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8-18 03:47:18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1

 

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农村卫生暨新农合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中心卫生院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推进和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开展情况。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和合肥市卫生局《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文件精神,按照“强基层、建机制、保基本”的原则,本着为受援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目标,重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卫生院医疗水平,提升基层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的处置能力。我局征求辖区内各卫生院意见后制定了《**县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县医院对口支援朱巷中心卫生院、下塘中心卫生院,中医院对口支援罗塘卫生院、造甲卫生院。8月26日,我局出台了《**县卫生系统对口支援管理考核办法》,让对口支援双方明确职责和任务,县卫生局将每月进行一次督导,并对支援、受援单位进行评分,督促双方对派出人员的监督管理,明确奖惩措施。9月9日,支援、受援单位在县卫生局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

二、 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建立情况。我县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建立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的意见》(卫农秘【2014】77号)的通知要求,经县领导批示在财政局建立**县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账户。资金来源实行全县统筹,总量为92.5万元,其中60%由村医承担,40%由县、省财政配套,财政配套外资金按每所村卫生室不低于3000元,在岗村医人均不低于1000元标准,由乡镇卫生院直接代缴村卫生室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并于10月1日前统一汇缴到**县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分担统筹资金专户。为了保证统筹资金的运行安全、合理和便捷,我县制定了《**县村级卫生机构医疗执业风险分担统筹资金管理办法》,此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效的降低了村医的执业风险,提高村级卫生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承受能力,切实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三、村医到龄退出补助政策落实情况。我县对具有村医执业(从业)资质、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从村医岗位上退出的村医,从2014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根据村医实际,县卫生局组织审核组分批对“物证齐全”及“物证不全和无物证”的对象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共完成对772名村医的审核工作,其中第一批次“物证齐全”人员224名和第二批次“物证不全和无物证”人员538名,并在报纸、政府及卫生局网站进行公示,在公示结束无异议的情况下补助经费已打卡发放到人。村医到龄退出工作的开展,解决了村医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让年轻村医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好的为群众做好服务。

四、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我县的村卫生室急诊急救培训工作按要求由好医生网站进行在线培训。

五、基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维护和使用情况。目前已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含OA系统)并投入使用,运转情况良好。县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运转正常,人力资源及固定资产录入及维护情况正常。乡、村两级his均基本建设完成并实现了乡、村两级his集中部署;完成了乡、村两级电子病历建设工作,村室门诊电子病历书写率100%,乡镇卫生院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率达到90%以上,乡镇卫生院门诊电子病历也全面启动。目前,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9.1%,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为36.1%。建立了一条覆盖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信息专网和一条与市平台互联互通的专网。

六、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的53种疾病门急诊不输液的落实情况。**县卫生局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规定,要求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院内临床科室及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加强临床医生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造成的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医疗单位组织人员除了组织培训外,还开展了合理使用输液的宣传教育,在院内用电子幕滚动播放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宣传标语,在临床科室分发宣传材料,并在醒目处张贴不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名称,提示群众纠正不良用药习惯。下一步,县卫生局将组织人员对静脉输液处方开展专项点评,对县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就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七、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

1、我县为推进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收费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照具有临床诊疗规范、疗效确切、病程变异小的基本原则和分级医疗的总体构架,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等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列入县级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75-85%,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把9-16组疾病列入按病种付费,报销比例为85%。

根据市卫生局卫农合〔2014〕207号,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病种付费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即分为“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两类管理,参照省级医院常见病按病种付费方案,公立医院确定的100个(组)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社会办医院在确定的80个(组)病种中依据按病种管理原则,实行定病种定点救治。计180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已经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根据省卫生厅皖卫农[2014]2号文件精神,新增51个常见病病种列入按病种付费政策,我县信息系统维护完成并执行。

市级、县级“三费控制情况”:为规范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的管理,市级三费控制,根据卫农合〔2014〕66号,新农合“三费”(药品费、材料费、检查费)监控、预警药品管理、即时结报、按病种付费等要求,制定了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督查考核管理办法。依据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县级根据通知单费用从即时结报款中扣减。

县级为了尽快改变基金支出费用的猛涨势头,遏制住部分医疗机构滥收病人、小病大治现象,确保我县今年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为控制不合理收治,8月份按照开放床位数的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月住院人次数的控制上限,超出住院人次数控制上限的,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由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从当月即时结报回款中直接进行扣减。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三费”同比涨幅控制在15%以内。对次均“三费”超过15%以上的部分,从即时结报回款中扣减。

2、新农合预警药品市县执行情况:

市级根据卫农合〔2014〕66号,住院预警药品费用的使用额度不超过60%;依据市级通报,向各县合管中心下达违规费用扣减通知单后,县级执行扣付。

县、乡镇级是根据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数据,按季度对预警药品进行统计,对超过部分从信息系统停止报销,2014年度对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67品次的预警药品停止了报销。

3、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进展情况:

为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根据国家及省级大病保险文件精神,2013年度我县开展了大病保险工作,是对基本医疗保障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1)我县大病保险自主承办基本情况

2014年度我县按参合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切块基金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大病保险起付线20000元,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为40%-80%。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大病保险的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就医及时报销,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大额医疗费用先期垫付的困难。

我县从2014年1至6月份共补偿大病保险727人次,补偿金额3049221.9元。其中即时结报补偿金额2900267.3元,占大病保险补偿金额的95%。

(2)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2014年,安徽省将大病保险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将我县纳入第二批大病保险工作的试点县,并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对人保、人寿及国元三家保险公司通过招投标,评定由人保公司来承办我县的大病保险工作。按照省指导方案要求,我县与人保公司通过在投保金额、盈利率等相关承办工作内容进行审定和协商达成合同协议后,将大病保险工作移交给了保险公司承办。为了保证参合群众享受大病保险即时结报的快捷服务不打折,我县合管中心主动作为,多次与省、市、县保险公司沟通,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确保了大病保险工作交由保险公司承办后仍保持健康高效地运行。目前,大病保险非即时结报材料已经由保险公司直接受理报补。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垫付款通过县合管中心定期将保险公司转入的结报款及时的转入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

4、新农合信息系统县级平台规范化建设情况:

我县于2009年7月与全省同步建立信息系统并运行,9月县内医疗机构以及22家省市级医疗机构联网。成为全省第一家完成和所有医疗机构联网的县,并且多家省市级医院第一我我县联网。随着定点医疗机构的增加,现已和67家省市级医疗机构、6家县级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2家民营医疗机构以及176个村卫生室联网。

2010年系统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村卫生室门诊统筹补偿。同年使用就诊IC卡,方便群众就医,全年发卡22万张。2011年与民政救助系统联网,在与我县联网的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困难群众得到救助。2013年与处方集系统联网,2014年与保险公司大病保险系统已经短信平台联网。2013年我系统切换为晶奇农合系统,与县内所有医疗机构及县卫生综合平台同为一家公司管理,为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我县信息系统建立并使用使用,到现在已有五年时间,一直以来运行稳定。

5、二代证就诊推广使用以及新农合短信平台建设情况:

二代证的推广使用得益于县政府专项拨款40万元,通过招标采购了身份证读卡器,全县免费发放二代身份证读卡器260台,通过6个多月使用情况看,群众普遍接受,通过使用家庭成员身份证调取没有身份证人员身份信息,解决了没有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通过增加虚拟人员,解决了双职工子女没有家庭成员身份证就医、补偿问题。使用身份证就医补偿,减轻了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补卡工作量,方便了群众,大大减少了村卫生室留卡套取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现象,节约了基金支出。

县合管中心于2014年2月启用居民二代身份证代替IC卡,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同时也避免了丢卡补卡的现象。

短信平台建设情况:

为了提高参合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率和自身就医补偿的知情权,我县按照省卫生厅的短信管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积极落实短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2013年, 我县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分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MAS业务合作协议》和《互联网专线合作协议》,并就短信资费及专线月费等在协议中作了明确。移动公司负责本县新农合短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配合新农合信息经办机构的培训、技术支持,并负责实现新农合短信在全网发送。其中晶奇公司提供的新农合信息系统的接口费由本县新农合经办机构承担。

短信平台使用情况:

协议签订后,移动公司称,国家工信部开展短信网关端口治理,导致协议未能顺利履行。后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和商谈,目前我县的短信平台已经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系统主要使用内容包括:政策宣传和参合群众报补信息的即时通知。近期,针对即将开始的2015年新农合筹资工作,以及根据省、市文件中对新农合政策及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短信平台向参合群众做好宣传,让群众对我县的新农合筹资补偿等政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参合率和知晓率,助推我县新农合工作良性持续性发展。

6、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新农合培训项目执行情况:

2013-2014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未安排我县新农合培训项目资金。

7、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我县自2012年10月在**县医院开展,2014年推广至全县中心卫生院,为了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采取先试点,取得数据,再提高补偿费用,2014年在制定按病种付费时,在原来定额基础上,县级医院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病种提高定额500元,主要用于完善临床路径规定的检查。医院目前执行很好,基本可以在定额基础上,完成规定的路径管理。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2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县领导来我村就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治理实践工作指导,下面我就我村农村治理实践工作逐一汇报。

早林村位于县北镇南,属于丘陵山区村,全村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16个村民组2459人口,588户,耕地3916亩,林场面积14624亩,村党组织设立一个总支,两个支部,14个网格党小组,96名党员,现有村干部5名。

实现农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和自我建设,共同引领、全民协同、全民参与、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将围绕作用发挥、民主法制、自治实践、制度规范的原则,以自治增活力、以法制强保障,以德治为正气,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农村治理制度规范化:创建党建引领“444工作法”

着力强化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两平台一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加强自我管理,发挥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乡风文明等方面治理有效,作用发挥。

1、有效提升党组织能力,树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开展党员引领四先锋。

1)学习先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注重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在各网格小组长得带领下开展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

2)帮带先锋。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建立“党员+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党员致富带头人于贫困户实行联户帮扶,帮助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和技术问题,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3)为民先锋。健全无职党员定岗设置,党员根据自身特长主动认领政策方针宣传、文明乡风倡导、群众矛盾化解等岗位,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党群联系更加紧密。

4)和谐先锋。立足提升村民安全感、幸福感和参与感,党员自愿建立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秸秆禁烧、防溺水等各类组织,着力解决邻里纠纷、治安防范等问题,积极宣传“扫黑除恶”政策,摸排“扫黑除恶”线索,自觉维护村庄和谐稳定。

2、搭建载体“四小微”。

1)设立“微课堂”。由退职老干部、退休教师、致富能手,在开展的党小组及村民会上做主持人,宣传动员环境治理、脱贫攻坚、农业科技等特色课程,丰富广大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党员群众学有阵地、做有榜样、乐有处所。

2)设立“微心愿”。健全党员信息反馈和日常交流制度,党小组长通过日常走访,把群众心愿记录下来,及时向村级服务平台反馈。

3)设立“微项目”。着力提高网格党小组主观能动性,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村民大管家反映的小微民生项目,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4)设立“微公益”。立足孤寡老人、贫困人员、残疾人员、重病人员等弱势群体,以党员为主体组建公益志愿服务队,利用农闲时间上门为他们打扫卫生,整理环境。

3、为民服务“四上门”。

1)红白喜事上门帮忙。全村14个网格全部成立村民理事会,由党小组长兼任理事长,村里遇有红白喜事,党小组长带领理事会成员上门提供义务帮助,同时宣传移风易俗行动,打破村民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

2)矛盾纠纷上门调解。针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村里威望高的老党员主动担任“调解员”,上门耐心劝解,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营造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3)困难群众上门慰问。传统节日期间,务工返乡党员自发组成慰问团队,深入困难家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油、米等慰问品,针对特困群众,党员积极开展捐款活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4)重要意见上门征求。土地流转、畅通工程等重要民生项目实施之前,由党员上门征求群众意见,为村“两委”商议决策提供参考,确保项目实施符合群众意愿。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村曾荣获省委、省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7次荣誉称号。

二、强化乡村治理作用发挥,适时开展“三抓一保障”机制。

践行民主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建设,实施开展,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充分践行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引导村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村上下形成,村风正、民风顺、党风强的局面,实施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三抓一保障”机制。

1、抓人是抓好三支队伍。一是抓好村两委班子队伍,严要求,讲团结,提高精气神,激发干事热情,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抓好党员、网格长队伍,将围绕三项工作怎么干,请到早林看一看,重点做好党建强村、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提高全村群众满意度,扎实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三是抓好村民自治和新风建设,面对传统不良习俗,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加强新风宣传倡导,充分利用好网格小组作用,做到宣传到网格、普法进户家,有力推动村风正、民风顺、党风强的局面。

2、抓事是抓好重点工作扎实落地。围绕“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环境、过上新生活、实现新发展、形成新气候”的目标,激发村民干部主观能动性,培养干事热情,对于上级下达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同时,对于村级事务工作也要保持积极态度,形成书记抓主体,两委成员具体抓分工,结合包村干部问题导向,做到重点事务月清月结,实施村评、党评、群评的考评机制,对村干部工作进行全面考察。

3、抓机制是抓好工作长期规范。村党组织将研究制定抓党建振乡村三年计划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加强责任体系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由责任不明造成工作散乱和工作失误,要做到明确事务责任到人,增强干部工作责任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完成度;二是合理划分网格,实施网格长年度专评,网格党小组设立有助于全村工作细化落实,能及时反馈群众需求的重要平台,网格长年度专评能有效增强其责任意识,有助于工作推动落实;三是健全专评机制,专评机制可以更加全面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更加真实的反映干部工作状态和工作落实情况,能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能力,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全村重点工作有序、良好发展;四是围绕“五基达标、五好争创”提升工作标准化建设,通过积极整合各级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综合协调,以上带下,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帮助解决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完善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帮扶制度,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帮助解决群众问题。

4、一保障是保廉洁自律。认真履行责任人的职责,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求突破,有效加强一个支部一个阵地、一个网格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党建工作,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基础和党风纪律保障。

三、推动民主法制乡村治理,营造三风四在五平台建设。

坚持长效四议两公开日常管理村级事务,实施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三风四在五平台建设,抱着对工作担当的激情,无私奉献的热情,干实事,做表率,以等不得和慢不得危机感,做到思想要重视、行动要坚决、方法要科学、工作要踏实,努力营造村风正、民风顺、党风强的三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一是在经济发展上看到党员的身影。定期对无职党员进行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党员创业,设立专项创业项目资金,扶持优秀创业项目,通过党员带头群众跟随方式,发展全村经济,发挥党员作用。

