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时间:2023-07-04 17:09:54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1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培训 政府职能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这是从原始潜在、最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本文主要研究宏观层面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面积28904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603.04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数的13.6%;农村人口527.71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数的14.2%;有农村劳动力283万余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数的1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0万人左右,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的16%。农村劳动力大量闲散,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难题。由于曲靖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长期以来的慢节奏生活,加之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都较低,人们的“家乡宝”观念甚浓,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的措施应走先数量后质量、先就地后异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国内后国外的梯度开发推进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劳务输出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是曲靖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51427人(按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具体劳务输出分类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以下5个表中数字总数不统一主要是由于信息登记不全所造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曲靖市农村劳动转移输出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一年的输出人数超过了2000年以前各年输出的总数。但与曲靖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总数相比,输出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若扣除劳动力返乡后再次外出,在统计过程中的重复计算,曲靖市劳动力转移比例更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力转移中,务工经商占71.5%,有近30%的人员是其他原因转移的,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可能没有完全就业,形成派生富余劳动力。  

表3中第一产业统计到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统计到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统计到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是除前面各行业以外的行业。从表3中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较少,占2.7%,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表现了农村劳动力从业行业的广泛性。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有广泛的职业能力。  

从表4看,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学历层次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转移劳动力的90.8%。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重点;男劳动力占58.9%。  

从表5年龄结构看,曲靖市农村的劳动转移输出年龄在16-40岁的占87%,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集中在16-40岁的人员中。  

从以上数据显示,曲靖市农村现实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充分就业的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曲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不高,是曲靖市农村潜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障碍。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曲靖市大专及以上人口6.8万人,占6岁以上人口的1.4%,比全省2.2%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3.8%低2.4个百分点;全市文盲率为16.3%,全省为15.4%,全国为6.7%;小学文化程度所占人口比例为50.2%,而全国为38.2%;受教育年限平均为6.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每十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1253人,全省有2013人,全国有3611人。从以上统计表4中的数字看,已登记转移的劳动力学历层次较低,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层次的劳动力仅占9.8%。  

2、工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企业增效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岗位的瓶颈障碍。曲靖市虽然与其他地州(市)相比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多,通过各项改革整体效益有所好转,但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利税是由几个产业创造的。2002年全部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8户,亏损企业91户,亏损面为46%,比1997年(曲靖撤地市年)下降8个百分点,在91户亏损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在实现利税中,大型企业占72%,中小型企业仅占28%。在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中,中小型企业占81%,大型企业仅占19%。在盈亏相抵利润总额中,大部分是由几个主要支柱产业实现的,其中烟草加工业实现利润7.5亿元,占80%;电力企业实现利润1.6亿元,占17%;化工企业实现利润0.5亿元。也就是说,由于几个产业效益较好,掩盖了大部分企业效益较差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无市场、无效益、无竞争力,污染严重,设备落后,信息不灵,新产业开发、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创新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使企业扭亏增盈步履艰难。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较少,小规模企业大约为1.3万个,每年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非常有限。  

3、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力资源家庭整体性转移水平低。曲靖市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市,城市化率较低,2001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1.3%,分别低于全省23.4%和全国36%的水平;2002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2.4%,仍低于全省26.1%的水平。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综合能力不强,除麒麟、宣威城市规模较大一点,其他各县县城都还比较小,城市就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的增长情况和城市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城市部门实际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部门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及其使用技术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上述第2问题已谈到曲靖工业程度水平低,创造就业岗位不足。 

4、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对外出就业的影响。一是“家乡宝”观念浓厚。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生活节奏缓慢,缺乏致富意识和吃苦精神。二是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在云南省内、特别是曲靖市内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使得富余劳动力不愿意做。三是家庭责任大,转移成本高也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曲靖市教育事业在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充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曲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曲靖教育总体与全国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强化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90%是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市现有全日制学校2561所,小学教学点2428个(其中:一师一校1292个)。在校学生133万人,教职工6.43万人。2007年校舍普查显示,全市中小学还有d级危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及校点共1971所。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1)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房,改革办学条件。曲靖市委、市政府已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问题,于2008年10月6日下发了《关于曲靖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曲发[2008]29号)。该意见指出: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超前投入,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用2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任务。  

(2)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师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曲靖市小学教学点一师一校现象非常突出,占全市小学教学点的53.3%,这些教学点的师资配备也往往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的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工资待遇、调薪标准、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及解决家庭难题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优惠,尽可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只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入学率,减少辍学率。  

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曲靖地方综合实力、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曲靖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招生难、办学难、发展难、就业难等问题。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曲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要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学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现有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办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县级职业技术教育。打破市级职业教育与县级职业教育的分割局面,形成曲靖职业教育的梯度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鼓励、支持企业、行业自办职业培训。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行业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对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准入技能和能力。  

