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1:34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1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childhood.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was a lovely girl!

One day, my father saw some fish in the river, so he asked me, “why can fish only live in water?” i thought about it, then i gave him the answer, “because there are some cats on the bank.” my father laughed when he heard that. then he said, “you are smart!” i was happy to hear that.

Maybe you will say, “it’s a funny answer.” now, i think,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now i am smart. my parents love me very much. i am so happy to have that childhood.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2

可以说,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童趣牵手伍美珍,结合童趣中外双方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童趣特色的道路。

约稿阶段——良好的开端与信任,奠定稳固基础

童趣进军少儿文学市场之初,一切皆从零开始。约稿与建立作家队伍成为首要任务。但不管是常销书还是畅销书,文本自身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因此选择一部好的书稿尤为重要。2009年,经过多次约稿与等待,伍美珍终于被童趣人特有的真诚、敬业及充满激情又脚踏实地的作风所感动,与童趣达成了合作。在这个约稿过程中,童趣成为了伍美珍信任的出版社,而童趣编辑也成为了伍美珍信任的朋友。良好的开端与信任,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品牌策划阶段——“阳光姐姐派”系列的全方位开发

从伍美珍交给童趣第一套书稿开始,编辑就开始认真研究伍美珍所有的作品,编辑不仅仅把策划局限于一套书稿上,而是着眼于童趣“阳光姐姐”品牌书系的整体策划与开发上。

伍美珍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校园气息,正如“阳光姐姐”四个字传达的意义一样,伍美珍的作品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一代小读者的成长。于是,“阳光姐姐”四个字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系列名的关键词。为了让这套书系具有多元性与延展性,编辑在系列名“阳光姐姐”后加了一个“派”字。就这样,《阳光姐姐小说派》《阳光姐姐日记派》等一系列以多种形式表现作家作品的图书便蕴育而出。可以说,一个好的品牌策划,不仅能传递出作家本身的特色,同时,给接下来的选题策划,带来了更多的可开发性。这些以小说、日记、漫画、剧场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作家作品的图书,成为了童趣开发伍美珍图书的一大特色。

选题实施阶段一一打造每个细节,以达到最佳的呈现形式和策划初衷

用小说、日记、漫画、剧场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作家作品,在具体的选题实施中,与一般的文学作品比起来,需要编辑花费更多的心思与创意来打造每个细节,才能达到策划之初衷。近几年,课堂剧被越来越多地引进中小学课堂,成为锻炼孩子语言能力、表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儿童文学市场中,剧本形式的图书却寥寥无几,仅有一些配合课堂教学的童话剧本,难以满足孩子较高层次的阅读和表演需求。因此,我们决定将剧本这一特殊的形式纳入“阳光姐姐派”系列中,让孩子在表演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的同时,体验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以提升其文学素养和表演水平。

但应该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剧本呢?它应该是积极向上、对孩子的校园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因此,我们在挑选伍美珍的作品时,充分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同时,剧本与小说不同,表演性很强、但可读性较差。为了弥补剧本在可读性上的不足,我们一方面在剧本改编的同时,通过语言处理增加了剧本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在版式设计上下足功夫:不仅将演出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提取出来放在批注栏里,同时将表情和动作提示浓缩成七十多种表情图插在对话中,充分适应了儿童在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增加了趣味性,活跃了版面。

可以说,通过编辑的努力,这套《阳光姐姐剧场派》让伍美珍的作品充分展现出了剧本的独特魅力。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用漫画形式塑造出最合适的伍美珍笔下的人物,成为了伍美珍作品漫画化的关键点。为此,编辑也下了一番功夫,不仅认真阅读原作,准确把握原文的特质,还大量阅读各类漫画作品。经过几番修改讨论,伍美珍笔下的人物终于以个性时尚、可爱鲜活的漫画形象出现在大家眼前。

同时,如何将文字叙事中虚化的背景、跳跃的时间通过图画表现得充分而合理,是任何一个从文字作品改编而来的图画类叙事作品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漫画角本的编写上,编辑与漫画家充分讨论,不仅灵活地调整了情节顺序,还大胆地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进展,充分增加了不少漫画式的夸张情节,达到了为原著锦上添花的效果。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3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低段向高段过渡的年级,由于写作次数的增多,写作时间的限定,写作要求的提高,学生写作困难较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根据调查,儿童天生喜欢童话,他们听童话,看童话,说童话,写童话,一见童话就入了迷。因为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切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可见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让学生写童话体作文,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们快速起步,正确起步,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去写作文。

一、抓住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关注生活创写童话

童话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征是幻想,而少年儿童恰恰最喜欢幻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幻想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从实际生活捕捉材料,编写童话,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让他们在编写童话的世界里受到高效教育,得到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有位小同学,看见班上大多同学都很爱护公物,用了两年多的课桌仍光洁平滑,但也有个别同学用指甲抠桌子,用刀刻桌子,结果桌面油漆脱落,出现印痕,于是他就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桌子和椅子》。这个童话故事赞扬了爱护公物的行为,批评了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大家读了很受教育。因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启发他们想象和思考,他们创编的灵感就会“泉涌”而出,都能即兴创编故事,并在结尾处说出一个简单道理,使作文不仅成为思维、表达能力训练的窗口,而且成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根据儿童喜欢玩具的特点,巧用玩具编写童话

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是他们的宠物,是他们的上帝。他们为了得到喜爱的玩具会想方设法,为了保护自己喜爱的玩具更是绞尽脑汁。他们为了某一喜爱的玩具,有时甚至会跟同伴吵闹乃至打架。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哪个小朋友不喜欢玩具的。喜爱玩具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比较孤单,一个人在家有时会抱着玩具玩上一整天,有时会把玩具当小孩、当病人……总之想法稀奇古怪。如果能根据他们的这些爱好,引导他们编写童话故事,他们是乐意的,是有极大兴趣的。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习作就是两个相同的熊猫玩具,只不过是一大一小而已。同学们读了书上的例子后想象力可丰富了:有的想象大小熊猫在讲故事比赛,有的想象小熊猫不讲卫生,大熊猫妈妈教育小熊猫等等。当老师要求学生把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和同桌一起编写童话故事时,课堂的气氛可活跃了,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之后,一个一个有趣的故事使你简直不能相信是从十来岁的孩子想象出来的。

