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

时间:2023-06-21 08:55:05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1

关键词:海南;县域旅游;综述

本论文受海南省科技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DXM2013010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公共财政支持下的海南县域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自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服务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海南旅游市场的不均衡发展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东部旅游市县依旧占据着核心地位,而西部和中部市县的旅游市场开发没有明显起色,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县域旅游市场开发的不均衡,及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的不明确等。本文试图从公共财政支持的角度,探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为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一、海南各市县县域旅游发展综述

目前,海南省各市县政府为了推动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纷纷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布局,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应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旅游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扩展旅游市场的关键。根据市县政府网站公布的消息,市县政府更倾心于投资环境建设,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确保旅游景点路通、水通和电通。2010年以来,海口市政府为了支持“乡村游”项目,对项目自然村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投资建设道路,改善电力设施,对水资源进行治理,完善旅游投资环境。定安县政府为了加强南丽湖旅游景区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南丽湖周边水系,纯洁湖水质量,改善旅游环境。琼海市政府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白石岭”周边道路建设,确保周边官塘温泉旅游区、红色娘子军景区道路畅通无阻。三亚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关注度一直居全省之首,在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最多,构建完整的沿海旅游景区道路,确保景区道路畅通,加快旅游扶持力度。

2、加大旅游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旅游产业是一个市场化较高的产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世界各国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表明,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旅游市场开发及市场运作,能快速提高旅游市场质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目前,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政策性支持重点,在于实施招商引资,通过提供优惠措施,加大引资力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三亚市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措施,吸引希尔顿、万豪等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参与三亚酒店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酒店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琼海市政府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机会,鼓励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旅游景区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线,实现旅游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海口市政府公布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邀请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加盟,共同打造“四宜”旅游发展文化。而希尔顿、海航等酒店企业的加盟,为海口创建了新的旅游发展环境。万宁市政府联合体育总局,邀请冲浪企业加盟,以政府投资推动,开发沙滩冲浪旅游项目,提高旅游知名度。

3、加大旅游项目规划力度,合理布局,提高旅游长期竞争力。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表明,旅游发展规划是旅游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海南省各市县在旅游发展规划方面,均投入大量资金,做好长期性发展规划,谋求长期性发展空间。海口市政府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今后10年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要求。三亚市政府邀请专业咨询机构,对三亚“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进行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成功。文昌、陵水等其他市县政府,依据地区特色,突出地区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实施差异化旅游发展策略,确保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二、海南县域旅游发展中财政投资不明确的原因

在海南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均有介入,并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然而,由于财政资金注入方向不明确,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

1、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内容较为单一。当前,作为推动海南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行政主体,市县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主要有修建旅游景区道路、扩大旅游接待能力的车站、机场建设等。由于道路、车站和机场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政府以财政资金注入等方式,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也符合财政资金投入原则。然而,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投资层面较多,市县政府资金大量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其投资方向过于单一,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实现县域旅游经济长期性发展。

2、财政资金注入机制不明确。目前,关于市县财政资金注入的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市县政府尚未形成明确的投资途径和投资方式。海南省许多市县政府对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关注重点安排。由于市县政府管理职能较宽,涉及民生支出领域较多,用于旅游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较少。在市县旅游市场投入方面,由于没有完善的投入机制,市县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推介旅游品牌宣传上。如海口、三亚、五指山市政府每年均在全国一些重点省份举行旅游推介会,向当地群众介绍海南市县旅游资源,开拓潜在旅游市场。市县政府这种各自为政的旅游投资方式,对旅游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其效能如何等,均值得思考。因而,加强市县财政资金投资机制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3、财政资金对旅游企业的影响不明显。在成熟的旅游市场中,市场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企业依据竞争机制,通过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项目,来吸引消费者,进而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企业资金筹集及资金运用,主要来源于投资主体和市场供给。这种资金筹集模式,使得市场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为了发展壮大,必须遵照市场运行规律运作,以竞争实现资本增值。由于海南市县旅游市场较小,发展空间不足,资金量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严重制约旅游市场发展。而财政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进入渠道,无法直接注入企业,这是导致政府对旅游市场调控较弱的原因,也是制约市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海南县域旅游发展水平

1、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在海南市县旅游市场中,除了海口和三亚有大型旅游企业驻足之外,其他市县旅游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虽然各市县政府采取招商引资措施,吸引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市县旅游市场开发,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本地旅游企业由于受资金及市场制约,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为此,由财政出资设立市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旅游企业及旅游项目实施补贴,是一种可行之道。财政部门设置的专项资金,必须具有专门用途,专项用于旅游市场开发与扩展,其资助内容包括老景点扩展、新景点开发、旅游创新等。对于旅游景点扩展,由于其投资成本较大,资金回收期较长,还债压力较大,许多旅游企业受资金制约,不愿意投资景点扩展业务。专项资金的设立,能有效解决旅游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符合发展规划的景点扩展行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确保景点扩展行为的成功。对于新景点开发业务,可采取分类资助原则,实施资金支持。对于新景点旅游设施建设,遵循适时配套原则,按照资金配比比率,实施资金支持,确保新旅游项目开发成功。对于旅游创新项目,由于其风险较大,风险规避不可避免。加大财政承担风险力度,鼓励旅游创新,确保旅游方式创新。对于海口市、三亚市这种旅游市场开发较为完善的市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将主要投入到旅游新景点开发上。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发新景点,丰富旅游产品线。当然,由于财政资金源于税收,是公共资金,其资金用途及投入领域有一定的限制。财政资金的支持,不能成为企业旅游项目开发的资金主体,只能是配套资金,且这种资金支持必须符合市县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以扩大市县旅游市场为目的。在资金投放过程中,一定要规避部分旅游企业人为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2、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培育旅游人才。研究人员对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表明,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是核心竞争力。加快人才引进力度,能快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培育力度,能有效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竞争力。当今,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主要依靠旅游企业培养。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进而改变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竞争力。海南市县旅游企业受收入水平限制,其主动培育旅游人才的动力不足,导致旅游人才缺乏,人才竞争力不强。以财政投入设立旅游专项资金,助力旅游市场,能加快旅游市场开发,加速旅游市场发展。政府设立的旅游专项资金,可以实现企业资金与政府资金的有效融合,共同助力海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政府提供的旅游专项资金可以用于资助高端旅游人才的安家费等支出,确保高端人才居者有其屋,解决其后顾之忧。企业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高端人才工资福利待遇支出,提高人员生活水平。由于旅游专项资金解决了高端人才的居住问题,能有效降低企业人才引进成本,提高高端人才服务海南的成功率。此外,旅游专项资金还可用于本地旅游人才培养。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选送旅游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或机构参与培训学习,提高其专业技能,进而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此外,也可以由专项资金邀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到海南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海南旅游管理人员素质。总之,政府设立旅游人才培育专项资金,能有效发挥政府统筹旅游市场的能力,吸引旅游人才,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共同参与旅游市场开发,有效提高旅游市场人才的综合素质。

3、设立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助力旅游发展。当前,中央政府支持地方政府设置地方性融资平台,参与资本运作,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资金缺乏问题。海南各市县政府可以根据财政实力,以财政投入方式,独立设置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推动旅游金融的发展。也可以由几个市县共同组织,按照资本运作原则,共同投资,创建统一融资平台,共同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市县融资平台建设,将为市县旅游企业筹集资金提供机会,助力旅游市场发展。市县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的投资方式,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地方旅游企业向全国性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企业借款期间的利息,可由财政资金负担,既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又能激发企业开发新项目的热情。在企业旅游项目投入运行之后,可从其门票收入中抽取一定比率收入,充实到旅游融资平台中,扩大旅游融资平台资本额,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此外,也可以采取由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统一筹集资金,将资金直接贷给市县旅游企业,用于本地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这种筹资方式,由于发挥公共资金信用优势,加入财政信用,能有效解决本地旅游企业由于信用度不高,无法筹措资金等问题。

四、结语

本文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参与海南省市县旅游经济建设,提高旅游竞争力问题。海南省各市县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普遍存在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等问题。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注入、设立旅游发展融资平台等方式,能有效解决资金缺乏问题,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化脉络[J].经济研究,2008.12.

