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29 17:51:18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听障儿童 形容词类别 词语理解 比较研究

分类号:G762

1 问题提出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程度的实词,它在汉语中约占总词汇量的11.5%,仅次于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普遍具有抽象性,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习得形容词的能力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针对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规律的研究仍比较少见,仅查询到一些有关聋儿汉语形容词使用状况的个案研究。纵观国内现有儿童形容词发展研究,亦主要集中于对健听儿童词语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趋势的研究,有关听障儿童习得形容词存在哪些规律和特点仍不清楚。故本研究选择3~5岁的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差异,探索听障儿童形容词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听力情况、年龄、形容词类别可能对儿童形容词习得产生的影响,为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儿童语言理解能力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学龄前儿童形容词习得过程中,语义习得占主导地位,故采用郑林曦根据语义对形容词分类的体系,将形容词分为七类,即(1)外部特征形容词,主要描述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如大、美丽等;(2)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描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如坏、软等;(3)机体感觉形容词,主要描述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如疼、酸等;(4)品形容词,主要描述人品德行,如勇敢、凶恶等;(5)事件情景形容词,主要描述事情的情形或情况,如好玩、危险等;(6)情绪情感形容词,主要描述心情和感情,如高兴、舒服等;(7)社会生活,如进步等。孔令达等研究表明,儿童5岁前掌握的形容词中外部特征最多,约占35%,其次是性质评价(约22%)、机体感觉(约16%)、品(约12%),最后是事件情景(约8%)、情绪情感(约6%)和社会生活(约1%)。其中,社会生活类的形容词在儿童5岁前出现的频率不足1%,研究中暂不予以探讨。此外,儿童5岁前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运用的形容词主要为简单形式的形容词,故研究集中于简单形式形容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闸北区内的某幼儿园,共146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其中健听儿童111名,3岁36名,4岁40名,5岁35名;听障儿童45名,3岁、4岁和5岁各15名,其助听听阈或重建听阈均处于最适合范围,且已进行听觉功能康复和言语功能康复约半年以上,处于听觉识别中后期或听觉理解阶段,能够听懂他人简单的指令,能简单会话。

2.2 实验设计

采用2×3×6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听力状况分为听力健听和听力障碍两个水平。年龄分为3岁、4岁、5岁三个水平。形容词类别为被试内变量,有六个水平,分别是外部特征、性质评价、机体感觉、品、事件情景和情绪情感等。因变量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指标为“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中识别图片的正确率。

2.3 测试材料和方法

2.3.1 测试材料

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测试形式参考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R)及儿童词语理解能力测验(VCTC),在21寸电脑显示器上同屏呈现四张彩色实物照片,其中仅有一张照片能充分表达目标形容词的意义。测试形容词均来自1~5岁儿童自发性话语中常见的形容词。对111名3~5岁健听儿童测试后,经项目分析,最终确定29道测试题,其中外部特征有6道、性质评价5道、机体感觉5道、品4道、事件情境5道和情绪情感4道。测验共30题,第1题为例题,固定呈现,其它题目随机呈现,要求被试指出最能代表目标形容词词义的一张照片。

2.3.2 测试程序

首先熟悉主试和测试环境,理解指导语,正确完成例题后,开始测试。指导语:“XX,你好,仔细看,屏幕上面有四幅图,请认真听老师说什么,并尽快指出它。”对于听障儿童,要求教师缓慢地说出指导语,适当重复,以确保听障儿童听清听懂指导语。记录识别结果,正确计1,错误或没有识别计0。分别统计被正确识别的各类形容词的题数和总正确题数,计算识别的正确率,正确率=正确题数/测试题数×100%。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听力情况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听力情况主效应显著(F=36.605,p

3.2 年龄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年龄主效应显著(F=44.696,p

两类儿童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图4)。对健听儿童各类形容词识别正确率进行比较,发现除3岁与4岁的事件情景形容词正确率、4岁与5岁的性质评价和情绪情感形容词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外,3岁、4岁、5岁儿童两两之间在各类形容词正确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3.3 形容词类别对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形容词类别主效应显著(F=3.213,p事件情景形容词>情绪情感形容词>外部特征形容词>品形容词>机体感觉形容词。此外,健听儿童只有在性质评价与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之问

有显著差异(p0.05)。

听力情况与年龄交互作用不显著(F=0.792,p>0.05);形容词类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036,p>0.05);形容词类别与听力情况交互作用不显著(F=1.334,p>0.05);形容词类别、年龄和听力情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974,p>O.05)。

4 讨论

4.1 听力情况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岁、4岁和5岁健听儿童对各类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的听障儿童,这一现象说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儿童形容词的理解能力与其认知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其语言理解水平很低,与本研究中结果相一致。此外,尽管上述听障儿童均在接受听觉、言语和语言康复,但他们在语言发展上仍普遍落后于健听儿童。并且他们的语言康复主题课主要以音位习得为主线,康复内容多是生活中常用名词和动词,有目的、有意识设置的形容词内容相对较少,而他们的个别化康复、区角活动及家庭康复也主要围绕语言主题课的内容进行,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障儿童与形容词接触的机会,这也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比健听儿童少。此外,康复初期,家长和康复教师普遍关注听障儿童的听觉康复和言语康复,即“是否听清楚”和“发音是否清楚”,对听障儿童“是否能听明白”则不是十分重视,而健听儿童的家长和教师更多关心的是他们语言认知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亦导致听障儿童获得的形容词词汇量低于健听儿童。

4.2 年龄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3~5岁儿童对形容词理解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比较3~5岁儿童对各类形容词理解能力,发现3岁与4岁健听儿童在事件情景形容词理解上没有表现出差异,主要因为事件情景形容词在儿童形容词中发生得比较晚。4岁与5岁健听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和情绪情感形容词的理解均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为儿童使用这两类形容词较早。比如性质评价形容词“好、坏”在儿童两岁语言中即已出现,儿童到4岁时已掌握了大部分常用的性质评价形容词,研究也表明健听儿童在4岁时也已掌握了79%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在5岁时已掌握了98%的性质评价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3~5岁健听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岁与4岁听障儿童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3岁与5岁、4岁与5岁听障儿童对儿童形容词中使用最早、数量最多的外部特征形容词的理解上却没有显著差异。出现上述结果可能原因之一是研究中选择的听障儿童年龄跨度虽从3岁到5岁,但在进入康复机构前,均未进行过系统的言语听觉康复训练,其中进行康复时间最长的亦不超过一年半,故他们各自的语言康复时间并未因自身生理年龄的差异而明显不同。此外,一般而言,儿童听觉康复开始的时间越晚,其语言发展受听力障碍影响的程度也越大,所以3岁与5岁听障儿童在理解外部特征形容词上没有表现出差异。

4.3 形容词类别对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影响

儿童在六类形容词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形容词类别对儿童理解形容词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儿童对性质评价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最高,而对品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识别的正确率相对较低,表明其对性质评价形容词理解较好,而对品形容词和机体感觉形容词的理解相对较弱j可能因为性质评价形容词主要是描述可见的事物,儿童可通过视觉刺激对其描述的形容词进行理解,而机体感觉和品是描述不可见的经历和人品德行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形容词类理解对儿童的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前人的研究结果也指出外显性的特征容易被儿童所认识。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落后于健听儿童,且其六类形容词的理解均低于健听儿童。

3~5岁的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2

[论文摘要]:家庭是儿童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始点。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评价传媒的影响,家长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中介作用",是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家庭是生活的据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点。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影响,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来。?大人都一度经验过家庭生活中的“儿童”阶段。然而,现在儿童的生活与30年前大不相同,与10年前相比恐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或许就是家庭传媒环境的变化。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艺6.2分钟。周末则时间更长,大约花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艺1.6分钟。周末大约花122.8分钟。?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

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掌握礼仪,接受规范,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儿童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丰富的、灵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果一个儿童每天只是不断进行听课、复习、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不难发现,儿童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里自发地看电视、打游戏、看电影、翻课外刊物、玩电脑,既能学得某些知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充分展示其个性色彩。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正式生效,其中第17条指出,缔约国“应确保儿童能够从不同国家和国际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应鼓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料”。因此,媒介有教育儿童的作用,“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将使现代儿童更加国际化和个性化。如互联网络就是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儿童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网络给学会求知带来机遇和挑战。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其次,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习惯养成更具选择性。随着传媒的发展,现代儿童逐渐形成了媒介需要。研究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以及消磨时间的需要。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可以满足儿童多种内在需要。广大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自主选择所需媒介。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对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作了研究,表明儿童对暴力镜头的模仿具有更大的倾向性。可以这样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它传播的内容以及对观众的引导是否恰当,而不在于传媒本身。因此,必须妥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为积极有效的因素。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儿童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歌星、影星、球星等或其它的人或事,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从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节目到成人的电视剧直至广告片等,都在影响儿童的视听觉,为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提供了广阔的大地。?

第三,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价值观形成更具自主性。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从家庭中开始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他们开始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意义来衡量许多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增多,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正面信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使儿童获得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其独立性,培养其创造性,学会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过渡。?

可见,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众传媒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

首先,在内容方面,被法律、法规禁止的、暴力、恐怖等内容仍然通过录像、书刊、电子游戏及计算机软件等为部分青少年儿童所接触;一部分不适合儿童的成人媒介内容为多数儿童所接触。即那些适应成人,但儿童不能很好理解的并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如、战争暴力、与主流社会相悖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念等;儿童广告中存在违反广告法或广告审查标准的问题。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而某些传播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同样生动、突出、新奇,因而,儿童常出于好奇而盲目模仿,这样一方面容易模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使儿童不能正确区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其次,在个性的形成中,大众媒介往往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增加了儿童自我封闭的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淡化了儿童与父母、与学校老师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以及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效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与家庭居住环境过于封闭,与邻隔绝和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目前,单元房、独生子女构成了儿童孤独的客观条件。在封闭、狭隘的空间里,电视成了孩子们不可分离的伙伴。电视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惊险刺激的画面极易使他们着迷而过分依赖……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整日迷恋电视,对周围事情毫无兴趣,看起电视来不让人打扰,并边看边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好像自己就是剧中人一样。他们能把电视广告语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严重时还可能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此外,儿童过分地迷恋电脑,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并可能受到网上垃圾和一些消极信息的腐蚀,这不利于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

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儿童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客观、全面地评价大众传媒的作用

?

如果把当今这个时代称作传媒时代,我想一点也不为过。电视、互联网等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更早地、更多地接触他所处的社会,我们再也无法将他们从成人的真实世界中隔离开来。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亲子间的交流方式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人们论及传媒的影响时往往认为,电视、互联网是一种消极的媒体,至少对儿童是这样,它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社会暴力的上升。电子游戏则更令人担忧。许多成人认为,与电视相比,电子游戏是一种更为浅薄、愚昧和充满暴力的媒体。而且,电子游戏的普及使得儿童逐渐脱离社会。因此,电子游戏几乎成了成人世界人人喊打的对象。?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我们和儿童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正如,车祸频发的原因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人们的驾驶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70年来的传媒与儿童研究说明,儿童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使用传媒,不同的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媒及其内容,结果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儿童也不是生活在单纯的某种传媒环境中,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是儿童的传媒偏好与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更需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将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传媒看作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改善传媒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节目制作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要求?

