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时间:2023-05-30 09:13:2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1

一、健全领导体制,提高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执行认识

当前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认识不深,不愿“执行”倾向。主要表现在软环境意识普及率低,主观执行愿望不足,不推不动。

二是素质不高,不善“执行”倾向。比如因为搞改革而导致不稳定的问题;因为想快发展、大发展而导致招商引资过程中饥不择食、引小失大的问题;因为不懂政策、不懂经济而导致项目推进不利、运作效率不高甚至项目流产的问题等等。

三是作风不实,不真“执行”倾向。“中梗阻”问题突出,“四乱”现象禁而不绝,使“该干的事干不成,能干的事干不好”。这些倾向是软环境建设中执行力弱化的思想表现。改变这种滞后状况,从“不愿、不善、不真”抓软环境转向“狠抓、常抓、齐抓”软环境,首先,要切实构建“政府是责任主体、纪委是协调主体、部门是落实主体”的软环境建设领导体制。始终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振兴、崛起的关键来认识,作为“第一资源”和“第一竞争力”来抓落实,始终突显执行力在软环境建设中的贯彻落实作用。其次,在州、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设立软环境建设专门机构,或与纠风办合署挂牌办公,负责软环境建设日常工作。在软环境建设执行组织上,从临时型管理转向常态化管理。第三,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研究、客观分析,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优化和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做出全面有效部署,与党委、政府,与科室、个人签订纠风软环境建设年度责任状。

二、硬化效能措施,明确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执行重点

一是把握现有政策,坚持“非禁即准”原则,搞好新一轮“四清理”。认真清理审批主体,清理审批项目,清理涉审批的各类文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清理”的结果在媒体公布,凡是未在媒体上公布的行政审批主体、行政审批项目、行政事业收费项目按废止处理。

二是推行一站式到一窗式并联审批服务。各部门的审批服务职能凡确定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的必须做到应进尽进。引入数字证书、电子印章等安全认证技术,有效解决审批上的“前店后厂”问题。

三是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预约服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网上服务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渠道。

四是落实“收支两条线”,执行下限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持证收费。在“四清理”的基础上,所有审批收费直接进入国库,彻底割断收费与部门利益的关系。

五是推行“涉企检查预告制”,对依法进行的各项检查,实行预告制,促使企业自查自纠。建立企业免检制度,对市场信誉好、经济效益佳、社会贡献大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免检待遇。严禁同一部门对企业进行多次重复检查。

六是实施“首违不罚制”。大力整治违规罚款行为,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企业一般性首次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建立重大处罚公开制度。严禁任何部门以赞助、捐赠等名义向企业进行乱摊派。

七是实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用强化执行力来跟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重大工作、破解重大问题。

八是加大涉软案件查办力度。对群众意见集中、社会反映强烈、事实清楚、情节恶劣、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是对黑恶势力干扰外来投资者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敲诈勒索行为,要果断处理,坚决打击。

九是以防范信用危机为前提,强化社会诚信体序执行力。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建立市场诚信信息共享平台,严厉惩治失信市场主体。

三、构建大监督格局,强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执行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外部评价制度。建立民主评议数据库,扩大直评范围。深入开展纳税人民主评议职能部门行风和机关干部作风民主评议活动;建立健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机制,定期开展视察活动,加大对各级各部门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机制,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二是建立软环境投诉举报中心,集中受理软环境投诉举报问题。

三是建立和完善软环境监督网络。在全州重点企业和开发园区设立监测点,建立覆盖全州、信息畅通、监督到位的监督网络,形成投资者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快捷沟通渠道。

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平台。不定期向社会通报软环境建设成效,公开破坏软环境的行为,使各项检查收费纳入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范围之内。

五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赋予新闻媒体对软环境建设的“话语权”。

六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涉软案件的处理上,要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措施,做到有诉必查,查必严厉,有错必处,查处公开。通过严肃执纪,使严重的违纪违法者名誉受损,职务免除,利益落空。

四、固化科学制度,确保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执行效果

一是研究建立完善科学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评价和约束激励机制。用细化的规范的相关配套制度支撑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管理考核办法、软环境建设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及有关限时办结制、事项办理两次终结制、前置协调和特事特办制、首问首办责任制、“涉软”案件限期办结制、投诉查实停职制、民主评议制等等具体制度。新晨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服务,严厉查处一切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通过规范行为,文明执法,优质服务,重点整治,使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形成个个是环境、人人树形象的浓厚氛围,使软环境发生质的飞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制

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制。成立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对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负总责;县分管领导是分管部门、挂点乡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领导,对分管部门和挂点乡镇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负领导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并指定一名副职具体抓。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的年终目标综合考评重要内容。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不得对影响和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进行袒护、包庇,不得为所分管部门的局部利益打招呼、递条子,不得对影响和破坏经济环境问题的处理说情或施加压力。

(二)健全机构、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作机制

设立经济“110”。县委、县政府授予其调查、处理建议、通报表扬批评、评先评优否决、干部任免建议等权限,凡涉及经济环境的投诉处理工作由经济“110”具体负责。经济“110”本着“有求必应、有诉必受、客观公正、铁心硬手、优化环境”的原则,对投诉案件快查快结,简单案件3天内查结,复杂案件15天内查结,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严格规范收费批准权限。所有行政审批、收费项目,一律由审批中心报县长办公会研究确定,根据需要,再报县委常委会批准,然后全部进厅收费。

全面清理整顿,夯实环境基础。①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规范各种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行为。②清理行政执法机构。对全县履行行政执法的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对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颁发《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行政执法部门委托行政执法必须报县政府备案。凡不符合法定执法条件的,停止其执法行为。③清理执法人员。清退聘用从事执法的合同工、临时工。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由县政府核发<行政执法证〉,实行持证亮证执法。④清理政策措施。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颁发的措施规定全面清理,凡不符合肝硬化经济发展环境需要的,该废止的废止。

完善监督网络.县经济“110”、审批中心、优化办、纠风办要协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大对企业和其他破坏发展环境人和事的查处力度,经常开展明查暗访工作,主支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影响经济环境的问题。县、乡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客商和个私业主可随时举报,相关部门应按分工及时移交或查处,一般问题3个工作日内、较大问题1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报县优化领导小组,并及时反馈给有关企业和个人。

与客商企业发生矛盾难以协调统一意见时,应提交县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任何单位不得激化矛盾。对客商、个私业主相互之间的各种纠纷,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依法公正处理,职能部门应主动参与调处,决不能相推诿。

县人大、政协、统战、工商联、个协等单位及团体要履行职责、加强监督,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献计献策。

强化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开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栏,宣扬正面典型,鞭鞑反面典型,曝光“三乱”案例,营造舆论氛围。

(三)公开承诺,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工商、税务、执纪执法等服务部门和单位每年必须向社会进行一次公开承诺,并将已审批的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及办事程序在本单位醒目位置或办公室张榜公布,要认真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公开承诺事项。凡不能践诺的,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到电视台向社会公开作出说明。

实行咨询投诉首问负责制。凡第一位接待来访客商(业主)或群众咨询办事和投诉的,就是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对客商(业主)和群众的咨询都要热情接待,认真答复,负责办理,凡符合条件、手续守备的,承办单位必须按承诺时限及时办结,不能及时办的给予明确答复。不能以“不清楚”、“不知道”拒之门外,疑难问题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否则,首问第一责任人,列为评定不受欢迎工作(执法)人员范畴。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对客商和个私业主的主动服务和跟踪服务。要制定相应的便民措施和服务项目,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服务。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都要有一名县领导挂点扶持,负责该项目的协调服务。项目引进后,引进单位要从项目立项、审批、企业选址建设、招工到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搞好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为外商排忧解难,为外商营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

