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饰礼仪

服饰礼仪

时间:2022-05-03 13:37:27

服饰礼仪

服饰礼仪范文1

1、穿着整洁

你可能只准备了两三套供接待或旅行之用的服装,而且它们难入高档华贵之列,但只要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给人以衣冠楚楚、庄重大方的感觉。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因此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件。

2、着装要与身份、年龄相符

在社交场合,如果忽略自己的社会角色而着装不当,很容易造成别人对你的错误判断,甚至会引来误解。比如艺术家和作家,即使在正式场合着装也可以尽显自己的独特风格,在选择衬衫和领带的色彩上可以不拘一格,而官方人员代表国家出席某些正规场合,就应该穿得传统或保守些,以示庄重。

3、注意衣着与场合的协调

无论穿戴多么亮丽,如果不考虑场合,也会被人耻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欠妥当。在正式的场合以及参加仪式时,要顾及传统和习惯,顺应各国一般的风俗。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而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当地习俗着正装。

4、遵守不同时段着装的规则

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类活动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矣,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换。出席白天活动时,女士一般可着职业正装,而出席晚5点到7点的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出席晚7点以后的正式晚宴等,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晚礼服——长裙。

个人其它服饰礼仪:

1、帽子:帽子的选择要根据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别是要同脸型相配。长瘦脸型戴鸭舌帽会显得脸部上大下小,胖圆脸戴鸭舌帽就比较合适。

2、手套:手套不仅御寒,而且是衣服的重要饰件。手套颜色要与衣服的颜色相一致。穿深色大衣,适宜戴黑色手套。女士在穿西服套装或时装时,可以挑选薄纱手套、网眼手套。女士在舞会上戴长手套时,不要把戒指、手镯、手表戴在手套外,穿短袖或无袖上衣参加舞会,一定不要戴短手套。

3、围巾:围巾的装饰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以根据场合、服装和当天的化妆、发型来选配围巾的色泽和款式。

服饰礼仪范文2

“人看衣衫,马看鞍”。如果你能配上款式得体的服装,则显得高雅文明。反之,穿着马虎,衣冠不整,就会使人产生反感。

人的体型千差万别,所以同一件服装穿在不同体型的人身上,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身高而瘦的人,应选用面料稍厚一点的服装,这样会显得比较丰满、精神,并要避免颜色暗深的收缩色。

身材肥胖者,服装的面料不能太厚或者太薄,应选用厚薄适中、轻柔而挺括的面料服装,并忌穿大花、横条纹、大方格图案的服装,否则体型会更显得横宽。对身材肥胖的女士,不应选用皱褶的面料做衣服,不适合穿无袖短衫或连衣裙,最好不穿百褶裙、喇叭裙,西服裙较适宜。

穿衣服必须注意场合,不然,本来很美的服装,也会因其场合不适而大为逊色,甚至使人反感。

在公共场合不能空针织内衣、紧身内衣或睡衣、睡袍。女士穿下摆窄或长度在膝盖以上的短裙时,切勿在人前把腿架起来。

服装色彩的适当搭配,能使人通过错觉而产生美感。如浅色的扩张作用,能使人显得胖;而深色有收缩作用,能使人显得瘦。

服装色彩与肤色也有关系,如黄皮肤的人应避免蓝紫、朱红等颜色,因为这类颜色与皮肤的对比度强,会使皮肤显得更黄。皮肤黑的人不宜选用黑、深褐、大红等颜色;脸色红的人应避免绿色,而白色几乎适合于任何人。

没有不美的颜色,只有不美的搭配,服装色彩的搭配是有一定审美要求的。所以,在选择服装颜色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选择。色彩和谐的服装能使人在公众面前反映出自己的心理追求和精神风貌。

衬衫和领带的色泽协调将给人以美感。一般来说,白色的、浅色的条子或方格面料的衬衫适合配穿西装。穿着粗花呢或随便一些的外套服装,衬衫花纹可以粗犷一些。正式场合要求系好领带,而非正式场合下系领带也算失礼。穿西服一定要佩戴领带,因为领带是西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西装的美观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凡穿硬领衬衣参加正式活动必须系好领带。穿针织套头高领衫或翻领衫不宜系领带。

领带是西服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色品种很多,它要求与相宜的西服配套,包括衬衣的合理选择。如上衣为鲜艳的格呢,领带就应避免条纹或大花,以纯粹的小花图案为宜;如上衣是粗格呢,领带的颜色则应与格子图案的某一种色调和谐。一般来讲,有图案的领带宜于配上素色无花纹的衬衣。

一般来说,鞋子的颜色应该与衣服的颜色相衬,一般场合应着素雅端庄、体面大方的黑色皮鞋。穿花俏衣服时不宜穿黑鞋子。出席寿婚葬祭时,即使外衣和领带可以从略,但鞋子就不能是茶棕色而应是黑色的,这是我国社交的一种礼节。

袜子具有衔接裤子和鞋子的作用,应与裤、鞋协调。黑色皮鞋应配深色袜子。稳重的西装长裤和明亮的黑色鞋子,如果配上不协调的花俏颜色的袜子或有花纹的袜子,那就会使人产生杂乱、失调的感觉。男士为避免在坐下时露出腿毛,应穿黑色或深蓝色的不透明的中长筒袜。女士袜子的色彩可适度鲜艳,若参加庄重的社交活动就应穿素色的长筒袜,避免露出腿部肌肤,而且夏天不可光脚穿凉鞋。

金银、珍珠、宝石制作的项链、耳环、戒指、镯头等饰物对女性来说很重要。它可使人展现出高雅、华贵的丰姿,只要适合自己的身份和活动场所的要求,均有助于赢得公众的好感。

一身入时的时装,再配上得体的其他饰物,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帽、围巾、手帕、腰带、胸饰、眼镜、手提包等。

围巾和帽子对服装的整体影响很大,在冬季用于点缀色彩尤为重要。如果衣服颜色较暗淡,则围巾与帽子的颜色可鲜艳一些。若衣服较鲜艳,佩戴的围巾与帽子就要素雅一些。男士在任何时候不应在室内戴手套、帽子。

手提包一般要求与服装配套。同时还要根据季节选择,如夏季拎包应小巧,显得轻松爽快。

手帕也是装饰物。在西服左胸上口袋里插上一定形状的手帕,可令人平添风采。

服饰礼仪范文3

【关键词】服装服饰礼仪课;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4-01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著名的礼仪之邦,服装服饰礼仪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服装服饰礼仪也有了新的要求。目前,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作为公选的素质教育课程,已经获得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学习服装服饰礼仪,对于培养学生外在形象,优化在校大学生素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要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模式

