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icu护理理念

icu护理理念

时间:2023-07-12 17:08:17

icu护理理念

icu护理理念范文1

【关键词】ICU护理;持续性人文关怀;应用

ICU作为重症患者病房,在护理中常遭遇患者窒息、感染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问题,使得护理工作面临护患纠纷的风险,优化ICU护理,是医院护理管理重点所在[1]。就目前来看,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大力改进,使得人文关怀成为现代化医院与医疗工作的标志[2],以人文关怀理念辅助开展ICU护理工作得到护理界人员一致认同。我院以ICU中102例病患为对象,采用人文关怀理念为其中51例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另外51例护理,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102例病患,为我院ICU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受住的病患,男63例,女39例,年龄在15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45.21±9.32岁。所有患者进入ICU的时间超过3d,意识清醒,均可以自主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此次研究。随机对102例病患分组,I组及II组各有51例病患,比较这两组中病患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I组:常规ICU护理,即:护理人员依据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与心理支持。II组:常规护理+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在休息室内备足衣服,及时更换被无损的衣服,时刻保证自身衣着的清新、干净、整洁、大方,保证ICU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畅通、光线湿度,将仪器报警音音量适当调低,注意ICU内安静。②认真细心地与患者家人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引导家属了解并信任医护人员工作,使患者家属主动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配合。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亲切的称呼,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认真观察患者口型与面部表情。多使用非语言性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表情、面色、肢体等,交流方法多为提问式,以方便患者回答。③做好护理技术练习,在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锻炼,或者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同时,严格依照医师开具的医嘱,为患者进行给药、按摩、器械等护理工作,根据常规护理要求,及时为患者清理口腔、皮肤及眼部,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中的舒适度以及焦虑状态,舒适度分为舒适与不舒适两个选项,焦虑状态以模糊数字法评价,即:将焦虑状态分为10分,从0~10为焦虑度从高到低,0分为无焦虑,10分为严重焦虑,引导患者从中选择1个数字,由护理人员进行焦虑度评分,并计算焦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以SPSS12.0软件进行,组间行t检验,以 ±s对计量资料进行记录,P

2 结果

本次护理人员对ICU两组病患的对比护理结果如表1所示,相比于I组患者,II组患者更为舒适,且少焦虑感,差异均为P

3 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作为精髓与核心存在,它以人文精神为护理工作的基础,致力于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关爱,使患者得到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3]。我院以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为ICU内51例病患实施护理,结果显示,其护理工作相较于同期常规护理,具有更为优化的结果,患者更为舒适,且少焦虑感。综上所述,为ICU内病患实施人文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应当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兰.ICU护理的风险管理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08-2009.

icu护理理念范文2

【关键词】 ICU病房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策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有着不同心理、社会、文化,受不同疾患折磨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有着与健康人同样需求的同时,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需要同情帮助、需要关爱呵护、需要舒适方便。那种只满足治疗,不带有感情的机械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ICU病房的护理特点

ICU病房收治急危重症病患,患者死亡率、猝死率高。因此,要求护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洞察力、判断力,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独立处理,对各种监护、抢救仪器能熟练掌握和使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机。因为ICU病房不设家属陪护,因此更需要我们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宣教疾病知识,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2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

2.1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我们主动热情接待,营造亲切温馨的氛围,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加强主动服务意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时间。

2.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由于ICU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患者没有家属陪伴,加上环境陌生,监护仪器的噪声,不可避免地出现孤独、恐惧、焦虑、无助等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主动关心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其需求,用优质的服务、亲人般的关爱、天使的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实施各种治疗操作前,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过程、如何配合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等,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晨、晚间护理,提供患者的各种生活需要。

2.3重视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结合患者疾病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宣教指导,从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调节、功能锻炼等多个方面,让患者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对整个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促进患者自我防护,提高生活质量。

2.4重视医患、护患交流,达到有效沟通

沟通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营造和善温情的气氛。规范使用礼貌用语,微笑服务,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ICU病房是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监护的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病人家属难免会担心病人是否会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因此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尤为重要,在病人入住ICU时,详细向清醒病人、家属介绍病房的环境特点及管理制度,包括:危重病房探视制度、危重病人约束告知制度等,最大限度地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有利于治疗与护理的顺利进行[2]。 转贴于

3深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对策

3.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诸要素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充分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做好人性化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证。尽量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同时完善后勤保障支持系统,以减少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工作时间。管理者合理调配、使用现有配置的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合理排班,使护士上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精力充沛有条不紊,以保证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3.2丰富知识结构,满足患者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对护士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操作技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掌握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还要了解有关心理、社会、伦理、教育、文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整体素质,丰富知识结构,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让患者得到多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3.3开展系统化、人性化、个性化健康教育

人性化是护理伦理的核心思想,强调对人信念的秉持。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健康教育要真正服务于追求健康的人,必须严格落实健康教育程序,首先要及时做好教育评估,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健康教育,同时,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护理活动中。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时,边实施边讲解,适时地、有目的地将躯体护理与健康教育融于一体,易于患者接受和记忆,并积极促进和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满意度。

3.4完善人性化优质护理工作制度和考评体系 

为了保证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细化人性化服务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传统的排班方式及工作分工进行改革,健全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制度,加强程序化管理,实施以责任护士(床位护士)包干病人的排班模式,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到实处。

4小结

综上所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人性化护理服务落到实处,足够的护理人力是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充分理解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工作中加强学习,完善护理人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是做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护理管理者做好引导,完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制度、工作流程及评价体系则是做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icu护理理念范文3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icu护理理念范文4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46-01