[2]童光辉.财政学中的国家观的分歧与比较[J].经济学家,2010.7.

[3]刘晓燕.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选择[J].财会月刊,2008.8.

[4]姜维壮.关于确定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与财政基础理论的几点想法[J].财贸研究,2010.2.

[5]陈智博.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11.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2

县域是我国政治经济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自古至今,县域始终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在当今社会,县域经济既处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联络城乡、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重要基础地位。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县域具有农村范围大、农民数量多、以农业生产获得收入为主要渠道来维持民生的特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但是,我们同时需要认识到,县域经济并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属于行政区域经济范畴。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内涵,突破农村经济意识,才能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草根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其内生力量推动的。另外,壮大县域经济需要一整套区域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而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坚强后盾。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足

安徽省71.2%的人口在县域,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2010年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77%,安徽省县域GDP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县域人口、国土面积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安徽省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8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安徽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

(二)县域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安徽省2008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总量看,201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排名前10位县(市)的合计值分别为后10位的11.3倍、7.9倍和7倍,占全部县域的42.2%、40%和37.4%;从速度看,工业增幅高低相差59.7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最高为2.5倍,最低为下降5.3%;财政收入增幅最高为89.5%,最低为下降2.9%;从人均水平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只有最高县的42.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最低的县为最高县的30.9%.

(三)县域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0年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低4.43和6.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高、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县域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第三产业中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比重过高,且缺少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远未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严重制约县域工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0.5%,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南(42.2%)、湖北(45.2%)、江西(41.4%)、山西(45.1%)等省。由于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然而由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使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受阻,进而对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功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发展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格式将削弱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重要战略发展平台等空间巨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薄弱环节,提高安徽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政策

全面推行强县扩权政策,使其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并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

(二)建设长效金融生态环境

1.进一步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扩大县支行自主经营权,发挥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服务功能,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增强对县域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2.抢抓目前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机遇,建立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对接。采取银政合作、政府协调、银企对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

3.政府注资、出资建立覆盖全省县域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多方配合联动,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信用工程,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营造一个坚固的信用环境;党政部门、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协调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力度,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

5.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十强县做大做强企业。

(三)加速与长三角经济融合

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区位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联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十强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产业集聚

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农村中心镇为主题,有计划、按步骤、有选择地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第二,积极引导,政策配套。将小城镇作为产业聚集地,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乡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十强县以外的县域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要向其倾斜,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此区域流动。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此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

1.在规模做大上下功夫。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骨干和龙头企业;

2.在结构优上下功夫。应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力度,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企业的同时,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3.在所有制改活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放宽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4.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化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七)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

采取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述评

一、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更有行政建制经济特色。以往县(市)作为行政建单位,虽也提出发展县(市)经济,但明确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却是近几年事情。根据县域经济研究的进展,县域经济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萌芽时期(1978年~1985年)。十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往被忽视的县域经济的也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却还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对此关注得比较少,主要是各级实际工作者为了本县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等,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是成长时期(1986年~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力度的加大,胡福明教授于1986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县域经济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出版的县域经济方面研究的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正式确立。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正式发展起来。《中国县域经济学》发表,标志着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由于当时我国还在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基层的县域单位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多。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专门研究县域经济的则相对较少。既是有相关方面的文章也主要是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等之类的文章,缺少理论深度。主要研究成果就是199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由孙学文等著的《中国县经济学》,这本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反映了当时我国县域经济研究的情况。

三是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到下半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式确立。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突破,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时代。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研究也步入一黄金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在全国得到了重视。先是一些实际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写出了一些研究县域经济的文章。一些理论工作也参与到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文章、出版了一批专著。1993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王长远主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书。199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谢自奋、凌耀初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是继胡福明的《中国县域经济学》后的又一全面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专著。1997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高级经济师王占国的研究专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是全国第一部研究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学术著作。”199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铮等著的《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2001年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朱舜的《县域经济学通论》和王怀岳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等两本专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跃平著的《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据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从1994年到2002年之间就发表文章2000多篇。各期刊、报纸、网站也纷纷开辟“县域经济”专栏,经济日报还办一个县域经济专刊,并办了一个县域经济网。经用“百度”搜索工具检索,网上共县域经济类网站10多个。宁夏、河北、湖北等一些省区还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讨会。可以说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同志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谈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到了要“壮大县域经济”。此前,尽管在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中,也曾多次使用县(市)经济这一提法,但明确使用县域经济这个概念这还是首次。这是党和政府对理论界、实践界的多年研究的成果的认可,这必将促进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县域经济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

通过对有关县域经济研究方面文献、专著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一段时期我国县域经济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得比较全面,所发文章和专著几乎涉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研究队伍比较庞大。由于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层单元,对这一经济领域的研究既有县乡一级的实际工作者,又有专门的理论工作者,有领导干部,有经济学家,有工人、农民、学生等,研究队伍很是庞大。三是研究进展比较迅速。从1986年胡福明发表第一本专著到现在,仅有10多年的时间,大规模的研究也只从近几年才开始,但发展很快,出版了一批专著,发表了不少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文章。

我国县域经济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但大都是一些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之类的文章,造成一些措施、对策相似也在所难免。由此带来大量文章的低水平重复;二是理论性不强。文章缺乏理论深度,只是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没有深入。2000年以前的文章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明显;三是定性的研究比较多,定量的研究比较少。县域经济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的参与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县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断,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是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出发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主题的展开和深化细化具体化,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国县域经济研究要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不断地拓宽县域经济的研究的“面”和“点”。比如,由于县级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县域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县域经济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也是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来的。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县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县域经济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侧重于解决县域经济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回答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解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福明:中国县域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孙学文等:中国县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4]王长远: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4

【关键词】 县域循环经济 预警系统 综合评价

一、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当今巨大的环境、资源和生态压力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方式。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广西2012年出台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发展的基层地域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能起到桥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西各县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工业和采掘业为主,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有低可持续性。而县域循环经济是以县为基本单元的循环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讨论也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成果也比较少。为了可持续地监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有效提高广西区内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水平,本文在阐述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基于广西县域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对广西各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广西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政策;二是对未来广西各县的循环经济走势进行预测,预测出未来将成为阻滞各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及时调整并改进该因素,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未雨绸缪之效。

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体系构建

1、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

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的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的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包含:减少物质量投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再循环与再利用,提升废物再循环利用强度;实施环境无害化处置,减小环境污染危害。

