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时间:2023-05-30 09:36:12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第1篇

第一、激发兴趣法

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在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教师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体会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兴趣。

第二、创设情境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和氛围。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此外,教师还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让他们静下心来,反复地与文本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善思的品质。此外,我们还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及时鼓励他们创造思维活动,活跃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思维。

第三、质疑问难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时机,去引导、鼓励学生对同学、老师、课堂、教材说“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批判精神、探索精神。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求异。

第四、感情激励法

在教学课文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唤起他们求知的愿望,探究的动力,通过赞赏他们各具个性的表达,让学生在信任自由中充分展示自我,张扬自我,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向学生提出适度的希望和要求,并为学生创设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跳一跳,能摘到”中经过努力去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注意保护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强、好胜、不甘落后、自尊的心理特点,激励他们进步,特别是对少数有不同程度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倍加关注,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交流气氛中逐步成长起来。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并经常用“对”、“很好”、“精彩”、“聪明”、“能干”、“勇敢”等激励性语言来适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与进步,将暗含鼓励、期待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去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这种宽松、民主的交流气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并且在学习全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势态。

第五、诱导想象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提出“小羊如果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了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了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六、归类比较法

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与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认识了“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第七、举一反三法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教师结合实例介绍了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分段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了“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八、实践活动法

第2篇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基本途径与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恰当选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物理知识大多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精心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跟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质量有关。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而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

教师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应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要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切实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必然不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步骤如下:

1.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

3.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

4.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

5.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

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索、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巧妙设疑,激发思考问题的兴趣。

上课伊始恰当质疑,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轮轴”一节新课导入的教学,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的平面图,井里画有一系着绳子的水桶,井上画有一短杠杆,然后提问:“利用这个短杠杆能否将井中的水桶提上来,为什么?猜想如何改进才能发挥杠杆应有的作用?”这样图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会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学生通过想象直觉思维、联想逻辑推理,通过猜想、议论,互相启示,思维将向连续旋转的杠杆逼进,进而“创造出新的机械”──轮轴。

2.注意难度,提高问题的艺术性。

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难易要适度,不宜太过简单,而且提问题的方法还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及逻辑性,问题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若以地球上的人竖直跳起后落地点与起跳点位置关系为例来研究惯性,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驶的火车车尾边沿处或大海中匀速航行的船尾上竖直起跳后的下落情况来研究,其教学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多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2.提炼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就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地假设推理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对于这一关键环节,有些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急于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一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创设问题讨论情境,设计动手实验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综合教法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没有超前的体育教学观念,不重视学生的兴趣。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都希望能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只是由于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后观念,受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按照过去的理论进行教学,缺乏训练的创意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追究原因,都是因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发,体育老师都是采用惯用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没有激起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体育教学工作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由于近年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因此大部分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学生进入学校之前在家庭中都是爸爸妈妈娇生惯养长大的,几乎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更别说是体育训练。因此,上学之后,在体育训练中也忍受不了训练强度,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为了锻炼学生吃苦的能力,我国的体育教学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耐力的训练,不能一直使运动强度处于过低状态。有的体育教师在增加耐力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更支撑不下来,就会不停抱怨甚至去和教师进行协商,而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就会产生怜悯的情感,因此放弃训练,或者降低训练强度,这样的现象就无法达到最初的训练效果,使体育教学的思维训练模式变得混乱不堪。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时刻谨记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3.体育课堂的时间过短。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小学不但保证不了体育课程的课堂时间,还经常出现被其它课程占用的现象,这就很难保证体育教学课程的质量,缺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该考虑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而立刻采取措施,使小学体育课程的数量得到保障。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有效路径

1.加强体育教学中宽松教学环境的营造。

体育教学是一种愉悦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课堂体育教学的训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增强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如在体育游戏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游戏的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3.要引导小学生敢于想象。

