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童年游戏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

时间:2023-05-29 18:03:36

童年游戏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1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载满了无穷美好记忆和甜蜜感受。

近日,我读了《阅读年选》中《童年的游戏》,作者充满童真的文字,使我的眼前浮现出文中令人回味的一幕幕:作者的童年没有高科技的玩具,只有自做的简洁朴实的小玩意儿,他们却是“自找乐趣,乐无穷。”男孩们热衷于滚铁环和玩陀螺,他们大大咧咧的,在每个晨昏,使其飞速旋转,如转瞬即逝的童年;踢毽子和跳箱皮筋则成了女孩们的拿手绝活,他们跳跃着,像一群快乐的小鹿......总之,童年的快乐,说不尽,也道不完。

我的童年也另有一番风情。低年级时,每每放学归来,我就迅速做完作业,随后奔向楼下与小伙伴玩。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酣畅淋漓,心中的烦恼顿时化为乌有。记得当时,我们热衷于骑那微不足道的儿童自行车,放眼望去,一条断断续续的自行车队似条活泼的小龙。时而,我们也会拿出家中的珍宝——玩具,出来互相炫耀。身为大姐姐的我还组织大家开展“活动”,小到吹泡泡.画画,大到表演故事.做手工制作。我们虽然经常会为小事而争吵,但理解后的快乐还是无穷无尽。

而现在,我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繁重的功课挤去了我游戏的时间。但我细细回味,心中还是浮过许多欢乐和安慰。

作者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童年是难再重拾和拥有的。我觉得,古今中外,无论是质朴的过去,还是蓬勃发展的21世纪,丰富多彩的童年都让无数人追忆。我们的童年只有短暂的一次,就应该格外珍惜。

啊,如梦如幻的童年,我要拥抱你,让你常在。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2

童年是纯真的,美好的,七彩的.回忆起童年的往事,你也许会开怀大笑,会有说不出的尴尬,可回想起那一件事,却使我受益匪浅.

那是一年夏天,同学们邀我去玩,可玩什么呢?有的说玩捉迷藏,有的说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说玩警察抓小偷,我们一致采纳这个建议!

大家可能认为,警察平时威风凛凛,特别是那身制服,穿上酷极了,可我们大家都想当小偷,还打了起来,还有的小孩去和爸爸妈妈撒娇,现在想起来,觉得太荒唐,太可笑了!

我们用"排除法"把所有人排除以后,就剩下我和邻居家小孩当警察,我们不同意,便和她们吵起来.那是因为当"小偷"的同学说:"当警察有什么不好,还可以抓我们!'' 我大声喊道:"既然警察那么好,你们怎么不去当?''她们被我们说的没话说了,便上来抓我的手,我一急,也上去抓她们的手.我们边吼边打着说:"我是小偷,你不是,就不是!''她生气了,就去向她的爸爸妈妈告状,我一看,也急着向爸妈去告状.可爸爸妈妈嫌我哭的烦了,就骂我:"当小偷有什么好,没出息,她爱当让她当去,你和她抢什么!''

我哭了,就赌气地跑了出去,她见了,可能吓怕了,就来劝我,最后我们牵着手高高兴兴的去玩了.

其实,人生有何尝不是这样,一开始,就选好自己的角色,慢慢的就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在别人的打击下,自己完完全全放下了这个角色以及这个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又恢复原来的自我了!

所以,游戏不是人生,人生却胜似游戏,不努力争取,就会失败.看好的是开始,注重的是过程,等待的不就是一个结果吗?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3

童年是快乐的,是纯洁无暇的。在有些人眼里是幼稚的,在我眼里却是值得回味的!

随着年龄的变化,我一下子就上啦初一。在这沉重的学习压力下,我不但没有了小时候的快乐和笑容,反而变得沉重起来。每当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快乐的玩耍时我便想起了童年。

小时候我不论天气和时间就啊玩游戏,一开始找来我的好伙伴等人到齐了就开是玩游戏了。我们玩过许多游戏:吹肥皂泡泡,捉迷藏,放风筝,折纸飞机,赛跑……然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捉迷藏。因为这陪伴了我4年长的时间,也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一开始是李好抓。我们一个个很狡猾,到处东躲。李好费了好长时间才将他们给找出来,只剩下我一个人啦我明明攻城了,他却说没有谁看见了,这不得不使我气愤。轮到我抓了,我也耍赖皮,我假装说:快来啊一条蛇他们一个个就就都来了看来。他们都上当了,我不禁内心哈哈大小太开心了,我大获全胜。

童年的游戏令人开心快乐,没有快乐童年的人真悲哀啊,我真替他们悲哀。

你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吗?

湖南常德汉寿县龙池实验中学初一:张兴隆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4

关键词:新媒介 儿童文学 游戏精神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从内容、语言、文本体式到内在精神,体现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重要的美学品格之一。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和普及,影视、电子游戏中的技巧、方法及内容等也进入到儿童文学的视野,给儿童文学带来全方位的变化,在新媒介环境的影响下,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形态。从游戏精神的内涵入手,分析游戏精神的文本呈现形态,探讨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

一.游戏与游戏精神

游戏是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手段和途径。游戏与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儿童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在儿童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儿童对游戏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游戏是儿童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状态,伴随着儿童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因而,以反映儿童生活为主旨,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于游戏精神的内涵,国内外学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游戏精神做出了相应的定位和评析。自十八世纪康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之后,以游戏来解释艺术与审美成了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席勒、斯宾塞、伽达默尔、胡伊青加等从不同角度对游戏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游戏精神的价值意义延伸到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

在中国,班马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游戏精神研究和论述最多的一位,在他的《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等三部专著中都有专门的章节从心理机制和审美的角度来切入“游戏精神”,对儿童文学的游戏性进行论述,他认为,“‘游戏精神’是‘玩’的儿童精神,也是儿童美学的深层基础”。此外,孙建江在《二十世纪儿童文学导论》、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也有关于儿童文学的游戏性的分析。刘绪源认为:“‘游戏精神’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玩’。”孙建江认为“在儿童文学中,游戏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强烈的幻想性。而这一点显然与儿童的游戏活动本身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黄晨也曾撰文发表过对“游戏精神”的看法。黄晨认为游戏精神是儿童的真正精神,在文本中包含两个层面的美学意义:一为显层面,具有游戏的外在特征,富有玩的色彩和功能,是游戏精神得以展露的物质基础;二为潜层面,揭示的是游戏的本质,即自由、力量和自主,表达潜隐的儿童生理和心理能量要求释放投射的愿望。近年来学者李学斌在论著《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中深入探讨了“游戏精神”的现实内涵以及“游戏”对儿童精神人格建构与和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游戏精神的审美发生与现实效应之于儿童文学具有本体价值,倡示游戏精神乃儿童文学的核心价值。

结合上述对游戏精神内涵的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儿童文学把儿童作为主要的接受对象,儿童的游戏心理以及特殊审美机制,决定着游戏在儿童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儿童文学从内容、语言、体式到内在精神,都体现了一种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性。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对于儿童内在生命精神的理解和尊重等深层内涵,构成了儿童文学所独特的游戏精神,它既是一种天然的童年游戏趣味,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游戏,始终与游戏特有的快乐、自由的愉悦联系在一起,但又不仅仅是好玩、热闹、动感、轻松,实质上更是对快乐、自由精神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游戏精神能将儿童喜欢与文学品性统一起来,将儿童文学的诸多功能统一起来,因而,在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游戏精神应该成为儿童文学存在前提和美学品格,成为儿童文学永恒的精神。

二.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的文本呈现形态

作为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的游戏精神,在具体的儿童文学文本中,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设计、语言组合运用、情境氛围的营造、荒诞、夸张、变形等魔幻手法的使用等方面显示出呈现形态的多元化,在新媒介时代更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和形态。综合起来,至少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1.幻想、强化甚至夸大、变形现实故事里的小主人公能力,例如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外传》中皮皮鲁乘“二踢脚”上天,把地球时钟拨快等荒诞举动。

2.虚拟故事或现实场景中的以弱制强,例如《猫和老鼠》中颠覆了以往的角色,占上风的往往是处于弱势的“老鼠”。

3.幻想奇游记、历险记、漫游记、奇遇记中主人公的冒险经历、神奇遭遇以及主人公在特定的场景的变异,例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掉入兔子洞后的一次神奇之旅。

