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景区景观设计

风景区景观设计

时间:2023-08-04 17:25:38

风景区景观设计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1

方法设计

1理论基础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景观生态学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构成景观整体的具有相对均质的各空间单元,按照其在景观的地位和形状,可区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1)斑块:在外貌或性质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一块非线性空间单元;2)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狭长地带;3)基质: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10]。景观生态设计是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合理利用土地和保证人类、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的空间而进行的设计[11]。景观生态设计可将水利风景区的景观在空间上分解为"基质"、"廊道"和"斑块"三个部分,将水利生态系统视为"基质",将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水域湿地、植被、山体视为"自然斑块",而把水利旅游服务设施和人工景点等视为"人工斑块",水利风景区的陆上道路和水路航线视为"廊道"。这种划分有助于对水利风景区进行保护性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主要对斑块与廊道进行设计,而基质以维护自然现状为主。

2设计原则

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应包括如下五个原则:1)景观异质性原则。将各种景观要素根据各水利风景区的地脉与文脉进行有机组合,将根据景观异质性理论导入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中,突出水域、森林、山体、人文各类斑块和水陆廊道等水利景观的异质性。2)景观共生性原则。采用生态学共生原理,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程度高,真正做到人文建筑的"斑块"、"廊道"和自然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促进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3)景观生态化原则。景观生态设计应尽可能保护性利用原有的湖泊河流等自然要素,保留大型的自然斑块和廊道。依据地脉增加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充满水域自然风情的生态化风景空间,增加软质景观以弥补硬质景观过多给游客不良的感觉。4)突出民生水利设计原则。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运用于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之中,强调设计理念与内容要以服务于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民生水利为目标,推动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5)综合效益最大化设计原则。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必须优先保障水利设施的基本功能,保障河、湖、库、渠的水利功能正常发挥,要统筹各方利益相关者,推动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3设计目标

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需达到如下目标:1)优先设计保护自然景观,尤其是水域景观;2)突出水利与地域特色,使水利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融洽,创造和谐健康的水利景观系统,使各类水利建筑和游憩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3)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4)提高水利景观美观度与水利旅游者的满意度;5)促进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最大化。

4设计方法

水利风景区内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1)水利旅游的人工斑块与自然斑块景观共生设计。要求水利建筑设施除了满足水利的主要功能外,其本身也应成为水利风景,并与环境相契合。要把水利建筑作为景观要素来考虑,使之与周围的地形地貌相适应并融为一体,构成优美的水利景观。由于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往往依托水利设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而建设,不同的旅游服务设施应根据其功能及适当位置分散设置,同时水利风景区内各项设施应在整个景观结构内与当地自然景色及自然地形融为一体。2)积极融入当地民俗及风土环境等文化元素。注意从地方居民中汲取精华,从文化学及地方文脉的角度来探讨风景建筑的文化归属,从而找出其创作的着眼点,设计出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风景建筑。3)建筑物的规划与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水利文化,详细的做出水利建筑规划设计的思路,水利建筑规划设计要突出水利服务功能,所有的水利旅游建筑规划建设要以优先满足水利服务功能为前提。将水利旅游建筑作为水利风景区产品中的重要部分,打造成水利旅游的点睛之笔。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应有一定程度的统一和规范,才能显得井井有条,但也应允许和鼓励一定程度的变异,这此变异应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而又不会造成人们视觉景观的混乱。自然斑块对于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通常包括水利风景区内主要的植被、水体、山体等。自然斑块的景观设计,1)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则,植被景观设计提升要尽量以乡土植物为主,局部地区为营造景观,考虑外来物种时,应充分考虑其适宜性,避免出现严重的生态侵入现象,导致乡土植被斑块受到影响。2)要在尊重水利风景区的地脉基础上适当进行改造利用。对于水利风景区而言,最核心的景观在于水体斑块,要营造良好的水体景观,须以地脉为基础,在适宜的局部地块适当进行人工化设计与改造。3)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要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紧密结合,在充分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利用其资金与技术对水利风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水利旅游廊道影响着水利旅游线路的合理安排、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正常发挥,包括水利风景区外部的地点进入水利风景区的通道和风景区内部的通道系统。从通过方式来说,可分为车行道、船行道和步行道,主要包括生态小道(步行)、骑马小道、自行车小道、汽车行道、航道等其他各种通道。除了简单高效的旅游交通运输外,廊道系统还具有多种实用功能:给旅游者留下第一印象,起着影响之后的旅游感知;是旅游活动较多地方,连接各个人工与自然斑块,具有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功能。水利旅游廊道系统在景观设计时,应加强功能定位与建设,注重道路景观的美化及舒适性。依据地脉设计风景区的生态游径,在主要观景点适当加宽,以便在游径旁建成康体休憩区。

案例分析

1研究区概况

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境内,界于103°10''''-103°56''''E,33°53''''-34°12''''N之间,包括白龙江(电尕镇至代古寺段)与腊子河两侧河谷地带,以及老龙沟、朱立沟和美路沟峡谷区域,东西长约65km,南北宽约23km,面积595km2;所在流域的水系属长江水系的二级支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整体地势呈现西部高、东部低,海拔高度1600-4920m之间;属于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带共同作用形成的半湿润区,年均气温6.7℃,年平均降水量634.6mm;生态环境较为脆弱,2010年该流域爆发了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因此,随着水利建设与发展,如何科学协调水利风景区内旅游开发与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实现该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3]。

2景观构成

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内已建成水电站14座,在建水电站8处,拟建水电站1处,共23处。丰富多样的水利设施,成为水利风景区内独特的人文景观。与此同时,水利设施的建设对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对自然植被、地质地貌造成一定的破坏。1935年,红军长征在水利风景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胜迹,如"俄界会址"、"茨日那旧居"、杨土司粮仓遗址"崔古仓"、"腊子口战役"遗址等重要革命遗址。而风景区中的腊子口景区已列入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陈列的主要红色文物有368件。风景区处于亚热带和寒温带植物区系的交界地带,主要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地、农业种植,以自然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草场和亚高山草甸及灌丛草甸为主。风景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高等植物种类计有144科、481属、1671种;野生珍稀植物资源种类多,国家Ⅰ类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独叶草2种,国家Ⅱ类保护野生植物有岷江柏木、秦岭冷杉、麦吊云杉、紫果云杉、水曲柳、杜仲等10种。白龙江腊子口水利风景区蕴藏着悠久灿烂的藏族民族文化,有甘肃省唯一保留的萨迦派寺院白玉寺,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建筑精雕细刻,雄宏庄严,经卷、佛像历史久远,文化价值极高,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木刻等民俗文化主要集中于寺院。非物质文化有:民间音乐(民歌、山歌、劳动号子等)、舞蹈(尕巴舞、阿嘉舞等)、其他民俗文化。