ICU护士接触的对象全部是高危病患,工作任务繁重且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沉闷压抑的环境最易导致护士产生疲溃感,久而久之将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患者服务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等。据国内调查资料显示,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因此,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1ICU护士工作压力的产生原因

1.1工作氛围。ICU患者具有病况严重、病情多变、死亡率较高等特点,经常面对这些高危病患的及各种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吸痰器等设备的噪音干扰,均能造成护士工作的心理压力。加之作用于病患身上的各种留置管道、频繁用药、复杂围护及应对突发事件等情况,更需要护士上岗期间精力集中,能区分各种仪器工作的正常声音与嘈杂的报警声并及时排除故障。

1.2护理风险。ICU是一个全封闭、全方位护理的特殊部室,由于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加大了护理的工作责任,导致有些患者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不理解,从而引起一些护患纠纷,增加了工作风险。由于患者病况严重复杂,引起突发事件的机率较高,实施急救的次数也较多,急救措施要迅速而准确。抢救时间紧迫,口头医嘱较多,易发生医嘱混淆,一旦出现救治失误,医护均有责任,且执行者责任较大,这无疑又增加了ICU护士的心理负担。因此,担心工作中失误是导致ICU护士工作压力的首要原因。

1.3护理任务繁重。工作负荷包括脑力和体力两个方面。ICU护士不但要熟知各个专业的基础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监护仪器的使用及临床监护参数的分析,并时刻处于一种果断应对突况的备战状态,因此,心理素质必须高于普通护士。目前,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限制,导致人员少、任务重,尤其是ICU护理任务繁重,非护理性的工作也较多,造成护士必须超负荷体力运转,加之护士倒班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使正常的生活节奏严重失衡。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出意外,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失眠、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

1.4思想观念偏颇。在护士心中,自己就是救助病患的“白衣天使”,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被认为是“高级保姆”。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影响着大多数人,这令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渺茫,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毫无工作成就感。ICU护士工作繁琐辛苦,待遇还比普遍护士要低,努力付出得不到正常的回报,而且责任心重大,风险性高,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产生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不良心理反应。

1.5人际关系复杂。护士在工作中所处的人际关系比较错综复杂,护护、医护、护患之间的相处关系最容易产生意见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配合。据研究证明,ICU护士在面对患者需求和意见矛盾方面比其他医护人员压力要高,同时管理者的关心支持不够和医生的不满都会使护士有种受挫感,缺乏归属感,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尤其是遇到护患冲突时,它将直接影响到护患双方的利益、健康、经济、道德与法律问题,在此情况下,护士不但要保持冷静,还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压抑自身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从而使护士从心理上感到地位降低,滋生不满情绪,加之长时间的感情压抑使其精神耗竭,产生压力。

2ICU护士应对压力的有效措施

2.1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轻松的工作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作为领导应首先考虑到护士的身心健康,更要加强ICU工作人员的噪音管理意识,从ICU设计、布局、日常管理方面着重入手减轻噪音污染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正视压力的存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勇敢应对环境的挑战,促进身心健康。

2.2降低工作风险。由于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势必要求ICU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临床技术、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奉献精神等,在遇到病患突发状况时能够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实施求助,只有这样,才会降低工作中不可预知的风险,保护病患的生命安全,避免求助事故的发生。

2.3合理安全工作任务。ICU护士应当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于护理性工作要遵照医嘱按部就班的进行,遇到突况时,要做到“忙中有序、快中求稳”;而对于非护理性工作要按照管理程序景然有序地完成。

2.4增强价值观念。“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时,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只认为是医生的功劳,从而忽视了护士的重要性,这时管理者应对护士给予及时的肯定,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护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以报刊、广播、媒体宣传的方式,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使护士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正在实现。

2.5提高综合素质。学习掌握沟通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ICU护士之间的交流及医护、护士与领导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技巧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使彼此之间获得尊重,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加强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进一步增强敬业精神,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克服不满情绪,时刻应对压力的挑战;科学饮食调配,保证全面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健康积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桂银.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7期

[2]张雷,张嘉炜.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调查分析.长沙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icu护理理念范文5

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由于icu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必须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熟练的急救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1]。由于护士人力资源有限,且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培训尚未普遍开展,icu护士配置通常是从临床各科室抽调及新毕业护士补充,这些护士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胜任icu护理工作,这对icu护士长是个严峻的考验。本科2004年成立综合icu以来,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对进入icu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icu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措施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4年—2008年进入icu护士23名(包括轮转护士在内),年龄20岁~31岁;均为女性;本科3名,大专15名,中专5名;8名为学校分配后直接进入icu,15名为从其他科室抽调的护理骨干,工作时间最长者为10年。

2  培养方案

2.1  培训目标 

2.1.1  新毕业和低年资护士培训目标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常见病种护理常规及护理要点等;同时重视新护士职业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护理工作。wWW.lw881.com

2.1.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除具备以上能力,还必须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掌握化验的留取方法及化验正常值;掌握科内常见操作的配合及抢救配合;加强此阶段护士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1.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目标 

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熟悉专科护理理论知识。

2.1.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目标 

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护师及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2.2  培训内容 

配备专科教材,如《icu护士必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培训教材,将计划中的培训题目分配给护士长及带教能力强的护士,按培训时间讲授,必要时单独讲解。具体内容如下:①icu的发展、现状,建立icu基本条件、布局及设施;②icu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班次的工作内容;③icu常用仪器操作及专科技能培训,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排痰法、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动脉穿刺置管术等术后的维护与护理等;④各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⑤护理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如呼吸机停电的应急预案、非计划拔管的预防等;⑥icu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⑦icu院内感染的监控等[2]。

