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7:2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馆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图书馆;高职院校;管理
引言
新的信息网络环境的形成,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读者需求、文献类型、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因此,在信息数字化的今天,为了能更好地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能作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各自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目标,其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不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推动图书馆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步伐,用科学发展观来探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办特色教育和品牌学校的必然选择。
1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要具备自身的特色文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图书馆要注重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的发展,而软件提升就是图书馆管理的提升。图书馆的管理特色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最基本的体现在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它应当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形成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艺术等,让读者在获得热情周到服务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亲和力。
建设一个与自己学校的特色、品牌相得益彰的知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它必然也会形成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这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二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特色化。图书馆的馆藏发展要始终把握时代奋进的号角,始终与先进的文化样式相融合,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必须与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相一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目标确定、战略建立、计划制订,必须与学校的性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学校品牌等步调一致,成为学校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特色、树品牌的助推力。三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形式要民主化,决策程序要科学化。读者的智慧和经验,是图书馆管理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力量源泉。讲科学、顺读者心、重读者意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在“藏为用”的宗旨下,让读者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最优化。
2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要适应职院师生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发展如同其它管理理念一样,经历了一个以事或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是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图书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科学的、创新的、与时俱进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始终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放在馆的主体地位,把服务的对象即读者放在基础地位。主体的一切努力,主体能量的充分发挥都是为了服务好读者;读者的认同、读者的聚合就进一步夯实了主体努力的成果。在这一管理体系中,主体资源的开发是极为重要的。图书馆管理强调的“为书找人”、“为人藏书”、“为人找书”,就是要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服务读者,服务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在学校办学特色化、品牌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图书馆的主体——这些知识财富的管理者,在参与学校创特色、树品牌的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如何让服务于读者的总体目标与图书馆全体管理人员个人目标达到基本一致,全体管理人员在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个人在岗位上也得到充分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科学管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要适合学校工作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已经不单纯是对现代化设施、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提升到管理机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然要求和唯一选择。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科学管理,要了解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的管理体系。
要改变过去上课时间师生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时,图书馆人员上班,而课外时间师生有时间到图书馆时,图书馆人员却下班的时间错位现象。要制订适合学校工作时间特点的图书馆开放时间,以使更多的读者能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如笔者学校的图书馆不仅上班时间开放,课外时间、晚上和双休日也都开放;上课时,师生比较少到图书馆借阅时,图书馆就安排比较少的管理人员上班:课外时间、晚上和双休日,图书馆的读者比较多的时候,就安排比较多的管理人员上班,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学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还要想方设法把本来读书兴趣不浓的高职院校学生吸引过来,把他们本来无所事事的课余时间,尤其是那些双休日不回家的住校学生的时间吸引到图书馆里来,不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发呆、躺在宿舍里睡觉,或者做违反纪律的事。因此,作为在双休日有很多学生留校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要在双休日开放,让学生有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场所去处,让他们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过去,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图书馆在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休眠半休眠状态。为了改变原有反应慢的现象,必须构建便捷快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要具有系统的图书情报知识,掌握图书馆工作的一般规律,尤其要对藏书建设和本馆藏书的特殊性有深刻研究;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熟悉图书馆自动化操作系统以及机读目录格式;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本校专业设置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具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研能力,了解读者需要,熟悉馆藏情况。通过图书馆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的职业素质,去建设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24.
1 对图书馆创意管理的意义讨论
1.1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确保图书馆基本职能发挥的关键
要保证图书馆馆藏、借阅和维护就要全面的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并将它作为发挥图书馆功能的基础。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飞速前进,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越发的凸显其重要性。并通过完善其内部的各项管理,从而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交流的资源和平台,以及舒适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些都是新时期图书馆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1.2图书馆的创新对推动全国科研发展的作用
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就是管理知识信息资料,是学校或一些科研机构研究学术的思想支持和技术支持。所以,要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也就是学校和各科研组织、学术部门的努力重点。为它对推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
1.3社会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要求
对于图书馆的创新管理要求,它是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提高。社会的各界人士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文献的资料方面。因此,成为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就是要综合全面和高效。所以,这就要求图书馆方面要做适应社会需求的管理方案,不断的革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相应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创新,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方便、快速的资源信息提供服务。
2图书馆管理现状研究
2.1合理配置馆内藏书
现如今,我国的大型图书馆还存在着管理藏书量不足的现象,并且它的分配也不合理,不同的科学领域书籍分布混乱,因为图书馆内藏书资源是一个图书馆重点管理的对象,也是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的基本。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中,图书馆内的馆藏也越来越丰富,并且,他多数是以电子文档和纸质资源形式为主的。并且出现多种形式并存的现象。但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和收藏图书的数量仍然是比较少的,多出现图书馆中的藏书不足,更新书籍时间长等。并且,数字化的网络资源数据库建立的仍不够完善,信息数据资源的利用水平低,这些都是制约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另外,图书馆内现有藏书的科学配置不合理,缺乏一定的均衡性,这对于实现图书馆全面性发展十分不利,也是现在图书馆创新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2.2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因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使得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低,图书馆是知识资源信息保存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他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上看,图书馆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些管理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并且对其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专业性的要求,从而就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修养与专业技能。因为,这些方面的严重缺失和不足,使得大部分的工作人员缺乏服务精神,工作的积极性差,造成图书馆整体工作效果不佳。
2.3图书馆软硬件设施不足
因为,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一体的建设系统,所以必须要有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图书馆的维护和升级资金不足,就造成一些图书馆设施落后,现代化的程度低下。管理系统的软件和高性能的计算机配置不足,大大的制约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造成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困难。
3图书馆管理创新落实措施分析
3.1要强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立共享化的体系建设
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由于,用于建设图书馆的经费较少,所以,对于文献资料的收集也要加强,并且,在收集之前要做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书籍的动态信息和读者的需求率。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收集方案,还有,要完善图书资料的相关整理,做好图书的保存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共享的方式或是网络信息库的方式建立全面的完善的信息资源资料,从而提高图书文献的使用率,为读者提供优质的资料分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而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