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体育知识,引导小学生积极地思考,而且大胆地去想象。尤其是在体育课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爱好程度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各自的特点,采用相应教学策略。而且要根据小学生的情况,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一些不太喜欢体育的小学生活跃起来,而且对于这些不是很喜欢体育的小学生,不能一味地用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去想象和思考,这样反而会给小学生带来不知所措的感觉,一些小学生对体育非常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用丰富的语言促使他们敢于去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小学生各自的情况用语要恰当。例如,“前滚翻”这一教学课上,在做准备姿势过程中,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小学生,可以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具体步骤,用“蹲撑如蛙跳”和“背部似拱桥”来形容,然后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动作,通过语言来有趣地描述基本动作,让小学生感知动作的效果,用直观的描述结合示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对于一些非常喜欢体育训练的小学生,就不用这么烦琐,可以比喻成一种动物的前滚翻,激发他们对前滚翻的想象,并且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训练,尽量地实现自己完美的动作,这既能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体育教学引发学生对类比事物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要运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类比事物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可以通过诱发学生对类比事物的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体育教师在对起跑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弹簧来进行类比事物的思考教学,通过弹簧的弹跳与起跑过程的相似性来引发学生对起跑过程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开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更要用生动、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体育教学,考虑到素质教育的各项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多元化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造力 思维品质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

一、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观察是人全面、深入、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打开眼界的重要途径。如快速跑教学中,老师将腿部力量差不多的几个学生分成强、中、弱三组,让他们做起跑示范,其他同学观察第一步放脚的位置对跑速的影响;疾跑上体逐渐抬起与直接抬起之间的差异等。在观察中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增进新知识、发展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目标明确、态度科学、欣赏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好奇性。如,跑得快的因素有哪些?肌肉结实的做法是什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式、方法和顺序,通过做课外作业的形式,教给学生做观察记录和分析整理观察材料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质疑是学习的起源和动力,解疑和答疑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获的知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在讲“生命在于运动”时,学生提出“体育锻炼损害身体”的相反意见;又如“篮球比赛球压线为出界,足球压线为何不出界呢?”的疑问等等。面对学生的相反意见与疑问,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其次要认真听取学生不同意见提出的缘由,再次要针对学生质疑的缘由,既透彻阐述“动体养形”、“静体凝思养神”、动静之“阈”的科学原理,又充分讲解身体与心理的动静对生命发生作用的辨证关系,使学生从中获得正反、左右发现问题,辨证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出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鼓励创造性娱乐

创造性娱乐,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运动技术经验,创造新颖别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如打沙袋——跑圈、击中目标、“保护环境”;跑——追逐与摆脱、绕“杆”跑、你追我赶、突破重围等等。学生创造的这些娱乐体育练习,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也增加了健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入课堂,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四、给予实践的机会

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造的沃土和息壤。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把准备部分抽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创编教学内容、组织准备活动。同时提出,内容必须有新意;必须使基本部分参与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充分活动;教法生动有趣,白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但可借鉴)等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这一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教师局限下的陈旧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为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加工改造经验和记忆表象,克服胆怯心理,建立自信、自强、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的自我意向、获得能动优化身心的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最佳的演练舞台。

五、启发想象

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保持快乐、宁静、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心灵“营养”。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地小雨中赤膊跑进,雨水流过自己的背,冲过自己的肩膀,同时每一次跑进地落地脚都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在放松练习中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整个身体向四周扩张,直至充满整个空间 ;再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一些韵律性强、意境美妙的诗文,使学生的身心全部投入和乐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而提高呼吸节律和轻松奔跑的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一些探索性健身实践,让他们在享受时光、享受思想和享受欢的氛围中,收获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成果。

六、引导学生善于协作、集智取长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02-02

一、目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的主要原因

1.传统观念下高中教育体制束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扩大,高中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大部分高中教育还保持一种相对保守的教育观念,且办学体制较为单一,导致高中教育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现代开放性办学理念和高中教育体制没有建立起来。高中招生制度、培养体系和办学管理体制依旧墨守成规,没有取得创新与进步。比如,现在大部分高中依旧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录取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却极大地扼杀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使得学生放弃那些不利于升学的兴趣爱好。在培养和教学管理阶段,也往往以学习成绩为导向,束缚了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应试教育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2009年的一项调查指出,中国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领先大部分国家,但创造力只排在参与调查的国家的第五位。在国内,许多专家一致认为,应试教育是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应试教育的特征是考试测评、答案统一。高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下,不得不循规蹈矩,反复训练考试题目,最终成为缺乏独立见解和创造性思维的“考试机器”。同时,学校为了升学率,反复强调重点抓高考;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好的大学,不断劝阻孩子放弃所有不利于考试成绩的兴趣爱好。诸如此类的种种行为都源自于应试教育,所以说应试教育是阻碍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罪魁祸首。

