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与实践

社会工作与实践

时间:2023-07-27 16:24:08

社会工作与实践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工作 探讨与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人才观念的变革,竭诚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提高素质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从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组织体系、长效机制、有效管理等四个方面对社会实践工作的运行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认识不能离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需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自身素质和树立正确信念的过程。社会实践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社会实践工作要按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的总体要求。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集中与分散的结合;坚持整和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工作原则,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教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正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体系

1、领导组织体系社会化、网络化

建立学校、社会、企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实现领导组织体系的社会化和网络化。在学校内部,建立以党政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争取党政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校外部,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指导、研究和规划社会实践工作。这样就从领导组织体制上为社会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领导组织和可靠的服务保障。

2、队伍组织体系专业化、团队化

在一定程度上,实践队伍由相同专业、特长、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成,可以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更好的服务社会。社会实践队伍在相对专业化的同时,也要具有团队化的意识。如今社会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而是更强调团队合作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能力、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从而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实行社会实践队伍团队化,有利于整和资源,发挥“局部之和大于整体,即1+1>2”的功效,同时也有利于学校集中精力指导,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

三、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1、社会实践课程化

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建立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综合测评体系,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其实践记录存进学生本人档案。

2、社会实践申报课题化、运作项目化

项目课题化申报,旨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规划和统筹,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项目申请者根据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需求,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其申报书和申报者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评价。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并要组织验收。项目的课题化申报,不仅节约社会实践资源,而且提高了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主要是想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控。

拟订方案是根据设定目标和预期效果,来制订计划,包括实施步骤、人员分工、经费预算和应急方案等方面内容。监控主要是对人、物、财以及活动进度进行监督。反馈是在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调整。项目化运作可以使活动按部就班,不仅可以提高活动的质量,而且有利于管理者对项目的整体把握。

3、社会实践基地化

社会实践基地化是巩固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从地方建设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部队等联系,有计划地建立各种类型的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发挥基地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综合功能,校方也应积极为接受地方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联合开展新产品,优先优惠转让技术成果,使双方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促进共同发展。

4、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多样化

学校应把握高校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不仅在形式上要多样化,而且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多模式的内容体系。从活动规模来看,社会实践活动已开始由个体局部向团队型、区域型大规模方向发展;从活动方式和层次上看,社会实践活动由社会调查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艺术优势、科研攻关、技术服务、知识培训、高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多方式、高层次方向发展。即使传统的社会调查也向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变。从内容上看,一年级学生主要开展军政训练、红色之旅、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主要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教学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主要开展见习就业、科技发明、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四年级主要开展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社会实践活动。从项目发展看,呈现出品牌化趋势,如利用寒暑假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系列活动。

5、注重老师的指导和参与

学校要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老师的指导和参与结合起来,社会实践工作才能更显生机。学生社会实践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离开老师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社会实践就失去他本身的意义。因此,必须注重老师的指导,并鼓励老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事实证明,老师有效的指导,不但能够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指导好大学生社会实践,老师参与是关键。老师不仅是社会实践的指导者,更是社会实践的参与者。老师只有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把握社会实践,才能及时纠正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才能把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结合在一起。

6、注重激励机制的建设

学校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跟踪评价体系,对学生社会实践下达任务、规定学时学分,对老师参与指导社会实践计算工作量,并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如评选社会实践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社会调查报告(论文)、社会实践示范基地、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并进行隆重表彰。

四、社会实践的管理

如何对大学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管理是社会实践成功的关键。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单位应及时运用当今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对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如矩阵管理、网络化管理、目标管理、团队管理等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提高社会实践工作的效率,提高社会实践工作的管理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1、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实践工作也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以往单纯的行政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的运行机制,应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社会实践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科学化的管理,使教育机制、实践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成绩考评、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2、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培训体系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目标等通识进行培训。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实践,并围绕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标开展活动以及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工作成绩。

(2)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理论再好,不会运用也是一纸白文。可以通过学术讲座、典型介绍、现场模拟让大学生对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户外素质拓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及风险意识培训。通过开设创新学选修课、创业论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风险意识。通过正面典型,鼓励学生追求成功;同时通过反面例子,提高学生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指导他们更好地做好预测和调研,提高对风险的驾驭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涉及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本文仅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组织体系、长效机制、有效管理等四个方面做了比较肤浅的探讨和研究。社会实践工作不是共青团一家的工作,它只有在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关心、学校支持、学生参与的内部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 新社会组织 党建工作 实践 对策

【作者简介】 郭建明,浙江省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人事科常务干事。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2-0026-03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社会组织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积极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新社会组织,推动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教育体育系统加强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也有助于“科学施教、真情育人”的办学基调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优质均衡,提升教体事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我们嵊州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机制。教体局党委把本系统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局党委委员建立了联系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工作机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如作为联系点的民办学校——市体育学校党支部,近年来该支部组织不断健全,党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人的模范表率作用,班子团结一心,工作制度完善,工作业绩突出,自2009年以来,学校获得了嵊州市文明单位,嵊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绍兴市人民政府和嵊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贡献奖”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学校近三年被嵊州市教育体育局评为“学校工作考核优胜单位”, 2012年通过了“绍兴两新组织先进单位”评估验收,办学效果深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好评。

(二)理顺隶属关系,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根据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在做好本系统党建工作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的方法,局党委指定专人对系统内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与组建工作指导。通过分类培训,近年来,已指导组建了嵊州市齐山职业学校党支部、嵊州市育民学校党支部和嵊州市小新星英语培训学校党支部等三个新社会组织的党支部。并按照 “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方便管理等原则,嵊州市齐山职业学校党支部由嵊州市教体局党委批准成立,归口教体局党委直属管理;而嵊州市育民学校和嵊州市小新星英语培训学校的党组织组建,因这两个新社会组织的办学地点分别在经济开发区和鹿山街道地域内,教体局党委经过请求市委组织部协调沟通,分别由市经济开发区党委和鹿山街道党委批准成立。

(三)提升规范建设,推进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的活动。按照新社会组织诚信强、党建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不断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的“一学二强三提升”活动引向深入。除齐山职业学校外,其他民办学校的活动场所基本达到了“五个有”标准:即有一定面积的党组织活动场所、有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有规范的室内布置(包括党旗、入党誓言、伟人像、党员形象牌、党员公开承诺栏、电视机、电脑、投影仪、学习资料、活动阵地牌等)、有规范的活动制度、有规范的活动记录。积极抓好民办学校 “星级创建”活动,组织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认真总结民办学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全面实施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定期考评制度,深入开展“党员之星”、“闪光言行”展示评选工作,努力形成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努力推动民办学校当的组织科学健康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水平。近年来,为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局党委通过内部推优、组织选派等形式,选拔高素质的党员干部担任民办学校的党组织书记。如嵊州中学初中部、逸夫小学等党组织的专职书记都是通过内部推优后,由组织选派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同时,选派政治素质高、党务工作熟的优秀分子担任民办学校的党务干部,如选派育英小学的副校长钱方法担任支部副书记,并具体分管支部党务工作。还建立健全了民办学校党务干部培训制度,针对民办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像样的党员活动室、发展新党员不够规范等薄弱环节,2011年组织了三个专题的民办学校党务干部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反响较好。深化“三培养两推荐”工作,努力把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业务精、懂管理干部,将党员中的业务骨干推荐为中层管理人员。近年来,局党委通过民主推荐和考评考察,已将民办学校中15位优秀教师提拔到学校管理岗位上,切实发挥了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坚持优质发展,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经过反复调研和酝酿,局党委根据教体系统实际制订出台了《教体系统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保证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我们除严格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的程序操作外,还把考察关口前移,即在所在党组织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局党委就派党务干部进行考察把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民办学校的党员发展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民办学校。近五年来,教体局党委共批准发展了19名积极分子入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在没有党员和未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努力消除发展党员的“空白点”。同时,切实加强了对党员(特别是新发展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大了管理力度。党员教育管理注重体现新社会组织的特点,贴近党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加强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的教育。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理顺管理体制