3景观生态设计

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内的人工斑块主要有:水利旅游设施、红色旅游建筑、藏族民俗文化建筑,其景观生态设计如下:(1)从当地藏族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中提取景观元素,依托岷山、迭山与白龙江等自然斑块设计水利旅游建筑等人工斑块,如藏族的六字真言和水嘛呢融入白龙江畔的水车等水利旅游项目设计。对于已建成的水利设施,应在不影响水利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予以景观生态提升设计与建设。(2)水利旅游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不但要满足景观效果的需要,而且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建设宗旨,尊重当地历史、尊重游客、维系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促进"水文化•水生态•游客为本"和谐共处,为游客提供一个立足于保护水生态环境、集旅游六大要素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3)白龙江旺藏乡段的部分村落房子太破有损感观,可以考虑两种方案:1)可考虑根据当地藏族建筑风格,重新改造,这种方案适宜于开展农家乐或渔家乐;2)可考虑用分枝较低、树形高大的树种来遮挡视线、美化景观与保护生态。(4)红色旅游建筑突出长征精神,依托白龙江和腊子口险峻的地形,营造红色历史文化景观;沿岸藏族寺院予以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其旅游服务功能。

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内的自然斑块主要有:自然植被、白龙江水体、岷山与迭山山体。当前风景区内面临着重大的生态保护任务,因此自然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水利风景区内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自然斑块,这部分主要分布在电尕镇至代古寺段。解决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将面临三大难题:第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需要解决好当地居民的替代性生计;第二,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不少土地发生逆向演替,土地生产潜力严重下降,如何科学开展植树造林;第三,作为水利风景区的自然斑块,应考虑其景观的观赏价值。提出下述生态设计思路:(1)从技术、政策与资金三方面鼓励和支持退耕(牧)后的居民参与水利旅游开发,发展休闲农业,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水利旅游的扶贫和生态保护功能。(2)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植被类型,土地生产潜力特差的地区,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精心设计建设与管理,从种草种灌木开始。结合地形地貌,营造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自然林相景观。例如在岷山与迭山的山腰与山顶处,宜种植高寒带绿草叶灌丛,而山底、山谷、江畔则适宜种植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植被类型。(3)根据水利风景区景观的观赏性需求,按照景观异质性原理,根据各地块植被生长条件,构建针叶与阔叶、乔灌草相结合的自然斑块,提升自然斑块景观的观赏性与异质性,满足水利旅游功能的需求。此外,对于水体与山体的景观生态设计,应尽量保持原始的地脉格局,尽量展现自然生态之美,自然美化和修复人工建设所留下的痕迹。

根据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景观呈现带状结构的特点,旅游线路主要为沿江旅游,以沿江公路为主廊道,在个别地段设置水面旅游廊道和生态游步道。为提升旅游景观廊道的观赏性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可在廊道两侧进行下述生态设计。(1)沿江公路行道树的设计,水利风景区的中间地带为白龙江,两侧分别为岷山和迭山,故行道树的选择靠江一侧宜用不遮挡视线的矮乡土树种,而另外一侧则适宜种植冠幅较大的树种(如岷江柏木、秦岭冷杉、麦吊云杉等)。(2)在廊道两侧的果园与农牧地内,可以选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苹果、桃、杏、小麦,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形成一定规模,营造良好的果木、农牧生物景观效果,科学管理经济果林与农牧地。春来赏花、夏秋采摘,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水利廊道的旅游观赏-经济增收-生态平衡三方面协调发展。(3)水上旅游廊道、生态游步道的景观生态设计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旅游服务节点、水面旅游廊道与生态游步道的生态化建设。旅游服务节点主要为水面廊道的码头、峡谷探险廊道的入口服务处,水面旅游廊道主要为漂流、游船等水上活动的航线,生态游步道主要包括峡谷探险廊道、生态游步道。这三类廊道的建设首先要选择景观效果好的地段;其次,以生态保护优先,尽量依托自然地形,建设内容要尽量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第三,尽量采用生态环保型材料,如木栈道和环保垃圾箱等,减少环境污染。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2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 模型[4](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Support 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 旅游学刊 2002(5)62-65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词】小区风景园林;水景景观;重要性;设计原则

1 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景观的重要性

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的运用是将自然与设计更好地贴合,以适应现代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水景景观在小区风景园林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景观设计在当前小区风景园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带有巧妙借用之特点,可将自然与设计完美契合在一起,体现了回归自然理念。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在小区风景园林中的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占有重要地位。

2 小区风景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分析

2.1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设计的原则。(1)统一协调原则。小区风景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原则主要是指水景营造时应与园林中的其他环境和景观品质相衬托、相协调。要全面考虑设计环境的水源、气候等生态条件,即水景风格应当与环境、建筑风格等相一致。(2)形式恰当原则。对于多数的园林水体面积而言,应当以其美观、实用性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园林水景的水池面积以园林总面积的30%为宜,水池中的倒影极具观赏价值。(3)突出特色原则。在小区风景园林水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小区风景园林整体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水乡气息较为浓重的园林可将水景作为重点予以突出,从而给人灵动之感;对于那些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可将水景设计当作一种辅助手段,以恢弘基础为基调给人清新之感。

2.2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景观设计的手法.首先,找出原型,多角度设计。设计师首先应当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有效运用之,同时还要求寻找自然原型,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环境、地形地貌等。可将原型探寻的范围划定在同一个自然带之内,然后通过地貌等,对原型进行研究,这是营造水景的一种重要手法。其次,顺其理,理其形。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全面掌握要模仿的自然水景意境、特征基础之上,通过营造天然式的水景使人们感受到该水景如同自然天成一般。最后,分要素与造意境。园林水景效果是通过分要素与造意境手法表现出来的,首先应当了解水景营造之要素。应当不断地对水景整体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对上述要素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考究,从而采用艺术手段将水景营造之意图充分的表现出来。

2.3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设计的类型分析。小区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水景景观。(1)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2)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3)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有效要对落水口位置的石头实施卷边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

2.4小区风景园林水景结构设计中的水电施工。(1)管道材质选择。较早的工程一般采用热镀锌钢管.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钢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锈蚀,影响美观,且使用寿命较混凝土结构短一倍以上。较好的管材是铜管和不锈钢管,但造价较高。UPAC管材可避免锈蚀,但存在耐热性差,且光直接照射加速变色老化等问题。若将其暗埋在池底板下,而在部分采用铜或不锈钢管材,应是较为合理经济的解决办法。据厂家介绍,在无日光直射条件下,UPAC管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十年。(2)水位控制。对于水景水位的控制有时是极为重要的。例如采用雪松喷头,涌泉等射吸式喷头,均对水 位的变化十分敏感。水位稍有升降.喷射高度及水形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为此,应有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较好的作法是采用独立的水位平衡水池和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并采用足够直径的联通管与水景水池连接。隅流管可设置在水池排空阀前,在阀前加一三又垂直向上装一条立管作为水池的溢流口。代替水池结构的溢流格栅。改变立管的长短可任意调节水面的高度。(3)在水景结构设计中的灯光照明及电气。水下照明灯具是景中常用设备,尤其是在喷泉中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塑料支架的飞利浦水下灯,它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结构强度差,在喷泉池水波动强烈或受其它外力作用时极易损坏,灯具密封设计可靠性差,塑料在日照下老化迅速等。一旦灯具损坏或密封失效便会漏电使水体带电,成为水景安全的最大隐患。当前一些水景喷泉的设计和施工均是由专业喷泉厂家一手包办,对国家规范在水景方面的要求不甚了解或不够重视,安全防范问题漏洞很多。变压器高低压绕线圈之间应确保绝缘,初级次级隔离分开,变压器铁芯亦应接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以确保人身安全。(4)水泵形式选择。目前许多小区水景工程为节省建筑面积或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需泵房的潜水泵作水力提升设 备。由于潜水泵的可靠性大大低于干式离心泵。因个别潜水泵损坏带来的后果,一是水景经常产生局部缺陷,造型不完整;二是一旦水泵绝缘破坏将导致水体带电产生触电危险。若采用离心泵,则使管道长度增大,需设置泵房,使水景观造价增加又破坏景观。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潜水泵,是降低水景工程造价的一大关键。在维护条件方面,离心泵也有着潜水泵无法比拟的优势。若要保持水景观长期可靠运行应首选离心泵。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造瀑布,人造溪涧,造型喷泉,旱地喷泉等水景设施在居住小区落成。水景设计是小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内容,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水、水生植物的特性,弄清楚水与水景景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1] 喻浩文.住宅小区小区风景园林中水景和灌溉的若干情况及节水节能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2] 张海君.如何看待园林水景设计[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居住区景观;景观空间;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该居住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基地位于襄阳市樊城区,距万达广场、诸葛亮广场1.5公里左右;距襄阳行政中心仅800米左右,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范围西起航宇路,东至城市主干道长虹北路,南至追日路,地块面积约为210亩。

