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田径比赛总结

田径比赛总结

时间:2023-05-31 09:11:56

田径比赛总结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1

在赛事主管廖XX老师身上就能看到答案,他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容不下半点马虎。确实当你站在田径场上执裁的时候,就不是你个的人事而是代表一个团队的形象。每个裁判员都要对团队负责,态度除了认真、认真、再认真别无选择。

二、人员分配:

根据竞赛日程和主裁判的具体分工,本次参赛的24名裁判员进行编号,分四组,每组6人,6人中设1小队长。

三、三个基本姿势:

1.走姿:右手携椅子,左手携拎带袋,一路纵队沿跑道外侧行进,步伐整齐,精神饱满,按号就做,仪表庄重,举止大方。

2.座姿:座姿端正、上身笔直,不做与检查裁判无关的多余动作直至退场。

3.犯规举旗姿势。直臂上举黄旗左右晃动一次然后再直臂下举放回原处。动作要求干净利索。

四、两大明确:

1.明确径赛检查裁判的任务和目的。用两句话概括:你来田径场上的目的是什么(做检查裁判);检查裁判的任务是什么(检查参赛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是否犯规)

2.明确各单元径赛项目、组数、人数及每个项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换项路线。.明确栏架、障碍栏架、接力区等的位置和规格。 比赛中按主裁判分配的任务准时到达明确集合时间地点、明确进退场路线、明确工作位置、明确联络旗示、明确裁判方法与尺度,熟悉径指定的位置。

五、发现运动员犯规时,检查裁判员的8字真言:‘看号标道、举旗报告’。

六、检查裁判工作四重、四难:

(一)分道跑项目

重点: 1.在直道上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在弯道上跑进左侧分道,从而妨碍他人跑进并没有回到本道通过终点。

2.运动员是否跑过抢道标志线切入里道。

难点: 1、对运动员犯规一瞬间情况要看清抓准。

2、有直道进入弯道,有弯道进直道时有无串道或踩踏左侧分道线。

3、弯道的检查、开始应正面观察运动员跑进、当运动员跑过自己的位置后,则转身从背后观察。

(二)不分道跑项目

重点: 1、起跑出发时和小集团跑进中,是否有冲撞、推挤、踩踢、拉扯等动作影响他人。

2、采用不合理的方法超越他人。

3、是否有提供帮助或接受帮助。

难点: 起跑出发或形式集团时,犯规者和被影响者的详情难以分清。

(三)跨栏、障碍跑项目

重点:1、运动员在过栏瞬间,其脚或腿从栏侧绕栏并低于栏顶水平面。

2、跨越他人栏架或未跨栏完全程栏架。

3、有意用手推倒或用脚踢倒栏架。

4、手臂的摆动影响和阻拦他人跑进。

5、过水池障碍时踏在水池边上越过水池。

6、跌入临道阻拦他人跑进。

难点:1、运动员是否有意与无意踢倒栏架,想从中获利。

2、空间犯规多,判断困难。过栏时腿和脚是否低于栏顶水平面,特别是过弯道栏。

(四)接力项目

难点:在接力赛跑中,如何辩别运动员在交接棒时犯规,通常犯规的表现有

1、未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以接力棒为准,看准开始和完成交接棒的瞬间)。

2、有抛接棒行为,接棒人通过推动跑出或采用其他方法受到帮助。

3、掉棒后,不是由掉棒运动员拾起跑进,离开自己分道捡棒时趁机缩短比赛距离,或侵犯其他运动员。

4、运动员在接棒之前或接棒之后跑出分道,故意阻碍其他队员。

5、4*400米接力棒在接力区外起跑。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校;高水平田径;特征;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10-0102-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eatures of College High-level Track andField Event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WU You-kai1, PAN Qian2, ZENG Xiu-duan3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Xiamen City Vocationa l College, Xiamen 361008,Fujian 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Fujian China; 3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 ent,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Fujian China)

Abstract: China’s college high-level track and field event is facing opportunity and cha llenge at same tim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comparison, the a uthors of this paper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urpose, organization syste m, laws and regulations, number of athletes, funds, training ground, training an d competition system,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college high-level track andfiel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college high-level track and field eventin China is less develop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America in most aspects and thegap between them is remarkabl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college high -level track and field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correspond ingly

Key words: China; America; colleges; high-level track and field; featur es; comparison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8年,由教育部确认具 有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校为166所,田径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布局最多 的项目。同时,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正处在探索转型阶段,高校高水平田径的发展也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美国是世界第一田径强国,其高校田径十分发达。将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发展若 干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现阶段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发展的若干 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查阅与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相关的学术论文约15篇,了解我国高校高水平田 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美国3个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高校体育组织即NCAA(全国大学生体育 协会)、NAIA(全国大学校际体协)和NJCAA(全国初级学院体协)的官方网站下载10多份关 于美国高校校际田径竞赛管理的文件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美国高校高水平田径发展主要特征 ;由相关的中、英文网站下载获得中美大学生田径纪录。

1.2.2 比较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从发展宗旨、组织体系与法规制度、人才来源与队伍 规模、经费投入与场地条件、训练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6个方面对中美高校高水平田 径的发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展宗旨比较我国普通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 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 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1]美国高校是运动员培养的高级阶段,[2]其 竞技体育的根 本宗旨是:1)保持校际体育竞赛是整个高等教育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保持运动员 是整个大学生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保持高校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之间的明确界线 。[3]长期以来,我国省市高水平运动员因种种因素而由难以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 ,其退 役后升学就业均存在很大困难。高校(包括体育院校,以下同)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提高竞 技水平,对于国家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宗旨的核心 是把竞技体育纳入高等教育计划,通过高等教育促使运动员获得脑力和体力平衡发展。

投稿日期:2010-06-24

作者简介:吴有凯,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2.2 组织体系及法规制度比较 我国高校田径运动的全国 性管理机构是隶属教育部的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其田径分会,全 国比赛一般按A(普通组,参赛者为未注册运动员或叫非职业运动员)、B(高水平组,参赛 者为注册运动员或叫职业运动员)和C(体育院校组)等3个组别进行。各省市教育部门和高 校体协对所辖区域内的高校田径竞赛进行管理,省市大运会田径比赛通常按甲(普通高校) 、乙(高职高专)、丙(独立学院)、丁(体育院系)等若干组别进行。美国NCAA、NAIA和 NJCAA均开展校际田径竞赛。NCAA所有成员学校按办学规模、地理位置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划分为100多个竞赛联盟和Ⅰ、Ⅱ、Ⅲ级学校(水平由高到低)。竞赛联盟是由6~10几所 地理位置相近、级别相同的学校结合而成的竞赛组织,多数联盟都开展田径比赛。NCAA下属 的田径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国田径锦标赛的管理。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起步晚,基础薄弱。高水平田径尚无专门的法规制度,管理经验不足 ,有些单位往往因为其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影响了参与积极性。美国高校田径具有100多年 的发展史,法规制度完善,管理经验极为丰富。NCAAⅠ、Ⅱ、Ⅲ级学校的章程条规(2009年 版)的篇幅分别为419页、343页和308页,3个级别的室内、外田径以及越野跑全国锦标赛每 年也有各自的竞赛手册,9本手册均有25~30页的篇幅,有关各方的责任、权利以及对违规 者的处罚办法都规定得十分明确,各项活动的管理和运行规范有序,有条不紊。

2.3 人才来源及队伍规模比较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生源主要为专业队在役和退役运动员、体校毕业生和普通中学 毕业生,其中健将级运动员约占总数的11%,一级运动员约占52%,一级以下占37%。[4 ]在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中,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体校或专业队的多年训练,在运动成绩上 已 无多大提升空间。而来自普通中学的生源大都只有二级运动员水平,因年龄及先天条件等因 素,即使经过系统训练也难以达到高水平。我国青少年田径队伍规模约有10万人,其中为数 不多的优秀人才都集中在体校,并且基本上都流向专业队。而中学田径基础过于薄弱,无法 向高校输送有培养前途的田径人才。美国青少年田径实行以中学为中心,以俱乐部为补充的 业余训练体制,参加系统训练的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约有一百几十万人,[5]每年至 少有 超过1.5万名具有田径特长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高校田径拥有极其雄厚的人才基础。

以平均每校20~25名田径运动员估算,我国166所普通高校约有3 320~4 150名田径运动员 ,加上体育院校,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员总人数不会超过4 500人。美国NCAA有700余所大学参 加校际田径比赛,平均每校男女田径队拥有63.8名运动员,3个级别共有田径运动员45 261 人(表1)。[6]NAIA、NJCAA也分别有160余所和80所学校拥有室外田径代表队。我 国高校田径运动员人数不足美国高校的1/10。

