观在规划的全程中,要使得乡村景观中的场所能够展现出文脉以及历史,展现出现代化景观场所的别具一格。

4.2对乡村场所的文脉和历史加以延续

将乡村的古老的文化进行完善,传播且发展乡村场所的历史与文脉,且把乡村景观中古老的乡村文化集聚,将地域历史展开全面的探析,建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且城市与乡村经济的能够协调、统一的发展。这是乡村景观在融入现代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时,对乡村场所的文脉和历史加以延续。

4.3对田园风光加以借景

借观景平台与田园风光的特殊性等等,从而使乡村景色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是乡村景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常使用的手段。这使之拥有自然的生态环境氛围,达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乡村景观融合时更加的完善、和谐。

5结束语

在当代社会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有了一定的提高。按照环境保护的方向,将生态环境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与升级,且将历史文化与乡村文化展开全面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完善中国现代化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前进的步伐,将城市与乡村氛围的更加协调,使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陈玲,《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待续》,北京林业大学,2010.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3

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可可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它不同程度的折射着社会的各个侧面,或强烈或温和的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呈现的风格特征则更为丰富。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日本式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法国宫廷式园林等等,各自表现了较为强烈的个性化形式特征;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元、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城市公园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示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

1 形式的多样化

1.1 设计要素的涌现

形式的多样化首先表现为设计要素的日新月异,在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给人以最直观印象的就是设计中出现的多样化的设计要素。由于建筑外部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室外空间、自然环境空间、园林环境等等的相互融呼吁渗透,城市公园成为人们室内活动的室外延伸空间,设计师组不探索将原来专业用于建筑效果、室内效果的材料与技术用于公园外部环境。现代设计师可以自由的运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形体要素来创造新时代的城市公园。当代设计师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的材料与技术手段,因而也塑造出多姿多彩的公园风貌。

作为传统自然要素运用的典范,具有“大地雕塑”制成的法国特拉逊·拉·维勒德尔公园(Terrasson La Villedieu)是杰出的代表,它也许可以成为最为壮观的台地花园之一。它高踞于特拉逊·拉·维勒德尔山坡上,浑然天成的地貌给人以不许人工雕琢之感,仿佛稍加涂抹便可令其尽显风采。其地形、草地、森林、河流构成了园中诗般的意境,露天剧场、道路、堤坝的则体现了人类与自然融合,桅杆、风铃、喷泉这些具有当地风情的细部如同画龙点睛般的透出场地的灵气,整体设计巧妙的体现了“造园如做诗”的境界。

将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创新运用,同样是公园设计的形式多样性的源泉。比如加强地形的点状效果,或是突出地形德行特色,以创造出如同构筑物般的多种空间效果,或将自然地型的极端规则化处理。如克莱默(Ernst Cramer)为1959年庭院博览会设计的诗园,通过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形组合体,式的地形获得如同雕塑般的效果,形成强烈的诗句效果。再如,喷泉也发生了变革,相信那些有电脑调节造型、控制高度,形态变化多端的旱喷泉较之与传统侧喷泉,更别有一番情趣。

1.2 技术的运用

新技术与草料的运用,使得设计师具备了超越传统城市公园效果的基础条件。利用色彩、质感、光影、仿真效果等手段,在现代城市环境中进行新的尝试。如美国加中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的南海岸广场前的环境,有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设计的钢材镶边的水池反衬着细纱·佩利(Cesar Pelli)设计的不锈钢大楼的旺盛生机,其环形钢材中存留的水体,环形的草皮和铺石,使功能与集合美感完美结合,这种不同之感的组合极大的强化了有人对环境的印象。美国加州的绿景园(Prospect Green)为创造一处烈日炎炎下的凉爽空间,为向职员们提供共享的户外空间,在自然的丛林中安装了雾气喷嘴,雾气定时喷放,受到阳光及微风的影响,雾气变换多姿。雾气喷嘴还置于圆形的玻璃盖当中,并与底部安装了光源,源于同一处的雾气及光源在夜色中创造出的戏剧般的效果,使得环境犹如剧场布景。日本兵库县姬路视郊的儿童公园设计者有感于儿童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创造了“风之路”、“地之路”、“风之屋”等概念的构筑物,并以钢铁位框架,部分以防腐松木板为面层。设计中把握“环回线路,安全至上;制高点,迷惑点和捷径搭配;封闭性、多孔性、连同性交错运用。” “风之路”为木制滑道,螺旋形态;“地之路”为木制地面,黄色钢管扶手及金属栏杆;整个设计构思如同一曲钢管乐章,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其视觉形态也显得特别出心裁。

1.3 形式与功能的突破

在设计领域,功能于形式的关系,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重点。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也是创造出图形的原动力之一,形式多样化的背后忘挖个存在功能需求的因素。例如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商业性主题公园、其独特的游乐项目的功能需求、使得形式的创造存在学多依据,其夸张的环境形态、合理的流水线系统舍弃明显区别于其他综合性的城市公园。犹如一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美国路易斯安那湖公园(Louissana Lake Pak)中,有意识保留了植被的原始感和森林的神秘色彩,因为这里是一个孩子们嬉戏的场所。尽管孩子们偶尔假装处对成人视觉艺术的兴趣,实际上他们对之并不太感兴趣,故营造者希望让儿童在感知的经营的经验中潜移默化的领率和运用艺术的语言,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加拿大的海滨聚石园(Granite Assemblage)在功能性形式的塑造中也比较成功,公园处于海港边沿,为防止潮汐与东西风暴的侵袭与保护海岸,公园步道靠海一侧必须建设防波堤。西施再次专门设置了人工潮汐池和组石,重点促立了水岸和防波堤,以满足景观和功能的双重需求。当潮汐汹涌上涨时,人工潮汐池与大海连成一体,成为人们戏潮的场所;当海水退却,充盈海水的人工池又可使人回忆起涨潮时的意境。聚石园大部分石块都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布置在水面较高的潮汐池中,也有少量北京新安置在防波堤上,组石的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大地的功能与美学的统一问题。此外,诸如查尔斯顿滨水公园(Charleston Waterfront Park)、巴塞罗那的特立尼泰特立交公园(Pare Nus de la Trinitat)、横滨美术馆前的广场公园,面积不大,制约条件也不复杂,但是其设计中对实现的安排、人的可达性、使用便捷程度、不同空间的区分等等,都表现出对功能的充分考虑。其设计思想遵循了形式服从功能需求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 2 多种风格的展现

