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冬季养生汤

秋冬季养生汤

时间:2023-05-30 10:27:52

秋冬季养生汤

第1篇

秋季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风送爽,又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一个季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餮泄,奉藏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秋天,天气凉而风劲急,地气肃而物变色,人们应早睡早起,情绪安定宁静,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神气,使情志与“秋收”相应,符合养“收”之机。秋天,自然界是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人体亦处于收获的时期。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

六大节气各有特点

1,立秋,正值末伏前后,气温开始下降。“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2,处暑,时已8月下旬,“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民谚曰:“(夏至后)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夏至后45天已入秋,在处暑阶段天气转凉,应避免到较阴冷的寺庙类场所,避免受凉感冒。

3,白露,“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要防止受寒诱发旧疾,感染新恙,故俗话说:“白露身不露”。谚曰:“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古人认为,白露前后2―3天下雨对农作物有害,对人体亦不利,故谚曰:“白露里的雨,到哪里坏哪里”。

4,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白昼趋短,天文学上以秋分为北半球秋季的真正开始。时已9月下旬,故谚曰:“九月秋风寒,开箱开柜拿被单。”

5,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阳精既衰,阴气初壮”,气候凉爽,风寒易袭,老人小儿尤宜留意防范。

6,霜降,已值深秋,我国黄河流域可出现初霜。“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民间重阳节亦在此前后,谚曰“(九月)九日雨,米成脯”,义为重阳节下雨,主冬春多雨。明代徐启光就说过“重九日……雨则皆雨(指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雨),又主灶荒(饥荒)”,这种节气下,自然界多灾害,庄稼欠收,柴草昂贵,人体亦会多病,老人尤宜当心。

“一半儿新凉一半儿暑”

秋季气候转凉是总的趋势,但气温还是有起伏波动,尤其是初秋时还会出现比较炎热的情况。谚曰:“秋阳如老虎”“秋中有三暑”“秋后还有二十四只火老虎”“九月冷,十月温,秋底下还有个小阳春”,说的就是气温寒暖不一的状况。此时,人们要注意调节起居,随气候增减衣被,故曰“秋九八月乱穿衣”。此外,还得参考“(春捂)秋冻”之说,在秋天转凉时,不要过早穿棉衣,要耐点儿冻,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及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力就会提高,能适应入冬的严寒,提高对感冒等疾病的抵御能力。

燥者濡之 柔润温养

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煤气可耗伤肺阴。可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是秋天调补的重要原则。

第2篇

俗话说“秋天进补,春天打虎”,可见秋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夏天过后,进入了秋季,人体内“营养库”的储存经过夏季的消耗有待补充,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有待调整。从气候看,秋季是冷热交替的季节,自然界阳气逐渐衰弱,阴气慢慢生长,各种疾病开始进入高发阶段,人体还要准备接受漫长寒冬的考验,所以不要错过秋季进补的良机。中医专家建议,即使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秋季也应该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调理身体。

秋季进补,一般称为“引补”或者“底补”。因为一方面是在为冬季进补打基础、做准备,所以秋季必须健脾胃,使经过夏季消耗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以接纳冬天的滋补。另一方面,秋季要调整脏腑的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适应渐渐寒冷的气候,预防冬季疾病。此时可以选择气血双补的方法,帮助气血通畅,促进身体脏器功能。

乌鸡白凤丸 最补女人

出身来历:妇科调补名方。已有百年历史,是古书《寿世保元》中收录的方子,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太医院的御医龚廷贤。万历年间,鲁王妃患膨胀病,腹大如鼓,左肋积块刺痛,经太医多方治疗,均不见效,生命垂危。后来龚太医开了一个方子,王妃终获痊愈。皇帝特赐龚廷贤“医林状元”匾额一块,誉为“回天国手”。

四物汤 最养颜

出身来历:中医养血第一方。最早出自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当时有位蔺道人隐居在一个小山村,机缘巧合,他把治疗外伤的经验传授给了邻居,后来这位邻居成了外科高手,并把道人传的方子出版成书,就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0其中就有四物汤,因为活血、养血效果很好,这个方子就广泛地用开了,后来更成了中医养血类方剂的祖方。

十全大补汤 最解疲劳

出身来历:气血双补名方。说起十全大补汤的来历,要远到宋代。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视健康,让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献医书或医方,然后命令太医局医官整理出书,于是就有了中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部书里收录的很多方子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十全大补汤就是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方子。它在韩国也很有名,我们经常可以在韩剧中看到用十全大补汤调理。

八珍糕 最宜秋养

出身来历:御用健脾方。明朝中医外科大师陈实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养,寿命达到了八十多岁,他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清朝御医将这个方子献给了乾隆皇帝,他服用后,不但说好,还一直坚持服用。据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上用人参底簿》记载,乾隆经常服用八珍糕,如果没有了,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可见非常重视。

第3篇

2、现在人白天太忙碌,晚餐来滋补,几点要注意,一是吃太晚,容易造成结石;二是吃太荤,癌症后面跟;三是吃太多,适量才健康。

3、要想生活甜,须有好睡眠,睡前吃香蕉,安然可入眠,杏仁利心脏,同时可催眠,一杯菊花茶,助你入睡眠,一杯温牛奶,睡得踏实喉不干,祝你天天好睡眠,健康快乐到永远。

4、夏季养生吃水果,滋补功效大不同,桃子润肠消积食,未熟烂掉不能吃,西瓜清爽解暑热,冷藏莫超半小时,樱桃美颜赛良药,每天一把就正好。愿快乐安康!

5、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静想秋季收获硕果的喜悦,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助心旷神怡,开阔胸禁。祝您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6、老年人冬季养生:固津少出汗,防病多保健,精神要乐观,经常食粥餐,早睡晚起补水足,洗脚散步健脚板,室内通风保新鲜。

7、秋季养生重在调养,关键在四个方面:多事之秋先调睡眠;秋风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郁情绪;调整饮食防秋燥,清补为主;重在养肺饮食应增酸少辛。

8、冬天已来到,冷暖要知道;睡前把脚泡,甜美睡觉觉;房间通风好,清爽不感冒;阳光多照照,开心不烦躁;运动常跑跑,健康不易老;关怀送到,祝你安好!

9、秋末养生贵在巧,分享给你望记牢,气候干燥易疲劳,蜂蜜雪梨润燥妙,日间多喝淡茶水,每天三杯心脏好,运动锻炼莫逞强,慢跑登山是王道。愿安康围绕!

10、夏季饮食清与淡,避免粘腻与过饥,重视健脾与养胃,安安稳稳自来康。真诚赠给亲爱的朋友,夏季平安快乐。

11、今天立冬:早做准备,莫再乱疯;埋藏食物,能量补充;别再乱跑,谨防雪崩;时间一到,冬眠轻松:免费提醒,真情奉送;小小剌猬,快快进洞。

12、夏季美食当道,养生我有妙招,凉拌苦瓜清火,消暑脆爽黄瓜,番茄炒蛋健脾,茄子吃时连皮,绿豆煲汤排毒,生菜蘸酱消脂,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伴你!

13、小窍门: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14、花钱别在意,安全要注意;祝福可以不放心上,购物可要当心上当。感觉说的好请你转起来,祝您心情更愉快!

15、秋季,风吹凉了空气,请你把身体保养要牢记:一日三餐,多喝点汤,肠胃通畅,毒素排光光;有事没事,晒晒阳光,正面能量,尽情储藏;昨天烦恼,今天轻放,快乐来日还是方长;无论工作多忙,朋友牵挂不要忘!

16、天热着急上火,多吃蔬菜水果。早晨不能贪睡,夜晚被子要盖。烦恼统统滚开,天天笑口常开。短信传递关怀,友谊实实在在!

17、临近过节,食物油腻多;适当进素食,清肠道,解负担;创造绿色内环境,以内养外保健康!愿你冬天幸福、平安!

18、秋冬易节养生忙,一日三餐多喝汤;天气晴好晒晒背,调节机体免疫强;温水加醋多泡脚,夜夜美梦睡得香;昨日烦恼付流水,难得糊涂心欢畅。祝你健康!

19、健康提醒: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可用梨枣姜冰糖共同煮水冲鸡蛋,早晚服用;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每日数次,效果甚佳。

20、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地落叶遍地秋,一声问候情义至,一片温暖上心头。寒露已至,给你温馨提示:添衣保暖身体适,秋季养生挑好食,早睡早起健康至。

21、秋冬养生正当时,合理膳食温补宜;热水泡脚养肾气,足心按摩利血气;静心养神勿焦急,波澜不惊当自律;吞纳吐吸排浊气,大好风景览无余。祝你身心安好!

22、秋季养生,贵在得法,蜂蜜银耳,贴心防燥,生梨葡萄,润肺首要,莲藕山药,湿邪不扰,早睡养阴,熬夜要少,秋愁来闹,常笑就好,慢跑登山,免疫提高,关怀送上,愿你安康!

