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时间:2023-07-13 17:22:45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1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对此问题有不同表述,尤其以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概括得最为充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侧重于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者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对其他两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系统地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135万人,占54.32%。总就业人数为77480万人,其中在乡村就业人数为47270万人,占61%。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4000.0亿元,占11.3%。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无农不稳”,而且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提供重要原料,同时农村也是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要在经济上获得长足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署。自2006年,中央政府全面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农民数千年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各种惠农政策全面向农村铺开,诸如向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等等。以上政策都是得民心、惠及农民的好政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主要有三个来源:种粮收入、政府补贴和工资性收入。

(一)种粮收入

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耕地的产出在一定意义上是保持国家稳定所必需的,粮价是一把双刃剑,“谷贱伤农”,但是,粮价太高,城市居民又难以承受。因而,粮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粮价太低,政府应当以最低保护价来收购,以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而粮价太高,政府又应适当减少粮食储备,以调低粮价,或者向城市居民发放补贴,以降低城市生活的成本。耕地和粮食关乎国家安全,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保障性质的,特别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农民可以返乡种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都聚集在城市,衣食无着,这对于政府、对于社会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触碰,耕地流转必须以保持耕地承包权不变为前提,否则,失地加上失业,这对于打工农民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更何况,“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有六百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这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受旱,因此,尽管那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导致产出率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由上分析可知,种粮收入对于农民增收来说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二)政府补贴

针对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趋于复杂的现象,温铁军分析道:“农业产值已经下降为占gdp的15%,而农业人口仍占60%以上。其实,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约15%农业产值上的收益作为税费基础,为占60%以上人口的农村提供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更不可能以此维持基层政府上千万财政供养人口的庞大开支。同理,面对8亿农民,任何形态的现代治理都不可能满足农村的社会需求。一般学者提出的城市工业反哺农村,或者政府补贴农业,对于中国2.3亿农户而言当然也不现实。”因此,政府向种粮农民补贴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意义,表明了政府对农民的关爱,这对于打破我国几十年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体制无疑是意义重大的。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史无前例的8183亿元。但是,假定这些投入全部是对农民的补贴,平均每个农民每个月还不到100元。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工作的机会,那么,这点钱连维持温饱的水平都不够。综上所述,农民增收的关键也不是政府补贴。

(三)工资性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从土地上真正解放了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但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而且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农民工输出地区甚至创造了“打工经济”这个新词汇。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外出务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外来务工者给劳务输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他们自身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地方仍然把外来务工者当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且,由于大量正值壮年的中坚力量外出,农村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能人”都外出了,村里剩下的都是“387061”部队(妇女、老人和孩子),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转本身就成了问题;二是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留守孩子无人教育等。

上述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鉴于外出务工不管是对务工者,还是对农村发展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发展乡镇企业就成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84 12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8%;出口商品交货值35 092亿元;实缴国家税金8 765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乡镇企业深刻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到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08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一再受到挤压,再加上乡镇企业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于是,在治理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政策大背景下,乡镇企业逐步萎缩。一些原来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只得远走他乡,外出务工。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乡镇企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并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

(一)乡镇企业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两种:一是长期富余劳动力;二是临时富余劳动力。前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家庭人口多,耕地少,再加上现在普遍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一些过去的农业劳动者就可以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他们往往缺乏农业劳动的技能,也没有从事艰苦农业劳动的热情,这些人的去向往往是务工。如果当地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这些人就成为乡镇企业中的生力军,由于他们比较年轻而且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属于优质人力资源,因而不管是在当地乡镇企业还是外出务工都较受欢迎。临时富余劳动力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决定的。农忙时,他们主要忙于农业生产;而农闲时,他们就成为富余劳动力。这类人外出务工一般受到较大限制,一则外出只能寻短工,短工不好找,工资亦较低,有时,工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在外住宿和旅途的支出;二则临时富余劳动力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旦外出,就把家庭的重担交给妻子或老人,他们在外地打工,也是两边牵挂。如果临时富余劳动力均选择外出,那么,这对于农村发展、村民自治等均是不利的。因此,乡镇企业在解决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企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真正提高并不仅仅体现在毛收入方面,更重要的体现为净收入。上文提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而外出务工,由于有在外租房、饮食、往返旅费等诸多花销,净收入其实并不多。当然,一些外出务工者为了多攒一些钱,只好省吃俭用,最大限度地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有人这样描述外出务工者的生存状态:“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累”,这种状态确实令人心酸。而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即便在乡镇企业务工收入略低一些,但平时吃住在家,所需额外支付的生活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在乡镇企业务工者的净收入实际上并不低于外出务工者。

(三)乡镇企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在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后,各地纷纷落实,但是,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建设一些连片的农民住宅。有些地方其实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央的政策,把新农村建设又搞成了一项政绩工程,甚至出现了农民纷纷抛下新建的别墅而外出打工的怪现象。因为,这些地方一哄而上地建设了一批农民别墅,农民没有钱,就由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为了还贷款,农民只有外出打工。其实,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

统工程,它不仅包括村容村貌的改观,而且包括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在这几个方面,乡镇企业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村容村貌改观方面,由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同于城市,基本上要靠自给。如果村里修一条马路,向农民集资,无疑会加重农民负担。而如果乡镇企业发展得较好,为村里修路之类的公益事业是乡镇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在本乡本土,在乡镇企业务工者并不存在参与所在村各项事务的困难。而外出务工者,有时因不好请假或者为了节约往返的旅费,干脆放弃自己的民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乡镇企业解决了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能够大大减少在农闲时,乡村频繁发生的打架斗殴、聚众赌博、酗酒闹事等不良社会现象,如果乡镇企业建立了工会,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这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四)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家庭和谐。外出务工者抛家舍业、无法在老人跟前尽孝、离妻别子,这对于家庭和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是一个中年人外出务工,家里就少了“主心骨”,家庭所有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肩头,而且长期的两地分居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往往埋下了婚姻破裂的种子。如果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则又会造成“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缺乏管教的新的社会问题。有的夫妻可能也会把孩子带上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教育是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劳务输入地并没有为外来务工者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法律义务,尽管在中央的干预下,一些地方部分地解决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是,这些孩子由于不具有当地户籍,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而且,如果这些孩子在城市长大,他们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后继无人;而留在城市,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这些孩子又不可能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又会形成对城市、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对于社会和谐极为不利。而发展乡镇企业不但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乡镇企业务工者不必遭受背井离乡的痛苦,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而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孩子有父母有照管,在自己的家乡接受义务教育,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五)乡镇企业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

初级农产品价格往往很低,这也是种粮农民增收乏力的关键。而农产品深加工或者由于技术较难,或者由于资金匮乏,单个家庭往往难以做到。在这方面,乡镇企业大有可为。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现在,乡镇企业应当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而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拼。农产品往往具有地域性,如山东的大蒜质量就是全国一流的。过去大蒜直接出口,一则价格低;二则受到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配额的限制,农民获益不多。现在,在当地企业的带动下,发展大蒜的深加工,生产大蒜粉,价格是大蒜的10倍。这种做法值得全国推广。政府应鼓励和促进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六)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传统农业往往是靠天吃饭、粗放经营,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匮乏的限制,也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无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因为农村土地基本上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由于耕地面积狭小,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分工的发展,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率低下。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农产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低效率而受到强烈冲击,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乡镇企业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方面同样大有可为。由于乡镇企业具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如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适度集中土地,实现良种种植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那无疑会展现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画卷。在这种新型生产方式中,农民既是土地的承包者,又可以成为这类乡镇企业的工人。

(七)乡镇企业有助于中国城镇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聚集了人力、物资和基础设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但是,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等。对于中国来说,可行的路径是发展小城镇。而在小城镇发展方面,乡镇企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乡镇企业主要是在小城镇,在这些小城镇很自然地兴起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更何况,很多乡镇企业本身就是依托小城镇发起来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小城镇开发房地产,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口适度聚集,在供水、供电、供暖、教育、医疗等方面,小城镇的发展状况都优于一般农村,这有助于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大量耕地,这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玉涵,李军领.你知道乡镇干部有多难——由李昌平“上书”引发的话题[j].领导科学,2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m].2009.

3、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

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2).

5、.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0lh/content_1555767.htm,2009-03-15/2010-11-23.