3、加强继续教育。曲靖市还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对农村干部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市委、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乡村干部的继续教育,划拨一定的乡村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农村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科技干部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经人员。实施技术下乡,对农民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4、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在现有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医专、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办综合性的本科高等学校,把现有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创办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减少高级人才的外流现象。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速度的加快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短期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曲靖市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而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较全国和全省相对较低,加之曲靖教育的现状,现实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占劳动力总量的20%以上,16岁以下人力资源中,文盲和半文盲也有一定的比例,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短期内很难见效。这一层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较难的一层。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吸收劳动力最快的一种产业,也是最适合曲靖市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特点的产业。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麒麟区的粮、菜、畜、奶加工;宣威的火腿、马铃薯加工;罗平的油料、生姜蔬菜加工为主,建成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业基地。二是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强卷烟生产和销售,建成全国著名的优质烟生产基地。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及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性发展。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及发展人力资本的渠道畅通,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曲靖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人才市场,但服务功能还单一,主要是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功能还未建立。应通过政府主导、创新体制、市场运作、多元开发,建立服务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人才市场建设。一是要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依据市场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运行规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二是要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三是建立人力资源使用制度。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实现劳动力最优配置。  

(四)加强组织领导,多层次、多部门联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输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在新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统筹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组织,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学校(培训机构)联动起来,是促进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  

1、市政府、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重点是提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信息服务和指导服务。根据目前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曲靖市区范围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劳动力转移输出的重点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应选择劳动转移比较多的地区,建立劳动转移的驻外办事机构,与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建立协作协调关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协调就业安置。加强与对外输出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定期通报情况,积极反映劳动者呼声,为广大劳动者维权做好各项服务,杜绝劳动用工单位用工的随意性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的发生,促进其稳定就业。  

2、县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加强与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取省外就业信息,有序组织本县(市、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与教育培训机构协调,及时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和劳动准入资格,提高劳动者转移输出的就业率,降低转移输出成本,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2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是农民素质偏低,明确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3)以农村教育实体为依托,推行农科教结合。要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实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努力探索和推广“开发一个项目,建设一个基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致富一方农民”的新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新门路。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3

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理性思考

泸州市劳教所曾镒秀

对劳教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劳教人员教育改造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重要手段。在劳动教养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条件下,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沿用过去单纯说教或讲大道理等方式,来达到劳教人员思想转化的目的,显然已经力不从心。日常管教工作中,基层大队干警经常反映‚一些劳教人员很难管;有的劳教人员甚至发展到顶撞干警的程度。这些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新的思想教育理念,以全新的方式方法,迎接新时期劳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的严峻挑战。

新时期劳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为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脑入心,以情感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树立尊重、理解、关心劳教人员的理念,在尊重、理解、关心上实实在在的做文章。

尊重,就是要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劳教人员的人格谈不上完美、健康、高尚,其社会地位和作用也不可能崇高,更谈不上重大。但是,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却是受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他们具有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人身不受体罚和虐待,人身安全、个人合法财产受保护和不受侵犯等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依法保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就要把劳教人员当人看,这样做也是我国劳动教养机关实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相信劳教人员能够改造好的基点。现实中,劳教人员作为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从内心里希望人们把他们当人看待。只有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劳教人员才不会丧失自尊心,也就有助于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我们在做劳教人员思想教育的工作中,要切实树立受教育的对象是劳教人员,但也是人的理念,要坚持按照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允许劳教人员述说怨屈,对他们自己的问题进行申诉。劳教干警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不要总以管理者自居,尽量在情感上拉近同劳教人员的距离。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还必须关注劳教人员的需要,要把耐心的思想教育同为劳教人员办实事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取得思想教育工作事半功倍的成效。近年来,我所在“爱心帮教”、“结对帮教”和帮扶解困等活动中,不仅为劳教人员解决了大量的婚姻纠纷、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还避免了空洞乏味的说教和硬性灌输。让劳教人员真正感觉到,我们是在教育挽救他们,而不是把他们看成可有可无的“傻子”听众,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极大的调动了劳教人员接受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理解,就是要理解每个劳教人员的具体环境、个性和心理。即:要多从每一个劳教人员身上找出一些可以理解的因素,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劳教人员的角度多想想。比如,少数劳教人员身体素质特别差,经常生病,生产劳动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种情况下,我们管理者应该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应该如何思考,能否以一颗平常心态来对待。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思想教育工作,犹如心理治疗中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以教育对象为中心,重视其人格尊严,将思想教育的过程,当作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教育者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情,促成他们的成长;教育者不是单纯以理论去影响甚至强加于他,而是提供自然、和谐良好的环境气氛,促进教育对象发生思想上的变化。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也证明,在解决劳教人员的思想问题时,从理解劳教人员的感情出发,顺着劳教人员的思路谈下去,加上教育者适当的分析见解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极有可能达到最终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

关心,就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劳教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劳教人员被劳教入所,脱离家庭,离开亲人。在感情、生活等方面都渴望得到关心和理解,特别是当遇到家中发生危难或身体患病之时,更是如此。在对劳教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教育者一定要关心劳教人员的生活,了解劳教人员的心理需求,注意劳教人员的情绪变化,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诚心诚意地为劳教人员解决困难,努力为他们办实事。对劳教人员关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时往往就是出自教育者口中一句带有人情味的语言,竟然可以促使劳教人员流下感动的热泪,或者还能成为劳教人员解决思想问题的转折点,这就是关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比如,个别劳教人员入所以后,家庭发生了变故,年迈的父母无人赡养,妻子离家而去,小孩辍学。这些情况一旦反馈到劳教人员心里,劳教人员的第一个念头有可能就是要“出去”。我们的管理者如以常人之心及时做好劳教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给以说服或安慰,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困难。这样一来,劳教人员不但不会想方设法脱逃,或许还会对我们干警感激不尽,从而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劳教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四必谈”,坚持“四必看”。即:劳教人员家庭发生变故时必谈,劳教人员受处理时必谈,劳教人员改造岗位调整时必谈,劳教人员因种种原因有不满或消极情绪时必谈;劳教人员生病时必看,劳教人员家庭发生困难时比看,劳教人员与家庭发生矛盾时必看,劳教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必看。