2.1 各种思潮的影响

所谓风格意味着对空间、活动和素材富有特征的安排,素材的安排则于公园场所如何使用、需要表现什么有密切关系。从已有的设计中照搬照抄并不合适,除非他们还非常十一现存特定环境中的一部分,者着我们有意撇开功能需求区营造某种特定的场景。现代设计师应当从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出发,发展适合自己的风格,这也许能让新风格脱颖而出,顺眼文脉的发展。就像法国宫廷花园壮丽的轴线诞生的原动力来自于现实路易帝皇控制与征服力量的强烈意愿,浓郁分为的日本庭园产生于精心的维护和一些列复杂的文化背景,意大利城市广场特色源于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时代的发展使得从功能需求到文化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城市公园新风格的产生具有了丰富的背景。风格相比于形式,具有更为深厚的思想文化的源泉,城市公园风格的多样性则体现了既是对社会环境、文化行为的深层次理解。

传统的城市公园始终抱有一种对“生态浪漫主义”及“风景如画”风格的眷恋,目前在相当苏两的城市公园中都能亲处的找到这种痕迹。在19世纪的西方城市公园中,所谓的兼容并需的这种主义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核心浪漫主义等混杂风格占据了主流,随之而来的检阅、自然化风格及理性、秩序化风格的园林风格的影响日却扩大,并对当今的城市公园设计有一定影响。日本横滨市的山下公园心广场中就可以看到新浪漫主义的痕迹。包括法国巴黎的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美国SWA设计的伯奈特公园(Burnett Park)则显现出了理性、秩序化风格的特征。

真正是当代城市公园有别于传统园立风格的还是20世纪初西方新艺术运动及其引发的现代主义浪潮。虽然在涉及领域对艺术运动思潮影响的反映并不快,而且园林设计较之建筑设计收到信艺术运动的影响方面小很多,但当时在维也纳分离派建筑师的手中的庭院设计还是能够反映出新艺术运动精神的,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出现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现代艺术装饰展览会,通过完整的吸收立体主义的构图思想,具有现代设计思想的设计师在园林概念上实现了革新,设计师盖夫雷金(Gabriel Guevrekiav)在展览会中展示的三角形主题“光与水的庭园”就是这种革新的代表性作品,美国现代园林的带头人斯迪尔(Fletcher Steele)受到启发之后在美国也进行了一些列尝试。现代主义园林风格由此在西方逐渐生根发芽。目前,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同亚岗待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重要分支,大部分的作品聚可找到现代主义自由的平面和空间布局、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

现代主义仅仅是影响园林设计风格的多种思潮之一,在各种主义与思潮多元并存的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俄呈现出与其它涉及类别一样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自由性特征。折衷主义、历史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的构成为设计思想的源泉。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法国文化部对公园的定位21世纪区别于传统公园模式的城市公园。解构主义大使屈米(Bernard Tschumi)和它的“疯狂与合成”理论成为设计竞赛中的赢家。屈米以不相关方式重叠的裂解为基本理论,其公园的基本框架建立在三个各具完备性的点、线、面抽象系统之上,这一基本框架中点系统既能表达空间,又活跃空间;设计中摈弃一切层间,同时排斥产同宗平面中医师形态“先入为主”的方式。同时王各系统将设计师称之为“疯狂物”的红色小构筑物这些移情碎片重构起来。在拉·维莱特公园中,传统的整体、序列、主导性和谐构图、审美眼则被抛弃,各种要素被设计师裂解开来,注重随机性与偶然性的景观效果,设计师一期望达到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不期而遇”的审美意识。受到后现代主义释意的影响,以集体它艺术领域先锋艺术与思想的影响,部分园林中甚至出现对涉及的“游戏”精神(playful spirit),这些都是当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多元风格产生的源泉。

2.2 当代艺术的影响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

1.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整体性,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其实指的是园林的主题性,它主要包括植物景观主题、娱乐健身主题、儿童主题、生态环境主题等。园林建筑主题不同,风格自然也就不同,不同的主题是不可以互相掺杂的,特别是有的园林面积比较小,是不可能在有限的面积内表现出各种原始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园林施工变得更加困难而且还增加了园林后期的维护费用,对于园林自身特色的形成也非常不利。

1.2 差异性原则

风景园林的实际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风景园林是不可能仅仅针对同一种人而开放的。事实上,风景园林实际的使用者可能具有很多的成分,包括老人、学生、上班族等。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不同成分的使用者所喜欢的各种元素,这就可能需要加强不同园林风格的设计,但是又违背了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所以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综合权衡利弊,也可以选择运用分模块的方式设计风景园林。

1.3 舒适性原则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园林设计是以猎奇文化作为主题的,它们的舒适感非常的差。因此,这种设计主题被很多城市规划所拒绝。园林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给使用者舒适的感觉,尽管猎奇文化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年轻人的兴趣,但因为园林景观是以儿童和老人为受众对象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园林的设计应该与大部分人的审美观符合。

1.4 和谐性原则

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的实现和谐性,即风景园林应该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变换。但是,在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中普遍存在一些风格不统一的园林,可能在同一个风景园林中既存在欧式建筑风格,又存在江南园林风格。风景园林不仅需要体现美,而且还应该体现和谐性。这就需要所设计风景园林的植物种类、建筑风格以及景观颜色的变换具有一定的规律,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2.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策略

2.1形式要素的人性化

(1)尺寸。为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需要合理控制空间尺度。在设施设置上,要与人体尺度和人的行为习惯相符,便于人们的活动,并感受到舒适。以座椅为例,要根据人体结构设计其高度与宽度,这样人在坐的时候才更加舒适,并获得放松。

(2)造型。造型作为一种符号象征,需要利用造型将设计的特性与本质明确下来,让其变得具体。以西安园林为例,就非常注重对民风民俗的挖掘,如关中花馍、民间刺绣、户县农民画、鼓乐、剪纸、雕塑以及书法等,提炼出其中的有利元素,并和园林景观中小品的色彩、造型以及功能等融为一体,设计了有西安特色的园林景观。