23、寒冷季节冬到来,冷风瑟瑟更清冷;问候关怀送健康,吉祥如意送平安;新鲜果蔬送营养,福运财运送你家;短信祝福送给你,愿你冬来更安康。

24、秋季养生之养气:养胆气要多读书,养肝气记不发怒,养神气需谨慎,养浩气慷慨下,傲字单养骨气,谦虚礼让养锐气,忘忧忘烦养心气,淡薄饮食养胃气。

25、上班族保健方法:端正坐姿,上半身应该保持颈部直立,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呈九十度。正确坐姿能起到保健功效。

26、身体着凉,会造成嗓子发痒和不舒服,可用切开苹果和醋兑入开水中,喝掉三分之一,其余每小时漱口一次,通常一昼夜疼痛就会消失。

27、冬来到,天干燥,多喝水,可生津,早与晚,温差大,多保暖,防感冒,房屋内,多通风,空气鲜,病菌少,天气寒,多喝汤,滋补身,强体魄,把祝福,送给你,祝愿你,健康随,平安伴,笑口开。

28、金秋时节,养生有道,适时添衣,颈背保暖,多食温热,进补御寒,晨起喝粥,加枣为先,晚间汤膳,羊肉首选,早睡晚起,精力补满,太阳升起,再去锻炼,关怀送上,快乐安康!

29、夏季养生讲原则,防暑防湿护阳气,砂糖白醋拌藕条,清心祛暑是妙招,熬点茄子粳米粥,清热利湿功效高,炖点冬瓜排骨汤,健脾养胃不可少,愿安康围绕!

30、炎炎夏日来到,教你健康排汗,倒走十五分钟,反序运动养生,温敷身体片刻,舒展毛孔良方,阳光漫步补钙,下午四到六点,定时关掉空调,快乐安康随行!

31、寒冷冬季到,养生需做到:吃有所选,平衡适度;喝有所检,温热滋补;身有所练,不宜过度;肤有所养,精心呵护;笑有所乐,开心生活!

32、秋末冬初风萧萧,补充热量八分饱;清蒸红薯通肠道,兔肉鸭肉进补好;蒜泥生吃杀菌强,番茄菠菜清热高;百果瓜蔬配粗谷,营养互补身体好。祝你健康!

33、秋季养生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促肠胃蠕动,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食物,少喝甜味饮料,多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愿你健康过秋季!

34、秋已去耶冬渐寒,身体健康不能忘。胸有成竹万事解,早晚室内午外练。出门要把衣服添,感冒伤风头有关。戴上帽子系上巾,科学养生方健康。每天吃些枸杞子,补体健身精神强。

35、五大绝招传授你,吉祥安康伴随你。一招饮食要均衡,二招瓜果蔬菜不离口,三招多吃乳制品,四招多喝白开水,五招适当锻锻炼,这个冬天没烦恼。

36、秋末冬初气温降,随时添衣莫着凉。坚持锻炼身体棒,大病小病全跑光。天气干燥多喝水,排毒养颜身体棒。愿你身体健健康康,无病无忧无痛痒!

37、一生友谊,两地思念,隔三差五,表表挂念,天气转凉,望添衣裳,注意保暖,防寒关键,合理膳食,起居有律,愿你开心相伴,幸福常在。

38、秋季食疗来养生,去火排毒双管下,海带化痰排毒快,去浮肿还降血压;蜂蜜能润肠通便,养颜润肤是最佳;喉痛痰多吃黄瓜,化解炎症顶呱呱。祝你健康!

39、夏季养生,秘籍分享,防暑首要,补水先行,晨起空腹,温水润肠,一宜食粥,绿豆莲藕,二宜喝汤,山楂酸梅,三宜饮茶,红茶绿茶,关怀送上,快乐安康!

40、初春季,天无常,有冷暖,需谨防;阳气升,肝气盛,多萝卜,宜生姜;睡眠足,晨练早,多散步,勤活动;一年计,在于春,祝福你,永健康。

41、夏季养生小秘方,助你消暑又降温,每天酸奶一小杯,预防腹泻是良方,蔬菜汤放梅干菜,养护肠胃市高招,白天久待空调房,运动出汗排毒妙。愿安康围绕!

42、金秋时节天渐寒,头脚保暖添衣衫,适当补充高蛋白,瘦肉牛奶鱼禽蛋,适当调整生物钟,早睡晚起养阴举,盆栽花草室内摆,调节空气湿度宜。贴心关爱送给你,快乐安康是第一!

43、冷风呼呼吹,我把祝福来送上:天寒地冻易受凉,多穿衣服要保暖;早出晚归温差大,增添衣服要恰当;早睡早起身体好,万事如意齐家欢。祝你幸福!

44、秋季养生歌:衣装适宜防着凉,静养心神须乐观。秋燥伤肺少吃辛,秋瓜坏肚少吃寒。肺燥伤肝要吃酸,合理膳食可清淡。适度饮水最重要,养阴益气是关键。

45、金秋好脸色,妙招分享你,闲时跳热舞,促进血循环,稍微喝黄酒,补脾肤色艳,山楂当零食,护胃又美颜,晚餐冬瓜汤,排毒消水肿,补血吃牛肉,炖补味道鲜。关爱记心间,快乐又康健!

46、秋季养生有门道,四种萝卜换着吃,胡萝卜润肤美容,切块同肉一起炖,白萝卜润肺止咳,搭配蜂蜜冰糖好,青萝卜健脾防燥,生吃味美营养高,水萝卜解酒独到,猪肝粉丝煲汤妙,记得全部吃对路,快乐安康准没跑!

47、夏至到,天气热,夏季养生四原则:健脾除湿数第一,注意消暑又清热;补养肺肾很重要,冬病夏治真不错;大家都来学养生,身体健康更快活。

48、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以安闲之心,养安康之身;以安康之身,养喜悦之神。所谓喜悦,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愿你静心淡欲,清凉一夏。

49、金秋进补正当时,美食护航有门道,山药最好搭枸杞,熬粥滋补营养高,莲藕木耳黑白配,清炒养阴润肺妙,百合杏仁凑一对,煮羹安神放红枣。温馨关怀已送到,愿你安康没烦恼!

50、秋末冬初天渐冷,平安健康要记牢。事事谨慎没有错,冷暖寒凉心自知,适时添衣不感冒,坚持锻炼不生病,愿你身心棒棒棒,生活如意乐逍遥。

51、早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永相随;上午来罐冰糖炖雪梨,一生一世幸福不分离;中午喝碗绿豆汤,调理肠胃保健康;下午瓣瓣西瓜送清凉,夏季暑意全部消;睡前空调温调高,安睡舒适到天亮。

52、秋末养生注饮食:苦瓜性寒能清热,苹果香蕉生津好;樱桃养肝且止泻,香菜葱白祛风寒;大枣健脾养血气,龙眼养胃安神好。切记,良好习惯不能忘!

53、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睡前三要:一要睡前用热水洗脚,二要睡前喝杯牛奶,三要睡前看书;祝朋友睡眠充足人健康。

54、冬季万物皆闭藏,慎防脚下寒气凉。补充水分要经常,暴暖暴冷宜严防。锻炼意志更坚强,平衡膳食保健康。小小短信为你发,愿你快乐乐逍遥。

55、冬季保三暖:头暖、背暖和脚暖;冬季防烫伤:梳洗烫伤、被窝烫伤和取暖器烫伤;冬季养生三原则,开开心心、无虑无忧和多晒阳光。祝健康、平安、吉祥。

56、深秋冷风直吹,添衣加帽盖被,工作不要太累,抽空打打瞌睡,冰糖雪梨不贵,保重身体才对,即便没空聚会,牵挂有滋有味,祝福从不嫌累,愿你快乐明媚!

57、蔬菜食用有四忌,鲜木耳食用易引起皮炎,烂生姜食用会让肝脏受损,青番茄食用易造成口苦,鲜黄花菜易造成严重的肠胃反应。

58、雪花清洁了天地,祝福温暖了冬季,锻炼健康了身体,短信发进了手机,快乐留在了心里。送人祝福,自得幸福。赠人鲜花,手留余香。冬季保养,祝您健康!

59、风起叶落天渐寒,金秋时节重保健,锻炼宜晚不宜早,太阳出来过九点,热粥当家周身暖,红枣赤豆多加点,温补牛羊肉桂圆,坚果核桃是首选,早睡晚起精力沛,定时开窗空气鲜。温馨关怀递身边,愿你安康永相伴!

60、寒冷天气多泡脚,疾病统统来清扫:温水加醋杀菌好,治疗脚气臭味少;舒筋活血缓疲劳,软化角质弹性好;畏寒怕冷逐渐少,睡眠质量也提高。记得多泡泡!

61、养生贴士:坐卧有讲究。夏季虽热,但却生湿,潜伏阴气,故防凉防湿很重要。不要贪图凉快在潮湿及冷石冷地上睡卧,这样湿气透入筋脉后易导致头重身疼。

62、霜后的秋扁豆含较高的豆素,在体内不易消化,抑制凝血酶引发食物中毒。在扁豆菜肴临出锅前投入适量蒜蓉,可杀菌解毒。

63、秋冬干燥,饭要吃好,水要喝饱,衣要穿暖,说话莫吵,处事莫恼,烟要戒掉,酒要喝少,睡觉要早,天天要笑,祝福朋友,平安幸福,快乐逍遥!