本文将在以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预警系统。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就是用来预测某县域经济运行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状态是否偏离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目标原则,以及其偏离的强弱程度,并发出预警信号和提供排警决策的过程。

本文将该系统设计成具有三层预警功能的预警系统,指标预警层、要素预警层及目标预警层。

(1)第一层是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指标预警层)。当某一项指标值极为突出时,无论其他指标值处于何种状态(良好或突显),都对该县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单位GDP污水排放量过大时,造成当地污水处理成本大大增高,提高了各个产业产品成本的同时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即这一指标超标的影响领域涉及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

(2)第二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子系统(要素预警层)。根据循环经济内涵要求,县域循环经济以实现县域域际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和谐统一为目标,在关注价值流循环的同时,同等关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流循环,即物质投入、产出、利用效率和流动模式。因此,本文在构建预警子系统时全面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状况,并兼顾结果考核及过程考核,即将体现循环经济后果的社会、经济、生态状况和反映循环经济运行过程的节能减排举措综合考量,建立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安全、节能减排三个子系统。

(3)第三层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预警系统(目标预警层)。在各子系统独立预警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对整个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预警,监测其运行“轨迹”与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整体目标的偏离程度,以评价和预测一定县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

2、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技术处理

(1)县域循环经济预警指标的选取。为使预警系统能简易操作,并能有效地警示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选取独立性较好、循环经济内涵丰富、符合广西县域经济特点的指标构成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还需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主成分性、独立性基本原则和数据易获得性以及便于实际操作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原则,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如下。

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值比重、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七个预警指标。其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反映经济总量和财政状况的指标;第三产业值比重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指标;城镇化率、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社会生活状况的指标。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选取森林覆盖率、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降水PH值年均值、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五个指标,综合反映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承载能力和耗损状况。

节能减排方面,选取指标要反映区域经济对水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及污染处理处置的能力。选取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耗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个指标反映资源减量投入;选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县城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反映污染减量排放;选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废物循环利用状况。

综合指数预警中的指标值并非是指标实际值,而是一个体现指标偏离目标程度的相对值,因此在运行系统数据处理前,还必须确定各指标目标值。其建立是保证预警结果准确性、指导性的关键。主要考虑的是确保指标处在目标参照值时经济生产模式应尽可能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原则。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规划目标是各指标目标值的最好选择,这里目标值采用《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见表1)。

(2)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三个预警子系统分别独立预警县域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利用三个不同方面的因素。当某一县域循环经济数据的全部预警指标进入各个预警子系统时,预警子系统要实现预警功能,主要是解决各要素的预警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对多个预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子系统等权的方法,以体现三者均衡发展的目标。

(3)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解决了各个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预警系统的构建最后要完成的就是对各预警系统的警限和警级进行设定。

预警警限是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目标值,预警警级体现了三者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预警警限的设定工作主要是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完成预警指标警限的设定,其它两个指数的警限可直接从各指数的计算法则求得。如上所述,本文采用了《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的规划值作为预警目标值。

预警警级的设定首先要划定警区,就是要确循环经济警情变量的警度范围。在循环经济发展预警中,将警区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五个等级,与自然现象的等级划分基本相似。采用预警指标、要素子指数及综合指数三者与期望目标值偏离度作为警区划分临界值。根据如此假设,设定县域循环经济的预警警级图,如图1所示。

三、广西县域循环经济预警系统实证研究

根据综合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综合指数,以及其各子系统的指数。比照划定的警度区间,则可以确定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警度以及其子系统的警度结果(见图2)。

根据系统预警,得出了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的循环经济预警各子系统以及总系统预警结果(见图3)。从总系统来看,2005年为中警,2008年为轻警,2011年进入无警区间。预警警度呈现出减轻的良好趋势。

从子系统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由重警逐步过渡到轻警,节能减排由巨警迅速调整至无警,预警程度呈现出减轻的趋势,而生态环境安全一直处于无警区间。从具体指标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内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指标虽有逐步向好,但距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生态环境子系统内部,各指标数据均显示良好,环境的安全性和承载力突出;节能减排子系统内部,反映资源减量投入的单位能耗标准显示从2008年左右有所好转,反映污染减量排放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指标在2011年明显改善。2007年以来,广西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方案,显著增加资金投入和工作督查力度,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在工业耗水、废物综合利用率方面距离国家标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四、结论

本文从指标预警、要素预警及目标预警三层构建了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并通过对预警警限、预警警级的设定实现了对警情的量化分析,从不同层次对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发现,近五年来生产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进步凸显,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展现了可持续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显现。

由于目前广西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很大偏差,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数据的可靠性等许多方面仍需深入探讨,拟进一步研究应着重于评价指标更全面的选择、预警警界的确定方面。

(注: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评价”(06BTJ001)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斌: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时代经贸,2007(4).

[2] 刘坚、黄贤金、钟太洋: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四川环境,2006(4).

[3] 田金方、苏: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J].决策参考,2007(4).

[4] 钟太洋、黄贤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6(5).

[5] 严刚: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7(5).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5

关键词:长吉图;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县域经济

县乡财政属于基层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在我国有着普遍性。改革开放以来,长吉图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突出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和县乡财政困难。2009年8月30日,长吉图地区成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之后。长吉图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地位更加突出,如何行之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长吉图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一、县乡财政困难的定义

李一花在《中国县乡财政运行及解困研究》一书中这样定义:县乡财政困难是指在现行体制与制度框架内,即现行事权与与财权划分背景下县乡财政出现的收入无法满足支出需求的状况。

二、县乡财政困难的衡量指标

(一)财政自给率

地方财政自给率是衡量县乡财政困难的核心指标。财政自给率是指县乡自有财力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计算公式:财政自给率=自有财政收入/财政总支出=财政总收入-上级净补助收入/财政总支出。

财政自给率以1为分界线,大于1说明县乡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不足,小于1则表示县乡政府财政比较充裕(见表1)。

(二)人均财力

人均财力包括两个口径:一是财政总收入与辖区内所有居民数量的比值;二是财政总收入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比值。

人均财力Ⅰ反映县乡辖区内获得公共资源的相对量,这一比值越高,说明获得的公共资源的相对量越高;人均财力Ⅱ反映财政供养人员的保障程度,这一比值越低,说明财政供养人员的保障程度越低(见表2)。

(三)一般预算收入率

一般预算收入率是指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这一指标是衡量县乡财政收入状况和收入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说明该级财政收入能力比较健康、稳定;如果比值低,则说明预算外收入、基金收入、债务收入多,占比重高,也从侧面说明县乡财政的困难——大面积依赖预算外收入(见表3)。

三、长吉图地区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

(一)制度性的因素

1.长吉图地区县乡政府的事权、财权、财力不匹配,并且法律界定不够明确。

我国在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时,没有对地方和中央的事权、财权、财力做出明确的界定。在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前,长吉图地区的县乡财政主要由县级统收统支,各级政府基本上不存在债务。分税制改革的实施使得长吉图地区财权向上集中,但是与此同时事权向下沉淀。

2.长吉图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结构。

转移支付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区域财力平衡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分税制改革之后转移支付金额绝对数量一直有限,并且转移支付的金额层层递减,真正转移到县乡级政府的资金很少。但是与此同时,提供多种地方公共产品服务的责任一直是由县乡财政承担。而且,在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中,占很大比重的是专项转移支付,一般也都会要求县乡对等地增加配套资金,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很少。