二是在民主管理上要听到党员群众的声音。全村大小事务都关乎每个人生产生活,在村重点事务和重大项目上,党员群众要发挥作用,积极参加、献计献策,集众人力量完成项目建成落地,共同营造美丽乡村。

三是在村级和谐发展上要发挥党员作用。网格党小组建立能非常有效接触群众,对于各自然村存在问题要积极了解、反馈、解决,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扎实为群众服务,为全村和谐发展服务。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3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枞阳县西北边,辖区面积9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236.9亩,山场面积15767亩,水面25832.5亩,总人口43336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多人,城镇人口8200人。全镇设有8个党总支,43个支部,党员1185名。镇党委坚持开展“三村六化”活动,以建设创业村、小康村、文明村为目标,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繁荣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科学化改变村貌,以乡风民俗文明化改善村容,以管理民主化和谐农村。充分发挥三县交界的区位优势,传统“三、六、九”集市的平台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省级公路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以及历史和现实的人文优势,着力构筑商贸物流、交通枢纽两大中心,致力建设花卉苗木、优质粮、三元杂交猪、集镇功能区“四大基地”,努力打造仔猪、耕牛、木材、花卉苗木、农贸、小商品六大专业市场,按照镇党委确立的“东苗木、西粮殖、中流通和调农业、强工业、兴商业”的发展战略,以创小康示范镇、建区域性中心镇、造经济发展亮点镇为目标,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应对挑战,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加快增速、后劲增强、亮点增多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与和谐的新农村。到20*年底,全镇财政收入达183.3万元;占年任务的106.57%,粮食总产量达3600万吨,固定资产投资49*万元,我镇因此被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建设先进乡镇。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了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村、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办)、农村工业化(企业办)、住房新型化(建设办)、社会和谐化(综治办)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到村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干和村干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镇里印发了专门的宣传材料,拉起过了过街横幅,各村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各自然村庄张贴了标语。三是各村党总支利用“”和各种会议,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为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镇域经济发展

为拉动镇域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镇政府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交通要道和县商品粮基地等优势,组建了驼王农用车厂、阳和大米加工厂、XX仔猪繁殖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安苗木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各专业部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为龙头企业生产订单粮食、生猪交易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象驼王农用车厂利用良好信誉与浙江新昌汽车配件公司进行合作,加工半成品汽车零配件,阳和大米加工厂生产经营部门通过向六安大米加工企业直接提供商品粮,由对方深加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今年龙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7500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

(四)科学制定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以XX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一镇十六村”示范村为契机,抓紧制定村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在全镇其它六个村进行村庄布点规划工作.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阳和大米加工厂企业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企业务工,既解决了农民粮食的销路,又解决了农闲时农民的出路.仅阳和大米加工企业每年就吸引80多个农民进企业务工,有序组织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今年来全镇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按照“总支+协会”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新安花卉苗木、其林仔猪等协会,积极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产值1.23亿元,使农户人均比去年增收230元。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在永安功能区投资75万元,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永安新区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XX康居一期工程建设,制定了XX镇集镇建设规划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在XX镇康居二期工程中,重点解决校网布局调整、石婆、梅花两所初中学合并到新区后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起了4个农民科技书屋,组建了宣传、科技、法制三支队伍,有计划地开展了活动;成立了镇区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目前,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我镇还创新工作方式,进行“乡村夜话”思想感化活动,通过这一新形式活动的开展,20*年共化解矛盾纠纷116起。

5、“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我镇“村村通”省GPS认定里程为50.3公里,两年来全镇共完成水泥路面25.48公里。20*年度已招投标11.5公里,目前已完工4.6公里,正施工1.9公里,拟施工11.5公里,争取完成21公里。

6、改水改厕工作稳步推进。积极争取沼气国债项目,大力开展沼气池建设,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全镇计划新建沼气池150座,目前已完工70余座。

7、重点项目有效实施,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多方筹集资金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除险加固。连续7年全县水利兴修现场会在我镇召开,连续7年我镇获得县农田基本建设一等奖。人畜饮用水工程已覆盖全镇4个村,受益人口3万多人;投资2300万元对梅花团结圩进行土地整理复垦,投资800万元对阳和大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体会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级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六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存在问题

通过二年的实践,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刚起步,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今后打算

1、结合“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思想解放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各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4

自去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精心安排部署,紧扣关键环节,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狠抓工作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乡(镇)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层层压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主抓推动、行业部门牵头指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体系。

二是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至目前,共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资料1万余份,通过静宁农经公众号、海报、产改宣传横幅等举措,积极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有效提高了干群政策的知晓率。举办了五期以乡(镇)会计和村级报账员为主要培训对象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业务培训班,培训人员1721人(次),提升了业务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乡村一线,面对面,点对点讲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培训达30场1.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摸清核实家底,明晰产权归属。始终把清产核资作为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内容,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采取财务清理、盘点清理实物资产、归集清理资源型资产、民主审议、张榜公示、审核备案等措施,截止2017年12月31日前,共清理核实24乡(镇)333个村集体2310组集体资金869.02万元,资产71617.0257万元,资源323.8078万亩。进一步明确了清产核资结果现状、产权,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深入摸底调查,界定成员身份。组织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深入农户,摸底填写农户入户调查摸底表,详细登记人口、土地承包关系及户籍变动情况等信息,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对村集体积累贡献率等因素,指导各村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办法》,经4榜公示后,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截止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摸底调查333个村10.1422万户41.2309万人口,全县333个村都完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界定集体成员10.0428万户40.2695万人。

五是探索产改路径,加快改革步伐。全力抓好防疫与中心工作两不误,利用疫情期间不能入户的有效时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静宁县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份股权管理办法(试行)》《静宁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试行)》《静宁县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股权设置与量化指导意见》《静宁县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工作指导意见》《静宁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静宁县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清查移交办法(试行)》《静宁县农村集体资产价值评估办法(试行)》《静宁县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等8个文件。分有经营性资产和无经营性资产的村,分别制定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设置折股(量化)方案》,以上文件已经县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下发各乡(镇)指导开展折股量化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工作。

六是优化思路举措,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要求,优化工作思路,全面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拟申请中央投资1320万元,地方自筹12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并配套附属工程为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目前正在项目申报阶段。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贯彻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簿。由于自然资源匮乏,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没有较好的集体经济项目,有些村即使引进了集体经济项目也无法产生效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从而限制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二是机制体系不够健全。我县在集体资产评估、经营主体运行管理、投融资机制和产权交易平台搭建、风险防范等机制体系创建方面还不够健全完善。三是集体“三资”管理力量薄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农经队伍作保障。但目前我县乡镇一级农经机构缺失,农经人员均为兼职,人员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了改革进程和质量。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5