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渊源和前提,而且又都会为后来的发展阶段作准备。发展心理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尽管他们对于划分阶段的标准不同。例如,弗洛伊德是以某种生理发展线索或占优势的生理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是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标准;格塞尔是以生物发展与文化影响相结合的实际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是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等等。无论以什么作为标准,都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无疑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在传媒节目制作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然而儿童传媒制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成人化。据卜卫(1998)对来自30个省市的39位儿童节目制作者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4%的人认为“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成人化”、孩子的参与是 “被动参与”、“说教太多”、 “站在成人的角度,不能表现儿童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孩子讲大人话”。成人的需求、成人的期待和愿望、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成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儿童有限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儿童传媒。因此,如果不考虑、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只根据成人需求来构造儿童传媒内容,那么所产生的只能是成人化的传媒产品,而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内容在有关传媒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内容甚至是空白。?

(二)切实加强父母在儿童传媒接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儿童对传媒的理解可能强烈受到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对儿童在电视或录像中看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或烦扰的场面进行解释,这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单独观看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父母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中介作用,最简单的情况是,父母作为儿童观看节目的同伴出现。这跟将电视作为儿童保姆(即,父母将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然后使自己可以不受影响地做家务或其他活动)是相对应的。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可能受到电视中暴力、性、攻击和其他不适宜镜头的不良影响,而且在某个年龄以后,儿童可能足以能够主动选择和播放被粗心的父母遗忘在一边的“录像”。如果成人跟儿童一起看电视,就有机会对其中某些干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解释,并增进亲社会或教育性的内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担心"录像",儿童跟成人一起看电视时,更可能看成人节目。换言之,看什么节目是由成人决定的。?

许多父母认为,阻止儿童接触不适宜传媒的唯一方法是简单地禁止。圣.彼得(st. peters)等人发现,在他们所抽取的样本中,受到限制的观众一般来说什么节目都看得少一些。换言之,采取限制措施的父母不是控制孩子看电视的质,而只是简单地控制看电视的量(只看一个小时,不能再看了!)。?

当然,由于有这么多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电视机,而且能够自己操作影牒机,因此当今家庭传媒使用的模式千差万别。父母跟儿童分享观看经验比过去更为重要。当然不是简单地一起观看。奥斯汀 (austin,1993)指出,有效的父母 中介作用要求父母跟儿童一起讨论节目内容,解释有歧义的或干扰性的材料,或探究节目中的概念。?

valkenburg, krcmar, peeters和marseille(1999)鉴别了三种不同的中介作用形式:共同观看型,即父母与儿童共同观看但不讨论节目内容;限制型,即父母限制儿童观看某些内容; 指导型,即给予讨论与解释。可以认为,只有第三种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介作用。

austin,bolls,fujioka和engelbertson(1999)在一项对255名成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更深层次地考察了中介作用,并鉴别出四种中介作用的形式。“非中介作用者”,父母可能跟孩子一起看电视但从不讨论电视内容。“乐观者”,其中介作用主要包括对电视内容的正面评论,一般对电视表现出信任(甚至将它看作孩子的保姆)。“悲观者”,对电视内容作出总体负面的或怀疑的评论,通常不信任电视,更少观看黄金节目。"选择者",能或多或少地平衡正面和负面评论。因此,父母-孩子间关于电视的讨论,其性质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对传媒的态度。它还可能依赖于家庭中现有的交流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gunter & mcaleer,1997)。??

参考文献:?

[1]giles d c. media psychology[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3.?

[2]schwartz l l.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 a second look[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3]kirschner s & kirschner d a.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4]harris r j. a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ass communci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89.?

[5][美]安妮.萨瑟兰,贝思.汤普森.儿童经济——为什么孩子意味着商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3

期刊版式设计是美术编辑工作者对期刊内容的又一次升华。对少儿期刊来说,板式设计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图片与文字结合在一起,而是针对儿童的需要,通过美术语言将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结合。儿童期刊的版式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儿童期刊 版式设计 设计原则 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改革开放至今,期刊事业蓬勃发展,期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期刊种类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其中,少儿期刊是整个期刊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少儿期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少儿期刊伴随着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学习知识和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期刊的内容决定期刊的质量,但首先吸引儿童的是期刊的整体视觉设计。我们都会有这种感受,当琳琅满目的杂志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判断对哪些是感兴趣的、哪些是不感兴趣的,儿童的感官是比成年人更加敏感的,更容易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选择喜爱的期刊。

一、目标群体分析

儿童是社会重要保护和培养的对象,这一群体的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和发展,父母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主流意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行为模式和习惯方式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其生理、心理、兴趣、行为、接受能力都是有所不同的。

1.儿童的生理心理变化和成长需要

我们大致根据有能力阅读期刊的儿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3-6岁的儿童早期;7-10岁的儿童中期;11-13的儿童后期。在这三个阶段中,随着儿童生理年龄的变化,心理的成熟程度等一系列的变化,所需求的期刊形式和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儿童早期,儿童身体机能不成熟,对事物刚有认知,同时又对一切充满好奇,这就要求期刊的内容要以图形为主,色彩需要艳丽,这样才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内容产生兴趣。等孩子到了儿童中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不再单纯的只是看一些图片,对文字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这时就需要文字与图画相互之间的融合来培养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当进入儿童后期,可以阅读大量文字,对图画的要求降低,但儿童对期刊审美品位的要求更高一些,这一时期正是审美品味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如何提高期刊的品味,对儿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期刊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在儿童观察事物的构成中,较低年纪的儿童不能够完整地感知事物特征,只能通过鲜明的颜色、形状来概括事物,对事物的记忆没有条理,不全面。随着年纪的增长,儿童能慢慢体会到事物之间相互的联系,可以分析简单的关系,接受信息的能力提高,记忆事物更加完整。儿童的创造力在不同阶段呈不同的上升趋势,应针对不同时期的特性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儿童期刊版式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设计原则

版式设计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所谓版式设计,就是指在固定的版面中将零散的内容进行整合,有序排列,将信息有规律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使感官上产生美的享受。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仅是对元素的排列组合,而是对文章的升华,更是对刊物的品位提升,是刊物办刊宗旨的外在体现。

对于期刊版式设计来说,它作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在追求形式感的同时必须要体现刊物整体编辑思想,必须与刊物的内容相协调,与刊物的性质相符。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服务于内容。设计不同于纯艺,设计更多注重的是它的服务功能。功能性也是版式设计的首要原则。版面的设计与内容不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其次是整体性原则,一本期刊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其中各个栏目之间要相互关联,有期刊整体的设计规划,虽然各个栏目不相同,但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刊物,使其整体统一。而且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的刊物,更要有整体的规划,让读者能感受到期刊的整体连续性。再次是审美性原则,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期刊的版式设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的美学观点,不断发展创新。

1.少儿期刊版式设计基本原则、形式法则

一份少儿期刊,从给人第一印象的封面封底到里面的内文,都是需要进行版式设计的。

由于儿童是少儿期刊的受众群体,这就要求美术编辑工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儿童的需求和喜好为出发点。运用丰富的色彩、图形和文字的相互组合排列,图文并茂地诠释内容,生动活泼的版式设计是吸引儿童的重要因素,符合儿童活泼、好奇、简单的天性。

在版式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主题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设计要选择适合儿童和吸引儿童的视觉元素。标题突出,让儿童直观地感受到主题,次要表达的内容依次放在后面的位置,通过字体、字号、颜色等元素区分,这种主次分明的版式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有利于儿童捕捉信息,也对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有指导作用。第二是结构协调,关系合理。过于夸张的变化会破坏版面显得杂乱,但没有变化则会显得呆板无趣,不能吸引孩子。这就要求在排版过程中注意内容要有序,风格要统一。字体之间、字号之间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和谐,文字与图画之间的位置关系要经过精心设计。第三是布局要简洁明快。版式设计中要将图片和文字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根据栏目的内容、受众群体接受能力,有些强调文字内容,有些注重图片信息,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图文的搭配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做出符合要求的板式,使所强调的内容主次分明就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了。第四是色彩的合理运用。色彩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不同色彩给儿童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儿童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可以根据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不同选择合适的冷暖色调进行表现,不同颜色的重叠也会给人的心理造成结实感和轻浮感,颜色的相互碰撞也会激绪的共鸣,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配合,可以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内容,加深印象,帮助记忆。用正确的色彩引导儿童成长。最后是空间的运用。空间是指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符号的前后叠加,对比、衬托等手段,产生不同于二维空间的视觉感受,吸引儿童,产生阅读兴趣。

2.少儿期刊中的符号设计

文字是儿童期刊板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本身是人们日常交流、学习的载体,对于儿童来说,文字不仅仅是载体,期刊中的文字阅读过程也是儿童对这一载体的认识过程。文字的选择要有美感,针对儿童这一年龄段的特性,大多选择一些形体可爱活泼的字体,再根据受众儿童年龄阶段的需要更进一步进行字体的选择和设计。标题字体突出,富有创意。图1中所示文字就是根据儿童特点,对文字进行形式、颜色和底纹上的变化,字体体态活泼,符合低幼年龄审美,字体颜色、大小相互进行搭配,通过变形和联想将文字进行图形化的处理,这种标题的设计更能吸引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内文字体不宜过度夸张,要与标题字体相匹配。由于栏目内容的不同,在字体的选择上也要有所区别。

插图的编排是儿童期刊版式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设计是版式设计的一个亮点,尤其在少儿期刊中,插图能够使整个板式活泼,不呆板,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通过图片内容的示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内容,对内容有更形象的认识。插图的大小、多少,怎么去编排构成,这些都就对版式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插图与文字结合,做到文字与插图的融合,根据内容和图形的要求,字体的大小、形状、颜色都要进行改变。文字与插图的版式设计要符合美学的基本构成,不仅单独的文字与插图要形成对应,板式整体每个单元之间要相互协调,符合设计的整体审美需求。图2中运用圆形为设计元素,以每个圆形为一个单元,相互之间文字的格式统一,形状统一,但通过元素的大小变化,位置疏密关系的变化,构成相互的律动关系,形成了最终整个板式设计。运用简单的,与内容相协调的插图活泼整个版式。用孩子的笑脸、哭脸来表示答案的对错,让儿童对事情的对错有更直观的认识,印象更加深刻。

