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3-07-04 17:08:1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知识经济;继续教育;科学发展

1 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

2 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教育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时代任何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都不可能一次性地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这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显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依赖教育。教育是生产、积累、传播、使用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经济必须以教育发展为基础、为后盾、为保证、为动力。教育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根本。

3 知识经济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引起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将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将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的竞争能力主要转移到三种能力竞争上:即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智能人才,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调整劳动力结构。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劳动将被复杂劳动取代,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般劳动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下岗转岗的危险。

(3)迎接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社会的特征是知识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以及知识寿命的缩短。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职业。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发展、转移、异化,甚至消失。许多新兴职业、交叉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许多老的职业将被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要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陈旧,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产品换代加速相对应的是职业的更替。

(4)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触及生产方式,还包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分配方式等,人们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知识产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从事智力劳动,其消费将由物质性消费为主转向以知识消费为主,社会分配转向基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分配,智力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占有量将是人们富裕程度的标准。同时,知识不仅给个人带来挑战,它也给人们带来生活、工作、消费等方面上的享受和乐趣。

4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教育也必将随着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继续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4.1 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动力的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经营活动国际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 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创新,劳动者只有以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依托,才能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迸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成指数级速度增长和积累的,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包括知识的传授者。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2 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内容观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化、整体化,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这一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的知识于一身而获得的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综合性的探索将成为主要方向,在技术领域,更多的将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或技术与技术的综合。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和最受欢迎的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等知识于一体的通才。“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内容观,宽广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人从容应对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基础知识的铺垫,避免过分专业化,尤其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注重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竞争力,开发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

4.3 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方法观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展个性。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知识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人本身的价值,使人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包括人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积极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人所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走上一个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人生之路,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达到最佳的状态,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2

论文关键词:人口红利;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经济增长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78亿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6.7%,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我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在新的时代,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保持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一旦人口红利消失,初级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我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渐减弱,对各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趋势难以在短期内被扭转。

如何进一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呢?关键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更是取决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相关机构通过培训、教育、引导,着力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口红利的二次开发,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渠道。

一、人口红利渐失与后人口红利时代的到来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在生育高峰过后,总人口中少儿和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而劳动适龄人口比例上升(“中间大、两头小”的“黄金比例”),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资源以支撑经济增长的人口现象。人口红利的主要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而抚养率较低;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先驱威廉·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论,深刻揭示了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与技术相对落后的传统农业共存,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大量的低廉的劳动力,支持了这些国家最初的经济增长,产生人口红利,并一直延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短缺,经济增长方式被迫转变为现代增长方式为止。劳动力供求关系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它是剩余劳动力达到顶峰转而开始下降的那个时点。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人口红利的渐失,这一结论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的印证。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农业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老一代农民工对工资待遇要求很低且吃苦耐劳,从而使我国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过程。资本与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带来丰厚的人口红利,企业以低廉的人工成本使其产品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我国也赢得了“世界制造工厂”的称誉。据我国社科院调查,改革开放30年,农民工对GDP的贡献率达21%。我国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度人物。《时代》周刊评价,“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期,我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并逐步带领全球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首先要归功于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我国农民工”。

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用工荒”,2010年用工荒在珠三角等地区更是愈演愈烈。2007年5月我国社科院的题为《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一份报告认为,我国正由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峰值后转而下降而出现“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正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点,由粗放式增长转向科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劳动和资本投入转变为全面提高的生产率。基于此,“用工荒”或“民工荒”并非全无好处,它会倒逼经济转型,更紧迫地促成驱动要素的转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管目前人们对于人口红利期是否真正结束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用工荒”的出现已成为一个节点,人口红利的持续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如何进行人口红利的二次开发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快要结束,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即将到来,由综合素质低、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在未来时期将不复存在,新生代农民工在“十二五”期间或更长的发展阶段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必将发挥生力军作用。站在国家或区域经济的视角来看,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可以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国家和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与上个世纪相比,农民工群体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生于20世纪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迅速崛起,他们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并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约1亿人,占农民工群体的六成以上,成为近几年来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和收入期望值高、对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而工作耐受力低,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大多没有务农经历,有的初中或高中毕业便进入城市打工,有的出生并一直生活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在对农村生活的认知、成长经历、成长环境、外出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都有很大不同。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时期,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中初中未毕业的约占45%,初中毕业但没有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约占33%,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大多数尚未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指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各类技术培训的占16.4%,无技术的占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占5.2%。由以上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无法快速有效地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复杂的技能型和知识型工作,基本上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的行业。国家统计局2010年3月公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五大行业,同时,他们因为职业流动性很高而对每个行业、岗位的了解蜻蜓点水,每项职业技能只停留在“学徒期”的水平。可见“民工荒”实质上并非劳动力“数量荒”,而是“质量荒”、“教育荒”。因此,为适应产业升级和调整落后产能的客观需要,要让他们成长为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高的现代产业工人,尽快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合格的生力军,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能有效提高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开发其潜能,实现人口红利的二次开发,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对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已不是主要为了养家糊口,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和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强,但职业技能水平总体还偏低,就业能力不强,所以他们对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接受职业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其技能,使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使其获取更高的工资,提高生活水平。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感觉到危机:从理论上说,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来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难以赶上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实践上,他们又没有企业资深员工的技术精湛,若不继续学习的话,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机制不健全