3.2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信息服务
首先,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热情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机制,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积极的给读者进行介绍,增加读者借阅的选择性。通过对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满足远程用户的信息服务,实现图书馆的多样性管理模式,并及时的总结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地方,不断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
3.3加强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构建数字信息化图书馆
在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上,应该以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图书馆建设中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图书馆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时代。从而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还要在数字化的图书馆中建立资源的收集和查阅搜索模式,进一步的完善数据资源的探索机制。使图书馆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其进入到数字化管理时代。
3.4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对图书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其综合实力。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创新策略;数字环境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呈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数据的出现及推广应用,使学生、教师等获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部分高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图书资源具有重复性,特点资源匮乏。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同时图书馆相互之间的交流少,沟通渠道不畅通,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化局面。例如一些理工院校的图书馆资源主要以理工类图书为主,但是不同专业之间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造成资源重复性较高,为学生使用图书资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涉及到本专业的资源较多,但是关于社科类、人文类的资源较少,资源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
(二)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其主要工作是对数字库资源进行科学的保管,以读者需要为导向制定属于数字化环境中的综合资源信息,满足x者的资源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宣传力度不足。在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管理改革创新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求加大对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当前技术背景下,主要可依赖的宣传工具是:微信、微博、社交网络平台以及QQ等。
(四)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偏低。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竞争意识不高,工作理念陈旧,其主要表现在对待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方面。同时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受到专业水平不高的影响,其在进行一些有关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方面工作时表现力不足,无法满足读者的资源需求。
二、探究在数字环境下如何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改变图书馆管理理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图书馆经营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基于此,图书馆就应当改变图书馆管理理念,加大改造创新力度,将一些旧的、不合理的观念彻底摒弃。例如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限制条件比较多,而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方面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性化的经营方式来实施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意识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自身在新思想、新理念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转换传统思维发展方式,紧随时展的角度,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改革力度。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市场化经营理念来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形象品牌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对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图书馆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管理体质。另外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当针对这一创新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高职院校图书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也应当加大对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建立图书馆管理一体化系统,精简管理人员,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化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对提升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图书馆应当加大对管理体制的创新力度,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活动,打破传统管理方式,以现代化思维发展方式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
(三)加大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力度。在数字化环境背景下,传统管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图书馆基本要求,故而对图书馆管理服务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现阶段,图书馆管理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由过去的本馆服务逐渐扩展在广阔的社会服务中去,同时服务手段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过去的手工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计算机管理。在数字环境下,外界一些复杂因素的存在为读者的安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必须提升服务水平,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另外图书馆管理员应当加大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便及时了解读者的内在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环境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双向的。首先数字化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水平提高明显,符合当前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图书馆数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故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创新管理理念,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创新方案,创新管理体制,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级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其中初、中、高级分别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培育知识工作者、提升知识服务能力。该模式对于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管理模式;知识服务
1“三级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框架分类原因及意义分析
按照管理知识化程度,我们将“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框架分为高、中、初三级,其中高级战略为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其主要职责是科学评价知识管理活动;中级为培育知识工作者,其主要职责为营造创新型图书馆文化,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团队组织;初级为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其主要职责为构建知识网络,开发知识库。建立如此“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将高级战略定为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是因为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性、价值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与服务是图书馆建立并完善知识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因此,要提高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重视,积极转变网络信息服务的职能,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第二,人才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图书馆管理事业也不例外,知识管理的实现要仅仅依靠高素质管理人才。
因此图书馆方面要要重视对工作者综合知识素质和职业文化的培养,注重应在图书馆文化氛围,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建设,提高图书馆馆长和职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建立专业的知识型团队,这也是中级战略———培育知识工作者的主要目标。第三,一般情况下,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知识库的开发就表示图书馆开始实施知识管理方案,例如我国上海图书馆、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新泽西州医学与牙科大学图书馆等都是由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开始的。“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建立的主要意义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该模式界定了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系统、培育知识工作者系统和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服务知识水平与管理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所以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要以培育知识工作者为前提。其二为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核心内容在“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且该模式针对这些内容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的策略以及配套的管理方案,这些方案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服务能力。其三为知识管理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流程在该模式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图书馆只有积极培育知识工作者,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执行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不断对管理实践理念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贯彻实施知识管理模式。图书馆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服务水平的升级都离不开知识管理者的参与,因此图书馆要坚持完善各项战略措施,以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信息需求。
2“三级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实施战略