表1 2007-2008年NCAA室外田径参赛人数

级别男子参赛学校数 参赛运动员数女子参赛学校数 参赛运动员数男女人

数合计Ⅰ级2619 95930411 23021 189Ⅱ级1654 9961754 4519 447Ⅲ级2527 9432666 68214 625合计678 22 89874522 36345 2612.4 经费投入及场地条件比较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平时维持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经费,由于学校教育经费十 分紧张,各校田径训练经费都处在严重不足或勉强维持的状态,[7]不少学校的田 径队只有 面临重要比赛任务时才能得到学校数额有限的专项拨款。美国NCAAⅠ、Ⅱ级学校田径队的开 支相当可观,各校仅为田径队主力队员提供运动奖学金一项每年就需花费数十万到100多万 美元。在Ⅰ级学校,田径、游泳等不具赢利能力的运动队的开支主要来源于本校橄榄球队和 男篮的比赛创收。在Ⅱ、Ⅲ级学校及其他高校,所有项目都不具赢利能力,竞技体育从社会 得到的赞助也很有限,但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包括田径在内的各项目运动训练总是 能得到学校经费支持。美国高校要么不办队(此时运动员可以报考他校),要办队就必定为 相关队伍队提供一切必要的经费保障,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竞技体育的务实精神和对运动员 高度负责的态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田径场的数量也增加了许多, 不少大学都拥有2~3个标准田径场。然而,除体育院校外,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室内田 径训练场地,田径训练的系统性受到影响(尤其在北方地区)。美国3大高校体育组织有188 5所成员学校,有条件进行室内田径训练的学校为844所,占全部成员学校的45%(表2)。反 映美国高校拥有较强的财政实力,能够修建较多的室内田径训练馆。表2还显示,美国开展 越野跑的学校数远远高于开展室内外田径的学校数。说明美国许多高校即使缺乏室内外田径 场地,也要利用自然条件开展越野跑运动,以达到竞技体育的教育目的。当然,美国许多公 园、校园、湖边、高尔夫球场、牧场、草场等都有大片地势平坦的草地,开展越野跑具有十 分优越的自然条件。[8]

表2 美国高校女子田径队数量

组织 成员校 室外田径 室内田径越野跑 NCAA1 070745(70)645(60)988(92)NAIA290160(55)139(48)212(73)NJCAA52580(15) 60(11)126(24)合计1 885985(52)844(45)1 326(70)注:括弧内数字为队数占成员学校数的百分比。

2.5 训练竞赛体制比较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般都是上午学习,下午训练。我国高校田径队在训练次数 、时数上没有统一要求,各校平均每周训练约4~5次,每次2~3.5 h,每周约10~15 h, 少 数学校在寒暑假进行集训。[4,9]如以2个学期各15周计算,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员 全年可训 练120~150次(d)。美国NCAA各级别室内外田径赛季均从9月初开始至5月底或6月上旬结 束(以 室外全国锦标赛结束日为准),训练和竞赛的天数一并包括在赛季之内。扣除节假日及期末 考试日,Ⅰ、Ⅱ级学校田径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的训练竞赛日不得超过144 d(仅参加室内 田径或室外田径的学校)或156 d(室内、外田径都参加的学校),每天的时数最多不得超 过4 h 。在暑假期间,任何成员学校如未经特别批准都不得组织田径训练,但运动员参加NCAA体系 外的训练竞赛(如美国田协系统的训练竞赛)则不受限制。对比起来,中、美高校田径运动 员的全年训练天数大致相当,但前者的训练时数仅相当于后者的50%~87.5%,我国高校田 径在训练时数上还没有达到高水平训练的起码要求。

在竞赛方面,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可参加的比赛主要有全国大运会、全国大学生 田径锦标赛、省市大运会、省市运动会等。由于大运会3、4年举办一次,全国锦标赛和省市 运动会的举办也不十分固定而且规模有限,加上学校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国高校田径运 动员一年中参赛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许多运动员甚至一年未参加一场高水平比赛。[1 0,11]美国3大高校体育组织每年都在秋、冬、春3个季节分别开展越野跑、室内田径和 室外田 径 比赛,其中绝大部分是全体成员学校都能参加的联盟赛,有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表演 赛、资格赛、冠军赛等多种形式,参赛学校一般在2~10多所不等。只有为数不多的优秀选 手 有资格参加报名标准很高且规模有限的全国锦标赛及其预选赛。在一个赛季中,NCAAⅠ、Ⅱ 、Ⅲ级学校田径队以一定人数参加校际室内外比赛的下限为6 d,上限分别为18 d、18 d和2 2 d(参加联盟冠军赛、全国锦标赛的天数除外)。一般而言,美国高校田径运动员在一年 中可参加10多天室内外比赛(不含越野跑),为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员的3~4倍。运动员能够 较多地参赛,对检验训练效果、增长比赛经验和提高竞技水平显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6 技术水平比较 从表3可知,除个别项目外,我国男女大学生田径纪录均低于美国大学生,而且许多项 目的差距还很大。实际上,我国大学生纪录几乎都是由专业运动员创造的,而美国所有大学 生运动员都是典型的业余选手。我国高校田径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而真正意义上 的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还远不具备承担国际重大比赛任务的能力。美国历届国家田径队运动员 或直接来自高校,或来自高校毕业后继续从事业余训练的选手,他们在奥运会、世锦赛上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

表3中美大学生田径部分项目纪录比较

男子中国美国女子中国美国100 m10.289.9211.5410.78 200 m20.4219.6923.0422.04400 m45.8744.0051.8750.10 800 m1:47.8 1:44.62:03.3 1:59.11 500 m 3:47.3 3:35.34:12.3 3:59.95 000 m13:55.913:08.4 15:39.715:01.710 000 m29:06.327:28.5 32:15.731:25.51110/100 m栏13.6313.0013.0012.48400 m栏48.8447.5654.8353.54 跳高 2.222.37 1.881.98跳远 7.998.74 6.656.99三级跳远 17.0117.5713.9214.25撑杆跳高5.715.98 4.214.60铅球18.6522.0019.0019.15铁饼62.7667.6662.0467.48标枪77.2689.1063.4261.82全能 7 4128 465 5 8396 527注:中、美纪录分别截至2008年9月和2009年12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与美国相比较,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法规制度缺失,管理经验 不足,有关各方的责、权、利划分不清,不利于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2)中学田径发展滞 后,导致高校高水平队伍质量低,规模小,各地区都缺乏一定的竞争群体和必要竞争氛围。 3)高水平训练没有成为高校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田径训练缺乏必要的基本投入,许多学 校高水平田径队都处在训练时数不足和难以参赛的状态。4)赛制不完善,多数运动员缺乏 锻炼机会,在参赛次数、人数上也没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各校各行其是,随意性很大,不利 于管理机构对其监管,也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建议 1)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将高校高水平田径纳入高等教育计划,通过建立和健全法规 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全面管理。2)发挥我国的人口优势,在继续强化体校青少年田径的同时 ,大力发展以校代表队为参赛与训练单位的中学生田径,以解决高校高水平田径人才来源匮 乏的问题。3)有关学校本着对运动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高水平田径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教育部门可通过经费投入审计对有关学校高水平田径办队资格进行评估,对不能达标的学 校应采取相应的处罚。4)对相关学校田径队的全年训练天数、平均每天训练时数分别实行 下限规定,对未达标的学校实行参赛方面的限制。5)在高校集中的大城市,每个城市按学 校类型或规模建立多个类似于NCAA竞赛联盟那样的校际田径竞赛组织,各组织每年开展一定 次数的邀请赛、对抗赛,对相关学校全年的参赛次数、人数也实行下限规定并纳入办队资质 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 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EB/OL].省略,2005-5-13.

[2] 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49-1 50,159.

[3] 2009-10 NCAA DIVISIONⅠMANUAL[EB/OL]省略,2 010-03-13.

[4] 姚磊.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 007,26(2):97-99.

[5] 吴有凯,潘前,曾秀端.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 学报,2010,34(2):81-84.

[6] 1981-82―2007-08 NCAA Sports Sponsorship and Participation Rates Report[E B/OL].省略,2010-01-05.

[7] 徐向军,宫新清. 影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首都体 育学院学报,2009,2(4):482-485.

[8] 潘前.美国中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7 5-78,91.

