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

时间:2023-05-30 09:38:47

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范文1

20xx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与备案管理,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按照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属于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四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

体外诊断试剂备案是备案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

第五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 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实行注册管理。

境内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备案人向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境内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境内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进口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备案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资料。

进口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备案,参照进口体外诊断试剂办理。

第七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人、备案人以自己名义把产品推向市场,对产品负法律责任。

第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及时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备案相关信息。申请人可以查询审批进度和结果,公众可以查阅审批结果。

第九条 国家鼓励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创新,对创新体外诊断试剂实行特别审批,促进体外诊断试剂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十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人和备案人应当建立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样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生产范围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属于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样品不得委托其他企业生产。

第十一条 办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或者备案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制包括: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产品生产工艺的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拟订,产品稳定性研究,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确定,产品分析性能评估,临床评价等相关工作。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产品研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或者技术手段,但应当说明其合理性。

第十三条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应当遵循体外诊断试剂安全有效的各项要求,保证研制过程规范,所有数据真实、完整和可溯源。

第十四条 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的资料应当使用中文。根据外文资料翻译的,应当同时提供原文。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时,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

申请人、备案人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 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的进口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在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已获准上市销售。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未将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申请人或者备案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准许该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第十六条 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通过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指定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人,配合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开展相关工作。

人除办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或者备案事宜外,还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一)与相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的联络;

(二)向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如实、准确传达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要求;

(三)收集上市后体外诊断试剂不良事件信息并反馈境外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同时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四)协调体外诊断试剂上市后的产品召回工作,并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五)其他涉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连带责任。

第三章 产品的分类与命名

第十七条 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体外诊断试剂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产品。

(一)第一类产品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二)第二类产品

除已明确为第一类、第三类的产品,其他为第二类产品,主要包括:

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

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

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

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

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

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者药敏试验的试剂;

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者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三)第三类产品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

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

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

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

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

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第十八条 第十七条所列的第二类产品如用于肿瘤的诊断、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或者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等,按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如该药物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医疗用毒性药品范围的,按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

第十九条 校准品、质控品可以与配合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与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质控品,按第二类产品进行注册;与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质控品单独申请注册时,按与试剂相同的类别进行注册;多项校准品、质控品,按其中的高类别进行注册。

第二十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分类目录的制定和调整。

对新研制的尚未列入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的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也可以依据分类规则判断产品类别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类别确认后,申请产品注册或者办理产品备案。

直接申请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风险程度确定类别。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确定为第二类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申报资料转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评审批;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确定为第一类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申报资料转申请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的产品名称一般可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测物质的名称;第二部分:用途,如诊断血清、测定试剂盒、质控品等;第三部分:方法或者原理,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等,本部分应当在括号中列出。

如果被测物组分较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采用与产品相关的适应症名称或者其他替代名称。

第一类产品和校准品、质控品,依据其预期用途进行命名。

第四章 产品技术要求和注册检验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在原材料质量和生产工艺稳定的前提下,根据产品研制、临床评价等结果,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文献资料,拟订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成品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其中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

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产品技术要求中应当以附录形式明确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要求。

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的产品技术要求由备案人办理备案时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产品技术要求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注册时予以核准。

在中国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符合经注册核准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第二十三条 申请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应当进行注册检验;第三类产品应当进行连续3个生产批次样品的注册检验。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注册检验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注册检验合格的方可进行临床试验或者申请注册。

办理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的,备案人可以提交产品自检报告。

第二十四条 申请注册检验,申请人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注册检验所需要的有关技术资料、注册检验用样品、产品技术要求及标准品或者参考品。

境内申请人的注册检验用样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取。

第二十五条 有国家标准品、参考品的产品应当使用国家标准品、参考品进行注册检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组织国家标准品、参考品的制备和标定工作。

第二十六条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具有医疗器械检验资质、在其承检范围内进行检验,并对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预评价。预评价意见随注册检验报告一同出具给申请人。

尚未列入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承检范围的产品,由相应的注册审批部门指定有能力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二十七条 同一注册申请包括不同包装规格时,可以只进行一种包装规格产品的注册检验。

第五章 临床评价

第二十八条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是指申请人或者备案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预期用途进行确认的过程。

第二十九条 临床评价资料是指申请人或者备案人进行临床评价所形成的文件。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包括与已上市产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试验)是指在相应的临床环境中,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无需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通过对涵盖预期用途及干扰因素的临床样本的评估、综合文献资料等非临床试验的方式对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性能进行评价。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保证评价所用的临床样本具有可追溯性。

第三十条 办理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申请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免于进行临床试验:

(一)反应原理明确、设计定型、生产工艺成熟,已上市的同品种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应用多年且无严重不良事件记录,不改变常规用途,申请人能够提供与已上市产品等效性评价数据的;

(二)通过对涵盖预期用途及干扰因素的临床样本的评价能够证明该体外诊断试剂安全、有效的。

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十一条 同一注册申请包括不同包装规格时,可以只采用一种包装规格的样品进行临床评价。

第三十二条 第三类产品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3家(含3家)、第二类产品申请人应当选定不少于2家(含2家)取得资质的临床试验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应当与临床试验机构签订临床试验合同,参考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制定并完善临床试验方案,免费提供临床试验用样品,并承担临床试验费用。

第三十四条 临床试验病例数应当根据临床试验目的、统计学要求,并参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确定。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另行。

用于罕见疾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体外诊断试剂,要求减少临床试验病例数或者免做临床试验的,申请人应当在提交注册申报资料的同时,提出减免临床试验的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技术审评机构对注册申报资料进行全面的技术审评后予以确定,需要补充临床试验的,以补正资料的方式通知申请人。

第三十五条 申请进口体外诊断试剂注册,需要提供境外的临床评价资料。申请人应当按照临床评价的要求,同时考虑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流行病学背景、不同病种的特性、不同种属人群所适用的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等因素,在中国境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临床评价。

第三十六条 临床试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后,应当分别出具临床试验报告。申请人或者临床试验牵头单位根据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完成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第三十七条 由消费者个人自行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在临床试验时,应当包含无医学背景的消费者对产品说明书认知能力的评价。

第三十八条 申请人发现临床试验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或者未执行临床试验方案的,应当督促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要求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并向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告。

第三十九条 参加临床试验的机构及人员,对申请人违反有关规定或者要求改变试验数据、结论的,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告。

第四十条 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接受备案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通报临床试验机构所在地的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需要对临床试验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产品注册

第四十一条 申请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申报资料。

第四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申报资料齐全、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予以受理;

(二)申报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报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或者不予受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部门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通知书。

第四十三条 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报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

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

需要外聘专家审评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组织产品技术审评时可以调阅原始研究资料,并组织对申请人进行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审评机构通知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核查,必要时参与核查。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体系核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审评机构在对进口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开展技术审评时,认为有必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技术机构根据相关要求开展核查,必要时技术审评机构参与核查。

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限内。

第四十五条 技术审评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正资料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应当在1年内按照补正通知的要求一次提供补充资料;技术审评机构应当自收到补充资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申请人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限内。

申请人对补正资料通知内容有异议的,可以向相应的技术审评机构提出书面意见,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资料。

申请人逾期未提交补充资料的,由技术审评机构终止技术审评,提出不予注册的建议,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后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

第四十六条 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技术审评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册,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经过核准的产品技术要求和产品说明书以附件形式发给申请人。对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复审和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第四十七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事项包括许可事项和登记事项。许可事项包括产品名称、包装规格、主要组成成分、预期用途、产品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产品有效期、进口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地址等;登记事项包括注册人名称和住所、人名称和住所、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地址等。

第四十八条 对用于罕见疾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体外诊断试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批准该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时要求申请人在产品上市后进一步完成相关工作,并将要求载明于医疗器械注册证中。

第四十九条 对于已受理的注册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一)申请人对拟上市销售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的研究及其结果无法证明产品安全、有效的;

(二)注册申报资料虚假的;

(三)注册申报资料内容混乱、矛盾的;

(四)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与申报项目明显不符的;

(五)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条 对于已受理的注册申请,申请人可以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前,向受理该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撤回注册申请及相关资料,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一条 对于已受理的注册申请,有证据表明注册申报资料可能虚假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中止审批。经核实后,根据核实结论继续审查或者作出不予注册的决定。

第五十二条 申请人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不予注册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不予注册决定通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作出审批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复审申请的内容仅限于原申请事项和原申报资料。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复审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维持原决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申请人再次提出的复审申请。

第五十三条 申请人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不予注册的决定有异议,且已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受理其复审申请。

第五十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遗失的,注册人应当立即在原发证机关指定的媒体上登载遗失声明。自登载遗失声明之日起满1个月后,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原发证机关在20个工作日内予以补发。

第五十五条 体外诊断试剂上市后,其产品技术要求和说明书应当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内容一致。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应当对上市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跟踪,必要时及时提出产品技术要求、说明书的变更申请。

第五十六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进行审查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属于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第五十七条 注册申请审查过程中及批准后发生专利权纠纷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 注册变更

第五十八条 已注册的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的内容发生变化,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注册变更,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交申报资料。

注册人名称和住所、人名称和住所发生变化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登记事项变更;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地址变更的,注册人应当在相应的生产许可变更后办理注册登记事项变更。

注册证及附件载明内容发生以下变化的,申请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

(一)抗原、抗体等主要材料供应商变更的;

(二)检测条件、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变更的;

(三)注册产品技术要求中所设定的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变更的;

(四)包装规格、适用机型变更的;

(五)产品储存条件或者产品有效期变更的;

(六)增加预期用途,如增加临床适应症、增加临床测定用样本类型的;

(七)进口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地址变更的;

(八)可能影响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其他变更。

第五十九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本章规定的变更申请事项,应当按照注册申请办理:

(一)产品基本反应原理改变;

(二)产品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改变,并具有新的临床诊断意义;

(三)其他影响产品性能的重大改变。

第六十条 登记事项变更资料符合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登记事项变更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六十一条 对于许可事项变更,技术审评机构应当重点针对变化部分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审评,对变化后产品是否安全、有效作出评价。

受理许可事项变更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六章规定的时限组织技术审评。

第六十二条 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与原医疗器械注册证合并使用,其有效期与该注册证相同。取得注册变更文件后,注册人应当根据变更内容自行修改产品技术要求、说明书和标签。

第六十三条 许可事项变更申请的受理与审批程序,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办法第六章的相关规定。

第八章 延续注册

第六十四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注册的,注册人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延续注册,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交申报资料。

除有本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情形外,接到延续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六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注册:

(一)注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续注册申请的;

(二)体外诊断试剂强制性标准已经修订或者有新的国家标准品、参考品,该体外诊断试剂不能达到新要求的;

(三)对用于罕见疾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体外诊断试剂,批准注册部门在批准上市时提出要求,注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医疗器械注册证载明事项的。

第六十六条 体外诊断试剂延续注册申请的受理与审批程序,本章未作规定的,适用本办法第六章的相关规定。

第九章 产品备案

第六十七条 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前,应当办理产品备案。

第六十八条 办理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备案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提交备案资料。

备案资料符合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备案;备案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由备案人补正后备案。

对备案的体外诊断试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要求的格式制作备案凭证,并将备案信息表中登载的信息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六十九条 已备案的体外诊断试剂,备案信息表中登载内容及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发生变化的,备案人应当提交变化情况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文件,向原备案部门提出变更备案信息。备案资料符合形式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变更情况登载于变更信息中,将备案资料存档。

第七十条 已备案的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类别调整的,备案人应当主动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取消原备案;管理类别调整为第二类或者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注册。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七十一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七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进口体外诊断试剂人注册与备案相关工作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第七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备案工作开展检查,并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第七十五条 已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注销的情形,或者注册证有效期未满但注册人主动提出注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注销,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十六条 已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其管理类别由高类别调整为低类别的,在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继续有效。如需延续的,注册人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按照改变后的类别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延续注册或者办理备案。

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类别由低类别调整为高类别的,注册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六章的规定,按照改变后的类别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管理类别调整通知中应当对完成调整的时限作出规定。

第七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可以直接公告撤销该医疗器械注册证。

第七十八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提交的试验数据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九条 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变更备案或者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登记事项变更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未备案的情形予以处罚。

第八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办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许可事项变更的,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情形予以处罚。

第八十三条 申请人未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开展临床试验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立即停止临床试验。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八十四条 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或者备案单元应为单一试剂或者单一试剂盒,一个注册或者备案单元可以包括不同的包装规格。

第八十五条 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注册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

1械注23456。其中:

1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

境内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进口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为国

境内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

2为注册形式:

准字适用于境内体外诊断试剂;

进字适用于进口体外诊断试剂;

许字适用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体外诊断试剂;

3为首次注册年份;

4为产品管理类别;

5为产品分类编码;

6为首次注册流水号。

延续注册的,3和6数字不变。产品管理类别调整的,应当重新编号。

第八十六条 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凭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

1械备23号。

其中:

1为备案部门所在地的简称:

进口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为国

境内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为备案部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加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无相应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时,仅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2为备案年份;

3为备案流水号。

第八十七条 体外诊断试剂的应急审批和创新特别审批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和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执行。

第八十八条 根据工作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可以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技术机构、相关社会组织承担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有关的具体工作。

第八十九条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按照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条 本办法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体外诊断最新报告:大市场、大未来

有人形容现在医生看病都是诊断先行,可见诊断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兴起,体外诊断(IVD)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医疗器械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就在不久前,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医药健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对体外诊断产品市场进行分析并给予乐观预期:20xx年,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市场规模达到306亿元;预测20xx年市场规模将达7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7%。

体外诊断产品市场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中究竟占多大分量,未来有哪些极具发展优势的细分板块呢?

体外诊断产品包括对人体样本进行收集、制备、检测的试剂、仪器及系统。目前,临床使用的体外诊断品种不下千种,根据诊断方法原理和应用的不同,体外诊断产品分为临床生化、免疫化学、分子诊断、床旁诊断、血液检测、细胞诊断、微生物检测、血液检测、尿检等多种类型,它们涉及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等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优生优育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调研机构AM Mindpower Solutions统计,20xx~20xx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在5.3%左右。另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达373.26亿元,较20xx年增长了约17%。

《蓝皮书》则提到,20xx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量达到2760亿元,其中前三大板块依次是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高值医用耗材及植入物,三者市场占比依次为19%、16%和13%。20xx年,临床生化、免疫化学、分子诊断、床旁诊断、血液检测五大细分领域依次占我国体外诊断产品市场19%、38%、15%、11%和4%的比重。

但是,来自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体外诊断产品生产企业众多,大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水平差距也较大。目前,我国仅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总数就达到1.7万个,生产企业近1000家,经营企业近9000家,使用环节仅医院就有近2.6万家。

《蓝皮书》也指出,我国大多数体外诊断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仍十分有限,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规模的本土企业屈指可数。目前,我国市场上较大的体外诊断生产商主要有跨国企业罗氏诊断、雅培和西门子医学诊断,以及本土企业科华生物、迈瑞医疗和达安基因等。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分析指出,健康产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在过去几年都保持了高于GDP增速的两位数增长水平,主要原因是国民对健康服务的旺盛需求。

据该中心统计,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xx年的1.18万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超过2.2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8%。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5万家,其中包括医院2.6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2.2万家。

该中心预计,20xx年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38万亿元。并且,我国健康产业不仅仅是规模

的不断做大,其竞争力也会通过更多的行业创新和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在建立简政放权的服务型政府的同时,相关行政部门不断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并提升行业标准,这有利于淘汰行业内部分落后技术、产品、企业,为行业活力的进一步释放打下伏笔。

诊断试剂范文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试剂管理办公室检验科,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有关物流条码技术特点和物流条码标识的内容,并通过对临床检验试剂在物流管理中使用二维码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送货时间等优点的分析,突出了在现代临床检验试剂管理中采用二维码技术的必要性,二维码技术的运用对体外诊断试剂从准入、出库、运输、验货、入库使用以及结算的各个流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完成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组织和控制,使体外检验试剂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关键词 ] 体外诊断试剂;物流;二维码;数据库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53-02

1 实现二维码物流管理的必要性

①二维码的应用,似乎在一夜之间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报章杂志、火车票、快餐店、电影院以及各类商品的外包装上都可见到二维码的身影。作为互联网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二维码的应用如此收到关注与其自身的优势是密不可分的。而在医疗机构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领域也将迎来这样一场二维码革命的浪潮。在2007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管理办法以来,各大医疗机构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日益规范化和完善化。但体外诊断试剂种类繁多、专业性强、大部分产品对运输及存放条件有严格要求的特点使得实现体外诊断试剂的二维码物流管理工作事在必行。

②二维码技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实用性最强,经济性最优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输入速度快、实用灵活等特点。二维码技术在如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且现代人们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大部分也自带二维码识别功能。因此二维码技术作为数据自动输入和标识的一种手段,在现代仓储管理、商业自动化管理,文件分类管理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

③二维码是一种由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它具有编码范围广、译码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信息容量大、防伪能力强等优点。

④二维码依靠它强大的信息储存量能够把储存于数据库后台中的信息包含在二维码中,且二维码拥有防伪功能和错误纠正功能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维码的众多优势决定了它在医疗机构体外诊断试剂管理中所取得的重要地位。

2 二维码的特点

2.1信息容量大

二维码符号是一个多行、连续性、可变长、包含大量数据的符号标识,每个条码有3~90行,每一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起始部分、数据部分和终止部分。它的字符集包含所有字符,最大数据含量是1850个字符。

2.2容错能力强

与一维码只具有校验功能相比,二维码不仅能防止错误,还能纠正错误,即使某部分出现损坏,也能将正确的信息还原出来。

2.3成本低,易制作

二维码可以印制在各种常见的条码载体上,可以用各种标准的印制或打印技术印制。如:喷墨打印、激光打印、热敏/热转印条码打印机打印等。普通打印设备均能打印且传真件也能阅读,二维码的尺寸也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打印空间。

2.4可靠性高

在数据库的管理测试中,二维码也表现了其极高的可靠性。在阅读2300万个条码符号中,没有一例译码错误。而且可引入加密措施,提高其防伪性和保密性。

3二维码服务于试剂流通的整个过程

3.1体外诊断试剂的准入

医疗机构在更换或增补体外诊断试剂时须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交各项信息包括公司资质、产品注册证等信息,试剂管理部门再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招标或询价议价确定产品后价格方能准入。

3.2体外诊断试剂数据库的建立

每个品种的试剂在准入后都要进入数据库录入基本数据其中包含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编码、配送商、产品品牌、产品原产地、进货单位、产品有效期限、药品注册证期限或产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产品合格证号等一系列有关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生成二维码的基本要素。试剂管理部门将产品的有效信息录入到二维码中并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标签。试剂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将各种体外诊断试剂的二维码标签分发给各供应商,要求各供应商在产品出库时将二维码标签粘贴在产品包装箱上。

3.3体外诊断试剂的订购

每个体外诊断试剂的使用科室都确立一名试剂订购责任人,由该责任人在该医疗机构的内部办公平台上提出领用试剂的申请,再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审批。试剂使用科室在取得申购确认后,再由试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负责联系相应的供货商送货。货物到达科室后,由科室试剂订购责任人、试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供货商三方共同验货。在产品的包装箱上粘贴有二维码标签,码中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编码、配送商、产品品牌、产品原产地、进货单位、产品有效期限、药品注册证期限或产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产品合格证号等一系列有关数据,将这些数据与实际货物逐一核对无误后,试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使用数据采集器读取二维码,并录入数据库。然后由科室试剂订购责任人将试剂入库。