(一)多关注新知识,让学生们解到更多服装服饰文化差异。随着社会生活不断提高,服装服饰礼仪观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服装服饰礼仪教育内容也要跟上时展的潮流。首先,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编写相关教材。组织相关的专家和一线任课教师共同探讨,要多关注服装服饰礼仪新知识,新时尚,结合现代服装服饰礼仪元素编写教材,使服装设计理念要与现代社会服装服饰相符。其次,要因材施教。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其符合现实社会的审美需求,努力打造精品公共选修课程。

(二)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也要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了解更多服装服饰礼仪现状。近年来,服装服饰礼仪课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在不断创新。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新知识,新时尚的更新,有利于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服装服饰礼仪课堂应用多媒体,可不受时空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服装服饰礼仪文化。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服装服饰礼仪也在不断更新,人们的着装理念也发生着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随时更新课件,随时推出课件新品,使课堂教学保持时尚的流行元素,增添服装服饰礼仪课件的时效性。服装服饰礼仪教学更关注新时期服装服饰礼仪方式及习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元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服装服饰礼仪认识和了解。

二、深化课程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优化教学环境,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服饰礼仪课程不仅可以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服装服饰礼仪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审美风尚。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环境,深化课程教学内容。虽然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属于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但是,任课教师还要像必修课那样认真的整理教学材料,不能由于是选修课影响该课程内容的深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认真梳理课堂教学材料,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精心组织课程内容,增强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之中。

(二)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师资建设问题,一直是影响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建设的发展瓶颈。由于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既懂得礼仪知识,又懂得服装搭配和服装工程的教师比较少,要保证本课堂教学质量,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师资来源主要是从毕业生中考核优选中来,这些毕业生缺乏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经验,很难在教学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跨专业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选修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适合在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科学的设置教学模式,注意研究和发掘服装服饰新知识,新技术,把握好礼仪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丽华.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吴丽华.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7).

[3]黄静.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过程改进考核方法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4]孔敏娜.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

服饰礼仪范文4

1 职场礼仪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习、了解、掌握并恰当地运用职场礼仪将有助于完善和塑造你的职业形象,会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从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人。

而作为职场礼仪中的一个方面,办公室着装礼仪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作为一位职场新人,在步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如果拥有聪明的大脑,再加上勤奋和诚恳固然是在职场生存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想迅速进入职业状态,职业形象和气质塑造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倘若对职场着装礼仪不甚了解,穿得过于随意,都可能令你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从而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觉不舒服,将自己隔绝于办公室环境之外。因此,掌握一些办公室的着装礼仪是一位职场新人的首要功课。

2 职场服饰礼仪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就讲述了一个职场新人安迪从一个青涩的丑小鸭到游刃有余的职场女强人的故事。该片的女主角年轻女孩Andrea Sachs有着想当记者的梦想,在经过多次寻找工作后终于进入一家时尚杂志RUNWAY当总编Miranda Priestly(米兰达)的助手,然而在面试的第一天,她就因为穿着的问题而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尽管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米兰达最得力和最信任的助手,甚至取代了曾经的首席助手艾米莉,但是在职场初期,她也因为不懂办公室着装而遭受了很多挫折。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职场竞争的残酷,看到了安迪在职场中的努力和快速晋升,更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职场服饰礼仪。

职场着装有一个通行的TPOR原则。所谓TPOR原则,是指人的着装应该符合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和角色(Role)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出席场合、不同的出席地点以及扮演的角色不同,着装也是不一样的。所谓角色,就是定位,是指在一个企业,你处于组织结构的哪一层,你的工作安排是什么,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不同的角色对应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着装。普通员工有普通员工的服装,如果穿着管理者的衣服就会显得和身份不匹配,同样,一个做软件的工程师如果穿着行政人员的严肃的正装,也会显得过于庄重,显不出软件工程师应有的创意性。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语言,这种语言大部分要通过着装来表达。

安迪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在着装方面也如同她的性格。在面试的第一天,艾米莉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发出了“人事部真是幽默”的感叹。安迪的着装和整个杂志社的氛围是格格不入的。RUNWAY是一家顶尖的时尚杂志,就是教人们如何穿衣打扮的,作为它的职员,在着装方面肯定是要符合它的文化氛围,在里面工作的员工都穿得非常的时尚和精致。而米兰达和艾米莉的着装毫无疑问是符合职场角色需求的,得体的服饰、一丝不苟的妆容。在这里,安迪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时尚职场的编辑助理,她的着装也应该要符合环境和角色的需要。根据着装的TPOR原则,也就是着装要符合时间、地点、场合、角色的原则。去到一家时尚杂志工作,尤其工作性质属于前台,面试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精心修饰自己的外表和着装,最好是穿精致的女装,化淡淡的妆容,头发干净、整洁,使之符合对方的文化。但是在面试的时候,让我们看看安迪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灰色老款的长风衣,宽松的硬材质的卡其色小外套,内搭假两件式的蓝色针织衫,一条黑色的普通长裤,一双黑色圆头平跟鞋,加上凌乱的长发,还有一个笨重的暗红色的手提包。整个就是一副土里土气的学生气质的打扮。更要命的是,在面试之前,她还吃了洋葱面包。任何人在出席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是即将要出席正式场合时,要避免吃洋葱、大蒜、咖喱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吃了,必须漱口或者是嚼一片口香糖来祛除异味。如果和人说话时口腔里散发异味的话,是一件非常尴尬也是非常失礼的事情。安迪早上就吃了洋葱面包,随着她开口说话,这种难闻的味道就充斥在办公室的空气中,以至于敏感的奈吉尔一下子就闻到了。她觉得自己聪明、读了一个好学校、发表过几篇不错的新闻采访稿,这一切让她应聘这个职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她没有读过RUNWAY,不了解这本时尚杂志(这个也是面试时的一大禁忌),要不是米兰达想换一个不同风格的女孩,她肯定就会和这个工作失之交臂了。

尽管安迪顺利进入了RUNWAY工作,但是上班的第一天,她还是没能领会工作,尤其是在时尚行业工作时应该要怎么穿。宽松厚重的蓝色毛衣、灰色的呢子中膝裙、看起来很厚实的黑色连裤袜以及一双黑色的平跟皮鞋。女性上班时的着装应该以精致的套装或者是衬衫裙子的搭配为主,鞋子中高跟为好。不一定要很贵,但是一定要精致整洁。安迪的这身打扮,不像是来工作的,完全像是在休闲,怪不得她的上司米兰达用探询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好久,安迪最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连忙换上了她曾经非常抗拒的高跟鞋。