[9] 丛林,朱静华,李涛. 北京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23(6):88-89.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3

关键词:雅典奥运会;田径比赛;奖牌分布;成绩

1.结果与分析

1.1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奖牌总体分布

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共设47个小项(男子24项,女子23项),产生143枚奖牌,金、银、铜牌各47枚。42个国家获得奖牌,23个国家获得金牌。相比29届北京奥运会,多产生了两枚铜牌(30届奥运会男子跳高第三名三人并列),获奖牌的国家多了2个,获得金牌的国家多了1个。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多项赛会纪录被改写,4项世纪记录被打破。打破的4项世界纪录。

1.2 奖牌分布有明显的地域、项目特征

1.2.1 北美洲短、跨项目实力超群,美国田径霸主地位依旧稳固

北美洲各代表队在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上共斩获54块奖牌,居各大洲之首。54枚田径奖牌中有36枚来自短、跨项目,占了全部奖牌的66。7%,再次证明北美洲超群的短、跨实力。在短、跨项目(含接力)上美国素来傲视群雄,本届29枚田径奖牌中有16枚来自短、跨项目,2枚来自中长跑,8枚来自跳跃项目,投掷项目1枚,全能2枚,总田径奖牌数比上届增加6枚(29届23枚),田径奖牌榜上遥遥领先,美国田径的霸主地位愈加稳固。

1.2.2 非洲国家中、长距离占有绝对优势

非洲的24枚奖牌被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阿尔及利亚、乌干达、博茨瓦纳、南非、突尼斯、摩洛哥等8个国家瓜分。7枚金牌分别来自于男子800米、男子1500米、男子马拉松、男子3000米障碍、女子5000米、女子10000米和女子马拉松。尤其是男子800米和男子马拉松前三名均来自非洲国家,女子5000米和10000米的全部奖牌均被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收入囊中,展示了非洲国家在中、长距离项目中的绝对优势。

中、长距离项目上,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尤为出色,本届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获得了3金、1银、3铜7枚奖牌,肯尼亚2金、4银、5铜的11枚奖牌,两国分获田径奖牌榜上第五、第六名的成绩,与上届相当(29届奥运会肯尼亚14枚第五名,埃塞俄比亚7枚第六名)。

1.2.3欧洲在田赛项目上强劲,德国队实力有所回升

欧洲在本届奥运田径比赛中共获得48枚奖牌(19金、13银、16铜,占奖牌总数的33.6%),被14个国家分享,比上届少5个国家(上届19个国家)。48枚奖牌中田赛有30枚、径赛11枚、竞走3枚、全能3枚、马拉松1枚。

本届奥运田径比赛中共设16个田赛项目,产生48枚奖牌。欧洲国家获得了48枚田赛奖牌中的30枚,占总数的62.5%,显示强大的田赛实力。获金牌11枚,占总数16枚的68.8%。20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凭借在田径项目上的优势跻身奥运会三强。但德国统一后,随着其田径项目成绩的大幅滑坡已经跌出奥运会金牌榜的三甲。本届奥运会德国田径实力有所回升,获得1金4银3铜8枚奖牌的成绩(上届获得1枚铜牌),远远超出上届,显示了其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后备力量,有重返田径奖牌榜前列的趋势。

1.2.4 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弱势没有改变,中国有突破

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向来是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配角,本届奥运会奖牌总数上亚洲实现了一定突破,并有多人次进入前八名,但在田径上的弱势依然没有改观。三洲共获17枚田径奖牌(上届获得13枚),亚洲占了12枚奖牌(3金、2银、7铜),占17枚中的70.6%。哥伦比亚选手伊巴古恩在女子三级跳比赛中获得的银牌牌是南美洲在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的唯一一枚奖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队获得1金2银,新西兰获得1枚银牌。

中国获得1金4铜,超越历届。其中,中国队竞走表现完美,投掷项目可称为发展重点。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在伦敦奥运会中取得前八名的15个项目中有14项分布在竞走项目和投掷项目上。竞走项目表现优异获得1金3铜的佳绩,另外还有两个第四名两个第七名。投掷项目虽然只获得1枚铜牌,张文秀链球铜牌被改为第四名,但投掷项目有6人次进入前八名,且铅球、标枪、铁饼均有进入前八名情况,说明投掷项目后劲十足可成为中国田径的发展重点。但中国对田径整体落后局面没有改变。

2结论

2.130届伦敦奥运会奥运会田径比赛地域特征和项目特征表现依然明显,并且这种状况在近期内不会得到改变。

2.2世界田坛的大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美国队和俄罗斯队仍旧是田坛两大霸主。牙买加逐渐侵蚀美国短、跨项目上的优势。

2.3德国本届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远远好于上届,且后备实力显著,有重返田径奖牌榜前列的趋势。

2.4中国田径在本届奥运会整体实力有所提高,超越往届奥运会,但落后局面未改变,刘翔受伤成为一大遗憾。

2.5中国田径竞走表现完美,投掷项目表现优异,投掷项目可成为重点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1]詹建国,柴国荣,杨文学.从第27届奥运会透视国际田坛实力格局及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全运会;奖牌榜;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235-02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九运会、十运会中田径项目的奖牌榜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九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表

历时8天的九运会田径比赛尘埃落定,46枚金牌被17个参赛代表团瓜分。从各代表团获得田径金牌的情况来看(见表1),辽宁省田径运动员获得的9枚金牌,他们几乎都是中长跑和超长距离跑及竞走项目,辽宁省的女子中长跑和竞走项目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广东省田径运动员勇夺6枚金牌,是距离短、强度大的短跑和跳远项目,尤其跳远项目是广东省的优势项目;山东省田径运动员摘取5枚金牌,竞走和长跑是山东省的强项,投掷项目也有一定的优势;上海市田径运动员夺得5枚金牌是跨栏和高度项目,特别是男子110m栏选手刘翔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成绩是11.32s)。河北省田径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女子投掷项目是河北省的拳头项目,特别是女子铅球项目成绩更佳;四川省运动员摘走3枚金牌全是女子短跑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女子短跑在全国独领;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男子4×100m和女子三级跳远2个项目的金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田径优势项目的反映;运动员摘取男子铅球和链球两枚金牌,表明的拳头项目经久不衰;浙江省男子标枪、湖南省女子标枪、黑龙江省男子800m、甘肃省男子1500m、安徽省男子5000m、云南省男子20km竞走、北京市女子跳高、江苏省女子100m栏、陕西省女子链球,这些都是各自的传统优势项目。

2.2 第九、第十届全运会田径男、女子项目金牌格局

十运会山东省运动员获得9枚金牌,比九运会增加了4枚,成了田径的金牌大户,其中长跑是他们的主要夺金点。因此,这些项目是山东省的传统强项;江苏省夺得7枚金牌,比九运会多了6枚,可谓进步神速,主要夺金点是短跑、跳远和竞走;山西省运动员勇夺5枚金牌,而九运会金牌0枚,其进步的幅度是不言而喻的,中跑和投掷是山西省的优势项目;广东省获得3枚金牌,比上届少了3枚,失去了短跑和跳远项目的优势,然而保住了400 m和4×400 m接力的优势;浙江省获得3枚金牌,与九运会2枚相比略有进步,男子标枪和女子七项全能是浙江省的传统强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获得3枚金牌,比九运会多了1枚,男子短跑和女子三级跳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项目;河北省两届全运会都获得3枚金牌,男子三级跳远和女子铅球是河北省的拳头项目;上海市获得2枚金牌,与九运会5枚金牌相比退步较大,尤其是独领的高度项目的优势已荡然无存,但可喜的是男子110m栏的成绩具有世界级水平,刘翔成了举世瞩目的骄子,不得不让人回想起当年三破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云南省获得2枚金牌,超过上届,男子长跑和竞走是云南省的优势项目;的链球、北京市的女子跳高都是各自的传统项目;另外,与九运会相比,陕西、湖南、安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同时也说明了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

2.3 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奖牌表

在十运会田径比赛的46个小项中,男子24项,女子22项。共产生了138枚奖牌。其中金牌46枚,银牌46枚和铜牌46枚。在与第九届全运会相比,成绩明显提高。从总成绩上看,我国田径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从表2可以看出,田径比赛产生的138枚奖牌中,大多数集中在山东、江苏等10个单位。而在金牌的占有上,山东、广东、云南等几个单位更是占有了金牌总数的82.6%。这届全运会的成绩较上一届有了较大的提高,奖牌分布也有了一定变化,上届领头羊辽宁降到了第十位,上海也被挤出了四强。我们还可以看到,全运会田径奖牌不是呈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在少数几个田径大省里。其中集中表现在山东、江苏、山西等几个省份身上。在地域分布上,田径奖牌的分布也是不平衡的。大多数奖牌都集中在东部各个沿海省市,其中主要以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省为主,虽然田径金牌的分布跟东西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过大的地域差距不利于各个省田径运动的发展,尤其不利于西部省份对田径事业的开展。对我国田径运动总体水平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全运会奖牌榜可以看出,田径奖牌比较集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个别省份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但是,不利于各个省市之间的发展和交流,对我国田径运动的总体开展也有不良影响。因此,要积极加大对中西部田径运动的投资。

第二,从九运会田径金牌分布可以看出各省市在田径项目的综合实力。如:辽宁省的中长跑和马拉松,广东省的跳远,上海市的男子跨栏,四川省的短跑,河北省的女子投掷,的男子投掷,这些都是各省市的夺金项目。

第三,从九、十届全运会可以得出,个别省份对个别项目出现了明显的垄断,这就不利于该项目的开展,从全国范围看,这个项目的发展可能会变得缓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田径大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发展较弱的省份,从而在全国范围内促进该项目的快速发展。

第四,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比赛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同时比赛是积累经验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田径运动员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国际大赛,获得有用的经验,刘翔的成功经验,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中国田径协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J].田径,2005(12):59.

[2]紫木.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评述[J].田径,2005(12):25-31.

[3]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第9届全运会田径成绩[J].田径,2002(1).