去年以来,邓州市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20__年“省委一号”、“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三抓”带动(抓优势农户、抓经济能人、抓企业家)、“四轮”驱动(中小企业、城镇建设、市场流通、特色农业),走好“三条路子”(工农互动,走农区工业化路子;城乡互动,走城镇化路子;经济生态互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__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业总产值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同比增长19.7,粮食面积213万亩,总产达6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跨入全省10强,全国200强县市行列。现就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和“中央、省、市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29个乡(镇、办),572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人口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86万,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计算,农村需要劳动力约30万人,除去现有30万外出打工人员,尚有近30万人亟待转移。去年以来,邓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培训,狠抓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__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1500名,实际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名,转移1358人,培训转移率达90.5。20__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20__人,引导性培训4000人,目前已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已认定的10家培训机构正在填写上报项目申请书,项目招投标工作将在近日举行。预计7月上旬可全面启动今年的“阳光工程”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农业局一名副局长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劳动力培训工作,先后下发了《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通知》(邓政[20__]18号)、《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20__—20__年邓州市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邓政办[20__]39号)文件、《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邓政文[20__]37号)文件。制订了《“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从而形成了由农业局牵头,财政、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参与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有培训单位参加的工作现场会,由各单位汇报本月工作进展情况,介绍本单位在培训输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归纳整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订下步规划。在召开现场会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简报,印发给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各乡镇办。

3、强化监控,确保效果。我们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操作规程,实施监控。首先,实行招生汇报制。培训基地每招一个专业或一期新生,必须及时报“阳光工程”办公室,“阳光工程”办公室对招生简章、收费标准、合同等进行审查,对不按规定招生的限期改正;其次,实行月报制。每月月底,培训基地要按时上报培训台帐和就业台帐,同时汇报下步培训

计划,培训措施。第三,实行点名制。培训基地自开学之日起五日内,由“阳光工程”办公室派专人进行点名,每次点名情况都有培训基地负责人签名备案,并以此做为拨付经费的一项重要依据。第四,实行跟踪服务。“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培训基地提供的培训就业台帐,定期进行电话采访,并记录在案。第五,严格奖罚。“阳光工程”办公室规定,对培训基地实行硬性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监控,如培训转移率不低于85,达不到这个指标,按比例扣减补助资金。对于培训转移速度慢的基地在11月上旬调减培训指标,分配给转移培训工作好的基地。

“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邓州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邓州市已把劳务经济列入中心工作之一,“四大家”各抽出一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目前,我市劳务经济专题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市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劳务经济服务中心已经成立,并制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和《邓州市劳动力培训工作方案》。从6月20日开始,全市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劳务经济宣传月活动,可以说,邓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热潮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邓州市财力有限,致使“阳光工程”办公经费落实不足,办公条件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由于“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刚刚起步,管理和培训单位缺乏经验,致使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对象不够准确,培训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等。

(三)下步工作打算

1、以规范操作为重点,加强全过程监管服务,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2、以“阳光工程”为引导带动,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办学力量加入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来,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3、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阳光工程”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使其在劳务经济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掀起邓州劳务经济新热潮。

二、20__年、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及20__年“省委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

20__年以来,我市把”三农“工作当作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20__年“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贯彻活动

邓州市委、市政府对落实“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精心组织,采取得力措施做好贯彻落实工作,20__年、20__年先后两次抽调干部1766人,分别派驻29个乡(镇、办)的578个行政村,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传周”活动。主要负责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宣传落实好“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并发放“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有关宣传资料。二是走访贫困户,并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通过调查研究,制定所包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公路建设规划。

(二)积极落实支农政策,全面兑现惠农政策

为确保国家支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免税和直补政策的落实。为了保证粮食直补发放到户,市政府多次抽调纪检、监察、农负办、农税办等有关人员,分赴全市29个乡镇督促检查落实。20__年降税后,亩均减税25.9元,人均减免42.1元,全市总计减税5800万元;在减税的基础上粮食每亩补助11.18元,全市补贴2489万元;同时,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工作,全市补贴金额达20万元。20__年全省开始免征农业税,我市免除农业税1.35亿元,并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的政策不变。至5月底前,我市粮食补贴资金2508万元已全实到户;又经多方筹集大型农机补贴3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45万元,已全部到位,良种补贴项目已基本得到省农业厅确定,预计补贴500余万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坚持多措并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去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积极谋划思路,制定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培育壮大林、牧、烟、棉为主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优质麦种植已发展到13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林业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林业总面积达47万亩,板材加工企业103家。林业产业化的格局已初现雏形。畜牧、棉花、烟叶等产业均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按照“城乡一体,优势互补,以城带镇(乡)促城”的思路,做强做优做美市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和重要举措来抓,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在鼓励各类人员创办民营企业、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规模项目占地优惠等方面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彻底放开放活。为扶优扶强,我们选择了六和饲料公司等规模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扶持,挂牌保护。四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了送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和“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在全市农口系统抽调百名技术人员分包100个村,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近几年,全市培训绿证学员1.3万人,这些学员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领头人。

(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抓好村村通工程。全市规划村村通油路工程435个行政村1399.99公里。计划今年完成全部路基工程,铺油或修筑水泥路面800公里以上,20__年完成所有遗留任务。目前,全市已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674.909万元,已处理路基1278公里,已修通328.6公里(其中:水泥路178.5公里,沥青路150.1公里)。二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用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旱保1.3万亩,小流域治理60平方公里,节水浇灌1.5万亩,新增除涝5.6万亩,解决人畜吃水1.1万人。三是投资400万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四是实施村村上网工程。全市已发展农村电话11.96万门,57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宽带可接入行政村145个,光纤可覆盖行政村318个,可拨号上网的行政村545个,通过整合广电、电信网络资源,电信、电视、计算机、远程教育四网融合,预计年底可实现村村上网。五是积极发放小额贷款,加大对农民的资金扶持力度。我们积极协调市 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农民“不用请、不用送,只凭一张信用证”,即可申请到小额贷款。到目前,我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支持农户8000户,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资金难问题。

三、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件情况

今年以来,邓州市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和“省委一号”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市委一号”文件,大力推进了邓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狠抓基地建设,形成适度规模

邓州市把搞好生产基地建设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集中精力抓基地、强支柱、兴特色。20__年夏收优质专用小麦135万亩,总产达4.5亿公斤,“双低”油菜17万亩,总产0.25亿公斤,秋播优质专用玉米2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15万亩。种植棉花45万亩(其棉2万亩),花生55万亩,.芝麻10万亩,蔬菜61万亩(其中小椒35万亩,莲菜2万亩),烟叶5万亩,药材4万亩,已发展林地47万亩,其中速生杨树37万亩,畜产品产量达13.87万吨(肉8.5万吨,蛋5.1万吨,奶0.27万吨)。

(二)面向市场,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邓州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当作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全力培植壮大和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主要有南阳金星啤酒有限公司、正兴纺织有限公司、邓州金叶公司、久友面粉有限公司等,扶持其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其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二是大力培育有雏形、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如油料加工企业邓州市永盛油脂公司、饲料加工企业六和饲料有限公司等,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使这些企业扩张规模,增强实力,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三是大力引进新兴龙企业。如彩棉加工的雪阳彩棉有限公司,板材加工的北园胶合板厂、穰东纸业有限公司,新建秸秆发电厂等,这些企业的建立,开辟了邓州市农产品加工新领域。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6

1.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将为农服务工作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并由政府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了气象灾害认证工作,并制作了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展了气象灾害山洪普查项目,获得本县中小河流、山洪沟和地质灾害灾情数据,确定了相应临界阈值。

