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汇储备投资

外汇储备投资

时间:2023-05-29 18:24:01

外汇储备投资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1

需要专业化、分层次的管理

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国际上一般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挪威为代表的组合管理;另一种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公司管理。

挪威的组合管理主要是根据自身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各种需求,将外汇储备分为: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以及缓冲组合。货币市场组合是高流动性组合,用以满易性和预防性需求,由挪威央行下设的货币政策部门NBMP放在国内外汇市场管理;投资组合和缓冲组合则属于长期资产组合,由挪威央行下设的专业投资管理部门NBIM投资到全球的42个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新加坡的公司管理则是依据自身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各种需求,对交易性和预防性需求,建立高流动性组合交由货币当局新加坡金管局MAS管理;对盈利性和发展性需求分别建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公司GIC和淡马锡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运作,投资有价证券、房地产甚至直接投资等领域。

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明确的是,两种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虽然不同,但是无论哪种运作方式都将高流动性资产和长期资产区分开来,交由不同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管理。一般来说,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管理和运作上需要区别对待。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对储备资产的流动性要求很高,并且大多和一国的货币政策密切联系。对于满足这一需求的外汇储备,就需要建立高流动性的资产组合,放在国内外汇市场上随时准备供货币当局使用,一般由货币当局或其下设部门管理和运作。而投机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虽然对于流动性要求较前两种需求要低,但是出于盈利和安全的要求,一般需要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运作,投资海外高收益的长期资产。

国际实践证明,只有用于满足盈利性和发展性需求的外汇储备资产才适合进行长期投资。对于这部分资产的管理,世界上主流的发展趋势是成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部门或机构进行管理,例如,挪威的NBIM就是央行的下设专业投资部门,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则是财政部门出资建立的独立公司。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在各自的国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具体到一国外汇储备管理究竟应该使用哪种模式,则要和该国外汇储备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面临的挑战

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引人瞩目,增大了投资管理的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2006年底达到10663万亿美元,粗略估计用于长期资产投资的部分规模将会达到数千亿美元,这一数字比挪威和新加坡两国外汇储备的总量可能还多(挪、新两国外汇储备合计不超过2000亿美元)。

如何把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与国家的战略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结合?外汇储备的投资,下一步需要将投资领域延伸到有价证券以外,注意对国家资源战略、能源战略,以及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配合,既分散了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国买什么涨什么”的情况。从国际范围内看,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在资产的选择上都涉及到很多关系本国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如金融、房地产甚至直接投资等。而日本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保险和运输业等部门。另一方面,实现区域和货币的多元化,参考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适当配置。外汇储备在最终使用时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国际支付能力,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流动性、安全性也在于保障随时可用的国际支付能力。国际上,挪威央行根据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将满足盈利性和发展性的外汇储备长期资产配置到42个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31种货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未来投资管理外汇储备长期资产时,完全可以根据各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建立动态的币种结构体系。

外汇储备的投资不应出现“二次结汇”的要求,而是应当要求以外汇运用为直接目标,以免重新增大外汇储备增大的压力。中央汇金公司在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注资中,实际上就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被注资的机构往往需要对这些注入的外汇进行结汇来进行运用,否则会承担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风险。下一步的外汇储备的运用,应当重点强调外汇的直接对外运用。

面对急剧增长的中国外汇储备,各方都在寻找良策。笔者认为,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运作机构不难,但是真正改变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外汇储备3600亿美元足矣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应付外部流动性的资金需求。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外汇储备以每年两千亿的速度暴涨,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中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加工工厂,很大程度上它的贸易顺差是这种结构性因素造成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资本项目上虽然有所开放,但总体来讲仍是封闭的。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仍然非常庞大,而如果把与政府相关联的资本项目扣除,资本项目也呈结构性顺差。此外,还有海外投机资金的流入。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价格不断上扬,但是,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仍实施控制,不希望人民币有大幅度升值,其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规模地买入外币,释放人民币。近年外汇储备的暴涨已经超出了外汇储备本身的概念,而是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运行架构的一个结果。

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只为应付不虞之时短期外债和进口的需要,中国的外汇储备其实有3600亿美元就足矣。一万亿美元,与其说是外汇储备,不如说大部分是超额储备。

外汇收益回报有待提高

在认识到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看到,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回报并不理想: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发展需要,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并且为之提供了高达双位数的回报);而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又放在回报不超过5%的外国政府债券之中。

对于一国来说,外汇储备的本意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和偿还对外借款需要,通常来说,正常情况下的外储管理应该符合三个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效益性(也有称作“盈利性”),这三性原则一直是外汇储备的金科玉律,必须得到贯彻和满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便是主要放在流动性极强的外国国债上。

但是对于超额储备的部分,笔者认为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百分之百的遵守上述三性。部分外汇储备完全可以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比较进取的投资策略,提高回报。1万亿美元的外储中,扣除3600亿的正常储备需要,剩下有近6400亿美元的超额储备,而这部分储备目前由于大量投资于外国国债,回报不足5%,如果通过有效的投资策略,将这部分外储投资回报提高两个百分点,达到7%的水平,中国每年将多获得128亿美元的收益��这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过去十年,海外基金的平均回报是9%。

根据官方公告,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人民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4665.6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仅349.85亿元)。换言之,如果超额外汇储备得到有效管理,即使其收益率只提高两个百分点,每年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便可以增加21%。

谁执外储牛耳

要让外汇储备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其“有所作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由谁来协调管理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外汇储备的性质和国库资金不同,这笔钱理论上属于全国人民,而不是属于政府。

第二,这笔外汇是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而买入的,在人民银行的账本上,它既拥有这部分外汇资产,同时也要承担与此相关的人民币负债,因此这笔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资产。当资金外流的时候,人民银行需要收回人民币,同时将这些储备释放出去,所以不能把这笔钱简单地纳为国家资产。

究竟超额外汇储备由谁掌管?还值得进一步讨论,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未来真的成立国家外汇资产管理公司,它可以隶属国务院,但是应该由人民银行来牵头,因为这笔钱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另一种做法是,由财政部牵头,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今后吸纳外汇的资金来源由央票发行改为国债发行。

投资策略须慎重

关于这笔资产如何投资,时下争论相当激烈。毫无疑问,资金需要分散风险,同时提高回报。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运作特点来看,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其流动性将成为第一障碍。举个例子,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将一部分外汇分散成持有黄金是理所应当的。但从实际操作过程来说,在价格敏感的黄金市场上,买卖10亿美元的黄金根本做不到,何况中国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黄金持有,就是上百亿美元。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卖出实际上很困难,散户买卖根本无须顾及价格,而超大资金运作本身便对价格构成重大影响。许多目前所讨论的投资策略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一旦中国开始进行资产投资分配,相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会出现一批以猜测和跟随中国政府投资而动来牟利的对冲基金。中国购买海外账户必须涉及政治敏感性。中国在2006年到处谈判,但并购成交项目少之又少。新加坡是政治中立国,淡马锡在收购海外资产上,比中国公司有利。

外储问题涉及政治智慧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2

需要专业化、分层次的管理

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国际上一般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挪威为代表的组合管理;另一种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公司管理。

挪威的组合管理主要是根据自身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各种需求,将外汇储备分为: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以及缓冲组合。货币市场组合是高流动性组合,用以满足交易性和预防性需求,由挪威央行下设的货币政策部门NBMP放在国内外汇市场管理;投资组合和缓冲组合则属于长期资产组合,由挪威央行下设的专业投资管理部门NBIM投资到全球的42个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新加坡的公司管理则是依据自身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各种需求,对交易性和预防性需求,建立高流动性组合交由货币当局新加坡金管局MAS管理;对盈利性和发展性需求分别建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公司GIC和淡马锡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运作,投资有价证券、房地产甚至直接投资等领域。

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明确的是,两种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虽然不同,但是无论哪种运作方式都将高流动性资产和长期资产区分开来,交由不同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管理。一般来说,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管理和运作上需要区别对待。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对储备资产的流动性要求很高,并且大多和一国的货币政策密切联系。对于满足这一需求的外汇储备,就需要建立高流动性的资产组合,放在国内外汇市场上随时准备供货币当局使用,一般由货币当局或其下设部门管理和运作。而投机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虽然对于流动性要求较前两种需求要低,但是出于盈利和安全的要求,一般需要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运作,投资海外高收益的长期资产。

国际实践证明,只有用于满足盈利性和发展性需求的外汇储备资产才适合进行长期投资。对于这部分资产的管理,世界上主流的发展趋势是成立专业化的投资管理部门或机构进行管理,例如,挪威的NBIM就是央行的下设专业投资部门,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则是财政部门出资建立的独立公司。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在各自的国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具体到一国外汇储备管理究竟应该使用哪种模式,则要和该国外汇储备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中国的外汇储备投资面临的挑战

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引人瞩目,增大了投资管理的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2006年底达到10663万亿美元,粗略估计用于长期资产投资的部分规模将会达到数千亿美元,这一数字比挪威和新加坡两国外汇储备的总量可能还多(挪、新两国外汇储备合计不超过2000亿美元)。