[4]何秋华,等.九运会田径金牌的域分布特征与项目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5

关键词:训练与竞赛;竞技能力;临场发挥;竞技能力发挥;稳定性;田径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6-0076-04

Stability of game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excellent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China

ZHANG Yu-qu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cho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perform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the top 8 athletes in track and field finals of the 11th National Gam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the athle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Games was highly stable: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was up to 101.09%; the performance of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was roughly at the same level, there were totally 70.83% of athletes performing normally or superiorly, and 29.17% of athletes performing abnormally;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the top 3 athle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thletes ranking 4-8, i.e. the higher the ranking,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athletes in different sub groups and events had distinctive group characteristics, the orders of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are arranged from high to low as follows: stamina group > comprehension group > speed group > quick power group, medium and long range distance group > unusual distance group > all around group > short distance hurdle group > jump group > throw group; the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athletes in the stamina group was the most stable, while the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athletes in the quick power group was the most unstab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ference between the levels of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at different ages, while the gam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at the best competition development stage (ages 24-30)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stability.

Key word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competitive capacities;game performance;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stability;track and field athlete

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构成竞技运动的两大支柱。运动训练是获得竞技能力的过程,运动竞赛是再现竞技能力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训练,便无从竞赛;没有竞赛,则无需训练。而运动竞赛不仅被视为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且运动员经过运动训练后获得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运动竞赛持定的环境下通过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才能充分地表现出其价值和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体现出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当今随着运动竞赛日益激烈,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和比赛结果更令人关注。纵观世界大赛,一些本来具有雄厚实力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意外落败。可见,运动员发挥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第11届全运会田径决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特征及规律,为该项目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第11届全运会田径决赛(2009年10月21日~10月26日)的1~8名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包括42个单项(不包括男女4×100 m、4×400 m接力)共336名运动员;其中,男子176人,女子160人。通过查询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收集到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决赛的1~8名男、女运动员年龄、报名成绩、个人最好成绩及比赛成绩。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12.0 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及multiple comparisons(多重比较)运行程序。

1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发挥水平特征

本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共有来自36个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代表队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963名(男536名,女427名)运动员参加了46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有51.82%运动员无缘获得前8名,有81.93%运动员无缘获得奖牌,仅有4.98%的运动员获得金牌。可见,本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规模之大,参赛人数之多,竞争激烈程度之强,创历届之最。所以,对于每一位参赛运动员而言,必须稳定地发挥出平时训练已具备的竞技能力水平,才有可能获得优异成绩。

田径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3方面因素所决定的[1]。其中,运动员本身及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均取决于他们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及临场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括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道德与业务水平。田径运动作为可测量类竞技项目,运动员临场发挥水平基本上属于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状态的影响。另外,由于田径竞赛裁判评定手段、场地器材条件的现代化以及规则的日益完善,使其比赛成绩的测量评定更加客观、精确和公正。故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竞技能力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最本质的、最直接的原因。为便于定量的分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稳定性表现,我们探索性地将竞技能力发挥水平定义为:在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最优成绩达到个人报名成绩(赛前个人最好成绩)的百分率。依此分别考量了本届田径比赛各项前8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结果发现其竞技能力总体发挥水平均值达101.09%,其中,男子为100.91%,女子为101.29%,男女发挥水平差异无显著性(t=-0.916,P=0.360),说明男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基本在同一水平,总体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进一步研究得知,共有238名运动员属于正常或超常发挥(指竞技能力发挥水平≥100%),占70.83%;有98名运动员属于失常发挥(即竞技能力发挥水平

对男女前3名和4~8名运动员4个组别竞技能力发挥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显著(F=7.928;P=0.0000.05),而男女前3名运动员发挥水平分别明显优于男女4~8名(P

2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水平特征

由于各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等多种因素所构成,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其中必有一种竞技能力起主导作用。依田麦久等[4]的研究,按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1级分类标准,田径运动项目均隶属于体能类项群;按田径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各自表现形式为2级分类标准,又可将其分为速度性、快速力量性、耐力性和综合性4项亚类项群;这4项亚类又可分为短跨、跳跃、投掷、中长距离、超长距离和全能6项亚类分组。这种分类与前苏联马特维耶夫按动作结构分类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研究可知,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依数值大小排序为:耐力性>综合性>速度性>快速力量性;中长距离>超常距离>全能>短跨>跳跃>投掷。经对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进行方差分析,显示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F=9.951,P=0.000

对男女各单项1~8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水平排序研究可知(见表1),在42个单项中,共有34个单项(男女各17项)前8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挥水平均值高于100%。其中,排在前7位的单项中,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集中于耐力性项群的中长距离、超常距离以及全能项目上;而竞技能力发挥水平低于100%的共有8项(男5项,女3项),且无论男或女均集中于投掷和跳跃项目上。这进一步表明本届比赛耐力性项群及全能项目其竞技能力表现出相当高的稳定性,而投掷和跳跃项目运动员临场发挥的稳定性较差,竞技能力发挥水平明显较低。提示如何加强对该类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科学调控,使其最佳竞技状态适时的、最大限度的在关键比赛时段充分得以发挥,是今后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与亟待解决的课题。

3不同年龄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水平特征

前苏联学者1982年曾研究了国际健将级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其中男子平均为26.0岁,女子为24.1岁。1995年哈•迪克瓦赫等人对世界前100名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统计显示,男子平均为26.5岁,女子为25.5岁,揭示了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一般特征。国内研究者将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年龄阶段划分为最佳竞技建设形成阶段、最佳竞技发展稳定阶段和最佳竞技衰退消失阶段,并提出24~30岁是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黄金年龄[5]。依上述竞技年龄3阶段的划分理论,我们将本届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划分为23岁以下(最佳竞技建设形成阶段)、24~30岁(最佳竞技发展稳定阶段)及31岁以上(最佳竞技衰退消失阶段)3个年龄组别。经对各年龄阶段运动员人数及其比例统计,得知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3.78岁,最小为17岁,最大为33岁;最佳竞技建设形成阶段为141人(41.96%),最佳竞技发展稳定阶段为163人(48.51%),最佳竞技衰退消失阶段为32人(9.53%)。并对3个年龄段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F=6.711,P=0.001

4结论

1)第11届全运会田径决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在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发挥水平达101.09%。男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基本在同一水平,共有70.83%的运动员属于正常或超常发挥,29.17%的运动员属于失常发挥。这与国内关于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竞技能力发挥一般规律的研究结果基本趋于一致。

2)田径男女前3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明显优于4~8名,即运动员比赛名次愈好,临场表现愈稳定,其竞技能力发挥水平愈高。

3)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其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亚类项群发挥水平依大小排序为:耐力性>综合性>速度性>快速力量性;亚类分组为:中长距离>超常距离>全能>短跨>跳跃>投掷。属于单一动作结构的周期性项目发挥的稳定性明显优于非周期性和混合性项目。耐力性项群竞技能力的发挥最为稳定,快速力量性项群发挥的稳定性最差。

4)不同年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处于最佳竞技发展稳定阶段(24~30岁)的运动员其竞技水平发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与竞技年龄3阶段的划分理论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 论运动训练计划[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19-120.

[2] 李益群,谢亚龙. 体育博弈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少丹,惠民. 运动竞赛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7.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6

一、研究现状

田径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现代奥运会、亚运会的第一大项,是奥运会、亚运会金牌最多的项目,俗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本文通过历届亚运会田径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数据调查,对亚运会田径项目优势转移现象进行调研,探讨亚洲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亚运会田径项目也存在着竞技优势转移的现象,本文根据前人的科研思路,按照前人的思路归纳、总结亚运会田径项目竞技优势转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16届亚运会田径项目,获得奖牌国家、金牌数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

对1-16亚运会田径项目,应用文献调研法,查阅亚运会田径成绩与奖牌分布。

2.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分析。划分亚洲体育竞技优势的格局,是对历届亚运会田径奖牌分布的数据为依据,根据奖牌获得国家和区域进行数理统计。数据统计划分为以区域为单位(如东亚国家、南亚国家等)。

三、研究结果

(一)亚洲田径竞技优势转移的阶段划分

1.日本独霸阶段(1951-1970)

第一届亚运会,是亚洲各国田径实力的首次大交锋,日本气势如虹,一举夺得33个项目中的20块金牌。1951年至1970年6届亚运会日本几乎独霸田坛,被誉为亚洲“田径王国”。处在第二集团的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颇具实力的国家虽有上佳的表现,但却无法与日本抗衡。第三集团的菲律宾、马来西亚、以色列,在第三、四、五届亚运会中只能与第二集团抗衡。1976年德黑兰亚运会前,亚运会田径赛场上一直被日本垄断,日本之所以能在历届亚运会都高居榜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一直牢牢控制着田径这几届亚运会参加国家的数目。在第一阶段田径比赛项目女子稀少,竞技水平整体不高,田径场地基础设施薄弱,加上政治动乱和经济困难,总体上水平较低,是亚运会的初级阶段。

2.日本和中国争霸阶段(1974-1986)