64、夏天养生在于热,热毛巾擦身,洗热水澡,热水洗脚,喝热茶,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热症发生。

65、四个养生小秘招:平时多睡子午觉;没事多动脚趾养脾胃;腹部按揉养生一诀;经常冷热水交替洗手,可以练血管。

66、秋冬交替天气冷,平安健康最重要。五谷杂粮样样食,营养均衡最科学;温暖寒凉心自知,添减衣物要适时;加强锻炼身体棒,心情愉悦百病消。养生日里送关怀,愿你安康乐逍遥!

67、少辛辣,少刺激,重口味,伤胃脾。娱乐场,别着迷,睡眠足,神采奕。白开水,多喝些,利排毒,压火气。每一天,万步走,通经络,远病疾,祝君安!

68、秋末冬初凉气广,严寒风霜温度降,衣服要穿的暖洋洋,三餐要吃的喷喷香,身体要养的强又壮,时刻注意把感冒防,无病无灾身体棒,祝你幸福天天享。

69、蔬菜怎样存放更鲜嫩?不能平放,更不能倒放,正确的方法是将其捆好,垂直竖放。垂直放的叶绿素含水量比水平放的多。

70、秋季养生美食多,别样呵护有诀窍,多喝牛奶补充钙,元气大增喝出来,每日瘦肉一百克,维持热能一整天,御寒神品属核桃,补肾每天吃2个,温馨提醒送给你,快乐安康又如意!

71、秋冬之交寒袭人,热水泡脚搓足心。直到脚热周身暖,全身舒服最为佳。晚上睡觉门关严,防止夜风患感冒。锻炼天天都坚持,身体棒棒过寒冬。祝福朋友你平安,一生幸福身体康。吉祥围转你身绕,每天忙碌赚钞票。

72、亚健康,莫着急,秋季养生提醒你:吃干果,多蔬果,恢复体能很神奇;吃鳗鱼,炒猪肝,眼睛疲劳可缓解;坚果类,健脑好,营养滋补不能比。愿你健康!

73、炎夏养生有门道,分享给你请记牢,每天睡够小时,午间抽空打个盹,清淡饮食多蔬果,晚餐粗粮健胃脾,酸味固表宜多吃,乌梅小豆解暑方,愿快乐安康!

74、养生十多十少: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少虑多笑少药多练。祝你健康!

75、秋末冬初防感冒,小小贴士愿记牢:冷水洗脸可御寒,热水泡脚睡得香,适度运动散散步,打球做操练练拳;饮食滋阴和润燥,芝麻木耳加冰糖。愿健康!

76、夏季养生有道,吃对蔬菜才好,冬瓜清热解暑,最宜炒熟煮汤,黄瓜清脆爽口,凉拌加入蒜蓉,丝瓜润肌美容,烹调清淡为主,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到老!

77、养生之道,小有技巧;陈醋大蒜,预防感冒;菊花泡茶,肝火早消;蜂蜜雪梨,润肺祛燥;牛奶瘦肉,热量温饱;宁神补肾,坚果核桃;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78、冬季养生莫等闲,一点一滴都锻炼。刷牙同时洗把脸,坚持冷水到冬天。新雪搓手防冻伤,按摩脚心暖胸膛。十指梳头精神爽,踏雪寻梅袖盈香。春华秋实冬宜藏,遮头盖脑保健康。冬季天寒,注意保暖。祝您健康!

79、秋季养生,面面俱到,注意保暖,尤其头脚,宜食热粥,加点大枣,进补炖汤,羊肉最好,白天开窗,通风除菌,冷水洗脸,提高抗寒,关怀送到,安康到老!

80、气温陡降寒风啸,早晚加衣防感冒,白天开窗通通风,规律作息精神好,入冬进补有诀窍,均衡营养是王道,适度锻炼不可少,贴心提示要记牢。

81、冬季养生肾为先,先天之体需进补。羊狗鸭鹅送能量,大豆核桃补维生,曾苦少咸忌寒食。同修三暖三法,还需太极养精气,无扰乎阳延年益寿,百年赛神仙。

82、起风了,下雨了,立冬来了,寒冷来袭,短信关怀送给你:采撷暖阳的余辉,让你的冬日暖暖;点燃耀眼的火把,让你的冬日精彩,祝你立冬愉快!

83、天冷注意防寒,三个部位尤其重要,头部受寒易头痛,肠胃不适;背部受寒,可影响腰椎、关节和内脏;脚部受寒,易患感冒。

84、祝男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祝女人梦想成真,漂亮美丽;祝小朋友活泼可爱,成绩优异;祝老人平安吉祥,天天欢喜。当然,祝每个人都拥有健康身体!

85、秋冬之交,冷如冰窖;四肢保暖,护好背腰;饮食卫生,痢疾不着;瓜果梨桃,可不能少;累莫硬扛,休息趁早;心境安宁,乐得逍遥;留意细节,身体安好!

第4篇

1、立冬吃饺子是北方的饮食习俗,立冬吃汤圆是南方地区的饮食习俗。饺子的外皮是小麦加工品,而汤圆的外皮是糯米制品,饺子和汤圆体现了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习俗和习惯,根据家乡的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即可。

2、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度,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岭南地区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 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早在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就对岭南的气候、地理对疾病的影响有了清楚的记载, 曰:岭南土地卑湿, 气候不同, 夏则炎热郁蒸, 冬则温暖无雪, 风湿之气易伤人。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南方卑湿之地, 更遇久雨淋漓, 时有感湿者, 说明了岭南地区气候炎热, 且湿润多雨, 因此湿热邪气为重。清代何梦瑶提出湿病论, 并在其论著《医碥》中表述岭南地区为地卑土薄, 土薄则阳气易泄, 人居其地, 腠理汗生, 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 晨夕昏雾, 春夏淫雨, 人多中湿。清代叶天士亦指出:粤地潮湿, 长夏涉水, 外受之湿下起长夏阴雨潮湿, 均指出了岭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

岭南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 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 日照时间较长, 因此, 岭南地区高温时期比较多, 且一天之中高温持续时间也较长, 所以平均温度较高。湿邪的特点是重浊, 但湿受高温的热邪所蒸化, 表现为气化形式, 故又称为湿气。岭南地区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 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 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 风向不如冬季稳定, 加之台风、暴雨等, 使岭南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易变的特点[1]。

正是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阳光和水分充足, 非常适合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 因此, 岭南地区四季林木茂盛, 全年有各种花果, 昆虫种类繁多, 造就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动植物中草药资源。据资料显示[2], 岭南地区药用资源达4500多种, 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岭南地区盛产多种独特的道地药材, 为岭南地区人民的防病治病和保健事业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天然药用资源。丰富的药材资源不仅可治疗疾病, 更是岭南地区居民家中保健养生的必备之品。岭南食俗中药膳粥汤极为丰富, 最为常见的有汤剂、茶剂和酒剂等。有资料显示[3], 岭南地产药材中可用于制作汤剂的有80余种, 制作茶剂的有40余种, 制作药酒的有50余种。

2 岭南人群体质特点

岭南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因素决定了岭南之域致病邪气的特点和岭南人群的特定体质。《素问异法方宜论》言:南方者, 天地之所长养, 其民嗜酸而食胕,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 其病挛痹, 其治宜微针。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岭南地区气候温暖, 岭南的致病因素与季节有着很大的联系, 曰杂毒因暖而生, 故岭南从仲春讫仲夏, 行青草瘴, 季夏讫孟冬, 行黄芒瘴。岭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方书《岭南卫生方》亦指出了岭南人群患病特点, 曰至岭南, 见外方至者, 病不虚日, 虽居民亦鲜有不病者, 气燠故阳常泄, 而患不降;地湿故阴常盛, 而患不升。业医者, 苟不察粤地山川窍发之异, 有以夺阴阳运历之变, 而徒治以中州常法, 鲜有不失者。

为了解岭南人群的体质特点, 袁天慧等[4]开展为期1年的大型调查研究, 收集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65岁体检的健康人群共计54750人, 参照王琦[5]提出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 并培训专门的中医研究生辨识所有调查对象体质, 并排除两种及以上兼夹体质人群。结果显示, 岭南地区健康人群中气虚体质居首位, 其次为阳虚体质, 再次为湿热体质。究其原因, 主要因岭南地区湿邪为重, 脾喜燥恶湿, 脾气受损, 加之现代岭南人工作压力大, 劳则气耗, 故见气虚体质;湿为阴邪, 阴盛则阳病, 损伤人体阳气, 故见阳虚体质;阳虚气虚致使水液蓄积体内, 与外感湿气相合, 日久郁而化热, 则可见湿热体质。