(3)在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中,要将色彩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可以增强表现特征与感彩,能虿生较强的精神影响。

2.2景观环境功能的人性化

第一,情感设计。园林景观的情感功能通常表现在人文因素上,应发扬传统文化,掌握各种文化的特征与差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同时,还应关注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再其使用设施的过程中,可以消除心理障碍,既安全又舒适,也非常便捷。第二,个性化设计。要充分结合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人们在年龄层次、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活动时间与内容上的不同,如儿童游玩、市民表演和老年人晨练等。

2.3植物绿化的人性化

要将一些自然因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丰富植物种类,确保人们在园林中,可以开阔视野,同时空间层次也要多,富于变化。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将乔木、灌木、花草等进行合理搭配,提高其利用率,布置过程中注重高低有序、疏密有致,确保将每种植物的生态效益都发挥出来,让园林空气得到净化,并与光合作用保持协调。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绿色发挥着衬托的功能,在整体点缀上,一般选择红色、黄色等色彩,让园林布景动静结合,让人心旷神怡。

2.4道路设计的人性化

园林中道路设计也非常重要,通过对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欣赏风景。在道路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其疏导人流量和分隔空间等功能,能够对人们的观景节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来说,园林中主路要保持平坦,而小路则应富于变化,要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增强人们的空间体验。在设计道路走向的过程中,要与四周绿化景观结合起来,并根据人们的赏景的需求,围绕路边的景观来设计,同时要注意人们的视觉感受与效果。园林如果面积不大,里面景点不多,要在做好道路规划以后,对绿化进行设计,对园林中道路的高低、走向作出适当调整,让景点较少地段人流量能够降低,确保园林中人流压力得到缓解。或者是在路边设置亭、廊等设施,便于人们休憩和观赏景物。对人流较为集中和树荫处的道路,应选择放大设计的方法,设计园椅、圆凳,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从而体现出设计上的人性化。

2.5水景设计的人性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管是出于欣赏性、实用性的考虑,还是在现代建筑学上来讲,水景的人性化设计都是关键的环节。在园林水景设计中,需要对水景作出科学的配置,合理控制水位的涨落,确保常水位与高水位保持协调。在设计雨水通管时,需要重视整个水量的渗透,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灌溉绿化景观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化管理的水循环。为让园林水景设计更显人性化,可以设计渗透溪,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其常年有水,与绿化相呼应,并且可以让生态环境更加丰富,构建与自然更贴近的湿地生态圈。

结语

总之,对园林景观进行人性化设计,主要目的是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形成良好互动关系,逐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结合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景观显得更加舒适、美观,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公共风景园林;保护;建设

1 公共风景园林的建设

1.1 综合地形因素,设计合理的景观建筑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对园林景观的布局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因素,依照原有的地形特点,对园林布局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原则。如果当地地形起伏较大,则要根据地势的起伏来设计相应的布局。另外,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掩埋方法,把园林景观与当地的环境及地形进行充分的融合。

一般来说,园林的尺度以及外形等都必须要与其地形形成统一的天际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园林的整体性特点。如果地形的起伏较大,在设计时则可以把该地形作为园林的主要背景,依地势而建,使地形与园林之间形成底与图的关系。

1.2 合理配置植物元素,提高风景园林的美感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植物的重要功用。把植物运用到风景园林建设中可以实现自然界、建筑物以及人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还可以融合周围环境中的其它要素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植物随着季节的变换其生长特征以及外部形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植物因素可以赋予园林景观一定的自然气息,使其具有动态性。除此之外,园林的设计也要充分融合自然因素,这样才能够带给人们完整的视觉享受。另外,还要对草地、灌木以及乔木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给人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中,都是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以及保护原有植物不被破坏为基础性原则,这样绿化面积在建筑布局中所占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要灵活地设计园林景观,尽可能地使其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另外,在设计风景园林的布局时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外部修建部分平台,并种植与建筑景观相搭配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使土方的挖掘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自然植被不受到破坏。

1.3 适当规划水元素,丰富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水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也往往会选择极目远眺或者置身其中,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部分水体景观可以为风景园林营造一个更好的空间氛围,水的生命特征也可以使园林更具灵性。水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水体可以有效满足现代人追求自然韵味的需要,进而大大推动我国人文及生态群落的构成,并向人们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可以把宽阔的水面作为景观的一个重要背景,通过与水体的融合来彰显风景园林的灵性,另外,人们对水向来都有种依赖之情,在对风景园林中的水体景观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抓住人与水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观景以及点景等进行比较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总之,地形,植物以及水体是风景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把这三种因素与建筑物本身充分融合在一起,在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的作用。

2 公共风景园林的保护

风景园林,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得侵占。各地要认真清查园林风景区被侵占的情况,凡是非法侵占的,不管办了什么手续,不管是谁批准的,都必须迁出。领导机关、驻军单位更要带头迁出。被破坏的园林风景区、名胜古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整修,争取尽早开放。破坏文物古迹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有独特自然景观并具有相当规模的风景区,应列为国家自然风景区,各地还可以划定一批地方性的自然风景区。所有自然风景区都要保持完整的自然面貌,对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水流、山石、动植物等要严加保护,特别是著名风景点、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以及有保存价值的古建筑,更要精心维护。在保护区内,禁止毁林、狞猎、垦殖、开荒、放牧、开山凿石、任意开矿等破坏风景面貌的活动。电力线路、工程管网和道路,不得任意穿越园林风景区。园林、风景区附近的工厂、单位,凡有“三废”、噪声、恶臭污染来源的,必须限期治理。

3 结语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保护和建设好园林风景区,使它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使我们祖国大地和城市变得更加美丽,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园林建设;园林美化;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园林设计始终在追随西方近现代的风景园林模式和艺术风格,没有将西方的现代化的园林内涵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本土实际相差甚远,造成园林发展差强人意的结果。事实证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土壤,不能照搬西方风景园林的现代模式,依靠我们自己的本土设计师,从传统的园林设计底蕴中挖掘出新鲜的素材,创作出既符合国际流行发展趋势,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风景园林作品,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

