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27 10:40:20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篇1

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是当下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特别把握的重点方向。同时,将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更有利于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彼此融合的育人效果。汽车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面对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这一课题时,难免会无从下手。基于此,重点对课程思政下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进行探究,全方位、多元化地开展汽车教学工作,势必会给学生“德技双修”的实现带来一定促进价值。

1汽车专业课程思政落实的适合性与基本意义

1.1适合性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课程思政是将学生政治思想培养和道德意识提升作为研究内容,将其融入汽车专业教学,就是要在传授汽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情感态度,从而给社会现代化建设输入更多必要人才。对此,各地区纷纷要求在教育教学模式中,始终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要点,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相呼应,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呼应,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呼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质相对应,这样便给当前课程思政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落实提供了全程、全社会的教育路径;并且大国工匠等模范能量广泛传播,给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当中的落实指明了方向[1]。同时,当前专业课教学主要是应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过程包含了理论教学、实践等,在这之中利用适合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更容易使思政元素贯穿进去,达到一定教育效果。

1.2基本意义

1.2.1有利于促进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开设汽车类专业的各类院校虽然一直在推进教学改革,也获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不乏一些问题存在。一方面,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视育人元素,过于重视汽车专业知识教学;另一方面,过于关注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推进。通过实现课程思政,则能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和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重新设定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最终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养与能力,始终保持高度国际化的视野、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并拥有持续更新理论知识与促进理实结合的能力。

1.2.2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本质上属于一种课程观,并非直接多增设一门课,也不是组织开展一项活动,而是直接将思政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2]。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融合性,在汽车专业教学内容、过程等方面融入育人元素,能促使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转为价值引领。

2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2.1教学设计不成体系

当前部分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设计都未针对思政教学目标实施详细总结归纳,缺乏必要的整体规划,有些甚至没有明确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基本关系,专业教学实践与思政教育联系不紧密,使得思政元素没有很好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当中。此外,课程目标与内容之间应该实现知识、技能和德育的三元融合,但当前知识、技能和价值塑造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2.2教学模式守旧单一

汽车专业课程最大的特征就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高度融合。在常规教学模式中,基本都是先进行理论传授,然后再进行技能实践,并不看重思政教育[3]。如此,便容易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技能,但思政素养却有所缺失。另外,传统教学注重直接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感,难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学习思维,导致对于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思政教育理念也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渗透,从而影响思政教育效果。

2.3教师思政意识薄弱

部分专业课教师都以知识本位为原则,重视授业;还有些教师以能力本位为原则,注重实践操作。但无论是哪种观念,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功能都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专业知识教授、实践技能培养才是自身的职责,而进行思政教育则会影响教学进度。如此,专业课教师推行课程思政的意愿不足,只负责进行教书,而不注重育人,致使学生难以实现精神层面的“成人”。并且,部分教师虽然在汽车专业教学方面经验丰富,但对课程思政却无从下手,适应能力较弱,难以对思政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学习,也不能基于思政角度对汽车专业课程进行规划,只能在教学形式上简单推进,导致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之间两张皮问题比较突出。

3课程思政下汽车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3.1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设计的完整性与精准度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与方向,而要想在课程思政下培养出更多汽车专业人才,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主动将思政目标融入其中,确保在教学伊始就为教师指明方向,给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基础[4]。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和充电系统检修”为例,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1)知识目标。明确和掌握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了解交流发电机的主要结构和整流原理。(2)技能目标。可以熟练开展蓄电池的日常检查与维修工作,能对充电器电路进行检修。(3)素质目标。全面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通过讲解蓄电池结构创新引申出创新创业概念。同时,在检修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形成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以“汽车材料”为例,在目标设定也可以分为:(1)知识目标。明确汽车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具体应用情况、性能和发展;了解汽车运行材料的类型、性能、规格等;了解汽车美容材料的类型、作用、应用、特性等。(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某一车型材料的调查研究报告,学会正确辨识材料性能,并能给客户介绍材料应用的主要优势;可以对选材性能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工艺应用。(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真伪辨识意识和工匠精神。