3 岭南地区四季养生

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是寒暑更迭、阴阳升降的标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 指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对自然界万物的重要影响。《灵枢顺气一年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气之常也, 人亦应之。人体生理功能随着四季气候变化而进行着自然调节, 病理变化亦受到四季的影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 就是说疾病会因为人体在四季不同的生理状况而伺机侵入人体内部, 外在的疾病与人体内在的机能相互作用, 就产生了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疾病较为流行的现象, 这也是我们讨论四季养生的重要意义所在。

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其特有的四季特点, 运用《黄帝内经》指导养生时须与岭南地理气候与文化相结合, 从而形成了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四时养生文化。《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核心原则可以概括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即春夏季节要调养阳气, 是为了更好地固存秋冬季节的阴精;秋冬季节要调养阴气, 为来年春夏季节的阳气生发打下基础。根据四季阴阳变化和气候特点, 调整人体的阴阳偏差, 以保持人体内外的阴平阳秘。因此, 《灵枢本神》总结了养生之根本, 曰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柔刚。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强调了养生须能动地适应四季寒热变化, 保持内外环境的统一, 如此才能未病先防, 这可谓是《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根本。

3.1 岭南春季养生

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 在五脏中属肝, 是肝气旺升发条达的季节。岭南地区春季温差较大, 乍暖还寒之时, 夹有春雨, 而后出现回南天, 且南天主要指天气返潮现象, 一般出现在每年春季的二三月份。此时气候湿气为重, 外湿引动内湿, 人体湿气重则阳气升发受阻, 易出现口黏腻、头昏蒙、身沉重、大便不畅等表现。因此, 岭南春季养生更应顺应生的规律, 把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 疏散条达肝气, 升发少阳之气, 并辅以辛散升浮之品, 以应时扶阳祛湿, 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岭南名老中医关汝耀尤为重视调肝理气, 自拟理肝汤, 方中以柴胡、乌药为君药疏肝行气, 以白芍、墨旱莲为臣药清肝平肝,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从清、舒、平、养四个方面理肝[6]。春季饮食宜减酸益甘, 以应天地生发之气, 食疗可适当加党参、金橘、麦芽、谷芽、茯苓等健脾消食。

3.2 岭南夏季养生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阳气生于春而极于夏, 夏天是万物繁茂的季节。岭南地区夏季时间最长, 伴有长夏, 高温多雨, 湿热尤为明显。夏天在五行中属火, 五脏中属心, 长夏属土和脾, 因此, 岭南地区夏季养生尤要重视对心脾的调养, 注意保养阳气, 防止人体阳气津液消耗过大。邓铁涛认为, 脾旺不易受病脾胃健旺, 则身体没有弱点给疾病以可乘之机, 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 调理其脾胃则病易愈[7]。邓铁涛临证善用岭南特色药材五指毛桃, 以其健脾益气利湿之效, 益气而不生热, 补气而不滋腻, 扶正而不碍邪, 同样适用于岭南地区夏季养生[8]。此外, 心为五脏之首, 心主神明, 他强调养生先养心, 重视保养心神, 心强健是整个机体五脏六腑健康正常的基础, 心情愉快, 精神开朗, 则血气和调, 抗御能力强, 自可无病[9]。

岭南地区夏季养生中不得不提到岭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凉茶。岭南地区夏季气温高, 时间长, 且多伴有雨水天气, 高温湿重是最为明显的特点。凉茶是岭南人民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 根据岭南地区的气候水土特点, 多以本地独特道地中草药为物质基础, 研制、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 尤其适宜于夏天饮用。凉茶中常用的原料植物主要有金银花、岗梅根、崩大碗、布渣叶、葫芦茶、夏枯草、凉粉草、鸡蛋花、白茅根、水翁花、地胆头、青天葵、狗肝菜、木棉花等[10]。岭南地区夏季养生凉茶首选五花茶, 又名复方祛湿汤, 以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野菊花、夏枯草为主, 有清热祛湿之功, 还可根据需要加入薏苡仁、布渣叶、茯苓、藿香、紫苏叶等。岭南凉茶是岭南中医养生理论具体实践的产物, 更是《黄帝内经》中重要养生理念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具体体现。岭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 饮食宜减苦增辛, 注重清补, 药膳选择以清热祛湿、芳香醒脾为首选。岭南地区居民夏季常煲的汤主要有绵茵陈蜜枣煲瘦肉、赤小豆煲鸡脚或猪脊骨、土茯苓陈皮煲龟汤、粉葛煲排骨、猪横脷煲鸡骨草或夏枯草等。此外, 夏季可多食百合绿豆糖水、银耳木瓜羹、扁豆荷叶粥、酸梅汤等以益气养阴, 防止体内积热。岭南地区夏季还要避免食用大辛大热之品, 以免邪热化火。

3.3 岭南秋季养生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收养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季万物平和, 不再生长, 天气开始转冷肃杀。秋季是岭南地区最为舒适的季节, 气候凉爽, 初秋仍可见暑湿、湿热, 入秋则湿气渐少, 天气晴朗而兼有风燥, 养生宜开始养阴。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五脏中属肺, 以收敛为征, 适宜平补。岭南名医李仲守临证极重养阴, 结合岭南人阴虚内热的体质特点, 主张秋季养生应以甘寒清养为主, 补而不滞, 滋而不腻, 清而不寒, 消而不伐, 养阴渗利, 甘寒并用, 胜热而又不伤正[11]。岭南地区秋季养生的关键是防燥护阴, 肃清肺气, 养阴止渴, 饮食原则宜减辛增酸, 煲汤以平补为要, 如鸡脚炖花生、莲子板栗煲鸡、西洋参炖竹丝鸡、秋梨牛尾煲、南北杏炖瘦肉等, 亦可适当饮用竹蔗茅根水、乌梅红糖水等以益气养阴。此外, 还可多食用核桃、山药、芝麻、马蹄、杏仁等有滋润性的食品, 以防秋燥。

3.4 岭南冬季养生

冬三月, 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 勿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季寒风凛冽, 岭南地区虽然温度基本在零度以上, 但是冬雨连绵, 湿冷夹杂, 人体感觉更是寒冷刺骨。冬天在五行中属水, 五脏中属肾。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 阴寒盛极, 故养生活动应以养藏为要, 敛阳护阴, 闭藏阳气于内。岭南地区冬季较短, 却是进补的好时机, 可以适当进食血肉有情之品, 如羊肉、花胶、鹿角胶等, 以温肾壮阳。杨志仁[12]在运用中药防治衰老过程中, 尤为重视补肾, 以填补阴精为要, 辅以补阳, 重用性味甘温的药物。中国医学岭南派创始人之一梁剑波亦重视补肾以抗衰老, 习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补肾阴, 用温养之柔剂补肾阳, 善用巴戟天、淫羊藿、鹿茸、鹿角胶等温补督肾之品[13]。岭南地区冬季煲汤以温补为要, 如党参、当归、生姜炖羊肉, 淮山药、枸杞子炖狗肉, 高丽参、龙眼肉煲鸡汤, 黄芪、党参煲乌鸡等, 以扶正祛邪、敛阴护阳、固本强身。

4 结语

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对现代岭南地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在论述人体养生时充分强调天人合一的重要性, 即要顺从人体和自然界的规律变化, 和谐统一方能阴平阳秘。四时养生就是积极地调动人体在相应季节的生理潜力, 在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适当调摄以顺应阴阳变化, 养阳以助生长之能, 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 造就了相应的人群体质, 四季养生是在《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原则下, 顺应四季的变化做好养生调护, 如此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延年的目的, 这也正是我们探讨《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的指导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文达良, 苏晶.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及体质特点与温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 (4) :276-277.

[2]陈蔚文, 徐鸿华.岭南道地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

[3]范文昌, 林锦娜, 梅全喜.广东地产药材在药膳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 (24) :1-3.

[4]袁天慧, 冼绍祥, 杨忠奇, 等.岭南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医杂志, 2013, 54 (3) :266-268.

[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9.

[6]刘小斌, 陈忠烈, 梁川.岭南中医药名家 (二) [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0:197-202.

[7]靳士英.邓铁涛教授学术成就管窥[J].现代医学, 2004, 4 (9) :1-6.

[8]刘焕兰, 曲卫玲.邓铁涛教授养生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 2010, 42 (5) :5-6.

[9]邓铁涛.养生必先养心[J].祝您健康, 2010 (2) :12.

[10]肖伟, 许利嘉, 彭勇, 等.岭南独特的茶文化:凉茶[J].中国现代中药, 2012, 14 (8) :69-70.

[11]孔炳耀.李仲守教授学术经验简介[J].中医教育, 1994, 13 (4) :34-39.