3.4体外诊断试剂的报销与结算

试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每月月底将每家供货商入库试剂总量进行汇总并通知供货商携带相关送货凭证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通知供货商开具相关金额的发票到试剂管理部门办理结算手续。最终将已审核确认的票据信息交由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最终的审核和报账工作。使用数据采集器录入省去了以往的手工录入,将数据采集器上的有关数据上传到电脑数据库中,摆脱了以往的纸张管理办法,节省了人力及物流成本,使无纸化办公成为可能。二维码的运用渗透到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各个环节,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登入院内办公平台查询各批次的体外诊断试剂的相关信息,还可通过各自移动终端上的扫码功能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追溯产品的来源,使得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4对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二维码管理的几点思考

①实现体外诊断试剂的二维码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检验成本,医疗机构的所有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都由试剂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试剂的准入环节由试剂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及审核资料。并会同财务、审计、监察、纪委、试剂使用科室等相关管理部门及供货商共同询价、议价、定价。可以从全方面把握试剂价格、控制试剂成本。并将准入产品的一系列信息录入数据库生成二维码,一种试剂就对应一个编码。使产品所有的信息都固定化、完整化。有效的控制了检验成本。

②二维码技术的实现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以往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票据,需要各个部门安排专人进行录入、核对以及保管,而二维码技术的介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并使体外诊断试剂从准入、出库、运输、到货、验货、结算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与电子数据库的无缝对接,使体外诊断试剂的各个环节的重要信息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传入计算机数据库中,大大提高了体外诊断试剂的工作效率,并且能使体外诊断试剂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的提高。

③通过二维码技术将所有产品都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将试剂管理工作由纸质管理过渡到电子化档案管理,提高了试剂档案管理的效率、提高了试剂档案管理的准确性,节省了人力资源,优化了管理模式。并在体外诊断试剂的准入、订购、验货及结算实现了全方位监管。满足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机构试剂管理的相关要求,使体外诊断试剂管理工作更加合法化、合规化。

④二维码技术将体外诊断试剂准入、体外诊断试剂的配送、体外诊断试剂的数据库档案管理、体外诊断试剂的订购、体外诊断试剂的入库、体外诊断试剂的使用及体外诊断试剂的最终结算工作有效的衔接起来。使得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透明化,有效的避免和预防了试剂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试剂使用科室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罪的风险,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权益和医疗机构的利益。

⑤二维码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中表现出了突出性能和优势。二维码技术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领域中的运用,使得整个管理系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将体外诊断试剂的各种信息的流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完成了其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业务流的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二维码技术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的整个环节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徐丹,谢小杰,吴俊.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120):150-155.

[2] 姜美莲,周知宇,郑晗.手机二维码应用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5):181-181.

[3] 黄进,朱美才,高和.医院试剂管理中的难点和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20(9):466.

[4] 陈家贵,李杨.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赵自林.医学装备管理实用必备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1.

诊断试剂范文3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 550005)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PCR扩增获得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细小病毒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以此为基础研制出试剂盒。试剂盒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对PRV、PCV-2、E.coli、CSFV、PRRSV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测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μL。结果表明,研制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 I 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具有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合于猪细小病毒临床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SYBR Green I荧光定量

中图分类号:S852.6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12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33

Developing A SYBR Green I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Kit for Detecting of PPV

YU Bo,ZHOU Si-xuan,TAN Shi-wen,XU Jing-e,SHI Kai-zhi,YANG Li

(Gui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Guiyang 5500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VP2 gene sequences of PPV in GenBank, one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 was designed for amplifying the specific fragments of VP2 gene. The amplified VP2 gene of PPV was cloned into pMD-18T vector and used as positive standard. After optimiz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primers concentrations, a SYBR Green I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was establishe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cting PPV. The melting curve analysis using SYBR Green I dye showed one specific peak. No primer-dimers peak was observed. No amplification was amplified from PRV, PCV-2, E.coli, CSFV, PRRSV with the SYBR Green I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The PCR kit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1.0×101 copies/μL DNA.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SYBR Green I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kit was sensitive, specific with good repetition. It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PPV in clinical samples.

Key words: PPV; VP2 gene; SYBR green I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收稿日期:2014-09-29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10)3085];贵州省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4]

作者简介:余 波(1981-),男,四川邻水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兽医分子生物学研究,(电话)15085916661(电子信箱)yubonky@163.com;

通信作者,谭诗文(195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兽医分子生物学研究,(电子信箱)swleiden@sina.com。

猪细小病毒(Pore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3]。目前,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诊断方法,如ELISA、胶体金等。常规的PCR主要用于病死猪组织样本的检测,然而PPV常呈长期低剂量隐性感染,常规的PCR不仅无法对血清样本中的病毒进行定量检测,而且扩增反应后需要电泳检测,操作繁琐。荧光定量PCR是与常规PCR比较,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能够定量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病原的检测[4,5]。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研制出猪细小病毒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为猪细小病毒临床样品的检测提供科学的诊断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菌株:PPV强毒株7909、PRV闽-1株、PCV-2、CSFV、PRRSV、猪源大肠杆菌由贵州省畜禽疫病研究实验室保存。

主要试剂及仪器:Goldview、Tris、EDTA、DL2000、Taq DNA Polymerase(5U/μL)及相应10×Taq Buffer、dNTP、DH5α,pMD-18T、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酶等购自宝生物(大连)工程有限公司;TIANamp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仪为Eppendorf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4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1.2 试验方法

1.2.1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5′-GGGAGGGCTTGG

TTAGAATC-3′,下游引物:5′-TTGTTTGCCATGAGTGAGTT-3′,引物由宝生物(大连)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2 病毒核酸的提取

1)组织样品:取待检样品淋巴结组织样品共约0.5 g,加入500 μL PBS缓冲液,待检样品研磨后 -70 ℃反复冻融3次,12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用于核酸的提取。病毒DNA/RNA的提取参照TIANamp病毒基因组DNA/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将提取的DNA/RNA于-70 ℃保存。猪大肠杆菌参照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将提取的DNA-20 ℃保存。

2)血清样品:取50 μL血清加入等体积的血清裂解缓冲液[50 μmol/L Tris-HCl(pH 8.0),150 μmol/L NaCl,2 μmol/L EDTA,1%Triton×100,5% SDS],混匀后煮沸5 min,12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2 μL用于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

1.2.3 pMD-18T-PPV-VP2阳性标准品的制备 用“1.2.1”中的引物,对PPV DNA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4 ℃ 5 min;94 ℃ 1 min,退火温度55 ℃ 1 min,72 ℃ 1 min,30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将扩增的108 bp PCR产物用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回收DNA片段,与pMD-18T-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重组体命名为pMD-18T-PPV-VP2,同时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MD-18T-PPV-VP2在D260 nm/D280 nm处的吸光度,得到重组质粒的浓度和纯度,进行10倍梯度倍比稀释,作为阳性标准品。

1.2.4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荧光定量PCR反应在25 μL反应体系中进行,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包括退火温度(50、55、60 ℃),引物浓度(5、10、20 μmol/L),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上下游引物(5、10、20 μmol/L)各1 μL,Premix Ex-Taq 12.5 μL,ROX Reference Dye 0.5 μL,模板1 μL,用超纯水补足至25 μL,同时以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反应条件为:94 ℃ 10 s;94 ℃ 5 s,退火温度(50 ℃、55 ℃、60 ℃)10 s,72 ℃ 10 s,40个循环。

1.2.5 荧光定量PCR反应标准曲线的建立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MD-18T-PPV-VP2,计算出重组质粒的浓度和纯度,计算DNA拷贝数,随后将标准阳性样本进行连续10倍系列稀释,以“1.2.4”的条件进行扩增,每个稀释倍数3个重复,以拷贝数为横坐标,以Ct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

1.2.6 敏感性试验 将重组质粒pMD-18T-PPV-VP2计算DNA拷贝数后,进行10倍比稀释后分别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每个稀释倍数3个重复,以确定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诊断的敏感性。

1.2.7 特异性试验 以PPV、PCV-2、PRV、E.coli DNA、CSFV、PRRSV cDNA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每个样品3个重复,以确定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特异性。

1.2.8 重复性试验 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重复检测PPV DNA样品3次,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1.2.9 试剂盒的组装与保存期检测 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组装成试剂盒。试剂盒组成:①荧光定量PCR反应混合液;②ROX Reference Dye;③引物;④阴性对照;⑤阳性对照;⑥去离子水;⑦裂解液。将试剂盒各组份分别保存于室温、4 ℃和-20 ℃,设置1周、6个月、1年3个时间梯度,对阳性菌株进行检测。

1.2.10 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对临床样品的检测 对2012~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黔西南、遵义、黔南州、铜仁地区几个生猪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采集的69份疑似病料,181头份发病猪场未发病猪血清,应用研制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应用文献[6]中的方法进行普通PCR。

2 结果与分析

2.1 pMD-18T-PPV-VP2阳性标准品的制备

用“1.2.1”中的引物,对PPV DNA进行PCR扩增,能有效扩增出了目的片段,片段大小为108 bp,无非特异性片段产生(图1)。将宝生物(大连)工程有限公司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PPV-VP2基因序列比对,核苷酸相似度为98.9%~100%。

2.2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荧光定量PCR反应在25 μL反应体系中最佳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5 ℃,引物浓度10 μmol/L,能出现最高的荧光值、最小的Ct值,且在熔解曲线分析中不出现非特异性峰。

