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31 09:11:29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1

1.认真落实调水引流措施。水利部门做好有关河道湖泊控制口门的检修维护和试运行;加强和水利部局沟通,一旦发生蓝藻,立即采取调水引流等措施,加快水体流动。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作业的准备工作,需要时积极实施人工增雨,增加水量(水利局、气象局)。

2.强化预警应急监测。环保、水利、建设、气象、卫生等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切实落实工作职责,增加监测频次,对湖体,特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做到早预测、早预报、早预警突发安全事件。建立应急处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环保、水利、气象、建设、卫生等部门的信息,科学判断蓝藻变化趋势,为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环保局、水利局、气象局、建设局、卫生局、华衍水务公司)。

3.抓紧捞藻除藻各项准备。在蓝藻暴发的情况下,按照“打捞、拦截、稀释、沉淀”的思路,全力组织打捞蓝藻,努力做到“日产日清”。沿、、三镇要做好打捞人员和船只的准备工作,确保5月15日前全部到位。建设部门要督促华衍水务公司抓紧做好高锰酸钾、活性碳等物资的储备。扩大饮用水源地蓝藻隔离范围,采取措施对蓝藻暴发区进行稀释,必要时运用综合技术手段进行沉淀,减轻对水体的污染(镇、镇、镇、水利局、水产局、科技局、交通局、建设局、华衍水务公司)。

4.提高应急供水能力。抓紧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地,落实备用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与庙港净水厂之间原水输水管道连接方案的设计等工作。环保、水利、建设、卫生、华衍水务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备用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水质监测,督促制供水企业在应急期间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应急制供水设备的启动运行。开展城市间供水管网互联互备工作,建设与中区供水管网互通工程。加快推进区域供水二期扩建工程,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建成供水(建设局、环保局、水利局、卫生局、华衍水务公司)。

5.全力做好自来水应急处理工作。加快建设庙港净水厂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强动态监测。强化自来水深度处理,完善各制水厂应急投加药剂设备,保证出厂水质达标,必要时采取限水、停水、减压供水、改路供水等特殊处理措施,优先确保全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华衍水务公司)。

6.坚持铁腕治理污染。按时按质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任务。强化环境执法,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狠抓喷水织机废水专项整治,尤其要加大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喷水织机企业废水的接管整治力度。加强工业点源治理,组织力量对沿岸所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检查,将重点企业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厂、庙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沿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和污水处理提标工作。沿地区实施高密度环境监测,加大夜间突击监察频次,从严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不能完成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和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环保局、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

7.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做好行政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实行行政交界断面水质控制管理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落实奖惩措施。全面推行“河长制”,列入国家、省和市考核范围的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水环境质量确保“两个率先”环境目标实现的意见》,实行行政交界上下游断面水质达标责任制,市辖区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不劣于入境断面水质(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监察局、环保局、水利局)。

8.加大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加强等重点地区的环境保护,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建设,严格环保监管执法,加快实施印染企业搬迁,加强《江浙交界断面水质控制应急预案》建设,确保江浙交界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镇、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建设局、国土局、供电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9.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清洁产业和环保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环保、高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新建循环经济企业4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核定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原材料、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3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并向社会公布企业名单和审核结果。(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外经局、科技局)。

10.狠抓污染物减排和提标工作。贯彻《市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意见》,严格落实总量削减任务,加快推进年度减排、提标实事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1月1日起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纺织染整、化工、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味精和啤酒)行业实施《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他行业全面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相应行业一级排放标准。年6月5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稳定达标的,坚决予以关停(环保局、经贸委、建设局、质监局、工商局、供电局、法制办)。

11.加强区域环评和项目环评工作。认真贯彻环保优先方针,环保规划编制优先于各类发展规划的编制,发挥环保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约束性、指导。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排污总量已超过控制指标的镇(区),停止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对已建成投运的项目,环保部门要及时组织“三同时”验收(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水利局、国土局、建设局)。

12.严格执行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和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年本)》,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全面禁止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增加氮磷污染的项目。对于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现有生产能力需改造升级的,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必须通过老企业减排两倍的总量来平衡,实施“减二增一”;对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也必须通过老企业等量减排予以平衡,实施“减一增一”(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环保局)。

13.开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化工行业专项整治任务,年内再关闭23家小化工生产企业,全市化工企业整治达标率达100%。淘汰所有年产5万吨以下废纸造纸、年加工80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年产1万吨以下的酒精和淀粉生产线。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完成20家重点企业的挂牌督办任务。对不能按时完成淘汰落后能力的镇(区),实行新建项目“区域限批”(发改委、经贸委、外经局、安监局、环保局)。

14.规范复垦用地管理。对淘汰的企业用地进行复垦,对复垦后增加耕地的,实行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政策(国土局)。

15.加快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度。引导、督促各级各类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经济开发区按已编制的省级生态工业园规划,抓紧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工作,确保明年创建成功。经济开发区完成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外经局)。

三、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6.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年底前,各镇(区)按环保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加快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庙港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2万吨/日)和扩建污水处理厂三期(5万吨/日)、桃源污水处理厂二期(1万吨/日)、震泽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平望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等8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任务,确保各镇生活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75%,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环保局)。

17.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综合处理能力。所有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一律配套除磷脱氮工艺,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排放标准和相应地方污染排放标准。全面开工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除磷脱氮改造工程,年内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实现总磷、总氮排放量分别下降5%左右的目标。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重点启动地区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工程(建设局、环保局)。

18.全面禁用含磷洗涤用品。在地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达标率100%(工商局、质监局、环保局)。

19.完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体制。对工业企业排水户安装计量装置,实施按水量和浓度收费。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年内要全部改制成独立企业法人,实行社会化运行,实现“管办”分离(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水利局、法制办、环保局、建设局)。

四、抓好农业面源、水产养殖污染治理

20.开展畜禽养殖综合整治。取缔沿1公里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1-5公里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实现零排放,辖区内其余畜禽养殖场污水全部做到达标排放。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新建规模养殖场。归并缩减生猪定点屠宰场,到年,原则上每镇(区)暂保留1个屠宰场。加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年内基本完成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确保做到达标排放(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经贸委、农林局、环保局)。

21.积极推行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到年底,农药、氮肥使用量比上年分别削减5%、3%以上。推广秸秆还田、氨化、微贮、食用菌生产、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农林局)。

22.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调整压缩网围养殖面积,年内完成上级下达的东网围养殖整治任务。

23.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在新建或改造后的农村集中居住点的比例达40%。完成4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分散居住居民点的生活污水全部实行三格式以上处理(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爱卫办、环保局)。

24.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市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率100%。积极探索污泥处置的途径和方法,强化对污泥的规范化、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减少土地占用和二次污染。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30座,年内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土建工程,确保明年上半年投入运行。建立完善垃圾收集体系,加快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年底前全部实现集中收集、集中处置(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爱卫办、城管局、环保局)。

五、严格控制船舶污染

25.加强东船舶污染防治监管。严把入湖船舶签证关,年内完成向途径东流域的运输船舶免费发放垃圾桶900只和垃圾袋5000只。完成东水域境内油船、危化船、客船(游览船)油水分离器和GPS安装工作,东水域境内客船(游览船)垃圾、油废水和生活污水基本实现零排放(交通局)。

六、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

26.加强对沿船菜的整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沿船菜的治理,确保整治到位,确保社会稳定(镇、镇、镇、工商局、环保局、水利局、供电局、公安局、法制办、局)。

27.规范对水源地的管理。年底前,饮用水源地要按新标准要求,确定一级、二级保护区边界,并重新设定落实明确的界限标志。完成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任务,并抓好组织实施。对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全面实施生态隔离、防护等工程措施,防止蓝藻集聚污染。对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行排查整顿,取缔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制定东沿岸、京杭大运河段、太浦河段等重点区域水环境整治达标方案,确保在“十一五”期间达到治理要求(水利局、环保局、建设局)。

28.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抓好节水减排工作,重点在印染、喷织等高耗水行业开展节水行动,年创建5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5个省级节水型小区,扶持一批重大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全市中水回用量不低于2万吨/日,全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开展节水型示范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加强开发区循环用水,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实施园区内厂际串联用水、污水资源化和非传统水源利用。完成部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水利局、建设局、经贸委、科技局、环保局)。

七、全面开展东水环境综合整治

29.落实东整治项目。制定东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抓紧落实东综合整治项目,做好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按照流域治理省级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要求,督促符合条件的单位和部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准备,5月份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工作。组织一批有利于降低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和修复生态系统的项目,申请列入国家规划或“省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暨专项规划”。努力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扶持的同时,加大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调力度,争取东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得到开行的信贷支持,争取年内动工建设部分项目(发改委、东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财政局、环保局、水利局、建设局、农林局、水产局、国土局)。

30.实施河湖疏浚清淤工程。对东实施泄洪道疏浚和对污染严重的底泥进行生态清淤,完成疏浚清淤泄洪通道24公里,疏浚清淤分通道13公里,生态清淤14平方公里,清淤总土方3350万方。对沿大堤47公里滨湖区200-500米范围内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疏浚村庄河道287条、325公里。

31.开展退耕还湖工程建设。在一级保护区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建设生态隔离带。先在沿湖1公里、主要水源保护区周边2公里、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两侧各500米等重点区域进行试点。其他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建立湿地农业高效生态示范区,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32.加快东湿地保护建设。年内完成在东沿线1公里范围内营造生态林6800亩,其中建设林业生态园面积600亩,林果基地面积700亩;道路林网、河道林网、农渔林网全面配套;多点开展村庄绿化建设。开展东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工程项目,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恢复示范、湖滨带生态恢复、太浦河水源保护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护和恢复东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结构和功能,提高污染物净化和生物生产能力。

八、引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污染综合防治能力

33.开展污染治理课题研究与应用。开展蓝藻防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镇污水氮磷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开展蓝藻治理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研究。积极开展蓝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运用(科技局、环保局、水利局、建设局、水产局)。

34.推广使用先进的科技治污技术。加强化工、印染、酿造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工业废水处理与排污监控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建设化工集中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湖泊水体生态修复等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中水回用、尾水生态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局、经贸委、建设局、环保局、农林局、水利局)。

3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精准施肥、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秸秆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清洁技术,提高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水平。研究并推广水产养殖水净化及循环利用技术,把镇作为该工程的示范区,实施“镇流域池塘养殖水净化与循环利用工程”项目研究,并进行推广。

36.开展制水工艺科技研究与攻关。重点进行水源地水质突变情况下水质应急处理工艺研究,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加强水污染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科技局、建设局、卫生局)。

九、推进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创新

37.适时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适时调整污水处理费,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开征氨氮、总磷超标排污费(物价局、财政局、环保局、建设局)。