4.塑造力量超凡、足智多谋、精明强干、勇武过人的人物的形象,例如《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快乐的冒险家、吹牛大王闵希豪森伯爵、《杜立特医生的故事》中才能超凡的杜立特、《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中智慧热情的玛丽.波平斯阿姨、《哈利·波特》中睿智宽厚的邓布利多校长等等。

5.推崇、欣赏、肯定现实性或幻想性顽童人物,例如《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乔;《长袜子皮皮》中的皮皮;《淘气包埃米尔》中的埃米尔

6.弱势的小主人公借助宝物实现愿望,例如苏联卡达耶夫的《七色花》中小姑娘珍妮手中那朵有七片不同颜色透明花瓣的花朵;洪汛涛《神笔马良》中的神笔;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中的飞天扫帚、隐身披风……

7.现实人物在幻想空间里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例如《哈利·波特》中像可怜的灰姑娘那样寄人篱下的哈利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里大战伏地魔。

8.现实人物的尴尬和洋相,如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这对活宝的一系列童稚举动。

9.现实人物冲动、冒险、卤莽行事而遭遇挫折之后的顿悟。如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中的马小跳、班马《六年级大逃亡》中的李小乔等。

10.荒诞、滑稽、幽默人物及情景,如《“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没头脑”和“不高兴”这对活宝及一系列不谐调的想象场景和意象组合;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中唧唧少爷与乌龟、蜗牛赛跑的情境等。

11.利用语言的变异和重组,创造极富幽默、滑稽、趣味的语言游戏,例如传统儿歌的“颠倒歌”《小槐树》、“绕口令”《四和十》、“连锁调”《做习题》等等。

12.伴随儿童游戏活动,直接表现“游戏精神”的歌谣,如传统儿歌的“游戏歌”等等……

正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游戏精神的氛围,使得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生气与活力,为儿童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儿童欢迎并永久流传。

三.新媒介时代游戏精神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一)游戏精神有利于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和身心和谐发展,更好地实现儿童文学审美娱乐功能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讲述儿歌和童话,孩子未必感兴趣,他们需要有趣的东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应创造出一种游戏的情境,并且孩子也并不一定去理解,而只是感受一种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儿童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授予。”对于儿童来说,接受儿童文学首先是在游戏的快乐中实现的。在儿童文学这个充满游戏精神的世界中,儿童不再是被动地去聆听成人的教诲,而是自己去主动地体验属于自己的活动,去实现自己自由生命的梦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对于眼前的现实世界,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去实际地改变它,因而常常感到压抑、不满足。但是儿童的心理中又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他们渴望通过游戏活动来了解、改变现实世界,抛却心中压抑和成人世界种种既定的强大的异己力量而感受到的无奈。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恰恰吻合了儿童读者这种强烈的“参与”愿望,给他们提供了体验空间,为他们创造了“参与”条件,使得他们在假定的艺术世界中实现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渲泄了心中受压抑的情感。与此同时,游戏精神中独特的美学品格还能诱发儿童读者的审美意识,满足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使儿童读者在一个个有别于现实的、能让儿童充分施展自己的狂野想象的空间里,构筑起幻想精神的家园,放飞想象力,从而在心理能量的释放中获得愉悦和欢快,获得一种心灵的补偿和替代性的满足。

(二)游戏精神使得更多的小读者亲近文学阅读

儿童文学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培养未来一代精神健康成长的宝贵财富。然而,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极大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和消费文化浪潮的空前侵袭,电子媒介对的童年生活和儿童文学进行了全方位渗透,其中既有正向的审美生成和价值取向,也更有负面的心理影响乃至精神断裂。美国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模糊了儿童和成人的界限,使儿童“成人化”而成人“儿童化”。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阐述的,媒介的高度发达和普及造成了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蚀,小读者日益被卡通片、视剧、MTV、网络小说所吸引,视听文化的易操作性、易选择性不可避免地抢走了小读者。新媒介时代给少年儿童的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是对少儿阅读的影响。电视、网络的出现使得许多少年儿童不再喜欢文学阅读,在嘈杂而拥挤的现代生活中,在海量信息与媒介轰炸的阅读语境下,一些中小学生连很多常见的汉字都不会写了,很多青少年已经失去了阅读体验,更谈不上从中得到快乐。然而,渗透着游戏精神的作品契合了小读者的游戏心理,让儿童张扬想象力、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梦想里,在对富有游戏精神的文学作品的激情阅读中,儿童从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和束缚中逃避了出来,以游戏的方式超越了现实中的真实,消除了幻想世界与真实生活的界限。儿童以游戏者的身份,营造出一个主观自我的梦想世界或自由王国,并在这个儿童自己主宰的王国里,他们以游戏的形式反抗生命的束缚,释放内心的压抑感。渗透游戏精神的作品在和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争夺读者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更多的小读者开始亲近文学阅读。

(三)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的完美融合——教育认知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的双向实现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精神塑形的重要手段,游戏与教育对儿童来说,两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永远无法分开。儿童既需要精神、理想、人格方面的教育,也需要快乐、无拘无束的游戏。将游戏作为教育的存在方式,使教育过程成为儿童生命表达的一个过程,有助于最大价值地发挥教育的功用。因此,儿童文学文本中的游戏精神与教育功能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富于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学,既是儿童“玩”的天性的载体,又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的资源。教育的契机隐含在自由自主、愉悦快乐的游戏因子中,渗透游戏精神的作品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功能。具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实现教育目的,还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真正体现“儿童本位”的创作宗旨。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的完美融合,是儿童文学中教育认知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的双向实现,也是未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创作心态或思维特征,既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时所拥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也是作家童心创作的一种追求和美学目标。对于一个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能否把握住游戏精神并将之熔铸到作品中会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自觉地高扬游戏精神的美学旗帜,保持一种“游戏性”心态,以儿童为本位,关注和把握儿童独特的心理及思维,真诚地与儿童对话,以孩童的心灵及期待打动孩童,最大限度地避免创作的成人化倾向,真正实现儿童文学最本真的美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游戏性是儿童文学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失去了教育性的儿童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到审美教育,是儿童阅读的理想境界。但过度强化游戏精神,甚至以游戏性遮蔽教育性,以快乐教育替代儿童教育,也有失偏颇。正如当下有些儿童文学作家为了取悦读者,过度膨胀儿童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单纯地追求游戏性的热闹、快乐,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和恶俗的搞笑,将快乐庸俗化,这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令人担忧的问题。强调儿童本位,张扬游戏精神,并不意味着要追求一种纯感官化的热闹与快乐。因为游戏精神作为一种美学精神,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有快乐和热闹,而且应保持文学应有的庄重性和诗性。因此,要正确看待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避免游戏性的极端化。

总之,对于儿童文学创作者来说,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通过对游戏精神书写、表现和传达,创造出渗透游戏精神的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崭新世界,使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散发出独特的美学魅力,更是新媒介时代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高小弘.论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游戏精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2]张辉.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D]. 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张利芹.论杨红樱校园小说创作的游戏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李学斌.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5]周国清,莫峥.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突围[J].书屋,2011(09).

[6]张国龙.2000—2010年中国儿童文学现象考察[J].东岳论丛,2011(09).

[7]方卫平.“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5

关键词:儿童戏剧;主体间性;角色

一、概念界定

1.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以少年儿童为观众,适合于少年儿童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1]”儿童戏剧具有以下三点特殊性:(1)故事性强,故事情节具有重复性(《葡萄仙子》)。(2)互动性情节丰富(《一只小黑猫》)。(3)冲突矛盾集中(必不可少,否则不能称为戏剧,但矛盾需集中)。

2.儿童戏剧性游戏

莎拉・斯米兰斯基认为“戏剧游戏是由儿童扮演别人的角色而形成,在游戏中儿童模仿大人的活动和言语形式,利用真实或想象的道具和自己的经验而展开。当这种活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童合作,并且游戏者以他们的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进行游戏,既用语言又按动作表演时,这种戏剧游戏可称为“社会戏剧游戏”。

二、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的关系

1.儿童戏剧和戏剧性游戏互为来源

(1)儿童戏剧常捕捉采集儿童戏剧性游戏的部分或全部情节。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手段圆润整篇戏剧。一来戏剧内容源于儿童日常所玩的游戏,迎合儿童的趣味,为儿童接受;二来儿童戏剧为儿童主要参演,戏剧内容即为儿童常玩的游戏,具有儿童趣味。儿童戏剧的创作灵感常常来源于某个戏剧性游戏,以包蕾的《小熊请客》为例。

小熊把地扫干净,

桌子凳子擦干净,

朋友来了多高兴,多高兴,

啦啦啦,啦啦啦,

朋友来了多呀多高兴!