3.2在教学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思政

基于育人全过程,和专业知识相互融合,使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与综合素养等在课程实施当中实现全面融合渗透[5]。以“汽车商务礼仪”为例,其中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生哲理,如原则、规范、诚信等,通过挖掘,能自然渗透到专业学习当中,实现课程思政。比如在交车环节落实公平与敬业教育。一般在该环节中,销售人员和客户的兴奋点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前者而言,当客户签单之后自己的提成已经获得,但对于后者来说,签单的一刻往往并不激动,甚至会有不安的感觉,而当提车时才可能会比较开心。因此,在汽车礼仪教学中,还需在这一环节重点落实公平教育,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以“汽车材料”为例,可以将其内容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两类。在前者中,以黑色和有色为核心,其中黑色金属材料需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的结构和结晶过程,对碳钢、合金钢与铸铁等性能进行详细讲解,列举具体应用,使学生了解国内在冶铸层面的创新发明,形成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有色金属材料部分需带领学生对铜、铝、镁与合金的类型和性能进行归纳,掌握在汽车中的应用,明确汽车实现轻量化的重大意义,并使学生掌握古代青铜冶铸工艺,引导学生精益的工匠精神。在后者中,将玻璃、塑料和橡胶集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认识汽车玻璃的类型,正确区分汽车常用塑料与橡胶类制品,并融入夹层玻璃和硫化橡胶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不断求知、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再将摩擦材料、复合材料、陶瓷集合起来讲解,对陶瓷性能、组成和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归纳,了解摩擦材料与复合材料在未来汽车发展中的应用趋势和长期以来的发明创造历程,从中引导学生建立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此外,还需对运行材料进行讲解,特别引导学生对汽油、柴油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加大对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认知,建立大局意识和生态文明保护理念,进而在持续发展原则的支持下,以身作则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和保护自然环境[6]。再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在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释发动机的发展历史,通过名人事迹引导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在配气机构的构造和维修中,可以将本田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控制机构引入进来,并与一般的配气机构进行比较,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将来掌握核心技术之后为整个汽车产业作出贡献。在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拆装和磨合当中,将《大国工匠》引入进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责任意识,并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之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积极适应汽车维修领域的基本需求。在进气与排气系统构造与维修当中,通过对排气系统催化转化装置的基本作用和原理进行介绍,促使学生加大对环境生态的爱护。

3.3在教学方法创新中融入课程思政

3.3.1基于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职业规划

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逐步出现,特别是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促使学生职业规划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则可以基于汽车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对当下以及未来整个就业市场环境和岗位分布进行分析,以促使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另外,在课堂上多列举一些关于大国工匠的事迹和双创典型人物,甚至可以是往届优秀毕业生,以激发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建立起辛劳与收获相互协调配合的发展观。

3.3.2基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了从业者基本的职业能力、道德和品质,是一项重要的行为表现与价值取向,其中包含了精益、敬业、创新、专注等内涵,可将其内化成必要的思政元素[7]。(1)对于敬业而言,虽然汽车专业本身属于纯工科,但依然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内涵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氛围。具体可以针对学生开展“7S”培训,使其深入了解汽车行业。(2)对于精益来说,在汽车专业课之中包含了检测、拆装等内容,同时每个厂家都会基于行业规范配备专门的检修手册,相关拆装顺序、螺栓紧力矩等都要专门要求。对此,教师还需在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同时,完全按照规范行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与懈怠,同时列举一些关于维修事故引起的交通事故案例,以促使学生从最初学习时就建立起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意识。(3)对于专注来说,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播放一些相关的大赛视频、工匠事迹等,使学生明确要掌握基本的汽车技术,不仅要进行知识、技能和经验积累,还要保持长期坚持、专注和吃苦的精神,了解自身对于社会安全所肩负的责任。(4)对于创新来说,当前汽车行业日新月异,有必要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和敢于创新,能对汽车技术优化、维修技艺突破、材料创新发明等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动手将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8]。

3.3.3基于工学结合实践,培养守纪意识

现阶段汽车专业教学都是应用工学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不管是技术还是生产,都是基于当下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生产管理标准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日后的职业标准。对此,可以从规范操作、劳动纪律、岗位职责、生产效益等方面引导学生对规范制度和自身行为的关系进行正确理解,形成良好的守纪意识,并在入职之后迅速适应企业需求。

4结语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教育创新工程,强调了各课程都需要肩负起育人重任。虽然汽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比较艰难,但却对当前汽车专业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大促进意义。对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则需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凝练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协同性。

作者:逯海燕 王志新 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篇2

1引言

随着2019年1月国务院首次提出要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的策略之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其中高职学校作为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为例,在“1+X”证书的背景下,专业实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作为一项直接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实现长远发展的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可以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

21+X证书的内涵与意义

2.1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其中1代表的是高职学生的学历证书。由于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是以技术为主导的技能型人才,这时候,学历证书便是学生在完成校内教育之后取得的合格证明,意味着学生顺利毕业,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明。其中X代表的是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与培训取得了其他与专业相关或者是不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可以作为学生在某一领域之内技术资质的有力证明,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明确指出,学历证书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在院校受教育的文凭,而是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拓展与延伸。1+X证书制度,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它并不是简单将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加,当然,更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毕业与学习负担。从根本上来讲,推行1+X证书制度,并不是在高职院校原有人才评价系统之外建立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通过这一制度的推行与广泛深入,引导高职院校本身以及教师、学生以这一制度为基础建立一个更为全面、专业的教学改革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最终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从而顺利解决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切实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总而言之,随着“一专多能”时代的到来,1+X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2.2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