当然,理解,尊重,关心劳教人员是从人性的一个侧面来考虑的,切不可因之而出现“妥协执法”现象,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与理解、尊重、关心劳教人员是教育改造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只有两个方面一起抓,做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劳教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促进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以不断提升劳教场所的教育改造质量。

本文作者: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曾镒秀

联系电话:08302700282传真电话:08302701935邮政编码:646000

投稿日期:20__年9月7日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4

去年暑假,我在北师大学习,听周荫昌教授说,二十年前,他女儿高中三年只有高考前几天没煮一家人的饭,学业成绩并没有受影响;如今,女儿家庭生活幸福,在单位兼做管理工作也游刃有余。巧的是,前年听金陵中学王鼎鸿老师忆起他一位学生高三坚持做家务的故事,情形也极为相似。

上述两例虽说是个案,但其中的道理却为大家共识:中学生适当做些家务是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而如今,中学生能主动为家里煮饭炒菜、打扫卫生的怕是很少了,更不必说到田间地头或是工厂车间参加生产劳动了。据说,省内某知名中学为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开设了“煎鸡蛋”的校本课程。起初,有人大不以为然,觉得太“小儿科”了,让人想不到的是,多数学生竟然不知如何“打鸡蛋”(即在瞬间将鸡蛋“磕”破放入碗里或锅中),更不用说把鸡蛋煎得形、色、香、味俱全了。

首先,劳动教育的缺失,已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直接表现为不会劳动。笔者在学校,就见过不少同学扫地时,把树叶等扫进下水道或草坪上,全然想不到雨天将发生堵塞淹水;也有学生扫地不会弯腰,直着身子,扫帚作轻点地面状或“朝天扫”状。一次校内大扫除时,笔者搬开一个栅栏式窖井盖,从管道里清理出的树叶、食品外包装数量令人咋舌。

其次,劳动教育缺失,极易导致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之陋习,难以养成吃苦耐劳之品质。在一些学校,教室、走廊的地面刚刚拖过,不久就冒出口香糖的“渣”或是纸屑;即使食堂楹柱、窗口等处不乏节俭方面的箴言古训,但浪费食物现象仍是屡屡发生;即使感恩大会上谈及父母辛劳,一些学生那时感动得泪流满面,但仅仅是在会场上,感动过后,他们在吃喝穿戴方面仍会暗中攀比。为什么学生“知行不一”?究其原因,一是“事非经历不知难”,没有实践体验,难以触动灵魂;二是缺乏养成的过程。“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只有当一个人从童年起就养成厌恶肮脏邋遢的自然习惯时,只有当这种习惯变为看待周围环境的、带有情感的审美观时,才有可能产生对待自我服务的自觉态度。”而时下有的学校竟然将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作为惩罚学生违纪的手段,甚至有家长认为劳动是浪费宝贵的时间,这都不利于学生美好道德情感健康人格的养成。

再者,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也已影响到他们自身的体质健康。知识经济的时代,体力与生产劳动相当程度的剥离,脑力劳动高度发达的同时,我们却面临体质弱化、肌体用进废退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健康体质的重要意义,但是,仅靠学校每周有限的几节体育、健康课,又如何确保增强他们的体质!而没有健康的体质,又如何保证学习深造的可持续性和将来担当家庭、家国的重任。没有健康的体质,“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笔者与同事忆起中学时代,每天上学要往返步行二十几里,倒也感谢在艰苦的日子里锻炼了体质,增强了毅力。当今天不少中学生上学有专车接送,电瓶车已成为高中学生普遍的交通工具时,我们不得不担忧:未来体育竞技场上或者一旦走向战场,他们能纵横驰骋吗? 2013年某市对19所省重点高中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抽测,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都让人担忧。2014年,某市体育中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由往年的人工考核改为机器测试,增加了测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是,满分率明显低于往年人工的测试。这里且不说学生体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笔者只想强调,单靠开足开齐体育健康课程来增加学生体质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我们都知道一个基本道理,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去珍惜;轻易得来的时间,也很容易被浪费掉。以当下重点中、小学为例,这些学校的周围,有多少陪读的家长?据说,在邻近某省一所近万人的中学,周边是大量租房的其他市区家长。以笔者所了解的某县为例,稍有点能耐的家长,都不想把孩子留在本镇小学、中学读书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把他们送到了县城的小学(当然,为孩子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苦心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们租房或买房,在此陪读。每天早晨,络绎不绝去菜市场的“购菜大军”,竟也成了这座小城的一道“风景”!陪读的亲人,多为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不一,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做起了全职保姆,因为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终点比起点更重要”。不少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生活。按说,在这种呵护下,时间被节约出来了,学生也就有了“大把”的时间,他们是时间的富翁了。但看看那些称得上认真学习的学生,却还是抱怨时间不够用,除了有时作业较多的因素外,主要是他(她)们不会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时间,很多时间被“碎片化”了。看看他(她)们生活中养成的那些“磨蹭”习惯,洗个澡,梳个头,吃个水果,找个钥匙,竟也要花掉一两个小时;再看他们自习课的自主学习状态,也很难入学即专,喝口水、找本书、再聊上几句,45分钟就这样不知不觉溜走了。难怪学生们常说“时间都去哪了”。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应联合起来,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方面,将劳动课(含劳技课)列入教学计划并真正组织实施,将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表现与他们每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辟“开心农场”,组织学生定期劳动,或者将班务,公共区域、专用教室的卫生,绿化地带的维护保养进行班级承包,或者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农村劳动体验等,甚至,创设劳动课程基地,开设各类劳动课程,将“劳动”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色之一。据说,美国知名学院――深泉学院的校训为:劳动,学术,自治。学生都必须担任一项职务,包括每天清早四点钟起床去牛棚挤奶、为牲畜喂食添加饲料、驾驶拖拉机播种、搬运木材、挖掘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食堂做饭等等。这种做法,我们亦可借鉴。2014年起,我国将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增加应用型人才的招生比例,可以说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落实与深化。

