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景优美的作文

风景优美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4:30

风景优美的作文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1

离攀枝花市区三十六公里的大宝鼎有一个生态旅游区。是以森林自然景观和猕猴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那儿群山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原始森林里有野生猕猴三百余只,是我市最大的猕猴种群。这些猕猴很机灵,只要有人轻轻一声吆喝,它们就会呼朋引伴,扶老携幼,从山坡、树林里蜂拥而来,更可爱的是那些小猕猴们,它们有的骑在母亲身上,有的含着母亲。瞪着亮闪闪的大眼睛,那情景,那模样煞是撩人心扉,让人心动。你可以和猕猴零距离接触,它们不怕人,但是如果吓唬它们,也会露出挣拧的面孔。游客尽情地喂猴子,猴子也享受游客给它们的那份美食。在这里猴与人展现出了一幅人与动物温馨和谐的画面。

这里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本土野花基地,内有蘑菇亭、观霞楼、茅草亭、百合花园区,希腊神话雕塑群落和宗教寺庙等景点。大片大片,争奇斗艳,颜色各异,芬芳扑鼻的百合花沿着山脊蜿蜒而上。金黄、粉红、雪白的、橘黄的百合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这一片正当花期,那一片却还含苞待放………令游走花间赏花拍照的行人,更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那飞舞花间的蜜蜂和彩蝶,压根顾不得躲避游人,都在忙着采花粉。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想去猕猴山看看猕猴和百合花吗?

四川攀枝花东区攀枝花市一小三年级:小小丁香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2

优美的田园风景

当你走进绿色世界农业生态旅游区,那长达200米的绿色长廊,炮仗花、金银花、紫藤、西蕃莲等植物爬得满架都是,行走其间,一串串红艳艳、粉嘟嘟或是淡雅的紫色花穗从绿荫中垂挂下来,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踏着石板路走近稻香村,一方睡莲盛开的池塘,清波闪烁,鱼儿欢跃,岸边杨柳依依、莞草菁菁,与不远处古色古香的传统农业展览厅相映衬,呈现出农家安详,宁静的生活气势。

这里的渔家乐和农家乐,可以让你在云淡风清的日子悠然垂钓,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网桥、高跷、板鞋、摇摆桥、木屋滚桶等古朴的游戏能够为你带来别样乐趣。

绿色世界中心的丰收广场,仿木制式的舞台,大红灯笼垂挂于屋檐,贴着“吉祥如意”字样的“粮仓”立于舞台两旁,象征着农家丰收的喜庆和欢乐。夜晚广场升起篝火,人们穿上少数民族的服饰载歌载舞,此情此景总让你回味无穷。

多么优美的田园风景啊! 我喜欢这优美的田园风景。

河北区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

张彤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3

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集锦一

1、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2、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3、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着名地方

4、秀水明山: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5、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6、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7、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8、风清月皎: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9、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10、姚黄魏紫: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11、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着名河山。

12、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13、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1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15、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16、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17、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1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集锦二

[鸾吟凤唱] 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凤鸣鹤唳] 形容优美的声音。

[钧天广乐] 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锦心绣腹] 形容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辞藻。

[满腹珠玑] 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水秀山明]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山清水秀] 形容风景优美。

[鸾回凤翥] 形容舞姿优美。

[风清月皎] 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目不给赏]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福地洞天]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洞天福地]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目酣神醉] 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作金石声]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绣口锦心] 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锦心绣口] 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锦心绣肠] 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月章星句] 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锦胸绣口] 犹言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掷地赋声] 形容辞章优美。同“掷地金声”。

[水明山秀] 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咳珠唾玉]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金声玉润]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掷地金声]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掷地作金石声]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掷地有声]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珠圆玉润]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玉润珠圆]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握瑜怀瑾]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沁人心脾] 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一倡三叹] 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丰度翩翩] 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锵金鸣玉]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一片宫商]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锵金铿玉] 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同“锵金鸣玉”。

[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4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质地貌,自然也有了南北地域特征。南方降水较多,气候温暖,常年绿树成荫、水色涟漪,形成了南方风景的秀美景色;而北方雨少风大,地广人稀,形成了北方粗犷大气,磅礴厚重的地域风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的艺术总会带有浓烈的地域风格特点。纵观历史,那些能开宗立派,成为时代巨擘的大家无一不是先从地域母土中吸取养分、健全肌体,进而破土而出,开天拓地,以赋其新、以广其大。

南方是一个大的概念,有相似的山川地貌、气候风物,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相近的审美取向。南方的青山绿水、红土丘冈已经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油画风景画家。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福建等省份的画家面对大同小异的地貌人文特征将产生不尽的灵魂之约。共同的话题,都将是南方画家探讨的内容,大家联起手来必然形成一股强大气场,不断地推动油画向前发展。

北方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京津地区是个特区,是天南海北画家的聚集地,南北画风交融、东西性格共存,造就了京津艺术圈的特殊地位。现在所说的北方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以及东北之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域开阔,同时又有深厚的人文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共同的地形地貌,吸引了众多风景画家来表现北方的优美风景。

二、性格比对

南北两方人在性格特征上有着鲜明的差异,北方人爽快,南方人细腻温和;北方人豪放乐观,南方人心思缜密;不同的性格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北方人的画风粗犷有力,表现力极强;南方人则细腻优美,画风温文尔雅极好的表现出了南方风景的恬静优美。

三、画风特点

世纪之交的中国油画,已开始从过去崇尚的“苏式风格”和“85新潮”以来所追逐的西方图式中逐渐走出来,将眼光更多地投向民族艺术和地域文化的沃土,给中国油画自身的发展以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特定的地域是能产生独特的艺术流派的,如西方的巴比松画派、巴黎画派,中国的岭南画派、黄土画派,等等。在南方各省油画界如此生机勃发的今天,如果以“南方”这一共同的大地特征为标杆,形成一个大的艺术流派也将是油画界众望所归的事情。近期,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湖南油画艺委会有意与南方几个省联合起来,打造“南方画派”。“南方画派”在组织形式上是以长江以南各省的优秀画家自愿加盟为基础,以南方风景特征为审美基本元素,探讨油画风景内涵与外缘,夯实南方风景大平台的学术根基,并包容“小语种”的个性发挥。广西的张冬峰,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本土的那种温润繁茂、简雅诗意的亚热带风景样式,在油画语言上成功的地域样式创造,充分体现出艺术语言和人文理想和谐结合的境界。张冬峰通过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实践,所达到艺术成就和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广西的油画艺术开始以 “南方的风景”为组合符号,在苏旅等众多油画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的精心策划和运作下经过八、九年的时间,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让具有鲜明南方风景特征的油画作品在全国平台上一次次闪亮登场,并获得巨大成功。

油画创作本是非常个体的事情,一位艺术家一生的奋斗,仍感时间短促,藏在深阁人未知且潜质非常大的画家比比皆是,画家除了面对画布外还要面对许多,他们还是需要依赖社会完成个人对外交流的渠道疏通。所以说当下优势整合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结伙”去完成那个共同的使命,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所肩负的压力也将是不轻的。

