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

时间:2022-10-10 08:38:34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范文1

[关键词]重庆建筑;重庆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近代建筑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110年就是中国近代的时间,近代教育建筑则是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一个载体。重庆它不同于其它沿海城市,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建设,如开辟新市区、整治道路交通等,重庆的近代教育建筑样式多样且建筑水平高超,其探究价值可想而知。

1.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

1.1开埠前(1840年――1891年)

开埠前,重庆的教育建筑主要以学宫、私塾、书院、义学等传统教育机构为主。学宫建筑一直沿用管式建筑的风格体系,主要地处城区市;开埠前的书院兼备古代私学的传统特色和佛教寺庙建筑的长处,既有学府的精髓又带有民居的味道,以传统的中轴对称作为布局形式;私塾则主要是没有高中的进士开设的,分为专馆和散馆两类,多维民居、寺庙等普通建筑,至于义学主要面向贫困家庭,所以其规模不大且其教学场所多为民居,因而义学的建筑没有具体特征且分布也没有规律。

1.2开埠到辛亥革命前(1891年――1911年)

充开埠到辛亥革命爆发前的这一时期,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开始呈现西方化趋势,在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新式学堂的创办更是被大力提倡。在此期间,重庆的教育建筑建设没有统一规定,学校的建设问题主要靠旧公房改造、政府拨款、私人捐款、社会团体捐款等方式解决。教会学校的建筑则是由教会出资建造的,它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帮助传播了西方文化,融合了中西方近代建筑的特色。而新式学堂则融合了传统建筑、近代中西方建筑的特色。

1.3辛亥革命后(1911年――1929年)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全国各地重视师范教育,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私立学校一时兴起,而校舍则沿用教会的建筑风格,整体轮廓十分复杂,多采用砖木混合的结构。

1.4建市后(1929年――1937年)

重庆商埠改为重庆市是重庆建市的标志,重庆市开始加强对市区学校的管理,将私塾改为代用小学,同时也有很多大专学校兴办起来,学校建筑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宿舍、职工宿舍以及运动场,这些建筑使用的都是青砖青瓦,檐下使用独具重庆民居建筑特色的撑竿。这一时期的教育建筑风格各异,精美的建筑作品层出不穷,正处于近代教育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

1.5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

抗战时期,以上海、南京为主体的诸多沿海城市的各大学校和研究所开始大规模地向以重庆为主的内地迁移,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成了教育中心,其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不论是高等教育院校还是中等教育建筑都受到了战乱不同程度的冲击。

1.6战后(1945年――1949年)

由于战后国民政府的腐败。重庆的经济状况日益糟糕,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重庆教育陷入严重困境,教育建筑自然无从谈起。

2.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主要风格形式

2.1本土风格

在古代,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有别于平原地区,其建筑往往都顺应了自身的地形和气候并且材料也有所创新,重庆当时并不富裕,所以建筑大多朴实无华,有的建筑甚至大量使用竹木进行捆绑,这些建筑至今仍对现代建筑起着很大作用。另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中原文化难以传播到重庆,但是多次大规模的移民给重庆带来了外来文化并促使了重庆本土建筑的多样化发展。如今尚存的建筑样式有吊脚楼、天井式民居、扒崖建筑等。

2.2中西合璧风格

这种近代教育建筑风格并没有特定的范围局限,重庆近代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传统建筑的影响和冲击,也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求变求学。总之,这种风格的教育建筑在重庆近代教育建筑中占据主流地位。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近代教育建筑不论从形式还是风格上都在与时俱进,由传统建筑走向了结合西方建筑再创造的道路,展现了其逐步现代化的过程。而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研究价值,对重庆近代教育建筑进行初步探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重庆和它的文化教育,并指导现代教育建筑不断改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振.论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研究的多维因子--以近代重庆城市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凤琦.城市化与城市文脉的延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近代建筑范文2

关键词: 建筑 风格 欧洲 现代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成熟及扩展。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的《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本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异,多而流行。”下面针对近现代几个著名的建筑谈谈自己感想。

首先是英国的水晶宫,这是英国为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展览馆,由于工业展览馆这种建筑类型以前从未有过,所以,英国特地在1850年举行了这一建筑的国际设计竞赛,以便寻找一个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案。结果,欧洲各国建筑是送取了245个设计方案,结果无一被采纳。原因是这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而且需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以供展览工业产品之用,同时,又因展览会的会址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公园内不可能永远保留这个建筑,要求这一建筑在展览会结束后能方便地拆迁。对于这一建筑的这些功能要求,当时的建筑师们束手无策。正当展览会准备者为此万分焦急的时候,英国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园艺温室园艺师帕克斯顿(1801~~1865)提出了仿照建造园艺温室的办法,用铁和玻璃做构件,利用预制装配的方法建造展览馆的设计方案。他的这一方案很快被采纳了。只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有巨大室内空间、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馆。它的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长度为564米(合1851英尺,表示这一建筑建于1851年),高三层。整个建筑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与屋面均为玻璃,通体透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当时人称“水晶宫”。展览会结束后,它被拆迁到伦敦市郊的赛登汉。1936年不幸毁于火灾。

从现在来看,“水晶宫”只是一座功能比较简单的非永久性建筑,但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一方面表现出金属与玻璃在建筑上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则表明建筑预制件和装配化在建筑工程中的优越性。所以伦敦水晶宫成了欧洲近代建筑中的划时代的建筑。

埃菲尔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建筑。它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了庆祝17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永久性建筑。当时参加这一建筑设计竞赛的方案有700多个,评委最后评定只有法国著名金属建筑专家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设计的铁塔完全符合要求。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