2.3 荧光定量PCR反应标准曲线的建立

将标准样品10倍倍比稀释,取1.0×106、1.0×105、1.0×104、1.0×103、1.0×102、1.0×101拷贝/μL 6种不同浓度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得到扩增反应的标准曲线(图2),线性回归方程为Ct=-3.141×lg拷贝数+26.7(R2=0.996)。

2.4 熔解曲线分析

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结束后对扩增反应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结果见图3。扩增产物的溶解温度Tm为78.6~79.0 ℃,没有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产物等其他峰值出现。

2.5 敏感性试验

将标准样品10倍倍比稀释,取1.0×106、1.0×105、1.0×104、1.0×103、1.0×102、1.0×101、1.0×100 拷贝/μL 7种不同浓度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由图4可知,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1.0×101拷贝/μL。

2.6 特异性试验

由图5可知,以PPV、PCV-2、PRV、E.coli DNA、CSFV、PRRSV cDNA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以确定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特异性,结果PPV为阳性,而PCV-2、PRV、E.coli DNA、CSFV、PRRSV cDNA为阴性。

2.7 重复性试验

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重复检测PPV DNA样品3次,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均一致。

2.8 试剂盒的组装与保存期检测

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组装成试剂盒。试剂盒组成:①荧光定量PCR反应混合液(Premix Ex Taq)250 μL;② ROX Reference Dye 20 μL;③引物 40 μL;④阴性对照 20 μL;⑤阳性对照 20 μL,⑥去离子水500 μL;⑦裂解液 800 μL。将试剂盒保存在4 ℃、-20 ℃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对阳性样品进行检测,4 ℃保存1年阳性拷贝数降低99%,-20 ℃保存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对阳性拷贝数无影响。

2.9 试剂盒对临床样品的检测

对2012~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黔西南、遵义、黔南州、铜仁地区几个生猪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69份疑似病料(组织)的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36.2%(25/69),普通PCR阳性率为33.3%(23/69)。181头份发病猪场未发病猪血清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10.0%(18/181),普通PCR阳性率为0%(0/181)。

3 小结与讨论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是其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在决定毒株的组织嗜性和致病性上起重要作用[7-9]。王金良等[10]应用猪细小病毒VP2全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赵俊龙等[11]根据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建立的猪细小病毒PCR方法能检测出10-4×TCID50的病毒含量。但普通PCR检测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主要用于组织病料的检测,不能有效检出猪群血清中PPV的隐形感染。李小康等[12]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猪细小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拷贝/μL,可有效检测出淋巴结、肺脏等组织中的PPV,但其未对感染猪场未发病猪血清进行检测。

基于SYBR Green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则无需探针,且价格较TaqMan探针低廉,但荧光染料能和任何双链DNA结合。因此,它也能与非特异的双链DNA(如引物二聚体)结合,容易产生假阳性信号,但可以通过融解曲线分析克服这一缺陷[13]。本研究根据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细小病毒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μL,扩增产物的溶解温度Tm为78.6~79.0 ℃,没有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产物等其他峰值出现,适合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本研究中69份疑似病死猪病料(组织)中病毒含量量较高,因此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符合率为92.0%,而发病猪场未发病猪血清PPV病毒含量较低,普通PCR未检测到血清中的病毒,而研制的试剂盒能检测到隐性感染的PPV。因此,本试剂盒可应用于PPV早期感染和隐性感染检测,有利于猪场PPV的净化。

参考文献:

[1] 殷 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李刚明,姜天童,方雨玲,等.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0):19-20.

[3] 戎 伟,杨润德.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猪细小病毒方法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26(6):465-467.

[4] 袁亚男,刘文忠.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类型、特点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3):27-30.

[5] 李 安,谢金文,魏加贵,等.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检测上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4):73-77.

[6] 余 波,谭诗文,冉懋韬,等.检测PRV野毒株、PCV-2及PPV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0,42(5):15-18.

[7] MOLITOR T H, JOO H S, COLLETT M S.Porcine parvovirus: virus pur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and antigenic properties of virion polypeptides[J]. J Viml,1983,45:842-854.

[8] 刘艳华,范伟兴,隋兆峰,等.猪细小病毒SD-68株VP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病毒学,2004,19(6):568-571.

[9] 赵俊龙,陈焕春,吕建强,等.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原核表达[J].畜牧兽医学报,2003,34(2):195-198.

[10] 王金良,沈志强,唐 娜,等.猪细小病毒PPV-SD1及间接ELISA株VP2全基因原核表达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杂志,2008,44(7):22-24.

[11] 赵俊龙,陈焕春,吕建强,等.猪细小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2003,23(2):142-144.

[12] 李小康,崔保安,陈红英,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猪细小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2008,28(10):1118-1121.

诊断试剂范文4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试剂市场正在经历高速增长的阶段,到2010年,其市值有望达到137亿美元。生物技术、神经科学和蛋白组学研究将是驱动该市场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在现阶段的整个试剂市场,生物化学试剂以40%左右的份额稳居领头羊地位,而预计在未来,基因表达、载体、克隆以及氨基酸系列均将经历较快速度的增长。

一些新出现的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和蛋白组学也有巨大潜力,它们在未来对整个试剂市场的贡献不可小觑。尽管如此,生物技术仍是维持全球试剂市场高速增长的中流砥柱。而生物技术研究从学术领域到商业领域的持续转变,以及与该转变相关的化学领域内的进步,是推动试剂市场高速持续发展的动力。

1 生物技术领域抗体类药物唱主角

未来,在促进诊断试剂高速增长的生物技术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将是抗体类药物。无论是被用于诊断还是用于治疗,到2010年左右,抗体类药物市场均会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尤其在被用于靶向锁定疾病细胞和细胞混合物时,其市场的增长前景更是令人看好。

近年来,抗体类药物以其安全有效、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全球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诊断和治疗剂。而抗体药物技术从最初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抗体药物源于动物多价抗血清,主要用于一些细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被动免疫治疗;第二代抗体药物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现阶段,抗体药物已进人第三代,即基因工程抗体时代。

据预测,到2010年治疗性抗体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5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4%。其中,治疗性单抗是主要的增长力量,其年平均增长速度预计高达12.4%,而治疗性多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仅为0.4%。诊断性成像抗体市场虽然现阶段规模较小,但其未来的增长速度却估计最快,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7%,到2010年其全球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47亿美元。

据美国制药工业协会的调查报告,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居所有生物技术药物之首,占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份额的31%。分析预测,单克隆抗体药物在未来10年内将会是国外生物技术药物领域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已上市品种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及新品种的接连上市,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市场将会迅速攀升,到2010年其全球销售额将达到260亿美元。

2 纯化试剂盒市场Qiagen公司称雄

在纯化试剂盒市场中,荷兰Qiagen公司在与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旗下Ambion公司的激烈竞争中稳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Qiagen是一家荷兰上市公司,是创新的样本制备分析技术与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的产品在样本分析前制备以及分子诊断等领域都被视为行业标准。2008年6月3日,在美国波士顿揭晓的年度生命科学行业奖项评选中,Qiagen以其出色的产品、技术和客户满意度再次获得核酸纯化和分离产品大奖。该评选共有41家公司被提名,而Qiagen以64%的得票率稳居榜首,美国Promega位居第二,得票率为9%。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为生命科学和实验室仪器领域全球最大的生产厂家,2006年其全球销售额达19亿美元。2006年1月,该公司成功并购了RNA产品的专业公司Ambi.on公司,后者可提供全套RNA研究的试剂,包括RNA提取、RNA标记、RNA扩增、microRNA和RNA干扰研究。

3 强强联姻催生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公司

在商业试剂领域,美国Invitrogen生命技术公司已经超越所有的市场竞争者,成为该领域主要的供应商,而曾经的市场领头羊――美国Sigma-Aldrich公司则退居第二位。

Invitrogen公司和美国Applera公司于2008年6月12日宣布,Invitrogen将收购Applera的ABI集团的所有股份,现金和股票交易的总值达67亿美元。Applera公司由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和Celera Genomic公司共同组成,因此,这一战略合并的完成将创造一个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试剂和系统的公司,它在遗传分析、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系统等领域具有特殊的技术能力。

4 高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对试剂市场的影响

高自动化仪器依然是决定试剂使用数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自动化样本制备仪的价格均超过7万美元,较高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设备的广泛采用。虽然对于大部分学术研究的预算来说,购买仪器的费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长期持续的使用还有消耗品和试剂的花费,会使整体费用变得十分昂贵。因此,是否选择使用自动化样本制备仪,仍是需要再三权衡的问题。

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分析技术的复杂性和近年来生物化学领域的进步所导致的,这就造成了当前市场中试剂质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如今的研究者正迫切地希望能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对便宜的样本制备持续增长的需求。

5 我国诊断试剂市场刚刚起步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公司指出,目前,亚太地区的试剂市场正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在未来,该地区对血清、介质和试剂的需求将成为拉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在我国,诊断试剂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组成之一,在国内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诊断试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对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现阶段就国内的总体现状来看,我国的诊断试剂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即处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投入初期,其稳定的成长期还没有真正到来。

目前,我国诊断试剂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市场的1/14。总的来说,一些在临床上应用较广的项目(如免疫试剂中的肝炎、性病和孕检系列,临床生化中的酶类、脂类、肝功、血糖、尿检等系列),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尤其是基因检测中的PCR技术系列等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在诊断试剂项目研究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技术水平仍较为低下。尽管如此,由于诊断试剂领域具有较高的回报率,仍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不断加入进来以期分得杯羹。

诊断试剂范文5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由一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过度增殖以及正常菌群的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多细菌性紊乱疾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又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据文献报道,感染率为30%~50%,发病率在10%~30%,患者例数远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等感染人数,且易复发。快速单项唾液酸酶和联合测定试剂法现在已是实验室检测BV的常用方法,我们对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了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2标本采集 用2根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阴道壁下1/3处的尽可能多的分泌物样本。采样后立即送检。标本尽快检测,放置过久影响检出率。