第2篇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重要指标连续实现了信增势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感到,一把手的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是抓工作思路的确定,就是在“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是抓工作思路的组织实施,就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由于“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总揽全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一把手有一条清晰、准确、科学的工作思路。所谓工作思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目标的总体设想,包括过程中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工作思路是否科学可行。然而领导工作思路的形成,不是领导者或少数人凭经验、拍脑门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文人”编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必须遵循我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矗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真正认识“三农”实际,必须在求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就掌握不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没有在此基础上的筛选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过程,就抓不到“三农”问题的实质,也就谈不上针对区情、局情制定科学的农业工作思路。

以前一提我区的农业,都感到农业是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农业部门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到底有没有作为;江宁撤县设区,加快城市化建设,农业产业在江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农业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服务指导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区情全面的认识。通过广泛的调研,我感到我区农业发展必须调整思路,才有出路,才有作为。我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虽然撤县设区,但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重视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并多次强调:江宁虽然撤县设区,但县情没有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而经济的加速发展,反哺农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必将加大;占人口70%的农民依赖土地增收的心情依然迫切;依托大城市发展近郊农业的前景并不是没有。为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我们把“跳出农业抓农业”作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五大农业求突破,即在“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上求突破;确立全区农业四大重点工程,即“优质米工程、蔬菜工程、食用菌工程、西甜瓜工程”,形成江宁“板块农业”和“特色产业”,把农业融入城市,达到兴业富民的目的。由于适应新形势提出了农业工作的新思路,我区农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领域得到扩展。通过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围绕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壮大特色的产业路线,较好地推进了农业区域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浅谈“江宁都市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对江宁农业长远发展在思路上进行了探讨。

二、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根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往往反映和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然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作思路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形成的工作思路,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如在“xxxx”学教过程中,我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分门别类件件抓落实,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再如,在区重点工程温州街拆迁工作上,农业局办公楼、种子站及仓库、几十户职工住宿楼以及几十间门面房共有1.5万平方米建筑需要拆迁,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错综复杂,迟迟不能解决,人民来信从盛市到区,接连不断,一时期已造成农业局的整体不稳定。我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全方位地调查研究,从班子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个别谈心,个别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见,把握症结所在,听取和集中各方意见、建议,并归纳为三类:涉及到的被拆迁户担心拆了以后过渡无期,安置地点不理想,不愿拆;还有一部分是住在二层小楼房改时不符合政策的未房改户,至今也无住房,局里如何处理无定论;还有一大部分人则认为,农

业局过去在城区有500多亩土地,现在再搬走就是寸土不剩,比比人家,看看自己,伤心、悲观,认为局领导是“败家子”、没有用。针对各种意见和看法,本着顾全大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反复研究修改方案,在大多数职工思想统一的前提下,专门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讲明政策,公布纪律,对重点人我亲自谈话,结果未用二个月时间搬迁结束。由于这一拆迁思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广大职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温州街工程能顺利推进,农业局也从此化解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三是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跨世纪的“一把手”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同时,思想观念要超前,富有创新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也是领导干部“胆识”的体现。“一把手”要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捕捉发展机遇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实践使我感到:不同的思维观念为“一把手”提供不同的思路。新的思维观念能给“一把手”带来新的科学思路,使“一把手”的思想符合实际,符合历史进程,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旧的思维观念则阻碍着“一把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连续五年滑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面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农业服务工作难以到位;同时,农业入世,面临的状况是千家万户对付“八国联军”、“提篮小卖”对付“跨国公司”,更使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迫切性。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必须靠产业化导向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从长远看、深层次看,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转移农民,产业化农业增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以开放型、多向型、求异型、政策型思维方式,取代封闭型、单向型和求同型的思维方式,不就农业抓农业,不就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近几年我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订单农业、基地园区农业,以此来实现农业内部经营性收入的提高,这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举足轻重,而且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提出了江宁区五年农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鼓励奖励政策,加强了以土桥优质米为主的秦淮河圩区优质稻米产业带、横溪“大自然”牌西瓜、其林千亩设施农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还以培植品牌农业为支柱,确定“打造品牌农业、树立江宁形象”的发展思路。

近几年来,我区已有6个市名牌产品,创省名牌农产品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2个,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9个,有机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基地达到30万亩,市级以上标准农业示范园6个。农业工作抓住了品牌,就会涉及我们工作的各个层面,对我们原来的工作方法、政策、指导思想有很大冲击。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实际上就是张扬我区农业的优势、扩大对外的影响力。我局每年都要多次组织农产品到省外参展,还成功地在白马公园组织了江宁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场,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搭建平台,为农产品进城入市开辟渠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不仅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健康、迎合绿色消费时尚的根本作法,更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是一种价值大风险也大的活动,这就要求“一把手”有超人的胆识,自觉地从我小为我大的身心中育胆;能动地从变不知为深知的实践探索中壮胆;果敢地从变小勇为大勇的风浪考验中练胆。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抓住种粮农民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就稳定了粮食的大局、政治大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未来。

四、必须以“xxxx”为标准。执政能力和“xxxx”的关系,是行为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只有执政能力提高了,“xxxx”标准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得以落实。而作为部门或地区的“一把手”,执政能力的关键则体现在好的工作思路上。执政能力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保持了、提高了,就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和拥护,就能长期执政;这种能力降低了甚至丧失了,就要受到人民的反对、抵制和抛弃,就要下台。作为“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把执政为民落到思想和行动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三农”突出的问题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践“xxxx”。我理解:中央提出的“xxxx”标准的实践意义,就是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因此,我局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同心同德,咬定发展不放松,注意发展的目的—致富百姓,以亲民富民的理念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注意“三个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看问题、作决定、做事情都要考虑让大多数人得益,要围绕农民的普遍增收多做多干,同时对困难的特殊群体多关心;理清一条思路,就是把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富民为先上,体现在城乡统筹之中;端正态度,就是对待农民群众要真诚相待、真情关爱、真心呵护。面对分散的经营模式,我要求我们植保系统在发布病虫情报、防治办法时,宁愿多花点钱,费点事,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内带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上可按照“一路”、“两制”、“三化”、“四项改革”、“五大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多层次予以推进。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三农”为对象,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以创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创新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和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走上“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路子。其中,“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而“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则是现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物质条件和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及其向现实生产的转化能力;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及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有文化、有组织、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作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村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留在农村的劳动者能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设现代农村,就是要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的贫穷、落后、保守及脏、乱、差的面貌,并在那里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具体内涵和要求而言,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和农村非农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并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前提下,促使广大农民享有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使全社会共同文明进步,并在不断克服传统生活陋习、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使我国广大农村更加宜居。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确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治理机制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石,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在长期稳定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条件下,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科学总结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创造的新经验,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逐步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农村基层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它客观要求在广大农村,既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还必须确保村民依法自治,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使村民自治机构履行自治事务管理、组织和服务的职能。此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与不断完善,不仅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也必将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及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能力,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适用于城市和现代工业发展,也适用于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新型工业化路子。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在农村发展新型工业,应以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构建和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为方向;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体制创新为根本动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借鉴二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销一条龙”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和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要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积极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面向市场,必须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国内外衔接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并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农村城市化的本质不是将农村发展为大中城市,而是要不断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根本上讲,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也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承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并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引导扶持”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与政绩工程,不搞强求一律和包办代替。

总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农村城市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四、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政府机构、社会事业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使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农村相互支撑、互动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使我国农业步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良性发展道路。其工作重点,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其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一县(市)一品”,形成特色经济,实现增值增效。

第二,进一步推进农村政府机构改革。农村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指县乡(镇)机构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是有利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有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精简机构、规范职能,提高效率。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使政府的决策科学、执行规范、监督有力。改革的重点,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机构及编制法定化;配套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依法行政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政府机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多头执法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等问题。

第三,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在农村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使农村社会事业体制由“农民主办”型尽快转向“政府社会主导”型。这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部分相对发达地区和西方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项改革的切入点,是着重和优先解决在农村“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及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进一步深化农村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其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那么,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资金筹措问题呢?中央制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此指明了出路。就历史而言,在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前两步走”实施过程中,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作出了巨大的利益牺牲。可以说,在现有条件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不仅必要,而且应该。就“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内涵和要求而言,“放活”即可通过市场运作和社会机构筹措一部分建设资金;“少取”即可通过农民自身的积累用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多予”即必须增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在此三者中,“放活”是基础、“少取”是保证、“多予”是关键。所以,进一步深化农村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就明朗了:即在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的监管,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五、认真落实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五大工程