三、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紧扣范文仿写童话

模仿是儿童的最初学习形式,任何人的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学生学写童话作文也不例外,初学习作的低中年级的儿童正是扶栏学步的阶段,指导学生作文从仿写童话起步,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此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正如茅盾先生所说:“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我们提倡儿童仿写童话,用意不在刻意模仿,而在于加入儿童的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例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课后,让学生再想想,除了在瓶中放石子外,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瓶里的水呢?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吸水;有的说乌鸦可以将瓶子斜靠在旁边的大石头上,让水流出来;还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片叶子,把瓶里的水倒在叶子上喝……学生在改编童话的过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口头练说之后,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加以整理写下来,初步学会完成口头语向书面语转换的训练。起初阶段,可能有个别学生会出现大同小异或雷同的现象,这也不足为怪,不能因此而责怪学生,这就像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一样,在最初的发芽阶段,都是两片叶子,天长日久,他们吸收了阳光雨露长大后,就会千姿百态。关键是要让学生有兴趣,敢动笔,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和最高的奖赏。

四、结合儿童好奇、爱问的天性,围绕课文续写童话

苏教版中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蒲公英》《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等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一定的哲理,童话因素多,富有情趣,结尾又往往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孩子们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此时,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我们可以为他们架起一个支点,让他们的想象有所依托,趁热打铁地进行续编。学完一个童话故事后,我让学生再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去编一个故事,故事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也可以借助童话故事书,让自己所编的故事中的“人物”上天入地,让故事中的“人物”说同学们想要说的话,第二天,利用时间对学生所编的童话进行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讲、同桌讲、前后桌讲、好伙伴讲……教师对于讲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结合习作进行教学,让他们在习作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只要持之以恒,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发潜在的潜能,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写童话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看图写童话,观察实物写童话,提供词语写童话,根据开头写童话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能使儿童写童话的兴趣长盛不衰,为作文提供良好的动因,在这种气氛下,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去积极写作,使作文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4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衔接 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进入初中后,课程增加了,时间变得紧张了,课堂节奏加快了,用于复习的时间减少了,课程难度加大了,家长的重视程度较小学减弱,而学生对初中语文感觉与小学语文差不多。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至数学及新增的其他科目上。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既有中小学语文本身的差异和教材的差异,又有学生的差异。小学语文侧重字词教学,初中语文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改变了机械记忆,强调理解、概括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老师过多的启发下的思考。作业量相应减少,而阅读题增加,难度加大,阅读速度由小学六年级的每分钟300字增至初一的每分500字(大纲要求),同时体会感彩及表达效果。新增了古文教学,古诗除了背诵外,还要会简单地赏析,理解诗意及表达的情感。

根据中小学在语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老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老师通过情境导入、游戏、模仿、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初中语文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做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注重兴趣培养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在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如在教学七(上)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时,让学生回忆童年有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童年的回忆,然后进行本单元的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等,静下心来感受到他们身上有童年时受到的呵护,尝到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也有童年单纯可爱,可身上留下了社会的印记;也有童年远未定型,表现出未来的某些个性……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和想象能力,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语言积累衔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语言积累上做好衔接。初中语文字词增多,文言文难度加大,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有效的预习,设置导学案,让他们将不会的生字、词及优美的语句摘抄至学案上。注意授之予法,勤于动手,继续养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养成圈点习惯,结合预习,让学生明白修辞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显性积累的数量要进一步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诗文,努力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

三、注重阅读能力衔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进行摸底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文章方法,教给他们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哪几个地方的事?(2)写作的顺序?(3)百草园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有哪些景物?(4)从哪些角度写的?(4)用了哪些修辞?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让他们分清节次,通过设置有关文意的概括性问题,了解文章结构,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让他们逐渐做到读得懂、懂得读、读得宽,学会整体感受,通过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会多角度思考、深入思考。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的情节中,让学生找动作性词语:扫、露、支、撒、系、牵、提……能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其中的乐趣。学会品味实词、虚词,对越是不寻常的词语越要重视。注意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读中外名著,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结合故事会、演讲、小组竞赛、社团活动等形式消化吸收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指导他们学会精读与泛读,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刚入初中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衔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四、注重写作训练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5

关键词:童谣法;对外汉语课堂;运用

一、引言

随着中国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而且对中国的“功夫”、“太极”、“剪纸”等各种古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引起外国人的兴趣,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汉语热”的迅速发展,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各地展开了学习汉语的活动,大批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兴建就是最好的例证。

的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并且汉语作为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官方语言之一,世界人民会掀起学习汉语的浪潮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东道国家,我们要让汉语走向世界,当然免不了要向世界宣传汉语,让更多的人民了解中国,在十报告中说道“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在宣传汉语的同时,我们必须花精力对怎样有效地教汉语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考虑到中国特色的文化可以极大地吸引外国人的兴趣,如果我们把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童谣”不失时机地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汉语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了童谣运用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现状之后,将以《小青蛙》这首童谣为例,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情况来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汉语课堂中运用童谣法。另外,笔者在初级外汉语教学中观察到儿童学习者对于童谣的敏感度比较强,在学习中很快就掌握了跟这个童谣相关的中国文化和汉语语言知识,这说明童谣在汉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运用“童谣法”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不是万灵的,教学者首先要对所教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方能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分析各种因素,考虑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也当然需要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外国儿童进行汉语教学时,就必须抓住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需要用到各种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有充分抓住学习者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法,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童谣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运用童谣进行汉语教学的方法。中文童谣是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学习本国语言的主要文化制品之一。童谣语言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它的韵律感也比较强,内容丰富多样。如果把童谣运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发展课外兴趣,而且还能介绍中国文化内容,帮助初级汉语学习者感知中国文化。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童谣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其尺度,如何融会贯通,实现童谣内容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是童谣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在使用童谣法作为教学方法时,童谣的内容必须和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习者生活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习者共鸣和兴趣,能激发儿童学习者参与的欲望。

