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清明古诗配画

清明古诗配画

时间:2023-05-30 10:15:59

清明古诗配画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1

本课将美术和语文两学科相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已学的水墨画技法表现画面,让学生感受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鼓励学生说说、写写、画画有关春天的古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由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诗配画创作。

三、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感受水墨表现情趣,学习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对水墨能力的运用。

技能: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情感: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配画的创作方法,熟练运用笔墨技巧及传统水墨技法表现诗配画,将二者巧妙结合。

难点:巧用笔墨、表达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PPT、水墨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知识回顾

课前连续播放山水画图片,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尝试了解学生:你画过水墨山水吗?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生:中锋、侧锋的运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

生小练笔,师简单评价。

2.导入古诗

出示一张水墨画,问:你觉得这幅水墨画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生:桃树、竹子、鸭子戏水。

师: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过吗?

生读一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画面表现了诗中哪两句内容?(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温顾前面学习的相关水墨画知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运用水墨画知识,结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给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诗

师: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除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

生:《春晓》《清明》《咏柳》《鸟鸣涧》。

拿出纸,写出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诗句。

师:唐代诗人王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写下了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维古诗《渭城曲》。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

生:柳树、细雨、饮酒的故人。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2.访问艺术家

出示现代画家傅抱石《渭城曲》。

师: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有的惜别之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师:仔细观察,画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师小结技法:中锋勾勒枝条、人物,绿色晕染出柳色、淡墨晕染远山、云雾,突出整首诗的意境。(板书:突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先说说、写写有关春天的古诗。通过欣赏大画家的作品,感受诗的景物描写与画面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及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体会诗配画的意境美。

3.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两幅《绝句》《游园不值》。

师:与大师相比,学生的诗配画又有着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处呢?

学生欣赏,比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运用。

4.教师示范

以古诗《忆江南》为例,示范。

出示古诗,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来表现景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现画面?(浓墨中锋表现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锋表现江边的树,大红和曙红点染桃花,淡墨晕染远山、花青晕染江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之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诗配画表达的诗的意境,教师的示范中将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现,让学生不仅了解诗配画对诗的传递的过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画的构图与章法。

(三)自主表现

给刚刚的古诗配画。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关键的景物表现画面,用熟悉的水墨画技法突出古诗的意境。

(四)评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五)课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画作:在《忆江南》诗配画空白处写下古诗句,让学生注意字句的排列,从右往左书写,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励学生课后也能在画面空白处添加诗句,将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完善作品,体现诗配画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画面相统一,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更加完善作品,真正体现诗配画特有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板书设计

诗配画 水墨画

抓住词句 中锋、侧锋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2

【关键词】 吟诗作画 欣赏 品评 诗画联壁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1-01

“现在的美术课难上,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这是美术教师的普遍反映。这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我想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应该是主要原因。

著名教育学家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趣的情绪。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这个道理教师尽人皆知,但是认真去做的人不是很多。那么,怎么才能“唤醒沉睡的人”呢?我想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精神,打破常规,走出新的路子来。

吟诗作画、欣赏和品评名人诗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只要引导得法,定能引起他们学习美术的情绪,哪有不愿学习诗画的?孩子们在呀呀学语时就学着背唐诗,欣赏各种画册,乐得不忍释手。

基于这种想法,本人在美术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课时:选择李白的《静夜思》和现代歌曲《十五的月亮》。

首先,让学生背诵《静夜思》,然后教师提问,逐步把学生引入诗的境界。

问:这首诗有几个画面?教师引导:李白看到月光如霜似的洁白明亮,感到惊奇,自然想抬头看看,今晚月光怎么这么明亮呢?让学生找出原因。

教师启发:一月之中月亮什么时候最亮?月圆之夜什么时间月光最亮?月光这么美好,李白看到应该是高兴的吧?但他却没有高兴起来。李白的感情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呢?请同学们思考。

教师这里要补充一点常识:我国古代文人常把月圆比喻成全家团圆,月缺(不圆)比喻成家人不全。从“思故乡”三字看来,李白一定是客居外地。

你们知道李白的经历吗?教师补充……明白如话的几句小诗,把学生引入李白月夜赏月思乡的意境之中。学生得到了答案,兴趣盎然。

第一课时的作业:简单勾画出李白望月(服装:大褂,头饰:簪上发髻)。课后欣赏:诗配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并给“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词句)配上画面。

第二课时:通过给诗配画和欣赏诗配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作家老舍先生用自己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请著名画家白石老人给配画。白石老人欣然命笔,画成之后惊动艺坛,此画成为传世佳作,诗画配也传为佳话。

欣赏画作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设计,给老舍的诗句配画。学生的设计大都有山林,山中有泉水,水中伏有青蛙。

然后教师展示白石老人的画作。教师提问:看看画上有没有青蛙?学生找不到青蛙。接着问:为什么不画青蛙?思想敏捷的学生回答:有蝌蚪必有青蛙。接着问:青蛙在哪里呢?有的学生说在树林里,有的说可能藏在潭边的草丛里。教师启发:“蛙声十里出山泉”也就是说在十里之外的山泉中。学生马上想到青蛙一定在小溪的上游十里之外的地方。接着问:青蛙藏在潭边的草丛中行不行?回答:不行,那样就不符合题意的要求了。

教师再引领着进一步探讨,教师问:蛙声从十里之外传来说明了什么?这时引出学生学过的诗句:“蝉鸣山更幽”,加深学生对这一意境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理解以动托静表现手法的妙处。

白石老人理解了老舍先生诗句的意境和内涵,用画面生动地表现出来,诗画相得益彰。白石老人不愧是画坛宗师。所以,我们不论是给诗配画或是欣赏诗画都必须深入下去,去理解诗情画意,读懂或挖掘出诗画的深层涵义,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诗画之美。

布置赏玩题:

1、观赏画家给同志《清平乐 六盘山》一词配的画。

2、阅读李白的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诗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三课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两课时关于诗画联壁的探讨,学生沉睡的兴趣掀起了波澜,产生了向诗画王国进取的热情。这一课安排了古画《深山藏古寺》和贾岛的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学生先背诵诗句,然后要求学生给诗配画。根据学生的设计,教师可在黑板上粗线条的勾勒出画面:画的上面是重叠的山峰,画的中间是云雾缭绕茫茫一片,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腰。画面是山峦相连古木参天,山间小道曲曲折折在林中湮没。小道上一僧人主张向深山走去。