这五大工程或五件实事包括: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及“绿箱补贴”。关于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前面已有叙述,且有关目标、原则、措施等,中央文件中已有明确的规定,重点是一个抓落实的问题。这里主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补贴进行一点探讨。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建设,全方位推进“田间工程”、“沃土工程”和“生态工程”。二是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村村通(公路、水泥路)工程”、“饮水安全工程”、“清洁能源工程”(改圈、改厕、改厨)、“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尽快解决农民生活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三是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治理重点放在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及人畜混居等实际问题上,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关于农业补贴。当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而我国长期走的是一条“以农补工,以乡助城”的发展道路。我国实行农业补贴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且补贴额度相对较小。WTO《农业协议》规定要限制“黄箱措施”(指成员方政府为保护国内生产而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直接价格干预和财政补贴);约束“蓝箱措施”(指与限产相联系的直接财政支付)和“微量支持政策”(指最低减让标准或合法支持上限);但许可“绿箱措施”,并规定实施“和平条款”(即不能对“绿箱措施”采取反补贴措施,且在行使反补贴权时保持“应有的克制”、“损害或丧失利益行动”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所以,作为WTO正式成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能不对农业实行补贴(否则将使我国农业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劣势);又要使补贴符合WTO规则的要求,以避免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可能的争端。具体来看,我们要把握以下三点:其一,用足“蓝箱”规则,如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时,直接对农牧民支付“休耕补贴”或“限牧补贴”。其二,用足“合法支持上限”,只要“综合支持量”不超过补贴产品生产总值的10%即可。其三,扩大“绿箱补贴”,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财政支持体系。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农”问题 统筹

一、以农民为本位,立党为公,执政为“农”

1.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的疾苦,倾听农民的呼声,调查农民的实际。不如此,“三农”问题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现实性、针对性,更谈不上实效性。毛泽东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一语道破了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整天蹲在办公室里,靠统计材料和整理数据得来的只是片面的实际,不足以作为制定科学政策的依据。因此,调查研究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2.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中之重。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了物质基础。但农民收入的提高不能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要打破条条框框,力求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各地区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人才、资源、环境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走创新型的发展模式。wWW.133229.CoM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个发面的积极性,切忌不合适宜的蛮干、硬干。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立党为公,执政为“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简报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基层,躬身实践。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到群众中去,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农民在升学、就业中碰到的问题;排解农民工在进城、返乡、工资发放中面临的麻烦等。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二、以农村为舞台,统筹“五大关系”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协调发展是“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必须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可以缓解城市在就业、生活方面的压力,又可以解决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提高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从而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另外,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统筹贫富发展,实施“帮、带、扶”工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辨证平衡理论和经济发展的波浪式规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们既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避免两极分化,但又不能搞形而上学的“拉平论”,只能走波浪式发展之路。政府要大力推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从根本上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但要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要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健全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监督、罢免制度,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掀起农村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使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统筹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方针、政策的制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高效开发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要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带有本地特色、符合本地实际、市场前景好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乡镇工业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切忌盲目上马。

5.统筹农业地区与工业地区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先进的东部等工业地区在巩固本地适当发展的同时,要拓宽发展渠道,开拓发展思路,把资金、技术适度的向农业地区转移,以充分利用农业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并加快当地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并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切忌不顾实际,盲目的借招商引资之名,行树形像、捞政绩之实。

三、以农业为重点,多业并举,全面、协调发展

1.协调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提高粮食产量,以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又要大力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各项产业,这样既能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2.协调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农村的传统产业,必须抓紧、抓好,同时又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调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工业品与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过大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又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在对其宏观调控的同时,各个地区要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调整种植业结构,生产销路好、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一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好队伍,选准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项目,形成一条适合本村、本镇和本区域发展的好路子,为实现富民强县和宽裕型小康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的意义

1、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落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抓住了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就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努力实践“*”,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核心内容。199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乡镇党委创“六好”,村党支部创“五好”的要求。其中,选准一条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好路子,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党员和干部必须共同奋斗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班子和队伍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加强班子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当一部分村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清,优势产业、产品不明显,村级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突出“好路子”建设是当前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整体提升创建水平最紧要、最艰巨的一项任务。

3、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用发展的业绩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要把“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的一次机遇,加快发展的一种动力,考核干部的一套规范,真正使“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思想成为乡镇和村级班子、干部的主流思想,真正使“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加速推进富民强县、强镇、强村目标实现的步伐。

三、活动要求

“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双带”为抓手,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1、以培训为基础,提高市场意识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由于各乡镇和村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结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和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市场意识和发展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各乡镇和村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培训工作。首先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现代农业发展知识,还包括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方法、营销的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到熟悉市场、了解需求、掌握技术、提高效益。其次,要注意培训方法的灵活性。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多采用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现身说法等方法,以增强培训效果。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还要注意发挥本地、本村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组织和带出一批优势农户,形成本村和本地产业、产品优势,闯出一条发展路子。

第6篇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基本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为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其自身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党执政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曾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表明了共产党人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为己任和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实质,树立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的宗旨,始终代表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党在任何情况下的坚定选择。在我国,农民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仍然较高。党作为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无疑也代表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维护农民利益,最基础的是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是党贯穿始终的理论和实践。百年党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也是党为广大农民谋求经济利益的历史。

(二)中国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坚决代表和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提供了基本的实践导向

我国农民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其实践准则。就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说,农民是农村诸多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极富有聪明才智和劳动能力的群体,是社会的主力军,在我国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巨大。我国农民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先后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主体,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体。从其作用来说,农民创造了大量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我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否有力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直接关乎农村经济及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将进一步影响政治的和谐稳定以及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的血肉关系,为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提供了现实依据

党与农民二者间的关系体现了党始终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早已同广大农民建立了密切的血肉联系,产生了鱼水之情。二者之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很难翻身解放当家作主,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党领导的进步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农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对此,毛泽东曾特别强调过,改善农民的生活应当是实实在在的,空话无益,必须给农民群众看得见的利益。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翻身解放做主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农民问题作为密切关注点,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农民的切实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处理农民问题本质上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束缚下,农民是被剥削者,没有自己的土地,要负担地租和苛税,入不敷出,苦不堪言。因此,中国共产党注意到,使农民获得土地,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渴求。在大革命以及走“城市中心论”的道路相继失败后,共产党人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农村已然作为革命的根据地。顺利开展革命需得到农民的支持,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而农民只有获得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跟着共产党走。因此,党深入农村实际,体悟农民疾苦,牢牢抓住农民“命根子”的土地问题,以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争取农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支持为出发点,逐步带领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实践“耕地农有”的政策。针对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以立法的形式对农民利益进行保障。1928年,党制定了党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明确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并将耕种权无偿分配给农民,肯定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次年,《兴国土地法》正式颁布,把《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提出要坚定地消灭地主阶级,依靠贫雇农,限制富农,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受到了农民的拥护。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阶层力量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将对地主的要求改为减租减息,这是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为发动农民打好自卫战争,夺取全国政权,1946年的《五四指示》提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经济政策再次改为“耕者有其田”,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进一步保护了农民利益,激发了农民的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注重对农民利益的维护,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广大农民也因此翻身解放,开始当家作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农民的发展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实行农业互助合作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为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引导农民脱离贫困,党作出了新的努力。建国初期,尚有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未完成,党继续执行之前的土地政策,将土改范围由解放区扩大到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土改的目的,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农补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中国大陆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共产党也因此进一步获得了农民的爱戴。在完成了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后,党开始思考如何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于是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一化三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就是农业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在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基础上,经历了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半社会主义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三个阶段后,中国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受历史条件制约,农业合作化后期因操之过急,暴露了一些问题,侵犯了农民利益,但不可否认,党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带领农民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以脱贫致富,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并不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党背离了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初衷,不意味着党有意损害农民利益,而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因缺乏建设经验,方法和路线出现了失误。这一失误在之后得到纠正,恰恰体现了党敢于自我批评、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农业合作化的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农民的发展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领导农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农民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极力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高度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力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并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给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这是一条坚持集体经济底色、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创之路。1982年起,中共中央连续5年出台“一号文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富裕为核心,对农村发展做出具体部署。自此,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由集体生产和经营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生巨大改变,本质上是对农民经济利益的保护。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把长期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确立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去掉之前的“联产”限制;并且还提出自愿有偿依法对土地进行流转的规定,这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有益调整与完善。21世纪以来,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将改革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体现。另外,党在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时,十分注重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