1. 进一步提高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局党委到普通党务工作者到所有新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都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循序渐进、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树立服务的理念、引导的理念、促进和谐的理念,从为促进教体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并重视本系统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2. 进一步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要按照谁审批谁主管、谁主管谁组建、谁组建谁管理,以及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等原则,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明确主体责任,切实承担起教体系统所有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任务。特别是对相对比较薄弱的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要切实加强指导,加强党建业务指导。

3. 进一步完善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加强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把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党组织建设好、规范好,努力把党员管理好、服务好。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针对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党员人数少,党组织力量薄弱的现实,把发展党员作为民办学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帮助制定好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吸纳优秀教师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认真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安排专人对培训机构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等了党员思想动态、工作状况。针对一部分党员存在“临时”观念,不愿意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民办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情况,通过反复宣传有关文件的精神,把教育党员及时转移组织关系看作是加强党员管理和监督、增强党员组织观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规范组建机制,着力完善自身建设

1. 因校制宜,分类指导组建工作。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在新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可以借鉴抓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先从民办幼儿园抓起,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要立足学校实际,针对民办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党员人数、工作性质及所属关系等时间情况,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有一定的规模,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独组建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少,但办公地点相对较近,平时来往比较方便的,可按照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就近与其他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组建联合支部,或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对仅有个别党员的,派驻“党建工作指导联系员”,对只有个别流动党员的,帮助他们把组织关系挂靠到离单位比较近的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对目前还没有党员的民办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联络员的基础上,先行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当的工作全覆盖。

2. 健全制度,创新开展党建工作。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党内生活,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党员思想教育,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打好基础;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使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要求。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把党性强、业务精、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行政负责人或管理者选拔为党组织负责人;继续有针对性地培养素质好、能力强党务干部,选择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和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党支部班子成员,构建学校党组织和学校行政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创造性开展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分散、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经常性的开展教育培训和让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建立活动经费保障、活动阵地建设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新社会组织中评先评优制度,增强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

3. 教育培养,积极发展新党员。要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和培养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教师,特别是高学历、有专长、一线工作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展壮大党在新社会组织中的力量。注重把发展党员工作与培养后备干部和培养业务骨干结合起来,培养引导年轻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入党;注重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党组织在民办学校(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已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中,通过上报“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及一年计划”等形式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及新党员发展的力度,为党员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三)创新活动机制,着力发挥组织作用

1. 加强思想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员及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展“做一名优秀的民办学校教师大讨论”等活动,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保留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成为学校与教师沟通的桥梁,促进全体教职员工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

2. 主动参与决策,促进学校民主管理。民办学校党组织要主动与校董事会协商沟通,共同研究确定学校的重大事项,主动参与民主决策。要围绕校务公开,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广泛发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着力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公开化、民主化。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3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4BSH10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26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女子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4

一、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环节

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一)以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和谐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腐倡廉工作要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促进发展,惩治腐败保证发展。

1.从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保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在社会领域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淮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了对市委、市政府有关“实干奔小康,建设新淮安”五大战略以及淮河入海水道、宁连高速、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四项社会保障资金、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程项目和重大活动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党委、政府政令畅通,使反腐倡廉工作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从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社会建设的各项改革措施之中,使反腐倡廉与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相适应、重要步骤相一致、重大举措相配套。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个改革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既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淮安市立足源头治腐,将拓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域与深化经济社会改革同步推进。针对政府投资项目暗箱操作、效益低、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实际,积极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对政府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代建制”,并加强县乡两级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管理。通过实行“代建制”,使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彼此分离、相互制约,有效遏制了腐败。

3.从解决影响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为社会发展清阻除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淮安市大力倡导“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软环境建设理念,以效能监察为手段,通过全面推行首问负责、行政问责和服务承诺等制度,深化“万人评行风”活动,着力整治执法不公、推诿扯皮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群众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满意度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82%上升到2006年底的99.2%。

4.从严明纪律入手,严厉惩治腐败,为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秩序。腐败破坏生产力、削弱战斗力、瓦解凝聚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敌”。淮安市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查好,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了一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破坏政治纪律的案件,、权钱交易的案件,认真查处了在征地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社保基金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同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着力警示教育大多数,使办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以建设勤廉政府为重点,立足于促进行政提速,积极推动行政创新和服务创优,为社会建设打造低成本的行政运作体系

构建勤廉兼优的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加快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1.以提高效能、服务有力为目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近年来,淮安市围绕“行政创新、服务创优”,按照“途径最佳、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要求,在党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流程再造和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服务效率;加强市、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等“政务超市”,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

2.以公开透明、强化监督为手段,深化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运行。不断扩大和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关键。秉持这一理念,淮安市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和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大力实施权力“阳光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部公开。同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为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以制度化、法制化为导向,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大力推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多头执法等问题,促进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行政问责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健全决策程序,把预防腐败延伸到决策领域,推动各级各部门科学、民主和规范决策。如,针对城市化进程中规划失误易发多发的情况,淮安市规定对城市经营类项目必须由市规划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市公益性项目投资评估委员会集体审核把关,并公开接受监督,避免规划失误,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坚持以民为本,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和群众利益,为社会和谐夯实基础

社会建设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以人为本”。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是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积极稳妥地推进涉及群众利益的经济社会改革,让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得民心。坚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统一,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几年来,淮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育才助困、安居、居民医疗统筹及居民医疗救助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民心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构建“和谐淮安”打下了良好基础。

2.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露笑脸。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办顺民意、暖民心、得民心的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淮安市围绕征收征用土地、城镇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强力纠风治乱,取得明显成效。如通过建立农民工“维权监督卡”、“劳动计酬卡”、“维权承诺卡”、“教育联系卡”和“维权热线”等制度,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致力民情直通,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拉近政府机关和百姓的距离。近年来,淮安市为了解决偏远乡村群众上访难、重大预防难、复杂疑难处理难等问题,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立体式“直通车”,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服务;为有效解决“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连续6年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住村蹲点活动,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问题;为了督促部门和行业改进作风,从2001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创办“行风热线”,解决了大量复杂疑难问题,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四)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方向,以制度创新为有效途径,多层次构建让群众广泛参与的参政议政平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行政管理与公民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以完善民利保障制度为核心,通过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

1.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保障和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程序。畅通党员提意见与建议的渠道,切实保护党员行使民利。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党员权利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和纠正党员不正确行使民利或滥用民利的行为,着力在党内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以载体创新为突破口,保障和发展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淮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向群众公开,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使群众满意”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基层群众民主参政议政的渠道。结合村(居)务公开,在全市推行村(居)干部“勤廉双述”和村级财务“报前会审”制度,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民主监督。今年初,又在全市开展“村站联动勤廉点评会”活动,以制度设计让群众说话,说管用的话。先后有1618个村、站(所)近3000名基层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20多万名群众参与了点评,提出意见或建议8200多条,有9名干部受到批评和组织处理,此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