38.切实加强水资源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管理。确保水资源费足额征收、规范使用。适时启动居民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逐步建立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垃圾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利局、建设局、财政局、监察局、物价局、审计局、城管局)。

39.增加污染治理财政投入。市、镇(区)两级财政要将新增财力的10%-20%专项用于污染治理,重点支持调水引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监测预警等重点工程建设(各镇、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审计局)。

40.制定实施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污染治理设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COD排污权有偿取得机制,探索形成有序的排污权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允许用污水、垃圾处理收费许可进行质押贷款,并给予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地税局、物价局、环保局、各金融机构)。

十、建立完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

41.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完成规划确定的饮用水源地、出湖口、国控、省控、市界断面处等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任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重点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由环保部门负责验收并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第三方管理,运行和监测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环保局、水利局、建设局、财政局)。

42.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制定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建立健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建设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网络,加强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中心化验室对水质的日常监测工作(建设局、卫生局、华衍水务公司)。

43.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源普查工作。年内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源调查。年底前建立先进、科学、准确的水污染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农林局、环保局、财政局、水利局、水产局、统计局)。

44.提高污染物减排标准。健全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除继续执行COD、SO2减排约束性计划外,将氨氮和总氮、总磷排放指标列入约束性减排计划,把减排任务和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及重点排污单位(环保局、经贸委、农林局、建设局)。

45、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实施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的监测、统计制度,加强统计调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向社会公布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治污工程完成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统计局、环保局、建设局、农林局)。

46.建立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地区重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重大的环境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环保部门全面实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组织部、监察局、环保局)。

十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47.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推广水污染治理先进经验,揭露、曝光反面典型。广泛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部、环保局)。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听涛轩人”为你整理了这篇生态环境分局2020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生态环境局:

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按照工作部署,克服人手少、设备不足、工作任务重等困难,认真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2020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1、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情况。目前,我局尚未成立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我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主要依托我局综合股、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开展相应的业务工作。由于人员少,部分人员大都身兼数职,因此工作任务较重。近几年,我局先后派8名监察人员参加了由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应急管理培训班,取得了省级培训证书,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2、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为全面提高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局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共编制专项应急预案7个。2012年提请县政府印发了《民乐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修订,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2013年以来印发了《民乐县突发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民乐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民乐县土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民乐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民乐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于2020年10月修订后印发实施,2018年编制并印发实施了《民乐县城区供水总寨地下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认真完成县级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任务的同时,我局积极推进县内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2020年度,共督促9家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的修订和编制备案工作。

3、公共安全社会网络体系建设情况。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方面,我局将环境安全检查及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日常检查、排查工作,不断加强对企业自查工作的督促力度,在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隐患问题责令企业落实整改,切实做到排查全覆盖、隐患零容忍。并结合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等专项行动开展环境安全检查及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责令企业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对涉及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的重大隐患或违法行为案件,及时以书面形式移送安监等相关部门处理,至目前我县没有发生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了全县环境安全。2020年度,我局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80余人次,对7家重点企业开展隐患排查48次。其中存在环境风险隐患企业3家,排查出问题6个,排查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为100%。我县辖区内无涉尾矿库企业。

(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

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中,将各项环境监测数据作为预警信息的依据,我局负责应急工作的相关人员与市、县环境监测站正在逐步完善监测数据信息互通工作机制,不断深化之间的联动、会商机制。为有效收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及时、全面掌握事件动态,及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局通过24小时应急值制度、“12369”环保热线、微信举报平台、网络信息收集等方式不断拓宽环境事件信息的收集渠道,并与公安、气象、消防等部门签订联动机制协议,进一步增强了环境事件信息的收集能力,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预警提供了保障。同时,组织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企业预防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应急响应与指挥平台体系建设

1、专业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情况。按照《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县级建设标准,需配套固定指挥平台及移动指挥通信系统二级建设标准,但由于我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晚,资金投入少,截至目前,尚未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和移动指挥通讯系统。虽然目前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存在困难,但我局紧紧围绕各部门专项应急预案成立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应急指挥部的建设,明确职责,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持续推进指挥系统软件建设。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也与企业内部其他应急预案相融合,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流程、联系方式作为重要的章节做以描述,明确了各应急预案之间关系,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局将不断完善各类设备的配置,加大应急指挥平台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工作。

2、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情况。近年来,我局全面贯十八大、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在2014年分别与民乐县气象局和民乐县公安局签订了联动协议,建立了联动机制合作关系,2016年与民乐县交通运输局签订了联动协议,旨在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及应急处置协作能力。2020年10月,我局联合各联席会议单位,召开应急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确保形成联防联控工作格局。今后,我局将不断深化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尽快与安监、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完善已建立合作关系部门的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工作。

(四)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情况

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方面,目前,我局未成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主要由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人员承接环境应急工作。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动队伍分别由环境监测站、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担任,各股室均能随时调动进行应急处置、救援工作,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过程中,可调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应急处置工作。为全面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工作,我局于2020年10月,我局依托甘肃锦世化工有责任限公司以企业现有应急处置队伍建立专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有效增强我县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力量。

(五)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按照《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县级建设标准,应完成应急交通工具、应急防护装备及应急调查取证设备二级建设标准,我局依托甘肃锦世化工有责任限公司建设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一座,配备应急物资48类、共计4358件,彻底解决我县突发环境物资不足的问题。

(六)应急演练开展情况

2020年12月10日14:30-18:00,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民乐工业园区管委会、甘肃锦世化工有限公司、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共同开展“硫酸罐车发生事故,造成浓硫酸泄露”为情景的模拟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了在突发环境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杜绝突发环境事件引发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检验了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快速性、救援有效性,也使职工环保意识和抢险能力得到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目的。

(七)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增强汛期环境安全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局高度重视,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把汛期水环境安全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突发环境事件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迅速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排查隐患;二是抓源头、查隐患、促整改,与县水利、气象、交通、消防等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提前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实做好汛期环境安全防控工作,积极防范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八)应急值守工作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在重要节假日、重要时期,实行应急值守制度,确保“12369”环保热线、应急值班电话“0936-4425000”保持畅通,专门安排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开展值守工作,明确应急值守工作职责,实行突发环境事件的零报告制度,做好当日应急值班记录和次日交接手续,定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应急值班情况,本年度较好地完成了值守应急和各项信息报送工作。

(九)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我局每年结合“6.5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组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6-7次,累计发放应急宣教材料0.3余万册,普及环境应急知识0.54余万人次。我局在县政府官网“民乐环保”专栏建立了应急管理板块对应急相关知识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2020年12月上旬,举办年度环境应急专题培训班,培训局内职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局内职工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环境应急管理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因我局尚未成立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主要依托我局综合股、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开展相应的业务工作。目前,环境应急工作因为人员、资金的限制,尚未配备环境应急物资、交通工具等设施设备,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一)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1、按照时限要求,就是修订完善县域内部分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积极积极推进民乐行政区域环境风险评估。

2、加强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的规定,完成辖区相关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编和备案工作。企业在《办法》实施前已完成预案备案的,在预案签署后三年内,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预案修订工作按照《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的预案,参照《办法》第二章的规定制定和备案,全面深入推动我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加大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力度

2021年,环境应急工作将加大对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检查的宽度和广度,完成重点监控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情况检查,对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促进企业完善环境应急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措施,并对企业风险防控情况登记造册,以便随时备查。

(三)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为加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推动工业园区重点风险源企业防控环境风险,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计划与重点监控企业联合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四)强化环境应急值守工作

按照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在重要节假日、重要时期,实行应急值守制度,实行突发环境事件的零报告制度。较好地完成值守应急和各项信息报送工作。

(五)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培训

继续将环境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纳入重点工作,加大培训频次,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提升环境应急管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拓宽应急管理知识的普及面,邀请知名环境应急管理专家作辅导报告和现场模拟演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逐步提高全县环境保护人员及企业应急工作负责人的环境应急管理知识,增强处置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十一五” 环境保护 措施 对策

1 “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进展

“十五”期间,以泉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结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业型城市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实施政绩考核“环保一票否决制”,强化环保执法和监控力度。

制订实施了“污染集控区建设管理”这一有特色的管理办法,对印染、水洗、电镀等污染企业实行污染集中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零点计划”行动、“两江流域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对沿海工业污染源尤其是大堡、伍堡、锦尚三个集控区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水污染型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在环境管理方面,摸索出“政策指导,市场调节”的有效途径,用经济手段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集中控制区管理、激励企业自愿参与污染治理、推动流域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展开环境宣教工作,积极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崇尚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石狮市环保局相继荣获“全省绿色社区(小区)创建工作优秀组织单位”、泉州市“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零点计划’行动先进单位”、“‘十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2 面临的挑战

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工业污染集控区与居民区没有明显的隔离带,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局部流域和近岸海域水质退化,不能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市区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较高,接近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上限值。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中,化纤、水洗、漂染、电镀等重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产业还占有一定的比重,且清洁生产水平较低,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给资源与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产业布局方面,局部区域空间布点过多,星罗棋布,重复布点现象突出,功能区混乱,环境污染难以集中治理,制约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品味的提高。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石狮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未能按原计划建成;排水体制方面,旧城区现状为合流制,新建地区为分流制,主城区污水截留主干管尚未完善;沿海部分镇区建有少量排水管道,缺乏系统规划,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垃圾处置方面,石狮市将军山垃圾填埋场现已饱和即将封场,而目前尚未建设新的垃圾填埋场,影响到石狮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环保监控能力需要持续加强。目前全市共建成9家污水处理设施自动监测仪器,开始了环境监测监控从单一管理向网络化发展的步伐,加强了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但相对于目前石狮市重点污染源的发展状况,监控力度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继续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

3 “十一五”环境保护主要措施及对策

3.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3.1.1优化产业结构

(1)限制重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展

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强制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严格落实“三不原则”(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两控原则”(把重点工业污染源控制在限定区域内、把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限定指标内),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引进。

(2)改造升级纺织服装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是石狮市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加快纺织服装业的产业、产品级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优势地位,成为泉州建设“千亿纺织服装大市”的重要支撑。

(3)加快六大产业发展

加快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六大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原料和工艺,加快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3.1.2调整产业布局

(1)调整功能分区,促进工业集中

依据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布局原则,合理进行工业园布局,整治现有工业小区,结合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改,实行“工业入园、住宅入区”。引导市区工业企业向沿海工业园区聚集,实现污染集中控制和产业集约化发展。

(2)结合区域特点,明确片区分工

按照产业集聚、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区域特点,明确片区分工,形成“一带六组团”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即以沿海大通道为纽带,吸引各类要素资源向沿海工业走廊集聚,建设专业化强、相互促进、优势明显的临海产业集群带,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六组团”即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集中力量建设宝盖鸿山五金机械工业组团、宝盖印刷包装工业组团、宝盖鞋业鞋材工业组团、祥芝食品加工工业组团、永宁锦尚体育用品(工艺品)工业组团和蚶江电子信息工业组团等六大工业组团。