中国的童谣是中国孩子出生后,与外界连接的纽带,那么它自然也可以成为对外汉语学习者感知中国文化的桥梁,然而中国广为流传的童谣有很多,非母语儿童学习中文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结合儿童学习者的特点对童谣进行筛选。介于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等性格特点,我们必须挑选篇幅较小、简单易懂的童谣有针对性地对外国儿童进行汉语教学。

首先,在学习童谣之前把准备好的童谣《小青蛙》音频反复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童谣语言;然后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并有效记忆童谣内容,教师按照父母带儿童读故事的方式,借助图片和动作设问并带着学生大声重复答案。教师可以将这一过程重复多次,引导学生有效记忆。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练习中文语感,还能帮助学习者掌握地道的中文发音;三是通过在不同情境中演练童谣,帮助儿童理解和运用童谣语言,巩固所学的中文知识;最后,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在童谣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子,比如,教师适时提供诸如“有一天”、“突然”、“结果”之类的框架性词汇,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补充故事内容。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把编完的故事反复讲几遍,最终使学生能达到独立讲完整个故事的目的。

三、关于“童谣教学法”的总结与反思

但是,很明显,童谣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它的适用人群是有局限性的,它只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而不能贯穿始终。此外,中国童谣种类纷繁复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童谣进行教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需要广大对外汉语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童谣教学法的优势,首先,它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一个沉闷的对外汉语课堂不是一个好课堂,我们只有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情境,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才能让汉语学习者真正地学到更多的汉语知识,同时针对儿童的汉语教学更是要有积极活跃的课堂,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有趣的童谣能够提高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的敏感度,使他们记忆深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敢于创造,在学完有关童谣之后,由于儿童好胜心强,在表现欲的驱使下他们会在课下把所学东西展现给周围的人们,这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童谣有助于学习者积累汉语言文化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对中国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童谣语言还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批量学习汉字。总而言之,童谣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儿童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有限,教师在用童谣教学法教学时,应该以理解为出发点,重点传授汉语语言知识,一定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向学习者展示中华文化,不能一次性灌输给学习者。要做到适可而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重速度和数量,否则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产生混乱感,欲速则不达,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阶段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注意保护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无定法,效率优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不拘泥于前人的教学经验,大胆创新,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淼,在童谣中感知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文化教学初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六期。

[2]姜游,佳木斯,初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浅析[J],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6

早在晚明时期我国杰出思想家李贽就提出了“童心说”的文学观念,他认为,“童心者,真心也”,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天下之至文,夫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我们常说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是小时候,无忧无虑,一派天真,是人生难得的一段好时光。童心是儿童天真淳朴之心,人总要长大、但成长的代价不应该是童心的丧失。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体现出来。保持童心可以理解为把人类发端于生命之初的善本性、好奇心、想象力、开放态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等心理品质保持终身。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们小时候能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这可贵的善良之心应随着我们的长大,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不断开拓、进取。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

作为传播媒体和文化载体,电视声画并茂和生动形象是激活宣扬童心的最好手段之一,能真正长期发挥寓教于乐作用。综观国内外电视,无论少儿节目、大众节目还是专业性很强的科普类节目,谁对童心因素把握运用得好,谁的节目就讨人喜爱。目前,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应该强化这一方面的导向,保持童心也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并且是重要的基本要素。保持童心的理念可以贯彻落实到电视节目的方方面面,如果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机构的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如果节目制作人员始终带着一颗美好的童心去创作,广大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认可和评价将会大大提升。

在所有电视节目形式中,最能体现展示童心童趣的首先当数娱乐节目。娱乐就是给人以快乐,一般人都不会拒绝快乐。电视节目追求收视率,提高收视率最方便有效的法门就是娱乐。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兴起到今天,已经经历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1996年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的播出获得巨大成功,最红火时平均收视率曾达到33%。2008年的《奥运向前冲》及接着的《智勇大冲关》成了大型全民参与挑战节目,收视率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的第二名。国外的电视娱乐节目也有许多好作品,如英国的乡村趣味体育电视比赛,日本NHK的趣味表演赛。乡村趣味体育比赛节目把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内容趣味化、把它们设计成集体比赛项目,既有参与性、对抗性、娱乐性,又在比赛中增加了人际交流和集体意识,还增加了劳动快乐、劳动光荣的意识,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当然,成功的娱乐节目必须是健康向上,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娱乐节目。目前国内外不少娱乐节目存在低俗媚俗问题,关键在于背离了童心原则,童心是纯净善良而美好的,本着美好的童心童趣去设计创作电视娱乐节目,绝对不会出现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东西。

传播有效信息、有用知识是电视节目承载人们的童性童趣所求的重要方面。儿童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们只有保持童心才能不断获取信息和知识,得到发展进步。我们知道,儿童获取知识最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看电视,成年人同样也是。电视节目因其声画一体、直观形象和许多先进科技手段的运用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顺应人们的童心讲故事传播知识的效果是报纸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这几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越来越受人青睐,《百家讲坛》栏目异常火爆,还有过去赵忠祥配音的外国纪录片《动物世界》给人以知识享受都是很好的证明。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和知识一定要是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而兴趣与童心是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大多数人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时,有的人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人们的“童心”PK“老成”显现的灵性和光辉。传播信息和知识是电视节目的重要职责,如果我们充分了解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童性对信息和知识的渴求,我们的传播就会更加有用有效。

