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教育的含义

时间:2023-06-30 17:22:35

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1

一、生命教育内涵

纵观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有关研究,许多学者都对生命教育的含义有系统的阐述。刘翠花等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2]。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奠定基础。”[3]许世平则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4]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生命教育的含义上,诸学者尚未达成一致,但是大致上可以得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我们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泰戈尔曾经这样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起点,这是生命教育最好诠释。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1.苏霍姆林斯基智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智育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量的积累。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他的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的时候,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5]。在智力教育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人的智能的发展,美好心性的培养以及人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加。这样的教育目标为我们探索生命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逻辑中,要想牢固掌握和记住所学的知识,必须深入理解它,而要真正理解,首先有赖于独立阅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细致分析和准确判断[6]。关于个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很高兴沃洛佳的母亲对我讲,这个十岁的少年沉思地、聚精会神地埋头读书,好像有什么东西使他情绪激动。我劝他的母亲说:‘不要破坏他的这种情绪,不要对你的儿子说去找你的同学解解闷吧。这是他在进行自我教育,是学校里获得的精神上的弹药在起作用。’阅读一本好书,阅读一本激动人心的书,或者反复地阅读它,这是人精神活动中一个最丰富的内容[7]。”

苏霍姆林斯基还很重视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对现行课程中所包蕴的生命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8]。苏霍姆林斯基抓住一切适合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科教材资源,利用科学的原理使学生明白生命过程的始终和延续,理解在人的一生中,人是要死的,但是整个人类却是永存的。生命教育的实施贯穿在教与学的始终,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道德教育是他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要使儿童深刻地懂得: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受到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9]。

在道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多多地体会和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表示关切并从认识上初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他非常注重对孩子道德情感的培养,并认为道德情感主要从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三个方面来培养,培养学生细腻地体察感受人心灵深处的忧患、不幸和郁闷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倾心于道德教育实践,认为道德教育应贯穿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细腻的感情,使学生对一切不幸和痛苦充满敏感和同情,并有义务感去帮助人,克服困难,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道德习惯就会对幸福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为自己,还要为别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和满足。为了使孩子们做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学校教育应培养孩子关心、珍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树木、花草、禽鸟、动物,激励孩子去关心人,首先是母亲、祖母、父亲和祖父。在开学的第一天在校园里为亲人种一棵苹果树,并精心照料,等果子成熟的时候献给自己的亲人,如果孩子觉得这是最快乐的时刻,那么道德价值就已经灌输到孩子的心灵深处了。

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2

传统美德孝心节俭爱劳动自强爱国志向高远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和积淀了许多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不仅包含了古代传统美德,还包含了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思想经过历史发展,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也使我们后人能得以躬仰和实践。

一、教育孩子有孝心

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孩子真正培养起孝心,对他是一种前进的动力。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时,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真孝敬长辈,就应该在离家外出时,自己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时间较长,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

二、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新的时代,应该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第二,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第三,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会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

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劳动光荣,劳动神圣,劳动伟大。养成劳动习惯,习惯是一种自主、自动的行为,养成劳动习惯的人,不劳动反而不舒服,他们眼里总有可干的事情。这样的习惯不通过长期训练、培养是形不成的。劳动需要动脑子,干什么活有什么样的干法,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技巧需逐步掌握。任何劳动,由于技能水平不同,会有快慢、质量好坏的差别。因此,掌握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层面。热爱劳动的教育主要通过劳动实践进行,光说不练是不行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都应安排,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学校安排的集体劳动,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双休日、寒暑假安排的劳动量应该稍多一点,最好干些比较复杂的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劳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必须注意不应简单地把孩子当劳动力使唤,不应把劳动当做惩罚的手段,不应简单地以金钱和物质对孩子的劳动进行奖惩。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失误,不能训斥和责备。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

四、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祖先历来告诫年轻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对老年人也倡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自强精神。培养孩子的自强精神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第一,帮助孩子树立奋斗目标,没目标就没有奔头。每个孩子情况不同,目标要切合实际,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就及时肯定,孩子就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点自强精神。第二,帮助孩子成功,每个孩子都有成就动机,问题再多的孩子,也渴望有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帮助孩子订出了具体奋斗目标时,还必须有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在追求成功过程中,遇到困难最需要支持、鼓励和具体帮助,这是培养自强精神的关键。第三,变责备为激励。缺乏自强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教育者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

五、培养孩子的爱国心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3

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呢?同学们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船员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导语引入中渗透德育