如何把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与国家的战略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结合?外汇储备的投资,下一步需要将投资领域延伸到有价证券以外,注意对国家资源战略、能源战略,以及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配合,既分散了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国买什么涨什么”的情况。从国际范围内看,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在资产的选择上都涉及到很多关系本国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如金融、房地产甚至直接投资等。而日本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保险和运输业等部门。另一方面,实现区域和货币的多元化,参考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适当配置。外汇储备在最终使用时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国际支付能力,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流动性、安全性也在于保障随时可用的国际支付能力。国际上,挪威央行根据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将满足盈利性和发展性的外汇储备长期资产配置到42个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31种货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未来投资管理外汇储备长期资产时,完全可以根据各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建立动态的币种结构体系。

外汇储备的投资不应出现“二次结汇”的要求,而是应当要求以外汇运用为直接目标,以免重新增大外汇储备增大的压力。中央汇金公司在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注资中,实际上就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被注资的机构往往需要对这些注入的外汇进行结汇来进行运用,否则会承担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风险。下一步的外汇储备的运用,应当重点强调外汇的直接对外运用。

面对急剧增长的中国外汇储备,各方都在寻找良策。笔者认为,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运作机构不难,但是真正改变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外汇储备3600亿美元足矣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应付外部流动性的资金需求。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外汇储备以每年两千亿的速度暴涨,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中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加工工厂,很大程度上它的贸易顺差是这种结构性因素造成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资本项目上虽然有所开放,但总体来讲仍是封闭的。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仍然非常庞大,而如果把与政府相关联的资本项目扣除,资本项目也呈结构性顺差。此外,还有海外投机资金的流入。近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加,人民币资产价格不断上扬,但是,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仍实施控制,不希望人民币有大幅度升值,其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大规模地买入外币,释放人民币。近年外汇储备的暴涨已经超出了外汇储备本身的概念,而是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运行架构的一个结果。

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只为应付不虞之时短期外债和进口的需要,中国的外汇储备其实有3600亿美元就足矣。一万亿美元,与其说是外汇储备,不如说大部分是超额储备。

外汇收益回报有待提高

在认识到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看到,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回报并不理想:一方面,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发展需要,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并且为之提供了高达双位数的回报);而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又放在回报不超过5%的外国政府债券之中。

对于一国来说,外汇储备的本意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和偿还对外借款需要,通常来说,正常情况下的外储管理应该符合三个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效益性(也有称作“盈利性”),这三性原则一直是外汇储备的金科玉律,必须得到贯彻和满足。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便是主要放在流动性极强的外国国债上。

但是对于超额储备的部分,笔者认为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百分之百的遵守上述三性。部分外汇储备完全可以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比较进取的投资策略,提高回报。1万亿美元的外储中,扣除3600亿的正常储备需要,剩下有近6400亿美元的超额储备,而这部分储备目前由于大量投资于外国国债,回报不足5%,如果通过有效的投资策略,将这部分外储投资回报提高两个百分点,达到7%的水平,中国每年将多获得128亿美元的收益��这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过去十年,海外基金的平均回报是9%。

根据官方公告,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人民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4665.6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仅349.85亿元)。换言之,如果超额外汇储备得到有效管理,即使其收益率只提高两个百分点,每年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便可以增加21%。

谁执外储牛耳

要让外汇储备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其“有所作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由谁来协调管理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外汇储备的性质和国库资金不同,这笔钱理论上属于全国人民,而不是属于政府。

第二,这笔外汇是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而买入的,在人民银行的账本上,它既拥有这部分外汇资产,同时也要承担与此相关的人民币负债,因此这笔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资产。当资金外流的时候,人民银行需要收回人民币,同时将这些储备释放出去,所以不能把这笔钱简单地纳为国家资产。

究竟超额外汇储备由谁掌管?还值得进一步讨论,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未来真的成立国家外汇资产管理公司,它可以隶属国务院,但是应该由人民银行来牵头,因为这笔钱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另一种做法是,由财政部牵头,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今后吸纳外汇的资金来源由央票发行改为国债发行。

投资策略须慎重

关于这笔资产如何投资,时下争论相当激烈。毫无疑问,资金需要分散风险,同时提高回报。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运作特点来看,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其流动性将成为第一障碍。举个例子,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小,将一部分外汇分散成持有黄金是理所应当的。但从实际操作过程来说,在价格敏感的黄金市场上,买卖10亿美元的黄金根本做不到,何况中国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黄金持有,就是上百亿美元。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资金运作,在现货市场上买进卖出实际上很困难,散户买卖根本无须顾及价格,而超大资金运作本身便对价格构成重大影响。许多目前所讨论的投资策略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一旦中国开始进行资产投资分配,相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会出现一批以猜测和跟随中国政府投资而动来牟利的对冲基金。中国购买海外账户必须涉及政治敏感性。中国在2006年到处谈判,但并购成交项目少之又少。新加坡是政治中立国,淡马锡在收购海外资产上,比中国公司有利。

外储问题涉及政治智慧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3

但是,按以往的成功做法来看,参与控股优于购买所有权,购买所有权优于建立战略性储备。在对国际初级产品和能源市场的未来行情判断不准确之际,在高价基础上建立战略性储备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投资策略,直接购买或参股供应商(矿藏或油井)的做法优于建立战略性储备的做法。]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领域之辨

对于正在筹建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市场最为关心的无非是其将运作的外汇储备究竟会流向何处?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外汇、初级产品、货币市场、衍生投资工具、房地产和私人股权。综合这一经验及各方信息,我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潜在投资对象包括外国政府债、机构债和企业债,外国公司股票,外国直接投资,能源和初级产品等。

外国债券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初始的2000亿美元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注入的外汇储备。由于这2000亿美元是从新增的外汇储备中产生的,因此它不会直接影响到央行对现有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换言之,现有的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中,美元资产仍然会占较大比重;即便是将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运作的这部分新增外汇储备,也会有相当部分投资于美国国债。这意味着,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总体规模可能继续上升,但是新增外汇储备中美元国债所占的比重将会下降。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在公司设立之后,减持初始资产组合中的美国国债似乎是必然之举。毫无疑问,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将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和美元贬值,这将给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存量美元资产造成打击。因此,有关方面预测认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美国国债的减持必然是渐进和谨慎的。

市场预期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减持美元的同时会增持东亚国家国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政府债。这对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降低美元贬值风险很有好处。

除外国国债外,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固定收益证券方面的选择还包括机构债和企业债。尤其值得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考虑的投资类型,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目前MBS已经成为美国债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品种,是机构投资者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重要选择。购买信用评级为AAA的机构债和企业债,能够在不显著提高违约风险的前提下拓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产组合。

外国公司股票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入外国股票市场,必然会显著改变这些市场上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并加剧股价波动。由于缺乏投资经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在投资初期的行为有可能会被投机者所利用,因为高买低卖而产生部分损失。但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非常必要。原因在于:

第一,持有股权投资可以帮助对冲很多类型的风险。例如,通过购买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公司的股票,有助于对冲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风险;通过购买美国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公司的股票,有助于对冲人民币升值的风险;通过购买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EEITs)的股票,有助于对冲大量持有股票和债券的风险。

第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股票的投资是长期持有而非短线炒作,只要股票市场处于上升周期,这种投资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买低卖所产生的损失。

第三,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建立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基金管理行业。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必须有足够的投资收益保障,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作为一个尝试,能够鼓励中国的境外投资、提高基金的管理水平。

外国直接投资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和GIC的经验表明,对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可以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性作用。新加坡能够成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GIC和淡马锡功不可没。GIC在新加坡和全球的金融投资,为新加坡编织了国际性的金融投资网络,这一网络对推动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固然有地理位置的因素,也与淡马锡对新加坡国有企业成功的控股管理有密切关系。最近几年,淡马锡又在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这些战略举动,对加强新加坡优势产业、推动新加坡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保持新加坡持续发展潜力,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从淡马锡在参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上市过程中赚得钵满盘满可以看出,战略投资行业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那么,中国需要投资哪些行业?