我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历史悠久。早在商州时期古人就懂得依据自然景观进行造园活动,利用自然山水、草木建设人们活动的享乐场所。据文献记载,周文王时期开始出现了囿的建设。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设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享乐之所。园林设计经历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雏形。

园林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过程。园林风格与样式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自然资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园林从苑囿模式发展成为别具一格的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三千余年的历史演进才逐渐成熟,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传统观念的全部精华,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不仅对东方园林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西方近现代园林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17世纪欧洲盛行的中国热引起了人们喜爱洛可可风格的思潮,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出现也是深受中国园林设计的浓厚影响,中国人在园林设计中秉承的“师法自然”理念,以及诗情画意的园林特色思想都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得到了完整体现,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建筑理念和特征

中华民族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上都极力追求自然和谐为主,满足人类娱乐享受要求。设计中充分考虑山水景观、植物特色、亭台楼阁的依势而造,不去特意雕琢,最终建造出和谐、自然、宜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对空间构造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追求天地自然尽在园林之中的目标。

1. 由点及面,实现空间视觉效果的最大化。中国古典建筑中,园林设计师冲破建筑物尺寸、大小的限制,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段,通过各个景物之间的联合,让观赏者尽可能的感受到天地之意,延伸观赏者的感受意识,充分体会到自然山水之意。

2. 巧妙搭配景物,实现景观外延的空间效果。古代园林建筑设计中采用延伸风景自然性、连续性的手法,不拘泥于一院方庭,采用借景、引进的手段,实现视觉边界与自然景色效果的扩延。通过加强庭院景观与外界景观的呼应和联系,实现园林景观整体感觉的无限深化,加深人们的感受效果与视觉理念。

3. 景观多变,不拘泥一格。中国古代园林景观往往有着一步一景,动静结合的效果特征,步入园林都会让人有着虚虚实实、渐入佳境的观赏效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流连忘返。许多古典园林中都有园中园的设计,不同的景观地点设计不同的园林特征、形状特性,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局部空间交错、整体景观统一的布局,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看到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效果。

4.完善的景观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古典园林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景观体系。依据在园林景观中所起的不同效果进行分类,可分障景、借景、引景等,不同景观各司其职在整体景观中发挥着不同效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此外,在景物变化、色彩、格调方面,古典景观园林也有着不寻常运用效果,各景区间透过渗透、穿插的艺术手法,实现景点的相互串联,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三、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山水景观应用。传统园林的精确定位在于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追寻自然景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最高设计目标,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境界。在传统设计中,园林景观对自然因素的取用非常精炼,擅长对静态与动态景观的对比设计,从而实现动静结合的立体空间布局。如小桥流水、荷池莲花、垂柳顽石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确提炼,在无形中创现别样的自然风貌。采用月影、花香、鸟语等古代文化情操的升华,进行浓缩、总结,最终实现“小桥流水、桃源仙境”的佳境美景。人造景观的设计与建造,体现了古典景观设计中人与自然的互生共处,是古典园林设计的主要设计手法。

2.自然风景应用。园林设计的根本在于自然设计,自然风景一直是古典园林进行创作的根本。设计者通过自身对自然风景的感受,提取自身感悟的精华,从而以微缩园林的方式进行表达,设计出经典的独具韵致的美景园林。自然界中的落日云霞、高山流水、万千气象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设计题材,在自然中它们以最原始、最深刻的姿态绽放出来,让我们可以充分观赏。园林设计者应亲历山水,用自身真诚的心态去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历中寻觅素材,设计出最贴近自然、触动人心的艺术创作。

3.意境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因地制宜的景观园林设计,可以设计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会将园地的可视范围都视作设计空间,通过对园林地域特色的引入设计,将园林景观与当地自然风景进行巧妙的融合,实现借景、应景的景观效果,最终达到无限延伸的空间视觉感受,形成园林自身独特的景观意境。

四、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园林的健康发展既要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的特色,摒弃古典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启迪意义,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形成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园林设计师应加强自我更新,拓展思路和设计领域,将中国园林理念与内涵带入人居环境、城市景观、风景名胜自然保护以及道路、河流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使园林风景产生新的思想与活力;同时借鉴西方园林设计中注重场地特征、空间塑造、时空效果的要求,强调简约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促使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加速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结语:

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任重道远,中国的现代园林设计师应开阔眼界,走向世界,对园林发展史和现代园林发展趋势有个深入、清醒的认识,结合中国本土景观资源与文化内涵,研究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关注现代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景观、文化特征的园林作品,实现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7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人性化理念;应用;研究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许多风景园林工程均投入施工工作中。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在风景园林中加入人性化理念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O计人员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需要对人性化理念进行合理运用。

1、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能及时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借助绿植的过滤作用来达到噪音阻隔的目的,利于和谐城市环境的构建。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融入人性化的理念,且风景园林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人,实现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是必然要求[1]。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应强化园林设计的个性化与创意性,能将独具特色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园林工程之中,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产生观赏兴趣,符合人们的审美观,是人性化的充分体现。例如,在风景园林区域,利用各类植物设计成卡通人物或代表性建筑物等的形状,定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进而凸显城市园林设计的个性化。另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选择具有药性的植物来充实风景园林植物,对人们的健康影响力更大,能达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2、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分析

2.1对风景园林细节设计工作产生足够重视

每个作品细节处理效果均会对其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细节设计能够对人性化理念进行展现,并且可以对人性化理念应用的效果进行判断,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对风景园林细节设计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对细节设计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紧抓细节质量,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且充分展现人性化理念。例如:对风景园林中灯光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其覆盖在风景园林中全部路面上,将黄色柔和的光源作为灯光的光源,与此同时对太阳能进行合理应用;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观赏效果,同时需要展现出曲径通幽的美感;在风景园林中设置单杠和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供人们观赏期间进行玩耍;除此之外在对风景园林中水池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其深度进行控制,并且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减少观赏者在观赏期间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上述种种细节设计均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

2.2中对人们多样性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需要对人们多样性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确定建设的具置时尽量选择离住宅区比较近的位置,尽量避开人流较为集中的位置;在对活动区域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儿童和成人活动区分开,并且尽量将其设置在远离人行道的位置,减少意外事件出现。