政法各部门要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驾护航,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依法保驾企业和投资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查处危害企业生产秩序的违法行为.对企业中的突发性事件,有尖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从重从快处理.对不能马上处理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秩序的治安刑事案件,在接到报案后,因拖延时间导致事件未能及时制止和处理的,从严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供电、供*部门需停电、停*,应提前3天公布时间、范围和路段。对专线和重点企业用电、用*户还要在停电、停*前24小时再次专门通知。对突发性原因造成的临时停电、停*,预计抢修时间达4小时以上的,应对用电、用*重点企业电话预告。否则,造成企业停产损失或其他影响的,追究供电、供*部门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凡因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服务不到位、办事效率低、工作失误、程序不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原因导致客商放弃在县投资经营的,或造成已落户我县的客商企业撤走的,该部门单位或责任人负责请回,或在一个有内引回同等规模的项目和企业。否则,直接责任人下岗。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地免职。

设立部门优质服务奖,每年度评选3--5个支持企业发展的先进单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强化监督,坚持民主评议行风制度

坚持民主评议部门制度。每年聘请客商、个私业主等社会各界代表开展1--2次民主评议活动,重点对涉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部门单位在服务全局、政令畅通、执法公正、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政勤政和是否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等情况进行评议。

评议方法: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当面点评和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凡被评为“最好单位”的,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被评为“最差单位”的,对该单位“一把手”进行诫免谈话;群众意见最大的有关人员(视为不受欢迎执法或工作人员)下岗;单位进行整改,半年之内申报验收,再不达标的,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对垂直管理单位,除发出通报外,定为“最不受欢迎”单位,县委、县政府制作一块(*)R的黄牌钉挂到该单位办公楼最醒目的位置。同时,将情况如实反映到其上级(省、市二级)主管部门,要求对其班子进行调整。

(五)铁心硬手,从严查处“政令不通”行为

抓好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和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凡是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拒不执行,搞部门保护或执行不力、失职渎职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单位视为政令不通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向县委、县政府作出说明。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批准,不准到客商企业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人身、车辆、住宿)。确需检查的,年初作出检查计划报县优化领导小组批准,并应在检查前十天报县经济“110”审核,签发《检查许可证》后方可开展。司法机关因为案件特殊需要,须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上级有关部门来我县对企业及个体户进行检查,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并做好宣传解释和协调工作。对阳奉阴违的,追究部门主要领导责任。

未经县优化环境领导小组批准,任何单位不准对客商企业断*、断电、扣压、封仓、冻帐。

严禁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严格执行我县关于招商引资及发展个私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创造*市最低规费区,试办零规费管理工作区。对企业收费必须严格按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出示正规票据。严禁各乡镇、各单位和客商企业收取任何形式的管理费用。

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应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即要坚持原则,维护法律法规的严格性和公正性,制止不法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又要有灵活性,有人情味,对没有触及法律法规的特殊问题给予宽大处理。所有部门单位对客商、企业确要进行处罚的先报优化环境领导小组批准,然后本着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可罚可不罚的,不处罚。

从严治理公路“三乱”。行政执法单位或者其他组织,违反上级和县委、县政府有尖治理公路“三乱”规定在公路上乱检查、乱收费罚款、乱设卡(站)或者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公正、无《执法证》、《上岗证》上路检查的,除没收所得款项外,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属县管单位工作人员一律下岗,属条管单位的定为最不受欢迎单位,对其责任人建议予以辞退或调离修*。交警、运管、稽征、公路等有权上中检查的单位发现外地客商确有违章现象,只纠正,不处罚,不扣车。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企业实行乱检查或检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公开曝光、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法的,依法从重处理。

(1)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对企业进行检查的;

(2)违反法宝程序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和重复检查的;

(3)在检查中刁难企业,吃、拿、卡、要的;

(4)因违规违法检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后果的;

(5)检查中行为恶劣、贪赃枉法、侵犯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员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

8、任何单位不得在厅外办理审批事项和收费事项。凡在厅外办理了1次审批、收费事项的,视为违纪,对单位一把手通报批评,2次以上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收缴其厅外收费款项,处以1-3倍罚款,对屡禁不止者,单位主要领导给予就地免职。

9、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收缴违规违法款项外,并视情节给予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党纪政纪处分。

⑴违反规定擅自制定收费项目、标准,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

⑵利用行政权进行行业垄断,向企业强制收费、搭车收费或以各种名义变相收费的;

⑶收取服务性费用不提供服务,或者将职责内的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的;

⑷收费、罚款不出具合法专用票据或不给票据,奖金管理、使用未执行“收支两务线”制度,所收款项发生坐支、截留、挪用的;

10、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部门和单位年终综合评优资格,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

①2次经上乱检查、乱收费的;

②司法机关2件(含2件)以上经济环境方面错案和不作为案件;

③因严重违纪行为造成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企业外迁的;

④2次以上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之外受理审批服务事项的

⑤2次以上被有效投诉举报的

⑥2次以上评议考核为最后三名的。

11、禁止一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向企业的摊派行为。因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必需的社会集资,必须坚持自愿、适度和定向的原则,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12、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企业进行非法摊派,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除责令退还摊派钱物外,还根据情节给予单位和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警告、记过处分;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处分。

⑴向企业摊派财物的

⑵强制企业接受指定、从中牟利的;

⑶向企业拉赞助的;

⑷利用职务便利,迫使企业订购非必需书报物、音像制品的;

⑸开展达标升级活动要求企业出钱出物的。

13、关于不准干预企业的问题:

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对企业和生产、经营进行干预。除法律和政策规定必须加强控管的资源、物资和商品外,任何部门、单位都不准设置障碍,影响商品生产流通。

⑵对企业进行干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就地免职、离岗或辞退。违法的,依法从严处理。

①部门单位或个人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设置障碍的;

②扰乱正常经济秩序、欺行霸市的;

③对企业、企业主进行诈骗、敲诈、勒索行为的;

1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无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可评为优秀等级,不受评优指标限制,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作为提拨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⑴帮助企业解决重大问题,度过难关,年增加纳税50万元以上的;

⑵3次评议考核名列第一名的。

三、有关规定

本决定所指“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个私、县内外客商、股份制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企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拒绝接受督查,伪造、销毁证据,对检举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人和事的干部群众或外商、个私业打击报复的,依法依纪从严从重处罚。

县原出台的各项规定和部门文件与本决定不相符的,以本决定为准。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3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转变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环境资源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农村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对土地、空气、地表及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统计,农村工业污染使占全国总量17.5%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另外,由于大量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也严重污染了农田土壤,土地污染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农村新建住房等原因,许多森林遭受乱砍乱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178km2,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大面积草场载蓄量下降。水资源是农业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及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直接排放至就近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继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命脉的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合理使用、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把农业经济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让所有物质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农业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为重点,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而把农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解决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1、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少,科技力量薄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我国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缺乏工业设备和先进科技的推广应用。发达国家早已普遍使用的“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科技队伍建设逐年弱化,农业科技人员因工资无着落各奔东西,乡镇农科站名存实亡。农村整个科技指导与服务是空白,农民遇到技术难题时,无人问津,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大量排放污染严重恶化农业生产条件的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缺乏必要的清洁生产设备和基本的环境治理设施。

2、农业循环经济宣传力度小,农村干部及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目前,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小,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干部普遍存在无所适从的思想,缺乏应有的示范引导和服务意识,表现出不适应新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农民大部分文化层次水平低,目光短浅,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不注重清洁生产带来的效益,对循环利用产生的效益关注不够,循环经济意识淡薄,妨碍了农业循环技术的推广。