3.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淮安市针对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干部人事、行政审批、财政税收、投资等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一方面,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提高年活动,逐步形成依靠制度有效防治腐败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派的监督作用,通过在媒体开办“廉政聚焦”、“廉政经纬”及“行风热点访谈”、“直通车每周一诉”等,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以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有效途径,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政文化教育,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思想道德文化支撑

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全社会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这也是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全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和巩固。一段时间以来,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世界观倾斜、价值观扭曲、群众观迷失、政绩观错位、权力观倒置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淮安市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

2.围绕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评议考核,以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突出问题。要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大力推行“述廉评廉考廉”等评议考核制度。将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尺度,将现行的政府绩效考评由“官考官”转向“民评官”,将干部的政绩评价回归于服务对象,激励各级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围绕在全社会培育“廉”、“正”理念,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近年来,淮安市依托反腐倡廉“五大教育基地”(理论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舆论教育基地),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以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与此同时,坚持特色建设、层级建设和“借景建设”等理念,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是个全新的课题。在理论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本质内涵、运作机制、工作规律等都亟需进一步廓清。在实践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目标内容、体制机制、方法途径、发展方向等刚刚破题,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探索。我们必须从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研究反腐倡廉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增强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发挥反腐倡廉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深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内涵的认识,进一步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理念。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做好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反腐倡廉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更好地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四种新理念。一要牢固确立以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来保障、服务中心和全局的理念。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初步实践证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许多突出问题,诸如违规征地、企业排污、看病难、上学贵以及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尽管原因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发展观问题。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点,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牢固确立“大党风”的工作理念。社会建设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的就纪检抓纪检的工作思维定势。要按照“与社会建设贴得更近,与中心工作贴得更紧,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服务更加有力”的要求,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的任务、职能,不能仅仅从自身的职责考虑能为社会建设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是要从社会建设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考虑,更加自觉主动地融入社会建设,凡是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要求相违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都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责无旁贷地去抓,使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更及时、更有力、更到位。三要牢固树立开放的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深刻把握反腐倡廉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总体趋势和特征,切实解决过度神秘化带来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建设形势需要的问题。坚决打破在封闭状态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自我循环体系,消除纪检监察工作与社会建设之间积淀的无形壁垒,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姿态和开放的方式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尤其要跳出传统的工作模式,跳出纪检监察机关原有的工作定位来谋划反腐倡廉工作,把工作视野拓宽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纪、行政等多种手段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开放性、开拓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统一。四要牢固树立和谐的工作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提升,对工作的目标、标准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以和谐的理念去开展工作,用和谐的标准去衡量工作,把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战略意图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纪检监察机关不仅成为专门的执纪监督机关,而且成为社会和谐的“推进器”;使纪检干部不仅成为惩腐肃贪的勇士,而且成为社会建设的和谐使者。

2.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立足于多领域协调、多层级联动,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做到系统融入、整体运作。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充分认识社会建设系统中各种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复杂性,必须遵循社会建设规律,准确把握腐败行为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坚持系统融入、整体运作,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的前瞻性、广泛性和协调性。要把整合资源、增强工作合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整合纪检监察系统内的各种工作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整体工作效能,而且更要注重协调、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发挥反腐倡廉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对人民负责,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彰显“为民”特色,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把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的愿望和行为引导好、组织好。一要在指导思想上吸纳民智、体现民意。完善以民主测评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体系,用“民声”引领反腐倡廉工作,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服务人民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反腐败工作业绩的第一尺度,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二要在工作部署上呼应民声、维护民利。要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确立工作重点、制定工作目标,时时处处体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以及与民争利的行为,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要在工作落实上体现民主、借助民力。民主和公开,是依靠群众深入反腐倡廉的保证。只有让群众参与,才能让群众满意。要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同时,构建多种形式的让群众广泛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5

一、立足本区发展,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提高预防工作专业化水平

一是以区情为依托,体现“三环预防”工作定位。我院依托闸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按照区委制定的“南高中繁北产业”的战略要求,结合区域特色和工作重点,明确“三环预防”工作定位。一是聚焦南部苏河湾地区开发建设,深入开展华侨城地块等大型项目的创“双优”工作,重点关注资金安全问题,加强对动拆迁领域的调研,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二是重点关注中环大宁地区民生领域职务犯罪问题,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方犯罪”为线索,深入了解“药品回扣”屡禁不止的根源,适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检察建议,加大综合治理和民生保障力度。三是加强与北部产业园区在廉政文化建设和党建联建等方面的合作,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

二是以示范单位为动力,突出“三位一体”专业特色。作为市院确定的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专业化示范单位,我院将其作为检察机关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切实提高检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契机,为此制定了“课题调研—示范项目—重点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其一,以调研课题《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网络化的实践与探索》为基本框架,深入回顾和总结预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认真研究国际上在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以提出能够契合当前预防职务犯罪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其二,将示范院项目作为我院加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做到三个“主动”:主动融入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保障体系;主动将检察机关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的信息、宣传、教育资源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主动切入职务犯罪高风险领域,提升防控能力。其三,将我院特色项目和创新思路融入到主要工作中去,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配合,基础工作做扎实,重点项目出特色,品牌项目有创新。

二、强化预防网络,建设廉政文化,努力拓展预防工作社会化途径

当前,我们认为推进预防工作社会化,应当积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社会各级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检察预防的职能作用和专业特长,充分利用创“双优”工作和预防协会的平台,努力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1.以廉政文化为导向,发挥三项作用。将廉政文化融入预防宣传工作中,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化、公众参与性强的廉政文化宣传途径,促进以廉政文化为导向的社会预防腐败氛围的形成,体现预防工作“警示、教育、宣传”的社会功效。

警示:推进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本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力争在我区建成集预防职务犯罪展览、集中教育培训、远程警示教育于一体的廉政教育基地,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展开廉政警示教育。

教育: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课程进党校活动。我院已与闸北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党校等五家单位联合会签了《关于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课程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意见》,将廉政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有力保障。

宣传:扩大预防宣传的社会影响。一是积极运用好新型媒体的传播作用。以我院两部全市检察系统廉政公益广告获奖作品为契机,建立与社会公共媒体的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各阶层参与职务犯罪预防的积极性。二是在国有企业开展廉政文化巡展活动,协调指导协会会员单位开展廉政公益广告的创意制作活动,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三是以闸北门户网站为窗口,在区域“大宣教”格局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及时宣传检察预防工作情况,并将检察预防宣传工作深入社区。

2.以预防协会为平台,做好三项工作。作为全国首家成立的“闸北区预防经济犯罪工作者协会”,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5年的风雨历程。在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协会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协会的社会化功能,在突出检察机关组织、协调、联络职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会员单位的自我教育和主动预防作用。

一是夯实基础,不断健全协会网络。首先是按照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修改协会章程,使其更符合当前预防工作的形势需要。其次是扩大参加单位的数量,有条件地吸纳非国有企业单位进入协会。第三是不断激发协会的内在活力,完善行业预防网络,规范协会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单位在人员培训、警示教育和专题预防方面的工作指导。

二是注重效果,全面落实协会制度。做好协会理事会议和联络员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预防咨询和企业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召开信息交流会和专题研讨会,提高内部刊物《预防与交流》的质量,提高会员单位对反腐热点问题的调研热情,通过参与课题调研增强防腐意识。

三是创新机制,源头预防职务犯罪。充分运用预防协会的功能,突出其在检察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工作调研和交流,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涉及民生问题的专项治理。通过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抓好源头预防。积极探索专家人才服务工作,突破瓶颈,拓宽社会预防的重点领域和途径。