1、缺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困难。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工作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共管,各部门的培训管理自成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培训监督机制,还没建立起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功能协调的专门机构,导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多头管理、盲目性、无序性突出。造成组织协调困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2、各地方政府落实不到位。各地方政府正处于落实中央政策、制定和实施本地政策的初始阶段,计划性不强,工作和组织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职业教育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师资,尤其是高端技能型教育师资,缺乏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后就业的跟踪服务和反馈机制。

3、职业教育机构缺乏统一管理。目前。实施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机构很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因而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网络,职业教育机构难以了解用工单位对人才的规格、素质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和变化,无法提高自身的培训质量。

4、职业教育方式和手段需要改进。随着教育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和普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方式和手段也需要改进,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设施来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否则很难满足城乡统筹就业的需求。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充足

1、政府投入不充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属基础建设范畴,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应居主导地位并负主要责任。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还没有形成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进行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的转出地一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非常紧张,难以提供足够的培训经费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受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村劳动力根本无法享受到转入地政府举办的主要是针对城镇下岗人员的免费培训,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到2012年,国家将投入财政资金100亿元来解决4000万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算起来平均每位农民工培训得到政府投入大约为250元。这样一是不能解决全部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问题,二是对每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资金投入过少,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可见。政府需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担当起应有的主导责任。

2、企业投入不积极。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就业促进法》也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虽然政府出台政策规定企业要对在职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但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履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行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重使用轻培训,企业非常看重短期可见利润,而对长期投资及间接收益往往忽视。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的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且农民工稳定性差,所以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投入力度非常小。不愿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是“学徒式”的培训。只是局限于就职前的简单的岗位培训,对工作技能和劳动者能力的培训不足,更不要说进行涉及到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处理等的行为养成培训和职职位向上流动的发展性培训了。据《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企业员工培训现状》显示,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占公司销售收入3%—5%以上的企业仅为8.7%,占销售收入0.5%以下的企业有48.2%。

3、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投资能力弱。《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主要在1000——1500元的范围内,工资水平低于其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标准,再有被克扣、拖欠的部分,其收入相当微薄;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追求时尚,他们日常生活消费和开支占工资收入的44.7%。去除日常花费及补贴家用后,根本无力支付参加职业教育的费用,农民工收入水平过低,个人投入不现实,成为我国农民工培训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实践结合不紧密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主要依托于职业院校及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实施。很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授课内容等方面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并且有些院校把办各种培训班作为创收的重要途径,重招生轻培养,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炼,农民工参与培训所学知识难以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在时间安排上,学校教育学制长且教学计划比较固定,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灵活安排培训时间的要求。有些政府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形式化倾向较重,实际效果不明显。

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1、社会各界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一环。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栏、发放宣传单、设立职业教育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及时向广大农民工群体传达职业教育信息,宣传中央有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深刻认识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人口红利二次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本人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从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1、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壁垒。让长期在城市工作、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逐步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提供配套的保障措施。

2、逐步建立免费职业教育制度。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新生代劳动力预备制的培训”,“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属于基础建设范畴,农村职业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层面的受益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把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划归流入地政府的职教体系中,将其纳入财政预算范围,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为辅、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的意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4、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扶持企业、民间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培训体系的成长,城乡职业教育体系要合作与联动,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机制,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差距,逐步完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不同教育主体有序分工、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三)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及各教育培训机构主渠道作用

职业院校及社会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优化配置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培训模式,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1、职业教育内容要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内容的要求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低层次的、单一性的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培训内容。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适当调整文化课内容,加大实践课比例,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新问题,要在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之上,增加心理、观念和思维培训,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职业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以知识、技能与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知识价值、技能价值和精神价值并符合现实需要,这样才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以说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根据他们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技能高低、就业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分类型、分层次进行培训,并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学校教学尽量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并且给予学员更多的时间提问,把不懂的地方当场弄清楚。

2、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指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讯联系的教育形式。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远程教育能有效满足我国农民工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学习时间不确定性的特点,为实现农民工培训提供便捷服务。在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学习态度、网络环境、上网技能等条件已经初步具备。需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在线授课、答疑要求的师资队伍,充实网络资源,扩大网络覆盖面。

3、将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衔接,采用开放、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一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举办短期技能培训班,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投入产出效应。二是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发展和不断提高学历的要求,将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起来,实行培训学分制度。当培训学分累计达到规定数量时。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免费提供考前培训。

(四)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增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企业要提高认识,在国家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和制度约束下,承担起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的主体责任。

1、要加强校企联合。职业院校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岗前引导和在岗培训,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和必要设备,共同形成富有特色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项目。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架构;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

作者简介:王李(1975-),女,福州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投资、公司治理。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路径与累积研究”(编号:13CJL051),主持人:王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3年院级科研项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研究”(编号:13YY048),主持人:王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专项基金项目“经济包容性增长框架下职业流动、收入分配机制及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研究”(编号:11ZY003),主持人:王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7-0020-04

我国的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74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数为1.376亿人,占农民工总人数的48.82%,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不再“又工又农”,而是彻底地“离土离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虽然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整体的职业能力仍不尽人意。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基本规定,但对如何扶持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至今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法,占82.13%的农民毕业于各类高级专业农业学校,每年有近34%的农民通过各类农业、劳动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岗位培训,接受各种专业性的岗位教育;在德国,占65.23%的农民劳动力在过去五年中至少接受了3年的各类从业培训与学习。而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60%以上是初中未上完即辍学,职业技术培训更是滞后,所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激励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1],是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其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存量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课题。

一、人力资本属性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一)人力资本属性特点

1.人力资本没有使用价值,只有价值。因为人力资本具有主观性、归属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归集于、专属于某个具体的劳动者个人。因此,人力资本在价值方面有不确定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必需要有对应的结构性资本支撑,即利用组织、制度安排来推动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积累的实现。