北方风景画家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的代表人物,陕西以西安美院为中心的西北画派也叫黄土地画派,他们以描绘陕北黄土地貌为主题,已经造就了西北风景油画的特色。像崔国强等油画家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北方风景画风。内蒙、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形特征,培养了一批风景油画家,包括朝戈、苗景昌、王治平和老一辈的妥木斯怀着像草原一样的博大情怀,绘制出内蒙古草原的精美景象。而东北人以更为豪爽的个性在不断地展现着东北风格的油画风景。以郑艺、吴冶、任传文等为代表的风景油画家,其作品已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山西的油画近年来有了明显的突破,以山西地方特色为主题,又分别形成了晋南、晋中和晋北等油画圈,晋南画家以太行山为主题进行写生、创作,完成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语言的风景作品,代表画家有金小民、沈康等;晋中画家以晋中民俗建筑为主题进行油画创作,形成了表现三晋民俗的特色风格,代表画家有杨京、牛富强、苗华、武宣等;晋北画家以塞北风情为主题,进行写生和创作,代表画家有白羽平、卢文勇、申永红、祁文峰、孙日华等。白羽平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生长在山西朔州右玉县,凭着他对家乡情景的眷恋,不断地进行晋北风景创作,在国内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晋北油画风景的特色,由于他的影响,吸引了很多北方画家前来右玉写生、创作,形成了油画界的右玉现象。而白羽平也成了北方油画风景的代表人物。近年来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师通过不断地努力探索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表现风格,卢文勇、申永红、祁文峰他们的油画风景作品在国内各级展览中凸显风格,并屡屡获奖。他们的创作风格已经在大同大学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中得以应用,在油画专业的毕业创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晋北地处晋、冀、蒙交界处,以黄土高原地貌为主,四季鲜明,风景优美。春天残雪存留,绿芽萌发;夏天绿树蓝天,晴空万里;秋天天高气爽,丰收景象;冬天白雪飘飘,天地一色。形成了晋北特有的美好风景,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的油画家前来写生、创作。当然这和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晋北与北京相邻,优美的风景自然会成为北京众多画家的创作基地,也成了美院师生的写生基地,这也带动了当地油画的发展,这些油画家给晋北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新的技法、新的材料、娴熟的运笔、完整的画面给了我们直接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晋北的风景油画家。他们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油画艺术,通过勤奋努力,潜心创作,开创了晋北风情油画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常文学.论油画语言的中国本土化之体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06).

[2] 小文.油画本土化的探索与深化――郭北平油画展学术探讨会提出得中国油画经典化问题[J].美术,2009(05).

[3] 李海旺.油画语言的物质媒介化倾向[J].美术观察,2002(04).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5

作者:王俊英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政教社倡导国粹主义一方面缘起于对明治政府推行的以“鹿鸣馆外交”为表征的极端欧化主义政策的反拨,另一方面也是对明治政府藩阀独裁政治和言论弹压的正面对抗。明治维新以来,为了尽快赶上西欧文明发展的步伐,日本政府采取了近乎全盘西化的近代化建设举措,欧化主义成了明治前20年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1883年,为了修改幕末开国时期与欧美国家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明治政府拆巨资修建了鹿鸣馆,政府高官在那里频频举办大型“踏舞会”,意图以交谊舞会、假面舞会的形式来建立日本与西欧国家的情感纽带,期待不平等条约的修正能够在优雅的音乐、华丽的舞步中、在与欧美国家的“平等交际”中达成。而在推行媚态外交的同时,明治政府对于再度兴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却进行了严厉的弹压。1887年12月政府出台了《保安条例》,对各地的民权派志士进行了严厉的镇压。政府出动警察逮捕了民权派骨干分子,并以“阴谋煽动内乱、妨碍治安”等罪名将星亨、中江兆民、片岗健吉、尾崎行雄等570名民权志士逐出了东京。这一事件在不少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自然也成了政教社国粹主义兴起的导火索之一。三宅雪岭在《谈自己》一书中对成立政教社、倡导国粹主义的初衷这样讲道:“一方面由于高官嬉戏于鹿鸣馆,丑声外漏,受到刺激。另一方面,政府执行保安条例,见枯芒而心惊,为其狼狈相所动,感到过于不成体统,以为必须对此有所表示”。③可见,对明治政府“外柔内硬”的反抗,是政教社倡导国粹主义的主要动因。

