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13 17:23:36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引领世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国农业亟需整合现有产业基础、重塑现代农业文明、优化劳动力资源,立新时代农业发展“天人合一(20版)”之“灵魂”,依托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双核驱动,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中国味道”拥有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农业,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全球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农业新使命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农业发展新使命

多年来,发达国家在占据多重不当优势情势下,依托优良的农业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政府的强力扶持以及国际间长期不对等优待,形成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国际间农业发展通道不畅、上升空间狭窄、话语地位不高的逄,形成“活儿干的不少,钱挣的不多”、“贡献不少,位置不高”、“即流血又流汗就是说啥都不算”的不公局面。“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使积蓄已久的中国农业拥有了亟待转型发展的全球空间。为此,需要避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之短,突破我国农业发展桎梏,紧紧扭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实现我国农业大跨度发展。

(一)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瓶颈,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6%,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球占有较大比重。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约占世界的1/3,年均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我国面临着资源刚性约束、水源污染加剧、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农业发展“硬瓶颈”,以及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劳动力结构性失衡, 原有粗放型生产、小农式经营、产业链条切割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软约束”。中国农业亟需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大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

(二)重构国际农业发展秩序,引领世界农业新格局

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美国为霸主、西方为主导”的全球不合理分工体系, 尤其是不平等农产品贸易规则愈发反感;对欧美间意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仪(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转嫁金融危机和击退“欧债危机”颓势风险、构建利己的新经济及农产品贸易格局愈发保持警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深化我国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助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中拥有应有话语权,向世界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胸怀。

(三)再塑现代农业文明制高点,深化“一带一路”战略

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硬实力趋向均衡,软实力就成为各国角力的重要切点,几近决定着大国竞合的成败。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农业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为全球农业发展及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不朽贡献。今天全球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的大面积负效应、贸易全球化过程中对农产品的大面积不平等、现代科技致使粮食高产过程中全球饥民不降反升,“食不饱”、“食不安”群体大幅趋升。面对影响世界发展的这些重大问题,回眸历史,不难发现由中国农耕文明为核构成的“天人合一(10版)”是人类历经几千载颠簸而不衰之根本。此刻,重塑现代农业文明、构建“天人合一(20版)”乘“一带一路”之势推动农业发展“返璞归真”,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

(四)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和品牌建设,加速“中国农业国际化”

农业国际化的核心是农民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及其路径国际化。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生产、农业资料、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国际化方面已有长足发展,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9692亿美元。然而,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滞后、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农产品出口、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偏低,与我国将要担纲的世界发展重大使命与国际地位尚有重大距离。“一带一路”作为世界极为重大的公共品,作为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共同品牌,无疑为中国农业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营造了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创新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完善发展模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农业发展新趋势

“一带一路”作为世界发展与和平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为中国农业发展和世界农业成长提供了崭新驱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当然,中国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全面现代化发展中的滞后表现仍然凸显,当下,“补短扬长”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驱动活跃,现代农业发展为营养健康产业与创造财富相契合的战略新兴产业趋势明显,营养健康食品产业与绿色养生养老产业俨然已成为我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新宠”。

(一)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加速战略新兴产业生成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亟需创新打造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特别是工业40技术的应用,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连接,将食品的营养健康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资源投入、成本核算等充分衔接,实现个性化诊断、订单分布式标准生产、种养管理、质量安全监控、仓储物流等全方位的应用,生产制造和流通效率大幅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加速生成。

(二)食品安全和健康新理念,构成农业发展新动力

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多重目标、多重任务、多重挑战、多元化发展的农业格局将加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加速缩短各国的消费差距。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将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r业发展标的。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和饮食文化,以食品安全和健康新理念为导向,打造具有“中国味道”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三)农业驱动功能明显,国际博弈与合作走势趋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切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农产品安全,农业合作更是各国“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契合点。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作为粮食出口大国是我国粮食进口多元化的重要区域;沿线国家对我国农业机械、海水养殖、设施农业等产品和技术需求强烈。随着沿线国家对农业资源、技术、产品、品牌和市场整合加速,农业必将成为我国对外投资、产业转移、市场开发、国际资源利用、技术文化输出、国际合作与对外交往等的重要领域,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农业发展能力也将更好发挥,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将有效缓解。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农业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缔造传承的根基。当前,农业仍然还是我国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业作为我国强国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农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任重而道远。“一带一路”战略大势下,应加快中国农业科学设计发展路径,选择并加快培育优先领域,强化中国农业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世界农业发展,主动承接历史赋予中国农业的新使命。

(一)聚力现代农业,拓宽发展空间,引领农业发展

加快培育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专、精、特”中小企业为支撑,加大支持农业企业投资、并购、参股、交叉换股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以专利、标准、技术和装备的创新集成,将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迅速转化为市场占领、经营能力强大和生产盈利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全面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现代农业将全面优化我国农业结构布局,强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保障支撑体系,构建从“田头”到“心头”的大农业文化建设体系,大幅推动由“吃粮”到“吃文化”中的“中国内涵”,系统打造食品质量标准与安全控制的中国版,全面体现新一轮世界农业发展中的“中国风情”。

(二)打造“农业+”品牌,培植农业新兴产业,构建世界发展新驱动

“互联网+”浪潮席卷农业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农业+”应运而生。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运营的精准化和集约化加速,庞大在线消费迅即由互联网延伸至农业产业全链条,形成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农业战略新兴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中国农业品牌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农业国际化的有效工具,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方阵,“十三五”期间是农业品牌建设的重大机遇期,加快探索农业品牌建设新模式、研究品牌建设新路径;加强农业品牌基地建设,完善农业品牌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品牌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培植核心优势凝聚下的支柱产业链,加速世界农业发展新驱动, 为农业品牌培育和国际市场开拓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重铸世界农业协同发展新平台,建立共同繁荣新秩序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期盼我国农业发挥重大国际作用呼声鹊起,发达国家也“频送秋波”;新常态下的我国农业也进入了全面攻坚发展的关键期。“时至不迎,必受其殃”。“一带一路”战略情势下的中国农业,面对着千年一遇的机遇与强大的挑战,加速新平台建设,凝聚世界新兴力量,构建世界农业发展新格局,重塑世界农业发展新秩序;构建分工合理、发展均衡的世界农业新形态,引领世界农业文明永续发展。“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一是在中央“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设农业国际合作战略局,主导建立统一的大农业战略规划、国际农业方略实施; 二是“亚投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专项,深化与农业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农业部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发展联盟,发起“一带一路”农业发展协同基金;四是供销总社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供销协同联盟,发起“一带一路”国际农资协同基金;五是以我国为主导,建设全球性农业交流中心和国际性农资农机交易中心及全球性农业人才中心。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 农业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07-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牧产品 产量不断增加,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大力 支撑。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在地域上存在巨大差异。在过去的60年中,受经济因素、地域因 素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在南北方、东西方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现象,主要农产品生产格 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地认识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及其趋势,对于新时期我国 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大量历史资料,从农业经济格局、农 产品生产格局、畜产品生产格局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发展格 局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以期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农业经济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1.1 过去60年来农业经济格局演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 要源泉,当时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为30 %左右,农业的经济创收功能已明显落后于工业。至2008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仅占GDP的 11.3%。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前30年农业所创造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40%左右,与 工 业基本相当;后30年为22%左右,约为工业的50%左右。从省域来看,我国农业占GDP的比 重存在较大差距,波动在0.8%-30%之间。在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农业占GDP的比重已 经下降到1%左右,与当今世界的美国、日本较为接近;在四川、海南和广西,农业占GDP的 比重仍高达18%以上,相当于巴基斯坦、印度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稳步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不断上 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林渔同步发展的现 代农业转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2008年农业所占比重为48.4%,比1952年下降了37.5 个百分点,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 ,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2008年林业产值所占比重为3.7%,比1952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林业的发展由木材生产 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2008年畜牧业所占比重为35.5%,比1952年提高了24.3个百分点 ,畜产品中牛羊肉、禽肉比重明显上升,结构更趋合理;2008年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为10%, 比1952年提高7.7个百分点,渔业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副业迅速成长为繁荣农业经济的重 要产业。

从省域来看,牧业与农业的比值波动在0.3-1.5之间(见表1)。牧业产值超过或接近农业产值 的省市 有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南、四川和青海;牧业/农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有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海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畜牧业比 重明显偏低表明我国的农牧结构调整并不与区域经济水平密切相关,而作为全国6大主要牧 区的新疆和甘肃畜牧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又表明中国的畜牧业发展也不完全决定于区域自然资 源赋存。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农业在地域结构调整中有着自身的规律。

1.2 对未来农业经济格局的基本判断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一般在3%以内,农业占国民经济的 比重下降也被看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过去的60年,中国农业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 50.5%迅速下降到了11.3%,下降幅度达77.6%,是一种“急进式”的下降。但是,在多重 因素影响下,今后一定时期内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可能转变为“温和式”下降,到2 020年仍保持6%以上。其依据主要是:第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展望未 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以往10%以上的高增长将极为困难,危机面前,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 所受的影响较小;第二,2006年我国废止了农业税,标志着正式将“以农补工”的国家发展 战略调整为“以工补农”,随着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有可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获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第三,国际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使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发展方式转变将不再是停留在口头而必须 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节能减排面前农业有着一定的优势。孙新章:中国农业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趋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在农牧关系问题上,改革开放初期曾有着激烈的争论,即“以牧为主”论和“以农为主”论 。“以牧为主”论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不以畜牧 业为主我国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到20世纪末期中国畜牧业的比重就应该超过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的40%。“以农为主”论认为,在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以粮食为主,耕地有限,又有 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辅之以肉、蛋、奶、菜等 副食。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农业既没有大踏步进入“以牧为主”时代,也没有长期坚持“以 粮为纲”。从发展趋势看,在产值上畜牧业必将替代种植业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一产业 。在2020年前后,中国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0%以上,种植业所占比重 下降到45%以下,中国农业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在经济发达、较发达、较落后和落后四 大类区域中,首先实现以牧为主的区域即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更不是经济落后地区,而是经 济较发达和较落后地区,即农牧关系转变首先出现在经济发展的“中间地带”上。

2 主要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其趋势

2.1 过去60年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口粮消费量无论在总 量还是比重上都呈下降趋势,而对主要作为饲料用粮的玉米消费量增加显著。粮食消费结构 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1949年以来,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比重缓慢下 降;小麦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升幅度较大,之后有小幅下降;玉米所占比重上升 幅度较大,2008年达到总产量的1/3;其他种类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显著 下降,之后在小幅波动中缓慢下降。

1978年以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南方和东部,这种传统南重北轻的粮食生产地域格局从20 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演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变化日益剧烈,粮食生产重心呈“北上”、“西进 ”的趋势[1,2]。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向东北、华北等北方粮食产区集中, 南方地区仍然是稻谷的主产区,但其生产规模相对萎缩。从流域的角度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格 局的变化,可以发现,松辽河区、淮河区、西南诸河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增加明显, 而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下降显著。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松 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到21世纪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