3.2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

3.2.1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

拓展在线监控覆盖面。“十一五”期间,占全市相应污染负荷70%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必须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

强化工业污染集中控制。继续推进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区的建设,加强日常执法监督,杜绝私设排污口、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

加强集控区燃煤锅炉整治。“十一五” 期间,锦尚、伍堡工业区应全面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热之前,集控区内10蒸吨以上沸腾炉必须配套静电除尘等先进除尘设施。工业区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内,全面禁止使用燃煤锅炉。

加强对制鞋业的污染整治。开展全市违法使用“三苯”及有机化合物正已烷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建立制鞋企业信息库,全市制鞋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情况编入信息库。

加强对新建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大力实施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必须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加强自动监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2.2推行清洁生产

进行清洁生产试点。选择一些漂染、电镀等重污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强制重点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定期公布其排污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强制性审核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鼓励节能降耗和废物综合利用。“十一五” 期间,实现石狮市全市单位GDP能耗低于1.4吨标煤/万元,单位GDP水耗低于34m3 /万元;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低于5千克/万元GDP,SO2排放强度低于5千克/万元GDP;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3大力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3.1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体系建设

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十一五” 期间,中心城区设计总规模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应建成并投入运行,永宁镇区污水处理厂应建成,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污水处理厂应采取除磷、脱氮、消毒措施,并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备。

加强市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新城区采用完全分流制,灵秀服装工业园区、宝盖鞋业工业区污水管网应接入市区污水管网系统;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

解决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问题。结合石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问题,统一建设深海排放工程,排污口设置在石湖码头附近泉州湾外湾海域。

3.3.2大力推进固废处置体系建设

做好将军山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工作;建成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场二期工程,垃圾焚烧处理厂无害化处理总能力达到1300吨/日,同时实现热电联产;加强环卫规划,配套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 期间,石狮市各镇区垃圾转运站全部建成,全市城镇垃圾运输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

3.4着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3.4.1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逐步搬迁市区污染企业,重点污染企业全部搬迁入工业区或关闭;加快示范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建成2~3个符合标准的生态住宅小区;继续开展“绿色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新增一批“绿色社区(小区)”通过省级、泉州市级考核验收;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家园清洁行动,建成1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开展农村饮用水保护与净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农业循环经济、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工程建设。

3.4.2地表水系综合整治

饮用水源保护。按照《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和《晋江、洛阳江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五年总体规划》的要求,每年按时、足额地将石狮市分担的补偿专项资金上缴泉州市财政,为饮用水源上游水资源的保护提供资金保证。

综合整治入海溪流。重点抓好东、西排水沟、南溪渠、都宫溪、下宅溪、西岑溪沿岸露天垃圾堆放场的取缔工作,对西岑溪、下宅溪、厝上溪、子英溪、南溪渠、都宫溪进行清淤保洁、护岸绿化,实施东、西排水沟及南溪渠截污工程。

3.4.3近海水域污染综合治理

认真落实泉州市人大十三届七次会议《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组织实施《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方案》和《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和实施本辖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加强近岸海域使用规划,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10年,使得石狮市近岸海域二类水质达标率不低于50%。

3.4.4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城市液化天然气工程(LNG)项目;加强对烟尘控制区的建设,逐步扩大烟尘控制区,保证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整治油烟污染,对大型饮食业单位、烧烤店以及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业单位列为重点饮食业单位,实行挂牌督办制度;防治扬尘污染,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在市区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

3.4.5声环境综合整治

合理调整声环境功能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治理交通噪声;对扰民严重的KTV、迪吧等娱乐场所和饮食服务业,要严格监管、限期治理,无法治理达标的应搬迁或停业;积极创建噪声达标区,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大与拓展,逐步扩大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面积。

3.4.6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

在建设固废处置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治理和清除现有的垃圾临时堆放场或不正规的固废处置场;加快各镇区垃圾无害化处置,“十一五”期间,石狮市规划的29座垃圾中转站应全部建成,形成涵盖全市范围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回收利用企业给予适当扶持,采取向建筑单位、建筑商、用户等收取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费的方式,逐步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

3.5环境监测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3.5.1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规范环境监察行为,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培训,加大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强化污染源日常执法监督和对暗设排污管的打击力度。

加强环保监控中心建设。建立环保机构与污染源之间的局域网,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数据监控和视频监控设备,并联入石狮市环保局监控中心。

3.5.2基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各镇(办)配备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化科学发展观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决策的指导作用。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6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

3.6.1海洋生态环境监管

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规范海洋与海岸工程、港口、码头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6.2海水养殖业污染防治

做好全市海水养殖业规划,严格控制石狮市辖泉州湾南岸和深沪湾浅海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海水养殖业用药品种及数量,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建设石湖至古浮万亩生态养殖示范区,在这一带浅海中底播花蛤养殖,增殖海域资源量。

3.6.3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完善海洋世界海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海洋野生动物救助基金,增添医疗仪器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抢救冲滩、误捕的海洋珍稀保护动物的水平。

3.7建设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建设节水型示范城市,促进石狮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3.8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以保障流域生态功能为目标,针对当前生态破坏的突出问题,结合“生态县”建设工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矿山整顿、生态林保护、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生态优势。

3.9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十一五”期间,编制石狮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应急处置体系,规范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避免在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后由于应急措施不当或迟缓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建设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成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环保局应急救援队伍分设环境应急监察组和环境应急监测组。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防护设施和监测设备,加强应急演练和人员培训,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某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2、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2.1 噪声

施工噪声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施工过程将动用挖掘机、装载机、摊铺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声,成为对临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这些噪声源有的是固定源,有的是现场区域内的流动源。此外,一些施工作业如搬卸、安装、拆除等也产生噪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比较突出。

2.1 振动

施工振动包括重型施工机械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碾压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

2.3大气污染

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

2.4 水污染

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3、环保工作内容

3.1 施工准备阶段

1、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详见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图8-1)。

2、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详见环境管理逻辑框图(图8-2)。

3、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4、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5、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6、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7、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保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8、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3.2施工阶段

1、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2、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3、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4、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

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保工作计划;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等。

5、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6、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4、施工噪声、振动、废气物等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4.1 噪声

1、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

2、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

3、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超标严重的施工场地安设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

4、自备发电机做隔声处理,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自备发电机。

4.2振动

1、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90 要求。

2、对临近建(构)筑物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3、其余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

4.3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砍伐或拆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某市对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规定。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为原则。

施工筹划选用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4.4水污染

1、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水自然水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2、根据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3、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4.5 大气污染

1、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2、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4、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拆除构筑物时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大运行;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TM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358-01

一、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实施背景

1.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始终存在

电网结构依然不够坚强,电网抵御外部破坏能力明显不足。电网运行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外力破坏形式严峻,野蛮建设、违章行驶、违法盗窃为主的事件逐年递增,屡禁不止。

2.社会发展对电网可靠性的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对电网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将保持长期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城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客户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要求更加强烈。

清洁能源发展对电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新增电源并网点的增多,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

3.“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需要

“大运行”体系强化电网管理职能。地区电力调度机构承担地区电网(含城区配网)调度运行、设备集中监控、系统运行、调度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水电及新能源(含分布式电源)等专业管理职责。

“大运行”对电网管控提出更高要求。“大运行”体系建设后,地区电力调度机构同时承担电网管理和调控运行工作,具有职能部室和生产单位双重安全生产压力。

二、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内涵及主要做法

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的内涵就是依托大运行体系建设成果,以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目标,突出地区调度机构管理和协调职能,优化电网管控组织体系,以调度室为信息汇集和流转平台,建立电网风险超前防范和电网应急处置中调度一体化、调控一体化和全局一盘棋的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电网风险有预案、措施落实有回声、应急处置分工明、信息数据清、全局工作一盘棋”的电网风险可控、能控、在控。

本文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两个服务层级,形成五个阶段闭环管理。一个平台指以电网调度室为指挥平台,调度室负责莱芜电网实施调度及监控运行,对电网运行状况掌握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有利于优化配置全公司抢修力量,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两个服务层级为技术支持层级和信息共享层级,技术服务层级由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相关专业组构成,开展电网运行风险分析、整理设备基础数据、提供初步分析结果,辅助调控运行人员进行决策;信息共享层级由公司办公室、运检部等部门组成,主要根据电网实施运行状态对外公告、安排抢修队伍和应急车辆、调配抢修物资、安排应急处置资金等。

1.以年月日为周期开展三级电网风险超前辨识

结合年度方式大纲开展电网安全诊断。按照“统一组织、深度分析、全面诊断、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各电压等级电网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分析,明确给出电网诊断结论,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

结合月度计划开展风险辨识。每月中下旬召开下月停电计划平衡会,组织生产、经营相关部门、单位对停电计划进行承载力评估,讨论电网停电的安全性,修改并下发月度停电计划。

结合日检修申请确定风险等级。调度机构评估电网在停电、检修方式下运行的风险等级,在检修申请中挂红色、橙色、黄色三种颜色旗帜,电网调度员模拟电网方式调整或异常情况,计算潮流分布,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2.强化监督,严抓落实

编制并下发风险预警通知书。电网方式专业根据停电计划,查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编制《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并下发。

创新召开晚调会,强化执行力。在停电或送电前一天召开晚调度会,对停、送电方式进行安排,分析停、送电存在的风险,深入开展电网检修和电网运行风险分析,明确风险防控措施。

3.分工明确,应急处置有序

公司各部门职责清晰。成立电网应急处置小组,负责指挥电网应急处置。统一领导地区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抢险救援、抢修恢复工作,研究决定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置重大部署和决策。

电网管理各专业分工明确。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等应急启动情况后,调度机构各专业根据分工迅速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4.信息及时准确,全局一盘棋运行高效

突出调度室的信息平台地位。电力调度室全网运行状态实时动态更新,而且调度室通信设备齐全快速,具备随时掌控电网应急处置进度的便利条件。统一电网应急处理信息源头,各部门、单位及时将现场情况汇报调度人员,各部门从调度室核实运行数据并对外。

以调度室为指挥中枢,各部门一盘棋运作。电网应急处置小组根据调度信息,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车辆等资源开展抢修,随时掌握电网应急处置的进度,及时优化资源,全力保障电网快速恢复供电。各部门随时通过调度室掌握全网运行信息,做到故障判断准确、抢修开展有序、技术支援到位、物资及时调配、信息及时、用户沟通顺畅,形成通力合作、一盘棋运作的有效机制。