电视节目要像教育儿童一样反复强化对时代核心价值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电视节目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载体,在强化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教育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外国的电视节目是很注重这一点的,过去我们看过不少日本电视剧,最近几年又播了不少韩国电视剧,年轻一代很爱看,通过这些电视剧,日本、韩国的民族传统、仁义道德、文明礼节及勤劳节俭给我们的印象在不断强化认同。而我们的电视节目,除了专门做给儿童看的,这些内容很少得到体现。核心价值和基本道德要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必须坚持不懈地强化宣传。在这方面,我们的电视节目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珠海广播电视台)

本文责编:陈道生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7

关键词:学琴;兴趣;培养;保持;教师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就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于是,在中国出现了“钢琴热”。

但学习钢琴也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一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在一线的考级教学中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对其学习钢琴兴趣的引发,是学好钢琴的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儿童的兴趣,使之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儿童学好钢琴的一个关键,是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这里,对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产生,以及怎样培养及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一一作个讨论。

一、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儿童学习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一种很强烈地兴趣及愿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遍的的情形。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过程中,我认为三方面的立足点,即教师、学生及家长是缺一不可的。在整个钢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而家长作为其纽带,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才能成为现实,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呢?我通过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学生是被传授的对象,两者需要沟通与合作,其桥梁便是语言。由于学前期儿童的大脑和思维的发展有限,加之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与学琴儿童相互沟通的关键。这里的语言能力,并不是指“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幼儿园或刚刚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就应尽可能地讲“儿童语言”,即是把自己所要表答的内容,要求儿童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儿童全都能听懂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而有条理,幽默风趣,语速要慢,语调要抑扬顿挫。总之,要能使儿童听清听懂老师的话语,并尽可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儿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由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使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凭借具体的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认识事物。因此,在儿童实际的学习中,应尽量将那些概念知识比喻成他们生活中的熟悉的实物,进行一种形象的类比,这样有助于儿童的理解。当儿童是通过生活中他们知道的,甚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来学习理解那些概念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物概念,并对那些概念用直观形象不断的支持和强化,儿童易于理解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教师的示范演奏,对于儿童学琴有着及其重用的启发引导作用。事实证明,儿童亲身观摩要比听音响资料效果更好,理解领会得比教师单单用口诉要好,也感兴趣得多。对于给学生所学内容,不但要熟练地范奏全曲外,还要着重对其重点及难点进行示范,把“用琴说话”、“用琴授课”的方式贯穿与教学中。对于一首曲子的音乐情感和内涵,有时可能用很多口舌去跟儿童解释,他们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可如果教师用琴声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以描绘、表达出来,再加上少许的注释,儿童常常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和曲子所表现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也能让琴童更好的理解感悟音乐。除了要示范教学内容外,还要多演奏一些通俗好听的乐曲和儿童喜欢的儿歌,歌曲等,以培养儿童的兴趣及音乐素质。

4.教材的选择

授课时,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对儿童学习的钢琴的兴趣也有重要的影响。在选材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像用于初学习的拜尔、车尔尼599、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等等这些是绝对具有权威性的,效果显著的教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对于大多数年龄低幼,刚刚开始入门的小朋友来说,这一类的教材显然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缺少趣味性,因此要做到少而精,但决不能取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用诱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添加进来。而选弹教材我的选择标准是每首曲子要有标题和形象的图画;音符大,印刷清晰,油墨颜色深;旋律活泼、和声悦耳好听;每一首曲子都有清楚地技术、乐理或音乐的重点;尽量多地选择那些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中外儿歌,民谣所改编的钢琴小曲。例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等。

二、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意义

为什么说必须对学钢琴的孩子注重兴趣、情感的培养呢?这不仅是因为这是孩子学琴中首先接触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问题。有一部分学习有兴趣的孩子,在钢琴课上态度认真、主动、求知欲强,有充沛的精力。这部分孩子不需要家长的督促,也能自觉、认真的练琴,钢琴入门学习阶段显得比较顺利。

然而对更多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学琴是在父母的安排下,不自觉或者半自觉的接受着。在他们的生活中增添了一项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活动内容,一天天,一年年的不间断的练习,这不能说不是对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不小的约束。因此,或许会变得很被动,因此,更要求注重对孩子学习的兴趣很情感的培养,否则,是很难把学习坚持下来的。诱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逐渐使他们对学琴从被动到主动,变得不仅愿意学,还愿意练,还能越学越感兴趣,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钢琴的亲切感。一味的要求孩子学,要求孩子毫不理由的服从、接受是不错误的做法。同时对孩子应该多表扬、多鼓励!

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最大的关注,兴趣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掘才智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机,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志趣活动。兴趣和情感,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兴趣越大,情绪越高;而低落的情绪又使兴趣索然,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抱着极大的兴趣,又能以积极、主动状态下的情感去投入这项工作或者学习,那么我们就一定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相反则反之。

少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兴趣”都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儿童的兴趣,使之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儿童学好钢琴的一个关键,是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有效途径。铃木镇一博士曾说:“有三分钟的热情都值得去练琴。”对于初学钢琴的幼儿,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钟那就更好。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鼓励孩子热爱钢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练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魔力,他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1]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 人民出版社, 2007年8月.

[2] 但昭仪.《少儿钢琴教学辅导》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

[3] 孟四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 .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8

最近,绘本在中国红火了起来,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绘本,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我回忆起自己和儿子两代人的读书历程,觉得绘本真是魅力无穷。

我作为在70年代初出生的人,小时候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那时连物质上的温饱都很难达到,当然没有什么书看,精神上的娱乐和知识就靠自然来解决了。我从小在田野和山林里长大,田野和山林是我最初阅读的自然绘本。

上了小学之后,在外工作的爸爸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订阅了几本儿童杂志。我记得第一本是《小蜜蜂》杂志,还有《小猕猴智力画刊》《我们爱科学画报》等,这些杂志上面有很多图画,也有一些文字,也算是我看过的最早的绘本吧。我从这些杂志的图画中了解到城市里的公园是什么样子,还知道火车、飞机、轮船是什么样子,了解到山外世界的繁华,让我有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知识,让我有了长大要去看山外世界的梦想。后来,我识字多了,我读了更多有图画的书和杂志。当年我看得最多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绘本,上面是图画,下面是文字,那个时候叫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我从这些连环画中不仅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画。一直到上了初中,我还看了大量的连环画,走路上学也看,下课也看,偶尔上课也忍不住要看一看。不过,上了初中以后,因为我不是学美术的,有图画的书渐渐看得越来越少了。