1.3检测方法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福建泰普公司)。

单项快速唾液酸苷酶测定法(天津瑞爱公司)。

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4两法比较 进行BV单项快速唾液酸酶法和联合测定试剂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对于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标本,用经典检查项目Amsel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BV快速单项唾液酸酶法和联合测定试剂法检测结果。 2.2 BV快速单项唾液酸酶法与联合测定试剂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综合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22份标本,以经典Amsel方法为标准进行判断分析。在BV快速单项唾液酸酶法检测阳性而联合检测阴性的17例标本中,Amsel标准的诊断为13例阴性,4例阳性;在联合检测阳性而BV快速单项唾液酸酶法检测阴性的5例标本中,Amsel标准的诊断为4例阳性,1例阴性。单项唾液酸酶测定诊断BV的敏感性93.7%,特异性94.5%,阳性预测值81.9%,阴性预测值98.2%。联合测定诊断BV的敏感性93.7%,特异性99.6%,阳性预测值98.3%,阴性预测值98.3%。

3 讨论

本文介绍的两种快速诊断法具有敏感度和特异性都较高,速度快,操作简便,主观因素少,可保证实验结果客观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门诊病人的快速检测,是值得临床普遍推广的检测方法。

诊断试剂范文6

[关键词] 抗体检测 胶体金 ELISA

随着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及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已成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是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其抗体监测关系免疫效果的考核、合理免疫程序的建立,也是评估疫苗质量、对重大动物疫情预警能力的的可靠依据。

县级以上兽医实验室目前开展抗体监测主要使用ELISA试剂盒,其昂贵、费时和要求专业仪器和专业人员的特点,使之不适合基层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胶体金检测产品在动物疫病检测领域的推广运用,以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现场即时检测等特点,迅速获得了基层兽医站和养殖户的认可。为了解这项新技术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用胶体金和ELISA两种试剂盒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其结果对比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被检血清

从全市5个规模养猪场采集并分离猪血清共27份,-20℃保存备用。

2.诊断试剂

口蹄疫合成肽ELISA试剂盒为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12004;猪瘟抗体ELISA试剂盒为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220-X681;猪蓝耳病抗体ELISA试剂为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40959-X061。

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为苏州艾瑞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猪口蹄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批号:CFC005A;猪瘟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批号:CFC002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批号:CFC001A。

3.检测方法

3.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以测得样品OD值大于临界值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3.2胶体金快速诊断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以检测线和对照线同时出现紫红色线为阳性,只有对照线出现紫红色线为阴性。

二、检测结果

表1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

表2 样品结果分布图

三、结果分析

1.由表1可知,分别用2中诊断试剂盒测定27份血样抗体,ELISA测得的口蹄疫和蓝耳病抗体的合格率明显高于胶体金 ,而测得猪瘟抗体的合格率略低于胶体金。从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来看,猪瘟最高,为74%,口蹄疫次之,为41%,蓝耳病检测符合率只有26%。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出现了明显分离,因此,两种检测方法不具有平行相关性。

2.由表2可知,对样本个体而言,既有ELISA检测合格而胶体金不合格的样本,又有胶体金检测合格而ELISA检测不合格的样本。因此,不能以此判断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低。

四、讨论

诊断试剂范文7

关键词:IPD;IVD;应用

IPD(集成产品开发)在IBM、华为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提高IVD产品研发的成功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本文在IVD新产品开发中初步引入IPD的研发管理理念及模式,对IPD在IVD行业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

1 IPD简介

1.1 IPD的概念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即集成产品研发,是一种先进的产品研发模式,它是在PACE(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的基础上提出,将研发管理体系划分为产品战略、阶段评审决策、核心小组组织、结构化研发流程、技术管理、资源管理、研发工具等7个相互关联、有机集成的要素,并将上述要素进行集成,对产品的开发进行管理。

1.2 IPD的核心思想

IPD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研发是投资行为。应用投资的理念来看待产品研发,用投资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产品研发。

2)基于市场的创新。也就是说产品的研发、创新要以市场为基础,应在对市场需求及竞争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去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3)跨部门协同。即建立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摒弃部门间的隔阂,通过团队的有效沟通、协调以及决策,使PDT高效地完成产品研发,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4)异步开发模式。指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产品研发的不同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这样可以将原来的许多后续的过程提前进行开发,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

5)重用性。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建立产品研发平台,发挥平台的杠杆作用,从而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6)结构化的流程。为规范管理产品的研发活动,应建立结构合理、定义清楚的研发流程,保障产品研发顺利有序进行。

1.3 IPD的基本框架

IPD框架图

IPD框架是IPD的精髓,它包括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跨部门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异步开发和公共基础模块等七个方面要素。

1.4 IPD的应用情况

IPD是根据大量成功的产品开发管理实践总结出来的,国内外许多优秀企业均因IPD的有效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功。

1.4.1 IBM的应用

1993年,IBM公司在郭士纳的领导下,率先实施了IPD,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93年到1998年IBM共节省了120亿美元费用,硬件产品研发时间从原来的4年缩短至16个月,重铸IBM公司辉煌。

1.4.2 华为的应用

1998年,华为总裁任正非从IBM引进IPD,是国内最早实施IPD的企业。经过6年时间,华为的产品研发管理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迅速与国际接轨,为华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华为公司能有今日的发展,IPD的成功实施功不可没。

1.4.3 其他企业的应用

目前,除IBM和华为公司外,国外实施IPD的企业还有波音公司、微软、诺基亚等企业,国内实施IPD的企业还有中兴、康佳、长虹、美的、步步高、中粮、河南中烟、方太等企业。因为IPD的实施,他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2 IVD行业概况

1)IVD(In Vitro Diagnostic),即体外诊断。IVD行业主要指用于体外诊断的仪器、试剂等产品所处行业,一般是指用于体外诊断的体外诊断试剂。

2007年前,体外诊断试剂管理较为混乱。2007年6月,国家药监局出台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除用于国家法定血源筛查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产品外,其他体外诊断试剂均按医疗器械管理。

目前体外诊断试剂主要包括生化、免疫、分子诊断、细菌、微生物等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

2)体外诊断试剂虽按医疗器械管理,但其又有别于医疗器械,所以国家药监局将其单独进行管理,其注册也与医疗器械不尽相同。

国家药监局依产品风险的高低,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产品,分类进行管理。

境内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境内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境内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境外及港、澳、台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

3)近几年来,IVD产业在国内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每年以近20%的速度高速增长。为加强IVD的监管,药监局不断出台新的监管政策,国家“十二五”规划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而且,OEM、分包装、委托生产等生产方式在IVD生产和注册中已逐渐行不通,企业为求生存也必须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工作。

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地不得区分方法或试剂制定检验类项目价格。

这意味着同一项体外诊断项目,不管产品是进口还是国产、不管方法的区别、不管成本的高与低,患者的收费都得相同。这对IVD行业的各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国内各企业为了抢占进口产品市场,纷纷着手开发成本更低质量可靠的体外诊断产品。

3 IPD在IVD行业应用研究

体外诊断试剂按医疗器械管理,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遵从ISO13485:2003《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ISO13485关注的是对过程的管理,体外诊断试剂新产品开发需符合ISO13485条款7.3设计和开发相关规定,产品的开发中应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变更等过程的管理。设计过程中还需按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对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体外诊断试剂新产品开发还需满足《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规定要求。

本研究以处在IVD行业的K公司为对象,在其体外诊断试剂新产品开发中初步引入IPD的研发管理模式,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将IPD的部分核心思想与ISO13485质量体系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有效结合。

3.1 产品战略及规划

打破K公司原来的由公司老总一人进行产品战略与规划的常规,让营销部、研发部、技术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参与产品的战略与规划。

首先,采用$APPEALS工具进行客户需求分析,即从$-产品价格、A-可获得性、P-包装、P-性能、E-易用性、A-保证程度、L-生命周期成本、S-社会接受程度等八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并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共同决策。

其次,由财务部门对新产品开发初期及过程中进行投资组合分析,为企业对产品战略级规划的正确判断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由于时间限制,在今后的研究中,需不断完善投资组合分析的衡量指标,以期让分析结果更具指导意义。

3.2 跨部门研发团队建立

打破K公司原有部门之间的职能壁垒,从营销、研发、采购、生产、技术、质量、注册等部门抽调专人组建跨部门的研发团队。通过各方面人员的分工协作,高效的沟通、协调和决策,产品研发的质量和速度较以前大大提高。

3.3 结构化流程及异步开发

按照IPD的产品研发流程,结合IVD产品特点,对IVD产品研发流程进行结构重新设计并进行异步开发。尽量缩短产品的研发时间,让产品尽早上市。

IPD产品研发流程包括概念、计划、开发、验证、、生命周期等六个流程。IVD产品的研发也包括上述六个流程,但其产品的开发、验证、等流程较为复杂,产品完成开发后需提交药监局进行产品注册标准的核准、质量体系的建立、产品试生产、生产厂房的生产许可证办理等;验证除了产品的自我检测外,还需进行两家省级医院的临床试验和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注册检验;至于阶段必须完成产品的注册,即获得上市许可。

下图是K公司研发流程重新设计后的部分流程,其中产品注册标准复核、质量体系建立可进行异步开发,产品试生产和生产许可办理可异步开发,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也可异步进行质量体系考核的申报工作。这些流程由不同作业层人员进行异步开发,大大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

3.4 CBB模块构建

本研究依据K公司IVD产品的特点,寻找不同产品、系统之间的共用基础模块(CBB),包括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和检验设备、产品内包装材料、标签、外盒等等。

