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icu护理理念通用六篇

时间:2023-07-12 17:08:17

icu护理理念

icu护理理念范文1

【关键词】ICU护理;持续性人文关怀;应用

ICU作为重症患者病房,在护理中常遭遇患者窒息、感染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问题,使得护理工作面临护患纠纷的风险,优化ICU护理,是医院护理管理重点所在[1]。就目前来看,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大力改进,使得人文关怀成为现代化医院与医疗工作的标志[2],以人文关怀理念辅助开展ICU护理工作得到护理界人员一致认同。我院以ICU中102例病患为对象,采用人文关怀理念为其中51例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另外51例护理,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102例病患,为我院ICU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受住的病患,男63例,女39例,年龄在15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45.21±9.32岁。所有患者进入ICU的时间超过3d,意识清醒,均可以自主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此次研究。随机对102例病患分组,I组及II组各有51例病患,比较这两组中病患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I组:常规ICU护理,即:护理人员依据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与心理支持。II组:常规护理+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在休息室内备足衣服,及时更换被无损的衣服,时刻保证自身衣着的清新、干净、整洁、大方,保证ICU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畅通、光线湿度,将仪器报警音音量适当调低,注意ICU内安静。②认真细心地与患者家人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引导家属了解并信任医护人员工作,使患者家属主动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配合。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亲切的称呼,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认真观察患者口型与面部表情。多使用非语言性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表情、面色、肢体等,交流方法多为提问式,以方便患者回答。③做好护理技术练习,在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锻炼,或者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同时,严格依照医师开具的医嘱,为患者进行给药、按摩、器械等护理工作,根据常规护理要求,及时为患者清理口腔、皮肤及眼部,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中的舒适度以及焦虑状态,舒适度分为舒适与不舒适两个选项,焦虑状态以模糊数字法评价,即:将焦虑状态分为10分,从0~10为焦虑度从高到低,0分为无焦虑,10分为严重焦虑,引导患者从中选择1个数字,由护理人员进行焦虑度评分,并计算焦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以SPSS12.0软件进行,组间行t检验,以 ±s对计量资料进行记录,P

2 结果

本次护理人员对ICU两组病患的对比护理结果如表1所示,相比于I组患者,II组患者更为舒适,且少焦虑感,差异均为P

3 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作为精髓与核心存在,它以人文精神为护理工作的基础,致力于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关爱,使患者得到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3]。我院以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为ICU内51例病患实施护理,结果显示,其护理工作相较于同期常规护理,具有更为优化的结果,患者更为舒适,且少焦虑感。综上所述,为ICU内病患实施人文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兰.ICU护理的风险管理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08-2009.

icu护理理念范文2

【关键词】 ICU病房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策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有着不同心理、社会、文化,受不同疾患折磨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有着与健康人同样需求的同时,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需要同情帮助、需要关爱呵护、需要舒适方便。那种只满足治疗,不带有感情的机械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ICU病房的护理特点

ICU病房收治急危重症病患,患者死亡率、猝死率高。因此,要求护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洞察力、判断力,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独立处理,对各种监护、抢救仪器能熟练掌握和使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机。因为ICU病房不设家属陪护,因此更需要我们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宣教疾病知识,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2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2.1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我们主动热情接待,营造亲切温馨的氛围,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时间。

2.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由于ICU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患者没有家属陪伴,加上环境陌生,监护仪器的噪声,不可避免地出现孤独、恐惧、焦虑、无助等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主动关心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其需求,用优质的服务、亲人般的关爱、天使的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实施各种治疗操作前,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过程、如何配合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等,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晨、晚间护理,提供患者的各种生活需要。

2.3重视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结合患者疾病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宣教指导,从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调节、功能锻炼等多个方面,让患者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对整个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促进患者自我防护,提高生活质量。

2.4重视医患、护患交流,达到有效沟通

沟通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营造和善温情的气氛。规范使用礼貌用语,微笑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ICU病房是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监护的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病人家属难免会担心病人是否会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因此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尤为重要,在病人入住ICU时,详细向清醒病人、家属介绍病房的环境特点及管理制度,包括:危重病房探视制度、危重病人约束告知制度等,最大限度地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有利于治疗与护理的顺利进行[2]。 转贴于