3.创造性教育环境的缺失

高中学校理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几乎所有的高中都不得不面对高考制度带来的巨大压力。重视考试、重视成绩和重视升学率一直是绝大部分高中的工作中心。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也是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其评价机制极为简单,完全没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面。而且,高中培养课程里鲜有涉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科目,这样来说,高中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4.缺少创新型教师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在我国许多高中,教师的创新素质亟待提高。在传统高中教育中,教师常常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并不注重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此外,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上保持高度的权威,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猜测和大胆求异。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将极大地帮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建议

1.树立培养创造性的高中教育观念

在现在教育中,高中教学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同时创新性思维也是现在社会各领域人才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从教育管理部门到高中校长、教师乃至学生都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观念,首先高中学校管理层要积极改革办学制度,将高中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重视高考转变为高考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并重;其次,教师在提升自身创新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其教学方式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学生应该拓展兴趣,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训练,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科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课程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相互促进。

2.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

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能有效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现代高中应当建立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实施:

第一,成立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小组,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保障。以学校领导牵头,成员包括创新型专业人员,同时吸收自然、人文、艺术、体育等各类领域专业人才,积极领导学校推行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

第二,制定创造性思维培养细则,将创造性思维培养具体化、程序化。在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过程中能有章可循,使培养计划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建立合理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3.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

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相互协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环境。首先要完善选拔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引入创造性思维评价制度,为各类创造型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合理积极推行自主招生,不论是高中招生、还是大学招生,对于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各学校应该加强重视,适当降低学习成绩考核的门槛,吸纳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同时,社会企业也应当承担部分培养责任,因为创造性思维素质是现在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应当与学校合作,提供实践教学机会,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活动,如创新比赛,鼓励和促进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性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在科学的方法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高中学校应当加强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没有创新型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学生将来也就很难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就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创新素质的提升,同时发展科学的创新型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第6篇

1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创意的技能培养的办法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是专业设计人才,是极富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教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想象力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创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力的人有着敏锐深邃的洞察力,能在混杂的表面事物中抓住本质特征去联想,能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然后进行逻辑联系,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联想与想象思维方法的训练,先由教师分析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主持。第一阶段,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行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第二阶段,解决问题设想:类比的设想类比的选择类比的研究;第三阶段,得出结论。根据思维中的想象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再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大量的有关想象的训练。另外,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计算机平面作品。当一个人在欣赏他所喜爱的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和环境,从中产生特定的联想。

(2)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创造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散思维的培养应围绕四种技能进行。①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和设想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②灵活性:是指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③独创性:是指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④精致性:是指对学生事物描述的细致、准确程度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3)收敛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整合性。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收敛思维的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在专业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①抽象与概括的训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②归纳与演绎的训练。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演绎法又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在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③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的训练。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其他素质,如情感、兴趣、意志等,亦得到相应的提高。

(4)逆向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法有以下三大类型:①反转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②转换型逆向思维法。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③缺点逆向思维法。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化弊为利。偶尔择用这一手法,也许更能达到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效果。

2从学生平时自身修养形成谈

(1)先是欣赏和模仿高手的作品,高手的作品大家都认可,肯定有她的优秀的地方,在欣赏和模仿的同时,吸取养分,虽然暂时赶不上高手的水平,起码也比一般水平要好。

(2)现在高速发展是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慕课、网络教程等资源进行学习。不懂得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进行查阅学习。

(3)多出去走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看别人的作品,看看大自然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也可以通过电影电视中吸取养分。把被动看别人的作品转变为主动接收和分析别人的作品,从而吸收养分。最后,大凡创造型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虽不属于智力和思维,但它与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形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事业心、思想保守、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人,能够有什么创造。因此,也应大力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培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②个性的独立性;③意志的坚定性;④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对此也要加以对学生进行训练。

作者:吴群辉 单位:安徽工程技术学校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 培养 创造性思维 策略或手段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25-01