上班了很长一段时间,安迪都很难融入RUNWAY的服装风格,保留着她一贯的学生休闲味道,直到有一次在杂志社对于模特造型的选拔会上,安迪表示出了对于服装配色的不屑,当时米兰达对她有这样的一番评价:“你觉得这和你无关?你去自己的衣橱,选择,比如你那件松垮的蓝色毛衣,试着告诉世人你的人生重要到你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但你要知道,那衣服不仅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你还轻率地忽视很多事情,滑稽的是,你以为是你选择了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了这件毛衣。”她觉得很委屈,与奈吉尔的一段谈话之后才开始转变自己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为了生存饭碗以及尊严,安迪发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就华丽变身。电影以蒙太奇的处理方法让她穿着各式各样世界名牌在街头迅速“换装”,漂亮合身的羊毛大衣、质地精良的针织裙,还懂得用精致的首饰如帽子和项链为自己的装扮加分。无论是在大街上打包奶茶或在电梯间接电话或在计算机前疯狂敲字,都越发成熟妖媚而且时尚,最令女性同胞抓狂的是,大小装备不乏Armani、Dior、Gucci、Prada、Fendi、Chanel、D&G……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当然,我们在办公室的着装不一定要买昂贵的品牌,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必须要符合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办公室的着装规范。

服饰礼仪范文5

关键词:服装服饰礼仪;教学;实践过程;思考

作者简介:吴丽华(1963-),女,江西上高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卢森林(1960-),男,江西高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4-0077-04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选修课程。因为,我国不仅是拥有5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也是著名的礼仪之邦。高职院校在大学生中间开展爱国主义、传承祖国辉煌文化遗产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必然,也符合当今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的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不论其课程内容还是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都是十分理想的素质教育的课程选择。目前,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面对全体大学生开课。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尽管内容和形式都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但是如何要提高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进一步研究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更新。要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最佳教学模式[1],优选出最合适的该课程教学的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制作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课件,创新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模式,招集一批水平较高的服装服饰礼仪课任教师,紧紧围绕着一提高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推动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开展对高职院校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实际调查研究,也明显感觉到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现象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与需求不相适应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历来受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首先,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2],也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其次,通过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大学生真正懂得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外在美,更需要注重大学生内在美的修养;第三,高职院校开设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迎合了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需要;第四,爱美之心是人的天性,开设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是顺应当代大学生追求美的一种特色课程。基于上述理由,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都应该是属于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课程,必须加以重视。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展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研究工作投入不足,实际开课的学校并不多。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仍属于普通性素质教育课程,没有提升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甚至也没有列入院级建设层面,故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二)内容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首先是服装的着装,其次是服饰,第三是礼仪,三者是有机联系体,缺一不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在开展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课任教师必须根据其三大块具体内容适当按照轻重缓急将其知识点分层,然后根据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制作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课件,课件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成为学生学好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措施之一。只有按照先学容易的,然后逐渐深入到更深的层面,也只有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兴趣,最终提升课程教学成果。可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内容设置时,往往只注重其中的部分内容,如旅游类院校关注的是礼仪,艺术类院校关注的是着装,服装设计专业则着重于服饰,而能够全面考虑三者综合考虑的学校并不多见,因此造成高职院校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客观上导致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三)硬件和软件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将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好,借助现代科技成就,需要投入够多的资建设性能优良的多媒体教室,课任教师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进行认真研究,将各个知识点仔细推敲,精心端摩,从而开发出适合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课堂教学多媒体软件,使得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课任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环境,要创造条件布置好灯光、声响等外在环境条件,最好能安排时装、礼仪模特现场展示,全方位展示服装服饰礼仪全过程,从而达到让大学的心灵受到深刻的洗礼。高职院校开展的工作是以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为核心,学校加大了在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多媒体教室也得到不断地升级和改造。但是,如果多媒体教学设计没有针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教学特点来设计,目标性不强,则将流于大众化,针对性不强,就不能凸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教学特色,必将弱化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效果。据调查了解可知,大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推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公共选修课尤其是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虽然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对软件建设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使得服装服饰礼仪课程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造成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不相适应,影响了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之一的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3]。因为,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专业教师,缺乏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专业教师,其结果就是虽然学校开设了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但是,课任教师的来源大多数为兼职(或由其相近专业)相对择优构成,必然会限制了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任课教师整体专业素质水平,最终必将影响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大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也限制了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成果的受益面大学生的覆盖范围。可见,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师资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五)学生构成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学生范围受限,除旅游类、音乐类专业学生必修该门类课程外,大多数其他专业学生没有设置,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学校很有限,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就是开设了类似课程学校也是只取其中一部分,比如:音乐类注意着装更多地是考虑外在形象,偏重服装与其表演息息相关;旅游酒店类则注重礼仪部分,是因为接人待物是旅游酒店工作人员必备素质,所以加强了对礼仪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不仅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要开设关礼仪方面的课程,在就业时还要求岗前培训,可见礼仪对旅游酒店等相关工作人员礼仪知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我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极不相符,对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存在明显缺陷。

(六)地位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必须完成的部分规定学分,所以高职院校都将公共选修课作为在校大学生规划课程体系内重要内容,利用晚上或空闲时间划出一定时间段为学生选课上课提供保证。公共选修课在高职院校普遍作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课,不仅科目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之中。通过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具体选课情况分析,选课率普遍较高,说明该课程在大学生中间的认可度较高,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并没有在高职院校得到推广,只有部分学校开课,除了与服装服饰礼仪专业相关的学校开设必修课外,很少有类似课程面向大学生开放,可见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地位也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适应性策略

(一)优化课程教学环境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是综合了服装工程、服装搭配和仪礼三门课程内容融合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将服装工程,服装搭配和礼仪知识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素质教育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作为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需要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优化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学校领导层要重视,服装服饰礼仪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之一,也体现我国文明礼仪之邦形式之一,也是形成良好审美风尚和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高职院校要多方位多角度考量该课程的开设模式、范围和教学环境的优化。

(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层次

虽然,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在我校是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但是,并不影响该课程内容的深化,和品质的优化,课任教师不能在认识上出现误差,特别注意不能忽视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一定要认真钻研课程,研究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公共选修课开课规律和上课特点,结合服装服饰礼仪课程的特殊性,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群体的情况,认真梳理课堂教学材料,根据大学生的专业情况决定开课形式,是专业必修课,还是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然后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和相关知识的拥有量再决定其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精心组织课程内容,选择专业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和课程教学一线人员共同研究和商讨其教学内容,确保其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生动又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强化课程教学软硬件建设力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一种常规化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术支撑平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但是,仅停留在拥有还远远不够,需要跟进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多媒体技术支撑平台,为课任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最好的硬件环境。其次,课任教师更加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内涵建设,加大教学改革研究力度,配合日益更新升级的硬件环境,构建适合课程教学需要的软件环境,如在教学实践中开发本课程课堂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不断升级,最终产出精品课堂教学课件。