2.2 对未来粮食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回顾过去的6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起起落落,但增产的总体趋势未变。从发展趋势看,我国 的粮食生产仍有潜力可挖。一是我国具有依靠政策调整刺激生产的潜力。实践经验证明,抓 好粮食生产首要是保护农民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正在使广大农民重新 燃起依靠农业发家致富的希望。二是我国具有依靠增加投入提高产量的潜力。多年来,受农 业低效益和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亿万农民背井离乡,弃农从工,农业沦为“三八 六一”产业,科技与物质投入严重不足,潜力远未发挥。不过,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粮食保 障的压力也将继续加大。这主要是由于从长期看,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种植 面积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气候变化对农业将带来不利影响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演变趋势是向北方和中部集中。从发展趋 势看,我 国粮食生产将进一步延续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东北地 区和蒙新区在国家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尤其是东北地区无可争辩地成为 “国之粮仓”。黄淮海地区在短期内仍扮演商品粮基地角色,但受京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影 响,从长期看将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将由目 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变为“供不足需”,曾经为中国粮食安全和“南粮北运”格局形成 立下赫赫战功的历史难以再现。长三角和珠三角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亏缺地区。

3 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及趋势

3.1 过去60年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快速发展,无论是畜禽饲养量,还是畜牧 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畜产品生产结构深 度变革。改革开放前,我国比较偏重于发展肉类和禽蛋生产,奶类发展相对缓慢。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肉、蛋、奶全面发展,尤其是奶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奇迹。在1985年,我国奶类 总产量为289.4万t,仅为肉类总产量的15%;2008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了3 781.5万t, 比1985年增长了12倍,为肉类总产量的52%。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30 kg,由世界奶业生 产中的“侏儒”跃升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

从肉类生产来看,在历史上,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是我国肉类生产的核心区域, 与“南粮北运”相似,肉类生产也呈现“南肉北运”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的 “北上”,肉类生产也开始向北方转移。在1985年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肉类产量分别占30.6 %和69.4%,2008年分别占43.4%和56.6%。从三大区域来看,肉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 中部 转移的趋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肉类生产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 向黄淮海、东北和蒙新地区转移,华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比重基本稳定。

从奶类生产来看,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奶类生产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又进 一步由南向北大规模转移。在1985年,北方、南方地区奶类产量分别占67.9%和32.1% ,20 08年分别占91.1%和8.9%。南方地区在奶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微乎其微。从三大区域来看 ,奶类生产呈现由西部向中部大规模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稳定。从区域来看,牛 奶生产由高度分散向高度集中转变,正在呈现以蒙新为雁头,以东北和黄淮海为双翼的发展 模式。

从禽蛋生产来看,在南北地域格局上,总体上由南方向北方转移。1985年北方、南方产量分 别占52.1%和47.9%,2008年分别占67.3%和32.7%。从三大区域看,禽蛋生产呈现由 西部 向中部转移的态势,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来看,禽蛋生产由长江中下游地区 向黄淮海和东北转移。禽蛋生产呈现河北、山东、河南“三足鼎立”局面,2008年三省合计 生产量高达1 147.7万t,占全国的42%。

3.2 对未来主要畜产品生产格局演变的基本判断

从肉、蛋、奶三大类畜产品发展趋势看,奶业生产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根据FA O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肉类生产量占全球的31.7%,蛋类生产量占全球的44.9%,为全球 最大的肉类和禽蛋生产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奶类生产量仅为 全球的5.5%,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主要农产品的 消费数量来看,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量较1990年增加了0.6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2 倍;蛋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1.3倍,城镇居民增加了0.5倍;奶类消费量农村居民增加了 2.1倍,城镇居民增加了2.3倍。奶类的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肉、蛋的消费增速。

从地域发展趋势看,肉类、蛋类生产将进一步向东北、黄淮海集中,蒙新、东北和黄淮海地 区在奶业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将长期保持。从区域供需均衡的角度看,尽管三大类畜产品均存 在北强南弱的现象,但奶类生产的区域不平衡性最大,几乎可以认为是区域失衡。目前中国 80%的牛奶产在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和河北等地,而60%的消费市场在南方。造成奶业发 展南北失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南方高温、高湿,缺少广袤草原,主 观原因是多年来国家在奶业发展方向上向北方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从今后的发展看,以西南 低山丘陵为重点的南方地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完全具备 奶牛饲养所需的土地、水、气候和青草饲料四大要素,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草坡、南方中部地 区的秸秆类饲料资源为奶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南方地区奶牛多以圈养为主,规 模化、集约化程度比北方要高;南方地区城市密布,人口众多,需求巨大,在与北方 奶竞争中尤其是鲜奶消费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以认为,只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 ,政策措施得当,奶业生产南北失衡的局面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有可能缓解。

4 农业多功能性演变及趋势

4.1 过去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

农业多功能性可分为四类,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 3]。生产功能与经济功能在上文已经做了阐述,本部分将重点对农业的社会功能、生态 环境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予以讨论。

农业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承担就业和社会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占社会总就业的比 重高达90%,至改革开放初期降到70%左右,目前又进一步降到40%左右。虽然60年来农业 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直至1991年达到3.9亿人的历史最高点后才开始 缓慢下降,目前仍达3亿人左右。不过,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如此庞大并非真实需求,在二元 社会制度下,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进城无门,不得不以隐蔽性失业方式赋闲于农业。这些剩 余劳动力虽然在家乡无法充分就业,但由于农业能够给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因此不会 像城市失业那样直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震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这个 意义上说,中国农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据测算,我国目前由农业担负的社会保障 人数高达1.3亿人,保障价值为733.1亿元/年[4]。

纵观60年来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负面效应要远大于正面效应。从新中国成 立直至20 世纪80年代,在“以粮为纲”口号下,全国上下围着粮食转,倾全社会之力去抓粮食生产, 毁林(草)开荒、填海造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的破坏。农业开垦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大 大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储量,尤其在东北、华北等农业主产区最为严重[5]。除大规 模垦殖外,中国农业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加上农 机、农用塑料薄膜等的不断推广普及,农业土壤也遭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部分集约 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据统计,1952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 纯量,下同)仅为7.8万t,单位面积施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化肥施用量已经超 过5 000万t,平均施用量达400 kg/hm2以上,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左右。

文化休闲功能方面,传统农业中的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间套复种、轮作制、淤地 坝、农林复合、猪-沼-果、“四位一体”等生产方式,在世界农业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6]。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的 追捧,中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盛行于粤桂南部的稻田养鱼已难以为继,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基本上被淘汰,从南至北各种以作物和绿肥为主体 的轮作、混作、间套作等优良传统耕作方式已经消失,林粮间作、果粮间作不再提倡,这引 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全面衰落。

4.2 对中国可持续农业未来的基本判断

解决农业的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 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国农业环境现状和 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应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节水农业补偿 、保护性耕作补偿、牲畜饲养方式转变补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补偿、农业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补偿等。

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衰落是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尽管FAO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但在经济全球化面前, 该行动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难以改变农业文化传承功能衰落的总体趋势。保护农业文化 传承功能,需要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事实证明,农业休闲旅游功能的日渐加强不仅有 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历史的积淀,许多传统农耕 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农耕方式采用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保护, 是一种双赢(既保护了农业文化又实现了经济创收)的措施。

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机农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中国面临着 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有机农业又以否定化肥、农药等现代品投入、 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中国农业必须走集约持续 型道路[7],即以环境无公害、经济高效、能充分吸纳就业等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 展模式,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J] . 资源科学, 2007, 29(2):8-14.[Liu Yujie, Yang Yanzhao, Feng Zhiming.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of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J].

Resources Science, 2007, 29(2):8-14.]

[2]鲁奇,吕鸣伦.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J]. 地理 科学进展, 1997,16(1):31-36.[Lu Qi, Lu Minglun. The Change of the Main Regions f or China's Food Grain Production since 1950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J]. Progr ess in Geography, 1997, 16(1):31-36.]

[3]孙新章. 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71-75.[Sun Xinzhang.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since

1949[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71-75.]

[4]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7,17(4):55-60. [Sun Xinzhang, Zhou Hailin, Xie Gaodi. Ecologic al Services and Their Values of Chinese Agro ecosystem [J]. China Population R 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17(4):55-60.]

[5]吴乐知, 蔡祖聪.农业开垦对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水土保持[KG0.14mm]学报,

2007, 21( 6):118-121.[Wu Lezhi, Cai Zucong.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on Soil Or ganic Carbon in China[J]. Journal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2007, 21(6): 118-121.]

[6]王献溥,于顺利, 陈宏伟. 从传统农业的衰落谈农业遗产的继承与发展[J]. 安徽农 业科学, 2007, 35( 8): 2468-2469. [Wang Xianfu, Yu Shunli, Chen Hongwei. Discuss ion 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s from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35(8): 2468-2 469.]

[7]刘巽浩. 论中国农业的集约化与持续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1):1-8.

[Liu Xunhao. On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J].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0, 21(1):1-8.]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SUN Xinzhang

(The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th 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in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 c function, crop production function, animal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gricultura l multifunc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su lts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agricultural sector in GDP will decrease more sl owly than before,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crop production and animal production

will be equal around 2020. The “middle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i rstly become the “animal production prominent” region in agricultural sector.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will tend to be concentrated in the main production re gions, which will worsen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Northeast region wi ll reinforce its status of being the national granary, grain production in Huang HuaiHai region will change to a near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from surpl us,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lower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illnot be able to meet the demand. Animal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 in general will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24-02

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江苏小城镇建设,同时也为江苏小城镇建设寻找新的发展形式带来了契机。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小城镇发展面临着哪些新问题和新局面,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城镇本身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镇用地的扩张、就业人口的迁移、城镇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等,这些都使原先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跟不上城镇发展的步伐[2],无法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

1.对小城镇规划理念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为了融入世界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江苏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也积极响应。对多数小城镇而言,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和职能雷同是共同的弊病[3],这也是小城镇竞争中的一个不利因素。而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小城镇已开始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区位条件,转变政治或经济职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开展因地制宜的规划建设。除此以外,近几年江苏小城镇在规划决策中,对小城镇合理规模的确立逐步受到重视,更加注重城镇规模与当地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浪费[4]。与此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对外联系加强,在规划建设中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2.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结构的影响

区域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导致江苏小城镇的空间布局、用地结构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镇的空间布局上,沿江、运河及沿铁路或高速公路的城镇用地扩展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不同区域的小城镇群依托区域有利的交通走廊形成城镇聚合轴,并沿交通走廊形成各自的产业带[5]。

此外,由于目前许多工厂、企业纷纷落户于江苏,也进一步影响了江苏小城镇的用地结构,导致一些小城镇出现了生产用地比例偏高、公共建筑用地及绿地偏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土地利用方面,由于20世纪80至90年代江苏省兴起的小城镇热潮,导致圈地用地频繁,小城镇用地比较粗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都很低,缺乏有效的调控,使小城镇建成区内存在不少空闲地,常常出现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的现象,使原本宝贵的土地资源受到浪费[6]。

