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31 09:11: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1

一、目标确立,因"生"而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赞赏不可缺;但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以批评、惩戒的方式明确指出。前一种是慈爱,后一种严爱,都包含了长者对下一代负责任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作者就是这两种爱的受益者。在研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阶段,笔者首先思考两个问题:⒈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⒉放在当下的环境中有什么现实意义?为此,我认识到:现在的小学生都懵懵懂懂,对父母的爱熟视无睹,生在福中不知福。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一些小孩子又往往经受不起如批评、责骂之类的严格教育,而本课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材料。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我把教学目标初步锁定为:"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进而通过学习本文,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正确对待慈爱与严爱。"但学生毕竟太小,语文课又不能等同于思想品德课,因此我进一步锁定"紧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悟"的过程目标。

二、开课引入,以"生"定教

如何开课,我曾设想了三种方式,首先是针对课题,设计生与师接龙对反义词的练习引入。这一设计虽然很好地复习了课文中的几组反义词,但仔细一思量,学生不能明白老师的教学用意,似乎就是复习巩固课文基本的字词,学生兴趣不高,另外,这样的设计与课文的情感基调也不合拍,最后被我否定了;第二种设计是以爱的诗歌开课,笔者出示了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并配上音乐,现场进行有感情的朗诵,然后请学生谈听后的感受,好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进入学习,谁知老师问,学生应者寥寥,这种方式开课让笔者尴尬,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笔者再次反思:诗歌的感悟本身就很难,小学生接触的诗歌又很少,学生当然也就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了,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这一设计也被我否定了。经过琢磨,第三次开课,笔者以"采访调查"引入,师问:"喜欢别人表扬的请举手,为什么?"学生刷刷举起了小手,而且每请一位同学起来都能说出为什么,师接着问"喜欢别人批评的请举手,为什么?",教室里一片沉默,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忠言逆耳,相信大家都不喜欢被别人批评,但大家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对待别人的批评一定会有新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就这样,老师直奔主题,简约而不简单,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文的学习,为教学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实施,"生"为主体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教师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及策略都要立足于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地使我们的课堂高效。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学看,笔者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努力追求课堂的高效。

⒈情景创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出示作者巴迪·舒尔伯格的相关资料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作者,并通过读去体会巴迪的了不起,然后创设了这样一个场境:巴迪真了不起。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国际大奖。按照惯例他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在他的获奖感言中,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感谢"。那么你觉得他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呢?从而很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1-15自然段,理解父母童年时对他的"爱",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⒉精心设问,促进学生深度思维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感悟巴迪父母之爱,我也在问题设计上精心提炼,力求打开学生认知中的"疑点""盲点"。

A、面对巴迪的第一首诗,他的父母是怎么评价的?从巴迪的反应看,他理解父母评价的用意吗?

B、长大后有所成就的巴迪在谈到自己童年的经历时,他为什么要说自己很幸运呢?

C、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精问"促"深思",上述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促进学生感悟"爱",达成教学目标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⒊以读代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点,练得精一些。"随着《课标》的实施,我们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朗读、诵读、默读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理解巴迪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时,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从中体会巴迪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如何理解巴迪童年时的幸运,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片段,交流理解后再用"巴迪之所以感到幸运......是因为......"的格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内化课文的语言;教学课文最后一句话:"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为了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在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句话后,我采用如下的语言激情引读这句话:

师引读:同学们,巴迪的父母是这样,你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当你因为进步而受到爸爸妈妈鼓励或表扬的时候,你要明白......生读上述句子。

师接着引读:当你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遭到爸爸或妈妈严厉批评的时候,你更要懂得......生再读上述句子

师最后引读:让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恩,从心底里铭记......师生齐读上述句子。

⒋读写结合,实现学生能力迁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2

师:向大家打听几个人,知道小沈阳吗?他演的小品《不差钱》看过吗?

生:看过。

师:他的一些经典的台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有一些观众不喜欢他的表演。小沈阳说:“有大家的批评我才能走得更远。”说得多耐人寻味啊!

师:莫言,知道吗?

生:知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师:是的。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书店内他的作品被抢购一空。但是对莫言的作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示肯定。最近莫言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感谢朋友们对我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批评。莫言觉得,无论是精彩极了的肯定还是糟糕透了的批评,都是一种财富。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用这两种极端的评价作为课题的。(出示课题,生齐读。)

【点评:教师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而且此话题就是本节课所传达的主要信息。王老师巧妙地选择了两个具有争议的热点人物,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体验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物可能存在不同的评议和看法,这样的导入设计有利于学生及早地进入教学的情境。】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课前已经读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读过三遍以上的请举手。能不能直接进入挑战?

生:能。

师:这里有两组词,请你自由读读。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生自由读。)

师:第一组词语谁来读?

(生朗读词语:精彩极了,搂住,赞扬,腼腆,得意扬扬,慈祥。)

师:这里有一个词特别难读准,是哪一个?

生:腼腆。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两遍)

师: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生朗读词语:糟糕透了,失声痛哭,严厉,引入歧途,谨慎。)

师:请你选择几个关键的词语,简单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把书打开,自由准备一下。

生:课文主要讲“我”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夸奖“精彩极了”,父亲却批评“糟糕透了”。长大以后,我明白了,无论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爱的表现。

师:如果请你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你觉得可以怎样分?