图1 总鸟瞰图

2 划设计定位及理念

2.1规划目标

项目的设计贯彻“以人为本,构筑温馨中国人家”的思想,依照襄阳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将本楼盘建设成襄阳“新中式文化生态型住区”的典范,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复合型社区,打造襄阳的都市楼盘亮点(图1)。

2.2设计定位

在此次设计中,景观设计师采用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回归到中国庭院造景的本源,设计具有浓厚中国园林情结的当代景观。同时还加入“襄阳丝竹音乐”的概念,形成一个从视觉、味觉到听觉的丰富的景观环境效果。

营造具有“悠悠襄阳韵,都市山水风,浓浓家园情”的新中式文化生态型居住区。“新”指的是新中式,是指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作品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法。“新乐府”将建筑设计与规划、景观充分结合,将襄阳古城意境悠然、青砖灰瓦远离人间喧嚣的特点用新中式建筑手法表现出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襄阳文化的精髓所在,古朴的青砖铺地,葱郁的翠竹林与建筑的现代美交相辉映,好似一副丹青画卷(图2)。

图2 局部效果图

3 景观总体设计构想

3.1功能划分

整个居住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组团园区:集芳园、乐府情园、文景秀园(图3)。

图3 分区图

3.1.1 集芳园

该区以公共滨水景观为主,沿东北、西北和东南开辟三大区域景观,营造建筑庭院空间、室外展示营销空间、立体亲水空间景观。具体景点如下:

曲港汇芳:该景点以保留沿湖植物和水生湿生植物为骨架,在中部营造“吹台榭”的景观节点,并通过简易亲水步道连接,丰富的景观层次、营造野趣。

叠水迎宾:该景点为示范区的主要入口,主题通道通过主题景墙引导空间并控制景观节奏。通过集散广场、水景花园、亲水平台、车行道、人行道合理解决人车分流。

古韵流芳:该景点的高度变化最大,从人行道、车道、滨水道、亲水大平台等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在中部构建一组“墙-径-台-泉”的景观节点区域。本区立意为“福安”,联想为“万福同饮”,景观节点有“万福墙”和“福安台”。“万福墙”以“人”字型结构展开,构建宜人的传统中式景墙。

清风竹影:该景点是一处反映“新乐府”主题的休闲景观区-丝竹园。利用林间空地、景墙围合、丝竹小品的组合,形成一个关于“丝竹”的庭院视觉印象,使之成为这一区域的主体景观。

碧波观景:该景点着重体现人与水的亲近关系,将当代滨水景观与中国传统造园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园林美感的湖滨景观环境。以相互连通的园路贯穿整个景观区域,以不同材质的铺地、不同形式的亭廊、多种植物类型的合理搭配形成一个关于“碧波观景”的视觉印象。

3.1.2 乐府情园

该区以联排别墅为主体,中部营造林中水景园中园,两侧分别开辟视线和景观通廊。

花溪跌瀑:该景点营建半亭借景、山林飞瀑景观。视线中部改路为桥,界定场所空间的转换。山林通过两侧坡体修整叠加“之”字形水系通过瀑布叠下,坡脚以干砌石护坡,局部通过塑山和植物组合完美山水关系。

曲港汇芳:该景点以北向临路竹林围合园中园,园中以草坪、孤植树、景石及水街与联排别墅入口连接,沿水景布置花径、营造闹中取静的场所。

洞天艺筑:该景点是西向的节点转换灰空间,东向通过漏窗洞门连接园中园,南向以粉壁置石和洞门框景营造“别有洞天”和“曲径通幽”的园林意境。

丹徒晨曦:该景点种植银杏,散植的黄杨球作为补充,近道路两侧铺草,内侧还种有若干片麦冬、石蒜。同时设置了健身步道和景墙、花架等景观小品,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具有自然保健功能的活动空间。

清风竹影:该景点采用多种竹类植物,如慈孝竹、凤尾竹、刚竹等,特别是利用成片种植的刚竹营造出一种“幽篁环绕,万木森森;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的自然情趣。用竹子在此片地区营造竹林听风处及四季常绿的特色空间,与周围的园路自然相接,形成幽静怡人的景观格局。

3.1.3 文景秀园

该区以主入口集散人车分流,中部通过竹林花径延伸至北部景区,总体以“风簧类长笛,流水当鸣琴”为创意。

古韵流芳:该景点在售楼部南向开辟流水叠瀑展示空间,并延伸至福安湖,在建筑南门开设室外平台,挡墙处以“清明上河图”浮雕装饰,平台安置遮阳伞为营销开辟场所。

古井福安:该景点在售楼部和样板房之间空间展示古井系列景观。台阶、坐凳、照壁和植物围合尺度宜人的石狮古井,传达永得安康的吉祥意愿。

花海融春:该景点以竹林花径的植物,线性结合高低景墙引导空间,并结合室内室外庭院。

竹深意静:该院中心以中式“五蝠同寿”特色铺地开设营销场所。北向为壁挂吐水景墙及草杯亭作为舞台背景,背景北向有工作人员的专用通道和储物空间。

药草问琴:选用多种具有防治疾病和其他药用价值的植物,配置成一个多层次的保健生态群落。在竖向设计时,对地形略作改造,使其具有高低起伏。在局部设计硬质铺地,放置健身器材,形成活动场地。

3.2 景观细节设计构想

3.2.1设计原则

(1)材料:主体呈灰色调,简洁、质朴、沉稳、大气、宁静且富有质感,传统灰搭配汉白玉和芝麻白的景观细部既具中国内涵,又具时尚感。

(2)纹样:在部分景观细节上的设计了传统的铜饰、汉白玉浮雕、铜雕壁灯,整个景观的尊贵感体现出来。

(3)空间:把局部景观空间的细节布置作为每一个有生活价值的点,整体空间的形式里蕴涵细节的连动和补充。

(4)色彩:在色彩上,采用素雅、朴实的颜色,穿插少许亮色,使整个居住区给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特别渲染“素”的意味。白色、灰色传达了非常民俗的中国气质,而同时它们又是很纯粹的现代主义的色彩语汇,因此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住宅形态在此得到很好的契合。