2.与实物资本相比,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具有较大的未来不确定性,从而使人力资本丧失了抵押担保的功能,不具有完整的抵押担保能力。如专用性“人力资本”会随着企业组织、劳动者个体的终结而不复存在,这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属性之一。

3.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产生“外部效益”。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完成后可以被某个集体所共享,不能被单一企业或者劳动者长期垄断,它可能会被其他群体或者劳动者复制或者模仿,从而给其他群体或者劳动者带来“外部效益”。由于人力资本本身具有传播性、流动性与可模仿性,如通过单位或者劳动者之间的合作过程,就会产生大量、非可控性的传播与流动。虽然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本身不愿看见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但在现实中这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从边际收益的角度,人力资本投资还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属性,人力资本投资后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发生损耗,而且还会带来报酬递增,所谓的“干中学、学而精”就是这个缘由,这也是人力资本收益递增产生的基础,人力资本完成投资后,只要不停使用就会不断增值。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人力资本的上述属性特点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必需保持持续性。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大中城市工作,而且还计划长期在城市发展与生活,他们在农村生活成长中所形成的劳动技能、务工观念等方面的人力资本存量,使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由于没有适应城市工作环境方面的专门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对职业稳定等方面的理念教育,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往往不适应城市的工作环境与要求,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自身劳动价值的潜能。而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可以选择的途径并不多,一种途径是由家庭提供。但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可以支配的资本非常有限,要拿出额外的支出来增加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必然给原生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种途径是向他人借钱,通过借钱的方式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后续教育,但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收期较长且收益不确定,通过借钱来投资,回报不明确,往往也会使新生代农民工本人或者其父辈家庭的债务负担较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放弃继续投资、要么降低各项投资成本,这样也就不能全面达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既定效果,并可能因为本身的投资过度而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中。所以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是通过“同村或同乡”找到工作后,通过“学徒”等方式,“边干边学”以提高自身的岗位操作技能,实现其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2]。

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以及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再就业能力等形成极大的制约,延缓了其“市民化”进程。

二、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机理

据调查,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虽在农村接受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但由于缺少条件与机会,难以获得系列的、系统性的职业教育以及后续岗位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劳动保护及心理辅导等),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生活、成长中所累积的人力资本存量价值随时间和工作的推移而贬值。所以,缺少先进配套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不足的重要原因。

首先,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决策配置能力的强弱。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使其接受更好、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可以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结构,让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更好地领悟与处理各类信息。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快鱼吃慢鱼”,只有更好、更快地掌握信息,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有限的发展机遇。而通过接受各种教育,提高学习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无疑是任何劳动者获取与提升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竞争能力以及工作稳定性与连续性等都与职业教育、劳动技能培训有着较大关系。通过各种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投资,能够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技能和操作熟悉程度[3]。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就业过程也是他们参与职业市场竞争的过程,通过各种岗位培训、职业训练、顶岗训练等方式来锻炼他们的工作技能,使其拥有较为熟练的业务技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与工资谈判能力。在各种岗位中,如:电工、瓦工、厨工、保姆及修理等岗位,其工资收入水平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技术不同,产生较大的收入差距。所以通过各类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技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产技术熟练程度,成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利器。

三、打造“多维度,双驱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新架构{1}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可见,不断创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并从“三个层面、两个手段”着力,打造出立体的、多维的,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当下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多维度,双驱动”职业教育架构详见图1所示。在图1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政府层面的投入,二是企业与社会组织层面的投入,三是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层面的投入。在政府层面,可以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培育方式、技能等级等进行规范与引导,新生代r民工在培育方式方面予以主动选择,企业在技能等级方面予以考察与激励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三个维度”

1.政府维度。在电商经济、互联网经济等迅猛发展的背景条件下,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工作已是常态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也是大势所趋,所以政府需适应经济调整、技术进步以及就业发展等外部新变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不断优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充分利用、规划好新型城镇化大环境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城镇化规划是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及基础性规划,明确了未来我国城镇化的战略任务和发展路径。其中首次提出并强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会带动教育、产业、文化体育等多方面需求的快速增长,这些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起到直接、积极的拉动效应,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与组织,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优化也有促进作用。

二是把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育纳入政府工作职能、业绩考核。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并依靠政策扶持,对投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同时,通过政府的调控、管理功能,提高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经验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并给予职业教育教师职称晋升、科研考核等政策倾斜,以鼓励其投身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中。

三是引导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的支持,特别是大量的理工类院校与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等教育实践模式探索,创新形式,积极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生产与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与阅历,还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把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积累经验用于实际劳动当中,提高工作效率。