这是课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德育的价值显得较大缺损。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谈话法、迁移法、复习法、提问法……只有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例如:《白公鹅》一课,我用了对比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又可爱。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板书:白公鹅)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地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三、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我的战友》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断中,我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然后抓住描写外表的重点句子:“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来剖析的内心世界。提问:为什么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像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教育。

四、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情”,即教师的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感情深处,使他们在道德感上受到深切的影响。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我们讲授了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激感,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些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学完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穷人的生活。教师这时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又如在教《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我结合课文从三个方面讲了为什么“劳动最有滋味”,特别在文章末尾强调“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是的,只有“仔仔细细”的工作态度,才会有“妥妥贴贴”的工作效果。“五一节”是劳动节,是劳动者的光辉节日,这一天表扬了许许多多的出色的劳动者,他们被评上各级劳动模范,戴上了大红花,他们都是这种“妥妥贴贴”的工作效果的典范。自古以来,劳动就是光荣的,我们应“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通过明晰的讲评,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五、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分析,包括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尤其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将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体会出来;再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朗读和表演,范读、赛读、感情读等等,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

六、在拓展延伸中渗透德育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4

一、劳权意识是时代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要求

劳权,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处于现代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利的总称。它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一,劳权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其二,劳权的具体内容是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其三,劳权所涉及的是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的比劳动权利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劳权又有个别劳权与集体劳权之分:个别劳权是指由劳动者个人享有和行使的与劳动有关的权利。其权利的内容主要是工资、工时和劳动条件等劳动标准方面的权利,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与卫生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集体劳权,又称团结权或劳动基本权,是指劳动者运用组织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包括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的权利、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等。是否具备劳权意识,关乎劳动者权利保护成效的高低。劳动者较高的劳权意识,有助于督促用人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劳动者权利保护机制,有利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善,促进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乃至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

步入21世纪,我国大学教育也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想一步到位越来越难。社会的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有了新的要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职业教育很有必要。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受过职业训练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以满足社会经济结构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中都存在共通点:培育大学生劳权意识不可或缺,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理想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几个方面。倡导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有其深刻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把重心放在培育大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之上,强调目标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的职业,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大学生劳权意识的培育,导致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就业陷阱时不知如何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诱惑下,用人单位受降低用工成本的驱动,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和解雇成本的法律责任,往往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以就业协议签订代替劳动合同签订。此时,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懂得依据《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此外,试用期的滥用,合同的短期化,格式条款包含诸多“霸王条款”,都使得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规的宣教,使之具备劳权意识。

二、劳权意识养成有助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劳动者具备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职业素质对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次,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方面。比如,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

职业能力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由上可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我们培养的人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因而,我们在不断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必须将其外化为职业能力,使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权作为基本人权,是人权的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关系市场化、货币化的产物,是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作为公民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许多行业已经或逐步走出计划经济篱笆,教育业、中介行业和部分农民均已走向市场,劳动者的市场观念、自由选择意识和劳权意识的加强,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法治国家的确立。劳权的确立与保障,为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中,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低下或存不良记录的劳动者都将难以生存。而劳权意识淡薄会产生面对就业陷阱束手无策或非理智解决纠纷的窘境,劳动者漠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信用缺失,劳资关系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畸形发展。因此,需要注重培育并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劳权意识,促进大学生内在基本品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其职业素质与能力。

三、劳权意识培育与职业教育契合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并涉及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不断满足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又应该包括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或者说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切需要一支知识广博、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努力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信任,既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和挑战,又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为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学校教育。必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课程结构,强化劳权意识培育。在专业知识上,要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把劳权意识培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去。对于个人而言,职业可以满足生存、温饱、发展的需要,是谋生的手段,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实现生存的需要,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安全需要。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对职业的选择,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获得职业必须通过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学校教育在此就显得极其重要,必须利用专业素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载体,使劳权意识与职业课程契合作用大学教育之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我教育。虽然每一个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人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直接的动因。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准备积累阶段必须注意劳权意识的养成,使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准劳动者。通过包含劳权理论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学习与探讨,将会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个体力量与劳动群体力量的差异,为了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断努力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为了能够尊严且体面地劳动,需要有勇气通过自身或集体的力量去争取。可以说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实质上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高职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carrying out by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on concern to the whole society, but als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lore an important topic in depth.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pecial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four aspects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vocational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6

上海 学校工会与上海 学校本着合作共事的精神,经充分的集体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特签定以下合同。