第一,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必然要从现在所从事的加工和组装,向附加值更高的研发、物流、品牌等环节发展。尤其是物流行业在IT技术的帮助下重新整合产业链,不仅能够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采购和销售,而且已经控制很多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国的制造业有可能通过“反向工程”模仿和复制国外产品,但是像沃尔玛这样的物流企业我们无法复制,通过对这一行业的战略投资,可以打通中国制造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第二,中国对能源和资源类公司的投资也非常关键。日本对海外的铁矿山进行了大量投资,当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时候,尽管日本进口铁矿石的成本上升,但是它从投资铁矿山的收益中可以得到补偿。中国投资能源和资源类公司的思路也应该是这样,以分散风险而不是简单地获得所有权为目标。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4

    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3326亿美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而且还呈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使得持有外汇储备资产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变得更为高昂,因而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外汇储备在满足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所需要的流动性后,应该追求增值和投资收益,着眼于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新加坡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本文首先对新加坡利用外汇储备的模式做一简要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的利用模式,最后指出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一 新加坡利用外汇储备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法定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

    根据1970年颁布的《金融管理局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简称MAS,1971年依法成立)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管理官方外汇储备。1981年之前,MAS主要围绕汇率政策来管理外汇储备。其后,随着外汇储备日渐充裕,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管理:一部分继续由金融管理局直接管理,目的在于满足汇率管理流动性的需要;另一部分则投资于长期外汇资产,目标是追求更高的收益。

    为了实现两者的分离,根据《公司法》,新加坡在1981年5月设立了专门管理外汇储备投资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其目标,一是提高新加坡政府外汇储备的收益;二是提高外汇储备投资和运用的透明度及可监督性;三是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获取重要的国际金融资讯;四是培养训练金融专业人才,提升新加坡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GIC下设三家子公司。一是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GIC最大的业务部门,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二是新加坡政府房地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职责是投资于新加坡之外的房地产以及房地产相关资产。三是新加坡政府特殊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管理着一个包括风险资本、私人证券基金在内的分散化全球投资组合。此外,该公司也有选择的对私人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第一家公司的经营目标主要满足盈利性目标,同时满足流动性要求,后两家公司的经营目标都是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目前,GIC所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大约占新加坡外汇储备总额的80%。

    (二)部分外汇储备委托淡马锡海外投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一直存在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即建立淡马锡控股公司的目的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成立早于GIC,它是1974年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组建,接受政府的财政盈余(但不是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的公司,它是工商业公司,而GIC是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从354亿新元的初始资产,发展到1640亿新元的规模,新加坡政府并无任何追加投资。为了实现外汇储备满足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意图,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将部分外汇委托给淡马锡投资,淡马锡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和自有外汇在海外投资。

    二 我国利用外汇储备方式的探讨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除了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外汇储备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之外,还有如下三种模式:一是成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实现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流动性;二是委托给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投资公司管理;三是扶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减轻外汇储备压力。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考虑综合利用如下模式。

    (一)积极扶持外汇投资公司

    尽管外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初战失利,但我们不可因噎废食,而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健康发展。今后应积极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公司的法律地位。

    (二)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作用

    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在长期的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网络,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它们“走出去”的金融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参股国外金融机构,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从而实现国家战略意图。这种运作模式客观上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因而有关部门应支持其增资扩股,可以参考汇金公司注资商业银行的模式,但笔者认为在新的结汇模式下,新股东应以拥有外汇的企业和个人为主。

    一些具备实力和条件的国内银行应该积极向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跨国并购自然是一条改变国内银行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现状、从而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更加快捷便利的途径。但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资金实力以及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等问题,近期比较稳妥的方案是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少量参股,以获得一个董事席位,从而学习外资金融机构的具体运作。这一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降低了金融机构文化整合上的难度,二是可以向国外金融机构学习运作经验,并且得到股价上升的好处。

    (三)对企业“走出去”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

    淡马锡是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其运作模式可供我国企业参考。外汇投资公司以及国内金融机构应对具有实力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外汇支持,对企业“走出去”发挥促进作用。事实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走出去”方面都有专门的金融支持机构,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都扮演了这种角色。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今后也可以考虑成立支持“走出去”的专门金融机构。

    (四)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投资模式,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资源,我们应当考虑成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可以来自于外汇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社保机构,以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较多的企业以及个人。由于我们缺乏海外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经验,起初可以考虑以合资的方式进行。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应该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满足国内产业升级的需要。

    (五)扩大国外先进技术进口,近期治标、远期治本

    长期以来我国执行“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政策,但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这一政策在不同行业有得有失,有些领域我们失去了市场但没有换得关键和核心技术,而且直接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一方面它增加了我国的出口,如果按“属民”原则计算的话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不应计入我国出口;另一方面,它减少了我国的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的销售按“属民”原则应算我国的进口,但按“属地”原则就算国内贸易,二者相结合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急剧上升,外汇储备水涨船高。因而有必要通过扩大进口国外先进技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如果能像日本和韩国一样积极消化和吸收新技术,长期则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轻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三 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测算出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保证其基本功能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当时并不是由于支付能力出现问题,而是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因而一定要测算出适度储备规模,只有超过这个规模的部分才可以用于中长期投资。为此,我们需要满足进口、偿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收益汇回、企业海外投资和QDII、外汇市场干预等用汇规模。在考虑外汇储备增值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基本功能,而且要警惕世界经济形势逆转的可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事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全球流动性过剩几乎可以在瞬间转化为流动性不足,危机发生后,欧美日等国的央行无不投入巨资以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外汇储备管理同样面临类似问题。

    (二)应当参与国外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做纯粹的“资本家”

    外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被套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外汇投资公司购买的是没有表决权的股份,这成了纯粹的“资本家”。我们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目的之一是学习先进金融知识、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提升国家金融竞争能力,在没有表决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而,今后我们参股国外公司至少要谋求一个董事的席位,直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从而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更为直接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三)谨防对外投资“出口转内销”,严禁二次结汇

    外汇投资公司以美元入股黑石,如果黑石再用这笔美元换成人民币收购或参股国内企业的话,这就构成了二次结汇,二次结汇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据报道,2007年9月10日黑石和中国化工集团共同宣布,黑石将向中国化工的全资子公司蓝星集团进行战略投资,计划注资6亿美元认购蓝星集团20%的股份。如果认购成功,二次结汇必然发生。事实上,只要我们对外投资的企业对我国直接投资,这一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影响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外汇投资显然不仅不能减轻央行压力,反而使其操作更加被动,流动性过剩也将愈演愈烈。针对这一新情况,有关决策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5

“走,投资港股去!”

8月22日,天津市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天津中行开始预约的第一天,预定成功的网友阿呆已经把这份激动的心情挂在了msn的留言版上。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不少投资者在天津中行相关网点排队“挂号”,准备赶早班车赴港投资。

缓解过多外汇压力和防止流动性过剩导致国内资产泡沫,是推行该项业务的根本目的。此外,拓宽国内居民投资渠道和支持香港经济发展也是题中之义。此前,有消息称,应香港政府的申请,包括中移动在内的红筹回归步伐暂缓。

争搭“港股直通车”

个人境外证券投资终于开闸。天津滨海新区将首家试点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个人可在该地区通过中国银行和中银国际证券公司买卖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

记者了解,该项业务是8月20日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的,从此正式打开了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大门,不过由于还在等待银监会和证监会的批复,因此相关业务暂时还不能开张。阿呆得到的预约回复是,最快两周后,可以正式开户。据了解,率先预约的这批客户将在等待直投业务。

正式开张后,成为首批赴港投资的急先锋。

记者获悉最新消息,“港股直通车”的税费标准已经确定:印花税千分之一,佣金2.5‰,单向税费合计3.59‰。单就税费标准而言,直投港股较投资A股略胜在成本优势。对于投资金额,天津中行介绍,目前还没有确定下限,但投资规模不受今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5万美元个人购汇额度的限制,即可以理解为上不封顶。但出于对控制风险的考虑,国家外管局规定,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坚持“现金现券交易”原则,即交易必须以在资金账户存有的足额外汇或在证券账户存有的足额证券为前提,严格杜绝融资融券和买空卖空。

投资者更为看重的是此前不可合法碰触的价值洼地。香港市场有相当一部分货真价实的绩优股,如中石油、中移动等,这些公司盈利能力强、重视分红派现。但这大都是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投资者大为看好和期待投资的品种。在人民币将对港币升值的预期下,内地投资者投资H股/红筹股是否还有价值呢?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坚定的认为“绝对如此”。和风险担忧论背道而驰,龚方雄恰恰认为跌市是良机。他建议,鉴于H股/红筹股受美国拖累而下挫,而唯独A股持续造好,H股的股价走低,在很多情况下都较A股至少折价50%。他同时提醒内地的广大投资者,从次级债风波已经看出,他们只是全球市场上的新手,一切要以谨慎为上,应以他们最熟悉的对象作为切入点,如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

记者了解,试点期间可能以中资股最多。目前,在香港H股市场和内地A股市场同时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42家。作为该项试点的直接收益者,受上述消息刺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本周大涨9%,即便如此,这些两地上市股票的A股价格仍较H股平均高出78%。

银行集体行动

包括阿呆在内的投资者,都错误地认为,只有在天津滨海新区开户境外投资。其实,国家外管局的方案为异地客户开了个口子。试点方案称,根据外汇局天津分局的《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中国银行其他境内分支机构与天津中行签订合作协议后,可办理天津中行个人证券投资外汇账户见证开户及代收中银国际证券账户开户申请材料。届时,各地居民就能在当地中行开户,而天津则扮演各地资金“出海口”的角色。

个人对外证券投资下一步的试点已确定在上海,工商银行将提供相关服务。工行如获试点资格,其在香港的控股证券公司――工商东亚将为试点提供交易平台。几年前工商银行与东亚银行合资组建的工商东亚金融公司,如今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银行及证券经纪服务正是其所擅长的。记者致电东亚银行新闻发言人梁威博,他说:“这是最高机密,领导层面决定的事情,还没有对外下达。”