3.2.2 铺装设计

铺装是新中式景观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创造出优美的地面景观,增强庭院艺术效果。

3.2.3 门卫室设计

居住区入口大门采用构架式结构,将门卫房的造型设计成中式立面风格,外墙砖采用青砖贴面,局部设计有丝竹乐器造型的浮雕,以体现襄阳乐府的风格。此入口大门设计既体现着新中式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寓意出整个楼盘的景观风格。

3.2.4 水景设计

在中国园林体系中,水体上的处理上独树一帜,创造了“意象”园林,提高了造园艺术水平。

水是生态景观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有水才会有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现代人也越来越意识到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本小区水景以其独有的魅力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亲近自然的向往。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把水的精神做出来,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达到丰富变幻的效果(图4)。

图4 水景剖面图

3.2.5 园艺小品

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本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景墙、门楼、旱池、花架、块石、花盆、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成为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绝妙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3.2.6 庭院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庭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室内与庭院的空间交融。室外庭院以实墙进行院落的围合,采用了高实墙设计,给予主人更多的心理安全感,充分尊重了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在木格栅与实墙的转换当中保持了借景的手法,既扩大了视线和感觉的范围,又丰富了街巷的景观效果。

3.2.7 设施小品设计

在本居住区中设计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指示牌、公告栏(图、坐凳、景观灯等等。上述小品如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也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

4 结 语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襄阳当地文化、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现代艺术设计融为一体,打造拥有幽雅居住环境的综合性生活社区。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新中式文化生态型住区”和具有一定品位的文化娱乐时尚为规划目标,创造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复合型社区。

参考文献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运用

1 地域文化的简要概述

地域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系,具体是指人们经过自身的劳动创造在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区域聚落群当中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在继承过去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思想并且根据具体的历史阶段,地域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和创新。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之外,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建筑风格等方方面面均被看做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人们在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中所使用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1]。

2 地域文化在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原则

2.1 统一原则

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和所在城市紧密相连,在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当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原则首先就是要坚持统一整体性原则,毕竟景观设计并不只是仅仅局限于某一固定空间或环境,而是对整个旅游风景区进行整体设计,地域文化无论是体现在景观小品、道路设计,还是在水系植被、景观建筑的设计上都需要达到整体风格和谐统一的要求。

2.2 传承原则

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是延续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融入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需要继承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实现全面创新,也就是说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了解文化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注重保留当地文化中固有的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向观赏者展示具有最原汁原味、质朴纯真地域文化的旅游风景区景观设计。

2.3 保护原则

环境保护是现阶段我国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中心和焦点,也是旅游风景区景观设计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建设,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推动旅游风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3.1 植被设计

在我国海南地区有着纯天然的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且种类繁多,海南的呀诺达风景旅游区则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完整地保留了景区内的植被结构,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间,景区利用粗壮的圆木设计的木栈道能够让游客直接与景观植物亲密接触,同时木料材质的栈道又与周围的雨林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致。另外,在旅游区内还对植物的层次分布进行精心设计,譬如说棕榈树、槟榔树与乔灌草错落分布,极具层次感,在木栈道的拐弯处还特意种植三角梅等颜色亮丽的植物,为游客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凸显海南带有地域色彩的原始文化[2]。

3.2 水系设计

在云南省的苗族风情景区当中,设计师结合当地特有的梯田与生态湿地等自然地理环境,设计了喷泉等大型水景,为了能够将景区内的景观串联起来,在各个村寨的连接路径上挖设了许多小水渠,通过将浅底和窄道里的涓涓细流引入水渠当中,形成了贯穿全寨的“水街”,游客穿行其中能够直接感受到苗寨质朴清新、紧密相连的地域特色。

3.3 景观建筑设计

我国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景观建筑,在选材用料上与旅游风景区完美结合。由于当地处于我国客家文化集中的区域,在传统的客家民居当中大多数的建筑材料都是竹子、青黄色的砖瓦以及石土等,而南昆山正是毛竹生产之地,设计师巧妙地利用这一天然优势,通过和工匠不断的反复研究琢磨,对毛竹进行脱水防腐处理,并将其覆盖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之外,从远处看整个景观建筑仿佛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与身后的旅游风景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3.4 景观小品设计

旅游风景区内的景观小品和装饰铺设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道具,譬如海南当地盛产火山岩和蕨类植物,在呀诺达旅游风景区内的矮墙山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旺盛的蕨类植物与独有的火山岩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得矮墙充分展现了海南的地域文化,还让平淡无奇的矮墙立刻变得生意盎然。

4 结论

总之,风景旅游区想要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就必须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工建筑与其完美融合,坚持完整一体化原则,打造多元化的景观设计,并且利用景观设计不断推动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风格 居住区 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概况

某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12002平方米,其中景观设计总面积约为:89127平方米。本项目中景观设计中沿用建筑设计的新古典风格,但是对繁复的线脚与细部塑造进行简化,省略过于宏大庄严的轴线、雕塑与水景,同时借鉴建筑的装饰元素和特色作为切入点,在设计中强调尺度、色彩和材质的运用,创造出既在尺度更加亲切与人性化也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居住环境。

2新古典主义在居住区景观中的设计要点

2.1把握全局

新古典主义源于18世纪的欧洲,提倡重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我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以上海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外贸大楼、有利大楼等为代表。有人认为:新古典主义居住区景观就是直接将新古典主义的一些经典元素移植到居住区,有了这些元素,景观就具备了历史感和文化感。这点,我不敢苟同。不求甚解地移植欧式元素,容易产生一种片段的、破碎的效果。文化感的产生,不仅有赖于一些经典元素,更需要整体气氛的塑造。在运用经典元素之前,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它们是什么?我们需要表达什么?这些元素是否适用?除了这些元素还需要增添什么?如何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在做具体的设计之前,应当把握全局,意在笔先:或者有明确的设计主题,或者有较为具体的文化定位,确定想要营造的意境、气氛。在此基础上,再甄选有利于展现设计概念的景观元素。经典元素需要整体气氛的烘托,才能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

2.2强调轴线

新古典主义推崇严格规范的古典主义思想,讲求轴线对称与主从关系。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平面布局,把握好几条景观轴线。在居住区景观中,重要的轴线有:入口景观轴和中心绿地景观轴。

入口是人们来到居住区,首先看到的部分。因此,入口及其紧邻空间的视觉形象非常重要。入口又是居住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主入口同时承载车行与人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居住区入口通常有几种处理方式:(1)一轴二心:这种布局适用于有车辆通行的入口。一轴,为入口方向的道路,中间通常设置分车带,分隔对向车流。分车带可以是绿化带,也可以是小水景。不论是绿化带还是水景,多为长条形,与道路线形相呼应。二心,为两个景观节点,分别位于道路景观轴的首尾,形成局部景观中心。位于入口道路起始处节点常包含小区标识,并结合布置喷泉、雕塑。位于入口道路末端的节点,常常是入口道路与小区内部主干道的交汇点,植物或喷泉雕塑都很常见,一般情况下不宜设置高大的景观,避免造成行车视线遮挡。为了便于通车,首尾两个节点在平面布局上以曲线形(圆形、椭圆形)为主。(2)一轴一心:这种布局也适用于有车辆通行的入口。一轴,为入口方向道路;一心,为道路末端节点。这一轴一心分别包括的景观与前文“一轴二心”中的道路景观轴和道路末端节点类似。除去了道路起始处节点,通常是因为这个点与城市道路交汇,没有充裕的场地;或者投资成本制约。(3)一心:这种布局多用于居住区次入口或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一心,即单一的节点,形成局部景观中心,道路通常环绕在节点周边。在这个点上,常常设置花坛、小水景或雕塑,不求高大气派,只需精巧雅致。“一轴二心”、“一轴一心”均有明确的景观轴,“一心”是以垂直于入口的方向为轴线。新古典主义景观一般沿轴线作对称布局,两侧的景观即使没有一模一样,在体量、形态上也基本相当,形成呼应。