三、大运行体系下的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效果

1.电网风险一体化管控逐步深入

提高了员工风险意识。形成了高度的安全意识和积极的安全态度,员工普遍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电网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初步建立了风险库,为电网风险控制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电网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和闭环管理,有效预防风险。电网风险管理工作也促进了各项常规安全管理工作化零为整,融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是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2.初步形成“三师”会诊保障电网安全的模式

全身透视,做好电网的“诊断师”。通过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潮流分布、N-1通过率、短路电流等指标,梳理电网存在薄弱点和“卡脖子”处,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切实找准问题,深入剖析症结,形成电网安全运行全面诊断报告。

对症下药,做好电网的“规划师”。对电网存在的单主变、单电源及串接供电等问题,在电网规划中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基建、技改和维修项目,优化电网架构,科学布局电源点和枢纽变电站,保证电力电量平衡和区域电力平衡。

强筋健骨,做好电网的“建造师”。改变接地拉路选线的做法,实现接地线路或支线自动报警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视自动化主站运行环境的监视和监测,电网高级分析系统更加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6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为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危险度或缓解后果的严重性,保护环境,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市人民政府制定本预案。

(二)原则

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以下辐射事故:

1.核技术应用事故。

(1)放射源的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源的辐射屏蔽丧失。

(3)放射性物质泄漏。

2.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1)严重的撞击,致使包装系统破坏。

(2)严重的火灾,致使包装的屏蔽、包容物丧失。

(3)包装上存在缺陷,致使放射源的辐射屏蔽丧失。

(4)放射源在运输途中丢失。

3.核恐怖袭击事故。

4.其它类型的辐射、放射性污染事故。

二、辐射事故的分级和放射源分类

(一)辐射事故的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IV类、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二)放射源分类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I、II、III、IV、V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I类放射源: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II类放射源: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III类放射源: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IV类放射源: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类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V类放射源: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本市辖区内发生较大、重大和特大辐射事故,由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三、机构与职责

(一)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

市政府成立**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长由市政府主管市长担任,市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局长任副指挥长,事故发生地政府主要领导、事故单位主管部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交通局、建设局、财政局、民政局、监察局、总工会、市委宣传部、报社、广电局、供电、通讯以及**军分区、武警支队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

(二)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和省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要求;

2.按照本《预案》,统一领导、集中指挥、组织协调全市各方面力量,处置本市辖区内的一般辐射事故,配合上级机关处置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力争使事故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上级机关报告辐射事故。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市环境保护局

(1)按照规定及时向**省环保局报告辐射事故;

(2)按照上级环保部门要求配合上级机关进行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县(市、区)环保部门处置一般辐射事故。包括: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放射源及被污染物品的处置、事故调查和影响评价,确定辐射事故的性质和级别等;

(3)对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在上级机关到达现场前,进行初步应急处置;

(4)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

(5)置备、管理应急设施和设备。

2.市卫生局

(1)参与辐射事故监测、调查、应急处置综合协调等工作;

(2)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工作,并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

(3)配合上级机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市公安局

(1)参与辐射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综合协调等工作;

(2)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并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

(3)负责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及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

(4)协助卫生部门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5)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收集有关证据工作;

(6)负责事故区域(包括相关区域)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

(7)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等;

(8)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监控,以及逃逸人员的追捕。

4.事故发生地政府

(1)建立当地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机构,配置必要物资;

(2)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辖区内辐射事故;

(3)组织对辖区内一般辐射事故进行及时处置。

5.其他部门

市发改委负责协调和调集事故应急所需物资、设备等;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辐射事故现场的设备处置的技术支持;

市交通局负责所辖道路运输中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市建设局负责提供辐射事故中建筑物的相关技术支持,对受污染的建筑物的评估、鉴定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财政预算,配备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设备所需资金财政预算的调整和资金支持;

市民政局负责辐射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安置、抚恤工作,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市总工会负责维护辐射事故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稳定工作;

市委宣传部组织报社、广电局负责辐射事故的报道工作,确保稿件的客观、真实;

供电、通讯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供电、通讯联络需要;

邮政部门负责邮寄放射源中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步骤

(一)放射源失窃事故

1.事故单位应当保护好现场,立即向当地公安、环保部门报告。

2.公安、环保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市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定放射源可能去向。

3.公安部门负责立案、侦察、追缴,尽快找回丢失或被盗的放射源,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减少事故损失。环保部门协助。

4.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放射源的辐射事故

1.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根据辐射事故等级采取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隔离和应急救援等措施,并立即向市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报告。

2.市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应当立即报告**市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

3.市环保局负责迅速确定放射源的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4.市卫生局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救治。

5.市公安局负责对现场进行封锁,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解除封锁。

6.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五、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组织

(一)辐射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拖延不报。

(二)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报警电话:市环保局:0319—2024465

市卫生局:0319—5905073

市公安局:110

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事故单位应当填写《辐射事故报告表》(见附表),报送市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

(三)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并在4小时内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

(四)环保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初步应急处置,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指挥长做出决定。

(五)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全面统一领导、集中指挥。

(六)事故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指挥部通知后,应当根据本部门的职能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和市政府要求,立即启动各自的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尽量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应急终止和恢复

(一)应急终止条件

1.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由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免受污染,使事故的长期后果可能引起的照射降至尽量低的水平。

(二)应急终止程序

辐射事故应急状态的终止,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事故处理机构批准后终止。

(三)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市环保局会同事故处理有关成员单位整理相关资料;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事故,评价应急期间采取的行动。指示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位查出原因,防止重复出现类似事故。根据实践,修改现有的应急计划和程序。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辐射事故,组织有计划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区域去污计划和并负责因事故及去污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2.事故单位应急终止后20日内,编制辐射事故总结报告,交事故处理有关成员机关。

3.对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发生事故的单位,由负责审批放射源安全许可文件的机关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7

一、__核电建设和发展状况

__的核电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1970年,在__原子能委员会主持下,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气冷反应堆技术,并建成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7万千瓦,占__总发电量的7%。然而,这种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容量上不去,没有规模效应,与同类规模的美国压水堆机组相比,电力成本高了许多,市场竞争力差。基于此,__放弃自己的“成熟技术”,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压水堆技术专利,在__本土生产压水堆设备,并授权__电力公司全面承担6台cp0系列压水堆的建设任务。1974年又开始建设26台单机容量为百万千瓦的cp1系列压水堆。此后不久,12台cp2系列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开工建设。__电力作为政府授权的惟一核电运营商,成功地将运营中的经验反馈给设计部门,不断优化设计,使__核电机组从cp0、cp1、cp2,到自行设计开发4环路的130万千瓦级的新机组p4,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着手建造国际上最先进的主控室基于计算机辅助运行概念的145万千瓦系列反应堆n4,该机组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信息产业技术。这样,__在20年内建成运行了58台核电机组,而且使核电站体系实现了技术标准化。__在放弃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冷堆之后,又重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__从引进许可证开始起步,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全方位的核电自主化。随着这些核电机组的投运,1995年以后,__核电占到了全国总发电量的80%,能源自主率由1973年23.9%,提高到现在的51%以上。

__现有19座核电站,5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20__年发电量418twh,占__年发电量的87.6%,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核电布局合理是__核电的一大特点。__核电不仅分布在西部沿海,大量的核电机组还建在内陆濒河地区,基本*近负荷中心。在5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依次布点建设了19座核电站。核电站所发电量直接输送各大用户,减少了电能的损耗,也避免了长距离、大功率输送的弊端,为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有效的能源保障。同时,全国形成相互连接的大电网,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

到20__年,__50%的核电机组寿命将达到30年,为了解决核电站老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法德两国就开始联合开发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核电站( 即第三代核电站)——欧洲压水堆(epr),用来承担核电站更新换代这一重要的战略任务,目前,epr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最大输出电功率可达165万千瓦,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用于替代即将退役的核电机组。与在运行的核电站相比,epr的安全性将提高十倍,造价降低10%,产生的废物将减少15%—30%。除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开发,__还积极参与了第四代核电技术(g4)和可控热核聚变能(iter)的研究,并已成为世界首座聚变堆的两个候选厂址之一。__政府计划在20__年建成第三代(epr)反应堆的首台机组,2015至2020年具备批量建设第三代反应堆的能力,2035年完成第四代反应堆的开发。

二、__核安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__核电工业及相关产业较为发达,规模宏大,遍布各地,核安全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__政府就成立了核管理局,主要职责除了制定核安全原则,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监督核设施运行安全,充当核电“警察”。自始即把核电运营单位与核安全监督机构的职能完全分开。随着核电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料增多。1991年,__根据法令组建了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局,完全独立于废物生产单位,负责对__的放射性废物进行长期管理。20__年,又根据法令重组了__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总局,负责政府在核安全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这样,__逐步建立了完备和有效的核安全管理体制。__核安全管理机构具有五大基本职能:即制定法规、审批执照、监督执行、应急组织和信息。为确保核安全监督的有效性,20__年通过修订法律,独立设置了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该局直接对__议会负责,由总统和议会独立任命的5人委员会领导,每个委员任期6年,不能连任。国家核安全机构颁发的执照或许可证,根据不同内容,由工业部和环保部两个部长联合签发,或直接由国家总理签发。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在全__有11个派出机构,分11个区对核安全实施监督,每个核电厂都派有监督员。国家核安全的财政经费,由国家预算拨给。__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是__国家核能安全局(asn)的技术支持单位,担任技术顾问,包括对核事故分析评估,核安全评价等。

__的原子能法规比较健全,在核工业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法律性规定和文件,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原子能法规体系。覆盖范围广泛而全面,涉及放射性防护、核设施监督、放射性材料管理、放射性医疗、核辐照加

工、核贸易出口、第三方核责任、核废物管理、核矿资源开采、核事故应急等各方面。这些法规,既满足了__庞大核工业体系管理的需要,又与国际惯例和跨国经营接轨。三、__核应急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经验__核应急管理体制概括起来说就是“二条主线、二级管理、二个决策中心”。二条主线分别是政府行政当局和核电营运者单位;二级管理是指政府行政当局线上的国家核应急协调机构、国家核能安全局、民防总局构成的部级机构和以省长为主的地方级机构,在营运者单位线上有__电力公司总部为主的部级机构(业主总公司)和以核电站为主的地方级机构;二个决策中心分别是省长为保护公众、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行政中心011和核电企业为控制机组状态、保护电站工作人员、保证信息畅通的技术中心。