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交税的历史,为减轻农民负担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党领导农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农民群众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见证,也为农民奔向全面小康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农民实现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如何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如何在新时代下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重磅拉开,致力于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帮助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体现的是党的责任与担当。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战略,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实到每个扶贫对象身上,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模式,确保农民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成为当务之急。农村进步、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土地是关键,土地政策应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是新时代下形成的农地“三权”分置新格局。而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是根本途径。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明确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立足于我国国情及农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刻不容缓。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的全面小康,也是农民的全面小康,这是在新时代党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巨大突破,为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农民的富裕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对农民的全面领导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必须靠无产阶级属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管好农业工作,办好农村的事情,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关键在党。在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上,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同时也是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之所以在维护和发展农民经济利益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根基在于有党的坚强领导这一政治保证。百年来,党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实行对农民有益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意识到农民的强大力量,非常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把革命根据地置在农村,注意照顾农民的当前关切,动员农民参与革命斗争,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和领导,为农民获得土地,实现经济需求提供正确的引导。同时,党发动和组织亿万农民投身到革命斗争中来,也为革命注入了源泉。也正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才创建了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武装力量,相继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创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有效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及时引导农民向合作化方向发展,完成了对农业生产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明确了农村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维护好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三农”工作的基础问题。21世纪以来,领导集体更加关注“三农”问题,“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转变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共产党对于农民经济利益保护的百年发展史表明,农民的利益能得到维护,根本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振兴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始终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农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循序渐进开展的。这启示我们,坚持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经济利益得到根本维护,农村改革事业取得成功。

(二)坚持一切从农民的实际出发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根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和执政的行动准则。百年大党之所以永葆青春活力,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能够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百年来,在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方面,党坚持实事求是,以农民的需要为中心,一切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聚焦农民的核心利益诉求,与时俱进地做出正确决断。

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农业、农村的实际面貌和发展不尽相同,这也意味着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同。所以,党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核心利益诉求等出发,牢牢立足农情实际,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着的农村现实,纠正故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适时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党在历史进程中走过的一些弯路,急于求成的一些表现,是党在独立探索时期出现的失误。但我们党是善于自我革新和自我革命的政党,能及时改正错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给党之后的工作方向指明了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法宝。这启示我们,今后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应继续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从农民需求出发,切实为农民群众谋幸福、谋利益,致力于带领农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三)坚持尊重并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农民群众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主力军。农民对创造历史伟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社会的安定。衡量党农村工作正确与否的其中一条重要准则就是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正确保障,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而农民生产生活主体性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时,注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扬农民的首创精神,具体体现在:

一方面,党始终坚持调动一切力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清醒认识到农民的根本诉求,即本质上还是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这是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的源泉。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符合农民利益需求的政策和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党性之要求,体现了党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智慧。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有了党对“三农”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并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生产力跨上大台阶,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在享有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后,主体性和创造性被全面激发,能够正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党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积极创造的优秀成果。在农村的改革进程的道路上,农民群众是主要参与者和创新力量,有着无比丰富的首创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一系列的伟大成就,其中有许多经验就来源于农民群众的创造。党始终坚持维护农民积极创造的优秀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高度肯定并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农民首创,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和支持,并且被大力推行,极大激发了农村活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二,党全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民群众既是生产者,也是创造者。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行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创举。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称赞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许多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对乡镇企业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乡镇企业,不仅给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缓和了“就业难”的压力,也开创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有利于引进农业管理技术人员,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效益显著增收。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道路 农村城市化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全面转型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含了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市地区的集聚过程,也包含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城市化是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十分迅速,相比之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然而,众所周知,农业对工业、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是保持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决定了其根本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无疑是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它将农村和城市共同置于现代化的框架之中,把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引入到农村,将农村的发展同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

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在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的,是城市化发展趋势在农村的具体政策体现。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应当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相互推动的合力作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经济职能处于从属地位。随着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经济中心的现代城市才得以逐渐发展。但是,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异常艰难曲折,我国城市化进程真正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发展思路和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夕的自上而下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自下而上阶段。

(一)1949~1977年: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1.自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结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作为工业化的载体,成为建国初期城市化的战略发展重点,这直接决定了该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自上而下的特点。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导向型城市化道路,使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而为经济结构的失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轨埋下了隐患。

2.“”时期,农业劳动力非正常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急剧转移。导致城市化水平由1957年的15.39%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19.75%。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处于脱离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虚假城市化阶段。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向农业和农村回流的“逆向转移”现象,从而使城市化水平迅速下降。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的起伏发展是政府集中控制政治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3.“”十年是中国经济遭受严重挫折的时期。政治政策的错误严重干扰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这10年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城市化道路明显地表现出政府自上而下强制安排的特点,政府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力量。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依靠行政强制力来维持的,其目的是实现国家初始工业化。但是这种道路本身的缺陷使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社会公平目标,使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面临诸多问题。

(二)1978年至今: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1.改革开放伊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现出来.开始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88年的25.81%。但随后的1989-1991年是我国经济治理整顿的新阶段,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

2.1992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小城镇建设成效卓著,带动了城市化的较快发展,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6.09%。

相比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式城市化道路,这种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式城市化发展路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更优选择。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取得的突破性发展,也出现了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城市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市化。当前我国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已经高达2.29:1,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较为合理的1.12:1。城市土地利用不科学,边际效益大大下降,且耕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化。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选取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需求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而新农村建设无疑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三、农村城市化是符合国情的必然选择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割裂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片面地通过城市导向的战略政策来推动城市化,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长远推进。惟有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小城市和小城镇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但是这三种模式的共同

价值取向是都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集聚性迁移,是实现城市化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时代特点的变化,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凸显出诸多弊端,如流动人口对城市管理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农民大量外出导致的农村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一条更为现实可行的思路,即通过对农村的全面建设实现农村城市化。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其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实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而农村城市化则是指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趋向同一的历史过程。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的城市化,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时代需求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我国城市和农村缺乏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沟通

这使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相比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单纯地通过人口的流动实现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和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是不现实的。由于受农民的乡土意识、文化素质和我国目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在经济层面上还是文化、心理层面上,大多进城务工的农民都不能算做已经被城市化的个体,而只是处于流动状态的边缘群体。

其次,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城市数量及其对人口的容纳能力却十分有限

单纯地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实现城市化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即使到2050年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时,农村人口可能还有30%,达4亿人以上。这一大批农村人口同样必须有一个城市化过程,而单纯的城市导向城市化道路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以建设新农村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农村城市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再次,从本质上讲,农村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和辐射,并促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并最终与城市文明趋同的历史过程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取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其基本目标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道路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路径。

四、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

因此,建设新农村和推动农村城市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加强城乡联系和沟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历史经验表面,割裂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发展模式最终必然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努力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农村的自身建设,也要重视对城市文明和资源的吸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

(二)发展非农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工业化始终都是城市化最有力的助推器,农村城市化道路也不例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通过自主建设和吸收城市投资等途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通过加速工业化促进农村的城市化。此外,还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建设,把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优势。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体系

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商品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硬件基础。此外,还要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公共管理领域人手,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管理体系,为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8篇

关键词:农业区域规划;图纸;设计思路;绘图软件;平面布局图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25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Drawings

LIU Xin-yu,HUANG Xue-qun,NIU Gao-hua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Tianjin,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design principles, ideas, drawing content and technical support, which also analyzed the drawing designs with this kind of programming by taking examples of general plans includ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 Beichen District and Binhai aquarium fish science park in Tianjin, so as to propose sugges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sign of planning drawing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 drawings; design ideas; paint software; layout diagram

农业区域规划是指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农业生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编制好农业区域规划,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1]。

农业区域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两部分。规划图件是以各种符号反映农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包括农业资源的种类、特征、数量、质量,以及农业类型或农业区域的空间位置。表达某些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区域差异,用制图手段清晰地定位、定性和定量,反映农业资源状况及其变化。为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发展服务,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2]。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空间上表述规划的内容,为规划提供更形象、更直接的描述。具有空间定位性强、表达准确、直观性好等特点。

1 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原则

1.1 遵循实际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制图件所采用的各种资料要准确可靠,在图中所表示的线条、面积、位置要力求准确,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1.2 遵从文本原则

图件要与文本内容相符合,要遵从文本、服务于文本。合理确定图件比例尺、色彩风格,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准确表达文本中的重要内容。

1.3 创造性原则

图件要基于文本的表述性之上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规划内容,就要有独特的创新性,要敢于突破以往的图件模式,尝试用更新奇及生动的形式表现规划内容,这要求图件编制人员具有良好的规划水平并能充分理解规划文本的内涵,敢于突破传统。