高职学校作为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地参与到与1+X证书制度实施的各项工作中来,从宏观角度出发,能够为国家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保障。同时,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发展意义。首先1+X证书制度是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形成了有效融合,其精髓在于能够真正带领高职院校走向书证融通的时代,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为国家培养出经得起大国锻造的工匠型人才。其中学历教育更体现的是学生对于校内安排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1+X证书制度的大力促使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不应该仅仅集中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教育方面,而更要以学生实际的就业创业所需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其次,1+X证书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1+X证书制度可以说是继现代学徒制之后的又一大重要改革。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应该尽最大可能向这个目标前进。不得不说,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有效缩短了这一进程,不断激励学生围绕1+X证书与实际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对自己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充分激发个人潜力,进而提升学校人才输出的质量。另外,企业行业的需求从某一角度来说将直接影响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评定,只有强化校企合作,才更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要考取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具体要求,致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备战。最后,1+X证书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在1+X证书制度的视域下,作为制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全面促进这一制度的有效落实推进,那么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育人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尽快适应职业教育改革所需。正是因为如此,将逼迫着教师要在不断实践中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如此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另外,应考取证书的需求,教师还需要潜移默化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以综合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切实当好学生职业的领路人。

3“1+X”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有效策略

3.1统筹规划,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随着新能源汽车种类日益增长,技术更新换代频繁,其诊断、维修工作也随之需要发生翻天覆地改变。只有教师将最新的维修技术、诊断方法、鉴别技巧等专业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他们才能更快地了解行业、岗位真实所需。基于此,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是1+X证书制度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与重要保障。首先1+X证书制度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由以往的教师主导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而教师则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与有效启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辨识领悟信息的水平,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单向权威更好的过渡到双向交互,在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上为今后学生考取一系列的证书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与企业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加强教师的专业模块化教学水平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的教师前往汽车生产基地、售后服务车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便将最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及时带回校内与学生分享。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派技术人员到校内为学生与教师进行现场维修技术培训。同时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搭建汽车维修技术应用与研发平台,积极开展与维修工艺改进创新、新产品研发、新科技开发等相关的各类活动,为新能源汽车维修产业的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后盾与保障。

3.2信息化支撑,建立多元教学模式

以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细致化阐述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在课前预习环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职教云平台将与本节课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导学单、实训安排、课件、视频等上传到共享平台上,由学生自主完成预习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相关知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时候,教师必须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学情,充分认识到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必要的时候可以实行分层分类教学,以切实实现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目标。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不仅能实时观察每位同学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实时调整下一步教学计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平台自带网上打分功能,如此便能更好的激励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到了课堂教学环节,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实践特征明显,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演示、虚拟仿真等教学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更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后,针对于课后服务,教师仍旧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要求,例如拓展类,要求学生深入维修第一线,通过向专业一线人员学习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再比如小组合作类作业,即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如对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最常见的几类问题进行总结,并商讨针对具体问题可行性的处理建议。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且为1+X证书目标的实现也提供了根本的技能保障。

3.3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从根本上来讲,实施1+X证书制度,并不是为了督促学生拿到多少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为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过程,进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正是因为如此,教师为了切实达到这一目标,必然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1+X证书获取作为目标指引,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场景,优质的实训条件,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将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一定与新能源分不开,节能环保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汽修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学生更应该瞄准的是与新能源相关的证书,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这时候,与企业展开合作,引入最新的职业标准,导入技能培训,或者让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与培训,就显得相当重要。如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检测维修、检查保养等,都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专业技能。

3.4育训结合,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教育与实训相结合,是新时代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类人才教育教学提出的最新要求。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攀升,企业与市场更加对维修类人才极度渴望。因此为了切实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训条件,建议高职学校应建立以市场需求、国家要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够在更真实与专业的环境中不断磨练意志,提升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从而为行业培养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人才,促使中国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此外,实训中心的职能还可以将证书培训涵盖其中,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教师可以给与可行性的建议,并且帮助学生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练习与巩固。当然,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训中心来考取与新能源汽车维修相关的证书,以此来切实提升高职学校整体人才培养的质量,让1+X证书制度真正落地生根,发挥作用。