(二)经济因素

长吉图县乡财力不足的最直接经济原因是:没有稳定可观的税源。这与长吉图地区县乡的地域分布是分不开的,长吉图地区的县乡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业是很多地区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县乡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2011年长吉图地区各县级行政单位的财政收入结构来看,只有营业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高,一般达到20%左右,最高的九台市达到了28.84%,其他各个税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都较低,尤其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还不到5%。其次,财产税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国外财产税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的稳定可观来源,而2012在长吉图地区财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最低的农安县只有5.25%,最高的和龙市也只有24.02%。

(三)政治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除了制度性、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也不能忽视政治性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县乡财政困难的影响。

四、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

(一)实现财权、事权和财力的统一

缓解县乡财政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长吉图地区应该逐步统一事权与财权,并且要合理划分财政收支范围,积极调动基层干部当家理财,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公共财政理论认为,中央政府应该负责提供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而且应该根据省、市、县、乡镇的分级框架,对其进行层次化管理。

(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实现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本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可以消除政府间财力的不平衡,又能够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缓解长吉图地区的基层财政困难,缩小各县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上。从国际方面来看,以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并最终弱化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是规划的转移支付制度。长吉图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要与国际接轨。

(三)大力促进长吉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长吉图地区的各级政府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创造一个规范、开放、公平、公开、公正的外部环境,促进县域内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和创新。其次进一步开放民营资本投资领域,放低门槛,在公益性事业领域和经营性基础设施方面准许民间资本进入,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努力在财政贴息、税收、信用担保等财政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再次由于长吉图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并努力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开发长吉图地区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最后大力促进长吉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伶俐.我国县级财政困难与省管县财政体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62).

[2]吕士海,潘玉亮,聂亮.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2009(08).

[3]李杏.从财政分权制度看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2(06).

[4] 李一花.中国县乡财政运行及解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 罗妙成,温晓英.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思考与对策[J].东南学术,2006(01).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6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4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基于金融支持的保定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013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1日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通过融通资金、调节资金、聚集资金和配置资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从保定市的角度来研究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对于推动保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保定市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起步,由于活力强、特色鲜明,迅速形成了一批在全国范围有较强影响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县域经济体系。

为了更准确地定位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选取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基本指标对保定市和河北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2010年,河北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7.3%;保定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1.5%。县域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8.6%。2012年,保定市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县域平均值的65.2%和74.2%,比1995年分别下降24.9个和21个百分点。通过比较发现: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作为拥有众多县域特色产业的保定市来说,其县域经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活力,市场竞争力低下。长此以往,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影响保定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金融支持对于保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金融支持对保定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首先,增加金融对保定县域经济的支持,能够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金融投资的收益,进而使县域将资本和人才留在本地,还要以更大的吸引力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使县域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金融支持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和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多数是以农业为主的,只有发挥了金融的巨大支持作用,才能够支持县域经济的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只有金融加大支持力度,才能够尽快整合优化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这样才能够改变目前的保定市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最后,金融支持能促进地方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工艺流程和产品创新。统筹城乡金融资源,带动城乡协调发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

1、金融资金需求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保定市产业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吸纳资金的能力也会迅速提升,信贷投放将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4年保定市固定资产投资2,172亿元、增长15.6%,其中各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均在30%上下,由此确信未来几年县域信贷资金需求数量将大幅增加。

2、金融需求的主体及投向更趋多元化。当前,保定市县域新型加工企业、休闲农业企业、观光农业企业、市民农园企业等新业态的发展,使县域金融机构必须面对全新的业务领域。县域劳动力在工商业领域就业的增加、流动性的提高以及县域劳动力老龄化都对金融机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提出了创新的需求。同时农民合作组织的多样性与其发育成熟度的多层次性,对创新性提供县域金融服务有了需求。

3、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需求使县域金融机构面临新挑战。由于目前保定市县域基础设施和部分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落后,这些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要求贷款期限相应拉长,可能会与目前项目贷款周期形成矛盾和冲突。

4、金融产品的需求更趋个性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更趋多元化。目前,保定市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这将导致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改变,从而引发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向差异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如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需求、综合性金融需求等。多样化的投融资主体的出现和发展,更加注重对价值组合、风险控制、信息咨询等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保定市县域金融支持问题

通过对保定市县域经济和金融结构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信贷支持力度低、外流严重。目前,保定市县域普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越来越不景气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存贷差严重,且其受限于授信贷款制度,使得微型企业或是刚成立的新型小企业贷款额度缺乏,从而导致贷款支持力度太弱。同时,区域内的县域金融机构普遍将吸收来的存款输出其他区域,体现的低存贷比导致信贷资金外流严重。

(二)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难。保定县域内企业普遍为中小企业,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需要进行再融资。而其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投放量不到总量的10%。中小企业强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由于县域金融机构权限小,若出现大额贷款时,还需向上级机构提出申请;加之县域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偿债能力不足,使得县域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他们。目前就资金来源而言,融资渠道单一是企业面临的巨大困难。

(三)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金融服务缺乏特色,产品单一,创新力度不足导致服务内容传统、老套,产品与县域经济二者之间无法有机融合。在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创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担保制度不完善。客户贷款不仅要由私立担保公司做担保,还要缴纳贷款总额度3%的担保费和公证费。繁琐的办理贷款程序和高额贷款费用严重制约了担保业务的长久发展,加大企业的贷款负担,阻碍了企业融资及其发展。

四、基于金融支持的保定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加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县域金融服务组织。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规划县域网点布局,增加、恢复或升格机构网点,充实县域机构业务人员。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营业机构。同时,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县域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县域布局。科学制定信贷规划,增加县域信贷投入。

(二)确立县域金融支持重点,提升支持效益。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加强技术攻关,提升农业品牌效应。支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养大户的支持,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与规模效益;二是支持县域工业升级改造。以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产业链整合、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扩大信贷投放,促进县域工业产业升级优化,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度高且纳入省市级重点规划的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其承接京津等地产业转移;三是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围绕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以县城、中心镇道路改造,供水、供气,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文化体育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四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全民创业。认真按照国家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精神,在信贷规划、管理方式、产品创新等方面,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继续倾斜,努力提高县域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

(三)优化信贷服务流程,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一是适度扩大县域经济地区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适时设立专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审批机构,减少逐级审批环节。鼓励对县域优质企业或项目采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综合授信模式,不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二是全面开展县域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针对县域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积极发展动产抵押,应收账款、股权、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贴现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运行机制,积极创新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努力促进创业就业;三是针对经济主体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侧重分析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个人信誉、能力,综合考虑借款用途、融资背景、未来收益等要素,提高风险评级的合理性;四是建立政府主导和民间资本参与的多种形式的县域担保公司。支持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创办担保公司。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加强与县域担保公司的协调联动和业务合作,积极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业务。

(四)推进保定县域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县域经济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创新和完善银行支付工具,积极拓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功能,努力满足县域、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支付结算需求。要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扩大非银行信息尤其是无贷户信息采集,定期择优分类向银行推介企业和目标客户,搭建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7