(四)精心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师资建设问题,一直是困扰本课程顺利发展的瓶颈,具备服装工程、服装搭配和礼仪三个方向的知识积累的教师十分缺乏,因此要保证本课堂教学质量,解决师资问题是十分紧迫的问题。目前,高校师资来源,主要是从高校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中考核优选中来。而这些师资的来源,专业方向十分狭窄,不利于本课程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有意识地不断优化在职教师专业水平,从中选拔中青年教师跨专业在职学习深造,通过跨专业深造的教师知识覆盖面更广,更适合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高职院校教学师资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的有利条件,多方谋划,制定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的多层次培训体系,将在职在岗教师根据需要分批次选派到其他著名高校进修和培训学习。通过这种分批次外出学习,不仅能提升本专业水平,而且还会拓展专业知识的范围,甚至提升跨专业知识水平。只有不断采取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学校的师资力量才能提升,最终才能保证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质量,着实提升在校大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

(五)统筹安排满足大学生多层次选课需求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重要性进行认真地研究和评估,特别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重要性的认识。要消除专业局限性,不仅除旅游类、音乐类专业学生必须选修该门类课程外,而且其他专业大学生也需要学习服装服饰礼仪知识。众所周知,音乐类专业学生注意着装是考虑外在形象[4],偏重服装与其表演息息相关;旅游酒店类则注重礼仪是因为接人待物是旅游酒店工作人员必备素质,注重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就业时还要求岗前培训,可见礼仪对旅游酒店等相关工作人员礼仪知识培养的重视程度。纵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个人的素质、品位和气质是不分专业的,因此,打造人才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必须时刻牢记的座右铭。而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就是非常适应这种需求的一门课程,因此,必须加大服装服饰礼仪课程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每所高职院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打造不同层次的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公共选修课,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利用空闲时间或晚上相对稳定的时间段选修服装服饰礼仪课程,以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六)梯级构筑公共选修课的重要地位

据多年来从事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实践,该课程是一门特色明显,作用较大,实用性强,涉及到每个人的课程,其作用、意义和实用性不言而喻。但是,该课程因种种原因在高职院校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服装服饰礼仪课程在学校的地位,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层级改革,将公共选修课进行科学分层,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从2012年开始推行公共选修课程分级管理,将学校所有公共选修课根据质量、师资和重要性进行分级管理,共分成校级、院级和普通级三类公共选修课。前二者通过校属各学院教师个人提出申请,报学校教务处申核批准,获批校级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获得学校2万元建设费支持。同时也将通过学校的考核和验收。公共选修课层级架构的形成以普通公共选修课为基础,按重要程度不同自然分级,通过分层次,架构科学合理的公共选修课模式。这样公共选修课由学校重点建设、学院重点扶持和教师个人积极创新的三级架构逐步形成,这样,学校就可以通过相关规定,保证校级公共选修课资源的优先,其次是院级公共选修课,最后是普通公共选修课,由此可见,质量差,水平低的普通公共选修课会因没人选而自然淘汰,通过上述梯级架构,能有效地优化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水平,可有效地引导大学生选修知识水平较高,实用性更强,更能有效提升大学综合素质的课程。

服装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选修课,虽然目前开设有时间不长,还没有申报学校校级公共选修课和院级公共选修课,但通过学生的选课率可知其生命率很强,去年刚开设两个班都远远超过120名学生的报名,课程教学计划完成后,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十分喜欢该课程,适合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为了更好地发挥本门课程的功效,需要花更大的力气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最终上级为院级公共选择修课和校公共选修课。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选修服装服饰礼仪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丽英.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5-58.

[2]吴丽华.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7):106-107.

服饰礼仪范文6

女士着装以整洁美观、稳重大方、协调高雅为总原则,服饰色彩、款式、大小应与自身的年龄、气质、肤色、体态、发型和拟聘职业相协调、相一致。

1服装的选择要得体

女士求职服装一般以西装,套裙为宜,这是最通用、最稳妥的着装,不沦年龄,一套剪裁合体的西装、套裙和一件配色的衬衣或罩衫外加相配的小饰物,会使你看起来显得优雅而自信,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切忌穿太紧、太透和太露的衣服。袒胸露背一般是西方女士参加社交活动的传统着装,但在我国却不一定适合;不要穿超短裙(裤),不要穿领口过低的衣服;夏天,内衣(裤)颜色应与外套协凋一致,避免透出颜色和轮廓,否则,会让人感到不庄重、不雅致,也给人轻佻之感,这是求职之大忌。大量的求职实践表明,不论是应聘何种职业,保守的穿着会被视为有潜力的候选人,会比穿着开放的求职者更轻易被录用。

女性求职者服装的颜色可有多种选择,有些女性认为面试时一定要穿黑色套装,这种穿法虽然十分稳重,但是现在社会已能接受一些较鲜艳的颜色,比如,谋求公关、秘书职位的女性穿黄色服装就轻易被主试人接受,因为黄色通常表现出丰富的幻想力和追求自我满足的心理。红色能显示人的个性好动而外向,主观意识较为强烈而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这种颜色感染力强,轻易打动主试人,令他振奋,使他印象深刻。不过,女性应该避开粉红色,这种颜色往往给人以轻浮、圆滑、虚荣的印象。

2鞋子要便利

女士如何穿鞋也有学问,总的原则是应和整体相协调,在颜色和款式上与服装相配。面试时,不要穿长而尖的高跟鞋,中跟鞋是最佳选择,既坚固又能体现职业女性的尊严。设计新奇的靴子也会显得自信而得体。但穿靴子时,应该注重裙子的下摆要长于靴端。

2鞋子要便利

女士如何穿鞋也有学问,总的原则是应和整体相协调,在颜色和款式上与服装相配。面试时,不要穿长而尖的高跟鞋,中跟鞋是最佳选择,既坚固又能体现职业女性的尊严。设计新奇的靴子也会显得自信而得体。但穿靴子时,应该注重裙子的下摆要长于靴端。

3袜子也很重要

袜子不能有脱丝。时装设计师们都认为,肉色作为商界着装是最适合的。为保险起见,你应在包里放一双备用,以免脱丝能及时更换。另外,不论你的腿有多漂亮,都不应在面试时露着光腿。