3.5多元评价,认可差异化发展

1+X证书,其中X从纵向来说可以说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而从横向来看,X是技能等级证书的多元复合,代表的是证书的数量。针对于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学科的学生们来讲,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均存在着差距,因此对于他们的评价也应呈现出来因人而异的特征,即针对每一位同学,要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获得感,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X技能等级证书的组织机构,要形成以“学校—企业—行业”为主体的一体化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则由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导师组成,评价方式既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也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导师评价、同学评价等多方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旨在组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相比于传统的结果式评价模式,在1+X证书制度下的评价更趋向于过程式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训过程展开全方位评价,这种评价更倾向于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而非只关注一次考试结果,或者一次实训成绩。只有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才能在1+X证书制度的促使下在日常教学中更加规范教学活动,并从知识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技能目标等多方面建立更为细致的评价标准,更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从全方面多角度为学生建立更为立体的教学体系。

4结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为现如今乃至今后汽车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为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创造了更多元化的就业与创业机会。特别是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通过理实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等一系列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引用,提升了高职院校此专业的就业比,相信对深化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由学历教育顺利对接到职业教育、推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等都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倩倩 尤富仪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篇3

1引言

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我国汽车产业输送优质人才,因为我国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技术人才作为支撑,更需要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优质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社会和企业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将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融入到课堂当中,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为我国和社会培育出符合时展所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2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

因高职是培育符合时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为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育,并且符合当代社会和企业的迫切需求,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对当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探讨企业用人的需求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我国输送素质高、能力强的汽车类专业优质人才。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我国汽车类企业也对人才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专业人才具备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及诚实的人格品质,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为随时应对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开展做准备。并且我国汽车行业相关专家建议,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在校期间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和抗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忠诚度。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学习到符合自身发展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根据时展趋势,适应社会,与企业共进退。此外,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还要认识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价值观念的树立,是学生对各个行业的认识和态度,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会影响对职业方向和目标的选择。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使学生正确地清醒地认识到职业价值,而这是学生在今后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条件。

3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有效培育必要性

3.1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根据时展趋势,在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虽然重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意识,但多数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职业素养内涵同时自觉接受。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理解和认识,因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能够促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减少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时,将以工匠精神为主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培育贯穿到汽车的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当中。高职院校在融入和渗透工匠精神这一理念,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内涵的同时,自觉接受工匠精神的渗透和陶冶,使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得到整体提升,而这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3.2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高职院校根据时展趋势,在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是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的重要举措,这为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来讲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工匠精神的渗透和融入,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意识到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明确自身就业后需要为工作岗位提供的义务,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树立高度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如此,才能使学生在今后参与到汽车相关工作岗位过程中实现自身在岗位中的价值,为企业今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4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有效培育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虽然高职院校领导者和教师注重根据时展趋势,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的培育,但部分教师教学手段传统,在开展汽车的专业教学时,仍旧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不仅不利于学生在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社会和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部分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在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盲目的制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育目标,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效率下降,也无法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所讲解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在今后实习或者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中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慢慢学生会产生不正确的职业观念。

5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有效培育的实施对策

5.1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除了要加强人才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这对促进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除了需要在汽车类专业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使学生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学生热爱实践,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论证专业技能的应用价值。高职院校要转变校内教师的教育思想,认识到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需要为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引进多元化教学模式,而学生在实践过后,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得以证实,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体会到自身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价值和贡献。最后,良好的职业荣誉感是员工对企业、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保障。教师要意识到在基础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专业技术传授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意识到自身需要同时具备较强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水平,在今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需要加以约束,如此,才能促进自身今后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相关岗位做出应有贡献。

5.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

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想发挥汽车类专业教学育人作用,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个性学习需求,将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为学生丰富新时代下汽车的专业教学内容,并且还要将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进行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作用,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现状,合理开展汽车的专业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得到整体性提升。此外,高职院校还可通过根据教师开展的汽车类专业教学现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帮助教师共同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转变学生存在的错误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树立,对促进学生快速适应岗位以及相关岗位对技能提出的需求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时,根据高职院校提出的人才培育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需要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汽车类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当中,使学生能够自觉对自身行为举止进行约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社会中的实践都要严格要求自身行为,如此,学生在校期间良好学习习惯得到正确培养,对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3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时展所需,将汽车类专业教学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除了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扎实掌握,还要对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进行培育,而提高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的良好培育,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需要储备与汽车相关的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才能更深层次的加深学生对与汽车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校内教师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效果,定期为教师开展与汽车类专业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参与相关教育讲座,学习汽车类专业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解汽车行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将传统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为校内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对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反思,查补缺漏,学习其他专业教师的教学优点,针对自身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正,如此,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得到丰富,还能更好地提校内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提高汽车的专业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将职业素养的培育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根据企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借鉴并完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缺点,在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将企业文化精神或者工匠精神,有效渗透到汽车类专业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受到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使学生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能为企业提供价值,为我培育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优质技能型人才。