这几届一个重要特征是:亚洲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1974年参加亚运会;中亚国家在苏联解体后开始加入到亚运会阵营,在亚洲田坛崭露头角,向日本的田坛霸主地位发起了冲击。1978年第8届亚运会上,中国以12枚金牌的优势超出日本2枚金牌,打破了亚运会日本田径霸主27年的记录。在随后的三届亚运会上,中国一直在田径项目上与日本分庭抗礼。同时第二集团印度、以色列、泰国、朝鲜等国家竞争激烈,金牌数目不分上下。1974年第7届德黑兰亚运会,东亚的中国、蒙古和朝鲜等,西亚的伊拉克、科威特和巴林等参与到亚运会的大家庭中。这个阶段亚运会的竞技水平、比赛项目、参赛国家都有所提升,田径项目尤其是女子田径项目、参与国家数量和运动员等显著增加,场地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是亚运会的发展阶段。

3.中国独霸阶段(1990-199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登上田坛霸主的地位,第11-13届中国田径分别获得29、22、15枚金牌,位于第二的日本分别是7、5、12枚金牌,已经无法和中国抗衡,亚洲众多国家已在田径赛场显示实力。西亚和中亚的田径水平有所提升。在竞走、跳跃、投掷、全能项目上中国队有较大优势。比赛项目愈加丰富,从中日印三家鼎立到中国一枝独秀。

4.中国领先,第二集团竞争激烈(2002-2010)

21世纪初,中国仍处在亚洲田坛的领先位置,但领先优势开始减弱,主要是西亚的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巴林等国家表现突出,成为了亚洲田坛的第二集团。亚洲田坛群英并起,成绩排列顺序变化和以往相比波动较大,获得金牌奖牌的国家数量增多。这几届亚运会除了在竞技水平、组织能力和场馆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外,此阶段可以看作亚运会全面深入的发展阶段。

(二)结论

现代亚运会从1951年到2010年,60年的发展史中,田径项目以获得奖牌的国家来看,竞技项目优势在逐渐转移,根据转移的情况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日本独霸阶段(1951-1970)。第一阶段特点,日本包揽了这个时间段52%金牌数量,这一阶段竞技水平整体不高,田径场地基础设施薄弱,加上政治动乱和经济困难,总体上水平较低,可以看作是亚运会的初级阶段。

2.日本和中国争霸阶段(1974-1986)第二阶段。亚运会的竞技水平、比赛项目、参赛国家都有所提高,田径项目尤其是女子田径项目、参与国家数量和运动员等显著提升,场地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这个阶段是亚运会的发展阶段。

3.中国独霸阶段(1990-1998)第三阶段。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成绩也迅速的崛起,竞技优势逐渐从日本向中国转移。同时,西亚和中亚国家田径成绩也逐步提高,比赛项目设置和奥运会相似,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也不断上升,这个阶段出现了明显的竞技优势转移。

4..中国领先,第二集团竞争激烈(2002-2010)第四阶段。虽然中国还在领先地位,但领先的比例已经小于第三阶段,竞技优势渐渐的向西亚国家转移。尤其是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这几个西亚国家迅速崛起,这个阶段亚洲田坛群英并起。成绩排列顺序变化和以往相比波动较大,获得金牌奖牌的国家数量增多。这几届亚运会除了在竞技水平、组织能力和场馆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外,此阶段可以看作亚运会全面深入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谢亚龙等.中国竞技优势项目制胜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 90年亚运会的成功首先是决策上的成功[J].体坛春秋.1994.3(20):29-34.

[3] 王秀香.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群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12-414.

[4] 范江怀,李吟.历届亚运会博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1990(5).

[5] 师马.略评前六届亚运会[J].25-30.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7

一、将跳跃项目列为潜在突破点

针对新年伊始,中国跳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展现出的良好上升势头,杜兆才给出的解读是,在“1516”计划中,除了女子投掷,男女竞走等重点项目需要巩固,防止大起大落之外,在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等项目中,我国涌现出了一批身体素质和能力处于上升期的男子选手。2015年北京世锦赛,偌大的鸟巢中如果这些项目没有中国选手的身影将会令人遗憾。因此跳跃项目今后将作为中国田径潜在的突破点加大备战力度,而中国田协也力争将这些颇具“技术含量”的传统优势项目重塑往日的光辉。

杜兆才说,对此中国田协有三大举措:一是专门成立针对跳跃项群的管理团队,集中组织保障。二是其中个别项目将聘请优秀外籍教练来华执教。三是针对跳跃项群的整体发展,于3月15日在福建省体育局训练基地举行全国室内跳跃公开赛。这是中国田径界首次为跳跃项目专门举办全国性比赛。

事实上,将跳跃项群列为专门赛事早已是国际田坛的主流方式。“今年初,我们男子撑竿跳高、跳高的部分选手出国参赛。多站次的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练,边赛边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福建的全国比赛中,我们还将结合训练营,专家讲座授课等形式,将中心的优质教练资源带入基层,与地方形成良性互动。只有这种互动持续下去,才能使我们的基层教练员执教理念国际化、前沿化。”杜兆才表示。

二、实现全运会与世锦赛双赢

杜兆才坦承,由于今年8月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和9月的全运会时间太过接近,因此中心在选派、协调队伍参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以前都是世锦赛为全运会让路,今年却是全运会要为世锦赛作铺垫。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经过总局批准,中国田协对全运会赛程作了调整,即全运会竞走和马拉松比赛将脱离全运会主体,比赛时间提前至5月。

“一方面,是因为奥运会上中国竞走一金三铜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各地体育局都充分认可国家队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国家队集训形式以及后勤医疗保障。再就是因为中国田协提出的‘大田径’概念深入人心。今年虽然是全运年,各省竞走队员免不了会有一场高强度的‘内战’,从中心到地方体育局,大家的共同目标还是要一致对外。因此所有队员在国家队保持竞争氛围,也利于每个运动员提升实力,既可以圆满完成全运会任务,也可以在外战中取得好成绩。”杜兆才解释。

往届全运前的冬训,各地方体育局往往更愿意自行组织运动员训练,但去年冬训所有竞走队成员均在北京“高度集中”,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包括场地类项目的运动员以及马拉松队员还是不一样,很多马拉松国家队员在地方队都要兼项5000米和10000米。所以在参赛的问题上,我们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协调。力争实现全运会与世锦赛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形成双赢的局面。”杜兆才强调。

三、后备人才规模初现成效

经过几年发展,中国田协打造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也初具规模。130多个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2支常设国少队,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西北六省区参与的高原耐力项目人才开发计划,为国家队提供了源头活水。

杜兆才表示中国田径要想发展壮大,除了选择好重点项目,还要建立科学的后备人才链,根据项目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将青少年田径普及以及专项提高紧密结合起来。

杜兆才以竞走为例作了阐释。“竞走国少队以及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已经推出四年了,我们现在还处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目前田管中心通过与省市共建,将竞走国少队按地域划分成8个组长期集中训练,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技术的细化上,在训练体系的合理构建上还需要加强。我们力争让中国少年选手能够形成一个规范化、国际化的竞走技术风格。”

为了更好地雕琢青少年选手的技术,田管中心2011年起还专门聘请俄罗斯竞走教练谢米奥洛夫担任国家少年竞走队总教练。田协目前正计划引入轮训方式,让更多的年轻选手能够接受外教的指导。

四、专业与业余赛事合二为一

杜兆才强调,除了竞技属性,田径日益备受关注是因为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

在马拉松于全国生根发芽的同时,受到马拉松赛事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可以同场竞技的启发,在3月1日的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太仓站,中国田协首次将专业竞走和群众健步走合二为一。比赛中,大众组和专业组从不同路段同步出发。有奥运冠军陈定的号召力,当天的健步走比赛吸引了约五千太仓市民踊跃报名。杜兆才透露,这一改革创举将进一步推动健步走的规范发展,国际田联新任秘书长和竞走委员会均对中国田协的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8

摘 要 体能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体能良好才能在训练中与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因此,加强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策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先介绍了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其次针对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给出了几点策略,以提高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

关键词 运动员 体能 科学化 实效性

在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田径运动是历史上最悠久、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一项包括跑步、跨栏、行走、跳高、撑杆跳和投掷的比赛,可分为径赛和田赛两种类型。无论是田赛还是径赛,都需要运动员有超高的速度、体能和技巧,可见体能训练在田径赛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只有认识到体能训练是径赛项目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并在训练实践中抓好体能训练才能在比赛中取胜。在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中,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虽有所突破,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希望能为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一、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体能特征

田径运动项目的出现其实是从人类长久的劳动生活中的走、跑、跳、投等自然动作演变发展而来的,它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体质,它对改善人民健康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体现到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对国家取得荣誉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体能”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它是运动成绩的重要保障,是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运动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任何运动项目都需要有体能的支持,任何运动项目的训练也离不开体能训练这一基础。假如没有高效率的体能训练,任何体育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都无法得到保证,体能是运动员自身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的一种具体表现。田径中跑类项目是以运动员体能为主导的一种高难度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的高度结合,培养高速度持续跑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田径径赛项目应该不断总结出合理、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能,最终促进成绩的提高。