4饰物要少而精

(1)公文包或手提小包。带一个即可,不要两个都带。在多数面试场合,携带公文包比手提小包体现出更多的权威。你可以把手提包的基本内容放进一个无带小提包,然后把它装进公文包内,但不要装包塞得满满的。假如你个子较矮小,包则不宜过大,这样会极不协调。

(2)帽子。不管你是否戴帽子,对此你必须持谨慎态度。假如你的帽子与你全身很相配,就请选择一顶既无饰边也不艳丽却很雅致的帽子。一般有面纱的松软宽边的法式帽子在生意场上易使人心烦。

(3)首饰。首饰尽量少戴。应避免像吉卜赛人一样几个手指都戴戒指。拇指戒指不能为人接受。耳环应当小巧且不引人注目。为了使你感到舒适,注重力集中,戴的耳环不要过长,以免发出叮当的声响或者触及脖颈,甚至挂到衣服上。朴实无华的项链就挺好,但别戴假珍珠或华丽的人造珠宝。令人喜爱的手镯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镯子上的小饰物应当避免,其他刻有你名字首字母的首饰也应避免。面试时一定不要戴脚镯。总之,戴首饰的重要原则是:少则美。

(4)眼镜。眼镜会使一些人外表增色,也可能使一些人显得不协调。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镜框,式样宜新为好。另外,千万不可戴太阳镜(护目镜)去面试,当然更不能戴反光镜。假如你非戴眼镜不可,可选择隐形眼镜。

(5)围巾。一条漂亮的围巾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一些女士喜欢蓝灰色服装,但穿蓝灰色衣服往往会使面部发暗,假如配上一条色彩浓郁、风格热烈的尼龙围巾,就能达到生气勃勃的效果。假如穿一套藏青色的西服,应围一条纯白的围巾,既能显托红唇黑眸,又能保持藏青色清爽如水的气质,衬托出女性的灵敏和果断。另有一些女青年,喜欢穿银灰色的衣服。银灰色是高雅大方的色彩,但若围巾搭配不当,便会显得呆板平淡。

(6)丝巾。丝巾飘逸清秀的特点最能烘托出女性的美,但选择丝巾时一定要注重与衣服的协调搭配。如花色丝巾可配素色衣服,而素色丝巾则适合艳丽的服装。

5发式要适宜

在选择发型之前,应该先分析研究一下自己的脸型,有了彻底的了解后,才会选择出最适合脸型的发型。一般来讲,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即可:

(1)高额角、低额角。假如你的脸型属高额角,发梢应向下梳,做刘海或波浪,让你的头发遮盖一部分前额;若是低额角,发梢应尽量离开前额往上梳,假如你偏爱刘海,必须要短,决不能低于发线,避免使额头看来更低。

(2)宽额角、窄额角。宽额角,发梢应从两边向中间梳,用波浪遮掩住太宽的额角。对窄额角的年轻女士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头发应沿两边向后梳,假如你做了刘海,则发卷切不要让它伸延至太阳穴前。

(3)高颧骨、低颧骨。高颧骨,两鬓的头发往前梳,超过耳线,盖住颧骨,刘海不妨略长些,但不可梳中分式。至于低颧骨的年轻女士,两边的头发应往后梳,不要遮耳线,两鬓可以做发卷,以中间分开更好。

(4)大鼻子、小鼻子。大鼻子,头发应梳高或向后梳,避免中分,因为中分会使你鼻子显得更大,最好不要蓄刘海。小鼻子的年轻女士头发绝不要往上梳,应让刘海下垂,遮住发线,但刘海不可留得过长。

(5)突下巴、缩下巴。突下巴,两边及额前的头发,都应该向上梳,让发线显露出来,脑后微微往上梳。缩下巴,额前和两鬓的头发,都应向前梳,宜盖剂海和波浪,脑后头发要低而丰满。

(6)粗短颈子。头发四面向上梳,应蓄短发,永远不要让头发遮盖发线。细长颈子,头发要向后梳,避免选择较短的发式。

6化妆要淡而美

对于女性求职者,化妆一定要坚持素质淡的原则,切不可浓妆艳抹。

(1)嘴唇。嘴唇是脸部最富色彩,最生动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所以无论如何要使嘴唇显得有润泽感。年轻女士宜用紫色口红,避免用大红或橙红,过于剌目的嘴唇会给人以血盆大口的印象,使主试人惟恐避之不及。唇线不可画得太深,那样会使你的嘴显得突出和虚假。

(2)眼睛。眼晴是心灵的窗户。因此,眼睛在面试时的作用是举足轻生的。为了使眼睛在面试时能动人而传神,面试之前就应稍加修饰,例如女士可以描一描屑毛,使之更加妩媚。眼睛小的,可以在眼睛四面轻轻地描上眼圈,但不能描得太黑太深,不要露出修饰的痕迹。单眼皮者也未必一定要去拉双眼皮,有的单眼皮传达出的眼神更坦率、更亲切。假如你有近视、斜视和眨眼之类的毛病,就有必要戴上一副眼镜去面试,不要让眼睛的毛病贻误了你取胜的机会。

(3)鼻子。我们说修饰鼻子,并不是要你去整容。你可以在鼻梁上略施淡粉,因为面试时假如灯光太亮,会使鼻子出油发亮,假如天气太热,鼻梁上也轻易出汗。有粉刺鼻、酒糟鼻和鼻炎者,最好提前到医院去诊治,以免妨碍面谈的效果。平常鼻毛长的人,面试前要格外注重修剪,假如鼻毛横行,主试人见了一定会感到恶心。另外,鼻端上或眼角里不要留有污秽积物。

(4)香水。选择香水要与自身的气质相配,香味宜淡,闻上去要给人以愉快的感觉。

服饰礼仪范文7

【关键词】汉服;汉族;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0-01

一、引言

汉服与中华礼仪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每当说起民族,人们往往带有一种崇高情绪,对民族文化、服饰、美学投以无限的憧憬。研究汉服与汉族文化,分析中华礼仪文化与汉服之间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找寻中华礼仪服饰的标准,从服装中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原因,分析汉服中所蕴含的中华礼仪内涵。

二、汉服文化的由来

汉服,从字面意思分析是汉代民族的服装,一些人对其有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汉服是中华民族整体的传统服饰,这是区分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而言的说法。汉服的服装主要由帽、服、鞋、配饰等物品组成,汉服文化的礼仪标准也是以汉族文化为基础,逐步演变过来的。关于汉服的记载最早是在《汉书》中,以汉朝中的“汉”字为代表,通过衣服制度制定服装礼仪,以《礼记》、《周礼》中的礼仪典章为基础记载,以儒家礼仪思想为基本要义。《左传》也有对服饰礼仪的记载,称“服装之美、谓之华。华夏也一”。由此可知,我国称为华夏、礼仪之邦,是基于服装礼乐文明而由来的。

