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5:04
[关键词] 镇静;护理;知识;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c)-005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CU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KAP) about sedation in Shiyan.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convenience study,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 a total of 147 ICU nurses from Shiyan Taihe Hospital, Shiyan People's Hospital and Dongfeng General Hospital were interviewed.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cluded self-designed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bout ICU nurses and ICU nurses' KAP questionnaire. Results ICU nurses' sedation nursing KAP total score was (62.08±10.42) points, the score of each dimension were (10.79±2.05), (27.74±3.51), (23.37±4.36) points. Education, length of ICU working, professional ranks of nurses and ICU specialized nurses or not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vel of ICU nurses' KAP (P < 0.05). Conclusion ICU nurses' KAP are in the middle level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education, length of ICU working, professional ranks and ICU specialized nurses or not. ICU managem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weak link of different nurses to carry out targeted training to improve clinical quality of sedation.
[Key words] Sedation; Nursing;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随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镇静已成为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恰当的镇静不仅能保证各种有创监测、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减少危重症患者生理及心理不良经历[2-3]。ICU护士是制订镇静策略的参与者,也是镇静措施的具体执行者。此外,在临床护理过程中,ICU护士还承担着患者镇静状态评估、镇静效果观察以及患者镇静过程的反馈等大量工作,在镇静护理实践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4]。“知信行”理论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该理论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知识只有上升为信念,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变行为[5-6]。本研究旨在探讨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订ICU患者镇静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ο笥敕椒
1.1 对象
2016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的原则选取来自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和东风公司总医院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147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护士执照;③从事ICU临床护理工作年限≥1年;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包括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和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两个部分。①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ICU护士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ICU工作年限以及是否ICU专科护士等内容。②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苗琪琪[7]设计的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知识、态度和信念以及行为3个维度共30个条目。知识维度为单项选择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及不清楚不得分。态度维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行为维度从“从不”到“一直”分别计1~5分。总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镇静护理的掌握越好。该问卷的CVI为0.84,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43。
1.3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填写方法等,取得配合后发放问卷,问卷填完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为9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本研究对象年龄整体较年轻,为21~45岁,平均(27.01±4.39)岁,且以女性居多(70.75%),70%以上具有4年及以上ICU工作经历,半数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初级职称的研究对象接近80%。见表1。
2.2 ICU护士镇静知信行各维度及总得分情况
本研究对象镇静知信行总得分在27~70之间,平均(62.08±10.42)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0.79±2.05)、(27.74±3.51)、(23.37±4.36)分。见表2。
2.3 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ICU护士镇静知信行各维度及总得分比较
不同文化程度、ICU工作经验、职称以及是否ICU专科护士镇静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3.1 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水平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平均得分为(62.08±10.42)分,得分率为72.19%,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说明ICU护士对镇静护理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在为患者实施镇静护理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与以往的报道相一致[8-9]。根据知信行理论可知,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掌握的知识越深越倾向于实现某种行为[10-11]。危重患者镇痛镇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知识点,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这也提示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培训时应加强对年轻护士镇静评估方法及工具的介绍,加大ICU护士对镇静评估相关内容的掌握力度[12-13]。本研究中ICU护士相对比较年轻,且在ICU工作时间不长,因此她们在为危重患者实施镇静护理时往往力不从心。而部分高年资的ICU护士在实施镇静护理的过程中操作规范、评估准确,能够得到医护同事的认可,可作为低年资护士学习的榜样。这种榜样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低年资护士镇静护理行为的改进和提高[14-15]。大多数被调查者均认为合理准确的镇静评估有利于预定镇静目标的实现,通过镇静评估可以减少或预防因镇静过度或镇静不足所导致的意外事件,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6-17]。此外,ICU患者的镇静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实施,传统的医护角色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对护理评估结果的认可[18-19]。
3.2 ICU护士镇静护理知信行水平影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ICU护士镇静知信行得分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ICU护士,与Ramoo等[20]报道一致。高学历的护士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主动学习、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学历相对较低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镇静相关问题后,可能会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了解自己在危重患者镇静治疗方面存在的不足或是错误并及时予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镇静知识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ICU工作时间越长,镇静护理知信行水平越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掌握的关于镇静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对镇静患者的护理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当为患者实施镇静护理时,能够充分运用日常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准确为患者提供相关护理措施。对于职称来说,中级职称的ICU护士镇静知信行得分明显高于初级职称的护士,这可能是因为相对于初级职称护士来说,中级职称的护士无论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临床经验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因此在为危重患者实施镇静护理时,中级职称的护士态度更加积极主动,而且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患者镇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还表明,ICU专科护士的镇静知信行得分明显高于非ICU专科护士,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前者接受过更加专业、系统的镇静相关知识培训,镇静知识更新快、理念更接近前沿,镇静护理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与其他学科医务人员沟通交流,最终使患者维持在合理的镇静水平。
[参考文献]
[1] 银杏,成守珍,林春喜,等.ICU护士镇静评估知识与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5):5-8.