“上海不管从经济容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远超天津。如果第二轮试点选择在上海,将会对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的试点产生实质性推动。”国泰君安有关负责人表示。显然上海的海外投资开放将比更具战略意义。另有媒体报道称,外汇局将于下月将试点范围扩展至全国。

券商扩容客户

“开放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的政策出台确实让券商系QDII产品有点尴尬。”申银万国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周波肯定,QDII产品始终是一种间接方式,投资者无法直接操作,对目前国内具备一些投资经验的投资人来说,直接投资的方式显然更有吸引力,但同时刚开放的个人直接投资境外市场还有限制,比如不能参与申购新股,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等。

于是,申银万国已经看到了进入一级市场的新市场机会。据了解,目前申银万国在香港已经拥有一家全牌照的分支机构―――申银万国香港融资公司,该公司已在香港上市,证实筹备内地居民投资港股业务后,复牌急升27.64%。申银万国正在积极向证监会申请,希望能将该分支机构作为试点。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6

【关键词】外汇储备;经常损益项目;宏观政策;国际投资

一、引言

中国是外汇储备大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政府和人民对外汇储备问题的关注度增强。2008年,为了适应复杂的金融环境,根据WTO的规则和我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一次调整主要是为了实现推进外汇市场市场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大力改善出口结构和缓解国际贸易纠纷和争端四个目的。

外汇储备可以进行如下定义: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这里所说的安全,不仅是货币汇率、利率风险的防范,更重要的是变现、流通、兑换风险的防范。因此,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在“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的原则下,国家外汇局应该对外汇进行分散化投资,降低其风险,根据相关因素确定外汇货币的形式和数量,密切的注意国际经济情况,以及储备货币的汇率情况,及时对外汇储备进行调整。因此,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是国家外汇管理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外汇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笔者选择了本文的题目进行研究。

二、相关文献综述

在介绍完本文的引言以及研究文献之后,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下文影响因素的总结作铺垫。

梁莉,陈金贤(2007)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度进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影响强度较弱,而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有负向相关关系,影响强度最弱。

胡尧(2008)在我国外汇储备剧增,大量闲置,投资成本低的背景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他认为,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是构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GDP持续高增长是造成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客观原因。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货币市场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是外汇占款增加即外汇储备增加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结合国内外理论界对适度。

赵艳国(2009)认为我国净出口、资本流动、误差与遗漏都构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因此,他认为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变动预期是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因素。赵艳国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变动预期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对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得出以FDI形式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路径。

杨东星(2012)认为从长期来看,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最重要因素是汇率,其次是外商直接投资,再接下来是货币供给量;净出口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

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综述以后,本文笔者将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经常损益类项目。经常损益类项目是至我国出口进口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出口可以增加外汇储备,而进口又会减少我国的外汇储备。因此在这个项目中可以选择净出口作为外汇储备最终的影响因素。

第二,宏观政策因素。通过文献综述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价值的变动会引起外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改变,从而影响外汇储备。人民币实际汇率、人民币利率以及人民币货币的供给量变动都会引起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化,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投资的变化。在这个项目目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考虑国内外的经济因素,货币供给量主要考虑国内的宏观环境的变动,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货币利率变动的原因。因此,笔者将外汇汇率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当作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

第三,国际投资因素。涉及到外汇的投资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会一起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会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和方向是可以调控的,因此,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外伤直接投资是影响哇哦会储备的主要因素。

四、文章建议

在了解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之后,我国应该加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中国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框架,积极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投资策略,满足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合理的持有、使用及投资的外汇需求,支持和鼓励我国民间对外投资,进一步推动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转变。增加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不能仅仅只为流动性而放弃收益性,应该根据投资组合原理来实现“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来实现储备的管理,把流动性与收益性原则相结合,寻求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平衡点,妥善安排外汇储备的资产形态。

参考文献:

[1]赵艳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的研究[D].中国硕士论文库,2009.

[2]胡尧.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分析与规模合理化的研究[D].中国硕士论文库,2008.

[3]梁莉,陈金贤.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27):30-33.

[4]杨东星.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原因及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2(8):110-111.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7

1979年以前,我国依据“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外汇储备数额每年基本在5亿美元左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多年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2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全年国家外汇储备达到了8188亿美元,2006年10月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一万亿美元,最新数据2007年9月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4336亿美元。持有如此巨额外汇储备,机会成本巨大。因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资产回报率已成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2国际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

2.1日本

1993年末日本外汇储备达95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此后至2006年2月底,日本长期位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到2006年11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仍高达8969.49亿美元,其中外国证券7509.89亿美元,外汇存款1249.56亿美元,黄金储备159.11亿美元。从实际情况看,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没有给日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2005财政年度,日本外汇储备海外证券投资收益达788.79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由财务省负责,财务省主要通过日本银行的外汇资产特别账户进行储备管理,日本银行按照财务省制定的目标和决策对储备进行日常管理。针对日本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途径,日本银行把大量买入美元改为大量卖出美元。为了避免大量美元被抛进外汇市场导致美元暴跌,日本采取既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减少过剩外汇储备,又避免冲击美国经济引起美元暴跌的措施。为此,日本银行利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四小龙”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有利时机,在2004年第一季度大规模买入美元的市场干预急刹车之后,已快有两年未进行买入美元的市场干预了。2004年,中国和“四小龙”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2603亿美元,约相当于日本银行第一季度美元买入额的2.3倍多;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又增加2089亿美元。由于中国和“四小龙”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足以抬高美元汇率、遏制日元升值的势头,日本银行就见机行事,及时停止了大规模买入美元的市场操作。

2.2新加坡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是由财政部主导或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主导,由政府所属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储备管理体系。所谓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就是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多余储备则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采用的是财政部主导下的GIC+Temasek+MAS体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新加坡经济增长强劲、储蓄率高以及鼓励节俭的财政政策,新加坡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即新加坡的中央银行,是根据1970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于1971年7月1日成立的。MAS持有外汇储备中的货币资产,主要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和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控股负责。1981年5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成立。GIC主要负责固定收入证券、房地产和私人股票投资。它的投资是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主要追求所管理的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和长期回报。其投资领域除了美、欧政府债券之外,也投资于股票、房地产以及直接投资,目前管理的外汇储备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规模位居世界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

淡马锡控股是另外一家介入新加坡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企业。淡马锡原本负责对新加坡国有企业进行控股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淡马锡利用外汇储备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至今公司资产市值达到1003亿新元。淡马锡的主要职能是对本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股管理的同时,提升新加坡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长期竞争力。淡马锡的投资原本主要在新加坡,但由于新加坡地理和市场空间狭小,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淡马锡已经开始调整投资结构,大规模投资国外金融、高新技术行业。

2.3挪威

挪威外汇储备的管理采取的是财政部和挪威央行联合主导下的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加挪威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市场操作部体制,挪威也实行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净出口国,随着石油收入的快速增长,挪威于1990年建立了政府石油基金,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财政部对石油基金的管理负责。挪威银行于1990年开始对外汇储备实施多层次管理,以全部外汇储备建立了货币市场组合、投资组合以及缓冲组合。其中,货币市场组合以高流动性的国内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满易性和预防性需求;投资组合以全球配置的权益工具和固定收益工具投资,满足盈利性需求;缓冲组合,也就是政府养老基金,以油气资源导致中央政府现金流入为资金来源,通过积极的海外投资满足发展性需求。并且,外汇储备资产可以根据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国内经济形势需要,在货币市场组合与投资组合之间划转。截至2006年9月,投资组合、货币市场组合、缓冲组合在挪威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8%、3.58%、1.61%。其中投资组合是全部外汇储备组合投资的主体,投资涉及42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

2.4中国香港

香港外汇基金成立于1992年,目前规模已超过一万亿港元。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4年,香港外汇基金的复合年度回报率为6.7%,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收益。外汇基金运作的目标是保障资本长期购买力,维持货币和金融稳定。外汇基金的具体运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汇基金的机构控制与人员管理。根据《外汇基金条例》规定,财政司司长掌握基金控制权,但行使权力时必须首先咨询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具体运作授权于财政司司长委任的金融管理专员。其次,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政策、投资基准和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①外汇基金分为支持组合和投资组合两个不同组合来管理,支持组合主要持有为基础货币提供足够支持的流通性极高的美元证券,投资组合则主要投资于经合组织(OECD)的债券和股票市场以保证资产长期购买力。②投资基准规定了外汇基金对各国资产类别的投资比重及货币分配。一般来说,外汇基金资产的77%分配于债券,其它为股票及有关投资。货币方面,88%分配于美元区,12%为其它货币。由于金融环境的变化及市场的波动,投资基准会被定期修正以规避风险和实现收益最大化。③投资组合中的证券组合由金融管理局管理,而金管局通过外聘基金经理来负责具体的投资工作。外聘的基金经理主要分布于13个世界金融中心,管理部门通过增加雇用基金经理的数目和类型,以使投资分散于不同市场和资产类别。这些投资资产主要存放于几个主要的全球托管人那里。再次,风险管理。外汇基金内设风险管理及监察处,负责选定投资基准,并对市场、价格、信贷等风险及外聘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与个人绩效作出评估。我国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外汇基金通过外聘基金经理,在风险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投资知识和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鉴及启示