总 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签定合同,协调学校与劳动者群体及其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保险福利,建立良好稳定的劳动关系,共谋学校的发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依据,协调学校与职工权利义务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学校、工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2、本合同是双方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双方在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效益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不断提高学校的劳动标准和保险福利,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

3、本合同对学校和学校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学校与职工个人签定的劳动合同(含劳务合同)不得与本合同相抵触,劳动合同(含劳务合同)规定的劳动标准和保险福利低于本合同的,视为无效,并以本合同确定的劳动标准和保险福利为准。

4、学校制定或修改各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均应符合本合同的规定,并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听取工会意见,取得工会的合作。

劳动报酬(含工资协商)

1、本合同的劳动报酬是指教职工按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劳动后学校应当支付的基本工资。

2、学校支付给职工的基本工资由双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以工资集体协商按如下形式确定。

a、工资基数根据本区、镇的工资发放水平和学校经济效益由签约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上海市公布的最低工资额;

b、基本工资额不含加班加点费、交通补贴、伙食补贴、高温补帖、有毒有害工种的营养费补贴及相关的劳动福利待遇等;

3、本合同期内,在学校经济效益增长的条件下,职工的工资水平在原工资基础上实行同步增长。

4、工资发放时间:固定于每月 日发放。学校不得无故拖延工资发放日;

5、工资应当用人民币支付,不得用实物、欠条等形式代替;

6、职工劳动报酬以计件形式计算基本工资的,应以劳动者在规定的8小时劳动时间内最低能完成的劳动量所得到的报酬不低于日平均基本工资。

7、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学校应积极支持职工参加工会活动,并照发工资。但职工在参加工会活动前应征得学校同意,不得擅自离岗位。

8、加班加点劳动报酬计算方法:

A、平时延长工作时间按基本工资的150%计算报酬;

B、双休日加班时间按基本工资的200%计算报酬;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7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有着其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内容,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是最有活力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本文就针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艺术教育会为更多教育者所接受。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在德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含有这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艺术教育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样,有着共同一致的教育目标,都是着眼于完善人的的伦理结构,而相对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刚性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它的实行更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以艺术为思想道德的教育媒介,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讲授式的抽象说教形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成为令人欢喜的积极活跃的接受形式,更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道理进行情感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唤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感,促使他们受教育的自由和心理意向的明朗,更有益与促发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更有利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艺术和教育在智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着组织和瓦解的影响力,痛苦愤怒的情绪有损于人的智力操作,而高兴愉悦的情绪则更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而艺术教育则重视形象性的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熏陶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美感,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感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美感成为受教育着进行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发因素,激发受教育者接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各项心理活动和大脑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情绪效能。而且,艺术教育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这种媒介,生动具体地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有效地提高了受教育者智力素质中对知识质量、水平层面的构造,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经久不忘。

同时,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算,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右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图形、雕塑等鉴赏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还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人的右脑是想象创新的大本营,主宰着人类智慧的发挥,关乎着人是否才思敏捷。因此,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主动性,更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更高更远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感官的增强,也有利于人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因此,受教育者的体质结构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教育的功效。而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和体能。

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质体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魄。而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他们按照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自身塑造,而且可以将建立的美的形式应用于体育技能上,通过展现优美的动作和灵巧舒展的身姿,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动作美、造型美和谐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形象参考,能够激励受教育者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达到艺术教育中所富含的审美自由、审美创造和审美超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体魄的发展,进行活力四射的生命追求,将美感洋溢于坐立行走等所有的行为中,凸现个人的教养和精神。

四、艺术教育在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落实和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教育媒介,往往会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特殊感受。当美的客观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时,就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美感,产生一种激动愉悦的情感反应,能够产生一股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一种美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所包含的审美素质有两个层面:第一,心里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美的特殊感觉对事物的辨别形成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进而运用其创新思维进行客观世界的形式创造;第二,精神层面。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运用其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言语来告知受教育者对美丑的辨别,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超越,陶冶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怀。这两个层面关系到受教育者对审美性情的塑造和审美心灵的构建,在人的审美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艺术教育在劳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品质和劳动技能知识。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自由创造和自由超越精神,促使受教育者从艺术教育中更好地接收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为劳动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受教育者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因素,能够涉及每一项教育形式,起着一种支撑和融合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够替代的。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8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9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高职教育