3、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试点示范作用不明显。为将农业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有待出台,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有待建立。清洁生产、节能、环境无害化等众多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和循环经济信息系统有待建立。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作用不够明显,欠缺企业、区域、社会三层面协调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市场主体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机制;各级政府应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采取财政贴息、延长信贷周期、低息贷款等方式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

2、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宣传力度,塑造新型农民,建设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通过媒体等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树立和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经营意识,按照农业经营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构建现代农业经营的新观念。总结、传播各地有益探索,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较强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是新农村建设必备的思想保障,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又是解决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掌握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高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借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采用集中培训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塑造培养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实用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利用远程教育网及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方面的信息,解决技术困乏等问题。

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乡政府工作日程,把环保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农村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质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正确贯彻新农村建设主旨,为农民树立榜样,带动农民致富,更好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3、健全和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配套政策及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健全和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和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行为,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依托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和大学的科研机构,借助各级职能部门和各级财政的财力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增加对农业循环新技术的研究,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的现状,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强调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从而形成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

从试点示范入手,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坚持不同层面地有序推进,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在区域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农村发展,对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双重意义,既可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防止农业污染;又可以引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的。

(作者单位:1,3.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茗畅,戴玉才.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08.22.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4

1辽宁省环境审批项目分析

火电类项目、采掘、冶金、化工类项目平均每亿元投资排放气体量大,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最高。轻工纺织类项目每亿元投资排放COD最大,对水体污染程度最高;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电磁辐射污染程度较低,社会区域类项目(包含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削减能力。综上所述:在污染程度较高的行业类别中,唯有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上升3.51个百分点,建材火电、采掘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持平,轻工、化工类建设项目投资比例下降;较清洁的行业类别中,社会区域、农林水利、电磁辐射类行业投资比例均有上升。再以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为例,将冶金机电类建设项目按项目实际情况细分为污染程度较低的机械加工、电子与污染程度较高的金属冶炼、压延加工、有色、焦化两类,用图表形式分析其投资分布变化趋势。SO220062013年辽宁省GDP从9304.5亿元增加到27077.7亿元,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为下降趋势,一方面得益于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重点行业集约化发展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审批正是把握产业行业发展,减少环境影响,降低污染的第一道屏障,科学合理的环境审批能够推动经济的优化发展。

2强化环境审批优化经济发展

环境审批体现的是环境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的把关和引导机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建设项目和企业准人制度,注重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政部门用环评审批的方式,将社会各界的投资向更清洁、更高附加值的行业引导。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成本正在逐步降低,产业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行政部门的环评审批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辽宁省经济发展特征和实际,通过环境审批优化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环境审批中严格执行环保部“6+2审批原则”,首要考核建设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性,不符合国家及辽宁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国家及辽宁省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列入清理整顿范围的、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不符合国家及辽宁省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强调规划及规划环评的审批,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及与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的相容性,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不符合功能区划的、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污染物达标排放,是对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功能区标准,对环境带来影响的不批;污染物总量的控制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没有环境容量地区不批;坚持上马项目,通过拆除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置换总量,使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或者尚未完全完成生态恢复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严格项目审批中清洁生产和工艺的先进性,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强化区域环境影响分析的审核,外排的污染物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环境改善目标的不批;对于公众参与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价,更是要体现人人参与的策略,对公众影响大、公众反对的项目不批,风险不可控的项目不批,应急体系不完善的项目不批。通过环境审批严把环境准入这道大门,对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优化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级审批和审批权限下放,对社会区域、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污染程度较低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简化环保审批环节,降低过程成本,优化服务流程,释放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重点区域建立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为优化经济增长、优化产业布局的建设项目靠前服务。加强规划环评审批的技术层次,完善辽宁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同时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规划环境审批之中,在规划的层面推动产业优化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加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核技术水平,战略环境评价在政策、计划、规划被提出或评估中提供给相关政府一种工具,使其能充分觉察出有关政策、规划、计划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工农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后患。用环境保护和发展双赢的眼光,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工业技术和排放标准,合理布置工业企业,组建工业生态园区,使很多的环境问题从源头得到根治。

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对环保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项目的环境审批给予支持和指导,如环保水处理行业上游包括水处理剂、水处理设备、泵阀产品、建筑建材等行业。下游行业包括市政、电力、冶金、石化、造纸等各细分子行业。对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环保产业、污染源控制型环保产业,如绿地建设、退耕还林、排放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与回收等,简化环境审批,提供快速通道。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理念是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也是从宏观经济战略层面入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正处于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等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环境审批是环境管理的窗口,是防止先发展后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是优化经济发展的第一道门槛。不能单纯为一个项目而批项目,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家赋给环保部门的权利,在环境保护审批环节,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禁止、限制、鼓励、引导等方式,优化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上,能够变治理、监管等被动为主动,从而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战略目标。

作者:刘翠玲 王东哲 单位: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5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制定21个文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是环境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市委、市政府于年前组织县区和市直单位一把手60余人分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进行大规模考察学习,深感在政策上的巨大差距,经反复酝酿,责成市有关部门在吃透市情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在政策上的成功实践,出台了21个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为主题的文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对我市的优化环境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一是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二是出台关于扩大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引进人才的奖励政策。三是为了保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过错及司法机关的执法过错实行责任追究。这些优惠政策和奖惩措施的集中出台,在××是史无前例的,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抓环境促发展的坚强决心。市纪委、市监察局、市优化办把21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大了督查力度,确保文件精神得以贯彻实施。

(二)大力推介宣传××,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这些年,××的发展相对比较慢,外商投资数额少,市委、市政府为了把××建设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除制定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让外界了解××,提高××的知名度,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一是开展了优化环境集中宣传活动,在××日报上开设专栏,刊登市直各部门优化发展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工作进展;安排市电视台采访并播放21个市直局委一把手的专访;在××晚报上开设“明察暗访看行风”追踪报道活动。二是开展了“争做中原崛起后起之秀”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县域经济、聚焦新区、重点工程、城镇化建设、国企改革、非公有制发展、外向型经济、绿色农业、服务型政府等9项内容,各路记者分赴各县区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三是在四月举办的“中国××茶文化节”和端阳节期间举办的河南省“中华传统节庆与文化建设”大型活动中全面宣传了××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四是开展了创建部级生态旅游城市、部级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全面提升××的整体形象。五是开展了与上海、温州等地政经界联谊活动,外地客商纷纷组团前来××考察投资。去年我市的外商投资度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今年的中国茶都一—××第十二届茶文化节上,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52项、38亿元,名优产品交易会现场成交1742万元,合同成交9.76亿元,名茶交易会现场成交500万元,合同金额1.2亿元。今年一季度,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2亿元,同比上升12.6%。

(三)推行全程服务,实施末位淘汰,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今年以来,我市把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

作为重点,推行全程服务,实施末位淘汰,开展效能监察,三管齐下,力求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总结推广了市

国税系统全程服务的经验。我市国税系统自2001年以来,以全省国税系统进行综合改革为契机,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以“一站

式”、“一窗式”和“限时制”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程服务模式,实现了由管理者到服务者、由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由注重服务形式到注重服务效果、由浅层次服务到深层次服务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达到了纳税人满意、政府满意、上级机关满意的效果,为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树立了一面鲜亮的旗帜。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河南检查工作时,对××市国税系统全程服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市优化办及时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于6月17日召开了全市性大会,进行了现场

参观学习,优化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世军就全面实施全程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按照