[2] Chanques G,Jaber S. Why Is Lightening Sed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o Difficult? [J]. Crit Care Med,2013,41 (6):1573-1575.
[3] 冯洁惠,徐建宁,方强,等.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44-48.
[4] Conway A,Rolley J,Page K,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rse-administered 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 in th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a modified Delphi study [J]. J Adv Nurs,2014,70(5):1040-1053.
[5] 王慧萍,唐丽玫,王国芳,等.知信行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998-999.
[6] 李维瑜,刘静,余桂林,等.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5,30(6):107-110.
[7] 苗琪琪.某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镇静护理的知信行现状研究[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5.
[8] Burns SM. Adherence to sedation withdrawal protocols and guidelines in ventilated patients [J]. Clin Nurse Spec,2012, 26(1):22-28.
[9] 陶然,陈利群,吴俊梅,等.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机械通气镇静知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11):3085-3086.
[10]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4.
[11] 杨玉凤,杨丽翠,高艳红,等.北京市ICU护士镇静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14):55-58.
[12] Barr J,Fraser GL,Puntillo K,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in,Agitation,and Delirium in Adult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 Care Med,2013,41(1):278-280.
[13] 银杏,成守珍,林春喜,等.ICU护士镇静评估知识水平及其影因素调查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54-56.
[14] 黄珍,区洁芬.医护合作ICU 镇痛镇静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23-25.
[15] 葛向煜,胡雁,徐建鸣,等.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镇静效果及机械通气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4):445-451.
[16] 隗颖,张文敏,赵炳朕.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 20(8):44-46.
[17] 周丹.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策略认知、临床实践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5.
[18] 赵琳,邓聪聪,郭兵妹,等.ICU护士主导型安全镇静管理方案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30(23):95-99.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分层次岗位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的护理单元[1]icu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各专科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2]。这就为icu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icu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共有护士12名,中专学历3名,大专7名,本科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4名,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岁。
1.2 方法
1.2.1 分层次安排日常工作:根据职称学历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理人员分为高、中、低年资护士,每个班次按高、中、低年资相互搭配,形成a、b、c组合,每一组合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高年资护士负责指挥协调,负责观察分析患者病情变化,较高年资护士负责执行复杂的操作和重要的抢救措施,低年资护士负责准备抢救用物、取药、配液、照顾同病室其他患者。
1.2.2 分层次安排护理人员的培训:对icu护理人员根据参加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岗前培训(进入icu工作前)、初级培训(参加icu工作1~2年内)、中级培训(参加icu工作3~5年内)、高级培训(参加icu工作5~10年内)。