三、少儿期刊版式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的新鲜事物增多,许多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发生巨大的改变,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强烈的对比,鲜明的色彩,夸张的插画,大量的图片出现在期刊板式中。然而,板式上的喧宾夺主导致读者轻内容重形式,使整体流于表面形式,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期刊原本的存在意义。期刊的创新性不是指大量夸张的变化的叠加,而是根据时代的需要,群体的需要进行调整。表现形式一定要根据内容进行变化,加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元素,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4

在国际上有多种评估品牌资产的方法,其中五星理论颇具代表性。该理论认为,构筑品牌资产的5大元素是: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品牌忠诚度和其他独有资产。对应到传媒品牌上,建立一个标志鲜明、印象深刻的儿童电视品牌,其品牌发展战略就要从四方面入手,那就是――节目战略、市场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和国际战略。

一、品牌发展之节目战略――内容为王

内容是电视传媒发展的命脉,没有好的内容做支撑,一个品牌不要说能走多远,就是创立也是不可能的事。好的内容是体现品牌精神的最好载体,是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好方式。

品牌儿童电视的内容设计与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准则:

1、明白我们的标准是什么

引用尼克儿童频道总经理塔克曼的话来说,儿童电视节目的标准是:“从儿童的观点和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这将反映在我们制作的一切节目”。在目前,几乎所有掌握和控制媒介权力的都是成人,儿童本位的时代还远没有来到。因此,在“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主要标准下,我们要做的是:

A、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这种真实包括心理的真实和物理的真实,反对儿童节目成人化的倾向。鼓励儿童的自发行为和创造,让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B、让童趣无处不在。尊重具有奇特的想象力和超常规思维方式的答案,改变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思维。

C、掌握少而精的节目视听语言的特征。儿童为本的镜头语言先要明确儿童的需要,合理安排景别和机位,应当选取和孩子视线水平一致的机位,尽量使用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这是与儿童的身高相适应的。

D、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作为儿童节目主持人,年龄和外貌特征远远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重要。儿童不仅需要外形亮丽的大哥哥大姐姐,同样也需要可亲可敬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E、重视儿童的参与。

根据国际“儿童参与权阶梯”理论,儿童对于和自己相关的事件参与的程度大致分为8个阶梯:

(1) 儿童纵;

(2) 儿童作为装饰品参与活动;

(3) 象征性的参与;

(4) 成人分配任务给儿童,但还能告知儿童;

(5) 成人提出相关事项,征求儿童的意见,并告知儿童;

(6) 成人提出事项并邀请儿童一起作出决定;

(7) 儿童提出事项并做出决定,成人并不参与;

(8) 儿童提出事项,并以主体身份邀请成人一起讨论并作出决定。

我们的儿童电视,如果在儿童参与程度上能从阶梯5开始,相信更会获得儿童的接纳。

2、思考和决定我们要怎么做

A、研究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心理,明确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段划分的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1) 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 乳儿期(1个月――1岁)

(3) 婴儿期(1岁――3岁)

(4) 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 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 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在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问题上,儿童心理学家斯拉金认为:儿童在语言、听觉、视觉形象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关键期的。比如,在孩子对色、形两维的感知发展上,3岁以前是形状抽象占优势,4、5岁的时候转入颜色抽象占优势,6岁以后,形状抽象又占优势。作为一个以节目内容制作为重要责任的团队,如果对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没有认识和了解的话,好的内容根本无从谈起。

1998年3月,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儿童与电视峰会上,由儿童代表自己制作了一款包含十五条主要内容的《儿童电子媒介》。其中在第七条就明确提出:各年龄段的儿童应该有自己的电视节目。由此看出电视频道特征正在向小众化和针对性的传播不断尝试。美国福克斯家庭(FOX FAMILA)分别为男孩和女孩设置了男孩频道(BOYZ CHANNEL)和女孩频道(GIRLZ CHANNEL),每周针对男孩女孩分别播出105小时的节目,日本的儿童电视更是细分到设有10岁女孩频道和10岁男孩频道。以BBC为例,该台有三套青少年节目,即针对婴幼儿观众(0-6岁)的CBEEBIES 频道,针对少年观众(6-12岁)的CBBC频道和为16岁以上的青年观众开设的专门频道。

B、用理念指导科学的制作方式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电视制片人库尼决定使用电视这个传播媒介发起一场学习的热潮。她把自己的想法称之为“芝麻街”,她的电视节目每周5次,每次播放1小时,她希望那些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能把学习的重要价值传染给没有看到节目的人,从而感染儿童和家长,并在节目结束后还能长时间的影响儿童。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思想,因为电视虽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信息传播给其他人,但它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教育媒体。它在互动中降低了参与度。但库尼却成功地尝试了一把,她和她的团队借用电视商业广告的技术来教儿童学数字,并利用电视动画片里现成的动画内容来教儿童学习英文字母,她们请来文艺界的名人在喜剧中唱歌、跳舞或领衔主演。这些儿童教育喜剧弘扬合作精神,深入儿童自己的情感世界。结果出乎意料,一切努力都奏效了,它被证明的确提高了观众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成功地把其具有感染力的信息传播给按时收看节目的观众以及观众以外的千家万户。《芝麻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理念,坚信这一理念,并将它用电视手段加以实现。

二、品牌发展之市场战略――细分市场体验为重

儿童专业频道是以儿童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分众化频道,然而,儿童的概念也十分宽泛,按照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包括了婴幼儿,儿童到少年、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差别很大。少儿频道还是要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市场细分。细分市场,就会有准确的节目和市场定位,有利于培育忠诚的观众群体,在细分市场的大前提下,想要掌握儿童收视市场的主动权,就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1、注重市场调研

把市场调研作为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目的调研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包括开发和试制阶段,节目播出后则可跟踪调查。调研的内容包括确定节目所适合的年龄段,各年龄段儿童所喜爱的娱乐形式等。可以定期以各种方式对儿童和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了解当今儿童的成长情况和关注焦点,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一对一的面谈、电话采访、问卷调查、视听会和座谈会等。

市场调研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调研过程中,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使孩子成为整个节目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与他们一起进行讨论,观察他们的反应,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这样就能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创作出真实可感的儿童节目

2、引领市场亲身“体验”

1999年4月,由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出版时,受到了广泛注意,该书提出的“工作是剧场,生意是舞台”的理念,得到了人们极力的认同和推崇。在这里,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使消费者参与并值得回忆的活动。其中产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儿童电视频道如果要树立品牌效应,它让受众体验的,不仅仅是电视播出内容,更应包括其他领域,尤其在现实生活中,观众与其品牌所代表的内容的一切接触。

让我们来看一看全球最著名的儿童频道尼克和迪斯尼的做法。尼克黄色标志如今已被大多数儿童所熟记,尼克为何在那么多种颜色中单单选中橘黄色,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正是因为基于对孩子体验的考虑。通过心理学的调研发现,暖色调的橘黄色,最能够带给孩子安全、快乐的体验感受。而迪斯尼更以其提供的高品质体验,让品牌真正实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以迪斯尼旗下的主题乐园为例:迪斯尼不断将本土文化与品牌理念融入游乐的各个层次与环节当中,让消费者在欢乐的同时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迪斯尼非常注重顾客体验的细节服务,比如婴儿护理、笑容服务等,使得游客们放松、再放松,当其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时,也正是迪斯尼财源滚滚时。我们将这种理念提升为:由游客和员工共同营造“迪斯尼乐园”的欢乐氛围,而这种“共同欢乐”恰是迪斯尼所一再强调的品牌核心理念。

三、品牌发展之多元化经营战略

1、多领域、多层次、注重开发衍生产品

儿童电视有着非常明显的自身优势,其节目内容、卡通形象可以与各类商品多层次、全方位融合,由此涉及的衍生产品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儿童图书、音像、玩具、服装、食品、文具用品,还有儿童培训、舞台剧演出以及主题游乐园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米老鼠和唐老鸭就体现出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推出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衍生产品风靡全世界的儿童。其影响力延续至今。在发达国家,儿童节目80%的收入来自衍生品的市场开发。近年来,一些国外机构以电视为依托在儿童用品、玩具、图书、食品开发中形成完整体系,通过卡通片大举抢夺我国儿童的目光,使其衍生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儿童市场。有数据显示,我国近50%的儿童,特别是西部和农村的孩子,让他们知道米老鼠和机器猫的,并不是动画片而是图书、书包、玩具、铅笔盒等衍生品,可见衍生品的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的儿童媒体从业者也开始有了品牌整体打造意识。以近期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它以电视播出为先导,从动画片创意制作、节目发行播出、版权输出到动画形象品牌授权、衍生产品生产及销售,形成了一条突破电视、文化和商业的界限的连接上下游的产业链,开发的儿童服装、文具、玩具等衍生商品,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营收入,成为全方位打造动画品牌的成功案例。

2、以频道品牌为核心,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经营网络

以尼克少儿频道为例,这个年收入达到50亿美金的国际儿童品牌,是怎样建立它的多样化渠道的呢?

首先是电视播出,它是一个每天24小时播出的频道。拥有161个国家、4亿多的家庭用户。在美国,它是所有有限电视网里面最高收视率的频道。在所有美国儿童节目中,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Nick每年几十亿美金收入80%以上来自电视。

第二块是电影。Nick专业成立了电影部,把电视产品或已经在儿童心中产生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电影化,并利用派拉蒙的销售渠道全世界发行。目前电影已成为Nick的第二大业务。

第三块是消费者产品,包括书包、唱片、歌曲等等。2005年这一块的收入达到5亿美元。

第四块是互联网。它现在是美国第一大少儿网,其中包括美国最顶尖的游戏类内容及向世界各国购买的节目内容。

第五块是杂志。在世界各地根据不同市场出版很多Nick杂志。它的品牌、包装都跟它的电视播出的产品非常类似。同时通过非常好的发行渠道(“西蒙”出版社)出版了许多儿童读物。

第六块是主题公园。Nick有一些小公园,为孩子在很多游戏中提供互动真实的体验。

最后一块是动画制作。除了本土之外,Nick也在全世界各地寻找内容供应商。

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渗透,把孩子们紧紧聚拢在尼克的影视王国里,选择尼克,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四、品牌发展之国际战略

1、积极实施国际战略,到全球儿童电视市场去分一杯羹

在儿童电视媒体,国际战略是一个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的儿童电视机构在这方面做的颇为成功。尼克罗迪恩的业务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迪斯尼则拥有在世界上任何地点,以任何一种规模来彻底实现其销售任务的地位和条件,他们在制作儿童节目之前,往往根据市场需求,把为本土服务的空间拓展到全世界。我国儿童电视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积极实施国际战略,主动参与和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一方面引进来,一方面走出去。“引进来”指的是引进国外优秀儿童节目的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方法、管理经验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引进资金,搞合资、合作等。“走出去”也不是盲目地贸然行事,而是有策略地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以国际化的节目观念、市场观念、受众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谋求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