生:第1~14自然段为一部分,第15~17自然段为一部分。

师:你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吗?

生: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七八岁的时候的事,第二部分主要讲“我”长大以后的事。

师: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点评: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如何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怎样统一?王老师精心设计了两组词语,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其中的奥秘。并且通过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个脉络和主要内容。这种看似随意的词语教学,实则是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具有温度和情感的词语一步步走向了严父慈母的情感世界。王老师没有结合课文刻意推敲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根据这两组词语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真可谓一举多得,润物无声。】

三、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感受母亲的夸奖,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神表达情感的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1~14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1~14自然段,把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画出来。

(生读课文)

师:你找到几处?

生:我找到两个句子。第一句是“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第二句是“‘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师:找得非常准确。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很长,谁再来读读?(指名朗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生1:开心。

生2:兴奋。

生3:激动。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生: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

师:从母亲发光的眼神中看出她的兴奋和高兴。(板书:神态)

生: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师:“嚷”是什么意思?

生:叫、喊。

师:母亲实在是太开心了,以至于大声地喊了起来。谁来学着母亲的样子夸夸巴迪?

(生大声朗读)

师:只是声音响还不行,朗读时还得注意语言的标点符号。(板书:语言)谁再来试试?(指名朗读)

师:“真是你写的吗?”母亲先是表示怀疑、惊讶,(板书:?)接着一连用了两个感叹句来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板书:!!)让我们一起学着母亲的样子夸夸小巴迪。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母亲当时的心情?

生:“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通过母亲的动作也能看出他的兴奋。

师:(搂住学生)“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从母亲的动作也能感受到她的开心、激动。(板书:动作)

师:从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兴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如果你就是小巴迪,听到母亲雨点般的夸赞,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1:开心。

师: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去。

生2:骄傲。

师:也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去。

生3:自豪。

师:请你也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去。

……

师:是啊,母亲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温暖的拥抱,对于巴迪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但是光有母亲的赞扬还不够,巴迪还希望得到父亲的

夸奖。

【点评:长文如何短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难题,寻找合适的句段来理解文本十分重要。王老师选择的这一段内容具有典型性,其中包含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着眼点。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行走,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和学生对话交流,创设激起情感涟漪的情境。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王老师的课堂不仅推动着孩子的情感升华,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丰富和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

2.品味巴迪等待时的心情,尝试用人物的言、行、神表达内心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5自然段,细细地体会一下巴迪在等待父亲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你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或句子,体会一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等待?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迫不及待的等待。

师:“迫不及待”的“待”和“等待”的“待”重复了,我们换个词,可以说是――

生:焦急的等待,着急的等待。

师:还体会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满怀信心的等待。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

生:小巴迪信心满满,他不仅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了一圈花边,还把诗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希望父亲一回来就能看到,一看到就会夸奖他。

师:是啊,这是一种满怀信心的等待。

生:这是一种自豪的等待。

师: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师:是啊,小巴迪已经得到了母亲雨点般的赞扬,他相信父亲也会像母亲那样夸赞他。

师: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紧张的等待。

师:这段的最后一句说“我紧张极了”。是啊,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能得到这样一位父亲的夸奖,巴迪心里怎能不紧张不期待呢?所以,这还是一种紧张的等待。

师:除此以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漫长的等待。

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你真会读书。请大家好好读读这三个句子。你觉得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特别吗?

生:一连用了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为什么这里连用三个表示时间的词,前面两个不写也可以啊?

生:一连用三个表示时间的词,感觉把时间拉得很长很长,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师:是啊,他几乎是一分一秒地数着时间度过的。你还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后面都用上了句号。

师:按常理,词语后面用的是逗号,这里为什么要用句号呢?

生:这样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

师:是啊,时间就好像停在了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有一个成语叫度日如年,此时此刻的巴迪是――

生:度分如年。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生齐读)

师:时间就在小巴迪焦急而又自豪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小巴迪两眼紧紧盯着时钟,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七点了,小巴迪,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啊?

生: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啊?

生:爸爸,快点回来啊,你今天怎么这么迟了还不回来啊?

师:等啊,盼啊,盼啊,等啊,噢!七点半了。小巴迪,此时此刻,你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啊?

生: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啊?到底回不回来啊?

生:妈妈不是说爸爸七点钟回来吗?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生:爸爸快回来,爸爸回来又会怎么夸奖“我”呢?

师:简简单单的几个词语,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却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巴迪的等待。(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分明感受到小巴迪内心在不停地呼唤:爸爸,快回来呀,快点回来呀。他期盼着父亲看了他的诗后会好好夸奖他一番。如果你就是巴迪,想象一下,父亲会用怎样的神情、动作和语言来夸奖自己呢?请把它写下来。

(师出示:父亲一念完那首诗, 。生练写。)

【点评:教师不是直接让学生品味“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而是别出心裁,创设了“父亲回来后会如何夸奖小巴迪”这样一个情境,架构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小巴迪内心的焦急以及对于父亲赞扬的渴盼。如果说朗读是自我情感的外化,那么写话则是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教师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迁移到小练笔中去,积累语言,训练语言,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3.直面父亲的批评。

师:小巴迪期盼着父亲的夸赞,可他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生:糟糕透了。)请把父亲的评价画出来。

(生默读,找相关句子。)

师:谁来读读父亲的评价?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生:“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师:我们再读一遍,前面我们说过,朗读时要注意语言的标点符号。(指名读)

师:小巴迪满怀信心地等待,等来的却是父亲这样的评价。假如你就是小巴迪,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伤心。

师: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

上面。

生:失望。

师: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

上面。

生:痛苦。

师: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

上面。

师:小巴迪的这种伤心、失望、痛苦的心情如何用语言来表现呢?(出示句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师:自由读读,想想这几句话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人物心情的?