铁塔占地12.5公顷,塔原高300米,1959年在塔顶,增设巨型天线后,高度增至320.7米。除了4座塔墩是石砌的外,塔身全为钢铁结构,重达7000多吨。整个铁塔的大小钢铁构件共有18038件,全靠250万只铆钉铆成一体。由于设计周密(全靠设计图纸有5300张之多),部件加工精细,组装时每个铆孔与铆钉都准确就位,未用一锉一锤。铁塔底部有4条向外撑开的塔腿,在地面上形成每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别由石砌墩座支起,地下有混凝土基础。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形成优美的轮廓线。在距地面57、115、276米处分别设置平台。自底部到塔顶的步梯共有1710踏步。建塔时安装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升降机,后改为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人们若想登塔眺望,或沿盘旋的1710级楼梯一步步攀登,或乘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升上塔的各层平台。步入平台,整个巴黎尽收眼底。天气睛朗时,从第三层平台上可以远眺80公里以外的自然风光。

埃菲尔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构件将大大增高建筑的高度。但是,这一工程一开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贵族和文艺界显赫人物,联名写信给政府反对建造铁塔。有些报纸也跟着推波助澜,群起鼓噪,说铁塔破坏了巴黎的美,损害巴黎的盛名等。在信上签名的有著名音乐家古诺、小说家莫泊桑、小仲马等。更有甚者,一位退休军官居然想法院提出控告,质问:“铁塔要是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一位支持埃菲尔的记者嘲讽的回答:“先把你压在下面!面对这种情况,埃菲尔毫不动摇,他愿意承担一切风险去完成这前人没有做过的但他对此充满信心的伟大事业。事实证明埃菲尔的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为此,当时的法国政府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铁塔,并在塔下建立了他的半身铜像。令人深思的是,直到铁塔建成之后,依归有人反对这一新事物。如著名法国诗人保罗·马里·魏尔伦认为,这座铁塔根本”不屑一顾“,他恼怒地告诉人们说:”宁可每天绕一个大弯儿,也要避开这不伦不类的、丑陋可怕的魔王,因为开它一眼,整夜会不得安眠,尽做噩梦。“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他对这座铁塔感到毛骨悚然,犹如芒刺在背。他说:”这一大堆丑陋不堪的骸骨,真是令人深思恍惚,惶恐不安,我被迫逃出巴黎,远循异国了!“由此可见,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了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传送事业的迅速发展,埃菲尔铁塔多了一个功能,在塔顶上安装了强功率的天线。50年代中期,塔顶又增设了一根20多米高的巨型天线;第三层上面还有一个完整的气象台,一盏辅助导航、旋转式的导航灯。建于100多年前的埃菲尔铁塔还在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包豪斯是德语Banbans的音译,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最初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成立于1919年。是由现代著名建筑师、现代设计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任魏玛实用美术学校校长时,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而成的。这一学校专门培养建筑设计和工业日用品设计的人材,由格罗皮乌斯任校长。1925年,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学校迁至德绍,改名为“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包豪斯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包豪斯的教育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使学生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学生如何着手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包豪斯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注重设计研究和开发。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便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都达到包豪斯主张的“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在建筑方面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著名的德绍包豪斯校舍。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地位。

还有就是流水别墅,它是美国现代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代建筑范文3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新晨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近代建筑范文4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t inherited the one h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the impact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orms, but at that time under th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wo architectural styles were not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particular kind of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rm only gives some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side of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of the fea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近代建筑范文5

【关键词】广东 岭南建筑 近代化

近代岭南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整体保持一致,根据建筑近代化体系的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西方建筑的传入、岭南建筑的西化、西式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发展停滞期。

第一阶段:16世纪中叶到1860年,西方建筑的传入

岭南建筑的近代化从16世纪就已经开始,而中国其他地区则基本从鸦片战争后开始。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取得澳门的居住权,随后进行的建筑活动使澳门成为岭南地区最早传入正统西方建筑的地区。1685年,清朝开放海禁,广州成为第二个西方建筑的集中区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三行商馆区,这些“中构番楼”建筑采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材料和技术,是由外国商人主导而岭南传统建筑工匠参与的西方改良建筑。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大量的西方建筑从业人员开始对香港进行殖民地建设,香港成为第三个西方建筑的集中区域。这一历史阶段的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处于相对隔绝的发展状态,岭南建筑的西化趋势并未形成,大部分岭南社会民众对西方建筑持漠视的态度。

第二阶段:1861年到1911年,岭南建筑的西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九龙岛南部割让给英国,广州沙面成为英法的租界,汕头新增为通商口岸。香港较早形成建筑商业设计的市场条件,西方建筑师的活动较为活跃,成为岭南地区的建筑师输出地。传统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经过几次火灾后已经消亡,1862年广州沙面租界开始了西方职业建筑师主导的建筑活动,兴建了大批较为正统的西方建筑。西方建筑开始以强势的姿态进入岭南地区,岭南社会民众对西方建筑开始从漠视向被迫接受转变,侨乡建筑也逐步出现西化现象。

1861年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 1878年张之洞将博学馆改成广东水陆师学堂,设营造专业,首启近代岭南土木工学教育,推动了岭南建筑工程技术向西方学习。1901年清朝实行的“新政”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教育建筑、社会服务建筑和生产建筑等新建筑种类开始大规模出现,例如岭南学堂的马丁堂、大清邮局、广东士敏土厂等。这些建筑绝大部分由西方职业建筑师设计,并采用西方建筑形式和技术,钢铁、水泥等新建筑材料得到了应用。

这一历史阶段的广州西关大屋极具岭南特色,是传统民间住宅城市化的重要代表形式,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处于整体对立而局部融合的发展状态,岭南建筑西化的趋势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岭南第一代土木工程师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独立出来,到了1911年,岭南地区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体系。