2、采用多站合一的方式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站建设,目前共建成气象服务站22个,实现全县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率100%,实现乡镇村信息员覆盖率100%,气象信息员均由乡镇领导、村主任或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担任。建立乡镇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3、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手机、互联网、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公共媒体,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发挥气象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在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与当地广电局联合发文,建立了村村通气象信息机制,进一步理顺了气象信息渠道和机制。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深入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服务,与全县所有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乡镇、15个重点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开展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利用手机短信、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电视天气预报、LED显示屏、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各类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近5462人次。加快推进蔬菜病虫害气象适应性防御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2.根据全县农业生产布局,针对县域内种粮大户、油茶、大棚蔬菜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部门、乡镇等,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形式分类开展需求调研,通过对全县“直通式”服务对象的信息收集,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梳理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信息需求,开发出用户直接参与的实用性服务产品:油茶和超级稻,提高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

3.选取县农科所——袁隆平超级稻攻关示范点和县域南部九龙岭镇油茶示范基地,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大棚温湿自动监测系统、预警设施,搭建农业气象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直通式气象信息服务站,分别打造2个集业务培训、科普宣传、资料查阅、专家咨询、农情会商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综合平台。

4.组织专家联盟团队深入田间进行调查共10次,实地指导农民抓住有利天气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保障重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密切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联系。

5.在上级指导下完成安装并应用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并与本局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实现有效对接,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涉农部门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其可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农业务气象服务信息。

6.结合XX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编制了《优质水稻种植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和《特色蔬菜瓜果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水稻播种、移栽、抽穗、扬花、灌浆和特色蔬菜瓜果种植等不同农时和农事活动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

(三)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XX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气象、民政、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建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每年召开1次以上工作会议,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明确各乡镇气象为农服务相关工作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并成立乡镇一级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2.强化部门间共建共享。在上级部门与其他部门合作框架的基础上,气象、民政、水利、国土、林业、交通、农业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或联合印发文件等方式开展合作,实现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网络及技术资源、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并通过县级为农服务机构确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工作联系机制,与县民政局建立气象灾情信息共享机制。与农业、烟草、水利、畜牧等涉农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及时联合开展农田调查、气象为农服务灾害性天气会商,定期联合制作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指导性优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每年12期以上。对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导农民采取科学补救措施。同时,成立气象、农业、林业、水利等多部门技术专家和农民专家组成的涉农专家联盟(农业气象专家咨询委员),负责适时开展全县农业气象的决策咨询和农业气象服务的技术指导。

四、存在问题

1、目前,各类媒介已经普及,无论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取各类资讯包括气象信息的途径很多,缺的是对各类资讯的总结和综合把握。气象部门应当大力开展与涉农部门农技站、水利站、文化站、农业保险、农村金融部门等合作,建立联动机制,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解读、农技指导、防灾减灾、金融保险、气象服务等“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2、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3、各级地方政府尚未建立稳定的气象为农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

4、气象服务产品不丰富,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气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尤其是懂专业的人才匮乏,缺少调查研究和及时掌握农业实时动态,不符合实际。

五、后期打算

   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全面完成三农服务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汇报和沟通,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升级乡镇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优势,继续做好三农专项服务相关工作,深入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开展直通式服务,提升服务效果,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全面完成气象为农服务目标任务。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7

为了加强全民体育锻炼,提高我镇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生活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X镇党委从今年年初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进行全面整修、完善和更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们开展体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党委重视,领导带头

镇党委对全民健身活动高度重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了党政班子会,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专题讨论,研究部署我镇的全民健身活动。二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全民健身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体育场地、设施、健身器材、体育活动开展等具体实施。三是镇党委拿出10多万元专项资金并多方筹措资金对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进行全面整修、完善和添置更新。四是根据县体育局关于全民健身活动方案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比较科学的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全民健身活动的考评细则,明确镇里几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并对考评细则、考评体系及考核办法进行了科学的细化量化,便于阶段性考评和总结,确保了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在全镇营造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浓厚氛围,使得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达到我镇人人都知全民健身活动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我镇党委一是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动员会,强调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二是在镇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村庄主要路口刷写标语口号,让全镇人民时刻不忘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在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伟大意义。三是举行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并对优秀参赛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参与。

三、创新方法,扎实推进

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除按照上级体育部门的要求健全和完善体育设施和场地,开展活动外,还积极探索思路,创新方法,使全民健身活动扎实稳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对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进行全面整修、完善和更新的同时与草坪绿化、园林绿化等相结合,使人们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健康和愉悦的心情。这半年多时间,我们镇对全镇小学运动场进行标准化、合理换整修,并更新近10万元的体育设备和器材,为小学生体育课顺利开展和孩子们进行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镇完中建立一个标准的蓝球场,10多个乒乓球台,还对该校原有的运动场进行绿化式地全面整修、完善和更新;即将在各个行政村、自然村绿化带上安装健身器材和规划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我镇党委特别重视孤寡老人健身强体,党委书记秦一松经常说:“我们拿一部分资金用在老年健身上,他们身体健康了,那么我们不但减轻老人们病痛的折磨,而且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开支。对社会、对人民都是有利的。”今年我们在镇敬老院建设、完善了各种适合老年人运动健身的活动设施和器材;我们镇政府在原有运动场地的基础上马上要安装各种运动设施和健身器材。

二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我镇党委采取定期和不定形式举行各种体育健身竞赛活动,以竞赛活动发扬体育运动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从而把全镇人民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今年3月中旬我镇举行全镇老年秧歌大比武和老年民间武术竞赛,动员广大老年群众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增强他们体魄和丰富他们老年生活。今年4月底,我镇举行喜迎“五一”国际劳动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和拔河比赛,各个行政村、镇政府、镇直各部门各所站都派出代表对踊跃参加,虽然我们竞赛场面没有专业赛事场面正规、宏大,但是广大参赛队员那种认真拼搏,团结协作、顽强竞赛的精神和热闹非凡的场面,不能不让所有观众由衷赞叹。11月底,我镇即将举行XXX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竞赛项目包括田赛、径赛多个运动项目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拔河和象棋等比赛项目。这次运动会以公平、公正、全民参与、增强合作和拼搏精神为宗旨,相信第二届冬季运动会定会促使我镇全民健身活动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市、县委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随着我镇各种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健身器材完善和更新,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会再接再厉,使我镇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8

__县位于__x省东部;下辖24个乡镇、546个行政村,地域面积21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508平方公里,占87%,是个山区大县,耕地面积19600公顷,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总人口81.33万,其中农村居民20.97万户、70.7万人,占88.4%。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是__省的一个欠发达县,曾一度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人均用电量最少、公路密度最低、旅游和水资源最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最差的地方。