__核应急管理主要机构包括:__核安全部际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各方面行动,保证安全,保护公众和环境,制定严重事故救援计划和事故后处置计划;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__的核应急工作,事故状态下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媒体通报信息,负责派技术专家到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内务部民防总局(ddsc)。民防总局负责核应急准备、计划编制、组织演习和救援指挥、协调应急资源等工作。该局设有一个跨部门应急指挥中心(cogic),是全__核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决策指挥机构,各种信息都集中到该中心的控制室,军队、航空、铁路、气象等各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职责,事故状态下都须进入中心,负责指挥和沟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irsn)。主要从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技术工作,包括辐射监测(现场测量、取样测评、分析处理)、信息数据管理、评估决策系统等。该院是__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技术支持单位;地方应急组织(pcf)。设在地方政府,负责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协调。平时作为政府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时全体人员到位进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核电企业的核应急机构(pcl)。核电企业在业主(地方公司)和电厂都建有核应急机构。__电力公司(edf)有健全的应急体制,包括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都十分到位。各核电厂也都有应急机构,负责应急预警、预案制定、场内应急救援等工作。__消防部队在发生核事故时,主要任务是交流、评估、计划和行动是__核应急工作的4个主要环节。简单说,__核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完备的法律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较高的核应急关注度,充足的人、财、物投入以及积极兼容方针等。以核应急演练为例,各类演习是核应急准备的主要工作内容,__规定每个核电站每3年应参与1次部级核应急演习,平均每年要组织8次全国核事故应急演习,其中6-7次为模拟核电站核事故,1-2次为其它核设施事故。地方政府核应急管理部门、核电厂以及有关单位都制定核应急计划,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可*依据。此外,__把辐射监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形成监测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成为核应急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

四、__核故障处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国家:设核安全部级委员会。由总理直接领导,有关部部长组成。部级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12—13人组成,从各部委抽调,秘书长相当省长一级,主要职责:发生重大核事故时进行协调指挥,主要部门的职责如下:

外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通知欧共体及邻近的国家。

环境保护部:报告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负责水源、空气等测试;协助事故所在地的省长处理核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部:指挥全国交通,停止向核事故地区的火车、飞机、船舶的运行。省长有权指挥辖区的交通。

国防部:需要时,派遗国家宪兵、防化部队进行干预。

内政部:搜集信息,协调、指挥消防部队和警察处理事故。

工业部(又称工业与外贸部):核安全主管部门,设指挥中心。发生核事故后,对省长和有关部门提出救援意见和信息。

核安全防护研究所:①有关专家根据区域和分工不同,发生核事故后,接到通知,立即赶赴有关安全委员会和指挥中心,参与指挥、调度。②提出核事故信息,建议核事故处理措施。③负责核事故原因的调查协调工作,一星期后,提出事故的后果及进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意见。

(2)省长:省长是遇到事故,命令执行特别干预计划的唯一的人。职责:①通知市长及市民;②有必要时下命令采取特别干预计划。

(3)核电站:每个核电站都设有救援与消防指挥中心,直接受站长的指挥,该中心也是一个多功能机构,负责电站的所有安全技术问题,核电站站长是发生核事故后,下命令采取内部干预的唯一的人。

五、__核电站的火灾预防

由于职业特点,我特别关注了__核电站火灾预防工作。__核电站注重从源头防控火灾隐患,制定了严格的消防技术规范,并严格落实到位。__核电站的技术规范是由核防护研究所制订,核安全局审核,工业与外贸部审批颁发并与核安全局负责日常的监督实施。核电站火灾预防的主要途径:(1)稳定的结构。核反应堆采用混凝土封闭,其厂房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以防止核泄漏和火灾的发生;(2)防火分隔。划分防火区,防火门的耐火的极限1.5小时以上,控制火势的蔓延;(3)封堵严密。各种管廊、管沟、风道、夹层及其他部位采取合理有效的封堵措施,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4)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采用阻火电缆,尽可能少地使用易引进火灾危害的设备,减少可燃物;(5)防排烟。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排烟措施,把发生

火灾时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去;(6)火灾探测。进行火灾自动探测,迅速及时探知火灾的发生及发生点;(7)可*的自动灭火系统。设置水、气体等自动灭火系统。为提高系统安全,对部位的电流、电缆、灭火系统均采用了“双保险”,一旦一处发生故障,另一回路将会自动切换运行。六、__核电应急体系对我国消防部队参与核应急的启示

一要健全完善统一的核应急组织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体系和专业应急机构是极为必要的。我国已建立了核应急办公室,并有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作为应急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有行政首长作为负责人。这种机制对加强统一管理调度、提高政府效能和减少资源浪费等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如何将分散的职能部门统一到应急工作中来,进而形成最大工作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整合。随着核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核应急组织的职业化是提高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措施,尽快将兼职、半专业和分散的应急力量转变为专业应急力量,有利于应急经验的积累,提高并保持应急组织的活力与能力。此外,核应急工作在实战中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鼓励其参与应急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其成为核应急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从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战性出发,建立完善应急志愿者组织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应急演练,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核应急整体能力。

二要保证核电安全信息共享。核电信息主导核应急响应工作,这一点应成为核电站与地方政府领导的共识。核电站涉及核运行、核安全、核应急的重大信息理应与地方政府、消防部队共享,以利消防部队积极有效的处置核事故。借鉴__等发达国家经验,核电企业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其安全运行情况透明度,与驻地消防部队、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大核电安全公益宣传力度。此外,要特别重视核事故情况下快速准确的信息收集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相反封锁消息,往往会导致组织无序,措施乏力,群众猜疑,谣言四起,秩序混乱,这一点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中已得到验证。

三要加强核应急实战性演练。要适时组织消防部队和核电站同步的场内、外联合演习,解决应急响应中的接口和行动协作,以及前沿指挥体制和动作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检验场内场外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核电站和消防部队在核应急工作方面的密切有机配合,使核应急响应工作更具前瞻性、实效性。在应急演练工作中,要将计划与随机导调相结合,将核事故中可能发生的情形尽可能在演习中反映出来,以切实增强现场处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检验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使核应急的实际响应能力达到或接近实战水平。为提高自身的演习水平和应急技能,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国家定期举行的核应急演习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借鉴好的经验,在应急预案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要建立核应急教育培训体制。在核应急工作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资源,这其中包括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作风磨练。目前,江苏省消防部队还没有具体的核应急培训大纲,官兵对核应急处置的对策了解有限。因此,应建立多层次的教育训练体制,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切实提高消防官兵综合素质。可以将辐射防护和应急知识培训纳入执勤岗位练兵中,进行专门教育并形成制度化。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开展经常化的科普宣传,让官兵对辐射防护、应急知识有关科学的、理性的认识,这对做好核应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部队的培训,重点是通过有组织的合成演练,使其在应急状态下能有序度熟练地进行指挥,并有效的进行事中、事后的处理工作。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8

【关键词】机旁库;信息化;ERP

1系统来源

随着重庆钢铁股份公司环保搬迁建设工作的结束,公司生产经营正式成为企业首要任务,设备备件管理水平是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手段,是体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公司设备备件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效率、降低资金占用、设备利用率的根本保障。

钢铁企业作为高投入、超大规模、流程复杂的企业,设备备件品种规格多、价值差异大、消耗周期多变、资金占用大,要管好设备备件的采购、消耗、储备、修复等工作必须以信息化方式管理规范信息流和工作流,以实现全局共享。对股份公司设备备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2系统目标

建立重钢股份公司备品备件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备件计划申请、审批、采购、到货入库、库房、领用、机旁库、消耗的闭环管理,纵向数据、信息流互联互通。实现一定权限范围内各单位备件库存(一级库和机房库)信息共享,横向数据畅通。规范备件编码体系管理,分别按通用件和专用件管理编码的申报、审批、启用、停用流程管理,确保通用件和专用件唯一性,按新编码体系实施备件库存管理,以利于有效监控库存资金占用和积压备件利用。实现严格控制重复提报计划,对未执行完成的计划,重复申请加以控制。计划要按资金性质和使用性质分流,核算到产线和主机设备消耗。增加计划定额,采购定额,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的管理控制流程,分单位定额执行情况及相关统计报表。修复合同审批相关功能完善。零库存计划提示功能完善等。

系统基于公司骨干网统一系统平台,打破信息孤岛。规范信息源和工作流程,以实现全局共享。并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管理模型。实现“数出一家”的管理目标,实现采购部门、备件管理部门、仓储部门、使用单位的结算数据完全一致。根据业务流程及功能的需求所有数据传输都在骨干网上进行,有利于系统的运行速度以及数据安全。局部和总体以及各业务处理间高度协调和一致;并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管理模型。并为财务子系统、成本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3系统实现

系统按公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开发和部署,系统采用单点登录和终端管理模式的C/S方式,既减少了C/S模式的客户端维护工作量,又有效的降低开发、维护难度。服务器端采用:中间服务器操作系统win2000server+OracleDeveloper6iRuntimes,数据库服务器:UnixWare+ORACLE10g。开发端:Windows9x/2000/XP+OracleDeveloper2000Release2.0。

3.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包括需求计划、修复计划、追加或急件计划管理,由使用单位收集细化到产线、主机、用途的设备备件需求计划进入系统,对备件已经有未审批完成需求计划的不能再次提出需求,以便减少不必要的计划,减少资金占用。对必须要追加的计划走追加或急件流程。需求计划的审批通过必须根据消耗定额和审批定额控制审批量,对公司降本增效起到促进作用。需求计划管理包括机动科输入、机动科长审核、设备厂长审核、机动处接收分配、专业科分配、专业员审核、专业科长审核、机动处确认、计划变更处理、计划变更审核、计划执行查询、计划执行分类统计等功能。

紧急计划管理是采购需求计划的追加控制流程,包括追加计划和急件计划。对急件计划不受定额控制。包括:紧急计划输入,急件计划分配、紧急计划确认、紧急计划执行查询等。

3.2修复管理

修复管理是对具有修复价值的设备备件提出修复需求,经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与修复商签订合同后修复并重新进入机旁库使用的管理流程。修复计划必须核算到产线、主机,可以按备件不同性质单列核算。包括修复计划输入、修复计划审核、修复计划修改、修复合同签订、修复合同确认、合同评议输入、合同评议确认、修复合同修改、修复合同修改确认、修复计划执行查询、修复统计等。

3.3供方及质量管理

包括新增供方申请流程、合格供方审批流程、合格供方质量评价管理、供方质量异议管理、供应商有效期加锁与解锁管理、供方供应情况统计管理等。

3.4库房管理(机旁库管理)

针对采购需求计划的到货领用、修复回收件、修复完成的备件等要在机旁库入库处理,上机安装要办理出库处理等。机旁库备件以设备管理码识别到产线、主机设备。包括一级库(采购库)库存明细查询、配送申请处理、配送申请确认、入库单填写、确认入库、出库单输入、退库、内转、循环件上机、入库查询、出库查询、动态收发存统计等。

