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时间:2023-08-03 17:29:28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手术护理配合;急诊处理;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果严重,应特别警惕。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或火器操作。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死亡很高,常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因此救治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开颅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压力。选取200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颅脑损伤患者,就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23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39.3岁。本组137例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CT扫描):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14例,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114例,颅脑损伤、颅脑骨折9例。137例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为87.59%,死亡17例,其中7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余10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

2 术前护士配合

2.1 仪器准备 接到手术通知后,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采取的方案;准备好手术室,调节室温给患者和救治人员良好的手术环境;迅速准备好开颅工具,以及手术过程中会用到的器械设备:心电监护仪、电动颅钻、手术头架、麻醉机等。

2.2 药物准备 林格液、甘露醇、氟美松、脱水剂、代血浆、抢救药品等。

2.3 病人准备

2.3.1 保持静脉通道顺畅 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迅速采用静脉穿刺技术给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如有特殊情况可选用深静脉插管或者颈外静脉穿刺,维持静脉顺畅;当患者口腔分泌物过多时应迅速清理呼吸道,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为防止其坠床或损伤,需及时约束患者的四肢,以防由于躁动而引发脑组织外溢。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状况、生命体征等的变化。

2.3.2 病人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患者的选择原则是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并且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和抢救。通常情况下选用仰卧位,也可使用头架固定头部,将背部稍微垫高,防止压迫颈动脉、气管和头颈扭曲。

2.3.3 备好消毒用品 准备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手术中协助医生清理伤口,清除创伤部位的异物和污染物,谨防手术切口感染,常规全头皮肤进行消毒。

3 术中护士配合

3.1 巡回护士的配

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选择易穿刺、血管粗并且容易固定的位置。同时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以及脱水剂,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深静脉穿刺,既能够调节输液总量,又可以监测静脉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为防止其坠床或损伤,需及时约束患者的四肢,以防由于躁动而引发脑组织外溢。

在手术抢救过程中,护士要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严格手术抢救的流程,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在治疗中,要注意室内温度,当患者体温过低时,要升高室温并且棉被保暖。由于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时间一般较长,出血较多,所以术中要注意保持吸引通畅。

巡回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突况要及时观察分析、快速反应,不能够慌乱,做到镇定自如、急中求稳,稳中求胜。护士在手术开台时,调节灯光确保良好的视野,及时补充消耗的药物,同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2 器械护士配合

准备好所需物品:常规消毒铺巾、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等。在手术医生结束后,应迅速清点棉布、缝针等无误后逐层关颅,做到又快、又准、又稳,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积极配合医生,使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手术时间。

137例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抢救成功120例,成功率为87.59%,死亡17例,其中7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余10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

4 讨论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死亡很高,常因严重脑挫裂伤并发脑疝,使得脑干受损从而导致中枢衰竭引起死亡。手术治疗选择恰当的开颅时机和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高压进一步恶化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因此,巡回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突况要及时观察分析、快速反应,不能够慌乱,做到镇定自如、急中求稳,稳中求胜。器械护士再配合医生时要做到“快、准、稳”,使手术顺利进行,为抢救成功创造机会,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林兆奋.282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7(2):12.

[2] 周良辅.神经外科手术图解[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杜,1998:225―247.

[3] 谭翱.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5):317―319.

[4]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3―285.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患者年龄均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0.1岁。患者病程有半年至5年不等。所有患者中已婚55例,未婚5例。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肿患者11例、巧克力囊肿患者48例、卵巢畸胎瘤患者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均对其实施全面性的护理措施。其主要包括了手术前的护理措施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1.2.1手术前的护理

(1)入院时的护理

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病患,询问病患病情,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热情亲切,以此能够提升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在询问病患期间,应始终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病患进行交流。根据病患的文化程度、年龄特征、社会背景和心理需求对病患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病患的病理特征向病患介绍相关的术前护理知识。同时向病患及其家属说明该护理措施的必要性。

(2)心理护理

由于卵巢囊肿这一疾病具有其特殊性,女性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情。因此,女性患者在手术期间具有极大的心理压力,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手术的成功率具有严重的影响。因而,在治疗初期,护理人员应当有意识的对病患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对患者讲解基本情况,消除病患不安的情绪。鼓励病患积极乐观的对待治疗,在病患出现好转的情况时,及时向患者提及手术操作的带来的好转情况,增强病患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护理时,应从细节中观察病患的需要,认真倾听病患的意见,及时为病患解决疑难问题。微笑面对病患,将乐观情绪感染病患,影响病患的心情,使得病患能够积极地面对治疗。

(3)术前准备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接受手术前晚应保证充足的睡眠。病房环境应干净整洁,光线良好,病房周围应保持安静,针对术前特别紧张的病患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可以对其注射镇定剂。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同时,主治医生应简单介绍手术的流程,手术的方式及名称,病患积极配合手术能够产生的良好效果,在手术前期,应最大限度减少病患对手术的紧张感。手术前半小时使用镇静剂,并告知病患手术是在充分麻醉的条件下操作,消除病患手术中的紧张情绪。