家庭中,家长应言传身教,从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开始,帮助孩子制作一个日常工作表,列出应完成的家务,及时鼓励孩子劳动中的良好表现。朱永新教授说,“劳动教育不仅是造就未来好公民的教育,而且是提高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保障其幸福的教育”。对于每一位深爱自己孩子或学生的父母与老师来说,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和学生承担必要的劳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剥夺了孩子和学生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社区里,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等形式,鼓励学生假日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此,笔者呼吁,劳动教育,应成为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热爱劳动,应成为大中小学生良好习惯。不然,学生埋头于纸堆,天天劳动(脑力劳动),某天却怯怯地问一句“劳动去哪儿了”,老师、家长怕是难以回答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5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程;高效课堂;策略

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呢?我感觉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劳动与技术教学要加入一定的育人价值;最后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其中。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满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课程纲要提到,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注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以及热爱劳动情感的培养,就进一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较少的时间里花费较少的精力然后得到最好的教学成果,这就是教学效率的实质。但是,现在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育还很差,在向劳动与技术学科方面推进的过程还有许多困难,这些困难都会直接影响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使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先做好自身的修养,使劳动与技术学科素养和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劳动与技术老师必须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动与技术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增强劳动与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主要场所就是劳动与技术课堂。从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内在需求出发,我认为,下面几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

(一)创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

教师要尽力构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就要真诚地和学生交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把他们认为是和教师同样平等的个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并且喜欢和重视劳动与技术课堂。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和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教师就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就不会畏惧,就会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他们潜意识里的表现激发出来。每个老师都要用心去关心、关注、疼爱每个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灵的温暖和自由,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在平时。要是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系和呵护,教师就要非常尊重和关爱学生。只有真正关心学生,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都得到实现。比如说,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小林,他比较内向,话很少也比较自卑。于是,在生活和学习上我开始帮助他,当他学习取得进步的时候,我就在大家面前分享他的成果,提高他的自信。很快他变得比原来开朗了许多。我继续鼓励他,让他当我的课代表,并且他把课代表的工作完成的特别好。现在他已经升入初三了,在很多集体活动中我都能看见他的笑脸,很多教师都说他进步很大。

(二)开发教具学具,通过演示突破重难点

能够有效把握和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让学生很快地掌握和运用难点,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突出出来。这样来看,运用各种教具和学具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开发和设计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在学习《涤纶彩球》时,当时我就设计了一些教具和学具:课堂开始时,我就拿出之前做好的放大版的涤纶彩球,(让每个学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然后让学生用涤纶彩球装扮教室,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制作涤纶彩球的兴趣。

在学生研究怎么制作涤纶彩球的过程中,我就把放大版的涤纶彩球拆开分给小组学生进行研究。我先画出需要的喇叭口的涤纶片母版图,折叠纸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元件,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完成制作,用这种方法比描绘后再剪的方法更好。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同样也属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使用与课本比较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清楚地表现要制作的作品,教师就不用浪费比较多的时间去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教师的有效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有效地备课。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1.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

技术学习领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劳动技术课程,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较强的操作性,很有趣味性,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较好的场所。有的作品比较复杂,课本中的内容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完成,很多作品都包含剪、贴、粘、折、扎等比较多的技能,自己一个人制作比较困难,同时还要求要带比较多的工具。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安排学生来进行。

2.合理分组,人人参与

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善于和别人合作,并且不会与人合作,他们通常就是坐在一起,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他们认为这就是合作。其实这种合作只是表面上的,很多学生都不能参与进来,他们仅仅做的就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事情,他们仅仅被安排接受一些操作,根本就没有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想让学生能够运用和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加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道路,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我们应该抛弃事物的浮华找到事物的本质,寻找事物的价值和真操作。劳动与技术学科对很多方面都很重要,我也会不停地努力,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欣.课堂教学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6