3.5定额管理

制定计划定额、采购定额、储备定额、消耗定额、零库存或关键备件的管理控制流程。包括定额消耗定额输入、消耗定额确认、消耗定额跟踪查询、计划定额输入、计划定额确认、计划定额跟踪查询、采购定额输入、采购定额确认、采购定额跟踪统计查询、零库存及关键备件定额处理、关键备件定额执行情况统计等。

3.6系统维护

对用户权限、主机编码、产线工序编码、设备备件编码、备件等级编码、用途性质编码、部门等相关内容的定义。

4系统特点

系统操作方便简洁,具有人性化的界面。实现全局数据共享和流程控制。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根据公司备件管理资金使用性质和核算方式,对备件性质从计划到消耗闭环控制和核算。每一个备件都必须按产线、主机核算,对控制各产线主机的单耗和定额提供信息支撑。严格控制备件编码管理,保证备件唯一性。严格定额控制管理,计划审批超月定额10%,超过年定额不能继续追加审批量,确保定额计划执行完成。

实现了备件从计划申请、审批、采购、到货入库、库房、领用、机旁库、消耗的闭环管理,达到了信息流和工作流统一。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9

一、整治的范围

本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检查整治范围是:全市的尾矿库企业、涉重金属企业、化学品企业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二、整治的内容及时限要求

各镇(街道、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并抓好所辖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1、尾矿库企业(由各镇(街道、区)、金集团、中矿集团各自负责所辖企业)

重点检查整治以下行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不到位,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虽经环保审批,擅自改变审批内容及未办理环保验收手续的;在用尾矿库超服务年限的;废弃尾矿库无人管理,停用尾矿库未实施闭库程序,尾矿、流失、扬尘现象较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存在一定环境安全隐患的。

整改要求: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要补办手续;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要立即申请环保验收;超服务年限的要进行闭库程序;废弃、停用尾矿库要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及时覆土封存或绿化。

整改时限: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超服务年限需闭库的要在1个月内完成;废弃、停用尾矿库要在1个月内完成闭库程序。

2、涉重涉危企业(由各镇(街道、区)、金集团、中矿集团负责)

重点检查整治以下行为:危废暂存场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未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未按环保要求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处置管理台帐的;未按要求如实申报登记危险废物的;未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的;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运行不正常的。

整改要求:危废暂存场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要立即按要求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暂存场所;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要严格按照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严禁未经环保部门同意擅自转移危险废物;未按要求建设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台帐的要立即建立相关台帐;未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的要立即进行制定并拿出演练计划;要积极与安装厂家进行沟通,将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调试好并正常运行。

整改时限:要在2个月内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危废暂存场;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及未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台帐的要在1周内整改完成并报环保部门备案;未制定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的要在半个月内完成;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要在6月底前调试完毕并正常运行。

3、危险化学品企业(由各镇(街道、区)、经信局负责)

重点检查整治以下行为: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或未经环保验收的;审批后擅自改变审批内容的;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未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或未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未配备专业应急队伍的;生产装置、罐区周围无围堰、厂区未设置事故水收集池的;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

整改要求: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未经环保验收或审批后擅自改变审批内容的,要补办手续;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立即进行风险评估并报请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审批;未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预案未通过专家评审的,要立即制定并组织专家评审;未建设相关应急设施、应急事故池的要立即按要求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急设施;无污染防治设施的要立即做出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工期计划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整改时限: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未经环保验收、审批后擅自改变审批内容或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档案不完善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未建设相关应急设施应急事故池、无污染防治设施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

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由水务局、毕郭镇、夏甸镇、齐山镇、阜山镇负责)

重点检查整治以下行为:在一级保护区内建设的一切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警示标牌、分界牌和隔离措施不到位的;备用水源地和应急管理预案不到位的;保护区范围内违法排污的畜禽养殖业。要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清查。

整改要求:在一级保护区内建设的一切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已建成的要限期拆除或关闭;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不得留有废水排污口;对有污染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不能达标的责令搬迁或关闭;对保护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要进行规范整治,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取缔;对水源地保护区内果业农药、化肥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警示标牌、分界牌和隔离措施不到位、饮用水水源地无应急管理档案的要责令补充完整,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整改时限:需拆除设施、停止生产的要在2个月内整改完毕;无警示标牌、分界牌和隔离措施不到位、无应急管理档案的要在1个月内整改完毕。

三、任务分工

(一)环保局:牵头组织此次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验收、风险评估工作的审查、转报、验收工作。

(二)各镇(街道、区):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察本辖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摸清本辖区尾矿库、涉重金属、化工企业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制定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并实施,确保整改到位;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此次专项整治执法工作;负责被关停企业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三)发改局:负责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严格把关,对未经环保批复的项目不予立项。

(四)监察局:负责查处专项整治工作中工作人员失职行为。

(五)安监局: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予许可审批。负责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关停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执照的收回工作。整改达到要求,经领导小组同意方可重新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

(六)矿山指挥部:负责选矿企业的选矿许可,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予许可审批。

(七)工商局:对未取得环评手续的企业,不予发放营业执照,负责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关停企业营业执照的收回工作。整改达到要求,经领导小组同意方可重新发放营业执照。

(八)经信局:负责指导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全面摸清所辖企业基本情况,制定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此次专项整治执法工作;负责被关停企业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九)水务局:负责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侵占、损坏河道,污染水体,私设排污口等违法行为。负责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环保部门备案。

(十)农业局:负责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积极推广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引导果农使用低毒或无公害农药,提高农药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减少环境污染。

(十一)畜牧局:负责指导畜禽养殖场进行科学养殖,推广应用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重点保护区内不得再审批养殖场,对已建的畜牧养殖场要进行改造,限期建设畜牧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无毒化处理设施,坚决杜绝粪便乱排滥放。

(十二)住房规划建设局:负责控制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十三)城管局:负责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十四)公安局:负责查处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配合相关部门维护好全市环境及饮用水安全。

(十五)卫生局:负责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和检测工作,预防各类水性疾病的发生。

(十六)林业局: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植被保护和执法监管,沿岸防护林的建造、管理。

(十七)中小企业局:负责所辖企业生产活动的指导工作。

(十八)供电公司:负责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关停企业的断电工作。未经领导小组同意,不得擅自给企业恢复供电。

(十九)广播电视台:负责对整治活动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宣传报道;对不按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和单位给予曝光。

(二十)金集团:负责所辖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所辖企业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严禁未经审批擅自转移危险废物。全面摸清本辖区尾矿库、涉重金属及化工企业基本情况,制定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此次专项整治执法工作;负责被关停企业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二十一)中矿集团:负责所辖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严禁未经审批擅自转移危险废物。全面摸清本辖区尾矿库、涉重金属及化工企业基本情况,制定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此次专项整治执法工作;负责被关停企业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四、方法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自查自纠阶段。各镇(街道、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本行业内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动员部署,督促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限期改正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并将自查自纠情况于6月13日前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分工负责,集中整治阶段。各镇(街道、区)、各主管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提出整改要求,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要按照相关职责,负责做好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督导工作,定期对各镇(街道、区)监管企业进行抽查。各镇(街道、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检查执法情况要进行登记建档备案。市政府督查办将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组织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各单位将集中整治阶段的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7月25日前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验收总结阶段。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进行验收。对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未做风险评估的、虽经环保审批,但未验收的、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等严重环境违法企业,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报请市政府给予关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专项整治行动总结及整改情况将纳入年终对各镇(街道、区)和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各单位将验收总结阶段的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7月31日前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市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综合协调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开展行动。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环境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防汛抗旱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防止水旱灾害,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提供有力保证,根据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防汛办公室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对年防汛抗旱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年防汛抗旱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任务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依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水和谐的目标、坚持科学防控、统筹兼顾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排大水、抢大险、救大灾,切实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确保“防汛、供水、环境”三个安全,为全区实施“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战略布置和“三四五六”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现代化津滨新城区提供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

确保河、河、新河堤防行洪安全;保证十年一遇排涝标准的排水平安,主要任务: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和社会经济发展平安为根本任务。遇超标准降雨把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水平;确保城区和居住社区、产业园区排涝平安;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统筹做好城乡供水和防汛排水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平安,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

二、当前我区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

尤其近年来在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方面作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排涝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异。

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1.宏观形势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区实施“三四五六”发展计划的开局之年,特别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区和农村居住社区排水平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园区的排涝平安,社会关注度高、协调任务重、管理难度大,这些都对防汛排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防汛排水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2.排水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大项目纷纷落地和我区工业化、乡村化进程的加快。排水规模越来越大,已大大超出了排水设施的建设速度,全区整体排水能力仍然缺乏。

泵站能力缺乏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3.城区排水还存在一定问题。城区排水管道管径较小、管道老化。遇降雨集中仍存在排水困难、雨水倒灌、个别地区积水时间较长的问题。

威胁堤防平安;二是下游沿线存在两水夹一堤问题,4.排水工程还存在不同水平隐患。一是左堤局部堤段单薄、石墙护坡破损严重。堤防仍然存在平安隐患;三是河沿岸病险口门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四是河左堤12.1公里堤防险段还未彻底治理;五是河南北两侧排水能力不能满足沿岸排水要求,若遇大雨,沥水将无法及时排除;六是北塘排污河山岭子泵站位置靠上,设计排水能力不能正常发挥,满足不了城乡排水需要。

规范低。一是泵站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5.乡村排涝设施老化。设施老化严重,排水效率低;二是沟渠淤积较为严重,排水不畅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三是乡村与二级河道连接的排水口多为自排,二级河道高水位运行时易倒灌。

排水功能受到影响。随着我区经济发展,6.建工程多。今年在建工程较多,局部排水渠系被截断、打乱,新的排水系统尚未建成,造成排水无出路,配套差。

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7.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防汛应急处置预案尚未经过洪水的实际考验。

三、切实做好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各单位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一定要提高认识,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高度警惕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旱灾害,采取有效措施严阵以待做好应对工作。

(一)要切实落实六项措施

切实落实防汛责任制、应急处置、工程建设、预警预报、应急抢险、社会保证等措施,依照确保全区防汛平安的要求。扎实做好年防汛工作。

1.落实防汛责任制

建立区、街乡、村三级防汛组织体系,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以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为龙头的各项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防汛的整体效能。依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岗位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定责任状,逐级落实,责任到人,并将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河道、堤防、水库、泵站、闸涵等防汛关键部位。区、街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和群众通报,接受监督。有条件的可以在责任段树立标牌公布。