第三阶段:1912年至1937年,西式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的初步建立

1911年末,广州军政府成立工务部负责市政规划,进行了拆城墙开马路的城市建筑近代化改造。通过强制私有地留设骑楼等行政行为,20世纪20—30年代的广州商业区形成以西式骑楼为主要特征的街市风貌,并进一步辐射到广东全省以及广西、福建等地,各地的骑楼建筑略有差异而不断有所变化。伴随着社会对各类型建筑需求的井喷,大量的商业建筑、公共建筑、西式住宅兴建起来。民国初期的城市公共建筑基本还是由西方建筑师设计,例如海关大楼、广州市中央消防总局、万国宝通银行以及执信中学等。2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广州东山的“花园式洋房”成为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新亮点,而开平、潮汕等侨乡建筑的发展丰富了岭南民间建筑文化,体现了建筑工匠的灵活和开放。

在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做出了重要贡献。1914年,墨菲来到中国后,首先对中国古典建筑进行了考察,并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等进行一系列建筑设计之后,成为“中国古典复兴”的旗手,引导了国人对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次思考。1921年,墨菲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中国古典复兴”风格的政府建筑——广州市政中枢的设计,使“固有形式”这一建筑学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官方文件中,并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建筑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一是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二是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竞赛,这两个建筑最终均由吕彦直设计。此后,中国“固有形式”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岭南地区第一批本土职业建筑师也登上历史的舞台,并很快成为近代建筑设计的主力军,代表人物有林克明、杨锡宗、陈荣枝等,他们承担起复兴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和系统学习西方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在探索新建筑民族化之路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广州市府合署、平民宫、粤秀山仲元图书馆、中华书局、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等。

民国初期,广东省会警察厅负责建筑事务,参照香港的建筑规则制定并实施了“建筑申告”制度。1918年,广州市市政公所初步确立城市内建筑报建规则。1924年,广州市工务局颁布《广州市新订取缔建筑章程》,第一次将绘图人和承建人并列提出,以制度形式将设计师概念介入到建筑体系之中。1930年,广州颁行《广州市建筑工程师登记章程》,明确了“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在专业及称呼上的不同,却统一以“建筑工程师”实施登记。这一历史阶段的建筑活动在近代社会最为活跃,岭南建筑形成了西化的近代整体面貌,其中,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探索和新装饰主义摩登建筑的引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并初步建立了西式的近代岭南建筑体系。

第四阶段:1938年至1945年,发展停滞期

从1937年8月31日开始,日军对广州狂轰滥炸14个月;1938年10月广州沦陷;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战争期间,岭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近代建筑活动基本消失。大部分建筑师为躲避战火而移居他乡,建筑专业人员大量流失,到1945年,广州市内的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极少。作为近代岭南建筑教育的重要基地,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从广州迁往粤北山区,战争打断了岭南建筑近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广东地区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起步早,西方建筑自16世纪开始传入;二是时间跨度长,近代岭南建筑的西化是渐进的发展过程;三是初步建立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岭南传统建筑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曾昭奋.莫伯治与岭南佳构[J].建筑学报,1993,(09).

近代建筑范文6

一、目标任务

全面摸清我县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底数,分类登记、造册、上报,力争多个建筑评为省优秀近现代建筑。

二、普查、评定范围

此次普查评定优秀近现代建筑范围为:全县行政区划内,1840年至1960年期间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相联系,能够反映我县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除外)。具体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生活、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等。

三、参考标准

1.纪念类。主要指与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代表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包括:革命旧址,重要的纪念碑与纪念亭、名人故居、名人墓葬、烈士陵园等。

2.代表作品类。包括著名近现代建筑师的主要代表作品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建筑物、构建物等。

3.特色建筑类。包括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工程技术或施工工艺等具有近现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特色,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反映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

4.其他类。在我县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其他具有近现代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包括宗教建筑、商业老字号等。

四、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年7月初至年8月中旬)。开展技术培训,进行全面普查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年8月下旬至年9月上旬)。以乡镇(场、所)为单位,开展全面实地普查。

第三阶段(9月上旬至9月下旬)。对我县普查工作进行重点复查和成果汇总,提出初步名单,并逐级上报县政府、市政府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强普查和评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和评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市县开展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和评定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并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推进、考核考评等日常工作,实行集中办公,落实固定场所和一定办公经费。办公室主任由蔡明华担任,副主任由曹四院、章文杰担任。工作人员从县政府办、住建局、文化局等有关部门抽调。各乡镇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县城乡建设规划局、县文化局、要成立专门普查工作队,确定专人负责,聘请有关技术人员,组织开展普查、评定工作。

近代建筑范文7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近代建筑范文8

作者简介:周立(196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作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才不过80年。

关键词: 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匮乏;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Schools

ZHOU Li

所谓风格流派是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以不同的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为核心。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成艺术流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与艺术思潮、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20世纪中叶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而到了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有着风格上的演变却缺乏流派的衍生,虽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按照绘画流派的划分方法把我国现代建筑艺术整理归纳为“京派”、“海派”、和“岭南派”(广派),然而我个人认为事实上除“岭南派”外,首先“京派”的本质是复古,而“海派”的核心标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其称之为一种建筑文化现象是可以的,而成为流派则有些勉强。其次“京派”和“海派”也缺乏必要的领军和代表性人物。而“岭南派”的地域性特征太过强烈且相应理论体系的滞后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流派缺乏的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中去探究。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近现代建筑时期是传统建筑向现代化建筑过渡的时期,特别是建筑生产方式与建筑设计思潮的转变尤为明显。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复古思潮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的共存,这和当代建筑多元化思潮的的现象是多么的相似。过去提倡的新民族形式与今天主张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和新乡土建筑风格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联系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建筑师的一种创新,是在探索着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是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冲突、交织、融合中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是由西方建筑艺术演变而来的,其发展从历史时期上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1911的晚清时期建筑风格。可以说以外来文化为主体;随着欧洲列强的入侵,封建意识的落后面,工业化的滞后,晚清政府的政策和军阀割据混战,国力日趋衰弱。在外来文化面前,古老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整体上变成了弱势文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杂乱,早期是西方殖民地式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而后又逐步传来了古典式、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欧洲村落式和平房式等。