三、汉服的礼仪制度

作为礼仪之邦的汉服,礼仪制度是体现国家基本礼仪法度的标准,是国家立国的大法。自西周开始,周人从天地信仰中创造出伦理内涵,将神学思想融入到人文思想文化中,这也成为了中国汉服礼仪制度制定标准的根源。春秋时期,汉服的礼仪制度按照周代文化制度标准,对“礼”进行治理规范,依照国家稳定社稷的思路,制定有序的规划途径。古人依照衣服制式对照制定礼仪,创造汉服的目的正是体现法制的表现。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真实体现了天、地、人三和的伦理秩序。他们将礼仪作为伦理道德约束的标准,形成统一的汉服管理体系。汉服除体现神学的丰富内容外,更直观地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穿着汉服上有严格的规范制度。不同的等级阶层穿着汉服的规范要求不同。例如,在佩戴玉佩上,依照身份不同,配搭不同的玉器。天子佩戴白玉,公侯佩戴山玄玉,大夫佩戴碧色玉佩等。。

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相对较为丰富艳丽,汉服的颜色囊括了整个色彩系列,其中以六色六彩为尊的标准,尊为土,玄为天,黄为地,青为木,赤为火。依照汉服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表现各级尊卑标准。在汉服颜色搭配上,以合理的印记进行登记对比分析。孔子曾说,朱赤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正所谓恶紫无疑正是放置于间色之间的。这是对正色和间色的定位,体现了孔夫子对于维护礼仪尊卑的思想。

四、汉服与中国礼仪复兴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礼仪文化的复兴与汉服文化是分不开的。大体分为几个类别,首先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重视传统文化服饰的发展。其次是对于爱好研究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人,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推行汉服文化的发展,以粉丝制提升汉服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喜爱度,将汉服文化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另外,从商家角度考量,商家利用汉服文化思想,对汉服服装进行改良,适应现代人们对于汉服服装的认可度,客观上推进了汉服的复兴发展。面对汉服发展与中华礼仪复兴发展而言,我国需要从现代文化发展中找寻适合推广汉服文化发展的有益方向。通过加强汉服文化的文化发展,提高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水平,减少盲目追捧服饰、丢失传统文化思想。加强人们对于汉服礼仪文化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人们对于汉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兴趣,实现对汉服礼仪文化的规范认识,提高现代中华礼仪复兴的汉服文化发展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汉服中华礼仪文化的复兴是一种服饰文化发展思想的回归,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的表现。在中华礼仪复兴发展中,需要汉服文化类似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醒我们找回中华民族礼仪复兴的精华,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学习并研究,提升中华礼仪服饰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淼.浅谈“汉服”与中华礼仪复兴[J].青年文学家,2014(29).

[2]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03).

[3]兰宇.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J].理论导刊,2007(06).

作者简介:

服饰礼仪范文8

上海世博会作为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大型综合性博览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与上海世博会的相关筹划和实施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为体现世博精神,在服饰设计方面要更加注重服装的礼仪性和可识别性。

职业服饰形象应体现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即标识性。职业装就是视觉标识作用最初的职业用装,它表明穿着者的职业和归属感。世博会以及类似的大型活动中(如奥运会、APEC会议、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等),工作人员统一的服饰形象作为大型活动的标识之一,不但使穿着者有职业归属感,增加工作人员与其他群体的识别性,而且好的服饰形象还是该活动理念与文化价值的载体。上海世博会职业服饰形象的可识别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融入世博会特殊设计元素

特殊元素主要包括世博会文字元素和图案元素。这些设计元素是世博会理念与文化的代言人,将其用于世博会服饰形象的设计中,可以利用文字图案的特殊性,突出穿着者的识别性,突出世博会的文化内涵,体现关心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的世博精神。

文字元素可以直接运用于前后衣身以及包饰的设计中,或与其他元素相组合运用。由于文字图案具有特殊的形态,在运用于服装设计时,需要仔细斟酌文字的字体和排列方式,使文字风格要与服装整体风格相符,注意文字的可识别性。如图1所示,2008北京奥运会中残奥会工作人员的服装,字体设计简洁大方,字体颜色采用白色与红色、白色与蓝色的组合,都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吉祥物、场馆标志等图案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形式美原则中的对称与均衡原则。图案的形状、大小、色彩、疏密和装饰的部位都是构成服装图案审美效果的重要方面。世博会的参与人员具有很强的广泛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对文字的识别能力也不同,因此把吉祥物等与活动相关的元素用于工作人员服饰的设计,不仅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审美性,最大程度的减少参与人员的疲劳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增强世博会服饰的识别性。

服装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服装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装色彩风格与环境的和谐;二是服装款式风格与环境的和谐。其目的,―是符合展会主题,二是体现职能要求。

色彩和谐是指,服装色彩既要与所处环境相一致,又要与环境色相区别。因此,在做服装设计时,需要考虑世博会场馆的环境。世博会服装色彩的设计,既可以用标准色做主色,辅以邻近色做辅助色和点缀色,也可以用标准色的邻近色做主色,用标准色作辅助色和点缀色。

世博会中服饰形象的款式风格设计,要体现职业服装的职能特征。像世博会如此规模的大型活动的工作人员。可以分为多个工作职能,其服装款式风格也要不同。总的来说,从事室外活动的要体现方便活动的休闲职业风格,会议工作者或礼仪人员要体现特色的民族风格或严谨的套装风格,而志愿者服饰需体现积极向上的休闲风格。

服装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孤立的存在,工作岗位的分类要求服装色彩在设计时要相对统一,即不同岗位的服饰色彩呈现多样性,同一工作岗位中工作人员的服饰色彩则要统一。如2008年奥运会工作人员中,志愿者服装的主色调为热情洋溢的红色,组委会工作人员是平静的蓝色,裁判人员的服装主色调是理智的长城灰。(如图2)

职业服饰形象应体现礼仪性

在上海世博会服饰设计中,服饰的礼仪性主要通过服装色彩、服装廓型、服装图案、服饰配件的搭配和细节设计体现出来,具体设计时需遵守以下规则:

注重中国古代服饰礼仪

礼仪是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是对礼貌和仪态的总称。礼仪根植于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礼仪特征,在国际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上海世博会职业服饰形象设计中,既要体现中国的传统服饰礼仪又要遵守国际服饰礼仪。