成人后,再次看到一些有图画的书,是生了儿子以后。在儿子才几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儿子很喜欢看一些有图画的书,儿子最早看到的是他表姐以前看过的《婴儿画报》,里面有大大的图片,每个人物都是很大的脑袋,很大的身子,很可爱,文字也很大,故事很简单,但是很有趣。这才知道小孩子从小就很喜欢看图画书,也才知道还有适合很小的孩子看的图画杂志呀!我就抱着儿子去买《婴儿画报》,一拿到画报,儿子就一把抓在手里,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好像他能看懂什么似的。我就拿着《婴儿画报》给儿子讲故事,儿子每次都听得很入神。上个世纪末那个时候适合婴儿看的绘本很少,即使有,我也没那么多钱去买。我便找来了一些旧的幼儿图画杂志和儿子一起看,他也很喜欢看,也喜欢我给他讲故事。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几本图画杂志可以翻来覆去地看很多遍,他喜欢的故事就是讲一百遍他也不嫌烦。有的晚上,儿子让我给他讲故事,我上班太累了,讲着讲着就睡着了,儿子就自己拿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通过看图、讲故事,儿子慢慢地学会了说话,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字。

儿子大约3岁时就自己看图读故事了。每天我一下班,儿子就喜欢拿着一本图画杂志放在我面前,让我给他讲故事,其实他已经能认识杂志上面的一些字,并能通过图画看懂书上的故事了。我不知道是图画让儿子读懂了故事,还是图画帮助儿子认识了字而读懂了故事,我想这两种作用都有吧。儿子4岁时,我才送他去上幼儿园,本应该读中班的,老师让他看识字卡片,上面的字他全都认识了,又让他看大班的识字卡片,他也都认识,就直接读了大班。

2001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在职研究生,才有机会看到一些国外引进的绘本,才知道绘本其实又叫图画书,是专门为识字少的学龄前儿童创作的图书。有一天我在北师大上课,看到一个书摊前摆了很多花花绿绿的绘本,就走过去看,原来有一个叫“红泥巴村”的读书俱乐部在做宣传活动。我看到了很多国外原版的绘本,就走不动了,当时就买了几本绘本寄给儿子看,儿子很是喜欢看呢。后来我上网查到红泥巴村读书俱乐部是两个叫阿甲和萝卜探长的爸爸做的网站,他们一直在进行儿童绘本的阅读推广工作,他们的网站一直都是儿童绘本阅读者的乐园。阿甲还专门写过《儿童阅读推广手册》等著作。红泥巴村读书俱乐部最先推荐的都是一些国外引进的绘本,可惜那些绘本价格很贵,我也没有再买过。等我读完在职研究生从北京回来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他认识的字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的识字量,他已经能独立阅读文字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了,我也很少给他买过绘本了,而且那个时候国内引进出版的绘本还很少,因此我儿子读的绘本也很少。

因为工作的关系,2005年,我在单位的阅览室看到了一些各种风格的国外原版绘本,还有一些国内已经引进的原版绘本和台湾引进的台版绘本图书,我自己也开始尝试着写绘本故事,可是写绘本故事并不是文配图这么简单,要在图画中表现故事和细节,需要懂一些构图知识,可我不会画图,所以还是无法写出很好的绘本故事来。只是我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写作,开始对绘本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才知道写绘本实际上比写文字更难,绘本的图文结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图画其实能比文字表现出更多的内容,图画的技巧和艺术性并不比文字内容简单。

虽然我没有写出绘本故事来,可是我对绘本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听了一些儿童阅读指导课,听一些儿童阅读推广人介绍了很多国外优秀的绘本图书。曾经听过一个在国外生活过十年的母亲介绍过她和两个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和体会。这个母亲对她推荐和介绍的每一本图书都非常熟悉,也讲了很多她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故事,真是让我感动。我还认真阅读了她带过来的很多国外原版绘本,感觉国外绘本的绘画水平很高,每一种绘本的风格和表现手法都完全不一样,而且画面中有很多在文字中无法读到的小细节,通过画面也能给阅读者带来很多快乐和惊喜。这位母亲介绍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欧文的毛毯》《小房子》等图书都很棒,后来这些书我也都看到了国内引进的版本。我更喜欢一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分级阅读的图书,据说是英国最好的幼儿阅读材料,内容设计很好,故事也很有趣。这套图书中图画和文字多少的比例是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而有所不同的。我虽然不认识图书中所有的英语单词,也能通过图画看懂故事。我感觉国外的绘本,无论是故事和图画,设计都很精巧,而且很有深意,值得一看再看,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

这几年,国内各大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很多国外优秀的绘本,而且现在有很多绘本也是适合大人来读的,我的经济也宽裕了很多,就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绘本来读,真的好喜欢看那些画面纯净美丽的绘本,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细细地看那些图画,总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实在妙不可言。最近看到一本《花婆婆》的书,作者绘制的描述童年趣事的画面,画面简洁、干净,却很有深意,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田野中、月光下的很多场景,这比看纯粹的文字书有更多别样的体验。有时候,晚上睡觉前,读一本美丽的绘本,看一看有趣的故事和图画,感觉睡觉都会很香呢。

现在,虽然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功课变得繁重起来,对儿童绘本也不再有很大兴趣了,不过在我的影响下,儿子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也会看一看我买的那些绘本,看看那些简单有趣的故事,欣赏那些纯净美丽的画面,来调节他紧张的神经,和我一起分享读绘本的快乐,还真是不错呢!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9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手段艺术性