生:是写“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师:这是用了什么方法?

生:写了小巴迪的动作。

师:哪几个动作?

生:冲出,跑进,扑到,痛哭。

师:四个动作一气呵成,把巴迪痛苦、失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表达人物心情,可以用一个动作表示,也可以是几个动词连用,当几个动词连用时表达效果会更强烈一些。

师:还用了什么方法?

生:神态描写。

师:“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通过神态表现人物心情。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点评: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一波三折,前面教学的情感铺垫,为后面的人物内心情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蓄势,造成了小巴迪的情感一落千丈,从学生的回答就能够看出教学效果的奇妙。王老师引导学生把感受送入课文的语言中去,在不断深化的朗读中,学生把自己和小巴迪融为一体,并且再一次回顾了作者“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把文本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加深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四、思考结课

师:同学们,在小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常会得到母亲“精彩极了”的夸赞,同时,他还会得到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对于巴迪的创作和成长有什么作用呢?(板书:?)我们下节课到后面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点评:教师结尾提出悬念,传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的矛盾,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评析】

朴素中彰显智慧

平淡中渗透灵动

王红老师执教的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上课伊始,她首先与孩子们进行简单的交流,话题从明星小沈阳,谈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王老师聊着天,好像老朋友在谈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交流对话、教学流程充满了水融的和谐,整堂课始终在民主平等、宽松愉悦中进行,行云流水,简约朴素。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听课就是一种享受,甚至连时间的流逝也毫无觉察。王老师深厚的底蕴与教学艺术流溢于课堂的角角落落,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是我一直所期盼和向往的,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一、超越文本视界,开启情感的对话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超越文本,用心灵去感受是本节课的特色。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相互比照,以及自我精神世界洗礼的过程,是教师引领孩子在书本中真真切切地“经历”一个来回的过程。让我颇受感动的是,课堂上王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对学生不厌其烦地引领阅读。当学生读到“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时,她竟然深情地搂着学生,拍着学生的肩头,俨然就是那位慈爱的妈妈,她自己也成为了文中的一员,再加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那场面催人泪下。这就是所谓的“蹲下身子看学生”,这种爱是自然流露的、发自内心的,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她的教学语言和体态语言配合得恰当得体,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具鼓动性,教学中常常产生师生、生本之间的情感共鸣,达到三情合一的境界。因此,我也随着王老师的语文课堂经历了一次“生命之旅”。

二、朴素的课堂流淌着智慧,而又不乏深刻灵动

王老师的课简简单单,追求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真,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这实在需要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诗外的功夫。但这绝不是把课堂教学简单化,因为简单的背后,是教师更多的思考与付出。在这一堂课中,王老师没有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而是把握教学细小的环节,没有把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放在一起解读,她既不是锁定在母亲的赞许――“精彩极了”,也没有定位在父亲的判定――“糟糕透了”,而是选择了焦急“等待父亲”的时刻,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小巴迪,听到父亲的批评,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进一步渲染了文章的浓厚情感。教师为学生创造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来回徜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三、个性解读,品悟语言文字

新课伊始,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王老师出示了两组词语,一组是:精彩极了、搂住、赞扬、慈祥、腼腆、得意扬扬;一组是:糟糕透了、严厉、失声痛哭、引入歧途、谨慎。让学生比较这两组词语,初次感受词语背后的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这些词语的背后,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感悟。王老师引导学生边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边寻找这三句话的写作表达特点。这三句话看似唆,实则形象地表现了小巴迪一直焦急地等待爸爸回家的心情,盼望爸爸也能夸他几句。教师引导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于是每个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当学生的生命潜能在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激活和喷发,当教学始终融入了学生的情感、智慧、悟性和灵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正迈向和谐、有效!”

四、读写结合,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实践学会“运用”或者“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当学生感悟过宽容大度的母爱之后,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如果你就是巴迪,想象一下,父亲会用怎样的神情、动作和语言来夸奖自己呢?请把它写下来。”王老师在读品结合、读悟结合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情的语句,感受父母不同的态度”,选取课文中表现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让学生反复品味,引导学生想象、迁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真可谓做到了学为所用,水到渠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3

一、入情入境地表达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欲望。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媒体创设法、激趣质疑法、角色扮演法、问题创设法、激情渲染法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草原》一文时,我先播放美丽的草原风光录像,在悠扬、恬静的乐曲《草原夜色美》的歌声中,把学生带入一望无际的草原,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与课文内容相配合,抓住时机出示设计说话练习: 的草原。用多媒体将声、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起来,以强烈的气氛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情感的涌动,有感而发……再如《新型玻璃》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以“推销员”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对话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绘声绘色地讲述