运动员的自身体能发展水平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自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心理能力等,这各方面因素之间相互独立又有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着运动员体能的整体水平,只有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组织这4方面因素,运动员的训练才能提高有效性。决定运动员体能的4方面因素中的素质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对其训练过程中,应该重视运动素质的训练,运动素质的训练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完成,培养运动员更加符合专项训练要求的体能发展。

二、当前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

长久以来,很多田径径赛项目的教练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来讲是不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教练在对运动员步频和步长训练时,往往是根据实际状况和需求随时改变训练方案,缺乏一个固定的训练模式,训练模式都没有更无法说对训练做出合适的指导了。另外,很多田径径赛项目教练多数没有以运动员自身发展状况和技术现状为主要依据,而是多以有着先进技术的国外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为主,忽略了运动员的自身体能、竞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二)缺乏系统化的衡量标准

无论是田径径赛这种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还是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都不能仅仅靠一次比赛的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也不能只看重短时间内的训练效果,而是要根据观察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表现出来的状态,从其本质上挖掘其体育方面存在的潜力。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训练观念就是过于重视短暂的利益,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对运动员正规的、系统的、全面的训练,以此来衡量运动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缺乏体育综合能力的培训

在田径径赛项目的训练上,过于重视运动员的跑类项目技巧训练,这样可能会培养出一大批田径径赛项目“工具”型人才。在当今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下,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训练更应响应以人为本的理念,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此外,教育部也规定必须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课常规科目的教学。因此,田径中跑类项目的训练既应该培训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调节自身素质等,还要重视对其文化课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训。的训练观念中缺乏对运动员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得运动员把运动项目看作是一个任务,而不是从内心喜爱这一事业,这种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缺乏综合能力培养的体育训练观念,将会限制着田径中跑类项目的发展水平。

三、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体制训练策略

(一)使训练更加科学化

由于体能训练是运动员的训练基础,运动员的体能和运动项目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只有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做好,才能保证竞技项目技术更强。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必须要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引领着实践训练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体能训练的效果达到最佳。体能训练的科学化首先要求田径径赛项目教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深入学习专项体能训练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效果。此外,在对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训练

在对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选取上,应该按照科学标准选取,身村高大、下肢较长、踝围维度较大的运动员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的提高比较容易,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这可以为田径径赛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身体形态指的是运动员身体外部以及内部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长度、高度、围度、心脏纵横径以及肌肉形状等,田径径赛项目中的任何一种专项训练手段都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朝着专项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身体机能则是指运动员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在运动中表现的能力。身体机能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训练适应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体能训练使得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或提高,从而实现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

(三)重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田径径赛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在平常体能训练中付出艰苦的努力,在体能训练中,要适量地增加时间,但是也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运动疲劳等伤害,还要重视将速度训练放在体能训练的全过程,为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做储备。教练还需要不断完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事业的改革,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应该吸取以往经验中的精华、弃其糟粕,完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此外,田径径赛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比赛上的发挥和其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对其体能训练中要重视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适应能力、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等。

四、结语

总之,体能训练是顺利完成各项运动训练的基础,对田径径赛运动员来说,高水平的体能训练是其专项训练的基础,也是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因此说,田径径赛项目中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就需要运动员必须加大体能训练的重视力度,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和灵活性,以及提高自身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训练。

参考文献:

[1] 诸志楠.田径运动体能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J].运动.2012.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9

摘 要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训练时的高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针对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不佳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有效的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提高心理品质以使他们主动有效的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从而保证在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关键词 田径运动员 心理训练 比赛 心理因素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一)过分看重比赛结果

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对比赛充满了创造好成绩的渴望,产生这些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当今的竞技比赛中,对比赛结果过分看重,心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二)比赛时自我控制能力低,消极思想出现

一般情况下,田径项目都要通过预赛甚至复赛才能进入决赛。例如:田径项目中的跳远三次试跳中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等情况犯规或者其他运动员试跳成绩较高时,运动员的心理会出现紧张,在此阶段运动员不再想自己的技术动作,头脑中思维已经混乱,对失利的恐惧日益加强。

(三)过去比赛失败在心理上留下的阴影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往往是因为心理受到以前比赛失败阴影的影响,从而在日后的比赛中难以跨越失利的障碍。

(四)外界环境干扰

运动员在比赛中成功与否不仅是自身竞技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天气、场地、器材、裁判、观众、记者等外界环境干扰,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田径运动员更是如此。

二、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一)比赛前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和调控目的是: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增强自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比赛。

1.相信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常会感觉自己很紧张,怀疑自己的技术动作,这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获胜的期望值较高造成的。面对此情况田径运动员应该正确看待成败降低心理压力,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完成的技术动作上,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提高自信心。

2.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这是由于运动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错误的比赛心理定向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对于动机水平较高的应加以控制,使运动员努力达到的目标,以更好地增加自己成功的心理体验。

3.制定赛前准备计划安排好方案对策。田径运动员常会出现赛前准备计划不充分,这是由于运动员思维不清晰,对比赛程序认知水平较差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各种准备,制定比赛方案,充分考虑赛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措施。

4.教练员积极引导,运动员自身调节。田径运动员往往在赛前情绪较不稳定,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心里控制水平较低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教练更应充分的给予其信任,积极解决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不要给其过多的心理负担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比赛中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中的心理调控对比赛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在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十分复杂,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必须要冷静地面对处理防止消极思想的出现。

1.比赛中要保持清醒头脑。田径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是由于运动员没有目的、想法、随机应变能力低、思维不清晰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运动员要及时采取合理对策,不断的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

2.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的实力。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过分紧张不敢运用平时训练的技术,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赛中,这是由于运动员缺乏自信心造成的。

3.赛中自我暗示动员积极情绪。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情绪过于紧张,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运动员可采用:(1)呼吸调节方法;(2)自我暗示法;(3)音乐调节法。

4.教练给予积极鼓励。田径运动员如果在赛场上出现失利往往心里难以接受,此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对于运动员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动作感觉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比赛后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后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且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对比赛后紧张心理的放松调整,更是对刚刚结束的比赛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比赛做好准备。

1.归因比赛结果。田径运动员在赛后难以对比赛做出较准确的归因,这是由于其在比赛中失利难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理承受较大压力所造成的。面对此情况要帮助运动员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胜负,同时给予其积极的鼓励。

2.正视失败。田径运动员对失败的打击承受能力较低,清楚的认识到失败可使我们更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功。

3.教练关怀帮助。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受到挫折时,作为教练更应给予关心和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要注意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雷.田径教学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J].体育科技.2013:36.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10

关键词: 田径训练 普通高中 现状分析 对策

1.引言

田径,亦称之为“运动之母”,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能有效地、全面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发展和成绩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我国已成为体育强国,然而在其他运动项目蒸蒸日上之时,田径运动成绩已大大落后,不符合体育强国的要求。在学校体育课中,田径项目只能靠行政手段维持。本文探讨现阶段田径运动在常熟市众多高中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促进田径运动在高中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2.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现状

2.1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特点

周全宝在“高中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中指出,在以高考为目标的教育体制下,课余训练管理和观念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目前高中竞技体育成绩萎靡不振,逐年下滑。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队是输送后备体育人才的主渠道。我们一定要权衡思考高中阶段影响体育课余训练的矛盾和冲突,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目前阻碍课余训练的不利因素,促进学校课余训练正常稳步发展。说明高中校田径训练工作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丁启文在“课余田径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指出提高体育教师的指导训练水平的建议:建立轮训学习制度,研究制定全面贯彻训练大纲的实施细则,定期贯彻落实,地、市田径课余训练指导小组在有关部门领导下,负责进行指导训练,贯彻检查大纲落实情况,及时反映训练中的问题,研究对策,等等。根据以上所述,教师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欲望,但对于高中校而言,高中校的田径教练员没有相对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中校田径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2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基本较为简单,系统性相对较弱。运动员在高中期间的训练,随着教练员、训练模式和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状态。我国高中校田径训练场地器材不能满足,组织教学存在困难。在现在高考模式下,学生的文化学习必须保证,训练基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训练时间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在田径训练中,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3.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现状

3.1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特点

根据走访调查统计,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基本由1~2名教练员和10名左右运动员组成。运动员多数水平一般,运动等级为二级的很少,基本是三级或以下。各高中校的教练员大多是田径专项教师,少数为其他专项教师。

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比赛期和停滞期。

(1)比赛期。比赛期是各高中校在参加省内和县市类田径比赛前几个月开始进入常规训练,少数是前几周开始训练的,为了完成相应的比赛任务而进行系统训练。由教练员安排统一训练计划,运动员根据计划按时参加训练,完成相应的训练要求。这一阶段运动员的训练质量高,能达到相应的运动水平。比赛期多为夏秋季。

(2)停滞期。停滞期是各高中校在无比赛任务学期期间,教练员没有安排运动员统一训练的计划,由运动员自主完成训练,但只有少数有远期目标的运动员能训练,大多数运动员基本不训练。停滞期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态,一般为冬季和春季。

3.2常熟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

根据调查和统计,常熟市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训练大都采用集训和课余时间相结合的模式。教练在安排好训练计划后,运动员基本能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较为自由,训练状态不严谨。