2.劳动密集型企业维度。本文所讨论的企业维度,非泛指一般性企业,而是特指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物流行业、快递行业以及酒店等。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15年有关新生代农民工情况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在物流配送行业就业的占比为23.35%,在零售服务业就业的占比为17.12%。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7.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3.1年,其工作经验与劳动技能正处于快速积累期。但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其人力资本更多属于通用性人力资本,即转移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本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对企业的依赖程度也较低;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而言,他们更换工作的成本也较低,如果对工资或环境不满意等,可以轻易做出“跳槽”的决定,特别是经过较好的职业培训,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劳动技能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是如此。这就让企业感到对其培训“不划算”。但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累积利用是以自身活动为前提条件完成的,所以与物质资本相对照,人力资本具有投资杠杆作用,能够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多倍的收益。通过企业的职业培训与劳动技能训练,能够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产效率[4],这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人工效应,即通过增强劳动者个体的工作能力,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及操作技能等,其劳动效果可得到增强与提高,有效地减少、避免发生工作失误与操作事故,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进而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效率。另外,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通用性人力资本的有关工资、报酬等信息在职工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都是透明的。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必过分担心由于个别员工“跳槽”所损失的人力资本投入而放弃通用性人力资本投入的正效用。通过在岗职业培训,可以在其他生产要素、资本规模投入、产出效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仅由新生代农民工生产效率的提升就可推进经营效果的增长。所以,创造良好条件让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引导、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办“内部学校”、“以岗带练”、“以老带新”、“干中学”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所聘用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能够主动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外源性动力的作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可极大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累积的增长。

3.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维度。相对而言,国家当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础教育比较重视,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据调查,部份新生代农民工虽在农村的时候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但由于缺少条件、缺少机会获得系列的、系统性的职业教育以及后续岗位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劳动保护及心理辅导等)机遇,致使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生活、成长中所累积的人力资本存量价值随着时间和工作的推移而发生贬值[5]。面对客观实际,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应通过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积累工作经验与资历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应是其强烈的内在动力与需求。并且必须强化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学习、继续学习、不断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职业培训、在岗教育以及电大(网络)、夜大进修等机会,将有限的工资收入用于个人教育与培训中,不能成所谓的“消费族”、“品牌族”、“月光族”以及“透支族”,并且利用各种“干中学”的事半功倍的机会抓紧“充电”,为将来获得持续、稳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对本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强烈能动性的良性机制。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双驱动”

1.职业教育模式的驱动――由培训向培育转变。培育形式上分为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育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在线教育培训,通过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在线课堂、新型职业实训基地实行全过程培养;培育内容上分级分类培训,要找准定位,并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特点,分梯次、强参与、重实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职业教育成效的驱动――由定性向定标转变。大力推广适应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特点的工种技术等级证书的评定工作,并尽量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各项福利相联系,让新生代农民工在专业技术发展方面有渠道,以鼓励其工作技能的提升。对于各类证书的认定管理,要满足权威性、规范化和易操作。按行业遴选,按需求确定,认定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新生代农民工自愿、有用为目标,认定对象以区(县)级为主,认定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且劳动技能等级认定要走标准化、规范化与通用化之路。管理环节应全程管理、建档立册、计算机存储、证书年审等。通过职业证书评定,不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获得资格认定的环节都应是免费的,即应由国家财政负担,而不应由新生代农民工负担任何环节中的任何费用。获得资格认定后的收益也应是明确的,只有这样新生代农民工才有真正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减轻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后成果考核及成本控制难的压力,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a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换档期,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级技术人才,打造立体式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劳动素质,增加其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尤其是能够弥补新生代农民工初始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不足,对我国经济转型,提升劳动大军就业与创业能力、改善产业素质,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甚至是夯实综合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1}本文所指的职业教育架构是指在特定时期,针对的特定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为实现其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由多方参与投入、形成的立体式的职业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继平.学习贯彻十精神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2]王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14(4).

[3]罗万纯.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3(2).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定位

2019年7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打造复合型人才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助于落实教育方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

一、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57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党和政府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2015年,根据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举行,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教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这是推进劳动教育的强大动力,因为劳动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的传承。2020年3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不仅标志着新时期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覆盖,也为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二)劳动教育需要体系和制度化保障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进而满足服务社会的外在需要。因此如果不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劳动教育就会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只有建立起自身的运作体系,劳动教育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了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时代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制度化保障,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有助于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身心健康的医疗人才。

二、劳动教育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关键阵地劳动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事情,而学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主战场。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受城市化、独生子女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高等职业学校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医学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具有良好的医德是第一位的,而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医德的形成,因此劳动教育应成为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重要阵地,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劳动价值观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最新的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纳入课程设置中,强调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形式,而是各种教育的统领,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果能够较好地发挥劳动的穿针引线功能,依托课程体系构建劳动教育体系,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把劳动的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环节中,就能通过劳动教育这一有效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塑造劳动习惯,有利于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专业特色鲜明,要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实践能力既包括临床操作能力,也包括临床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认识到既要加强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医学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被纳入了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设立“劳动教育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校爱专业的品质;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会生产工作;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等。劳动教育课作为医学专业课的强有力支持,成为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劳动教育课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应该遵循教育的根本规律,即社会发展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现实社会中劳动被轻视、被淡化等问题的迫切需要,是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现实要求。第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劳动教育课与德智体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两手抓”,但不能“两张皮”,要结合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特点,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认同劳动、参与劳动、劳有所获,化被动为主动,让劳动教育深入人心。第三,建立规范的评价机制,既然把劳动教育定义为课程,课程就要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评价可以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不仅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维护了劳动教育的严肃性,还保证了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职学生训练手段职业技能

随着现代科技、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职业劳动正向着复杂化、节奏快、强度大、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虽然普通的体育教育也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但它不适合职业教育“抑其过而补其缺”的特点。职业劳动的身体活动部位、运动轨迹多是局部的、重复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必然会影响其劳动技能的提高。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身体发育的可塑性很大,如果能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炼,则会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提高大走捷径。因为体育运动中许多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耐久力、动作协调配合、注意力和观察视野等,正是许多职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1、紧扣职业活动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是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职业体能素质成为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分析不同的职业劳动对从业者身体素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要研究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什么不同的促进作用,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实用性身体训练,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相应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有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教育知识;强化发展对职业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水平的稳定性;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