接下来师生共同找出学生画的画与古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先研究古画:古画的画题是“深山藏古寺”。怎么能知道深山中一定有寺呢?画家为什么把古寺藏起来呢?这个问题学生不易回答。教师可以从另一角度启发学生去思考。突破难点。

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出发,我把古诗和画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欣赏探讨,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沉默打瞌睡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向我主动请教的多了,连语文课老师都醋意大发的开玩笑,说我“侵占”了他们的领地。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激趣

在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浸淫,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我们又如何能在短期内并有效地教学古诗,关键还得从“趣”字入手,并紧扣“趣”字,创设相当的情境,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古诗的自觉习惯,自然古诗之韵如诗曰:“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一、诗画结合,培养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

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的是静景:明亮的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照进了松林,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淌。寥寥十个字,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净、自然、和谐的山水图。为了让学生眼中有此美景,我们可以出示画家为我们准备的教学挂图,或也用寥寥几笔来勾勒夜空的明月、错落有致的松树、清澈见底的流泉、洁净可爱的石头等,再现诗人眼中秋夜的静穆,让孩子们在一幅优美的简笔画前,忘掉尘世的纷争与喧嚣,使心灵得到净化。

二、点化诗词中的音乐美,让学生从听觉上感觉诗意

教学中,借助音乐能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设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古诗。许多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都会选用适当的乐曲让孩子们进行配乐吟诵,或悲或喜,或沉缓或轻快,在乐曲声中去感知诗中之形象,体会作者之情感,感悟诗中之理趣。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有的教师配以轻音乐,其中掺有“沙沙”春雨、“咝咝”微风、“丁冬丁冬”的流泉,还伴有几声清脆的蛙鸣声等,把诗中静谧、清新的氛围衬托得很分明,体现了诗人夜居草堂,欣喜惬意的心情。

三、用朗读感悟造就古诗词情境之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字字珠玑,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一) 把握停顿,感受古诗的节奏美。绝句和律诗因其本身的书写规范,蕴涵相对固定的节奏感,因而在教学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确并把握停顿。

(二) 熟读成诵,感悟古诗的韵律美。古诗的教学切忌重传授,轻感悟;切忌重讲解,轻朗读。而应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感悟诗的和谐韵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

(三) 词曲相映,整体感悟。无论是古调还是今曲,无论是通俗还是戏曲,许多优秀古诗词都有相关的曲调相衬,且有当红影视剧明星表演或演唱,这也为孩子们朗读感悟古诗创设了许多条件。如香港歌后王菲演唱的[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内地歌手毛宁演唱的[唐]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改编曲,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演唱的[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和[唐]自居易的《离离原上草》、[唐]孟郊的《 游子吟》、 [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真是名诗成就名曲,名曲促进古诗的学习。

四、用品味意境提升诗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4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学思想;形成与发展

1引言

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多数被用作达官贵人的私邸,在生活性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欣赏价值。当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多是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被设置为旅游景点,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被视作艺术的瑰宝,其所表现出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于美的认知及在生活中对于此种价值的追求。通过对古典园林中艺术美学思想的具体分析,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古典园林的欣赏认可、对美的价值的学习,也有助于我国园林艺术的后续发展。本文则主要阐述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书画与园林美契合之美[1]。

2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2.1儒家“仁爱”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儒家作为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之一,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也极大。孔子、孟子所主张的“仁爱”思想体现在园林中即注重人心的感受,一切事物要“尽善尽美”,园林景色既要充满美感,也要能对人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引导[2]。孔子认为的“君子比德”,“仁义礼智信”,无一不潜移默化影响园林的整体结构规划,如中国文人对于松竹梅的偏爱,包括园林中多数“石”的设置,都在表明文人对于以物体现自己内心的“德”,表现自己正直清高、刚正不阿的品格。《论语》中“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上不与天地同流”属于早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追求,也逐渐影响到日常生活中园林的设置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2.2道家“自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家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景色的契合度。老子留下《道德经》,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体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出世”思想与儒家“入世”思想差异较大,却在园林艺术中得到了统一。许多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让他们在道家“崇尚自然、追求无为”思想的影响下选择了避世,开始寄情于山水,将自身艺术美学思想融入到居住的园林中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园林中引入更多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其空间、色彩、结构的设置,以微缩山水为主体、动植物为点缀造就浑然一体的自然美景,来追求“天人合一”的效果。同时,道家主张的阴阳学说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更进一步推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体现了古典园林所代表的美学价值。

2.3佛教“无相”观念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被当时人民所接受,“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足以体现当时的寺庙建筑之多,其美学思想也逐渐传播开来。佛教与儒家有相似之处,以小我成就大我、心的感知的重要性,主张“心识”、“无相”,讲求“美由心造,心融万有”,园林艺术在此影响下更加主张意境的创设。园林建筑在与自然景物融合之中加入“留白”的概念,即对“无相之象”的空的追求,避免设置繁杂的景色布置,利用部分的留白来制造一种整体的意境,如长廊墙壁上小窗的设计、湖边孤零石头的安排,更助于用心来感知其美感。