1.4 艺术性原则

图件的内容是通过它的特殊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一个好的图件,直观易懂,要通过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表现出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更好地传递规划内容的信息,使得规划更具有说服力和表述性[3]。

2 农业区域规划的类型及编制内容

农业区域规划按照其规划主题方向可分为两种类型,区域性农业规划和农业园区规划。

2.1 区域性农业规划

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一定地区的农业布局为研究对象。而地区是指某一地域整体的组成部分,即地域单元。区域性农业规划是以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综合配置问题。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3方面。

(1)区域总体综合规划布局。其主要是表现规划地区农业的分布及分区等总体情况。

(2)分产业农业规划布局。通过农业的各个分项分别表示,及农林牧渔等,表现各产业规划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分布,规划的主要意图和具体内容等。

(3)分块农业规划布局。在规划地区以下,根据合理分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划为若干规划分区,并对各个区内的农业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如按照地区的各个行政单位进行划分,及各个镇或者村等。

2.2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是指以单个地块的布局为研究对象。以单个园区性质为基础的规划,此类规划面积一般不大,且规划内容比较具体,是属于详细性规划。此类规划图件的编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2方面。

(1)园区总体布局及规划分区。主要表现园区内的各个功能区及其内部详细规划内容。

(2)园区附属设施规划布局。包括园区内部道路、给排水、电力、卫生设施、绿化及旅游路线等布局。

3 农业区域规划图件设计思路及技术支持

3.1 设计思路

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闸坝、堤埝、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4]。

在收集所设计地块的综合背景下,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确定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范围,对农业用地现状进行分类,重点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养殖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并严格按照土地类型进行后续的规划设计。

按照区域农业结构类型,各个地块性质及特点区分其产业类型及功能,绘制出功能分区图和布局图。根据所处区域及其与外界区域关系等绘制出区域位置图、相对位置图以及道路、水系图等。

3.2 技术支持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的设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选择好的绘图软件首先要看其操作是否方便快捷,界面是否简洁明了,是否简便易学等,最后看其提供的功能是否适合于规划。

目前广泛应用的绘图软件主要有:CAD、Adobe Photoshop和Adobe Illustrator等。

采用的其他软件还有Google Earth,3D MAX等。

4 规划图件设计的实证分析

4.1 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地处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在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区内,是市农委、市滨海委、市科委建设天津市6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津南区八里台镇域总体规划、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和该园区地块现状图及CAD图件等。

经过对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CAD图的测量,园区地块总面积70.81 hm2,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向延长)。根据园区现状图,园区地块南部有大片的水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自然条件进行水面养殖和景观创意;园区地块北部紧邻津港公路,交通优势明显,是园区物流交易场所选址的最佳位置,有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交易,故在此处设立出入口和交易中心最为合适;园区地块中部土地平整,面积开阔,很适宜进行观赏鱼的生产设施建设(图1)。

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将建成中国北方观赏鱼研发中心、北方观赏鱼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现代化观赏鱼产业化示范基地、北方观赏鱼集散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园区将形成观赏鱼养殖业、物流配送业、科技服务业、休闲文化产业4个主导产业。由此,基于对周边环境、交通组织的分析和对区域环境的综合考虑最终将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从北向南依次布局为研发服务区、物流配送区、标准化养殖区、新品种展示区和种苗繁育区,形成物流研发、设施生产、展示繁育等有分明区域特点的园区分布。

依据整体规划、主导产业及观光休闲的需要,规划园区道路时,选线位置要合理,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分级布置道路。园区的过境道路要与其内部道路连接畅通,道路密度适当、位置合理,规划道路的骨架应将各个功能区完好的连接。主要过境道路有北部的津港公路、西侧的天嘉湖路、中部的友谊南路延长线和南部的唐津高速,构成园区对外交通体系。园区内设定“二纵五横”的主干道路体系,各功能区配合主干道路建设多种形式的甬道、简易道路等,实现路网体系畅通。园区设出入口3处,其中2处分别位于津港公路上,1处位于天嘉湖路与新品种展示区交界处(图2)。

园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主要为耕地、河流、坑塘水面等。园区在规划后,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设施养殖用地、生态养殖用地、物流加工用地、科研办公用地、科技试验示范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

根据以上方法,确定图件比例尺,确定图件主要反映的内容,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点。

(1)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产业空间布局图、农业园区分布图,共3张。

(2)土地利用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共2张。

(3)园区功能及布局图。包括功能分区图、平面布局效果图、园区鸟瞰图,共3张。

(4)园区设施分布图。包括道路分析图、给排水分析图、旅游线路图,共3张。

(5)园区意向图。包括物流研发意向图、标准化养殖意向图、种苗繁育意向图、新品种展示意向图、绿化意向图,共5张。

4.2 北辰区现代农业总体规划(2009─2015)

北辰区地处城市近郊,其农业必须以发展高水平设施农业和高科技现代农业为目标。该规划的设计是针对北辰区农业地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通过规划主要解决未来北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各主要乡镇农业结构分布问题。

规划的依据及参考资料包括:《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北辰区区域图(CAD版本)以及各乡镇提供的镇域图。

此类规划一般是采用由点到线和由点到面的方法。点就是在规划范围内,农业分布的聚集地(如园区的分布等)。线和面就是点有一定规律分布而形成的条状带和块状(如产业带和功能区等)。通过点的分布,总结出其分布规律,并将其以线和面得形式表现在图上。在此利用了系统分析中的演绎法。

根据规划内容,先在《北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指标落实方案(2006年―2020年)》上区分开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和水域,在草图上分不同颜色标出,并根据提供资料标出北辰区近期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及占用土地。

根据各乡镇提供的资料,统一标出各种种植业类型用地,如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生态种植等;标出养殖业小区分布,如生猪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蛋鸡养殖小区等;标出水产养殖小区分布;标出种源农业、旅游观光小区等分布。

通过系统的分析,将以上各种农业要素进行整理并分类表现在图纸上,及形成了各种产业分布图和功能分区图等。如将种植业分为设施种植用地,特色种植用地,生态种植用地等,并根据其在北辰区的分布形成三带两区:设施种植的3条发展带,特色种植和生态种植的两个发展区,同时标出各个重要发展节点(图3)。

根据以上方法,规划共设计图纸21张。主要类型包括以下5种。

(1)北辰区位置及区域图。包括区域位置图、区域交通图,共2张。

这主要体现了北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北辰区周边交通情况,用以说明北辰区有利的的地理、交通状况。

(2)北辰区农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图。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图、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特色农业园区布局规划图,共3张。农业功能板块布局规划图(图4)将北辰区未来农业分为3大板块:西部特色农业板块、中部精品农业板块、东部生态农业板块。农业特色园区布局规划图表现北辰区未来构建的“一区九园”的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3)北辰区水系、道路、绿化图。包括道路分析图、水系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共3张。分别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道路交通、水系以及绿化的状况。道路分析图表现了北辰区区内高速公路、道路和铁路分布状况。水系分布图根据北辰区水利局提供的资料,在表现全区主要河流的基础上标注了扬水站、倒虹吸、涵闸、桥的位置。绿化系统分析图分别表现了道路、铁路、高速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以及主要节点的绿化。

(4)北辰区农业主要产业布局图。包括优质高效种植业(图3)、健康水产养殖业、生态畜禽养殖业、种源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

(5)重点镇农业规划布局图。包括双街镇、双口镇、青光镇、小淀镇、大张庄镇、西堤头镇农业布局规划图,共6张。这几张图件的主旨是将各乡镇农业根据其农业类型划分出设施种植区、水产养殖区、果品种植区、生态种植区、休闲观光区和畜牧养殖小区等。同时标出乡镇在北辰区的地理位置和一区九园在各乡镇所处位置及其功能分区图(图5)。

5 进一步提高图件设计水平的建议

农业区域规划图是农业区域规划成果最直接的表现,在各项农业区域规划工作中不可缺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益更新,农业区域规划图的编制的技术和要求也逐年提高。同时,图纸设计的基础资料也更加详尽,以前的底图一般都是纸质,需要进行扫描,并在CAD中描绘出线条,现在底图已经基本电子化,直接就可在CAD中打开并导成图片格式。这样绘图的速度和质量也得以大大提高。

农业区域规划图的设计有一定的规律和版本参照,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5.1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设计农业区域规划图不仅要熟悉农业规划的知识,也要不断提高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软件,每一款软件的功能都有其侧重点,一个好的图纸是利用多种软件相结合的作品。同时,充分挖掘使用的绘图软件的功能可以使绘图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 借鉴其他规划图件

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多参考其他农业规划图,不能生搬硬抄,而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图件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取百家之长,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独立的风格。

5.3 不断探索更加新颖的绘图内容

好的农业规划图件是可以最直观的表述文字的内容的,因此能够更全面、更出色地将文字的内容表现在图纸上就是绘制好的规划图件的一大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尝试新的图纸类型将文字中所阐述的一些特定性问题,如文字中的规划依据、优劣性分析用图片的形式,更好的表现等。

农业区域规划图纸和文字都是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文字与规划仍然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笔者认为能够将文字和图片更好地结合,在文字中穿插图件,图件中形象的表述文字的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直观,也必将使得农业区域规划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文飞.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区域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26-29.