一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人们首先应明白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联系、新关系或者新答案,用来解决某个问题或组织某种活动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们在创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升华,这种思维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发散性,是对人类的创造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 高校美术教学活动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高等学校的美术专业也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做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就是说,部分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实践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最终导致学生在专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素质涵养,创新意识较薄弱,这样也导致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那些更有才华尤其是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所取代。总之,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近年来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高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 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源泉,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设计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高校也要注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高校美术专业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毫无疑问,美术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修养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美术教学的指导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在无形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色彩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且色彩较丰富的物品和经典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其色彩的搭配形式,并让学生在观察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自身色彩感觉的基础上勇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2.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主体地位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前提。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确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审美,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例如,高校教师在室外写生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作,让学生根据自身主观的感受,在作品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加强艺术的感染力。在室外写生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是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生实践和挖掘锤炼。写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创造出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也更为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课、室内外写生以及想象画、记忆画、自由画、命题画等课程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进行绘画主题的再创造,因此教师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发挥创造性思维。例如,有些学生的作品习惯以图文并茂、以诗配画的形式来表现,这类作品想象力丰富,形式新颖,主体也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这就体现了学生们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精神。

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人们进行活动创作的作用日益重要,这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多数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校美术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更要注意发挥实践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第8篇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原则、方法。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下面提一些初步意见,以请教于同仁。

一、探索问题的非常规解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教学中的切入点很多:例1 已知p+q+1

二、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测定创新思维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例如:可以让初一的学生就零的内容展开联想,这样的练习,既复习了有关数学知识,又增加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对于冲破求同思维的模式大有好处,有易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2.引导学生做知识的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解决具体问题时思路忽然开阔。

3.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过程的多样性和多面性,是一种随机的思维。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表示对问题能够迅速、全面、正确的做出判断,从而灵活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讲了一种类型的题目以后,教师往往喜欢用大量的同类型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这对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来说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在这种练习中,用的是同一思路、同一方法,解决的是同一类型的问题,这就容易产生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框架,造成心理上的思维定势。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绷紧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这根弦,经常在概念、法则、思路等方面做一些变式和变形的练习,做一些类比和对比的练习,以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4.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习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就是不拘一格地去分析、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从数学教学的理念、语言、问题以及问题的条件、方法、情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发散,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解题思路,学会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材料,精心指导学生,通过实物感知、观察,并用听、闻、尝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亲身感受,从而得到理性上的启发和联想,使思维活动更加深刻、更广泛。

5.创设思维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1)以旧引新,恰当设置前提测评题,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

设置悬念,即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

6.通过实验,增强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可以使几何图形与实物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逐步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并且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要制定试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很多教师看起来不起眼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所以要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注重实验教学与能力的培养,积极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55-01

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尤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迎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师钢筋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师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一)时展的要求。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所谓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的支持,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因此,目前很多国家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以其为目标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国在教育法中也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作为高教钢琴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更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有关推行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做重点,而创新精神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加以体现。因此,高校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相关要求,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方面,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及有效途径。

(三)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目标的关键。高师钢琴教学并非单纯的教会学生掌握演奏知识结构,而是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树立学习钢琴知识的信心,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因高师钢琴教学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都走向教育岗位,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因此,加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技巧,而且提高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最终更好的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目标。

二、高师钢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实践证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高师教师在教师实践中注重以下内容的实施:首先,突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多进行鼓励与引导;其次,善于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应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思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向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向上引导。例如,当教师弹奏一首奏鸣曲后,可以提出类似“与其他作品相比,这首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哪?”、“这首作品的风格是怎样的?”等问题;最后,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当针对某一作品学生提出创造性观点时,教师应给与积极的肯定,而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形象思维法教学策略。所谓形象思维指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多体现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例如作曲、指挥、歌唱、奏乐等要想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均需进行联想与想象,而联想与想象正是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因此,高师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形象思维教学法的应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作品。例如,部分学生弹奏作品时要么声音的弹性差,要么声音太过生硬,这是学生手腕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的,因此,教师可将手臂比作水管,将手指比作水龙头,只有水管不被阻塞水龙头的水流才会通畅。