1.2.2手术之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在患者手术之后应及时监测患者心电和血氧饱和的情况。让患者保持畅通呼吸,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头向一侧偏,避免患者吸入呕吐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给予患者低流量的氧气吸入治疗,在提高氧分压的情况下,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在患者平卧6h后引导患者翻身,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2)伤口与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手术的当天让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量。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在患者伤口出现流脓和红肿的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注意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在患者伤口愈合之后进行洗澡。术后患者也应严密观察伤口的变化,避免感染和发炎的现象出现。患者在术后伤口出现疼痛时,通常情况下不予特殊的治疗。护理人员在此期间应与患者多进行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情况下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镇静剂进行止痛。

2.结果

本次治疗结果现实,卵巢囊肿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达到100%。

3.讨论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3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181-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按照每年0.1%的速度增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进行胃肠手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慢、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度均会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为此,该文特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术后临床特点,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50例,均为2012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占据25例。对照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9岁和50岁,平均年龄(65.22±0.24)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5例(60.00%)和10例(40.00%)。观察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8岁和51岁,平均年龄(65.29±0.20)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4例(56.00%)和11例(44.00%)。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比较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保证环境的舒适;给予患者进食、胃肠减压及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较差,加上切口疼痛的影响,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加大患者术后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大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关心、鼓励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2)血糖监测:接受胃肠手术的应激性刺激及肠外营养支持,均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机体功能下降,使患者血糖控制较困难。针对此现象,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心悸、呕吐等现象时,应立即检测患者的血糖,告知医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泌尿道护理:胃肠手术一般在术前留置尿管,待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及病情缓解后,及时拔出尿管。在尿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的尿道进行消毒,并将消毒棉垫覆盖在尿管的尿道口,降低留置尿管感染的发生率。

(4)用药护理:接受胃肠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手术应激反应会加剧患者血糖的波动。因此,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适量的胰岛素注射,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最佳范围内;随后在术后第4天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体征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血糖值及护理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值对比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12 h、24 h及48 h血糖值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知,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为92.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为68.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值[mmol/L,(x±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表2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系统代谢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接受胃肠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也在不断的扩大,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因素、身体及手术应激反应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血糖难以控制,促使高血糖几率的增加[3]。

糖尿病患者胃肠手术后的临床特点有:(1)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对胃肠手术的耐受性差,手术的风险较高,加上手术本身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使得患者的血糖升高,导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2)术后禁食会导致患者的血糖波动,导致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而高血糖会导致患者胃肠道粘膜蛋白的形成,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难以恢复[4]。因此,对行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理念已不再以护理操作技术为中心,而是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理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给予患者关心、尊重及鼓励,将对患者的照顾落实到细节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血糖监测护理、并发症护理及用药指导等措施,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患者血糖的波动,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通过从患者的心理着手,解除患者心中的苦闷,使患者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5]。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调查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被病人感染、被锐器刺伤、放射线、麻醉废气等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中。由于工作需要,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长时间站立、不规则进食等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探讨防护措施、笔者对6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含进修、实习护士)67名,年龄18~37岁,工作年限1~18年;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6人、护士18人、实习护士25人、来自其他医院进修人员6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0个项目。调查前向答卷者说明答案只做统计之用,无需填写个人姓名及一般情况,以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回答的真实性。共发放问卷67份,收回67份,回收率100%。

2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防护知识欠缺,见表1。表16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现状[n(略)]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100%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直接传递锐器(主要是指手术刀)。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用硬质容器(弯盘)传递锐器,护理人员也知道直接传递锐器极易损伤自己或他人,但仍认为直接用手传递是正常的操作方式,无可非议。48(71.64%)人使用注射器习惯性将针帽再套上;19人(28.36%)不回套针帽也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是习惯而已。实际上在注射器针帽重新套上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意外刺伤自己。国外有报道提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被锐器刺伤过[1],国内虽无明确统计,但估计会更高。护理人员有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很容易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种疾病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防护做得最好的是第5项,因为大家知道消毒液能导致皮炎过敏等以及此项防护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最不好的是第4项,大家知道病菌可通过医生人员的手在病员间相互传播,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成自然,淡化了这种意识,忽略了洗手这一重要环节。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2]。调查中还发现,54人回答知道实际工作和骨科、颅脑、肝脏等出血较多的手术要戴防护镜及配戴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只有27(40.30%)人坚持要戴防护镜,不愿戴的原因是戴防护镜感觉不舒服,会影响眼睛余光的观察。骨科、肝脏、颅脑等手术出血突然、血液易溅入眼内。有10%的人通过粘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而感染了疾病。因此在配合此类手术时防护用具的配戴是非常重要的。仅20 人(29.85%)在较长时间站立时经常活动颈部、腿部,配合手术站立时一般颈椎要前倾15~20度,长时间保持该姿势易导致颈椎病,腿部不经常活动,静脉回流受阻易致静脉曲张。本次调查发现接触病人体液或被病人体液污染的物品不是每次都戴手套的原因是:操作不方便,对没有病症的患者没有必要。这种观点是极错误和危险的,那些没有被标明为高危病人者,并不意味者低危险或没危险,而更具危险性(因医护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总体来看,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自身防护意识淡漠、知识尚缺乏,长期只强调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忽略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阶段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致使她们在临床实践中不能充分利用防护用具和正确操作规程很好地保护自己,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3.2应对措施