伴随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嬗变。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将职业素质作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的重要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曾请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追踪调查了200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2933份有效调查样本证实: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素。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技能层面,二是精神层面。从中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看,学生专业与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学生的精神素质、尤其是职业精神培养却远远落后,这表现为职业精神内涵的含糊不清和实际教育过程中的非系统性,这与社会对“职业人”的需求远不相称。因此,本文打算就高职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完善中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产生积极意义。

一、国内职业精神教育研究及实践状况分析

素质教育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中国盛行,但将素质教育引入国内高职教育则相对较晚。2000年时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的张铃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撰文呼吁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之后,关于高职素质教育的研究日渐增多,关注点集中于高职素质教育内涵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代表作为翟惠根的专著《职业素质教育论》,他明确提出职业素质的技能层面和精神层面。在他之后,不少研究者把焦点放到如何在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特别是其精神层面的要求上。大多数研究者将职业素质精神层面的内涵笼统理解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研究内容主要为三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职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实现的途径。

从2005年开始,职教研究中开始有人使用“职业精神”一词,详见孙锦茹等在《职教论坛》2005年第4月发表的《日本职业精神教育的启示》一文,他们在叙述日本经验时使用“职业精神”,但是提及中国高职教育届应该学习日本的方面时,又是用“职业道德”,似乎职业道德就是职业精神。2007年前后,高职教育界有专业人士开始对“职业精神”进行专门探索,主要研究职业精神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在这些相关研究中,不少文章对“职业精神”内涵有较为简洁的界定,且多认为职业精神是与职业相关的精神状态,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这类界定触及了一些本质,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论述的严谨度和逻辑层次均待提升。

纵览以往研究,不难发现它们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国现有的大多数相关研究作品,没有使用“职业精神”一词来表达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要求,而是习惯性地以“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词代指其意。而且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使用上,常常混用,似乎两者毫无差异。这恰好反映了我国高职职业精神教育缺乏整体系统性思考,表现为教育内容上的相对狭隘和实际训练中的空洞无物。还有一些研究,则将职业精神的内涵定得过于宽泛,如将职业技能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少高职院忽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和活动较为单一,甚至有些学校将职业教育等同于专业证书+毕业证书教育,将职业精神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业指导教育”课+“毕业实习”。就业指导教育多方法论指导,实质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基本依赖于一门课和一两个月的实习,“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基本价值观教育,职业性并不突出,实习教育通常又比较短暂,且大多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应景意识明显,易造成职业精神教育流于形式,结果是毕业生职业精神匮乏。

二、西方职业精神内涵研究与借鉴价值

职业本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是世俗生活中人们谋生的手段,在漫长的西方封建社会里,职业被赋予的价值含义与其说是服务性和生产性的,还不如说是基于血缘、家族传统、阶级层次而来的被动身份象征。在中国,职业俗称“营生”,被看成是小人赢利的手段,劳动一贯被官僚和士大夫们所轻视。在西方,职业的价值一如东方,它在宗教圣坛里找不到应和之声,传统基督教教义反对盈利性工作,认为劳动只是为了维持人类生活所必需,并无精神价值。因此,职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难以保留一席之地。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情况是有职业而无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精神。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宗教改革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城市化和全球拓殖运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种积极‘入世修行’的人生信仰开始主导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对财富、牟利、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人们也给予了有力肯定。”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让很多底层百姓看到了自己诚实劳动的社会意义,职业除了工具性意义外,更多代表着宗教价值——天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职业是同胞之爱的外在表现,是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个人道德生活的最高形式。经过路德的改造研究,职业成了来自上帝的Calling——一种召唤。职业的身份与等级差别在信仰中慢慢消解,职业的神圣性却在渐渐上升,甚至“每一种正统的职业在上帝那里都有等同的价值”。人们将敬职、勤勉、忠诚工作看成是崇敬上帝的表现,而懈怠、马虎敷衍对待工作是对上帝的亵渎,应受到批判与惩罚。职业的精神内涵因此逐渐生长,并且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来,已经成为一种显示资本主义活力所在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界定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作为一种信仰层次的激发机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世俗劳动品质的提升。但是,从信仰到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理性行动准则,西方其实也走过许多曲折的路。特别是在追逐财富过程中的失序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商业欺诈、信用欺诈等,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为此,西方社会不得不通过民间和政府手段,强化民众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从上世纪初,社会工作领域开始了对职业的专业性规范,重点放到职业的精神领域,职业伦理的研究与建设成了学界和行业协会关注的焦点。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工作领域的职业伦理规范已经比较完备,而社会其他领域的职业伦理研究日渐盛行,特别体现为商业领域、医疗服务领域等。学者们也展开了伦理是否可教,如何教等方面的探讨,欧美学术研究型院校和技术与职业类院校将职业伦理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学者开始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研究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这带来的结果是西方社会对专业伦理的教育比较系统,而对普世的职业价值观不是非常重视,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宗教对人一般价值观的影响以及信奉多元主义理念有关,但随着科学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宗教在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地位呈现弱化态势,因此,西方职业精神教育也就体现出相对的狭隘性。尤其是,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人的职业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和转换,过于突出专业伦理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职业迁移并非利好。