3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华诗词不仅占据了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在园林艺术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系统来看,中国山水诗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其所构建的意境不同,在园林中的体现也不同。婉约派主张一种委婉含蓄、深思缜密的意境表达,“小桥流水人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红藕香残玉簟秋”表现出一种“柔”的美,如园林中小桥流水的设置。豪放派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大气、磅礴之感,“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体现在园林中则是一种整体粗犷、蓬勃的状态,如奇林怪石的穿插[3]。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极少全部应用某种价值,而是取各处之长来促进整体建设,而古典园林所体现出中诗词美感就是整体融合的“刚柔并济”之美。园林的设计会有小桥流水和石块的穿插,花鸟鱼为“柔”,石雕、石块的布置又为整体添上一份“刚”。古典园林通常以牌匾、楹联来与景色相配,如苏州的“月到风来亭”,使人先入为主产生一种主体意识,随之感受到月明、风清的雅致,更添诗情画意。楹联往往与牌匾相配对,将其放置园门旁或园中亭台楼榭的柱子上,内容大多对称、工整、意境雅致,是园林艺术中诗词的另一种体现。将诗文与景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常常对景联诗,以景对诗,以诗应景,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4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传统书画艺术是两种相互并进的艺术,书画以景色为基础进行的创作,而书画作品中蕴藏的美感又进而提高人造园林的欣赏价值。中国文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园林作为一种默声的诗画,融入了较强的诗情画意,中国书画所体现的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景色感知的影响。(1)传统书画艺术讲求留白和整体意境,尤其是中国水墨山水画,黑墨白纸的强烈对比、大片的留白展现深远的意境,书法也是如此,横竖之间的空白更好地体现字体的整体结构美。园林在构建立意之时也是如此,以具体的空间布置来仿照山水的意境,设置大片的留白避免让人审美疲劳、引发回有余味的感受[4]。园林的设计就如同书画家在创造作品之时的思考,讲求虚实、收放、高低,以具体的景色或画面、线条来构建整体的美感,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其中山水韵味无穷无尽。(2)两种艺术的内部联系也颇为相似。南宋时期山水画艺术达到巅峰,绘画更加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以南宋时期出名的《溪山清远图卷》为例,以树木丛林为起点,寺院隐于其中,小桥联系起楼阁与山水,从阁的角度来看,水天相接,船帆点点,接着山峰迎面扑来,险峰几乎与水面相接,一转笔便是海阔天空,景物舒朗。其间以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构建整体的深远意境,树木、楼阁、山水浑然一体,点面结合。园林建设也是如此,如滕王阁、岳阳楼的建设,依山傍水,都给人一种建筑与景色合为一体之感,建筑为点,山水为面,两者相互配合,发挥出更大的欣赏价值。园林中经常采用这种借镜、移景的方法,从点开始达到面的布局,点有点的独特美,面有面的大意境。借用书画的理论来建设园林,能够将园林的空间安排更为合理,各部分独立可赏,化为一体又不觉得突兀,艺术价值又得以提升[5,6]。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5

他们不爱学古诗词,究其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古诗词自身造成的,它含蓄隐晦,学生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古诗词教学变成了古诗知识的教学、分析,古诗文作品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产生了厌恶、反感、继而排斥、甚至逃避。

那么教学中如何改观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身临其境、想象驰骋,时刻处于一种新鲜享受的学习感觉中呢?我认为情境创设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诗词魅力之所在外,巧创情境,继而总结提炼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古诗词情境创设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书画描绘情境

古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以图配文,可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到美的认识。例如,教学《小池》时,我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欲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再如,学习《浪淘沙》这首词,学生们很容易根据“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在头脑中形成一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狂风劲吹,浪涛滚滚如同来自天涯的情境,一下子就明白了“如今直上银河去,通到牵牛织女家”这句诗的意境。此时,我见机引导孩子们根据诗意,合情合理的为诗配画,并比试谁画的好,这时,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他们简单的几笔就画出了黄河与天相接,似从天将的意境。据此,学生马上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这样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和情境,同时提高了学生学诗的兴趣。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得理解将会是笼统的,模糊的。老师如果大胆尝试让学生据诗作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得“诗”与“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配乐展现情境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能显示这种音韵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品读古诗文时适当的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想象,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使禁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地融为一体,在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亚力士多德说过我:“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音乐与想象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共鸣。如我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或生动形象的课件,把诗句放在画面中,让学生结合诗境,诗情诵读,再配以古筝曲《渔舟唱晚》,舒缓甜美的乐曲让学生感受到田园气息的闲适和芬芳,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是的意境。再如学习《望洞庭》一诗,很多孩子会把它自然地套进《蒙古小夜曲》中唱一唱。把课文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优美的意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赏析诗歌的意境,从而培养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情投入,气氛活泼愉悦,在歌声中轻松地掌握了这首诗。

三、表演体悟情境

有的古诗简洁地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交往,教学这类古诗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境并扮演角色演出课本剧。如课本剧表演《示儿》(在阅读,理解《示儿》全诗大意的前提下,我展开了如下环节的教学。)

师:陆游马上就要离开人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回望至今仍在金人铁蹄下的家乡,再看看毫无斗志的南宋朝廷,心中自是另一番滋味。想一想,陆游在临终前会和他的家人说点什么呢?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呀?

(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陆游、儿子、旁观者。)

陆游:(痛苦、有气无力、无奈地)对于一个快要死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可留恋可挂牵的了。但唯一令我万般心痛的是,我们的祖国迟迟得不到统一。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正在受难,我却行将就木,无能为力。唉……

儿子:父亲,您别难过,您虽然无法驰骋疆场,但您以笔为刀,以诗为箭,唤醒了多少麻木的心灵,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勇杀敌。

陆游:(忧愤、哀伤地)我是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我的心痛啊!又怎能安心闭上双眼,儿啊,身强体健,一定要为祖国的统一出力。

儿子:(低沉而坚定地)父亲,我定会向您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投身到抗金的队伍中去,为祖国的统一贡献自己的一切。

陆游:(饱含爱国热情)我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待祖国统一了,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啊!(学生饱含深情地吟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看到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点什么呢?

学生:可悲可叹!陆游空有满腹才华,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真是朝廷的不幸啊!