2.1初级战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罗纳德•梅尔和斯特尔特•D•盖洛普等人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应当包括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学习与自学习、知识通信与合作、知识获取、知识出版与组织、知识表示、知识检索等八项功能,该系统属于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图书馆管理层的授权访问需要管理者通过各种网络客户端接口得以实现,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构建与知识为基础的单元体系结构,需要加强与电子商务、相关咨询等方面的合作,其中知识服务层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作者和参与者需要通过LKMS访问电子数据实现传输层的一体化服务,需要严格按照图书馆管理协议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促进各层次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内部与组织、团体、个性等层次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加快广泛性知识网络的构建速度等都是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网络系统的重要意义。因此,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扩展网络知识管理系统,例如为体现知识的多重价值,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构建能够容纳多种环境机制的知识体系,创建有效网络运营机制;构建集成式管理服务体系与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等等。
2.2中级战略———培育知识工作者致力于组织、开发与维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是西印度大学总馆的管理理念,该管理理念强调对知识应用的创造性价值行为体系的开发,强调对工作者人文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致力于将图书馆服务人员培育成为知识的工作者。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者、计算机系统管理者、竞争情报分析员以及图书馆管理员等都是图书馆结构体系中的工作者。只有将其培育成为优秀的知识工作者,提高全体图书馆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图书馆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图书馆要强化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的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工作积极性,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实施坚持以服务主体客户和用户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思想战略,提高人文管理意识,全面提升用户的服务档次,最终实现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图书馆知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图书馆管理员要熟悉各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工具,积极参与各项有效的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知识检索能力;建立合适的馆藏建设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过滤与筛选图书馆内部资源数据库,提高自我知识组织能力;对具体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对知识管理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而图书馆馆长也要从多种层次上对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拓展,要着重培养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还要建立以人为本、自信、灵活、约束性强、诚实的思想思想核心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人际关系、认知技能、知识储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个人显著特征等能力。总之,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加大对图书馆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图书馆各个领域的学科类型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生涯,不断完善与强化各类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图书馆官员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2.3高级战略———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教育与学习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非常严谨的挑战。信息服务正在朝着知识服务发展,以往基于事物或者刚性标准化劳务、基于标准单一知识的信息产品、以提供文本信息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当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服务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定知识服务方式。应包括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狭义知识管理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专业化咨询团队模式、结构化参考服务模式等,要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服务。第二,确定用户知识服务需求,即确定用户的学习与教育需求、知识营销需求、知识创新需求、知识共享需求、知识组织需求、知识检索需求以及知识获取需求等。第三,开拓知识服务市场。图书馆要将发展战略重点定位在电子商务和科技创新两方面,要主动进军知识服务市场,树立以创新促发展、以竞争求发展的理念。知识提供服务和科技创新决策支持服务等知识服务都是图书馆可以为科研机构或者政府提供的科技创新。另外,图书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如远程教育、商业情报服务、网络信息整合与导航、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等等。第四,建立知识服务的管理机制,包括激励与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原动力机制、组织机制、领导机制、决策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周勇.基于知识活动视角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对策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知识。而图书馆在知识创新和推进科技进步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发挥图书馆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加强知识的整理、传播等,同时还要创新其管理模式,从而建设一个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图书馆,继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管理现状
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是以人工化为主,管理人员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都是通过印制文献来完成的,给读者提供借阅资料的服务也是人工完成的,这一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了。同时,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缺乏统一的单位对图书馆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各个图书馆都是分散管理,在自动化以及数据库的建设这一块更没有建立统一标准,造成资源配置非常不平衡。同时图书馆管理的行政监控非常严格,各个图书馆自比较欠缺,致使管理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2存在的问题
2.1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许多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在管理藏书量方面还有着数量较少的情况,而且这些资料书籍的分配也不合理,不一样的科学领域的书籍分布比较混乱。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发展,部分书籍出现了电子文档和纸质书籍并存的现象,这也是时展的必然以及读者的需求所在。然而我国在网络资源这一方面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因而不少书籍都缺乏相应的电子文档资料,书籍更新的时间也非常慢。同时图书馆在藏书的配置上也不均衡,继而使得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
2.2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但国内图书馆总的来说其服务水平不高。国内图书馆并不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行业,而且管理上也缺乏技术含量,许多管理人员都未经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培训,致使不少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缺乏服务读者的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图书馆的管理欠佳。
2.3硬件设施缺乏
图书馆管理要创新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比如积极构建数字网络平台等。但图书馆受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设施设备比较滞后,现代化的程度不高,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配置尤其缺乏,这些都致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非常慢,导致了管理创新难以进行。
3管理创新对策
3.1管理理念要改变
当前要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这是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关键。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创新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以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来指导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将市场竞争当中的服务意识以及竞争理念运用到管理创新当中。
3.2管理体制要创新
第一,管理体制要以人为本,树立以读者为核心的理念,让读者可以公平获取到其所需的信息,对于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到;第二,完善制度体系,遵循构建制度的原则以及图书馆运转原理来创新制度,在图书馆的财务、人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体制创新,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制度。图书馆需要深化人事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真正做到人才选用上的岗位公开、竞争公平、考核公正,同时还需要创新考核制度,这样才能让更多优秀的基层员工从中脱颖而出。
3.3服务和技术要创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今天,图书馆要进行管理创新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对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检索等方面实现智能化。通过电子信息平台的构建来完成文献采编、外借等一系列管理,以实现对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图书馆通过对现代技术的利用还能够将虚拟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博客等技术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查阅到所需的文献资料。
3.4提升馆藏利用率
在图书馆管理上进行创新还需要提高对馆藏资源、文献资料的收集力度,在资源收集之前还应该安排工作人员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以确定报刊书籍的动态信息以及读者对于书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收集方案。为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除了要对这些书籍进行认真保存之外,还可通过共享或者构建网络信息库的方式来完善书籍的信息资料,给读者以最优质的资料分析,让图书馆的书籍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传播知识的作用。
3.5创新组织机制
创新图书馆管理需要对图书馆较为传统的组织机制进行创新,让管理层级转变成为扁平化的方式,这也能够让领导者和下级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得以缩小,让组织结构在运转时会变得更加灵活,让部门和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在工作上实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给职能不一样的部门以不一样的工作任务。因为以往图书馆的组织机制在等级上是非常严格的,也就是说其机构是在分工完全的职能部门的基础上而构建起来的。实现组织机制的创新就是把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方式转变程外部的信息管理,继而提高图书馆在外部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机制的创新还包括变传统机制为民主高效率的组织机制以免资源出现配置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
4结论
在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要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就必须在人员管理、体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才,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来构建资源共享等平台,同时转变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乔文明,索大武.试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情报杂志,2003,22(1):111.
[2]陈黎敏.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91-92.