政教社所言的“国粹”指的是“一国特有的、国民共有的气质风尚,是无形的情感、思想、意识”,④换言之,“国粹”即是“国民性”、“国民精神”,而非人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固有文化传统。⑤所谓的“国粹主义”指的是“强调国民精神发扬的主义”,它主张在引进西方文明、推进日本近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符合日本人的“国民性”为标准,“以日本文化为主、西洋文化为客”,⑥要“以日本国粹之胃咀嚼消化泰西之文明”,⑦最终达成“日本式开化”。国粹主义虽然是政教社同人共同的思想理念和主张,但是,在对“国粹”、“国粹主义”的阐述方面,政教社同人的视角却各有不同。如菊池熊太郎将日本的“国粹”归结为“日本国民对皇室的感情”,希望通过培养和增进国民对帝室的情感来达到弘扬日本民族精神、维护日本民族独立的目的。哲学科出身的三宅雪岭站在对东西方文明哲学性思考的角度强调日本人应该重新整合东洋哲学,通过学术钻研,在世界上凸显自己的文化存在,彰显日本的“国粹”。而作为生物学、地理学爱好者的志贺重昂则将关注的视线投向了日本的风景。“从日本特有的地理环境(风景)中来寻找日本国粹和日本国民自我认同的依据是志贺重昂国粹主义思想的一个主要特点”。⑧早在政教社成立之前,志贺重昂就曾在德富苏峰创办的《国民之友》杂志第10号上发表了题为《如何使日本成为独立之日本》一文,阐述过他的“国粹主义地理学”主张。志贺重昂在文章中写到:“弥望一色如春海,樱花树上樱花朵朵盛开,红白浓淡相交辉映,无边无际,令人陶醉。于花幔缝隙之处,望芙蓉峰⑨顶,千仞之岳上,朝阳冉冉升起,映红天际。东海之波涛闪闪烁烁,变换着颜色,依稀掩映,渐渐与远处景色相接。———此花乃日本固有之物,此山乃日本固有之物,此水乃日本固有之物,既知此,则任何人皆不能不为日本风土之优美而叹赏,更何况生长栖息在日本土地上的大和民族,所谓‘人问敷岛⑩大和心,朝阳映照之下飘香的山樱’(中略),这并非是对自然流露之情的写实性描写,而是我欲利用此感情来论述,如何在隐约之间,使日本国家之基础得以强固。”輯訛輥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在志贺的眼里,“何谓日本?何谓日本固有之物?那便是美丽的风土”。志贺重昂不吝笔墨,用一大堆美词佳句来赞美日本风景的秀美,并不是文人墨客的感物伤怀或借景抒情,而是想通过对日本风景的赞美,激发起日本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使日本人树立起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阻止崇洋的欧化风潮的进一步蔓延。在上面的引文中,志贺重昂尽管尚未开始使用“国粹”、“国粹主义”等词汇,也没有将风土与日本人的国民性联系在一起,但是,他的“国粹主义地理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政教社成立以后,志贺重昂对他的国粹主义思想阐述即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在《〈日本人〉怀抱宗旨之告白》一文中,志贺重昂开篇即写道:“圆锥形的火山,秀然挺拔于大海之上,屹立一万余仞,輰訛輥千年万年之冰雪,皑皑堆积于峰顶,此乃富士之峰,而几多山脉与之绵延相连,青翠的树木直插云霄,云海之中透出几分绿意,远处望去,恰似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愈发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孕育出美术之观念。———我日本之海岛,点缀在温带圈的中央,沿岸均受到暖潮的洗涤,气候和煦,风土润泽,故樱花于此处盛开,与旭日交相辉映之处,一双丹顶鹤翱翔其间,观赏这般风景,人自然会养成温婉高尚之观念”。輱訛輥这是志贺重昂为阐述“国粹”的概念所作的文字铺垫,但其实这也正是志贺重昂想要特别强调的日本国粹的本源。志贺重昂首先列举了富士山、樱花、日本的地理环境、气候,指出了日本风景独特的美,然后向人们阐明,所谓日本的“国粹”,正是在这样的风土美景中孕育出来的。“环绕日本海岛的天文、地理、风土、气象、寒温、燥湿、地质、水陆分布、山脉、河流、动物、植物、景色等万般围外物之感化及化学反应,千年万年之习惯、视听、经历,使生息于此、往来于其间、耳闻目睹这般变化的大和民族在冥冥隐约之间孕育并发达出一种特殊的国粹(Nationality)”。輲訛輥这说明,一方面志贺重昂受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輳訛輥思潮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风景是决定一国国民性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志贺重昂也是有意识地将地理、风土融入到了他的国粹主义思想中,欲通过对日本风土的赞美唤起国民对日本的热爱,换言之,即志贺重昂的地理学知识是服务于他的国粹主义思想宣传的。志贺重昂在政教社成立初期所阐述的国粹主义“风景论”虽然不乏对日本风景的溢美之词,但这个时候的志贺重昂还没有倒向所谓“日本风景秀绝万邦”的唯我独尊的极端民族主义阵营,在他的视线里还能看到他国与众不同的风景的存在。如他在《日本前途之国是当选定‘国粹保存旨义’》文中强调:“如同每一个人皆各有所长一样,每个国家也必定有其独特之长处。英国虽土壤贫瘠,然四周皆有烟波浩渺之海水环绕之,其地形使其全然化成一商业国,亦在其国民中间胚胎发育出一种特殊的国粹。法国人生长在南方温暖地带,国家建于鸟语花香之处,缘此胚胎发育出一种特殊的国粹”。輴訛輥即每一个国家由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都会在“隐约之间”孕育成该民族独有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是吸收了天地自然之灵气,经过“千古万古”历史的积淀,遗传醇化而来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一国之藗”———“国粹”。这种“国粹”应当保存之、助长之。由上不难看出,此时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地理学理论主要表达的是弱小民族希望维护国家独立、谋求国际平等的强烈愿望,带有明显的“防御型民族主义”的特征。

1894年,志贺重昂出版了他的国粹主义经典著述《日本风景论》。如前所述,作为地理学者和生物学者,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思想始终是围绕着“风景”展开的。《日本风景论》即是这样一部旨在论述日本风景之美的集大成之作。《日本风景论》共由八个部分的内容组成,其中包括:(一)绪论、(二)日本气候海洋之多变多样、(三)日本水蒸气量之丰沛、(四)日本火山岩之多、(五)、日本流水侵蚀激烈、(六)寄予日本文人、词客、画师、雕刻家、风雅之高人能士、(七)日本风景的保护、(八)亚洲大陆地质的钻研、寄予日本地理学家。在《绪论》中,志贺重昂开宗明义即言:“江山洵美是吾乡,世人没有不赞美自己故乡之洵美的。———此乃一种观念。然日本人称赞日本江山之洵美,并非只因其热爱故乡之情,实因日本江山之绝对洵美。———想来,自然浩浩之造化,如能工巧匠独钟情于日本。此乃日本风景秀绝于万邦之所因”。輵訛輥即志贺重昂认为,热爱自己的故乡是人之常情,然而,日本人赞颂自己江山之洵美,并不是单单出于热爱故乡之情,而是因为日本江山之秀美是万邦无可比拟的,日本的风景之美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造化,是自然之神的垂青。这里志贺重昂关照的不是风景的“普遍性”,而是日本风景的“特殊性”。强调日本风景的“绝特”是志贺重昂赋予《日本风景论》的主题。在《日本风景论》里,志贺重昂首先将日本风景的特点概括为“潇洒、美、跌宕”。对于日本风景的“潇洒”,志贺这样论述道:“长竹三竿,诗人之家。梅花百株,高士之宅。此为欧美各国难得一见之景物。———日本风景之潇洒,如此这般。然潇洒之藗,当数日本之秋。———清爽的秋风吹遍八十余洲。欧美各国罕有的白桐树,泛黄的树叶随着笛声、捣衣声飘落。鸿雁因朔北地方缺少食饵,遂成群结队,竞相渡过寒云,飞往日本南方食饵富饶之地,停留在蓼汀芦渚之间。时下,植物中黄色素的代表、且欧美诸邦难以得见的公孙树,树叶如堆满了黄金一般。日本不仅生长着许多植物黄色素的代表,堪称植物中红色素代表的槭树也遍及日本全国各地。槭树、———三角枫等十八种红叶一齐红遍山野,宛若天女晒出的云锦一般,实在是潇洒与美齐具。想来,这般大景观,欧美各国多不能见。英国人自尊自大,动辄夸耀泰晤士河畔九月的秋色。然而,英国绝无槭树,无槭树之地,又如何能知秋之大观呢?”輶訛輥这段优美的文字的确把日本景色的潇洒之处、妙处描写得如画中美景,引人入胜。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出,志贺重昂在赞扬日本风景之美的时候,总是在有意识地贬低别国的风景,把日本风景视作日本独有、他国绝无的“特绝”的存在。这种唯我独美、唯我独尊的优越意识是贯穿《日本风景论》的一条主线。下面再让我们看看志贺重昂是如何描绘日本风景之“美”的。“绿杨如烟如画环抱名古屋城,阁楼高低错落隐现其中。桃山(山城)落花,乱点如红雨,似锦绣铺地。———川中岛西部,菜花麦苗,黄绿绣错,千曲川蜿蜒其间,上野、信浓群峰,浓淡错落有致,缭绕于地平线上。———肥后山间,俯瞰山谷,深达数百尺,谷中有人家数户,掩映在翠色之中,一抹炊烟,鸡声犬声相闻。———日本风景之美如此这般。然美之精华要数日本之春。支那人、朝鲜人动辄称‘莺花三月’,他们真知‘莺花’之真面目吗?汉土无樱,亦无莺。非无樱,乃无我樱也。莺亦然。彼处有莺,其形大,色殊,其声之美妙不及我莺。———樱花不及我花之艳,黄莺不及我声之美,此可谓无樱无莺也。———支那人、朝鲜人不知‘莺花’之真面目。至于欧美诸国,初春无梅,晚春无樱,其春终究无从提及矣”。輷訛輥这里,志贺重昂一方面列举了名古屋、桃山山城、信浓、肥前、筑后等地的风景之美,并将樱花的美艳和黄莺的叫声作为日本春天美景的代表风物,另一方面又将中国的樱花、黄莺与日本做了优劣对比,得出“汉土无樱亦无莺”的结论。他甚至认为,欧美各国“初春无梅,晚春无樱”,谈不上有什么春天。至于“跌宕”,志贺举出了那须的旷野、太平洋上的怒涛、周边一望无际的大海、雷雨等景物来作支撑。也许是日本国中能用“跌宕”来形容的风景原本并不多见的缘故,志贺对于日本风景之“跌宕”的描写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几个“意境”,但是,其字里行间依然不乏对日本风景之美的自负。志贺重昂认为,日本风景之所以如此“潇洒、美、跌宕”,是因为“日本气候以及海洋多变多样”、“日本有丰沛的水蒸气”、“日本火山岩很多”、“日本流水侵蚀激烈”的缘故。而这些皆为大自然的“神功妙笔”。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志贺以他地理学家、博物学家的实学知识和文学家的素养,对日本列岛的地貌、气候、河流、火山岩、湖泊、生物、植物做了详尽的考察和介绍。当然,在论述日本风景优美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与其它国家的风景进行比较。比如,在介绍日本火山岩对于形成日本风景的重要性时,志贺重昂传门辟出一节将日本的风景与中国、朝鲜半岛的风景做了对比,他说:“日本表土的五分之一由火山岩而成,由此即知景物之警拔俊秀。朝鲜地质大多系原始纪、太古纪,火山岩甚少。至于支那,茫茫北方皆系第四世纪地层,平坦的水成岩绵亘约四万两千方里,称之为‘黄土’。浑浊的黄河水曲折奔腾,注入黄海,大地之景色可谓黄云惨澹,满眼望去尽是黄色。无有一山一峰耸起,风物之单调真个能倦杀路人。如遇北风自蒙古而下,则黄风遮天蔽月,———此即支那诗人动辄即言‘黄尘万丈’之所因。在日本这般火山岩国,所到之处皆净山澄水,此言自不可用。———至于南方,十中有七、八为太古纪、中古纪岩石,森林几千年来滥伐无度,巨木高树稀少,———(文人墨客)只能作画聊以”。輮訛輦志贺重昂把黄土高原上的地貌、景物作为中国北方的“写照”大加渲染,而对于山清水秀的南方,则含混其词地用滥伐森林来表示中国无“巨木高树”。在志贺重昂的笔下,中国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几乎无任何像样的“风景”可言,与到处都是火山岩的、风景“绝特”的日本是难以比拟的。这里,志贺重昂首先从风景的角度把中国这个老大帝国从亚洲一等国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在与中国、朝鲜进行过比较以后,志贺重昂进一步提出了“日本之火山乃‘名山’之标准”,“富士山乃‘名山’中的‘名山’”的主张。显然,志贺力图说明的是日本风景不仅优越于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甚至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日本风景可谓是“秀绝万邦”。按照他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一国之“国粹”“皆为适应其所在物的感化,于隐约之间胚胎发育而成”,那么,日本优美的风景胚胎发育出来的“国粹”即日本民族的气质、国民性自然也是优秀的,再进一步明言,也就等于说大和民族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民族,风景即如其民族的血脉,风景之优雅,即如其血脉之高贵。从《日本风景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地理学、“风景论”的“经世致用性”已经从起初的“唤起爱国心”导向了严重的“爱国偏执”。