2.3  培训方法  

2.3.1  低年资护士及新入icu的护士培训方法 

要求3个月~4个月基本完成培训内容。第1周~第2周以见习为主,熟悉icu环境,如各通道的出入线路、物品的放置等,明确icu感染管理的要求,了解icu基本工作程序,各种规章制度等,护士长为培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其尽快融入icu护士角色中,引导她们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理念,热爱本职工作。第2~第4周主要培训icu病人基础护理要求及方法,有专门带教老师带领进行晨、晚间护理,讲解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特点和要求,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方法、危重病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等。第2个月培训内容为icu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护理文书书写等。第3个月~第4个月培训内容为危重病人的气道管理、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方法、各种特殊药物的配制、专用急救技能,如除颤、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的配合等。

2.3.2  工作1年~2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除熟练掌握上述培训内容外,科室每月安排相关专科知识集中业务学习,遇特殊病例可临时安排,由护士长或教学能力强的护士讲课,同时要求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

2.3.3  工作3年~5年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相关科室参加短期轮转学习,如心电图室、麻醉科、大内科、大外科,以便更好的掌握各种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各专科护理工作能力。

2.3.4  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培训方法 

到上级医院icu进修学习及参加各种类型的重症监护培训学习班,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技术及操作方法,尽快普及新技术、新知识,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

2.3.5  其他

2.3.5.1  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 

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护理查房,遇特殊疑难或涉及多科室的护理病例,邀请护理部及相关专科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会诊,全科护士参加,会诊拟定的特殊护理措施及要求,要人人掌握并严格执行。

2.3.5.2  参加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积极参加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及科主任主持的死亡病例讨论,从病情、治疗、手术和护理方面进行分析,巩固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积蓄护理经验,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

2.3.5.3  利用晨间交班提问,提高icu护士的专业能力 

护士长利用晨间交班时间就icu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以及病人的具体护理问题对全科护士进行提问。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实施提高了icu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了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促进了icu护士勤学好问、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的养成。

2.4  考核 

科室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分层次、分阶段考核,理论包括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各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等,80分以上合格;操作包括常用护理操作、各项仪器的使用、icu专科技术操作等,90分以上合格。同时结合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跟班带教中观察的情况、科室医生的评价等从劳动纪律、团结协作、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责任心、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分优、良、差3个等级,考核优或良为合格,根据考核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3  结果

经过培训,在23名护士中,逐步挑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12名护士从事icu护理工作并逐渐成为本科骨干,其余护士进入各临床科室并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icu护理理念范文6

【关键词】 ICU护理; 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83-01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开始应用舒适护理理念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29~68岁,平均(47.5±18.6)岁。患者均神志清醒。

1.2 护理方法

在有针对性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160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基础舒适护理方法 主要针对患者最直接的感官进行护理,重点考虑患者的身体感受,如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对创伤部位疼痛的感知度等。护理服务方面,应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护理人员应该面带微笑,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态度为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主要从患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如对ICU虚弱的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擦洗,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按摩缓解紧张等方法。合理指导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指导其缓慢翻身以减轻引流管刺激的疼痛感等[1]。

1.2.2 环境舒适护理措施 良好的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的心情,因此ICU病房很有必要建设较为舒适的环境[2]。主要措施包括:保持ICU病房及周边环境的安静、整洁,控制ICU病房温湿度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如温度可以设定在20 ℃~25 ℃,适度控制在50%~65%等,噪音控制在50 dB以内,夜间等休息时间应保证噪音在20 dB以内,以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1.2.3 睡眠舒适护理方法 良好舒适的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对于危重症患者尤其如此,因此必须尽力保证患者的睡眠舒适[3]。睡眠舒适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要为患者者创造良好的、安静的睡眠环境,如工作人员探视期间动作应尽可能的轻柔,规定时间段安排家属探视等,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护理人员夜间治疗时间应集中安排,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1.2.4 心理关怀舒适护理方法 ICU重症患者因身体的创伤往往情绪较为焦虑,有时候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态。针对此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安抚,对其进行必要的、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告知其通过治疗和护理是能很快恢复健康的,以亲切的态度赢得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全力配合治疗。护士应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解答疑惑,听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等,心理关怀舒适护理十分必要[4]。

1.3 评价指标

收集采用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由两名护士打分后取平均分,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症状。统计治疗前后具有焦虑、恐惧和抑郁中度以上症状的患者例数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采取舒适护理对160例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其主要护理理念为人文关怀,主要护理措施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关怀,包括关注患者对于治疗的实际舒适度、关注其的睡眠质量、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和适度的宣教,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等。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措施,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1-22.

[2]朱文芳,张秋敏,蔡慧,等.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1):2876-2877.