市里的统一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全程服务的具体办法。市优化办拟于近期开展专项督查活动,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效,并不断向纵深发展。二是认真开展以优化发展环境和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市有关单位、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活动。为了推动市直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政府机关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对50个市直单位开展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为了认真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市委印发了《××市社会各界民主评议市有关单位、实行领导干部末位淘汰的暂行办法》,将被评议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作为评议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转变职能、简化手续、方便用户的情况;制止企业“四乱”、减轻企业负担情况;政务公开、诚信服务、依法行政、改善机关作风情况等。市委规定:评议中排名末三位的,第一年对单位通报批评,对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第二年对单位黄牌警告,单位主职降为副职,班子其他成员两年内不得重用、提拔;第三年单位主职予以免职,其他班子成员三年内不得重用提拔。(2)对末位淘汰评议进行了广泛动员和宣传。市委于6月上旬

召开了全市开展民主评议实行末位淘汰动员大会,市委副书记刘世军同志作了动员,对末位淘汰评议活动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原则、评议的范围、内容及方法、评议结果的运用作了周密安排和部署。(3)在《××日报》上连续5天公布市直50家被

民主评议单位主要职责及服务承诺内容,举报电话。市直各单位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迎接

评议。市工商局为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三个暗访督导组深入基层工商所进行暗访,对未按规定着装、

工作日饮酒、人员脱岗等问题进行现场查纠,该局还在新闻媒体公告,发动社会各界对工商系统工作人员的违规问题进行举

报,凡举报被查实的,给予举报人3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市电业局制定了《民主评议行风奖惩办法》,对系统内民主评议进入

前3名的给予物质奖励,对末3位的给予经济处罚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市环保局对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也实行末位淘

汰。(4)组织实施进万户大型调查活动。7月初,市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市发出通告,市委组织调查组,从市区常住居

民中抽取一万户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入万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活动参与人数之多,履盖面之广,社会影响之大,在我市是前

所未有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民主评议的调查问卷正在统计之中。通过开展末位淘汰民主评议,已经给市直部门

带了新的景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律意识加强了,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了,“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共识

在市直机关已初步形成:企业的经营环境更为宽松7,搞企业“四乱”的少了,而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多了,企业纷纷反映:市

委抓民土评议末位淘汰,真正抓到了点子上.三是开展了效能监察工作,市、县两级建立了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

《××市监察局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了行政过错追究办法,全市共解决涉及行政效能方面的问题84个,市纪委监察局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15人,其中处级干部2人,有重点地解决了少数部门单位存在的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的问题。

(四)加大长效机制建设力度,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证.一是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积极推动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项目精简工作待省里批复后即可实施。二是加快7“服务中心”的

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政服务中心48个,“窗口”56个,其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11个,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11个,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11个,产权交易中心4个,政府采购中心11个,已配编制人数256个,兼职人员36人。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审批事项27499件,已办结26475件,办结率达96.3%,有力地促进了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固始县在全县33个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浉河区建立了“社区便民服务平台”。三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市直财务独立核算的74个单位已全部进入中心管理。在平桥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全市10个县区和各乡镇普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四是以市级政权机关政务公开为重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五)重拳施治,严惩扰乱经济发展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经过这几年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整治,我市影响和干

扰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事件已明显下降,但我们仍然把查办案件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紧抓不放,重拳施治。一是公

安部门继续开展警企联系活动,打击破坏企业的治安案件。二是市、县两级优化办重点加强了案件查办的力量,再次通过媒体向

社会公开了举报电话,对举报案件严查细排,对“四乱”苗头,露头就打,毫不手软。目前已接举报110起,初核案件线索45

起,立案32起,查结29起。其中对市规划局在羊山新区建设中违规操作、违反程序一案,快查快结,对直接当事人进行了处分。

三是加强协调,促进部门依法行政。市优化办注重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的协调解决。为豫花园大酒店协调解决了长达8

年未办成的土地使用证问题、信电电器有限公司办公楼用地问题、水上游乐项目上马问题等,赢得了企业界的信任和赞誉,取

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六)抓四项收费清理,规范收费行为。我们于3月底召开专项清理牵头部门负责人会议,明确职责,制定目标,目前各牵

头部门都已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市优化办长效机制组正在跟踪落实。对民间组织的收费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检查和清理。对证照

清理工二作进行了认真部署,从有关部门抽调8人成立证照专项清理办公室、目前各单位的自查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市证

照清理办选择了4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初步澄清了证照发放的底数。

二、主要特点和体会

—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领导重视是做好优化经济发展工作的关键。市委书记刘怀廉、市长王铁、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

记刘世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军甫等主要领导同志高度关注此项工作,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优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严肃批评,并批阅件,直接过问案件查办工作,保障优化办的办公经费。今年,我市的优化经济发

展环境工作部署得早,制定了2004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方案,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进行了传达贯彻。各级

优化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积极性,目前全市的整体工作推进健康顺利。

二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我市优化办积极捕捉各地各单位工作的亮点,及时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推动工作。如市规划局在对河南信电电器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征地工作中实行现场规划;对在中国××茶文化节期间涉及城区用地规划的签约项目,实行跟踪服务;泖河区财政局实行的绩效能级制;光山县开展效能过错追究制;市电业局实行民主评议行风奖惩办法等。特别是我市突出抓了市国税系统全程服务经验的总结推广,在全市产生很大很好的反响。

三是强化督查,确保落实。市纪委监察局今年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督查摆在重要位置。4月中旬,组成四个督查组,

由市纪委常委带队,对各县区优化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县区优化环境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进度逐项检查。

市优化办多次召开县区优化办及市直单位牵头部门座谈会,掌握工作进度,针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四是深入企业,解决问题。深入企业,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是我们抓优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在办理市长王铁批示的平桥区希腊外资企业反映的问题时,市优化办的领导同志高度负责,现场办公,妥善地化解了外商的困惑,受到了投资者的好评。市优化办还两次组织了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收集各方面意见。目前正在对55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逐户的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着力解决他们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根据××的实际情况,我们对40家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挂牌重点保护,并作为

市纪委监察局“一抓一”活动项目,切实为外资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排忧解难。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省优化办提出的要求和我市优化环境工作的整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取得

实效。一是市委、市政府确定近期召开一次全市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优化经济

发展环境工作的力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二是认真开展效能监察和优化服务环境工作,努力提高各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

量,更加利民便民。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拳施治,集中力量查办影响和干扰××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事件,保持高压态势。

四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由治标为主向治本为主的转变。五是在抓好民主评议、末位淘汰的同时,认真开展“一评一创”活

动,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各位领导,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省优化办的要求和兄弟市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6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的严峻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市面临经济转型、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一化三基”战略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要求,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龙头,以有效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强化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全面规范行政行为,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和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各级各部门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抓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要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抓工作落实,要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市县要建立和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制度、内部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考核工作。将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列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将各级领导干部抓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列入干部考核、考察之中,工作不落实的不得评先评优或提拔使用。(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直机关各单位)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督促各级行政部门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要求,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切实规范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行政程序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抓好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监督落实工作。督促各级政府法制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及时清理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下发文件公布实施。加强对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采取改变名称、拆分许可权、备案等方式变相恢复或违法违规新设许可项目等行为,要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三)开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年内要组织开展一、二次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级各部门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落实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以及决策后的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特别是要加强对环保、安监、建设、国土资源、食品药品等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和公开曝光。(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

(四)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要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切实解决政务服务中心“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除特别复杂难办项目外,各部门在办理审批项目时,要在法定期限的基础上缩短三分之一以上期限。(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市直相关部门)