[3]冯毅.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继续教学研究,2012(12):76-7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读者服务和需求,都逐步个性化、多样化和纵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也开始成为主导,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据主要地位,更是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笔者通过分析现阶段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以期让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1图书馆管理
1.1图书馆管理的定义
根据《图书馆管理教程》的定义:“图书馆管理是指引导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动态的图书馆以达到图书馆的目标,亦不但使其服务对象———读者获得满意,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馆员亦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可见,图书馆管理就是要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4者关系进行平衡,并对其管理。
1.2图书馆管理的作用
管理是通过职能的发挥而构成,而图书馆的职能大致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评价者5项。图书馆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据主导位置,而图书馆管理职能的发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1)图书馆管理必须是统筹的。传统的统筹就是要将图书馆中各种业务管理、技术服务、财务活动和行政总务进行全方位统筹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同时,发展的统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实施图书馆管理,突破传统模式,学习国外先进方法,国内外管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管理持续发展。
(2)图书馆管理必须是开放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其需要容纳多方学派并共存,所以图书馆管理的学科和理论都是要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才能让图书馆不“闭关自守”,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
2现阶段图书馆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专业性学术人员的素质不高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每年都固定公开招聘,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近3年来平均引进10人以上;广州图书馆也不断扩大招聘人数,2012年公开招聘30人;广西图书馆2011—2013年分别引进6人、5人和2人;四川省图书馆2012年、2013年分别公开招聘11人和20人。各馆近3年来的引进人才总数略大于退休和调出人员的总和。但同时,由于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新馆需要人才,在招聘的专业限制上有所放松,在本科要求上相近专业也能录取;而研究生要求则更为宽松,有些公共图书馆对研究生的录用不限专业。可以说,虽然图书馆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但整体的科研水平却有所下降,能够从事专业性学术研究工作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相对降低。其次,一项调查显示,在西部12省区、中东部11省市区共23个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里,有7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图书馆的馆员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高。而在实践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地区的馆员略显慵懒,对于读者的问题多处于应付的状态,甚至对待读者咨询时态度冰冷,较为烦躁,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整个图书馆的服务形象。
2.2借阅量和图书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逐步扩大,经费投入也逐渐增多。正因如此,纸本图书的累积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虽然在2010年重新改进图书馆馆内结构,但旧的纸质书刊再加上新馆建设以来购进的图书,使得纸本图书越来越多。中文外借开架书库只有一层楼,却容纳了约55万册近3年来新购的图书,占据了70%的书架;中文闭架书库三层楼容纳了88万册图书,已基本占据了85%的书架;单本库3层容纳了11.5万册图书,占据了60%的书架。根据数据统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13年全年购书量40多万册,以此速度,四五年内图书馆的书架将不足以应对。从借阅量方面来看,读者的借阅量虽然随着公共图书馆可借册数的提高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海量电子书刊、网络资源的涌现,实际图书馆借阅量的整体水平却有所下降,特别在高校图书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诸多图书馆采用图书招标的方式选择网上购书,图书的质量相对较低。同时据读者借阅数据表明,许多馆藏中文图书零借阅率逐年上升,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5年馆藏图书零借阅率约为7%,但3年后的零借阅率将达到36.4%。
2.3图书馆电子技术无法与世界同步
虽然我国许多地区的省馆、市馆都投入大量资金改造新馆,但实际的电子技术仍无法与国外大型图书馆所媲美。国外一些闭架书库从建馆时就统筹完善,有些国外图书馆的闭架书库在整个图书馆的地下有七层高,通过全自动化操作来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传统图书馆的人力,更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以及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而在我国,虽然近几年图书馆在建设中也会引进新的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但由于财政的限制或者拨款时间的拖延,以至于到落实采购后实施运用,这些设备的技术已经落后,导致许多读者还是宁愿选择传统的借阅方式而不是通过这些设备。据了解,2010年广东某图书馆引进阿发迪自助借还机,但2013年的空置率基本达到90%,导致2014年又重新购入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海恒自助借还机。
2.4阅览室座位矛盾突出
无论是在高校图书馆还是一线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总是供不应求,虽然许多公共图书馆的新馆也增加了不少阅览座位,但仍然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导致占座、抢座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为读者提供近1000个座位,但工作日期间上座率也达70%,周末上座率100%,开馆前读者聚集门口等待开门,甚至许多读者因找不到座位而席地而坐。广州图书馆阅览座位4000个,电子阅览座位500个,尽管如此,平时的上座率仍在90%以上,占座的问题依然非常普遍。
3图书馆管理中的问题治理对策
3.1调整图书馆组织管理结构
对于图书馆人员专业性、学术性和工作素质等问题,图书馆可以进一步规范用人制度,进行行政化管理改革。由于图书馆女性馆员较多,而女性馆员普遍因心理上自我实现的不肯定性和兼顾家庭、婚姻而工作消极,对此,图书馆应适当提高男性馆员比例。此外,图书馆还要加强馆员的进修、科研、职称评定,增加多选专业课程和讲座,放宽馆员对专业性、学术性研究的条件,让馆员多参与、多了解各种项目,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除了专业知识外,图书馆还要注重对馆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外语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让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3.2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国内图书馆应多参考借鉴国外图书馆先进设备,加大力度引进先进技术;不仅如此,图书馆自身也要尝试研发符合自己图书馆的相关系统,以利于对设备的修正与提高,紧跟数字时代的脚步,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与时俱进,尝试将云计算加入图书馆管理中来,让云计算变成图书馆的基础设施,那么图书馆的整个管理会带来巨大变化。也许只需要一个云端就可以成就一个大的服务器和大容量储存,对于一线的设备维护就不再完全依靠网络部人员,这些付诸实践也会在技术上促进图书馆管理的完善。
3.3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不仅要保证电子书刊资源的提供,在传统的纸质书籍储存上也要继续继承。同时在购买纸本图书资源时,也要各部门统筹兼顾,采购部门和借阅部门协调沟通,可以多方面调查读者需求,也可以通过网站的搜索数据来相应增加热门图书的采购,减少图书零借阅率;对于闭架书库,应加大力度给予调整,以应对未来图书馆发展;对于阅览座位问题,可以学习香港中央图书馆,向读者申明无人占座超过15min后,图书馆管理员会将所有物品清空,让需求更大的读者使用。此外,图书馆还应最大限度地扩大有限空间,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提高读者阅览素质,了解读者需求,从而让整个图书馆氛围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2.
[2]尹达.图书馆管理中的悖论现象剖析[J].图书馆论坛,2012,32(3):28.
[3]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4]胡小菁,范并思.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7-9.
[5]柯平,朱明,闫娜.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9):83-92.
[6]张治理.论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本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71-73.
[7]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四):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及结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4):3-8.