輯訛輦这本看似描绘风景的著作,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浓厚的“唯我独尊”、“唯我独美”的狭隘民族主义气息。不仅如此,志贺重昂在《日本风景论》中还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殖民扩张思想。如在该书的结尾部分,志贺这样写道:“皇天将洵美之国土赐予日本民族,今后将更加扩大。———如今我皇之版图已扩张至台湾岛,日本风景圈里有了新的热带圈里的景象加入,一年后,山东半岛也会收入我皇版图。———余欲描绘新山河之云烟水光,扩充《日本风景论》之材料,改刷重版,以博风雅之士、雕刻家、画家、词客、文人之欢颜。———以我富士山为‘岱宗’,———台湾最高峰玉山形状宛如富士山,今可改名为‘台湾富士’,山东省的泰山,来年可改称‘山东富士’。”輰訛輦刚刚还对中国风景嗤之以鼻的志贺重昂,这时笔锋一转,却又对台湾的玉峰山、山东的泰山不吝溢美之词,并“欲描绘新山河之云烟水光”,以飨文人墨客。这种思维的矛盾性,我们只能有一种解释,即在志贺重昂看来,只要是日本的,就是最美的。志贺重昂的《日本风景论》于1894年10月27日由政教社出版发行,时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该书出版以后,立即成了畅销书,初版三周时间不到,就一售而空。此后又多次重印,至1902年4月,该书共印刷发行了14次。关于《日本风景论》的书评数量之可观也是日本出版界罕见的,初版仅一个月,东京、大阪以及其它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该书书评就有48篇之多。輱訛輦如有读者称:“如今征清之师连战连胜,威慑清廷,令万国惊叹。———所谓大胜利之大原因者,何也?此即大日本之精神。此精神固然无法目睹,不可耳闻,然我大日本国民生来即俱有之,遗传与感应陶冶了世世代代的子孙,亘古不渝。近来,志贺矧川氏著《日本风景论》(中略),详尽论述日本风景卓绝于万国之所因,———细致周到地阐明了山水究竟与日本国民性情之间有何关系。此书对日本大胜利之原因有着深刻的观察,今日此书出版可以说绝非偶然”。輲訛輦像上述这位作者一样将《日本风景论》与当时日本正在进行的对外战争联系起来,从“日本精神”、日本国民性的角度来理解“日本风景”,理解战争的人不在少数。这些足以说明《日本风景论》在当时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

通过以上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从政教社成立到《日本风景论》的出版,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地理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质的蜕变过程,由初期的“国粹保存”演变为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政教社的国粹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转变的过程。国粹主义兴起之初,主张要以“国粹”为纽带,增进日本国民的文化一体感,强调要以符合日本的国情、民情为前提,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它着力要解决的是如何强化日本民族的独立意识,避免日本在追赶西方的近代化过程中迷失自我。其文化主张不仅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气节,也体现了“民族文化对欧化的吸纳和整合”,輳訛輦具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合理主义、理性主义的一面。但是,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原本是健康的因子却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生存信条的作用下发生了异变,膨胀为“唯我独美”“唯我独尊”的“日本民族优越论”。作为民间自发生成的一股民族主义思潮,国粹主义不仅在近代日本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宣扬的“日本民族优越论”也成了当代日本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源头。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6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7