2.3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要做好风景园林工程中园林建筑物和风景设计的协调统一性。认真分析好风景园林工程的定位,保证其科学合理性以及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有关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人员要结合人与自然的特点,实现风景园林工程各个环节的生态化发展,比如对太阳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生态节能施工技术等等的应用,保证风景园林工程工程设计中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

2.4对生态节能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例如:太阳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等,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以上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过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园林景观同自然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第四,对风景园林中人性化标识设计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人性化标识主要指在园林景观中的危险位置设置明显的标志或者为人们设置指示路牌等,例如:在风景园林动物园中设置“请勿靠近,请勿随意投食”等标志,告知人们此处具有一定的危险不能随意靠近,进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此外可以通过人性化标识对各个区域的方向进行指示,为人们参观风景园林提供便利条件。在对人性化标识进行设计时需要满足美观性和创意性的要求,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增加风景园林的美感。

2.5强化园林设计个性化

现阶段,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对风景园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本一成不变的园林设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强化园林设计的个性化与创意性,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个性化事物的关注需求。每个城市都有其专属的文化特色、地域风情与民族习惯,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会对民众构成重要的吸引力,且能增强民众的民族与文化归属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文化需求。设计师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地形特色设计个性化的风景园林,成为城市的重要记忆点与标志点,能让游客快速记忆,加深印象,也利于城市特色地形文化的传播,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能为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增添色彩。此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注重人、自然与经济相互融合、协调,打造更具个性化的城市环境,是当前亟待完善的关键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也进一步推动了风景园林工程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必须要将人性化元素应用到风景园林工程中,它能使整体效果更加凸显,是点睛之笔,既满足了大众的基本要求,又凸显了园林设计之美。

【参考文献】:

[1]邓梅芬.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8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风格;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规划以渲染环境、烘托氛围、兼以休憩游赏为目的,为人们具体形象地创造舒适的园林景象空间。在满足美化环境、生态与实用等功能的需求外,园林景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来反映当地精神面貌与空间的艺术,表达所要追求的“形外之意,景外之情”的意境。因此,主题风格的形成和文化特征的突出在园林景观表现中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园林的精髓所在。根植于地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和突出园林主题与园林景观的设计关系密切。

1主题风格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1.1主题风格

主题泛指“主旨”、“主意”、“主观点”、“立意”等,是作者对场景的观察、理解、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整理、概括而得出的思想结晶。风格指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或艺术家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而主题风格应用在园林景观当中往往是指区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流派之间园林景观的主要标志。如“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日式精致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等等。

1.2地域文化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严格来讲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文化有它自己一定的特点。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地域文化着重强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比如南方、北方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的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1]。那么,在园林作品当中所表达的地域文化则是不同的园林景观风格,而这种风格是由于不同地域特征的差别产生的。就比如中国园林,北方多为皇家园林,体现皇家的等级身份,其规模特征多为庞大,雄伟壮观;南方则以私家园林为主,小巧玲珑、秀美巧致,体现的是诗情画意的文人墨客情怀。再比如同在南方,苏州园林与上海园林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尽管在设计手法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苏州园林既含有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精华,也有农耕文化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园林景观韵味。而上海由于地理地域原因园林则融合了中、英、日等多种园林风格。因此,地域文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各个地区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形态稳定性、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独特性等特点。设计师如果能够根植于本土文化,理解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所要表达主题风格之间的深层关系,就能够找到一个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园林作品的关键点,才能设计出主题和地域文化相融生的优秀作品。

2地域文化与园林主题风格的关系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通常用造景来烘托形成园林的各个景点,景点的塑造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来发挥,而设计作品中的主题主要是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征及内涵。因此“主题”是园林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游客参与园林观赏娱乐活动的关键游园线索。“主题”具有解释文化和传递文化的功能,另外,“主题”表现的景观内容通常作为当地的文化内涵被观赏者理解和接受。

2.1园林主题风格承载着地域文化

各个园林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单元,这些单元空间富有诗情画意、文化内涵等诸多信息,空间艺术所烘托的主题风格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更是承载着表达文化特征的职责。比如,中国式传统园林,把建筑、山水、地被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利用自然条件,协调统一的自然美与人工美浑然一体,一直承载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具有日本特色风格的“枯山水”式的园林,其中的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在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中,常见的“以沙代水,以石代山”“缩三万里于尺寸”的缩微式日本园林就很好地阐释了其中的禅宗文化;而充满自由、奔放的美国园林景观风格则是不拘泥于种种宗教和制度的束缚,更多表达是一种自由、大气、个性、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

2.2地域文化是园林主题创作的重要源泉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表现当地的历史文脉,再现地方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为园林主题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吸收,结合现代的文化理念,将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代文化的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让游人从园林主题创作中更加充分地了解历史、体会地域文化。如法国园林富有“皇权至上”的文化精神,给园林景观带来构图严谨、笔直的林荫道,壮观的水渠、造型优美的花坛,别具匠心的雕塑,艺术价值极高的小品等元素,处处彰显着皇权的尊贵;英国是工业极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向往“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景观空间。排除一切人为艺术,力求自然天成的境界,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草场、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等等,形成了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通过地域文化与园林主题风格的关系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因文化而产生主题,因主题而彰显文化。

3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表现及意义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形式有2种:即形似、神似或神形兼备,园林景观设计师恰恰能从地域文化中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园林景观作品[2]。景观设计作品中通过景点主题再现、点睛等设计手法,把凝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显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的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的物态化存在,是文化意义上的表层体现,我们可以称之为形似表现。地域文化透过园林中硬件景观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精髓进行细化与夸张,除了本身存在的形态,更注重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神态。人们身处其中能够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属于文化的深层体现,是地域文化中飘离在园林景观设计载体之外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身临其中感受其中文化的意境,我们可以称之为神似表现。综合上述2种设计形式的应用,形似中有神似,神似中有形似,二者共同交融于设计中,更能突出地域文化的主题内容,即神形兼备。因此,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文化发展的最终形态必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回归地域文化、注入地域文化将会成为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师尊重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决定园林设计的成功关键因素。