二、1912-1937民国多元化建筑艺术发展期。这个时期是建筑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本土建筑师到西方求学,学成后归国把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部分引入中国的时期,在此之前建筑者只是工匠,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

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朔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像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

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我国历代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家族传授的途径。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很难出得了大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因为他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的灵感。即使获得这种灵感,他也很难拿出推陈出新的勇气,因为师傅一般不让他越雷池半步,更不愿看到他超越自己。

这种传授方式还决定着传授内容的片面与有限: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直接与建筑有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我国的老百姓,哪怕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老百姓,恐怕没有几个说得出两个以上的我国古代建筑师或工匠的名字。不难想像,这种教育制度决定了我国建筑学的命运。它使我国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局面,形成所谓“两千年一贯制”的“超稳定结构”(建筑师陈志华语)。而这个“超稳定结构”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打破了。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学成归国的本土建筑师对于民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时期的中西建筑文化趋于交融,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

1、西方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真正的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在我国的流行主要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国建筑师在华大两展开设计活动,直接输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留学归来的近代建筑师主动引进了西方建筑形式与设计方法的缘故。这类例子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更为明显。如:上海前汇丰银行建于1921-1923年;江海关大厦,建于1930年;1924-1930年建造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内的中心建筑群等。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30年代初,一部分在华开业的外国建筑师和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师,他们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满于在建筑上进行繁杂的复古装饰,也开始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做过不少现代建筑的尝试。尤其以上海为突出。如1931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1932年建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1935年建的南京大华大戏院等。

3、近代复古主义民族宫殿式建筑;“五四”运动后全国激起爱国主义热潮,加上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全国上下都开始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因而,从20年代开始,许多办公楼和纪念建筑都要求建造传统的民族形式,以至于在二三十年代的我国近代建筑师中形成一股流行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四五十年代以后。这是一种利用新技术和材料仿造传统宫殿式的建筑而不拘于传统旧制建筑形式。如1919年建的南京金陵大学北大楼;1926-1929年建的南京中山陵;1931年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等。

4、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30年代中期,我国近代建筑师中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探索而希望兼顾新的建筑功能需要与现代技术特点,又能带有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新民族形式主义建筑,这种尝试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也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类建筑以南京为主,如1933年建的南京前外交部大楼;1935年建的南京国立美术馆;1933年建的南京中央医院主楼等。

三、1938-1949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建造活动几乎停止,而在建筑思想和建筑教育方面普遍流向现代建筑思潮,盲目追求美国建筑方式。如1946-1947建的南京AB大楼等。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中国建筑艺术进入当展阶段,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建筑事业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40多年的发展中,在总的不断取得成就的上升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一方面是因于建筑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在探索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由于一度存在过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对创作的干扰。关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目前还正在总结和研究之中,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方法以复古主义为主导;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中,是对复古主义的一种不完全恰当的纠正,可称之为简约化时期;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即所谓“”和它的影响时期,建筑艺术创作被错误地引上了一条“政治化”的道路,可称之为动荡时期;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为契机,建筑艺术创作才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可称之为开放的多元化建筑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宫殿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但“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业操作方式建造的宫殿、庙宇等样式硬加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肯定是一条岐途。复古主义曾经盛行的外部条件则是当时倡导的学习苏联的运动,当时的苏联建筑正是走在复古主义的道路上。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北京西颐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有如宫殿的大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斗拱,所有钢筋混凝土梁和柱都模仿木结构构件,其上满绘彩画,门窗也是古代木门窗的式样。

由于复古主义建筑的昂贵造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之特别不合时宜,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多半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必然导致了简约化的出现。简约化的关键词是节约,显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过于片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似乎节约造价成了一切,建筑师的工作就像是在制造一件普通工业产品一样,放弃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追求。

但在这段时期,因着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以北京为中心,也一度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其代表性作品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它们的处理方式多半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了琉璃,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但这几个作品只能算作是特例,而且基本上仍是折衷主义手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仍是比较平庸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和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庸俗政治论毫无群众基础,随着“”的结束,也迅速被抛弃。然而在动荡时期的后期在南方出现了一批与对外活动有关的建筑,它们打破常规,以轻快空透的自然形象给人以崭新的面貌,为全国其他城市作出了启示。如1975年广州白云宾馆的建成预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改革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价值的全面思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推动了建筑理论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论的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丰富多彩。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地域主义、本土多元现代主义、新环境主义几种。

1、新传统主义也称古风主义;这是一种传统形式的现代表现,有一部分建筑形式根据特定条件的需要,选择了把传统形式创新,应用在新的建筑上。对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侧重于借鉴其神态意趣的一种创作,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武汉黄鹤楼、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等。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本身也不是被毁古建筑的重建,多因处在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的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的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2、新古典主义;也可称之为现代古典主义,是通过对中、西古典建筑形式法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以隐喻建筑创作对象的内涵,使建筑作品取得非常稳重、均衡的艺术效果。其比例、构图、细部以及布局十分严谨。代表性的例子有甲午战争纪念馆、清华图书馆等。

3、新地域主义;这是当今世界建筑界创作领域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建筑师都在极力探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以使现代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具有浓厚的闽北民居风味的福建武夷山庄宾馆、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黄山云谷山庄宾馆、呈现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甘肃敦煌航站楼,上海金茂大厦等。

4、现代多元主义;这种倾向是热衷于追逐时代潮流,对于西方当代流行建筑思潮引进我国起到积极作用,几乎囊括了当今西方的各种流派,如心现代派、后现代派、光技派、结构主义、高技派等各类风格形式在中国均有体现,只不过相对没那么典型。当然,现在也出现了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怪的趋势,这是要值得警惕,引以为戒的。

5、新环境主义;也称生态主义,这是近几年建筑建筑发展的新思潮。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营造绿色生态建筑、生态环境等新的课题也摆在了建筑师的面前。