中心绿地是居住区核心的公共空间,也是全区的景观中心,场地面积较大,一般不允许车辆进入,在道路系统上主要考虑人行交通。这些特点使中心绿地在景观设计上具有更大的自由。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中心绿地有鲜明的景观主轴。景观主轴常常通过水渠、绿化带、特色道路等轴线要素和小广场、跌水喷泉、花坛、雕塑、凉亭、廊架等焦点元素组成。在轴线上精心分布各个焦点元素,构筑主从关系,形成开端、发展、高潮、结束等景观序列。沿轴线,两侧景观对称布局,形成一种庄重典雅的视觉效果。轴线上的焦点景观以构筑物为主,植物为辅。在空间分布上相对自由的植物常常安排在景观主轴之外的其他区域。

2.3画龙点睛

新古典主义推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有些元素被反复应用,仍具有恒久的魅力,成为经典符号。这些符号包括:

(1)柱式

新古典主义常采用的柱式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塔斯干式和混合式。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源于古希腊。多立克式的柱子没有专门的柱基,柱身粗壮,柱头简单,柱身上刻有20条凹槽。爱奥尼柱比较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科林斯柱和爱奥尼柱有所类似,比例比爱奥尼柱更纤细,柱头不是涡卷,而以毛茛叶纹装饰,层叠交错,富丽堂皇。塔斯干式和混合式兴起于古罗马。塔斯干是在多立克的基础上作了改造,去掉凹槽,加上柱基,外形更加简单。混合式在科林斯的基础上作了改造,柱头加入了很多涡卷,增加了爱奥尼柱的特点。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居住区景观中,这些柱式可以运用于带状空间,如道路两侧,强化景观轴线;也可以运用于焦点空间的,如环绕在小广场、中心水景的四周,增加焦点空间的凝聚力。居住区景观不宜做得过于封闭,柱子不同于景墙,它围合出一个虚的空间,围而不死,保留了空间的通透。

(2)穹顶

户外环境不宜做过多的围合,否则会破坏公共空间的开敞性。而古罗马建筑的一个辉煌成就是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基于这两点原因,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居住区景观虽然没有大体量的穹顶建筑,但常常出现欧式穹顶凉亭。凉亭没有墙,通过柱子支撑,视线通透,柱体也便于结合前文提到的几种经典柱式造型,穹顶保留了古罗马建筑穹窿顶的意向,形成文脉延续。另外,受券拱和穹窿技术影响的景观还有拱门和拱廊。

(3)雕塑

雕塑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地运用在新古典主义居住区景观中。古希腊的雕塑题材大部分取自于神话和体育竞技,古罗马在肖像雕塑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景观,一般采用写实雕塑。雕塑形态应根据设计概念选定。雕塑有具体的造型,因此是诠释文化内涵的一种有力手段,但要注重整体环境,避免盲目抄袭单个形体,形成不伦不类的效果。雕塑的位置也很灵活:体量大的可以作为中心景观;体量小的可以设置在道路两侧,强化景观轴线;或随意安放在绿地一角作为局部点缀。

2.4适地宜人

新古典主义景观可以运用柱式、凉亭、雕塑等经典构筑物,但在植物配置上却不宜照搬欧式园林。首先是植物种类,应以本土植物为主。本土植物适应当地环境,能更好地生长。不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维护都更经济、便捷。同时,植物布局也不需要处处严格按照轴线安排,可以更加灵活、自由。有人认为新古典主义景观是融中国园林要素和西方建筑美学于一体。

不论采取哪种风格的设计,都是为当代人使用。对于居住区景观来说,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是最重要的一点,应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任何一种风格,都不能因为追求造型美感,而牺牲了场地的实用价值。

3结语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览尽所有设计思想、所有设计风格,无外乎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为业主设计适合现代人居住,功能性强并且风景优美的古典主义风格时,能否敏锐地把握客户需求实际上对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7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建筑的关注,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也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景观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共同沟通的过程

(一)在提出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概念时,就要围绕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进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确定整体设计方案,确定整个住宅小区的建筑、景观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先设计好建筑,然后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不要把建筑和景观分离。

(二)在规划住宅小区景观时,应使建筑主体与景观环境能够与居住区整体设计相协调。住宅小区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前提基础,景观环境的设计风格应该参考整个住宅小区建筑的风格特点,所以应该将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与主体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一能够体现住宅小区的整体性。

(三)首先先设计好住宅小区整体的环境,然后再用房子巧妙的去分割空间,去围合空间。这样能够使整体住宅小区景观更加有层次感,更加的整体。在住宅小区中不仅要有开敞的空间,也应该有一定的私密空间,同时要确保各个空间之间能够有很好的过渡,体现一种韵律感,使各个空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另外通过象征性的行道树与水道强化了主轴线,形成了来访者很容易理解的空间构造。分散在用地内的各种空间要素:建筑小品、草坪、植物等,作为空间和连续镜头通过景观统一起来,一边体现了各个部分的特点,一边明确了用地整体的形象。在有限的用地内,将草坪广场、大树林、常绿树林、动植物栖息的水边、杂树林、鲜花花园进行了区域划分,力求通过多样化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二、环境景观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共享性

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和小区内整体设计风格的主题相协调,例如人工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硬铺装、雕塑等;软质景观:绿化、草坪、水体的造型等。景观设计师要根据不同住宅小区的特点,文化背景,来配置不同的景观效果,古代园林设计风格就要采用古代园林造景手法,现代风格的景观就要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具有特色的地方风格的景观则就要采用地方特色的造园元素和手法。

近年来,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开始从盲目最求追求西方景观的设计元素,比如大面积的草坪、模纹花坛、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发展为回归历史的趋势。如今,伴随着人们对小区景观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在小区景观设计开始提藏中国古代园林设计和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相结合,设计出即具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又不失具有中国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风格。

越来越多的小区景观建设注重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性,在环境景观设计时,要依据城市的整体设计风格、气候特点、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对公共空间的要求不一样等情况,所以就要景观设计师就要尽最大努力地设计,利用原来的地貌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能够让大多数用户都能够享受到开放的公共空间,这已经成为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环境景观的赏心悦目

目前,小区环境引进大量的名贵树木的做法常在景观设计中所采用,因为名贵树种、稀缺植物不但能够更好的衬托住宅小区的特点和品质,同时也为住宅小区增加了名气;所以引进名贵树种、稀缺植物开始成为目前住宅小区环境景观发展的新趋势。