[8]杨小玲,肖希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图书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10(4):26-29.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一、系统分析
1.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等的工作量大,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方式查找书目,不能满足借阅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信息系统。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有两部分人:注册用户和一般读者。一般读者经注册后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他人员只可查阅图书目录,但不能借阅图书。系统同时考虑提供电子读物服务,目前只提供电子读物的目录查询服务,不久的将来将提供电子读物全文服务。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访问读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分析。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解。
图书馆由馆长负责全面工作,下设办公室、财务室、采编室、学术论文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技术支持室。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办公室:办公室协助馆长负责日常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财务室:财务室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采编室:采编室负责图书的采购,入库和图书编目,编目后的图书粘贴标签,并送图书借阅室上架。
学术论文室:负责学术论文的收集整理。
图书借阅室:提供对读者的书目查询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
电子阅览室:收集整理电子读物,准备提供电子读物的借阅服务,目前可以提供目录查询和借阅。
期刊阅览室:负责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借阅。
技术支持室:负责对图书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3.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系统的业务室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环节。图书馆管 通过业务流程调查,理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流程。
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采编后的电子读物交电子阅览室。
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记人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借阅室管理员,借阅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书交给读者。图书馆设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中的意见,将读者需要的图书编制成图书采购计划交采购员购买。
4.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时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 处理过程联系起来。通过业务流程调查,理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流程。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采编后的电子读物交电子阅览室。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记人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借阅室管理员,借阅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书交给读者。图书馆设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中的意见,将读者需要的图书编制成图书采购计划交采购员购买。
二、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图书目录检索、网上图书预定、图书借阅、电子出版物借阅、图书采编、读者留言和系统维护等。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1.读者注册系统。读者访问系统时将检验读者账号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2.书目查询系统。读者进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检索书名或期刊。检索条件可以是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或关键字等条件,如果读者拥有不充分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图书预定系统。读者检索到需要的图书后,单击所需要图书条目,进入图书预定系统,读者也可以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进入图书预定系统。系统查询图书库,如果书库中有此书,则将此书为该读者保留三天。读者应当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
4.图书借阅系统。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5.图书采编系统。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6.电子读物系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中的电子读物的数量越来越大。电子读物系统处理电子读物的阅览、版权与安全等事务。
7.读者留言板。通过留言板,读者将需要的图书、要求和建议等记录下来,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交流。
8.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状况。
【参考文献】
[1]魏志强,王忠华,何敏,乔林.数据库应用实务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软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韩强.SQL SERVER 2000 程序员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吴起程.DELPHI 5企业级解决方案及应用剖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潇湘工作室、邢增平.Delphi6.0最佳专辑[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关键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互联网
摘要:文章从分析当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入手,探讨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科学开发和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4-0118-02
1当前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分析1.1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中,虽然也重视关于“人”的招聘和培养,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人力管理以业务技术、单位任务或现阶段发展目标为考虑对象,没有形成人事管理上的一整套管理思路,其中包括对人员的引进、培训、上岗、创新和发展的具体管理方案。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对现有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建立良好的图书馆人才管理体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梯队结构才能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但是当前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更侧重的是铁饭碗式的编制管理,忽视投入产出的效率管理,导致人力资本管理的缺失。在图书馆组织结构管理层面,馆员的规模反映了人力资源“量的规定性”,而从图书馆人才管理体系看,则更多地反映了组织中各个体人力资源具有“质的实践性”。因此,首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把具有丰富图书馆馆藏整理能力、知识和经验的人才作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力配置,而应该作为脑力劳动资本进行职务配置;其次,要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本奖励机制,编制整套执行力高的人才晋升和薪酬奖励机制,革新人才考核方案和评价制度,以最有吸引力的奖励机制招揽人才、培人才、留下人才。
1.2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管理冲突
信息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对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集成、汇总、运算和分析,从而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信息化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加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以不同楼层的馆藏人员提供的,这样的人事服务形式会受到时空的局限,只能“蜷缩”在一定的地区和限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为读者服务;信息化下的图书馆的服务是开放的,其人事的管理主要在于数字化集成图书分类汇总系统的管理。传统的图书馆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在于采购图书、编制书目及分类排放,担当的是社会传播者的角色;信息化下的馆员的工作任务在于收集客户端图书管理信息、进行读者的咨询服务、网络导航服务以及信息分享服务,担当的是信息“引航者”的角色。
2运用人力资本思想施行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价值意义与古典管理理论相比,现代管理理论更进一步体现出人本主义倾向。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分工越细,工人就越需要激励和协调,为消除授权过多或过少而对人的积极性的伤害,组织结构的设计须有利于沟通和减小冲突,并着眼于优化组织中等级和职能过程的人际关系。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文化和科学的汇总机构,在管理过程中突出和践行人力资本管理模式,是信息化环境下推行人力资源革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图书馆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3以人力资本思想统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3.1顺应网络信息化时展潮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为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理念
在可移动网络的时代背景下,几乎大大小小企业中的客户和员工已逐渐开始向创新2.0为前提的“互联网+”时代转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管理者对员工的定位已从传统的经纪人变为了知识人,更多地是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脑力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并非体力劳动。在“互联网+”为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原有的工作流程、人际关系、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和企业的价值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领导“专治”的管理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管理人员的职能从以前的制度约束变为相互理解、适度的引导与局部发展,员工成为帮助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合作者”角色。那么,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当知识消费者与员工都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交流沟通时,只有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网络化的环境。互联网环境下最大的特点在于云计算、快传递、高科技和智能开放,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人机交互式交流。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制度改革、理念更新和知识储存模式更新,以制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使全体员工能对相应的服务做出预测和科学管理。人才,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图书馆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管理模式。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应该重视人才,发挥人的软实力。
柳亚楠:网络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试探 3.2创新全体馆员激励鼓励机制,激发全员服务及运用、开发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自觉性
每个在图书馆工作的员工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但是编制下的员工管理模式会使其感到无聊乏味,进而降低工作效率,那么图书馆管理者如何制订激励机制,如何用“钱”来激励员工呢?利益驱动就是当前网络形式下创建激励鼓励机制使员工更为努力工作的最佳方式,员工追求工资增长和图书馆追求服务精益并获得社会好评的性质是一样的(见表1)。
3.3以宽容、宽松的理念构建图书馆和谐管理氛围,理顺人际关系,发挥群体优势
环境就是生产力。一个图书馆管理机构如果能创设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不但可以激发馆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而且还可以增强馆员的归属感、责任感,有利于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管理机构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为此,作为图书馆管理者来讲,一定要做好协调工作,切实加强图书馆管理机构内外关系的协调,努力创建和谐、舒心的工作环境,要经常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陶冶馆员的情操,努力创造人人思上、人人思进的工作环境;在做好内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在对外沟通、协调上狠下工夫,切实加强横向联系,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搞好图书馆各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关系更趋和谐,发挥群体优势,共同营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
3.4培养一批能适应网络化、数字化、云计算的专业化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
上海外服市场营销部市场发展副总监王恩君曾言:“伴随着互联技术的持续深入,服务与技术将实现真正的全面融合,为企业创新商业价值。”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牵手互联网打造全新未来,首先构建由云服务、“速创”核心系统、全国各地的图书资源委托汇总平台交互共享联合而成的数字服务管理平台;其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能适应网络化、数字化、云计算的专业化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管理中,大数据化已渐渐成为重要的管理工具。基于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有效资源,图书馆管理者在管理上可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与标准化服务,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能够合理地处理好员工、客户、领导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打下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袁闯,丁秀琴.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的新模式:浅谈网络教育在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6(5X):195.