(嘭嘭,敲门声)

小熊谁呀?

小猫我是小猫咪

小熊欢迎你欢迎你

好朋友我欢迎你!

尽管它的内容来源于戏剧游戏,但不管是语言,还是动作都做了梳理和完善,正如学者所说:“它不同于生活中的游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高级游戏。[2]”

(2)儿童戏剧性游戏的内容也常来源于儿童戏剧。以张金梅在《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的研究》中提到其自身的事例为例子。

学校每年寒暑假会请戏班子为全校师生演戏。每当这时,我和妹妹都很激动。现在已记不起来看的是什么戏,印象最深的是看戏归来的演戏。记忆中,我们最喜欢模仿一出戏里的船夫:用挑水的扁担当作摇船的桨,一边摇桨,一边碎步前进表示船在前进,嘴里还哼着小调,要把阔小姐送到对岸去。

仔细观察儿童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内容可发现,儿童凭借着他们看完某部戏剧、电视剧、广告片等存留在他们脑中的记忆开展社会戏剧性游戏。

2.儿童参与其中,扮演一定角色,但角色有所区别

社会戏剧性游戏中,“儿童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3]”。儿童一起商量剧情确定、表演动作并指导其他儿童一起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充当着幕前、幕后各种各样的角色,显得十分匆忙,并且百玩不腻。每一次可能会比上一次剧情有所更新。这里以苏菲为例子。

苏菲,6岁,每次我去看她,苏菲都非常喜欢玩戏剧性游戏。这一次她又跟我玩“医生打针”。首先由她来分配角色,她是医生,我是妈妈,枕头做宝宝,还是那支铅笔做针。不过这一次她找到了橡皮擦来做棉花。擦拭完皮肤后开始打针,给我打完又给宝宝打,动作重复一遍又一遍。当我提出新情节时如“宝宝饿了”,有时她欣然接受新故事的插入,有时却又全然排斥,似乎在责怪我打断她。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儿童扮演儿童戏剧性游戏的诸多角色,最终也参演到源于戏剧性游戏的儿童戏剧中。

3.二者都存在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社会戏剧性游戏中儿童与儿童之间便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碰撞。在儿童戏剧中不仅存在儿童和儿童之间的相互性,还存在儿童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性。

三、给儿童戏剧创作和入园的启示

1.对儿童戏剧创作者的启示

(1)注意观察儿童游戏,尤其是社会戏剧性游戏

“儿童剧要让少年儿童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创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戏剧文本上下功夫。[4]”尽管“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往往仅于剧本即止”[5],但戏剧文本是基础。儿童戏剧和儿童社会戏剧游戏互为来源,因此,儿童戏剧作品的创作者需具有敏锐的眼光观察、收集儿童游戏,尤其是社会戏剧游戏。

(2)辨别、高度提炼儿童社会戏剧中的精华

儿童戏剧并不是儿童社会戏剧性游戏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高级游戏。因此,儿童戏剧创作者要用文学的眼光观察儿童的戏剧游戏,辨别表面上符合儿童趣味的故事情节是否可以放上舞台,语言是否恰当等。李涵曾强调戏剧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在精神世界上,戏剧所能够给孩子的震撼和教育绝对是其他娱乐方式所无法提供,或无法满足的。[6]”

2.对戏剧入园的启示

如今,儿童戏剧逐渐入园。从儿童戏剧和社会戏剧游戏的关系的角度看,幼儿园应注意考查儿童戏剧的内容,其次是戏剧的规模、舞台和操作等因素。

另外,幼儿园需充分利用戏剧入园的机会发挥和处理好主体间性,培养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园内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师在儿童戏剧方面的指引观念需处于一种平等共和、合作学习的层面,并在实际指导中以身作则,站在儿童的角度与其共同商量戏剧的排演,使其懂得分配角色甚至懂得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分配到不同的角色。

注释:

[1]王杰,杨红霞,周杏坤.儿童文学[M],北京师范大学,2011.

[2]王杰,杨红霞,周杏坤.儿童文学[M].北京师范大学,2011.

[3]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3.

[4]程式如.儿童剧的新与旧[J].中国戏剧,2000(08).

[5]赵靖夏.论以儿童文学为根基的儿童戏剧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6.

[6]李涵.儿童剧以多种角度反映生活的可能性[J].中国戏剧,2002(06).

参考文献: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6

关键词:美国;孤独症儿童;游戏

引言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儿童喜爱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儿童通过游戏了解外部世界,融入现实生活(毛颖梅,2006)[1]。在美国游戏被描述为“儿童社会性、认知、情绪发展的工具”(朱丹,2004)[2]。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游戏对其各方面机能的发展更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收集近几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孤独症儿童游戏研究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来总结并选取其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国内学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孤独症儿童的有效干预手段提供借鉴。

1 问题的提出

孤独症儿童具有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而且社会交往是面临的最主要的一个挑战[3]。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可以利用早期的游戏干预 [4]。

美国是世界上特殊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美国教育研究者对于孤独症儿童游戏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国内对于国外的研究现状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孤独症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国内现有的研究作对比得出一些启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者选择对孤独症儿童研究起步比较早的美国为例,从2000年至2010年1月份,关于0―12岁的孤独症儿童的游戏及干预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

文献法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做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研究者通过分析概括文献中论述孤独症儿童游戏研究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将所有涉及到的内容系统化的有机组织起来。

3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关于美国孤独症儿童游戏的研究现状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国内的研究现状作对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希望能够对我国孤独症儿童在社会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有些帮助。

4美国孤独症儿童的治疗现状

4.1 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游戏研究

各种干预对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交际、认知能力、社会技能都有提高,然而社会技能的缺乏仍然是孤独症儿童面临最大的挑战(Weiss and Harris 2001)。下面综述游戏在针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各种干预或治疗中的应用。

4.1.1游戏在孤独症儿童语言治疗中的应用

在语言治疗中,游戏被作为治疗活动的载体使用。大多数语言治疗中设计的活动,如图片交换沟通技术,如社交训练技术,社会故事等[2],都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来体现和实施。

关键反应训练(PRT)通常被看作是最自然的行为主义干预方法,被用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技能,游戏技巧和社会行为(Stahmer et al., 2003)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正在处于象征游戏和社会游戏技能发展过程中的孤独症儿童在与一个成人进行PRT训练后,其自发游戏、创造性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水平能够与同龄儿童的水平相持平(Stahmer,1995; Thorp et al., 1995)。在自发性的模仿游戏中,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声音、对话,以及交流的片段,促进其语言技能的发展[6]。

4.1.2游戏在孤独症儿童行为治疗中的应用

在目前孤独症儿童的治疗中,行为疗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攻击、自伤、愤怒、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适应行为[2]。目前关于行为矫治的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多,一般是在高结构化的环境中对特殊行为进行矫正,具体方法有:强化适当行为、暂停强化法、塑造法、链条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和放松疗法、暴露法、厌恶疗法等[5]。

游戏促进行为治疗的效果,行为治疗的结果是提高了游戏技能。

4.1.3游戏在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技能中的应用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核心都是孤独症儿童在治疗中和教育中的交际缺乏(Koegel et al., 2001)。交际的缺乏阻碍儿童与同伴学习、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很难与同伴建立友谊。在许多情况下,行为问题也与社会技能的发展有关。所以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提高其社会交际能力也是一个普遍的教育目的[7]。据有关研究表明,合作游戏与象征性游戏都可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交技能力。

除了一些治疗方法外,Baltimore-based公司还发明了一种电脑游戏,这种游戏被设计为高技能的玩具之一,用来帮助孤独症儿童治疗语言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虽然社会技能的缺乏严重的阻碍了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但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专家Daniel Bogen指出,这种玩具扮演了那些与世隔绝的残疾儿童的社会剂[8]。