我们看学生在一个生动、可感可触的具体情境中,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且情感受到了净化和熏陶。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得到了融合和有机的统一。

再如,还有的古诗词可进行个体的手语表演,教学《鹅》时,我让学生伸出手臂做成鹅脖子,五指捏拢做成鹅头,然后弯曲手臂,手指斜指上方张合表示歌唱。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语表演,很快理解了"曲项向歌",然后继续让学生表演"浮""拨",学生边演边背,很快背熟了这首诗。还有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我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情境再现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演起来惟妙惟肖。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6

一、明诗意,练诵读

要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欣赏到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就必须让他们反复地读,在熟读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涵,即字词的意思,这是感受、体会、欣赏古诗的基础。譬如,教学《咏柳》一诗时,我就先让学生反复读全诗,通过多种形式读,至少要学生读五遍,然后再找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作为重点理解。在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时,我引导学生弄清:“碧玉”指绿色的玉,“妆成”是打扮。“一树高”的词序对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诗人想说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树呢?”有的学生马上答道:“这是一颗高高的树”。我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把“一树高”几个字的次序调换为“一高树”,这样整个句子可解释为:“像是用绿色的玉打扮成的一棵高高的柳树。”在理解了词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这一过程是把简洁凝练的诗的语言转换成详尽明了的一般语言的过程。古诗教学尤其应讲究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进一步感悟、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例如,指导学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我让学生把全句诗分为三个节拍,即“飞流/直下/三千尺”和三个音部。同时,引导学生读“飞”时声音要高昂,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的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到低的坠落感;而读“三千尺”时则放慢节奏,以体会落差之大。有声有色的诵读,可使小学生获得形象鲜明的感受。再如指导读《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时,第一句虽然没有问号,但是个自问句,第二句是个答句。这一问一答,非常绝妙,所以再让读第一句时,学生要读出自问的语气,突出了“谁”字的读音,第二句读出了巧妙的回答的语气。这样,学生在读的时候就能体会出作者独特的想象。

二、想画面,赏意境

1.想象画面赏意境

如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急速下来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再想象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度直泻而下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从而体会“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2.配画想象意境

教学古诗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欣赏古诗的意境美,我采用了给古诗配简笔画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我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配了画;后两句诗的意思也包含在了这两句诗之中。在教学《咏柳》一诗时,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配了画,等等。通过给古诗配简笔画的方法,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感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美。

3.想象漫画赏意境

在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了诗的意思,体会、感悟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欣赏了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美之后,我再让学生观看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图像,创设一种假想旅游的情境,让学生有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的感觉。这一情境的创设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和谐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此时,我趁机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以进一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7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谈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意境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歌唱旋律的高低快慢,线条的流动与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均来源于歌词,但与歌词又不完全等同,它是作曲家在精美歌词的基础上,运用娴熟的作曲技巧,给予歌词以浓郁深厚的情感,让这些传世歌词以不同方式完美地再现与升华,让韵味和内涵在音乐中获得展示。古典诗词歌曲往往都有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必须与歌唱部分一起配合,一起演绎,最终完成适应歌曲相关内容的表演。所以,它不仅仅只是渲染气氛,也刻画和补充了整体形象、展示不同层次的环境与空间,而且起着与歌者对话交流、揭示内心、洗涤和净化心灵等多种复杂而又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诗”、“乐”、“画”意境互相融合的独特性,充分表明了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特性。对“诗”、“乐”、“画”进行意境探究,这将成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必然环节,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能够达到更高艺术境界的核心所在。

(一)“诗”之意境探求纵观文学,诗词里通常是通过语言的行色描述来实现对意境的刻画,表演者可通过丰富的想像,从诗词的字里行间的分析体会到意境的真实蕴含。因此,从诗词文学内涵出发,凭借丰富的想像,把诗词所要极力表现的意境进行连续式的画面想像。在舞台表现过程中,对假设情景的运用更加娴熟。对于表演者本身而言,只有自己有了深刻的感悟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对作品所蕴涵的深层内涵进行深刻领会,才能在艺术表演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唯妙唯肖。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中的歌词是唐代着名诗人张继的诗。诗歌描绘的是一个秋晚,在苏州城外一处枫桥,诗人心怀旅愁,却深深被江南水乡迷人,优美的秋夜所吸引,他触景生情,刹那间领略到如此情味隽永的意境,于是撰写了这一意境清远的诗。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恰好就是深秋夜半景物的真实写照。其表露的意象为: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在半夜的时候便己经沉落,于是那时的天空只剩下了一道道灰蒙蒙的光影。这时候树上栖身的鸟儿由于月落时分光线强弱的变化,被惊而鸣叫,从而给这寂静的秋夜带来些许声响,诗人这静中写动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所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部都体现在这七个字之中。通过这样的描绘,在特定的秋夜,刻画出凄清深幽的氛围,和正处于孤苦愁旅中的作者,那夜,那人,那愁绪,完美地统一。