[2]秦若萍,周萍萍.网络经济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7):179.
[3]张瑞莹.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0-11.
[4]郑颖佳,王爱仙,郭琪.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91-293.
[5]谢辉.试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7-128.
[6]郑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J].信息窗,2000(4):11-13.
[7]丁玉珍.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4(6):107.
计算机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就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科学应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本文就以高职院校目前的图书馆管理实情为基础,研究并提出网络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
图书馆不能单纯依靠人力来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性能较好的管理设备,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提高管理质量。图书馆管理要结合现代管理学中的方法和原理,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组织协调人力和物力,合理配置并充分使用馆中的软硬件资源,以达到预期效果,实现工作目标[1]。学校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学校图书馆的软硬件设备,而这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取决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从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结合网络技术,提出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图书管理缺乏时代性
图书馆图书资源相对缺乏,不能与时俱进。如今,多院校图书馆仍保留着大量年代已久的文献资源,图书资源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学生获取不到新的观点,满足不了师生的阅读需求,跟不上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文化发展相对滞后[2]。图书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便是文献资源,若是这个部分相对薄弱,那后面进行的管理工作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严重时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也是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一大挑战。
(二)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几乎仍旧停留在理论阶段,也就是只研究不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原因有二,首先是相关方面工作人员对于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研究脱离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实情况,参考其他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而且还缺少实际案例的研究。另外,没有实践研究材料的参考,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若仅靠不切实际的研究进行实践,将会带偏图书馆管理的发展方向,出现不良后果。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传统管理工作方式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馆内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与职业教育发展出现脱节等问题。近几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学科服务上,对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纵观后来相关图书馆的发展结果,发现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进展。究其根本原因,图书馆本身的基础条件准备不足,受到传统服务模式的限制,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文献资源建设良好,却忽略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立,有些顾此失彼;馆员的知识结构相对混乱,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得不到及时提升,营造不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图书馆的发展要立足于质量管理,明确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服务目标是辅助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有效完善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工作制度,实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工作制度的快速发展[3]。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
1.服务理念的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辅助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学校最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如今,创新是新时代的发展口号。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最基础的环节服务理念的创新。有了先进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才能得以发展进步。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服务理念涵盖了服务原则、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等在内的三个内容。要求图书馆的一切服务都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时刻保证读者在任意区域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信息,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师生传播信息和知识,所有的管理服务工作都要以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改变管理观念,提高馆员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使用先进的资源设备,及时更新文献资源,构造新型的服务体系,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学习阅读环境。2.服务内容的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的基本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馆、内容全面,在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同时,还能为读者进行额外推送服务的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的服务目标是通过各种渠道将文献资源中的专业学科知识传送给有需要的读者,营造出优质的阅读服务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课题研究服务。图书馆的服务目标是广大师生,所以无论是信息服务还是网络服务都应该以广大师生为出发点。
(二)图书馆管理工作标准的创新
1.加强抓住主要问题的工作标准。管理创新首先是将工作重点从过程转化为结果,不要求馆员采用固定的工作方式,只需要确保能达到工作目标,鼓励馆员主动找出并抓住问题的根源,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工作。2.提升全面解决问题的工作标准。通过运行管理创新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标准可以解决图书馆馆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工作现状;可以解决图书馆员对图书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准确的掌握的问题;可以解决图书馆员没有大局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看片面不看全局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图书馆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的将问题描述出来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图书管理工作方案。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新
1.完善特色馆藏数据库。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数据库功能单一,渐渐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建设特色的数据库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一种新型信息管理方式,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注入一股新的生机,它既改良了对图书资源的管理收藏模式,又给读者提供了各种获取所需知识的渠道。管理人员应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建立适合的具有特色的图书馆。对于已经建成的特色图书馆,应对其不断地进行改良和完善,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读者营造更优越的学习阅读环境。2.构建联合书目资源数据库。图书馆信息量庞大且复杂,人工管理难免会出现错误,要改正这些错误又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能较大程度的避免这些失误。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简化了管理人员的管理程序,而且使读者能快速查询并获取所需文献资源信息。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是需要按照标准建立一个完整的书目资源数据库,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是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图书馆的必备条件。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方面既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又因其各高校本身的原因存在差异,整体看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能一概而论,那些针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创新方法在不同院校的使用强度和力度也应因校而异。根据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文献资源利用率同时又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的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图书馆管理是内容复杂、时间较长的工作,急功近利的方法并不适用,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改善管理环境,提高管理人员质量,循序渐进,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广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1):254-255.