1.2.3 培训方法:①岗前培训:在外科系统轮转2年以上,经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综合评价符合icu岗前培训条件方可进入岗前培训队伍,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心电监护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配合技术、吸痰技术、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技术,为期3个月。3个月后经科护士长、护士长逐项一对一考试合格后方能由高一级icu护士带班上岗,并参加icu初级培训。②初级培训:年轻护士临床综合思考判断能力,临床急救技能欠缺[3]所以这一时期的培训很重要。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并亲自授课,内容包括:沟通技术、病情观察及护理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应用技术、除颤技术、异常心电图识别、异常化验分析;输液泵、降温仪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常见报警原因的处理,对学习内容首先由带班组长或护士长跟班现场检查,再利用晨会交班时随机提问,然后每月组织一次理论知识、急救技能考试,公布成绩,对不合格者在规定时间补考。③中级培训:icu工作3~5年的护士年富力强,是icu的中坚力量,这一梯队人员的培训很重要,重点进行了: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常用急救技术;病情动态观察及评估;icu最新护理技术;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icu应急预案;“五衰”抢救程序;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使用剂量;危重患者鼻饲管置管及保留技术;中心静脉压检测技术等培训。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护理问题,开展预见性提问,制定应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以培养护士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多方协调的管理能力。④高级培训:在icu工作5~10年的护士,经过了icu初级、中级培训,熟悉了icu的各项工作,理论水平、技术操作能力都较强。在业务培训方面,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有目的的让她们参加一些国内、省内的学习班和学术会仪,了解更多的护理新信息和新理念,不断充实完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根据icu特点,由他们制定重症患者抢救流程、特殊仪器操作流程、icu工作流程,对新开展业务,组织制定相关护理常规,负责教学科研,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
2 结果
经过初级培训使年轻护士掌握了icu基本操作及技能,中级培训使有工作经历的护士掌握了icu综合抢救技能及监护工作经验,高级培训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icu护士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层面,对icu护理工作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3 讨论
icu是展示医疗护理工作的平台,老、中、青、高、中、低年资护理工作者相互配合,组成了icu抢救工作整体。各取所长,能力互补才能保证icu监护质量。不同层面的护理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3.1 基本素质要求
icu是危重患者聚集地,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病痛的折磨再加上icu特殊的治疗环境要求icu护士具有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3.2 基本技能要求
在icu临床护理中,无论仪器多先进,人的基本诊治技能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icu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应放在首位,而临床各项技术操作技能是icu专科护士必备的基本功。icu病房内汇集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治疗护理手段。所以icu护士必须在短期内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常见监护、治疗、护理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应对复杂多变的抢救工作及患者的病情变化。
3.3 应急应变能力的要求
患者的每项检测指标的变化都可能预示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所以应善于培养护士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提问、解答、纠错、评价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增加icu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而对急救流程、急救技术组织培训和演练,则大大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岗位责任要求
科室内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各班岗位职责,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应达到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由护士长、科护士长定期检查评析,不合格者降级使用。
3.5 团队协作要求
中年护士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是icu工作的主力,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从危重病理论及临床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预见性思维能力,使大家把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主动权。高年资护士是icu护理工作的领头人,是重症监护质量的保证,利用他们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特长,发挥传帮带作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icu专科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对icu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使icu各年资护理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按档次培养,分层次管理使各项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完成,必将有利于icu各项工作的展开,最终使icu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蓝蕙兰,黄慧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1129.