但是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按照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不是照抄照搬。树种选择的重要条件应该既能应景,也要考虑树种的适应性,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住宅小区内的建筑风格来选择树木树种,比如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应该选择几何形状的乔木,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应该选择芭蕉树等等。让这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又能赏心悦目的树种才是最宝贵的造景方式,过度得追求稀有品种或者是国外的树种并不是任何小区都适用的。

四、景观的建筑特色

现在,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从具有乡村味的设计特征到普遍邀请国外知名景观设计师设计。目前,伴随着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景观审美能力逐步提高,所以对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开始要求追求品牌价值和品质感;并且土地开发商已经开始意识到住宅小区景观比整个建筑的户型设计带给客人的感觉更直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一方面不断的要求创新环境景观设计,创造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同时使现代的景观设计与整个小区的建筑相协调,整个住宅小区都要围绕一个概念景观,如以中国古代园林为主的居住区,热带雨林风情为主题的居住区,以棕榈类植物和水景为主;打文化牌的居住区就会以古典雕塑为主等,使居住者能够很直观感受到整个小区的居住氛围。现在花重金去让国外知名设计师为国内景观环境设计规划,成为了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

五、景观的水景点缀

现在,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己经从大面积水景的流行转变为局部式水景的大范围应用。但是由于大面积的水景需要大量的维护成本,后期的维修十分高昂,让开发商和物业管理者不堪重负,所以造成了普遍遗弃大面积水景的现实。

近年来,国家提出节约用水等提议,并且大部分城市的水费迅猛上涨,所以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小区开发商和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小区具体水景多少作为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上变为“以绿化为主,水景点缀为辅”的格局,当今现代楼盘提倡植物布局与点缀性水景并举。

六、使用现代材料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8

关键词:居住社区;景观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quickening, the city people quality of life, the personal status and the ecology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s gradual enhancement, the urban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starts toward the emphasis environment landscape cultural property, the artistry, sharing and all good, “the pleasant + use value”, “the bright character and style + architectural feature”, “the plant layout + water scene embellishes”, “a step scenery + season to fluctuate” and so on aspects to develop.

key words: housing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居住区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住宅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由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构成。WWw.133229.cOm居住区的优美景观环境,不仅直接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进而从整体上可提高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速膨胀,城市建成区扩大,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以我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中式楼盘越来越得到人们期待,而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开始逐步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其开始更为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时尚等。为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

1景观设计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首先,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

其次,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建筑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趋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因此应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展现居住区整体的持久魅力。

另外,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应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分隔,即层次感,其是评价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开发商和景观设计者还应为居住者们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为其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使各层次之间有平缓的过渡;围合感的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如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的乐趣;隐秘空间(入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及必要的视线遮蔽。

2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主要是指采用人工材料塑形的景观,如小品、雕塑、铺装等)要同软质景观(主要指利用绿化、水体造型的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目前,崇尚中国文化历史及地方区域特色,已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今,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和地域特色,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开始朝着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发展,而且还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追求欧陆风情式(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发展为“回归历史”的趋势。现今,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开始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4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和均好性

目前,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性和均好性,在环境景观规划时,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居住者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一等情况,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到这些优美环境,已成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景观设计时,应追求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如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植物的比例;应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5强调环境景观的“赏心悦目+实用价值”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简约式园林发展为名贵树种的大量引进。现今,逐渐被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由于名贵树种、稀缺植物不仅可更好的衬托居住区的品质,为居住区增色;还能使居住区引起轰动效应,因此其开始成为目前居住区园林发展的新趋势。目前,高大的古树是很多开发商的首选。

但居住区园林景观在具体设计时,应按照植物群落来布局,而不是盲目堆砌。应景也是树种选择的重要条件,周围的建筑体对树木的栽种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如古典风格的楼盘适合种植芭蕉树,现代建筑体则适合几何形状的乔木等等。让人赏心悦目又能给居住者创造实用价值的树种才是最可贵的造景方式,过分追求稀缺品种或者洋品种并不是健康的楼盘园林发展趋势。

6强调环境景观的“鲜活风情+建筑特色”

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已从充满乡土味的设计特征到国内外知名机构普唱主角。现今,随着居住者的眼界与景观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其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开始追求品牌价值和品质感;且开发商已意识到园林景观比户型设计带给业主的感觉更直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一方面不断创新园林设计,使现代的园林和建筑遥相呼应,所有的造景都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了夏威夷风情、北欧森林、西班牙风情、印尼风情等概念景观,如以热带风情为主题的居住区,以棕榈类植物和水景为主;以打文化牌的园林景观,以古典雕塑为主等,使居住者直观感受到整个小区的居住氛围。另一方面花重金让国外知名设计机构为园林布局造景,成为了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

7强调环境景观的“植物布局+水景点缀”

目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已从大型水景的流行变为点缀式水景的广泛运用。据调查,有大型喷泉和景观泳池的居住区是2000年左右开发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开发商和居住者把居住区水景的多少作为判断园林好坏的标准。但由于大型水景需要强大的循环净水系统,后期维护成本十分高昂,让物业管理员和居住者不堪重负,造成了大型水景普遍遭遇遗弃的现实。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提出节能节水等计划,且部分城市的水费也在逐年上涨,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开发商和景观设计师们不再把水景多少作为环境景观设计的目标,在设计上变为“以绿化为主,水景点缀为辅”,即植物布局与点缀性水景并举,则成为现代楼盘造景的新风尚。

8强调环境景观的“一步一景+季节变幻”

目前,园林规划已经从简单的植物铺陈发展到现在的应景设计。这种景观特色主要体现在植物上,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的风光,而不断变幻的景观、季季不同的园林,能让社区保持更多的新鲜感与活力。

应景能带给居住者更多的审美情趣,在小区里闲庭信步,不会感觉乏味,每走到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不同角度领略小区的景色,这就是一步一景。营造缓坡是当前楼盘景观设计运用得最多的,像丘陵一样高低起伏的地势,让人感觉面积增大了,植物绿化面积也更多了,小区园林更有层次感。另外,在植物的栽种上,以四季植物代替过去的常绿植物,让一年四季的景观在园林社区里得到更好呈现,使不同的阶段都有美的表现手法,让居住者感受到季节的自然变化。

9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重视色彩的表现;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另外,特定地段的需要和居住者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由于居住区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其景观设计的成败及环境质量,对城市园林景观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居住区景观在设计时,不仅体现了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还结合了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展现环境景观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共享性,并更多的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同时,在此基础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还顺应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强调环境景观设计的“赏心悦目+实用价值”、“鲜活风情+建筑特色”、“植物布局+水景点缀”、“一步一景+季节变幻”,使之创造出具有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时尚等特点的优秀景观。

参考文献

1 陈 媛、王玉华.居住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9.39(3)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9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意义;分析

0 前言

在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中,除了延续优秀的国内外古典园林造型外,还可以从古典园林的本质出发,即追求自然,遵循自然。将园林规划从自然的视野扩大到乡村景观这一人工化的自然中,从地域的乡村景观中得到设计灵感与启发,从而创作出本土化的风景园林作品。乡村景观在人工景观设计之上,更多加入了自然情怀,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点突出。