[3]石崛,胡敏芝.舒适护理在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58-59.

icu护理理念范文7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94-02 中图分类号:R 459.7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由于重症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因此,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加强护理安全是ICU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我院综合ICU近年来在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具有现存和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重症病人20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9岁。病种有重型颅脑外伤85例,重症胰腺炎35例,ARDS 22例,MODS 20例,COPD 18例,其他20例。

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0年5月我院综合ICU的所有患者病历资料,总结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结果

结果表明重症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最高的为意外拔管,其次是褥疮,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率(见表1)。

讨论

1.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由于ICU护理对象大多数为重症患者,各类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及其他科病情变化快,危及生命而转入的重症患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除了患者自身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外,同时也存在其他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情况(顺位)依次为:意外拔管30例(15%),褥疮15例(7.5%),坠床10例(5.0%),医院感染8例(4%),烫伤5例(2.5%),心理性危险因素5例(2.5%)。究其原因:①ICU因其特定的治疗环境,患者无家属陪护,当患者处于浅昏迷躁动期时,由于约束不充分,以及护理人员欠缺主动预见风险的意识,不认真监护,导致发生不良后果。②ICU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置多条导管,如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来配合治疗需要,当镇静不妥当,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感觉不舒服,躁动不安,导管固定不牢,缺乏有效约束等极易造成患者自行拔管(非计划拔管)。客观分析,我院ICU护士编制不足,护士和床位之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2.5,护士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加上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以致病人发生意外拔管。③ICU病房内环境相对封闭,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不严格,各种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的增加等,都会发生医院感染,结合我科存在实际问题,在相关重症ICU护理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由于程序复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如管理执行力不强,容易造成病人获得医院感染。④ICU病房内各种医疗仪器及特殊治疗护理较多,当清醒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设施,如各种仪器的运转和报警声;自身疾病觉得不适;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抢救过程或面对其他患者死亡的恶性刺激,使患者极易产生孤独、焦虑甚至恐惧的感觉;年轻护士较多,未经过系统的ICU专科知识培训,护士长也未加强培训及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护患非语言沟通技巧等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①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良好医德,树立服务观念。在进行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应该端正工作态度,从患者的切身需要考虑,增强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沟通和交流。

②强化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护理能力。护理人员要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熟练掌握ICU专科知识,掌握病人病情,对有潜在安全隐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以预防和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③加强安全管理,护理安全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专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ICU工作制度及探视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等。强化安全意识,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

④制定年轻护士业务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科内易发生差错事故人员从严要求,强化教育,力求规范。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2]。

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学习感控知识,护士长或科感控小组负责培训。加强重视手卫生,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⑥加强重病人心理护理,重视基础护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就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ICU护理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就能将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3]。

参考文献

[1]夏玉莲.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45-46.

[2]范文英.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0):4808.

[3]吴国芳. ICU护理安全探讨与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48.

icu护理理念范文8

1 ICU护士培训现状

横向分析国外的重症护理教育情况和发展,可以知道的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重症监护护理的专业团体雏形就已经在部分国家出现,在ICU内负责病患护理的护士都需要经过重重严格的专业考试与护理能力测试,除此之外,这类组织还负责培养重症监护护士,并制定教育认定制度,规定护士必须得到重症护理注册护士资格才能担任重症护理工作。

ICU护理工作包含了大量非常专业的护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这就对护士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要求其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能进行多种监护急救操作,具备优异的心理素质,能和病患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还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医院在选拔护理人员的时候,应注重对高学历和年龄的选择,选定的护士需要经历内科、外科、心电图室等科室进行学习实践,通过考核之后才能正式进人ICU工作。通过对现有ICU护士的调查可知,大部分护士目前都意识到现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无法胜任ICU护理工作。所以,目前医院需要做的及时建立重症护理教育培训体系。

2 ICU护士培训对策

2.1加强管理力度,建立教育体系与培训模式 重视教育培训过程中的组织领导与管理,培训所需的师资与技术都需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与配合,投入大量的资金满足培训所需,把培训成果同护士的职业评定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让培训管理向着规范化与法制化迈进。可以按照区域划分,建立重症护理委员会,经常提供重症监护学习班,通过对护士的培训提高重症监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应该注意搭建重症监护网络,体现资源共享意识,让ICU护理人员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全面的专业知识,进而帮助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2.2 ICU护士资格培训及认证 目前对ICU专科护士的资格进行认证是规范护士执业行为的基本方法。通常做法是规定护士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对理论与实践进行划分,同时对培训机构的师资进行资格认证。通过对学员的培训与考核,促进ICU护士培训教育的规范化,推动我国ICU护理水平发展。

2.3 ICU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能提高ICU护理的质量IC U护士接受培训后,护理质量缺陷率明显降低(P

由于ICU部门具有高风险、高技术的特性,而且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更加严重而且复杂,病情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化,治疗期间会发生各类突发事件,还伴随着侵入性治疗与各类留置管道。目前业内对ICU护士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做了规定,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掌握和应用设备的能力、掌握和应用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能力、接受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对具体培训流程作出规范、系统的标准能帮助护士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ICU护理技能。通过对接受了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自身对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某种角度减低了职业风险,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对ICU专业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可以将ICU护士的核心价值体现出来,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也可以进一步推动ICU内护理知识的传播。

2.4横向培训 ICU护士的横向培训是指通过短期有效的培训,使其具备在多个相关lCU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国外,面向ICU护理人员的横向培训已经得到了医疗部门的肯定,已经投入了实施,比如:在美国盐湖城的犹他(Utah)健康科学中心的大学附属医院,内部的各个护理专家通过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时间为3 w的横向培训计划,医院内的每名护士都可以申请到培训机构的ICU进行独立工作。在国外,对护士正式进入ICU工作的要求时非常严格的,要求护士必须经过8~12个月的专业知识能力培训,而且要求培训机构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培训资格认可。而在国内,因为经济水平有限,无法实现对每位护士进行长期的专业能力培训,所以,通常采用的是对工作时间较长的内外科护士进行短期的培训,以使其能达到ICU护理的需要。