一、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

1、地方经济结构不合理,好项目少。

2、信用环境差,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

3、担保抵押难,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服务弱化问题

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减弱。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于大城市、大企业、重点项目,并且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严密的放贷手续。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在县域经济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此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实行了比较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基层很少或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严重失衡,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金融内部体制原因。

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农业发展银行只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而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扶持县域经济中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3、邮政储蓄从县域抽走大量资金。众所周知,邮政储蓄存款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吸纳的存款只能转存人行,由人总行统一调配。由于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并将吸收的储蓄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给邮政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利益,因此,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发展非常迅速,金额不断增加。据统计资料显示,邮政储蓄在存款市场的份额2002年底已达8.48%,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吸储大户。以某县为例,2003年末,该县邮政储蓄转存款余额6,830万元,占该县金融机构同期存款份额10.17%,仅此一项,就使近7000万元资金不能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尽管人总行去年已下达文件,对新增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降息政策,并允许邮政资金与农信社协商后转存农信社用于支农,但往往由于邮储部门提出的利率价格等条件过高而无法实现邮政资金反哺农村,因此,目前邮政储蓄仍然是县域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4.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利率改革(试点)、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等办法以后,使得信用社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地位凸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信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原因:一是现有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不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农村信用社承担了支持高风险、低收益的县域经济发展的繁重任务。但在政策安排上,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最明显的是不良资产的剥离或核销。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贷款”、“稳定贷款”的发放,基金会巨额不良贷款的接收,使农村信用社在为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巨额的不良贷款和大面积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的社支农实力。

5.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6.企业资信状况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为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而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事实上县域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管理水平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信用等级差,个别企业还出现不良记录,多数或全部资产早已被债权银行办理了抵押,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或根本不存在,寥寥几户好企业又不肯为其担保,信贷部门心存余悸,致使贷款难以放出。

7.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不充分。目前县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十分有限,“窗口指导”因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矛盾而难以发挥作用,再贴现因县级票据市场不发达而寥寥无几,唯一可以运用且十分有效的再贷款因受限额控制而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央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略

1.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首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点,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新增贷款与经济增长点的有效结合。其次,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建议各商业银行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即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建设的扶持功能,拉长政策金融服务的链条,在继续做好对粮棉油购、销、存所需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粮棉油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品种改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县域经济长期繁荣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3、对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现象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适当控制邮政储蓄增长的速度,建议对邮政储蓄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从机构到资金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降低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争抢存款资源的能力,力求把县域资金留在县域里流通。其次,银监会要严格控制邮政储蓄网点在县域的准入政策,原则上不再审批增设新的网点,并有计划地对某些业务不规范的邮政储蓄网点予以撤并。第三,针对邮政储蓄是人民银行资金来源的实际,可适度向县域经济批配同等规模的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

4.增强农村信用社综合实力,逐步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改进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强化存款组织和信贷营销工作,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尽快把资金支持、保值贴息、减税让利、核销“双呆”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部门要主动为信用社排忧解难,为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便利,对信用社的筹资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壮大资金实力,为信用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进一步调动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5.大力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推进县域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所必须的基础环节,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势,通力合作,配套联动。一是加强宣传,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把信用作为第一前提,警示和规范政府、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在县域努力营造诚信观念和信用文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村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以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三是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地方政府既要支持企业改制,又要督促企业落实银行债权,从而营造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6.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强化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县域经济融资难的关键问题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所在。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以自身实力赢得国有商业银行的青睐;企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取得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沟通,主动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在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为地方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基层央行在促进县域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1、人民银行要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实施政策引导策略。深入开展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增进银企沟通和相互理解,促进银企项目对接和资金融通。主动寻求贯彻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2、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调控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的甚至存在很大悬殊,这就需要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实行区别对待,适当赋予央行分支机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较大的自和灵活性,如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一定限额的向辖内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的审批权限,要求其根据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变化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掌握发放与收回,以进一步增强国家货币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要大力发展县级票据市场,为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创造条件。

3、深入调查研究。基层人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地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总行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当好参谋。因此,基层央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当地经济特点,探寻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尤其要全面调查货币信贷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研究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提供金融支持的问题,从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效实施货币政策。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8

[论文摘要]随着 社会 经济的整体进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市场 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节能减排和 环境 保护实现与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 农业 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 人口 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 工业 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 社会主义 新 农村 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第二、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如 交通 运输 、 金融 、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 文化 教育 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 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 人力 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二、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 投资 和出口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催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着力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一、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 环境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强体系内各要素的互动,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将以有形资本为主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的创新 管理 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县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要以 财政 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 投资 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 税收 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税收政策 ,调动企业增加 人力 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

第二、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要将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以合理的结构形式,有机集合构成互为关联匹配的整体,形成整体大于局部协同效应的集成创新体系,从而造就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为此,要加快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在加强高技术自主创新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中的中坚作用,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力求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技术集成的重大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同时,加快各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产业集群间的制度壁垒,推动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如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为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县域 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9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丘陵县域经济;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084-02

成渝经济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区域范围中,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四川盆地丘陵地区。丘陵区域在成渝经济区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丘陵县域经济状况,对全区经济有重大影响。

一、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现状

目前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域内丘陵县域人均经济水平偏低。虽然丘陵县域经济总量大,但人口数亦大,使得丘陵县域人均经济水平偏低。二是居民收入偏少,消费结构失衡,基尼系数太高。在丘陵县域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主要是食品支出,人均衣着消费、人均教育和娱乐消费等方面所占比重比较小。三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间结构的失调,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亦不合理。四是农业资源缺乏,人地矛盾激烈。丘陵地区是成渝经济区内农业资源特别稀缺的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水力资源短缺、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很少。

二、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构成要素的制约因素

1.资源匮乏。区域内丘陵县域人口密度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缺乏。社会经济资源也相对不足。

2.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内丘陵县域基础设施发展有待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道路、通讯设施、电力电网建设等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3.劳动力素质比较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缓慢。而文化水平和能力相对有优势的劳动力,往往外出务工谋生。

(二)区域内丘陵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间结构的失调、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落后是其产业结构发展的低水平的明显表征。

1.丘陵县域产业结构失衡,产业间关联度低。农产品基本上都没经加工直接出售,没有与加工业有效衔接。第二产业中纺织、酿酒等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分布散、生产能力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中市场、金融等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配套性差。

2.丘陵县域第一产业中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第一产业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产业内部结构简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三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3.丘陵县域二次产业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二次产业的制约因素有:一是工业企业技术档次低、综合实力弱。二是企业规模偏小,效益水平偏低。三是工业布局分散,集中度和集聚效益低。四是科技投入不足。

4.丘陵县域三次产业的制约因素。丘陵县域第三产业相关的基础条件薄弱,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邮政业务总量、住宿餐饮业设施、医疗卫生设备的人均拥有量都不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平衡,仍然是以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为主。

(三)区域内丘陵县域城镇化受阻

在区域内丘陵县域的城镇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配条件差,小城镇建设进程缓慢,无法发挥县城的积聚效应。二是大多数城镇没有形成支柱性产业。多数城镇没有强的产业经济的支撑,区域经济中心尚未形成。城乡之间没能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城乡之间经济交流偏少。三是劳动力流动存在制度障碍。城乡户籍制度的客观存在,对城乡人员流动形成障碍。

三、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一)丘陵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当前,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丘陵县域经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深化区,提高内需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各级政府重视县域发展。“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从古到今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