4.2 对美国孤独症儿童干预的游戏研究的分析

4.2.1 游戏在干预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游戏在干预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游戏为干预手段,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分别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另一种是以游戏为干预目的,通过评价孤独症儿童的游戏水平,从单独游戏、平行游戏到联合游戏、合作游戏,阶梯式的游戏水平来反映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4.2.2 游戏干预中孤独症儿童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游戏干预中孤独症儿童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取向的游戏干预中是不同的。行为主义的游戏干预,高结构化的游戏由教师主导,儿童顺从;生态化的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自然发生的游戏,儿童自身为主导,教师根据儿童游戏情况简单给予指导或者陪伴,建立信任关系;介于二者之间的PRT,以互动形式,儿童和成人同时加入到游戏之中。

5对我国孤独症儿童游戏研究的启示

5.1根据孤独症儿童不同游戏水平,进行引导

发挥已有游戏中对孤独症儿童发展的作用,引导他们提高游戏水平,促进身心发展。2007年研究者在一所培智中心见习,所在班级有6名孤独症儿童,年龄从四岁到八岁,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喜欢玩沙、玩水、玩米活动。在活动中,孤独症儿童重复着沙子或米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的动作;在一个小的水池里,孤独症儿童喜欢击打水,把水捧在手里,再放出去,如此反复做着同样的动作。其指导老师也证明这些活动促进了孤独症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无论是哪种游戏类型,都具有心理和身体发展的价值,教师和研究者要善于发掘和发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根据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差异,设计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游戏情境,综合考虑其认知、身体、交往、积极主动性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干预措施。

5.2 增加孤独症儿童与同胞共同游戏或与同龄儿童游戏之间的互动

文献中提及的与发展正常的同胞共同游戏,与同龄儿童游戏,有助于促进孤独症儿童认知、社会情感、交流、语言和感知运动的发展。但是,如何创造与同龄儿童游戏的机会和情境,如何在游戏中增进儿童之间的互动,有效激发孤独症儿童的参与,是中美学者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3 在家庭培训中重点体现孤独症儿童是游戏的主导者或核心

国内对于家庭培训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美国对于家庭培训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不仅仅是因为美国专业治疗的费用高,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让孤独症儿童随时随地的提高各种技能。如DIR模式,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互动游戏,熟悉的环境,让孩子作为领导者,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这种方法充分的考虑了孩子的感受,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并且对于我国家庭的经济现状来讲,此方法利用价值很高。

5.2 结论

通过对美国近几年来对孤独症儿童游戏的研究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国内对于家庭培训方面的研究,孤独症儿童无意识模仿游戏的研究,以及水疗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另外,对于象征游戏、合作游戏、社会故事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的研究也比较少。由此可见,国内在孤独症儿童游戏领域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毛颖梅.游戏治疗的内涵及其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6,10:36-39.

[2].朱丹.美国游戏课程模式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4:105-108.

[3]. Rita Jordan. Social Play and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implications and educational approaches[J]. Autism,2003: 347-306.

[4]. Deb Keen, Sylvia Rodger, Kim Doussin, Michelle Braithwaite. A Pilo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 social-pragmatic intervention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play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Autism,2007,5: 63-71.

[5].刘建霞.自闭儿早期干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 2008.09(上旬刊):72-73.

[6].Carolyn E. Stephens. Spontaneous imitation by children with autism during a repetitive musical plays routine[J]. Autism,2008,11: 645-671.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7

关键词:土家族;儿童游戏;体育文化

游戏时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在在两千多年前,游戏在希腊已发展为大规模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荷兰著名学者约翰・胡伊青加一生著作颇多,其中《人:游戏者》一书是胡氏最奇特、最具有原创性的著作。胡氏以前的游戏研究,主要以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为主。而胡氏运用了文化――史学的研究思路对游戏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得出了别具一格的惊人结论,即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发展起来的。游戏作为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和人生的一项基本内容,乃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号召,我们应该加强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在现在文明的冲击下,现代体育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占有较大优势,而我们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正在受到打击,土家族体育游戏也逐渐被世人淡漠,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游戏特别是儿童的体育游戏已经接近消失的边缘,介于此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的本质特点,充分挖掘土家族儿童游戏资源,继承和发扬土家体育文化,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土家族儿童游戏的重视,并保护其传统文化价值,让土家族儿童游戏回到儿童世界中。

1.土家族儿童游戏的体育文化内涵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才能与习惯。”现代的较为普遍的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身体文化样式,是人体运动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被认为是人们在从事体育、鉴赏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作为文化的一种,体育文化也是极其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现象也纷繁复杂地展现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历程时段、各个社会空间、各个文化维度中。从原始的石球游戏和飞石索到民代的各种武术器械,从原始的传习场所“大房子”到当今极具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建筑,从单个的静坐、养生到集体成群的扭秧歌、从乡间田野走上大雅之堂,演绎成为城市人民美体健身的大众舞蹈,体育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

2.儿童.游戏.文化

2.1 游戏―生命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

胡伊青加认为,游戏,比文化更古老,因为无论加以多少不充分的界定,文化总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为前提,而动物则无需人教它们也会游戏。[2]中国儿童游戏的发展虽源远流长,但历经千百年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而艰难保留下来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游戏却在步入新千年之际,在信息文明背景下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电子游戏面前,变的“自惭形移”。现有的传统游戏的研究更多的是持有一种“怜悯”“扶持”的心态,要求大家要重视、保护甚至是拯救传统游戏。

2.2游戏―土家儿童的梦想世界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儿童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Reality(现实的、现象的)的世界,另一个是Fantasy(美丽的、幻想的)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只有在童年时期才有如此纯真的、美丽的、自由的幻象世界。”[3]儿童在玩当中想象着自己的生活,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如过家家游戏,是儿童角色扮演游戏。我们小时候就在过家家中每个孩子扮演不同的身份,如家长,孩子还有同学。还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东西做家具和生活用品等,或者假设一个场景来表演等等。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不同的角色做的不同的事。这是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儿童可以在游戏中体会到不同角色对自己的影响,还可以尝试的做平时不敢做的事和说的话。这类儿童游戏就是为儿童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儿童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感受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作用。

2.3游戏―土儿童内心的呼唤

现代世界是一个“功利”的世界,即人为物质所控制的世界,笔者理解的功利的世界是“无所不利,无所不欲”所有的欲望都来源于对物质的依赖,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类的行为与思想都不受自身灵魂的控制。即使是玩游戏,也要心存愧疚、若有所失,因为这一切实在是太无聊,太“没用”了。所有游戏也正在变质,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是世界上最有名、最具影响力的“游戏”,而在功利的驱使下,运动员不惜一切取得胜利,服用兴奋剂。还有足球中的“黑哨”“假球”等等,这些都让游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那么在这样的世界中,儿童生活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儿童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儿童不求功利,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走入社会,没有生存的压力。儿童的世界应该是玩水、堆雪人、躲猫猫、玩泥巴,这些在成人看来无聊又乏味的“无用”之事。孩子的世界是“附魅”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是“真纯”的世界。

2.4游戏―土家族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

游戏不仅孕育了文化,而且是传递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游戏,人类得以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遗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土家族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培养了土家族的直爽、强悍、乐观、和豁达的民族性格,由于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土家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和游戏。主要有踢毽子、打陀螺、踩高跷、汤秋千、摇旱船等,具有传统性、集会性、节庆性、游艺性、风俗性、表演性等特点。[5]正如胡伊青加所说,是游戏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创造了人,影响了人。[6]同样,文化也创造了游戏,影响着游戏。游戏既与人的生物本能密不可分,也涵盖在文化之中。介于此,土家族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土家族游戏得到发展并传承。

参考文献:

[1] [荷]J.胡伊青加,成穷译.人:游戏者[M],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2007.8

[2] 黄全愈.玩:素质教育的摇篮[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52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8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儿童公园;游戏空间

从出生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当今城市化浪潮,居住密度化、高层化加之生活模式的独生化、网络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交往、游戏空间的缺失而封闭,“孤独”成为不少孩子精神上的“病症”,著名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古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支撑儿童活动与发展的重要杠杆是儿童的人际交往。儿童与父母亲的互动,与同伴的玩耍,与周围其他人的接触,这一切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交往,这一卓越的方式,为儿童的活动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时空平台,同时,儿童的活动与发展又使得交往过程变得更为积极有效[1]。本文即以儿童游戏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设计对儿童社会性的塑造。