2.5成立监护小组对人员培训进行管理

2.5.1 ICU I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的培养 CNS指的是那些获得了学士或硕士学位的护理人员,这些人员的职责就是为临床护士提供指导。当前国内严重缺乏师资,因此可以考虑从临床护士中培养CNS。培养这一类型的专病专护人才可以帮助各医院实现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

2.5.2护理人员核心才能的培养 最为ICU护理人员最为重要的技能,核心能力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核心能力可为护士提供临床上持续有效的技能指导,培养核心能力的时候应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部分初步掌握ICU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的护士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工作,如常见的器官移植监护组、深静脉置管组、心脏监护组、压疮护理组、呼吸机管理组等,以此组成一个结构稳定,功能全面的专业护理团队,可以大大提升ICU的监护水平和管理质量。

2.6成立以ICU为中心的重症监护合作网络 合作网络的建设应在全院范围内展开,以ICU和CCU为主线,认清普通病房同ICU之间的特点,结合特点对其进行功能划分,以便系统地对各专科ICU进行有效的管理,定期实行绩效考核,获取ICU护士的反馈,组织ICU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国内的经济水平在持续上升,全国范围内各个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还是处于稳步上升的局势,医院也逐步开始将注意点投向了ICU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各界也对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始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这种局势下,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常规化、系统化的ICU护理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提高ICU专科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重症监护力量,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守珍,汪牡丹,陈利芬,等. 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4,03:270-274.

[2]陈雪.ICU护理工作量调查分析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D].吉林大学,2012.

icu护理理念范文9

【关键词】层及护理模式,ICU,评价,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46-02

近年来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层及护理已经在全国各大医院实行,它是一种护理管理、护理组织结构、护理服务改革的一种尝试,将责任制护理与小组护理结合在一起,集合了护理层级管理、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和原有功能制护理的优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科学有效配置的效率。下面就我院在ICU实行层级护理模式谈一些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ICU护士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位以及工作年限等,按个人分别统计好作为参考。

1.2 层级设置及排班

我院按照护理人员的能力在层级设置方面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3个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依据《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划分。然后按照A(8:00-15:00)、P(15:00-22:00)、N(21:30-9:30)的形式进行连续排班,每班都设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岗位以保证护理质量。

1.3 层级培训

根据护士级别的差异,培训不同的内容。(1)责任组长的培训[1]:主要是提高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对护士进行考核与评估。(2)责任护士的培训[2]:初级责任护士培训内容:按护士毕业后规范化训练内容进行培训,包括形象塑造及礼仪知识、常见疾病及其护理、常见治疗检查、常见药物、常见护理技术、常见病人护理问题、护理记录、常见法律、伦理与护理问题分析与处理、文献查证与阅读、案例分析、品质管理(护理品质概念介绍并参与活动);(3)助理护士的培训[1]:以进行基础护理、安全技能基本知识培训为主,包括医院及病区的规章制度、患者及护士的消毒隔离技术、鼻饲饮食的要点、注意事项、记录患者一昼夜出人量等。

1.4 层及护理的评价

1.4.1 ICU护理质量的评价

目前我院ICU有一张护理质量指标,要求护士每天根据实际情况登记,有相关负责人每月进行统计考核、评价。

1.4.2 患者满意度的评价

由于ICU患者康复直接出院的病例不多,多数患者转科,所以我们采取电话回访,把患者的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2结果

层及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而且ICU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3 讨论

3.1 ICU实行层及护理模式的的目的

由于ICU在我国各大医院建设中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短缺,护理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的性更为明确,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其潜能的挖掘,进而推动护理人员的成长,提高护理质量[3]。

3.2 ICU实行层级护理模式的意义

3.2.1 实行层级不理模式有效缓解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故抢救工作相对其他科室较多,特别是在夜班,护理人员既要保证患者安全又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心里难免会高度紧张,身心俱疲。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强度大,流程复杂,工作时没人指导又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4]。

3.2.2 实行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层级管理模式的实行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地进行,使ICU病人得到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服务(1)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主治医师与护士之间能够有效交流,提高了医师对服务的满意度。(2)加强了与病人,病人家属以及主治医师之间的交流,保证了对病人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质量,缓解了家属对ICU病区不设陪护的担忧,提高了家属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3)在交接班时,责任组长对各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沟通,对转入和转出的病人严格把关并做好相关记录,继而提高了合作科室的满意度。

3.2.3 层及护理模式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层级护理模式中把安全纳入到了分层管理中,各级护士之间根据职责,加强了关键环节以及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3.2.4 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长可根据ICU科室的具体情况,对各级护士实行层级培训以及业务考核,这样不仅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专业素养以及基本技能,也大大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业务水平,使ICU科室的护理能够有效、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提高护理效率。

3.2.5 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ICU患者的护理质量

我院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记录,责任组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指导,这样不仅加大了管理制度而且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诸多弊端,使得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措施有效地落实到患者身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4小结

ICU科室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护理体系也不够完善,层级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护理观念,使护理由“以提供者为主导”向“以患者为主导”转变。我院ICU科室实行层及护理模式以来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主治医师以及相关科室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虽然层及护理管理模式使得ICU科室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水平有所改善,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再接再厉,学会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学习,使ICU科室的护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玉华,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0:116-117

[2] 李威,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04:56-58

icu护理理念范文10

【关键词】ICU;优质护理;探讨

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以“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我院领导积极响应这一活动号召,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同时进行“全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大会上,结合ICU的工作性质,我科积极申报成为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示范岗。开展2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方案及成效报告如下。