【编者按】关乎教育的改革,总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异地高考方案首次破冰,电子学籍杜绝高考加分弄虚作假,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督查……从2012年岁末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教育经费占GDP4%发端,党的十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回应民众诉求,聚焦热点难点,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人才成长。教育改革的每一次出发、每一个动作,都指向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人民群众需求、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号角,明确了教育改革方向。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7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程 课堂 策略

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呢?我感觉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劳动与技术教学要加入一定的育人价值;最后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其中。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满足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课程纲要提到,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基本的操作技能,还要注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以及热爱劳动情感的培养,就进一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较少的时间里花费较少的精力然后得到最好的教学成果,这就是教学效率的实质。但是,现在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育还很差,在向劳动与技术学科方面推进的过程还有许多困难,这些困难都会直接影响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为了使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先做好自身的修养,使劳动与技术学科素养和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劳动与技术老师必须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劳动与技术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增强劳动与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主要场所就是劳动与技术课堂。从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内在需求出发,我认为,下面几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

(一)创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

教师要尽力构建比较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就要真诚地和学生交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把他们认为是和教师同样平等的个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并且喜欢和重视劳动与技术课堂。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和教师的观点不一致时,教师就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这样学生就不会畏惧,就会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他们潜意识里的表现激发出来。每个老师都要用心去关心、关注、疼爱每个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灵的温暖和自由,不管是课堂上还是在平时。要是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系和呵护,教师就要非常尊重和关爱学生。只有真正关心学生,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都得到实现。比如说,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小林,他比较内向,话很少也比较自卑。于是,在生活和学习上我开始帮助他,当他学习取得进步的时候,我就在大家面前分享他的成果,提高他的自信。很快他变得比原来开朗了许多。我继续鼓励他,让他当我的课代表,并且他把课代表的工作完成的特别好。现在他已经升入初三了,在很多集体活动中我都能看见他的笑脸,很多教师都说他进步很大。

(二)开发教具学具,通过演示突破重难点

能够有效把握和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让学生很快地掌握和运用难点,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突出出来。这样来看,运用各种教具和学具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开发和设计合理的教具和学具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在学习《涤纶彩球》时,当时我就设计了一些教具和学具:课堂开始时,我就拿出之前做好的放大版的涤纶彩球,(让每个学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然后让学生用涤纶彩球装扮教室,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制作涤纶彩球的兴趣。

在学生研究怎么制作涤纶彩球的过程中,我就把放大版的涤纶彩球拆开分给小组学生进行研究。我先画出需要的喇叭口的涤纶片母版图,折叠纸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元件,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完成制作,用这种方法比描绘后再剪的方法更好。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同样也属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使用与课本比较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清楚地表现要制作的作品,教师就不用浪费比较多的时间去吸引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教师的有效教学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有效地备课。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1.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机

技术学习领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劳动技术课程,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较强的操作性,很有趣味性,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较好的场所。有的作品比较复杂,课本中的内容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完成,很多作品都包含剪、贴、粘、折、扎等比较多的技能,自己一个人制作比较困难,同时还要求要带比较多的工具。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安排学生来进行。

2.合理分组,人人参与

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善于和别人合作,并且不会与人合作,他们通常就是坐在一起,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他们认为这就是合作。其实这种合作只是表面上的,很多学生都不能参与进来,他们仅仅做的就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事情,他们仅仅被安排接受一些操作,根本就没有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要想让学生能够运用和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加宽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道路,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我们应该抛弃事物的浮华找到事物的本质,寻找事物的价值和真操作。劳动与技术学科对很多方面都很重要,我也会不停地努力,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8

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优秀的革命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卡连柯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在他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后就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从1920年到1935年,他先后主持了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也是一个儿童教养院)。他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他的大胆的革新工作给苏联教育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关于集体和集体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集体,而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集体教育。因此,他把集体和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集体?马卡连柯明确的提出,真正的集体不是简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的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集体是有共同目的、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并在这一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他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的时候,这个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马卡连柯认为,全部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

·关于纪律和纪律教育理论

纪律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马卡连柯看来,纪律、纪律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纪律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可见,没有纪律,不进行纪律教育,要想建立集体、完善集体、顺利进行集体教育是不可能的。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正是马卡连柯既重视集体和集体教育,又重视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根本原因。

·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理论

劳动、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是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中不能没有劳动的成分,现在我们可以将劳动一词替换为实践或者实习,而马卡连柯的劳动又不单纯是我们现在的实习环节,因为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是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其劳动实践内容的比重要大一些,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认为在一所学校或像公社那样的特殊教育机构里,学生既是参加生产劳动,也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训练学生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样,学生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较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也有生产技能和生活能力,可以说,已达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马卡连柯对特殊教育的贡献在《教育诗》中的体现