结合文本和所学知识,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所写、所思所感,或放飞想象,变换角色,进行自述,加以解说,充当导游,以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各抒己见,绘声绘色,动脑又动口。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设计人字形线路”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当小导游来讲一讲:当游客经过青龙桥时,你会怎么解说这段“人”字形线路的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动脑思考,认真琢磨,解说起来眉飞色舞。这样既加深理解了文本,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有条不紊地问答

“提问─解答”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要想问得妙、答得好,学生首先要认真听,仔细读,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问与解答就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学生的问答,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答上来,还应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讲述完整,条理清楚。比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抓住它的文眼:“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据此设问引思:诸葛亮敢用草船借箭,他“算”到了哪些情况?从“神机妙算”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周瑜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学生积极动脑,踊跃抢答,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引经据典地争论

争论包括讨论、辩论、评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内容或表达特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广泛、自由地发表意见,展开讨论、辩论、评议,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相互启发,广开言路,引发新见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课堂富有动感与活力。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我这样引导:“巴迪的一首诗,妈妈说它精彩极了,爸爸又说它糟糕透了,你们的看法如何?请大家细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细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谈体会。结果,有的说精彩,理由是一个孩子能写诗不容易;有的说糟糕,因为是孩子写的第一首诗,肯定不行。据此,我马上以“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为辩题,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据,各抒己见,据理力争。

五、神采飞扬地“演”说

“演”说就是紧扣文本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举办朗诵会、讲演会以及表演课本剧、小品、相声等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把话说得准确、鲜活、有趣、优美。拿角色“演”说来说,比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我指导学生扮演角色,排练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来加深体验,把话说生动、优美。

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都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口语表达情境。同样,口语表达训练也可以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它不但能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和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是不争的定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种角色定位,绝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地位、功能的失落。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质疑也需要兴趣,有道是: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可是有些学生对质疑却提不起兴趣。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质疑问难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能力、方法、习惯的形成有赖于我们教师长期用心去呵护、去培养。因此,培养学生“问”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要让学生能“问”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在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质疑是一种需求,从而产生主动质疑的内驱力。每当学生有疑问并质疑时,教师无论从口头语言还是形体语言,都要及时、认真、积极地给予鼓励性评价。这样,教师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了让学生能“问”,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教师决不掩饰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失察、无知,甚至否定学生的“问”,也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遏止了学生的创新。因此,我们教师需采取平等、开放、公正的态度,需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在学生问题多而杂时,教师要经常引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通过让学生“问”,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和超越自己。

二、要让学生争“问”

让学生“问”,教师可将“竞争”引入学生提问中。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汇报2~3个有趣的、可讨论性强的、给人启示的问题,最后哪组问题问得好,问得有价值,问得有意义,就给哪组每人一朵光荣花。在几分钟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问的问题多彩纷呈,有的小组汇报:“为什么‘一拍掌,鸟儿们就飞起来了’,而画眉鸟飞出来后,一拍掌却‘又飞进了叶丛?’”还有的小组汇报:“为什么榕树长得茂盛,只用‘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用一大片一大片?’”我曾经进行多次调查和统计,总结得出:在竞争条件的刺激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都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竞争氛围转化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增强了学生提出富有新意问题的动机。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会有效强化其问题意识和提问兴趣。

三、要让学生插“问”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的“问答式”、“听说式”教学,提倡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允许学生插“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男孩孟某,他总愿意在老师说话时插“问”。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小巴迪一样,正确认识母亲的表扬和鼓励,父亲的批评与严厉。正确对待这两种声音……”孟某马上插问:“陈老师,如果当初小巴迪的爸爸、妈妈都说‘精彩极了’或者都说‘糟糕透了’,巴迪会成为后来著名的作家吗?”这一问是学生学文后的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对课文学习的理解。可见,插“问”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

我认为,孩子虽然幼小,但他是未来的成人;思路虽然狭窄,但它却蕴藏着无限的思想。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兴趣“问”,虽然他们的“问”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但我们都应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并予以适当引导。这是因为学贵有疑,有疑才有进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敢问,就是创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5

一、多样化读的活动

在小语课堂教学中,“读”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这极其重要的环节要如何把握好呢?为了多角度、有创意地将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我将形式多样的读应用于教学中。如:表演读、分角色读、换位读、配乐读、比赛读、游戏读等,加深了学生对“读”的体验。

二、生生间的合作互动活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同伴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帮互助,会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提高。

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活动结束后,我设计了小组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演变等知识,以及对汉字中的成语、谐音歇后语等有趣的语言的了解掌握,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自豪感。活动分五关进行,要求每人只准答一题,请组长分配一下任务。

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懂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团体里,我们要集合大家的力量,才会事半功倍。

3、情境体验活动

“情境体验”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个性特征,巧妙地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亲身体验,获得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感受,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如:我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时,一边展示挂图,一边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月,两头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然后请同学想:如果现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台抬头看着蓝天,蓝天上有星星,又有月亮,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此刻,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在此情此境中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了五彩缤纷的夜空。

4、辩论活动

辩论,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掘的一种活动化教学方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学生积极性能得到极大发挥,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时,当学生不能正确评价时,适时创设了“是傻子,还是英雄?”的辩论活动。通过辩论活动,不但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5、表演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教材中的情景,让学生把学习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如:我校一语文教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设计了表演活动:

巴迪:妈妈,你看看我写的诗吧!