2、保持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5

关键词:英国教育;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

为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处境不利地区儿童入学,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先后颁布了《确保开端计划》、《重要的0~3岁》、《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每个儿童都重要》和《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等政策,这些政策有力的推动了英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整合和修订,于2012年形成更趋详细、全面的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

一、学习与发展标准的目标

英国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学习之前的儿童,即0~5岁儿童。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旨为儿童提供身心健康舒适的生活、免受伤害或忽略的安全环境和稳定的经济保障,使儿童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并有所收获,积极的贡献社会。1其具体目标为:通过全国统一的学习与发展标准,确保所有教育机构所提供保教服务的质量和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教授内容的一致性;教师为了更好的服务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风格、行为习惯和个性等,与来自其他机构的教师、专家及家长建立教育伙伴关系;2无论儿童种族、宗教、母语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反歧视方面的教育;尽早的了解儿童的个体发展需要,制定灵活的学习过程,提供丰富的材料,确保每个儿童得到适宜的教育,为未来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与发展标准的内容

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包括七个儿童学习与发展领域,它们涵盖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面和进入小学应该具备的能力。3其中主要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主要方面,特定领域的学习以首要领域为基础。

(一)首要领域。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首要领域包括“个性、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沟通和语言发展”、“身体发展”三大领域。个性、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建立尝试新游戏和新活动、讨论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信心;儿童理解能够诸如悲伤、快乐、害怕等情绪感受,学习如何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他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发展社交技巧,学会尊重他人,例如,轮流玩耍某游戏设施。理解什么行为在小组活动中是适当的,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沟通和语言发展主要使儿童体验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倾听故事、讲故事并讨论故事内容,唱歌等,发展儿童表达自己的信心和技巧;儿童能够理解并执行包含多个行为的指令,能够理解并回答故事或自己经历中“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儿童能够有效的表达自己,能够正确的使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态,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儿童提供使用母语的机会。身体发展主要是发展儿童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上良好控制、协调能力,在安全的空间中能以多种方式自信移动的能力,有效的使用设备和工具的能力,如使用铅笔;儿童理解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和安全,能够管理自己的基本卫生和个人需要。

(二)特定领域。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定首要领域包括“读写”、“数学”、“理解周围世界”、“表现艺术和设计”。读写领域主要发展儿童阅读和理解简单句子、根据听到内容写出简单句子的能力,理解单词基本意义,并准确地发音、写出大部分规则的常用单词和一些不规则常用单词。数学领域主要发展儿童正确的从数字1数到20、将数字按顺序排列并说出哪个数字多或是少于给定数字的能力,儿童使用数量和物体做两位数加、减法的能力,解决包括加倍、减半等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儿童感知物体形状、测量大小和重量、建立位置和距离的空间概念,并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理解周围世界领域主要是儿童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情况和人、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似与差别;探索环境、物体、生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解释并讨论这些变化;儿童能够操作日常的ICT设备,知道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作用和如何安全使用等。表现艺术和设计领域主要通过音乐、舞蹈和设计等方面的游戏,培养儿童探索和使用各种媒体材料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与发展标准的特点

英国政府制定的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在标准体系、标准理念和内容都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一)标准体系具有统一性。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儿童学习发展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体系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所有领域按年龄阶段都有学习标准,还表现在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具体且不同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和教师指导策略。比如,5岁儿童读写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标准是儿童能够听出和说出单词的发音,知道一些字母的代表单词中的一部分,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能够涂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标志,能写出自己名字和简单的词句子。其教师指导策略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丰富而多样化的室内室外游戏,将单词和书写资源寓于游戏中,为儿童提供书写周围发生事情的机会,提供书写和倾听设备的角色扮演区等。

(二)标准理念具有全纳性。全纳教育的课程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而是课程去适应学生的需要。4英国一直秉持“每个儿童都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沟通和语言发展领域要求发展儿童的母语和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为儿童提供机会使用这些语言,为不同语言的儿童开展专门的展示活动等。另外,英国政府为不同给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提供特殊支持服务项目,当儿童的健康和学习发展受到威胁或相对迟缓时,特殊支持服务项目会向这些儿童及家长提供必要专业咨询服务等帮助,以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三)标准内容具有适宜性。随着人们对儿童早年学习经历重要性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的越紧密,其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果越好,越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强调与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例如,儿童数学领域的发展利用儿童熟悉的环境和生活化的游戏情景,让儿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紧密相连。教师对儿童的探索和发现给予鼓励,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刺激物,如数字游戏、数字故事和数字歌曲等,引导儿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拓宽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DES,Every Child Matters:Change for Children[Z].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2004.

[2]DfE.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 Foundation Stage [Z].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08.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6

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并与经典诗文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正深切地感受着、经历着童年生活,并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了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古诗词三首》与《儿童诗两首》两篇整合为1课时,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与《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整合为1课时,“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等材料的阅读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高效而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对比阅读,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描绘童年生活。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走进童年――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以“童年”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二、 自主预习环节

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环节。

三、 预习达标环节

1. 小组预习达标检查。

2. 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 抽查预习情况

五、 指导书写

第二模块: 诗意童年――单元主题与经典诗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 走进童诗想童年

(一)激趣导入

(二)理清脉络

《我想》这首诗中小作者都想做什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三)品读感悟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愿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汇报交流感悟。

(四)学法汇总,总结提升

阅读步骤与方法: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二、 走进古诗品童年

(一)诗词导航

让我们读着诗人的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回顾《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预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诗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

1. 依据提示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 分享交流学习。

3. 拓展品读古诗《稚子弄冰》《观游鱼》。

三、 走进童诗享童年

(一)依据方法,自主学习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

1. 默读,概括内容。

2. 批注,理解感悟。

3. 积累,丰富语言。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 对比阅读《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四、 走出童诗悟童年(教师总结寄语)

第三模块:多彩童年――1+X课内阅读(1课时)

【教学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二、 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在作者回忆的几个片段场景中,哪几个场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品读“看骆驼咀嚼”部分。

总结学法:朗读――批注――积累。

2. 依据学法自主学习其他几个场景。

3. 学法汇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学习表达。

三、 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1. 依据提示,自学《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2. 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四、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 对比感受三篇课文表达方式的异同。

2.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第四模块: 金色童年――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 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 师生根据丛书内容,确定展示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二、 主题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如童年影集展、手抄报展、童年诗朗诵会等。

第五模块:童语童趣――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懂得珍惜童年生活

(二)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 回顾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 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其写法。

(三)分享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

1. 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2. 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二、 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2. 讨论思路,故事串联。

3. 自主写文,叙述条理。

4.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教后反思】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7

关键词:幼儿画;特点;原则;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跟随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儿童绘画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重视,通过儿童画创作的实践活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高尚情操。笔者从实际教学中总结了几点指导儿童画教学的切实的教学方法以供推敲。

1 启发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1.1 范围要想得“广”

即打开儿童的思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例如在指导儿童命题画《窗趣》时,只要启发得当,儿童作品就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儿童从不同地点(窗外是城镇或农村、街道、高楼、山林、田野、大海等);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深夜等);不同内容(窗外是人或动物、植物、景物等),甚至窗帘的不同、窗台的摆设不同等等方面来构思。儿童从这五个“不同”或是更多的“不同”中展开想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1.2 题材“新”

“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儿童画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在表现时题材要“新”,要与众不同且与己不同。《家乡新貌》、《海底世界》、《宇宙探索》等题材过于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启发儿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新题材。

1.3 构思“妙”

新颖的题材确定下来后,还要有绝妙的构思才会显得锦上添花,如鱼得水。一次题为“爸爸”的命题绘画活动,结果一位儿童画了一位夜间骑摩托车的爸爸,后座装了两只箩筐,更有趣的是箩筐里竟然装了两个小孩,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原来他所表现的是一位父亲用摩托车带着双胞胎孩子出游的情景。“爸爸”这一主题,在孩子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他并不直接表现自己的爸爸,确也十分切题,画面看了很感人。

1.4 命题有“趣”

给一张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命题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富有童心童趣最好。如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地球,在她的周围有许多身穿太空服、手拿卫生工具在劳动的小朋友,或许一下子还不能明白这幅画意,加了《我给地球洗个澡》这个的题目,也就使人一目了然。再如一位小朋友手拿抹布擦着一片蓝色的背景,但加上了《擦天空》这一题目,就突出了主题,并且感受到这张画意趣横生了。

2 指导儿童绘画的几个法则

鉴于儿童年龄特征,方法的实际运用亦有所不同。归纳如下“八法”,以求抛砖引玉。

21 增补法

运用增补法可以满足这些儿童的绘画“饥饿”心理。例如一年级《画青蛙》一课,有小朋友问:“我可不可以再画几只青蛙呀?”“我可不可以画些小蝌蚪呀?”等等。小朋友自己想象,提出增补一些内容。这时启发再加以引导。小朋友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上联想,进行增补,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从中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我真行”、“我真棒”。

2.2 组合法

儿童作画并不能凭空想象,丰富表象的储备是想象内容更为生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有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直观素材,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如为幼儿提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请幼儿选一个主题将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有情节的画。再如《童话故事》设计为造型、表现课型时,向儿童提供了一只睡觉和一只跑步的兔子、一只乌龟的造型以及蘑菇、树等背景卡片造型,问:“哪位小朋友最动脑筋,能画出连老师也想不到的'龟兔赛跑'的画。”这样以来,儿童的思路打开了,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儿童奇妙的童心和大胆的创造力。

2.3 延伸法

课题延伸是指在坚持有利于儿童主动发展的前提下,对教材中原有的命题作适当的补充或改变。如《夜景》一课,在原课题的前面添加“(地方)的”、“上的”等,换成半命题的形式,儿童易于思索;再如《蔬果动物》一课,课题改成《蔬果动物园》,蕴涵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范围广,“质量”也高。

2.4 潜移默化法

在儿童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作品欣赏、气氛感染而达到的儿童画创作的积极性。如为儿童经常性地提供优秀作品或本班、本年级儿童的优秀作品欣赏,丰富儿童视觉感受,激发竞争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绘画创作兴趣。

2.5 重叠法

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经常性会画一些有关节日性的画面,如儿童节、国庆节等。内容重叠法是指将一内容与另一内容重叠后形成新画面的方法,具体是指引导儿童将需要的内容进行夸张想象,破除儿童原有的绘画形象,将常画的内容与想画的内容重叠,经过想象创造描绘出新形式的儿童画。譬如前面所列举的儿童节,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常画的内容气球,但如果我们将气球进行夸张想象,将儿童想表现的画面体现在几个“大气球”里,相信这样的画面安排更趋新颖,更富新意。

2.6 正反思维法

正反思维法是指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所要描绘的内容进行想象的方法。如在指导《想象中的房子》一内容前,从正向思维角度出发,则考虑人类居住的房子将是如何的好;而从反向思维角度出发,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怎样解决当前的各种矛盾,使想象中的房子表现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启迪儿童进行想象,提高认识,开发智力,这样的引导,产生的画面是将人类移居海上,将房子建于树上和可移动房子等各式各样真正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2.7 仿生想象法

仿生想象法是指将所画之物模仿成另一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儿童画教学中甚为常用。例如:在启迪儿童画《想象中的太阳》这一内容时,儿童对太阳作拟人化处理一般都能掌握,从太阳公公引导出太阳奶奶、太阳叔叔、甚至太阳警察、太阳邮递员等较为容易,但这并非能满足儿童的想象欲望,继而分别出示长耳朵的太阳及西瓜形的太阳,再加以引导、鼓励,想象中的太阳画面一一呈现。这种仿生想象法在相关美术领域教学中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创作中启迪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能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

2.8 学科结合法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很多勇于开拓的教育者已着手探索美术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努力尝试学科与学科间知识的结合转化教学。在儿童画教学中,也可以将其作出另一种诠释,与音乐等学科知识结合转化,从而表现具有想象力的画面。

儿童画指导教学法,只是笔者近几年儿童画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其中的每一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画教学领域,有的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教学领域;每一方法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全文形成,旨在有更多、更新、更佳的教学法诞生,以丰富儿童美术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光荣.儿童绘画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9.1.