马卡连柯用它一生去实践的“爱”。在马卡连柯看来什么使他对学童们的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爱,不抛弃是谢苗相信世界上没有不能教育好的孩子,只是方法不够得当,谢苗用它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学童们的教育上去了,《教育诗》虽然是大篇幅在讲孩子们是怎么样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的在建设第一、第二教养院,在不断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且是一直在好转中,并不断地好起来。马卡连柯只是在教养院生活的片段中说一些孩子们的教育改善情况,穿插一些孩子们的思想改善状况,从无到有的集体的建立,到后来的只有集体和第一位的就是集体,最后教养院就成了集体的代名词,这是谢苗的一种创造,他让全体的孩子们感到了教养院这个集体的重要性,这种营造力我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有着充分无产阶级教育理念指引下才有的结果。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当时的物资十分的匮乏,马卡连柯和他的教养院面对的最主要的斗争就是食品的供应不足和营房的破旧改造,到1923年搬进第二教养院的时候他们的情况才有所改观,在食物上不再很匮乏,还添置了不少的东西。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9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兼职教师总量将由现在的130万人提高到135万人。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必须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将由现在的26∶1下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教师的素质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将由现在的90 %提高到9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将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双师素质基本要求将纳入教师资格评价体系。将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国“十二五”拟新增就业4500万人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讨论通过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明显提高。

为此,国家要求从六个方面做好就业工作。

一要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鼓励劳动者创业。

二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促进就业作为制定、实施和调整经济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形成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的综合政策体系,更有效地促进就业。

三要统筹做好城乡、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四要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五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建立失业统计制度和失业预警、调控机制,努力降低失业风险。

六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重视劳动者利益诉求,积极改善劳动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

人社部将开展多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活动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获悉,今年全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开展多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活动。

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对象,联合残联组织共同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突出“援助到人、服务到人、政策到人”的基本工作要求,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问题。

2012年1月至3月,以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对象,联合工会、妇联等团体共同开展“春风行动”,突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岗对接成功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2012年5月下旬,联合教育部门、总工会和工商联组织,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兼顾进城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民营企业用人和劳动者求职搭建平台。

2012年8月,以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突出登记管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的总体要求,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素质;治理;模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湖南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约70%的农业大省,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关系到全省的小康,农村和农民小康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巩固和维护湖南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实现全省小康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1.接受教育程度低。湖南6岁以上(含6岁)农村人口合计4301.23万人,在各个受教育的层次中,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数量最多,比率占46.61%,其次是受初中教育的占38.87%,而大中专以上的人口占的比重相对较少。湖南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这种状况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掌握技能和实用技术少。课题组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劳动力总数的4.2%,占劳动力转移人数的11.2%;参加过一项以上实用技术培训的占抽查人数25.1%;希望接受技术培训的占抽查人数的62.3%;不愿接受技术培训的还有21.5%。农民获得技术和接受培训的主要渠道是乡镇各服务机构组织的培训,占62.6%,其次是收看电视节目。

3.思想观念较落后。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民存在小富即安和满足现状的传统观念;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传统观念牢牢束缚着农民的思想,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

1.对农民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农民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农民教育纳入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力度还不够;农民教育的领导、评估、考核体系尚不健全;农民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指标体系和具体措施还不完善。

从政府领导方面看,大多数镇(街道)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重视和积极的。但也还有一些部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积极,认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没有意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用管”、“不愿管”、“管不了”的思想。从农民方面看,有的依赖思想严重,遇到困难找政府,自己不主动解决;有的认为可参加可不参加,无所谓;有的认为这种培训,没有什么作用,不想参加,积极性不高。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民教育的投入难以得到保证,教学设施滞后,师资力量薄弱,从而影响了农民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缺乏有效的投入、激励和监督机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未能有机地协调发展。社会办学和职业教育没有引起各级各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办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农民则由于长期以来经济上处于弱势,知识、技能需求上的惰性,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加上近几年收入增长减缓,支出孩子上学的费用增大,无力投资自我素质教育。在调研中发现,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中因经济困难占34%。

3.农村科技推广力量薄弱,科技服务滞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和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不多,常年在基层从事技术推广和指导作物种植的技术人员就更少,使农民很少有机会参加技术培训,更难面对面接受技术指导,基层农技部门向农民提供的科技服务,质量也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技术人员直接指导,农民农业科技素质水平难以普遍提高。

4.教育和信息组织程度不高,缺少系统化的体系。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未得到高度重视,强调的是个体行为,侧重点在于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再教育及培训基本上没有被农民重视。一方面,政府或公共服务部门很少有相应的组织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化、针对陛的培训。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封建迷信、落后习俗回潮,严重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农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态度可分为三种:一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科技知识没有自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需要引导和启发;二是新技术、新知识摆在面前,很有兴趣,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胆量去尝试;三是虽能寻找学习途径,但是没有技术人员下乡指导,自己学习又苦于文化基础太薄。

三、提高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思路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农民素质的现状出发,政府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投入,着眼于长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把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培养懂科学、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2.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根据农村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特点,依托现有分布在各地、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建立省、地农村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通过教育培训基地示范、辐射功能,使之带动县乡村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发展。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等农村教育体系,彻底转变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

3.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可每年从近千万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扩大招生规模,为农村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大力发展农村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使绝大多数不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农村青年接受职业培训,学有一技之长,为回到农村创业或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是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最有效的手段。

4.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资金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各县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适度增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要加强整合,确保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对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提高培训效果。二是政策上要出台优惠措施。在税收上给予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促进农村素质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供条件;建立奖惩机制,对完