(二)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

当然,区域内丘陵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制约。目前,丘陵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尚处于外延扩张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明显。区域竞争激烈。全国各个区域间的竞相发展态势,使成渝经济区面临更广领域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区域内各县域间对发展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竞争也会加剧。二元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尼系数偏大。

四、成渝经济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区域内丘陵县域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1.促进第一产业科学发展。丘陵县域应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把一般农产品做好,优质农产品做大。

2.加快工业化进程。一方面继续扶持做大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注重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

3.培育特色第三产业。应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开发丘陵地区自然景观,发掘旅游价值。

(二)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

区域内丘陵县域深化国企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一,对符合国家政策的国有企业坚定地进行所有制改革,让企业走向市场,激发企业活力。第二,要引导大的民营企业进行结构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第三,要加快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融资模式的建设,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提高丘陵县域城镇化水平

根据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在其城镇化过程中的特点,应从优化相应的制度入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丘陵地区城镇化建设。第一,强化县城经济中心地位、发挥县城聚集作用。加快完善丘陵县域城镇体系。第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用产业支撑城镇化。引导企业向城镇集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城乡服务业。第三,破除城镇发展的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以二元结构为基础的制度都是城镇化的严重制约。

(四)加强丘陵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县域要努力提高硬件设施水平、改善经济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重点建设改善水利、交通、生态和能源等县域基础设施条件。水利设施要各种规模合理搭配,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交通建设应使出口路、经济路、资源路、扶贫路合理搭配,以适应丘陵地区县域资源的分布状况;生态建设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新增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能源建设应以缓解丘陵地区能源的紧张为当前最迫切的目标,并坚持新建能源设施与改造原有设施相结合的方式。

(五)重视人力资本培育,提高人口素质

区域内丘陵地区人口密集,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应大力培训农业劳动者,提高其职业技能。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向城乡青年推广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工商业发展的技术知识。搞好提高人力资本的相关服务。一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二是疏通劳务输出渠道。三是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强化劳动力市场规范,建立健全民工维权体系,依法保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培养支持农村实用人才。丘陵县域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五、结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区域内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资本培育。这样,才能发展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从而支撑整个区域内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熊小刚.翁贞林“环鄱阳湖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及评估[J].商业研究,2008,(6).

[8]林皆敏.山区县域城镇体系结构的实证研究——以闽北松溪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

[9]郝国彩.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开发,2004,(7).

[10]罗崇.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J].求实,2004,(1).

[11]刘世庆.川渝毗邻地区:四川的差距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8,(1).

[12]胡新艳,罗必良,罗明忠.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及其结构演化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6).

[13]Feeney]Feeney L, Nilsson M. 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 in an Ad Hoc Networking Environment[EB/OL]..

[14]Clementi A,Crescenzi P,Penna P,Rossi G,Vocca P.On the Complexity of Computing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Broadcast Subgraph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10

关键词:内陆山区 县域经济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08-02

三明市行政区域居福建省中西部,辖二区一市九县,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268万。其中,县域面积占全市的95%,常住人口占全市的84.8%,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5%。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联结点。经调查研究,笔者对加快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作如下浅析。

一、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三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县域经济长足发展,体现在:

1.经济发展快速。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增幅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五年来,全市县域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40.1%。永安市进入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市)行列,建宁县、清流县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行列。

2.产业实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迅猛,2011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72%和76%,比“十五”末年提高16.3和9.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形成了林竹、畜牧水产、果蔬、茶叶、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2011年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323亿元,占全市的85.2%。一批现代物流、旅游和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实施,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增长、市场繁荣。

3.民生保障提升。“十一五”期间,县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全市县域城镇就业人数新增10.0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4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6%,2011年全市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2%和9.9%。

4.城乡建设加快。县域城市规划建设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县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城镇化率提高12.4个百分点,2011达到48%。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所有建制村都实现硬化道路,2012年将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多数县(市区)都有快速铁路,农村供水、供电、通信、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立足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新形势,着眼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总量不大。2010年,全市县均GDP为85亿元,约为泉州的1/5、福州的1/3,全市县域经济实力最强的永安市GDP也未达200亿元,是全省9个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中总量最小的,全市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不足3个,不足50亿元的仍有4个。10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均值为3.19亿元,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力最弱的县仅1亿元左右,要实现县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亿元的目标,差距非常大。

2.产业转变不快。2010年,全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8.1∶31.2。一产比重偏高,有8个县的一产比重超过20%,其中3个县超过30%。二产结构不优,多数县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并且呈现经济越发展,能源消耗越高的特征,2011年经济较发达县、中等发展水平县和一般发展水平县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2.01吨标煤、1.21吨标煤和1.17吨标煤,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

3.民生保障不全。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除永安、梅列外均属于国家基本财力保障县(区),除永安、梅列、三元外均为省定转移支付县,县域财政普遍比较困难。随着近年来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保民生的刚性支出越来越大多,2010年全市县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占县域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4.33%,比“十五”末年提高了4.72个百分点。改善民生最终要落实到投入上,如何有效保障民生投入,对各县(市)都是一个重大课题。

4.协调发展不力。从县域之间看,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2011年,永安市的经济总量超过明溪、清流、宁化和建宁4个一般发展水平县的总和,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西北翼6个县的总和。从城乡发展看,农村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还要不断完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有底子薄、基础差、投入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跟思想不够解放、体制不够灵活、全民创业意识不够强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

三、加快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先行先试,努力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来致富百姓、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通过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营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县域城市的整体形象,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1.解放思想闯新路。近些年,全省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晋江一带的先进经验令人震撼、启发。其中最重要的启示,还是要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县域经济是个大舞台,只要我们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在谋划县城经济发展上,我们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要有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条条框框,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真正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创造,切实用思想的大解放和大转变来破解发展难题,以先行先试的大气魄和大智慧来促进发展的新跨越。一是党委、政府要善于看清宏观大势,立足本地实际,理清思路,超前谋划,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要善于造势借势乘势,创造性地用好政策,千方百计把上级政策支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要善于加强政企互动,既在企业后头推波助澜,更在企业前头因势利导;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更为企业发展助研助力,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支持而不包办,成为名符其实的环境营造者、秩序维护者、发展引领者。二是职能部门要自觉摆正位置,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对企业更多的是善意提醒、及时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查”、“罚”、“停”;要主动换位思考,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不能简单说不行,而是多研究怎么办才行,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三是企业和企业家要充满创业激情,胸怀宽广,眼光独到,善于学习,既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既懂得竞争,又善于协作运作;既立足本地,又放眼全球;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顽强的适应力,在发展中永不止步、敢争一流。

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各县县情,善于发现优势、用好优势,打破思维定势,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要善于从人文传统、人脉关系等方面,把潜在优势发掘出来,把各种优势整合起来。例如,泰宁县在20年前大胆提出发展旅游产业,发挥自然优势,挖掘人文底蕴,把一个原本不知名的山区小县,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还要善于找准优势、创造优势,善于做“无中生有”的文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优势创造优势。例如,尤溪原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起步不早,特别是发展纺织业,既没有基础,也没有资源,但是他们通过持之以恒抓项目带动、抓纺织产业集聚,到2011年,全县已聚集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0多家,纺织业产值超过40亿元。永安市10年前提出建设“纺织强市”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目前纺织企业有106家,年产值70多亿元,成为全县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制造基地和中国非织造布名城。