3.2.1做好岗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由手术室护士长、感染检测护士组成感染管理小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讲解有关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知识、职业防护方法及重要性。平时加强业务学习,熟知手术步骤及解剖知识,了解并预见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掌握被锐利物品刺伤后的处理措施、注射器的正确使用和丢弃、手术室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手术期间如何活动颈部和腿部以及HIV.HBV等传染病方面的知识。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2.2合理、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清洁或无菌手套、塑胶围裙、防水手术衣、防护镜或面罩、铅屏风、铅衣、弯盘、锐利物品回收器(Sharps Container,Tyco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有售)等均为手术室不可缺少的防护用具。管理者不要被科室成本核算的理念所束缚,要更新观念,以人员健康为本,提供足够的保护用具并鼓励大家正确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规定医务人员操作者应戴手套,检查治疗后应更换手套[3]。

3.2.3制订严格的操作制度及合理的实施方法在国外,有较为规范全面的防护措施。国内成文的手术人员防职业暴露的规范很少,大多数护理人员是在被发生职业暴露后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这个过程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有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因此,必须建立预防规范措施,制订手术室成文的护理操作程序:(1)规范手术器械台的摆置。(2)明确规定手术台上所有锐利物品均需放置于硬质容器内。利器的传递不直接用手传递(尤其对血液检测异常者),要通过硬质容器(弯盘)传递。(3)规范手术病人术前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病毒携带情况。(4)重点做好急诊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此类病人均应视为特殊感染手术用物进行处理。(5)注射器用后不回套针帽,直接弃入锐器回收器。术后将手术刀片、安瓿、手术间内打碎的玻璃等易造成损伤的物品弃入锐器回收器内,避免在清理过程中造成意外损伤。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老年;全身麻醉;精神功能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24-01

老年病患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的关注,其中一类术后并发症即为全麻后的精神功能障碍,该种并发症是指行全身麻醉术后的中老年病患在1d~15d内出现了社会行为、人格、精神活动、智力以及认知能力的改变。

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病人,全部病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为51~78岁,平均年龄为63.2岁。全部病例的ASA评分均达到Ⅰ~Ⅱ级,此外纳入病患未长久使用过精神类药物,且选取上述80例病患时剔除神经系统病变及精神疾病者。80例病例中有43例为普通外科,24例为骨科24例,13例为胸外科。

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其施行专业的护理措施。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护理工作经验以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结果:以上80例接受全身麻醉术的老年病患均于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紊乱。18例患者表现出一定的认知功能下降,65例患者在术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狂躁型精神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动、语无伦次、谵妄、烦躁、医从性很差、破坏欲望较强。经过护理工作人员的对其施行专业的护理措施,包括全面详细监护、心理护理、合理的治疗措施、无微不至的护理关怀,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术后1周至6周内,逐渐缓解恢复。18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术后10天内都恢复正常。

讨论:

有多方面的因素会造成型全麻术术后的中老年病患出现精神功能异常。其中可能包含有年龄、术中血压的持续波动状况、血氧含量、麻醉程度的不同。随着病患年龄的不断增加,中老年人机体的各项功能渐渐减退,因而中老年患者的精神功能因麻醉而受到的损害也渐渐增大。

我科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采取了下列护理途径。

严格监测病患状况:要按期对病患的病情状况实行严格的监护。在病患等待医治的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要随时刻关注病患的基本情况。详细熟知患者的病情,按照病患的病情状况,若有必要可以采取提前医治。

心理护理:落实好全麻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病患的心理服务工作。对心理进行护理可消除患者对该疾病产生的心理障碍,对病患的身体及心理的康复有利,护理服务工作人员与患者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护理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这就对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提出了必须仔细、严谨、认真的要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随时注意病患,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表现出关爱及帮助。许多全身麻醉术后精神障碍老年患者病程长,住院时间长,患者的病情通常容易变化,通常有病人因此出现失落、悲观、偏激、焦虑的心态,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应当多安慰和鼓励病患,耐心认真地对患者讲明疾病与治疗进展,消除病患对疾病的担忧,帮助患者建立打败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应当关注全麻术后出现精神功能障碍的老年病患心理情绪的改变,防止其精神上受到刺激,避免病患心理情绪出现较大波动,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部分患者因担心治疗费用问题,难免会出现焦虑心理,护理服务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疏导患者的焦虑心理,使得病患积极面对现实问题,解除其消极心理,积极配合与接受治疗。环境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保证精神障碍老年患者周围环境的卫生,干燥,舒心。全身麻醉术后精神障碍老年患者住院的病房应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要适时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同时避免有噪声刺激。护理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患者床单,保证患者的床位干净、干燥、整洁,避免滋生细菌。