俗话说:交往有交往的艺术,说话有说话的艺术。当然,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也有着如此的艺术。毕竟,充满艺术的东西才是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有了喜欢自然就有了发展的空间。

1新课标对政治课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的政治课需要增强其人文性、实践性、趣味性等,与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相比,现在的教学则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原本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更具有人情味。同时,更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政治课教学的实用性。

2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内容的充分传递自然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才能够得以实现。而以往的教学手段更多的则采取教授法、填鸭式,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在随之不断的拓宽,以往的那种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目前这些学生的需要。而此时,也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更加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同学们提供更为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及形式。

1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

在现代的教学工具中,多媒体无疑是很多年轻老师喜欢运用的,而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我们可以为学生搜索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内容,而这些可以是书本上一笔带过,没有加以详细分析的,也可以是有关本课知识点的一些趣闻、典故,而现在的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更加感兴趣,也许一学期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记得还不够清楚。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典故和趣闻也许还记忆犹新,而这也正好起到了以事例教育学生的作用。当然,通过多媒体工具,也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歌曲欣赏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对多媒体的运用无疑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而这样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我们老师应该积极运用的,当然这也是符合新课标对人文性、趣味性的这一要求。

2其他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融合

当然,除了利用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以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取长补短、借鉴和融合。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还应该融合音乐、美术以及相声、表演、辩论等艺术性极强的科目和内容中的有用技巧。而这些正是丰富政治课人文性、实践性、趣味性有力的现代教学手段。

以《走进青春》为例,我们从课堂导入来说,我们就可以采取歌曲欣赏的方式进行导入,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往往自觉性、自制力不够,而通过音乐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尽快的将心从课后的玩耍收回课堂中来。由于本课所讲内容为青春期的一些变化和烦恼,而初一的学生也正是刚刚告别童年,步入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所以我考虑以《童年》这首歌曲进行切入,通过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引出同学们对青春期的烦恼。

而之后,在新课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班上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童年时期和近期所照的照片,通过对比,发现其明显变化。当然,也可以让同学们画记忆中童年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寻找自己的一些变化。而对于变化所带给学生们的烦恼,我们则可以利用网络中“漂流瓶”的形式,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烦恼,让它们随漂流瓶而去。或者,可运用“爱心姐姐邮件箱”的形式,让同学们用不记名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烦恼,最后交给老师,老师则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烦恼进行疏导。

当然,对于有相声爱好或天赋的学生来说,则可以让其将自己发现的一些变化和目前所面临的烦恼,自编自导,以相声的形式说出来。同时,也可以邀请自己的同伴,将童年和青春期的自己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也更能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和表演才能。

而对于辩论来说,对于年纪稍小的初一、初二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则可以将这一教学手段运用于初三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初步的体会辩论的形式,培养其逻辑性和反应力。就拿《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中16岁吴小玉的故事为背景,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正方和反方),正方从向公司汇报的角度出发,寻找支持点,而反方则从不向公司汇报的角度出发,寻求反驳正方观点的论点及论据。而通过这样的一个辩论过程,则可以让之前还犹豫于不汇报的同学更加清楚的明白之所以要向公司汇报的原因,从而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勇敢的承担错误所带来的责任。

3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对于政治课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远远不止这些,而我们作为老师,唯一需要记住的就是,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一些学生所喜欢的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我们都要敢于去尝试,懂得借鉴其他学科教学中所采用的有用手段,力图使政治课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有趣,让学生真正不为枯燥的政治性问题或理论而烦恼。而反过来,要让他们感受到政治课所带给他们的轻松、愉悦和丰富的内涵,而这也是我作为一位新老师的一个不成熟的初步设想。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的政治课需要增强其人文性、实践性、趣味性等,而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更加的充满艺术性,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同时融合各科及内容所长,着力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需要,力图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丰富。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手段艺术性

俗话说:交往有交往的艺术,说话有说话的艺术。当然,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也有着如此的艺术。毕竟,充满艺术的东西才是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有了喜欢自然就有了发展的空间。

1新课标对政治课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的政治课需要增强其人文性、实践性、趣味性等,与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相比,现在的教学则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原本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更具有人情味。同时,更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政治课教学的实用性。

2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内容的充分传递自然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才能够得以实现。而以往的教学手段更多的则采取教授法、填鸭式,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在随之不断的拓宽,以往的那种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目前这些学生的需要。而此时,也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更加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同学们提供更为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及形式。

1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

在现代的教学工具中,多媒体无疑是很多年轻老师喜欢运用的,而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我们可以为学生搜索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内容,而这些可以是书本上一笔带过,没有加以详细分析的,也可以是有关本课知识点的一些趣闻、典故,而现在的学生往往对这些内容更加感兴趣,也许一学期下来,课本上的知识点记得还不够清楚。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典故和趣闻也许还记忆犹新,而这也正好起到了以事例教育学生的作用。当然,通过多媒体工具,也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歌曲欣赏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对多媒体的运用无疑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而这样 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我们老师应该积极运用的,当然这也是符合新课标对人文性、趣味性的这一要求。

2其他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融合

当然,除了利用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以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取长补短、借鉴和融合。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还应该融合音乐、美术以及相声、表演、辩论等艺术性极强的科目和内容中的有用技巧。而这些正是丰富政治课人文性、实践性、趣味性有力的现代教学手段。

以《走进青春》为例,我们从课堂导入来说,我们就可以采取歌曲欣赏的方式进行导入,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往往自觉性、自制力不够,而通过音乐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尽快的将心从课后的玩耍收回课堂中来。由于本课所讲内容为青春期的一些变化和烦恼,而初一的学生也正是刚刚告别童年,步入青春期的初始阶段,所以我考虑以《童年》这首歌曲进行切入,通过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引出同学们对青春期的烦恼。