3深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对策

3.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诸要素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做好人性化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证。尽量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同时完善后勤保障支持系统,以减少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工作时间。管理者合理调配、使用现有配置的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合理排班,使护士上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精力充沛有条不紊,以保证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3.2丰富知识结构,满足患者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对护士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操作技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掌握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还要了解有关心理、社会、伦理、教育、文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整体素质,丰富知识结构,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让患者得到多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3.3开展系统化、人性化、个性化健康教育

人性化是护理伦理的核心思想,强调对人信念的秉持。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健康教育要真正服务于追求健康的人,必须严格落实健康教育程序,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评估,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健康教育,同时,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护理活动中。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时,边实施边讲解,适时地、有目的地将躯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于一体,易于患者接受和记忆,并积极促进和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满意度。

3.4完善人性化优质护理工作制度和考评体系 

为了保证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细化人性化服务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传统的排班方式及工作分工进行改革,健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制度,加强程序化管理,实施以责任护士(床位护士)包干病人的排班模式,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到实处。

4小结

综上所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人性化护理服务落到实处,足够的护理人力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充分理解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工作中加强学习,完善护理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是做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护理管理者做好引导,完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制度、工作流程及评价体系则是做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icu护理理念范文3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icu护理理念范文4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46-01

ICU护士接触的对象全部是高危病患,工作任务繁重且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沉闷压抑的环境最易导致护士产生疲溃感,久而久之将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患者服务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等。据国内调查资料显示,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因此,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ICU护士工作压力的产生原因

1.1工作氛围。ICU患者具有病况严重、病情多变、死亡率较高等特点,经常面对这些高危病患的及各种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吸痰器等设备的噪音干扰,均能造成护士工作的心理压力。加之作用于病患身上的各种留置管道、频繁用药、复杂围护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情况,更需要护士上岗期间精力集中,能区分各种仪器工作的正常声音与嘈杂的报警声并及时排除故障。

1.2护理风险。ICU是一个全封闭、全方位护理的特殊部室,由于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加大了护理的工作责任,导致有些患者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从而引起一些护患纠纷,增加了工作风险。由于患者病况严重复杂,引起突发事件的机率较高,实施急救的次数也较多,急救措施要迅速而准确。抢救时间紧迫,口头医嘱较多,易发生医嘱混淆,一旦出现救治失误,医护均有责任,且执行者责任较大,这无疑又增加了ICU护士的心理负担。因此,担心工作中失误是导致ICU护士工作压力的首要原因。

1.3护理任务繁重。工作负荷包括脑力和体力两个方面。ICU护士不但要熟知各个专业的基础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监护仪器的使用及临床监护参数的分析,并时刻处于一种果断应对突况的备战状态,因此,心理素质必须高于普通护士。目前,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限制,导致人员少、任务重,尤其是ICU护理任务繁重,非护理性的工作也较多,造成护士必须超负荷体力运转,加之护士倒班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正常的生活节奏严重失衡。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出意外,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失眠、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

1.4思想观念偏颇。在护士心中,自己就是救助病患的“白衣天使”,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被认为是“高级保姆”。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影响着大多数人,这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渺茫,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毫无工作成就感。ICU护士工作繁琐辛苦,待遇还比普遍护士要低,努力付出得不到正常的回报,而且责任心重大,风险性高,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心理反应。

1.5人际关系复杂。护士在工作中所处的人际关系比较错综复杂,护护、医护、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最容易产生意见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配合。据研究证明,ICU护士在面对患者需求和意见矛盾方面比其他医护人员压力要高,同时管理者的关心支持不够和医生的不满都会使护士有种受挫感,缺乏归属感,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尤其是遇到护患冲突时,它将直接影响到护患双方的利益、健康、经济、道德与法律问题,在此情况下,护士不但要保持冷静,还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压抑自身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从而使护士从心理上感到地位降低,滋生不满情绪,加之长时间的感情压抑使其精神耗竭,产生压力。

2ICU护士应对压力的有效措施

2.1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轻松的工作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作为领导应首先考虑到护士的身心健康,更要加强ICU工作人员的噪音管理意识,从ICU设计、布局、日常管理方面着重入手减轻噪音污染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正视压力的存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勇敢应对环境的挑战,促进身心健康。