1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会议精神,转变思想观念

我科有护士18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10人,2年内护士9人,平均年龄25.4岁。针对护士年轻,基础护理既脏又累,护士长精心策划,逐个攻破,并召开全科护士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全人”护理,并制定奖惩措施,与月底绩效挂钩,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由于ICU收治的患者均是急危重症患者,护士的工作强度及工作任务重。随着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医患关系的紧张,护士的工作难度与日俱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ICU护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加强护士服务理念,正确认识基础护理,使全科护士充分认识到,基础护理不等同于护理员阿姨意义重大。

2 强化基础护理,加强督查力度

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不间断的,随时存在,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1]。护士形象的树立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的[2]。由于ICU是无陪护病房,收治的病人来自全院各个科室,均是急危重症病人,实行24小时特级护理制度,对基础护理的要求多而且精细,每天由护士为病人剃须、剪指甲、床上洗头、理发、床上擦澡,进行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使患者保持三短六洁(胡须短、头发短、指甲短,皮肤、会阴、口腔、头发、指甲、床单元清洁),做到家属放心,患者满意。

3 人文关怀,加强舒适护理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nia认为: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更需要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我科护士开动脑筋,积极小发明、小创造:针对特别烦躁的病人容易坐起意外拔管,我们改良了约束带,自制了双腋下约束带,既减少皮肤勒伤,又增进患者的舒适感;对大便失禁的患者使用人工肛袋,防止出现失禁性皮炎;对术后清醒病人,通过播放舒缓音乐,减轻疼痛;对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由于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护士们就自制了爱心书写板;为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制定了床头角度指示卡,指导护理人员按要求抬高床头。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辅助以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

4 家属探视,搭建沟通桥梁

ICU的探视制度是重症医学科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医务人员与家属沟通交流的良好时机[4]。入住ICU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家属常常表现出极度的紧张与焦虑,同时,ICU的医疗费用与普通病房相比,高出许多,家属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ICU的探视制度,限制了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时间,使得家属看护陪伴病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每天短暂的探视时间,家属探望患者后,随机性与医务人员交流,导致家属获得患者的全面信息不足,家属便会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因此,任何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引燃医患纠纷的导火索。针对这一问题,全科护士讨论后一致认为,做好“四好工作”:探视前接待好、探视时沟通好、离开时提醒好、会见时解答好。科室专门腾出一间家属等候室,方便家属探视前在此休息等候;探视时,医护一体化,共同参与,责任护士立于床边,与家属沟通,值班医生巡视病房,随时解答家属疑问;探视时间到,医务人员亲切的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有其他需求,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提醒家属明日再来;每次遇有家属询问时,护士均要耐心解答,为了避免家属的不信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科室规定,护士只负责解答患者客观问题,不做有关病情的主观判断,详细病情请家属咨询床位医生。此外,科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平台,每位患者入住时,责任护士与家属交代ICU的相关制度,并设有“家属沟通交流本”,方便家属留言,使得交流无障碍,信息更畅通。

5 院内转科患者随访制度

传统观点认为:ICU是一个单纯的急救与监护。为了实现对患者的全身心护理,我科延伸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对院内转科患者进行了跟踪回访。通过回访,拉近患者与我们的距离,倾听患者在ICU期间的切身感受,了解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根据回访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部分患者也向我们提出了衷恳的意见和建议。

6 讨论

ICU是医院救治的最后战斗线,医疗护理的任务之重、责任之大,决定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之高。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患者的疾病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无论是护理质量还是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将患者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于患者[5]。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1] 赵术云.新形势下的基础护理重要性【J】. 河北医药,2008,30(4):568

[2] 乔晖,王欣然 . ICU基础护理重要性的研究进展. 现代护理,2005,11(17):1397-1398

[3] 葛明霞,俞久美.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体会. 河北医学,2005,8,(9):53-55

icu护理理念范文11

关键词 ICU 院内感染 护理管理

随着医疗专业的发展,ICU建设日益完善,ICU成为一个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率的重要场所。同时所收治病人的病情复杂性愈来愈高,侵入性的抢救手段越来越多,病人由于病情影响多免疫力低下,病人的院内感染率高于普通病房5~10倍[1]。在院感科及护理部的指导下,强化护理环节,完善管理制度,有效降低了感染率,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由于重症医学是新兴科目,许多医院此专业科室为改建,多在布局上和床位上达不到2009年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所要求标准。床位占地面积小,并且是单边房,通风不畅,在不具备百级层流的基础上,成为引起病人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

患者因素:综合ICU病人多高龄,病情危重、复杂,营养差,抵抗力低下,很多病人转入时多伴有感染,且抗生素使用复杂,转入后各种抢救措施及侵入性操作更是增加感染机会。老龄病人感染率高,是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化,机体防御功能与抵抗力下降所致[2],而营养状况差的患者也极易发生院内感染[3]。

医务人员因素:ICU工作人员的感控意识及进入ICU人员的感控依从性对ICU的感染控制影响很大。有文章显示陪护人员手及医务人员手的污染率分别为100%和64.2%,由于医务人员手传播的细菌致院内感染约占30%[4]。而在ICU病房的各类侵袭性操作不可避免的损伤机体原有的屏障功能,若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技术操作程序不熟练,更是人为地造成了病人的感染。