(五)切实减少行政执法检查。今年要在落实《同城一家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推行行政执法检查预批备案制度,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职能部门到企业检查要上报检查计划,并经审查后才能到企业进行检查,将行政执法部门到企业检查的项目和次数纳入预批许可范围,对超计划的检查项目要实行预审批。同时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检查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执法人员到企业首次检查时,应以教育和帮助企业改正为主,严格实行《首查先行责令改正制度》。同时,在企业“特别保护期”内,要严格执行对企业实施“特别保护期”相关政策制度。(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市直相关行政执法部门)

(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今年我市将按照上级积极推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由市政府法制部门牵头,在市直部分单位开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分阶次处罚试点工作。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原则,通过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的行政违法行为和处罚种类、幅度,依法、科学设置行政处罚程序,对行政处罚裁量权予以细化、量化,并向社会公布标准,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直相关行政执法部门)

(七)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服务性收费。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清理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凡省里已经取消的收费项目,我市原则上予以取消,对所有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汇编成册,向全社会进行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要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规定降低标准收取,属于自由裁量情形的,一律按规定幅度的下限收取。同时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治理乱收费,加强对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管,纠正政府部门非法干预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活动等行为,探索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收费管理、诚信监督等规范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纠风办、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八)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制度,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公开办事依据、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要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办公场地、人员配备、运行经费等方面保障政务中心高效运行。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要将政务服务中心建成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电子监察、行政投诉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市本级和有条件的县(市)年内要建成运行。(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九)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结合“企业服务年”活动,调研企情、广泛走访和听取企业意见,建立健全企业软环境问题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和监督考评措施。各级优化办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企业测评监督工作,加强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点企业、监督员的联系沟通,完善定期测评制度和测评结果反馈通报制度,建立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重要企事的制度。将企业投资者满意率测评结果纳入党委、政府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责任单位:市优化办、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十)优化招商引资和口岸通关环境。要按照《衡阳市政府关于推行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的意见》规定,切实做到依法承诺,政策兑现,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批,实行“归口受理、指定、一次告知、联合踏勘、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全程监督、超时问责”的全程制。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开通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的决定》要求,继续推行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制。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建立口岸大通关工作绩效考评体系,提高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环节的工作效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优化办、市国税局、衡阳海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十一)优化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年”要求和各自法定职责,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中央“扩内需、促增长”政策落实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明确项目联点领导和责任单位。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环境的调研、协调和督查,为其解决本级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发展环境问题和困难。重点建设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健全重点工程优化环境责任制,及时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环境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责任单位:市重点办、市优化办、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十二)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要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工作责任制,依法保障投资者及其企业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重点打击危及企业的经济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活动,严厉打击针对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偷盗抢劫、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强行参工参运、索要“保护费”等不法行为,为企业和项目建设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对工业园区、重点工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实行辖区派出所长治安环境挂牌服务制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

(十三)加强和规范行政效能投诉的受理、办理。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工作机制,发挥“12342”行政效能投诉热线作用,建立快速反应受理机制,认真受理每一件群众和企业的合理投诉,做到有诉必理,限期办结,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对上级和领导交办、涉及民生、企业反映强烈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的投诉,实行重点挂牌督办制度。加强对投诉件转办、交办、督办情况的管理、考核和通报力度,对拖延不办、办理不力或投诉人满意度低的,要查明责任并进行追究。(责任单位:各级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十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影响机关效能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督检查。要建立行政首长问责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力,发生性质恶劣的损害经济发展案件的,严格按照《湖南省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行行政处分的暂行办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集中查处一批在“保增长、扩内需”中乱作为、不作为、缓作为的案件、影响或干扰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案件,以及因司法效能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或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并建立典型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年内将在全市通报一、二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优化办、市直相关单位,各各县市区政府)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7

天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4年11月11日)

(一)

多年以来,市发改委坚持从大局出发,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着眼经济发展,着力环境优化,坚持不懈地狠抓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市直机关行风历次评比中,我委始终名列前茅。机关驻行政服务中心还连续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先后受到上级书面或口头表扬10余次,收到群众表扬信9封,锦旗8面,至今无一例投诉事件。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委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自觉性。

坚持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把想民、爱民、为民、便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工作的最终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自觉的行动。结合全市开展的“树讲求——学转促”、“学比赶促”等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坚持边学边整边改,进一步增强大家“破满、争先、创新、发展”的服务意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大力倡导“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诚信服务理念,提倡“ 做诚信人、办诚信事、交诚信朋友”,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委党组注意引导大家从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从实现我市率先发展的高度,从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前途的高度来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环境。“站高一位,看远一步,想深一层”,围绕发展看环境,身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求全体同志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始终把环境建设放到经济发展的大势中去运作和把握,坚持不懈地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是非标准,细化政策界限,以利于机关全体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放手放胆开展工作。一是强调把因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明确、不配套,为便于更好服务而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发展环境出发,制定本单位改革措施、规定,合理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区别开来。二是把招商引资活动中必要的公务招待同与项目建设活动无关,用公款吃喝玩乐、铺张浪费区别开来;把为引进资金、引进项目献计出力、牵线搭桥而获得的奖励与违反规定从事有偿中介活动区别开来,以此营造宽松的政策氛围,鼓励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向上的状态促进环境优化,积极招商引资。三是把在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敢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但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误同官僚主义的失职、渎职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区别开来;把因探索失误与故意违反程序、滥用职权区别开来,鼓励大家大胆探索,出主意,想办法,为环境优化献计献力。委党组旗帜鲜明的态度,澄清了是非观念,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个“人人思创新,大家比贡献、齐心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风气正在逐渐成为全委的主旋律。

二、积极支持和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认真清理、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委党组多次明确:清理、精简工作要“率先、主动、顾全大局”,上级有规定的坚决照办,无明确要求的摸索创新。该下放的坚决下放,该合并审批的坚决合并,该取消审批的事项坚决取消。从2001年至今,我委三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较大规模地清理精简审批事项,涉及事项60余项。特别是去年6月,我委一次性精减行政审批事项48项并登报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项目单位的好评。二是按照改革精神,对列入全省县级30强的抚宁县,实行扩权改革,授予市级审批权和管理权;对原由市审核、报省审批的,支持抚宁县直接报省审批。三是积极落实投资者投资自主权。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项目,不再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程序,支持项目单位直接依法办理规划、土地、环保、水资源及防洪评价等许可手续。同时,对必须审批的市级权限内项目,积极探讨简化、合并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项目单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积极做好与《行政许可法》的对接工作。通过加强学习,加紧熟悉相关政策,找准《行政许可法》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实现审批内容和方式的顺利转轨。五是全力支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去年6月,我委抽调3名骨干,在全市职能部门中第一个成立审批科,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做到专人、专事、专责。同时,经委党组研究,原市计委将八个科室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审批科,将精简后保留的审批、审核、核准等九大类事项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今年年初,我委又将机构合并后的行政许可事项再一次细致梳理,最后确定36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其中审批6项,审核10项,核准12项,备案8项,继续保持了“一门受理、一窗对外”的好传统、好做法。三是我委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恪尽职守,摸索创新,努力追求质量、效率和规范服务的统一,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并联审批”。窗口人员熟练掌握并联审批流程,增强牵头单位的责任感,坚持“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工作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同时办理,提高了审批效率。坚持“规范审批”。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手续齐备有效的项目,坚持快批;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对国家发展鼓励的权限以内的项目,坚持简化程序审批。坚持“窗口与委内各业务科室协调联动”。即采取“双同时”的方法:一门受理抄告相关部门窗口的同时通过《委内审批事项沟通情况表》抄告委内相关业务科室,便于委内相关业务科室掌握项目报批情况;窗口办结发文的同时抄送委内相关业务科室,并且每月5日前将上月窗口事项办结情况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及时报送委内领导和相关科室,以保证机关掌握鲜活情况,便于委内相关业务科室跟踪服务。坚持“优质服务”。做到服务第一,审批第二,用换位思考对待项目单位,用真情温暖人心,赢得了上级部门和项目单位的广泛赞誉。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引水工程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制约的救急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此,市发展和改革委与有关部门及项目单位一起,研究政策,查找问题,备齐材料,积极衔接上级部门,协调政府开动“绿色通道”,实施联合审批,使得制约和影响项目开工的关键性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鉴于工程规模较小,工艺相对简单,又符合国家政策,我委承诺: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实行一次报批;在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后省略初步设计环节,直接下达投资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了项目建设。