(三)采用迁移法教学策略。高师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迁移法的应用。采用迁移法教学不仅可了解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知识的熟练程度,而且还能起到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钢琴的学习仅依靠掌握弹奏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融入。高师钢琴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部分钢琴知识不够了解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教师可不必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都学习过民族乐器、管乐器、弦乐器等,教师只要进行引导,借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成钢琴知识的感悟与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加以引导,告诉“弹奏这个作品技巧与弹奏某某乐器的技巧比较相近”等。总之,利用迁移法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加深学生对所学钢琴知识的理解。

三、总结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时展的要求,而且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是高师钢琴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总结教学经验,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创造思维 观察力 想象力 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20

Exploration on Inspir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HA Yuying

(Qinghai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Xining, Qinghai 81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spir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from the four aspects. First discusses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e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create talent; second is a combina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tuden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echnical personnel, students discuss how to get rid of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to overcome low self-esteem of students for their creativity sense; in addition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creatively, to deal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king and focused thinking;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character.

Key words creative thinking; observation; imagination; education concept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形势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日益成为如今培养人才发掘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人类的高级心理思维运动过程,是由创造性思维引导的。千百年以来,古往今来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理论家、文学家等卓尔不群的人才都是因为有着创造性思维,这是其具备的基础素质之一。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能够将客观且内在的本源物质与其相互联结起来,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产生新奇、高级、另类的价值和成果。这些在创造性思维下得出的成果和创造性价值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此促进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并能够使人类立足于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探索。首先论述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次是结合中职学生的培养方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论述如何破除学生对创造的神秘感,克服学生对自己创造力的自卑感;此外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处理好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辩证关系;最后,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注意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

1 中职学生的发展方向

(1)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现如今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现如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形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所在,应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型人才,同时是将来社会的主要竞争形势。而在高职教育院校中,主要以培养实践作为重要基础,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这就要求重视对中职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培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同学能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使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具有一定非优势,为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学生同时还要做到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使其得以发展,并能够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结合中职教育的方向,培养技术型人才。高职教育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以至于走向社会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专业对口优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相对高校学生来说,学制相对较短,并且中等职业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们在技术手段方面的培养,理论文化知识这方面相对较弱。所以这类学生在面临职业岗位划分的时候,相对单一且有针对性。在学校中,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学校应该在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规定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上多加研究。中职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就在于,有过硬的技术手段,因此,学校应着力将学生培养为生产一线的专业技能性人才。另外,学校方面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在学校开设定向培养班、校企合作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克服自身所具有的高级知识缺陷,使其就业得到切实保障,并且能够更加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上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实习场地,让学生在压力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

2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

2.1 正确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

正确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处理好与集中性思维的辩证关系。创造性思维又可分为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所谓扩散思维,就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来的知识圈的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想象、推测的过程。所谓集中思维,就是对各种创造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再依据价值观进行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是指分析综合,实行正确评价的过程。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扩散性思维,就是说,倘使一个问题有多方面的答案所在的话,那么可以以此问题为中心点,将思索的方向由内而外地进行扩散性思考,并找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且多多益善。而后,人们会在这些答案中进行筛选,并在这些答案中有着多个冲突,但最终寻找对比出最为合适且正确的答案。人们在这些思维中产生出左右的冲突,并由此使得抽象思维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扩散。比如,一道数学题可以有不唯一的答案,亦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这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最为常见的答案或者解题方法,而另外的答案或是解题方法,则选择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解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并使同学们摆脱了集中性思维思考的局限性。

2.2 适时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

在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中,应做到适时创设学习情景。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敏感的叛逆时期,在学习知识的情况下,往往会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对于思维大脑中,尚处在一个知识体系不健全的萌芽阶段。然而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这一特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玩耍中同时学到课堂上的知识,从而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可以在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同学们播放一段音乐歌曲,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开始新课之前,制定一个“课前一故事”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学习开始前,让学生们轮流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广泛,不加以限制,思想可以天马行空。学生们讲完故事以后,教师们可以适当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必须是课前精心设计且备好课的,要求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通过故事的内容引进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创设了一种学习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格,而且导入了新的课堂知识。这样不仅控制了整体的上课纪律,规范了上课的秩序,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思维。