明确责任人。各街乡、有关单位要重点落实农村居住社区、产业园区的防汛责任制。

明确职责和任务,驻区各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编制完善各类预案,1完善各类预案。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防汛事件处置机制,形成完整的覆盖全区各街乡、各企事业单位的防汛预案体系,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区防办在进一步完善《区防汛应急预案》基础上,做好有关专项预案,即行洪河道防汛抢险预案、二级河道应急调度预案、防汛物资调度预案等,建委要编制完善《城区排水应急预案》湖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要分别做好本区域的平安度汛预案,各街乡及有关单位编制本单位、本部门防汛预案(街乡预案包括居住社区、产业园区的除涝预案)全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预案体系。各单位还要不时加强防汛抗旱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做到品种、数量、规格、存储地点、联系人及电话六落实。2加强物资储藏。供销社、水务局、运管局、农经委、驻区企业等单位以及各街乡、村都要最大限度地贮藏或以号料形式存储如排水泵、木桩、编织袋等防汛抢险物资。

通过防汛知识培训等措施,3加强培训演练。各街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要熟知各种预案。掌握险情识别、排险方案、配备抢险力量和物资调运等工作,提高查险排险能力。应急办、武装部、区防办要组织做好今年的防汛演习工作,各街乡、有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大练兵演习活动,提高抢险能力。

加强防汛抢险的技术指导;各有关单位要组建抢险小分队,4加强抢险队伍建设。武装部要组建20000人的民兵抢险队伍和一支500余人的应急抢险突击营;区防汛办要建立防汛抢险、应急处置专家库。负责本单位抢险自救工作。全区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水平硬、应急反应快、作战能力强的防汛抢险队伍。

3.落实工程措施

提高排水能力。水务局组织完成二站工程建设,1加快二站建设。至6月底具备开车条件,增加排水能力30立方米/秒,解决城、无瑕街、加工区等区域的排水问题。

减少防洪隐患。水务局要重点实施左堤渡口西侧段应急加固工程、左堤口门维修加固工程、河区段应急治理工程、河右堤废弃口门治理工程,2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逐步减少防洪隐患,汛前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提高调水能力。水务局要加快实施杨北公路段、津汕公路段调线工程建设,3加快实施二级河道治理工程。提高调水能力,解决物流加工区、家园等区域的排水问题。

确保及时开车排水。国有泵站是区防汛排水的骨干工程,4做好国有泵站维修维护。针对泵站设施老化,排水效率低的问题,水务局要做好国管泵站维修维护,确保汛期泵站开车运行平安。

提高城区排水能力。建委要做好城区排水泵站、泵点、排水管网等排水设施的维修维护,5做好城区排水设施维修养护。切实做好管道的疏通清淤等工作,提高城区排水能力,确保城区少淹泡。

提高农村排涝能力。各街乡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6抓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沟渠清淤清障、泵站闸涵维修维护,确保河渠排泄疏通,泵站随时开车,整体提高农村排涝能力。

协调好与周边镇村关系,7各园区、驻区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防汛排水能力建设。提前安排排水渠道疏浚等工作,保证排水渠道疏通,确保本单位本部门及周边村镇防汛排水平安,并随时听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命令参与全区防汛抢险任务。

4.落实预报预警措施

加强对天气、水雨情等的预测预报工作,1加强预报预警工作。气象局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要加强中短期天气变化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通报,提高预报的超前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2发挥防汛指挥中心作用。水务局要做好防汛指挥中心维护管理工作。为防汛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提高我区防汛信息化水平和防汛应急指挥能力。

确保通讯疏通,3完善信息保证措施。中国联通分公司要完善防汛通讯保证预案。要做好防汛指挥中心光纤网络的维护,确保防汛指挥中心各项数据的顺利传输。有关单位的电台等设施要保证能随时启用。

5.落实应急抢险措施

加强防汛抢险应急指挥的组织协调工作。水务局要做好各类工程的巡视检查,应急办要做好区应急指挥中心的维护管理。搞好防汛抢险技术指导。武装部要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险情,立即组织抢险队伍,及时抢险。消防支队要做好防汛抢险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投入救援。运管局要做好运输车辆的管理、调配,及时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公安分局要做好防汛设施的平安捍卫,维护防汛抢险秩序。交警支队要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确保抢险道路疏通。卫生局要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及时救护因灾伤病人员,并对重大疫情、病情紧急处置,防止蔓延。

6.落实社会保证措施

做好防汛保证工作。政府办、新闻中心、水务局要及时收集、分析、汇总防汛信息,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确保各类信息及时。财政局要筹措落实防汛工程建设资金,安排防汛经费。发改委、供电公司、民政局要做好粮食供应、抢险排涝供电、受灾群众安排和生活救济等工作。农经委、工业经委、民政局、统计局、区防办要及时做好抢险、灾情等统计工作,依照相关顺序及时上报。环保局做好《重大水体污染应急预案》防止重大水体污染事故的发生。水务局要制定完善《农村饮水平安预案》确保农村饮水平安。各街乡、村要加强农村饮水管理,做好供水水源及管线周围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确保人畜饮水安全。

(二)切实加强水环境维护工作

各街乡要不间断地做好二级河道、村庄周边沟渠及农田排水沟渠的垃圾清理、打捞漂浮物等工作,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确保汛期排泄疏通的同时,保证水环境安全。安监局要重点做好危险化学品仓库及重点化工生产单位的管理工作,制定预防危险品泄漏、淹泡应急措施,确保汛期水安全。

(三)切实加强抗旱与节水工作

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农经委、水务局、各街乡要做好我区抗旱形势分析。进一步细化各项抗旱措施,做好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水务局要积极做好节水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增加水源等服务和技术指导,各街乡要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严格执行节水法律法规,水务局依照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依法加强计划用水考核和执法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要大力推进科学用水、文明用水、合理用水,自觉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切实加强防汛执行能力建设

对重要防汛设施,1.加强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搞好防汛设施、防汛物资、度汛平安的大检查。如河道堤防、排水闸门及泵站、排水沟口、管道等要反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要采取措施,街乡企业、仓储库场、学校、医院、居民区、村庄、园区等。防止淹泡,同时要及时维修房屋,防止房屋倒塌、漏雨等危及人身平安的事故发生,有毒物质要妥善保存,严禁泄漏。

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防汛检查中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责任清晰、要求明确、措施得当、限期完成。坚决杜绝检查工作走过场,真正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区防汛办要做好深入、细致、全面的督促检查,消除平安隐患。

规范防汛抗旱工作职责,2.严格执法。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市防汛抗旱条例》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深化落实水政执法责任制,加强防汛执法检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水务局要组织力量在汛前完成对一、二级河道违法违章情况的普查并进行清理,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11

根据国家和省、市《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整体安排和部署,在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部署,精心组织,按照昭通市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所明确的整治重点和具体要求,集中时间、统一步骤,阶段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昭通市2006年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802人次,检查企业1004家,其中立案企业70家;已结案企业57家;13家未结案的企业正在办理过程中。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8家,其中市级督办企业2家;县级督办企业6家;非督办企业70家,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分别对6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罚,共处罚金累计35.35万元。对31家环境违法建设项目分别采取了停止建设、限期补办环评手续的处罚措施。对鲁甸县石材加工厂厂长李加违反城市管理规定,无任何审批手续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责任追究,并移送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取缔。全市挂牌督办环境问题企业29家,其中市级5家;县级24家。

截止自11月5日止,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接受12369环保热线投诉案件176件,其中已受理166件;受理办结153件,办结率92.3%。另外13件因其它原因正在办理过程中。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根据《云南省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杨嘉华副市长就如何抓好落实昭通市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安排和部署,在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全市11县区的实际情况,认真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保证群众饮用水源安全,解决威胁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遏制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确保全市2006年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各阶段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进一步加大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力度,确保全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人民政府及时行文对我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确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杨嘉华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联系环保工作的副秘书长和市环保局长为副组长,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监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市安监局等七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市11县区政府相应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为全市环保专项行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由市环保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监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市安监局等部门拟定了《昭通市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版权所有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报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政府办公室以《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2006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昭政办通[2006]28号)印发11县区贯彻实施,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我市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指导思想、整治重点和具体要求、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挂牌督办事项、主要措施、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各县区结合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各县区的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辖区内的整治重点进行了明确,从制定方案,抓好落实方面为全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抓好责任落实。为确保我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在加强领导,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和通报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各部门的监管职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突出重点,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按照以上要求,全市各级政府都相应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和通报制度。据统计,我市今年环保专项行动期间,各级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共召开部门联席会议36次,认真分析和总结全市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个工作和环节上还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下阶段要开展的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上制度和措施,从抓好制度落实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注重舆论宣传,加强社会监督。自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舆论宣传,把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纳入年度宣传工作要点,相应制定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宣传工作计划》,确定了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并按照专项行动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广泛宣传发动。在专项行动期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舆论宣传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一是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期间,各县区以“保护生态,爱我家园”大型签名活动为主题,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制作大型横幅标语35幅,背景墙11幅,投入经费2.5万余元。各县区政府领导发表电视讲话28次,组织开展环保知识下乡、进厂、进学校、进社区活动,组织大型广场宣传35场次,散发环保宣传资料12000余份,累计投入资金12.2万元。二是配合市人大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我市自然生态状况进行调研。三是主动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的联系,推动环保宣传的参与面。如市环保局与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了青年志愿者“环保知识下乡”活动,印发资料3000余册,对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附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昭通市登山协会联合举办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家园”登山比赛活动;10月,由市政府主办,市环保局承办邀请了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的专家到我市进行了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四是责任到人,认真抓好专项行动期间的各种信息上报工作。据统计,全市先后累计编发《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简报》36期,报送有关材料118次,涉及各类报表50余份,充分反映了我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各阶段的实际工作情况。

(三)理顺关系,搞好协调。在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各司其职,协同作战,认真搞好环保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环保部门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的调查摸底和各种资料的统计上报工作;各企业业主主动配合,及时主动提供企业相关资料和监测数据,为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科学决策准确提供基础依据;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和打击力度,为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确定整治重点,抓好工作落实。按照国家、省、市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我市环保专项行动主要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

一是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全面检查。据统计:全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县级以上)19处,属备用水源的3处,水源地类型分别为河流、水库和地下水,所在河流及其水系分别为金沙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和发达河水系,水质状况为ⅰ类水质4处;ⅱ类水质11处;ⅲ类水质3处;ⅳ类水质1处(镇雄县洗白河水源,属备用水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属省级划定的保护区1处,县级划定的保护区9处,至今未划定保护区9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护级别分别为1级和2级。各水源地均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检查中,发现对水质有影响的主要污染企业共4家,分别是昭阳区水泥一厂、大龙洞公园、镇雄县赤水源镇洗白村集镇、镇雄县石门坎煤矿堆放场。通过检查,基本上查清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并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础信息进行了认真整理,为我市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对水质有影响的4家企业进行集中整治,确保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安全。对昭阳区水泥一厂采取的处罚措施是限期治理;对大龙洞公园采取的处罚措施是责成大龙洞公园承包方尽快完善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尽快落实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和审批,确保大龙洞水源地水环境安全;对镇雄县赤水源镇洗白村集镇采取的处罚措施是责成镇雄县环保局尽快组织专职管理人员加大对水源地的监测力度,对水源地段设置界桩、护栏和警示牌;对镇雄县石门坎煤矿堆放场采取的处罚措施是依法关停。