截至当前,我县仍有欠发达乡镇20个,其中省级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13个。省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290个,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全县现有低收入农户35639户计90129人,从劳动力状况看,全县低收入农户劳动力37748人,户均1.06人,低于全县农村户均劳动力2.09人;从低收入农户结构看,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共10783户计24727人,人均收入1500—2500元的农户24728户计63061人,五保户294户计373人,低保户2853户计6325人,残疾人数3091人;从区域分布情况看,沿江12个乡镇共11997户计30267人,占该区域总人口的5.7%,26个欠发达乡镇(“361”乡镇)23514户计57521人,占欠发达乡镇总人口的20.7%,其中省重点扶持13个乡镇(“211”乡镇)10437户计25327人。可见我县的新农村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精神,根据“20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力求特色,精心筹划工作载体,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__年,实现生产总值154.49亿元,财政总收入18.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40元(增长17.7%),26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为先,全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1.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第二组长,党委、政府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49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村级层面,我们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进一步健全村级组织网络,切实加强村干部培训,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了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工作体系,切实提升村级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村级主体、全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切实整合人力资源,设立了县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名,并与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效整合,大大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力量。

2.出台扶持政策。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为目标,根据我县提出的“三业提升、二级协调、一城突破”的战略举措,制定出台了《__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新农村星级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合作“三位一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扶贫“滴灌工程”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关于广泛动员工商企业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的

通知》、《关于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若干意见》、《__县农业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五个配套文件》等系列政策文件,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奠定了基础。

3.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方式。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照省、市新农村建设支出统计口径(包括农村教育、交通、医疗、文体广播、社会救济等),三年来我县共投入建设资金30来亿,其中20__年投入10.8亿元。20__年,我县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1.85亿元;未来5年,每年用于“三农”经费支出至少在12亿元以上。二是有效整合资金。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整合扶贫、“十百”工程、星级创建、生态建设等各项涉农资金,每年统筹资金2亿余元,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从今年开始我县将新增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低收入青少年农户创业资金、下山移民宅基地复垦基础设施建设、来料加工等四项专项资金,并投入专项扶贫资金不少于财政年度预算的2%。三是引导社会投入。开展“魅力家园”新农村共建活动,建立工商企业与行政村之间的联系机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纽带,开展以企带村型、互利协作型、基地带动型、经济顾问型、公益捐助型等不同类型进行结对共建,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三年来,共引导236个强企和全县118个贫困村进行结对,每年落实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仅20__年就落实捐助资金1282多万元。

4.营造社会氛围。强化主题活动,扎实开展 “深化学习__x,建设和谐新农村”、“__十大和谐新农村”评选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等,为我县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注重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典型经验,与温州广播电视总台经济科教频道合作协办《聚焦三农》栏目,在县广播电视台建立“乡土乡情”电视专栏,在《今日__》开辟了“建设和谐新农村”专栏,在__网建立“新农民、新风尚、新农村”专题。搭建信息平台,建成了__新农村建设网和__农家乐信息网,刊发了《__新农村》简报,切实增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强基为本,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

1.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庄整治,围绕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十百工程”为龙头,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三年共建设资金总投入3.2亿元,编制村庄总体规划284个,完成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14个,已完成整治的村236个。加速旧村改造步伐,出台《__县旧村改造试点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用地紧张的实际,鼓励沿江乡镇先启动旧村改造工程,目前__x村已启动前期工作。优化农民建房审批服务,推行“审批一条龙”,简化了程序,实行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审批服务承诺制、登记催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大大提高服务审批效能,得到国家建设部高度肯定,20__年以来共核发农民建房审批手续7020件。加强生态建设,__x镇等四个乡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加强绿化示范村建设,通过验收总村数达52个(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40个);富民兴林项目总面积达11389亩,1个乡和4个村通过验收;建成生态公益林65.5万亩,建成比达84.63%。加强康庄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56个行政村共计1260.6公里路基改造和342个行政村共计完成1136公里路面硬化,农村公路通村率达98%,客运班车通达率达71.6%。开展成片连线整治建设,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共完成了山塘除险加固任务31座,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43.83公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84平方公里,改善农民饮用水人数10.63万人,治理规模养殖场26个,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村数35个,建成污水处理工程73个。

2.切实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去年来,新增低保对象1830户3635人,享受低保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59%;提高了低保标准,城镇居民从去年的月人均230元调整到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去的月人均120、130、140元调整到170、180、19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20__年来已支出救助金803万元,救助大病患者890人,人均达9000多元。全面启动农民健康工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共参合61.9万人,参合率为108%,农民健康体检率达80.48%,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85%。改扩、新建中心敬老院10所,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076万元,新增床位344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100%。积极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面,参保率达到88.7%。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13个省级挂钩的贫困帮扶乡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入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行政村广播电视联网数达77个。全面提升农村体育事业,扶持小康体育村79个。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铺设 电信光电缆皮865公里,建立移动基站124个,实现了通讯“村村通”。

3.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列为为民“办好五件实事”的一大内容,切实强化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监管,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继续紧扣我县产业特点和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培训。三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0801名,完成计划的112.5%,其中“专业农民”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6925名,“转业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913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16542名,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5421名,发放各类培训证书27971本,培训发证率为66.6%。开展在外__劳动力培训,共培训1200多人,切实提高劳动就业技能。做好培训后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多次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介会,实现7564名“转业农民”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63.5%。

(三)提升为要,锐意创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之举。

1.着力推进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为龙头,全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根据“特色产业强县”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特色工程,扶持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化基地面积45万亩,推广农业标准化面积62万亩,标准化稻田沟坑养鱼面积1500亩,超额完成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做大做强畜禽、茶叶、蔬菜、水果、田鱼、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二是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7个。认真做好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种子种苗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新增市农业龙头企业7家、上报种子种苗工程项目15个,同时10家企业和12家专业合作社得到市重点扶持。三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开展“金融保险服务送农村”活动,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快推进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组建__县农信担保公司,为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办理贷款共48笔计815万元。四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政策文件,编制完成了全县农家乐发展规划(草案),三年来共评定县级农家乐特色村9个,示范点14个,经营户三星级30家、二星级55家,一星级37家;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49个,参与农户200多户,年营业收入达50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50万人次。

2.创新推行星级创建。“星级新农村”创建活动是我县20__年创新推出的一个“自选动作”,也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载体。我县根据沿江、山区农村差异较大的现状,将全县村庄分为三类参与创建,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将创建成效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划分为五个级别,相应确定补助标准。强化星级创建的再提升(如已创建成功的二星级村居,可以继续创建三星级),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创建,实现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50%以上的村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30%以上的村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建成一批体现我县新农村风貌的、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四星级、五星级新农村。20__年度,全县共评定星级新农村77个,补助资金337万元。今年共有346个开展星级创建(其中申报一星级27个、二星级181个、三星级108个、四星级26个、五星级4个),包括星级提升村34个。今年,我县立足整体推进,又创新推出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对临近的5个以上村进行资源整合、连片创建,并相继启动了__片、__片两个示范片建设。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9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展情况和成绩

1、政府重视,五保政策落实到位。自从年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后,我县、乡镇党政领导及主管部门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高度重视,均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按本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批准的程序对全县五保供养对象进行了登记核实,对登记在册的五保对象,张榜公示,发放《供养证书》,全面落实供养政策。年,市政府将敬老院建设和农村五保应保尽保纳入市级“民生工程”后,县民政局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从年10月起,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金标准由每人年均1620元提高到2000元。

2、经费落实,居住环境有所改善。我县有农村敬老院12所,从年起,县里加大对敬老院建设力度。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拔款100万元资助两个敬老院改扩建。通过改扩建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50以上的有6所。在敬老院里还设有伙食团、活动室,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热水器、桌椅、衣柜、新床、新棉絮等生活和娱乐用品。敬老院对入住对象进行合理组合,编为生产经营组、文艺活动组,院务服务组,形成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改善集中供养环境。