3.1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要多元化

据估计,我国外汇储备总余额的70%左右为美元资产,20%左右为欧元资产,其余是包括英镑、日元和韩元在内的其他货币资产。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过于单一,主要还是以美元资产为主。

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元将以缓慢的速度温和贬值。美元的贬值预期将使我们以美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储备遭受资本损失,这构成了我们在储备增量中减持美元的基本动机。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复苏进程依然脆弱,而日本经济尽管消费疲弱,但自2002年2月开始的增长周期已经进入第58个月。虽然对各个货币区经济进行准确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在照顾国际贸易构成和尽量减少汇率风险之间进行权衡,我国必须逐步实现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多元化,逐步减少美元储备比重,增持欧元、日元,以及韩元、澳元、新加坡元等,藉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币种配置。

3.2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要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多为美国国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高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券等,这些债券资产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流动性,但其提供的收益率普遍偏低。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以保证储备资产购买力的稳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资产的配置。

(1)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背景下积极地投资于非洲、拉美和中亚等的资源性项目。直接投资于这些项目比建立石油储备在稳定能源价格和国家安全方面更加有效。

(2)增加黄金储备的份额。我国的黄金储备自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929万盎司的水平。2003年以来国际金价从200多美元大涨至600多美元,在金价大幅上涨和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增持黄金储备对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具有积极意义。

(3)在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和先期“藏汇于民”政策背景下,鼓励资本流出,进一步扩大民间持汇,一方面民间持有的部分外汇不会形成央行“外汇占款”对应的本币投放;另一方面,这也可以分散央行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

(4)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社保基金、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等实体投资于国内外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具有比债权投资更高的收益率,当然更高的收益率对应着更高的风险,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风险分担机制来锁定央行承担风险的份额。

参考文献

[1]荣立予.从体制改革入手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管理[J].山西金融,2002,(1).

[2]关路.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9).

[3]吴念鲁.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4]胡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J].西南金融,2004,(4).

[5]王洪升.石油储备:能源安全的防火墙[J].新安全,2006,(3).

[6]郭晓峰.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之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12).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8

1.外汇储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而其带来的货币超发的负面影响却已十分明显近年来,外汇储备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也有所提升,包括支持战略资源和高精尖机械设备进口、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参与创建社保基金等,但其大部分仍配置在国外金融资产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外汇储备增长伴随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并成为国内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诱因。尽管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对冲了部分基础货币扩张,但只是延缓了这部分货币进入经济系统的时间而已。

2.美国国债预计长期维持低利率,实际价值存在贬值风险,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安全从必要性看,随着美国债务存量不断扩大和社会保障等强制性支出大规模增加,只有维持低利率才能保证债务利息支出不致过度上升,从而为美国扩大国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自主性支出腾出一定空间。从可能性看,尽管美联储不能直接购买财政部债券,但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抬升联邦债券价格、压低债券到期收益率并为其创造较高流动性,从而为财政部在一级市场以较低利率、较高价格发行债券提供可能性。1980年1月以来,美国国债利率在震荡中呈下降态势,目前处于历史低位。

3.我国对外资产以外汇储备为主,对外负债却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资产收益率明显低于负债付息率2012年末,储备资产占我国对外资产的比重为65.5%,其中外汇储备占比64%;对外直接投资占比仅为9.7%。而外商直接投资占我国对外负债的比重则为62.8%。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外汇储备在我国对外资产中占比过高。这导致我国对外资产收益率明显低于负债付息率。

二、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目标

一是处理好外汇储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要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投放的联系,消除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避免货币超发风险;另一方面,要增强外汇储备对实体经济发展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作用。二是在坚持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基础上,促进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适度多元化,降低美国国债实际价值贬值带来的外汇储备安全风险。三是处理好外汇储备与对外资产的关系。优化对外资产结构,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在对外资产中的比重,提高对外资产收益率。上述目标中,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投放的联系最为紧迫。否则,外汇储备结构越优化,对外资产收益率越高,利润汇回越多,货币超发的风险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干扰也越大。增强外汇储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最为重要。否则,对外资产收益再高也只是一堆纸币,不能充分发挥其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功能。实现第三个目标的关键不在于使外汇储备放弃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转而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资产,而在于调整对外资产结构、提高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比重。这有赖于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弱化企业和个人在对外投资渠道不足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所产生的结汇冲动,从“藏汇于国”逐步走向“藏汇于民”。因此,实现第三个目标需要较长时间,近中期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应主要关注前两个目标。

(二)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国际经验

日本、韩国等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汇储备迅速积累阶段,曾不同程度地面临我国当前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它们在保持对外汇市场干预能力的同时,在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扩张的联系、增强外汇储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及适度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提高储备资产收益率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三)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思路

1.三管齐下化解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货币超发风险一是通过扩大进口,加快“走出去”,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推动机构和个人境外金融投资及对外贷款等,促进国际收支走向基本平衡,减少外汇净流入压力,逐步实现外汇储备微增长乃至零增长。二是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汇率对外汇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减少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必要性及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三是改革外汇市场干预机制,由财政部使用人民币和人民银行使用外汇共同出资成立“外汇稳定基金”。人民币以发行“外汇稳定基金债券”为主要来源。在某一时点后,人民银行通过该基金对外汇市场进行有效干预以实现汇率目标,不再通过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吸纳超额外汇。鉴于国际收支走向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切断外汇储备增长与基础货币投放的联系又十分迫切,因此建议先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机制改革。同时,鉴于未来较长时期外汇可能仍以净流入为主,因此外汇稳定基金中人民币应是主体。

2.除外汇稳定基金外的外汇储备分为三部分,分别用于履行外汇储备传统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提高投资收益第一部分为“基础储备”,主要满足国际收支融资、抵御外部风险、保持市场信心等外汇储备传统功能。该部分应坚持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的原则,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债,适当增加对欧元优质资产及其他高信用级别债券的投资。该部分继续由央行掌握并委托国家外汇管理局经营,是外汇储备的主体。第二部分为“战略储备”,主要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用于四个方面:一是设立战略进口基金,扩大紧缺能源资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提高战略物资储备规模;二是注资开发性金融机构,提升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或设立新的投资机构,对开发境外战略资源和转移成熟产能的投资活动给予扶持;三是扩充社保基金,增强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四是增强援外能力,加大经济外交力度,通过由财政部向央行购买该部分外汇储备的方式,将其从央行资产负债表剥离转归财政部掌握,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如商务部、外交部等)共同管理,或继续由央行掌握并委托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分为“收益储备”,主要用于提高投资收益。应针对该部分制定专门的投资基准,适当追求高收益率,允许投资公司债、股票等资产。该部分储备可分别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司经营。针对该部分储备,应建立长期绩效考核机制,注重长期平均盈利而非一时得失。

三、小结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9

【关键词】 外汇储备 结构优化 风险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最主要部分,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

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8473.38亿美元,较2009年年末的23991.52亿美元增加了4482亿美元。其中,一季度增加4933.43亿美元,二季度增加3226.69亿美元,三季度增加3757.08亿美元,四季度增加4481.86亿美元。2009年初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大量减少,外贸顺差减少。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得以迅速企稳,后几个季度至2010年外汇储备余额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企稳,进出口顺差保持一定规模,外汇流入加快,国内外汇贷款增加,企业购汇需求降低,银行净结汇降幅趋缓;二是由于国际金融市场触底反弹,外汇储备投资的资产价格回升,非美元货币汇率变动也成为一部分折算收益。

二、外汇储备理论误区

长期以来众多理论误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并且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理论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汇储备增长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增强

首先,外汇储备规模并不完全代表国家的经济实力。属于债务性来源于资本项目盈余的这部分外汇储备,不可能代表我国的经济实力。属于债权性来源于经常项目盈余部分的外汇储备,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对资源性初级产品的输出能力。

其次,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不能表明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若异常增长则可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预示经济政策出现问题。例如,国际短期资本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大量流入,是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

2、过分夸大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对防范金融危机的作用是有限的。

首先,外汇储备只能调节临时性国际收支失衡。长期性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只能进行有限度的干预。如墨西哥1994年年中的外汇储备相当于6个月左右的进口额,但也无法避免在金融危机爆发时,转瞬间外汇储备就下降了200多亿美元。

其次,高额外汇储备并不能有效防止金融危机爆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这些国家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但仍然无法应对巨额投机资本的冲击。金融全球化下,这些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期,结构性矛盾激化和政策失误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3、外汇储备管理不到位

我国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存在着为储备而储备的理论误区。外汇储备管理缺乏灵活性,消极、被动地持有外汇储备。不注重外汇储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管理、运营效率、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