成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惩处。三是组织上要密切协调配合。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作为专职机构,对培训工作要起主导作用,县农业局、社保局、经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要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5.积极探索,完善培训体系。一是健全培训网络。加强县党校、县就业培训中心、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基地等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定向”等模式,按就业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着眼“面向农民、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课题,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与大专院校联系,开展联合办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明确培训重点。结合各县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侧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对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侧重转移就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11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如非欧几何的产生导致绝对真理的丧失;统计学的产生导致人们世界观的重大变化;以数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仅引起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将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起到巨大的作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降水概率、空气质量指数、经济运行景气指数等数学名词成为日常用语。由此可见,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是重要的。

数学教学首先是文化的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如极限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若用学生熟知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不竭”来引入,再借助于多媒体演示其变化趋势,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极限的定义;若在极限概念给出后,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述,不仅能使学生用更开阔的眼光、更高的观点来理解极限,而且还能达到的美学欣赏的目的。这样适度营造文化氛围的教学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应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引申运用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一些解题规律和程式化的做法归纳提炼成思想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数学题,还要善于把数学思想类比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能数学地思考问题,从而体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比如在小学学习面积时,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矩形,把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这一思想又延伸到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把它补成规则图形面积,直到立体几何中的割补法。不仅如此,代数中进行恒等变形时的加一项减一项、乘一项除一项都可看作是割补法的运用。而“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便可看作是割补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进一步地说,社会上各企业间的合并、重组也可看成是割补思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延伸,或者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数学中的割补思想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再如整体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从加减法中的加减数合并到一起到合并同类项、解方程(不等式)的换元法、各种代(变)换等,这种思想折射到电子技术中便有集成电路,折射到管理学中便有1+1>2,通俗地说,“团结就是力量”。这些可看作是数学中整体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的要*教师恰当的点拨与引导。 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出现频率高、实用性强,教师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应做到鞭辟入里,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不失时机地将数学思想加以延伸,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成为会归纳、能抽象和善于类比的人。

3.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科内容丰富,能有机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如联系勾股定理、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三角等我国古代的杰出数学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我国当代数学领先成就,如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等进行理想教育;联系常量与变量,近似与精确,定点与动点,有限与无限的教学进行辨证法的教育;联系数学科知识点多、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坚强意志,败而不馁的心理素质,一丝不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刻苦勤奋的良好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编撰、选用、讲评各种练习和检测中,也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让他们逐步学会全面正确地观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周密严谨地思考,准确细致地操作,逐步形成敢想敢干敢拼搏,善思善学善总结,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勤奋自信,勇于创新,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敏锐果断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素质。

在教学中要留出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时间,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并给予鼓励。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想退却时,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并给予鞭策;当学生有创新的解法或想法时,教师要给予褒扬;当学生解题常犯低级错误时,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4.发掘美学因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需要去发现,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数学落实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内容之一。有人不相信数学能与美学联系,那是他不了解数学。谁说数学只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每一个遨游在数学海洋中的人都会惊叹她所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宝藏。数学定义的精确美,公式的简洁美,逻辑的严谨美,内涵的丰富美,变化的灵活美,更有函数图象、方程曲线,数形结合, 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数学之美不仅仅是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与和谐美等外在表现,更有数学的内在美,如圆锥曲线,当学生知道这几种曲线可以通过平面截圆锥而得,觉得不可思议,联系到它们的方程都是对称的二次式,这其中既有圆锥曲线的优美,又有数形结合的风采;既有二次型的数学底蕴,更有描摹天体运动的功能。数学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达到美妙的程度。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揭示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提高数学审美活动能力和评判能力。

5.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教育重点难点范文12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型升级;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6-0032-04

2014年是中国经济增速换档、转型升级,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年,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开启新阶段、掀开新篇章的一年。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21~22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济南召开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职教战线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共计7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一、宏观视角:中国职业教育改革面临新常态

2014年5月,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本次年会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新常态”上,大会专题报告也都围绕这一主题探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施红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GDP增长率由2010年的10.3%下降到2012年的7.8%,2013年降到7.7%。2014年第1季度GDP增长速度为7.4%,第2季度为7.5%,第3季度GDP增速降至7.3%,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长率比7.5%左右的设定目标要略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降至7%以下。二是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由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造成畸形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金融体系脆弱,等等[1]。三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13年,全国雾霾天数大为增加而且分布广泛;中国人均能耗是2.63吨油当量,世界平均水平是1.88吨油当量;2013年地下水监测点水质情况以及东海水质情况,水质较差和极差已经占到60%。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加以转变,从依靠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劳动力变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从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转向技术、管理与创新。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必然也必须对经济社会的重大方针政策给予回应。系统阐释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2]。

二、政策取向:立足新常态,深化改革,服务发展

直面“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中央提出要力推改革,适应新常态:一是要有清醒的认识,“新常态”伴随新矛盾和新问题,许多潜在的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对此要有相应的准备;二是能否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的力度,重点是激发出市场蕴藏的活力,为创新拓宽道路,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产业转型问题

经济增长新常态表面上是经济增长从高速下降到中高速台阶,实质上则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我国而言,当前学界判断我国已经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列军指出,我国工业化的几个阶段可以分为:第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进入以国防军工为主导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阶段。第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轻工、纺织等行业开始发展起来,之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逐步发展起来。第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行业高潮过去之后没有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一个空档期,加之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的经济比较低迷。第四,2002年以来,形成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化,以住宅、汽车等大额最终消费品的生产为特征,带动钢铁、机械、能源等中间投入行业的发展。目前,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进入了新常态,这一轮重化工业化是否临近结束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王列军指出,工业化特征对职业教育有重要影响,主要在于三点:一是要求职业教育不断更新,跟上产业变革的步伐;二是对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对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的平衡提出了更大挑战。