[2] 热拉尔・希巴里斯,唐正平.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中文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0.

第9篇

    县、乡政府及产业化业务主管部门,要扎实地做好宣传工作。不能让中心村“承包”宣传工作,要根据大盘棋、造大船乃至建舰母的理念来合理布局与安排,绝非随心所欲地定位主导产业,既缺乏理论依据,又缺乏市场基础。引导本区域内农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不同的中心村适应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哪些环节,应认真加以剖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每一个中心村就是一个“器官”,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协调一致。发展的根基要放在农业上,“非粮化”及“非农化”的农村产业现象,会逐步让农民损失最基本的利益保障。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领是让农民走上强身健体之路,走上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什么是产业”、“什么是农业产业化”、“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内容,如农村俗话中“千棵棕,万棵桐,子子孙孙永不穷”、“大田去小坝,农业实行机械化”等,能有效地让农民理解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规划好、部署好

    规划是先导,投入是基础,操作是关健,体制机制是保障。因地制宜地做好中心村规划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是理清思路、设计发展路径的基础工作。因此,要从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农业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的形成,有利于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最终有利于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完善品牌建设,带领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出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水利建设条件,科学制定中心村产业发展方案。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示范好、管理好

    加强中心村产业化经营,必须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基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田间作物管理,积累数据,科学种植,推广有序。绝不能贪大求洋,过分地标新立异,一定要立足根本,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在农民乐于接收,易于操作的生产方式上加以转变。特别是已经定位“一村一品”的中心村,在经营项目上要更上一层楼,努力建立完整产业链,并适度延伸,生产规模化、市场化、营养化和品牌化的安全农产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起步的示范基地,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与控制,确保在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1-3]。

    4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对接好、服务好

    国家鼓励培育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但就中心村而言,不可能所有类型的经营主体都要培育,无论是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还是发展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产业发展阶段、土地集中规模、产业形成基础等方面来明确中心村对接的方向与培育的经营主体。同时为经营主体开展实质性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对难以培育经营主体的中心村,要加强农业招商工作,与各大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发展基地农业。还可适度引导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进入中心村的产业经营中,带动农户以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加强连接,从而带动中心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4-6]。

    5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流转好、流通好

    农户承包地的细碎化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加强明晰产权、规范合同的土地流转,是中心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工作,是采取合同租赁、土地托管、土地入股、利润返还等经营方式,还是以自然村为基础或以中心村为基础开展土地流转,认真分析土地结构,劳动力结构,居民居住现状与土地可整合的结构,要与中心村产业发展方向相结合,特别是利用现行的三农政策,有效地破解农村一户多宅的现象,使农户的老宅基地、现有空白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置性工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农产品流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县、乡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加强县域农产品专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从根本上完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建设。中心村要与县域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无缝对接,通过各经营主体的联结机制,加入或组建农产品物流协会,确保农产品安全有序流通。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业供应链 电子政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它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问题,另一个是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将我国农村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整合起来,并使其在市场需求拉动下进行生产和经营,不失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服务型政府应成为这条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铸造者与维护者。

一、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生产经营体制,不同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生产经营体制。因此,无法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针对我国农村特有的经济体制,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⒈整合农村个体经营中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问题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生产经营体制,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整合农村个体经营中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现代农业是面向全球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性的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投入与市场化经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经营,将农村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分割成一个个弱小的“孤岛”,造成农村资源流转困难、生产成本过高,经营规模狭小、市场信息闭塞、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竞争能力差等诸多问题。这些生产要素与资源“孤岛”,是农业生产经营实现规模化、市场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只有首先打破这种孤岛式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村个体经营中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整合起来,才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

建国以来,国家采取了建设农业合作社、等方式来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这些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于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的统一调动与优化配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又出现了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团化经营等要素和资源整合模式。这些经营模式为整合我国农村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源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仍不能成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模式。如何针对今天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局势,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结合我国农村目前的生产经营体制,综合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中新型资源整合模式的特点,寻找对于我国农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整合方式,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⒉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以信息为纽带、以供求关系为线索,打造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将农村“小农户”个体生产经营中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动态地整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化经营,不失为适合我国目前农村经济体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效方式。

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借鉴现代工业企业供应链的生产经营理念,根据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供求关系,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原材料供应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储运、分销、服务等联结起来,使其按照统一的市场目标,共同进行分工合作式的生产和经营。在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中,市场需求信息由供应链的下游,通过供应链的信息传输渠道传递给供应链上的所有生产经营者,每个生产经营者都根据这个统一的市场需求信息确定自己下游的用户在完成这一市场需求的供应需求,并根据这一供应需求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这个生产经营者上游供应商也在同一时间,根据其完成这一市场需求的供应要求,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内容。由此一环扣一环地将农村的“小农户”个体生产经营紧密联结和组织起来,从而使分散的“小农户”个体生产经营转化为供应链的共同生产经营,使“小农户”个体生产经营者掌握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通过供应链动态地整合在一起,在供应链的拉动与协调下得到优化配置。

由此可见,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一方面,通过信息流引导和驱动供应链上的人才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其得到合理的优化与分配;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将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形成分工合作的现代“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由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化经营。如果说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价值,在于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那么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关键价值,则在于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动态整合与市场化配置。

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一方面借鉴了现代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具有现代工业的生产与经营模式,适应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纽带和供求关系,将分散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适应中国农村特有的个体经营经济体制。同时,信息化农业供应链,适应由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趋势,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环境。因此,打造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通过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和产品布局合理化

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对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布局合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整合了分散的农村个体生产经营,使其有实力、有条件共同完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它使“小农户”自给自足式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变为以市场需求拉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供应链生产经营活动,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容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市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与布局。

⒈通过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通过供求关系,将供应链上所有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生产经营者组织起来,在同一个市场需求目标的拉动下,有序地共同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这就不仅使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者,形成一个有秩序、有组织的整体生产体系,而且使个体生产经营者手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聚合起来,根据供应链的整体生产经营目标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这就使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具备了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组织结构与资源实力,从而为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将个体生产经营的农户与种子公司、化肥公司、农机公司、技术公司、农药公司、牛奶公司、面粉公司、食品公司、水产公司、旅游公司等生产加工企业以及超市、物流公司、国内外市场、现期货市场紧密联结起来,形成一种协作、共赢的现代生产经营体系。在这个生产经营体系中,每一个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供应链同市场需求目标的统一控制下完成的。这种统一的控制包括:供应链总体生产经营目标;供应链上每个生产经营者根据需求关系决定的各自不同分工的生产经营任务;交货的时间、方式以及资源的配置等。这就使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具有了现代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资源配置能力,其组织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又优于现代企业。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组织关系是动态的、超越地理空间与行政地域空间,通过信息联系起来的,从而可以实现跨越物理空间、打破行政管辖区域,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内容,动态地进行不同的优化组合。供应链上的所有原材料供应者、产品生产加工者、农业科技服务者、农机服务者、物流服务者、市场营销者以及合作者、投资者等,都将在供应链的整体市场需求目标牵引下,为了供应链共同的利益协同一致地工作,从而使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在供应链的供需关系的组织和调动下,纳入到供应链的整体统一生产经营中来,并得以优化组合与配置。由此可见,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利用上述其独特的组织功能和配置功能,使零散的“小农户”个体生产经营,转变为由供应链牵引、组织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从而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⒉通过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布局的合理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但因大部分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尽管农产品增产,但农民难以增收。第二产业存在着与城市工业重复率高的问题,此状不仅加剧了全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还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很多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低,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为主,仅能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具有环保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够。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农村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产品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交流障碍和交流范围的局限性,农村产业布局和农业产品开发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更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协调、均衡、有序地发展。