2、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人教学内容

树立了终生体育的思想,才能自觉自愿地进行锻炼。作为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师,一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方法;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如运动创伤的预防、锻炼效果的评价、运动中的自我监督等。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3、实用身体训练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的体现。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对人的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健的体格,对生产活动的适应能力也要比一般人强,能够态度明确,意志坚定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研究发现,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直线相关关系。实用身体训练的含义就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军事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体的要求,学校的劳动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参加生产活动时,能够迅速地了解工具,掌握工艺,适应生产条件。这一切只有在他们具有对职业十分重要的身体训练水平,具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能够灵活节省地完成必须的动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提出建议

1、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用身体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及相关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心理素质的陪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身心俱健的高素质劳动者。

2、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材,突出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也要考虑高职设立专业的特点,突出职业特色,结合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社会风俗、高职生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大限度地使人体适应职业劳动所必需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需要,并使之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要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实用身体训练的内容。体育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制定必要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职业实用身体锻炼的习惯。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在与时俱进,所学专业不断变化。因此,体育教师不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不行的。首先,体育教师要和专业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内容、劳动特点,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内容、课程配置形式、考核方式要抛开以往强调系统性、统一性、竞技性、规范性、纪律性的陈旧模式;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征求专业教师对体育课教学的意见,以使教学有针对性、实效性。对特殊专业的课程,可自编教材,以求更好地搞好教学。

5、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试论课改提高劳技教学质量

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动员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大地振奋了党心,鼓舞了民心。在最近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殷切期望,并对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教育系统更加办好教育、社会各界更加支持教育,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深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

五、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8

【关键词】 科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1

1 课题研究,指导发展

1.1 “科创”教育构建的理念

把握现代劳技教育的目标,强化劳科创教育的整合,发挥课程的共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劳技学习空间,提高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就是提高劳技课本身的质量,现代劳技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 “ 劳技、科技、创造” 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性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技教育充分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课是人文精神与劳科创教育结合的典型课程,它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劳创教育整合的道路已经开通。这是现代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全符合当今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1.2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模式

以劳技动手实践为基础为原动力(称为“帆” ),以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重点(称为“船”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称为“航向” )。

1.3 “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体化”教育已经从认知领域拓展到情意领域,改变了科技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学力教育充分整合,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格完美同步,走出了一条“科劳”育人的五彩路。

2 课程改革,适应发展

进一步深化“生活与劳动”课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知识编排重复等“浪费”现象。加强劳技课与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以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调整“生活与劳动”课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课、现代科技课)。

2.1 优化“创造教育劳技课”

在劳技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我校生活类多数内容归于常识课,手工类部分内容与工艺美术合并。强化了课内课外创造教育劳技课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

①借题发挥,引导联想。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启发联想,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师生的互相启发,培养了联想的品质(方向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小发明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

②改变原有,发展求异。

在劳动技能传授课中,我们始终以学生的“动”为劳技课的主要形式。让智慧在手指尖上闪光。学生浓郁的创作兴趣,敲开了了五彩的智慧门帘。

③展示形态,启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火花。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原作品引导学生变式想象。如在拼盘比赛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由此及彼发散式的想象力,每人给拼盘取一名,并进行广告语比赛,学生在联想中驰骋万里,想象创造。

2.2 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我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见景生情,揽物感怀,思绪万千,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在上课中我们应强调“四个主导” 。发挥教师组织驾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教师动手演示的主导作用。

3 科劳活动,主体发展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落实了“ 四个突出” :突出“ 玩” 中学:激发兴趣。突出“ 创” 中学: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突出“做”中学: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出“用”中学: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劳科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 五个学会” :学会关心环境,学会实践研究,学会创造创新,学会科技服务,学会科学评价。

3.2 小科学院的日常活动是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主体研究中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课、结题、科学小论坛、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 ,指导主题活动的普及。

3.3 增学力――铸造科技金钥匙

①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在活动方式上我们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在智能学习上,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如低段通过小种植、小养殖着重训练用感官观察;中段通过劳技制作着重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后,找出异同点。科学方法学习的层次由“低级科学方法加工”向“初级科学方法” 递进,科学知识学习的层次由对事物的感知发展向理性思考递进。

②模块主题课程优化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9

关键词:小康社会;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就业;城市化;终身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法》)因此,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当代世界是原始落后的生产力技术、农业文明时期传统的生产力技术和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并存的世界,也就是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并存的世界。这种生产力水平特征在当代中国同样非常显著。然而,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贵在“新型”,既针对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又和世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相对。至少有四个创新点:一是回答了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即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中国要想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实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二是引发人们思考中国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有的还处于初期,有些发达地区如北京基本上处于后工业化时期。也就是说,我国还是一个原始、落后的生产力技术、农业文明,传统的生产力技术和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等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并存的社会,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同时存在。三是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既强调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也不忽视工业经济、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四是面对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加强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加大高新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处于核心地位。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不同经济和产业结构及劳动方式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求。

有人预言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但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 4.4%、日本的4.1%、德国的5.6%,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一个从业人员相当于我国20多个劳动力。我国加人WTO后,在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同样的配件,我们组装的手表不如瑞士,组装的汽车不如德国,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问题,表现在生产技术型、技能型人员的结构性短缺。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企业的1.4亿名职工中,高级技工仅为 3.5%,不足500万人,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有关资料显示,在电力行业的138万职工中,高级技师和技师不足总数的2%;在建筑行业的9万多家企业、3400多万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高级技师不足0.3%,技师不足1%;在煤炭行业中,有 96%的企业缺少机电人才,88%的企业缺少有利于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设备、新技术使用人才。求大学生容易,找高级工难,已成为各地、各行业的普遍现象。缺乏高级技术工人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而且体现在新兴产业中,仅计算机软件行业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就达42万人(据新华社2003年3月12日报道)。