3.以创“双优”工作为载体,带动三个提升。我院积极推广第十人民医院“项目党建”的创举,积极参与申通地铁维保中心和中铁工程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探索,就是要将检察机关的专业优势与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衔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预防社会化。

一是方法创新提升“创双优”内涵。2010年9月,我院与第十人民医院在内科病房综合楼项目创“双优”过程中,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首家由建设、施工和监理三方共同参与、属地建交委党委批准的工地临时党支部。支部成立后,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借助党建联建平台,依托区建交委和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开展了健康义诊、青年联谊、工地维稳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创“双优”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是制度创新提升“创双优”质量。我院致力于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与企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有效运用“科技+制度”的新模式,提升反腐倡廉的成效。结合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示范项目工作要求,我院重点在申通集团维保中心后勤与物资保障公司及中铁工程公司上海分公司开展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上做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以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力争推广到其他工程建设创双优活动中。

三是成果推广提升“创双优”影响力。一是指导会员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立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二是向会员单位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廉政建设“科技+制度”模式的日趋完善;三是及时总结协会会员单位在廉政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2012年3月,在由市院、市建交委和申通地铁集团公司召开的深化上海轨道交通创“双优”工作会议上,我院作了题为《重心下沉深化“创双优”活动加快步伐推进廉政风险放控机制建设》,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轨道交通纪委领导表示要将由我院参与指导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工作向整个集团全面推广。

三、预防工作专业化、社会化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几个问题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6

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恩泽百姓、惠及子孙”的“惠民工程”,是覆盖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富民工程”,也是“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建国60周年之际,迅速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且挤进了部级新农保试点县盘子。为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生活保障水平,促进和谐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县从10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保工作以来,全县上下通过广泛宣传政策、试点引导、典型带动等多种形式,新农保政策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让百姓看到了实惠,吃下了定心丸,全县广大农村居民参保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20xx年4月底,全县参保缴费的群众共28569人,占应参保对象的90.7%,累计收缴参保资金347.71万元,已发放养老金7500余人,累计发放养老金341.25万元。

——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具体体现

,在安康市率先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老百姓“病有所医”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初,县委、县政府把“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富”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和谐建设的工作思路,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县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乡村了解群众的对参保缴费的意见建议,掌握对养老金的愿望要求,并赴最早试点的宝鸡市凤县参观取经,制定了《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并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对参保补助和待遇补贴作出了适当提高,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民养老的关怀。于20xx年10月1日在全县14个乡镇近6万农村人口中正式启动,为今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县上下齐动、齐心协力是保证新农保政策深入推进的前提

作为试点,全安康市仅此一家,没有经验可借鉴。在推动过程中,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动员,广泛示范引导,使新农保试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三级书记抓农保的领导责任,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担任各级新农保领导小组组长,行政领导任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责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联乡镇领导任驻乡镇工作队队长,抽调了98名科级领导组成98个工作组驻村宣传政策抓进展,保证了新农保全面推进。二是深入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宣传讲座、电视、网络、印发政策指南、新农保挂历等多种形式,对全县16800户农村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保证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成人皆知。三是示范引导。在建国60周年前夕,在9个乡镇对符合条件的783名农村老年群众举行了农村养老金首发仪式,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了新农保政策给农民养老带来的实惠,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带头高档次参保缴费更加坚定了农村群众的信心。四是服务周到,政策扶持。各级工作人员深入乡村院落开展政策宣传的同时,积极为农民提供参保资料提供便利;江口、城关等乡镇部分有积累的村积极为农民参保提供补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级当前关注的重点,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养老问题,涉及每一个农村家庭、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了农民养老问题,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大胆地走向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

县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全县人口7.4万,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6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9020人,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通过推行新农保试点工作,一是解决了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为全县老年农民提供了养老保障。在首发式上,领到养老金的老人感慨地说:“农村养老金的发放,等于是共产党给我送了一个儿子”。二是减轻了务工人员的“包袱”。每年外出务工人员1.7万人,留守老人生活难以保障。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后,农民养老实现了社会化,大大减轻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负担,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安心创业。三是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全县共有计生户1981户,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后,可根本上转变几千年来的“养儿防老”观念,有力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新农保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半年来的运行,新农保参保比例达到90%以上,与全 省平均67%的参保率相比,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运行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和总结,新农保试点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政策宣传还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对参保缴费认识还不到位,少数群众还有思想顾虑。

二是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新农保政策对长年连续缴费、是否允许补缴等情况还未明确,对农村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还未明确具体优惠政策。

三是经办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新农保工作量大面广,目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经办状况显然适应不了业务工作要求,需尽快启用信息系统,规范业务经办工作。

三、加快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思考

新农保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使农民由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积极参与,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切实把这项惠民政策做好做实。

1、要提高对新农保制度的认识。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养老难”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央这个决定改写了中国农民几千年“养儿防老,靠土地保障”的历史传统,农民的养老问题,从此实现了以“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根本性转变。实施好新农保制度,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只有把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解决好,让群众满意,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2、要强化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政策宣传是否深入、群众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农保制度的覆盖面。因此,要把政策宣传贯穿于制度推进的始终,不断提高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在宣传方法上,要采取标语、广告、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通过讲政策、明道理、算细帐,让老百姓把政策学懂、把政策吃透,让群众看到希望,见到实惠,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群众自主选择、主动缴费。

3、要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管理。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群众安度晚年的“养命钱”,基金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按照“筹钱不见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要求,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农保基金的运行。人劳、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防止违规使用基金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努力提高经办工作能力,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运用新农保信息软件等多种手段,实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的经办工作目标。

4、要做好新农保制度的完善。要在中省制定的新农保政策框架内,积极借鉴其他县市的好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新农保制度,充分体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比如,对连续缴费超过15的参保群众,在享受养老待遇时,根据多缴年限适当增加基础养金;对45岁以上参保群众,是否允许补缴保费满15年;是否可以增加缴费档次等等,充分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同时,要尽快研究出台失地农民的参保政策。这样一来,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增加了基金的积累,更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也减轻了财政对基金垫付的压力。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7

一、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责任和考核机制

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应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业务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两手抓”,把综合治理、案件防范和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书》、《目标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通过签订综合治理工作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部门、直属单位安全工作职责和任务,并纳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对各处室年度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把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效与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年度考核、评选奖惩,责任人的政绩考核、晋级晋职、经济利益挂钩。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案件的部门和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责任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二、把综合治理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各部门要按照“制度立行、从严治行”的要求,根据部门业务工作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和业务操作风险,修订完善业务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业务创新产生的制度缺失问题。进一步健全部门内部自我约束、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有效控制的机制,使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道程序都置于严格的规范之下,为有效监督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意识,切实抓好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要充分发挥综治、纪检、人事、内审等部门的作用,加大对发生严重危害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实施领导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的原则。

三、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水平

应按照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党委组织部门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的意见》,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联席会议和情况通报制度,加大对综合治理工作的监督、指导与检查。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齐抓共管,认真落实综治委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综治治理工作调查研究,继续做好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应加强对综合治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责任编辑秦亚丽)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8