(二)“乐”之意境探求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表演者能够从听觉这一方面如实地感受以及获得意境。诚然,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音乐”所刻画的意境与“诗词”所刻画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在相同意境的刻画、表达上,表演者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思考、领悟到其意境内涵。并且,音乐能够在诗词刻画意境所蕴含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表演者能够通过音乐的传达方式来获取比较多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能够运用其所特有的表达、理解方式,为表演者给予了其它领悟作品意境方式的契机。举个例子,若是运用不同的调式色彩、和声,可以造成不同的音响效果,要是应用旋律线条的上行、下行模进就能营造不同的情绪表现手法等等。所以,表演者从“乐”之境界来探讨和把握意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表明了表演者想要获得与作品所表现一致的意境效果,就必须设身处地,用音色去调整,用情绪去渲染。中国音乐学院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在自己的中国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唱《枫桥夜泊》时,她咬字清晰、纯净,将声音控制在冷静、平稳的基调上,极少出现颤音,将夜的静谧、月的清冷、光与影的交织随着旋律的起伏和谐的融入声音的表现中,用完美的嗓音与娴熟的控制技巧将这此曲的意境与内涵演唱的入情入理,叫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每一句的咬字与拖腔上,她都是以渐弱的技巧控制声音,直至听众听不见,仿佛还有余音在耳际缭绕,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天”、“眠”、“船”几个字的拖腔处理上,她采用半声慢颤音的演唱法,模仿出寒山寺钟声的回音,营造出了寒山寺清冷、寂静的夜景,“姑苏”二字用模仿萧的音色“吹”出,听起来空灵、落寞,将游子清寂、廖寞的心理“吹”入了听众的耳中,即使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最高音上,吴碧霞都是有控制地唱出最强音,而后将声音唱平稳,将情绪引入到尾声部分,仿佛船舶离岸,桨声效乃,愈行愈远。正好像那些音乐家所说的一样,音乐家的想像力越是丰富,则对事物的感知越是敏感,自然,他的作品也就越能感染人,感动人。由于在诗、乐之意境的探究下,使表演者在视觉和听觉的运用下,相互感知、配合、协调,极大丰富了艺术的创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使艺术表演很自然地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画”之意境探求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这一特点中,“画”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在表演过程中,想像“画”的多少,也就决定了艺术所能表现程度的深浅。因此,表演又需要以美术的学科角度,来观察、分析、探究,充分运用想像,从绘画要依靠视觉来表现意境的这一特点中获取借鉴价值和意义,把作品诊释得更加真切、生动、鲜明、富有形象。这首艺术歌曲中歌词描绘的前幅画面用14个字表达了6种景象,而后面一幅画面却仅仅说明了一件事,即:夜半钟声。寒山寺,这如醒酬灌顶的钟声,在凄清的氛围里,显得格外鲜明。前面画面的描绘尽管己经从许多方面对夜泊枫桥的景色特征进行了表达,但却不能完全表露它的神韵。在这暗暗的夜里,听觉己成为人对外界景象事物感受、领会的首位。因此,此时的静夜钟声让诗人印象深刻。这又将是一个虚实相生、动静搭配、远、近景彼此结合的描法,从而使“夜半钟声”不但对夜的静谧进行衬托,而且还对夜的清寥和深永进行了揭示,诗人那种不能言传的感受都在这画面之中。从上述中我们得知,“乐”在表现意境时等同于“诗”之表现意境。同理,“画”在表现意境时等同与“诗歌”、“音乐”之表现意境。因为绘画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与“诗歌”、“音乐”相比较,表现意境时更为直观而富有色彩和感官,事实上,领悟诗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其实就是把文字、音乐,通过想像等转化为视觉因素,给人以体悟、意会。不妨把这视觉艺术能够刻画意境的特点,将它恰当地运用到表演者身上,再去理解“诗”与“乐”所刻画的意境,这势必使得表演者对作品的意境会有更加全面、深刻、明细的把握与认识,这也正是中国艺术歌曲“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特点的希冀与要求。比方说,对作品里蕴涵的画面进行想像,领悟出表达意境的虚实相生以及对比呼应,则对处理作品的层次有直接的启发作用。一幅画中蕴涵“虚”的东西,通常我们能够给予更多的想像,会构建出更多的艺术容量。自然,可以运用这一想像,到音乐领域里去,成为处理作品的上好手法,如果作品层次的高低是通过作品中表现出的高潮、快慢、强弱等来体现的话,通过想像的对比,孰高孰低,一览无余。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画”之意境想像,积极探寻、领会在歌曲中歌词所描绘场景的画面层次想像和音乐表现层次的画面想像,这样一来,才能够正确地把握情绪的跌宕起伏,调节声音的抑扬顿挫。毕竟,艺术是互通的,相关联的。各门艺术创作时所进行的想像,所蕴涵的其他艺术创作的因素越多,就越能表现出自身的优势。例如,在吴碧霞演唱的《枫桥夜泊》中,无论是音乐伴奏还是演唱者,都极具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音乐想象力,歌曲的开头部分,前奏音乐就己经将全曲的情感基调定下来了,随着音乐的起伏与深入,演唱者与伴奏完美配合,仿佛将一幅幅水墨画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在每一句的尾音上,演唱者与伴奏采用了诗歌和绘画中“虚实相生”手法,演唱者将声音渐弱处理后,钢琴伴奏模仿古筝的音色及时填入,以伴奏音乐来叙述“言之不尽”的内容,让诗的意境更加充分的展现,使画面感得以延续。

“诗”“乐”“画”意境的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除具有“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特点外,语音特点,以及民族化的音乐等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文化的特点中深层次挖掘出语言、音乐、绘画的最深层面的意境特点,也就是“诗”、“乐”、“画”意境相融,且三位一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个特点不重要,只是本文的论述中没有专门和重点涉及。但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在实际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中,表演者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全面、整体、综合把握,这才能确保表演获得堪称完美的艺术效果。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8

关键词:古典诗词;小学语文;课堂增色

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等古典诗词时,倘若我们能够引导、指导学生对其进行诵读、吟咏、品鉴或二度创作,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得最真切的情美、景美、形象美等审美体验,就可以拉近与古代诗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顺利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在远古远逝的诗人美丽灵魂中接受美好品格、美好情操的陶冶,在远古远逝的诗人描绘的美丽风光、塑造的美好形象、抒写的美好情感、营造的优美意境中获得诸多愉悦的审美体验,从而为我们构建精彩的小学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一、美视美听,吟诵华章

鉴于我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古典诗词是合乐歌咏的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的音乐作品之缘故,也鉴于新课改理念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缘故,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等古典诗词时,我们应该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情景进行课前导入,引导学生在仔细聆听、高声诵读、细读深品中逐步掌握诵读、品鉴陆游的《游山西村》等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等基本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诸多美学特质的能力与水平。

比如,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从网络下载的古诗配乐朗诵的陆游《游山西村》音画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当学生在视听过程中通过仔细聆听、品味这首古典诗词的节奏、感悟这首古典诗词的音韵、旋律等美学特质后,再引导学生明白:中国的古典诗词均具有鲜明的节奏与严格的韵律。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诗,每句话七个字共四个朗读节奏:“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古典诗词的韵脚为第二和第四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豚”和“村”。其中,古典诗词第一句句末一字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比如,《游山西村》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浑”是入韵的,与“豚”“村”一样押的是“un”韵。为了强化学生对《游山西村》节奏美、音韵美的感知与体味,我再次播放了陆游的《游山西村》配乐朗诵音画视频供学生观摩学习。结果在《游山西村》配乐朗诵音画视频中名家激情导读的感染下,教室里响起了全班学生抑扬顿挫诵读《游山西村》的朗朗书声。不用说,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诵读的行列中了。

二、品鉴意境,再度创作

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指作者的主观感受与外界景物融合而成的、用文字符号描绘出来的生动画面。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通过运用凝练精美的文笔,紧扣文题“游”字铺展,不仅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画,还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时因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而迷路的感受刻画得活灵活现。教学时,只要我们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我们课前精心制作的与《游山西村》内容相匹配的、表现农村迷人田园风光的PPT幻灯片,学生就可以在这充满恬淡、闲适、美丽的田园风光视听盛宴中品鉴到作者在诗歌中描绘的田园风情,还可以在此鉴赏过程中体味蕴含于其中的浓浓诗意美。