2.2降低工作风险。由于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势必要求ICU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临床技术、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奉献精神等,在遇到病患突发状况时能够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实施求助,只有这样,才会降低工作中不可预知的风险,保护病患的生命安全,避免求助事故的发生。

2.3合理安全工作任务。ICU护士应当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于护理性工作要遵照医嘱按部就班的进行,遇到突况时,要做到“忙中有序、快中求稳”;而对于非护理性工作要按照管理程序景然有序地完成。

2.4增强价值观念。“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时,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只认为是医生的功劳,从而忽视了护士的重要性,这时管理者应对护士给予及时的肯定,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护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以报刊、广播、媒体宣传的方式,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使护士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正在实现。

2.5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掌握沟通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ICU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医护、护士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使彼此之间获得尊重,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加强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进一步增强敬业精神,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克服不满情绪,时刻应对压力的挑战;科学饮食调配,保证全面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健康积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桂银.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7期

[2]张雷,张嘉炜.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调查分析.长沙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icu护理理念范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 car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 systemat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514 patients with ICU in emergency care. Results; 514 cases of emergency care and careful management of ICU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careful management, most of the families are more satisfied. Conclusion: therefore, it is the main way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ICU patients and the main way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management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该院急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建立于1991年,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多种监护仪器,其中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床旁B超、床旁X 线机、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用来治疗多种重病患者,其中包括心脏复苏、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重症胰腺炎等重症的救助。根据病患的实际病情、病情的转化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病患的状况,提升其存活率,获得家属的赞赏。现在就把本科ICU2006年中病患的护理情况进行相关的整理。

1 临床资料

1.1 病区床位设置

本院ICU设有12个床位,而且拥有8张床位的大病房,来包括两间双人间。

1.2 一般资料

本科在2006年一月份到十二月份,住院接受治疗的有514例,而男性有285例,女性有229例,平均年龄都保持在16岁到92岁,大致年龄为62.4岁。现在把接受治疗的前五位病情状况进行相关整理,如下表。

2 护理管理

2.1 制度建设

制度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状况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和医院秩序稳固发展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水平,减少失误和错差事故的产生。急症ICU的护理管理是所有病房的共同特征,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变,病患对于急

症ICU的要求也在发生转变,需要构建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工作秩序和岗位责任等。

2.2人力资源管理

2.2.1 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力资源

急诊ICU病患因为实际病情比较严重、变化比较快,基本护理和生活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护士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具有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热情服务的职业道德,并且具备坚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护理操作,对于救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能够熟练的把握,通过急诊ICU培训之后考核通过的就可以进行ICU工作。

2.2.2 以工作特点安排工作

依据急诊ICU病区的实际工作状况。每天商务检查房间后划分每天的工作方案。所以,在上午11 :00 以后病患的治疗比较多,工作压力比较大,加强了中班,工作时间划分为11 :00~ 19:00 , 实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依据ICU病患的情况来调节夜班状况,时间设定为18 :00 ~ 02:00 , 02 :00 ~ 08:00, 节假日安排机动班,这样就能保证患者可以得到长效的保护,还可以及时处理急诊突发状况。并且还构建了护士长24小时值班制,也就是护士长白天在班上,晚上还要进行值班工作。如果患者或家属有相关问题,可以和护士长进行直接交流和处理。积极有效的交流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问题,使得本科在院中的投诉情况不断缩减,患者的好评度也比较高。如果出现重大、急需要抢救的情况,护士长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沟通,从而有效的保证急诊ICU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3 ICU 病区环境管理

2.3.1 入室制度

想要进入ICU病患就需要换上病员服,工作人员也更换上相应的服装,还要换鞋,才能进入。

2.3.2 陪伴探视制度

ICU 不能留有陪伴人员,每天探视的时间为15:30~ 16 :00 , 而且每个探视人员数量不能超过两人,使用一次性鞋套和一次性隔离服进入病房,探视时间为30 min 。

2.4 ICU 护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2.4.1 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预警机制