2.城乡统筹富县民。统筹城乡既要加快县域城市、小镇发展,又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目标是强县富民,既要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又要真正让老百姓致富奔小康,过上更加殷实的幸福生活。一是加紧城镇建设。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在规划上,要强化城市建设的理念,真正把县城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做到高起点、大手笔,既凸显县域文化和特色,又体现适度的超前。要注重拓展提升,按照所在城市的建设标准,统筹考虑产业支撑、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新区开发档次,提高旧城改造水平,努力把每个县城都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泰宁的县城规划建设是个好例子,他们把县城当做景区来建设,全城推广新徽式元素,融合园林绿化,实现城景交融、自然和谐。要注重小城镇建设,全市重点抓好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15个市级中心乡镇规划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财政支出、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要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抓好统筹规划和协同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抓好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健全提升农村市场设施和流通体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旧村改造,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开展绿色村镇创建,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沿线及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立面改造和连片连线整治,促进农村家园美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改善全市乡村面貌。三是提高生活水平。这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强县富民的根本体现。要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等,增加城镇居民就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要积极促进创业,切实在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保障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提高城乡居民的创业成功率,让更多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农保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学、就医、出行、学前教育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凸显特色创优势。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有特色才能不断增创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形成新的竞争力。一是注重产业特色。泉州县域经济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比如晋江石狮的服装制鞋、南安的石材陶瓷、惠安的石雕装饰、安溪的茶业信息、永春的生物医药、德化的陶瓷产业等等。三明县域经济总体来说,实力还不够强,优势并不明显,今后要继续立足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比如清流依托萤石矿资源发展氟化工产业,宁化依托钨矿发展钨矿精深加工产业,明溪、建宁、泰宁等依托药用植物基地发展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永安依托老工业基地发展汽车及机械产业,沙县依托传统文化发展小吃产业等,都是走特色产业之路的范例。同时,要依靠科技打造特色之路,比如,建宁的铙山纸业,地处偏僻的山区县,各方面优势都不明显,但他们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持之以恒地抓新产品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档薄型包装纸生产企业。将乐县凭借先进的轻合金技术,致力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前景看好。二是注重运作方式。要在招商引资、“三资”动作、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等领域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大田县利用毗邻泉州的区位条件,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短短几年就引进2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清流、将乐、建宁等县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在财力有限的状况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盘活土地资源,多渠道筹措城市开发建设资金,仅几年时间城市规划建设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既搞活了县城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又方便了百姓生活;沙县成立“项目110”联动中心,确定20多个部门为联动单位,开通项目服务热线,为项目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只有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解除禁锢,才能不断提高攻坚突破的能力水平。三是注重服务水平。尽管全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吸引客商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靠优质的服务,靠高效率的服务,靠人性化的服务,靠有特色、有品牌的服务。我们看看晋江的服务,通过9轮改革,当地政府审批事项削减合并400多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70%以上,2012年,项目报批又提速,比如万达广场项目,从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审批事项,仅1天就全部办结。三明各县市区要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想办法,在治庸治懒方面出实招、动真格,真正形成自己特色的行政服务模式,让客商都能安心舒心地在这里投资发展、安居乐业。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会计法律和会展中介等配套服务行业,让企业有更加便利的服务。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11

    一、前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不言而喻。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挑战,各地区都竞相给出大量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其中不乏从发达地区淘汰的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为了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性。县域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是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以特色要素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使优势要素得到放大和扩张,并进而使体现为本区域特色的经济。而与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优势,必须更多依托自身特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立足地方县情,培育、开发和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休宁县域状况分析

    (一)区域特色状况

    从地域上,休宁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与浙赣两省接壤,是典型皖南山区县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盛产木材、茶叶等农作物。县内有着众多茶叶品牌,被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此外,休宁县毗邻黄山市区和黄山风景区,环境优美,境内有着名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从历史发展上,休宁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有着浓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孕育着“徽州四大古镇之一”的万安古镇。在浓厚的徽文化熏陶下,和便捷的水路交通休宁休宁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绪六年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是中国第一状元县。

    (二)经济基本状况

    休宁县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为41.4亿元。实现人均生产总值为15115元(折合2240美元),低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382美元,也低于黄山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846元(超过3100美元)。其中,旅游收入、农业收入(不包括林畜渔业)为20.36亿元,占全年生产总值近50%的比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0、16.5、15.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1.7:39.9:38.4。

    (三)发展战略

    休宁县政府对县城的长期发展制定了一个明确目标——把休宁县打造成宜居宜家的“中国休闲养生之都”。这就要求在走“工业强县”的道路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转型中培育和壮大主导地方特色产业。把“绿色休宁”的品牌做强做大。

    三、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谋划

    县域经济在走特色经济发展路子上,定要把握特色,整合资源,打出自己的亮点,形成适合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并不断扩大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对休宁县的地域特色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县的资源特色主要有——旅游产业、茶竹石雕产业、特色农产品等。

    (一)融合新元素,丰富旅游产业

    在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的旅游产业中,融入本地特色。休宁作为全国有名的“状元县”和产茶大县,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积极拓展旅游新线路,更好地融入把茶文化和休宁教育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地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收入;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休宁的宣传影响力。

    (二)形成特色的茶产业集群

    经济学中非常强调规模经济,规模赢得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集中做大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在产业布局上,推动产业的积聚,形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产业积聚明显、经济效益显着的发展态势。而休宁有着近百家茶叶生产销售公司,其中很多是乡镇企业,只有“松萝茶叶”、“新安源有机茶”两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宽,并没有真正体现集群效应。

    (三)深入发掘传统徽雕文化

    石雕和竹雕作为“徽州四雕”之二,而休宁县盛产翠竹,茶园石以及所传承的优秀雕刻工艺。其中,张王楼制造厂主要生产的深浅浮雕笔筒等摆件,竹雕楹联,屏风和竹根雕人物已远销东南亚各国。石雕作为传承“古徽州文化”的载体,在整个黄山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享誉甚高,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竹雕和石雕在县内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

    (四)发扬传统徽教育文化

    “全国第一状元县”是一张金字招牌。休宁不仅是在宋代至清代在教育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建国后的现代也是成绩斐然,休宁万安中学便是这声名显赫的功臣。很多学者也对休宁的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和总结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促进教育事业的提升,进一步发扬徽文化。

    此外,还有很多乡镇特色产品有待深入开发,如茶油、徽菊、蓝田花猪等。在“工业强县”的规划中,走好绿色、循环、创新之路。首先,要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污染大的重化工业的招商引资,培育以十二五规划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次,发展好循环经济,鼓励物资回收公司的成立,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再次,努力开发创新型产业,如着名的“农夫山泉”矿泉水的水源就是来自休宁境内的“六股尖”,本地可利用优质水源开发矿泉水产品。

    四、县域特色经济政策支持

    实现地方特色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挖掘、开发和完善,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一)大力支持乡镇特色企业发展,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对各乡镇的特色产品开发,积极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生产,为企业的市场开拓与销售提供平台对接服务,积极宣扬和鼓励借鉴其他县域特色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先进做法。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12

【关键词】 “三化”协调 县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郑州市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涵盖5省32个市县,提出要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原经济区规划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