三、外汇储备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从信用风险角度来看,外汇储备是一国国债,而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体现。但随着储备货币国经济基本面恶化,财政赤字增大,市场信心丧失,该国债务危机上升,则面临偿债风险。一旦债务过重,超过其偿债能力,则存在未来违约的可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冰岛、巴基斯坦、希腊等国面临政府债务危机,国际债权人对其失去了信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中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储备,且大部分是美元债券,因此其债违约风险仍然存在。

2、汇率风险

美元面临中长期贬值,且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为刺激经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直接买入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增加货币供应等,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美元购买力进一步下降,使美元长期贬值趋势延续。因此各国在购买美国国债的时候就要承担美元长期贬值的压力。以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起计,美元对人民币贬值9.7%,若以我国2.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计算,汇率风险损失高达2700多亿美元。因此,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则我国外汇储备损失将更高。

3、流动性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中长期债券投资比较多,占证券投资总额的90%以上,短期债券投资占7%左右。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入,这些资本主要投资于流动性较强的股票、短期债券等。我国长期投资于国外,而引入大量短期投资,外汇储备期限错配,一旦资本外逃,将无法应付巨额的短期资金需求,容易出现类似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4、投资收益损失风险

截至2010年12月份底,我国持有美国国债8916亿美元。从相关数据推断,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资产是长期国债(约占储备规模的50%)和长期机构债(约占储备规模的40%),股权、长期企业债和短期债券的比重非常有限(仅占储备规模的10%左右)。中国外汇投资的资产结构与发达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相比存在重大差异。第一,在其他国家的外汇投资中,股权投资占有相当比重。例如,日本占18%,英国占46%,加拿大占73%,中东石油输出国占45%。第二,在其他国家(除日本与中东石油输出国外)的外汇投资中,长期企业债的比重显著高于长期国债与长期机构债的比重。企业债收益率相对较高,而股权投资可参与分红、决策,特别是投资并控股资源型企业,有利于我国综合利用世界资源。我国应转向资源型企业投资,争取拥有控股权,在国际上拥有某些自然资源的定价权,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的自然资源,如铁矿石的定价权。

四、外汇储备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我国2010年12月进出口2952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国际储备水平应相当于4―5个月的进口额,可见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远高于正常水平。巨额外汇储备如何实现保值增值令人担忧。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除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利用好外汇储备。

第一,在管理外汇储备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发挥大量人民币储蓄和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应制定更积极的对外投资战略,考虑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结合。我国可利用外汇储备购买一些战略资源,增加战略性物资储备,建立能源储备体系。

第二,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和资产结构。为防范风险,我国应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都压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适当减持美元,增加欧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由于美元持续下跌,黄金价格稳中有升,但我国黄金储备却长期稳定不变,我国可动用部分外汇储备购买黄金,使储备资产多元化,也有利于保值增值。

第三,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根据投资收益边际递减规律,外汇储备管理难度随着储备规模的上升而增加。最适度储备规模是外汇储备管理的重点。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

第四,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储备,应实现储备资产多元化,调整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减少美元资产比例,增加其他资产比例,以分散风险。

五、优化储备资产结构

1、调整储备资产结构,增加黄金储备

一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外汇收支连续出现赤字,致使外汇储备大幅下降;二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外汇储备价值减少。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两万亿美元,其中70%是美元资产,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势必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通常情况下,美元贬值,黄金升值。外汇储备多元化,增加黄金储备的比重,将我国部分外汇储备转换成黄金储备,可以对冲我国美元资产贬值的损失,缓解外汇储备风险,维护国民财富安全,同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过程中增强人民币的话语权。

黄金储备是重要的储备资产,具有保值性和安全性。我国黄金储备与我国经济地位不相匹配。为使黄金储备与我国经济地位相称,应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量。黄金作为关键的战略性储备资源,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虽然拥有8000多吨黄金储备却没有动用一克黄金,大举借债。而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等黄金储备较多的国家不仅不出售黄金,反而增持黄金。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做法大量增加黄金储备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在未来10年内将黄金储备增加到1万吨,与欧洲现有黄金储备相当,以现黄金价格计需2800多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完全能够支付得起。

2、将部分外汇储备转为物质储备

我国除增加黄金储备外,还有巨额外汇储备,应转为能源、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贫乏。特别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的供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如石油资源、铁矿石资源等,现在仍大量依靠进口。因此我国应加强这些资源的战略储备,建立相应的资源储备制度。目前,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有比较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建立我国的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战略物资储备,建立有效的能源保障机制,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外汇储备转为战略物资储备,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动用外汇储备购买其他国家的战略资源,并进行战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建立国际原材料稳定基金,稳定国际原材料价格,特别是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使我国在这些原材料国际价格上有话语权。可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参股或控股这些企业以达到控制国际价格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加强与这些资源大国的友好关系,包括与政府间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广泛宣传,使该国民众了解中国,并与中国友好,否则可能会使海外资源投资归于失败。

3、优化储备货币币种结构

我国外汇储备美元占70%,欧元占20%,日元占10%。美元资产比重偏高,容易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值受外汇市场影响,美元贬值,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值则会大幅萎缩。因此,我国应调整外汇储备货币币种结构,减少美元资产比重,增加其他资产比重。否则,如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美国通过大量印制美元,大举借债,使美元贬值,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实际价值减少。前车之鉴,我国应加快币种转换,使我国不受制于美国。

4、转外汇储备为社保基金

我国社保基金缺口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大部分为虚账,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农村大部分人员仍然未纳入社保体系。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可取其中一部分用于补充社保基金缺口,如取外汇储备的10%~20%用于社保,且可作为外汇储备的二级储备。可专设外汇储备社保基金账户,或设养老基金,成立外汇储备社保基金管理机构或由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管理,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的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对投资方向、种类、比例、投资组合、投资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以降低投资风险、避免或减少投资决策失误。外汇储备转为社保基金有三个好处:一是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不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三是人民有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有利于改变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刺激消费。

总之,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要进行科学、合理优化配置,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并实现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 黄莹、谭仕敏:我国高外汇储备研究[J].会计论坛,2009(9).

[2] 王大贤: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汇储备管理探讨[J].投资研究,2009(5).

[3]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Z].

[4] 张燕生、张岸元、姚淑梅等:现阶段外汇储备的转化与投资策略研究[J].世界经济,2007(1).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10

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财富基金,对策思考

一、引言

近来年,中国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截止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447万亿美元。如此快速的增长给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面临着严重亏损风险。对于中国来说,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趋势可能在短期内还会持续下去。持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内外平衡的压力,而且也对外汇储备存量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和面临的种种风险分析,提出控制外汇储备管理风险、增强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些对策。

二、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1.外储简介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自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2010年一季度,中国2..447万亿美元国外汇储备自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领先全球各先进国家,也占了全球所有储备的三分之一。

2.外储功能

外汇储备最初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加深,全球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外汇储备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

外汇储备就其影响来说具有两面性,首先有利的方面主要包括五点。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国际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汇率稳定;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配合货币政策实施,实现经济增长;提升本币国际地位,促进国际金融合作。

外汇储备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二、带来利差损失。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也就是持有外汇储备通常收益率比较低。三、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外储闲置而不是做最合理的投资带来的损失。四、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本国的通货膨胀。

3.外储管理目标

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主要由其功能决定。首先,具备一定的市场干预能力是各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目标。其次,各国都强调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是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及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换言之,流动性和资金的保值是外汇储备管理的主要目标。一些国家把维持外汇储备资产的长期购买力也列入其长期目标。第三,外汇储备管理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在市场上的交易活动获取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经验,以有助于中央银行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金融操作,更好地履行政策制定、监管和促进本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职能。

三、中国现行外储管理状况及异议

1.中国外储风险

庞大的外储表明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增强,但是外储过多不会造成高昂的机会成本,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包括中国在内的汇率固定的国家,外汇储备干预汇率的作用就更加明显。1997年融风暴中的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外汇没有完全市场化,外储总量又比较少,在国际炒家的猛烈进攻下,很快就撑不下去了。由于储备远远超过了流动性需求,于是人们不太担心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然而如何做好外汇投资更受热议。但由于中国的外储结构并不对外公布,市场的普遍看法,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到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其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币的贬值,另一方面是本币的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最高,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尤其是在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下,美元汇率的小幅下跌都会产生巨额的“缩水”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看,从2005年7月21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保持了温和升值的态势汇率从汇改前的8.27上升至6.83左右的水平,升值幅度也超过了20%。汇率因素造成的“缩水”规模相当可观。

非汇率波动也可造成资本损失,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如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上扬将造成存量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下跌,从而给债权人带来资本损失。

基本上我们的外汇构成有美元、美国政府债券、国库券,还有G7高评级的政府债券,自然比较安全有流动性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美元又是现在最重的世界货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很多资产流动性冻结了,但是美国的国债仍然很有流动性。甚至有一种说法,当市场恐慌,投资者对很多优质蓝筹公司的股票甚至3A公司债券都逃之夭夭时,大家还趋之若鹜去购买、增持美国政府债券。可见美国国债的安全系数是很高的。换个想法,假定我们在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特别提款权中选择,在安全上美元和特别提款权(SDR)肯定是最高的,欧元是货币同盟,有统一的央行却是不同的财政政策,自去年底至今的欧洲债务危机也说明欧元安全性没美元强,日本的债务规模已接近其GDP的200%,英国也面临高额的债务和财政赤字。就流动性而言,美元有现成的国债市场,13万亿的规模是其GDP的90%,特别提款权就没有。收益性,特别提款权利率,大致是根据美、德、日、英、法5国金融市场短期利率加权平均计算而得,还是美元最高。