昌黎县龙泉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葡萄酒生产线和昌黎县一品红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葡萄酒生产线两个项目,需要报省立项和批复可研。在窗口按时出具有关材料,项目单位及时赴省后,突然打来电话,言明按照上级要求需要改动我委转请文件,且时间紧迫,希望给予支持。经请示领导,机关窗口马上改好文并想方设法传真给项目单位,使得项目单位不用奔波第二回就办成了事项。项目单位非常满意,在不送材料的同时一再感谢,盛赞我委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

三、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市发改委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努力从制度层面上规范象征行为。如制定了《窗口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机关窗口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有关政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服务热情、周到、文明、耐心、细致,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制定了《行政审批工作监督管理规定》、《行政审批工作内部运行程序暂行规定》、《审批窗口公文、印章、档案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行政审批过程中领导、各业务科室间、审批各环节间的行为。制定了落实《行政许可法》的七项配套制度,从行政许可事项受理、办理、听取意见、执法监督、责任追究等各个层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制定了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规苗头及时制止,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在承诺制度上。我委一是实施行政许可主办负责制。市发改委在行政许可事项进入中心办理时,通过原有审批科室与中心窗口负责人之间签字交接的方式,将“一门受理”作了硬性规定,强化了纪律约束,从而真正做到了由一个内设机构代表本机关统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解决主办科室和主办人问题。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制。项目建议书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初步设计和投资计划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制。机关驻服务中心窗口对每个受理事项,都要严格按照“六公开”的原则办理,即向企业和群众公开、一次性说明每一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需提交材料、承诺时限”,说明我委审批事项全部免费办理等内容,使项目单位心中有数,办事明白,少跑弯路。委内各业务科室对全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计划、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等全部实行公开,做到编前、编中、编后自始至终公开。为保证效果,我委还设立了公开电话、咨询窗口、告示栏,明确了接待人员,保证解答群众和企业提出的问题。四是推行首问负责制。项目单位来委办事,第一位接待人负责办理或接洽到主办科室及主办人,不得以非本职工作而不闻不问。五是实行“同岗替代制”和“外出授权制”。通过设立AB角,确保工作衔接有序,不因个人影响部门,局部影响全局。六是推行“超时默许制”。机关驻服务中心窗口征询委内事项处理意见,对口业务科室原则上应在2个工作日内答复,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反馈的,视为同意,窗口可以发文。七是建立“否定报备制”。规范说“不”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支持招商引资。这些规定和措施,起到了“规章办事、制度管人,机制约束”的作用,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强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近年来,特别是实行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以来,我委同志主动转变职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眼睛向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少同志坚持把握“三三制 ”的工作原则,即,三分之一时间跑省进京,三分之一时间处理一般业务,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自觉从更高的层次上支持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努力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困难。自1998年以来,我市共有个47个项目得到国债资金支持,争取到国债资金近11亿元。二是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跑办审批手续。对于涉及省和国家产业布局需要报省和国家审批的大项目,我们实行领办、代办制,全程跟踪办理。如热电联网集中供热二期可研报告、山海关古城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议书均已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热电厂三期经过三年的公关争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立项;耀华低辐射在线镀膜技术产业化、秦皇岛软件基地等一批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专项计划并获得支持。林纸一体化基地、电厂600万片粉煤灰西石瓦等项目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的调度协调和跟踪管理,通过规范管理体现优质服务。特别是我委数次承担了大型项目拉练活动,跟踪到位,服务到家,有效推动了我市项目工作。与此同时,我委开展了以“更高、更好、更有效率”为宗旨的作风整顿和主题教育,努力提高机关公务员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我委把效率摆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只有微笑不是服务,优质高效才是根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化工作流程,强调分工基础上的密切合作,努力实现受理事项的无缝隙衔接,千方百计保证效率,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估计,由于集中审批、简化程序和环节以及工作人员的主观努力等因素,我委审批事项办结效率提高60%以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服务型机关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一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首先优化思想环境。环境只是个概念,环境是靠人创造的。特别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说到底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首先优化思想环境,通过个体思想的升华带动整个队伍认识的飞跃。近几年,我委的环境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围绕人来做文章,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机关队伍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二是应该注重优化政策环境。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包括开工前的审批环境、建设中的施工环境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环境。不管哪种环境,都有政策密切相关,因为执法、执纪者都是用政策、法规说话。因此,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注意优化政策环境。“效率快不过简化”。近几年,国家大幅度削减行政许可事项,从政策层面上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这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好方式。我委在办理建设项目有关手续时,有时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千方百计提高效率,效果不一定最好。国家取消了,我们轻松,项目单位也省事。从发改委看,我们精简了一批事项,合理简化了办事程序和环节,机关就能精力集中力量研究一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同时更多地帮助项目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制度健全了,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环境的持久优化。

(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8

在自治旗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全面加强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中,我支行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三个代表”在岗位”创先争优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在一线青年职工中积极开展“三做”活动 ,优化支行文明环境 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青年干部职工道德素质,促进支行“双文明”建设,我单位在全行40岁以下干部职工中开展“三做”活动,即: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做一名好员工、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 为使这项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增强青年干部职工对社会、单位和家庭责任感,对“三做”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就要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在单位做一名好员工就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就要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通过开展“三做”活动,一是使青年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使青年干部职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三是使青年干部职工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四是引导青年干部职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做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家庭的人。 二、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优化支行服务环境。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一主题,通过宣传、教育和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有效地统一思想、增加凝聚力、使干部职工积极投入金融改革和人民银行各项工作中,掀起学习“‘三个代表’在岗位”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 一是开展了“共产党员岗位承诺”活动。要求每位共产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要履行好如下承诺:不让本岗位领导职责和领导布置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中出现;不让规章制度在我这里荒废;不让服务对象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腐败和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人民银行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 二是在一线窗口开展了“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先锋岗工作的党员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公示岗位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行还认真贯彻分行党委组织部门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队伍建设指导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培养造就一支“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在全行职工中开展了“学习四法”活动,优化支行依法行政环境。 为了使全行职工更好的懂法、学法,为优化经济环境服务,我行上半年组织全行职工利用每周三下午系统地学习了《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等项法律法规,并专程邀请自治旗普法办主任等两名普法人员到场进行《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 人民银行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中加强法制教育,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人民银行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有助于提高人民银行的工作效率,优化为经济服务的环境,以全面把握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央行管理水平,对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银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9

一、坚持依法行政,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市纪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规范行政。