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建筑从几千年的一贯制的体制被突然打破到现在只有短短的80年,和西方几千年来的完善的建筑教育和美学理论系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教育及理论体系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美学体系,建筑师是作为地位低下的工匠而存在的,建筑是以技的方式传承。建筑的发展只是以统治者和朝代的变更而产生制式上细微的变化,传统的封建体制约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而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从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成归来,首次将建筑是艺术的概念引入中国,这就为中国产生建筑艺术风格流派提供了可能,然而第一代建筑师所受到的教育毕竟是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主的建筑理论体系,他们在中国建立的建筑教育体系亦是以巴黎美院为主的“鲍扎”体系,而这种照搬过来的建筑教育体系,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域等背景文化的差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和技法,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期(民国的10年和改革开放后的38年)加起来不超过40年,西方建筑思潮爆炸性的涌入,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本土建筑师矛盾而迷惘,很难静下心来去探究,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史实的挖掘整理上,缺乏横向的深层次研究,这也是本土建筑师模仿、借鉴能力超强,创新理论能力不足的原因。

3、大众建筑艺术基础意识薄弱,建筑师曲高和寡,建筑师有了好的构思和想法或许可以通过建筑表达出来,由于缺乏中国的建筑理论和美学体系支撑,难以以理论阐述。大众土壤的缺乏也使得建筑批评和建筑评论的匮乏。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最终形成了有建筑而无理论、有风格而无流派的尴尬局面。

近代建筑范文9

关键词:唐山;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环渤海地区的早期工业化基地,在洋务运动中相继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和第一件卫生陶瓷。由于吸收了当时国外先进建造经验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这些工厂、仓库、车站等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至今大多保存完好。唐山市的这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拥有丰富的形态类型,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功能的再开发方面拥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将唐山市作为典型样本,探讨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

二、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赋存及分布状态

作为我国早期工业的发展聚集区,河北省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非常丰富,称得上“数量多、门类全、价值高”,涉及煤炭、钢铁、水泥、陶瓷等主要领域,涵盖英、俄、德、日等多国建筑风格。而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整个城市的战略转型,这些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工矿业企业纷纷搬迁改造,甚至破产重组。于是就在唐山市内生成了大量工业建筑遗产,要么拆迁废弃,要么重新开发。从目前来看,唐山市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涵盖了主要的传统产业门类,并根据产业布局的历史而呈现出片区分布格局。比如开滦集团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留下了珍贵的工业遗产。随着煤炭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矿产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老矿井废弃停用。当前,针对这些空间和建筑正在大力推进再开发,将具有典型工业影响的矿山遗迹改造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市东南方向曾经拥有大量近代工业企业,在地震后大多搬迁至中心城区北部的丰润区,代表性企业是现在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的唐山轨道车辆公司,而原址的工业遗产及相关的铁路文化急需发掘整合。始建于1889年的启新水泥厂也早已搬迁重建,原址正被改建为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及启新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陶瓷企业在唐山的聚集地是缸窑路附近,但由于多数企业经济效益较差,整个工业片区需要改造升级。在采煤塌陷区建立的南湖公园内,初步建成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旨在打造陶瓷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展示、工业设计研发“三大中心”,集中展示唐山一百多年的近代工业文明。但在唐山市现有的再开发实践中,由于过于强调工业建筑遗产的公益性,使得改造后的博物馆、创意产业集聚区处于运营困境。

三、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类型定位

面对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资源赋存、分布状态和再生设计需求,必须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以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通过盘活老厂房、旧仓库等存量设施,系统挖掘工业建筑遗产资源,注重延续工业文化根脉,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经济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再开发。具体引入工业旅游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城市休闲娱乐模式等,或者对这些典型模式加以综合利用。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类型定位如表1所示。在煤炭工业领域,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主要载体,选择工业旅游和主题博物馆为再开发方向。开滦矿山公园位于城市中心,但面积不大,分为矿业文化博览区、矿山遗迹及生产流程展示区、安全文化体验区、井下生产工艺探秘区,可以通过真实景观和多个维度来诠释悠长的煤炭工业历史,引发游客对煤炭工业文明与技术的兴趣。在水泥工业领域,主要是以启新水泥厂的原址为基础,建立以工业旅游、主题博物馆、城市休闲娱乐为内容的复合发展模式。启新水泥厂的老厂区范围开阔,交通便利,可以依托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为主景观,以工业遗产为物理空间载体,在经济功能再开发方面多维出击。启新水泥厂项目环境特征鲜明,可以利用场地环境本身的形状、坡度、绿化、设备等物质因素,以及邻近区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等,整合成为城市公共功能区。引进德国麦德龙等领军企业,利用原有工业建筑的空间优势改造为大型仓储式超市。布局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打造成集成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陶瓷工业领域,集中力量建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发挥“集中连片利于聚集、艺术氛围易于灵感迸发”的客观优势,拓展衍生品类型,策划组织一批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陶瓷文化创意项目和经营项目。例如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庆、艺术节、会展、创意集市和创意设计比赛活动等。将工业遗产作为创意元素,开发高新科技和高文化含量的陶瓷产品。使特色主题的工业博览会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工业遗产旅游相融合,从而既能更好地挖掘地域传统工业文化,又能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在机械工业领域,依托唐山市悠久、深厚的铁路渊源,在唐山市东南方向建设铁路机车主题博物馆。将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本地简称“南厂”)、在唐山办学70多年而后搬迁至成都的原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等相关工业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建设特色鲜明的主题博物馆,推动产业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

四、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操作要点

把唐山工业建筑遗产的存量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将废旧建筑改造成新型产业空间,这可以为唐山市的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可以赋予废旧建筑新的生命,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置换提升工业建筑遗产的经济功能,实现城市记忆与现代都市时尚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开发过程中,需要按照先后时序,把握以下具体的操作要点。