一、儿童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以认知结构为依据概括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包括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e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2]①。皮亚杰的四个阶段成长中,儿童逐渐完成从自我为中心到平衡个人与社会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图式建构,也是一个从片段的社会图式认知,到通过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周围社会环境,再到顺应周围社会环境的平衡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我国依具体国情,将儿童成长过程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也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多集中于育儿机构,充分发挥儿童公园的教育娱乐作用是景观工作者的任务。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游戏特点与社会性表现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游戏使儿童有可能安全的操练以后在现实中将被规定要干的事情”,家皮亚杰也认为“游戏是情感发展和认知的必要过程”。

1.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游戏特点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感知图示适应环境,游戏特点具有练习性。所谓的游戏只是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例如重复扔东西、重复抓举、重复挥手等;前运算阶段儿童通过表象符号进行思维运算活动,游戏特点具有象征性、模仿性,进行的多是以假装为特征的象征性游戏或自我模仿、他人模仿以及情节模仿的游戏,典型如娃娃家游戏;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由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并进一步进行抽象逻辑推理,儿童游戏具有规则性特点,如规则性游戏。

2.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社会性表现

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并没有体现出社会意识,其游戏过程多处于诺顿所提出的无所事事或旁观状态,通常单独游戏,自我玩耍;而进入前运算阶段以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开始进行。所谓平行游戏是指儿童看似一起游戏但是仍然各玩各,彼此没有合作与语言交流,只是偶尔相互观望。而联合游戏,指的是玩同一个游戏,但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分工,各自按各自的意愿玩耍。这两种游戏虽然参与的儿童合作不多,但是已初步具有社会性特点。而需要彼此合作,有目标有分工的合作游戏则是儿童积极交往、参与社会的重要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成为社会性的人。同时游戏也是培养儿童社会性的良好手段。儿童公园是儿童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将儿童游戏理论应用于儿童公园游戏空间的设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基于儿童游戏社会性研究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入社会,看似在游戏,其实是儿童学习进入社会的过程,儿童游戏能积极有效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合理的设计能极大提升儿童的社交品质。

1.儿童游戏分类与社会性研究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式多样,诺顿按照儿童表现出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其分为无所事事、旁观或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皮亚杰按照社会认知发展角度,分为机能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等。而我国从教育实用角度,总结以上多种分法,多分为规则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其中后者又包括角色、结构和表演游戏。

(1)规则游戏与社会性。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培养儿童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有明确游戏规则的游戏。规则游戏是儿童进入社会的必要贮备,一般由游戏目的、游戏任务、游戏规则、游戏结果等组成,各类游戏规则正是对儿童融入社会的磨砺,让他们适应我们的社会运作方式。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丢手绢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目的是让人配合,一个个往下接力,接到花或者手绢就要表演或者追击,能有效抑制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约束。

(2)角色游戏与社会性。角色游戏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游戏的源泉是来自于儿童对现实社会的印象,动力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材料均源于社会生活,是儿童初步建立表象符号,并依托符号思维的反映,也是孩子们对社会生活好奇并努力学习社会生活的过程。例如娃娃家游戏、警察抓小偷游戏等,模仿父母的日常生活,或者警察抓小偷的场景,能有效训练孩子们的社交沟通能力与社会生活能力。

(3)表演游戏与社会性。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它与角色游戏的区别在于既定的故事情节再现与创造,游戏的约束更为强烈,对年龄的要求更高,从某种意义而言,具有特定的“规则”。表演游戏对于情节的要求较高,可以演绎、可以创造、可以改编,但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游戏对于场地、道具、情绪等的要求显著高于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对真实的或者虚构的社会生活的表演与理解,例如“渔夫和金鱼”游戏,“龟兔赛跑”游戏等,能有效培养儿童模仿、创造、沟通、交际、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意识。

(4)结构游戏与社会性。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儿童使用多种材料,通过想象和创造,建造建筑形象的游戏。儿童运用各种材料手动塑形,建构或拆分不同的物体或建筑,是对周围现实社会的反映,儿童能通过合成和分解的过程得到各种堆积、排列等经验与数量、宽窄、对称等概念,例如积木游戏,玩沙水雪等亦属此类,能有效锻炼孩子们的目的计划性、整理保管意识、以及推倒重来的意志力。这些都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准备,大型结构游戏需要分工合作,能积极培养团队意识。

2.基于儿童游戏社会性研究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以上游戏方式的研究在儿童教育领域早已屡见不鲜,本文的关键在于将儿童教育领域的概念“借”至儿童景观空间,让室内或者育儿机构的游戏活动在儿童公园再现。

(1)规则游戏空间设计。规则游戏空间即按规则游戏的游戏方式设定的景观空间,按照上文的描述这一景观空间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抑制自我意识,即按“规则”行事。规则游戏空间设计与建造的关键在于一个既定的游戏规则的设立,以此为依据安排景观氛围与景观设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一规则讲述,例如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讲解规则,这些管理人员还可兼有售卖租赁的任务,售卖饮食或者租赁游戏道具,或者将规则制成景观标语、小品、立于景观空间显眼处,还可以将规则含蓄地变成地面铺装、景观雕塑(有场景故事的雕塑)等。例如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轨迹》,这是一处利用废旧铁轨建设的城市儿童景观空间,入口“动力广场”(图1),是一处典型的规则游戏空间,通过模仿火车编组站场景设计,场地内的地面铺装模仿火车编组站内错综复杂的火车轨道布局,利用废旧的客货车厢改造翻新,作为功能用房,供咖啡小卖、规则讲解、演示操控、道具租借、休息服务等用途,同时辅以各种标识小品、提示标语,火车运行设施等,让每个孩子观察、探索,在真实的火车运行操控管理的规则下加入游戏成分,让孩子们体验火车之旅,身临其境的了解火车、火车运行以及火车管理的相关知识,有一些活动还必须与人合作,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其游戏目的明确、游戏任务丰富、游戏规则生动、游戏结果喜人。

(2)角色游戏空间设计。角色游戏空间是提供一个模仿成人社会生活的景观舞台,是儿童眼中的社会投影再现与改造,也是儿童理解社会,学习社会生活的场所。如何设计建造角色游戏空间的重点在于“情景再现”一词,取材来源于生活、情景来源于生活、活动方式也来源于生活,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再现,讲究一个儿童视角,即趣味与再创造,典型如“娃娃家”,即过家家游戏,不同于室内,设计适宜于室外生活的主题。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小小职业梦想家》即是一个角色游戏的主题公园(图2),园中功能分区即按“小小建筑师”、“小小园艺师小小厨师”、“小小运动员”、“小小表演家”、“小小绘画家”、“小小阅读家”、“小小航海家”、“小小送货员”等成人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定位,按照不同的角色要求设计空间,满足孩子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好奇,以及对于未来角色的模仿。例如“小小绘画家”的游戏空间中安排的“创想桌”、“涂鸦墙”、“飞碟屋”等设施,同时提供入画的风景和俯拾即得的工具,让孩子们尽情涂画的同时体验画家的职业艰辛。再如“小小园艺师小小厨师”的游戏空间中安排了一定面积的自耕地,让孩子们体验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的乐趣与辛劳,同时将采摘的果实可以送入“小厨房”的地方,自己简单加工或者观看工作人员加工,了解体验厨师的职业生活。

(3)表演游戏空间设计。表演游戏空间是满足儿童表演欲望的场所,它与角色游戏空间的不同在于角色游戏空间再现的是现实场景,而表演游戏空间塑造的是故事、童话、电视、游戏等虚构的场景,设计的关键在于景观氛围,或如梦似幻,或激情洋溢、或科幻超越等,而且,作为观演场所,有演就有观,因此不同于其他场所的自娱自乐,观演场所的设计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素。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辣”园》中,设计了一出真人CS游戏空间,CS即反恐精英,是一款美国开发的电脑游戏,设计者将这一劲爆十足(火辣辣)的荧屏场景搬至城市公园,是一处生动的能将儿童从电脑前解放出来的角色游戏空间。既有利于训练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合作能力,同时又避免了长期面对电脑的各种疾病发生机率。场景选取易于实施的“人质解救模式”、“刺杀模式”和“逃亡模式”布置空间环境、定位空间气氛,同时安排小品建筑以完成服装租售、角色化妆、装备配备等功能活动。另外将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电视电影、COSPLAY等场景在儿童公园中再现,让他们自由自在地陶醉沉浸,或者仅仅提供一块环境舒适、设计精致的“空白”表演场地,通过提供各种服装道具租赁场地,让孩子们自我演绎,都能极大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表演欲望。设计表演游戏空间的时候,尤其应该同时关注观演场地,不用复杂,可以结合家长休息等候区域和设施同时设计。