第6篇

民间早有“春宜饮花”之说,而从养生和保健的角度来讲也是春饮花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

春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配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馥郁宜人。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春饮茉莉,可以提神醒脑,有“去寒邪、助理郁”功效,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

蜂蜜水润春燥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人们从冬季的寒冷过渡到春季多风的季节,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本草纲目》说,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质地滋润,可润燥滑肠,清热润肺,缓急止痛。蜂蜜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在春季,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蜂蜜大枣茶是比较好的搭配,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准备干红枣150克,冰糖50克,蜂蜜250毫升,水350毫升。将干红枣挖出核,和冰糖倒入小汤锅中,再加入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至将水分完全收干。用打蛋器在小汤锅内搅打,将熟透的红枣搅打成红枣泥,彻底放凉后,盛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倒入蜂蜜用小勺搅拌均匀。饮用时,取2茶匙蜂蜜大枣放入杯中,再冲入温开水搅匀即可。

鸡汤祛春寒

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患感冒。春季进补汤水可以选择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的鸡汤,蛋白质含量高,且易消化,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汤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体内的炎症以及黏液的过量产生,有助于减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咙的疼痛感,以及咳嗽的次数。

第7篇

1、冬季忌吃肥甘食品:中医认为,秋季主肺气,肺主辛味。如果肺气太过,往往会导致肝气抑郁。秋燥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方面,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忌吃肥甘食品.

2、冬季干燥运动少,枯坐养神易结石。每天清水三大杯,能走不坐更不睡。有事无事跳一跳,有趣没趣笑一笑。打掉懒惰身体好,砸碎结石直起腰。强身健肾结石少,一杯一杯喝到好。冬季养生,谨防结石。祝您健康!

3、全心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烧碗萝卜排骨汤,加点佐料加上姜,疏通经络补营养,调和气血能壮阳,快乐舒心又健康。

4、冬季养生勤锻炼,蹦蹦跳跳出出汗。无需臃肿添衣服,有了温度有风度。翩翩起舞有韵律,昂首挺胸出节奏。加强锻炼加营养,知易行难需坚强。磨炼意志大声笑,驱逐严寒不感冒。冬季养生,贵在坚持。祝您健康!

5、天天锻炼身体好,冬炼宜晚不宜早;伸伸胳膊弯弯腰,预热工作准备好;力度由小慢慢大,身体微汗刚刚好;雾天污染呼吸道,戴好口罩莫乱跑。祝你健康!

6、冬季严寒,人体的甲状腺素具有产热效应,而碘是合成甲状腺素不可少的"原料",可吃海带、紫菜、贝壳类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7、放下担子,留住微笑的样子;从从容容,调理生物钟顺畅;多多锻炼,让免疫力为健康保驾护航。冬日严寒,愿朋友多多保重,切记: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哦。

8、吃哪里补哪里,初冬温补正当时;玉米荞麦粗中细,红薯抗癌数第一;萝卜美称假人参,熬骨炖汤胜药方;早餐喝杯稀豆浆,补充蛋白更营养。祝你健康!

9、冬日最佳10大纤体食品:1南瓜籽;2果醋;3枸杞;4燕麦;5树莓;6李子干;7姜;8肉桂;9甘蓝;10苹果。

10、冬季天凉多喝汤,提供热量严寒防。冬吃萝卜夏吃姜,补充营养保安康。三餐清淡油少放,荤素搭配最滋养。有机水果莫相忘,疾病流感一扫光。

11、冬季来临,气温下降,风冷干燥,健康养生,十分必要。防寒服装,帽、鞋、手套,保持干燥。强身健心,体育锻炼,必不可少,舒展筋骨,流通血脉,预防感冒。保持乐观,情绪安定,新鲜蔬菜,掺杂肉类,同吃防寒,效果更好。关注身体,祝您健康!日日如意!

12、冬季干燥易上火,败火润燥有诀窍,口干口臭胃火热,莲子芡实把火浇,耳鸣眼干肝火旺,多吃苦瓜豌豆苗,失眠盗汗心火盛,玉竹银耳把汤煲;祝你安好!

13、冬季忌食辛热香燥的食物: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多食助燥伤阴,可以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

14、冬季养生须知:1早睡晚起,避寒就温。2饮食宜温,减咸增苦。3冬练“三九”,预防疾病。4食药调理,辨证进补。

15、小雪节气养生: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等。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等。

16、现在人白天太忙碌,晚餐来滋补,几点要注意,一是吃太晚,容易造成结石;二是吃太荤,癌症后面跟;三是吃太多,适量才健康。

17、冬季吃牛肉煲,可以将牛肉片置于啤酒中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来煲,这样烹煲出来的牛肉既鲜嫩滑爽又清香扑鼻。

18、身体着凉,会造成嗓子发痒和不舒服,可用切开苹果和醋兑入开水中,喝掉三分之一,其余每小时漱口一次,通常一昼夜疼痛就会消失。

19、冬季养生谨防感冒,穿多穿少蹦蹦跳跳。无忧无虑说说笑笑,心情愉悦身体大好。冷食热饮细尝慢嚼,少吃多餐禁止夜宵。冷水洗面热水泡脚,功夫做足不会感冒。我们的养生目标,就是没有感冒。祝您健康!

20、冬季保三暖,头暖、背暖和脚暖;冬季防烫伤,盥洗烫伤、被窝烫伤和取暖器烫伤;冬季养生三原则,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和元忧平阳。

21、冬季怕冷不要紧,饮食抗寒有绝招:适当吃些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其含大量矿物质和热量,常食可抗寒。

22、四季养生讲科学,春夏秋冬吃早餐。有利身体健康需,循规肝胆无结石。早餐清淡易消化,能量营养合理搭。多食果蔬粗纤维,肠胃垃圾全扫光。养成早餐好习惯,健康体质强又棒,幸福时光喜乐怀,一生快乐幸福享。

23、冬天泡脚有讲究,脚桶选木桶最宜,水温应在38到40度,水深要把脚踝漫,泡脚应选在睡前,泡到额前出微汗,两个脚互相搓揉,舒筋活络促循环。

24、天冷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渡过每一分每一秒,一定要幸福喔。

25、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26、青菜下油锅,“滋拉”一声烟最毒。油在高温催化下,释放含有丁二烯的烟雾,人若长期吸入易得肺癌。转发你关心的人。

27、秋冬换季保养:滋补素食推荐卷心菜,其维生素C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多吃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8、冬季洗澡最好先洗脚,让脚部先适应水温,再慢慢往身上冲水。水温37-42℃为宜,突然而来的热水会令心脏负荷不了。

29、冬季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较好。它们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吃这些肉可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30、冬寒正是补肾时,肾虚之人通过膳食调养,其效果较好,可选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龙眼肉等温性食物。

31、冬季养生讲卫生,勤剪指甲手洗净。宾馆大餐剩打包,路边小摊一次性。天寒且忌吃生冷,炖熟煮透汤鲜美。对照菜谱自己煮,干净营养又舒服。木炭烧烤在雪夜,滋滋烤肉滋滋雪。讲究卫生,即是养生。祝您健康!

32、吃得热一点,穿得暖一点,睡得早一点,起的早一点,锻炼多一点,健康正在点。祝福好朋友,冬日身心健,笑容多灿烂,幸福无无限!

33、冬季保健误区:戴口罩防冷、蒙头睡觉、饮酒御寒、手脚冷冻用火烤、皮肤发痒用手抓。这些习惯一直被误认为是正确的,冬季养生一定要注意。

34、大蒜抗感冒,苹果益心脏,疲劳吃香蕉,蔬菜益眼睛,橘子汁降血压,喝鱼汤治哮喘,睡好子午觉,锻炼强免疫,多多晒太阳,祝君冬日吉祥身心健康。

35、冬季饮食最佳搭配方: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清痰水、补虚损,蛋黄能除烦热、补阴血。

36、冬季健康莫担心,养生秘诀来帮你。适量运动微出汗,防病又保健,早睡晚起一杯水,排毒养颜助消化,经常锻炼防流感,室内通风空气新,出门之前看天气,注意手脚要保暖,乐观心态更重要,祝愿健康快乐围你绕。

37、冬防感冒“三饮”姜茶饮:生姜十片,茶叶七克煎汤;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萝卜饮:萝卜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健康小贴士,愿你身体健康。

38、冬季进补请注意: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于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

39、冬季养生宜温补,小灶文火慢慢煮。煮一锅牛肉萝卜,焖一炉健康幸福。青菜养人炖豆腐,老鸭炖汤少吃卤。冰天雪地风呼呼,温暖如春在小屋。编织开心送祝福,快乐过冬一锅煮。冬季养生,快乐食补。吃喝玩乐,祝您健康!

40、冬天悄悄来了,养生迫在眉梢;晨起一杯开水,五脏六腑都笑;烟酒少沾为妙,习惯养成重要;日日吃颗红枣,红光焕发人俏;肢体重在保暖,科学锻炼不老。

41、早晨起床要活动,科学锻炼贵坚持。适当活动腰腿膀,舒经活血周身爽。冷水洗脸促健康,清醒头脑可抗寒。减少感冒少疾患,添衣加帽身体健。“冬季养生”很关键,保健营养要更上。老年朋友性情好,心胸开朗享晚年。

42、合理膳食不可挑,有粗有细搭配好;少荤多素要记牢,甜咸宜淡不可少;戒烟限酒身体好,暴饮暴食准超标;七八分饱是正好,开开心心活到老!