用药护理:临床护理人员要注意指导患者常用药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防止患者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配合医生对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从而有效保证药物能够及时进入患者体内。在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要注意密切监视患者用药后情况,一旦出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健康教育,要向病人讲解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对患者清楚说明合理面对疾病的适当方法,协助病患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利于治愈疾病。对患者说明有关治疗与护理的作用,增加病患的顺从性。

由上述可知,临床护理有利于行全麻术老年病患的术后转归以及预后,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且使得病患尽早康复。因而,采取对应且专业的护理措施对老年病患进行护理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值得医务工作人员予以普及。

参考文献

[1]马晶,林萍,李雨姝.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6:178-179.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6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60例睡眠障碍患者按一定条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尽量使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相近,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最优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睡眠形态,提高了睡眠质量,减少了心理压力,降低了并发症。

【关键词】手术后 ICU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术后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1]。使身心得不到休息,不利于顺利度过手术后危险期,不利于早日康复,也成了手术后并发症的诱因之一。我们对60例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60列患者中瓣膜置换术2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房室缺修补术12例,大血管置换术1例,动力髋5例,颈椎减压术3例,外伤性脾切除术1例,重症胰腺炎2例,胆道手术2例,胃癌全切术2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5~74岁。60例患者中均无精神障碍,睡眠时间为30~90min,将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他们的年龄,身体善,治疗措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标准护理和对症治疗。干预组病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最好的护理支持和心理护理,以缓解病人的不适与焦虑,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准确评估病人睡眠的影响因素。②向病人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以及肌肉放松技术和注意力转移技术。③及早意识到药物治疗或医学处理的问题。④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和交流,从情感上给病人以支持缓解病人心理压力。

2 结果

2.1 护理干超短波对睡眠时间的影响(见表1)

2.2 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见表2)。

3 讨论

3.1 睡眠是机体活动必要的生理过程,维持正常的快慢波睡眠对于恢复疲劳机体的精神与体力意义重大[2]。而睡眠障碍则会使病人疲惫不安,增加不适,影响术后恢复,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2 ICU中术后睡眠障碍是比较常见的,常与病人的心理,躯体的创伤,环境,护理人员等有关,为此我们在为干预组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情感交流措施,从实验结果看,我们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干预组病人的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及治疗,还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特点,采取一些适当的心理行为干预,让病人放下包袱,分解压力,增进舒适度,才能促进睡眠。

3.3 本实验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解决了睡眠障碍问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这些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病人的睡眠型态,提高了睡眠质量。缓解了心理和精神压力,为术后康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敖新.关于改ICU一干二净的几点设想[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17

[2] 董慰慈,改桢先.护理学基础[M].第一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80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7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小儿;介入术前;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51-0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发病率大约为6.87‰~14.39‰〖1〗,每年新增18万-22万例,其中约10万例需手术。对于患儿这一特殊人群,术前需禁食水6-8小时,作为预防术中反流误吸的措施已沿用了数十年〖2〗。但有时手术台次多,延长了等待时间,患儿胃小,食量少,难以适应长时间禁食。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及家长的焦虑和不满。有文献报道〖3〗,过度延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会导致机体舒适度改变,禁水对舒适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时间的禁食水所致口渴、饥饿、哭闹、轻度脱水,甚至发生轻度头晕、出冷汗、心慌、虚脱等低血糖反应〖4〗,超过12小时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5〗。我科根据患儿的特点,予以新的护理措施,既保证了禁食,又不影响静脉复合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1日-2011年7月1日在我科实施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先心病介入手术的患儿共120例,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2-6岁。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男30例,女3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研究组患儿按照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患儿实行一般护理常规。

1.3 评价方法:

1.3.1 家长焦虑情况:两组患儿及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即时焦虑情况。SAS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设1-4级评分,经转换得标准分,总分≥89分为重度焦虑、70-88分为中度焦虑,51-6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无焦虑状态。测评均由固定的1名护士进行,测评之前可由护士对量表中的文字进行解释。

1.3.2 入介入室的恐惧程度:入介入室后1-5min,采用视觉模拟尺(VAS)测量患儿即时的恐惧程度,10分为极度恐惧,0分为无恐惧。

1.3.3 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采用《新桥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共9项,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设为3分、2分、1分、0分,便于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标识,并采用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焦虑情况:两组患儿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行各自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家长SAS评分均较采取护理措施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行新技术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儿家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焦虑情况(X±S)

2.2 两组患儿入介入室时的恐惧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入介入室时恐惧情况经VAS测评的平均得分为(6.73±1056)分,与对照组患儿(7.02±1.7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两组患儿家长在接受各自的护理措施之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行各自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均较采取护理措施前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行新技术护理措施的研究组患儿家长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措施前后两组家长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情况(X±S)