2 杨书奎,唐义兰,张广英.icu护理带教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1?102.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调查;ICU;护士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是指血液经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时产生的压力,是重症患者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为诊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1]。ICU护士对CVP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CVP测量值的准确性,以及治疗和护理,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外科ICU护士的中心静脉压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外科ICU工作的50名护士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匿名调查的形式发放,要求填写时独立回答。问卷内容包括ICU护士的一般资料、CV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个方面。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CVP培训及培训性质;CVP相关知识共考核8项内容。CVP相关知识满分100分,以60分以上计为及格,80分以上计为优秀。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 CVP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采用t或者SNK-q检验。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女44人,男6人,年龄(26.86±3.10)岁;学历:大专16人,本科34人;职称:护士18人,护师24人,主管护师8人;工作年限:1年以内(含1年)7人,1~5年(含5年)25人,5年以上18人;参加过CVP培训42人,未参加者8人;在参加过CVP培训的人中,参加过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者7人,未获得者43人。
2.2 CVP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2.2.1 CVP相关知识得分基本情况 平均得分(76.86±12.96)分,最低分48分,最高分98分;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64%; ICU护士对CVP的定义、正常值、临床价值掌握程度较高;而对"行机械通气时测量CVP的注意事项"回答正确率最低(见表1)。
2.2.2培训程度与CVP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 接受过CVP培训的护士CVP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未接受过者(P
2.2.3学历与CVP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4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对CVP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CVP相关知识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3.1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ICU护士对CVP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尤其是规范的专科护士培训 由表1知,ICU护士对CVP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临床工作中应对掌握程度较低的CVP影响因素、CVP数值异常的原因及意义进行重点培训。ICU护士对开放式CVP测量的操作要点、密闭式持续监测CVP的操作要点掌握程度偏低,可能与调查表本身对操作考核的局限性有关,临床工作中对这方面考核应尽量以实际操作为标准。表2的结果提示了对ICU护士进行CVP相关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以及ICU专科护士培训具有更明显的培训效果(这可能与专科护士培训的规范化、不断强化和考核有关)。对未能参与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医院或科室在组织专科培训的同时,应加大培训后考核的力度,不断强化[2]。
3.2根据不同的职称和工作年限对ICU护士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表3和表4的结果提示中心静脉压知识培训应考虑职称、工作年限的差异,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而不必过多考虑学历因素。工作小于1年(含1年)得分最低的,临床上护士长可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频率及力度。而在多人合作工作时,应交由低年资护士独立完成,并参与指导和评价[3]。
3.3 加强机械通气对CVP影响的研究和学习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监测CVP在危重患者中有重要作用,而不同的通气模式及通气参数的设置对CVP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ICU护士在利用CVP值估计血容量是否充足时应全面考虑机械通气对CVP值的影响[4]。表1显示,在CVP相关知识的8个测量项目结果中,护士对"行机械通气时测量CVP的注意事项"回答正确率最低。因此应加强机械通气对CVP 的影响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石丽.实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1-122.
[2]王翠云.机械通气对CVP影响的研究现状[J].安徽医药,2010,14(9):1093-1095.
ICU是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标志之一,护理人员在ICU病房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ICU的护士需要系统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才能胜任ICU 工作[1]。目前,护理本科生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ICU工作。现将ICU护理本科毕业生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1 ICU病房的特点
1.1 ICU是以救治各类危急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且各种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1.2 ICU病房工作量大,基础护理多,护理人员常身心疲乏。
1.3 ICU病房危重患者多,随时处于抢救状态,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有良好的专业敏感度。
2 护理本科生的特点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扎实,接受能力强。
2.2 护理本科生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的学习,而轻视护理实践操作,使得临床操作不够熟练、准确。
2.3 护理本科生往往自恃学历高,对基础操作及理论知识不够重视,易“眼高手低”。
3 ICU 对定向护理本科生的带教
3.1 带教老师的培训及管理
3.1.1 职业素质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受训护士产生深远影响[2] ,因此,入选培训的老师应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及崇高的责任心,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更要对护理事业具有崇高敬业精神。
护理本科生在毕业后初到工作岗位往往会因为周围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强烈的落差感,特别是在ICU病房这种工作压力大,体力消耗大的科室。因此,带教老师要敏感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心。