妈妈(停下手中的活,看诗):噢,这是你写的吗,孩子?这真是“精彩极了”!

巴迪(一边仔细读诗,一边看钟,等父亲回来):爸爸,我写了一首诗,请您看看。

父亲: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诗,这真是“糟糕透了”。

巴迪(放声大哭,夺门而出)

学生通过这个表演活动,迅速进入了情境,好像来到了巴迪的家,并对表演看得入迷,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游戏活动

这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从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出发,抓住他们的心,寓教于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是经常用到的。

如:我在教学学生深感枯燥乏味的拼音时,就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皮卡丘带进课堂,由它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在进入“闯声母”这一关时,我便把学生易混的d、b、q、p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猜一猜,自己看看还有哪个拼音字母也可以变个魔术,考考大家。此时,即使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地变起魔术来,孩子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着有效的自主学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38-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在课堂上组织小练笔,让学生随文抒写,将习作与阅读结合,通过“就文取材”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课文的表达形式有机结合,增强习作能力。

一、结合单元目标组织小练笔

语文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这些目标大多是阅读目标,教师要明确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和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时根据课文特点学习、理解、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训练目标要求,借助课文素材,让学生进行练笔,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

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名家名篇,蕴涵着深厚的思想情感。学生先分析课文,然后再自己练笔,对文章的结构就了解得更深,练笔也更容易了。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仿照按时间顺序或采用“总―分―总”的写法描绘校园。又如《我爱绿叶》中以排比问句开头的写法,《桂林山水》中的反衬手法,《赵州桥》《海底世界》中以过渡句连接上下文的典型写法等。这些写法都是学习的资源,应好好加以利用。

二、结合课文的拓展处组织小练笔

抓住课文中情节跳跃的部分,让学生运用小练笔的方法补上留白的地方,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情。巴迪写了首诗,精彩极了……”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

这段话留下了许多处空白,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阅读时,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补写一些对话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另外,在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学了课文,很多学生都有不吐不快之感,比如“杨科之死”“凡卡的下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廉颇的知错就改”。教师必须讲究时机,抓准切入口,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三、结合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内容组织小练笔

文章的思想都隐含在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适当的句式或词语,运用小练笔方式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如于永正老师教《白杨》时,设计了一个练习:“现在我们就以课文中这位叔叔的事写一段话。写的时候,请用上刚学到的‘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几个关联词语。”赞扬白杨不是课文的写作目的,赞美人才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于老师设计的这一训练,不但使在文中表达中心、起关键作用的两组关联词及时得到迁移运用,而且诠释了树与人之间的暗喻关系,学生在练笔的同时,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已理解。

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训练的力度。如有位教师教《田忌赛马》时,让学生认读词语卡片“扫兴”“垂头丧气”“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目瞪口呆”之后,不要学生解释词义,而是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样的练习,降低了难度,又强化了词语运用,且紧扣课文主要内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7

关键词:情感 体验 碰撞 共鸣 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中第一点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情感体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

一、激感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内容美,语言美,尤其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不用说记叙文,就是说明文,也耐人寻味,趣味盎然,蕴藏着审美情趣。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非常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感。现在的教学手段多样,设备先进,多媒体已进入课堂,将录像、电影、图片有机结合,能让赏心悦目的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火烧圆明园》时,我先给学生看了一段录像,那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这个占地347公顷,历时一个世纪才修建而成的“世界园林之王”,融我们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不仅如此,园中还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录像片中美丽图像,加之我适时的讲解,让学生置身于美的境界之时,画面一切,切换到圆明园遗址图片,俯瞰着残垣断瓦,零乱榛芜,如同一座纪念碑的几根石柱,让学生对英法联军产生极度痛恨之情,这时学习课文,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强烈的爱,对侵略者强烈的恨,学生为祖国更加强盛努力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观察联想,激感。孩子们眼中的事物似乎一切都是美的,尤其是小学生,接触的都是下面教育,引导他们观察,进一步想像会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前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都是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与朝鲜亲人告别,而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没有直接的语言描写,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让学生联想,她们此时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把原文与想像有机结合,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三)设计问题,激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所以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能漾起学生感情涟漪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对人物的满腔热情,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震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让学生设计两个和结尾不同的也有可能发生的结局:一是挖出了孩子,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二是父亲在挖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爆炸身亡。此时学生心中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认为父亲更是“了不起”学生产生了心灵上的震撼,被主人公执着的爱深深地感染了。

二、体验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出高度有效的作用。”

(一)教师范读,产生碰撞。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能进一步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感情真挚的课文朗读,能叩击学生幼小的心灵,激起学生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惨透到学生的心田。教学《梅花魂》时,我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总是声音哽咽,感情饱满,此时的学生能从我的朗读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学生不由自主地与我一起高声朗诵起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感情朗读,引起共鸣。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能给学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以教师适时的指导,更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共鸣。教学《给予树》最后一段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纷纷主动起立朗读,每读一次,加上我合时宜的鼓励,都能让孩子有自豪感的同时,我又提出新的要求,力求让孩子们读得更好,学生将自己对金吉娅的好品质的理解全部流露在朗读之中,最后我问同学们,这善良的金吉娅给陌生的小女孩花去了几乎全部的钱,到底是得了还是失了的时候,全班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出了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全课达到高潮,那是对金吉娅行为的肯定声,也是对金吉娅美好心灵的赞扬声,更是自己决心做一个善良可爱的孩子的有力证明。