中国服装历来强调穿着者与社会环境、服装与穿着者以及服装本身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中国的传统服饰礼仪可以通过服装的协调性表现出来。服装与穿着者的身份、年龄、地位、职业相符合;冠冕、衣裳、鞋履与配件的式样、色彩、质地、纹饰以及发式、妆饰等相一致。

在当今社会,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全球化,服饰礼仪也进入全球化阶段。遵守国际服饰礼仪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求大同,存小异”。如由于六角星与以色列国旗上的图案相似,阿拉伯国家对六角星图案非常反感、忌讳,因此,在设计大型展会服装时,服装图案设计在运用此类图案时需慎重。

注重服饰的正式性和规范性

服饰礼仪范文9

1、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传统服饰,其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2、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3、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4、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服饰礼仪范文10

现代公关礼仪的表现 一、语言类礼仪:可分为语音类、口语类和书面类三种礼仪形式。

语音类:是通过不同的语音来表示礼仪的意思, 即通过声音的高低、音色、语速、声调等来暗示不同的意义。首先声音表达要让人感到真实、朴实、自然;其次音量要控制得当,需轻柔时勿高昂,需低沉时勿喧哗;再次音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谐有致。

口头类: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的各种礼仪,即以谈话的方式表示礼节。表达要注意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对象原则。

书面类:是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表达的礼仪,用于非面对面人际交往时所运用的。通过感谢信、贺电、函电、唁电、请柬、祝辞等书信形式来传情达意。其二大特点:一是礼节性;二是规范性。

二、身体语言类: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表情语言类:通过人的脸部各种各样的表情来传递的礼仪,人的脸部是人世间最丰富多情的一道风景线,包括眼、眉、嘴、鼻、颜面肌肉的各种变化以及整个头部的姿势等。比如人的眼睛是人的表情语言中语汇最丰富的,“眼语”是像灵魂的一面镜子,通过其可以观察到对方是否喜欢你、支持你。所谓深沉的注视表示崇敬,横眉冷眼指仇敌,眉来眼去指情人暗送秋波。

动作语言类:通过人的各种身体的动作传达礼仪。人的身体动作非常多,有手语、肩语、腿语、腰语、足语等。其中手语是语义中最丰富的动作语言,如用大拇指表示赞扬、了不起;伸出小拇指表示鄙视;在人背后指点表示不礼貌;拇指朝上表示好,朝下表示坏;向上同时伸出中指和食指成“v”字, 表示胜利();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形表示ok。

三、饰物语言类:通过服饰、物品等语言符号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义的礼仪行为。一种是由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代表的礼仪,一种是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

首先,服饰和物品昭示着社会风尚。其次,服饰和物品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再次,服饰和物品是一种美的演绎。

四、洒晏类礼仪:通过设宴酒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的一种礼节,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亲朋好友已成为惯例。一则,通过美味佳肴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二则通过宴席上种种礼仪行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礼貌,以求此后友好的发展互相的关系。

服饰礼仪范文11

关键词:礼制精神 服饰纹样 装饰特色

中国素以“衣冠之国”位居,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在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服饰上有极其显著的反映。它与礼制相结合,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不同阶层的穿衣戴帽,从服装的质料、服色、图案纹样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以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充分表现人们的身份、地位。可以说,中国服饰制度具有鲜明、独特的礼制文化特色。

一、中国古代服饰纹样始终依从礼制而发展

中国古代礼制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有成文的“五礼”,最早的有关服饰纹样在礼制中反映的记载是在《虞书·益稷》篇中:“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意思是说仲雍在举行祭祀礼仪时穿着图腾衣,各部联盟首领在祭祀礼仪活动中以五彩之色施与衣物上,即将十二章花纹用画与绣的方法施于冕服上。“天子衮服十二章”的起源便是由此而来。十二章花纹纹饰的次序为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这说明当时的服饰图案已经很有特点了。殷商时代社会已出现了等级,但服饰形制还没形成。到了周朝时期,已逐步形成了华夏民族的礼乐衣冠体系。随着各种礼仪制度的确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论贵贱尊卑,都应穿着相应的服饰,皆以“礼”的精神规范自己的生活。“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朝设礼官掌管天下礼仪,并把这项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代儒家传统地位确立之前,就被“礼”所约束。随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汉代把《仪礼》列入五经。“仪礼”的关注点是整个社会活动,项目繁缛,对于服饰有全面严格的规定,是典型的儒家所倡导的礼制在服饰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的服饰观念和风格。例如,西汉建立以后,新的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服饰礼制方面规定得十分用心,不仅对百官服饰的样式和色彩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甚至对民间服饰也做出了限定。在当时,百姓只能穿着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饰。除此,还对生活用品进行详细完备的规定,诸如相关的生活基本需求,如衣帽鞋袜、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在汉朝,不论花色、品种、质料,还是色彩,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历代更是在朝廷中设立相关的机构对礼制进行管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历代统治者都把此作为行为准则,用法制、礼教、哲理等各种手段统治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循礼蹈规,安分守己,使之成为相应的风气。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服饰纹饰以一种“标识”的特有形式显示着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在《旧唐书·舆服志》中有一段关于中国官服补子起源的记载:“则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八字铭……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由此可见,武则天以绣袍赐予百官,是以鸟兽纹样为主,而且装饰部位在前襟后背。这一做法带有一定的标志性,它直接以一个有形的文化符号显示在服装上,使其具有了明显的中国礼制文化特点。到了宋代,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对妇女的装束也有了详细严格的规定,服饰制度与宋代程朱理学观点有着异常密切的联系。而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纹样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清代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复的程度。这一时期,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并且清代的帽子一改历代的式样装束,注重帽子上顶戴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因此,如果分析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之间的差异,那么,主要表现的就是各种服饰装饰纹样的繁杂堆砌,以及在图案上等级观念的反映。可以说“礼”在中国古代,是法权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而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则体现了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中国的服饰制度始终与中国礼制思想紧密相连,使中国古代服饰纹样始终依从着礼制而发展。

二、礼制促进中国古代服饰纹样的特色发展

1.从纹样题材内容上表现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服饰图纹的普遍性可以被统治阶级利用,以图纹去强硬地推行一种统治制度,这在纹样题材内容上显示得较充分,例如前文所提到的,上古时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十二种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亚形)。十二种纹样各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之意;龙是神明的象征,同时又不可捉摸,取意应变;山,象征王者的崇高;华虫(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藻,象征冰清玉洁;火,取其向上;粉米,代表食禄丰厚;黼为斧形,象征决断;黻作两已相背,象征善恶分明等。纹样不同,所属官阶不一样。天子之服,十二章全用,诸侯只能用龙以下八种,卿用藻以下六种,大夫用藻、米、粉米四种图案,士用藻火两种图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而明、清两个朝代用于官服上标明品级的补子纹饰,更是在礼制精神下的产物,是封建帝制的标志之一。