比如,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我将诗中所营造的山西村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画面制成精美的PPT并配上班得瑞的轻音乐《寂静山林》为背景音乐。当学生听读完配音朗诵《游山西村》后,我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PPT播放给学生鉴赏,并引导学生边视听边吟咏课这首诗。之后,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或者富有激情的画笔重现陆游《游山西村》中描绘的画面,并将其再创作作品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对于文笔或绘画特别优秀者,我给予表扬与鼓励。

三、纵横勾连,拓展视野

纵横勾连就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依据课堂阅读文本的题材、文题、内容、作者、风格、意境等选择与之相关联的古典诗词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在比较阅读中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堂阅读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扩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范畴,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水平与能力。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田园诗,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之与陆游的爱国主义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进行比较阅读,说说其主题的不同;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名篇《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进行比较阅读,谈谈两首诗营造的田园山水意境有何异同,诗中所刻画的农家主人公对待客人的态度有何异同,诗歌的艺术构思有何异同。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进行比较阅读,谈谈二者各阐述了怎样的哲理,这些哲理对我们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的健康发展有哪些启发作用等。事实证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比较鉴赏,学生会有效加深对陆游《游山西村》的形式、内容、主题、意境、哲理等的理解与感悟。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9

关键词:小学低段 古诗词 意会阅读 模糊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54-01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诵读古诗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学习目标。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刚刚接触到文字的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藏着的美,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无疑是对低年级语文教师的一项严峻“挑战”。

陶渊明有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废寝忘食”,为什么不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加以借鉴和学习呢?古人讲究“不求甚解”,是为了保全文章的整体美、韵律美。所以古诗词的学习完全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笔者想,在低段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如果也能多几次“不求甚解”,多留给学生反复吟诵的时间,也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1 立足全诗,欣赏意境,整体意会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学习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而意境具有形象性,在诗歌的意境中,形象是基础,它亲切可感。所以我们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意会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直觉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把诗意解释出来,这种理解含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并非是摸不着头脑,而是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这种“雾里看花”的方式可能要比那一览无余地说白更能达到理想的理解境地。

语言意会法。 教师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既能把学生的思绪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又能让学生从教师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是再学习最大的资源库,教学中启发孩子巧妙联系自己的生活记忆,孩子们从教师、学生的描述中唤醒对夏天的记忆。利用以往夏天的趣事为依托,奠定起夏日真美的情感基础,顺理成章地进入夏天这个美好的情境中,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

绘画意会法。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感受诗的意境。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及山歌的回荡后,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又如在教学《草》时,笔者采用全诗配画的方法,让学生给每一句诗配上一幅画,使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学生也在配画过程中直观地理解诗意。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

想象意会法。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要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意境,须发挥想象。”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

吟诵意会法。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渗透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吟诵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诗的真味。曾听过一位教师教学《村居》,没有复杂的教学设计,只准备了一首美如春花的古典音乐,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互读、男女生对读、配图诵读。以读代讲,不但省去了烦琐的分析,而且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吟诵时间。学生在轻轻的音乐声中,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感受着文字的美。在古诗教学中提倡“意会阅读”――“不求甚解”,其实是将更多的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欣赏,享受古诗文的优美韵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 淡化讲解,模糊解读,朦胧才美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10

    歌唱旋律的高低快慢,线条的流动与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均来源于歌词,但与歌词又不完全等同,它是作曲家在精美歌词的基础上,运用娴熟的作曲技巧,给予歌词以浓郁深厚的情感,让这些传世歌词以不同方式完美地再现与升华,让韵味和内涵在音乐中获得展示。古典诗词歌曲往往都有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必须与歌唱部分一起配合,一起演绎,最终完成适应歌曲相关内容的表演。所以,它不仅仅只是渲染气氛,也刻画和补充了整体形象、展示不同层次的环境与空间,而且起着与歌者对话交流、揭示内心、洗涤和净化心灵等多种复杂而又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诗”、“乐”、“画”意境互相融合的独特性,充分表明了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特性。对“诗”、“乐”、“画”进行意境探究,这将成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必然环节,是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能够达到更高艺术境界的核心所在。

    (一)“诗”之意境探求纵观文学,诗词里通常是通过语言的行色描述来实现对意境的刻画,表演者可通过丰富的想像,从诗词的字里行间的分析体会到意境的真实蕴含。因此,从诗词文学内涵出发,凭借丰富的想像,把诗词所要极力表现的意境进行连续式的画面想像。在舞台表现过程中,对假设情景的运用更加娴熟。对于表演者本身而言,只有自己有了深刻的感悟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对作品所蕴涵的深层内涵进行深刻领会,才能在艺术表演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唯妙唯肖。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中的歌词是唐代着名诗人张继的诗。诗歌描绘的是一个秋晚,在苏州城外一处枫桥,诗人心怀旅愁,却深深被江南水乡迷人,优美的秋夜所吸引,他触景生情,刹那间领略到如此情味隽永的意境,于是撰写了这一意境清远的诗。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恰好就是深秋夜半景物的真实写照。其表露的意象为: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在半夜的时候便己经沉落,于是那时的天空只剩下了一道道灰蒙蒙的光影。这时候树上栖身的鸟儿由于月落时分光线强弱的变化,被惊而鸣叫,从而给这寂静的秋夜带来些许声响,诗人这静中写动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所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部都体现在这七个字之中。通过这样的描绘,在特定的秋夜,刻画出凄清深幽的氛围,和正处于孤苦愁旅中的作者,那夜,那人,那愁绪,完美地统一。