通过以上整治,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隐患基本上得到遏制,水环境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第二、集中整治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问题。

8月21日至26日,由市、县(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联合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对昭阳工业园区和水富工业园区进行了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检查共出动人员28人次,检查相关企业12家。其中能按照环保要求,各项环保手续完善,认真落实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8家;不按环保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4家,责成4家违反环保相关规定的企业限期整治,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

从这次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的清理整治情况来看,我市在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按照工业园区的界定,工业园区必须是由政府批建并设有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集中区,但我们在执法检查中,没有发现有相关批文,我市2个工业园区的界定不清;二是作为工业集中区域,环境污染风险比较高,相关部门对各工业区缺乏重视,相应管理机构不健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措施:一是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手续,明确职责,划清界定,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加强对园区内落户企业的监督管理,减少园区内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建议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环境执法力度,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的少数个别违法企业,将依法从重从严处理。

第三、集中整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

一是突出重点,认真抓好集中整治工作。按照《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集中整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的要求,主要是针对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的化工、采选矿(含煤矿)、冶金、水电、公路、造纸等行业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整治;对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和环保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清查;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合格的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了依法查处;对未按环评规定申请环保“三同时”验收,擅自长期以试生产名誉违法进行生产的少数个别企业作出了停产治理的处罚,较好地落实了这次集中整治工作。

二是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的清理和整治。对全市存在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的31家企业,市、县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按照环保相关规定,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和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四、集中整治公路沿线环境污染的问题。版权所有

按照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和要求,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集中时间,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主要公路沿线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清理整治,重点对辖区内的213国道(昭待公路、昭麻公路、水麻公路)及全市11县区县际油路沿线的排污企业和旅游道路沿线、旅游景点保护区(昭通大龙洞公园、大关县黄连河风景区、水富县大峡谷风景区和威信县红色旅游区)影响景观和有碍观瞻的污染企业的排污问题进行了认真检查。通过认真清理和排查,全市辖区内主要公路沿线和旅游道路沿线、旅游景点保护区均未发现有违法排污企业。

第五、集中检查各地及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一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今年年初,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环保局关于制定和报批、公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昭通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制定印发了《昭通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区参照《昭通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相应制定了各县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各县区环保局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督促指导辖区内的重点污染企业针对自身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二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在这次全市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的清理检查工作中,重点对全市辖区内持有省、市级排污许可证企业以及化工、冶金、选矿、制糖、造纸等重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和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把各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措施和设施,是否已履行了必要的审批手续作为此次清理检查工作的重点。通过对94家重点排污企业的检查情况来看,有90家重点排污企业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落实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设施;有3家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针对性还不够强,应急措施和设施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落实;有1家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和设施尚在制定和落实过程中。

三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检查中发现各企业的应急预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对自身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认识还不够到位,针对性还不够强,应急措施和设施还不够具体和完善。2、企业内部组织指挥系统和机构还不够健全,有的企业人员变动和更换后没有进行及时调整,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和配合上职责还不够明确。3、在处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执行制度还不够完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还不够健全。4、在处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保障措施上过于简单化,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六、市、县区挂牌督办事项完成情况。

一是市级挂牌督办事项完成情况。市级挂牌督办的企业共5家,主要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和环境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其一、对昭阳威力淀粉有限公司未办理环评手续,违法建设、生产、排污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采取的措施是:1、责令威力淀粉有限公司停止生产,抓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经环保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正式生产。2、由于该企业违法排污、污染洒渔河的行为屡禁不止,为确保停产,请政府责成供电供水部门停电停水。3、停产后威力淀粉有限公司要对洒渔河造成的污染进行清理,排除危害,恢复原状。其二、对昭通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水泥二厂未按规定申请环保验收、长期试生产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采取的措施是责令该公司停止试生产,督促企业落实环保竣工验收的相关规定,重新申请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其三、对巧家茂租铅锌有限公司未落实“三同时”制度擅自投入生产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采取的措施是责令限期整治,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按环评要求尽快完成尾矿库建设工程。其四、对彝良滇能洛泽河发电有限公司熊家沟水电站未按规定申请环保竣工验收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采取的措施是责令该电站修复下游被毁坏的岸坡护坡,恢复生态植被,完善相关环保设施后申请市环保局进行竣工验收。其五、对彝良九欣化工有限公司的违法排污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采取的措施是函告彝良县电力公司对该企业停止供电,责令立即停止生产,限期补办环评手续,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并处罚款5万元。

二是县区级挂牌督办事项完成情况。各县区结合辖区内污染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对24家有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和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进行了挂牌督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挂牌督办工作将持续到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五)认真总结,严格验收

10月中旬,我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进入了总结验收阶段,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全市11县区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我市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自我清查,认真分析和总结了专项行动工作还存在的问题。从检查验收的情况来看,全市十一县区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都开展得比较好,都能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认真抓好落实。

三、存在问题

(一)个别县对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领导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工作开展还不够扎实,责任制落实还不够具体,工作中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不按规定时限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情况。

(二)由于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等思想的影响,个别县区极少数乡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不够重视环保工作,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够好,乡镇落实环保分管领导和专职环保人员比较困难。

(三)部分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环保机构不健全,环保执法人员相对较少,对环保工作顾及不过来的现象,环境监管仍然存在有不到位的问题。

(四)地方财政困难,环保经费不够落实,环保执法装备较差,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影响的需要,由于经费不够落实,往往给环境执法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环保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环保行政执法能力,积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环保工作人员和工作使用经费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环保局应急处理工作计划范文12

【关键词】空管自动化;系统分析

随着我国民航业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空中交通运输越来越活跃,我国民航飞行流量不断增多,空管设施也不断发展,空管自动化系统作为管制中心对空交通指挥的核心系统,能够对飞机进行雷达监测以及雷达数据的处理,并且为管制中心提供飞机的飞行态势状况报告,便于对飞机的异常情况预警。我国的民航交通管制从程序管制过渡到雷达管制工作,使得空管中心原有的雷达信号显示和处理终端,转变成目前需要对飞行大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中心,这就不断增加了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一旦出现部分功能失效或者运行速度变慢等故障,都会给正常的空域交通指挥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现状分析

中国民航空管局从2002年开始为全国区域和分局/站管制中心配备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作为本地应急设施,即在每个管制现场除了配置一套主系统值班外,再安装一套应急系统,通过KVM/S共享器与主系统共用管制席显示器、键盘、鼠标和进程单打印机,在主用系统故障时可以“一键切换”到应急系统,由应急系统承担值班任务,待主用系统恢复正常后,再“一键切换”回到主用系统,由主用系统继续承担值班任务。目前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的运行方式任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不足之处,这种运行方式未能实现满足空管安全连续运行的“一键切换”能力。究其主要原因,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主/备系统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其系统设计、数据处理方式不同[2],在管制运行时主备系统独立运行,且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无人职守,因此主备系统的飞行态势显示存在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切换的缝隙会影响管制安全。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完成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到备份系统的升级、实现空管自动化主/备系统间的“快速切换”,空管自动化主备系统的数据同步是必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特点

空管应急信息自动化系统需要兼容处理雷达航迹和航迹,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环境特点和技术需求,就和空管信息自动化系统所处理的内容完全不同。笔者认为,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就是为了补充现有空管信息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而设计的系统,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运行环境特点和技术需求,就和空管信息自动化系统不同。目前,我国的很多民航机场都部署“切换式”应急系统。机房内,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与空管信息自动化系统同时运行,并能够共享信息资源以及管制席位设备等。在管制中心需要的时候或者空管信息自动化系统发生系统故障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系统设备,但基本功能还可以采取应急体系。同时,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还能对空域交通管理起到正常的管制作用,不仅可以给管制中心提供雷达信号以及飞行数据的监测预警功能,还需要使管制中心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空中交通管制调配工作。在平时,还能够满足管制中心的日常培训需求,并且满足管制工作人员正常时的安全值班和管制需要时的模拟训练。所以根据我国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突况的运行环境特点和技术需求设计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

三、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思路

3.1飞行计划航路模块设计要点

系统设计中首先保证飞行计划航路模块同步到原来的系统之中,握手模块来判断切换条件。处理模块进行航路数据计算更新。充分利用飞行计划实时数据、静态数据库的数据着手。每一航空器的飞行计划之中,起飞机场、目的机场,时间、机型、航路、报告点、高度、速度、飞行程序等一系列数据,建立相应的静态数据库,处理模块利用此信息,推演出计划航迹模型,随时根据报告点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

3.2计划航迹的处理

空管自动化系统降级设计中,计划航迹模块可作为核心模块之一,其能够形成航迹数据,并做出相关的告警处理工作。设计过程中,要求其根据起飞报、落地报或用户界面确认起飞、落地、高度变化、飞行进程等相关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完成计划航迹的创建与更新,并使计划航迹以平滑、连续的形态呈现出来。具体设计中,计划航迹标牌要素,主要以高度为基准。计划航迹首先根据飞行计划和静态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形成粗略的航迹模型,其次根据管制员的指挥信令,综合报告点、时刻、进程等动态数据,以加权计算形式引入到模块中,并不断根据指令,更新计划航迹。另外,在管制席位指挥界面,设置进程窗口等,多要素标注航迹当前状态。此模块的引用,可提高计划航迹的准确性。

3.3告警机制

自动化系统设计中,除了满足航迹显示的直观性能,数据处理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在相关的预警处理机制有所完善。系统应急状态具体设计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考虑。第一,短期冲突告警方面。航空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间隔。由于计划航迹主要利用高度值形成标牌,其告警设计中,同样采用的是高度值作为参数,参考航线位置进行告警。此时系统对水平间距进行预测,并在一定预测参数范围内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参数等标准,可考虑采用离线编辑参数的方式,设置在静态数据库中。第二,最低安全高度方面。一般由于地物方面的影响,一定区域具有特定的参考范围,该告警可以参考原系统中告警原则。但进行的仍然是预警。

四、结语

随着空管运行保障对空管部门装备的现代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和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管制指挥对空管自动化系统的依赖将越来越高,将大大提高管制员的管制能力,增加空域系统的容量,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空管应急系统设施设备,在目前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抵御系统内风险,极少在设计中考虑防御系统外风险,一旦发生外部的突发事件,就会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