2.从纹样色彩上表现

中国传统服色尊卑有别,等级森严,其色彩运用具有鲜明的特定性,成为统治阶级权力与等级差别的标志与象征。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清,历代制定的舆服制度,从统治者到诸臣百官的服饰纹样色彩各有等差。例如《周礼》中规定:“黄帝冕服,玄(黑)衣、赤(红)裳,用十二章,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尚书大全》中记载十二章纹的色彩是:“山龙纯青,华虫纯黄作会,宗彝纯黑,藻纯白,火纯赤。”另外,统治者祭天时服色要用青,祭祖时服色要用玄,祭桑时服色要用绿色。“秦汉以来服色转变,令唯朝廷五服用彩”,厉禁庶人衣彩,平民只能穿“布衣”“白衣”“皂衣”,而被称为“白丁”“黔首”。封建社会中期以后,规定愈加明确详细,如唐代始以袍服颜色区分官员等级,除皇帝可以穿黄色衣服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贞观四年规定二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宋·舆服志》关于文武官员服饰颜色的规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浅绯。”而黄色自隋朝开始则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据《清史稿》记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这说明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

服饰礼仪范文12

【关键词】社交礼仪;服装;搭配;运用

前言

社交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非常重视着装,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搭配服装和选择服装种类,以致因着装不当陷入尴尬境地[1]。服装也可称为服饰装束,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国家标准中服装指的是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在一定生活程度上,服装是国家、民族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的反映,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重视服装穿着,尤其是社交活动场合[2]。重视社交场合中的着装,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社交礼仪的体现,不管以什么身份活动于社会上,必须做到仪容仪表方面的要求,穿着得体合理,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1.社交场合概述

社交场合是指工作之余交往应酬的场合,通常是在公众场合和同事、商务伙伴进行友好地交往应酬,这有利于和朋友、同事联络感情,典型的社交场合主要有宴会、舞会、聚会等,在这些场合中,人们必须注重着装仪态。虽然与朋友、同事相聚吃饭叫宴请,但实际上是一种交往应酬行为,在这样的场合中,得体合理的着装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情感交流。通常情况下,社交场合有严格规范的着装要求,不能随意乱穿,以免陷入尴尬境地,影响自身形象。时尚个性是社交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这样的着装可以展现个人魅力,引领时尚前沿。

2.社交场合中礼仪性服装款式的选择

2.1男装款式选择

在社交场合中,男性礼仪性服装款式单一,着装选择较为简单,通常为西装。西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流西装文化被人们打上了有文化、有教养、有风度等标签。近年来,时尚风潮不断变化,世界各地逐渐流行中国元素,蕴含中国元素的服装渐渐出现在社交场合中,而且我国很多人也在正式社交场合中穿民族服装,向人们展示民族的文化,中国的魅力。在正式社交场合中,常见的含中国元素的男性礼仪性服装有中山装、唐装,对襟夹袄也是不错的着装选择。

2.2女装款式选择

女装款式千变万化,仅一条长裙就能穿出百变花样,并显示出不同的风采。在大型社交场合中,女性礼仪性服装通常为礼服,这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一般不会出现失仪情况[3]。我国女性较为保守,选择的礼服款式简单大方,虽然长裙过膝,但简单飘逸,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温柔似水,也体现了女性身材的婀娜多姿。礼服有中式和西式,风格各异,中式礼服高贵典雅,塑造特有的东方风韵,西式长礼服袒胸露背,呈现女性风韵,女性参加社交场合时,可根据社交性质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款式。一般情况下,女性应选择保守、内敛的礼服,尤其是参加隆重、严肃的宴会时,应以旗袍、晚礼装、长裙为着装首选。

3.社交礼仪中服装的种类和搭配

3.1社交着装礼仪原则和选择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交着装礼仪遵循TPO原则,即社交场合中着符合时令的服装;着符合身份、所处场合环境的服装;根据社交目的、交往对象选择适宜服装。在参加隆重的社交活动场合时,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才能穿着得体,常常出现矛盾思想,既想装扮得年轻活泼,也想搭配得成熟稳重,以致变得不伦不类,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大多数人在服装选择、搭配方面,会出现矛盾,不想放弃任何一件好看的服装,既想戴珍珠项链,又想搭配钻石胸针,到最后全都搭配在一起,虽然满足了虚荣心,但却造成严重后果,让人觉得没有品味,完全是一个暴发户俗不可耐的形象。可见,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时,如果过于矛盾,会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庸俗不堪。所以,必须遵循社交着装礼仪原则,合理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得体合理的服饰搭配,会提升整体的造型的档次。

3.2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服装

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服装,可以给人和谐感,尤其是根据年龄、体形、肤色选择服装。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着装选择,对青少年而言,应选择可体现青春气息的服装,以朴素、整洁、清新、活泼为佳,不宜选择过于新潮、花俏的服装。对年长者而言,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应选择与身份年龄相吻合的服装,即选择款式虽简单,但讲究面料质地的服装,不宜选择过于新潮的服装款式。此外,形体条件是影响服装款式的选择的重要原因,不同形体条件的人有不同的服装款式选择,如脸形方的人,适宜选择小圆领或双翻领服装;脸形圆、颈粗、身材矮胖的人,适宜选择深色低“V”领或大“U”领套装;脸形长、颈细、身材纤细的人,适宜选择浅色高领或圆领服装。

3.3根据社交场合、环境选择适宜服装

选择的服装与社交场合、环境相适应,可以让宾主尽欢,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参与人员着装不宜浮华,应庄重大方,体现出对社交礼仪的注重和自身素养。在晚会或喜宴场合上,应着明亮、艳丽的礼服,符合该场合的氛围;若是参加节假日里的聚会,可选择随意、轻便的服装,拘谨的西装革履则不适宜该类场合;如果参加家庭聚会,服装选择以轻松自然为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聚会氛围,从而促进和家人间的沟通交流和感情。

3.4根据自身职业选择适宜服装

根据职业、场合选择服装,是社交着装礼仪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参加酒宴时,参与人员的着装应端庄、整洁、稳重,给人留下愉悦、庄重的感觉[4]。着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一个企业的工作作风和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企业员工着装中体现出现来,这也是这个企业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着装,以约束员工,使其自觉注重精神面貌,从而体现出企业的风采。

3.5根据交往对象选择适宜服装

在社交礼仪中,服装的选择必须和交往对象相适应,如有外宾、少数民族的社交场合,必须重视并尊重其习俗禁忌,着得体合理的服装,以免影响民族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