1.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政府作用定位。决策过程是直接决策者、利益集团和普通市民三元主体的互动过程。地方政府握有决策的权利,然而其决策是以利益集团或普通市民的支持为基础的。对于唐山市前几年已经发起的工业建筑遗产再开发项目,应该考虑其功能缺失的现状,增配商务办公和优势教育资源,以激发地块的活力。通过改造再生,使其焕发出新活力,并通过建筑自身的良性循环带动整个地块的复兴。在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名录,搭建全景式的工业遗产脉络,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渠道及时普及工业建筑遗产再开发的知识和信息,更新转型动态,使广大公众更加了解实时进展。

2.复建近代工业化的代表性建筑群。由于唐山大地震以及时间、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经典建筑已经不复存在。近年来,很多工业建筑遗产还面临着城市建设的破坏,导致重要遗产元素被拆改或者损毁。因此,非常有必要选址原状复建一批在唐山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在一个集中的功能性园区中,以清末民初的唐山为设计背景,复建开滦洋房子、员司俱乐部、小山大世界、广东会馆等代表性建筑,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

3.工业旅游线路的集成设计。唐山市的各工业遗产空间距离较近,可以在单体个性化开发的基础上,推动整体联系辉映,形成近代工业遗产再开发的大尺度格局。优化设计唐山中心城区的工业建筑遗产旅游线路走向,按照景点位置和城区路网走向,可以先后参观原唐山交通大学原址、唐山机车车辆博物馆(老火车站旧址)、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开滦唐山矿原址)、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启新水泥厂原址)、唐山陶瓷工业博物馆(德盛陶瓷厂原址),串联成一条完整、经典、饱满的工业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孔雪静.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研究———以唐山启新水泥厂改造为例[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2]杨彩云,康嘉,邹艳梅.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研究———以唐山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137-140.

[3]邹艳梅.唐山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J].华章,2011(20):223-224.

[4]殷健,等.经济平衡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沈阳红梅味精厂“抢救式”规划实践[J].工业建筑,2014(9):7-10.

近代建筑范文10

关键词:岭南庭园;地域性表达;东莞;可园;白云山庄旅舍

引言

近现代岭南庭园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同时期的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地域特色在于以建筑作为主要的空间围合要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兼容中西造园手法,使其在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较适应现代功能需求,运用机遇较多,体现出岭南庭园地域性的合理性及优势。

纵观近现代岭南庭园建筑,东莞可园(图1)和白云山庄旅舍(图2)具有一定相似性,皆以居住为主要使用功能,建筑规模相近且采用连房广厦的布局方式。因此,本文选取二者作对比分析,从岭南人文精神、空间模式、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和建造技术四个方面,探讨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1.对于岭南地域性的认识和表达的异同

1.1岭南人文精神

岭南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但岭南地处儒家文化的边缘,亦是沟通中外关系的重要门户,受中原地区正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发展中不断融汇、汲取各种异域文化,形成外向性、兼容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另外,明清时期岭南一带经商普遍,人们受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讲究务实重效。

岭南庭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之一。东莞可园与白云山庄旅舍在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上,亦有别于江南园林的淡雅幽逸和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更多地体现中西兼容和务实重效的特点。

第一,二者的建筑风格均展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性格特征。

可园总体上延续建筑围合庭园空间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但在建筑细部引入了外来的建筑形式和材料。如结合西方制作工艺的蚀花玻璃,在进口玻璃的表面刻绘中国传统题材纹饰,是岭南独有的装饰工艺品。

而山庄旅舍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岭南庭园连房广厦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将现代建筑功能拆解植入到分散独立的建筑体量中,再以敞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庭园体系。

同时,不同于彼时主要为“民族形式”的北方大屋顶建筑,山庄旅舍融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通过平屋顶、轻薄檐口和曲折游廊,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第二,二者均体现了务实的的岭南人文思想。

可园中务实的岭南文化特征体现在建筑规模与布局方面。一方面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庭园与高密度的建筑空间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利用方正错落的布局方式应对不规则用地边界,讲究空间的实用性。

山庄旅舍则将务实世俗的岭南精神融于建筑的使用功能中。客房区通过建筑体量的错落排布与庭园的围合,实现了建筑格局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

然而,东莞可园与山庄旅舍在对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表达上有些许差异。

二者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对西方文化吸收和运用程度的不同。可园建于清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局部接受西方元素,相对传统和保守。而山庄旅舍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采取现代主义手法,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表达出现代与传统兼容、中西合壁的创新特征。

1.2空间模式

不同于北方园林为获得充足日照而形成的松散建筑布局,岭南庭园以建筑作为主要的围合要素,空间布局更为紧凑,园林路径亦不似江南园林曲折迂回,在东莞可园和山庄旅舍的空间模式上亦有相似的表达和理解。

第一,两者从总体布局到庭园布局都体现了有层次性、整体性的理性组织思想。

规模相近的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如艺圃、环秀山庄、寄畅园等,主要是宅园相间的半开敞型布局方式,建筑点缀在山石花木的造园背景中。而可园选用连房广厦围绕内庭的封闭型布局方式,分为接待入口、主要活动场所及生活起居场所三大建筑组群。其中,两个平庭错列布置在建筑组群之间。园内在西南边界以及建筑组群内部设置天井,形成张弛有序的集约化布局。

在同一时期(1950-1960)的江南地区园林式宾馆,如南京东郊国宾馆、苏州南园宾馆、上海西郊宾馆等,较白云山庄旅舍占地大,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手法,以园林为主体,建筑分散布置在园林中,将亭台廊榭与小桥流水等景观融入环境,流线曲折,空间抑扬顿挫。

而山庄旅舍总体布局依山而建,贴合地势。建筑的体量被打散,高低错落,藏于山林之间,按使用功能和私密程度排布,以廊紧密相连。各单体在体量大小、造型格调上有一定比例和内在联系。建筑组群通过廊道围合内部的核心水庭,形成有机协调的整体,空间结构明确清晰。同时,通过院落、天井构成第二层次的景观系统,丰富空间层次。