最终,K公司建立了生化和免疫产品两个CBB数据库,并据此建立生化产品和免疫产品两个研发和技术平台,分别由不同的团队负责。通过CBB数据库的共享,K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周期较以前缩短3个月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得到降低。

4 结论

本研究在K公司的IVD新产品开发中初步引入IPD的研发管理理念及模式,初步取得成效,希望对本公司后续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并对IVD行业的新产品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IPD全面深入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由于IPD引入时间有限,且鉴于本公司的资源及发展程度限制,IPD在本公司新产品开发中尚未完全落实,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希望同行们一同来继续探讨IPD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应用,共同促进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红卫.研发困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张利华.华为开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程东升,刘丽丽.华为真相.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诊断试剂范文8

在中国目前每年约9000万人份的艾滋病诊断试剂需求市场上,若以每次100元的费用计算,一年就是9亿元的市场,而艾滋病诊断其实还只是IVD行业的“冰山一角”而已。与此同时,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诊断检测费用占医疗费用的20%以上,人均超过50美元;而中国这一比例还不足10%,人均10元人民币左右。

随着中国医疗服务的发展,IVD数值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作为中国诊断试剂行业品种最多的公司之一,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科美)如今的产品线已涵盖包括化学发光、生化、放免三大系列在内的近200种产品。“按卫生部的一个调研数据:中国临床医疗误诊率超过50%。”科美CEO应希堂这样告诉记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IVD行业发展已比较成熟;而中国还处于早期阶段。”

10年竞争力探索

许多人知道科美,多是从它的“化学发光微孔板艾滋病诊断试剂”开始的。与国内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手段相比,该试剂化学发光的灵敏度更高,检测更快速,成本及费用也比国际品牌的同类产品低一半左右。作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可商业化应用的化学发光诊断试剂企业,经过lO年的发展与积淀,科美在该领域已经获得100多项专利。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来源于技术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完善。”应希堂说,“除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孔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平台,科美形成三大系列近200种产品,服务于各大中型医院检验科、血站及科研院所。”而且,与其他同类公司不同的是,科美还为客户提供了包括设备、试剂、标本、软件、后续服务等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而非仅仅销售试剂或设备。

一直默默专注在诊断试剂研究的科美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耀眼的光芒也吸引了风险投资商的注意。公司2007年6月及2008年1O月,两次获得来自美国中经合集团、西门子创投、软银中国共计2000万美元的投资。有了资本的助力,公司在系统化、规范化运营及人才引进和管理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和众多民营企业一样,科美也是从几个人的小企业起家。“1998年科美创立,如果说在2007年之前我们还只是一支‘土狼’型的团队,那么现在科美的管理层已经非常国际化,视野也更加开阔。”应希堂说,“公司COO在美国强生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CFO则来自摩托罗拉;另外在研发创新上,科美已和美国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所达成合作。”

控制成本 突破瓶颈

几个月前,应希堂去德国的一家IVD企业参观考察,发现仅仅几十人的团队竞可以创造出几亿元的产值,效率是国内企业的很多倍,令其心生敬佩。“这个行业虽说是一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但成本控制也是公司运营中的重中之重。这样才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应希堂说,这些对他有很多启示。

应希堂表示,科美2009年的主要目标,除了要挺进国内IvD行业第一阵营以外,还要在提高产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

2008年科美的销售额为6000多万元,而今年将突破1.5亿元。“科美如今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50%以上,预计3年后就可以上市。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临床诊断产品专业服务商。”应希堂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自科美成立以来,曾先后多次获得来自科技部等相关单位共计1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应希堂非常重视并感谢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为此科美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政府事务部,除了及时研究政策信息,还积极参与国家863计划,以及IVD行业标准的制定。“政府在资金上给自主创新的优秀企业带来很大支持,好政策的出台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帮助。稳定、宽松、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快速发展。”应希堂表示。

诊断试剂范文9

【关键词】激发试验;护理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对吸入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收缩反应的方法,即检测气道高反应性(AHR)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由于AHR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因此,激发试验可作为哮喘诊断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有力依据。我院呼吸科肺功能室采用乙酰甲胆碱为激发剂,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肺功能室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行4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0~60岁 ,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气短,咳嗽时间2周以上,最长达10年,抗炎、止咳治疗后症状反复,无缓解。行X线、CT、心电图检查无异常,基础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MedGraphics体积描记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查,吸药方法采用Cockroft潮气呼吸法。乙酰甲胆碱由南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提供(5g/瓶 ).

1.3方法

1.3.1 药物准备 将乙酰甲胆碱用0.9%生理盐水配成0.03、0.06、0.125、0.25、0.50、1.00、2.00、4.00、8.00、16.00、32.00浓度的溶液备用。

1.3.2 病人准备 停用以下药物:停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4~6h,如沙丁胺醇;停口服支气管扩张剂或茶碱8h;长效或缓型24h;停阻胺药48h,如酮替芬、氯雷他定;停糖皮质激素24h;避免吸烟、咖啡、可乐等饮料6h,2h内禁剧烈运动、冷空气吸入。排除不宜做本实验的疾病,包括心肺功能不全、大动脉瘤、高血压、甲亢、妊娠等。

1.3.3操作方法 吸入激发剂前先检查基础肺功能,要求FEV1>70%预计值,病情稳定,而后吸入0.9%NS2ml,2min后检查肺功能(FEV1)并以此次FEV1为以后吸入激发剂的对照值,若吸入0.9%NS 后FEV1下降≥10% ,则NS本身即可增加气道反应性,此时试验不宜继续进行或需严密观察谨慎进行[1]。而后依11个浓度逐步吸入,每次吸入后等待暴露时间为2min,再检查肺功能(FEV1),以上肺功能测定均严格按照检查质量标准。

1.4评定标准

1.4.1定性判断 FEV1较基础值下降>20%为激发试验阳性,FEV1下降15~20%为可疑阳性,若吸入最大剂量后,未达前述标准,为激发试验阴性[1]。

1.4.2定量判断 依据吸入乙酰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20FEV1)对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1.61~2.5umol为可疑或极轻度,0.41~1.60umol为轻度,0.05~0.40umol为中度,12.8umol为正常。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22例激发试验阳性,18例阴性;22例阳性患者中5例为中度AHR,9例为轻度AHR,8例为可疑或轻度AHR。

3护理措施

3.1检查前护理

3.1.1急救用物准备 抢救车、输氧装置、输液装置、备用床一张,药物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药品: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

3.1.2心理护理 由于受试者对此项检测都缺乏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所以要耐心讲解激发试验目的、意义、实验过程,同时告知患者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所具有的应对处理方法,让受试者心中有数,避免紧张焦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检查。

3.1.3指导受试者正确配合 肺功能检测是需要患者良好配合才能完成的检查,激发试验全过程需患者反复用力吸气与呼气,比较劳累。向受试者详细解释检查步骤,嘱其放松心情,双唇抿紧口器,严防漏气,听从操作者指令。示范完全吸气,用力快速完全呼气动作和深吸快吐吸入激发剂的潮式呼吸动作,让受试者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3.2检查中护理 注意观察肺功能指标的改变和受试者配合程度,密切观察受试者的反应,如呼吸节律、频率、深度,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听诊肺部呼吸音的变化及并发症状。如出现胸闷憋气、喘息,伴有通气功能下降,立即终止试验,协助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给与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2喷吸入,10分钟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且FEV1≥80%基础值,嘱其休息20分钟后到门诊进一步处理,如仍有呼吸困难等不适且FEV1

3.3检查后护理 试验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对FEV1下降>20%的受试者给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2喷,20min后检查肺功能待FEV1升至试验前水平,方可让患者离开。

4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用于协助诊断气道反应性增高,尤其对哮喘的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诊断依据。对这类病人早期给与治疗可预防发展为典型哮喘[2]。对受试者试验前、中、后实施有效的精心护理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确保实验结果可信,提高受试者试验安全性的关键,为明确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诊断试剂范文10

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的发展, 血栓与止血检验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止血与血栓的研究涉及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多学科。因此,检验科应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工作,不断深入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及时捕捉国内外医学发展前沿信息,不断引进新方法、新技术、拓宽专业领域,对于提高检验医学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促进检验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血栓的形成及调节主要与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及血液流变有关。它们通过本身促凝或抗凝作用,组成了血液内存在复杂、功能对立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而这两个系统通过机体的生理调节又得保持着动态平衡,使得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中不断地流动循环,既不溢出于血管之外(出血),又不凝固于血管之中(血栓),一旦此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可导致各种出血表现或血栓形成。止血与血栓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因子的检测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环节了解发病原因、病理过程,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迄今在医院检验科用于临床诊断的试验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前者主要是常规中较简易、快速、费用较低的试验。根据检测结果初步分析血栓的形成或出血原因。后者的目的是根据初筛的结果进一步分析病因和病理变化以确定诊断。这些试验较特异、步骤繁锁、费用亦高。目前国内用于筛查的试验有: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问(PT)、纤维蛋白原定量(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和D一二聚体测定。用于诊断的试验有:①诊断血管病变: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内皮素一1(ET一1)、血栓调节蛋白(TM)等因子的检测。②用于血小板功能的估计: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血小板少颗粒释放蛋白(GMP一140),血栓烷B2。③凝(抗凝)血因子分析:VIII、Xa、AT—III等因子活性及含量分析、凝血酶原标志物。④纤溶系统检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e—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纤溶酶原活性及纤溶酶一抗纤溶酶复合物等。近几年先进仪器在检验医学的应用,使检测方法进入了新阶段,如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蛋白、血浆中各种抗凝血因子抗体,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遗传病的诊断,甚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病理过程,血小板中钙离子浓度、钙流及钙波动,进一步研究止血与血栓疾病的病理生理及药物作用机制,仪器昂贵及试剂的限制,这些方法还不能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目前更适合试验室研究。