(一)行政领导进一步加强。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为强化工作责任,提高优化经济的执行力,我局推行优化经济环境“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纪检监察、人事、办公室等为成员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室对环境优化和重点岗位监督工作牵头负责,各相关科室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好相关工作。二是强化科室责任意识。制定了《关于落实<2013年全省“发展环境优化年”工作要点>工作任务的分工意见》的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六大部分17小项,并安排到具体的科室予以落实,对职责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估。三是开展内部监督自查。根据《关于在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立项专项效能监察和重要岗位效能监督的方案》要求,确定了建设管理科行政效能监督立项为2013年专项效能监察项目,建设管理科科长和分管局领导列为2013年度重要岗位监督对象,受监督科室在水务网上公示其职能职责和岗位设置情况,制定工作流程图,制订规范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受监督个人将个人相关信息在水务网上予以公示,主动查找问题,开展述职讲评。

(二)行政审批进一步改革。一是审批流程再优化。水行政审批项目涉及我局各相关业务科室,有的项目还需几个业务科室分别审批,为了方便办事单位和个人,按照市委、市政府“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我局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政务中心办理,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一个窗口对外,不走“两头受理、体外循环”,这项制度执行比较到位。同时,我们公开行政审批内容和权限,将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和审批标准等全面公开,涉及到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主动、有效地向社会公开,使行政审批行为公开透明。二是审批事项再精减。以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为依据,严格把关,按照“能减则减”的原则,进一步精简港口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清理和精简,我局的行政执法主体机构1个,行政执法依据34件,其中:行政许可15项,非行政许可7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处罚26项,行政强制8项。依据梳理情况,我们编制了职权目录和办事指南,绘制了流程图。三是审批效率再提高。行政审批窗口严格执行“一票制”收费和联审联办流程,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还将15项行政审批项目的法定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凡承诺缩短办结时限的项目,做到不拖延、不推诿。今年我局共办理水行政许可事项174件,政府集中联办件109件、承诺件65件,实现了按时办结率100%,咨询群众满意率100%。

(三)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对《水政监察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分解制度》、《水政监察巡查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水政监察考评制度》以及水行政执法案件的登记、立案、审批、审核及目标管理等水政监察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对《日常巡查制度》、《值班值勤制度》等执法办案制度以及执法文书、执法流程、案卷管理等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规范。二是强化执法培训。上半年完成了局机关河道采砂和直属水政大队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培训,加强了水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执法资格管理,对全市水行政执法人员信息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强化了水政监察信息平台建设,细化了《水行政执法考核标准》,继续开展全市水政监察队伍年度考核。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规范处理水政违法案件举报,上半年,接到群众举报16件,件件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加强了对全市水行政执法机构执法的监督检查,于6月份对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了执法检查和年度考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并予以了通报;开展案卷评查活动,督促各县市区水行政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宁静日”制度、涉企检查备案制度等,职能科室到企业检查必须事先报备,由局统一集中安排,防止多批次检查。

(四)行政事务进一步公开。认真落实政务公开五项制度,编制政务公开目录,通过多种有效载体,实行多种形式的政务公开。一是在办公大厅公开。在办公大楼专门设立了政务公开栏,新建了一块大的电子显示屏,对人事任免、人事调配等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在政务公开栏上公示。特别是水行政执法,在办公楼六楼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将水政监察工作职责、行政执法内容及依据、水政执法人员照片、行政执法“三项承诺”、“六条禁令”、水行政执法流程图、工作制度、案件处理、案件决定、过错责任追究等向社会公开承诺。二是在水务网站公开。完善岳阳水务网,修改、增补了单位信息、信息公开、政务动态、防汛抗旱、水利资讯、法律法规、专题专栏、水务办公系统等栏目,以及工程领域信息公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年、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等专题。尤其是信息公开栏目极大地方面了办事的企业和个人,压缩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在监察系统公开。所有审批项目均在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和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上公开运行,接受社会全过程监督。收取费用依据政务中心联办信息,收费标准和收费面积完全公开。

二、坚持严格执法,着力净化发展环境

今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水行政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有案必查,查必有果,有力地净化了水利服务经济发展的环境。

(一)河湖水域保护深入推进。建立了巡查值班制度,采取日常巡查和突击巡查,不定期开展检查,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建立了巡查台帐,每次巡查都认真做好记录;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在村(社区)设置信息联络员,聘请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干部或老党员担任;建立了违法举报制度,市水政监察支队设立了水事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执勤,接受群众举报。目前,在城区范围开展执法巡查近200次,现场发现违法问题30多起,现场纠正、制止水事违法行为10起,强行清障2起。

(二)水利招标投标不断完善。建立了“八项制度”,即进一步明确行政监督职责,进一步明确招标投标范围,进一步规范招标事项核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备案程序,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水利工程建设预选承包商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招投标行为监管,严厉打击投标人挂靠、借用资质、弄虚作假等行为、加强招投标的后续管理,进一步规范从业单位市场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利工程领域诚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今年,已开展招投标19起,涉及金额2.2亿元,招投标实现了三个100%,工程进场交易率达到100%,工程招标率达到100%,公开招标率达到100%,招投标工作投诉为零。

(三)水政监察执法全面开展。以贯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节约用水以及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以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河道采砂、涉河建设项目等制度落实情况、水文及防汛通讯设施保护情况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综合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水政监察检查,全市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止,侵占和破坏河道现象明显减少,水资源污染现象正逐步减少。

三、坚持勤勉履职,着力强化服务能力

为保证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落实,我局建立完善了与岗位责任制相配套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进一步规范了每个工作人员的履职行为。

(一)作风更加务实。制定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岳阳市水务局“三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实行“一月报告、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年终一讲评”的监督检查机制,围绕“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 “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阻工”等“三为三乱三强”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截止目前,未发生一起有关“三项治理”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针对12345公众服务平台的群众求助、投诉、咨询和建议办理,我局制定了工作考核制度、工单流转制度和工作值班制度,就受理、交办、退办、承办、答复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年,我局已办理12345热线工单12件,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做到了态度热情、耐心细致、语言明确,没有发生一起投诉现象。

(二)问责更加严厉。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监察室挂牌,由监察室主任兼投诉中心主任。建立了投诉的各项制度,由专人负责处理行政效能投诉工作。设置了专门的投诉电话、投诉记录本和投诉处理制度。强化了对各责任科室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的日常考核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将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员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专项考核情况,纳入局年度综合考核和评先评优内容,有效提升责任感,充分调动积极性。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10

一.总体目标

[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通过治理企业“五乱”、公路“三乱”,使我县形成执行政策与发展经济相统一,严格执法与文明服务相统一的格局。通过理顺秩序,健全制约机制,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进一步增强我县招商引资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二.重点工作任务

l,清理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

2.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

3.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

4.建立三定收费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5.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实行办公“一条龙’’服务。

6.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7.严格考核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三.方法步骤,目标分解,时间要求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5日—7月12日)

1.7月5日召开全县推进全民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2.大会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执法单位要立即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和会议文件,务求全面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在7月12日前报经县治环办批准后实施。

3.电视台要制定周密报道方案,全方位报道这次专项治理的有关内容。

(二)全面治理阶段(7月13日一8月31日)

本阶段,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报批的实施方案,按照责任目标,各负其责,认真开展治理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1.清理收费项目。由治环办牵头,财政局、物价局、监察局、计划局参加组成审核小组,负责清理审核收费及罚款项目。7月18日前各执收执罚部门将面向全县的收费、罚款、摊派和基金项目的依据、范围、标准、资金用途进行全面汇总,登记造册,经一把手审核签字盖章后报治环办,逾期不报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7月18日至8月31日,清理小组将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认真清理审核,将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收费和罚款项目经治理经济环境委员会批准后,通过新闻媒体和单位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布,并由治环办编印成册发给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企业收费明白卡》发到各企业和门店。国税、地税、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土地、城建、环保等部门要率先在县城企业、门店制作《企业收费明白卡》,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20__年1月1日起,在全县工商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收费明白卡》制度。