一、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困境

为何要在中国介绍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主要是基于笔者这些年的一些观察。从2001年开始有幸参与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陪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成长已经接近14年。中国社会工作的快速成长的确是让国内外同仁都欣喜不已,然而,也碰见学术的困境与瓶颈。近年来不断听到社会工作学科里外各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学术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学者眼中,社会工作常常被视为缺乏学术和理论水平的学科,认为社工只会做、不会写; 对于社会工作内部而言,似乎也认定自己水平不够,常常觉得书写那些关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文章难以登学术大雅之堂。多次与社会工作年轻学者交流,鼓励他们进入实践。虽然他们皆很认同实践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量,但接着又很坦诚地道出两大难处: 一是做实践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二是关于实践的东西写不出文章,写出来的东西也很难在社会学或其他社会科学期刊登出。面对学术评鉴和升职的压力,他们放弃实践,转向其它所谓“纯学术”的书写。当然笔者很能体会社会工作年轻学者们的心境,但笔者觉得第二个难处实际上是他们对于学术研究或社会工作实践与行动研究的误解。笔者并不完全否定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希望社会工作同仁能够辨识自身学科专业的特性,其知识的本质和研究取向跟其他社会科学的分野,这样才能摆脱学科的学术困境,建立自身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从而树立学科的自信。

实务研究在近些年来也备受实用/实践取向( practice oriented) 的学科和关注行动( action oriented)的学者所重视和采纳,这跟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主流实证研究的不满有关。首先,我们发现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实践者( 或者称为实务工作者 practitioners) 觉察学术界生产知识的研究工作通常是由拥有研究技能的研究专家学者们垄断占据,研究者和实践的行动者是割裂的,学术研究生产出来的知识与实务界也是脱离的,其知识的生产并不能帮助实务界的实际工作; 另外,政策制定者( policy maker) 也发现传统的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并未能为政策带来实质性的建议。所以大家开始寻找另一种能够指导实践和政策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在境外( 包括香港等地区) ,随着政府拨款制度的改变以及经费来源的变化,许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需要更多地对自身服务进行评估,从而证明自身服务的有效性; 也需要对服务经验进行累积和总结,从而建构指导下阶段服务的实用知识; 同时需要对捐款人和服务对象负责,自我的研究也显得很重要。

是故,学术内部不少具有反思力和批判精神的学者开始提倡学术转向,他们致力寻求与实践接连的研究方法,希望研究的产出能够对政策提出实质/!/性建议,能够为实践和行动带来指导意义,甚至希望我们的知识活动( 包括研究本身) 能够更好地改善现有的实践,从而更好服务在地社区和民众。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本质与定位

对笔者而言,社会工作研究的转向是必然的。如果社会工作不转向,将面对内在矛盾,无法自我调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研究并非纯粹只是为了研究而做研究,理论建构而建构理论,而是为了实践而研究。这正是社会工作知识的本质,与其他学科分别之处。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目标主要是理解社会、描述社会现象以及解释社会的运作、社会问题形成背后的原因。虽然社会工作也同样从事这样的研究,但社会工作会更进一步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譬如社会工作研究农村贫困问题,并不只理解农村贫困现象、解释贫困形成的原因而已,它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贫困的根源之后,更进一步寻找消除农村贫困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社会工作的特性,笔者定义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一,研究者是在其专业角色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研究,是为了改善实务工作和更有效地专业实践而做研究,而不是为了研究而投身观察其他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第二,社会工作是有浓厚价值介入取向的专业学科,实践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研究的过程,探究介入和改变社会的方法,从而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系统,打破社会压迫、消除社会不平等、促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这两个目标都与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相吻合,像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在2005年颁布的社会工作定义中清楚指出: “人权及社会公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基石。”又像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的网页也清晰地表述了社会工作的内涵,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倡导社会变革、促进有关人类关系的问题解决并推动人们的增权和解放以增进福祉……人权和社会正义的原则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社会工作源自于人道和民主的理念,其价值观立足于对所有人的平等、价值和尊严的尊重。自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诞生以来,社会工作一直关注于满足人类需要及发展人类潜能。人权与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行动的动力与依据。社会工作与弱势人群团结一致,力求缓解贫困以及解放易受伤害的与被压迫的人,以提升社会的包容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体现在全国性与国际性的专业伦理守则中。”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于7月6日至7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对社会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义。依然认为: “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使人们致力于解决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总而言之,我们所创建的知识也是为了实现我们专业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它的研究也是有实用和实践取向的。

三、何为实践研究

当笔者在中国内地开始介绍实践研究的时候,很多人听完后还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实践研究。皆因许多学者和实务界的人员( 也包括社会工作者) 深受实证主义研究影响,常常无法摆脱对于研究的固有理解,他们还是习惯地用实务 VS 研究二元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实践研究。于是他们都会提问: 实践研究是学术研究吗?实践研究跟我们社工在做的实务有何分别?我们所做的实务算是实践研究吗?

实践研究在社会工作内部并没有一个共识,依然没有特别

清晰界定,正如 Pain 在回顾实践研究时谈到的一样: “尽管研究实践很多年( Gibbons 2001),争论于此,然而对于实践研究包括什么,它的外延边界是什么仍然缺乏共识,而且对于它的范式、方法、合作、伦理仍然存在不断地争论”( Pain2008: 1).按照英国学者 Fook 的说法,一般而言,“实践研究”指的是那些直接关于社工实践或对社工实践有贡献的研究( 1996) . 然而,Fook 也认为这个定义也不是毫无异议的。我们依然需要问: 实践和研究是怎么定义的?为何要做这样的研究?背后的知识论和方法是什么?谁来做实践研究?等。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研究者是有不同涵义的( Uggerhoj,2008) .

2008年在英国举办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会议,大家达成初步共识并梳理了一个称为 The SalisburyStatement( 索尔兹伯里声明) ,定义实践研究一些重要内涵: “实践研究包含对实践的好奇。它是关于如何寻找有效的助人方法; 它也是关于如何通过对实践的研究挑战现有问题的实践,以及依据我们在实践中亲身的经历发展出新的知识和想法。大家公认实践研究最佳的方式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协同,以致彼此可以互相学习。这是一种建构专业知识的整合的方式,一方面研究者在实践中能更理解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培力和实现社会公义。”( 2009)按照个人的领受,简单来说笔者认为实践研究就是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达到“实践亦研究”的合二为一。达到研究( 者) 即是实践( 者)两种身份的结合。做实务并不意味每一个实务者都在做实践研究,或者每个人进行的研究都是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必然是从实践者真实的社会位置进行观察、搜集资料和分析。

然而,这里碰见一个问题,那就是“谁在做?”.按照 Fook( 1996) 的说法,实践研究一定程度上牵涉到两个原先不同世界( 实践的世界与研究的世界) 之间的协作或合作( collaboration) .根据不同程度的协作关系,我们可以把实践研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隔墙观察的实践研究。那就是研究者根本没有跟实务界发生任何关系,他们并有接触社工实践,只是简单地利用二手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种是外来者实践研究。这种研究取向还是比较接近传统的研究,虽然研究已经来到实践现场对实践进行研究,但是研究者还是在研究别人的实践,从观察者和他人的社会位置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评估、总结实务经验、提炼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还是没有真正参与实做; 第三种是协同实践研究。那就是研究者对其他实践者或其他实践者的实践进行研究。在过程中,其他实践者不仅只是被研究的对象,也是平等参与研究问题的形成、参与研究资料收集与资料解释的协同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者也参与了部分的实做。但是,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有不同的角色与分工; 第四种是实践者研究,那就是实践者对其自我、对自我所处之社会位置、情境、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结构、对自己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请记住我站域名/行动或实践、以及对自己行动和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自主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也就是实践者,角色已经很难分开。这种研究的取向也是我们最期待的,但也是最难做到的。笔者基本上是认同第三和第四种的实践研究。

四、实践研究的关注与行动步骤

因为实践研究有浓厚的实用性关怀,所以通常会提出常见的9个问题:

1. 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有帮助?值得做吗?