我县民政部门在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同时,极积改善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住房条件,在抓住灾后倒房重建的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住房进行了维修、改造和重建。共投入210余万元,对165户散居五保对象的房屋进行维修,维修房屋313间。

3、部门配合,医疗救助有一定保证。为方便五保对象就医,乡镇政府、民政、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年始,民政部门筹集资金帮助五保供养对象缴纳新农合参合金,使之能享受到新农合补助政策。同时还为五保供养对象积极落实农村医疗救助,不足部分,各乡镇从财政自有经费中给予安排。

4、生产自助,创收提高供养水平。多数敬老院利用现有土地、池塘,种蔬菜,发展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即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提高了敬老院的供养水平。

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偏低。从目前农村五保老人的生存状况看,生活水平普遍偏低,达不到五保条例规定的“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的要求。按《条例》规定,对五保对象应给予粮油、服装等实物和现金供养。据统计,年,县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4086元,而农村五保老人仅靠每月100元的生活保障金来维持生活。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现已难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有的五保老人因支付不起电费,夜间只好点蜡烛、油灯照明。我们在走访中看到,一些部分或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对象,住得是破屋,穿盖的是民政局早年发的救济衣被。“晚上孤灯照孤影,患病无人知,屋漏无人管,穿衣做饭无人帮”,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医疗保障停留在“补”的水平,距离“保”的要求尚远。农村五保绝大多数是年老多病和残疾人,每年医疗支出较常人多得多。虽然农村五保已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但只能报销住院费的70%。郎溪县五保看病门诊费报销比例在20%,日报销最高不超过10元。县里对五保看病门诊费用没有解决。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和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部分医疗资金,但面对大病患者的个人高额费用和整个群体集中支出,绝大多数乡镇财力难以承受。部分五保供养对象,特别是散居对象,有病不敢去治,只能干熬,致使小病拖成大病;住院治疗的,乡镇政府需要花钱请人护理和照料生活,增加乡镇支出,部分乡镇只能把欠医院的治疗费挂帐。

3、散居五保老人居住条件较差且多数人不愿意入住居住条件较好的敬老院。调查发现,分散居住的五保老人都住在古旧房屋子,普遍年久失修,有的墙壁裂缝,屋顶漏雨。据该乡镇、村干部反映,五保老人住危房,村镇无能力解决。现在农村计生二女户和残疾人都享受安居工程政策,但五保政策落实中缺失安居工程安排。走访中还发现散居五保老人不愿入住敬老院的倾向和顾虑:

(1)担心个人财产充公为集体财产不愿入住;

(2)担心路途过远,往返老家辛苦;

(3)从已入住老人获悉老人们入住后因性格、语言、习惯、风俗、信仰差异较大难以相处;

(4)因院内娱乐设施缺乏,而劳动欲望又难以如愿而担心生活寂寞。实际上,乡(镇)政府也不看好敬老院集中供养方式,主要是经费上的困难和民政专干不专的体制性原因。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10

今天,市政府召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会,听取了各县(市、区)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情况和下半年的打算,通报了不久前市政府督查组对全市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督查情况,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增强信心,坚持不懈地抓好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坚持一手抓“非典”预防,一手抓经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和生态环境及小康住宅建设等重点,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种植业继续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草面积,棉花、制种等优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葡萄、啤酒花等区域特色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全市粮经草比例由上年同期的35:58:7调整为今年的25:53:22;草畜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种草面积、规模养殖、设施养殖快速发展,全市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8770户,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60.65万只和17.47万头,同比增长22.4%和11.6%。

二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各级立足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实用技术抓普及,高新技术抓示范,进一步加大了各类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建立了1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科技培训广泛深入,常规技术基本普及,胚胎移植任务全部落实,良种调引力度加大。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各级广开筹资渠道,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上半年乡镇企业开工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已开工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128个,完成投资6191万元,初步落实现有企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6943人,新建项目吸纳安置5232人,已安置3582人,乡镇企业产值、增加值、利润、税金实现了同步增长。

四是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各级以退耕还林还草、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建设、风沙口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0.5万亩,绿色通道382.3公里,建设农田防护林3130.2公里,封滩育林100万亩,均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

五是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全市争取国家和省上列项新建、续建水电基建工程项目28项,落实投资2.9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亿元,至6月底完成投资0.81亿元,绝大部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六是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全面启动。各县市区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和提出的要求,认真筛选确定示范点,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对示范点建设的具体指导,保证了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和顺利推进。今年市政府提出建设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10个300户,实际落实16个点798户,超出计划3个点498户,目前各示范点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图纸审定审批、征地拆迁等各项前期工作,并全部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从督查情况和各县(市、区)汇报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形势比较好,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市政府是满意的。但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下半年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农业结构调整没有大的突破,新兴产业培育步伐缓慢,农民增收思路狭窄,增收帐算的过紧;个别地方落实小康住宅示范点任务的力度不够,建设速度缓慢;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和胚胎移植等新技术在部分县市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建设资金短缺,造成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和龙头项目不能按期开工建设。三是抗旱防汛形势仍很严峻。由于部分河道来水减少,一些乡镇农作物受旱严重,荒滩造林无法保证灌溉。同时据气象部门预报,七、八月份降水偏多三成左右,防汛任务仍很艰巨。四是农资涨价和“非典”影响农民收入增加。今年农膜、农用柴油、化肥等农用物资价格普遍上涨,水价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仅农资涨价全市农民将人均增支66元。突如其来的“非典”,对农产品销售、农民外出打工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关于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下半年,总的要求是,年初确定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抓好正常工作的同时,重点

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

1、切实推进草畜乳业发展。通过近年的实践和最近的研讨,使全市上下对发展草畜乳产业的认识高度一致,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要正确引导,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促进草畜乳产业加快发展。市上计划在金塔召开草畜产业工作会,交流发展草畜产业的思路和经验,安排部署今后草畜产业发展工作,各县市区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切实抓好良种引进繁育、设施规模养殖、胚胎移植等重点措施任务的落实,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要集中抓好大场大户,扩大发展规模,建成一批规模养殖示范小区、示范点和示范户。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防止修建圈舍力度大,调引工作力度小,出现有圈无羊现象;二是要注意机制问题,防止因集体修圈、产权不明晰而造成空圈。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普及配方饲喂、青贮氨化等技术措施,提高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要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双轨”责任制,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严把产地、屠宰、市场、运输检疫关,防止疫病发生流行,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2、下功夫提升日光温室种植水平。要针对目前日光温室生产中存在的推动力度不大、新技术普及率不高、部分温室效益低下、空棚现象比较普遍和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等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抓好温室新建,扩大基地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应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二氧化碳施肥、嫁接育苗等先进适用技术,科学合理安排荐口,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切实抓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抓好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措施,提高菜篮子产品卫生安全水平。市上对今年计划推广的1000座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每棚给予200元的贴息扶持,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各县市区要及早做好组织动员、技术培训和物资准备,夏收后抓紧做好有机质备料,九月份进棚定植,做好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力争完成今年新建计划任务。要采取租赁、拍卖、加强技术指导等项措施,集中力量消除空棚,改造积极改造效益低下的温室,抓好周年生产,切实提高日光温室的效益。年底前市上将对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和消除空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3、多渠道抓好农产品流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今年各类农产品的产销形势,组织加工、流通企业、运销大户和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及早准确地为农户提供信息,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对年初已经签订产销合同或协议的农产品要尽快落实产销合同;对目前还没有订单的农产品,要尽快组织力量外出和通过农产品网络联系客户,落实销路,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三个植棉县市要在做好库存棉花外销的同时,及早着手做好新棉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为外地客户提供方便,搞好服务,为今年全市农产品顺利外销创造条件。要鼓励有流通组织、运销大户扩大经营规模,广泛动员各种经营组织和个人参与农产品流通工作,确保今年农产品都能卖得出,卖出一个好价格,使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