关键词:初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方法;表现力;美术素养

一、把握风景写生教学内容,突出课堂写生实践

在风景写生教学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概念。美术课堂要结合风景写生教学,激发学生美术兴趣,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积极性。在风景画鉴赏与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联系作家、作品、内涵、审美等,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以霍贝玛的《林间小道》为例,教师可结合作品所描述的内容,介绍作者运用诗歌语言表现乡村美景的绘画风格,并融入焦点透视技法剖析作品内涵,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构图方法、色彩运用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风景写生教学强调实践,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动手创作,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开展风景写生教学,让学生走进校园,深入到校园风景中,自主选取景物进行绘画写生,增进学生对风景写生的理解。

二、挖掘风景写生教学价值,突出风景写生教学特点

风景写生教学以风景为对象,以写生方式贯穿美育目标,让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从写生艺术手法中感受艺术审美,体验创作的乐趣。风景写生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在素描、速写、色彩、构图、取景及造型方面,便于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美术教育要强调学生对美的认识、对美的理解与感受。风景写生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认知;能激发学生个性化创作意识,展现学生的艺术个性。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看到的景物融入笔端,创作出优秀作品。此外,教师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要把握写生的三个特点。一是瞬时性,对所描写对象的动作、神态、景物的光影效果进行认真、仔细观察、记忆,并迅速呈现于纸上;二是概括性,能够从观察中加深对创作对象的理解,能够运用艺术手法来简化、概括作品的主体,不能面面俱到;三是未完成性,对写生作品的创作,往往存在观察、理解、记忆、分析、呈现等阶段,由于写生的临场性,因此使得作品创作往往表现出未完成的特点。另外,风景写生教学还要渗透光线、色彩等知识,让学生从中感受和学会布局光影、色彩效果。

三、密切家校合作,营造风景写生教学环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并且自身已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潜能。教师在美术风景写生教学中,在不影响文化课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拓展学生体能训练,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密切家校合作,在发挥学校主要作用的同时,联系学生家长,赢得家长对学生艺术教育的认同,为学生风景写生打开更广阔的天空。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风景写生体验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艺术多元化思维意识,促进学生文化课学习。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衡定,不再仅限于学科成绩,而是要融入大教育视野,转变唯分论教育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增强艺术修养,并取得家长的认同,为风景写生教学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

四、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风景写生教学质量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身心认知、艺术教育的关键期,发挥主导作用,优化风景写生教学模式。一方面,要研读教学纲要,全面梳理和确定风景写生教学目标,并结合每个学期分配合理的风景写生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拓展风景写生教学视野。另一方面,要善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向学生推荐、展示有价值的美术作品,分析风景写生创作的要点、方法。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在风景写生创作中,不同的学生对风景的认知、理解、诠释的方法不同,其在运用构图、色彩、造型等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学生对实际景物无法找到切合点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指导;在学生不敢动手创作,面对复杂景物不知如何观察、如何捕捉要点、如何引入构图、如何设置色彩与光线时,要给予鼓励,耐心引导学生,调整学生的创作心态。此外,教师要对风景点的选择由小及大,不断融入多元化艺术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入门。总之,风景写生教学需要不断坚持,教师要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风景写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风景写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景物的描写技巧,并在灵感激发、技法传授上加强指导。还要营造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放下畏怯,亲自体验创作过程,提升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陆丽玉.如何加强初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8

关键词:生态风景林;设计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oles of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in urban environment, the design methods for scientifically building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and the development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urban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build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生态风景林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城市生态风景林,是我国城市化地区环境治理的现实途径,也是丰富城市意象、提高人居环境品质的可行方法。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多数地区城市人工林需要提高游憩度和美景度。许多城市在风景林营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水分亏缺、土壤板结、污染严重、病虫害滋生,树种减少、性状退化等诸多问题,为了营造城市风景林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以便更好地推动城市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在风景林营建工作方面,我们应当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在充分吸收前人丰富的营林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使生态风景林营建得以持续发展下去。

2、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风景林是按森林经营分类划分出来的一种生态公益林,是风景旅游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学者认为无论人工林还是天然林,不论其美学措施完整程度如何,只要满足“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和“以满足审美需求为目标”这2条基本原则就属于风景林的范畴。生态风景林与防护林、风景林、园林、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风景林兼具生态效益、社会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生态风景林设计

3.1总体规划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区绿化虽然也解决生态问题,但主要侧重于美化城市景观,而对改善整个城市大生态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必须大面积地建设城市生态林带。在修编城市规划过程中,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促进可持续发展,开始从集中在建成区内部绿化、美化向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以“城市生态风景林”工程为切入点,在城市以组团式片状林为主要形式,大规模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逐步构筑起以片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环境容量,逐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深圳市在2000年编制完成了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并把生态风景林工程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项目,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逐步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该市还以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契机,提出了“生态深圳、绿色大运”的工作目标,在今后两年时间重点建设15个森林公园,改造14条主要交通干线两旁第一重山的生态景观,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滨海之都,森林之城。广州市把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首善之区,优化城市环境、巩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树立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有力举措,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2景观设计

风景林的营建应当考虑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来进行,风景林营建是一个生态环境远期效应,确定了就不宜变换。风景林的营建应当结合周围环境,与城市的相互依托关系来综合考虑其整体景观效果。风景林以平面构图、立面构图、意境美、季相变化作为艺术基本原理来建设,同时又从风景林的树种选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等生态规律为理论探讨以求得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在空间构图上,以风景林为骨架,通过疏密高低、林冠色彩等不同,形成连续的动态景观序列;在平面上,利用林带的可塑性,使其曲折有致,增添林缘风景的美感;在立面上,注意高低、层次、林冠线、树叶色彩等变化的韵律感,丰富植物的立面景观。

3.2.1树种选择

正确选择树种是科学营建生态风景林的前提。选择生态风景林树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根据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要求,坚持选用具有建群性、地带性和观赏性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长寿树种为主,长寿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本地造林成功的优良树种为主,适当引进、试验其他树种为辅的原则。风景林的营建,会产生长远的生态效果,一般存在时间较为久远,一旦成林最好保持其自然性,因此,要用长远的观念,从生态和美学角度正确选择营建风景林的适宜树种。目前,绿化建设树种选择上,大多是以植被调查为基础,兼顾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此为依据推荐适宜的乡土树种,树种的选择主观性太强,对所推荐树种的生态适应性,考虑不周全,同时缺少造林示范研究。

3.2.2树种配置

在树种配置过程中,应当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生态位、树种多样性、化学他感作用等)为指导,使种间竞争达到最小,种间互惠趋向最大,使群落中各种间关系相互协调,形成多层次和宜人的季相色彩,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水分等,达到和谐、共生、有序和稳定。空地上营建风景林,其苗木栽植,可以按规则的株行距栽植,成林后林相比较整齐,但在林缘部分,不宜栽得很整齐,要使林缘线栽成自然曲折的形状,树木在林内可以按在2—7m的株行距范围内有疏有密地栽成自然式,这样成林后,树木的植株大小和生长表现不一致,具有自然丛林般的景观。栽于树林内部的树,可选树干通直的苗木,枝叶稀少一点也可以;处于林缘的树木,则树干可不必很通直,但是枝叶还是应当茂密一些。风景林内还可以留几块小的空地不栽树木,铺种上草皮作为林中空地,以利于通风、透光,并安排林地的透景线。林下还可选耐荫的灌木或草本植物覆盖地面,以增加林内层次及景观。