第二,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处理上,二者以建筑为手段,结合庭园划分空间层次,营造出室内外丰富的空间变化。

不同于江南古典园林曲折深邃的环游式空间序列,亦或是北方皇家园林结构严谨、以轴线编排的院落空间,东莞可园整体的空间序列简练清晰,通过在平地上结合园外湖景,串联起相错的水庭和平庭,形成一条由前院、前庭、主庭和后湖所组成的空间序列。

而山庄旅舍则结合山体的不同高度,创造出立体的、空间上的轴线――前院、中庭、内庭、后院的空间序列,贯穿全园,展示出从建筑到自然山林的过渡,表达出开放、欢迎的空间姿态(表1)。

但是,在建筑组群与室外环境关系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处理这两点上,二者存在差异。

首先,由于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建筑组群与室外环境的关系有所差别。可园作为城市中的宅园,更具私密性与内向性,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模式。而山庄旅舍是处于山林之中的旅馆建筑,更具公共性和开放性,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

其次,由于不同的地貌环境,使二者垂直方向的空间处理不同。山庄旅舍利用山体的高差,分级布置建筑组群和庭园,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而东莞可园的建筑层数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邀山阁高四层,通过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变化,营造出垂直方向上空间和视野的变化。这一点和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挖土筑山以作制高点,形成参差起伏之势亦不相同。

1.3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岭南地区主要指中国南岭山脉以南的地区,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因此,不同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岭南庭园建筑侧重于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物理功能。

在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方面,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有三点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皆以整体的布局思想应对当地的气候规律,减少不利的气候环境影响。

可园的总体布局选择南偏东45°,恰好以利于建筑群体在小暑至处暑阶段的下午避开正西晒。同时,建筑群体西北高东南低,从而整体进风口顺应岭南地区夏季东南风主导风向,易于遮挡冬季西北风。

而山庄旅舍则大致以南北朝向分散布置在山林间,通过将客房部分置于东侧、服务安排在西侧的合理功能分布有效减少了西晒的影响。同时,庭园利用昼夜均存在的山顶与山谷温差所形成的山谷风组织通风。

其次,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所采取的连房广厦布局方式具备遮阳避雨的功能。它们主要通过在密集的建筑群上覆盖大面积的屋顶,为建筑室内空间遮挡太阳辐射。另外,串联的廊道不仅是建筑之间联系的交通空间,亦在气候应对中起到防热防晒、防雨通风的作用,使整个流线在有遮蔽的屋檐下进行。

第三,在通风组织上,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通过天井的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的交替作用,改善建筑群体内部对流散热的状况。当有风时,穿堂风是建筑群体内风压通风的一种方式,形成短直风道,贯通室内外环境;当静风时,天井是与建筑物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的冷源,起到吸风聚气的作用,而平庭起到抽风排气的作用,通过热压通风形成贯穿气流,实现室内外气体交换。

但是,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在屋顶形式和建筑内部的通风组织两方面所选择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有所不同。

在屋顶形式方面,东莞可园建筑采用传统坡屋顶形式,是一种构造遮阳隔热和构造防水的做法。岭南传统建筑的屋面坡度为24°-30°,该范围内的夏季遮阳效果较优且利于冬季南向阳光进入室内。而岭南现代建筑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平屋顶形式。在山庄旅舍的平屋顶利用大阶砖这种隔热材料作防水隔热层,是一种材料隔热与防水的做法,通常以半砖2至3层,点状四角布置,水泥砂浆砌结以支承四角,使得隔热层在四面可以通风,对建筑起到有效的隔热作用。

在建筑内部的通风组织方面,山庄旅舍主要通过水平向的庭园和天井调节局部气候。而东莞可园还利用了垂直风道的原理,将可楼处垂直方向的楼梯间作通风风道,通过气压的变化将天井下部的凉风抽吸向各层室内,改善建筑内部的通风状况。

1.4建造技术

岭南传统建筑技术讲究功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岭南气候地理特点。而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理念的传人和吸收,促使以木结构为特征的岭南传统建造技术率先转变.从形式的西化逐渐表现为技术的西化,从选择性利用西方建筑技术到对外来技术的创新改造,为我所用。这使得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不断发展。

东莞可园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方式,墙体则选用岭南常见的青砖,采用空心双隅墙的组砌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墙体的承重能力且自重轻砖量少,另一方面增加了空气间层,能加快散热和隔声。但是,建筑的外观和室内空间显得较为封闭阴暗。这一期间的岭南庭园更多地考虑结构的坚固使用。

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材料、结构等技术的革新与运用,山庄旅舍的建造技术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既有传统建造工艺,同时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框架结构,创造出更为灵活多变的空间。山庄旅舍采用小坡平顶的组合,柱子细而直;门窗简洁,有许多大玻璃面,型钢直接出来,栏杆处理简洁;廊的设计直接用柱和梁连接;等等。这些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建筑与构件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另外,相比于同时期的江南和北方一带的园林,岭南现代庭园开始突出新材料的力学表达,以表现结构之美,如山庄旅舍中庭的蛇形游廊中,由笔直细长的方形柱构成的支撑框架,薄而轻巧,亦是庭园的构景要素之一。

2.对当代岭南庭园建筑创作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的对比分析,有机整体地探究了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

第一,重视对岭南人文精神的传承,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汲取优秀的外来设计手法,表达出兼容并蓄、富于创新的性格特征;

第二,在空间的处理上,通过建筑与庭园的巧妙结合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出灵活多变、虚实交错的空间体验,形成独具一格、轻盈畅朗的岭南风格;

第三,顺应岭南地区的气候规律,善于利用技术策略以提高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将地方性的气候构造与建筑造型和时代生活需求相契合;

近代建筑范文11

关键词:日本建筑;技术;实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05-01

3・11日本9级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之一,但即使在经历了如此强烈的灾害之后,我们看到,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和建筑损失并不是十分严重,这不仅让我们再一次对日本的建筑设计再一次产生极大的关注。