另外,英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社区学院都会和中国一样提供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与职业情感均有所裨益,有些特别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三、高职职业精神内涵新论

对比国内外研究层面与教育实践层面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对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界定过于宽泛,造成内涵混乱,并不适合中国高职教育为现代工商业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为高职职业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人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价值观、人生观等诸多观念的体现。而职业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一种稳定、持续、成熟的充满职业尊严感、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的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的精神动力。职业精神虽然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但是精神活动具有经验性、承接性与改进性特点,它可以提早干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展开职业精神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高职职业精神教育实质上就是针对高职学生而展开的职业精神教育,旨在帮助准职业人才回答清楚:我是谁,我要为谁工作,我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等问题,其内涵应包含:劳动价值感悟与职业的人文理解、“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行为,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职业精神实习训练等四方面。 转贴于

(一)劳动价值感悟和职业的人文理解

职业本质上是劳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生存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职业精神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从业者或准从业人员要对劳动建立起价值认识,并对职业之于生活和人类生存的意义能够有所感悟,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要建立起劳动价值观,承认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二是肯定劳动的审美意义,在生活中尊重并褒扬劳动。

所谓劳动的价值观,就是以劳动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劳动改造并创造社会财富,社会的进步赋予了人劳动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类有意识的劳动创造了美,因为自由的创造能带来创造美,从无到有的生产能获得满足美。因此,劳动的过程是美的,劳动的结果是美的。诚然,赞叹劳动的美学价值,并不否认劳动的功用价值。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劳动,这里有强制的意味,但更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大气之美,这是人“义”之体现。

当下,消费主义盛行,劳动与消费相比,似乎后者更有吸引力,大众传媒渲染的也多是消费美学,对于劳动之美的展示少之又少,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和价值偏差,忽视劳动之美,甚至将劳动看成是卑贱者的专利。因此,在年轻学子求学过程中,进行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审美教育是最为基本的教育。为此,或潜移默化影响或课程化教育去加强劳动价值观和职业的人文理解就变得格外重要。

(二)“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修为

如果说劳动审美和劳动价值观,是人人需要具备的话,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职业人必备的品质,也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涵。现代职业道德,接近于中国传统中的“诚”、“礼”、“义”,即在为他人服务和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诚信明礼、公平正义。在人际交往中讲求团结协作、互利共赢。在西方,职业道德接近于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责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它是一种对职业活动内容的义务,每个人都应感到、确实也感到了这种义务。”韦伯的话实际上表达了职业道德的有两层意义:职业道德既是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职业人应该明确认知的与职业相关的道德。

具体来说,职业道德既体现为所有职业人都需要具备的职场基本道德素质,也体现为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规范和道德。职场基本道德具有普适性,当前,主要体现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平正义、乐于奉献等,这些品质具有很强的迁移性,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它是职业人职业品质的基石。这些品质有些伴随人的成长,已经打下了早期烙印,比如勤勉、忠诚、公平等,但在其规范性、系统性以及道德冲突的处理方式上,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很多文章可做。

(三)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

职业道德并非天生具备,就像职业人也来源于人的角色转变,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更有赖于韦伯所说的后天教育与影响。而对于专业性强的职业领域而言,专业伦理规范训练则是职业精神必备的内容。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专业人员,即该行业“可被取代性”比较低,通常情况是被取代性越低专业程度越高。他们一般要经过社会的专业培训,或拥有执业执照,这些人与社会大众相比拥有更多的有关某个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并能提供专门的服务。对专业人员来说,他们职业行为的正当性必须有专门的伦理规范与标准,旨在防止相关人员滥权侵害社会。所谓专业伦理,是专业团体和组织,为体现该专业领域的要旨、价值理念和服务精神,并规范从业人员而制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和伦理规范。它通常包含四方面:共同的职业理想、指导性伦理守则、规定性伦理制度以及对违规者的制裁。具体内容涉及这几方面关系,如:与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与行业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与前文提到的普适的职业道德相比,专业伦理规范具有专业性强,细致程度高,与实务关联度高,但适用人员相对狭窄的特点。中国的专业伦理规范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大多数专业领域均建立起了专业组织和基本专业伦理,高职教育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展开合作,对专业性强的专业展开必要的专业伦理规范教育,这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找到职业定位,更好服务社会。