4、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要抓好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并借助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武威会议的契机,继续加大招产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论证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吸纳劳动力强的项目,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

及时捕捉国家投资导向信息,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上报工作,多方疏通渠道,加大争取力度,努力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争取一些好项目、大项目。要进一步做好乡镇企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的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脱离土地,向小城镇集中,确保今年转移1万农村劳动力目标的实现。

5、切实抓好退耕还林的管理工作。退耕还林工作,上半年已完成了退还栽植任务,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管护工作。各级要根据气候和立地条件,安排好灌溉工作,做好病虫害防治,落实各项管护措施,确保成活率达到要求并通过验收。

6、认真搞好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的组织落实力度,扎扎实实地抓好这一工作。各示范点必须严格按照市上提出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对于补助问题,城郊村因征地得到补偿的原则上不再补助,避免出现攀比现象。

7、做好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工作。要抓好新建、续建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质量和进度。继续加大水利项目争取力度,不断改善水利基础条件。敦煌、肃北、阿克塞三县市要积极配合,做好“引哈济党”工程的前期工作。各级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效。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11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乡已建成2个乡级接收站,28个村级接收点,28个村级地面卫星收视点,2个农村中学信息站,各接收点都配备了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各站点设施完备率100%,其中70%的站点运行情况良好。原创:今年以来,80%的站点开展了播放收看活动,收看的内容主要为政治理论学习辅导、学习讲座、专题报告和农村实用技术频道,观看人员主要是乡机关干部和村党员、村干部,共播放78场次,有约5000人次观看。

二、工作方法及措施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以来,我乡认真探索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全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1、加强领导,强化指导。为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具体工作由乡组织办公室负责,同时从乡机关、教辅站、学校再分别明确2名专业技术人员抓乡村党员活动室站点和学校站点的具体日常工作,切实解决乡远程教育有专人办事,有阵地办事等实际问题。乡党委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及技术负责人参加的全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协调或培训会议,对远程教育工作各项任务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对站点建设整改意见、措施、办法等作了细化,进一步强化了各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

2、抓制度建设,搞好督促检查。为促进远教工作管理规范,各站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管理使用同步推进,制定了《终端接收站点使用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终端接收站点设备操作规程》、《终端接收站点工作人员职责》、《终端接收站点学习制度》等制度,做到规范上墙,严格遵照制度执行。乡里还印发了《老砦乡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和统一制作了“三册一簿一志”发送到各站点,对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为抓好远教站点的建管学用,乡镇领导建立了自已的远教联系点,制定了《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检查制度》、《站点资源利用情况定期检查制度》等各项工作督检制度,通过加强对联系点工作的指导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有效促进了各站点设备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站点培训的效果。

3、抓教育培训,增强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我乡着重加强了站点操作管理人员队伍、教育培训辅导队伍、农业技术辅导队伍等“三支队伍”的建设,突出抓好对这“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今年4月就有6名同志参加县委党校远程教育骨干班学习,同时我乡也举办培训班2期以,培训骨干人员60人次。通过培训,我乡远教“三支队伍”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上均有一定的提高。操作技术人员基本达到“三会”要求。在站点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的培训中,各站点采取定期播放与适时播放相结合的措施,制定了播放使用制度,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确定播放内容,灵活组织培训。

4、定时定点,保证质量。为了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的,全乡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时间上定时定点,学习内容上注重“三个贴近”。按照《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的要求,我乡级站点每周一次,村级站点每月两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党政、法律、农技、卫生等知识,并针对群众需求不定期组织学习。为保证教学质量,在“学”方面我们强化“三个贴近”。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二是教学方式上贴近农村现状,农忙时候少学,农闲时候多学;三是在教学组织上贴近农村实际。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需要,增加站点服务功能:把站点办成农民文化夜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室、农业科技学校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等,做到一站多用,充分发挥站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做到典型引路、协会引导、项目带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乡、村干部对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认识不到位,对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学习培训有畏难情绪,对组织教学的宣传发动不够,群众对远程教育不了解、不熟悉,部分站点组织学习培训有应付现象。

2、站点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一些站点设备管理维护和使用不规范,故障及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无法得到技术解决;二是部分站点工作不到位,学习培训不够正常,没有充分发挥站点作用;三是管理技术人员经常变动以至于工作业务不熟且技术水平较低,对正常组织开展播放收看有影响。

3、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课件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供各基层站点自主选择的适合本地需要的课件很有限,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还不大适应,原创:致使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坐不下、听不进、不愿来;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与学习沟通不够,使得一些学校站点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不够正常,如何实现“两不误、两促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三是站点的运行维护经费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保证长期正常运行还存在不少困难。

农村工作汇报材料范文12

自抽调入县新农村办公室工作以来,在领导们的培养和教导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积极进取,加强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所肩负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下面对我半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及思想状态汇报如下:

一、不怕苦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0年8月初,遵从领导安排,我到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作,刚来办公室报到,正赶上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督导考核,我积极投入到迎接考核的准备中去,配合张爱峰主任写好汇报材料,跟随王俊生校长到各乡镇确定考察路线。由于被分配在综合调研组,调研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各类综合性文件、领导讲话以及汇报材料的起草工作,我先后参与了《垦利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垦利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实施方案》、《垦利县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打算》、《垦利县迎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年度考核自查报告》、《垦利县200年度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等几个大型材料的编写和修订,新农村建设简报的编写、印发和各类汇报材料、通知的起草。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任务比较重、经常性加班,但是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给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时刻牢记自己是畜牧局一名抽调干部,自己的形象不但代表着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着畜牧局的形象,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尊敬领导,与同事们和谐相处,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维护好自己和单位的形象。

二、积极配合,完成办公室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工作主要分协调督导、行政管理、典型推动、综合调研等4个小组,既分工明细,又密切配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跟随协调督导组到各乡镇、村进行实地查看,搞好摸底调查,掌握我县新农村建设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汇总形成书面调查报告,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配合典型推动组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我县新农村建设在省市级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其中我们组织编写的《典型引路连片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市级媒体发表后,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推荐到省里;做好值班和各类来文来电的收发、传达,配合行政管理组,完成办公室的各项日常工作。

三、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由于我在新农村办公室工作成绩和良好表现,在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获得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明年的工作中,服从领导安排,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继续搞好统筹兼顾,和各单位、部门搞好协调,干好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但是,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自觉加强学习,丰富自我,提高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