4国内园林景观中主题风格的表现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无论是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到秦汉时期的苑,再发展成魏晋六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文人园林,还是到了清代移山缩地的写意园林,中国传统园林一直所遵循的原则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园林所体现出来的主题风格是浑然天成的、幽远空灵的。如“西湖十景”,一直作为最具有自然山水美的风格典范;再如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其总体风格是营造一种曲折深邃、清新雅致、突出宁静致远的氛围,追求一种山林野趣和自然美,其园林意境的主题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节。另外,中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造园之始,意在笔先”,“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创作特色,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3]。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粹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用意境主题来表达特有的文化内涵。造园者把自己的情趣情感倾注于园林景观之中,使得园林景观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4]。如古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此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5]。而现代园林景观作品中,造园手法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主题风格的表现趋向多元化,其特点是要不断满足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现代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极大的拓展,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汲取其精髓,同时,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景观可持续发展,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当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但是,园林景观的创作不能被程式化,更不应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创造主题,而应在不同民族,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自己的园林文化特质,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在对自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自然,重视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创作出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更加富于自然精神的园林作品。如深圳万科第五园为代表的现代园林,其景观风格正体现这传统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中运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西方先进的居住景观理论,融合我国传统的造园经验和园林材料,同时又具备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艺术。所以传统景观的现代演变,对于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审美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者应巧妙运用中国园林的建造理念和技法,结合现代的手法,把传统建筑及景观人文融入现代环境来表达中国传统园林的深邃意境,是现代优秀的园林作品关键所在。

5结语

营造文化内涵深刻,主题突出的园林景观作品并非园林要素的简单组合。由“观”到“品”再到“悟”的感受过程中,作为优秀的园林设计者,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到局部,围绕主题进行合理巧妙的布置处理,鲜明地反映出主题。依据特定的自然条件,有机结合营造园林景观的目的及其内在联系,达到和谐统一,保证各种类型园林功能要求与主题、文化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673-6675.

[2]于洋.地域文化在运河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3]刘翠鹏.意在笔先融情入境———管窥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D].北京林业大学,2004.

[4]王华青,马良,吉文丽.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西北林学院报,2011,05:229-235.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9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的设计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风景园林,既与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建设水平相关,还会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从城市环境的构成特色以及与园林主要建设目的进行考虑,重视对不同城市地域特征的了解,让风景园林设计最大化发挥自身美化城市的效果。

1 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分析

1.1 文化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地域人文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使其得以延续,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是一项重要的目的,所以,园林的设计需要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相搭配。比如,丽江、青岛等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就针对旅游城市的特点,让其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展示出城市的风景特色;洛阳、杭州等地设计风景园林,则应突出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内涵。由此可见,地域中包含的人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风格,加强重视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的文化特征,更加突出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效果。

1.2 自然及应用性特征

地域中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形、植被、气候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统一的地域之中,不同的自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比如,以山地为主的重庆、四川等城市[1],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较少种植草皮,因为乔木类对土壤有较强的稳固能力,使土壤能够较好地抵抗雨水的冲刷。同时,乔木具有高大、繁茂的树冠,可以很好地发挥遮荫、避暑的作用,对那些高温、高热地区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不同的自然因素、地域建设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其特有的应用性质,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存在差别,有的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求,园林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园林中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自由应用区,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2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分析

2.1 调查地域自然特征

城市中的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被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绿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2]。所以,设计人员需在规划之前,了解城市具备的自然天气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查阅当地自然地理档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收集信息,充分分析城市中的自然特征,使植被的挑选更加合理。尽量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设计出来的景观会更加适合地域的自然特征,还能够突出园林的自然美,土生植物在园林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生长,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2.2 了解地域文化,调查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目的

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能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民生活之中,通过观察、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掌握城市的文化及风俗[3]。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使风景园林更具独特性,避免发生园林风格大同小异的状况,也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好地与城市风格相融合。比如,杭州的西泠印社是浙江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风景园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金石创作的特色与气质。

另外,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调查不同地域园林设计的投资数额以及实际应用目的,调查投资金额状况是为了在设计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相关植被资源及建设材料,使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应用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调查应用目是为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风景园林最终的设计风格可以与地域建筑的整体要求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3 结语

风景园林的设计只有将地域特征作为主要参考内容时,才能实现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并且实现人文地理、历史与地域建筑的自然融合,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结构状态。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的有机结合,突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地域化特点,使风景园林设计获得长久进步。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场地

1引言

一个仔细分析过场地特征的景观才能算是好的景观,了解充分以后,就能通过安排场地及场地上的空间和物体,使景观的各种功能得以协调和完善。因此,认真分析场地能使景观及其功能得到全面理解,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园林场地确定的步骤

首先要收集场地现场情况的资料和当地的植物、土壤、气象、水文地质,再了解上级有关风景园林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规划书,以及当地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队伍状况,最后还要进行现场调研和踏勘,这样风景园林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合理高程,道路纵坡坡度、坡长,排水方向就可以基本确定。

3 不同园林场地的设计

3.1 园林场地依靠在建筑旁

依靠对现有山体、荒地的绿化恢复改造工程来使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使风景园林的理念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宅院、学校、办公空间里的园林设计也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提高而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建筑基地环境条件会制约这种依附于建筑体的景观设计,因为地形比较复杂,布局相对比较分散,所以有一定难的处理难度。对于这类园林场,计成在园冶中也有所解释: 保护建筑区域是在建筑环境周围建造园林的最大作用。游园的乐趣远比园的大小更重要,在园中就能博览,文人雅士的诗人情怀一触即发, 所以休闲与实用双重功能在这种风景园林的设计中都要顾及到。满足功能需求要放在建设周围绿地设计的首位,其中包含必要的遮阴的亭廊花架、休憩平台、道路交通,甚至壁炉、水池等,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将其与景观相融合。