2.整顿执法队伍。由治环办牵头,法制办、劳人局配合。一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在7月15日前,将本单位行政执法证件统一上交法制办,同时将各执法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目、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以及本人身份,造册登记后报法制办。二是从7月20日开始由县政府法制办牵头,分批次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学习重点包括:部门专业法津法规、《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 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专件。学习结束后要进行闻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清理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三是根据执法人员资格认定的有关规定和考核结果,确定初步清理方案,经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重新发放《行政执法证》,此项工作8月20日结束。

3.各执法部门要把落实执法申请审批,严格“两证”、“一书”、“一卡”,坚持两个原则,履行“五个不准”作为主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与此同时,公安局、工商局、交警队、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药监局、土地局、城建局、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交通局、畜牧局、卫生防疫站、农机监理站分别在电视台由一把手向社会公开承诺。此项工作由治环办督导落实。时间要求8月31日前完成。

4。建立三定收费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此项工作由监察局和收费局共同组织实施。要在7月20日前召开一次由企业、门店代表和执法部门领导参加的调研会,就此项工作进行研究,结合__实际,修改和完善管理办法,在抓好县直单位的基础上,向基层所站延伸。

5.简化审批程序,实行联合办公“一条龙”。此项工作由计划局负责。制定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办法,并把简化后的审批程序、服务措施向社会公布。各部门也要围绕企业发展,制定·具体帮扶办法,通过电视台和政务公开拦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同时在治环办备案,此项工作在8月31日前完成。

(三)建章立制阶段(9月1日至9月20日)

由治环办牵头,组织制定以下制度:1.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制度;2.”行风评议制度;3。明查暗访制度;4.执法审批制度,目标考核制度;5.“两证”、“一书”、“一卡”制度;6.举报重奖制度;7,责任追究制度;8。治理企业“五乱”、公路“三乱”监督管理办法。治环办要把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制度汇编成册,作为治理企业“五乱”、公路“三乱”的配套制度,长期用于约束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使治理活动有效、持久深入开展,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21日—9月30日)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1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打造和谐安福为目标,按照“依法行政、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打击处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集中整治与规范运行并重,坚持属地管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协调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深挖一批损害企业经营环境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的典型案件,集中整治在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封门堵路等问题,严肃查处一批责任人员,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三、整治重点

1.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的行为;

2.敲诈勒索、无理取闹、阻挠施工、妨害经营的行为;

3.强行参工参运、索要“保护费”的行为;

4.借故挑衅、聚众闹事、阻挠施工的行为;

5.在征地拆迁公告后,抢建抢搭违章建筑的行为;

6.偷盗、哄抢施工材料设备的行为;

7.纵容、支持、包庇、怂恿不法行为导致群体性阻工事件的行为;

8.,影响经济环境的行为;

9.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到位,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的问题处置不力的行为。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排查阶段(8月1日-8月31日)

召开全镇优化经济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下发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在全市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群众举报。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跟踪报道。开展一次企业周边环境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联村干部督导参与,村(社区)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在各村(社区)召开一次户长会,大力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条例》、《刑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通过刷写标语口号、出动宣传车、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形成强大声势、弘扬新风正气。同时,各村、社区要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法人代表、经营管理人员和项目法人代表开展一次《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排查摸底工作由企业或项目所在地村、社区为主承担,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群众合理诉求未解决而影响环境的;二是超越法律政策规定提不合理要求,强行阻工挠工的;三是黑恶势力介入,恶意阻工挠工,谋取非法利益的。镇党委、政府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到辖区企业和项目施工单位、施工工地、村组及周边干部群众中去进行巡查督导,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摸底和集中排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排查的情况按上述三种情况分类后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办结时限,一并上报镇整治办。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9月1日-11月30日)

分类办理。对排查的线索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处理。原则上以属地管理为主。对群众合理诉求未解决的,由镇整治办分别交由相关部门办理,集中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净化环境,限1个月内处理完结。对超越法律政策规定提出不合理要求,强行阻工挠工的,由问题所在地村、社区落实包保责任,逐一解决。对黑恶势力介入的,交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

从严处理。集中整治要落实“五个一律”的规定,即对不听劝阻、恶意阻工,造成恶劣后果的,一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组织阻工、殴打施工人员或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幕后操纵、策划阻工事件或充当阻工人员保护伞的党员和公职人员一律先行停职接受调查;对阻工事件,村、社区负责人未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有效化解处置的,一律实行问责;对维护施工环境工作中失职、、组织参与“索拿卡要”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党员一律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

公开曝光。深挖一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如村、社区党组织工作不力损害环境的,国家工作人员、村居干部暗中支持、策划组织阻工挠工的,黑恶势力破坏环境的,部门“三乱”破坏环境的,适时组织公开曝光,增强教育警示功能。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镇政府将组织开展一次企业和项目法人代表与村(社区)的联谊会,促进相互沟通了解,联络感情,积极探索建立警企联防机制、实行镇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地企联系会议制度、处置企业周边环境不力的责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完善企业周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为任办公室主任。

(二)强化工作责任。建立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和属地管理责任制。镇企业办、综治办、派出所、国土所、城建站、财税所等部门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围绕项目建设流程,切实履行职能,明确责任人及其责任内容。镇派出所建立和落实企业生产经营与项目建设周边治安环境治理责任制,镇人大主席苏鸿专门负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周边环境预警排查备案制度,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和重点企业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对问题和情况逐一备案,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对破坏周边环境的事件,做到及时接警、迅速处置。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范文12

为优化营商环境,淄博市高青县坚持“放管服”协同推进,消除行政审批“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办事集中、政务公开、服务优质、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2016年上半年,全县新增企业476家,同比增长58.14%;农民专业合作社652家,同比增长1258.34%;个体工商户1217家,同比增长67.63%。

一是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去年12月,全市开始推进网上审批工作,高青县作为试点在全市第一个运行。在先试先行的基础上,将网上审批系统的各个要件进行了规范,实现了网上审批“五统一”。同时,按照“统一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建立咨询台统一登记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网上集中预受理和预审查。政务服务中心每半月对单位进行一次考核排名,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或事项办理量与实际不符的,约谈单位负责人;连续两次排在末尾的,考核结果向单位进行通报。目前,网上提前办结率达到了85%,零次跑腿和一次跑腿率达到了90%,一、二季度网上办件量超过了7万件。

二是打造高效审批服务,优化投资建设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中梗阻”问题的批示,5、6月份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权力事项不够公开透明,审批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甚至人为设置审批障碍、企业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项目审批“一表受理”制和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模拟审批等试行办法,优化审批流程,全程网上监控,限时办结;建立重大项目联审代办、领办和预约办理、限时办结制,明确专人全程服务项目审批;集中清理涉企行政权力、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涉企职能、服务事项,清理规范情况向社会公布;实行建设项目模块化审批制度,将串联审批的53个环节变为并联审批的5个模块,审批手续压茬进行,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76个工作日压缩至28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了85%;对建设项目竣工开展联合验收,按照“一窗受理、统一送达”的要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到企业统一进行验收,有效解决了企业重复申请、部门多头验收,耗时长、程序复杂、效率慢的问题。

三是加强机关效能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学习浙江人当“店小二”的精神,强化执纪执法,深入开展“考勤治懒集中行动”和“庸懒散”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报备制度,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政策不落实、向企业“吃拿卡要报”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企业生产之外“零干扰”。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时间以及模拟办事、跟踪办事等方式,对工作纪律、作风效能、服务态度和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群众观念冷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效率低下等损害群众利益的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曝光一起。E:CWK

关键词:营商环境 放管服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