43、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44、冬天是寒冷的,笨蛋是冬眠的,雪花是飘散的,祝福是传散的,积极是向上的,健康是锻炼的,衣服是保暖的,食物是保温的,文字是动情的,语言是动心的,美丽是动人的,快乐的是懂得的,朋友是联系的,幸福是常见的。

45、冬季不妨多吃糊,杏仁糊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芝麻糊则含有丰富的钙质和铁质,有助维持骨骼健康。

46、冬季进补四戒,一戒胡乱进补,身体好别补;二戒贵贱论优劣,要进补得当;三戒滋腻厚味,利于消化;四戒留邪为寇,生病莫乱补。

47、冬季养生有六宜,一宜微微出汗水,二宜手脚要保暖,三宜锻炼防流感,四宜多喝白开水,五宜调养精气神,六宜太阳常常晒。

48、养生花粥:白兰花花粥,将白兰花煮成浓汁,再加蜂蜜、粳米煮熟,能止咳、补脾,对食欲不振有帮助。

49、初冬之际,养生适宜;阳光常晒,青春洋溢;强身健体,吞纳吐吸;日趋万步,健康无敌;谈笑之间,总把愁驱;搓脚踩背,疏通腠理;动静结合,休养生息。

50、养生有绝招,早好午吃饱,咸辣要吃少,烟酒少沾妙,粗粮搭配高,起居规律好,身体锻炼搞,烦恼远远抛,放松心情笑,愿你冬美俏,健康伴到老。

51、早晨搓手心,血液循环好,提神又醒脑;中午晒晒背,防骨质疏松,补钙腿脚好;晚上泡泡脚,解疲劳促睡眠防感冒。冬季养生要记牢,祝君健康乐逍遥。

52、清晨起来喝温水,暖心;出门整理好衣冠,顺心;冬不出门天气冷,烦心;寒暄朋友有短信,顺心;祝你冬天开开心心

53、冬季最适合吃高蛋白质食物,因为,寒冷使得血液收藏在体内,内脏的供养反而充足,所以冬季就更适合修补,这也是大自然的本意。

54、初冬来,天突变;热浴足,促循环;手搓耳,调肾气;按摩脸,容光焕;懂穴位,常按按;多扩胸,肺通泰;四肢凉,走走看;勤锻炼,体无恙,祝康安!

55、冬季养生:一要少出大汗,二要健脚板,三要防犯病,四要水量足,五要调精神,六要空气好,七要粥调养,八要入睡早。

56、大约在冬季,最需好身体。冰天映雪地,养生送给你。经常深呼吸,泰然有正气。见人笑嘻嘻,自然很和气。爱情甜蜜蜜,当然有喜气。友情暖暖的,悄然添暖气。短信要回的,不然会生气。冬季养生,祝你健康!

57、冬季防寒需细心,一霜一雪皆伤人。衰草枯杨霜冷面,雪到化时一倍寒。每餐一个大头蒜,营养早餐不能断。保暖内衣身上穿,一朝一夕勤锻炼。短信问候心生暖,幸福好比玉生烟。冬季养生,祝你快乐!

58、冬季适合吃根茎蔬菜,如山芋、莲藕、大葱和土豆等,因为这些食物内部富含无机盐,在寒冷的冬季有御寒的作用。

第8篇

鲁兆麟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养生方面,他十分重视顺应自然规律,强调顺应自然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春捂秋冻老了没病

老百姓有句谚语:“春捂秋冻,老了没病。”《黄帝内经》中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些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仔细分析这两句话,道理是一样的。春捂是指到了春天仍要多穿一些衣服,人不要太贪凉,实际上与春夏养阳同出一辙;秋冻是指秋冬寒冷季节不要穿得太暖和,应当适度感受一点寒冷之气,使人的适应能力不断加强,以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人要适当进食一些补品,以补充。谚语基本概括了中医的整体观念,既注重阳气的充盛,时时加以维护,又要注意的不断补充与维系。所以,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是从养生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自然的一般原则。

一日四时起居有常

具体到如何更好地顺应四时,其内容则不是如此简单。中国文化认为四时的概念包括一天的四时和一年的四季。一天的四时指早晨、中午、晚上、半夜四个明显时间段,中医称之为平旦、日中、日西、夜半,它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相关。一日都在阴阳变化之中,一昼夜阴阳交会之时在子时,子时是指半夜23点到1点之间。中医主张,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按时作息,睡觉应在子时以前,不主张每天熬夜超过深夜12点。

一年四季调摄有度

中医谈养生,不但关注一天四时的变化,主张每天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另一方面,还关注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中医认为,春夏秋冬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也应像春天一样,所以,《内经》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天阳气最盛,万物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所有的生物体生机活跃,繁衍昌盛,故夏天主长养万物。《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进入秋季,阳气开始衰减,阴气开始逐渐加强,故主收敛于内,盖阳主上升主热主发散,阴主下降主寒主收敛。故秋季阳气内收,水液不外泄,因而秋季主燥。《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天天寒地冻,阳气更弱,万物因此而凋零,动物因此而闭藏冬眠,因此中医认为冬季主藏,《内经》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顺应自然把握健康

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春天阳气生,阳主动,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合理的安排,如春游、踏青等,并提出了春耕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夏天主长养万物,自然界万物阳气最旺,因此,生活当中要避免暑热。把西瓜作为祛暑之佳品,中医称之为天然白虎汤,能与医圣张仲景清热名方――白虎汤相媲美。又强调不宜贪凉饮冷,应使人体阳气得以适度外泄,以求阴阳平衡稳定。秋天阳气始收,气候由热转凉,易感燥邪,又易产生内燥。故养生应关注秋燥,主张养心宁志,收敛神气。为了顺应秋天的由热转凉的特点,人体要适当少穿些衣服,略冻一些,以适应冬季的到来。冬天气候寒冷,阳气藏于内,故人体顺应自然亦应保护阳气不受损伤,心宜宁静,不宜过动,运动不宜太过,防止汗泄太过,保持内外阳气的闭藏状态。此四季养生之大要,不可不知。 (编辑祝健)

第9篇

关键词:岁时节日;饮食民俗;天人相应;四时养生

中图分类号:R2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14-04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古代天文、历法、气候、地域以及节气相关,可以说节气同时也就是节日,节气与健康息息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这里的“八正”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它是季节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节气前后,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新陈代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人体的发病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依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古老的节日民俗,用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健康、延年益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药文献《黄帝内经》中,涉及饮食方面的阐述就有40多篇,其中提到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需要全面的营养物质的理论,其中《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是传统节日民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依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和食用不同性味的食物,正如中药有五性和五味之分,食物也同样讲究性味,选择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与人的健康休戚相关,其中生动地诠释了古老朴素的中医养生文化。

1春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上升,春属木,通于肝气,此时人体的肝气也随之升发。春天肝气最足、肝火最旺,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过旺容易克伐脾土,从而引起脾胃病。因此,春季的饮食原则是减酸益肝而养脾气,因为酸是肝的本味,所以应该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春天人们要注意少吃酸性食品,多吃甜味的饮食,这样才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1.1立春饮食 春季应该吃一些辛温发热和升提的食品,以帮助体内郁积的阳气向外发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一般在冬至后46日或大寒后15日。立春有特定的饮食习俗,通常有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之说。春饼是以精选的面粉、加水,发酵后制成春饼皮,馅选豆芽、韭菜、笋丝、肉丝等,用春饼皮卷包而食。春卷则是将制好的馅摊放在春饼皮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下油锅炸成金黄色,外酥内嫩,香脆可口。

在云南昆明,人们在立春这天吃春卷,俗称“咬春”。春卷皮用面粉制成,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日:“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春卷馅用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其中一定要有韭菜和豆芽。春季养阳,春天气候乍暖还寒,需要保护阳气,中医认为韭菜味辛甘,性温,有温中补虚,调和脏腑的功能。而豆芽味甘性凉,具生发之性,有清热和胃的功能,温凉相配,补而不热。春季的许多疾病都与外阳引动内热有关,因此春季要顺从阳气向上向外生长的特性,使人体的阳气得到长养和疏放。

1.2春节饮食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俗称“过年”。春节时令饮食主要以糯食为象征性代表,如年糕是民间除夕和元宵必备的美食,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因“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年年高升。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大年初一那天全家都要吃米糕,被称为“吃熟年”。

中医认为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生津止渴等功效。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如布朗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过年时都会食用糯米制成的食物。德昂族的春节是受汉族的影响而过的,在过年时要准备青糯米粑粑。布朗族的年节一般过三天,第一天类似汉族的除夕,要打扫寨内,家里的卫生,第二天就是杀猪宰牛,做糯米食品。壮族有在春节食用花糯米饭的习俗,花糯米饭是把糯米洗净放在几个土碗,再把几种可食的野生植物根、茎、叶、花分别捣碎,将其色汁分别拌在浸泡过的糯米里,经过一段时间,颜色浸透糯米,再把糯米蒸熟捏成饭团。这种糯米饭颜色多达六七种,色彩斑斓,壮族人在过年时互相赠送花糯米饭,意思是祝愿一年到头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新平的花腰傣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过年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大年初一,这天的早饭要由家里的男人们来做,当公鸡鸣叫时,男人们就会去“挑新水”,回来包汤圆,以此慰劳辛苦了一年的女人们。汤圆是过年常见的食品,特别是元宵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食用汤圆,吃汤圆主要突出一个“圆”字,象征合家团圆,和和美美。汤圆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料,一般会加入芝麻、大枣、花生或豆沙等作馅。大枣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作用;黑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功效。