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市场需求拉动供应链的生产与经营。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借鉴现代工业企业的供应链生产经营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理念: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不再采用按照计划生产出产品,然后再将其推销出去的模式,而采用依靠市场的需求来拉动产品生产的生产经营模式。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将其下游直接延伸到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环节,收集和捕获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由此形成市场需求信息,并及时传递给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供应链的上游的生产与经营者,必须根据供应链下游供应商与服务商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来确定自己的生产经营内容,并安排、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进行。这就使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起来,避免了盲目、无序的生产和经营。由于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生产经营目标始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这就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容,不断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样就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同时,信息化供应链的发展,也将带动物流配送、批发、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型政府应成为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铸造者与服务者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充分满足公众的社会需求,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是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因此,它是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农村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完全依靠市场或者个体生产经营者的自发组织难以做到。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软件环境和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持续的维护和服务。这些必须依靠政府强大的政策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与信息资源的支持。政府对于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组织作用、协调作用、管理作用和服务作用。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成为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铸造者与服务者。

⒈打通信息“高速公路”,为信息化农业供应链铸造硬件基础设施

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化农业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它是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神经”系统。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必须依靠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来拉动、协调整个供应链的运行,并以此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没有畅通、高效的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支撑,农业综合供应链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必须首先修通农村信息“高速公路”。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高速度的信息传输网络,它将政府、企业和百姓的信息终端(如计算机等设备)接入到互联网上,使其能够与网上的任何用户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运行必须依靠信息“高速公路”的支撑。首先,信息化农业供应链必须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才能快速获取市场信息,以便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次,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必须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交流,才能动态地整合个体经营者拥有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并使其得到优化配置。信息“高速公路”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关联信息汇集起来,并通过供应链的生产经营供需关系,对供应链全局范围内的资源、生产流程、仓储配送等环节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将分散的资源汇集为供应链的整体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再次,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必须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协调,才能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效益。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供应链上人力、物料、设备、资源、空间和时间得到综合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提高各个环节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配送,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库存产品量,降低物流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构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必须创新适合我国农村的新型建设模式。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文化状况,构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不一定要全部重新修建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整合农村现有信息传输设施的方式,解决农村百姓接入信息“高速公路”的经济与文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优化了各种单一形式的信息通讯方式,使其更方便、更灵活、更实用且更廉价。同时,它还实现了跨越地区甚至国籍疆界的多媒体信息传输。修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正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将农村百姓通常使用的、大众化的传统通讯方式与计算机网络资源有效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信息接入方法,解决接入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的问题。除了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传输渠道外,现有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无线通讯网等,都可以整合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传输渠道;除了以计算机作为接入设备外,可以将农村家庭现有的、农村百姓更容易接受及更方便操作的设备(如信息亭、电视机、电话机、手机、村头的“白墙”、田间的高音喇叭等)都作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接入的终端。接入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网的方式,可以采用直接接入方式,也可以采用“中继”接入的方法。在比较困难的地方,可以设立信息中继站,通过电信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将信息接收下来,然后,再通过其他人工方式(例如区域广播、村头“白板”等)传递给每一个农民;采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将农民反映和表达的信息收集起来,再通过中继站传送到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上去。由此,使每一个农村百姓都能方便地与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保持沟通,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经济问题,又解决了农民使用信息“高速公路”的文化背景问题。

⒉为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构建营造软件环境

就像只修了路,而没有车一样,打造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仅仅修建了信息“高速公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造引导和驱动信息流动的“车”。这个“车”就是政府为了确保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相应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机制等软件环境。

首先,服务型政府要承担起塑造地方优势、确定供应链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的职责。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以及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势,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策略和措施。地方政府要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结合本地区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前瞻性地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由此,从宏观上把握和布局每一条农业供应链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鼓励和扶植个体生产经营者参与到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生产经营中来;同时,确保信息化供应链的合法运行与健康发展。

再次,服务型政府要承担起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组织职能。政府应利用其拥有的政策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构建信息化供应链“牵线”、“搭桥”,将分散的个体生产经营者链接到信息化供应链中来,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参与到供应链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中来。

⒊打造和服务于信息化农业供应链是农村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一种行政方式,它是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方面,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特点来实施农村电子政务,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方便、迅速、跨越时空的信息传输特点,打破农村自然环境的限制,通过信息将农村的个体经营者联结起来,使每一个农村百姓都能方便地与农村信息“高速公路”保持沟通,从而使每一个普通农民都能平等地加入到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中去。另一方面,电子政府可以通过信息互动平台,以信息的交流牵引来带动政府的实体服务,促进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商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由此来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收集、分析生产、加工各方面的信息,并将其注入信息化供应链,以便为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使其掌握经济发展与市场变化的情况,根据市场预测和市场需求,调整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生产经营的内容和方向,以寻找新的发展线索,开拓新的市场。

为了使电子政务能够对信息化农业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服务,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等保障机制。首先,政府应将信息化农业供应链的管理与服务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来,将其作为政府农村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次,政府应根据供应链的管理与服务的需求,修改传统行政流程、再造新行政流程,以使其适应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的运行方式。再次,政府应根据修改后和再造的新流程,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明确各个新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关系和职责。同时,政府还应修改和制定新的法规、制度,以保证这种工作机制合理运行。

综上所述,信息化农业综合供应链,对于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与农村资源,调整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并将打造和服务于信息化农业供应链作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 李军鹏. 公共服务型政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武文,赵长保.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R]. 北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6

3 李静. 简论现代农业建设[N]. 光明日报,2005-11-29(10)

作者简介:

第11篇

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的重要讲话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总书记2014年底在江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带好头,领好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江苏“三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奋力谱写江苏现代农业建设新篇章。

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弱势地位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和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和对资源要素投入依赖较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造成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仍处在爬坡阶段。建设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繁荣农村经济的迫切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实现更大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条件。

建设现代农业,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能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四化同步”的短板,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竞争力不强。一方面,工业化抬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化又抑制了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导致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偏弱。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较慢,农村人才、资源等要素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进而使我国农产品出现了国家高补贴、农民低收入、市场缺乏竞争力的尴尬状况。要改变中国农业竞争能力不强的局面,别无他途,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简单的农业生产者变成农村经济的经营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从江苏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当前,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为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探索路径,提供借鉴。

江苏具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独特优势。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较好,优势明显。一是具有政治优势。视察江苏时,赋予我们“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使命,并指明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四个方面主要特征,以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三个加快”的实现路径,为江苏的现代农业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三农”基础地位不削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不动摇、农业为基础的政策取向不改变,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具有经济优势。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城市,没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就很难有发达的现代农业。江苏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步伐较快,发展水平总体处在全国前列,在以工业化武装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支持农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三是具有产业优势。江苏农耕文明悠久,气候湿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年来“三农”发展势头良好,连续12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这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走有江苏特点的规模化、集约化之路。江苏的一个基本省情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一方面,要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让江苏百姓碗里装的是江苏粮。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只有以规模经营为基础,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调动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业、更多资源要素投入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实际,重点发展两种规模化,既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又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广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做法,实现服务的规模化。另一方面,要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让江苏农民的钱袋子逐步鼓起来。农业要有高效益,农民要有好收入,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集约化发展。农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普遍实行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江苏发展集约农业,既要向规模化要效益,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到2020年,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提高到50%;又要向设施化、科技化、园区化要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植物工厂,用现代物质装备改造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着力抓好现代农业关键工程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要聚焦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力求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落实《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年)》,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连片开发的原则,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提高到60%。

二是农业装备建设。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要抓住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的有利时机,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力争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85%左右。

三是良种体系建设。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种业是现代农业竞争的制高点。要突出良种这一重要载体,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强化种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做大做强江苏种业。

四是农业科技建设。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推出一批“苏”字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着力建设全覆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农技成果进村入户、开花结果。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0%。

五是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化解“谁来种地”之忧的根本举措,培养现代农业建设的职业农民大军。重点打造“三支力量”:鼓励大学毕业生、农业技术人员返乡务农创业,培育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现代农业建设的有生力量;引导广大农民从“打工”到“创业”,培育现代农业建设的创新力量。

凝聚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涉及生产力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合力推进。

加强领导,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现代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领导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建设专项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提高农业管理服务水平。各级“三农”干部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优良的作风保障。

深化改革,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活力源泉。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稳步有序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重点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各种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

建好园区,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引领。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江苏已建有省级农业产业园区112家,实现了所有市县和涉农区全覆盖。要组织实施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工程,加强引导扶持,强化动态监测,实行优胜劣汰,有效提升园区建设水平。鼓励农业园区先行先试,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吸收、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增强园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完善政策,为现代农业建设保驾护航。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拓宽“三农”投入渠道。增强政策观念,抓好政策执行,严格检查监督,确保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12篇