(三)表演体验,情景交融。获得知识和能力有许多途径,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金色的鱼钩》时,讲到“我”不相信老班长比我们先吃,而悄悄跟着老班长,看到老班长嚼草根、吃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问同学们:“你们谁嚼过草根,吃过鱼骨头?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吃过,接着,我又问,”那你们猜一猜,好吃吗?”“不好吃”“怎么知道的”“从硬咽下去知道的”。我让同学们边表演,边体会万根钢针扎着喉管的感受,同学们表演的同时,许多同学有了一种想法,那为什么还要吃啊,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们体会他吃是为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伤员得以生存就必须保证自己活下去的尴尬处境,也为最后老班长的牺牲的理解埋下了伏笔,更让老班长的精神深深地永存在学生的心目中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课堂讨论,感情升华。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环境中的人际交往,课堂交流的“交”与“流”是课堂学习交往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交流能使内容“增值”,使内容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价值。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结合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内容,我抛出一个讨论题: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需要什么力量?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们努力地向前驶去,从而使学生感情升华到“原来爱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上。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景,唤醒学生潜在的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8

一声“我来”,让我从课改中惊醒 邮编 E: 一次我有机会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课,课堂上一声声的“我来”、“我来”…… 一改以往学生争着举手发言为“我来”发言,让我听后有点感触。 回来后,我试着去做,果然灵验,方法也特好使,教学效果显著。 “我来”发现了真理。以前,我总是设计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跟着这些问题思考,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我大胆让学生自学,与学生共同研讨,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诗人用“明月”何时照我还,而不用“阳光”或“星光”呢?我真的一时还无法解答,便反问,谁来回答这一问题?“我来”,一学生站起来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人们用月圆表示团圆的意思,所以诗人借用明月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我来”马上又有一学生站起来说:那时没有电视看,诗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独自望着明月,感到很寂寞,所以借用“明月”表达他的思乡之情。还有学生说:我学过《静夜思》,诗人也知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以他用“明月”。学生的分析不是淋漓尽致吗?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我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前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每堂课的提问,总是指名那些积极举手发言,且估计能答得上来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结构过于框架化。改“举手”为“我来”后,它不随教师的主观意愿,学生争着发言,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以开展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平时教师不太注意的学生,此时也有机会来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带动了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他们也可以随便说,从中辩明是非,得到收益。 “我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以前,一切都由教师“我来”主宰课堂,虽然在某些细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但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改教师“我来”为学生“我来”或“我们大家共同来”,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次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课后有道习题: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是哪两种?你有过同样的感受?有一学生站起来说,“我来谈谈感受”,爱对于我来说只有一种,那就是溺爱,在家爷爷奶奶疼爱我,假期去爸爸妈妈那里,他们也总是不停地赞许我,在别人面前夸奖我,所以我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粗心,如果我和巴迪那样能在两种爱的力量鼓舞下前进该多好啊。学生的肺腑之言,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如此精湛的地步。学生可以“我来提问”、“我来回答”、“我来设!计”、“我来评议”、“我来动手”……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了,他们成了名符其实的课堂主人,这就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我来”平等了师生关系。喊了多年的平等师生关系,一声“我来”,便得到了解决,至少拉近了师生关系。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教师能来,学生也能来,甚至还来得更好,更天真,更实际,在平等的学习交流中,师生真正成为了良师益友,合作的伙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9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教学目的;科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58-02

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它具有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取一般教育意义的功效。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学体制中,美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制度上得到了一定的确定,但在在执行的过程中又会被一些人为的因素所干扰。教学效果显得比较糟糕。我尽量做到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和学生多方交流,并针对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些现状对各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根据结果的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就现阶段实际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作一些管窥之见。

一、教学目的的模糊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学生和家长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是升学?重点高中的录取?还是你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社会评判一个学校的依据是什么?学校的竞争靠的是什么?依旧是你的升学,重点高中的录取率。哪位家长在乎平时教育孩子会注意到美术的学习?更有一名学生在调研问卷中坦言,美术课的收获就是开发了其父亲的美术天分,因为,他的美术作业都是其父亲代为完成的,所以,就更加的很难顾及一周一节的美术欣赏课。甚至我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说当美术老师没有意义,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是空的,建议我应该去搞装潢搞广告。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美术与知识根本不相干。美术所关注的是感情,很大程度上它是非理性的,而知识是建立在科学的抽象与科学声明所需基础之上的。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它与抽象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抽象的推理几乎了无相涉。

纯粹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让人们去信服美术教育的巨大价值与作用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它无法提供我们可以参比的对象。而且,学校美术教育的成果是隐形的,无法在短期内以明确的质和量来度量和判定,现实社会里的人们是很讲实际的,不会轻易的去相信那些空洞的“意义”。他们实际上很难真正看重全部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的作用。同样我通过问卷反馈了解到,很多学生只是很概念化的知道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学会审美,其他的学生则干脆写明学习美术是学校的规定。好多学生在美术调研问卷中写着学习美术是没有用的。