3 护理措施

3.1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留置针的置入:患儿难以适应长时间禁食需静脉补充5%葡萄糖氯化钠液,但由于饥饿、哭闹、出汗、脱水等,造成血管收缩,置入留置针增加穿刺难度。在术前一天患儿处于饱腹状态、精神良好、血管充盈的情况下进行穿刺难度减小,还可缓解患儿及家长的不良情绪。

3.2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饥饿感的消除措施:当患儿于术晨感饥饿时,给予棒棒糖吮含。虽然棒棒糖每支大概10-11g,热量不足以产生饱腹感,但可以用于安慰患儿停止哭闹,提高麻醉、手术耐受性。

3.3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心理干预:

3.3.1 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的医疗、护理等知识,对手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十分担心,如担心手术风险、预后、不知如何配合等。家属的这些情绪将直接对患儿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患儿更是家庭的核心,病情牵动所有亲人的心。患儿心理、生理都未发育成熟,存在恐惧和不配合。为此,我们对患儿和家属实行“双向心理护理”。并根据患儿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解答患儿和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疑虑,满足患儿及家属知情的心理需要。

3.3.2 音乐环节:音乐通过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感情、情绪趋于镇静,促进情绪稳定,减轻压力和焦虑,轻松愉快的音乐可帮助家长暂时淡化烦恼、调整情绪以积极的状态面对患儿手术,还可引导患儿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同时,播放一些儿童音乐和催眠曲,加快患儿融入医院这陌生而略带恐惧的环境,在术前晚还可使患儿尽快入睡。在手术当天可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术前饥饿感,使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提高手术耐受性。

3.3.3 游戏环节:可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中包括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下棋、玩游戏,让自己融入到与孩子的各种游戏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和术后的治疗护理。

3.4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一天的睡眠质量护理:保证介入术前晚充足的睡眠,使机体处于最佳手术状态。对有焦虑情绪而不能很好入睡的患儿按医嘱给予地西泮5 mg口服。

4 讨论

受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制约及儿童特殊心理的影响,就形成了儿童期的饮食习惯特点:饮食时间规律尚未养成,正餐时间较少,不宜耐受饥饿、喜爱零食,随时可进食等。住院期间的患儿多被要求流质、半流质饮食,通常术前会常规禁食6-8小时,如果手术台次较多,还会进一步延长等待手术的禁食时间。这些因素都会促成患儿在临手术前出现饥饿感,如果饥饿感进一步加重得不到满足,就会精神萎靡、哭闹,甚至头晕、出冷汗、心慌等低血糖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潜在的加重了手术风险。我科根据患儿这一特点,通过对患儿先心病介入术前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后,患儿在术前等待期未出现因禁食水所致口渴、饥饿、哭闹、轻度脱水等低血糖表现,至介入室能保持精神状态良好,对治疗护理积极配合。父母的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患儿与父母关系更加密切,对医护人员也表示信任,对手术增加了信心。此技术简单、安全、有效、利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等. 心脏病学实践2010-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13

[2] 吴敏.儿科护理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4

[3] 秦尚够,李素芳,刘丹.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2005,(21):32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8

[关键词]护理程序;心脏介入;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145-01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是整体护理的基础[1]。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心脏介入病人中,体现了这一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笔者对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283例心脏介入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3例患者中,男182例,女101例,年龄13-94岁,平均年龄59.12岁,心内电生理检查29例,冠状动脉和左右室造影83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包括临时和永久)105例,射频消融62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6例。

2 护理程序的应用

2.1 评估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人的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病人术前是否用过抗凝剂类药物和病人的经济、心里社会方面的评估等,术中评估病人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出血多少及术中有无其他不适应感,术后评估病人能否适应医疗受限的卧位,评估病人伤口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不良心理状况的表现,自我感觉是否良好,能否配合治疗护理操作等等。

2.2 诊断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会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2]。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有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恐惧、躯体移动障碍,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电极脱位等等。

2.3 根据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个体差异制订了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和具体的护理措施。

2.3.1 护理目标

2.3.1.1 能简单复述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术中配合和术后注意事项

2.3.1.2在医疗限制卧位期间生活护理得到有效帮助,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2.3.1.3 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或出现并发症先兆时得到及时发现、处理

2.3.1.4 能复述自身疾病的自我保健

2.3.2 实施措施

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不断收集新的资料和护理措施实施后的反馈信息,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护理计划,使之成为连续的、动态的、全面的护理。

2.3.2.1 心里指导:介入手术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患者大多数存在怀疑、焦虑、恐惧、担心的心里,术前应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做好安慰、解释和开导工作,我们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效果及医院设备和技术力量,并请已做介入的病友进行现身说法,以解除疑虑及恐惧,轻松、愉快地接受手术。