3.2.3美景诱导

生态风景林同时具备生态与景观的功能,其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美学功能。美景诱导是一种建立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现有植被的优化技术。中国风景林美景诱导实践工作起源于早期的林相改造。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态风景林的研究与实践受到重视,森林抚育引起林分美景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混交林美景度高于纯林;低密度林分美景度高;小径级林木越多,美景度越低;林龄越大,美景度越高;林内透视距离越远,美景度越高;林地的地被植物可提高林分美景度;较高的郁闭度能提高林分美景度;稠密的灌木层降低美景度;采伐剩余物的存在降低林分美景度。

4、发展生态风景林的对策

城市生态风景林在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城市生态风景林作为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外相比,由于起步较晚,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4.1确立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健全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近20年来的高度城市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也导致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要把生态风景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利用生态风景林的功效,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

4.2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根据城市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发展方向建成不同类型的生态风景林。我国北方城市普遍干旱缺水,应该大力发展水源涵养功能强的生态风景林;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该重视营造水土保持的生态风景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要多营造调节气候的生态风景林;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要优先考虑净化空气和防毒除尘的生态风景林;大城市风景旅游城市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多考虑发挥其游憩和卫生保健功能。

4.3应用生态学原理

在进行生态风景林规划建设时,要在保护好规划区内地带性植被的基础上,发展优良珍贵的观赏树种。对于次生林和灌木丛要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即群落与生境、群落物种间、群落演替等相互关系,促进群落自身发展。充分考虑构成生态风景林树种的色彩、芳香、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发展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生态风景林,使生态风景林外貌上形成不同的季相变化,以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满足景观需求。

参考文献: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9

关键词 __风景区 旅游开发 经济效应

__风景区,是一片举世罕见的原始__林带,被誉为“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吸引着中外的大量游客。__风景区规模大,花色品种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景区内有__族、白族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具备打造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成为世界遗产的条件。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__景区的发展,富民兴__。

__景区位于贵州省__西、大方两县交界处,地里坐标为:东经105°45′~106°04′45″,北纬27°08′30″~27°20′20″。初步查明,__有41个品种的__花。__林带内还有锦鸡、长尾锥、兔、狐、獐、杜仲、天麻、香菇、木耳等众多的动植物,山泉飞瀑,溶洞伏流,草场草甸等自然景观镶嵌其中。

__景区以它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但仅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不够的,还应构建游客吃、住的旅游体系。旅客到当地后,还能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其中味美飘香的大方豆制品是最独特的,有豆腐、豆腐干、豆豉粑、豆腐棒等等。旅客还可以带走当地的风味小吃,当地居民应修建大量的旅社、酒店,方便大量游客,游客便会在这里消费,当地居民的收入便会增多,有效带动__风景区经济的发展。

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美誉的__风景区,长期以来地处偏僻,基础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设施落后。2007年,__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时,景区500平方公里范围内仅有19公里柏油路,其余为泥土路和砂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基础设施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加快__景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__景区客运业的发展。

1、对景区道路进行油化,全面完成景区标识标牌,停车场,游客步行道等基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居民可通过施工,带动经济的发展。

2、__游客的数量增多,客运量便增大,客运业的发展必将带动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__风景区的开发机遇,普底、金坡两地的__族“插花节苗族跳花坡”已迁到花区中心的大草坪按传统的方式举行。届时,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娘小伙绕着花树吹响芦笙,翩翩起舞。花场散后,苗家男女相邀玩山,在树林中对歌,有情人将在花山上互诉衷肠、私定婚约。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及表演为充满浪漫气息的__景区增光添彩,让游人领略优美风光的同时感受到__独特的民族文化。__风景区居住着多种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古朴、豪放的民俗风情引人入胜,令人陶醉,__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坡节等各种民族节日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表演者可以聚集表演,收取门票费,真正带动周边景区的农民致富。

1、推销__景区的特色产品,如大方的漆器、天麻、皱椒等。

2、把以__族为主的民族村寨列为旅游重点,改造景区内现有的居民建筑。

3、出版__景区的纪念品,如明信片、文学作品、举办展览等。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10

关键词:5G时代;砀山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15G时代背景下砀山县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砀山县紧紧围绕建设“皖北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加大投入的同时,把大力推进全球化旅游发展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把5个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全球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编制全球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重点建设天鄂州和盘龙湖、以老黄河为依托的旅游区,将旅游带、梨树王作为核心的全球旅游新格局。着力打造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和体育的紧密结合及互动发展。在体验采摘和观赏万亩梨园的欢乐中,品味砀山独有的诗情画意,感受着砀山醇厚淳朴的民风,传播着砀山科学发展的成果。以梨为媒,也是农业观光、文化旅游、工业扶贫的有机结合。

25G时代砀山县旅游发展的优势

2.1旅游资源丰富

2010年4月,砀山县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定为全球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砀山县地处黄淮平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果品生产县之一,沿黄河故道两侧,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果园之一。春天是花香四溢、五彩缤纷的花海,秋天是果实累累的秋收圣地。此地因盛产砀山梨而被誉为“世界梨都”。其梨树的独特景观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文化,这也是它能吸引大量周边游客来此开展水上娱乐、观光休闲度假、采摘(买)酥梨的原因之一。砀山县历史悠久,它的北部有一条十分罕见的护城河,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后有砀山护城河如玉带,四面绿树相环绕。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吸引着县城及周边县市的居民,是水上娱乐、欣赏地方戏曲文化、购买土特产的绝佳场所。

2.2优越的地理位置砀山

作为安徽省的北门,在史籍中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砀山作为安徽省的近海地区,距连云港仅200km,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贸易市场。砀山位于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辽阔,具有东西贯通、南北贯通的地理优势,有利于接受和引进来自南北、东西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本,实现区域互补。

2.3政府的“推陈出新”

在《安徽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安徽省把皖北旅游业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受政策支持,砀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将旅游业将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旅游投资、税收、土地利用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惠民利民政策。同时,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和县旅游局领导对旅游开发给予了高度的热情,积极配合相关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旅游开发氛围。砀山县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省旅游局重视皖北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县域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积极统筹规划老黄河旅游开发区和老黄河旅游开发区核心区作为开发重点,打造属于砀山县的独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路径。

3砀山县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3.1旅游发展受限且产品单一

自2020年以来,疫情等灾害让原本热闹非凡的旅游业遭受了重大打击,花季无人赏花,果季无人采果,一片清冷寂静。虽然这种现象到现在已经有所缓解,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砀山旅游特色产品销售样式过于单调,包装也不够新颖,难以带动生产。砀山县以打造旅游业作为发展之路,其现有民宿、酒店的环境质量却参差不齐,大多数房间设计较老化,既没有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也没有与当下发展潮流相结合,没有形成独有的风韵。砀山县虽有着与别处不一样的独特风景,但景点内可观看的元素过少,容易产生视觉疲劳[1]。