(4)结构游戏空间设计。结构游戏空间即建构的场所,提供或定制,或废旧,或人工,或天然的材料,比如积木、木头、轮胎、沙、水、泥等各种物品,供儿童进行搭建、拆除、组装、拼接等活动。这一景观空间由于活动方式的特殊,常需要格外关注空间安全,例如软性垫面材料,材料的棱角处理,尽量选择轻型材料,攀爬辅助设施(如栏杆)等的尺度等。儿童景观空间设计方案《小小职业梦想家》中的“小小建筑师”这一游戏空间中的游戏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结构游戏,孩子们不可能真正在场地里拌水泥搭房子。因此在这一空间的设计中,采用的是用各种天然的或废旧的材料,模拟建筑师的搭建活动,设定了游戏沙坑,积塑工坊、拼图魔方等,设计的时候关注设计细节,例如游戏沙坑旁边结合自来水供应安排一处小品,即提升了家长等候休息区的景观品味,同时提供玩沙用水,以保证沙塑的顺利进行。再如积塑工坊,多采用自然的原木、石块或废旧的轮胎、木板等材料,环保节能又新奇有趣,同时充满创意,可单人完成也可多人合作,搭建理想空间,甚至拆毁、改造建成空间。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并不是某些室内儿童游乐场的没有分量的塑料,除了普通结构游戏的合作性外,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通力配合,这一过程就是孩子们将来进入社会的团队意识的有效锻炼。

四、国外儿童游戏空间对社会性的关注与设计方法的启示

国外的儿童游戏空间经历了传统游戏空间、冒险游戏空间、创造游戏空间等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儿童游戏空间给予极大的重视,关注的对象从空间逐渐转变为空间上的儿童。

1.年龄混合,提供社交可能

儿童游戏场是儿童娱乐的场所也是交流的场所,要保证交流活动顺利进行,首要前提是有足够的儿童进入。基于上文诺顿的儿童游戏理论,低龄儿童进入游戏的状态是旁观,也就是观看其他儿童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会逐渐从独立游戏到合作游戏。因此,游戏场地适宜各年龄段儿童混合,提供无所事事、观看、合作的可能。纽约赫克歇尔游乐场是中央公园中最早设立的儿童游乐场,始建于1926年,也是纽约中央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儿童游乐场。这里多采用自然质朴的建造材料,如模铸混凝土、绳索、大木头等,使游戏器材和大地本身浑然一体,同时,各游戏、休息方式、场地的组合决定了各年龄段儿童在场地中的碰撞。再如风景建筑师瑞赫尔德Rehwaldt在德国博格豪森新城开发的一座都市公园,北部有一个游戏山坡,奇异的微型阿尔卑斯山脉是一个被各年龄段儿童喜爱的游戏场地,包括不同的游戏选择,峡谷小溪、峡谷攀岩、峡谷沙坑和滑坡,在山顶可俯瞰整个公园的完美景色[3]4。通过对山坡山谷的不同坡度结合,照顾了各年龄段儿童的体能和攀爬需求喜好,也完美地将他们组合在一个场所中,混龄社交。

2.设施创意,培养社交能力

儿童游戏是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地方,即使为儿童进入社会准备也要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如果枯燥的说教,生硬的将孩子们绑在一起往往会事与愿违,传统的跷跷板游戏就能很好的让孩子们潜意识的沟通交流,因为它一个人无法使用,要想游戏必须动员一个小伙伴。国外有很多这样贴心的创意设计,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团队,相互合作。PaddyBurton是一位独特的发声结构设计师和建造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为爱丁堡社区委员会搞了一个“住区里的音乐家”设计,将社区公园安插音乐游戏,将本地的硬木(橡木、山毛榉、赤柏松等)原木切成豁口,打击产生音符,可以以个人或者六人小组游戏,增加交流[3]50。多个孩子共同游戏能发出更为美妙的天国之音,即使大半孩子合作出来的音乐毫无节奏,也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动力。再入日本一个Shiru-kuRoad小公园中喇叭装置,名为“伸长的耳朵”,伸进草地中、树梢上,可以倾听平时听不到的微小、遥远的声音,虽然一次只能一个小朋友倾听,但是一群孩子排上队伍,队伍秩序的维持就成为一种具体而微的社交活动。

3.布局设计合理,保障交往安全

安全是儿童游戏空间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游乐场所的位置、有高差场地的维护设施,攀爬、坠落等设施的下垫面材料、植物的选择等常规的、规范上规定的各儿童游乐场所都必须考虑的安全因素外,如有特殊设计还应额外考虑。例如上文提到的德国博格豪森新城都市公园的混龄社交场地,就存在需要额外关注的安全问题,设计中设计者虽然将各年龄段儿童混在一起,但仍然有意识的将适宜低龄儿童的攀爬坡度与大龄儿童适当分开,以防止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得意忘形,相互干扰。五、结语儿童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节。二战以后,各国都意识到科技的力量,儿童教育大发展,儿童游戏场地作为儿童教育的必要补充,日益显得重要。本文从儿童游戏空间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儿童公园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并从儿童游戏的分类入手详细论述儿童公园游戏空间的设计,并列举国外优秀案例以资借鉴,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儿童公园设计思考,为儿童谋福利。

作者:林瑛 单位:江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3.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9

今天,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的孩子不会玩了!街头巷尾一天天繁华起来,但孩子们的追逐打闹却不见踪影。有研究者认为,"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儿童游戏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儿童游戏文化却开始一天天的消逝。于是,笔者借来了几本描述50、60年代游戏的书。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童年时代非常熟悉的游戏,比如,摔方宝,拍画儿、滚铁环。再看今天的儿童游戏,我童年熟悉的一些游戏在今天的儿童那里也已经很少见了。为什么那个时期的游戏丰富多样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幼儿游戏的的媒介来自自然和生活。

游戏的媒介是游戏主体与游戏内容之间的媒介。既包括游戏过程中运用的工具、材料,也包括游戏所需要的场地。

一、广阔的游戏场地

50、60年代儿童游戏的场地十分广阔,这是因为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没有遭到破坏。先说农村。中国的地貌特征,决定了我国乡村有山,有水,有农田,有树林。大自然迎合了儿童天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因此儿童在大自然中的游戏往往是自主自发的游戏。赫伊青伽把自主性作为游戏的第一特征。日本学者小口忠彦认为,游戏的本质就是自发性。自主自发的游戏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儿童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和人格建构的过程。"游戏是否自发主动直接影响到游戏主体能否在游戏中获得游戏体验。

再说城市。50、60年代中国的城市虽说没有农村那么优越的自然环境,但自然生态环境也还没有遭到极大的破坏。大部人住在四合院,大杂院,胡同,弄堂里,这种大杂居的居住方式也容易产生上面所说的游戏共同体,即三五成群的游戏主体。这种弄堂、杂院在大人眼里是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的。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却是游戏的的乐园。因为儿童天生喜欢穿越障碍。比如,儿童爱玩捉迷藏游戏;儿童喜欢在大人晒在院子里的被子钻来钻去。

二、取自大自然的工具和材料

50、60年代,儿童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条件进行游戏。这些自然条件既有温度、季节的变换,也包括自然界与人共同生存植物和动物。春天他们采来桑叶去喂可爱的蚕宝宝 。 夏天是儿童的最爱,因为夏天可玩的东西最多:他们捕蜻蜓、捕鱼、挖蚯蚓、捉萤火虫;揪来很多毛毛草,编大灰狼和小兔子。秋天,他们采蘑菇 、摘酸枣、逮蝈蝈、斗蝈蝈。 冬季,打雪仗、堆雪人、滑冰车、还有扣麻雀、抽陀螺;寒冷的天气还是孩子们天然的电冰箱,他们利用自然的寒冷作出美丽的冰灯、冰花。