2. 所采用的实践模式是否有效?是否有帮助?值得做吗?

3. 与其他实践方法相比,这种实践模式是否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呢?

4. 这种成功的干预和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后期实务工作的跟进呢?

5. 这些成功的干预方法是否存在普遍性呢?

6. 所采用的这个实践理论好吗?

7. 这种实践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实践模式?

8. 这个实践理论比其他的好吗?

9. 此项研究积累实践知识有作用吗?

实践研究的步骤一般包含基本部分,从实践开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形成的因素、反思当下实践的问题、制定新的行动方案及推动行动、对自己的实践行动进行观察和记录、进一步反思评估推动的实践行动、提出改变和改善的方法、推动新一轮的实践。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实践研究问题的产生是从实践中被实践研究者发现并提出的。譬如在一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实践研究者发现推动这服务有很大的难度,或者发现服务对象对我们的服务很抗拒,此时实践研究者开始问: 为何服务对象不欢迎我们的服务呢?为何推动那么困难呢?是我们的服务不能符合他们的需求吗?还是我们的实践模式和方法出问题?

此时,引发实践研究者需要重新去理解我们自身的实践和我们的服务对象,紧接反思我们的实践。当然理解和反思不是抽离于实践脉络,而是不断在实践中与各种实践者互动对话而产生的。过程有不同的手法可以运用,譬如可以用小组的形式与参与的实践者对话、也可以用系统的访谈对实践前期的工作进行评估、也可以整理分析实践者的工作日志等。目标是找出实践过程所碰见困难的根源所在,整理出行动或者进一步介入的方案。

行动部分是实践者自主探究的重要过程,一轮实践行动的展开,需要我们清晰地去规划,什么样的实践理论和模式需要在这一轮的实践中运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推动?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人员配备?有什么样的步骤方案、实践者有足够的能力吗?如何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能力呢?实践过程需要被细致地观察、记录和分析。

实践的行动需要不断被反思,反思与行动形成了一个辩证的过程。我们也不断去总结到底行动带来了什么改变?什么的因素带来改变?介入理论和方法是否有效、有效性在哪?还存在什么问题?困难在哪?下一步行动可以有什么新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总结出什么新的模式?

在实践研究中,研究、行动、反思、评估互相联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一个螺旋的周期,并非一线性过程。实践研究的过程反映了实践研究的本质特性,因为实践研究相信实践者是一个受特定情境与社会文化环境限制的实践主体,实践者在行动过程中累积了许多自己的实践原则方面的经验,加上社会文化传承的价值和集体选择,形成了自己也未必清晰的实践理论。这些过往的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价值所引导形成的实践目标、实践方法、实践理论是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有反省与诘难,培育出改变的勇气和能力。这过程是动态的,研究、行动、评估、反思批判如绳索般紧密联结、交互作用。评估和反思批判扮演重要角色,没有这环节,将无法衡量研究的进展或重新定义问题,甚至会做出错误的结论,出现行动盲点。

五、结 语

实践研究是以一种新的知识尤其是与实践相关的知识为特点,其挑战了传统对于知识生产的理解。简言之,实践研究是以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解决问题为优先考虑的。这样,研究就被具体的实用性关怀所指导,而不是研究者随意的选择。因此,实践研究是以应用为导向的,更多的是为了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纯粹为了产生新的知识而推动的。

实践研究,对于前行中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时,它也是不同观点、利益和需求的聚集,复杂性和困境与生俱来的存在于实践研究的合作和协作之中,且对实践和研究都是具挑战的。社会工作的实践研究不能单从实践或者研究某一方面来获得,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发展的。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9

【关键词】政法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毕业实践 司法社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85-03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学历层次结构中,社会工作已经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层次,甚至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后,如北京大学等。在全国200多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同。当然,不同的学校类别开设的社会工作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如综合性院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往往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社会工作人才,民族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医学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政法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无论是培养层次的不同,还是培养院校的不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都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教学阶段来分,包括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大的行业来分,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企业等几大行业的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具体的领域或者说按照课程设置来分,包括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因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不仅重要,而且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研究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践问题。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一)法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因为这个“法”字,使得其各方面披上了“法”的外衣。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的学生以法学类专业学生居多,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法学类专业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纯粹的法学类专业如法律事务、贸易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专业就占差不多40%,法学类相关专业如法律文秘、司法信息技术、司法警察、刑事执行等专业占了近60%。其次,政法院校往往比非政法院校的非法学类专业开设了更多的法学类课程,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非法学类专业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均开设了法学类专业。最后,非法学类专业学生生活在以法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的校园,非法学类专业学生耳濡目染往往也“法律化”。正因为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多了“法律性”这一层外衣。

(二)政治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如因为“法”字而披上“法”的外衣一样,也因为“政”字而披上了“政”的外衣,即政治性。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历史的原因,即政法院校产生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法干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就是在原来的广西政法干校的基础上成立,进而与广西司法学校合并而成。政法院校的历史性证明了政府院校的政治性。其次,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现实的原因,即政法院校较非政法院校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生手册明文规定,每周二下午各班分别召开主体班会,并且由学校学生处、团委统一拟定班会的主题。最后,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综上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又多了“政治性”这一层外衣。

(三)组织纪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特有的“法律性”和较强的“政治性”,使得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首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所有学生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具体来说,每天早上实行早操制度,阻止学生睡懒觉的行为。每天晚上10点以后开始晚检,杜绝学生深夜外出或夜不归宿的行为。其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警察类专业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即早、中、晚均要出勤,而且早上要拉练,下午或晚上要进行军事训练。最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生(包括警察类专业学生和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经常外派执行执勤、安保等警务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表现其更强组织纪律性的一面。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当然也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般特点。这些特点综合影响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专业实践偏少。在各专业的毕业实践中,专业实践偏少,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通病。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实践中也难以避免专业实践偏少这个通病。对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调查发现,他们最多的是类似“我们没有实习到什么,根本没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回答。造成这种专业实践偏少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领域方面的问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领域首选应该是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其次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再次是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非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这直接影响专业实践的专业性。第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即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进行毕业实践,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难以融入工作。第三,毕业实践的时间偏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为三到六个月,实践单位往往因为其时间太短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实习生身上。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偏低,除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之外,其他领域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甚少。这些综合因素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实践偏少。

(二)实践领域:多数在政法部门。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来看,他们大都倾向于选择政法部门,即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即使不选择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大多数学生也选择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每届只有一到两个学生选择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毕业实践,毕业后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每届也就一两个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笔者认为是由前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法律性”所影响的。其他的选择在企业进行实习,笔者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待遇方面的考虑。而真正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践的学生,则是真正出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

(三)实践指导:缺乏专门的指导机制。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包含了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毕业实践是社会工作所有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总结提升的阶段。就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来看,首先缺乏的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机制,尤其是毕业实践的指导机制。具体体现在:指导老师如何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毕业实践如何计算酬劳、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评价机制等。其次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10年开设,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则开设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一人,专业教师极其缺乏,严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四)与毕业论文关系:脱离毕业论文。现在对于大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到底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一直是高职学校及教师们所讨论的问题。其实,不管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毕业论文应该与毕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如前所述,首先,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在非专业领域实践。其次,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进行毕业实践,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未能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很好的结合。最后,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多的是被动选择学校给予的参考选题,而不是主动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等进行选题。就笔者近几年所指导的30余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情况来看,真正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结合的学生不超过10%。