3.1.2 理论教学培训 带教老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带教质量。由于ICU 理论知识日新月异,因此,要求带教老师除掌握专业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选择一些威胁ICU 危重患者生命的临床危象如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等,以临床病理生理学机制、监测、治疗和监护作为培训教学的主要理论讲授内容,使培训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和拓展,为以后的临床带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3.1.3 实践技能培训 ICU 护理实践性较强,因此对带教老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包括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监测及急救技术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带教老师在实际带教中可选用示教操作、小讲课、案例分析、模拟急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3.2 护生的培训及管理
3.2.1 职业素质的培养 刚走出校门的护生可塑性强,较易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可以让其跟随同为本科毕业的带教老师一起工作。通过语言的共通性达到“亦师亦友”的效果。通过带教老师的成长历程激发其热爱本专业的热情,消除其消极心理。
同时,带教老师要和护生多沟通,在带教上也需逐渐强化,逐渐提高要求。给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时期、一个角色的转换时期、一个自我约束的时期。
3.2.2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 ICU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症患者。要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及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对于本科护生来说,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容易在小操作上出差错。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纠正护生工作中的每一点不规范、不谨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3.2.3 加强ICU技能训练 ICU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科室,其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而且患者所用的监测仪、治疗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多种仪器,均需要ICU的护士观察、调试、使用;所以ICU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技能和对仪器的熟练操作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本科护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特点。针对这一优势,带教老师可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给学生布置要学习的内容,让其自学,并在工作中加以回示,还可让护生自己准备 “小讲课”,回示、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培养护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基础操作,要求带教教老师严格带教。可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自己找出问题,再予以点评。并要求其能准确说出操作要点,培养其教学能力。
3.2.4 培养主动、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名优秀的ICU护士需要求自己建立T型的知识结构,将社会科学(法学、伦理学、历史、文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情报学、天文学)、心理学等横向知识结构与护理学知识等纵向知识结构有机结合[3]。这就需要ICU护士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能从阅读、听讲中有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在工作实践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充知识领域,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危重症监护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
3.2.5 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ICU护士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其表现在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带教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榜样,不给护生带来负面影响。护生要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做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ICU中对护理本科定向毕业生的临床带教关系到ICU的科室发展。带教老师,要重视其在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出高级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李国荣.ICU方向护生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09,2(6):253.
郑州市中医院心病二科ICU,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ICU进修模式在护士ICU进修教学中的效果,为医院培养更多合格的ICU临床护理人员。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工作的年轻护士50名按计划轮流安排在 ICU进修,由 ICU资深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的方式培训,进修期为30 d,进修后由 ICU 的带教老师及护士长统一进行考核。进修期间内制定ICU专科培养方向,并有步骤地进行临床带教,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并根据护士的工作经验、培养方向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别,采取个体化的教学模式。结果 50名进修护士培训后,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培训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培训后患者满意度由(80.8±4.7)分,提升至(98.8±1.2)分,差异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的、个体化的进修计划与培养方向,能够让进修护士将ICU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对ICU工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掌握并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ICU;护士;培训;进修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46-0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对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ICU护士专科业务水平的提高,愈加突显出普通病房护士对于急危重症的病情观察与急救能力的差距。我院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全院护士急危重病情观察与急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护士的护理能力有待提高,在大环境下我院开展了护士院内ICU进修的学习。通过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工作3年内未进行任何进修学习的50名护士,在2013年1月—10月期间按计划轮流安排在 ICU进修,由 ICU资深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的方式培训,每次5~6名进修护士,进修期为30 d。在培训前后通过书面理论考试,基础操作考核,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的方法进行考核对比,发现培训后护士的各项成绩显著提高。本文对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内ICU进修模式在护士ICU进修教学中的效果,以期为我院培养更多合格的ICU临床护理人员,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对象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工作3年内的未进行任何进修学习的50名年轻护士按计划轮流安排在 ICU进修,年龄:在19~28岁,平均(23.48±2.33)岁;职称情况:护士38名,护师12名;学历情况:中专12名,大专25名,本科13名;工作年限1年内25名,2年内13名,3年内12名;所在科室:其中心内科6名,脑病科6名,呼吸科5名,肿瘤科4名,内分泌科3名,肝病科3名,脾胃科2名,妇产科5名,儿科2名,外科9名,手术室5名。