4.常熟市各高中校田径训练的综合水平

4.1近三年常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高中校团体总分排名

通过对近三年常熟各高中校在田径运动会上的团体总分分析,市中、王淦昌中学、浒浦高级中学每年成绩基本在前三名。通过调查得知,在训练时间方面,前三名的学校都是坚持长期训练的,而其他学校只在比赛前几个月开始集训,有的学校甚至在比赛前几周才开始训练。

通过对教练员学历的调查,发现常熟市市中学校的结构较为合理,教练员梯队建设做得很好。其他学校有的教练员年龄偏大,体力不足;有的偏低,经验不足;有的学历比较低,毕业于大专或中专,工作以后,为了评定职称需要通过成人自考方式取得本科学历,这部分教练基础知识方面略显不足,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发挥优势。总的来说,教练员的梯队建设有待提高。

4.2近三年常熟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前三名的成绩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常熟市高中校学生的田径训练水平,对近三年各单项前三名的成绩进行统计,从统计情况来看,男女生情况类似,为了不重复分析,这里以男生为例。调查中得出,常熟市高中校学生的成绩总体还可以。100米、200米、400米的第一名成绩都为二级运动员水平。尤其是100米、200米,第二名的成绩也为二级运动员水平。而投掷方面的成绩则有逐年下降趋势。

虽然短距离跑成绩比较优秀,但从具体学生来看,基本都是那么几个学生,名次就在他们中间调整。从近三年成绩来看,100米、200米的第一名都被同一人获得。二、三名也存在类似情况。400米、800米的成绩近三年中刑嘉毅获得了四个,一个季军。优秀运动员很少,基本就靠他们几个撑起了比赛的成绩。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高考体育项目测试跑的项目居多,100米、800米是必测项目,高中参加训练比赛的学生,大部分是准备考体育院校的,所以跑的能力都比较强。而且,因为有接力项目,教练一般会选择跑的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训练。而投掷项目的运动员在跑方面的能力相对弱。为确保接力这个翻倍得分项目,教练员的训练重心会向跑的方面倾斜。

5.对常熟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选材与动机、目标的研究

5.1运动员的选材

关于运动员选材,科学选材是成功的一半,科学选材加上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成才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常熟各高中校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1)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殊招生;(2)运动会上的特殊表现;(3)班级体育课上的发现。

5.2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动机与目标

田径运动训练发展是为了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校自身综合水平,为我国田径运动输送后备人才,进一步提高地区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国人的体育运动概念。

研究应从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运动员的管理、学训矛盾等方面结合各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和毕业出路这一重中之重的问题上加以重视,配合科学的时间分配方法,从而为解决中学田径队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常熟高中校的田径训练除了部分准备考体育院校的学生,相对训练动机比较强,目标比较明确。其他同学都是体育老师发掘出来的体育底子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是为了训练而训练。尤其现在取消高考体育特长生,更挫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动机不强,更不要提目标。结合常熟市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状况,上述诸多问题出现,阻碍常熟各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在如何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方面,教练员要好好思考。要让学生懂得参与训练不仅是为了比赛。通过训练,可以强身健体,从而以更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训练过程是学习一门技术的过程,可以掌握一些锻炼方式、方法,为以后自主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5.3关于常熟高中校田径教练员综合素质的研究

教练员综合素质高低影响田径运动队整体水平,且起到关键作用。在教练员来源上,常熟各高中校现有教练人员大多毕业于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系,他们很多缺乏深入研究学习和再提高的机会,整体教练水平不高,不具备专业性。主要职责是体育教学和管理。由于受带队经历不足、自身运动实践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在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等方面掌握的理论知识深度不够,实践经验较少且缺乏专业性,从而制约高中校训练水平提高与发展,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停滞。

5.4训练时间安排

通过调查,前三名学校都是长期训练的,尤其是暑假和寒假训练,很系统。以市中为例,分管校长直接领导,教练员梯队建设很好。寒暑假,学生上午就到学校训练,上下午都有训练计划。平时上课时,早上安排学生自主训练素质方面的内容,傍晚有计划安排学生训练,基本都训练到18点,训练时间比较充分。而其他学校基本都是比赛前突击训练,训练时间不充分。所以各兄弟学校要多交流,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让训练效率更高,成绩更好。

5.5学校对田径训练的关注和后勤保障

通过调查,常熟市各高中校在田径训练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充分,训练器材比较充足。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训练后勤保障工作还有待改善。以我校为例,由于远离市区,吃饭问题无法解决,暑假全天训练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只能训练半天。而常熟市中在市中心,分管校长经常到训练第一线和教练员、学生交流,给他们支持。重视训练资金投入,训练器材等配备很充分。暑假训练时,及时准备解暑物资,让教练员、学生得到及时调整。

6.结论与建议

6.1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运动员学籍管理制度,协调好运动员的训练与学习关系,教练员要多和任课老师沟通,不仅关心运动员的训练,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6.2田径训练中应注意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练习形式的介绍,不能只注重运动技术方面的教学。训练时间要适当保证,提高训练效率。在田径运动训练组织方面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制度。科学选取有训练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使其经过几年系统、科学训练,能提高并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6.3学校要实行教练员聘任制,使教练员有较强的责任感,充分激发教练员的动力。教练员应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善于总结,开创训练新理论,改革训练实践。

6.4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增进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语言和情感沟通。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状况和个性特征,促进田径运动训练有效发展,提高常熟乃至全国普通高中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整体水平。

6.5学校要加大田径训练资金投入,配备必需的器械和现代科技仪器。重视后勤保障工作,让训练开展得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11

1基本信息设置

1.1比赛项目设置比赛项目应该包括:田赛项目: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径赛项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一般情况下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要进行预赛、决赛。1500米及以上的径赛项目直接进行预决赛。倍数计分设置功能:是指该项目计算团体总分时和基本团体总分设置的倍数关系。一般情况下接力赛采用双倍计团体总分,还有的赛事组织者为了鼓励长距离跑项目,某些长距离跑也采用双倍计团体总分。分组分道设置功能:一般情况下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在比赛中都要求分组分道;1500米及以上的径赛项目要求分组不要求分道;田赛项目不分组不分道。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十届田径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如表2所示。

1.2计分方法设置包括两类:一类是名次得分;另一类是破纪录加分。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十届田径运动会的计分办法:每单项前8名按9、7、6、5、4、3、2、1计分;4×100米、4×400米双倍团体总分;破省、市、院纪录者双倍计分。团体总分若相等,则以破纪录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则以单项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

1.3报名数据导入利用纸质报名表组织书面报名,交到组委会后再由管理人员录入报名信息,这是一项繁杂的任务,并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设置数据导入功能,要求各参赛单位按规定Excel表的格式填写报名信息,收齐所有单位报名信息后,一次性全部导入。

2运动会编排系统设计

2.1运动会编排系统的类结构

2.1.1赛前编排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赛前编排包含赛前对运动会参数的总体设定、参赛代表队报名、竞赛分组和竞赛日程的排定。赛前编排模型如图1所示。

2.1.2比赛管理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比赛管理主要是指运动会进行中的比赛成绩录入、比赛名次的评定和相应评分。比赛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2.1.3成绩分析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成绩分析主要根据赛前计分设置、各组别成绩记录表和破纪录加分情况自动生成团体总分和个人总分。成绩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2.2数据仓库

2.2.1概念模型在概念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从用户的角度看待数据及处理要求和约束,产生一个反映用户观点的概念模式。然后再把概念模式转换成逻辑模式。将概念设计从设计过程中独立开来,使各阶段的任务相对单一化,设计复杂程度大大降低,不受特定DBMS的限制。利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得到最终的模式,即概念模式。在得到全局ER模式后,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效率,还应进一步依据处理需求对ER模式进行优化。一个好的全局ER模式,除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用户功能需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实体类型的个数要尽可能的少;实体类型所含属性个数尽可能少;实体类型间联系无冗余。运动会管理系统的全局ER模式如图4所示。

2.2.2数据仓库的逻辑由于概念设计的结果是ER图,DBMS一般采用关系型(本系统所使用的MSSQLServer就是关系型的DBMS),因此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就是把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过程。由于关系模型所具有的优点,逻辑设计可以充分运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使设计过程形式化地进行。设计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选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根据全局ER图,建立5个表(略)。

2.3分组分道算法设计运动会编排系统中分组分道的实现,采用按人数、总道次来计算应有的组别和道次,其中采用了取整、取随机数、比较和分类算法。运动会编排系统中赛程表的实现,采用按单项目的时间和单元时间来填写矩阵,其中采用了矩阵、求和、比较和分类算法。系统中的项目分类的实现,采用分成单项,再按单项分类的原则。

3运动会编排系统实现

3.1系统总体架构运动会编排管理系统主界面包括客户端的登录与管理、前期编排、比赛管理、信息查询、各种表格的输出打印和数据库的维护。下面对主界面内各功能页内的功能实现进行出说明:(1)前期编排模块前期编排模块主要是实现各代表队的报名数据的导入,根据模版自动生成各类检录表,编排项目时间和记录,自动生成秩序册等。(2)比赛管理模块比赛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径赛预赛成绩录入、径赛决赛成绩录入、田赛成绩录入、集体项目成绩录入、总决赛成绩录入等。(3)信息查询模块数据查询和各种表格的输出打印等功能的实现。