3.2 园林场地依靠在水旁

水孕育了生物的生命,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人与生物具有亲水的天性。最重要的风景园林设计造景元素就是水景,它模糊了古今、中外的界限,在各种形式的园林中以不同形态出现。而且,很多设计师兼文人借水景抒发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景观的隐性范围和景观视觉效果可以借助水环境扩大。在园冶中计成对于择水造景有下列观点:首先在水边建造园林,不仅可以给园林提供很好的景色,还能让绿色植物生长得非常好,更重要的是景观环境可以很开拓。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特别是在规划我国很多内河、沿江、沿海的城市设计中, 城市的地域特色可以利用对水环境的处理来突出,所以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滨水景观的处理。虽然水能塑造城市人文特征, 拓宽景观视角,延长景观轴线,然而不同的水系江、河、湖、海给人不同的景观感受, 设置江河等长条状水系观景点时可以选择水流转角处这些景观焦点,以竖向高点取胜,湖海等块状水体为最大限度满足人的亲水性需设置亲水平台。

3.3园林场地地势平坦

如今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加大、人口增加,目前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不尽人意:公用空间在市区内的的面积越来越小,为了使生活质量和环境得到改善,以及满足人们聚会、沟通交流等精神文化需要,可以多设置城市广场。而且这些广场也可以成为当地的地标,让人类和城市和谐发展。在对城市景观用地进行处理时,很容易发现这种环境有几个相同特点:因为现有的地势、土地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规划和调整,所以地势相对平缓,处理地形的难度相对比较低的风景园林是大多数大城市建造的首选。景物在这样的平坦地形中可以使一览无余,大型集中的标志性景观可以在此处设置。就像上海世博园的世博轴,拥有平坦的地势, 以及突出的主轴景观,设计大气而又具震撼力。然而景观设计表现时最难处理的地理环境就是坦荡的地势,因为它可以凭借的条件比较少,所以相对其他环境来说,如果不好好处理,就容易在平面的布局形式美观上限制该园林设计,缺乏竖向的吸引力和震撼。主体景观的体量感要在打造风景豁然的效果时被保持, 大气而又坦荡的地势和突出的重心之感只有在主次分明的前提下才能被体现,同时要对配景的点缀效果加以要注意,不能够喧宾夺主。

4 关于改善自然风景园林场地劣势的措施

需要解决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然地势环境条件,在景观设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地形地势。在对基地环境进行处理时,并不能借用所有的自然条件,一些基地条件中不利因素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每一个设计规划中的环节都会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利因素可以分为人为不利因素以及自然不利因素两个方面。人为不利因素是指在人工开发和利用时,没有对自然要求进行考虑,任意违背自然规律,造成不可利用的土地数量增多,如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地质结构变化、土壤的酸碱性改变等。自然不利因素包括险要的地势环境,它会给后期的设备配置以及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对于自然不利的因素,要在分析和实地考察后找出矛盾的焦点。在基本的造园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其显著的特点要加以突出,并对其特点进行放大,使景观达到变不利为有利的效果。尽最大努力在设计时加强对不利因素进行处理就是设计师的职责,通过各种生态保护的方法、科技手段将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变,而且这些设计师能够通过特定的造景手段将不方便改变的环境条件融合或隐藏在环境中,甚至可以把其打造成为基地环境中景观核心的部分,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人类发展的历程和社会效益上同时实现。

5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正面临着不能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符号与西方设计的手法结合、不协调的环境与景观、浪费资源等问题,这使得迫切需要将现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革新,所以希望借助我国传统风景园林造园理法园冶中归纳划分现代风景园林自然环境种类,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场地的选择与利用进行探索。风景园林设计的先决物质条件就是场地的利用, 景观效果和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由其成败直接决定。解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要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理论结合,寻找继承与发展中国风景园林传统理法精髓的方法,解释继承与发展中国节约型园林的理念,从而使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有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孟兆祯.人居环境中的园林[J].中国园林,2005,21(1):59-61

[2]孟兆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浅谈城市生态[J].风景园林,2004(54):9-11.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11

关键词:风景园林;减量设计;自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不少行业出现了过度消费的现象,而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减量设计”呼声。面对着园林设计中各种类型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做好减量设计、提升风景园林生态、社会和环境效益越来越重要。

一、风景园林功能定位

1、展现国土风貌

作为风景园林的载体,土地展现风景园林的艺术。整治风景园林土地并不是简单的让其人工化,而是要把土地特征更为典型化,让它能够更好的满足自然和人类发展要求。因此,土地自身的特点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国土风貌是风景园林创作的原型,风景园林设计必须关注在自然发展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国土风貌特征,并使其在人们的游憩境域中得到典型化和艺术化地再现。在世界各国的名园中,都能发现国土风貌对园林创作的影响作用(图1)。在风景园林中再现国土的典型风貌,进而在国土整治中使其风貌人性化,是历代风景园林师们努力追求的设计目标。

图1 意大利兰特庄园

2、改善城乡环境

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让城乡生态环境遭受到愈发严重的威胁。不断膨胀的城市规模以及与日退化的自然环境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日不断远;此外,极度人工化的城乡环境深受各种污染的困扰,抵御生态环境灾害的能力大大下降。不仅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至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充分发挥风景园林对城乡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的作用,是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3、引导生活方式

作为我们营造的一种游憩的艺术,风景园林主要能给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服务,风景园林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引导和改变大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喜爱游山玩水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朴实无华、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秀丽的河岳山川为中国风景园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中国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山水中游历的文化传统,不仅提高了古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和科学认知,而且增强了古人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4、弘扬文化价值

风景园林是展示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也展现着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正所谓乱世毁园、盛世造园。我国优越的传统自然环境舒缓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秀丽的自然让古人很早就开始欣赏自然美。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以“师法自然”为宗旨,追求山水风物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极大地弘扬古人崇尚自然的文化观和价值观。随着中国园林艺术在18世纪欧洲的盛行,不仅促进了西方自然式园林的产生,培养了西方人喜爱在自然中游乐的传统,而且使康乾盛世的文化软实力对世人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风景园林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必须以着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为文化核心,向世人展示当代中国人热爱自然、注重环保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减量设计方法

1、减文化之量,增自然之量

不同历史及自然条件中,大众对于自然—文化认识会有所不同。我国古代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风景园林中则反映为自然要素成为人们抒感的载体,“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思想成为风景园林文化的核心。这种“重文化、轻自然”的倾向发展到现代,便是风景园林中“泛文化”现象的泛滥,各种“文化小品”和“人文景观”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四处堆砌,对自然的认识与表现渐渐为人所遗忘。因此,风景园林减量设计首先要减少文化类型和文化小品的数量,增加反映人们自然观的文化含量,一方面突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认识,另一方面借助自然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