2.3 引导学生们的感知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掌握好课堂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敏感度。在课堂上,学生们阅读题目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们先审阅好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的内容做一些课堂上的操作。这样,能够解决学生们审阅完题目没有思路、不会学习的这一现象。例如,有一个正方形,要将他们分解成三角形。请问,一个正方形可以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呢?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裁剪一个正方形,然后将正方形加以分解,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一个正方形可以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实践动手操作中活跃大脑,增添学习气氛。这种将抽象的课堂内容转化为具象生动的课堂内容的这一做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2.4 构建自主的学习过程,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构建自主的学习过程,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自己主动并且合理有效地进行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含义,是学习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自主学习也包含几点主要内容:首先是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做相应的计划;其次就是对自主学习后的成果做一下相应的总结以及改进措施;再次就是对自己所做的自主学习的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自主学习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学习成果最大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下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在经过教师的指导下, 加之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得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将这种方法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众多教学方法中,教师们应注重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且注重收益结果。让学生们得到相应的鼓励与赏识,使学生们得到肯定,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讨去实践。在学生们得到肯定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此来更好地引导相应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

3 结语

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已逐渐成为每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修课。要想有效培养创造性思维,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并与优秀的基础教育相连结。这要求教育条件的改善,应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结合中职教育的方向,培养技术型人才;正确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扩散性思维;适时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引导学生们的感知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构建自主的学习过程,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勇樽,黄闯明.思想政治课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2] 桂世权.试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1).

第11篇

一、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六种:发散思维,即让思想自由驰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从而产生大量可能的答案、设想或方案的思维;收敛思维,即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某一中心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灵感思维,即创造者对某一既定目标久攻不克时,偶然受到某种启示而顿开茅塞,从而解开关键性问题症结的思维;直觉思维,即并没有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对问题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猜测和判断的思维;类比思维,即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中寻找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形象思维,即运用信箱材料和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的思维等等。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传统思维,它具有以下六个特殊品质:批判性,即它是发展的思维;广阔性,即它是广泛联系的思维;普通性,即它是无坚不摧的、善于变通的思维;独创性,即它是敢创奇异的思维;深刻性,即它是洞察事物内核的思维;敏捷性,即它是快速反映的思维等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是有组织的专门学习与训练形成,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

二、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

(一)党中央方针的指导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的创造性就是理论成果应当是对前一时论成果的超越性,而理论的创造性必然带来工作的创造性。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指导,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创造性,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劳动的要求

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性劳动,一种是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重复性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再现。未来的重复性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所代替,未来的雇员将越来越多的从事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劳动者最基本的素养。而提高全民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艰巨重任。

(三)大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

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定型期”,这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素质修养水平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影响。由此,培养劳动者创造性思维,大学阶段的教育培养是责任重大而又意义深远的。

三、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一)树立创造性教育理念

1.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理念。高校教育要从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造性教育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

2.素质教育创造性理念。高校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精神,坚定创造性方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完成创造性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二)组织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队伍

1.党中央政策指导。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指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教师对学生、对国家的重大责任。

2.教师与学生交流频繁。大学生学校期间课堂教学活动占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这些时间里都在与教师交流信息,由此只有教师有创造性素质,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只有具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各种创造性因素,极大程度的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无穷魅力,才能使学生产生或增加对创造性思维重要影响力的信任与自主意愿。

3.有创造性素质教师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素质:具有追求创造性的观念和意思;具有勇于创造的精神;具有作为创造性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操作能力及运用创造性技术的能力;具有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等为标志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勇敢、坚强、主观的创造性人格等等。

4.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命能否完成,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素质,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如美国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正在引进按教师能力付酬制度;俄罗斯则致力于充实教师进修机构,实施5年进修1次的制度。

(三)突破思维种种束缚

1.解放陈旧思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如果一切都按规矩、按制度、按传统方法办事,就不会有创造性,社会就不会进步。德国数学家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的算术题是:1+2+3+4+5+6+7+8+9+10=?同学们都采用教师教过的传统的累加方法,惟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1+10=11,2+9=11,3+8=11,4+7=11,5+6=11,然后将5个11加起来,结果与别人相同。在这里高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创造性思维,解放了人们陈旧的思维。

2.打破时空界限的思维。仅解放陈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而言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如美国史密森尼天文物理研究所在编写出版星象目录时,对尚未正式命名的25万颗小星星动起脑筋,该所办起了公司,任何人只要愿意出250美元,公司就以那个人的名字为某颗小星星命名,小小的创意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再如开发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资料,而传奇故事始终是景点开发重点之一,无论神仙鬼怪,只要能让游客产生兴趣,都将成为旅游吸引力,从而带来各种效益。