二、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产业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农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商品经济的冲击,江苏小城镇农民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在不断变化。但由于江苏小城镇农业总体上尚难适应入世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而江苏省政府积极调整支农理念和支农政策:2001年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又逐年降低“两工”(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以资代劳,取消特产税;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中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和鲜活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对江苏小城镇农产品构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近年来,江苏不断增加在农产品科技和加工增加值方面的投入,但江苏农产品无论是在卫生标准、品质、质量还是加工、包装、口感等方面都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水平接轨。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地遭遇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的限制,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从而导致江苏小城镇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且由于历史条件、地理位置等原因,江苏小城镇发展与分布具有区域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在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南北差距较大,因而在利用外资和技术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这加剧了江苏小城镇农业产值的地区差异,最终导致江苏小城镇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不断加大。

除此以外,经济全球化也促进江苏小城镇“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耕地资源的破坏、浪费和占用,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并且随着江苏省农业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剧变,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这将严重制约江苏小城镇农业的发展,最终将导致农业经济的衰退。

2.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影响

加入WTO前江苏小城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之所以有辉煌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和国家特殊政策的扶持。加入WTO后,关税和贸易壁垒不断降低直至逐步取消,同时也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这给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国内市场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使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的、质高价廉的工业品与农产品更自由、廉价地进入国内市场,给江苏小城镇乡镇企业带来较大压力;由于江苏小城镇发展和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发展也呈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呈现由南向北的梯度发展,南北差异较大;基于世界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长三角转移的趋势,江苏小城镇第二产业扩大产品出口,改善了融资环境,但在吸引外资进行建设的同时,部分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也被引进,导致大气和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给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服务业发展速度,使得江苏省农业服务业体系发展的更健全,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化,也促进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细化分工越来越明显;改变了小城镇乡镇企业的经济环境,乡镇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再局限于国内企业,而是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全球企业,这使得乡镇企业改善了资源有限、环境监管部门缺乏、产业技术层次低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从而加快推进了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繁荣;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环境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周边农村居民到小城镇定居,推动了与小城镇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增加。

经济全球化在给江苏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江苏小城镇依靠人力及土地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大量资本投入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资源大量被消耗,导致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外部供给方依赖性越来越大,增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江苏小城镇对依托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小城镇空间聚集效应的认识不足,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建设模式,追求消费层次高的第三产业,对基础性社会服务事业投入不足,致使第三产业整体服务水平降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房地产热、开发热,导致江苏小城镇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盲目的开发、模仿大中城市的建设,从而造成了过于城市化、模式化的建设,加快了小城镇传统空间特色的遗失,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减弱,难以发挥小城镇第三产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经济全球化对江苏小城镇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风潮同样席卷了文化领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应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然而现实中,江苏小城镇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冲击与挑战。近十余年来,江苏小城镇为了更好的发展城市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而对城市过度开发,造成了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居民对古镇保护意识的淡薄,一些江南古镇以及历史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无法估计的损失,给江苏小城镇传统文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结语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深刻影响着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及小城镇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江苏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发展变化,也极大地冲击了江苏小城镇产业及小城镇文化的发展。在今后江苏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全面考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保留弹性,以便及时调整,以应对不可估量的变化,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小城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刘新卫,吴初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调控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9,(4).

[3] 张文奇.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8).

[4] 张文,等.按照主体功能区理念规划特色小城镇[J].小城镇建设,2008,(2).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经济;农业生产

在自然条件自身变化和以工业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近几十年来全球正在经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依赖气候条件的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速已经放缓,而且气候变化将会加剧这种减缓趋势。异常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使得原本立足于严重自然灾害和脆弱生态环境的中国农业更是雪上加霜。据统计,中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当然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在我国也会带来作物种植熟制北移、冻害减轻等正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农业病虫害增加、农作物品质下降、洪涝灾害频发等负面影响远远高于正面影响。可以说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气候变化的表现

作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因而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几次的报告来看,1950年以来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增加、冰雪覆盖面积减少等气候变化是几十年乃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气象灾害不仅可以改变农业空间布局,引发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而且往往会在大范围对农业生产带来威胁,中国几乎每年都有几亿亩农田受灾。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气温上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开发利用土地活动的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浓度急剧增加,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增加了(0.6±0.2)℃,而且到21世纪末温度将会继续增加1.4-5.8℃。中国的整体气温也在此环境下不断上升,过去100年间中国气温增速略高于全球气温增速,增加了0.8℃,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幅更加明显。从季节分布来看,冬季增温最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个暖冬。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平均增温趋势最大,过去50年来两地平均增温趋势率分别达到0.38和0.35,而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别只有0.20和0.18,也就是说全国升温的幅度由南到北呈现递增趋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气温增高的趋势将会延续,预计到2030年整体气温将比2000年气温增加1.3-2.1℃,而到2050年增幅将达到2.3-3.3℃。第二,降水分布区域性差异增强。虽然几十年来我国总降水量减少的趋势不甚明显,但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趋势却在不断增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势并没有改观,不仅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水资源脆弱性的态势在持续加剧,而且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降水量也在明显减少,特别是秋季降水量更是偏少。同时春夏两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雨水总是偏多,经常造成洪涝灾害,与北方大面积的旱灾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海平面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引发海平面不断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每年达到1.8毫米,而中国几十年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是每年2.7毫米,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平面升高趋势急速加剧,近几年我国海平面高度始终处于历史最高值。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海南东部沿海、黄海南部和渤海西南部海平面上升的幅度远高于其他海域,1980年以来这些区域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0毫米,而在未来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其中南海海平面的增幅将会最为明显。第四,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频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2013年)评估报告显示,1950年以来全球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逐年增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极昼极夜现象减少、强降水增多、热浪或暖期时间加长、重度干旱增多等。我国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与全球相比显得更为严重,不仅有暴风雪引发的极寒天气和强对流引发的暴雨台风,而且也有持续几十天的洪涝灾害和热浪天气。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是一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行业,而我国农业生产由于分布广、类型多而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温度、光线、水分、大气、土壤等要素发生剧变,不仅扰乱了固有的农业种植制度,而且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大大减弱了农业生产的潜力。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年来正是依靠良好的光照和温度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使该地区不时出现强光高温或接连阴雨的低光照现象,造成水稻的大幅减产。全国气温的走高或暖冬的持续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提供了温床,因而近年来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出现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气温增加改变了土壤中的养分利用和C-N循环,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气候变化破坏了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气温的升高使小麦、水稻的产量产生明显下降。对于小麦来说,生长期内温度每增加1℃,将会出现3%-10%的减产,而且暖冬会让小麦提前进入拔节期,而这会增加遭遇倒春寒天气而发生冻害的概率。水稻种植也会出现温度增高而产量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频发的旱灾洪灾让农业生产能力急剧降低。干旱不仅让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多年遭遇重创,而且让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的牧业生产也举步维艰。同时南方夏季频发的暴雨经常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预计到2030年,我国以玉米、水稻和小麦为代表的种植业总量将会因为全球变暖减产5%-10%。第三,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品质是农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但是气候变化却对我国各种农作物的品质带来了隐患。近些年在我国的大豆种植基地黑龙江省,生长期遭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使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在干旱和暴雨等天气影响下,我国的棉花品质也是大打折扣,使众多棉花种植者“胆战心惊”。由于雨水季节性差异较大,黄河沿岸的苹果种植经常遭遇成花难、果实硬度低等问题,影响了苹果品质。

三、解决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

第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适时革新种植制度。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短期内无法使其发生转变,但是农业生产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适时调整。比如针对我国水稻一熟区南界北移和二熟、三熟去北界北移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告知种植者,使其及时调整种植布局,适应新的气候环境,避免无谓的损失。在种植春小麦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农户可以适当提前播种期或者更换更耐寒的品种来应对春季降水持续减少的气候状况。第二,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强化科技兴农战略。气候变化一般呈现出范围广和时间长的特点,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布局还不足以减缓不利影响,而应当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投入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一方面利用农业科学知识对现有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其适应当前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或引入新品种,特别是要大力推广具有超强自身抗逆性的农作物品种。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适时对土壤、水质等外在要素进行改良,为新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必要条件。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倡节水农业。我国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落后陈旧,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国家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在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兴修现代水利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在灌溉水源普遍减少的背景下,节水农业也是亟需的。国家可以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工程保水技术等来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利用各种鼓励性政策引导农民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第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是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我国一方面应当鼓励多方资金进入农业灾害保险领域,为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农业种植者积极加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从制度上稳定种植者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

[2]翟盘茂,李茂松,高学杰.气候变化与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3]周广胜.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5,38(1):80-94.

[4]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73-1578.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宏观调控;物价上涨;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条件的变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都可以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调控不仅仅是实现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要同时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探索二者的平衡点。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因此,必须要重视政府的规范和管理。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和调整与全球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背景和大环境紧密联系。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应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目前经济形势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开始出现较快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创新高。在中国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的关键时期,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出现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一系列新词汇,物价上涨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同时,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频现。为此,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也紧急行动,坚决抑制对农产品等的过度投机行为。调控效果有所显现,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明显。但2010年11月份CPI涨幅继续冲高,显示出物价调控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过各种价格传导机制已经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带动整体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平稳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但居民消费价格也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同比上涨5%,其中3月份CPI涨幅达5.4%。

(二)原因分析

1、农产品成本和需求增加。农产品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成本和需求增加,主要是气候、石油价格、生物能源使用等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全球气温持续升高,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等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产品生产环境愈加恶劣,农产品产量下降;其次,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石油等重要燃料变得越来越紧缺,油价上涨促使生物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生物燃料需求增多,导致小麦、大豆、棕榈油等农产品价格高涨;最后,油价上涨导致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相关运输费用提高,从而抬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售价。同时,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土地退化、耕地面积不断趋于减少的现象日益严重,都给农产品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增产困难,农产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升级,大家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带动了人均粮食和农产品的消费增多。研究表明,生产1公斤牛肉大约需要8公斤谷物饲料,即1∶8,猪肉约1∶3,鸡肉约1∶2。

2、市场流动性过剩。各种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市场流动性过剩。从国际上看,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导致发展中国家通胀的根源。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问题仍在发展,美联储今年决定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加剧了国内市场流通性过剩问题。全球流动性泛滥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面临着更大的资本流入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系统中货币量快速增长,2010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71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最高。货币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力量。庞大的游资不断追逐有限的资源,导致游资流向哪里,那里的资产价格就会出现上涨。流动性过剩推升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3月份中国进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铁矿石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4.5%、25.6%、21%和62.6%。目前,通胀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今后我国面临的流动性压力短期难以有效缓解。

3、其他因素。我国由于对铁矿石、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高度依赖,面临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进口的途径传导至国内,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国内通胀预期。外部输入性通胀的传导,使国内资源品价格向国际水平看齐。由于工业化、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拉动,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借贷利率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使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金使用价格等经济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也是推动当前CPI上涨的长期因素。