1 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从发展角度上分析实际上是城市景观所或缺的,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被后天改造的较少,并且与乡村当地人文环境特点相互结合。如在乡村景观中比较常见的山川、河流、树木等,这些景观元素都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其景观内容与人们的生a生活相关,包含村落、耕种以及驯化的动物等,基于以上可见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生态性、审美性等特点。[1]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设计灵感上实现了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弥补了城市景观的缺陷,将乡村文化传统、自然景观呈现出来,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生态自然的重要性。从景观设计的手法上分析,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事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天人合一景观,与城市园林景观相比,具有一种不刻意雕琢之美。总体而言,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能够将景观的自然之美体现出来,也促进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2]

3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实现,首先是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其次是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最后乡村经济发展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

3.1 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对于乡村生活而言,最具备田园风光特点的就是农事活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田园风光,能够让城市的人们近距离的了解农事活动,并且将传统的农耕模式演变为景观风景。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首先需要根据地域农事活动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例如,将某成片的乡村草莓种植规划为草莓种植园,设置在景区内,以游客自助采摘草莓的方式,让人们品尝到最为新鲜的水果。基于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为的景观设计带来经济利润,也能够的将农事活动体现在景观规划中,即保持了当地居民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能够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3]

3.2 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历史文化是乡村发展以来的珍宝,伴随着乡村逐渐城市化,乡村样貌发生了变化,但是其原本的历史文化依然还在。在进行乡村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规划依据,秉持着保护乡村文化为规划设计原则,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出乡村人文情怀。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环节中,可以将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延伸到乡村边界上,保留城乡相通的端口设计,保障游客能够在景区中看到乡村的耕田、房子等。例如,在云台山的景观规划中,该山与花果山紧邻,那么借助花果山的深化故事,与云台山的乡村景观设计相互结合,打造集古代、神话以及幽深等主题于一体的乡村景观。

3.3 乡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从经济角度出发,以农村特色经济运行模式,实现风景模块。以河南云台山的一座半开放式的5A级风景区是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由于该风景区属于自然景区,从山脚下到山顶需要步行三天,游客在游玩时不能一天到达,而该景区的路途穿过村庄,在景区规划中将该村庄规划在景区板块中,为游客建造吃住行等一条龙服务。基于这样的模式即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也保障了游客的生活需求。乡村人家所开设的农家乐等都是保留了当地原始风貌,当地居民依然过着正常的生活。景观科学的景观规划,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景观设计与经济效益的统一。[4]该地区景区旅游项目规划如下:

4 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能够发现,乡村景观具有生产性、审美性、自然性等特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拓宽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在本文中介绍了三种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第一,乡村田园风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田园风光为景观设计主体元素,提升景观规划的自然性,并且保留乡村风情;第二,乡村历史文化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以乡村历史文化为背景,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第三,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融入。

参考文献:

[1] 陈玲.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王有林.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中华民居(下),2012(11):3-4.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10

【关健词】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现状;趋势

房地产事业在我国经济条件飞速增长的背景下,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它不仅加快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形成一个城市风貌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住宅小区的景观规划和住宅建筑的外观设计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正是全国房地产事业迅猛发展,房子销售进程加快的结果。所以由平均的、单调平面布局向丰富的、立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体现在住宅小区景观规划当中。以人为中心,充分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来设计,满足人的需要,给人们营造一个宁静,优美的氛围,这是设计师设计规划现代住宅小区景观时主要应该考虑的问题。

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伴随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的住宅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有关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落后,并且由于在这一行加入了很多不专业和专业素养不高的所谓的设计人员,最终导致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使住宅小区环境设计进入了一些误区。现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风格与环境

忽略风格与环境是否和谐,是否协调。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季节特点和住宅小区临近的环境问题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受到欧洲景观设计的影响,如几何对称的结构,宽阔的绿化环境,所以国外设计风格的住宅小区景观随之不断的出现,追求所谓的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如果在国内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适当的加入国外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的特点,或者适当的加入一些国外景观设计元素,对整体景观设计的个性,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会有所帮助。但是如果过多的引用国外景观设计元素,成为一种时尚,最终就会走入了误区。

1.2 环境景观的生态

从80年代至今,绿化草坪就很盛行。在许多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中,几乎全是草地运用,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住宅小区内的景观应该满足的功能性,忽视了灌木、乔木、地被在住宅小区和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如果只是单一的采用草坪,那么不仅整个小区景观结构形态单一,居民生活功能性缺乏,生态系统不完整,而且大面积草坪的护理也很昂贵。很多景观设计师忽视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各个要素在不同空间的功能性。并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1.3 只注重平面形式

我以前曾经犯过这样的通病,自己费尽心思创造出来一个看起来布局合理,动线流畅的平面,但是在剖面或者透视中,甚至直到实施后我才发现往往不如自己预想的那般精彩。这个时候,就要审视一下竖向设计了—绿化有地形起伏么?场地有抬高或者下沉么?有景观构筑物或者其他竖向的主题统率这一空间么?灯具的存在给空间增加了立体感么?以上种种手法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利器,也是使一个景观空间能够具有灵魂的重要一环。

1.4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逐步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建筑的关注,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也逐渐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2.1 景观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沟通的过程

(1)在提出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概念开始时,就要围绕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进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确定整体设计方案,确定整个住宅小区的建筑、景观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先设计好建筑,然后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不要把建筑和景观分离。

(2)在规划住宅小区景观时,应使建筑主体与景观环境能够与居住区整体设计相协调。住宅小区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前提基础,景观环境的设计风格应该参考整个住宅小区建筑的风格特点,所以应该将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与主体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才一能够体现住宅小区的整体性。

(3)四方应该互相协调沟通,首先先设计好住宅小区整体的环境,然后再用房子巧妙的去分割空间,去围合空间。这样能够使整体住宅小区景观更加有层次感,更加的整体。在住宅小区中不仅要有开敞的空间,也应该有一定的私密空间供居民来进行阅读,这就需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师根据居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同时要确保各个空间之间能够有很好的过渡,体现一种韵律感,同时使各个空间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另外通过象征性的行道树与水道强化主轴线,形成来访者很容易理解的空间构造。分散在用地内的各种空间要素---一建筑小品、草坪、植物等,作为空间和连续镜头通过景观统一起来,由此一边体现了各个部分的特点,一边明确了用地整体的形象。在有限的用地内,将草坪广场、落叶树林、常绿树林、动植物栖息的水边、杂树林、鲜花花园进行了区域划分,力求通过多样化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系统。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与消费方式的转变,旅游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风景区的开发也相应地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但是人们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注应该提到首位。力求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并独具特色的风景区。而山岳型风景区凭借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成为旅游的热点,而随着风景区的开发,许许多多的问题就相应而生。