(四)营造创造性思维教育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个人的事,但也需要环境与氛围,如果上上下下都崇尚追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相互切磋和相互鼓励,其效率肯定会大为提高。

1.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因斯坦在他的学生生活回忆录上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管理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他不可避免的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严重的错误。”高校应适度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精神。

2.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首先,高校应支持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为学生的各类发展需求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充分挖掘各个学生的潜力重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创性。其次,学校也要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创造性培养需要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让创造性思维发挥得游刃有余,只有在多样知识的共同作用下,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具有先进性。最后,为更好强化独立性和多样性,高校必须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班级定额削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如美国在1999年的教育白皮书上宣布了之后7年实施班级定额18人(全美平均)的计划;俄罗斯外语课也在尝试教学定额限于12人的措施。

3.建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从管理角度而言,宽松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实行的过程管理,卡得过死,不宜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实目标管理。目标管理需要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对一些在组织活动或者学校形象宣传等方面有着特殊创造性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对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极为有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催化剂的作用。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嘲讽或遭受打击的可能,高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创造性思维是值得肯定的,创造性就是要敢于蔑视闲言碎语,敢于顶住批评指责。

(五)构建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体系

1.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直接让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这是个极为有效方法。

2.挖掘各学科创造性思维因素,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具体问题情况下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将各学科的先进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前沿性,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创造性思维价值体现。

(六)优化教学过程

1.启发诱导式教学。大学学习应从过去的维持性学习变成探索式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想象和联想,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大学不应只是教师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下接第160页)

(上接第163页)

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的开放才能训练好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发散性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索和批评精神。教师教学过程应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提倡和鼓励的态度,逐步让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老师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产生新观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逐步迸发和发展。

4.充分发挥考试制度。教育需要评估,切不可因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而废弃考试。考试作为测试人的素质差异的一种手段,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关键是大学教师主观理念上要对其正确理解并给予认真对待,要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紧密联系,从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定向理解转变为考核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5.认真开展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机会,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试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活动等等。

总之,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给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新的使命,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育创造性理论也亟待所有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总结并逐步将其深入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王国安.把创造性当成习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日常训练

在新的时代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不仅对于初中数学的学有益处,而且为将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为自身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与数学这门学科的严谨的特点紧密融合,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在前人不断的数学教学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首先,大多数初中生自小学开始便养成了上课听老师讲,课下完成作业,学期末进行考试测评的学习习惯,也适应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多年的思维习惯也使他们懒得思考,课堂之上没有理解的知识宁愿借助课外补习班、家教等来补习,也不愿自己主动思考解决的方法,这就使学习变得十分被动。其实在生活之中,善于学习,懂得学习的学生也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他们便会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而只是一心钻研数学课本之上的知识的同学,不懂得学以致用,学习起来便会相对被动。初中数学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灵活地学习,善于学以致用,并且勇于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其次,为了顺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创新型人才在社会就业之中得到疯抢,他们具有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然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条件。总之,创造性思维无论对于现阶段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就业都不可或缺。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要想具有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敢于想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其实数学课本上的许多知识互相之间都有联系,而许多公理也是通过互相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来的。老师可以利用数学知识的关联性,鼓励学生主动完成推理的过程。不直接否定学生错误的想法,但是要否定学生缺乏想象的勇气的行为。例如,在讲特殊的四边形和梯形时,先引领学生回忆等腰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推理特殊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公式。也许刚开始学生无法掌握相关方法,不知道从何入手,老师可以适当提醒,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渐渐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敢于想象和推理。

2.制定针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常规训练计划

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养成绝对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合理的、有规律的训练中不断强化。在训练计划中,可以从多角度解答题目,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训练。例如,老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方法时,除了按照常规的方法解决外,还可以利用画图像得出图像交点以求解。训练学生探索多种不同的数学解题方法,可以通过图像、公式、表格、数据等形式表现,日常学习计划中的点滴积累才能成就创造性

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既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创新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强,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将传统学习方式同创新的教学思想互相结合,塑造学生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