三、利用生活废旧物品自制玩具

对于50、60年代的普通老百姓的儿童来说,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花钱买玩具几乎不可能。但是除了玩上面看到的自然物,儿童还有其他爱玩的游戏,而这些游戏的进行又需要非自然物作为游戏的工具和材料。比如,滚铁环,抽陀螺、滑冰车。只要他们有玩这些游戏的欲望,总是会想方设法利用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制作自己迷恋的游戏中必须的玩具。儿童这时就开始发挥创造性了,例如,有人回忆自己小时候(50、60年代)的玩具时,这样说:"小时候,我们的玩意儿几乎是一水儿的''土造''。"他们水枪这样做成:"首先要选取一段带竹节又没有裂纹的竹管,用非据调节成一尺左右长,在竹管的一段留着竹节,不能打通。在找来一段旧细铁丝,在火上烧红,然后用它将竹节烫出一、两个小孔。" 5 玩游戏的自发的主动的愿望,刺激了他们制作玩具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玩游戏的自发主动性。这大概就是传统游戏的魅力所在,也是今天的教育者肯定传统游戏的根本原因。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游戏缺失;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08-02

一、留守儿童游戏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指出,需要指的是一种动机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于特定的缺乏在体内产生的不平衡或紧张状态造成的。此外,一个人可以有消费某种物品的驱动力而没有需要,如抽烟、酗酒、吸食等;但同时有做另一件事的需要而没有任何驱动力,如儿童游戏、锻炼身体和节食等。在前者之中,驱动力与以某种可以普遍化的方式防止严重伤害之间没有关联。而后者,如果这个人一直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可能会受到伤害。留守儿童的游戏缺失问题即属于后者。留守儿童对游戏的需要是没有任何驱动力的,是天赋的、自发的、有益的,如果剥夺留守儿童的游戏权,长远地看必将对其造成一定的紧张状态甚至伤害。因此,对留守儿童游戏缺失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客观而科学地进行研究,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留守儿童游戏缺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一)家长或监护人要求孩子以学习为重,留守儿童疏离游戏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大批的农民外出他乡,打工挣钱。与此相伴,留守儿童问题也应运而生,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巨大数据,已然成为日益突显的社会问题。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亲子互动教育,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鼓励。再者,农村家长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普遍的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们认为,小孩子玩游戏是幼稚的,毫无意义的,这样加剧了留守儿童疏离于游戏之外。

(二)老年监护人隔代管教,深怕发生意外,导致不轻易让留守儿童参与游戏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以(外)祖父母为主,六岁以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九成以上是(外)祖父母,且监护人以女性居多;6岁以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74.5%是(外)祖父母。隔代管教,深怕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了对游戏的严格限制。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可能就需要孩子们的游戏娱乐来完成和解决。但隔代管教者或监护人,唯恐孩子们在游戏中可能发生危险,可能受到伤害,不好向孩子父母交代,只能严格禁止孩子玩游戏。

(三)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

儿童游戏,是打破主客对立,以自由、超越为内涵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参与并解放游戏参与者的主体精神,调动个人体验,达成共同建构知识的目标,这对摆脱灌输的困境、改进灌输的方法等具有借鉴意义。应试教育体制把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备考当成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第一件大事,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一切活动要听从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不同阶段的指挥大棒。一些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学习知识与游戏娱乐活动是相互冲突的,游戏娱乐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这些观点根本上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年龄成长阶段的真正需要,比如对游戏及游戏与学习并重的需要,忽视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压制了儿童的游戏、游玩的天性。应试教育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娱乐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六、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无目标地学习,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和考试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四)现代电子科技发展吸引留守儿童沉迷电子虚拟游戏,不擅长现实游戏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游戏机、电视、电脑、手机、网络逐渐普及,不少儿童还成了“网络成瘾者”、“屏奴”,大大减少了儿童的游戏时间。随着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增加,物质条件的改善,添置一些必要的现代科技设备和成品玩具,家长们是舍得花钱投入的。于是,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等现代设备迅速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看电视、玩电脑成了孩子居家时的主要活动,甚至有一些孩子沉湎于其中,导致儿童的游戏时间减少了。同时,在玩具市场高度繁荣的今天,大量新颖的成品玩具成为主流,尽管玩具品种繁多,而过去那种自我开发型的原始性、半成品玩具制作和自娱游戏几乎消失,留守儿童在便捷化、序列化、简单化的玩具堆中显得游戏形式、内容单一,即使同伴有交流,也缺乏交流的深度,人际间相互学习和互动不足,社会性发展程度低。

二、需要视角下留守儿童解决游戏缺失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家长或监护人应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出发,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游戏,促进与朋辈群体的交流

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时常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不断线,进行成长指导;多问一些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得到什么启发的事情,少问一些学习,以减轻压力,也应经常与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把孩子的状况转告给家里的监护人,希望他们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出现的某些问题引起关注;另外,家长也可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接到身边,或者至少每年和孩子团聚一次或多次。有了家长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才能在今后的成长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学校科学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留守儿童游戏空间和设施

学校调整教学计划时,在课余时间设计安排儿童游戏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帮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促进其交流与互动。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有诸多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都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如“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学校”,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等。学校可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留守儿童游戏空间和设施,适当组织、策划一些适合留守儿童需要、促进健康成长的相关游戏,吸引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在抓好德智体全面教育的同时强化安全教育,贯彻落实这部法律,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调动农村社区村干部及专业社区工作者积极性

农村村干部及社区工作者熟悉村情、民情,发挥其积极性是解决留守儿童游戏缺失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村干部或社区工作者以“留守儿童之家”为服务平台,挖掘当地传统游戏,启发留守儿童创新游戏,为留守儿童开展相关游戏活动服务,包括设计和提供合适的游戏场所即游戏设施、设计小组游戏方案,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增强留守儿童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强化社区归属感。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农村社区也有许多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与义务,比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教育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等。通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游戏活动,达到预防其不良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的目的。

(四)政府出台购买服务政策,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有效组织留守儿童游戏

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促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政策法规,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动实施,维护宪法和法律赋予留守儿童的权利,发挥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留守儿童的专业优势。提出这一举措的法律依据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儿童、青少年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是留守儿童在基础性、发展性、可塑性等特点的具体体现,而不仅仅是强调学习和智力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留守儿童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的保护落实,各级政府应建立适合于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即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怀。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英]多尔亚,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吕萍萍,何慧星.需要理论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1,(4).

[4]潘小娟,卢春龙.中国农村留守群体生存状况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11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游戏 化 内部功能 外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03-03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一段难忘的童年。在儿时,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游戏,但却渴望突然有一天可以长大;长大以后,成人的世界存在太多的束缚,于是人们又渴望回到童年。而童年,这个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接点,便由此成为一个特殊的时期。儿童以其与生俱来而又独特的感知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游戏人生的态度,积极地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融合,创造出属于了自己的特有文化。这就是儿童文化,其中渗透着游戏精神、探索精神以及自主精神。

一、儿童文化概念的引入

童年是一个个体发展的不成熟时期,但也是一个拥有无穷宝藏的潘多拉盒子。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运用与生俱来的特有的感知和创造方式与世界交流,用他们独特的眼光打量着世界上的人和物,以朴实的生态文化与世界进行对话,正是这种儿童文化为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家园。

到底什么是儿童文化呢?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文化是一种本能的、缪斯式的整合体,是儿童游戏的文化。儿童文化的中心是将显然绝不相同的因素用大师般的手法联结起来。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也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边霞则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具有整体性、诗性逻辑和游戏精神三个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儿童文化就是以游戏精神为核心,在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而又区别于化的特征与共性,包括儿童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并始终保持着独特性与时刻更新的多样性。

二、关于儿童文化功能的讨论

不可否认,儿童文化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更是儿童早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儿童的身体、心灵起着滋养作用。同时,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和化是互补互哺的。儿童文化不断向化学习,获得经验,反之,它也可以弥补化僵化刻板的一面,帮助成人以清新的眼光和独特的目光看待世界,促进人们了解人的天性,复归人的天性,弘扬人的天性。

(一)儿童文化的内部功能:在游戏中发展自我

游戏是构成儿童文化的核心部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以游戏的精神来观照自己的活动”,游戏的线索贯穿于儿童的全部生命。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0到7岁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世界带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是无法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生活方式的,但为了将来成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又必须要习得这些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手段。此时,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儿童学习和理解这些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儿童的生活和想象得到融合,游戏成为了儿童感知生活、理解世界和表达自我的主要手段,并为他们探索神秘的世界提供了依托,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自发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皮亚杰的“游戏机能理论”中指出,儿童的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为他们心里想要的东西。通过游戏,一方面儿童的自我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儿童重新生活在他们所喜欢的生活中,解决了原本的冲突和矛盾。