(四)职业精神实践训练

职业精神不仅是抽象理论,而且应该是实践文化。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生态学家伯纳J.斯柯瑞尼克和其学生瓦尔·金杰斯基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职业精神形成于工作过程中,其比例高过“与生俱来”、“受某个特定事件刺激”,因此职业精神是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的精神,离开实践场所,职业精神便无从谈起。因此,职业精神的内涵应该包含建立模拟场景,激发并训练相关职业情感的过程。具体到职业教育中,如果只进行理论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的讲述那么这种职业精神是虚幻的,与真实难以接轨的。必须把这类理论的教育放到现实情景中进行锻造。这类锻造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一种,这是过程是对抽象职业精神理论的再校正,通过不特定的情境,意想不到的矛盾的挑战,来让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进一步实证。比如,对于劳动的价值,虽然自己阅读、教师讲授均能让学生产生某些认知,但这些认知,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发挥立体的感官效果,并内化为实质的感悟。所以职业精神的实训应为职业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10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阅读;美育

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作为古代语文,它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美育资源。孔子的“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庄子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当今的语文新课标又继承了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成为重要目标之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通过自主读美、合作赏美、探究创美,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语文教材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思维情感活动中,感悟美的内涵;在实践行动中,创造美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使其在高尚的审美情趣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自主———读美

这一环节以学生自读教材和推荐资源为主,借助多种阅读方式感知领会文章美之所在。诵读荷叶罗裙、芙蓉向脸融入自然的青春美,绘读接天碧叶、映日荷花色彩绚烂的惊艳,感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安贫乐道的情操,赞美悬崖百丈、犹有枝俏的不屈不挠。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诗文不同方面呈现的“美”,逐渐培养“美”的意识,接受“美”的熏陶。