而之后,在新课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班上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童年时期和近期所照的照片,通过对比,发现其明显变化。当然,也可以让同学们画记忆中童年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寻找自己的一些变化。而对于变化所带给学生们的烦恼,我们则可以利用网络中“漂流瓶”的形式,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烦恼,让它们随漂流瓶而去。或者,可运用“爱心姐姐邮件箱”的形式,让同学们用不记名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烦恼,最后交给老师,老师则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烦恼进行疏导。

当然,对于有相声爱好或天赋的学生来说,则可以让其将自己发现的一些变化和目前所面临的烦恼,自编自导,以相声的形式说出来。同时,也可以邀请自己的同伴,将童年和青春期的自己用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也更能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和表演才能。

而对于辩论来说,对于年纪稍小的初一、初二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则可以将这一教学手段运用于初三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初步的体会辩论的形式,培养其逻辑性和反应力。就拿《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中16岁吴小玉的故事为背景,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正方和反方),正方从向公司汇报的角度出发,寻找支持点,而反方则从不向公司汇报的角度出发,寻求反驳正方观点的论点及论据。而通过这样的一个辩论过程,则可以让之前还犹豫于不汇报的同学更加清楚的明白之所以要向公司汇报的原因,从而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勇敢的承担错误所带来的责任。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10

受到这个班级学生的启发,我们开始走上了“手指上的阅读”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之路。

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发阅读课程

一幅手工作品为什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开始反思学校自身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常常因为没有抓手而完全放手:既缺少方法的指导,更缺少成果的交流展示,使课外阅读的质量大打折扣。

于是,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课外书中的内容用手工作品表现出来。一段时间后,分析学生的手工作品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制作的都是名著中含有儿童或动物形象的场景,如匹诺曹撒谎时鼻子变长、小王子与狐狸对话、列拉狐装死偷鳗鱼、夏洛织出的“王牌猪”等。

鉴于此,我们从“儿童喜爱的名著”和“名著塑造的儿童”出发,组织全校语文教师筛选以儿童(含类似儿童形象的动物)为主人公的60本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手指上的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每个年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低年级以激发阅读兴趣、初步理解阅读内容为主,鼓励学生用描摩、绘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阅读内容(含文中的插图)。中年级以理解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初步形成阅读积累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材料的拼贴来展示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话或一个章节。高年级以理解整本书主题思想为主,学会从文本价值的角度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并运用恰当的制作方法将内容转化为手工作品。

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和制作手工作品,教师开发《“手指上的阅读”计划表》(见下表)。

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尽量给出明确的提示:你知道吗,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如选用棉、丝、毛类的材料,可以制作成轻盈的云朵、茂密的草丛、细腻的羽毛等;选用砂石、贝壳类、碎玻璃等硬质材料,可以制作成曲折的道路、粗壮的树干、平静的水面……

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向你的同学或老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书中哪一部分的内容,为什么选择这段内容,完成这幅作品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实施“手指上的阅读”过程中,全校教师和学生长期开展师生共读活动,不到三年的时间,所有教师在认真读完60本儿童读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任教年段选择20本精读、研读。学校收集了近800幅学生的“手指上的阅读”作品。

在此基础上,学校编写《手指上的阅读》校本教材。教材以60本儿童名著为基础,节选出适合学生深度阅读和手工制作的片段。教师从800多幅学生手工作品中选出60幅精品,作为教学示例。

《手指上的阅读》分低、中、高三册,按作品的主旨,分成长之歌、爱心友情、责任担当、哲理智慧等主题。一个主题为一个独立单元,共4篇“课文”,每篇“课文”包括名著内容节选、学生“手指”作品示例、制订做前计划、材料特性提示、制作方法介绍等。

在制作中指导学生阅读

为了更好地实施“手指上的阅读”,我们将“手指上的阅读”课与劳技课、语文综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每周安排一课时,主要由语文教师执教,必要时,美术、劳技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培养阅读能力、形成创新思维方面指导学生制作和阅读。

比如,六年级王老师在教学《绿野仙踪》时,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价值,并创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首先是选择文本。教师出示校本教材中节选的片段及“手指作品”《解救稻草人》:

“起初,她想她一定弄错了,因为在堪萨斯州的稻草人,没有一个是眨眼的;但是现在这个家伙,却又在友好地向她点点头。”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手指作品的图片思考:教材中为什么选择这段话作为“手指阅读”的作品内容?让学生明白制作“手指阅读”作品的第一步是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本。

生1:我选择的是“救出了铁皮人”这个环节,如果没有铁皮人,主人公多萝茜早就丧生野兽嘴里了。

生2:我选择的是“胆小狮”,因为胆小狮在后面的故事中帮了主人公多萝茜很多忙,而且他和多萝茜一样心地善良。

生3:我选择的是“多变的奥兹”,因为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稻草人的智慧和铁皮人那颗善良的心。

制作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文本内容时,要有意识地从文章的重点情节、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能反映整本书主旨价值的关键词句等几个方面入手。上述课例中,王老师正是指导学生选择了《绿野仙踪》中的重点环节作为制作的内容。不少孩子读完一部作品后,会反复比较书中的内容,最终确定将某一个情节或人物作为“手指上的阅读”作品。

其次是文图转换。即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将文本内容转换成学生大脑中想象的画面,初步构图。学生的文图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再现式转换,即“山是山,水是水”式的转换;二是理解式转换,即将文字背后的内容转换成画面。如在《绿野仙踪》教学中,学生想象“他们越往前走,道路越凹凸不平,两旁的原野也越来越荒凉,几乎看不见一座房屋……”这段话时,头脑中浮现出主人公内心害怕的表情,让学生明白此处表面是“景语”,背后是“情语”。

最后是动手制作。教师出示教材中手指阅读作品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没有反映出文本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明白,在制作“手指上的阅读”作品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材料表现《绿野仙踪》中的文本内容:有的用凝固后的透明胶水作成狮子的眼泪,表现狮子的惭愧;有的用大量的碎绿布做树叶来突出森林的茂密;有的用一点点棉花点缀出天空中飘浮的一缕白云。即使同样是平静的水面,有的学生用碎镜片表现出水平如镜的效果,有的用绿布条和两三片砚子壳表现河水的清澈见底,有的用白色的毛线制作成微波来衬托水面的平静……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11