金融危机之下,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央行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国债的行为,必将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使美元购买力进一步下降。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向全世界输出通胀,无疑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付出了代价。美国财政部2009年12月公布了海外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530亿美元,减持幅度创历史新高。世界银行也了一个调查报告,他们对中国120个城市的1.2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调查,外国在华FDI平均收益率达到22%,而投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的收益率不足5%,这时质疑中国是不是应该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财政部5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美国主要债权国的中国、日本和英国4月份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当月持有美国国债突破9000亿美元关口。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元指数的持续上升,已达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表明美元的实际汇率的上升、购买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在金融危机期间的中国外汇资产的账面损失得到了弥补。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升级,欧元兑美元已经从去年底的1.4324,贬值到了今天的1.2424,贬值幅度超过了13%,从去年底至今美元兑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达到10%,粗略算一下,2.4万亿外汇储备,按2/3美元资产16000亿1/3非美元资产8000亿,贬值10%意味着中国外储约缩水了800亿美元。2008年7月以后,金融危机加剧之时,人民币实际回归盯住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保持基本不变。盯住美元就阻止了人民币的升值,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损失。但今天上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很大。

2.中国的财富基金

2.44万亿的外储确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负责任的安全的管理这笔外汇巨额资金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外储投资也受到了很多争议。对美贸易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而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购买美国国债。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超过2万亿的外汇储备该如何分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97年外管局旗下的中国华安投资有限公司(SAFEInvestmentCompanyLimited)和2007年财政部发特别国债筹资2000亿美元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InvestmentCorporation,简称中司)是中国国有的专门从事外汇投资管理业务的公司。

在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WealthFundInstitute)2010年6月基金排名中,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局旗下的华安投资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约为3471亿美元居第三位;中国的另一只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管理资产2475亿美元居第四位。

07年08年中投偏重美国金融股权,入股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贝莱德,次贷危机下也有很大损失;外管局旗下华安投资公司投资三家澳大利亚商业银行,法国道达尔和英国石油(BP)的股权;也有在国家金融需求下中投的子公司汇金公司拿外汇做硬通货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注资。中国投资基金中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2010年6月8日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SanFranciscoFederalReserve)举行的一个亚洲银行会议上称,由于美国市场下跌,按市值计算,中投5月蒙受了10%的投资损失。路透社报道,汪建熙在还表示,2009年是中投“良好的一年”,主要海外分支投资回报超过17%。

中国的财富基金起步不长,可以借鉴一些投资基金的成功的投资经验。挪威财富基金管理资产4430亿美元。挪威是继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为挪威带来了大量的石油美元。挪威财富基金即挪威政府养老基金(原挪威石油基金)截止2006年9月,根据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外储投资于42个主要经济体31钟货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新加坡财富基金GIC和淡马锡投资于金融、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经营稳健,业绩傲人;日本侧重于海外投资,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制造业、房地产、金融、保险、运输业,看看日本大财团的海外布局就可知它的成功。他们全球配置的组合管理和专业化的公司管理实现了多层次需求外汇储备管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四、加强中国外储管理的对策思考

外汇储备也着特殊的含义,一国的外汇储备本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资产,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属于负债,也就是说它不属于国家和人民,央行买进每一笔外汇都有相应的货币投入。在2009年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国政府拥有2.39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时外国在华资产为1.638万美元。可见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外汇储备份额大约在7610亿美元,中国持有外国资产约1万亿美元,也低于外国在华资产。如果出现大量资本外逃,我们需要足够的外汇储备应对。

有人认为什么资产会涨就应该买什么,这种观点有些缺乏常识,在国家金融需求下,它们不一定能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现如今,又出现中国买什么张什么,卖什么跌什么。所以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必须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1.外储内用

总理2009年2月1日在伦敦G20峰会期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在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背景下,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发展性储备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维持各项经济指标的稳定实现,是一项非常合理的举措。外储内用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鼓励优质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或者海外收购,利用外汇储备对金融机构注资改造,将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国计民生等方面的建设。

2.建立石油等战略性物资储备

能源作为我国国家性战略性资源,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保障前提。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石油消费需求旺盛,对国际市场依赖严重,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可以未雨绸缪。像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强大的石油战略储备,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可为经济长期发展积蓄力量,可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增强与世界强国的对话和议价能力。今年中国也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签订贷款换石油协议。除石油之外,还可加强其它重要资源、原材料的储备。

3.藏汇于民

从长远角度看,“藏汇于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分流外汇资金,减缓外汇储备增长,为人民币升值减压,而且有利于外汇资产的安全和保持增值,其意义不言而喻。日本官方储备约1万亿美元但是民间持有的外汇资金和资产更是达到3万亿美元以上,而我国尽管官方外汇储备已经高于日本,但是民间仅持有1000多亿美元。2007年,我国先后实行了藏汇于民、用汇于民的政策导向,出台了外汇利用的几个新政策使得储备持有者变得多元化,藏汇于民拓展了外汇资金的使用渠道,降低储备风险,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4.加强外储法律法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同样,在外汇储备的治理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完善立法,使我国的外汇治理和运营都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加强外储机构内部控制,完善我国的风险管理框架确认与评估储备风险,用科学的方法检验这些风险是否超过可接受水平,逐步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法律法规,专门的外汇储备管理法规不仅可以起到规范营运,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还可以保证管理责任和功能的协调与执行的作用。

5.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最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长期战略。积极稳妥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将减轻或解脱外汇储备风险的压力,极大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可以双边浮动,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五、结束语

总之,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蕴含着很多风险,外汇储备的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面对巨额的外汇储备存量,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减轻或解脱外汇储备风险的压力,极大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确保国家金融稳定的前提下,一是要按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经营管理好外汇储备;二是要拓宽储备运用渠道,把外汇储备的运用与国家整个长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

[2]孔立平.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储备与优化配置.国际金融研究,2009(8).

[3]王丽华,贾永肖.日本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10(1).

[4]吴念鲁,贾彦龙.以新思维审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1).

[5]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WealthFundInstitute)

[6]中国外管局《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外汇储备数据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11

    关键词:外汇储备管理;战略投资;藏汇于民;扩大内需

    传统的外汇管理理论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有效地控制进口,故储备可以少一些,但是底线在20%。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储备应该多一点,但一般不可超过50%。根据这个理论可以得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严重超标,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我国自1994年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内外汇率并轨后,在外汇管理体制上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及“宽进严出”的政策,外汇储备高速增长。1994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516亿美元,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并且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信誉,增强海外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但中国外汇储备明显超过适度规模,过度的外汇储备也带来很大风险:外汇贬值造成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成本的提高加剧了财政风险;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进而导致了中国国内的通胀风险;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造成我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加剧了我国的政治风险。

    二、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汇率风险

    中国在官方从未明确公布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但据估计,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约占70%左右,虽然近几年有所减少,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为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7月中国进行了第二次汇率改革,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汇率政策放宽了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人民币对美元开始稳步升值,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先后41次创出新高,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5.5%,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缩水。此外,次级房贷危机和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严重的打击了美国经济,导致美元疲软。总之,美元的持续贬值加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2.财政风险

    由于中国没有完全开放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储备管理实行“藏汇于国”的宽进严出政策,央行承担国际收支中的外汇结算业务是外汇市场上的唯一买家,而央行买入大量外汇使外汇占款增加的同时确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为了抵消人民币投放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央行就会用发行央行票据、国债和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形式对冲换汇时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外汇流入越多对冲压力越大,当央行票据和国债到期时,巨额的还本付息成本造成中国对内债务的增加,再加上管理外汇储备所需的费用,使中国的财政负担逐步加重,进而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财政风险。

    3.通胀风险

    外汇占款过多,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加剧了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危机。虽然,央行采取各种措施来对冲外汇占款,但是迫于对冲金额过大的压力使得央行的对冲力度十分有限,粗略计算,央行对于外汇占款的对冲率大致可达到70%左右。剩余30%的外汇占款的投放将使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加大,进而对中国国内输入通货膨胀。此外,由于近期美元疲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买进美元,增加了人民币的投放量,从而又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而也增加了广义货币的供应量,使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进一步加剧。

    4.政治风险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使得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应量十分充足,导致人民币存在升值趋势。为了缓解这种趋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银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多余的外汇,这样就更加剧了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张。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发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种系统内的恶性循环,使得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币值的矛盾更加突出[6]。90年代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与其签订了“广场协议”,使资本与金融项目完全开放,并实行日元的可自由兑换政策,日元大幅度升值导致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泡沫经济的破灭严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国内经济。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们认识到稳定的汇率政策是保证经济健康的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规避外汇管理风险的对策措施