所以,原本在教育大纲中份额很有限的美术教育,如何不会在执行的过程中被过多的人为因素所干扰。比如说美术课的设置多在上午的第四节,下午的第一、二、三节。只要哪位主课老师想加课,就可以挪用美术课。学生也可以不用请假就去其他的教师那里等等。如此不规则的上课情况,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迟到、逃课的机会和理由。总之,美术课的总体教学显得比较糟糕。

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美术欣赏课是科学的,严谨的,但也有些枯燥,按教科书照本宣读或用幻灯走马灯式的演示,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如果教师再讲得不透彻生动,学生就会反感厌学,使美术课失去意义,形同虚设。欣赏课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课不同,技能课有一种竞技的心态,可以动手自己做,并且付之劳动后会有相对的劳动成果的一个回报,是一个可以看得到的摸得着的一个实体。美术理论则是渗透式的,更多的是画外的功夫,是隐性的,长久的全面素质的一部分。使学生感兴趣,需教师的引导,课上的精彩有内容,学生能喜欢并且感兴趣,在不经意中接受美术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美术教师在一所中学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个美术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美工,他需要兼顾学校方方面面的美化宣传工作。这往往会过多的牵扯到一个教师精力的投入。

现实条件熏陶下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画卡通,往往商品价格才能拉回他们纷飞的思绪。教师的职业教育让我们知道使一堂美术欣赏课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这都亵渎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了喧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如果美术课上用商品价格来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无疑是一种误导。学生要什么,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什么?是我们太过于保守还是学生太实际。

美术课上对鉴赏教材中巴掌大小的图片,幻灯机模糊的投影,我们凭什么让从小就不重视美术课,不具备美术基本常识底蕴的学生去理解,去喜欢那些在我们看来之至高无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过多次拷贝复制的作品在学生眼中只是麻木的,可有可无的,无所谓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具备学生外面参观,采用博物馆,美术馆等资源进行教学的条件。根据调研统计只有不到20%的学生去过美术馆或博物馆。

著名的艺术社会学家毫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学生们每天定点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很局限的范围内,他们根本很难建立起我们期望的审美经验。所以,他们更喜欢卡通,容易接受喜欢那些所谓游离于我们教育目标之外的一些商业化,通俗化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与他们生活贴近,可触可感知的东西。他们所思考的是大大小小的考试,是高中,大学的生活。就是一些喜欢欣赏课的同学,也有大半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压力,可以放松自己,可以自由的玩,作为生活,学习的调剂。这样的美术欣赏课学生很难说出自己学到了点什么。

就上而言,现阶段实际美术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同时美术教育在自身科研方面相对滞后,美术教育真正切实的实施起来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这需要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努力加以完善,进一步探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可以切实的为美术教育的实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10

一、教学目的的模糊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学生和家长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是升学?重点高中的录取?还是你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社会评判一个学校的依据是什么?学校的竞争靠的是什么?依旧是你的升学,重点高中的录取率。哪位家长在乎平时教育孩子会注意到美术的学习?更有一名学生在调研问卷中坦言,美术课的收获就是开发了其父亲的美术天分,因为,他的美术作业都是其父亲代为完成的,所以,就更加的很难顾及一周一节的美术欣赏课。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美术与知识根本不相干。美术所关注的是感情,很大程度上它是非理性的,而知识是建立在科学的抽象与科学声明所需基础之上的。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它与抽象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抽象的推理几乎了无相涉。

纯粹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让人们去信服美术教育的巨大价值与作用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它无法提供我们可以参比的对象。而且,学校美术教育的成果是隐形的,无法在短期内以明确的质和量来度量和判定,现实社会里的人们是很讲实际的,不会轻易的去相信那些空洞的“意义”。他们实际上很难真正看重全部意义上的“美术教育”的作用。同样我通过问卷反馈了解到,很多学生只是很概念化的知道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学会审美,其他的学生则干脆写明学习美术是学校的规定。好多学生在美术调研问卷中写着学习美术是没有用的。

所以,原本在教育大纲中份额很有限的美术教育,如何不会在执行的过程中被过多的人为因素所干扰。比如说美术课的设置多在上午的第四节,下午的第一、二、三节。只要哪位主课老师想加课,就可以挪用美术课。学生也可以不用请假就去其他的教师那里等等。如此不规则的上课情况,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迟到、逃课的机会和理由。总之,美术课的总体教学显得比较糟糕。

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美术欣赏课是科学的,严谨的,但也有些枯燥,按教科书照本宣读或用幻灯走马灯式的演示,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如果教师再讲得不透彻生动,学生就会反感厌学,使美术课失去意义,形同虚设。欣赏课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课不同,技能课有一种竞技的心态,可以动手自己做,并且付之劳动后会有相对的劳动成果的一个回报,是一个可以看得到的摸得着的一个实体。美术理论则是渗透式的,更多的是画外的功夫,是隐性的,长久的全面素质的一部分。使学生感兴趣,需教师的引导,课上的精彩有内容,学生能喜欢并且感兴趣,在不经意中接受美术知识。而在我们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美术教师在一所中学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一个美术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美工,他需要兼顾学校方方面面的美化宣传工作。这往往会过多的牵扯到一个教师精力的投入。

现实条件熏陶下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画卡通,往往商品价格才能拉回他们纷飞的思绪。教师的职业教育让我们知道使一堂美术欣赏课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这都亵渎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了喧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如果美术课上用商品价格来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无疑是一种误导。学生要什么,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什么?是我们太过于保守还是学生太实际