3.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一个成熟的旅游区必须有同等水平的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旅游接待中心、购物场所、卫生设施、停车场、餐饮场所和住宿场所。砀山县不缺生态旅游景点,但砀山县现有民宿和酒店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布局不具有地方特色,甚至少数内部布局设计不合理,各景点旅游设施落后。许多景点的饮食、生活、旅游、购物和娱乐基础设施不足,道路开发不完善,面积狭隘,空地分布不均匀,停车位划分面积不足导致停车位数量较少。由于当地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且安保设施及环保设施不完善,每次旅游旺季过后环境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卫生条件下降。不少游客吐槽在砀山旅游期间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高层次特色产品也成为稀缺品,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砀山生态旅游建设基础投资体系不牢靠,基本是低投入或无投入,市场推广、销售等渠道不畅通,使游客处于停不下、游不好、留不住的状态[2]。

3.3特色文化挖掘层次过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文化特色,古老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梨文化是砀山发展的文化动力。砀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之一,现有的黄河故道的旅游开发并不是通过其本身所存在的文化特色,而是依靠良好的地理资源、成熟的市场营销手段和砀山梨的品牌效益优势吸引游客。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景区开发过于简单化,缺乏理性的系统规划,资源开发了无新意,导致砀山的梨文化和黄河故道文化得不到更深层次的体现和挖掘。一些休闲旅游产品无法与梨文化、民俗文化、黄河故道文化、汉文化等相结合。虽然砀山旅游业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也都比较好,但随着人们对绿色旅游的追求,受心理暗示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游客追随大众消费,对地方特色文化及相关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产品的市场导向。

4砀山县旅游发展策略

4.1打造“文化旅游”新思路

景点作为旅游景区的主要风景区,景区内包含的景点越丰富,内涵越广,游客在旅游中所能领略的风光就越多,感受也就越深刻。旅游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更上一层,游客对景区的喜爱度也会随之提升,间接地提升并带动了整个景区的名气与客流量。砀山县的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景点积聚现象较好,景色独具一格。近年来,梨花节、赏花季、采梨节等活动的举办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为景区的宣传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砀山县的旅游优势不言而喻。但是景区构成元素稍微单调,容易让游客感觉审美疲劳,所以砀山景区应注重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做好景区资源的再开发和创新[3]。

4.2加强地方特色文化与景区的结合

中华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许多名家留下的无数文化艺术的瑰宝,应当被传承和发扬。开展景区诗词文化工作有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发扬千古诗词的文化魅力,营造景区文化氛围。结合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景区内文化长廊,设置文化标语和立牌,对砀山县非遗文化进行介绍和展览,用非遗文化的名声为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文化长廊可介绍景区的成名历史路程,著名人物事迹,知名景点等。文化标语和立牌的设计可以采用国风框架,用小小的一方框架圈出不同风景,搭配不同诗句,营造出无限的意境。例如,进园先是“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或“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到了佳境便是“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和“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等。建设打造“非遗一条街”和国风体验馆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型博物馆或结合商铺,也更好地发展“网红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宣传非遗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还能进入以文化带动经济、以经济保护文化的良性发展循环[4]。

4.3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民宿

优质的民宿能让住宿者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生活,满足精神回归需求。其实,民宿和酒店的房间布局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首先,可以通过参考设计师的建议或设计图纸,移动房间内的家具,适当增加或删除室内物件,再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具有独特异域风情的文化旅游住所,促使室内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形成吸引顾客驻足的途径之一。其次,可以打造砀山印象主题民宿和旅馆,砀山印象主题民宿和旅馆在室内设计上可增加砀山的当地特色,添加与梨有关的设计元素,在无形中与当地政策相呼应,加深游客对砀山各景点的印象。再次,可以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设计不同风格,打破单一相似的房间风格,吸引不同消费群体,由顾客自主选择入住,加强了住户的体验感,为住户带来了更加愉悦的心情,同时也丰富了自身内涵。砀山印象主题民宿和旅馆也可与旅游公司合作,设置旅游推荐路线和旅游景点风光体验馆等特色场所,使游客切实地感受异乡文化气息。

4.4开设地方特色美食馆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美食文化来势汹汹,迅速风靡全国,不少地区都有主打美食文化的美食街和时不时开展的年度美食节。无论是美食街还是美食节,主办方都很好地利用了现在流行的“网红经济”。美食总是能更直接地使人们感受来自另一个地区的文化冲击,抚慰一个人疲惫的精神。砀山特色美食丰富,其中不乏名列砀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美食。以地方特色美食馆为例,吸引当地美食类非遗传承人和特色菜系厨师坐镇。旅客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和付款的方式,结合餐馆的宣传和优惠等活动,选择不同的就餐方式:或选择预约即时就餐,来去自如,没有行程负担;或选择先授课、后食用的方式,观看现场烹饪过程,了解特色菜品做法,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当地特色菜品的来源和历史,这既有利于对美食类非遗更好地保护,也为其弘扬作出了贡献。特色餐馆不同的经营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吸引不同游客群体,达到不同的宣传效果。同时,特色餐馆可以结合当地特产的砀山梨,开创更多新菜品,可以很好地消耗富余农产品,节约材料运输成本,同时也可以为砀山梨打下一个新宣传。

5结语

砀山县作为“世界梨都”,有近3000年的文明史,自古便是战略要道。其“世界梨都”的美誉,也为砀山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优势。当然,其资源的调整和创新具有较大意义,通过调整和创新,可以改变民宿和旅馆内部布局不合理的现象,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利于舒缓旅客情绪,为旅客带来好心情。改变景区组成元素单一、内涵单薄的现状,打响文化旅游的招牌,为景区文化内涵的丰富及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全县文明氛围的营造,打造文明县城。同时,为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时代舞台,不仅是为了保护非遗文化,而且为其今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拥军.浅议乡村民宿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N].十堰日报,2021-01-26(4).

[2]潘艳茹.共居型民宿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3]周璐.互联网在自助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1):289.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11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著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物理属性进行选择、想象、加工过的,这些自然物的物理属性必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对象化的自然,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课文中的自然美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自然景观的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自然景观的认识和评价,反映了作者组织语言艺术符号系统的方式特点,再现现实自然美的技巧,更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而带有作者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性。同一自然景观,由于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不同,作者的经历、身份和当时的情感不同,描绘出来的美也会不同。如看荷花,由于作者心情不同,反映出来的美也会不同,杨万里看到的是荷花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反映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而周敦颐看重的是荷花的气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作者在混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形态,缺乏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就必然产生把握自然美的间接性、模糊性,需要读者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入景”是欣赏自然美的第一步,只有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如教学《天山景物记》,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入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引志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教学《,你在哪里》,这首诗选择巍峨高山、辽阔大地、幽深森林、浩瀚海洋等自然景观作为寻觅呼唤总理的处所,展现了一个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朗读时,要把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与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读出亲切深情的呼唤,倾诉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

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深,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苏州园林》,利用假日到苏州园林里摄了很多照片,给学生观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教《猎户》,教师根据课文的开头进行描绘:秋高气爽,太阳普照,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大好的丰收年成,村子里高梁秸竖得像高高耸立的尖塔,收割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田野里成群的鸽子,文静地来回走着,它们不怕行路人,在咕咕地叫着,好像在呼唤着同伴快来欣赏丰收的景象。教师的描绘,使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和平宁静的丰收图,令人神往,令人心醉,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