[2]姜宏.姜宏儿童画教学100课[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1.1.

[3]魏明坤.全国学前教育(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童画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1.

[4]杨颜.藏在儿童画中的秘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2.1.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8

一、课改的具体措施

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溯本追源,还是在于高校的改革。为了增强一线教师的创作能力,激发一线教师的创作潜能,使他们学会收集并整理来源于日常的创作素材,再经过加工和文学提炼,最终付梓一书。这就要求高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在设置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现以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为例,进行分析怎样改革教学内容。

(一)重设课程目标

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即是培养教师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具体而言,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主要包括: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几种素养属于儿童文学基本素养,如果教师们在此基础上还能创作或者改编儿童文学作品,这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而且还能为儿童文学园地增添更多的优秀作品,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因此这种素养属于儿童文学的高级素养。俗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教师们翻炒着一些较为陈旧的、过时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如教会他们怎样在此基础上翻新,创作出一些真正贴近并反映儿童当下生活的作品来。这样也许会给沉寂的儿童文学界多少荡漾出几朵浪花。故此,本课程的目标设置在培养教师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的同时,增添“积极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拥有儿童文学更高的素养――创作素养”这一内容。

(二)重建课程内容体系

儿童文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基础理论、儿童文学发展史、文体与作家论、创作论。纵观一些权威的儿童文学教材,如北师大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方卫平和王昆建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都没有专章对儿童文学创编进行介绍。也就是说,在儿童文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们没有把“创作论”列为课程内容的重点。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儿童文学课程内容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新型人才的特点。故此笔者认为,创作论也应该是儿童文学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儿童文学创作的理论、代表作家的创作史、创作和改编方法探讨等等内容。

二、创作素养的培养方法与步骤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童文学创作素养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创作者在拥有一颗童心和爱心的前提下,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后再进行创编。

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领会儿童文学的创编,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得出了一些儿童文学创编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1修改。教师把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故意改成有瑕疵的,让学生们在修改的过程中明白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自己在创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家乡》一片绿,一片红,/园里番茄酸酸甜甜。/一片青,一片红,/地里辣椒亮闪闪。/一片黄,一片金,/田里稻谷沉甸甸。/一片绿,一片红,/家乡景色真是太美丽。

根据儿歌的特点,即句式的整饬,节奏的灵动以及音韵的和谐,我们会发现这首儿歌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没有做到音韵的和谐。要做到儿歌的音韵和谐必须要押韵,而儿歌的押韵则有三种方式:句句押韵、隔行押韵、隔行转韵。而这首儿歌显然都不具备。另外,在句式上,也不符合儿歌的要求,句式过于散乱,缺乏节奏感和音律感。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家乡》绿一片,红一片,/园里番茄大又甜。/青一片,红一片,/地里辣椒亮闪闪。/黄一片,金一片,/田里稻谷沉甸甸。/绿一片,红一片,/家乡景色真好看。

2续写。对一些写得不完整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补充和续写。如儿歌《补票》:老袋鼠,看舞蹈。/买张票,往里跑。后面就需要进行补充。根据这首儿歌的题目以及袋鼠这种动物的特点,我们得出这样一个隐含内容:老袋鼠的袋子里装着小袋鼠,但她只买了一张票。大家在续写的时候就需要领会这个隐含的条件再来续写。第一可以从老袋鼠角度来写:哎哟哟,不得了。/老袋鼠,想逃票;第二可以从小袋鼠的角度来写:小袋鼠,大声叫。/妈妈妈妈,我没票;第三还可以从售票员的角度来写:售票员,发现了。/老袋鼠,需补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深一层地领会到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而且也发挥和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另外,也可以以童话故事接龙的方式来完成续写。

3改编。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使它重新焕发新颜。台湾童话作家孙晴峰对格林童话经典篇目《灰姑娘》进行了三种改写。第一,置换身份。故事变为一个平民青年去拯救被继母虐待的普通的女孩。第二,改变主人公性格。灰姑娘参加舞会,但她没爱上只会跳舞的王子,而是爱上了王子身边智勇双全的武士,把逆来顺受的灰姑娘写成了一个敢爱敢恨,有自己思想和个性的女子。第三,改编情节。王子为了能找到灰姑娘,于是在全国征集另一只鞋子。征集起来的鞋子五花八门,王子发现有一只比灰姑娘穿的水晶鞋更漂亮,于是下令召见这个制作鞋子的姑娘。姑娘的智慧和美貌深深打动了王子,他最终娶了这个才貌并重的女孩,放弃了性格软弱的灰姑娘,并和他的新娘开办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鞋厂。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传统经典的改写其实也是一种挑战和颠覆,同时也是对当今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4仿写。在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的练习后,就可以找出一些自己喜欢或者容易模仿的作品试着创作。纵观中国很多大家也都有仿写的经历,然而这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成就。如叶圣陶的《古代巨人的雕像》其实就是对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的仿写,鲁迅《狂人日记》也是对俄国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借鉴。他们在吸收原作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之处,反而使得作品呈现出别样的味道来。

5创作。如果说在前面几个阶段都做得很好的话,那么就可以进入天马行空似的自由驰骋阶段。也就是自由创作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可以随意地找寻着灵感,并在灵感中挥洒着自己的想象和激情。也许,优秀的作品也会就此诞生。

总而言之,时代需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而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儿童文学,责无旁贷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自我创作能力上面来,即重视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以便于让这门课程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5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见刘厚明:《导思、染情、益智、添趣――试谈儿童文学的功能》[J]发表于《文艺研究》1981年4月。

[3]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J],见叶圣陶等著《我和儿童文学》,1页,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

[4]转引自王泉根:《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57页,广东: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9

一、不同年龄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特点有差异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特点是有很大差异的。学龄前儿童由于知识量和经验的欠缺,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事物的表面,也就是直观的印象,缺乏对事物理性的判断与思考能力。他们处在对电视广告理解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事物具体的形象来实现对电视广告的认识,只对事物的表面现象敏感,很难理解表现复杂的电视广告的内在逻辑关系。比如“爽歪歪”、“奇趣蛋”等低龄儿童就能很容易认出来,但是比如“一起来做好朋友,好丽友”这样的符号化特征强的广告,3岁以内的儿童辨别起来有一些困难,他们虽然能认出来那是广告,但是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就不能完全分辨是什么商品,4岁以上的儿童就能辨认出这样的广告。与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儿童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电视广告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认知年龄有提前的趋势。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当前时代下儿童生活水平相对于从前有很大的提高,营养充足,孩子们智力发展的好;二是当下经济发展迅速,儿童接触到的信息产品多,接触的媒介多。现在三四岁的低龄儿童早早的便会玩手机、电脑,这就是大环境促进了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随着知识和接触人、物的增加,儿童的认知水平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认知呈现出有目的性的特征,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和进一步的提升,电视广告的内容很容易就可以记住。儿童逐渐学会用抽象逻辑的方法分析事物,学会用逻辑思维对看到的电视广告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所以,这个年龄儿童的兴趣不仅停留在广告主体、画面和音乐上,更对电视广告的知识元素产生兴趣。在对电视广告的理解上,大部分学龄儿童已经清楚的知道广告是以销售为目的的,基本能认识大部分的商品广告,并且有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从调查中还发现了6岁左右的儿童能对广告进行简单的逻辑分析,8岁以上的儿童就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可以认识到电视广告所推销的商品与现实生活中的商品实物是有差距的。当下日新月异的信息对儿童成长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地推动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处在不断变化的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儿童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性和自觉性增强,依赖性减弱,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有很快的进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去理解广告,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电视广告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可以理性的吸收电视广告的内容,这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必经过程。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儿童的特殊性在于从呱呱落地的无知到吸收各种信息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常常会分不清利弊一味的吸收,因此我们希望电视广告可以在推销商品的同时将积极向上的内容展现给儿童。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理解广告劝服性内容的能力也逐步提高,但是认知初期接触到的价值观、道德观将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造成长远的影响。

二、儿童对电视广告的态度

我们通常认为电视广告集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时尚的元素于一体,尤其是儿童电视广告,应该是儿童喜欢观看的电视内容之一,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电视广告并不是儿童的最爱,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儿童喜欢看电视广告的比例很低,多种选择中电视广告排在最后。不同年龄的儿童比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广告的态度是越来越习以为常,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受广告的影响也在降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也表现出不同的对电视广告的态度。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表现为有的儿童态度喜好多变,对电视广告也表现出了时而喜欢时而讨厌的态度,有的儿童则态度比较极端,对电视广告表现为非看不可和绝对不看的态度。初中儿童对语言和明星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学龄前儿童则较低,这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虽然儿童总体上不喜欢电视广告,但儿童也有自己喜欢的广告类型。儿童对广告的态度比较复杂,对具体广告的喜好,在性别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男孩比较喜欢汽车广告和运动广告,特别是有明星出演的广告,比如世界杯球星出演的广告、耐克广告等。而女孩更倾向于时尚浪漫的广告,比如devo巧克力广告等。中国的广告大环境相对恶劣,低俗广告、虚假广告、与法律打球的广告、违法广告比比皆是,儿童厌恶的广告中大部分属于这些类别。儿童比较喜欢的电视广告有食品、饮料、玩具广告和公益广告。食品、饮料、玩具广告一般画面动感时尚,也是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儿童喜欢是正常的。但是食品饮料广告中的垃圾食品会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这也是国外研究者近年来重点关注电视广告对儿童健康影响的原因之一,是各国政府制定对食品广告限制政策的原因之一。公益广告宣传文明道德、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配有精彩的动画使儿童更好理解,是儿童比较喜欢的电视广告,这说明大部分儿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我们倡导公益广告的播出数量应多于商业广告。