大理地区正月初五还有“葛根会”,这天人们会纷纷身着盛装,有的挑着小吃,很多人则挑着黄白鲜嫩的葛根,摆摊叫卖葛根。中医四季养生倡导“春夏养阳”,春天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补充人体阳气,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

2夏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炎热,生机盎然。对于人来说,此时是阳气最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摄生消息论》说:“夏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五行倩穑火克金,肺脏精气在夏季下降到最低,所以夏季的饮食原则应该是减苦增辛而养肺。

2.1立夏饮食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所以立夏的饮食习俗以平补为主。唐代孙思邈提倡“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云南白族每年立夏要吃“松花麦饭”。所谓“松花麦饭”就是把松树细花抖落在提篮里,倒在煮熟的小麦饭里,再加上麦芽糖即可食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松花味甘性温,润心肺,主头痛眩晕。中医学认为夏属火,火属心,养肺当降火,所以宁心才可养肺。小麦味甘性平,有补益脾胃、除热止渴、养心安神的功效,麦芽糖昧甘性温,补虚健脾。夏季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夏季食用小麦制品有利于健脾养心,合乎夏季饮食宜清淡的原则。

2.2端午节饮食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已接近盛夏,天气越来越炎热,暑夏容易耗气伤津,使人体阳气外越,表气不固,可致多汗、倦怠、心烦、口渴等症状。夏天应该尽量减少阳气外泄,以达到春夏养阳的目的。粽子是汉族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在端午节也同样食用粽子,如大理白族在端午节时不仅要相互馈赠粽子,还要互赠衣鞋、茶食等。粽子是由苇叶、竹~或者荷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生津止渴、固表止汗等功效;苇叶可以除烦止渴、清热生津;竹叶能利尿排毒、清热除烦;荷叶可以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老昆明人在端午节当天都会包粽子、煮芽豆、煮鸡鸭蛋,特别是煮大蒜。民间传说早餐空腹食用大蒜鸡蛋可以避“五毒”,大蒜一定要煮到软烂为止,从早晨就开始食用。中医认为大蒜味辛热,能开胃健脾、消积化食,驱秽邪、解暑气、辟瘟疫、消痈肿。

普洱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项特殊的饮食民俗,俗称“吃百草根”。每逢端午节,普洱的大街小巷便开始摆满了各种各样药效各异的“药根”,有茴香根、鸡刺根、小红蒜、重楼、何首乌、理肺散、满山香、牛膝、当归、牛蒡子根、天冬等,形成了普洱独具特色的端午“药市”。由于普洱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瘴气比较重,特别是在端午节前后,当地人往往会出现浑身无力、茶饭不思的症状,因此食用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根茎,可以驱逐一年来体内的浊气,同时补益正气以抵抗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疾病。

2.3特殊民族节日饮食 云南少数民族在农历五月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节日,花街节是云南地区傣族的重要节日,时间在各地、各支系中稍有不同。元江的花街节大多在农历五月举行,其中,“吃秧箩饭”的民俗比较有特点,女孩会把盛装在小竹箩里的糯米饭亲手喂给小伙子吃,以表达爱慕之情。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在彝族、白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和普米族中都流传甚广,通常都在夏日举行。云南彝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荞麦味甘微酸性寒,有健脾消食、解毒敛疮的功效。这些饮食民俗都符合中医夏季养生原则,富含深厚的中医理论。

3秋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气候由热转凉,逐渐变得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由阳盛转为阴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秋气多燥,燥邪伤人,容易损伤津液。秋天应该注意滋养肺脏,因为肺主气,司呼吸,于季节为秋,此时容易发生咳嗽或口干舌燥等症状,所以秋天要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清和均匀。

3.1立秋饮食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这天的饮食有很多的讲究。在云南镇雄,立秋这一天会用布袋盛红豆放入井底,及时取出后,男女老幼各吞服数粒,饮生水一盏,当地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痢疾。从中医角度来说,红豆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这是因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需要调理脾胃,饮食方面药注重清热、利湿、健脾,红豆正好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此外红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3.2中秋节饮食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月饼是中秋节的应时食品,最早是用于祭祖、拜月的供品,主要用面粉制成,馅心有蛋黄、火腿、五仁、豆沙、玫瑰、莲蓉等。由于中华民族在节日中强调血缘家族团结,此后月饼才有了团圆的意义。中医认为,燥为秋令,肺为秋脏,燥胜则易伤肺,秋季要防燥,饮食宜辛平,而月饼甘润,润可去燥,起到保养肺气的作用。

4冬季节日饮食民俗的中医养生思想

冬季草木凋零,兽藏虫伏,是自然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饮食养生也进入“藏”的阶段,即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阳气的生发,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身体健康打下基础。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冬季养生的宗旨是敛阳保阴,使二者协调。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在冬季主令。因此冬季养生应以护肾为主,适度服用温补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等。

4.1冬至饮食 冬至是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十一月。冬至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是阴阳转折的时间,此时阳气渐生,阴气渐降。在云南,冬至普遍流行的食品是汤圆,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天代表阳,吃汤圆是为“取其圆以达阳气”,食用象征“阳”的圆子,以庆贺“阳生”。昆明、禄劝一带食用“豆面团”,实际上也是同样的寓意。相对于其它季节,冬季人们会感到食欲比较旺盛,此时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也较好,饮食中可适当加入高热、高营养,补益力强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动物类食品,对阳虚寒盛的人特别有效。云南很多地方在冬至日都有食用羊肉的习俗,如大理在冬至日会烹牛羊肉羹,昭通则以热药和羊肉食之,从中医角度来说,羊肉昧甘性温,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冬季食用羊肉可以滋补身体、暖身驱寒。文山马关还盛行食用狗肉,民间谚语有:“三伏天吃狗肉避暑,三九天吃狗肉驱寒”的说法,中医认为狗肉有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食用狗肉体现了中医冬令进补的养生观念。

4.2腊八节饮食 十二月俗称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主要的节日饮食是腊八粥。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煮粥供佛,因此腊八粥又称佛粥。粥是民间百姓的主食之一,人类食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糯米、秫米、黍米粥,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治脾胃虚寒、泄痢、吐逆”等作用,食粥益寿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腊八粥主料是米和豆,此外还加入红枣、莲子、白果、花生、核桃、桂圆、栗子等,腊八粥温暖滋补,具有健脾、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的效用,还有驱寒的作用,是很好的冬令补品。

第10篇

平衡膳食要求食物色、香、味、形俱全。食物的颜色摆在首位,天然健康的食物都有健康的颜色,食物的颜色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人体生理活动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所不同,因此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人体质及季节的需要,在某一特定时期适当多选择某些食物,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秋季气温变化大,天气逐渐凉爽,且气候干燥。随着暑热的消退,人们从暑热的困乏中解脱出来,食欲也逐渐提高。同时,这个季节是丰收的季节,食物的品种最为丰富,花苔、瓜果、豆荚类的蔬菜种类很多,鱼类、肉类、蛋类等也不少。因此在这个季节只要注意饮食上的调配,做到平衡膳食,即可平安而健康地度过多事之秋。

中医认为,秋季气温的变化大,阳气日减,阴寒日生,且气候干燥,易伤肺阴,人体胃肠道抵抗力较差,不宜多吃生冷的瓜果。过食辛辣食物则会加重秋燥,从而引起干咳、出血等疾病,也应尽量少食用。此时应多选些中性食物,并循序渐进地选用一些食物进行调节,以平衡人体营养、平衡阴阳。所谓的中性食物是按食物的属性来说的,即指性质较为平和的食物(不寒不热的食物)。中医认为,食物的颜色与五脏有关,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正是因为白色食物具有补肺的作用,所以秋天适当多选白色食物对健康是有益的。经过加工的米、面,是我们的主食,如粳米(稻米、大米)味甘、性平,无毒。李时珍说:“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迟粳、晚粳的金气多,故白色者入肺而解热也。”。在白色食物中有很多性平或性平微凉的食物,如白花菜、白菜、白萝卜、莲藕、莲子、冬瓜、白蘑菇、白芸豆、豆腐、白芝麻、百合、白芍、山药、银耳、牛奶等。这些食物不仅具有其营养特点,还富含有机硫化物、槲皮素、儿茶素、植酸等植物化学物,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如果膳食中能经常选用白色食物,并将它们合理搭配做成汤或羹或粥等,定能起到不错的保健功能。