农产品物价上涨,既有饮食结构改变、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减少、投机加剧等因素,也有农产品成本和需求上升等必然趋势;既有国际农产品、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外部影响,也有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给物价上涨造成的压力。尽管当前物价上涨尚在可控范围,并未出现严重通胀,但从长期看,通胀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并不断扩展,对于通胀预期的管理不能松懈。到目前为止,价格波动还限制在食品领域,但通过各种价格传导机制,通货膨胀还可能扩散到其他领域。

三、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

(一)宏观调控重点是管理通胀预期。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要注意控制通胀,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宏观调控既需要广泛多样的政策储备,又需要对经济态势的科学判断与审慎抉择。针对目前复杂的经济态势,要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政策着眼点是控制通胀,实施强力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二)增加供给和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由于农民种植农产品的比较收益不及能够从事的其他行业收益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一直在下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实行有关刺激农民种粮的多项补贴措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滑的趋势有了一些遏制,但总体趋势仍无法改变。我国应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保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所需的耕地资源;不断加大国家财政对基本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通过有效宏观调控和引导措施,确保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为稳定物价打下扎实基础。要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落实“米袋子”和 “菜篮子”负责制,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实施有针对性的举措,从多个方面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

(三)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要注意控制通胀,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多管并举,构筑疏导货币的政策体系,稳步控制货币规模。货币政策的调整,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流动性管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加强流动性管理要考虑长期通胀预期,改变负利率状况,支持实业发展,打击投机行为,形成经济良性发展循环,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未来通胀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在货币政策的发挥作用方向和力度都将进行调整,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需要适度调整和转变,直接或间接引导货币流向,这是出于防通胀的需要,也是出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控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四)其他。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情况下,应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造成的冲击。物价的高低是与收入增长相对应的,物价上涨时期保持收入增长快于物价增长,特别是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宏观调控如同对弈,不能看一步走一步,应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宏观调控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逐渐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势头,又要调整结构,促进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归根结底,还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寻找新的、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完善形成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和重要商品资料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在深化改革中推进经济转轨。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应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明确结构协调和总量平衡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目标,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内部与外部两个均衡,不断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社会转型宏观调控,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只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锋.新时期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特点[J].上海经济,2010.6.12.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6

本文作者:马 勇 单位:新疆电力设计院

引言

随着全球性变暖,地球环境的许多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这在艾比湖流域地区反映明显,如湖泊萎缩、河道断流、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导致水资源短缺,旱灾、洪灾、雪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因此,维护艾比湖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对维护绿洲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称[1],从l860年到现在,北半球的气温已经平均升高了0.4℃~0.8℃,其中的20世纪是l000年来北半球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的一个世纪,而l990年~1999年是l000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最高的l0年。20世纪的全球气候变暖己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王绍武[2]利用中国气温等级资料研究了近l00年中国气温变化规律,表明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有相同的时候,却并不总是一致。近百年来中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3,4],中国与全球气温的相关系数在0.3~0.4之间。中国东北、华北及新疆的变暖可能与北半球一致,新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变化与全国、全球气候增暖趋势是一致的,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别和地区差别,冬季最为明显,北疆增暖幅度大于南疆。这里将利用艾比湖流域温泉、精河、博乐、阿拉山口、乌苏5个气象站在近40年的气温、降水逐年月资料,用相关分析及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艾比湖流域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

2结果与讨论

2.1艾比湖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艾比湖流域属中温大陆干旱气候,水资源缺乏但较为稳定,生态环境极脆弱,是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立体型的多态气候,自西向东,年平均气温从-3.8℃上升到8.6℃,年平均降水量从228mm下降到104mm,从而形成了山区、平原和荒漠等多种气候态,有利于合理开发多种产业。全球性气候变暖在艾比湖流域反映明显,呈明显变暖和变湿趋势,同时,春季低温冷害、夏季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天气气候增多,洪旱频率增大,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寒潮冷空气明显减少,沙尘暴减少。90年代平均气温与前30年平均气温相比,平均偏高0.6℃;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量与前30年平均值相比,平均增长了9.4%。这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干旱总体特征不会改变,原因是升温导致蒸发增加,可抵消甚至超过降水增加的作用,助于解决干旱缺水的程度。艾比湖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各区域振幅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表1中列出了艾比湖流域三大代表性区域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趋势方程及相关系数,在0.05的信度下,区域内的年平均气温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t检验),说明了在艾比湖流域的增温趋势明显;山区、平原和荒漠地带年平均气温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63和0.52;而它们的信度分别通过0.01、0.05的显著性检验。随着气温的上升,艾比湖流域年降水量也有所增加,且各区域振幅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除了平原区外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其年平均降水量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很低,不能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山区和荒漠区年平均降水量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通过了0.01、0.05的显著性检验。通过艾比湖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方程可预测未来50年气温与降水量的估计值。未来50年艾比湖流域降水量的增加比例要大于其气温增加的比例,这表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对平原荒漠植被的恢复有利。但随着气温的增加地面蒸发量也会增加,因此干湿变化总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艾比湖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水资源的补给主要是山区自然降水和冰川融水。由于气候变暖,艾比湖流域高山冰川融化量增加,水资源的增加将暂时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冰川如长期萎缩,将会严重影响冰川固体水库调节功能,并诱发灾害。90年代以后,艾比湖流域突发性大降水增加,造成洪水频发,1994年、199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2年都出现了“暴雨、融雪型”洪水,这可能是地球气候变暖在艾比湖流域的反映。

2.2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总体趋势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演变,这必然对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艾比湖流域生态用水远远低于国际惯例要求,水资源处于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地位。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干湿周期性变化的双重影响,艾比湖流域的降水量普遍有所增加,十分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并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但由于该地带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地表径流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是形成山地、平原和荒漠三大生态环境系统和不宜于人类活动及生物生长的沙漠、戈壁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系统的原初相对平衡状态极易遭到破坏而恶化,又极难恢复或建立新的更加优化的相对平衡状态。特别是最近20年中艾比湖流域气候增暖、增湿,总体上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效应是:由于开荒造田、兴修水利、营造防护林带、建设人工草地、控制排污量以及立法、执法检查等,扩大和稳定了绿洲;改善了小气候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性能;发挥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负效应是:由于盲目毁林开荒、毁草开荒、过度放牧、大水漫灌“、三废”增加以及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等,造成水量失衡、水盐失衡、水土失衡、自然生态失衡。具体表现为:河流断流,湖泊、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盐碱化;林地破坏;草地沙化、退化;水质咸化、矿化度提高;野生物种减少;大气污染指数上升。总体上说,绿洲化和沙漠化并存。既有人进沙退现象,也有沙进人退现象,在绿洲扩大的同时沙漠也在不断扩大。绿洲与沙漠之间的缓冲带在不断缩小。绿洲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潜伏着盐渍化、沙漠化和污染的威胁,绿洲以外的山地生态环境和平原荒漠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是平衡失调甚至有恶化趋势。全球变暖对艾比湖水量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对西部经济有重要影响,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未来降水量增加也不可能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原因是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随着气温的增加,地面蒸发量与植被蒸腾量也会增加,即该地区总的趋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将来受环境变化最大的是农业与农村,农业问题面广量大。传统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量大,过度开垦、过牧超载等生产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水平,传统农业的抗灾能力很弱,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草原畜牧业尤为突出。必须充分估计未来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增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语

近45年来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状态,而未来半个世纪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生态环境系统是由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大气、气候、水、土地、森林、草地、湖泊、生物等元素和山地、绿洲、荒漠三大部分组成,要坚持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专业性、阶段性、开放性、综合性。艾比湖流域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表现在:a)气候及生态近45年的总体趋势是温度上升、降水增多、植被增加、湖泊恢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尤为突出,普遍向增加的趋势发展。根据遥感监测结果,艾比湖湖水面由1962年的499km2增加到2002年的1000km2,即近40年来波动回升了半个湖水面;b)近45年整个艾比湖流域总体植被指数提高了3.72%,绿洲区和前山带,植被指数增长>5%,总体植被指数在增长,但山区高覆盖度和中覆盖度的草场数量却在减少,其主要原因仍是过度放牧;c)近45年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其污染程度亦逐年加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d)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问题,水在区域性水循环中的运动及转化、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从根本上制约着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和经济的发展;e)艾比湖流域目前的生态环境转向好的态势主要是由于气候波动而进入多雨丰水期,此丰水期能够持续多长仍然在研究当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气候波动并没有从总体上改变干早、生态脆弱的局面。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7

正当国内部分投资者喊着要抄底大豆和豆粕之际,面对5月26日美豆的走势估计后脊梁会冒出冷汗。5月25日美洲时段的夜盘,美黄豆07合约期货价格最低跌至925.5,美豆粕07合约期货价格最低跌至301.3,国内市场投资者惊呼,这行情看来又是要被套牢的节奏。

近期市场节奏趋于混乱,投资者刚经历原油价格暴涨暴跌之后,联动全球大宗商品集体跳水,美豆、玉米品种更是脸色变青,给本就题材和热点匮乏的市场带来绵绵寒意。随着全球粮食生产和供需结构的进一步清晰,供应充足而需求乏力的大趋势始终主导着市场节奏。短期看,除了原油的联动效应,农产品也难以找出更好的题材,各个品种的行情发展似乎有点不温不火。时间进入6月,小麦将完成收获,大豆、玉米进入用水节点,国内玉米加工企业玉米库存见底,棕榈生产复苏,美豆进入生长期,农产品市场是否又将面临新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即将结束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将成为过去时,起始于2015年的全球厄尔尼诺爆发,给农产品,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产品中,不仅东南亚棕榈油出现大幅减产,同时还消耗了不小库存。事实证明,即便到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月度产量仍未能恢复到优良时期,可见厄尔尼诺的影响力之大。不过,6月份往后,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不会再触及农产品行情的敏感点。从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下旬给出的模型来看,赤道太平洋水温的发展,恐怕将引导恩索模型在2018年前保持厄尔尼诺中性的态势。而这已是澳大利亚气象局连续第三次公布出的中性模型预测。对于气候的变化,中华粮网分析师孙开源认为,虽然气候的变化时常反复,从概率上说,厄尔尼诺并非为零,只是从时间上来看,厄尔尼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2017年显然不会再给厄尔尼诺更多机会。在这样的前提下,东南亚棕榈产量必然还将延续逐步恢复的路线。虽然满血还需要时间,但趋势不变。而且5月份以来,东南亚地区,包括泰国这一重要的糖料产区,其整体的降水形势还是非常不错的。马来西亚和印尼大部分地区30天总降水量水平比常年多两成左右,未来棕榈的产量可期。