[2]肖小翠.管理创新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标准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5):96-97.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管理 信息时代 图书馆服务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管理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提出挑战,大学图书馆含有丰富的知识资源,是大学生及大学教师获得学习资源的主要媒介,也是拓宽知识面及扩大视野的主要场所。信息化的到来,使其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管理效率,然而信息时代中存在的问题是图书馆管理中应该注意的。目前,图书馆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图书馆管理的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相比存在的缺点
(一)图书馆有较为复杂的内部环境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这就导致图书馆有较复杂的内部环境,也是公共图书馆具有的特有本性。而这种特性导致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失窃,尤其是贵重物品的丢失,只要离开座位,就存在物品丢失的可能。因为社会上的人员比较复杂,而去图书馆就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所以在图书馆中警惕性比较弱,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而对于个人物品的丢失,公共图书馆是不负责的,这就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让人们主观上不想去公共图书馆。
(二)交通条件的限制
因为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是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设置在市中心等繁华地带,那么,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人们就会很不方便,不但有很大的车程,而且要考虑路费。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其目的是使读者可以免费地获得知识及资料,而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其获得知识的成本增加,使许多读者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比如,除了市中心以外,在距离市中心的城区等地设置一些小规模的图书馆,不但可以减少图书馆建设的费用,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公共图书馆的通用目的,使其真正服务于所有社会大众。同时小规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管理起来更容易。
二、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一般大学图书馆都需要有学生证或教师证才能进入图书馆,这就使得图书馆的环境变得简单化,没有了公共图书馆的复杂性,减少了公共图书馆出现的种种弊端,但是并不是说大学图书馆就是完美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图书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在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很多,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图书馆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一)图书馆图书种类的局限性
图书馆在选择图书时,前提是其内容积极向上,而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主要根据专业的门类,选择适当的专业性强的学术图书,但是对于这些学术性的图书来说,其范围却不是很大,例如,英文原版图书的需求是很多专业学生都需要的,因为此类图书的购书成本比较昂贵,所以在学校图书馆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不会购进这类的图书,使学生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从而挫伤学生到图书馆找资料的积极性。有的图书专业性太强,没有相应辅助解释的图书,如果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想学习这个专业知识,无法入门,为其带来困难,很多就知难而退。又如图书馆的图书还是以比较旧的文献为主,更新速度慢等,这些都制约师生到图书馆学习。
(二)图书馆座位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图书馆座位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容纳所有学生,平时图书馆拥挤的现象还比较缓和,如果到了期末考试时间,就会出现疯狂抢座或占座的现象,使其图书馆看起来比较混乱,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的因为抢座一再受挫,出现遇难而退的现象。另外,图书馆人满为患,很少会有安静的时候。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局限性
与中国大学相比,国外大学对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比较重视,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因此,图书馆可以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甚至还设置咖啡茶座,或者付费按摩等服务,使学生在图书馆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无比放松。因此,学生很喜欢到图书馆中度过课余时光。但是,中国大学图书馆截然不同,根据云南大学图书馆的实地调查可知,在构建图书馆的环境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及感受,缺少人性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座位的选择没有考虑舒适度,图书馆就是安静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大多数图书馆是禁止吃任何食物,使学生受到限制,不愿去图书馆学习。
三、大学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改善策略
(一)图书种类的改善策略
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要综合考虑师生需求,然后制订采购的预算方案,因此,图书馆是为师生服务的,图书馆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在制定问卷调查时,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选项,尽量全面地设置选项。然后,将有效问卷整理出来,对于每个专业学生的需求有清楚的了解以后,作为下学期图书馆购书时的重要参考,以此满足师生的需求,使其图书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图书馆可以在教师中进行调研,每个专业的教师对于哪些图书对学生有帮助应该最了解,可以为购书提出很好的意见。同时,也要加大对外文图书的购买力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因为外文图书比较贵重,而且外文图书的购进,可以吸引学生到图书馆中学习,以此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图书馆座位的改善策略
对于图书馆座位的限制,图书馆要尽量利用好图书馆的空间,在图书馆建筑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而对于占座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就我国而言,许多大学生图书馆已经建立了智能选座系统,避免因为占座产生混乱的现象的发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就可以专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图书馆管理员要对这个现象进行管理,积极主动地解决矛盾,杜绝占座现象的发生,对于长久不来的,仍在闲置的座位要将其物品暂且保管,为其他学生空出座位,以供学习。
(三)图书馆学习环境的改善问题
图书馆学习环境很容易解决,图书馆各个楼层可以设置不同的职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各时段的需求,可以将高楼层设置成安静的读书区,下面各层可以设置为讨论区,同时也要设置零食区,每个区发挥不同的职能,要严格执行职能的发挥,比如阅读区不可以带零食、随意吵闹、讨论等,维护每一层的秩序。如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图书馆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使其愿意到图书馆中学习。这样划分,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提高了学习环境的质量。
四、结语
大学生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才能实现其价值,针对大学生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及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提出对策,改善图书馆服务,对图书馆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慧晶.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王凯.基于RFID的图书馆古籍典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
[3]赵宏亮.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与策略研究――以内蒙古Y大学图书馆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钟晓诚.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
作为现代好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政策理念,是同时能够满足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求的,而不是以往很大部分图书馆,只讲究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方便。同时,如同市场,读者是顾客,遵循着“顾客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的良好服务理念,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时候应注重想读者所想,忧读者所忧,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工作,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顾客群体的要求,只有真正地把图书馆环境创造成读者学习、阅览之家,图书馆管理工作才能持久健康地发展。图书馆学家施莱格也曾经说过,“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图书馆服务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以人为本管理定义
以人为本的管理。其更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和谐、轻松而愉快的氛围,领导方式灵活。其是将“人”作为管理和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核心,同时平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一是平衡好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关系,注重顾客至上理念,坚持为读者做好服务摆在第一位,倡导所有工作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出发点的宗旨,从而极大限度地使图书馆自身价值得以展现。二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之中,注重民主,尊重、和平,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管理员,爱护关心员工,从而调动管理员的积极主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促进图书馆管理科学发展管理健康发展出一份力。
现代图书馆人本管理实质是一种注重人情味的新型管理理念与模式。管理者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注重尊重、认识、培养并发展人,进行人文关怀,善于组织团队人才,充分调动发挥馆员积极性;对读者切实关注不同群体的不同价值,引导读者奋发图强,把工作重点都放在对读者更好的服务上去,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环境亲切、温暖,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图书馆更如家。