对于这一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施红也指出,从国际视角看,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较大比例、第二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体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涉及到职业教育的目标、规模、结构和布局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目前这种产业青黄不接,产业结构不断演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规模、结构和布局有所影响。在转变、调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决策者必须要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

(二)新型城镇化与老龄少子化问题

人口和经济向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大城市快速聚集是我国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但速度将有所放缓,仍然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转移,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将趋向更加均衡。关于城镇化特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王列军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仍然需要服务农业转移人口,但要提高针对性和效率;二是要求职业教育机构布局与城镇化格局和产业布局相适应;三是存在日益增长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

与城镇化相对应,人口老龄化也是本次年会上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仅就目前的统计情况看,中国现在还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受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生育意愿迅速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正在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问题更复杂,困难更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为93727万人,比2011年减少345万人,是几十年来绝对数量的首次下降。从年龄中位数看,1980年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中位数不足30岁,2010年上升至37岁,2025年将突破40岁,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15~59岁劳动力中有一半在40岁以上。从年龄组比重看,2000年15~39岁较为年轻的劳动力人口占15~64岁劳动力的比重为64%,但到2010年,这一比例降到56%,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降至49%,远低于58%的世界平均水平[3]。劳动力结构的快速老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增长贡献潜力下降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人口红利优势减弱。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显著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第一,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会有所减少。第二,对涉老职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增加,如老年产品设计和制造、老年服务和护理、养老机构管理等。第三,随着劳动力的相对短缺,企业对在职培训的投入将会增加,技术工人的收入也会明显增加。第四,培训对象年龄结构的变化给职业教育和培训带来挑战。劳动力老化,以及提高退休年龄政策实施以后,大龄劳动力比重会显著增加。所带来的挑战是,再培训需求增加、难度更大,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需要作出相应变化。

(三)农村职业教育问题

党的十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转型的新形势下,农村农业发展需要新型农民,时代呼唤新型职业农民。没有农民的职业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当前在我国农村“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因而切实解决“谁来种地”,迫切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齐国指出,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把普通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获得稳定的、足够的职业收入,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赢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和个体尊严,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潜力才能得以激发和保持,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实现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型跨越。由此,富裕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在改善自身生活的同时,逐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进而影响带动一大批农民、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和有志青年投身农业,形成一支稳定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四)就业质量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正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胆改革创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统计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低于“985”院校,高于“211”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这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贡献[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分析了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她指出,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也存在困难。因此,在2030年之前,新增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新增就业机会,从总量来看,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张丽宾指出,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而就业质量不解决,会使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严峻。国际劳工组织把就业按身份结构分为四类:一是雇员;二是雇主;三是自营劳动者;四是家庭帮助。目前我国雇员占46%,雇主占4%,私营劳动者占47%,家庭帮助占2.5%;而发达经济体雇员比重达到86%。因此提高就业质量的方向,就是要提高雇佣就业率,要靠经济的发展,要靠创业者,先从办小企业开始,逐步地成长壮大,打开雇佣局面,让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发展职业教育,则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有序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为此,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重点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助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公平[5]。

三、理论探讨:职教科研回顾与展望

(一)构筑平台

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一项主要任务。学术年会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信息、成果交流的平台,也是理事会最为重视的学会品牌活动。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和的批示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课题、提出了高要求。总书记在给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将职业教育的宗旨定性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学会也将此作为本次年会的主题。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年会设立了“创新职教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7个分论坛,其出发点是想就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大家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与会学者、教师提供一些学术观点、政策信息和实践感悟的交流平台。

(二)回顾分析

全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繁荣,需要对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课题立项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类)职业教育立项情况。201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立项30项。其中,国家重点课题1项,国家一般课题7项,国家青年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4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5项。第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立项情况。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李进主持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立项;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主持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立项;2014年,天津大学肖凤翔主持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立项。第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情况。2012-2013年度,确定338项课题予以立项,截至目前,已经有250项课题结题,结题率为73.96%。

杨进认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逐步增加,区域逐步扩大,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项目申报;二是选题特色鲜明,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体现较强的时代性特征、区域性特色和实践性特点;三是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申报比重较大,由职业院校一线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比例超过80%;四是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五是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对于目前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杨进认为主要有六点:一是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二是协同创新比较缺乏;三是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四是重大问题突破不够;五是研究队伍建设不足;六是科研经费投入不够。

(三)研究展望

在接下来的职教研究工作中,与会专家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教育结构和“十三五”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研究等选题,应该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方向。本届学术年会特别呼吁全体职教战线同志,进一步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发扬民主争鸣、包容互鉴的学术精神,发扬大胆实践、求真务实的拼博精神,坚决摒弃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人云亦云、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愚腐陋习,沉下心来,积极研究和努力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全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繁荣,并以职教理论创新的硕果促进全国职教会精神的落实,创造职业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 考 文 献

[1]陈江生. 中国发展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EB/OL]. http:///comments/2011-08/01/c_121751026.htm ,2011-8-1.

[2][5]鲁昕. 在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Z].201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