二、山岳型风景区的环境特点

第一,人文环境特点。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主要是人为的、社会的环境,自古以来名山大川就被世人所钟爱,遗留下许多文物古迹,这些丰厚的历史的积累,是祖先留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的骄傲,更是人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人文环境还包括传统民居,民俗习惯,地域性生产,文化活动,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构成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将人文景观合理的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增加旅游活动的可观赏性与可参与性。第二,自然环境特点。其一,地型地貌独特,景观丰富多彩。中国地大物博,山岳形态万千,俗语说,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此外还有一些不具知名度的小型山岳型风景区,山体形态也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可观赏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也相当丰富,而对于同一座山体,也因为不同的山体纬度而有不同的观赏效果,无论人们是处于山顶、山腰还是山谷。人们都能感受到自然界不同的美;其二,空间复杂多变,但游览空间有限。山岳型风景区中山体占相当大的面积,出于山体的自身原因,山岳型风景区的空间是很复杂的,通常人们把山体空间主要划分为山顶,山脊,山腰,山崖。山谷、山麓、盆地,由于山体的三维空间感,和平原地带的风景比较起来更加深厚,也可以很自然地形成景深、层次、对景、借景、障景。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是——人们所能利用的用地只是部分坡度平缓的地方,如华山风景区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但是核心景区的面积只有大约36平方公里,但是可容人的面积只有0.04平方公里;其三,生态环境良好。山岳地区向来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地带,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品种,但是人们开发风景区,难免运用人力,开发就等于破坏,所以人们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其四,旅游淡旺季差异过大。与大多数以自然资源为主的风景区相似,山岳型风景区旅游淡旺季差别很大,尤其是北方的旅游区表现得更加明显,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原因,淡季景区的旅游资源较旺季减少很多,导致景区客流量大幅度减少。

三、山岳型风景区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景区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遭到破坏。在景区发展过程中,过量的人工景观和建筑景观的建造,造成大量砍伐树木,开挖地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外来物种的引入,都对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量的修建盘山公路,修建索道等,也使山体面貌遭到破坏。[1]第二,景区规划趋同化、城市化、商业化。在景区规划中,设计者与管理者抛开地域性和传统,不从生态和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拉动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而造成对风景区所应具备的功能的错误认识。致使建筑形式城镇化,建筑形象与环境格格不入。一些景区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名,在景区内大兴土木,有的甚至大搞高档房地产。长官意识的加入致使景区的建设就失去了原真性,渐渐向城市化靠拢,所以导致景区缺乏自身特色,愈加倾向于城市公园。[2]第三,景区管理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旅游服务质量欠佳,景区管理体制欠缺,对游客围追堵截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由于山岳型风景区旅游淡旺季差别大,所以就造成了旺季服务人员和设施不足,而淡季有过剩的现象。而景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很难形成一定的服务体系。[3]

四、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人们首先应该明确景区中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建筑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建筑应服从环境的需要,不喧宾夺主,反之任何不符合环境需要和不合理的建筑都是不应该存在的。抛开风景区性质、地域性、历史与传统文化、气候等这些在风景区中普遍存在的对建筑设计具有影响的要素以外,山岳型风景区有其特有的影响因素:第一,山地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很特别的一类,人们在进行山地设计时,没办法从传统的建筑设计出发,可以说山地建筑设计是一类综合的设计,其中包括建筑学、结构学、地质学、工程技术学、生态学等,各学科相互影响,建立较为合理的山地建筑景观。这就充分体现了在山岳型风景区中建筑设计的复杂之处。第二,建筑选址。由于山岳型风景区特殊的地址地貌,对建筑选址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山体的不同位置被称为山位,山位主要有山顶、山脊、山腰、山崖、山谷、山麓和盆地,由于山体的三维空间的效果,所以各个山位的风景特征也不一样。而适合建造建筑的位置要求地势相对平缓并有可达性。且不能影响山体的整体的空间形象。在建筑选址的过程中还要严格考察地质条件。第三,山岳型风景区特殊的空间效果。在山岳型风景区中,地势起伏,山体穿插变化以及不规则的山体形态,这就行成了山岳型风景区特殊的空间效果,由于这种特殊的空间感觉与视觉效果,则对建筑景观的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中应灵活地运用高差、遮挡等特殊效果,灵活运用地形,形成对景、借景、透景、障景等特殊的景观效果。将建筑设计的空间感融入环境中去,对建筑体量也应加以限制。

五、山岳型风景区中建筑设计的原则

第一,环境永远是第一要素。建筑在体量上应该是为点缀环境而存在的,作为风景区中景观的一部分,为满足自身功能而存在,所以要求每座建筑都精益求精,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和景观功效。此外人们应采取宁少勿滥的原则,不可以只见房子不见风景,而使建筑喧宾夺主;建筑在造型上应与环境向协调,这里主要是指建筑的造型应符合山地建筑的特点,与山势相呼应,可以倾斜,可以向某个方向延伸,可以起伏,总之建筑就像在环境中有机生长的一般。指建筑要因地制宜,在建筑材质和色彩的运用上与传统建筑相呼应,避免城市化的建筑模式。第二,保证工程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由于在山地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地基稳定性、小气候条件、水源与排水条件等,所以山地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在设计中应严格考察地质、水体、植被、气候等环境,全方面了解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以保证工程的可实施与可操作性。第三,整个景区总体考虑。除将环境与建筑统一考虑外整个景区的建筑也应统一考虑,形成大致统一的格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上还是景观改造上,不能古近中外建筑风格统统包括,不能南北形式面面俱到,人们允许在统一规划下某个景点有小的变化,但是和周围的景点要有合理的过度。将零散的景点通过轴线的设计而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体。

作者:王素焕 单位: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风景区景观设计范文12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阶段,通过绿化配置来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品质高低的一个方面。

1现代小区景观的理念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由于巨大的生活改变让人们对自己的居住区环境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为了满足居住区环境中的居民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阶段有经过思考和有利于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居住区环境品质高低衡量的一方面,良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令居民在忙碌之余感到身心舒畅,更能有效地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调节通风环境,嗅觉环境,温、湿度环境,使得居住区环境更舒适。

2有效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

(1)为了让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环境能更好地停滞、阻碍空气灰尘和提高空气质量,分析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主要可能产生空气灰尘的功能类空间,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在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设置,有效的选择停滞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满足各功能类空间停滞、阻碍空气灰尘之用,便于后期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消除。

(2)居住区环境某些与外部衔接产生空气灰尘较多的界面,应结合园林景观的园建、水电,尽可能有效地选择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以阻碍为主、停滞空气灰尘为辅之用。

3有效调节通风环境

(1)为了居住区环境内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有利于自然通风,园林景观绿化在设计阶段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结合建筑的有序排列做到疏密有致,自然通风为宜。

(2)为了调节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小区内绿地空间的绿化种植面积,以能达到有利于调节通风量强弱的效果。

(3)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户外活动场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对自然通风条件的考虑,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尽可能地疏导自然气流,保持空气合适的流通。

(4)充分考虑居住区环境有可能产生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合适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处理方式,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通过园林景观绿化的造景方式进行处理,做好保持合格的大气环境质量绿化配置方面应尽的工作。

4有效调节嗅觉环境

(1)居住区环境内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绿化配置,合适与适可地引进芬香类植物品种,遵循小范围内适宜单个芬香类植物品种为原则,避免小范围内多种芬香类植物集中种植,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

(2)居住区环境应在居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例如由收集装置的位置,合理选择收集装置设备,收集装置设备的覆盖范围,收集的路线方便性和居住区环境外部接收点的衔接等方面考虑,同时推广垃圾安全处理方式的文明传播,使居住区环境内在垃圾产生对嗅觉影响有一个完善解决处理的系统,从而不对居住区人群产生过多的影响。

5有效调节温、湿度环境

(1)居住区环境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一些绿地空间温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应在有可能的条件下,结合居住区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区内建筑的日照分析等因素,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阶段可以调节居住区内绿地空间夏季和冬季的温度。

(2)通过居住区环境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阶段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和数量的控制等方式来调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居住区内不同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适宜居住人群的合适比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