二、合作———赏美

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赏读文章的多样美。1.道德美。“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教学孟子《鱼我所欲也》“人应有正义的‘本心’”,借此拓展阅读《大树将军》,组织引导学生感悟文句和篇章里体现的多种品德。在共同讨论交流中,冯异为人处事“谦退不伐”的谦虚退让和不居功自傲的品质,不只跃然纸上,学生也较深地理解了孔子所说的“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的涵义,把从课本中学到的美好品德内化到心里,表现在良好的行为上。教学诚信立业专题,组织学生探讨诚信不只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还是为人之道、治国之本。《大学》里的“与国人交,止于信”就阐述了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反之,彼此之间就容易产生冲突,导致社会也失去安宁与和谐。再联系商鞅变法的“诚信为本”事例以及晋商成功的基础就是立德、守信,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社会转型变革期,人们更渴望诚信的生活,渴望得到社会的真诚回报,由此教育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内在的人格魅力,讲诚信才能立业,才会有如锦前程的可能。以此培育学生形成和具备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2.精神美。文章是作者反映其思想精神的载体,每一文质兼美的篇章都蕴含着符合社会标准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求,赏读中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和揣摩感受,在合作探讨中加深理解,从中学习和培养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岳阳楼记》中,悟读范仲淹“以身为天下”,一生都在积极实践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追求,结合屈原《离骚》开篇的自我介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理解屈原亮明身份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高贵,而是在表明自己作为国家、家族一员的责任,并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感受他勇于坚持正义、与国家共存亡的深挚爱国情怀。补充助读爱国人士的事例,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秋瑾心比男烈,到邓稼先、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怀揣家国天下、造福人民。多方面的阅读和探讨,激发学生热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的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他们树立热爱祖国、长大后尽力报效国家并为此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听到梁惠王开口就谈“利”,立即义正辞严地反驳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所有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再让学生诵读课文《鱼我所欲也》,进一步理解做人为何要讲仁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义与利发生重大冲突时,怎样向仁人志士学习,做到以义为利,以利他之心对待别人,以公心对待事情,真正处理好义、利间的关系,才不至于陷入不可自拔的私欲中。拓展阅读《三国演义》,知晓刘关张的“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让学生参悟做事要公而忘私,才能同舟共济,取得成功。3.情感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不管是哪一种文体,都饱含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特别是文学作品,那些或浓郁深沉或质朴淳厚的情意,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那是作者心声的凝聚,是对时代、对生活的精神提炼,所以它们才被人们经典传诵。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赏读探讨环节,组织引导学生参透文章透露出的真挚的情感美。如朱自清的《背影》,叙述平淡简洁,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在情感上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可通过体味动人的场景或细节描写,从“望父买橘”片段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学生演示“攀”的动作,学生们都感受到了文中的父亲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需要的巨大力量,稍微胖点的学生做起来都很费劲,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那一刻不禁让所有的同学为之动容。于是趁此让学生们回想交流一下爸妈的爱,用自己与父母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意便奔涌而出,育情育美的效果也自然达成。结合教材《父母之恩》一文进一步教育学生明白“孝,德之本也”。孝敬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让他们懂得赡养父母实为人性的起点,天经地义之事,再通过阅读“仲由为亲负米”和“缇萦救父”的故事,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引导他们真切地感受父母恩情,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劳动美。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在立德、加智、强体、育美方面,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拥有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方式让中国人形成了勤劳为己、兢兢业业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习惯,语文教材中的劳动美多以传承劳动精神来体现,通过文字描述在阅读感知中体会和学习劳动的价值美。《三黑与土地》中展现农民三黑把每一寸土地翻起、每一块土疙瘩细细打碎的翻地、耙地的劳动生活场景,表达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指导学生深刻领会“一勤天下无难事”,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感悟到劳动最光荣,通过辛勤付出才能争取到美好的生活。学习《增广贤文》时,让学生明白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的古训,知晓勤劳是生产态度,节俭是消费态度。如果只有勤劳,不知节俭,劳动成果未免就会轻易失去,勤劳也会失去大部分意义。结合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教育学生懂得勤俭则有成,奢靡则堕落的道理。古代的诗文、家训中包含很多关于劳动的内容,《弟子规》的房室清、笔砚正,《诗经》的十亩之间、桑者闲闲兮,还有《礼记》《颜氏家训》等都有相关劳动教育,在教授传统文化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穿插诵读,仔细品味劳动带来的幸福,端正自觉劳动态度。并由此引申勤劳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勤学,辅以古时勤奋苦学的故事,隋朝李密的“挂角读书”。他每天出去给人家放牛时,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还有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焚膏继晷”。他的读书学习,经常是一边吟诵着《六经》,一边翻阅着各种典籍,从油灯点起一直学到天亮,夜以继日,年年如是。通过学习先辈的好学,教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让学生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从而培育他们积极的劳动和学习精神。5.语言美。“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知晓文字之意,领会语言表达,方可通过联想去理解具体的文学形象。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设法让学生多角度品味赏析词句,如引导思考“水不忍得冻上,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删去“不忍”和“照”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以及运用了什么修辞,唤起他们的联想和立体感受,促使他们去感知辨析出拟人手法的灵动,再联系描写的内容,从而赏析出济南冬天水的清、水的绿,一个温晴的济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经过常态化的赏读和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情趣会逐步得到提高。不同句式的使用也可增加语言的美感,长短句的恰当结合,感叹句和反问句的适当使用,都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安塞腰鼓》中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长一短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粗犷、豪放、不可遏止的生命力。《雷电颂》里“你把我拖到东海的边上去!熊熊燃烧的生命,难道不能迸射出光明?”一段感叹及反问句的运用,强烈地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当然,在经过润色而品析词句的同时,我们还要引领学生学会感受语言那种自然无华的朴素美。如“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践踏,兜了花瓣,抖落池内。花瓣浮在水面,飘飘悠悠,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朴质的语言描述中素然而出。这些不经意的点染,更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让人如见其境,不由得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随意淡出。

三、探究———创美

“创美”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物象经过想象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它能让人由此及彼生发新的创意和创造,如看到朝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累累硕果,可感受到秋的收获。用于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开启抽象思维,拓宽视野,打开“创美”的窗口。陶行知认为生活中富含教育的意义。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习文的过程中,学习领悟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指引学生去发现生活美,挖掘JIAOXUEWENCUI教学文萃73本质美,善于把自己在文本和生活中发现的真善美表述出来,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如《我读懂了亲情》,一个学生从小时候、懂事些、长大后三个时间段,写了由对母亲的埋怨到接受爱的过程,不仅文章的构思精巧,文笔质美,也表现出孩童内在的善良与纯真。另外,为了把美育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美的言行与品德,既要发挥课堂的审美教育主阵地作用,还要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的美育力量,它既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为展现学生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结合实际适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审美认知,提升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朗读、辩论、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读书报告会、笔记展评、合适的网络平台、创作等形式配合阅读。还可开设美育课程,用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在学生心里撒下美好的种子。通过这些活动扩展延伸课堂教学的美育,让学生结合现实体验美,结合艺术感受美,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既张扬生命活力和人际交往之美,又让其对学习充满兴趣,在培育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审美教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既具良好品德,又兼高尚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论语·里仁[J].前线,2019(10):97.