此外,近几年印尼也在大刀阔斧地搞棕榈产业建设,频繁地“毁林植棕”现象背后,是大片大片的棕榈树规模化种植,虽然一定时期内,树龄水平还不足以有效提振棕榈产量的总供给,但未来东南亚棕榈的产量趋势自然不难判断。5月 22日美国小麦期货上涨近1%,触及两周高点,美麦成熟收割期的多雨天气和需求成为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另外,中国小麦产区的天气风险指数也同样偏高,连阴雨、病虫害、干热风及倒伏增加了新麦产量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国内小麦价格形成支撑。预计6月份,中美新麦均将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天气状况将成为决定新季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半年的市场行情走向。从全球范围看,中华粮网分析师徐双双表示,2017年造成全球天气异常的厄尔尼诺以及拉尼娜现象暂时消失,上半年中性天气模式下出现极端异常气候可能性较小,全球小麦生产年景仍属正常。据美国农业部在5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2017/18年度全球小麦总产量预计为7.378亿吨,这将是历史次高纪录,全球小麦供需基本面依然利空,将继续制约麦价的上涨空间。

动荡不安的政治因素

长久以来,桑巴舞、足球,一度让世界认知巴西,也充分展现出了巴西人民热血洋溢的泼辣性格。不过近期传出的政坛腐败风波,也给巴西社会环境尤其是汇率带来巨大波动。

由于南美比较特有的经济特点,一向是资本介入的敏感地带,总统腐败丑闻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汇率暴跌,给巴西大宗农产品外贸形势带来了巨大影响。孙开源认为,正是由于不少南美国家的经济形势都并不稳固,国内储蓄率低、财政困难,货币大幅波动贬值,经济发展时好时坏,依赖外资,但外资又对其十分敏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成为金融风险的洼地。虽然巴西的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水平并不算很高,但巴西相关政策实施和政治治理水平仍成为外国资本犹豫的重点。

回归到农产品上,雷亚尔的汇率必然对农产品的出口水平有直接干扰。从目前的美元对雷亚尔汇率上看,虽然雷亚尔有企稳的态势,但仍处在相对低位,这对大豆以及糖料等产品的出口无疑有所影响,是否会对美豆等品种的行情上扬带来削弱有待观察。未来如果巴西国内局势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平息,雷亚尔下跌的风险依然比较高。这对大豆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出口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值得关注。

总的来看,在全球粮食供应总体充足的前提下,主要的农产品品种很难再有更活泼的表现,相关的素材恐怕也很难有效的带动行情出现质的变化。

在此之下,天气这样的题材炒作可能进一步引起市场的重视,而在全球气温升高的压力下,天气对农产品的带动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天气状况真应了某些气象学家的预测,及美国出现类似2012年的巨大干旱,那么对大豆、玉米的冲击还将是非常明显的。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8

五大焦点需关注

中央“一保一控”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快车奋力穿越重重艰险,一路平稳前行: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4%,

增速领跑全球;7月份CPI上涨6.3%,连续3个月回落。外电评价:“在全球经济陷入滞胀困局的2008年,中国经济的‘高分’表现就像北京奥运会一样出色!”。尽管中国经济“年中成绩单”可圈可点,但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之复杂、不确定性之多、调控难度之大,多年来未曾有过。下半年,内外不利因素依然在集中释放,相互叠加。从外部看,国际经济环境愈趋严峻,美国次贷危机阴云不散,美元加速贬值,美、欧、日等经济纷纷走低,世界经济趋于下行,这对高度依赖外部经济的中国,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外需减弱、全球通胀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内物价、出口、就业和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在下半年进一步显露。从国内看,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治理通胀任务艰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制约农业稳定发展的因素仍较多;能源资源矛盾依旧凸显,煤电油等基础原材料产品供应紧张;外贸出口增幅出现加入世贸7年来首次下滑,部分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直接影响到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今后一段时间,即使经济进入这一轮增长的调整期,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加上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导致市场在迭创新低之后,机构不敢进场,需继续关注成交是否能脱离低迷态势。而9月中旬公布8月份的经济数据之后,或将促使机构采取动作。

全球基金经理改口看好A股

部分全球基金经理们认为,奥运会让政府监管者们在赛事结束之前不愿意采取过多的措施,以免使市场或经济产生任何剧烈波动。监管当局或在赛事结束之后试行一些办法来阻止市场下挫。随着有关中国经济将同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国家脱钩这一预期再度升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准备好再博一把。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瑞银通过研究报告系统向内地基金公司发出大宗交易询价意向,希望买入人民币1亿元的股票。这是外资首次通过这种方式向内地基金发出买入股票意向的报告。继摩根大通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龚方雄的“千亿经济刺激方案”报告之后,雷曼兄弟中国区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预测,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选项多达12项。

信贷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住房市场的萎靡不振令众多投资者感到绝望,他们认为出口增长放缓将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出于慎重的考虑,全球基金经理此前纷纷撤出了亚洲市场。据资金流追踪机构EPFRGlobal提供的数据,迄今为止,主要投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的全球基金的资金外流量已经达到36亿美元。但EPFR随即指出,资金外流强度在上个月已经减弱――这可能意味着投资者看法的转变。对于外资,我们不仅要察其言,更要观其行,可以自由进出的H股、B股的走势和成交变化值得密切关注。

限售股二次发售细则正抓紧制订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与其他有限售期的股份在本质上都是流通股,只是限售期限各有不同。大小非“冲击波”将伴随市场3年。由此不难看出,对大小非解禁进行制度上的规范迫在眉睫。从公开认可大小非解禁是一个“新问题”,到主动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疏导,监管层充分认识到了对大小非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大小非解禁、减持等全流通市场的新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引导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有序转让。比如规范大小非减持信息和让减持超过1%的大小非上大宗交易平台就是一种制度上的疏导。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向市场传递出信息:要进一步通过制度来缓解大小非减持压力。具体包括,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与国资委协调,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国有股份转让情况进行监管。

二次发售就是一个新引入的概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美国,二次发售又被称为二次发行,是指公司的主要个人或机构持股人对公众发售其限制性股票。此举将适当缓冲对二级市场的套现压力,但影响程度还需看后续的法规内容。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大宗股份交易的券商中介及二次发售措施,思路尚在研究,还不能详尽披露。引入券商中介及二次发售将不止针对“大小非”问题,更多是针对大宗股份的转让,大宗股份在任何股市都会影响股票走势,

“大宗股份转让”将成为中国股市全流通下的持续性问题。为减少其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加快其流动性,监管层正在研究引入券商中介和二次发售的具体措施。此前监管层已明令大宗的股改限售股减持需取道大宗交易平台,但存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过桥减持”的隐患:即“大小非”股东可能将股票卖给关联方,或另开账户自己卖给自己,之后再减持。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券商需提出销售方案、定价方案,并须承担市场责任,引入券商中介这一市场化机制,可避免前述关联交易。此举若实施,预计虽会减缓压力,但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实际效果有限,但具体还要看细则。

稳定农业是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定盘星

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国内粮价尽管比较平稳,但肉、奶、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都有较大涨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米袋子”、“菜篮子”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资涨价,农民经受了更大的成本压力;而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更是考验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农业发展无疑是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我国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了“定盘星”。目前,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我国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老旧,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因水利设施损坏报废减少的有效灌溉面积达300多万亩。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投入长效机制。这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再次提醒我们,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始终应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农业板块仍具发展潜力,需密切关注后续相关扶持政策的公布。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9、10月份农业板块将有较好表现,投资者应把握机会。

央行货币政策适时微调传递政策信息

央行《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即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合理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平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颇引人关注的一点,即“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传递的政策信息。

事实上,这种适时的微调已在进行。日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得到了调整,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在原有基础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且信贷规模定向投放于“三农”、中小企业以及灾区建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区别对待、定向定量”的信贷规模调整,充分反映了央行因势利导、相机抉择、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意图。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称,将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从2008年1月1日起,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其贷款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其中微利项目贷款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不含东部7省市)。同时,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一份题为《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指出,各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主要包括: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通知强调,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拓宽财政贴息资金使用渠道,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和小额担保贷款的有效奖补机制。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助于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正是由于信贷有趋于宽松的趋势,使得银行股表现强于大盘,但目前人气涣散,还需关注成交变化。

有望步入升势

8月份日均成交金额创新低

2008年8月份日均成交金额下降550多亿元,即2006年12月份以来的单月最低额度。从历史数据看,日均成交下1500亿元以下的状态,属于筑底阶段,如2007年的7月份、11月份。历史上连续三个月成交处于低迷状态,后势出现时间长、空间大的升势概率极大。如2003年的8月、9月、10月维持低迷交投,11月中旬开始一波强劲升势。2007年1月、2月、3月持续低迷,在3月份下旬便开始向上突破,升势一直持续至“5.30”。2008年2月份、3月份、4月份连续三个月的日均成交维持低迷水平,5月份曾有过短暂升势,而6月份、7月份8月份的日均成交金额连续三个月处于1000亿元以下的低迷水平,9月份能否有效放大成为判断后势走向的关键。

9月份融资额将保持低水平

继6月份下降至2006年5月份恢复首发融资以来的单月次低融资额之后,7月份、8月份融资额连续回升,但也仅处于150亿元以下的低迷水平,特别是8月份融资额的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国南车募集资金达到65亿元。尽管6月份过会的新股家数大幅增加,7月份首发的公司数量也出现增加,大盘公司依然较少。继中国南车发行之后,而中建股份、光大证券何时被安排发行颇受关注。中国南车上市后表现不佳,将制约后续大盘公司的发行。9月份的新股发行的节奏和规模预计将保持低水平,或对二级市场行情有利。

投资者新增开户数再创一年多新低

投资者新增开户数3月份略有回升之后,又在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连续下降。8月份再次下降至2006年12月份以来的新低,仅为60万户。8月份因市场对奥运行情的预期落空,引发抛售,股指再创新低。而广大投资者也将注意力转移至奥运赛事,股市备受冷落。基本面的消息,对市场反应微弱,入市积极性降至冰点。相反理论将发挥效用。如2007年的2月份、7月份在单月新增开户数下降至300万户水平之下后,次月以后均出现了上升行情,而目前投资者新增开户数已经连续六个月处于200万户以下的水平,市场氛围极度偏空,为探底回升奠定了基础。9月份市场有望步入回升走势。

9月月K线有望收阳、3000-3200点成重要阻力位

从月K线看,2007年11月份下跌18.19%,而2007年12月份上涨8.00%;2008年1月份下跌16.69%,而2月份仅微跌0.80%;大盘在2008年3月份收出跌幅为20.14%的长阴线,创下1994年7月底以来单月最大跌幅之后,4月份收出带长下影线、涨幅为6.35%的阳线;6月份下跌20.31%以后,7月份小涨1.45%。历史上月K线在出现15%以上的跌幅之后,次月至少会出现跌势趋缓,甚至出现回升。8月份月K线跌幅达15%,9月份止跌回升的概率较大。

月K线上方的5月均线的阻力位为2998点,30月均线阻力位为3228点,为判断长线趋势的两个关键点位。

分析2007年以来的历次重要的调整时间和波段,“5.30”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累计跌幅为