2.3.2.2 对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躯体移动障碍和潜在并发症--电极脱位,因此,术前护士应训练患者平卧位或在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导管移位或脱位,术后随时协助患者变换舒适的,一般是平卧和左侧卧位交替进行,禁忌右侧卧位,并按摩骨突处,以防褥疮发生,为了减轻患者心里负担,护士主动协助病人完成所有日常生活,并根据患者安装起搏器的类型,我们将指导病人肢体活动,若经肘窝处插管或者是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指导病人不要抬高术侧手臂,必要时用夹板固定上臂,双下肢可适当活动,若经股静脉插管,指导病人需卧床,避免术侧腿部弯曲而引起电极脱位或移位。

2.3.2.3 预防感染

2.3.2.3.1 术前常规备皮时应避免皮肤破损,并彻底清洗手术部位皮肤,更换清洁衣裤及床单。

2.3.2.3.2 严格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情况,随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按无菌技术随时/定期更换敷料。

2.3.2.3.3 体内有导管的,末端应用无菌纱布包好,避免或不必要的触摸。

2.3.2.3.4 Q4H监测体温的变化,并随时倾听病人的主术。

2.3.2.3.5 根据病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2.3.2.3.6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并尊医嘱常规用抗生素3-7天。

2.3.2.4 防止出血

介入病人常需要卧床休息1-3天(临时起搏器除外),根据介入的类型,我们将严格落实预防出血的措施:A绝对卧床休息,静脉穿刺8-12小时,动脉穿刺12-24小时,永久起搏器病人应平卧或左侧卧位休息3天,B在咳嗽、大小便时用手指压迫穿刺点/切口处。C选择合适砂袋/弹性绷带压迫,静脉为6-8小时,动脉为8-12小时,而永久起搏器则需用0.75~1KG砂袋压迫24小时后根据个体差异取或换成0.5KG盐袋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以防出血。

3 结果

把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满意率作为衡量标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1应用护理程序前后心脏介入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数比较

本组病例的平均住院日较应用护理程序前平均缩短了2.78天,经t检验,t=13.95,P<0.001,满意率上升了17.93%,经X2检验,X2=4.19,P<0.05。

4 讨论

在全面推进护理的今天,我们科学地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心脏介入病人中,并在工作中全面认真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病人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病员的所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病情恢复快,住院日数较运用前明显缩短,医疗费用相应减少,从表1可见,运用护理程序后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与以前责任制护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t=13.95,P<0.001;满意率有明显上升,从表2可见,运用护理程序后病人的满意率与以前责任制护理相比有差异,经X2检验,X2=4.19,P<0.05。因此,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的需要,是21世纪的护理学全面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9

1.1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实施的风险管理前后收治的240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男140例,女100例,年龄13~73岁,平均年龄(43.0±5.1)岁,所接受手术治疗类型:消化道出血、肾结石、胆结石、乳腺癌、肠套叠、肠梗阻、结肠癌、胰腺癌等。

1.2方法

1.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医护人员担当护理小组组长,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由责任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组长等组成,详细规定风险管理小组的具体职责,并按照具体内容实施,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2.2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

明确护理工作中各项制度内容,如不良事件发生后要立即上报,若不然应采取强制的惩罚措施;针对积极上报者,可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可有效保证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效果。

1.2.3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培训,锻炼医护人员的具体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保证医护人员能熟练相关业务操作。分析近期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明确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每个月组织质控小组进行巡房检查,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责任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评估护理质量,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1.2.4做好病房护理工作

为了保证病房护理安全,可通过建立醒目的标识牌,提醒患者防滑防烫。监控病房的湿度温度,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的病房环境中,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医护人员严格遵循病房探视制度,尽量减少探视,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同时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绝对的安静。

1.2.5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

根据医护人员的年资以及护理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针对人力资源缺乏的班次,医护人员可通过合理安排,保证在突发急诊以及患者人数增加下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1.2.6外科手术管理

在外科手术治疗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监控手术治疗情况,防止手术意外发生。术前有必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患者具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术前详细检查术中可能会使用到的仪器,保证仪器的安全无菌;巡回护理人员应提高仪器的操作水平,仔细认真填写护理单;严格实施手术室质量监控,组织定期考核调查,分析手术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护理风险事故发生17例,所占比例为7.1%,护理质量满意率为70.8%(170/24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5例,所占比例为2.1%,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8.8%(237/240),与实施前相比,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认知不断提高。临床在实施护理工作时,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医院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工作时,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和谐护患关系,保证护理安全是当前临床护理重点。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实施过程中,评估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探视人员可能造成的风险事故,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善。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预防,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护理工作是保证临床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且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以及风险,尤其是疾病种类多而繁杂的外科科室,则具有更大的护理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医护人员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护患沟通交流,正确患者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并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改善,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本次研究中,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0