    (二)“乐”之意境探求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进行探讨,表演者能够从听觉这一方面如实地感受以及获得意境。诚然,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中“音乐”所刻画的意境与“诗词”所刻画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在相同意境的刻画、表达上,表演者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思考、领悟到其意境内涵。并且,音乐能够在诗词刻画意境所蕴含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表演者能够通过音乐的传达方式来获取比较多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能够运用其所特有的表达、理解方式,为表演者给予了其它领悟作品意境方式的契机。举个例子,若是运用不同的调式色彩、和声,可以造成不同的音响效果,要是应用旋律线条的上行、下行模进就能营造不同的情绪表现手法等等。所以,表演者从“乐”之境界来探讨和把握意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表明了表演者想要获得与作品所表现一致的意境效果,就必须设身处地,用音色去调整,用情绪去渲染。中国音乐学院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在自己的中国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演唱《枫桥夜泊》时,她咬字清晰、纯净,将声音控制在冷静、平稳的基调上,极少出现颤音,将夜的静谧、月的清冷、光与影的交织随着旋律的起伏和谐的融入声音的表现中,用完美的嗓音与娴熟的控制技巧将这此曲的意境与内涵演唱的入情入理,叫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每一句的咬字与拖腔上,她都是以渐弱的技巧控制声音,直至听众听不见,仿佛还有余音在耳际缭绕,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天”、“眠”、“船”几个字的拖腔处理上,她采用半声慢颤音的演唱法,模仿出寒山寺钟声的回音,营造出了寒山寺清冷、寂静的夜景,“姑苏”二字用模仿萧的音色“吹”出,听起来空灵、落寞,将游子清寂、廖寞的心理“吹”入了听众的耳中,即使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最高音上,吴碧霞都是有控制地唱出最强音,而后将声音唱平稳,将情绪引入到尾声部分,仿佛船舶离岸,桨声效乃,愈行愈远。正好像那些音乐家所说的一样,音乐家的想像力越是丰富,则对事物的感知越是敏感,自然,他的作品也就越能感染人,感动人。由于在诗、乐之意境的探究下,使表演者在视觉和听觉的运用下,相互感知、配合、协调,极大丰富了艺术的创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使艺术表演很自然地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画”之意境探求在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这一特点中,“画”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在表演过程中,想像“画”的多少,也就决定了艺术所能表现程度的深浅。因此,表演又需要以美术的学科角度,来观察、分析、探究,充分运用想像,从绘画要依靠视觉来表现意境的这一特点中获取借鉴价值和意义,把作品诊释得更加真切、生动、鲜明、富有形象。这首艺术歌曲中歌词描绘的前幅画面用14个字表达了6种景象,而后面一幅画面却仅仅说明了一件事,即:夜半钟声。寒山寺,这如醒酬灌顶的钟声,在凄清的氛围里,显得格外鲜明。前面画面的描绘尽管己经从许多方面对夜泊枫桥的景色特征进行了表达,但却不能完全表露它的神韵。在这暗暗的夜里,听觉己成为人对外界景象事物感受、领会的首位。因此,此时的静夜钟声让诗人印象深刻。这又将是一个虚实相生、动静搭配、远、近景彼此结合的描法,从而使“夜半钟声”不但对夜的静谧进行衬托,而且还对夜的清寥和深永进行了揭示,诗人那种不能言传的感受都在这画面之中。从上述中我们得知,“乐”在表现意境时等同于“诗”之表现意境。同理,“画”在表现意境时等同与“诗歌”、“音乐”之表现意境。因为绘画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与“诗歌”、“音乐”相比较,表现意境时更为直观而富有色彩和感官,事实上,领悟诗歌、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其实就是把文字、音乐,通过想像等转化为视觉因素,给人以体悟、意会。不妨把这视觉艺术能够刻画意境的特点,将它恰当地运用到表演者身上,再去理解“诗”与“乐”所刻画的意境,这势必使得表演者对作品的意境会有更加全面、深刻、明细的把握与认识,这也正是中国艺术歌曲“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特点的希冀与要求。比方说,对作品里蕴涵的画面进行想像,领悟出表达意境的虚实相生以及对比呼应,则对处理作品的层次有直接的启发作用。一幅画中蕴涵“虚”的东西,通常我们能够给予更多的想像,会构建出更多的艺术容量。自然,可以运用这一想像,到音乐领域里去,成为处理作品的上好手法,如果作品层次的高低是通过作品中表现出的高潮、快慢、强弱等来体现的话,通过想像的对比,孰高孰低,一览无余。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画”之意境想像,积极探寻、领会在歌曲中歌词所描绘场景的画面层次想像和音乐表现层次的画面想像,这样一来,才能够正确地把握情绪的跌宕起伏,调节声音的抑扬顿挫。毕竟,艺术是互通的,相关联的。各门艺术创作时所进行的想像,所蕴涵的其他艺术创作的因素越多,就越能表现出自身的优势。例如,在吴碧霞演唱的《枫桥夜泊》中,无论是音乐伴奏还是演唱者,都极具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音乐想象力,歌曲的开头部分,前奏音乐就己经将全曲的情感基调定下来了,随着音乐的起伏与深入,演唱者与伴奏完美配合,仿佛将一幅幅水墨画呈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在每一句的尾音上,演唱者与伴奏采用了诗歌和绘画中“虚实相生”手法,演唱者将声音渐弱处理后,钢琴伴奏模仿古筝的音色及时填入,以伴奏音乐来叙述“言之不尽”的内容,让诗的意境更加充分的展现,使画面感得以延续。

    “诗”“乐”“画”意境的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歌曲除具有“诗”、“乐”、“画”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特点外,语音特点,以及民族化的音乐等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文化的特点中深层次挖掘出语言、音乐、绘画的最深层面的意境特点,也就是“诗”、“乐”、“画”意境相融,且三位一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个特点不重要,只是本文的论述中没有专门和重点涉及。但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在实际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表演中,表演者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全面、整体、综合把握,这才能确保表演获得堪称完美的艺术效果。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11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76-01

策略一:打造情感课堂,在教学中传输 “美”

在古诗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打造情感课堂,在教学中传输“美”,教师首先应钻研教材,了解学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教学时,通过有感情的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达到作者、教者和学者(学生)三者情感的统一,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激发学生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如《春晓》,诗人用最平易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声声鸟啼,纷纷春雨,片片落红,浓浓绿意……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把爱春和惜春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眼前的“啼鸟”、“风雨”等景物入手,从对字词的理解到诗的画面再现中,体会诗人爱春、惜春的感情。此外,诗曲自古一家,在教学古诗时,也可以尝试在课堂上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