(一)我国农业绩效总体很好,农业问题并不严重

农业是一个产业,所以,它只能承担起与其作为一个产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经济学家的定义,农业的职能主要地表现在四种贡献上: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这样看来,尽管我国农业发展曾经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到目前为止的结果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全国城乡的食品供给常年基本有保障、丰年有余,粮食库存充裕;即使在农业份额已下降到仅占GDP总量14.5%的今天,农业仍能为国家赚取一定量的外汇收入(200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181.4亿美元,顺差57亿美元);劳动力和资金仍不断地从农业部门释放出来;农业发展也支撑起了我国已初具规模的化肥、农机、农药、农膜等工业产业。所以,总体看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如果仅仅从一个产业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说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大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很多人把我国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人为地夸大了,把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弄得复杂化了。这很不利于我们对今后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当然,也就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例如,不少人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会提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太多。显而易见,这不是农业的错。相反,这是农业进步的表现。至于如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不应该视为农业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问题或体制方面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农业完全没有问题了。但农业的问题多是发展中的问题、进步中的问题,并且都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问题。例如,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谈判后,我国终于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构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可以在比过去更宽松的环境中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也可以在比过去更有利的条件下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国际竞争力。客观地讲,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这既表现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很少的先天性资源不足上,也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后天性劣势上。怎么办?出路仍然只有一条,那就是进一步追求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在全球开放经济环境中、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这种创新更为艰难,它必须是一种能超越国际经验的创新。

(二)加入WTO后,我国应选择一条新的“双轨并行”的农业经营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做到同时有效地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吸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在充分照顾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实现以及保证农村社会基本稳定。

综观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农业经营无非就是走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基础上的规模型的大农(场)经济;另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生物化、技术化、保护型、密集型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类型属于前者;欧洲不少国家和日本等的情况则属于后一类。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主要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土地资源相对太少,比欧洲和日本的平均水平还要少得多,属于非常典型的小农经济;二是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很低,家庭生产的农产品主要地是供农民自我消费。这既与农户经营规模小直接相联系,也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市场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有一定关系。

在充分考虑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及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应建立和创新一种将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与商业性的大农经济紧密结合、并行发展的新的农业“双轨并”制度。

(三)保护、完善现行的家庭小农经济

家庭小农经济制度本身在中国具有许多优越性:

1.有利于农村稳定。土地是农民心目中永恒的有价资产,具有不动产性质。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或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民由无产者、雇工变成了有产者、自耕农,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秦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2000多年间经常发生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土地的地主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的自由买卖与不断发生的土地兼并。因此,让农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并严格限制其买卖行为发生,是保持中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

2.有利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严重缺失所带来的种种不足,即土地具有社会保险的功能。尽管笔者仍然坚决主张在农村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用农地来保障农民的生老病死,但我们又必须面对现实。在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而言的情况下,土地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见、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到2002年底的总人口为12.8亿,其中,有7.8亿人口、2.4亿个农户常年居住在农村地区。如果我们能通过土地的家庭经营制度稳定地保障占全国61%的农村人口有充分的粮食供给,那么,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4.有利于抵御外来农产品对中国的入侵。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制度下,即使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全球化进程更加激烈地冲击中国农业,也很难对农村这一大块粮食市场构成威胁,因为从总体上讲,农民基本上是不会靠买粮食过日子的。

5.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在保持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又能成功地将大量的农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及城镇地区,那么,这一小块土地又会变成加强城乡联系的一种纽带。

(四)小农家庭经济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当然,要使小农家庭经营制度的这些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不是没有条件的。以下三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端正对农业的认识。总的说来,目前我们对农业的认识是太“深刻”了,“深刻”到了沉重的地步。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看淡”农业:

(1)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业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基础性部门的作用,而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决定部门。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其所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低。

(2)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要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过分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教训,但也千万不可以在这方面矫枉太过正。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非农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非常紧张的人地关系,加上其大国特征,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小农经济应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把小农经济完全引导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美、加、澳是因为其土地面积多、人口少、它们必须用机械和土地来替代劳动力,通过机械化实现规模经营。因为实行规模经营,自产的农产品无法完全自我消费,会有大量的剩余,所以,这些农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这些国家有条件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在一些人地关系方面与我国相似的国家,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又是与美、加、澳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为保护与储备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营造自然景观而为之的环保型农业;另一种对于农民来说是有经济目的的,农产品通常也进入市场,但由于政治(选票)与社会公平的需要,政府对农业实行大量补贴,以至于从经济上讲远不如进口农产品更划算。这种农业发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真正含义了。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既没有必要走美、加、澳式的大规模的农业市场经济之路,也没有必要走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依靠大量政府补贴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根本上做不到:因为美国式道路需要其农产品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欧洲式道路需要有很强的政府财力作后盾。

因此,中国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小农经济确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形式,并把自给自足而不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作为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当然,这并不排除小规模的自由市场交易。我们千万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重要的是,即使搬来了,我们也执行不了。

2.调整一些方针政策,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和一个体制:一是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二是农业税费政策;三是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1)对于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而言,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进一步做彻底改革。如果考虑到以上提出的有关我国农村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长远来看,国家根本上就不需要在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地区定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地方性的自由市场或者个体、私人经营者完全可以在市场原则下自主决定其在这方面的购销经营行为。

(2)对于农业税费政策而言,尽管目前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被迫缴费的问题,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中国实际来看,对我国现存的十分脆弱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家庭经营制小农征收任何税和费都是没有道理的。如上所述,在欧美国家,农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大量直接、间接补贴。而我国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产业在国家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的现在,不仅得不到反哺,还要继续被征收农业税,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考虑到以下三个具体原因,政府在设计进一步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时,应将农业税费全部取消,各级政府都不再从农民那里收取任何税费:第一,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黄箱”政策的应用今后会逐渐地受到一定的制约(尽管目前仍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可以做到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绿箱”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第二,尽管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只有500亿元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的征税手段落后,收税的成本却很高,如果考虑到由于征管不严而产生的贪污和腐败现象,从农民那里收这点税实际上有些得不偿失;第三,被征农业税的对象多为真正的种田人,他们往往是农村中比较贫穷的人,收人很低,确实有些承受不了。

(3)要想真正做到从根于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大刀阔斧地对现行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要逐步地、分阶段地取消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的行政建制。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政府目前在农村里的冗员、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从总体上改善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乡制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经历过三个主要的阶段,表现过两种不同的形式:在从秦朝到隋初的700多年间的乡亭制下,尽管乡是作为一级基层行政管理建制而存在的,乡官一般也是由上级官方任命的,但人数一般很少。一个在秦汉时代管辖1万多户的乡,通常只有3-5名乡官(分别管理治安、赋税、劳役、教化等事务)。在从隋开皇十年(公元595年)改乡亭制为乡里制到清朝的保甲制的1000多年间,乡都不是作为一级政府组织存在的,而是一个自治组织(乡官都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乡村里的事务都是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协调的,乡作为自治组织,只是起着协助县政府工作的职能。民国时期,乡作为一级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又被重新建立起来了,直到现在。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分两步对目前的乡制进行改革:第一步是大量精简乡级行政管理人员;第二步则可以取消乡作为一级政府的建制,通过精干的县政府派出人员协调政府在农村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建立起坚强的村级自治组织。

3.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于: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农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以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向城镇地区为首提的。这意味农村家庭必须主要地从农业、农村之外创造其收入来源,而不是靠其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以上所阐述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家庭经济是解决不了农民的收入问题的。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试图通过发展农业而使8亿农民致富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出路只能是在农业之外。那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与流出就成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了,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笔者所主张的家庭小农经济制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命运。

(五)发展、壮大我国的规模型农业经济

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国现在已经是WTO成员国了,必须着力于培植一部分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因此,一定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尽管依靠小农经济可以大致解决全国60%的人口的食品供给问题,但另外的40%的城镇人口的食品供给则需要国家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例如通过进口的办法或者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种植方法来解决。

美国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主要是通过科学布局各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种植带而实现的。这方面的经验目前已开始逐渐地被我国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所接受。最近,农业部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就是一个明证。这种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说,由于人口与农业资源拥有量不对称,加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我国农业从总体上讲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但这并不排除我国少数农产品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农业部公布的这一规划,我国将在未来5年内建成35个特色鲜明、品牌闻名、涉及11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专业种植带。这11种农产品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和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