在世界建筑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帝冠式与和风样式的传统复兴等多种风格后,最终通过对日本民族深层文化的不断探究,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象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关于日本建筑的性质,日本史学界是这样概括和认识的:“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是作为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政府强制日本欧化,全盘照搬欧洲国家的宪法模式、义务教育体制、义务兵役制废除武士等级制度,使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革,而对于完全不同于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西方建筑,日本政府也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和融入国际潮流之中,经历了从全盘吸收到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再到对世界产生影响和贡献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和吸收国际社会有益的重要成果,并以创新的形式加以发展的特点。1870年,工程部设立了建筑部门,许多欧洲建筑师应邀到日本,设计出不少新的公共建筑。对所设计的建筑物,建筑师非常严格地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折中主义方案,每建造一座建筑,都使风格服从于功能。以文艺复兴风格表现办公建筑,以中世纪风格表现教堂等。可以说是明治维新时期奠定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基础,对于随后日本建筑的高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日本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同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期,加之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更是扩大了日本的影响力,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也成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获得巨大成功,从远处眺望,代代木体育馆仿佛是两轮明月拼接而成,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般的光芒。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和灵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其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像力,同时将建筑设计中审美与实用进行了巧妙的完美结合,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丹下健三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代代木体育馆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作品得到了日本和各国建筑界很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认为这幢建筑是日本现代建筑达到国际水准的标志,丹下健三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特别奖及其他国际大奖。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他提出“都市轴”理论,对此后的城市设计影响深远,“锁状交通系统”、“能够交流的立体建筑”等新概念,再次给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活力,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1965年日本高层建筑就进入了了它的大发展时期,并通过电子计算机检验高层建筑新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在能保证安全之后,撤消了1931年对于建筑高度的限制,36层的东京三井霞关大厦,47层的东京新宿京王广场旅馆,52层的东京新宿住友大厦和55层的三井大厦相继建成;20世纪60年代后,后现代建筑和结构主义思潮引起关注,日本建筑师凭着敏锐的触角对这些新的设计观念手法进行了尝试,如矶崎新的筑波中心被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20世纪70到80年代的日本,日本的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机影响,1973年以后建筑发展步伐减慢。1975年以后,大建筑公司设计施工的建筑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不少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新进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日益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提出“新陈代谢运动”理论的黑川纪章在1972年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大楼像由很多方形的集装箱垒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注重外表特征的同时,注重功能性的体现,建筑由140个舱构成,楼体上部的舱利用起重机安装而成。每个舱下面有两个托架支撑着,而上面仅由两个螺丝固定。每个舱的内部装修力求新颖奇特,墙、床、天花板集成一体化,屋内的墙角为圆角。除组合浴室之外,不锈钢洗碗槽、百叶窗、床垫等家具全部为特别订制。舱内设置非常精简但功能齐全,整体设计程度非常高,连窗户的细节部分也像制造汽车的工艺那样精致。就建筑整体而言,也具有制造工艺的精致感,形状独特的门窗使人感觉到与外部世界的隔离,拥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设计的灵感来自他在前苏联时看到的宇宙飞船,充满幻想色彩的建筑实践为他带来国际声誉。该建筑以当代建筑学的“代谢”思想为背景,是现实化的集大成者。它标志着当今的先进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更像是都市中心的一个孤傲的纪念碑,这幢鸟巢式的建筑成了黑川纪章的商标。

20世纪80末到90年代,日本出现泡沫经济,但这丝毫没有减缓日本建筑设计的突飞猛进。世界上很少有任何思潮的掀起和高涨除了适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土壤外,一批富有远见和活力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优秀作品是推动日本现代建筑设计从最初的模仿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优秀的建筑作品对新思潮、新观念、新手法最有说服力的东西。老一辈的已经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新一代的日本建筑师开始执掌日本的建筑潮,他们通过材料的改进,建筑手法的提升表达日本建筑的精髓。安藤忠雄细致入微的混凝土墙构造出神秘的光的世界,长谷川逸子以其女性的细腻表达建筑的内涵,黑川纪章成为新老建筑师交替的过度纽带,伊东丰雄的建筑与时空主题相连,矶崎新在不同的建筑文化中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山本理显在集合住宅的领域中探索,姝岛合世倡导繁杂结构下的极简主义,原广司在土壤中构筑自己的乡土建筑,植文彦进行建筑设计的城市化体验,隈研吾在建筑中寻求新颖的设计方式,德冈昌克在大自然中寻求设计的灵感,高松伸致力于机械建筑的光滑亮丽,栗生明遵守经典的现代主义构成原则,坂茂致力于研究高强度易拆卸的纸房子,早川邦彦追求建筑的简洁纯净等,这些日本建筑界得领军人物,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世界建筑中搏击。他们的作品将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更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除了日本本国设计师外,从明治维新开始雇佣国外建筑专家,著名的例子就是请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帝国饭店,还有请外国著名建筑师如屈米、埃森曼等参与国内建筑设计,留下了如关西新空港候机楼竞赛、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竞赛这样的优秀作品,这些国外建筑师的参与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建筑师的竞争和创作热情,更丰富了日本现代建筑的,从而推动了建筑设计思潮向国际社会融合。

日本建筑史就是一部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土建筑文化不断交织的历史,是外来建筑文化被摄取与同化的历史。在对待外来建筑文化上经历了引进和模仿,转化和折中,到交融和共生三个阶段,外来建筑物质层面的东西,经过日本民族特有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使其转变为日本特有的文化。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同时有那么多的建筑师作为一个群体,集体亮相在世界的建筑舞台上,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也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但共同点即为重视建筑的实用和审美的融合,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同时每位建筑家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共筑着日本建筑界这个群体的特征和性格。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大师作品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近代建筑范文12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见证 探讨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