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激励着他们随时随地利用手边丰富的素材创造出快乐的笑声。吃早点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催着儿童赶快把事物吃完,于是他们会把普普通通的馒头当作可爱的小兔子,一边吃一边让“小兔子”在餐盘里蹦蹦跳跳,一会就把馒头吃完了;平时“漫长”的等待时间,对于儿童来说也是难熬的,反着坐到椅子上以后,小椅子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的坐骑,而他们则化身为最勇猛的武士驰骋在教室这片大草原上。

儿童在自发游戏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构起了自己所喜欢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体会生活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既满足了成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了快乐。

2.象征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卡瑟罗认为,儿童的游戏中包含了他们对生活的主动建构,儿童在游戏中接纳一个角色,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再创造,并且理解其角色的意义。

象征游戏是幼儿园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游戏,儿童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经常会扮演爸爸妈妈和医生,爸爸妈妈带着生病了的宝宝去看病,医生在打针的时候,会亲切的告诉宝宝要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爸爸妈妈也会关怀的哄着自己的孩子不要哭,不要怕疼。

这种对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的移植,正是儿童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意义,理解现实生活,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得以缓解和释放,同时也发展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则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规则游戏中,儿童常常会自觉地遵守和改造自己制定的规则,并且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中,首先儿童会自愿担任老狼,如果没有人愿意担当老狼的角色,就轮流担任老狼。游戏中,老狼说了几点钟以后,所有儿童都会定格自己的动作。如果哪个儿童控制不住动了一下,他就失去了本轮游戏的机会,直到下轮游戏才有机会继续参与。有的幼儿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选出老狼,也有的幼儿在游戏前把定格的动作规定某一方面的主题。

儿童在规则游戏中,不仅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了公平、平等、遵守、惩罚等基本的价值标准,学习了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为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文化为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能量和动力。在儿童文化大城堡中,儿童肆无忌惮地享受幻想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学习和交流带来的满足,宣泄成人世界所施加的压力和不满,发展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不断地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诠释、维护、发展和创造着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文化。

(二)儿童文化的外部功能:反哺化

儿童文化并不是脱离化而独自存在的。正如巴特克所说,儿童文化是化这座岛屿的边缘,与化和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儿童不仅凭借其独特的沟通和对话的方式与成人世界积极互动,在化中汲取养分,实现自身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在时刻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对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具有反哺的功能。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艺术家、诗者,化中深奥的哲学、抽象的艺术以及枯燥的现实生活,在儿童的视角中,都别具一格。汪琴提出要用主体间性视角审视儿童文化和化,强调两者互为条件的共在,彼此通过动态的对话交流,在对方的存在中观照自我。学习儿童,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有利于帮助成人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1.儿童的哲学对成人的启示

老子认为,“最有智慧的圣人,心灵状态宛若儿童。”儿童通常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进行哲学家般的思考。著名的儿童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六岁的蒂姆正忙着舔锅子时问他爸爸:“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呢?”蒂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思考过的,儿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往往都是由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而引起的困惑开始的,其中都包含着似浅实深的哲学意义。

成人在科学和理智的世界里生活了太久,这使得我们偶尔蹦出来的一些有趣的问题都会被我们冠上“无厘头”的标签而在我们的大脑中停留不超过五秒钟。如果可以抛弃优越感,认真倾听儿童提出的哲学问题,与儿童进行对话,对这些生活中有趣而又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成人就有可能重新成为充满“智慧”的创造性人才。

2.儿童的艺术对成人的启示

儿童也是天生的诗人和艺术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一个四岁的女儿会说:“让我们看看我们是不是也能像叶子那样静静地改变颜色。”《本能的缪斯》一书中的阿恩,凭借着自发歌唱的魔力抓起新鲜的鲭鱼作为吉他,将起居室的落地灯拖拽到厨房作为追光灯,一个大木匙作为麦克风,开始了摇滚音乐的演奏,并为其疯狂的投入,演奏出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摇滚乐曲。回忆童年,仿佛我们都曾用锅碗瓢盆来演奏乐曲,用我们的小手在结了冰花的玻璃窗上画过画,在下雨天用花伞甩出过美丽的弧线……年幼的我们,总是保持着对世界的新鲜感,一切的事物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都是如此充满乐趣。

而当成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思考自己遭遇诸多不幸的原因,却在叹气声中已经不知不觉忽略了生活中太多随手可得的美好。我们从某种意义上应当学习儿童,寻回儿童时期纯真的眼光和新鲜的感受力,用缪斯式的心灵对待生活,整体地看待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历的人和事,培养随时随地改变以适应具体场合的能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把它们想象成为走向成功道路上上帝赐予的画笔,善于用这些手边的“乐器”才能演奏出不同于他人的美妙乐章。

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传递机制认为,文化传递的方向有三种:自上而下的传递、同龄人互动的传递以及自下而上的传递,即所谓的“三喻文化”。只有当化蹲下来与儿童文化进行真正的沟通交流,将两者之间的边界转化为边缘,自下而上地学习儿童文化的精神,感悟和体会生活的哲理,保留儿童那种朴实的生态文化,以整体的方式感知事物,带着开放性的态度对待事物,才能真正体会到儿童眼中独特的美好世界,重新找回在现代生活中失去的宝贵品质。

儿童游戏孕育了儿童文化,儿童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儿童的游戏精神。充满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化帮助儿童建立起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儿童的认知和情绪情感,提高儿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满足,同时实现对已有经验的再建构和再创造。此外,儿童文化对于化来说,也具有强大的反哺功能,化通过与儿童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向儿童文化学习,感悟天性,返璞归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接纳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和工作,重新拾得丢失许久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等译.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

童年游戏作文范文12

关键词: 游戏教学 低年级 语文教学 人本发展

著名教育家吴也显先生曾在著作中指出:“‘教学游戏’和‘游戏教学’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指幼儿园中开展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旨在学前儿童在游戏中附带学习,其特点在于‘玩’;而后者则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开展的以教学为主的活动,旨在把游戏列入教学,使教学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其特点在于‘学习’。”可见,游戏不仅在幼儿园中有极其广泛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只是本质有所不同。

一、游戏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游戏与学习的统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当今的老师虽然越来越重视游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但只是把游戏教学当成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工具,并没有深入考虑游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游戏教学模式并不赞成将游戏与教学(学习)简单相加,而是要抓住游戏与学习的联结点帮助儿童有效学习,它表现的是游戏与学习的统一。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始终高涨,并在愉快气氛中学习。同时,它对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教学心理学对儿童游戏教学的发展更有针对性,目标更明确。从学习动机的指向性看,可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由学习活动过程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动机,间接动机与当前的具体活动并无直接联系,而是面向未来的目标和期望。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坚持的原则

(一)小学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1.片面强调游戏教学的娱乐性,忽视其教育功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枯燥无味的说教付诸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中。文中所提倡游戏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的小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应用游戏教学方法的目的却是调节课堂气氛。如果一味地做些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无关的游戏,那么语文课就会变成活动课,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2.对游戏教学法的“游戏性”和“教育性”把握不准。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一些游戏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游戏教学活动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较有利于刚入学的学生适应课堂生活,但是,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加以运用,它必须和相应的目标、操作方式结合起来,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相适应。

3.游戏教学的应用忽视儿童的人本发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文,题材、体裁虽然多样,但都注意儿童化,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游戏教学的功能性在一定范围内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游戏活动在年级上有最佳适用范围,一般而言,游戏教学活动的最佳适用期应当在小学1―2年级。然而,由于现今部分教师因为对游戏教学的相关理论掌握不够,对游戏教学的采用没有注意年级的适用性,导致游戏教学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游戏教学的应用应坚持的原则

1.娱乐性与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使游戏教学充满趣味,让儿童具有娱乐的情绪体验,又能通过游戏教学有效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例如:学完合体字,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提高了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不仅迅速回想在课本上和课外书上学过的形声字、会意字,而且通过对这些字的归纳总结,学习汉字的构字规律,游戏教学真的把孩子们带入了“构字规律”这扇神奇的大门里。但是,仅靠形式上的游戏不能使儿童获得规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能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转化为游戏内容,才能让学生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也获得认知的发展。

2.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游戏教学是通过构筑儿童的学习经验,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得生命的体验,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培养儿童游戏性的个性品质。既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教师的要求,游戏教学法要遵循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