发展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足够数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则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提高全社会劳动力整体技能素质的必由之路。换言之,如果说研究开发高新科学技术是中国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动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推广应用高新科学技术的杠杆。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必然影响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

二、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

当今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对人类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开拓了新的空间。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突破,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这样紧迫。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工业社会最明显的特征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其本质是劳动者素质的高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证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大军。在国民收入全部增长额中,有 70%以上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的,而其中 30%又是依靠工人的高技能水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一个国家的资金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引进,设备可以引进,少量的科技专业人才也可以引进,但是劳动者的素质却不能引进。’’更何况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巨大,必须立足本国,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从人口角度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至关重要。人力资源并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的,而是需要去开发和建设。教育部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2002年)的报告中提出:“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把开发人力资源与走向教育强国作为中国政府的宏大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上海教科院胡瑞文教授有一个研究观点给予我们启示:人力资本发展的滞后使我国失去了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战略机遇,而现代教育体系建立的滞后又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积累。未来20年将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教育与人力资源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才是中国成为强国的战略选择。从生产性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来看,未来20年,中国惟有人力资源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同时,过去20年不仅中国GDP增长了5.4倍,而且总人力资源存量也翻了一倍,已经从世界人口大国成为人力资本大国,这成为中国21世纪经济持续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最大优势和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面对如此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建立和形成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条件。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地,但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是新世纪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终身化、社会化是人力资源能力开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

就业是民生之本。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期和经济结构战略性结构调整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数量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失业。另外,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亟需就业。就业压力问题是中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到2002年底,全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总计有2200万个左右,而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 1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矛盾之大可想而知。概括起来讲,目前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其根本出路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各种就业门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既要努力发展高尖端产业,使我国经济在国际上具

有竞争力,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就业。据测算,上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增加就业岗位不足100万个。这是因为随着科技发展进步,劳动技术含量提高了,劳动力就业容量相应缩减了。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其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在推进技术进步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不断扩大就业。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制定、实施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各类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劳动力就业。帮助城镇居民自主创业,不仅要解决好启动资金问题,如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减免一定的税费等。要提高就业质量,还必须提高就业者的文化水平、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这就要依靠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因此,加强岗前的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职、转岗、再就业的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扩大就业机会、提高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乡村文明走向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或迟或早都要实现城市化。据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中等发达国家为50%,高收入国家为79%。而我国2002年城市化率只有39.1%。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比例将提高到 75%。今后20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20年,预计 2020年达到60%。从现在起城镇人口年递增速度为 2.7%,到2010年提高到48%。

城市化的根本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的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口总量多,农民基数大,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数量相当庞大。据有关资料测算,按照现行人口政策执行下去,中国的人口峰值将会达到16亿,如果城市化水平以75%计,城镇人口总量将达到12亿,总计有6亿左右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据新华社公布的消息,2002年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是4.8亿,其中3.2亿为农业劳动力。我国外出务工农民超过9400万。可见,目前我国农村已有1.6亿左右富余劳动力,每年还以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但人增地不增,增加的富余劳动力不得不寻求农业以外的出路。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这种态势要持续20年左右。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为6年,很多进城寻求职业的农民大多只接受过普通初中教育,除了有一身力气外没有多少劳动技能,加强这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大量民工进城务工。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在全国各级各类城镇务工的农民总计大约在 8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目前虽然已经在城镇从事劳务,但很多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不了先进技能劳动的需要,如果不接受新的职业培训,终究要被淘汰。

为此,教育部提出“农村转移人口教育培训工程”,提供农村转移人员教育培训“护照”。为了实现 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在接受农村人口较多的城镇,设立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灵活多样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用性的教育培训项目(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为农村进城人员(主要是初中高中阶段)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他们在城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村转移进城中的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拥有与城镇人口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水平。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三步走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目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建设的薄弱环节,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难点。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传统的甚至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劳动技能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的速度不快,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地方仍然是传统的劳作方式占主导地位。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速度,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现代

生产技术,让广大农民掌握从事机械化生产的技能。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农科教结合”,是促进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措施。农村职业教育或农业职业教育如何为发展农业、改造农村、富裕农民提供有效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一直是政府倡导、社会关注、教育界参与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曾经作为骨干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课题:中国职业教育的最佳模式研究。我们选择了农村职业教育这个重点,并选择了北京农业学校“科教兴村”案例作为实证。通过研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三农”服务是农村职教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展农业、改造农村、富裕农民是农村职教为“三农”服务的基本内涵;项目培训是农村职教为“三农”服务的切人点;农民创业培训是农村职教为“三农”服务的核心;农户和农村社区是农村职教为“三农”服务的主要形式;“农教双赢”是农村职教为“三农”服务的互动效益。