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由景理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注:王国维:《人间词话》。)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注:况周颐:《蕙风词话》。)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正好贴切地表达了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又如《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几幅春天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沸腾的血,滚烫的心;再如《香山红叶》写香山风景的奇丽和红叶的色与味,抒发饱经风霜的老向导在新社会焕发出自豪奋进的激情,《果树园》开头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来描绘果树园迷人的景色,抒发翻身农民摘果子时的欣喜之情。总之,由景理情是欣赏自然美的基点。

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注: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如《风景谈》,全篇由六幅风景图画组成: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六幅风景图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的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又如:《白杨礼赞》、《爱莲说》、《松树的风格》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那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如《荷花淀》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氛的课文中,为什么描绘这么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产图?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既展现了白洋淀优美的风光,衬托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水生嫂纯洁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景物衬托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为歌颂水乡人们拿起枪杆保卫家乡而参加战斗这一主题打下基础。

风景优美的作文范文12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风景林;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新课题

当人们热衷于城市建设而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发现,真正体现本质需要的不只是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筑与城市的环境功能,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物化反映。建设一个环境整洁优美,有一定格调的环境艺术特色和文化品味的现代化城市的目标已提了出来。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广场环境、城市风貌特色有机结合,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的典范。不少城市,不少居住小区都开始把目光投向建筑与城市环境建设上来,“打环境牌”成了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的热门话题。在城市美化形象工程的认识上也不断提高。城市环境美化有四个发展阶段:

(一)绿化阶段:即达到一定水平的绿化率,规划上该绿化的地方都栽上树,种上草,环境绿化有了基础。

(二)彩化阶段:即光有绿色还不够,还必须使大地添彩,铺满锦绣。在绿化园林中培植各种花木,五彩缤纷,四季有花。这在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将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艺术化阶段:即城市的格调、特色有一定的艺术质量。一条街、一个片区,要用城市设计的综合观点,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乔、灌、花、草和城市雕塑、小品等环境要协调有致,相得益彰,步移景异,无不成画。

(四)生态化阶段:即人与自然统一、协调,不仅是植物花草而且与山水环境,与各类动物生灵相处和谐,生态良好。总之,这种生态美好的城市环境的追求正在成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目标。这样的目标,这样的城市环境必须是以先进发达,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的。

二、生态景观的意义和功能

(一)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

景观作为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景观与“风景”、“景致”、“景色”同义;作为地理学概念,景观与地形、地物同义,主要用来表述地壳的地质、地貌属性;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景观是景观生态学及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景观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景观作为一种视觉景象,她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从城市到田园,景观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景观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她不只是自然科学分析和理解的对象,亦是人在大地之上和社会之中的栖居之所,是人的内在生活体验之所。

景观作为一个系统,她具有整体有机性和复杂性,一片土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犹如生命的机体,均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景观作为一种符号,她不只是广场上的雕塑和纪念物之类,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关于人类历史和自然系统的书。景观是历史生活场景的印记,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

目前,景观设计学已经迅速发展为人居环境的三大学科之一,景观概念及景观研究的进展,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将从景观的艺术性、社会性及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入手,来阐述景观的审美意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

(二)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美国林业协会曾经作过试验,仅树木通过遮荫覆盖、吸水蒸腾及调节空气可降低空调耗能一项,每年就为美国节约20亿美元,此外还有20亿美元的潜力可以开发。实验证明,绿色树木可以使病人手术后恢复更快,住院天数平均缩短8%,从而每年能节约12亿美元③。生态风景林的防风作用可以降低城市冬季的取暖费④。生态风景林能使座落其中的住宅增值,估价比一般住宅高2倍,有树木的房屋价值增加5%~15%,生态风景林从苗木培育到种植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

(三)美化市容和提供游憩空间

生态风景林在美化市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地形,选择不同的树种营造各种风格的生态风景林,由此构成一个整体美的城市景观。林中的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色彩、芳香,并随着季节变化,鲜花、绿树、硕果把城市装点的绚丽多彩。

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加上紧张的工作节奏使人们感到烦躁和不安,渴望回归较舒适的自然环境。在城市周围的生态风景林内空气清新,幽静祥和,色彩悦目,市民在此进行休闲活动,感到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增进身心健康。如法国巴黎的枫丹白露森林,面积170km2,离市中心60km,主要树种为橡树、欧洲赤松、山毛榉。每年的游憩人数达1000万人次。种类繁多的森林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使游人从大自然中得到美的享受、知识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

三、生态风景林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生态风景林与防护林、风景林、园林、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防护林与生态风景林

防护林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国土保安等需求为主要目标,包括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固沙林等。防护林的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没有考虑游憩的需求,而生态风景林除了改善生态环境外,重视用花香果艳、树型美观的树种构成森林景观,美化环境并向市民提供林内散步和小憩的空间。

(二)风景林与生态风景林

风景林指有较高美学价值并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⑦。风景林以发挥森林游憩、欣赏和疗养为主要经营目的,设计营造时没有考虑其防护功能,这点不同于生态风景林。

(三)园林与生态风景林

园林是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的过程,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领域⑧。园林带有很大的人工雕琢色彩,并受空间周边环境条件的限制,而生态风景林讲究随意和多变,具有人工设计而又不露其痕迹的自然美,不受空间周边环境条件的限制,同时具备改善环境的防护功能。

(四)森林公园与生态风景林

森林公园指在城市边缘或郊区的森林环境中为城市居民提供较长时间的游览休息,可开展多种森林游憩活动的绿地。它面积大,有特定的休闲功能,适度的活动空间,环境宁静,结构简明,而生态风景林不拘面积大小和特定的休闲功能,只要有散步和小憩的空间即可。

(五)城市森林与生态风景林

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内及其周围的树木和相关植被③。因此,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城市森林发展的新方向。

四、发展生态风景林的对策

(一)确立它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健全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近20年来的高度城市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也导致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把生态风景林引进城市,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增进市民健康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把生态风景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利用生态风景林的功效,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

(二)因地制宜进行环境设计

尽可能利用不适于建筑的用地, 如坡地、低洼地及水面作绿化用地, 这样既节约用地,增加建筑面积, 又使环境保持自然状态, 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空间, 达到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如某小区原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贯通, 利用地形条件, 局部扩大小河支流尽端水面, 形成湖面, 湖内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池边设亭台, 堆假山, 形成具有特色的、与自然协调的居住环境。

(三)营造时要应用生态学原理

地带性植物种类组成的森林具有最佳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生态风景林规划建设时,要在保护好规划区内地带性植被的基础上,发展优良珍贵的观赏树种。对于次生林和灌木丛要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即群落与生境、群落物种间、群落演替等相互关系,促进群落自身发展,并引进优良珍贵的观赏树种。充分考虑构成生态风景林树种的色彩、芳香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发展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生态风景林,使生态风景林外貌上形成不同的季相变化,以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满足景观需求。

(四)建立生态风景林补偿基金,促进生态风景林发展

应当建立法规,根据经营生态风景林付出的财力和物力,征收受益者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补偿费以维持和改善生态风景林的经营,促进其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改善生态环境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