三、儿童对电视广告的信任状况

在对电视广告的信任度上,选择完全不信任的占三分之一,部分相信的占四分之一,儿童选择完全相信广告的几乎是零。选择部分相信广告的儿童是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和客观的看法,说明儿童对待广告的态度趋于理性,具有认知广告的能力,有分析和理解的心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于广告真实性的认识,6岁以上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电视广告的夸张性,电视广告中商品的样子远远比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更漂亮,功能更强大,他们还是比较喜欢真实性强的电视广告。许多电视广告,如减肥品、医疗品和电视购物本身夸大事实、虚假宣传,内容低俗,这些低俗的广告给儿童留下深刻的不良印象,这些广告的存在增加了儿童对电视广告的不信任和不喜爱程度。总的来看,儿童对电视广告的总体评价是不信任,学前儿童的信任程度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信任度逐渐减低,这也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儿童,完全信任度为零。这个时期儿童对广告的信任程度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系,商业社会的广告另儿童具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和极高的不信任度。既然儿童对电视广告不是完全信任,那儿童如何去判断电视广告的真实性呢,这个问题也关系到电视广告如何影响儿童消费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儿童对电视广告真实性的判断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感觉、家长的意见和品牌知名度。在这三方面中,儿童年龄越大,受自己的感觉和品牌知名度的影响就越大,而受家长意见的影响越来越小,也就是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自己的认知能力更加提高,而家长的影响力慢慢降低。可以看出当代儿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意识,对待电视广告并不盲从。电视广告对儿童影响的作用大小不仅取决于儿童与电视广告的接触程度,还受到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性特点以及其他信息源比如图书的影响,儿童对电视广告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儿童受电视广告影响的行为表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冯石岗 王立杰 高怡钧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10

关键词:儿童文学 道德教育 内容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要求是“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1] 它主要涉及的是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的要求。其具体目标为:培养儿童快乐、自信、乐于交往的个性品质,养成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激发爱父母、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社会学习是一种跨越不同领域的综合学习,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它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宝贵的道德意义传递给儿童。

本文从儿童文学德育内容、教师德育方式以及儿童文学德育文本的创作、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的后现念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近十年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研究做一综述。笔者发现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儿童文学的德育价值得到肯定,儿童文学的德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德育内容不断深化、教师德育方式不断创新。但是德育价值解读与儿童阅读心理特征的结合,儿童文学文本中艺术图景的创设,德育研究视域的多样化仍然是本研究的欠缺之处。

一、儿童文学的德育内容

(一)道德认知的习得

近年来的儿童文学道德认知研究中,主要观点认为:1.习得道德观念。儿童文学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幼儿故事传递了善恶观以及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2] 2.掌握道德判断。幼儿在对故事正面人物的观察、模仿中,能逐渐学会明辨是非。儿童文学通过直接鲜明的道德主题:如善与恶的冲突、美与丑的斗争来引导儿童形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道德判断。 [3]

(二)道德情感的深化

道德情感是人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因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4] 儿童文学作品体现的儿童道德情感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1.道德情感的共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体验。 [5] 2.道德情感的迁移。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移情现象并丰富自我情感体验,利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发展。[6][7] 3.道德情感的催生。绘本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催生和宣泄的系统,它通过诗意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把儿童潜在的道德情感激发出来。[8]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小小的船》这个故事论述了儿童在道德两难抉择中的心灵提升。主人公小船被激发起的道德动机使得他将做好事的偶然行为逐步提升为自觉地、持续不断的道德行为。儿童在阅读这个故事、欣赏小主人公小船的同时,其间相伴的是儿童道德意志的锻炼和成长。[9] 道德意志内在的实践本性细致地呈现出个体道德意识的求善意向,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升华作用。

(四)道德行为的发展

幼儿故事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二是预防幼儿撒谎、攻击性等不良行为。儿童以故事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对榜样的行为加以观察、模仿。当儿童把故事情感迁移到生活中时,儿童会体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如合作、爱心、同情心等。儿童文学中反面人物的形象对儿童撒谎等不良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预防、警戒作用,当儿童出现类似行为时,往往会感到内疚。[10]

二、儿童文学的德育方式

儿童文学曾一度出现以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取向。教师在教育方式上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文学”等同于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11] “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教化僭越审美、认知大于感知,忽视从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道德引导。”[12] 近年来,幼儿教师的德育方式的研究主要有以几个特点:

(一)将文学作品进行分类,进行道德价值筛选

教师在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考虑文学作品本身的知识渗透性、德育的介入性等问题来设计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精选那些有利于提高儿童道德品质的文学作品个案,从而促进儿童道德的养成,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13]

(二)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情感体验

儿童的道德被动体验过程要转为主动体验过程。教师利用儿童文学可以与儿童进行精神对话的特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角色扮演机会,增加儿童思维频率,提供道德判断机会,促进道德成长。[14]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故事中相应的道德情感,儿童对故事道德情感的理解也更具有真实性,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三)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

儿童的道德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儿童通过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的有关经验来体验故事情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幼儿才能将故事中学习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15] 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的道德情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验。

(四)欣赏型德育模式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主要观点在于: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是参谋或伙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以自己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刺激、启发和带动学生的德育“欣赏”活动。强调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统一。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欣赏是幼儿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奋,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顺应了儿童的情感与审美追求。

三、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

在近十年的文献资料整理中,笔者发现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方式呈现出情感宣泄化、道德叙事化的趋势。相对传统的正向道德教育文本而言,顽童、幻想、反禁忌等文本类型已经成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风格。在观照儿童叙事性阅读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道德叙事性思维的文本创作应运而生。以往的儿童文学作品着重强调道德教育的“正强化”功能。如今,儿童文学更强调它的道德情感释放观。[18] 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另一个特征就是道德叙事性思维的文本创作。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儿童文学作品要以讲故事的口吻和儿童进行道德上的精神对话。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

四、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的后现代景观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善恶观念已经被多元化的解读方式所颠覆。近年来,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创作出新的故事,已成为童书出版的流行趋势,这一改写的图画故事体现了童话文类的后现代反思,它对传统的叙事方式进行了质疑,将故事的意旨转向现代社会中现实的道德判断,挑战和质疑了经典童话故事所建立的传统道德认知范畴。儿童文学故事结局的颠覆造就了阅读的多重可能性,内容对崇高伟大的消解更走向了写实文学,真正走进了生活……这些现象都是在力求尊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19] 丰富多元的价值体系能真正回应当下儿童所处的复杂生存环境,能够引导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儿童文学主题的颠覆以及形式的创新,都表现出对传统权威叙事地位的拒绝,排斥着某种论述优于其它论述的特权。

五、研究的后续思考

(一)儿童本体特征的观照

观赏者是作品意义产生的组成部分,儿童是文本欣赏的主体。儿童文学文本的价值观要在认同儿童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儿童的生命为内核、为根基,向外扩展。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进行道德熏陶时,要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质与需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挖掘出同一个文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的不同层次的道德意义,以及儿童与成人对于文本道德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文本创作中的审美叙事

儿童文学的道德教育要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美与善是相通的,因此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结果,是使儿童变得有内在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去做好人、做好事。儿童文学是一种艺术投影,儿童的心理结构不同于成年人,它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与审美意识同构。儿童文学创作者要关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注重在文本的美感叙事中投射道德的力量。

(三)行动研究视域的扩展

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思考儿童文学作品是否真的对儿童起到德育作用。还应该深入接触儿童,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儿童如何解读文学作品的德育意义。此外,还需访谈教师、家长,让家园德育内容与方式能有效地结为统一体,促进儿童道德教育的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解读 [M] .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5][10][15]覃丽.试析幼儿故事与幼儿道德社会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5).

[3]胡晓玲.安徒生童话伦理道德观初探[J]. 世界文学评论,2007,(1).

[4]乔建中.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0.

[6]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7]肖建霞.论绘本阅读与儿童成长[J]. 山东教育,2008,(12).

[8][17]郑荔.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4).

[9]袁晓松.小小的船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J]. 阴山学刊,2005,(1).

[1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 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12]闫春梅.当前幼儿园童话教育误区窥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13]王中华.童话:儿童诚信教育的新途径[J]. 教学与管理,2006,(20).

[14] 陈苗苗.儿童文学对儿童道德发展的价值[J]. 中国德育 ,2006,(10).

[16]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11

【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问题

【关 键 词】儿童安全/安全现状/系统工程

【正 文】

1991年12月29日,我国加入了《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公约国成员,按联合国有关规定,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应列入儿童范围。换言之,每一个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应享受家庭、社会对他们的特殊关爱。这种对儿童扩大化的保护范围的确立,不仅符合国际社会对儿童问题认识基本统一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中国重视儿童权利事业发展和我们应尽的国际义务。

一、关于儿童安全的界定

在我国,对儿童安全认识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传统意义上,我们对儿童安全的理解都是从它的反方面来理解,即从对儿童伤害的角度来理解儿童安全问题。例如,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和儿童安全问题最为紧密相关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同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也都采取了“人身伤害”的定义。这种对于儿童安全问题的理解固然考虑到了中小学生作为发生伤害事故的主要群体,但明显具有狭隘化之缺陷。

在当今开放、信息化社会中,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仅是要求人身的完整,更要求具备精神的健康。同理,对儿童的伤害不仅有大量有形的即显性人身伤害,也逐渐出现了很多无形即隐性“精神伤害”,还有,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网络对于儿童的多重伤害也正日益增加。因而,我们认为对于儿童安全的界定应该是: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免受人身和精神上的侵害,并得到特殊保护。这样理解既能体现儿童安全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也具有了内在的逻辑合理性。

由于对儿童安全问题的视角不同,我们还可将儿童安全范围做一个界定。从空间范围看,儿童安全主要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三个主要领域;从时间范围看,儿童安全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期间、家庭生活期间和社会生活期间;从对儿童安全影响因素来源看,主要涉及网络影响和现实影响等。当然,所有这些儿童安全范围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之便利,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大多是以上多种领域影响的综合结果。

二、当前我国儿童安全的现状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儿童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这同我国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儿童工作是分不开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传统影响,我们的儿童安全状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根据对有关调查数据(注:劳凯声、孙云晓主编:《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的梳理,我国儿童安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因意外伤害造成儿童死亡占我国儿童死亡总量约1/4 统计表明,我国儿童伤害最大因素依次是:交通事故、中毒、跌伤、烧伤、溺水、动物咬伤和其他意外损伤。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即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伤害。目前每年约有16万0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已经超过4种常见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死亡的总和,不仅导致儿童伤亡、残疾,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儿童身心健康、正常发育和学习。