六、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离不开职业教育

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任务,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正因为如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成为 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国际社会和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现代教育思潮,反映了信息化、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仅成为一种社会发展方式和社会需求,而且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这一教育方针的新的表述内容,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国民服务的性质,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人民大众的共同权益和机会。这既强调了教育的发展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也体现了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一致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需求随之增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新知识、新科技、新事物层出不穷,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进行。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变化,以利于更好地解决工作和就业问题,学校的一次性教育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就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培训市场中自费参加培训的比例日益加大,说明教育培训已成为人们职业和就业的内在组成部分和内在需求。二是提高生活质量也开始成为人们的需求。生活质量提高必然要增加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含量,这种趋势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社区教育中已经有所体现。通过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实用的学习条件。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一个集合概念。对象上涵盖从少到老、人类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或个体;内容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种方面;形式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及社会学习机构;从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终身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它是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制度、一种体系、一种实践。实质上反映了教育和社会一体化、工作和培训一体化、生活和学习一体化等特征。横向沟通、纵向衔接、职普融合、内外一体,构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这是具有鲜明跨时代特征的崭新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从观念上破除了把人生分成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一次性教育的局限,确立了终生教育的思想;批判了应试教育(主要针对我国)的顽症,确立了素质教育观;改变了学校教育封闭单一的教育弊端,树立了开放性的大教育体系;动摇了传统的人才标准,确立了新型的人才质量理念。从实践上其现实意义在于: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和价值;有利于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为人的个性化发展和人类的整体进化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及合理利用,实现教育收益的最大价值。对我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二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三是有利于实施和推动教育先导发展战略,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步伐。正如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的:“终身教育是正在使整个世界教育制度革命化的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观念。”“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状态、一种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紧密联系,也体会到了两者的不同,即终身教育更多地从教育机构的改革、强调各种形式的教育整合在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社会则重视社会对教育的参与及社会自身的建设,强调社会为每个

社会成员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和条件,它把立足点放在学习者或社会成员上。换句话说,终身教育重在改造教育部门,学习型社会则主要不是改造教育,而是要改造社会,建构一个有利于社会成员学习一生的学习型社会,使整个社会学习化。

学习型社会既赋予学习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地位,又赋予社会以新的特点。学习不仅成为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终生的活动,而且是社会群体从家庭到单位到社区的全社会的活动。学习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反映未来社会形态的重要内涵之一,学习型社会则是社会进步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潮和社会理想,形成的挑战和影响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终身教育思想相联系,是对传统的封闭、垄断和终极性学校教育体系的反叛。如果说终身教育从纵向强调了人的受教育的上下连贯,那么学习型社会则更多地从横向上反映学校与社会的左右联系。这种纵横交错、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正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其次,是对传统社会的改造。传统社会中一方面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另一方面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很少。学习型社会描绘了这样的蓝图: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是普遍的社会行为和价值选择,整个社会无处不具有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包括跨国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沟通。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职业教育既是与经济和市场直接联系的、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就业教育,又是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和全体社会人员的全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终身化和社会化是人一生发展的需要,是学习和劳动间循环往复的重要内容。一是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的产生、发展与理论研究,孕育、培植和丰富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和理论。二是职业教育的实践成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最活跃、最有特色的部分,职工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企业教育等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新鲜的内容和形式。三是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特征,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与终身教育一脉相承,奉行终身学习和社会化学习的思想,是提供时间最长、享用人最多、内容最广泛、形式最灵活、最能体现教育公平和民主的一类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发达与否,是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程度的标志。四是职业继续教育是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它是一种以补缺和拓宽知识面以及提高科技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多指大学教育之后的延伸,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职业继续教育,才能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化社会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中,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潮.找大学生易找高级工难(N).中国教育报, 2002-04-14(3).

[2]中国社科院.预测小康[N].北京日报,2003-06-13.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10

  自建国以来,“五爱”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82年,“五爱”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在中央和国家教委颁发的一系列德育工作文件、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中,也一再强调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小学阶段的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中阶段的目标:“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再次重申把“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五爱”教育充分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系,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五爱”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德育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但是不能降低德育目标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将思想道德教育“中性化”的倾向,坚定不移的坚持“五爱”教育的正确方向。

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赋予“五爱”以新的时代内容。要把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爱人民同培养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结合起来;把爱劳动同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把爱科学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祖国“四化”而努力学习结合起来;把爱社会主义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五爱”教育搞得既生动活泼,富有时代特色,又扎扎实实收到实效。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它要受制于社会需求各因素及其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拟从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分工、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四个方面来探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中的不同工序配置不同的劳动力,实行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本身的划分,即统一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二是劳动者的划分,即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固定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一切分工都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统一体①。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类。前者是指根据生理特点以性别、年龄的差别实行的劳动分工,后者是指根据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产力这个人类社会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正是通过社会分工转化为渗透社会一切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专门化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既非从来就有,亦非永远不变,它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改变。

原始社会的人类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而不是社会分工,既无职业,也无职业教育。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交换逐步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因此,中外奴隶社会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职业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以发展,既有培养政府官吏、自由职业(如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也有培养手工业艺人的学徒制教育。前者融合于以政治伦理教化: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后者则隶属于家庭、作坊或行会,都反映出当时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性和非制度化。

近代社会的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和生产自动化三个阶段。产业部门的分工日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产业领域中日益分裂出越来越多的独立部门,这种趋势造成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化和精专化,社会职业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特征,职业流动机会不断增加,职业等级观念渐趋消失。各种职业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职业的价值取向也以市场为导向。

与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近代以来工业社会中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独立化与制度化,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学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分工的门类和技术结构相适应,分化出系统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而且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规模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二)职业教育由服务于“自发”的社会分工走向推动形成“自主”的社会分工