控制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

针对改造后病房布局不合理,床位占地面积小的状况,采用屏风遮挡,营造单独隔离的床位空间,加强通风,增加动态空气消毒次数,用含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床旁桌椅、床单元所配备的医疗设备,每日2次,必须有监督,有登记。每月由院感科对病房空气,及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生物监测,如有不合格,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直至检测合格。

加强病人基础护理,采取必要的营养措施,在病人胃肠功能无障碍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胃肠内营养,保护病人胃肠道屏障。根据病人机体需要量,制定个人营养计划,促进身体康复。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加强病人体液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菌群失调和耐药菌产生。护理人员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为医生提供信息,及时停药,防止二重感染。

加强ICU病房管理,制定严格的感控制度。①利用晨会,周会、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感控教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进行医疗护理操作人员随时提问和监督,强护感控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的工作习惯。同时对进入ICU的其他医务人员,加强监督与解释,提高他们对感控制度的依从性。②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有感染者不得探视。探视时探视人员需更换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方能进入探视,接触患者必须进行手消毒,离开ICU时,手消毒后方能离开病房。严格各类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和无菌观念,同时严把工作人员洗手关。各类一次性物品严格做到一用一废弃,防止交叉感染。

每月针对院感控科的检查及病人的细菌培养结果,召开科例会,并在例会上讨论。通过讨论,总结操作中可引起感染的因素及环节,有针对性的整改。通过整改前后对比,再造新的护理操作流程。

总之,对于ICU的感控需长抓不懈,要有效地控制感染,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把一切感染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舒建胜,孙蕾.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5,7(4):421.

2 吴蓓雯,李和姐,金艳.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02,2(2):3.

icu护理理念范文12

【关键词】 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对策

ICU 综合征是指危重患者在ICU 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 兼有其他临床症状出现的一组综合征[1], 原因既可以是疾病本身的表现, 也可以是疾病出现变化的先兆症状。该综合征往往导致患者的康复延迟, 住院时间增长以及治疗费用的增加,并且有时会影响到疾病的预后[2]。日本学者黑泽尚曾提出ICU 综合征的明确概念,其表述为:在ICU 监护的患者,意识清醒2~3 d 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 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 d 依然存在的, 称为ICU 综合征[3]。应该说ICU综合征在早期医学中并不存在,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新型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断出现以及重症疾病诊治水平的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其真正意义上的出现是在ICU科室单独出现以后。一般认为,ICU综合征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患者异常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异常心理反应是由ICU 的特殊环境以及各类监护治疗仪器而导致的。据此多数学者认为, 该综合征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4], 但目前临床对ICU 综合征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严重的影响了该病的防治工作。因此,作者收集了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共134例出现ICU综合征的ICU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综合征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共537例患者入住ICU,出现ICU综合征的患者共134例,其中男82例,女52例,年龄57岁至82岁,平均68岁。其中呼吸衰竭18例,心衰10例,心肌梗死21例,颅脑外伤16例,胸腹部大手术24例,复合伤27例,颈腰椎全麻术后18例,监护时间7~28 d,平均16 d。

1.2 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兼有其他伴随症状,主要有:①谵妄:这是本征最常见的症状, 表现为明显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②思维或智力障碍:可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表现出来,如迟钝,呆滞,反应减慢等,严重者出现痴呆;③情感障碍:多表现为情感抑郁,但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情感高亢或欣快;④行为动作障碍或失常:如乱喊乱叫, 扯衣撕物, 打人骂人等;⑤其他表现:比如头痛失眠、腰酸背痛、便秘或腹泻、皮肤有异样感等。具体见表1。诊断标准为:在ICU监护过程中,意识清醒后2~3 d后又出现以上症状或者以上症状之一,且该症状持续至ICU治疗结束后2~3 d并排除了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作者诊断为ICU综合征。

2 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和对症治疗三方面。具体如下:①原发疾病的治疗:针对原发病予以观察和治疗, 如术后持续进行镇痛, 正确放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并尽量减少牵拉, 病情允许时应及时拔除引流管减轻刺激。纠正贫血, 低血压或者电解质紊乱。如为糖尿病患者则要注意监测及调控血糖。避免使用引起或加重精神症状的药物。②心理治疗:密切观察患者, 及时发现心理行为异常, 必要时寻找患者家属朋友的支持, 改善患者恐惧心理。③对症治疗:复合使用咪唑安定和氟哌啶醇等镇定剂进行对症治疗。

3 结果

经过以上的综合治疗护理后,本组中除12例危重患者因原发病的病情持续恶化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在住院期间精神状态得到恢复, 精神症状一般在3~7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所有出现ICU综合征的患者均未遗留精神方面的后遗症。

4 原因分析

4.1 环境因素 ①医疗设备的影响:ICU 病区有着各种各样的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 医疗护理环境与普通病房区别较大。老年患者在首次面对如此陌生复杂的医疗护理环境时,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焦虑等心理异常反应;②噪音和光线的影响:ICU内存在大量的噪音和长久的光线刺激。噪音主要来自于各种医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谈话及走路。已有证据表明噪声可以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 致使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同时有研究发现,当噪音大于60dB时患者即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5]。但在ICU,为了使医护人员听得清楚,大多数医疗设备的报警声为60~70dB,使得ICU成为一个高噪声环境。另外,ICU内的光线没有时间性,治疗和监护的需要使得灯光昼夜不熄,让老年患者没有时间概念,使患者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已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光线的照射下,容易使人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6]。而噪声和光线两者的结合又大大强化了各自的作用,使得老年人极易出现一些负性心理反应。③与亲属的隔离:ICU 属敏感场所,需要控制感染,因此对于探视进行了限制, 从而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病房环境。老年患者如果缺少与亲友沟通, 则易发生分离性焦虑。另外,当老年患者看见或听见同室病友的痛苦, 医务人员紧张的抢救甚至病友死亡场面时, 都会加剧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甚至对自身治疗也失去信心。