21.47%。2007年10月17日至2007年11月28日运行了31个交易日,累计跌幅为21.15%。2008年1月15日至4月21日运行了6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为43.31%。自5月6日至7月2日,累计下跌了29%左右,运行了41个交易日。从7月10日至8月18日,累计下跌了20.57%,运行了27个交易日,存在继续尝试回升的基础。

上周周K线收出十字小阴线,跌幅缩减为1.85%,比前一周的跌幅大幅收窄,呈现跌势趋缓,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9

1.1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古已有之,现在气候变化的独特之处在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行为,致使变化速率前所未有。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则地球将面临突破任何历史记录的气候冲击[lj。各种大气科学的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温室气体的排放将使全球平均温度增加。有证据表明,大气中CO:的浓度在1870年时约为280PPm;而直接观测显示,1958年为315ppm,1955年为345ppm[,〕;1570一2955年间的年平均增率是0.1%,而1955一1985年间是0.3%。其它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氮、臭氧、氟里昂)加起来对地球变暖的作用也与二氧化碳相当阁。如果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趋势继续下去,则地球表层将以0.3℃/10a的速率增温。到下世纪中期,累积的变暖效应将使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开始前的“自然背景温度”提高1.5一4.5•e〔‘〕。虽然区域气候对全球温室气体积累的响应还不甚明确,但从古气候记录和其它证据可知,地表平均温度哪怕是很小的异常变化,也足以对地方气候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现代与小冰期气候差别的平均温度体现不过就是IC,但在欧洲,出现于14一17世纪期间的小冰期却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或绝收[5]。中国小冰期的开始早于欧洲,其间作物产量亦显著下降[6j。若地表平均温度在目前水平上提高5℃,则地球将比过去300万年中的任何温暖期都热。在过去的那些温暖期间,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曾比现在高出75cm,热带和亚热带曾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sj。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已经出现。地表平均温度已在过去100年来上升了约0.5一0.7℃,其间n个最暖年中有7个发生在最近10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5刁。

1•2温室气体增温的可能效应

气候与其它自然过程乃至经济发展都有解不开的联系。温室气体增温及有关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导致生物一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一种直接影响是海平面上升,海洋水体热膨胀和冰川融化的综合作用很可能在下一个百年内使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20一100cm。人口密集的世界大河三角洲和沿海低地将受显著影响,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大气圈保持水汽的能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全球变暖很可能导致全球变湿。某些模拟结果显示,COZ倍增将使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7%一n%[2j。但在另一方面,较高的大气和地面温度也将加强植物和土壤的总蒸发。两方面平衡,土壤水分已趋紧张的地区将更为紧张[7j。世界主要粮食产区的中纬度和大陆中部地区将变干旱,夏天更为明显,作物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恶化将导致农业减产。温室气体增温在全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将会显著缩小热带与极地之间的温差,从而影响全球天气系统的热动力机制,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格局。这种天气动力的变化将改变很多区域的生态和生产条件,而且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出现时间、延时和分布都会变化。人类活动的很多方面如农业、林业、渔业、沿海的基础设施、聚落、交通运输以及人体健康等都会受影响。由于农业的普遍存在,由于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对气候条件的敏感性,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更应受到高度重视。

1.3气候的波动与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包括长期平均状况的渐变,“正常范围”内的大波动,可能极端事件之类型、频率、强度和分布的变化,而且所有这些可能会同时出现。包括农业在内的人类活动不仅对平均状况的变化,而且对波动和预料不到的情况都应作出响应。气候波动尤其是极端事件的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很可能比可预料的长期平均状况变化还严重。对全球气候变化虽然已有了普遍的认同,但还存在一些重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气候的状况一般都由普通环流模型或全球气候模型(GCMs)导出,而大多数此类模型对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季节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判断则众说不一,尤其在区域降水量变化的判断上差异显著,而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判断差异较小。全球气候变化会在什么时候产生重要社会经济影响,也不是很明确的,部分原因是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确定。气候将渐变还是突变,也不确定。很多此类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动态机制缺乏详细的认识。但气候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这不能成为阻止分析气候变化(或不确定性)对经济和其他方面影响的理由。必须承认气候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不管它是否“变化”,这是分析气候对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前提。

2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对当前的气候波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农业是最敏感的部门。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加大世界农业系统的压力,农业产量可能下降,而这正好发生在农产品需求急剧上升的时候。据Crosson分析,在CO:倍增导致气候变化的期间,世界食品和纤维的需求将上升2一2.5倍[8〕。

2.1对农业地理限制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望使温度带向极地移动,在目前农业潜力受热量限制的地区,作物生长季会延长。年平均温度每增加1‘C,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将在水平方向北移150一ZO0km,垂直方向上移150一200m川。由此可知,未来50一70年间全球1.5一4.5℃的增温可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北扩展230一gO0km。然而,作物布局不仅取决于温度条件,也受土壤、水分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由于水分条件恶化,由于较高温度还会促使作物徒长和缩短灌浆期,中纬度主要粮食产区很可能减产〔,。〕。在低纬度,增温改变农时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一年多熟的地区。例如,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若变暖1℃,已适应当前气候条件的农时将需要作重大的重新安排[l‘〕。全球变暖对水分条件移动的影响尚难以估计。最近的GMCs研究了大气CO:倍增对土壤水分的影响[7,‘。〕后认为,在东北非、南非、阿拉伯半岛西部、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南部和阿根廷,12月到来年2月的土壤水分会减少;在北非、西非、部分东欧、华北和华中、部分前苏联、中亚、西北利亚、澳大利亚西部、美国南部、中美洲和巴西东部,6一8月的土壤水分会减少。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若干重要影响中,知之最少的是极端气候的可能变化,如干旱、暴风雨、干热风、冻害等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冷和热对作物的限制并非与冷、热的强度本身成正比例关系,作物产量对冷、热限制常常表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响应。总蒸发率加速的一个显著结果是,热带和亚热带某些地区的旱灾频率会比现在高[l0〕。干旱强度和危害程度的变化是对农业的最严重威胁,无论是在全球或区域尺度,尤其是现在已潜伏着干旱的地区。增暖还可能使作物和牲畜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l2〕,目前限于热带的牲畜病虫害会扩散到中纬度地区,病虫害不严重的寒温带将深受其害,纬度较高的地区危害最大。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影响害虫及其捕食者和寄生者之间的物种相互作用。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沿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例如,对尼罗河三角洲的初步研究表明,海平面若上升loocm会淹没目前埃及15%人口的住房和大约同样比例的粮食产地[l3〕。

2.2对作物产t的影响

可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即大气中化学组成变化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和温室效应导致的农业气候条件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气中CO: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率和水分利用率,有助于植物生长,尤其对包括小麦、水稻、大麦、豆类和根系作物在内的C3植物。实验表明,若其它与作物生长有关的因素不变,CO。浓度增加使C3作物的产量显著增加[l‘〕。对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和甘蔗在内的C4作物,尚无直接助长效果的可比证据。显然,即使对于C3植物,大气化学组成变化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植物呼吸作用、水分要求和可得性、固氮作用、植物生长阶段、作物质量、其它气体组成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压倒CO:增加的助长作用。一般研究更重视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低纬湿润地区的水稻产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显著,北纬6一31度内众多农田实验表明,结实期温度上升1一ZC会使产量下降10%一20%;纬度越高,受影响越严重[l5〕。调整农时有助于消除此类影响,但这在农时必须与季风降雨期相适应的地方很难做到。在热带半干旱地区,若降雨量不丈,那么增温加速蒸发从而使土壤水分恶化,作物产量将下降。例如在印度北部,在雨量不增的情况下,均温哪怕增加1℃也会使小麦产量减少10%〔,6〕。

肯尼亚的一个案例研究还考虑了雨量减少的影响,结论是玉米产量会减少30一70%〔‘,习。对世界粮食供给的一个最严重威胁是,中纬度“谷物带”变暖及伴随的作物水分亏缺将使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美国所有主要的非灌溉作物将减产,高粱、玉米和水稻减产最严重[l2〕;加拿大草原地带的平均产量将减少10%一30%[l8口;在澳大利亚,若增暖3℃且夏雨增加、冬雨减少,则小麦产量可望增加[l5〕。上述主要谷物出口地区的产量变化将显著影响全球食品贸易。在诸如北美大草原北部、斯堪低纳维亚半岛、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北部、新西兰南部、阿根廷和智利南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温室气体增暖的幅度将最大,目前农业受到的热量限制会减缓。但这些地区不受土壤和地形限制的面积有限,所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地区的减产川。总之,全球变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不同作物、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系统上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说来,中纬地区将受损,高纬地区将受益,但益不敷损。

2.3对农业系统的可能影响

气候变化与波动导致的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变化,会影响到农业系统的很多方面,如区域比较优势、农业结构、粮食供给、区域产业结构、农产品的价格和贸易、就业等等,甚至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模拟分析显示,美国国内的农业比较优势将会明显东移,其它中、高纬度国家内也会发生类似的移动[8j。全球农业结构很可能变化,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谷物部门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美国的粮食出口将减少,9口。区域尺度上的食品保障将受到严重威胁,尤其在热带的欠发达国家。中纬度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减产将使粮价上升(若减产10%则粮价上升7%),这会严重影响食品短缺国家进口粮食的能力,或挤占非农业部门发展所急需的外汇川。对付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调整农业技术,但欠发达国家调整技术的能力有限,因此全球变暖对这些国家的威胁尤其严重,特别在目前农业已很脆弱的地区。

3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与波动的脆弱性

3.1过去与未来的气候变化

中国历史上已经历了无数次的气候变化或波动。有证据表明,约距今8000一5000年是一个相对于今的高温高湿气候适宜期,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比现在高2一4C和100一200mm,夏季风一直深人到西北[20〕。12世纪中国开始经历了小冰期的严寒,年均温比现在低1一ZOC。此期的降水时空差异较大,东部和青藏高原较干旱,西北则比现在湿润[20〕。近百年来中国气候与北半球的一般情况一致,呈现出干暖化的发展趋势。气温在20年代较高,50年代较低,70一80年代较高,北方增温更为显著,南方则不太明显。东部和西北自1910年来趋于干旱即〕,东部干旱指数波动上升,近百年来增加了约1.7倍[20〕。用有关时间序列中主要周期外推的方法,估计未来气候趋势是呻〕:①大部分地区在90年代偏暖,201。一2030年将出现一个偏冷期,204。年后又回暖。②温室气体增暖可能强化上述暖期,故下世纪中国总趋势是增暖,最暖时期比现在升温ZC左右;但增暖过程中会出现时间尺度为10一20年、变幅。.5一1.0℃的波动。③降水量将在东部减少、西部增加。与国际上的情况一样,关于未来的中国气候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争论。一般都承认变暖趋势,但关于温室效应的看法不尽一致,区域的气候变化亦不确定。对农业而言,需特别注意极端气候和水分条件的变化。降水频率和分布的变化较难预料,但升温结合旱涝变动肯定将构成对农业的严重威胁。例如,由于海陆增温的差异,亚洲季风很可能增强,降雨强度会加大,因而洪水和侵蚀会加剧。较高的地温和气温将强化蒸发,干旱、半干旱区的荒漠化和灌溉区的盐碱化也将加剧。