本科的医疗护理举动主要是针对病情较为繁琐、年龄状况不一致、文化环境不同的多种人群,医疗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护士的法律观念,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全方位的掌握病情,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病患外出检查或是转科需要得到医生和护士的同意,并且依据相应的住院监护患者和家属告知制度、意外事件报告制度来执行,还要对ICU使用相应的规范约束等。

2.4.2 准确及时记录治疗护理经过, 收集证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表明,护理记载要具有事实依据,病患资料,病患可以进行复印,这对护士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护士长需要关注质量检查:(1)病患在进入医院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评估,特别是外伤急诊病患有多发伤,其中有皮肤损伤,需要仔细检查并且进行确认,有效的进行解决,对其进行动态评价;(2)每天检查护理记载状况,如果出现缺陷要进行改正;(3)如果病情出现变化要及时的告知医生,有关的安排、用药都要进行详细的记载,从而对效果进行评价。

2.4.3 增强服务意识, 端正行为规范, 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服务观念、服务形式和服务效能,是医院解决纠纷问题的关键,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观念,使用多种交流方式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沟通, 利用写字板、图片、相应的手势语(伸大拇指表示大便, 伸小指表示小便, 伸食指表示有痰, 握空心拳形如水杯表示口渴, 握实心拳形如重锤表示病痛, 用手拍床表示想交流, 握笔写字式表示想写字), 对于病患家属的疑问进行耐心讲解,关系爱护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ICU护士不能只是依靠监护设备所检测到的多种数据资料,要依据病患的实际状况来调节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状况,减少设备的噪音污染,不能在病房中大声叫喊。

2.4.4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保护理安全

经过业务学习、疾病检查、定期培养和考试,使得护士掌握相关疑难杂症病例的观察特点,从而采取及时的护理方式,有效的提升业务能力和技能状况。保证各项设备的有效运作,使得物资准备状况更加充分。ICU设备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定期检查、抢救药物还要进行相应的对接,减少因为物品不足、设备问题等原因使得护理工作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医疗事故。

icu护理理念范文6

【关键词】 ICU护理; 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83-01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开始应用舒适护理理念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29~68岁,平均(47.5±18.6)岁。患者均神志清醒。

1.2 护理方法

在有针对性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160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基础舒适护理方法 主要针对患者最直接的感官进行护理,重点考虑患者的身体感受,如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对创伤部位疼痛的感知度等。护理服务方面,应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护理人员应该面带微笑,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态度为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主要从患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如对ICU虚弱的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擦洗,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按摩缓解紧张等方法。合理指导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指导其缓慢翻身以减轻引流管刺激的疼痛感等[1]。

1.2.2 环境舒适护理措施 良好的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的心情,因此ICU病房很有必要建设较为舒适的环境[2]。主要措施包括:保持ICU病房及周边环境的安静、整洁,控制ICU病房温湿度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如温度可以设定在20 ℃~25 ℃,适度控制在50%~65%等,噪音控制在50 dB以内,夜间等休息时间应保证噪音在20 dB以内,以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1.2.3 睡眠舒适护理方法 良好舒适的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对于危重症患者尤其如此,因此必须尽力保证患者的睡眠舒适[3]。睡眠舒适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要为患者者创造良好的、安静的睡眠环境,如工作人员探视期间动作应尽可能的轻柔,规定时间段安排家属探视等,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护理人员夜间治疗时间应集中安排,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1.2.4 心理关怀舒适护理方法 ICU重症患者因身体的创伤往往情绪较为焦虑,有时候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态。针对此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安抚,对其进行必要的、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告知其通过治疗和护理是能很快恢复健康的,以亲切的态度赢得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全力配合治疗。护士应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解答疑惑,听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等,心理关怀舒适护理十分必要[4]。

1.3 评价指标

收集采用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由两名护士打分后取平均分,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症状。统计治疗前后具有焦虑、恐惧和抑郁中度以上症状的患者例数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采取舒适护理对160例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其主要护理理念为人文关怀,主要护理措施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关怀,包括关注患者对于治疗的实际舒适度、关注其的睡眠质量、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和适度的宣教,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等。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措施,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1-22.

[2]朱文芳,张秋敏,蔡慧,等.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1):2876-2877.

[3]石崛,胡敏芝.舒适护理在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58-5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