(二)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居校园伤害之首 2002年一项全国10个城市12岁至15岁(S=5846)学生调查显示,在游戏和运动时受伤的比例最高,“经常”和“偶尔”的选择率为53.6%;其次是“由于学校楼梯或其他通道拥挤所导致的事故”,“经常”和“偶尔”的选择率为13.1%;“上实验课时受伤”的人数比例是6.0%,其中“因受伤而住过医院”的人数比例为5.5%。调查还发现,有41.3%的人选择“上学、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从来没有专门维持交通秩序的人员”。这说明一些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存在严重漏洞,这无疑增加了儿童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目前,在我国存在安全事故及其隐患的学校比率较高,而且,游戏和运动中的儿童最容易受到伤害,这个时间段特别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三)放学之后、自由活动是儿童最易发生伤害事件的时间 在对教师、父母调查儿童“在学校中最容易发生伤害的环节”时,教师认为最容易发生伤害的环节依次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放学以后、体育课上,选择率分别为:47.0%、38.9%、8.8%;父母认为最容易发生伤害的环节依次是:放学以后、学生自由活动时间、体育课和实验课,选择率分别为:41.3%、40.3%、12.9%、1.5%。统计发现,容易发生伤害事件的时间均是儿童活动较多的时间段,而恰恰在这一时间段,基本没有成人在场。

门卫制度方面的漏洞已经成为公认的校园安全隐患,应引起学校管理者注意。同时,儿童校园伤害问题已经成为教师和父母“最不能放心”的事情。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是无成人在场时,儿童活动较多的场合,因此急需对儿童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

(四)家庭暴力是儿童遇到最多的暴力伤害 暴力伤害通常对儿童身体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严重的。重者可造成残疾或死亡,轻者造成身体损害。近年来,儿童所受到的暴力伤害有增加趋势,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大伤害源。调查发现,家庭暴力是儿童遇到最多的暴力伤害,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经常采取打或骂方式。调查显示,60.9%的孩子在家中挨过打,84%的孩子在家里挨过骂。同时,儿童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时候,具有强烈反抗愿望,甚至想采取极端的自毁手段来报复施暴者。

儿童对暴力伤害的恐惧比其他伤害要严重。例如他们对“害怕受到别人威胁、打骂”的选择比例高达41.2%。调查显示,西部城市和中小城市中,对“害怕受到别人威胁、打骂”选择比例要高出大城市约15%。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打学生现象仍有存在,有15.4%被访学生报告曾被教师打过。此外,高年级同学的暴力也是儿童遇到较多的一种暴力伤害,有38.6%的学生有过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经历。我国儿童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地存在着被打的现象,父母打孩子的现象更为严重。虽然打孩子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的行为,而体罚学生也是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所明确禁止的行为,但在现实中,这一现象却较普遍地存在。这一事实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有关儿童权利、成长等观念的进一步反思。

(五)我国儿童的隐性伤害多发生于家庭 儿童对在上学期间睡眠状况进行自我报告的结果显示,在全国10个城市抽取的5846位学生中,10.4%儿童在12岁以下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13岁、14岁、15岁儿童中,分别有22.1%、33.1%、44.6%的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个小时,这些年龄段的儿童绝大多数为初中学生。数据表明,儿童睡眠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相当部分孩子睡眠不足,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关注。

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还包括饮食状况。调查发现,接近8%的儿童午餐没有规律,或用零食、方便面代替,或在快餐店或用盒饭解决。比较而言,小学生的午餐状况好于初中学生;初中阶段午餐无规律者的比例逐渐上升。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对食品中的人工添加成分的有害性缺乏认识。这些都会给儿童带来隐性身体伤害。

隐性精神伤害则多发生在家庭中。8.6%的孩子说“父母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中”;47.4%孩子说父母偶尔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家中;11.7%的孩子曾经遇到过“父母只顾自己,不关心我”的情况。此外,还有9.1%的孩子把父母不关心自己列为最害怕的事件。近20%的儿童在遭遇伤害或受委屈时不告诉任何人或找不到人诉说。而把父母吵架、打架列为“自己最害怕的事件”孩子的比例高达35.7%;45%的孩子遇到过父母吵架或打架的情况。

(六)社会及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欠缺 与高发安全事故及其隐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对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却很差,由于自身行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比例很高。其中骑车带人、骑车逆行、在马路上玩耍、翻越隔离栏杆等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46.6%、24.6%、21.9%、19.8%。在遇到紧急事情时,儿童闯红灯过马路现象就会更加严重。

在儿童生活环境中,例如“公路正在修建,无安全提示”、“下水道窨井没有盖子或盖子没盖好”、“建筑施工现场无安全隔离设施”等安全隐患比例均较高。这表明社会诸多部门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还没有树立应有的防范意识。儿童好动的天性与社会环境中充满安全事故隐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教师和父母们担心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和放学之后活动时间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七)城市儿童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乡镇 城市儿童在生活环境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机会要明显高于县镇和乡村。分析城市儿童多发的安全事故类型可以发现,它们多与儿童的活动空间、家庭中的现代设施等因素有关。城市儿童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高于乡镇儿童,城市儿童因受伤而住过院的人数比乡镇要高出两个百分点,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当然,这种情况也与城市在医疗方面便利有关。同时,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相对乡镇儿童来说过于狭小,城市中有关儿童安全防范措施明显不足。

另外,现代城市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儿童安全事故隐患,增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例如,各种新交通工具的使用、电器、煤气、游戏娱乐设施、城市建筑工地等都是儿童人身安全危险源。现代城市在建筑设计时,并没有对儿童的活动及其安全予以充分的注意,致使城市儿童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八)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亟待加强 食品安全尤其是儿童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所关注。最近,在我国发生的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案、浙江省“雀巢”奶粉案、麦当劳的“苏丹红”一号案和郑州光明奶业案等都涉及儿童安全问题,并向我国儿童食品安全现状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现有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漏洞(注:徐澜波:“食品安全事件拷问食品安全法律机制”,《社会观察》2005年第8期。),如《食品安全法》内容不全面、儿童食品检查以时段性抽查为主、缺乏儿童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生产商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九)网络新媒体对儿童的心理伤害不容忽视 儿童在接触网络时,多数情况是进行交友、聊天和影视娱乐,有些人被算卦等带有迷信色彩的网站所吸引,还有少数人接触所谓“成人保健”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实际上对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儿童理解水平。调查显示,有22.5%的儿童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有12.4%的儿童在网友提议见面时会去见面。儿童是否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是否选择与网友见面,与其学业成绩和其父母的学历有显著相关。学业成绩越低,父母学历越低的儿童,越愿意与网友保持经常联系,并且更愿意与网友见面。同时,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可能与网友见面,男生较女生更多地选择与网友见面,城市儿童较乡镇儿童更多选择与网友见面。调查显示,网上聊天中的不健康内容比例相当高。

考察父母对子女使用电脑时间的控制情况时,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父母意识到了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管孩子是否用电脑学习,他们都会嘱咐孩子注意休息,不要连续使用太长时间。另一方面,仍有47%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电脑不加限制,或在孩子用电脑学习时不加限制;11.6%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电脑根本“没有限制”;18.7%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把电脑“用于学习则不加限制”;16.6%的父母只是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给儿童造成的身体伤害,如视力下降、肌肉劳损等。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关注,也是导致儿童身体伤害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三、我国儿童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一)传统社会对“儿童安全”观理解不全面性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儿童安全观念在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从实践来看,整个社会对儿童安全持狭义和客体性的理解。所谓狭义是指认为儿童安全主要是人身即生理上的完整性,忽视了儿童精神即主要在心理方面的健康。在这种观念支持下,社会群体更多只关注儿童的存在,关注儿童最基本的需要,忽视了对儿童安全整体把握。所谓客体性的理解是指由于儿童在诸多方面和成人的差异,我们在理解儿童安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他们视为成人行为和观念的受体。这种观念容易越俎代庖,导致从一个成年人角度出发去看待儿童安全需要,忽视他们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主体的最自然的需要。

从理论上看,儿童安全观念片面性体现在儿童安全有关的学科研究上。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法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是强调打击犯罪而忽视权利保护。这种以犯罪和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针对儿童的保护,在方向上显然是有误的。我们应该多考虑通过怎样的法律手段去保护他们的权利,如何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当下,很多人缺少法律观念和基本的法律知识,这种社会背景容易导致弱小的儿童特别是在校学生成为缺乏制约的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二)独生子女教育的误区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独生子女大量涌现。虽然对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认识上存在争议(注:蔡扬眉:“近五年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7期;),但不可否认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容易出现问题。如独生子女的“三高”(过高保护、过高期待、过高溺爱)现象明显存在并易于导致他们产生不易接受挫折、孤独感强、缺乏独立性等心理特征,具体为:其一,他们的价值观、认知的统一性受到挑战,与长辈之间文化差异大,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生活,自我内心冲突,容易造成心理缺陷。其二,隔代抚养的利与弊。由祖辈照料的独生子女群体非常普遍,如何克服隔代抚养的不足也是确保儿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三,“压力后置”的潜在忧虑。独生子女看上去“压力”小了,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后置”现象,压力事件被推迟到下一个家庭历程中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注:陈建强、包蕾萍:“‘独生父母现象’及其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海社会报告书(200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三)对生命与权利教育的忽视(注:杨雄:“第五代人: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在当前学校中,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问题,对学生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甚至好分数可以掩盖学生其他问题。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被忽视。文理科过早分流,造成了理工科教学缺乏人文精神关怀。现实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等外在于教育因素的介入,使教育演化为工具教育,教育过多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感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负责。过分强调智育、强调“快餐文化”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机器,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他们面对的是无情的竞争。快餐的教育方式又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缺少耐挫力和容忍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造成许许多多不应该发生的生命悲剧。

另外,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儿童权利教育的普及工作仍显不足。首先,在现今学校教育中,我们过多关注集体主义、纪律教育和统一教育模式,忽视个体作为生活主体而应享有的多种权利的教育;其次,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更多关注教育的功利性,忽视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和美育等以儿童权利为基本内容的教育;第三,全社会没有确立一个完整的尊重儿童权利的教育氛围。儿童在学校或者家庭中接受到的权利观念和相关的权利意识容易与现实社会中他们接受到的观念相冲突,使他们无所适从。

(四)对网络及其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缺乏准备 高科技和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威胁,网络世界就是一个最明显例证,尤其反映在当代儿童安全问题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04年我国已有网民9000多万,其中19.4%在网吧类经营性场所上网,初步估算,网吧接纳了1000多万网民。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37.3%;其次就是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17.6%;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最近两年间,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增加了15个百分点,而且预期可以上网的人当中青少年又占了17.5%,他们无疑是将来网民的主力军。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76%的学生网民沉迷于聊天,近三成同学选择“搜索信息”、“下载软件”;另有35%的学生选择玩游戏。由于儿童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还不能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如果他们频繁接触网络,就可能对其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儿童阶段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完全自我控制。如果儿童通过网络接触虚拟世界,上网成瘾,脱离现实,会对其日常学习、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使其荒废学业。当前的网络世界的内容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儿童通过网络可能会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甚至引发网络犯罪,对其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问题严重性在于,我们成人对由此可能带来的儿童安全问题仍缺乏必要准备。