止血与血栓这个边缘学科令人瞩目的进展使其实验方法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这些试验主要用于: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如血友病、血小板病等)。②溶栓前状态的要析。③弥漫陛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诊断。④药物治疗的监测(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及降纤治疗)及手术前检查。由于血栓形成是动态的,血栓形成时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相互调节,同一实验指标在同一病人不同病程时其结果是不同的,比如DIC早期,PT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溶栓试验(3P)阳性,而至病程后期,P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3P阴性。因此合理选择试验项目,正确分析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止血与血栓理论涉及医学多学科,其方法日新月异,由于医务人员知识的日益专一化,临床医生不可能对各项试验都有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实验室与临床有经常紧密的学术交流,信息沟通,不断地向临床介绍开设试验的各方面资料,使临床医生对每项试验原理、结果分析、临床意义及其质量控制有较深入的了解,而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从医生那里获得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病人生理、病理状态及其它检查结果,便于进行全血质量控制,进一步评价自己实验室的工作,总结经验和进行科研。2、血栓性疾病病理变化是动态的,诊断所选择的实验应针对不同的病理环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和病理情况合理选择试验,反之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及评价。3、目前诊断血栓实验的参考值均有较大的生理波动范围,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某些原发病也影响凝血指标,因而某些患者第一次检查结果对群体来说在正常范围,但对此患者来说已是异常值,所以有些实验项目一次检查结果不能轻率定论,动态观察可能更早发现病情,这点对于DIC的早期诊断优为重要。4、凝血试验繁多,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先筛查,再有的放矢地选择确诊试验,并力求简单、快速、先易后难,切忌不顾病人医疗负担,无目的地“大撒网”检查。

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由于凝血因子检测可受多种因素干扰。所以加强血栓与止血试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和方法的标准化对血栓和止血试验尤为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标本的采取与保存、试剂的应用、仪器的校正与监控和实验技术四个方面。总的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标本的采集:尽可能保证每次采血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患者应处于平静和空腹状态。采血人员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损伤组织致外源凝血因子进入试管,影响试验结果。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采血时间应尽量短,采血后立即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但不要用力振荡,以免溶血。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可颠倒混匀,确保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充分。②标本的运输:用密封塑料管存放,最好在实验室内采血或尽快送至检测地点,严防剧烈振荡、日光直射和异物落入。有些检测项目(如B一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等)需在4℃条件下运送标本,以防止因子v和Ⅱ的降解。③标本的处理:标本应尽快离心。一般在15%一20%离心,但纤溶试验需在4℃左右离心,溶血的血浆会引起血小板活化和凝血时间缩短,应弃之不用。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否则应低温保存。标本的保存时间与保存温度有关,22%~24%保存2h,2℃~4℃保存4h,一20%保存2w,一70%保存6个月。④血液标本用0.1lmol/L枸橼酸钠抗凝,应注意血与抗凝剂的比例。对严重贫血或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的血液应调整抗凝剂的用量。⑤严格按照厂家的说明书储存、使用产品。把反应温度控制在37% -4-l oC。检查测定中试剂的PH和浓度,不要把血浆置于37℃条件下超过10min,凝血活酶或部分凝血活酶不应超过厂家规定时问。⑥合理设计试验步骤,减少观察误差和时间趋势。⑦所有标本均采取双管测量,每天都应做好质控。⑧每个项目都要建立奉实验室参考值。⑨根据检查目的,选择敏感试剂,实验结果要用国际标准化报告方式。

综上所述,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血栓与止血检验诊断的研究及发展趋势,在血栓性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应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探索更灵敏、准确、便捷和经济的诊断方法,不断提高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诊断水平,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诊断试剂范文11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窗口期

卫生部《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防治知识要点》[1]提示丙肝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易慢性化迁延不愈导致慢性肝脏炎症坏死直至纤维化,更有部分重症感染患者病情恶化逐渐发展最终导致肝硬化,预后不良。现临床丙肝初步筛选结果一般为抗体检测结果,但存在窗口期导致临床高漏诊率,且丙肝后期治疗主要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疗程长,费用昂贵。丙肝核心抗原检测是近10多年发展的方法,原理上能有效缩短窗口期,本文主要验证其缩短窗口期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07.9-2010.9时间段内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等医师合作,在病人知情同意和伦理学委员会同意情况下通过询问病史,筛选有丙肝病毒危险因素人群,包括与丙肝阳性患者危险接触如针刺或在非正规场所有创伤性操作等人群,在病人初次就诊时抽一次血,7天后再次就诊时抽一次血,筛选HCV cAg初次检测阴性,按要求按时检测后阳性病人,隔7天检测至HCV Ab阳性终止。排除最终检测阴性或者中途丢失、未按时间要求检测或初次检测阳性病人。所有血清标本剩余部分均放入-70℃冻存以备复查。

1.2 方法与试剂

1.2.1 游离HCV Core Ag定性 强生Ortho trak-CTM丙肝病毒(HCV)游离核心抗原诊断(ELISA)检测试剂盒,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

1.2.2 HCV Ab定性 珠海丽珠酶联免疫法(第三代)试剂盒(2011年前),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

1.2.3 HCV Ab定性 珠海丽珠酶联免疫法(第三代)试剂盒(2011年后),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检测过程中加入样本后反应时间应不低于60分钟,加入酶结合物后反应时间应不低于30分钟,加入显色液后反应时间应不低于30分钟,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使用保存标本复溶后检测。

1.2.4 HCV RNA定量 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C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和Rotor-Gene3000荧光定量扩增仪,操作见试剂盒说明。2 结 果

2.1 共筛选35例确诊为丙肝病人 人群基本情况,见表1。一般年轻人居多,分析可能是年轻人比较冲动,容易在路边非正规场所进行有创性操作,比如穿耳孔、美容、纹身等操作。

表1 人群情况

特征 有丙肝危险因素35例

年龄(岁) 35±11.54(18-60)

性别(男性/女性) 12/23

体重(Kg) 53.8±10.57(40-75.5)

其它肝炎史 无

2.2 抗原检测缩短“窗口期”情况 以HCV RNA和HCV cAg同时阳性或HCV RNA和HCV cAg某一项为阳性的时间为确定为起始时间。表2显示每次检测新发现的阳性例数。图1以直观的方式显示从第一次开始检测后丙肝确诊阳性的总例数,共检测7天*7次后全部检测出。

表2 采用以下方法检测结果每次新发现阳性的例数

时间(天) HCV RN

A检测 HCV核心

抗原测定 Anti-HCV

检测(改变前) Anti-HCV

检测(改变后)

起始 35 33 0 0

7 0 2 0 0

14 0 0 0 0

21 0 0 2 3

28 0 0 4 6

35 0 0 11 16

42 0 0 14 8

49 0 0 4 2

图1 每次检测后确诊的丙肝例数

3 讨 论

目前,丙肝病毒RNA聚合酶缺乏错误校对机制导致基因组变异非常频繁无有效疫苗[2],且抗体检测存在“窗口期”[3]。临床诊断丙肝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结果,而丙肝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目前主要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治疗方式,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疗程节约费用,2011年欧美药品监管部门陆续批准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两个蛋白酶抑制剂销售,但在国内还未引进,早诊断仍是丙肝治疗的关键,游离核心抗原原理可有效早期辅助诊断HCV。

我们研究35例确诊丙肝的病例,在不同时间段比较游离HCV Core Ag和Anti-HCV结果,通过计算发现HCV cAg实验比Ab检测(方法改变前)缩短窗口期约36.5天,方法改变后缩短约33.7天。一定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丙肝提供了可信的依据。通过研究我们也看出年轻人群是丙肝的危险人群,许多病人因为在非正规医疗场所进行有创行为而感染丙肝,所以我们建议尽量到正规医院做各种检查。

HCV RNA虽然也可缩短窗口期但费用昂贵,需要专业仪器,在科技不发达地区或基层医院无法有效使用,国外资料表明HCV RNA和cAg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4]。

综上所述,HCV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和抗体存在检测窗口期导致高漏诊率,而HCV cAg酶联免疫法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可做为抗体检测的有效补充实验,为临床早期辅助诊断丙肝提供可信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要点[R/OL].[2011-11-01].http://moh.省略/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10752/201007/48266.htm.

[2] Marian E.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Vaccination against Hepatitis C Virus (HCV):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Viruses,2009,1(2):144-165.

诊断试剂范文12

关键词主要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库

Establishmentandclinicalapplicationofthehybridomacellbankofmonoclonalantibodiesagainst8typesofmainrespiratoryviruses

DUANPei-Ruo,ZHANGLi-Li,HANHong-Yanetal.

DepartmentofClinicalExperiment,No.262HospitalofPLA,Beijing100088

AbstractObjective:The8types,4kindsofmainrespiratoryviruseswhichcausehumanrespiratorydiseases,includeinfluenza-A、B,parainfluenzavirus1、2、3,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andadenovirus-3、7.Methods:Haddevelopedakittorapidlydiagnosethesevirusesfrom1986to1997.Bythetechniqueofhybridoma,hadprepared117hybridomacellstrainssecretingMcAbsofthese8types,4kindsofvirusesandofalkalinephosphatase.TheMcAbsformajunctionalcomplexplusalkalinephosphataseanti-alkalinephosphatase(APAAP)bridgedrapiddiagnosis.Results:Theresultofthekitiscredible,andnodisturbanceofPendogenousenzyme.Performingthediagnosis,onlyneedageneralopticalmicroscopeandcanfinishin2or3h.Thehybridomacellbankcanprovidenotonlythereagentsoftherapiddiagnosis,butalsothereagentsforanalysisofvirussubgroups,virusvariationandgeneexpression.Conclusion:Theserialreagentsoftherapiddiagnosishavebeengranted4newdrugcertificatesand5productioncertificatesbytheministryofHealthDepartmentofNationalHealth.