策略二:恢复初始意境,在品读中感受“美”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收编的古诗中,反映唐宋情境的居多。入境入情,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初始意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首诗描写了建德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情。学生经过自读,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脑海里不难形成这样的画面:在苍茫的暮色之中,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边,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低头看水,江水清澈,一轮明月就沉浸在眼前的江水之中。然而在这画面之外的诗人的感情如何去体味呢?教师这时应该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愁”字。首先,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对功名曾怀有很大的希望,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但事与愿违,被“明主”所弃,忧郁长期压在心中,能不愁吗?再想想,日暮黄昏,夜幕降临之际,诗人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一起涌上心头。至此,学生就把画面上能见到的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江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和画面上见不到而能体味到的诗人的愁情融为一体,走进情境相生,思与境和谐的艺术境界,从这境界中感受到美,认识到美,从而理解美。

策略三:撞击智慧火花,在画作中提炼“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诗歌“诗中有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四折屏风。张志和《渔歌子》可以说诗歌本身就是一幅闲适的山水画:江南水乡,渔翁垂钓,霏霏细雨,乐而忘归。王维的诗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教学古诗不能仅停留在释义、体会思想感情和朗读背诵的层面上,教师应将“诗”与“画”结合起来教,还要点拨学生将“诗”与“画”结合起来学,放飞想象的翅膀,提炼古诗所包含的画面美。如《惠崇》的教学,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早春的细节,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抓住“先”和“欲”两字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外的想象:人们不仅从嬉戏的鸭子感到了春水的暖意,而且联想到了潜伏在暖流之下欲上的河豚。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上处处萌动着的春意。然后请心中也有春意在萌动的学生,用手中的笔把自己从诗中发现、想象到的春意画出来,画好后还要起一个别致的名字。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品诗”的全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让审美主体(学生)从审美客体(诗)中获得直接感受和情感体验。

策略四:引领绘声朗读,在诵读中升华“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其实,古诗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对小学古诗的教学,教师必须在“读”上做足文章。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情感。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还应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如指导杜甫的《绝句》朗读时,第一步要让学生读通顺,不添字漏字,然后要求学生读出押“an”韵的节奏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12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不理想的状态。笔者曾在中学做过调查:81.3%的初中生“最不喜欢学习古诗文,无法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反观我们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将古诗文进行分解,逐字逐句进行解析。学生则被动接受,埋头“听写”而忽视了对文章的感悟。这种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陶冶功能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古诗文的学习,关键还是要加强诵读。因为学生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进行自我感悟、体验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与其在课堂中“节约”时间满堂灌,还不如在课堂上“浪费”一点时间让学生尽情诵读!

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的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步形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 引读: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

本文的“引读”是指在分析文本之前,通过教师引导,营造与文本相应的意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这其实也是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诵读诗文的前奏。它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性地形成对作品的第一印象。通过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有较好的效果。如《沁园春・雪》意境营造法,先运用多媒体呈现大雪飘飞的画面,伴着宏大壮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先从视觉、听觉角度进入课文情景,感受雪景给人带来的辽远灵动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在这样情境中描绘这一幅画面,谈谈感想,使学生对这幅画面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充实。教师引读到这一阶段,学生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感受,这也让学生“未学课文而先感知课文意蕴”。最后教师导入:1936年的冬天,北国大雪纷飞,一代伟人在延安面对此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板书)。至此,整个引读过程结束,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接下来教学《沁园春・雪》中对所绘雪景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情感的品悟也变得更加顺理成章,这得力于对意境的营造。

二、 吟读 :让学生由“吟”入“悟”

笔者认为“吟读”的过程其实也是感知课文的过程,在吟诵的过程中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读”出富有个性的见解。在吟读时,要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要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如七年级上册中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果不能理解此文清凉幽然、略带伤感的抒情基调,就无法感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离后的相思别愁之苦和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其次要注意重音。处理好重音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可以表达出兴奋喜悦的情感;低音则表达肃穆悲哀的情感。如杜甫《登高》,颈联上句“悲”“常”二字要重读以体现作者常年漂泊之苦;下句“病”“独”二字要重读,突出老病孤愁的悲苦情绪。

第三要注意节奏。节奏能使语音表达得更具有层次和剔透的感觉。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要随文章内容情感找到主导节奏。语速较快的常常表达喜悦、激动、恐惧等心情;语速较慢的则可表达悲哀、惬意、舒心等心情。如《木兰诗》中木兰辞官还乡、喜归故里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要极力渲染出喜庆的气氛;第2节节奏稍放缓,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第3节再加快节奏,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节奏变化的反复揣摩,会感受到木兰归家时那份喜悦的心情,对其巾帼英雄形象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 品读:在涵泳中体会古诗文的妙处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锤炼字句的,有些字词只要我们仔细涵泳品读,便能体会其中的精妙。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所以“封”可读得短而有力,“飘”可适当延长,读得空灵飘渺。再如教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文中“雨脚如麻”的“麻”字,“冷似铁”中的“铁”字,老师范读时应处理为重读并延长,让学生品味其中表达的妙处。学生通过模仿诵读,很快便领悟到:“麻”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形象生动;“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而且很冷,很硬,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学生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品读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将原句中的重点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发现其中用词的妙处。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替换成“吹”,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反复替换诵读发现:“卷”字更形象化,更有力度。正是有如此猛烈的风,杜甫的草屋才会“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四、 美读:让学生在美文中尽情徜徉

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本文所指的“美读”,是借助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作品生活,准确重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这一阶段也是在前面诵读基础上的创新阶段。在笔者的课堂中常常采用以下诵读方式:

(一) 个体诵读。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个体表演,展现他对作品的理解。

(二) 小组诵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比赛,安排四至五人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在竞争的氛围下让学生巩固对诗文的理解。

(三) 两人或多人合诵、轮诵。这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运用。如果配合效果好,会如小合唱般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并乐于参与。

(四) 诗配“画”或诗配“话”。我国的古诗词讲究诗情画意,只要你用心品读,就会发现每首诗甚至每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课后可以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展现诗文内容。不仅可以用图画描绘,还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来展现。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成果,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与作品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