例如:银耳百合莲子羹或雪梨银耳百合羹能起到生津、化痰、润肺的作用;百合莲子小米粥等能起到滋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银耳薏苡仁羹,银耳、薏苡仁各等量,加适量白糖 ,有滋阴润肺、防癌抗癌的作用;百合莲子粳米粥能滋阴健脾、养心安神;百合芦笋汤(百合50克,罐头芦笋250克),加调料适量,能清心润肺,除烦安神。其他菜汤如冬瓜汤、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莲藕汤、山药汤等也能补充水分,很适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另外,梨(雪梨、绵梨、香水梨)具有润肺凉心、消炎降火、解疮毒、酒毒的作用,生食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三经,具有滋养补中,润燥解毒之功效;白果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别名白果仁),味甘、微涩、性平,小有毒,入肺经,具有敛肺平喘之功能;甜杏仁味甘、性平、无毒,具有和胃润肠,润肺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荸荠、甘蔗、柚等也可润肺。

在日常膳食中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食物,并合理搭配食用,定能吃出健康来。

第11篇

道家红茶 秋冬正当饮

道家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且汤色胭红,能给人以温暖感觉。秋冬时节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减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在秋季泡上一杯暖暖的道家红茶,不但可以暖身体,还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一般的红茶是卷曲型或其它形状的,而道家红茶是针形的,针形的红茶,更加耐泡、醇和、浓郁。即使多次冲泡,温暖也不减分。

解秋燥 红茶来清心

秋冬气候干燥,人易烦躁不安,因而常产生疲劳感,道家红茶的“收心”、“和气”的作用正是一剂良药。道家认为“静是产生智慧的根源”,而茶之清淡、性检、平和、提神益思,超然空灵,有利“收心意境”、“静则生慧”之目的。道家茶充分融入了中国道文化的特质,彰显“敬和俭静、闲逸自然”的品味。讲究“以茶行道,以茶明理,以茶和气,以茶清心,以茶驱睡,以茶祛病”。

不仅如此,现代医学实验也证实,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能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秋补”前红茶来养胃

民间素有“秋补”习俗,秋季也是调养生机、养阴补虚的最佳时机。如果此时肠胃不好,什么都吃不进,那就白白浪费了这个秋补的时机。我们不妨利用红茶的养胃功效,为秋补打下基础。一般的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具有收敛作用,在空腹情况下饮茶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而道家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更为重要的是,道家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道家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能够促进人体消化,饮用时若加点糖或牛奶,还能消炎、保护胃粘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秋季饮红茶时不宜放凉饮用,否则会影响养胃和暖胃效果,还可能因为放置时间过长而降低营养含量。

第12篇

秋季进补的理由

1、秋季,经过一夏的折腾,进入秋天,是该修复身体各项机能的时候了。秋天如何“进补”,便摆上了你的议事日程。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过,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显得十分必要。

2、秋季,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此时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3、秋季,也是人胃口大开的季节,此时通过食补可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和推迟衰老的目的。随着秋季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空气也越来越变得干燥,对肺的侵害也一天比一天严重。中医认为:“秋伤干燥,上逆而咳多为痿厥。”故秋补以滋阴润肺为上。

秋季进补的食谱

1、核桃鸭子

组成:仔鸭1只,鸡泥100g,核桃仁200g,荸荠150g,鸡蛋1只,葱、姜、盐、味精、黄酒、淀粉、素油各适量。

制作:将核桃仁、荸芥捣碎。鸭子从背上剖开,除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取出,放入盆内,加葱、姜、黄酒、盐少许。上笼用武火蒸熟。将鸭子取出晾凉后,拆去骨,一斩2片,去皮。另用鸡泥、蛋清、淀粉、味精、黄酒、盐调成糊,再将打碎的核桃仁、荸荠加入蛋清糊内,将此糊涂抹在鸭子内膛肉上,将其炸酥,捞出沥去油,切成长条块,装盘即可。

功效:补肾益肺润燥。

2、芝麻粥

组成:黑芝麻6g,粳米50g,蜂蜜少许。

制作:将黑芝麻放入热铁锅内炒熟,发出香味。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煮至八成熟,入黑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润肺通便,健脾胃,益五脏。

3、桂圆莲子百合粥

组成:大米100克,去壳桂圆20只,通心莲25克,鲜百合25克,冰糖适量。

制作:百合掰成片,莲心用温水浸软。大米淘洗净加入莲心、百合、桂圆与适量水熬煮成粥。冰糖调味。

功效:健胃、滋养、收敛、安神,利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者。

4、甜杏鸭梨饮

组成:甜杏仁10g,鸭梨1只,冰糖少许。

制作:将甜杏仁用温水泡后去皮尖,鸭梨去皮核,洗净切成片,冰糖与前二者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

5、红枣补血饭

组成:大米200克,红枣20只,黑芝麻25克。

制法:大米淘洗净,拌入洗净拍碎的红枣,加适量水焖煮成饭,开锅时搅入文火炒香并碾碎的黑芝麻。分两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尤利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胃虚引起的消化不良和食欲欠佳者。

6、芝麻核桃酪

组成:黑芝麻100克,核桃仁20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三料分别用文火炒香,碾压粉碎成末后拌匀。每日两次,各取三、四匙,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冰糖调味。

功效:补肾润燥,健脑和中,能黑须发悦容颜。但大便溏薄者忌食。

7、银耳羹

组成:银耳25g,冰糖适量,鸡蛋1只。

制作:干银耳用温水泡发,待发透后摘去蒂头,择净杂质,用手将银耳撕成瓣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炖熬至烂即可。冰糖放入勺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溶化成汁;鸡蛋去黄留清,加水少许搅匀后,冲入锅中搅拌,待泡沫浮面后用勺打净,再将糖汁冲入银耳锅中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8、 百合红枣汤

组成:百合50g,红枣6枚。

制作:将百合洗净,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煮沸,立即滤去水,然后再加清水适量,放入红枣同煮至熟烂为度。

功效:润肺化痰,健脾益气。

9、西瓜乌鸡汤

组成:新鲜西瓜(取整只西瓜,瓜肉挖出,留少许红色,将瓜皮切成小块),乌鸡一只,切块;蜜枣一枚,瘦肉200克。

制作:锅与水量与上同。也是先将水烧开,将鸡块、姜片、瘦肉、蜜枣放入,大火半小时,中火一个半小时,这时,将切好的西瓜放入,再中火半小时即可。最后,根据口味放盐。

食法:早中晚各一小碗。

功用:秋天天燥,人体内需要滋润。这个汤也是比较滋润的。特别对女人来讲,一直喝到冬天,皮肤就会润滑。而且,这个汤很好看,有一点红色,还有绿色,乌鸡又是黑色的。

10、茶树菇排骨汤

组成:茶树菇50克(茶树菇干,南货店、大型超市均有售),猪小排300克。

制作:茶树菇干切成小段,略冲洗即可(不要泡)。小排骨切成小块,去核红枣10枚,蜜枣一枚,姜片一片。待锅中水烧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大火15分钟,待泡沫浮面后用勺打净,再中火30分钟左右等汤浓即可。

功效:消脂,清肠胃,有瘦身作用。

11、冬瓜陈皮老鸭汤

组成:老鸭一只,冬瓜两斤,薏米20克,陈皮一片,姜一片,蜜枣一枚。

制作:将水烧开,所有材料放进去,大火半小时,然后中火3小时即可,最后根据口味放盐。

功效:去暑,健脾。

12、天麻炖猪脑

组成:猪脑1个,天麻2钱,瘦肉2两,玉竹l钱,枸杞3钱,姜1块,盐适量,酒1茶匙。

制作:将猪脑用清水漂洗,用牙签挑去红丝及皮膜,放入开水中烫后捞起(不用开水烫也可),除去腥味,瘦肉切块,药材用冷水冲洗干净,姜切片。将所有的材料放入紫砂炖盅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40分钟,中火炖2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安神益气,是治疗眩晕、头痛的良药,尤其是肝虚所导致的晕眩和偏头痛。效果更好。

秋季进补的提醒

1、有人认为秋天进补多多益善,其实不然。大量进补加重脾胃负担。在漫长的酷热夏季里,人们由于喝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所以秋天进补时也要根据各人的体质和消化吸收功能适当调理。

2、有人认为秋天要大补,其实不对。在我就诊的病人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张女士向来身体虚弱,她按 “秋季进补”的说法,想方设法托人从东北带回人参,再炖之以老母鸡,本想大补,没想到连吃几餐后,虚火大增,不仅鼻子出血,咽喉疼痛,而且多年未见的小疙瘩也一夜之间冒出。所以说用人参之类的大补一定要遵循医嘱,对症服补才能有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秋天进补“三字经”

人到中老年,脾胃功能日渐衰退。医学认为,胃、脾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光进补还不行,还必须与之配套的辅助工作,不但要克服一些不良嗜好,而且要有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达到进补的最佳效果。

1、动为纲 。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老年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

2、素为常 。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以便清理肠胃。进食要温凉适当,以免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3、酒少量。 不要嗜酒无度,以免损伤脾胃。

4、烟不尝。不要吸烟,最好戒烟。烟是最伤肺的,否则进补效果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