一、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现状

1、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第三产业比重依然较小

截止到2011年,郑州各县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郑州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9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1:56.2:40.7调整为2.7:59.0:38.3。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中牟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0.5%,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7.1:56.5:26.4调整为11.8:67.4:20.8。荥阳市三次产业比例演变为5.1:71.8:23.1。巩义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74.7:23.5,城镇化率达到46.3%。新密全年完成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3:73.2:23.5调整为2.9:72.3:24.8。以上数据显示,2011年郑州市各县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与往年相比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在逐步加大,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是,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小。相对全国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10.1:46.8:43.1的比例,郑州市各县市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2、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郑州各县市围绕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县市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郑州市2011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8%。其中,中牟县把具有城市功能的社区建设向农村延伸,变过去抓县城和乡镇的二级架构为“城市组团和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的“2+1”构架,实现空间布局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新密市构建了“双城四新市镇五十六社区”新型城镇体系。荥阳市尝试社会资本参与、村企联建、宅基地置换、土地增减挂钩等新途径,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荥阳模式”。截止到2011年底,荥阳城镇化率达到46.5%,巩义全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3%,巩义市部分乡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较高标准,如巩义回郭镇的城镇化率已达75%以上。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郑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打开了郑州市县域经济的良好开端,但目前郑州各县域总体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如杭州县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郑州各县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布局,政策引导,使各县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所有县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工业增加值10.7%的增长速度。其中,中牟县全年工业完成增加值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远远高于郑州市平均19.2%的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巩义市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新密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9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荥阳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新郑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63.4亿元,比去年增长18.4%。登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18.1%。

新郑市重点企业加速增长,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7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20家。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转化科技成果20项,申请专利300件。荥阳市4家企业被评定为河南省2012年度百强和百高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2012年度百高企业。同时荥阳市加大了小火电、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登封市全面完成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任务,整合煤矿企业42家,煤炭行业向集团化、标准化和一体化方向迈进。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持续发展,铝合金及铝精深加工产能不断提升,产业链进一步拉长。5年科技投入累计超亿元,建成2家部级企业检测中心和6家省级、30家郑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组织企业科技创新项目86个,其中24个项目已得到郑州市科技资金扶持。

巩义拥有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巩义产业集聚区,围绕做强、做粗、做长铝产业链的思路,大力发展铝加工高端、终端及相关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已形成了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铝单板、铝带、铝箔材料、高强度铝合金板、铝塑复合材料、幕墙装饰材料制造为主的产品结构。中牟县集中精力创建部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监测中心,引进清华大学电动车研发中心,在促进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聚区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足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级政府也都在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期望以此为抓手实现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郑州共有产业集聚区39个,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14个,多半分布在郑州市所属各县市中,集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也明显增强。但当前一些部门对于产业集聚区的功能认识主要还是定位在对工业化的推动力上,而对于“三化”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没有足够重视。这使得目前各地市都呈现出工业化发展较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的问题。

另外,部分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着主导产业不够明晰,发展方式仍然热衷于上新项目、扩大产能,而对于企业的改造升级和内涵式增长却重视不够的问题。此外,一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如一些地方为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不仅挪用、占用了大量的涉农资金,还大大压低土地价格,使部分产业集聚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如果各地市不强化对耕地的保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失去物质支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弱 截至2011年年底,郑州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有362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56家(其中7家为省直企业),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源地山东省潍坊市,2010年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就已经发展到3420多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16家,省级龙头企业77家,年出口创汇17亿美元。与之相比,郑州市龙头企业数量只占到潍坊的1/10,出口创汇型企业数量更少,2009年新密出口创汇才实现零的突破,截至目前郑州所辖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出口创汇才突破2亿美元。郑州市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仅为潍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1/3,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种植耕地面积仅为潍坊市的1/7。此外,由于各县市对产业集聚区功能认识上存在偏差,对农业产业集群优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效应”较差,组织规模小,竞争力不够强。虽然有思念、三全之类的大型龙头企业,但并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集群。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城镇化水平

郑州各县市在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空间布局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目前在政府主导下郑州六县市现代化的城镇体系已经开始布局,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郑州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制约着各地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郑州各县市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教育等各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优势。但郑州县域的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与第二产业相比,六县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很滞后,突出表现在:对餐饮、商贸、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依赖较重,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意识还不够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六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的地位和排名很不相称。

三、促进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总体思路

郑州县域经济应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城乡建设与景区建设有机融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田园城市建设齐头并进,全面推进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城乡互动,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具体做法

(1)制定科学合理政策引领产业集聚区发展,使其成为“ 三化”协调发展难题的突破口。一是科学认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集聚区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提升工业化速度和水平,也要通过“产城融合”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把统筹城乡、统筹工业农业作为一个基本思路、一项基本制度,绝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求得暂时的工业发展速度。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各县市政府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本地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才资源等因素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各县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主导产业项目、产业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区之间的分工协作;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结合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争取建成若干个部级的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区,促进河南省工业水平的提升。对于各地的考核,不仅要看GDP总量、发展的速度,也要看发展的质量,尤其要把各级产业集聚区在促进就业、实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方面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考核。

(3)发挥政府和市场功能。政府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机制,确保产业集聚区征收的一部分税收用于农业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信息、技术支持。要在产业集聚区有机制地引入部分涉农产业,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要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和用地审批制度,创新征地制度,把征地制度变为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用地制度,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确保农业现代化、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的需要。

(4)加快体制创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产乡结合”,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索符合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解决新增城市人口在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破除城镇化的机制障碍,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

3、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

(1)以项目为抓手,园区为载体,增强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农业工业化过程中项目建设是抓手,园区建设是载体。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进行集约化生产的有效形式,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各县市要合理规划,发挥产业的积聚效应,集中培育和扶持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养殖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特种作物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并通过在主导产业中引进战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园区建设放大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郑州六县市的实际状况,本文建议,六县市城郊区域可以重点发展近郊型农业;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重点发展远郊型农业。凭借园区优势发展龙头企业,尽快形成产业链,放大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

(2)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化投资环境,搞活龙头企业经营机制。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过程中,政府应从优化投资环境入手,认真落实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多方寻求合作以吸引国内外资金注入。同时郑州各县市政府和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应积极构建银企交流平台,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增强农业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推动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参股、控股、兼并和租赁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应给予各种经营机制的龙头企业以扶持。如兼并重组国有企业的龙头企业,可以根据郑州市现行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有关政策给予扶持;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先审批,并做好跟踪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应优先安排发行企业债券,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改制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外资开展合资、合作,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3)鼓励龙头企业体制创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合同契约的形式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联合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的紧密化。

(4)“产、学、研”结合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利益需要和农业发展情况从事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形成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另外,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政策和措施,保障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县市科技、农业、发展改革(计划)、财政、税务、金融、林业、渔业、畜牧、农机、水利、环保、质量技术监督、气象、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齐心协力使科技管理政策落到实处。

4、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

(1)积极发展生产业。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为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不断深化流通企业的改革,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使流通行业促进消费、引导生产的作用不断增强;引进国际知名连锁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经营业态的创新与整合,使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主流,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服务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郑州各县市应从新的消费热点出发,结合各县市区位及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推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坚持高档社区、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协调推进,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加快城市服务功能全方位建设,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GH-17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志电: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