一、教材分析

本着“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原则。链接阅读童话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奠定基础。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部经典的英国童话故事。它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绘本中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想尽一切办法用身体语言,能看得到的景物来表达对大兔子的爱,直到累得在大兔子的怀里睡着,却殊不知自己的爱远不及爱他的大兔子那般深厚。这个故事虽然简单朴质,但却感人至深。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及完成阅读此篇童话任务,确定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自读童话,理解童话的深刻含义,同时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

3.情感目标:从通俗的语言及有趣的动作中感受母子之间的爱,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

三、过程分析

1.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的色彩,夸张的人物形象十分感兴趣,但读书却毫无章法,常常东翻翻西看看就读完了。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指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阅读对象,通过下面提问质疑,对阅读对象产生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谁说的?”

“大兔子,小兔子什么关系?”

2.学生自读绘本初步了解阅读内容

要求学生读通读懂故事,扫清生字障碍,读后交流所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载体,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上。

3.读思结合,默读升华理解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安排默读,在细细的默读中体会小兔子对大兔子的爱到底有多深,文中小兔子是如何表达爱的,大兔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带着问题,带着笔,仔细默读后填表(略)。

填完表后,学生深情并茂地将大兔子、小兔子的对话朗读成诵,从读中潜移默化体会他们彼此对对方一次比一次更深、更浓的爱,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读演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表演是小孩子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用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张开的手臂中,在极力的蹦跳中,在花尽心思的动作里,爱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在有趣的童音里,在大兔子富有智慧的回答中,学生对爱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5.读说结合,拓展说爱,将阅读融入生活里

“读”是信息的输入,“说”是对信息整合之后的输出。表演读后顺势安排了小小的交流会,说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哪些人像大兔子那样爱过你,他们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爱他们的。并将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式迁移运用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运用下列句式大胆表达说爱:

“妈妈,( )有多( ),我就有多爱你”

“爸爸,我爱你就像( )那么( )”

由此将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四、教法分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朗读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总得读,如果没有读,那就不叫‘读书’,只能叫‘听书’。”因此,阅读教学读是根本。

此次阅读指导中,采用了下列阅读方法:“自读”―“默读”―“诵读”―“表演读”。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12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学习;数学习惯;创新思维;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12-02

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数学作为我们学习数学的开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人认为,小学数学就是简单地识数和计算问题,没什么好学的,现在不会,长大了就都会。这种意识导致家长、学生对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学习不重视,从而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

小学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品质的一般发展和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认知数学价值及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小学数学的学习,有3个特点: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二是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过程;三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是建立数学学习初步印象的重要期

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课业的开始,更是儿童入门学习的开始。尽管在此之前,在幼儿园、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数学的学习,但是整个的数学学习是零散的。没有规律、没有构建,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更是无力。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小学,它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有它的系统与计划,并在计划与现实的实践中不断地改革、改进。让适龄儿童接受系统的、正规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在低年级(第一学段)安排了四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表,处理数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地推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儿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在小学之初便开始学习。心理学中,印象的初始信息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印象对事物接下来顺利发展是多么重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之初,如果我们留给学生数学的印象是枯燥的、乏味的、复杂的,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与厌恶,上面所述的目标是难以达到的。仔细观察,数学它具有简单性、统一性、和谐性、对称性、奇异性等。在最初的数学学习中,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高度地、深刻地反映出数学美的特征,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能使人们在学习、研究中潜移默化地遵循数学的审美准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立对数学的美好印象,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与热情,这样以美好的心情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的目标更好的实现。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根据儿童的身心和年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也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数学认知的初始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就需要在数学学习之初开始关注。如果小学生在最初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思维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可能对以后的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最初的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复习,有利于学生之后对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这些是宏观上的学习习惯,还有微观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学习数与图形,并进行基础计算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审题习惯、良好的估算习惯、良好的检验习惯、良好的查错习惯、良好的疑难质问习惯等。除此之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准确书写数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严谨作答的习惯、精确作图的习惯、应用数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将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在生活中产生极大影响。

只有抓住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这些习惯才能良好保持。关键期就是儿童最初接触数学学习之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习惯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修养。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多渠道的,但是一定要把握时机,贵在坚持。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有效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0~2岁是感知运算阶段,2~7岁是前运算阶段,7~12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到15岁是形式运算阶段。小学生一般是6~12岁,低年级的学生就是6~8岁的样子,他们的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符号或语言的机能形成于第二阶段,这就使儿童能通过符号或分化了的记号的媒介来引起当时感知的对象和事物,从而使他们再现出来,象征性的游戏是这个过程的一个例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

《教育心理学教程》中许多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持续发展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前进。小学生创造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状态,小学四年级下降,小学五年级又恢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下降,以后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趋势。

小学开始,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思维的发展处于特殊阶段。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是具有严密逻辑的一种知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性有利于训练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数学学习将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动力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动、导向和维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他会不会学习,这主要涉及学习策略与方法的问题;二是他愿不愿意学习,这就是关于学习动机的问题。学习动力一旦形成,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如以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集中注意力去汲取知识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一开始数学学习的动机主要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进而慢慢发展为数学知识需求的学习内部的学习动机。在数学学习的开始,我们专注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数学的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游戏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某种程度上,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因为小学生注意的发展轨迹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且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那些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游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正是利用了游戏富有魅力的活动方式,发展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可以说,正是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使学生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观察、思考、猜测、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容易结合生活、结合游戏展开教学,这样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吸引有着很大的优势,抓住这个机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对数学最初的学习兴趣最终将会演变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与积极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对当前和以后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认识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将会改变我们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与认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更好地学好数学、认识数学,让数学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1.

[2]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0.

[3]李越,霍涌泉.教育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林良富.追寻儿童之真:小学数学教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中.小学教育实践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