2、减装饰之量,增内涵之量

风景园林在现在愈发的成为一种“锦上添花”的装饰性艺术,过分追求装饰小品和平面构成,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都成为装饰材料,并强求与文化主题结合,让风景园林设计等同于装饰艺术设计。过度强调装饰效果忽略自然要求,也忽视自身的文化内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因为粗制滥造的装饰造成设计品位太低,艺术生命过短,各种资源和财力浪费。风景园林核心是反映自然—文化关系的艺术,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人们应如何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表现自然,突出自然对人类发展的价值(图2)。因此,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应围绕风景园林的核心内涵,借助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来表现适宜的自然—文化关系,减少风景园林设计的装饰美,突出风景园林艺术的内涵美, 追求外象与本质、装饰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图2 日照银河公园

3、减景物数量,增空间质量

不少风景园林设计师继承古人设计手法,过分的把景物、景点看成设计重点,过分强调步移景异。但是,大量景物、景点因缺少彼此关联而给人杂乱无章的感受,而且重实体景观、轻空间品质的设计方法易于导致园林空间的紊乱和无序,忽略了风景园林是营造游憩境域的艺术的行业特点。实际上,自然中的景点、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的。忽视对景物—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表现,导致景物与环境空间的分离,也是违背生态学基本要求的。因此,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应以空间塑造为主导,关注空间的内涵和品质,并使风景园林空间与自然空间类型相吻合,突出地域景观特征。

4、减硬景之量,增软景之量

对于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虽然建筑地位有了下降,但是受制于急功近利的思想,比如说希望园林建成后能立竿见影;或气候制约下,植物相对匮乏。这也就造成了现在不少风景园林设计仍然是以硬质景观为主,追求硬质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反,水土、植物、动物、天空等软质景观的作用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风景园林中主要起着装点的作用。然而,水土、植物等软质景观不仅是营造自然气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效益的主要手段。因此,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应尽量减少硬质景观的比重,提高软质景观的质量,发挥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展现国土风貌方面的重要作用。风景园林设计的技术含量也应主要体现在水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方面。进而借助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带动观赏园艺水平的提高,为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多样性的植物材料。

5、减密植数量,增种植质量

众所周知,植物生长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时间性。故而,风景园林艺术也更多的称之为“时间”艺术。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我们需更多的考虑时间作用,创造植物更富于生长变化的景观。此外,风景园林也是培养人们耐心的艺术,植物景观的形成需要人们的细心呵护。大树移栽、大苗密植等急功近利的思想虽然能一时见效,但由此带来的弊病和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强调风景园林减量设计,就要尊重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和特点,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最适宜的环境,并且把植物景观的生长发育过程作为体现风景园林变化的重要手段。

结论

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从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出发,不断地提升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自然、环境等含量,引领风景园林设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范文12

关键词:园林;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1现代信息技术

人类先天性的生理结构特点决定了人类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主要依靠以下几个环节完成。首先外界的相关信息通过被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然后再由相关神经把信息传入到大脑,大脑在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大脑把分析的结果通过各种行为作用于客观世界。仅仅依靠上述过程,人类的能力显得十分弱小。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短处。通常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分析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上述技术中,CAD技术、RS、GIS、GPS、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风景园林信息管理技术主要用到的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功能与作用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在相关领域已经被广泛运用,如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地质勘测等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和风景园林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风景园林管理不断融合,风景园林与信息技术已经密不可分。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将从资料收集、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景观表达、景观评价、植物选择、动态监测与管理、虚拟园林、远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2.1资料收集、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流

在风景园林的前期建设中,相关资料的收集,特别是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将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建设的后期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下去。而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引入信息技术后,特别是RS技术和GPS技术后,可以确保收集的基础资料完整准确。同时采用信息技术采集的数据也很方便的进行数据的共享与信息交流,这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不能比拟的。

2.2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

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一直是风景园林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风景园林管理中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后,使得空间分析与信息提取变得更加直观容易,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园林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得到的数据库。同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风景园林区域内的绿地范围、面积、树种结构、种类,甚至树种的生长状况有着清楚直观的了解。

2.3景观表达

如何把风景园林中的景观充分地向游客表达,一直是传统的风景园林管理中的难点,在没有采用信息技术之前,风景园林中的景观主要是通过静态的形式展现给游客,即通过设计意图把景观形象、直观、逼真的方式表现给大众,此种景观表达方式虽然能够把景观的情况展现给大众,但是并不能让大众身临其境。而采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技术,使观察者以步行、车行、航空等方式来观察规划设计结果,让大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可以将设计的山、水、树、路、建筑等对象置于基地场景中,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2.4景观评价

通过采用RIS、GIS、GPS技术之后,可以把风景园林中的相关情况,如风景园林中的地形、地势、植被、水体、地质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直观的三维模型和景观评价模型。然后再利用GIS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对风景园林中的情况进行深入准确系统的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分析图表。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模型也可以对景点的选址、观赏线路的确定居民搬迁、道路选址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5植物选择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重中之重,植物的选择是否合理正确对风景园林的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植物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条件、美观性、功能等。在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还要求园林设计师对植物的名称、学名、种属、尺度、生长要求、美学价值等有着清楚的了解。而采用信息技术之后,就可以轻松地建立植物选择系统,使得园林设计师摆托了大量琐碎工作,可以集中精力在设计构思等其他方面。

2.6动态监测与管理

对于大型的风景区、大型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园林管理中,监测和管理往往比较困难,而采用GIS、RIS、GPS技术之后则可以根据风景园林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动态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设施控制系统、旅游服务管理系统等,为风景园林的管理提供便利。

2.7虚拟园林

虚拟园林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大众通过特制的装备使自己置身于虚拟的场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目前这种技术在风景园林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

2.8远程设计、施工与管理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园林设计师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进行远程操作,通过此种方式不仅方便设计,便于施工管理,同时也缩短了风景园林的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必定会越来越深入,未来的风景园林无论在设计和管理上必定会越来越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杨林,聂文鑫,徐晓芳.风景园林艺术化发展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