4.2 患者因素

①基础疾病的影响:是指一些疾病能直接影响精神状态的情况。研究显示, 既往史中有精神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以及安眠药中毒或对某种药物具有依赖性的患者,在接受ICU 监护时有易发本综合征的倾向。另外,伴有心理活动异常或精神异常的危症患者, 其精神异常的发生率也较高;休克患者、肝昏迷前期患者, 除会出现为不同程度的谵妄外, 还会出现类似神经官能症的一些症状, 如情绪不稳、焦躁不安、莫名的恐惧感、萎靡不振、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等;脑手术、开胸手术、时间过长的大手术以及创伤等都会导致术后持续的低氧血症、低血压、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也是诱发该综合征的典型诱因。②对疾病认知不足:在ICU内, 有名目繁多的监护措施和有创治疗, 例如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气管切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床边血液透析以及各种引流管等,在给患者带来活动受限的同时,也容易使患者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危急,从而丧失治疗信心。这些众多的治疗会使患者产生濒临死亡感,从而导致抑郁、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成为诱发ICU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③人格丧失感:ICU 病房的患者大都全身, 这会使平时生活自理的患者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医护人员对各种状况的监测记录极易导致部分患者认为医护人员更关心的是他们身旁的仪器设备所显示的数据,而不是患者自己本人。这种人格的丧失感及不受重视感也成为引起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4.3 其他因素 ①药物因素:在对危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例如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心律不齐的治疗时, 当静脉滴注速度达到4 mg/min时, 大部分患者即会出现谵妄等临床精神症状;再如使用洋地黄类, 巴比妥类以及喹诺酮类等也可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精神症状;②经济因素:研究表明, 患者的经济收入、医药费报销百分比与ICU 患者的焦虑情绪及ICU 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一部分老年患者经济基础较差, 相对昂贵的医药费用和治疗费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有些患者甚至因此拒绝治疗。

5 护理对策

5.1 积极改善环境

及时处理各种报警声,适当降低报警音量;向患者介绍周围环境及所使用的医疗设备, 消除患者的环境陌生感;夜间注意把灯光调暗, 制造睡眠环境;不要在患者身边讨论病情, 以免患者片面地听到讨论内容, 使情绪发生变化,同时加强护患间的交流,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抢救同室患者时注意拉上床帘和屏风。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努力营造一个友好的人文环境,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比如根据每位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开导方式和劝慰途径;当患者的隔离感过强时可允许家属在采取隔离消毒的措施下进行探视。

5.2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要善于发现精神障碍的先兆症状, 严密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营养, 控制感染, 预防褥疮及肺部、泌尿系的感染;注意夜间观察意识障碍与正常睡眠的区别, 加强巡视, 要学会早期观察和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力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3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贝克认知疗法提出, 人的情感与行为由其认知过程所决定, 错误的认知引起错误的判断和推论,从而会导致病态的情感和行为[7]。因此对进入ICU 的患者, 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ICU有关的医学知识, 帮助患者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病情, 使其懂得进入ICU 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和护理, ICU内的各种医疗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没有什么神秘性,使患者在对ICU 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对ICU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建立起患者对治好自己疾患的信心。

5.4 关注并尊重患者人格

医护人员应该懂得尊重患者的人格,在为患者做各种护理处置时,要随时给予遮挡, 要经常主动到床旁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安慰或交流。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或者是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由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所以就要多行非语言性沟通,比如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与患者沟通,教会患者使用手语如大拇指表示大便, 小拇指表示小便, 示指表示需要吸痰, 拍床栏表示要翻身等。并且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 可增加视觉信息传递,比如利用一些绘图的小纸片进行传递,以掌握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动态, 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以上这些都有助于使患者重新建立起自己被重视的感觉,会使患者在人格上重新评估自我价值,从而对患者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5.5 其他一些护理策略

主要包括:①术前访视:主要针对大手术后需要在ICU进行过渡的患者, 一般选择在手术前到所在科室进行访视, 告诉患者ICU 的探视制度、环境以及气管插管的准备等, 提前做好心理护理, 减少患者对ICU 的陌生感和恐惧感;②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喜好, 让患者倾听一些平静性的音乐,有助于让患者稳定情绪, 另外也可转移患者对各种仪器报警声的关注, 减轻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感。但是该疗法也需注意其适用范围,最好是针对单个患者进行,因为不同背景的患者对音乐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对于一些患者来说音乐可以起到愉悦心情的作用,但是对于另外一些长期处于声音刺激下的患者可能更需要安静,音乐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另外一种噪音。

6 总结

ICU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疗护理也有着其特殊性,在对患者的生理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还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心理学知识, 这样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 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对症处理, 从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红, 周兰珠. 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罗红.术后ICU 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5): 30-31.

[3] Mcguire BE, Basten C J, Ryan C J, et al.Intensive care unit syndrome: a dangerous misnomer.Arch Intern Med,2000,160:906-909.

[4] 史. ICU 患者心理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324-325.

[5] Kahn DM, Cook TE, Carlisle CC,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in an ICU settings. Chest,1998,114:535-540.

[6] 杜鹏, 姚梅芳. ICU 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护理杂志, 2002,19(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