三、促进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对策

(一)实践机制:符合实情的毕业实践机制。良好的机制是社会工作各类实践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应根据政法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一整套实践机制,并且要将毕业实践作为这一整套实践机制的重点内容。社会工作专业这一整套机制应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经费支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再次,要制定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只建不用的状态。第四,实行弹性的毕业实践机制。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情况来看,毕业实践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应根据实情进行调整,建议不低于半年的毕业实践。此外,实践机制应体现政法院校的特色。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都体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的最低专业标准,但是专业特色与优势科目的发展并不突出。

(二)实践指导:专业的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虽然进入毕业实践,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况且毕业实践是学生诸多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下进行。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指导教师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从学校层面来考虑,二是要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来考虑。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践指导老师的专业化、专职化。不过,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可考虑从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培养专业化最好是专职化的毕业实践教师。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指导教师评价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层面来看,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认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指导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专业层面的指导,还要包括思想层面的指导。其次,实践指导教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为当前正在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及未来将要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践领域:司法社工和常规社工并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一般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有如民族院校、医学院校、工科类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一样的特殊性,因此其毕业实践领域应包括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和特殊的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当然,考虑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可偏重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这姑且不论,主要探讨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具体来说,第一,社区矫正。从社区矫正的有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社区矫正的方法应是以法律规定的方法为主,辅之以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工作方法。第二,法院人民调解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较为符合法院人民调解员职位需求。第三,禁毒、戒毒社会工作。禁毒、戒毒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需要禁毒、戒毒的法律知识。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还包括安置帮教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实践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

(四)实践形式:关联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一样,应将毕业实践与论文撰写和未来就业联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完成毕业实践,也可以促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就业,这也是当下诸多高校比较提倡的做法。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当前用人需求量大,政法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加强学生毕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尤其是重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好的选题,撰写更具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杨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2]苏香菊.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研究[J].传承,2015(3)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442)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10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党员人数增多,如何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将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在融合的模式上做了具体的探索和尝试。

一、社会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一)社会实践能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效能

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材,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党的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坚强保证。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在全面育人过程中能起到催化作用,强化了学生党建工作必须融合“实践育人”的新理念。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了学生集体中的核心力量,能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政治核心的效能。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课堂

真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能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是学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感性认识积累加速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吸收,而其平等渗透的教育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正因如此,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最为有利的手段,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打上更深的烙印。

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园艺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队伍和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更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实践,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了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社会实践为载体,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学校或学院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舞台和方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进行活动。

为了更好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在学校及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中,我院组织学生党支部协办或主办各类活动,要求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党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极大体现。此外,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努力促进社会实践的活动主体多样化,充分利用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力量,创造一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支持学生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内容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应将校内社会实践应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渠道,尤其要发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在日常管理中,安排下班党员到各个班级中,深入了解各班具体情况,协助做好班级党、团建设工作;安排学生党员进行志愿服务;开展帮困助学;协助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等工作;协助做好文明离校;率先带头到偏远地方实习、就业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院结合专业特色,承办茶文化节、花艺文化节、果蔬文化节等具有园艺特色的活动。在校园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都活跃着学生党支部的身影,学生党支部积极承办或组织各大文化节的主要活动,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努力和参与,这些文化节已成为我院的品牌活动。如:茶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五党支部(茶学专业党员组成)主办;花艺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党员组成)协办;果蔬文化节由本科生第一、三、四党支部(园艺专业党员组成)主办;学院团委实践部的“百花园”,也成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工作,锻炼与提高了能力,用劳动与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服务,最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活早已远离“围墙”的模式,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校外社会实践也成为大学生课余的重要生活内容。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应先走一步,在社会实践中起骨干作用,学院党委根据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设立专项实践调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等,重视培育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进性意识、学习意识和模范意识,激发他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热情。

学院党委十分重视校外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2006年暑假期间,园艺学院共有138人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院总人数的15.42%。其中三四年级参与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2.34%;2007年,学院共有197人,共11支队伍参与社会实践或“三下乡”活动,占学校队伍的近11%。参与人数占学院总人数的18.45%,其中三四年级所占比例为93.42%。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有科技下乡、支教、结合专业实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者服务、受灾调查、挂职锻炼、社会调研等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涉及面广。在这些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更多的收获是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农民,深入生产过程,将专业理论运用于实际,即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又服务了社会。同时,学院党委也积极鼓励同学们走进第二课堂,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仅在2006年,就申报了34项科技创新课题,为全校之最。

(三)强化社会实践的效果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11

一、机制长效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是社会实践长期、有效、稳定进行的重要保障,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1]。

(一)建立领导机制重庆理工大学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校、院两级协调联动机制[2],成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讨论决定社会实践活动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挂靠党委学工部,成员由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党委宣传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和协调日常工作。各学院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学院团总支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

(二)构建激励机制学校在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办法的顶层设计中,注重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激励机制。党委学工部、教务处负责的“学生工作”和“本专科教学”的两个专项指标中,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作为学生工作、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成绩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确定入党发展对象、推荐研究生、创业就业的主要依据之一。人事处加大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激励力度,把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作业绩等方面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保障机制我们在2013年对7所重庆高校的1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0.2%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校和社会提供的保障措施表示满意,39.8%认为保障机制还需要完善。可见,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是当前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重庆理工大学注重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制度保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实施、保障、评估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细则,以保证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良性运转。学校以项目化形式,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三下乡”、带薪实习、勤工助学、创业竞赛等活动安排了专项经费。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期间的安全教育,协调实践基地做好安全保障,与企事业、政府机关、社区街道等实践基地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协议》,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了校方的责任险范畴。学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媒介,宣传报道社会实践典型事例和经验效果,每学年都召开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和理论研讨会,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

二、内容课程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是指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具体学时和学分,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3]。社会实践内容课程化,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指导不深入、学生参与不积极、专业结合不紧密、考核评价不完善等问题的重要举措。重庆理工大学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分设置、教学工作量等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

(一)教学目标学校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以巩固文化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学校引导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重庆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村委会的管理工作,广泛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科学类的课题调查研究。学校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中国兵装集团、长安集团、云天化集团、宗申集团、建设集团、腾讯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

(三)学分设置自2005年实施全面学分制以来,重庆理工大学一直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精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近年来,顺应时展新形势,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培养方案,特别是在“本科学生学分制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中,设置了“国防教育与行为养成模块、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模块、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模块、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模块”等6大模块,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学分为7学分。其中:国防教育与行为养成模块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模块1.5学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模块2学分。

(四)教学工作量学校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教师在担任社会实践课指导教师期间,按照社会实践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履行相应职责,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核定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原则上按每天2学时的标准计算教学工作量。