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患病前未接受过相关方面知识教育。

担心术后影响性生活,影响生育。

主要表现

病人四处打听患同类疾病的预后。

不配合部分相关医疗检查项目。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疾病一般卫生常识。

病人情绪好转,积极配合医疗、护理。

护理措施

向病人宣讲本病的类别、特点、治疗及预后,让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指导病人读书、看报,增长一些卫保健知识,定期进行健康普查。

向病人介绍、传授本病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识。

重点评价

病人对本病有关卫生保健常识的了解程度。

病人接受治疗的态度变化,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

焦虑

相关因素

个体健康受到威胁。

担心个人婚姻、生育有所影响。

主要表现

忧郁、烦躁不安。

猜疑、伤心哭泣。

悲观、失望。

护理目标

病人情绪有好转,对预后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病人能逐步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

护理措施

及时向病人介绍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师、负责护士。

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安慰体贴病人,与病人多交谈,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

向病人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明确、有效的答复。

指导病人欣赏轻音乐,并主动与室友交谈、散步等,以分散注意力。

在做妇科检查、治疗等操作过程中,不要过多裸露病人身体隐私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请异性回避。

男医师为病人作妇科检查时,护士要主动陪同。

重点评价

病人的心情是否改善,情绪是否稳定。

病人焦虑的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效果如何。

自我形象紊乱

相关因素

手术切除生殖器官导致影响生育或夫妻生活。

化疗后脱发。

主要表现

病人自卑、羞于见人、封闭自我。

病人感觉生殖器官部分切除、头发脱光会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心。

护理目标

病人能正确对待自身形象的改变。

病人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恢复自身形象。

护理措施

利用同类病人目前工作、生活顺利的实例进行现身说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告知病人化疗后脱发是可逆的,指导脱发病人配戴假发,并教会病人保护假发的方法,即脱下假发用温水清洗灰尘,梳子顺梳、晾干备用。

对情绪不稳定的尚未生育的病人不当面谈孩子的问题,以免伤害病人。

主动与病人丈夫或男朋友或亲人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多给予病人体贴、关心、理解与支持。

重点评价

病人对自身器官脑功能改变的认识是否正确。

病人对自身变化是否已采取补救措施,效果是否满意。

口腔粘膜改变

相关因素

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

化疗药物副作用。

主要表现

口腔粘膜溃疡、糜烂,有异味。

口唇干裂、疼痛,进食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主诉口腔疼痛感减轻或消除。

病人口腔粘膜的损伤、炎症、溃疡得到治愈,口腔清洁。

病人或家属能了解口腔卫生的基本常识。

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家属做好口腔卫生,每天漱口3-4次,一般漱口液选用等到渗盐水、0.02%呋喃西林液、朵贝氏液等。

共2页,当前第1页1 口唇干裂,可涂少许石蜡油保护。

舌面、粘膜糜烂处可涂龙胆紫消炎。

病人应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过硬、过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刺激,损伤口腔粘膜。

必要时可根据咽拭子培养结果,选择适合病人的漱口液。如:①轻度口腔感染 者,选用朵贝氏液;②口腔感染、口臭者,选用1%-3%过氧化氢液;③霉菌感染者,选选用1%-4%碳酸氢钠液;④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0.1%醋酸液。

重点评价

病人口腔粘膜的恢复情况。

病人或家属能否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病人的饮食是否符合个体。

舒适的改变:疼痛

相关因素

肿瘤压迫。

术后伤口疼痛。

主要表现

腹胀、腹痛。

伤口疼痛、呻吟不止。

护理目标

病人自觉舒适感增加。

病人精神状况改善。

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腹痛时采取感觉舒适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卧位、躯体弯曲位或端坐卧位。

密切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腹痛患者未明确诊前,原则上不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指导术后病人进食低糖、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肠胀气。

保持病人床单位整洁、舒适。

鼓励病人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

重点评价

病人的休养环境是否令人满意。

病人腹痛、伤口疼痛是否减轻或消除。

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肿瘤慢性消耗。

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

主要表现

面色无光泽,嘴苍白。

精神委靡、恶心、厌食。

护理目标

病人及家属认识到营养不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病人能设法增加摄入营养物质的品种和数量。

病人的水、电觖质、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摄取足够营养的重要意义。

为病人提供令人愉快、清洁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不良言语的刺激。

嘱病人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能量消耗。每周测全重,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及时补充纠正血容量的不足。

指导病人进食品种多样、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动物肝、鸡蛋、瘦肉、豆乳制品、海产品、红枣等等。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品,如输血、白蛋白、氨基酸等。

指导家属为病人合理搭配食物、并请营养护士为病人制定合理食谱。

定期监测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值,以观察病人治疗效果。

重点评价

病人饮食结构是否符合病情。

病人食欲有否增加。

病人面色、精神有否好转。

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蒂扭转后肿瘤坏死。

广泛根治术创面大。

化疗后口腔粘膜溃烂。

主要表现

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下腹部疼痛,呈渐进性。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病灶。

护理措施

术前:

术前3天做好肠道、阴道准备。每天用0.1%的新洁尔灭阴道冲洗;每天用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3天起遵医嘱使用肠道抗生素。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1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3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采取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33~77岁,平均年龄为:(41.86±7.34)岁。对照组患者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36~78岁,平均年龄为:(43.72±7.77)岁。两组患者身体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手术室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重症胰腺炎这种疾病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因此其会有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同时还需要给予手术治疗。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听从患者的诉说,并告知该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治疗后能够达到的效果,使其缓解紧张情绪,并建立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手术准备护理

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包括年龄和合并疾病,尤其对于年龄较大,有高血压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因为手术选择全麻,存有一定风险,因此在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床旁X光片,B超和心电图,避免有突发状况的出现。

1.2.3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要简单告知患者手术操作中一些简单的措施。建立2条及以上的静脉通道,可及时给与输血、输液,选择上腔静脉的大血管,能够使液体快速输注到体内。并在整个手术中都保持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护,测量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并注意尿量和脉压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在整个手术中都要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感染等情况的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还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记录输入液体的数量、种类和速度。

1.2.4术后处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询问手术医师和麻醉师,了解手术情况,并准确连接心电监护、各种管道和面罩吸氧,并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尿量和末梢循环的变化,同时监测呼吸节律、频率和深浅程度,给予记录。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19例患者,护理显效12例,所占比例为63.2%,护理有效6例,所占比例为31.6%,护理无效1例,所占比例为5.3%,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14例患者,护理显效5例,所占比例为35.7%,护理有效5例,所占比例为35.7%,护理无效4例,所占比例为28.6%,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12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随着医疗水平的创新和进步,微创技术现已逐步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而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适应证范围也逐渐加大,尤其在女性的盆腔器官疾病、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卵巢囊肿及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因其较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小、恢复快及瘢痕小等特点,已经作为治疗上述妇科疾病的首选方式[1]。但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展,加剧了术中操作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并发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2]。为评价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过程中作用,现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278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及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19~53岁,平均(32.3±8.9)岁,手术原因:子宫肌瘤42例,卵巢良性肿瘤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异位妊娠2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8例,盆腔炎性包块7例,卵巢黄体破裂5例。观察组年龄21~57岁,平均(34.3±9.2)岁,手术原因:子宫肌瘤45例,卵巢良性肿瘤31例,异位妊娠2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9例,盆腔炎性包块6例,卵巢黄体破裂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取头低足高位,建立CO2人工气腹后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前进行肠道清洁、备皮,预防术后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首先,保持病房安静,减少人员走动,使室温维持在25 ℃左右,湿度维持在55%左右,定期更换床单,保持病房整洁。同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所患疾病相关内容的介绍,对患者的饮食、用药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其次,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焦虑情绪要耐心地进行开导,并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多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及必要性,并多讲解一些成功的手术病例,条件许可下可安排一些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之交流,使患者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术后对患者予以理疗及按摩,以缓解因腹内CO2刺激双侧膈神经而导致膈下肋间胀痛及肩部酸痛等症状。同时,关注患者的伤口愈合及饮食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与患者多进行交流,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此外,要将循证护理始终运用在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3],制定护理满意调查表由患者进行填写,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例数和基本满意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为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对照组的排气时间为(37.3±3.3)h,下床活动时间为(20.2±4.9)h,住院时间为(2.9±1.7)d,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为(24.1±2.1)h,下床活动时间为(11.6±3.1)h,住院时间为(5.0±1.9)d,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中患者满意为34例,基本满意61例,不满意44例,满意率为68.3%;观察组中患者满意为115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93.5%。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28.56,P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创伤较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且患者出血少,痛苦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较快[4]。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逐步发展,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仍需要本身的心情愉悦及身体舒适。因此,加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及减轻术后的痛苦,加快患者的恢复。

在整个围手术期的过程中,应将整体护理、个体化护理及循证护理融入其中,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和完善护理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将护理的每个细节都能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患者能够对个人情绪进行控制,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能够进行自我护理,并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形成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及时地对护理的实践范围进行拓宽,从而有效地促进护理干预措施的进展[5]。

近年来,对于在笔者所在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整个围手术过程中积极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感得到显著的改善,使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6-8]。本文研究显示,通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

综上所述,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要注意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Alperin M,Kivnick S,Yee Trudy Poon K.Outpatient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or large uteri[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2,19(6):689-694.

[2] 钱双红.人文关怀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69.

[3] Huang M C,Su T H,Lee M Y.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interstitial pregnancy[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5,88(1):51-52.

[4] Benhidjeb T,Gericke C,Spies C,et al.Perception of natural orifice surgery, Results of a survey of female physicians and nursing staff[J].Chirurg,2011,82(8):707-713.

[5] 黄春丽.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30-131.

[6] Wang Y L,Su T H,Chen H S.Operative laparoscopy for unruptured ectopic pregnancy in a caesarean scar[J].BJOG,2006,113(9):1035-1038.

[7] 孙积惠,黄静.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44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4):44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