[2]柳淑兰.以美育美成人之美[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4(04):17.

[3]廖伟,李萍,林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J].人民教育,2016(18):63-65.

[4]林越.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何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真挚[J].新语文学习(初中版),2012(12):10-14.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11

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社会美又包括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中的美。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中的美育,要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走向社会。去接触、了解、感受社会现象美。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游览、参观,进行社会调查,听英雄事迹报告会等。这些活动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 社会美的教育

社会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社会美首先体现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中。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人类主体实践的巨大力量,如人的智慧,品德,意志,性格,创造力等得以充分展现,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类实践力量的崇高与伟大,由这种对自身才能与力量的积极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情感,人类的劳动活动本身获得了审美的价值。社会美还存在和表现于静态的人类劳动的产品上,在感性成果中,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物化了人的审美心理的因素,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自身,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它可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内在美包括人生观,理想,修养等,它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语言、风度等形象表现出来;外在美主要是形式的美,它显现着内在美,但又具有相当独立性。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更偏重于内容,社会美总是与那写反映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直接连结在一起。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更直接依赖于社会历史条件,因为社会美的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物质关系制约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美必然具有它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阶级的特色。例如: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化的乡镇。寺庙、教堂的清静与肃穆,信徒虔诚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淡泊,不同于歌舞厅的喧哗和兴奋、青年自然流露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追求。社会美与善密切相关,但不等同于善,它不具有直接的功利性,它把善变为个体高度自觉自由的行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

社会美表现在许许多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宫室楼阁,亭台水榭;长江、黄河奔腾不息,使我的心灵像大自然一样宽广、美妙、自由、丰富多彩;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飞檐拱斗,雕梁画栋;李杜诗篇,莎瓮剧作;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画像;海顿交响曲,莫扎特歌剧。古代罗马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李自成的农民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俄国十月革命,让少年们知道先进阶级的斗争力量,英雄人物的无穷智慧和崇高品质。对他们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理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 道德观念的教育

道德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社会活动和交往的规则。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有一种发展性规律的,重视其道德意识的培养,不断矫正道德行为,养成他们的道德习惯,促进儿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同步发展。

道德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他们进行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把道德养成贯穿在他们生活的始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内化、操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当儿童道德情感比较脆弱必要的制度,规范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一日常规、学习常规,卫生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时刻不能懈怠。“教书育人”不是一句口号,教师要赋予“教书育人”实质性内容。始终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作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注意教师的自我形象,加强自己动作语言的示范性,坚持道德实践性原则,让孩子在实践操练中完成道德行为的内化过程。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对人的困难、疾苦和遭遇的不幸富有恻隐和同情之心,能善意对人、乐于助人;特别要组织他们以实际的行动去尊老爱幼,关心和帮助军烈属、残疾人等。培养文明行为,要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使青少年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要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使青少年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讲礼貌、爱整洁、敬师长等。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用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等诸多方面所包含的美来教育学生。

3 劳动成果的教育

劳动成果的教育,如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生活环境的美,高低错落的楼房,琳琅满目的商品,款式别致的家具,典雅、幽静的园林,还有飞机、汽车、轮船、载人航天飞机等。我国神七成功升天、航母入海,利用这些让学生体会人类创造智慧,才能中所包含的美,从而向学生进行社会美的教育。

环顾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整洁的街道是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是交警的劳动成果;大家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是老师教育的劳动成果;洁净的教室、美丽的校园是值日生认真清扫的劳动结果;还有商场里的售货员,理发厅的理发师,公交司机等,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用自己的汗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温馨。利用身边的一切教育学生学会去尊重他们,尊重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尊重他们日复一日的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其实就是对劳动者的真正尊重。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程度,也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品格的优劣。

总之,美育的实施要渗透到一切教育形式和活动中,全面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这对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关注自身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与孩子一同成长。使其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的人。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12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

前言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2]教育与科学.

[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职业学校应该把体育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必须明确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使体育素质教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