刚性图书馆管理让读者感觉冰冷、机械僵化。而以人为本是一种转换图书馆员管理工作理念,让馆员以积极热情愉快心情,尽职尽责投入工作,而被服务者即读者也能从中极大感受到温馨,从而可在两种主体,馆员与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让读者感受到满意的服务效果。
2.将以人为本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
2.1普及新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更新观点
强化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的思想如同市场销售产品一样,图书馆的价值大小在读者对其利用程度,而图书管理工作是单调、繁琐的。影响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因素很多,其中图书馆现代化设备,以及书刊资源等是硬件设备,除去这些,我们依然可以利用另外的特色服务――人文关怀服务。我们应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图书馆馆员之中强化普及,让馆员知道,图书馆管理工作也是一种服务性质工作,试想,自己出去享受服务的时候,接受的是一种机械、冷冰的服务之后,整个服务过程是不是在自己接受完之后再毫无印象甚至有反感心里。因此我们应注重想读者之所想,换位思考,应注重在管理工作中树立新的方向,即以人文本,而轻松愉快的人文图书馆管理环境,读者与馆员之间很易形成愉快互动,进而自己的心情也会轻松愉悦,如此循环,更易唤起馆员的工作服务热情与动力。因而,提倡强化并普及人本管理思想,可以极大提高图书馆馆员积极与热情,从而提高效率,进而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和谐。
2.2提高图书馆素质,并开发和培养人才
图书馆的素质自然包含馆员与读者的素质。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与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图书馆员的时候要注意筛选,并不断组织培训,提高整体馆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同时给期望更大提升自身的馆员创造学习发展的机会,例如,可进行岗前、在岗培训、以及外派、互换馆员借鉴学习等不同途径。同时注重宣传读者应注重的基本文明素质。这样同时提升馆员与读者的素质,进而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和谐环境。
2.3图书馆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
良好的以人为本管理,可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状态。以人为本图书馆管理方式,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公平、公正地激励机制,促进激发着每一位馆员的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人都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激励馆员积极性、让馆员自主富有热情除了公平、公正地奖励机制之外,还需要管理者注重对馆员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馆员都感觉到工作环境舒适、和谐而不是压抑甚至会有一种被排外的感觉。因而,建立并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奖励机制,是建图书馆立人本管理必不可少的。
2.4创建民主图书馆管理环境
在图书馆内管理决策方面,通过让馆员加入决策民主决定方式,加强每一位图书馆馆员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位馆员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身对图书馆的存在价值,让每一位馆员充分感受到自己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带动馆员的积极性。图书馆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群众和参透性都很强的一线综合服务性工作,让馆员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去,既有利于增强馆员的参与欲望同时又利于做出切合实际的方案。而对于读者,可设置意见箱,对于读者来信意见搜集,让读者感受到受尊重,不同程度地加强读者责任感,利于维护图书馆管理工作。
2.5建立一种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一种关注馆员内心,而从其内心需求进行引导的管理方式。建立图书馆管理柔性管理,是指关注研究每一位馆员内心和行为规律,比如研究每一位馆员的工作目标、技能以及所渴求等进行研究,建立起较全面的奖励制度,最大程度地让每一位馆员的目标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满足,进而激发其更高的需求,从而对馆员建立起的一种潜在心里舒服力,使其将组织意志转为化个人自主的行动。这种方式是一种通过制定更加灵活而多变却又比较切实可行性很强的激励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更易持久的激发馆员的积极能动性,从而实现每一位馆员的自主管理。
2.6创造明亮舒心的阅读环境
环境与人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让读者心情舒畅,易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吸引读者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舒适、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包括:明亮不昏暗,装饰清爽典雅,挂饰易是陶冶人情操或激励人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或者是书法绘画等。而设置的读者条款应是爱护公物等条文,而图书馆员更是耐心、面带微笑的接待读者等,环境要遵循着人文,大器,为读者创造舒适的阅读氛围。
总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在不断完善,将其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之中,体现了图书馆管理正在转向向科学发展方向。人本管理最大的优势是其无止境的可创造性、灵活,同时顺应着新时代提倡的民主、和平、公正等新理念。而笔者更相信,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没有终结的,而图书馆的人本管理思想在等待着进一步开扩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6):24.
【关键词】创新;图书馆;项目化管理
一、我国目前的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职、权、责不统一。在国外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其运行完全独立于各级政府部门,而我国现行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是按照图书馆主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各个图书馆依附于所在系统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其独立性相对很弱,图书馆的生存完全依赖于相对应的各级政府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权、责相统一就有很大的难度。(2)旧的图书馆管理体制还在发挥作用。在旧观念的影响下,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把图书馆管理改革理解为应多建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规模,多聘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图书馆的馆藏量这只是重视了量的发展而严重忽视了质的发展,其服务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3)经验管理重于科学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图书馆管理仍然以传统的经验管理为主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图书馆无论是接受上级的领导还是对下管理都是以行政命令方式进行,上级领导往往不是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其进行管理大多是凭借经验而为之,通常会用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法令、制度等等方式管理。众所周知,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历史比较短,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不完善,有关图书馆管理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各种机制也不是很完善,与科学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与效益管理严重脱节。
二、图书馆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为:项目是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费用和性能参数下满足特定的目标而由一个人或组织所进行的具有规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相互协调的独特的活动集合。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去开展各种管理活动,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效计划、组织、控制,实现项目设定的预期管理目标。图书馆的许多工作本身就具备项目的特征,完全可以用项目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如图书招标采购、信息自动化建设、数据库开发建设、服务创新开展等。图书馆应用项目化管理方法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1)项目管理灵活,高效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它的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为图书馆创新工作提供了一个跨职能部门运作的解决方案。(2)项目管理是基于团队工作,以项目化的管理手段去管理图书馆活动,让图书馆员围绕图书馆项目开展工作,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3)项目管理面向成果,关注任务的完成,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确定,分工与责任明确,能避免因工作范围梳理不清而带来的扯皮与推诿。(4)项目化管理更适合于评估图书馆员的业绩和能力,因为项目目标清晰,达到目标即完成项目,项目的完成就是馆员工作绩效的具体体现,项目完成的好坏也正是检验馆员个人能力与水平的具体指标。(5)项目化管理方法有利于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项目认证与立项建设把图书馆的资源优化配置到重点工作与重点项目上,从而更好发挥图书馆人财物的效用。
三、图书馆的项目管理的实施
(1)确定项目。当工作中出现一项目标非常明确,而又有期限要求,有一定的工作量与复杂度且需要跨部门共同完成,就可以把它确立为项目,进行项目化管理。(2)组建项目小组。根据项目涉及到的部门,首先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该工作的人员。项目负责人应来自于与项目最直接相关的部门。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应被赋予管理专权,即在项目运行期间,可以直接协调指挥组内成员的工作,即使组内成员并非同部门的人员。(3)制定项目计划。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建立一个考虑周全的计划很关键。项目负责人在接受任务后开始运作之前,必须召集项目组的成员一起参与计划工作,通过参与制定计划会使他们对按计划执行项目变得更清晰和更具责任感。计划必须清晰地定义项目目标,然后对项目进行工作分解结构,就是确定需要执行哪些工作或活动来完成目标。这些细目构成了整个项目的工作范围。(4)执行计划并控制项目。项目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基准计划出来后,首先要建立进度计划里程碑。里程碑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工作进度有一个简洁、明确的时间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制订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和时间基准。(5)结束项目:及时评估,建立文档。项目工作完成后,并不等于项目管理立刻结束。项目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某个项目,还要从该项目中获得经验,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改进工作绩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是:及时评估,建立文档。
参 考 文 献
[1]胡军,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1981—2010)科研状况分析——以5所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
[2]徐双,刘勇.基于用户参与视角的图书馆营销路径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