3.2农业环境的脆弱性和变动性

时空差异极大是中国气候的显著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气候迥然不同,前者又包含着从热带到寒温带各种类型。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率在东部季风区为30%以上,西部干旱区甚至更大;平均温度年际变率常在1℃以上。气候波动还在更大时间尺度上发生,如整个60年代华北降水显著减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气候变异常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有些地区作物产量的波动幅度可达30%以上[z0j。中国农业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这也与气候有关。中国土壤侵蚀面积已达150又10‘km,[,习;土地荒漠化面积17.6\zo4kmZ,其中32%是过去100年来形成的;此外还有15.8只10‘km,正面临荒漠化的危险咖〕。若按联合国环境署的标准,土地生产力下降25%即为荒漠化的临界值,那么中国非灌溉耕地中有69%属于荒漠化土地哪〕。显然,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大多数非灌溉耕地都有严重影响。对灌溉的依赖也造成农业的危机。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的地表水显著减少,例如青海湖水位在1956一1984年间下降了3.35m,松花江流域的年径流量从50年代后期的70omm减少到70年代后期的Zoomm。地下水超量开采,供给也日趋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已很严重[20〕。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在中国是很频繁的。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有文字记载的严重旱灾是1056次,严重洪灾1029次。泥石流、滑坡、台风、尘暴、病虫害等亦很常见。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亿元嘟〕,农业损失尤甚。

3.3农业系统的脆弱性

中国农业本身的脆弱性使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严重。首先是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由于城市化、荒漠化、土壤侵蚀等的扩展,耕地面积还会进一步减少。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均耕地面积将会由目前的。.115ha减少到下世纪初期的0.o94ha和下世纪中期的。.o63ha卿口。水资源短缺一直是中国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例如华北平原,其耕地占全国总量的42%,但水资源却只占6%。全国最大的这部分耕地潜力大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气候变化很可能使水分条件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人口还将增加,生活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这就使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上升,中国农业系统将更不堪重压。中国现在已面临人口承载力接近极限的危险,气候变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与农产品需求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增加投资和发展技术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中国农业在这方面的前景不乐观。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而其他经济部门的投资需求被放在较优先的地位,农业上的投资大受限制。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已经下降,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28〕。中国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人员相对稀少,农业技术装备不足,所有这些都使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实力有限。

3.4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潜在影响

国际学术界已出现了一些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美国国防大学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粮食产量将增加,中国将从粮食进口国变为粮食出口国[l’〕。然而悲观的结论更多,如Kellogg认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很可能将变干旱,对粮食生产有严重影响[29〕。Parry和swaminathan也指出,全球升温将使中国北方和华中的土壤水分减少,农业将减产[15〕。中国科学家对个问题也作了研究。黄秉维认为,全球变暖将使中国的温度带北移,其直接作用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例如,边缘热带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在偶有出现的冷害;在中、北亚热带,目前的一年两熟制可望变为三熟制;在暖温带,升温不仅会增加作物产量,也将有利于水果生产。但是全球变暖的间接作用(诸如病虫害增加)却对作物生长有害,更重要的是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咖〕。赵名茶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使中国的寒潮之害减轻,有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在中国的干旱区,由于降水将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将得到改善,干旱频率将减少,灌溉面积将扩大,农业生产潜力将提高,作物产量也会较稳定[sl〕。

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业对与气候有关的多种条件变化已经很敏感,全球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冲击中国农业,尽管区域气候变化的前景尚不确定。增暖导致蒸发、风蚀、干旱的加强和台风频率的加大,使农业总产量至少损失5%;某些森林物种将严重丧失,部分森林将变为稀树草原[sz〕;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大片耕地和养殖场将被淹没,而这正是中国沿海的主要食品生产基地。大河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土地最有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工厂城镇最富集的地区,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也最严重。珠江三角洲有35ookm“将被淹没,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较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也将面临洪涝灾难咖〕。若无降雨量的增加作为补偿,则主要粮食作物将减产。温度每增加1℃,玉米平均产量会减少3%咖〕;小麦也将由于水分条件恶化而减产;晚稻则由于生长期缩短而严重减产。于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面临严峻挑战,而这正好发生在中国人口和生活水平都将明显上升之时。扩大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受限,资源利用的余地更小,未来食品自给的保证程度将更无把握,农业系统更趋脆弱。

4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对策

尽管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有备无患”,适应对策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农业的“适应”问题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农民和农村社区在面临气候条件的变化时会自觉地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这是一种“自发”的适应策略,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任何评价都应当考虑到采用此类策略的可能性。其次,在面临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减产或者新机会时,政府有关决策机构应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尽量减少损失和尽量实现潜在的效益。这种“有计划”的适应策略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一样,都是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决策响应。当然,农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有重要的作用,但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论题范围。战术上的适应措施也受到高度重视。Parry和Swaminathan明确了三类战术调整:改变土地利用(如农业区和作物类型的调整),调整管理措施(如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水土流失、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等),改变作物和畜牧制度(如调整农时)[l5〕。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10

全球形势趋紧

全球油菜籽压榨量增长速度高于生产量,近4年压榨增长25%,而同期产量仅增长16%。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余强表示,作为全球主要菜籽油出口国之一――加拿大,其菜籽结转库存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同时欧盟菜籽油库存水平也处于近几年的低位。

3月中旬,美国农业部公布的3月供求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菜籽油供应减少,需求增加。2010/2011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133.9万吨,较上年度下降36.9%;全球期末总库存55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27.4%。在需求方面,2010/2011年度油菜籽需求6033.9万吨,较上年度增长1.6%。

“由于菜籽供应与出口国有限,加上其他主要产区产量增幅不大,甚至减产”,所以余强认为,在全球菜油供应主体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加拿大为绝对的最大出口国。

另一方面,从全球菜油消费来看,欧盟生物柴油及中国食用与储备需求是增长的主力。

《油世界》预估,产量下降意味着欧盟2011年1~6月油菜籽进口量将增加至122万吨,2010年1~6月油菜籽进口量为69万吨。

此前,国际上的菜油与豆油价差受生物能源需求而波动,这是因为欧洲菜油消费增长主要来自生物能源中菜油需求的快速增加,菜油工业用途已占据近75%。

中国“潜力股”

2010年我国油料产能破1300万吨,但仍赶不上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食用油自给率由10年前的60%降至去年的37.2%,是我国自给率最低的大宗农产品。

据了解,中国的油料作物包括油菜籽、花生、大豆、棉籽、葵花籽、芝麻、油茶籽和亚麻籽等油料作物,其中油菜和花生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此外,还有上百种可食用的特种油料和丰富的米糠、玉米胚芽、小麦胚芽等谷物油料。

“但在油料作物中,油菜籽是我国潜力最大、希望最大的品种,是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最佳选择。”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强调。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分析说,中国发展菜籽油生产具有油菜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不与粮食争地,油菜产量高,含油量高,菜籽油是消费者喜爱的优质食用油,菜籽饼粕是优质的蛋白资源等优势。

我国油菜的种植范围宽广,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区都能种植。近几年来,我国油菜的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1.1亿亩,湖北省的油菜在全国居首位,2010年达到1740万亩,其次分别是湖南1500万亩,四川1433万亩,安徽1020万亩。

“在现有基础上,我国增加500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增加200万~250万吨菜籽油是有可能的。而每增加200万~250万吨菜籽油,相当于我国每年国产大豆的产油量,按现有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能提升6~8个点的自给率,可见发展油菜籽生产的重要性。”王瑞元补充道。

白美清认为,提高食用油中油料作物的重点应在油菜,发展油菜的重点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应大力发展优质油菜产业带。

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和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其中长江流域优质油菜带进入了规划。“同时,‘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实现油脂业的根本改变,并且必须建设绿色生态的加工体系。它决定了行业的未来和命运。”白美清强调说。

合力促发展

目前,中国油菜籽压榨能力进入一轮快速扩张期,但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大豆。

在白美清看来,油脂加工要高起点、严要求,走出行业发展的新路。油脂加工企业要避免因重复性建设造成产业过剩,避免打价格战和原料战。此外,要求油脂行业必须向纵深延伸,向产业链延伸。

但对于油菜行业来说,产业链的健全不能只靠一己之力,更需要从政府规范、行业专家指导、企业合作等多方面入手,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为使发展油菜产业落到实处,需要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王瑞元认为,在加大发展油菜产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想方设法调动种植油菜农民的积极性。如在种植补贴、油菜籽最低保护价收购的确定、提高种植油料的比价效益等方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正华认为,首先应挖掘油菜的优质产地,建立多个部级优质油菜产业示范园区;其次,重点扶持优质菜油品牌,打造核心菜油产品;再者,推动菜油企业和种植基地的协作,发挥产地优势,推广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此外,油菜籽多元化开发前景广阔,其综合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巨大。”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黄凤洪则表示。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在油菜籽加工和综合利用中应注意树立靠科技要效益的观念,注重油菜籽的高效加工和多层次增值的观念,以及树立全局观念。

强化创新与品牌

“食用油脂业的转变是一个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根本,以创造精品品牌为重点。”白美清强调说。

我国是粮油生产大国,但在粮油科技创新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特别是功能型油脂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方面,这已成为食用油行业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食用油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转型期,从粗放成长转变为集约发展,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变为科技创新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扎扎实实地从‘产品创新’做起,才能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从而引领粮油品牌产品的发展。”周正华强调说。

“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色拉油和调和油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新追求,而具有营养、健康、美味的功能型食用油产品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功能型食油必将成为行业市场内的又一个“蓝海”,从而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这不仅预示着我国食用油产业已从价格战和简单类划分阶段,升跃到依靠科技创新的新时期,更告诉我们,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中国粮油企业决胜于未来市场的关键。”周正华表示。

其次,对于竞争激烈的食用油行业来说,产品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联接,通过品牌构建提升产品价值。这是品类发展,乃至整个产业决胜于市场的必由之路。

“如中粮的福临门油扎根中国传统福文化,充分发挥了其‘幸福临门’的品牌优势。而福临门家香味菜籽油就是在福文化及乡情基础上导出的又一种成功品牌食品产品。”周正华举例说。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11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两个显著效果:一是市场的地理范围及市场的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大扩展;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的统一化和市场规则统一化的客观需要,国际经济法不仅必将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家的法律体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复杂情况的新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三大特点

(一)迅速回升的全球贸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WTO正式成立后的十年内,如果按照货物出口总额进行统计,那么国际货物贸易总额从1995年的516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91240亿美元,总计增幅近77%,年平均增长率达6154%。其中只有1998年和2001年各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分别只有115%和319%。其余年份均有3%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上涨10%以上的年度有4个。在原油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和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带动下,2003年和2004年的增幅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1519%,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即使扣除了物价和汇率因素,2004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也达到了9%。自2000年至2004年,世界GDP从32万亿美元的水平增长到40万亿美元的水平,总计增幅为25%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②