KeywordsMainrespiratoryvirusesMonoclonalantibodyHybridomacellbank

国内外专著指出:对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威胁最大的为流感病毒甲(Influenza-A,FluA)和乙型(Influenza-B,FluB)、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arainfluenzavirus1、2、3,PIV1、2、3)、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及腺病毒3、7型(Adenovirus-3、7,Adv3、7),急性呼吸道病毒的实验诊断应首先考虑以上这4类8种病毒[1,2]。从1986~1997年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生物技术,完成了以上4类8种病毒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制备以及快速诊断桥联试剂、抗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制备工作,共9大系117株单抗细胞株。此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第一抗体即4类8种抗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1.1.1病毒抗原来源均严格采用标准品。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毒株购于首都病毒研究所流感中心[3,4],副流感病毒1、2、3型毒株购于美国马里兰州ATCC国际毒株库[5-7],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由友谊医院病毒室提供[8],腺病毒3、7型毒株由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毒株库提供[9]。

1.1.2动物免疫病毒采用Balb/c小鼠易感系统加脾攻击方法进行[3-9],碱性磷酸酶采用皮内半佐剂加静脉免疫[10]。

1.1.3细胞融合按文献[1]常规法进行。

1.1.4阳性孔检测用IFA荧光法以及间接反向ELISA。

1.1.5细胞株的鉴定所有的细胞株要求经3次以上亚克隆,3次反复冻存,3个月的37℃环境下传代,对52株单抗做Ig亚型分析,染色体分析,每株均要求作阻断、替代、交叉、封闭以及稳定性6种特异性鉴定[3-10]。

1.2第二抗体即兔抗鼠的制备按文献[1]进行。

1.3第三抗体即抗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P)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及其复合物(APAAP)的制备动物免疫用的抗原系美国Promege公司产的精酶,采用反向间接ELISA检测技术获得抗碱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细胞系,然后选择单抗最适浓度结合抗原,制成APAAP复合物[11]。

1.4快速诊断两种技术

1.4.1将8种抗呼吸道病毒单抗用于桥联(APAAP)

快速诊断技术。

1.4.2将8种抗呼吸道病毒单抗用于间接荧光(IFA)快速诊断技术[7-9,12]。

1.5临床应用方法

1.5.1研究者的临床应用见文献[6-9,11,13]。

1.5.2协作者的临床验证见文献[14-16]。

1.5.3国外产品应用WHO标准品验证[6-9]。

2结果

2.18大系单抗细胞库的建立和鉴定结果

2.1.1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抗主要呼吸道病毒单抗杂交瘤细胞库1986~1997年共获8大系108株单抗细胞株:抗甲型流感11株;抗乙型流感6株;抗腺病毒3型14株;抗腺病毒7型7株;抗副流感1型18株;抗副流感2型5株;抗副流感3型22株;抗合胞病毒25株。以上8大系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见文献[3-11]。

2.1.2系列单克隆抗体Ig亚型和效价分析见表1。

2.1.3系列单抗的效价测定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的以上52株单抗,平均结合病毒效价为8000~32000(+++,荧光法),其连接物碱性磷酸酶单抗效价

表18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Ig亚型分析

Tab.1AnalysisofIgsubtypesofMcAbsagainst8typesofmainrespiratoryviruses

McAbsNumber1)Igsubtypes

IgG1IgG2aIgG2bIgG3IgM

FluA11623

FluB5113

PIV16411

PIV25212

PIV3624

RSV871

Adv7532

Adv333

AP33

Total5215161218

Note:1)allofthe52cell-linesselectedwereusedfortherapiddiagnosis达2000万(+++,反向间接ELISA),证实9大系列单抗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亲和力,效价要高出动物抗血清20~600倍,且无抗细胞抗体混杂。

2.1.4单抗的特异性鉴定结果交叉试验:各株单抗分别与常见的9~12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和相关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等)作交叉试验,结果无交叉反应。阻断试验:各株单抗分别以异种动物抗血清作阻断,血清在1:2~1:8时,系列单抗被特异阻断。替代试验:以1%小鼠血清替代系列单抗作已知阳性标本,均为阴性。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blot)、结合表位鉴定:合胞病毒(8株)、副流感1、2、3型(16株)、腺病毒3、7型(8株),抗原经还原处理后,单抗能清晰地与对应病毒蛋白的表位结合[14]。单抗的纯化和冰干:经盐析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后,比活性达95.2U/mg以上。将各株单抗按8个单位应用效价稀释后按8种抗病毒抗体分别混合组成诊断试剂,制成冰干品。

2.2兔抗鼠(二抗)及兔抗鼠荧光标记免疫效价为1:32(+++,双扩法),兔抗鼠以荧光标记纯化,应用效价为1:10稀释。

2.3碱性磷酸酶单抗及复合物结果共获单抗细胞株9株,单抗在16000U/ml时结合碱性磷酸酶抗原4U,成为APAAP复合物。

2.4系列呼吸道病毒单抗用于桥联快速诊断的质量指标结果见表2。表2系国外快速诊断试剂和病毒分离、双份血清、WHO-McAb标准品和IFA技术对照所得。以上结果证实系列单抗用于桥联快速诊断的各项指标符合生物试剂标准。

表2系列呼吸道病毒单抗用于快速诊断的质量指标

Tab.2ThequalityresultsofseriesofMcAbsusedintherapiddiagnosis

IndicatorViruses

FluPIVAdvRSV

Sensitivity(%)93.30100.0090.0093.50

Specificity(%)100.0099.0099.40100.00

Pseudo-positiveratio(%)01.000.580

Pseudo-negativeratio(%)6.70010.006.20

Positivepredictionvalue(%)93.70100.0090.0090.00

Negativepredictionvalue(%)100.0096.0098.40100.00

Grossuniformity(%)92.3099.0098.8096.00

Adjusteduniformity(%)92.3598.0094.5095.70

Youdenindex0.8900.9900.8970.930

2.5系列呼吸道病毒单抗用于桥联快速诊断试剂申请的国家新药证书和文号从1991~1994年经申请和审批,共获4项新药证书和5项生产文号,它们是合胞病毒,(93)卫药证字S-05号,(93)卫药准字(京星)S-02号;副流感1、3型,(94)卫药证字S-21号,(94)卫药准字(京星)S-01号;副流感2型,(94)卫药证字S-25号,(94)卫药准字(京星)S-03号;腺病毒3、7型,(94)卫药证字S-22号,(94)卫药准字(京星)S-02号;流感A和B型,(94)卫药准字(京星)S-01号。

3讨论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尤其是军营、学校、幼儿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常在流行期呈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发病,人们往往很难弄清病毒病因。本研究用10年时间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抗主要呼吸道病毒单抗杂交瘤细胞库,连同连接物碱性磷酸酶单抗杂交瘤细胞株,此库共有9大系117株细胞株,其中抗副流感1、2、3型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单抗等70株为国内少见报道的细胞株。该库的建立,不仅可不间断地提供8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试剂[14-17],还可为国内主要呼吸道病毒的亚型分析、病毒变异以及基因表达等提供研究试剂[18,19]。

本研究创立的抗主要呼吸道病毒桥联诊断试剂,克服了内源酶对结果的干扰,只需1台普通显微镜即可观察细胞内病毒抗原存在,其结果清晰快速,2~3h可获得准确诊断结果[11,13,15,16]。我国是世界公认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及变异株发源地,此试剂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研究者曾3次在6h内快速报道流感疫情[20,21]。系列诊断试剂经国家生物制品鉴定所严格鉴定和审查,已获4项国家新药证书,5项生产批准文号,它们是国内首次按“药品管理法”审批程序批准的系列呼吸道病毒单抗桥联快速诊断试剂。

作者简介:段佩若,女,62岁,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学呼吸道病毒学研究

作者单位:(第262医院医学实验科,北京100088)

4参考文献

1郭元吉.呼吸道病毒.见:黄桢祥主编.医学病毒学基础和实验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55

2GlezenW.Seriousmorbidityandmortalityassociatedwithinfluenzaepidemics.EpidemiolRev,1992;4:253段佩若,韩洪彦,张容惠etal.抗甲型流感病毒内部抗原和表面抗原(H3N2)单抗的制备和分析鉴定.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12(Suppl.):131

4韩洪彦,张容惠,张励力.抗乙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分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3):53

5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副流感1型单克隆抗体细胞库的建立.单克隆抗体通讯,1993;9(2):60

6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单克隆抗体用于免疫荧光技术快速诊断检测副流感病毒3型抗原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2;12(5):393

7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副流感2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4;8(2):171

8段佩若,赵一博,赵华etal.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细胞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1989;69(3):174

9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腺病毒3、7型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的制备和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讯,1993;9(2):68

10段佩若,朱仁英,张励力etal.应用离子交换纯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报告.单克隆抗体通讯,1989;5(2):50

11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碱性磷酸酶单抗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及用于呼吸道病毒检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A):89

12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etal.应用系列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抗原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5):308

13段佩若,林京,韩洪彦.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用于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快速诊断.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13(2):89

14张励力.免疫印迹技术对抗副流感1、3型单抗识别抗原表位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10(6):353

15盛锦云,王同权.小儿肺炎病毒学与临床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2;30(4):203

16董宗祈,陈志勤.儿童病毒性肺炎多病原检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171

17阮力.呼吸道合胞病毒糖蛋白F和G在同一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病毒学报,1992;8(2):101

18杜金林,王之梁.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亚型初步探讨.微生物学报,1991;31(6):488

19段佩若,张励力,朱仁英.乙型流感局部爆发的调查.人民军医,1992;39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