3.2检录表的生成与实现

3.2.1数据的导入每届运动会报名开始时首先要将表里的数据清空,否则将与上届运动会的信息混淆。接下来就可以将报名数据导入数据库,导入过程中,若导入后发现错误,可进行修改、查询、浏览。最后,在确定报名数据导入正确后进行编排,按预设置的模版生成检录表,生成秩序册组件。数据导入如图5所示。

3.2.2检录表自动生成计算机根据分组分道结果按检录表模版自动将数据写入检录空表。检录表自动生成如图6所示。

3.3秩序册的生成与实现

3.3.1编排项目时间在安排运动会秩序册时赛程表的制约因素很多,田赛和径赛项目同时进行,不同的径赛项目的次序问题,运动员的兼项问题。将每天的赛事按上下午分成单元。例如,赛事为2天,则分4个单元。给定每个单元的比赛时间。统计各个运动会项目的所需时间,包括准备时间和运动时间。给定起始项目和终止项目。项目时间与记录编排如图7所示。

3.3.2秩序册组件自动生成项目时间设置好之后,选择秩序册文件的保存路径,开始行动生成。秩序册组件生成如图8所示。

3.4成绩统计的实现

3.4.1比赛成绩管理比赛成绩处理是赛会期间进行的成绩录入、排序记分、决赛处理及单项和团体成绩排列等等。输入某项目(男子100米)每组每道的成绩,系统首先按成绩进行排序,排序后对记录的名次项进行赋值,再检索出前8名所在代表队,然后生成进入决赛的名单或者检索该项目各名次应该获得的积分。如图9、图10所示。

3.4.2成绩统计、查询、打印每单项项目决赛结束后,添加进团体成绩表中。方法是:前8名得分分别为9、7、6、5、4、3、2、1,破纪录和接力项目加倍计分。统计出各代表队的总分。打印主要包括检录表、秩序册、工作机构及成员、工作手册、赛程表、运动员表、记录表,以及成绩的查询与打印。

4结语

田径比赛总结范文12

关键词:竞技;心理素质;训练;培养。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

1、过分看重比赛结果

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对比赛结果想得比较多,心里充满了对创造好成绩的渴望,担心自己如果不能取得好成绩,荣誉、赞赏、奖金一切都没了,训练时付出的辛苦也白费了,害怕自己会被领导、教练责怪批评被认为是田径运动员,水平只有如此,产生这些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当今的竞技比赛中往往只以成败论英雄,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发挥得好才能被社会人们所承认但是对比赛结果过分看重,心里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2、比赛时自我控制能力低,消极思想出现

一般情况下,田径项目都要通过预赛甚至复赛才能进入决赛。例如:田径项目中的跳远需要通过前三次的试跳才能决定能否进入后三次决赛,当前三次试跳中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等情况犯规或者其他运动员试跳成绩较高时,运动员的心理往往会很紧张表现得很急躁,对比赛失去信心以至找不到动作感觉甚至出现动作变形,这些都是自我控制情绪状态的能力降低所造成的,在此阶段运动员不再想自己的技术动作,头脑中思维已经混乱,对失利的恐惧日益加强。

3、过去比赛失败在心理上留下的阴影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往往是因为心理受到以前比赛失败阴影的影响,从而在日后的比赛中难以跨越失利的障碍。例如:跳远运动员在试跳助跑中步点不准而造成犯规往往在日后的比赛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于赛前运动员心理活动较活跃,过分担心比赛结果,受以前比赛失利的影响而体验曾经失败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消极的思维活动。

4、外界环境干扰

运动员在比赛中成功与否不仅是自身竞技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天气、场地、器材、裁判、观众、记者等外界环境干扰,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田径运动员更是如此。比赛中,如果在阴雨天进行场地很难令人满意,现场观众不会很多,比赛现场的气氛会很平淡。在此情况下难以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相反在现场气氛很高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运动员们会受现场气氛的感染,表现得很兴奋积极性也很容易被调动。

二、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1、比赛前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和调控目的是: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调动参赛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调节较稳定的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比赛。

(1)相信自己的实力增强自信心

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常会感觉自己很紧张,怀疑自己的技术动作,表现得很急躁对比赛失去信心,这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获胜的期望值较高,过分担心比赛结果怀疑自己的动作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田径运动员在平时更应该多参加模拟比赛,正确看待成败降低心理压力,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完成的技术动作上,轻装上阵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比赛中,赛前给自己设置符合自己水平且有挑战性的目标,给自我树立必胜的信心,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提高自信心。

(2)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

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甚至有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获得奖金物质而参赛的错误动机,这是由于运动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错误的比赛心理定向所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对于动机水平较高的应加以控制,对于动机水平较低的要强化但始终要激发运动员正确的内部动机,要将比赛看作是需要体现自我价值的展示,以积极、乐观、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比赛中,树立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轻松迎战、以我为主、集中注意力、多想技术动作"。设置客观的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以增加成功的心理体验。

(3)制定赛前准备计划安排好方案对策

田径运动员常会出现赛前准备计划不充分,情绪不稳定不能安心的制定赛前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这是由于运动员思维不清晰,对比赛程序认知水平较差所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各种准备,积极主动地做好比赛计划,制定比赛方案,充分考虑赛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措施。

(4)教练员积极引导,运动员自身调节

田径运动员往往在赛前情绪较不稳定表现出或者过分激动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过分抑制萎靡不振,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心里控制水平较低所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教练更应充分的给予其信任,言行不要让运动员感觉教练对自己不信任,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运动员出现消极思想,教练不要盲目批评应给运动员以理解并诚恳的与其交流想法,帮助指导其如何消除消极思想,积极解决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但与运动员交谈时要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要给其过多的心理负担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2、比赛中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中的心理调控对比赛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在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十分复杂,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必须要冷静地面对处理防止消极思想的出现。

(1)比赛中调整清晰思维,保持清醒头脑

田径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思维混乱或一片空白的现象,这是由于运动员没有目的、想法、随机应变能力低、思维不清晰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运动员要及时采取合理对策,积极调整良好的思维状态,做到要清醒的知道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一旦头脑中发生混乱或一片空白时,一定要振奋精神,要立刻采取自我暗示法阻断消极意识的出现,此时此刻既不要想比赛结果也不要去想对手的发挥状态,要想自己该怎样做,多想想技术要领,赛前的准备方案,把思维的焦点放在有利于比赛的积极想法上,积极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思维情绪、注意力,不要想从前的失败,不要想比赛的结果,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正在进行的比赛中,不断的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

(2)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的实力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过分紧张不敢运用平时训练的技术,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赛中,怀疑自己的技术,不敢大胆的做动作,这是由于运动员缺乏自信心造成的。

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3)、赛中自我暗示动员积极情绪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情绪过于紧张,造成思维混乱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比赛时的正常发挥,这是由于运动员自身调节能力较差所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运动员可采用:①呼吸调节方法:由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会产生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的现象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②自我暗示法:在比赛中如果出现情绪紧张不稳定可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很放松""一切都会好的""现在我的感觉非常好""加油我一定行"来缓解紧张的情绪。③音乐调节法: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习惯选择能够调动自己情绪的音乐,使自己表现得很兴奋。

(4)教练给予积极鼓励

田径运动员如果在赛场上出现失利往往心里难以接受,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出现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丧失信心等情况,此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对于运动员重新找回自信,找到动作感觉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教练员首先要头脑冷静如果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强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运动员的心理,在此情况下要引导运动员冷静稳定自己的情绪,多想想技术动作,相信自己敢于拼搏,让他们明白盲目的着急是没有用的,要取得好成绩的办法只有把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即使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也要稳定情绪,继续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在进行的比赛中,激发其积极情绪,使其充分发挥技术水平。

3、比赛后心理训练调控方法

比赛后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且十分必要,这不仅是对比赛后紧张心理的放松调整更是对刚刚结束的比赛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为今后的训练、比赛做好准备。

(1)归因比赛结果

田径运动员在赛后难以对比赛做出较准确的归因,这是由于其在比赛中失利难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理承受较大压力所造成的。

面对此情况要帮助运动员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胜负,消除消极沮丧的情绪同时给予其积极的鼓励指出在比赛中表现得较好的一面,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明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1)获胜且发挥好: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指出尚存在的不足和继续努力的方向。(2)获胜但发挥差:将成功归因于对手较弱,指出仍需进一步努力提高自身能力。(3)失败但发挥好:将失败归因于对手发挥太好,强调自己一进了最大努力对今后进一步发展做出计划。(4)失败且发挥不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对努力不够做出自我批评,反省影响发挥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正视失败

田径运动员对失败的打击承受能力较低,走出失败的心理阴影较困难,对此运动员要对失败持正确的态度,明确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辩证的看待失败,清楚的认识到失败可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