2培训
2.1进修计划
本组护士ICU进修工作由我院护理部统一制定进修计划,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进修人员。由 ICU资深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的方式培训,每次5~6名进修护士,进修期为30 d。培训结束后,对进修护士的进修情况进行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同时编写《院内进修护理人员手册》,将进修护士的个人信息、进修时间、进修情况、考核成绩以及带教老师评语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在进修护士进修结束后统一交回护理部,存入个人档案。
2.2进修小组成员
进修工作教学以院内进修教学小组为核心,每组6~7人,由ICU护士长及有5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对进修进度及进修护士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其余教学小组成员负责针对进修护士制定相应的进修培训计划及考核标准,带教老师除要执行一对一带教以外还负责进修护士的理论、实践授课工作。
2.3 理论知识培训
由于进修护士来自不同的科室,在危重患者抢救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各个小组要首先对进修护士进行入科考核,对所有进修护士的综合素质(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对其护理相关知识(三基理论、基础操作、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急救操作技能等)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最后,根据考核结果的制定进修计划,并听取进修护士的意见,以保证带教的质量和效果。
2.4培训内容
①第一周。理论培训:ICU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各班工作职责、院感及消毒隔离制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ICU感染控制制度);交接班制度;探视制度;收治对象压疮的PPT讲座。
操作培训内容:手卫生、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物理降温、轴线翻身、单人CPR、患者搬运法、患者约束法、鼻饲法(置管、注食)、吸痰护理、晨晚间护理。
②第二周。理论培训: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律失常的识别(室早、房早;室颤,房颤);常见急救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常见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各种管道的护理(胃管、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监护仪的使用及维护;颅脑降温仪及除颤仪的使用。
③第三周。理论培训:中心静脉压(CVP)、有创血压监测(ABP)的理论培训(正常值、血流动力学意义、置管前用物准备及医护配合);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及医护配合,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插管时的配合,危重病人镇痛镇静的观察及护理。
操作培训:测量CVP、ABP的操作培训,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维护及报警处理,除颤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及其维护。血糖仪使用及维护及正常值。
④第四周
理论培训:呼吸机的使用PPT讲座,无创呼吸机使用的PPT讲座,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注意事项。
操作培训:呼吸机的上下机的操作流程及维护,无创呼吸机的操作流程及维护,血气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维护,PCT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同时,还要根据进修人员的工作能力,结合ICU的学科特点,通过操作示范带教、理论培训让培训护士对危重症专科理论知识、急救仪器操作、急救技能操作技术和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能力进行学习,熟练掌握。
2.5考核标准
本次进修工作的出科考核工作统一由ICU的带教老师及护士长负责,通过书面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双项考核满分各100分。通过问卷调查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满分100分。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标准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合格:60~80分;不合格:60分以下。
2.6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的数据资料都输入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 13.0,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相关的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经过培训后,50名进修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系统的培训可以强化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护理能力。另外,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培训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培训后患者满意度由(80.8±4.7)分,提升至(98.8±1.2)分,存在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讨论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人们常称之为“重症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是实施重症监护和治疗的场所。ICU进修护士带教质量直接关系到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本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ICU专业护理人员采取一对一带教的方式,结合个性化的进修计划,50名进修护士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提高了(22.54±1.41)分,(16.18±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培训后患者满意度由(80.8±4.7)分,提升至(98.8±1.2)分,差异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进修护士的考核成绩与患者满意度较进修前后变化明显。
我院开展的护士院内ICU进修模式强调以基础护理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操作,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进修护士对ICU日常护理工作有直观、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其加深印象,保证培训效果。因此明确的、个体化的进修计划与培养方向,能够让进修护士将ICU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对ICU工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掌握并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陈凌,黄惠根,蓝惠兰.ICU专科护士院内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3):59-60.
[2]卢婉娴,陶胜茹,廖秋英.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18-219.
[3]刘家红,杨青,郑显兰.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4]郝春燕.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976-978.