    1.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投资

    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简称SWFs)又称主权基金,主要指掌握在一国政府手中用于对外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资金,是近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和活跃的机构投资者。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简称CIC)在北京成立, CIC是我国寻求外汇储备管理新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首先,CIC可以适当分流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规模。从适度储备规模确定的因素看,目前我国保有7 000亿~8 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可,CIC成立时分流了2 000亿美元,减轻了人民币发行的压力;其次,CIC可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我国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其中70%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美国长期以来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贬值, 2006年中国外部资产收益率仅为3.6%,其中外汇储备的比重高达69%,考虑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下跌因素,过去五年外汇储备的年均实际收益为-1%左右。

    2.藏汇于民

    “藏汇于民”指在“意愿结售汇”制度下,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从而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机制。通过“藏汇于民”来提高居民和企业合法持有外汇的数额和资产种类,逐步开放对外投资,实现资本流入、流出大致同等监管力度。首先,“藏汇于民”有利于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政策取向,解决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政策源头。在“藏汇于民”的政策导向下,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部分外汇储备由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可大大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势头,同时也有利于让市场和民众分担汇率风险;第二,“藏汇于民”有利于稳妥推进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促进体系。就“藏汇于民”而言,外汇储备证券化是一种相对稳妥的方法;第三,“藏汇于民”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减少贸易摩擦。实施“藏汇于民”来分流部分外汇储备,增加外汇需求渠道,对人民币的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后,“藏汇于民”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货币调控机制,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藏汇于民”改变了国家是唯一的最终买家的状况,必然减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果能实施比例结汇,央行还可以根据比例调节货币供给,从而成为可利用的新的货币政策。

    3.外汇储备多元化

    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思想源于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中关于多种货币储备体系问题和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和外汇储备资产投资多元化。外汇储备多元化可以实现我国外汇管理的三个目标:第一,实现币种优化,分散汇率风险。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看,美元资产占比重过高,近年来美元持续走低,再加上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压力,过多的美元资产导致我国的储备收益有所缩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国际资产配置来改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能够起到分散汇率风险、实现稳定外汇储备价值的作用;第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储备收益。我国应在蓬勃发展的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中积极寻找和拓宽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快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的步伐,发挥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优势,达到减少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回报的目的,以保证其资产质量及较高的投资回报;第三,削减外汇储备的货币存量,减少外汇储备过度的消极影响。在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过程中,通过扩大资本设备、战略资源的进口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把外汇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发展储备,使得外汇储备资产的货币存量得以控制或削减,从而达到减少或控制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目的,减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4.扩大内需,增加进口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008年前四个月增加了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约1 000万美元。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根源,而我外汇储备积压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国内消费疲软也就是内需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外资的大量介入使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大的提高,而由于内需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完全在国内消费,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使得国内产品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求买家,大量出口直接造成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所以从长远来看,减缓外汇增长速度规避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扩大内需,增加进口。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动国内消费,增强社会服务。中国的国内消费增加了,储蓄就会减少,出口的动力也会放缓,从而使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势头放慢下来。此外,内需的扩大还可以增加进口,进口的增加有助于缩减我国长期的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进而有效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刘文娟.我国实施“藏汇于民”政策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0).

    [3] 刘昊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发展对策[J].经济导刊,2008,(4).

    [4] 郎维维.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2).

外汇储备投资范文12

摘 要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大量外资不断涌入,外贸出口不断攀升,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双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反映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但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有效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外汇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在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汇储备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截至2010年1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7678.09亿美元。使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的多少是一国经济实力强弱的体现,并且可以稳定一国货币的币值和增强投资者信心,但过多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不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巨额外汇储备如何有效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一)汇率风险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目前世界上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英镑、日元、欧元以及黄金。综观中国的外汇储备中60%多是美元,这种单一的结构增加了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进行币种调节的空间有限,更谈不上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分散化。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增强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更多的热钱流入到中国,促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多,又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陷入一种“滚雪球”的困境,从而造成人民币升值的恶性循环。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对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本币资产价值攀升,容易形成资产泡沫化;进而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国际上,中国商品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反倾销压力和贸易壁垒等,导致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争端和摩擦的众矢之的。

(二)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外汇管理上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即企业取得的外汇很大一部分都要到银行换取人民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局面助推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的外汇储备促使人民币具有升值的压力。为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只好在市场上投入更多的人民币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投入量就会比实际需要的多,导致流动性过剩,基础货币投入过量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外汇占款是央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企业、居民获得的外汇绝大部分只能兑换成人民币,所以外汇占款构成了中国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加,在市场上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再由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成倍的增加,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打击都将是非常巨大的。巨额的外汇储备还会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巨大的外汇储备成本

巨额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很多不必要并且很大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外汇储备资产价值缩水,根据“特里芬难题”我们知道美元必然会贬值。自这次金融危机以来,美元贬值,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实际价值降低很多,由此产生上千亿美元的损失;二是收益率低下,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大部分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等,投资年收益率在2.5%左右,在投资回报上可以说是很低的;三是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大,外汇储备是资金存放在国外或购买外国债券,而没有投入到本国的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增加就业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而外汇储备则放弃了这种收益的机会;四是巨额的外汇储备使中国失去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依据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进而影响中国对国际优惠贷款的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成本。

二、如何有效的管理巨额的外汇储备

在世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巨额的外汇储备已不是简单地通过市场的手段就能解决的。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它本身还有许多功能性缺陷。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必然要科学地管理巨额的外汇储备资产。

1.调整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结构。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除国债之外,高信用等级的公司债券和国际金融组织债券等可以作为投资的方向。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把所有借债国的资产负债表合在一起看,就好像是新兴市场以较高的利率从发达国家借钱,然后以国库券和其他低回报率证券的形式把大部分钱再借给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怪圈,称之为“斯蒂格利茨怪圈”。实际上我们已经陷入这个怪圈之中,很多外汇储备存放在国外而没有投放在国实体经济领域,不能不说是一种憾事。在资产配置结构方面,逐步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我们可以用外汇储备增加矿产、天然气等战略储备资源,拓展国内的能源供应渠道,保障国内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供应。比如这次俄罗斯通过石油管道向中国提供石油,可以缓解国际资源价格上升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和培养跨国企业,放眼世界跨国企业掌握着全球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加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兼并与收购,比如中石化以24.5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100%股份及其关联公司。我们可以将外汇储备转变成能源储备、人才储备等。

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进而达到合理的货币结构比例,有利于储备资产的管理。在币种结构上,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外汇储备中60%多是美元资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元贬值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价值蒸发了不少。可以适度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而增加欧元等其他币种的储备比例,达到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目的。从而可以分散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单一的风险,把外汇储备资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2.外汇储备资产持有主体的多元化。绝大部分外汇资产都集中于中国政府手中,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企业、个人等只能在限定的条件下持有外汇资产。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国政府出了难题,如果抛售过多的美元资产,有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上美元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进而影响手中持有的美元资产,不抛售美元资产,近期的美元贬值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价值已经缩水了很多。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放开严格的外汇管理已是当务之急。可以鼓励个人、企业持有外汇,实行藏汇于民间、形成非官方外汇储备资产,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中国政府打算在温州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在资本项目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不仅可以减少政府由于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还可以使中国民间资本实行投资的多元化以及外汇资产收益最大化。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资产的规模很有必要,使外汇储备资产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3.外汇资本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可以鼓励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把超额的外汇资产给专门经营外汇的投资公司,中司作为长期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企业,是全球最大财富基金之一。中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促成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成功经验。中司近期的投资收益不近人意,比如投资摩根士丹利亏损好几亿美元。比如它的11名董事会成员都来自政府部门,那么它的投资必然会过多受到来自政府层面的压力,而不能自主的作出投资决策,导致企业的绩效下降。把它改革成更现代化的企业,那么它就能更自主地进行投资决策,放松对中司的投资行政性约束,使它用外汇储备发挥更大的作用,促使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等。

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变以往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今后应该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官方外汇储备资产就不会那么高,民间资本也可以进行投资的多元化;二是调整国际贸易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以及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可以加快本国企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不只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三是在外汇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很多原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外汇管理,从而需要更加科学的外汇管理体制。比如外汇储备立法,为外汇储备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4.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可以获得铸币税,还能减少其它外汇资产的持有,降低一国的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并且因使用外币而引起的财富流失降到最少。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中国国情,可以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实行货币互换、限额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先人民币区域化后国际化,甚至全球化。比如中国央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中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近日世界银行宣布将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值5亿元。虽然数额不多,但是看得出来,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快速发展,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上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增加了人们对人民币投资的信心。世行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使用步伐。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并且需要很多配套服务设施来保障它的实现。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密切往来,中国的外汇储备的增长来源、功能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最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很好途径,可以增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能力以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外汇储备过多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合理,调整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目前中国的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改变中国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深化和落实改革开放政策,并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扬,余维彬,曾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国际金融研究.2007(04).

[3]王翠.外汇储备过多蕴藏多少风险.经济论坛.2005(04).

[4]叶东秀,王霞.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