1.“自发”社会分工阶段:职业教育的等级性、入口性和片面性。原始社会的分工是原始自然分工,此时期不存在专门的职业教育。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为马克思所谓的旧式分工。在这种分工中,人是被动的、不自主的、不自由的,这是“自发”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职业位置主要通过直接继承而来,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甚至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力基于不同的技术和教育进行分工之前,阶级结构的复制也完全通过资产阶级后代对物质资本的继承来完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中,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不被正规的学校课程所接纳,并且与家庭、作坊或行会的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下层劳动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在现、当代社会,社会分工的差异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日益由个体自身能力及其受教育水平决定。个体的地位、收入也日益依赖于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与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年限数和所获得的教育证书密切相关。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机制分配个体进入到阶级结构中,并将这种阶级结构合法化。因此,教育代替出身成为当代社会分工的主要机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工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尤其是学术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成为那些在学术教育系统中所谓失败者的收容所,而且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毕业生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社会的下层。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重要缺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培养和传授个体进入某一职业的“入门技术”,忽视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致使个体被终生嵌入某种低层次职业当中,造成个体发展的某种片面性。

2.趋于“自主”的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将要消除“自发”的分工,成为自主分工,即消灭人类劳动分工的固定化,消灭人们终生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职业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即包含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职业同时适应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对己”和“对群”的双重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1999年4月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即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此次大会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科学技术飞快进步以及从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回应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科林·鲍尔在会议上作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10年计划”报告,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人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人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②。这次大会慎重地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是培养合格创造性劳动力的一种重要教育系统。可以说,当代职业教育应当越来越成为推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加强个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自主性。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它具有三种内涵:(1)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的内容、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3)国民经济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我们习惯上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业结构、投资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等)、进出口商品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教育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③。因此,教育事业,包括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都是经济结构的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透析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和促进的本质与方式,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

人类经济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复杂与成熟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尚未形成结构,社会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因此也不存在职业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分化并定型成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而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社会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伴随着上述经济因素的变化,技术结构也不断成型。但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只要附设于手工作坊,即可满足生产力培养的需要,而生产技术的低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科技含量的不足。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型之后,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使职业教育出现学校化的倾向,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而大大地拓宽,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和协调,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而且,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并日益重视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教育。

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产业中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比例的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的日益增加,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都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结构的管理者和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从而在整体上促使经济结构得以发展变化。当然,这完全要诵过人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中介来实现。可以说,职业教育通过为经济结构的发育提供优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吻合,从而使人的意识对经济结构的发育发挥优化的影响,并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绝非消极地适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便证明职业教育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近现代德国就得益于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当它首次设立职业学校时,并不比英、法等国发达,但其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行,最终使其生产力得以发展。这可以说明,职业教育是动态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并且对其产生能动作用。 三、社会进步

技术,从广义来说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技术进步采取渐进和跃进两种方式,并且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与改造——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④。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调整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实际上首先导致知识扩展,使知识更新加速,从而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对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技术传播、扩散和创新又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与之相伴的教育,因此,良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培养产业部门需求的人才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对此要做出积极而又妥善的回应。

1.职业教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技术进步不仅使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如核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等,这些都促使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向高层次发展。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持续变化,导致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要,甚至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以及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部门如广告,也产生了对介于学术性专业人士和手工工人之间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零星的高职学校,时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产业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断加强。20世纪60年代之后,企业日益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且将公司职业培训与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相结合。如日本广泛开展的企业内培训,是二战后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大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繁、技术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往往会老化,跟不上新形势。日本通过企业内教育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企业内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是以培育新工人、技术员、监督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顺序开始的。其特点有三: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育;二是为已就业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三是将企业内教育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工具”。

(二)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人类技术进步的趋势总是机器代替人力劳动,因此,技术进步也总是造成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多余的劳动力需要从该生产领域中转移出去,并且可能会被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部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部门所吸收。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劳动力曾经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使一大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从业人员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尤其向知识、信息产业部门转移,这使人们的职业变换、人才流动都变得异常频繁。

从历史发展来说,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工业部门转移时,职业教育便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并且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和结构。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转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比如我国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便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中也涉及这一问题。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企业结合,实现“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大量培养各级各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本身对于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个体而采取“产学合作”和“产学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自身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将职业学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科学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推广,这对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的渠道。

四、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何谓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因此,为人们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人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它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市场管理非常严密,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为个体进人工作环节做一般性准备;二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

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异常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分析。

[注释]

①解战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5.

②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述评[D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173.htm,1999.

③靳晓黎.经济结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36.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范文12

扎根农村,扎实做好学生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现场会活动报道

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红、绿、蓝、金、银“五色教育”,区教育局在局长和教研员带领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劳动观念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大力弘扬传统劳动教育,立足学校实际,打造学校特色,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我校于12月11日代表区参加了全市劳动教育现场会展示活动。

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农村学校,现有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大多需要寄宿,结合农村地域特点,依托“五色劳动教育”理念,学校确立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根基,整合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扎根农村,扎实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助力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掌握生活、生存技能;从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区教育局非常重视此次劳动教育现场会活动。在展示活动中,孩子们现场展示了手工掰苞米、扒玉米、搓玉米粒的过程。同学们利用废弃的玉米叶子通过搓、剪、贴、编、粘等工序制作各种玉米叶的手工作品。现场会上展示了许多学生的制作的杯垫、坐垫、小筐、玉米叶花、草鞋、玉米台灯等精美的手工作品。

高年级孩子帮家长做农活是他们周末的必修课,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出力流汗,更能感受父母的辛劳与不易,从小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制作手工作品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劳动兴趣与劳动技能,激发了学生尊重农业劳动,珍惜农业劳动成果,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