美术课上对鉴赏教材中巴掌大小的图片,幻灯机模糊的投影,我们凭什么让从小就不重视美术课,不具备美术基本常识底蕴的学生去理解,去喜欢那些在我们看来之至高无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过多次拷贝复制的作品在学生眼中只是麻木的,可有可无的,无所谓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具备学生外面参观,采用博物馆,美术馆等资源进行教学的条件。根据调研统计只有不到20%的学生去过美术馆或博物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11

【关键词】 自主 发现 争辩 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99-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让他们在自由探究中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展示自我。以下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放心让学生学习――先学后教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个重要资源,让他们的全部已有经验、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为我们教学所用。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环节的,我放手让学生先学,再回到课堂共同研究。例如,我在教学“比较小数大小”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研究: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小数,但这几个小数正蕴含着比较任何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在做这个前置性小研究碰到困难时,他们会很自觉地翻开课本阅读、自学,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已经理解甚至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此同时,他们接触的知识要比书本上的知识多得多,从而达到了“不教而教,教少学多”的目的,这恰恰是“先学后教”的充分体现。

二、放心让学生发现――教少学多

由于自主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以学生的自身感悟为主,我们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组织者、调控者、参与者,我们能不讲的尽量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在教学中,我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让孩子们内在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加法时,我设计了一个“凑100点”的游戏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法的一般算理,同时了解凑起来和是100的数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后,就抛出一个问题,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想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觉得两个加起来等于100的数有什么特点?结果,在游戏完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发现时,他们精彩的汇报确实让我惊叹(要求说过的不能重复)。

生1:“我们的发现是――如果两个数的末尾都有0,那么这两个数就有这样的特点,个位加起来等于0,十位加起来等于10,如60+40=100,10+90=100……”

生2:“我们发现了两个数都没有0的有这样的特点:这两个数个位加起来等于10,十位加起来等于9,如23+77=100,55+45=100……”

这不是比唇焦舌燥地讲解更加精彩吗?这样,学习发生之处是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基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发现,他们以后对这一知识会更加印象深刻、理解透彻,从而达到“教少学多”的目的。

三、放心让学生去争辩――不教而教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都要求孩子们“留心听讲”,要孩子们“听”我们“讲”,扼杀了他们说话的权利。其实,喜欢说话,是很多小孩子的一大特点。相反地,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机会和时间还给孩子们,多“听”孩子们“讲”,多“听”孩子们“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争论、交流、探索、发现、畅所欲言。

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带回课堂,再在小组里交流,探索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交流后汇报:

生1:我在书本上知道天安门广场面积约440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00人,我们小组一下子就知道例子中的数哪个大了,440000是六位数,而1000000是七位数,所以440000

生2:我带来的例子是:南京长江大桥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我们小组是这样比较例子中的两个数的大小的。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它们的千位一个是“4”,一个是“6”,因为4

生3:我带来的例子是:大天鹅最高能飞9000米,珠峰是世界最高峰,有8848米,我们小组比较这两个数大小的方法不一样,把两个数相减,也就是9000-8848=152米,就是9000比8848大。这个同学一说完,立刻引起争议。

生4:你们的比较方法太复杂了,如果算错就更糟糕了。所以我同意刚才那组同学的方法,就是看位数来比。

生5:我同意,看位数来比是最简单了,但我有补充,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要看千位了。

师:这两个数的千位也叫什么位?

生:最高位。

师:如果最高位也相同呢?

(这时出现不同看法,有的说看百位,有的说下一位……)

就在不断的争论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一步一步地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显示着他们高深莫测的潜能和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从而培养了他们敢想、敢说、敢疑、敢辩的能力。

课堂上,只要我们放心让学生学、放心让学生发现、放心让学生争辩,一切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因他们而精彩。

[ 参 考 文 献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范文12

一、发扬民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他们这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使不同的意见得以发表,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学生明白了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教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讨论对作者读书方法的看法。很多学生都谈了反复读一本书的各种方式、好处等等。只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读书所学到的知识会非常有限的。其他学生都认为他说错了。这时,我鼓励他继续往下讲。这个学生振振有词地说:“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读书要博览群书,像蜜蜂采蜜一样,要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老师听后对这位学生会动脑筋给予肯定。老师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而且激发了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全面参与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学生个体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因素起作用之外,与学生群体也有密切的关系。课堂上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在推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讲到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教师没有停留在理解“人”字形线路的原理。而是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案呢?全班学生都动脑筋思考来,并提出各种新的设计方案:有的说,改变线路,避开陡坡;有的说,架设引桥,把坡度变小;还有的说,再打条隧道等等。教师说:“看来,设计方案不止书上一种。那么詹天佑为什么选择设计‘人’字形线路呢?”学生又进一步思考找出其他方案的不足之处,学生认识到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人”字形线路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更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由于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

三、诱发竞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同时也充满好胜心。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采用竞争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了解黄河是怎样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脾气暴躁的祸河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读书体会,比一比谁的知识面更广,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评出“观察家”“思考家”“水利专家”“创意家”等表现突出的学生。这种竞争使每个小组都不甘示弱,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纷纷投入课文的学习中。小组成员还充分发挥了团体协作精神,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

四、抓住矛盾,激发学生热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