(二)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和持续高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持久活力

按照实际吸引外国投资金额来计算,1998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90911亿美元,1999年猛增到108671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近5713%,2000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2717%,达到了1387915亿的规模。由于受“911”事件等影响,200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总额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4年开始,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又出现恢复性增长,比上一年上升了9%左右。③

不过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呈现出两大变化,其中第一大变化是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第二大变化则是第三产业成为跨国直接投资新的领域。上述两大变化业已对传统的国际经济法提出新的课题。

(三)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国家集团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在过去的十年间,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双边和多边的区域贸易安排和协定数量激增,并且重叠交错,这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截至2004年底,向GATTPWTO申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接近300个,其中依然有效的200个左右。不仅如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例如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占世界贸易总值的20%;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所覆盖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区内贸易数额也很可观。此外,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美国主导下,于1994年商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预计今年可完成谈判,届时将正式建成这一包括34个国家、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④根据统计,目前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是在这些自由贸易区内发生的。到2007年底,全球贸易体系将被300多个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所分割,出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⑤

另外,伴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难以避免,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二、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动向

(一)包括国际商法在内的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趋势明显加强

国际经济法统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不仅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强,而且各国规制市场方面的经济立法出现趋同现象,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现之二,就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际商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

各国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之所以会出现统一,主要原因是:其一,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在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实体法的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二,正在日益走向经贸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又把自由贸易区区内各国大量的经济法和商法进一步推向统一;其三,在国际公约、WTO协定和NAFTA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出现趋同的迹象。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正在向国际经贸惯例靠拢,也导致了各国法律的统一化运动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联结和互动趋势

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各个领域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取得了功能上的整合,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与环境、外交、卫生、社会等领域法律制度的联结日趋紧密。国内有学者将这一趋势称为“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⑥鉴于对这一说法仍有争议,笔者暂时将上述趋势称为“国际经济法的互动和联结”趋势。

根据美国学者达维德·W·利伯隆的划分,国际经济立法联结主要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规范性挂钩”;二是“策略性挂钩”。

所谓的“规范性挂钩”,指的是基于其各自调整对象和法律原则本身的关联性或适用结果的牵连性导致的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律的互相挂钩。例如,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规则、进出口许可证、技术壁垒、检验和检疫措施、纺织品贸易、海关估价等协定本身所调整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规则,所以被纳入WTO多边贸易的第一层面的法律规则。以国际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正是基于这一点,运用诸如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互惠等共同的法律原则将其连接成国际贸易法的一个整体。又如,投资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发展比较慢,而且投资与贸易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是为了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充分贯彻,WTO将其连接起来,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这就是将投资法与贸易法挂钩的生动实例之一。

所谓“策略性挂钩”,是指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谈判策略的考虑,交换投票权而形成的各领域的国际经济法挂钩。例如,一些国家在A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某一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但是另一些国家在B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该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如果单独在AB领域谈判,可能永远不会有谈判结果,因为凡是前者同意的后者就反对。在此种情形下,如果将AB两个领域合在一起进行一揽子的谈判,双方妥协的可能性较大,于是AB两个领域的协定或条款,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同一国际组织制定的协定体系中,甚至被写进同一个协定之中,而且此种情形并不少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旨在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WTO《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与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纺织品协定》二者共存于WTO体制之内。

(三)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日趋加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经济法主要渊源的国际条约,其制定一般是由几个主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谈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某一国家(地区)或集团的谈判实力越强,谈判技巧越高,其国内法律或域内法律对国际法的影响就越大,同时在另一方面,国际法一旦成型,它又会对成员的国内法或域内法产生反作用。

例如,无论是GATT的《反倾销守则》还是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都是以欧美的反倾销法(特别是欧共体的反倾销基本条例)为蓝本而制定的,都吸收了美国和欧盟大量的国内立法经验。最为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WTO反倾销协定直接借鉴了欧盟推算价值计算中期间费用(SG&A)和利润率的计算规则,使正常价值的计算更为详细和合理。再比如,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就是在借鉴了美国贸易法中关于损害威胁确定因素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反倾销调查中的关于产业损害调查规则。但是反过来,在1995年,美国和欧盟又根据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调整了其反倾销法的内容,美国不仅改变了旧法中关于正常价值等一些独特的术语,而且取消了旧法中关于推算正常价值的公式中期间费用和利润率的比例;欧盟不仅仿效WTO反倾销法与反补贴协定分开立法的体例,改变了1988年理事会基本条例将反倾销与反补贴两种调查合为一体的立法模式,而且明确限定了反倾销调查的时限。经过上述作用与反作用之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现在如果再将欧美反倾销法的条款与WTO反倾销协定的条款拆开放在一起,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欧美国内法的条款,哪些是国际反倾销协定的条款。

从两大法系国内货物买卖法和合同法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影响,到《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条约》对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反作用,所有例子都显示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轨迹,那就是: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发展正呈现出日趋融合的迹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四)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遵守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其基本的国家经济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更具有了权威性和生命力。

(五)国际经济法立法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些私人国际机构在全球规则制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扩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经济立法的主体日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国家、国际组织之外,一些私人组织日益参与到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一现象引起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的关注,著名欧盟法专家施奈德(Snyder)教授就将这一趋势视为国际经济法和欧盟法的一个新动向。根据该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观察,至少三类私人组织对国际经济立法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法规则制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跨国公司为实施全球经济扩张战略,在其全球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统一的内部规则和标准。同一个跨国公司在其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建立的同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员工守则以及其在对外签约时广泛采用的标准合同,正在影响着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进程。这些规则虽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其实际效果和执行力度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是在跨国公司推动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会计标准化委员会(IASO)等。其中,IASO目前在世界上112个国家中设立了153个专业会计机构,其职能是制定和批准国际会计标准和准则。尽管IASO标准在法律上并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尽管各公司名义上仍然可以按照各国的会计准则自主聘请会计师事物所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但是在实际上,如果公司财务报表不符合所谓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那么其在全球的股票发行和筹资行为就会遇到困难。最后是一些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推动下,一些多国公司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了旨在为保护国际环境生态协调服务的私人网络组织,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国际社会环保鉴定和标签联盟,包含了七个国际环境网络,赢得了广泛的公众社会支持,其制定的认证和签证规则业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

(六)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其中,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和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正如经济影响和文化渗透能力被称为“软实力”一样,包括施奈德教授在内的一些国际法学者们将上述传统国家和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组织之外的私人组织制定的事实上在全球通行的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称之为“软法律”。出于避免歧义的目的,我们觉得或许“软规则”的提法可能更为适当。根据施奈德教授的观点和我们的理解“,软规则”原则上虽然不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却由于具有广泛的实用有时也能产生切实的法律上的效果,其贯彻落实的效果甚至比硬规则还要有效。这些规则不仅为国际企业和律师所熟悉,而且以国际行为准则之形式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活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硬性法律规则相比,软性法律规则有着交易成本上的优势,通常更加易于适用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和要求作出妥协的情形。⑦

(七)国际经济法对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所起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以WTO为中心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律体系仍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人们在统计数字中惊讶地发现,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根据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收入总和大于4116亿最贫穷的人口的收入总和。⑧另外,国际贸易法律领域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据分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贸易壁垒其实是针对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贫穷国家向富国出口时所遇到的保护主义,平均要比富裕国家相互之间出口时遇到的壁垒高出好几倍。

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在资源配置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国际较量和博弈中往往缺少谈判实力和筹码;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综合实力的制约,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从事国际谈判的资源、能力和专业谈判人才及其谈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均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上述这两个因素使其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订方面必然处于劣势,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游戏规则。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现行的国际补贴和反补贴制度。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无须政府补贴就可以使其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农业方面则处于劣势。为了在国际贸易中使其农产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巩固农业在各国的基础地位,更主要的是为了吸引人数较多的农民选票,所以尽管其在农业科技和投资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西方发达国家仍普遍对农业和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给予政府补贴。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在农业方面无须政府补贴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但是其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处于劣势,为了在国际贸易中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对某些制造业及其出口给予政府补贴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就是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及其各生产经营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是世界市场的统一化,与其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市场在拆除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而市场的统一,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的全球化问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指出:“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将世界各国和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阻碍各国之间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将被打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和通讯成本)将大大减少。新型的国际机构和国际民间组织将被创造和涌现,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12

总理针对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率10.3%,比第一季的11.9%降低1.6个百分点,说除了技术因素外,“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的解释是很专业的。宏观经济走势出现波动,很自然;针对波动,以反景气政策调控,也很正确。其实,对当前的中国而言,与其关注短期的景气波动,不如更多地关注增长的长期趋势。因为,中国历经了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年均增长9.8%)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未来走势如何,是个“―”呢?或是一个背倾斜的“L”,或是“U”?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做两个“中期”比较,过去30年与未来30年,其间正好以2009金融海啸作为分界。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9.8%,全球第一,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解释。供给面是:市场经济加民营化,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需求面是全球化形势的大开展。

但到了2008――2009,也正是第一个30年的尾端,形势出现了两个大变化。(一)世纪金融海啸导致全球贸易萎缩(2009剧挫11.8%),还必须看到这是全球经济长期结构失衡的调整(以美国空屋为例,没有5到10年,消化不了),非短期能真正恢复;(二)另一方面,中国也亮起了“不可持续发战”的警示灯,资源、能源及环境的透支,劳工、农民等弱势群体问题的浮现。这两大变化让中国意识到,必须(1)更多地依赖内需,拉动内需;(2)必须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上,这(1)与(2),又是相互补充,相生相济的。

例如,表现在具体的政策上:

――政策性地提高工资,从制度上推动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这就一方面缓和社会矛盾,二方面有利于拉动内需;

――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补贴,也有同时缓和社会矛盾与拉动内需的双重效果;

――加强节能减排。这方面目前力度还不够,尤其是环境生态的保护方面。

所有这些政策的调整,都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可能列入“十二五规划”,都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也就是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势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可以从“短期”与“长期”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就短期看,增高工资,增加环境生态保护成本,增加对农工等弱势群体的政策补贴,都将直接、间接地反映在生产及出口成本之上,从而降低出口竞争力。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国中、短期的经济增长率增速有可能减缓,例如从过去30年平均的9.8%,调整到8%甚至是7%。

然而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与结构的调整,中国庞大的内需(全球最大规模的内需市场,13亿人口)可望真正的拉动起来,相当程度上抵消下一个阶段中出口新形势中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趋势,不会是一个“―”字(表示继续在高位运行),也不会像日本、美国,发展成一个背部倾斜的“L”,较可能的是一个“U”字,初期略为调低,之后,又开始缓坡向上。至于这个“U”字向下、向上坡度的斜率如何,底部有多宽,则除了取决于前述的各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内需效应”外,还有三点值得一提:

(一)就业政策。中国必须克服在一个较低经济增长率下的就业问题,一针见血地说,这需要正确认识劳力密集产业的价值,并给以积极的政策倾斜。

(二)适度重估人口政策,避免落入老龄化的日本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