四、关于儿童安全若干政策思考

我们认为,儿童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现阶段中国儿童安全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新的儿童安全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曾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儿童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负责任的和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要达到上述这个目标,当前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儿童安全观。不仅要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心理健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绿色”成长环境。同时,要从尊重人权角度出发,切实尊重儿童参与主体性,从他们自身需要出发,全面理解儿童安全需要,为儿童发展与保护儿童安全在观念上创设思想准备。

(二)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注:杨雄:“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面对青少年自杀增多和逐渐低龄化趋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已经尝试开展“生死教育”计划。我国内地许多学者也提出应当在中小学开设“生命课程”。上海市教委在二期课程改革中也加强了就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生命教育对儿童安全重要性在于,通过系统教育,使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这是应对现代文明自身内在危机的一项明智举措,非常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包括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使学生学会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

(三)进一步落实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有效防范儿童伤害事故的根本要求。从目前来看,主要应做的是:(1)从立法角度完善现有的有关儿童安全法规。由于对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性质的认识存在争议(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科研中心《民法典》建议稿;),所以导致对教育部现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存在不同理解,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对儿童伤害事故的保护力度。应尽快对相关法规加以完善和修改;(2)强化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安全的法律意识。儿童安全保护强力保障是法律,但这种保护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家长、教师和儿童自身等多种主体的法律意识,才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儿童安全的法治环境。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通过在政法院校、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法律教育,通过学校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接受教育法律的继续教育等工作,提高他们的儿童安全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司法部门的司法公平,通过各种举措使我国的教育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法律体系进一步的完善,为切实保护儿童安全确立一个良好的法治平台。

(四)强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学校是儿童白天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管理不善或疏忽是导致儿童伤害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管理应充分考虑到儿童年龄、环境等因素差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符合实际、系统、严密和切实可行的校本管理制度。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比如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学校的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按制度要求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和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避免外来因素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体质特殊儿童在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建立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修复或处理损坏器材,防止体育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建立儿童活动前安全教育制度、安全防范值班制度、医疗卫生安全制度、后勤管理物业供应安全制度等,使事故防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其次,学校应建立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的同时,应将儿童伤害事故防范工作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起安全奖惩制度,以增强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使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避免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因责任不清,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人为地造成和扩大伤害事故。

(五)确立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保护儿童安全应强调儿童的参与能力的提高,必须鼓励孩子到群体中去。日本教育家山下俊朗强调要以“儿童教育儿童”,即互教。他认为这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儿童从模仿开始他的学习生活,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尤其是从一些优秀儿童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们之间往往是无所不谈,一旦形成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共同体,最容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长阶段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一生的财富。家长要鼓励孩子出去找伙伴,并且尊重他们的活动圈子。同时,也要欢迎他的伙伴进家门,给他们固定的活动范围。

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广大父母在煞费苦心为孩子补充生理钙质的同时,容易忽略儿童成长所需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钙质”,那就是精神上的钙质。这种钙质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元素。这就是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和自信,就是拥有坚强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勇于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不会被困难所击倒。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良好的儿童在遇到突发事件,涉及人身安全危机面前,会沉着冷静,想方设法保护自己,逃离危险,战胜困难。当代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新型儿童。

(六)改进与完善社会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向社会公共领域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其目的是协调社会公共领域中人们多方面的关系,以保证公共领域的积极、正常的运行与发展。也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自身多方面职能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社会公共政策在保护儿童安全方面应该加以改进:第一,完善保护儿童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宪法规定的儿童权益保护是根本性的,需要具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配套。要进一步明确社会群体对儿童安全事业的具体职责,使《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更具有操作性;第二,强调儿童安全公平性。目前,儿童群体具有复杂性,大量失学儿童、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安全现状更不容乐观,他们比正常儿童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因而,制定一些保护特殊儿童群体的倾向性政策是完全有必要的;第三,努力缩小儿童安全的地区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决定了在儿童安全问题领域也存在差异,合理的社会政策应该努力缩小这种差异,使得儿童安全的保障措施不因经济差异而有过大区别,力争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使社会整体对儿童安全保障实现平等的保护和对待。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12

不少美术老师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很高,而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学习态度逐渐转变,有的学生上课时窃窃私语、神游四方,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绘画工具都不带,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部分美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习惯于高高在上、一厢情愿地进行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厌其烦地灌输自己的技能技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甚至是厌倦,更违背了新课标“重视基础教育课程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理念精神。《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1]美术素养的生成并非一时美术知识灌输、美术技能训练所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自主探究、互动生成、自觉自悟的美术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

稚化思维,是指教师教学时自主能动地回归到与儿童相平行的思绪状态,换位思考,“私人订制”,悉心揣摩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活动,以一致的好奇心、相同的认知兴趣、同等的学习情绪和儿童共同寻求迎难而上的实践路径,达到和儿童认知共振、情感共鸣的一种教学艺术。[2]基于“稚化思维”的美术教学,以儿童自然本真的、喜闻乐见的方式鲜活而灵动地展开。从美术课程角度看,更契合美术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发展规律;从儿童角度看,更合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特征。[3]作为新课改理念的一种生动实践,稚化思维教学如何在具体的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成为一种发展儿童美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站在和立场,构建整体框架

小学美术本质上是“儿童美术”。儿童学习美术有其自身的特定方式,这是由儿童的身心特征决定的。

1.领会编写意图,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注重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着力于拓展儿童的生活视野,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术,通过文本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形成对美术的再认知。有鉴于此,教师需要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发现和了解儿童的真实情况,对部分教学进行稚化前测,其目的是把握儿童的思维过程及认知结构,为稚化思维做充分准备。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学植根于儿童经验,继而呈现、发展儿童经验,这是稚化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以苏少版三年级下“色彩的明度渐变”教学为例,中低年段儿童对于色彩理论知识的储量毕竟有限,如何让他们深入浅出地理解“明度渐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到具体的绘画中来?不妨这样设计:首先,让儿童看一张由白天到夜晚变化的风景画,让他们初步感知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明度变化。其次,让穿着色彩深浅不同衣服的儿童上台来,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色彩的深浅。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初步判断色彩的明度就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最后教师采用直观演示,借助一种颜色在透明水杯中逐渐加白、加黑的方法让儿童感知同一种颜色的明度渐变。显而易见,思维稚化后的教学,可以使学习过程化难为易、删繁就简。

2.理清脉络序列,向美术的本质迈进。如若一味地迷信经验,过度向儿童兴趣妥协,会让教学迷失方向。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它涉及到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关系到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课题。作为美术教师,务必要理清美术的脉络序列,对儿童美育的过程要有整体框架意识。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水墨画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内涵深厚。苏少版美术教材每册都安排了水墨画教学,旨在让儿童从小接触水墨画,学习领略其艺术魅力,培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挚爱情感,传承与发展中国特色。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让儿童感受线条、墨色的艺术美;中高年级的水墨山水,可以巧妙地利用彩砂纸的特性,引导儿童用撕贴方法快速地表现山水作品,从而灵活地规避绘画中需要用笔的技法难点,让儿童感受到山水构图形式多样、着墨远近虚实等特点。

二、立足美术视野,分析教学内容

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美术视野,分析并深化美术教学的内容。

1.选择教学内容。虽然美术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泛,但也有一些内容由于地域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课程资源并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自主扩展教学思路和内容,编写乡土教材或补充教材。如小学中高年段的儿童经常在美术课悄悄地绘制教材中没有的动漫人物,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要嗤之以鼻,也不要横加斥责,教师可以专门开设几节课,给予儿童技法上的指导与点拨,“点”在关键时,“拨”在困惑处,适时、适宜、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也能展示美术老师个人专业的魅力。

2.丰满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收集图片资料丰满教学内容。美术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发展需要借助欣赏大量的图片资料展开,然而课本中的图片不足以满足教学需要。在收集图片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收集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不足以理解作品的内涵,觉得他过于高高在上。教师很有必要多收集一些学生作品,他们会觉得更贴近自己,觉得可以达到这样能力。如苏教版三上“亲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表现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亲昵之情。然而学生都觉得人的造型比较难画,不敢动笔,在老师播放夸奖那些稚拙的却能表现出浓浓感情的学生作品时,学生们瞬间自信满满地画了起来。

三、回到教学场域,把握关键性事件

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种逐步内化的过程,它吸收内化的程度受外部刺激或事件的影响。我们把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称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1.构建稚化范式,营造儿童学习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兴趣是儿童参与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稚化后的思维能够设身处地的感知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学生学习营造最佳场域。首先表现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情境,让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通过巧设疑问、引起兴趣;适时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表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在课堂上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师的心态要保持年轻的状态,言谈必须幽默,尤其是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切不可“老气横秋”。我们的语言应当活泼、形象、传神,富有启发性;借助姿态、表情和手势,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着装得体,精神抖擞,充满朝气,宽容豁达……时刻彰显美术教师的别样魅力。

2.锁定稚化原点,促成儿童思维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最佳的期限,教育工作者要识别出儿童某一技能的学习最佳期限,在儿童开始形成的时侯,让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而不能错过儿童的最佳学习期限。笔者认为这个最佳期限就是“稚化原点”,在师生尽情互动中,教师要换位思考,充分考量儿童的既有水平,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降格到与他们类似的水准,契合学生的心理,用跟每个个体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与探究实践来实现双方和谐共生的一种教学思维。例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风”一课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大胆表现风中事物的情形。三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虽然有一定绘画基础,但是想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基于此,在本课教学中除了教学生表现风中人物的动态表现,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思维,如把不同的风想象出不同的形象,大风是一位发脾气的爷爷,春风是微笑的女孩……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说一说风中有趣的事情,提醒他们可以表现在绘画中。学生绘画兴趣盎然,在交上来的作业中,表现内容异彩纷呈:有把风画成云朵形象的肌肉男站在云层上使劲吹风;有画面中大风把人假发吹掉的,小朋友冰淇淋被风吹掉哭着喊妈妈;有龙卷风中人抱着大树被卷上天的,人拿着伞被吹到天上还哈哈大笑的。

3.挖掘稚化内涵,浸润儿童人文情感。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自由、美丽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之中。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蕴含着可观的人文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当中的意蕴,能站在儿童的视野把高大上的人文精神,有效地融入人文素质的培育中,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陶冶儿童的人文情怀,不断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如教学苏少版四上《对比的艺术》一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国家、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品,总结出艺术表现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对比的形式运用于不同的表现材料,如水墨材料、瓦楞纸、剪纸、画盘子、画纸袋等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美术启蒙阶段的教者,不能把书本知识奉为圭臬,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推进思维合理稚化,让学生在勤学、乐学中亲历知识的建构,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4]龚彦琴,李t.刍议稚化思维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通讯,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