[5]丁福郁,石福霞,张素秋.探索院内护士ICU进修学习的管理方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91-192.
关键词:ICU患者家属;探视;冲突;分析;对策
接待家属探视是ICU每日的常规工作,是护患沟通的重要途径。因家属的社会地位,人文修养各有差异,所以经常面对家属与护士的冲突。因此如何减少护患矛盾,避免冲突,成为ICU工作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7月~2013年7月患者家属探视过程中与护士发生冲突28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来家属探视时发生的冲突,由科主任、护士长对每例冲突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协调沟通,纠正不适当的护理行为,再归纳总结每例冲突的原因,从家属、护士、管理等多角度思考,提出护理对策。
2结果
冲突原因:限制性探视制度13例占46.43%;沟通不足5例占17.86%,护理技术4例占14.29%;法律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缺乏3例占10.71%;管理因素1例占3.57%;社会因素2例占7.14%。
3讨论
家属在探视时与护士发生冲突的原因:①限制性探视制度:ICU是收治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集中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为预防感染实行封闭管理,家属不能随意进入[2]。②沟通不足: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引发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和医患沟通不足[3]。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变,为了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会随时变更治疗和护理方式,没有及时与家属沟通,造成家属对一些护理方式不理解。另一方面ICU紧张的工作环境、超负荷的护理量导致护士情绪波动较大,沟通时缺乏语言运用技巧,引起患者家属的误会而发生冲突。③护理技术:ICU的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护理工作难度增高,技术要求高的项目日益增多。低年资的护士对特殊的护理操作不够熟练,基础护理不细致,抢救患者配合不力;年资较高护士的视力和操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影响操作的准确性。④法律意识淡薄及法律知识缺乏: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下护士逐渐丧失自我保护意识,忽视家属的知情同意权。⑤管理因素:ICU专科护士较少导致护理资源分配不合理;床边交接班内容不全;忽视了家属的健康宣教[4]。⑥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对医疗活动有一定的负面作用,ICU治疗费用高,患者病情一旦恶化就会对医护行为进行猜忌,导致冲突。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①改良ICU探视模式:限制式探视结合预约探视制度,既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又将探视对医疗护理工作和ICU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5];推行预约式探视可弥补部份患者和家属认为时间不足的缺陷[6],方便医务人员与家属随时沟通。②加强健康辅导和宣教管理:对ICU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上均进行严格的培训;在家属等待区滚动播放有关ICU的宣传片,为家属提供所需信息,每周对住院患者家属开展一次健康宣教,主要介绍探视时的注意事项及患者的心理支持。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根据ICU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标准,进行模拟训练[7,8]。ICU护士具有多种专业素质及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才能为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保驾护航[9]。④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ICU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多种救治措施必须准确快速落实,是容易出差错高发护患纠纷的科室之一[10]。定期安排法律知识讲座,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依法从事护理工作尤为重要。⑤加强安全管理:在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11]。健全管理监督机制,规范护理行为可以提高护理质量。⑥规范收费:公示收费标准,定期检查各项收费情况,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医疗收费行为,每日主班负责打印患者费用一日清单送到家属手里,耐心解释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患者家属探视过程中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重视健康辅导与宣教,同时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落实各种护理操作规范及核心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绍群.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探视需求调查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5-57.
[2]苏晓光,巴明,吴海苗.改进ICU患者家属探视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93-94.
[3]姜利,席修明,杜斌,等.北京市64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与管理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6):397-399.
[4]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患者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华护理管理杂志,2005,5(7):56-58.
[5]冯素萍,宿艳琴,方慧玲.ICU限制性探视结合预约探视制度的实施及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13-815.
[6]陈月兰.基层医院ICU探视制度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72-173.
[7]李萍,肖江琴,侯铭.不同培训模式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2):3276-3278.
[8]钟爱民.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7(5):20-21.
[9]周菊芝,王小丽,费素定.利用ECS模型构建ICU护士岗前培训体系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7-78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