三、主题时代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顺应时展,才能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广泛开展、规范化发展、深入发展”四个阶段[4],每个发展阶段都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主题。比如: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全国许多高校顺势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主题实践活动;2001年以来,实践主题先后紧紧围绕“三个代表”、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论和时事焦点问题展开,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所当然应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代主题。广大青年学子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5]。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承担起历史使命,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重庆理工大学十分注重凸显时代主题,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国情、市情、民情,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如,201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九十年、报国永争先”为主题,2013年以“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2014年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把“中国梦”与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相结合。三年来,共组织35支社会实践服务队,以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主线,以国情考察、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环保考察、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分赴重庆各区县的城镇、农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开展了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四、形式基地化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建立一批稳固的基地,可以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稳定的社会支持,确保实践活动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地,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7]。我们于2013年对7所重庆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意愿是:企事业单位占41%,社会服务机构占17.9%,党政机关占16.3%,城市社区占13%,农村乡镇占11.8%。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支持,主动出击,顺势而为,广泛吸收各种资源,争取社会各界配合,统筹规划,加大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当前,许多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基地化的趋势有所增强,但仍然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性不够、基地数量少、类型简单”等问题。重庆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在社会实践形式基地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突出了基地细分性。建立专业实践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等实践基地;二是体现了基地共建性。对基地提供技术服务、转让技术,建立回访机制,跟踪基地建设动态,依托基地经常开展实践活动和联谊活动,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截至2014年,学校在重庆主城9区、涪陵区、綦江区、南川区、铜梁区、璧山区、巫溪县、巫山县、彭水县等区县以及贵州遵义市,四川巴中市、泸州市等地建立了校、院两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共43个。其中,綦江区赶水镇、涪陵区李渡镇、铜梁区东城街道等7个基地作为学校长期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校地合作时间已长达10余年之久。正是因为这些实践基地多年来的辛勤培育和精心共建,重庆理工大学实践育人工作才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教育部、团中央的肯定,《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五、过程全员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社会资源重新组合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全员化是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高校、地方政府、实践基地和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共同围绕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机制,共同实现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为主、社会支持、学生参与”的工作目标。

(一)高校高校在过程全员化中是参与主体,要寻求地方政府支持,与实践基地建立和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都需要高校积极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重庆理工大学着力从组织领导、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经费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为社会实践提供政策保障和物质支持,在校内营造了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自身的主体作用。

(二)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多年来,重庆理工大学与九龙坡区政府、巴南区政府深入开展政、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分别签订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包括:牵头组织协调,在企业、机关、城镇、农村、街道、社区等为大学生提供100个暑假挂职锻炼岗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食宿、安全及活动开展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场地支持。此外,学校还十分注重与实践基地所在的政府加强友好合作,争取他们提供其他各种支持。

(三)实践基地不论是校级层面的基地,还是院级层面的基地,都与学校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深化育人效果给予了帮助。目前,学校在基地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缺乏有重大影响力的基地、合作范围还需扩大、合作成效还需凸显等不足。学校将更加注重依托兵工行业背景,建立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更加注重需求导向,明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双方职责和义务,实现合作共建;更加注重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发挥基地优势,实现基地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与实践范文12

【关键词】社会实践工科;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进行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活动[1]。主要形式有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文艺下乡、医疗服务等,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实践在工科院校中开展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在三十年里,经过各高校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果。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社会实践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在90后的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1 师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重智育、轻动手能力” 的应试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培养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2]。教师,学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过分注重课堂教育上的单向灌输,缺乏课堂外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形成了学生理论知识强,实践经验缺乏,创造创新性匮乏的局面。

首先,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统一。大部分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长期教学任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外的补充,割裂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地位边缘化。

其次,大学生在前十二年的应试教育下,对自身的认识不全面,偏重理论课成绩,对社会实践热情不高,态度不积极,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浪费时间和财力。据调查,约有1/4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

1.1.2 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单一,吸引力不强

社会实践依托社会大背景进行,但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大多数停留在参观访问,认识实习上。开展时间短,为期只有一周左右,仅仅是走过场。在内容上缺乏新意,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主要局限于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并没有真正体现大学生实践长才智,增本领的初衷。而且在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中并未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社会实践内容脱离社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此外,社会实践在宣传上又不到位,开展范围不广,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不够强。

1.1.3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涉及高校共青团、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现状是大多数社会实践由共青团负责,使得社会实践既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又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专项经费投入,资金短缺成为社会实践深入持久开展的“瓶颈”。

1.1.4 评价考核体系不全

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评价考核体系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只是考核学生是否参加,是否提交实践报告。对学生所应完成学时、达到学分、成绩等级等方面未做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对于社会实践的选题,完成情况,报告的学术、调研应用价值,基地的长期化建设均不做要求。

1.2 工科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特殊性问题

1.2.1 学习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少

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相对较紧,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从大一开始,就要学习高等数学,物理,四大力学等课程,每天课程量很大,必修课要164学分,限选课14分,任选课13学分,公选课5学分,共计196学分。与文科专业相比,土木学生的课程紧,难度大,任务重,可支配课余时间少,参加社会实践时间少,积极性不高。

1.2.2 学生性格内向,主动性差,社交能力差

工科院校专业性较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偏重于大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而忽视或不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及健全人格的训练和提高[4]。为此,工科学生人格特征谦虚、克己、处事认真、严肃审慎但又比较保守,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5]。对于需要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矿企业,社区,农村,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社会实践,工科学生对此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

1.2.3 工科学生实验实践环节多,但未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工科学生课程紧,根据其课程专业性质,学生需要在期末考试后的实践设计周进行课程实验,实习,参观,课程设计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却未将其列为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师生对社会实践概念认识不全。

而且工科专业的实验实践环节,主要依据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而设计建立,旨在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但工科知识点抽象,逻辑推理性强,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对实验实践环节一知半解的进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社会实践在工科院校的开展模式

2.1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做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教育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最主要面临的是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在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以后,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其主要问题;经济问题和英语过级问题是大三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对于大四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考研和就业问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社会实践有的放矢的开展。一年级学生着重理想信念教育;二年级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应把服务社会和培养成才意识作为首要任务[6]。

具体而言,大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上的适应,可以通过社区,农村志愿者服务,学生社团内助理的担当等社会实践中得到自我锻炼和改善。随着高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参加学术实践,如学术调研,专业实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可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2.2 根据学生课程紧,课余时间少情况,紧密与专业实习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工科学生课程紧,课余时间少,为了切实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在选择实践活动项目上,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提高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深度化。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 结合专业特色,将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化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学计划中,社会实践课程一般作为低年级“两课”中某一章节进行授课,而没有将社会实践进行系统化教授。建议在高校中将实践项目的选题,内容,实践队伍的组织,实践方案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等进行独立授课,设立社会实践这一专业课。学生通过对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对社会实践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提高,而不只是参观后写一份实践报告草草了事。

2.4 加大利用信息化,社会化活动[3]

面对当今的信息时代,以往的封闭“象牙塔”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作为“有机生物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社会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离不开市场化体制的引入。学校加强与社会团体,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大学生实践信息平台。平台中分版块设立实践通知,实践信息,实践动态,实践博客等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项目,为大学生展示交流平台。

2.5 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规范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长效而又成效的效果,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社会实践体系来为高校社会实践提供系统的指导。通过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结合实践活动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各高校认真制定出有关的权威性制度并使之不断趋于完善。

首先,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制定实践制度规范和配套文件。其次,在社会制度规范化建设应从实践规划,选题,方案的准备,组建队伍,组织培训等都一一建立制度,并作为实践总结的考评依据。此外,制度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实践的保障机制,为实践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途径保障和物质保障。如工科院校在建立社会实践激励机制中,学生学习任务重,课程多,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给予学分上的奖励,并对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报告的获得者在评定奖学金,研究生推荐等活动中给予倾斜。对于指导学生社会调查、专业调研及野外勘测课程设计等活动的指导老师均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老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全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工作者贯彻社会实践的本质要求,拓宽工作思路,开阔工作渠道,着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耿树丰.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省教育厅论文评选

[2]练琪,李延.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11).

[3]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

[4]陶春香,邓满兰工科学生特点与管理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