5.4创新专业教师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其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对汽车相关职业技能的掌握,以及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参与汽车相关工作岗位过程中,能够更顺利的完成企业布置的相关任务,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教师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因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虽然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但以往的教学理念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无法充分发挥出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作用和价值,导致多数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全程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学习,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未得到有效地锻炼,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也未得到很好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出汽车的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育的作用,需要将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展开汽车类专业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良好激发,长此以往,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能得到良好培养,同时学生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针对性教学和指导,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这对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我国各行各业朝向新的方向发展,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开展汽车类专业教学,强化学生自身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从业方向和目标,提高校内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使教师能根据学生各项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我国社会岗位需求的快速适应,还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相关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

作者:李赫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篇4

1引言

目前,很多中小学都引入多元性评价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不仅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同时在学生群体中,都各自有自己的闪光点,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各有所长。因此,汽修专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用行动导向学下的多元性评价的教学方式来客观看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教”与“学”的全面发展。

2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意义

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都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对于一些情感、思维以及价值观念都是一种较懵懂的状态。因此,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多元评价策略让各个学校生得到更高质量的学习教育。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考试分数是反映学生学习状态最直观的形式,也是学生毕业生学的重要依据。但在目前的汽修专业教学中,学生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看专业课程、思政和英语三门主课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能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还可以使用多元评价策略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习压力,改变一直以来分数至上的学习理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课堂之中[1]。此外,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让汽修专业教师有效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的问题,还能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提升学生地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

3多元评价模式所表现的具体特点

3.1全面合理性

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对教材内容、学生特征以及过程方法等内容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确定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情感价值观,并将这些内容有机联系了在一起。同时,教学目标评价的一致性还可以让教师全面、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发展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进行汽修专业教学。此外,汽修专业作为学生所有课程教学中较特殊的学科,其教学目标的设定并没有像汽车维修专业、数学那样严格要求,但学生的汽修专业素养不一决定了汽修专业教学目标还应该具有目标性、层次性。这对于各个学校汽修专业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则可以很好地为教师解决这个难题[3]。

3.2具体准确性

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在汽修专业中的实施过程中不仅具备全面合理性,具体准确性也囊括在内。因此,各个学校的汽修专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还对教学目标评价进行了合理分类。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不仅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还应该对汽修专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或者情境教学法来细化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并且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汽修专业学生的评价内容为例,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以及工作规范等内容的综合能力。

3.3因材施教性

各个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时应该遵循灵活、变通的原则,在传统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评价方式,使得多元性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来说,各个学校汽修专业与小学汽修专业教学有所不同,它的综合性较强,内容也较多,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除了要考考查学生的考试分数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一个多元性评价,真实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所以,各个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循循善诱,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评价内容,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多元评价模式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优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4汽车维修专业实施多元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4.1以学生为本

汽车维修专业实施多元性评价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汽车维修专业实施多元性评价时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案,使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相关的学习过程获得更加优质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对多元性评价进行个性化设计,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总结和奖惩,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4.2评价适度化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把成绩,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激励。但是传统教育中评比的因素都比较死板和主观,反而忽视了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多元性评价除了成绩之外,还注重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工作。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施多元性评价时要适度化、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避免体验到被同伴们抛弃的感觉。比如同学A和同学B都未完成课后作用,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班主任应该对两个人都要在有一定的评价,切勿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两位学生[5]。

4.3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具体来说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基础教育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思想认知行为培养和发展的基础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多元性评价,有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在汽修专业的多元评价过程中,也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教育为出发点,根据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态,凸显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教师和还应该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教学理念,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到汽修专业多元性评价工作的全方面[6]。

5基于行动导向下的汽车维修专业多元性评价的成效

5.1促进日常教学工作

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实施多元性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各个方面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有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与反思。比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便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读懂文本,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以及接受他人评级等方式来激发自我学习的意识,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参考企业绩效考评标准,对学生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从而直接反映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了促进多元性评价工作在汽车维修专业的顺利开展,教师不仅可以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对多元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制定一个详细的纲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小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多元评价模式,给予学生合理、科学的评价,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独特优势。因此,以多种方式促进日常教学工作,形成合理的评价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元性评价给教师提供一个大致的教学方向[7]。

5.2学生更加重视课堂表现

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进行多元性评价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整体与小组各个成员进行合理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的评价方式要建立在肯定和激励的基础上,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不同评价等级的评价,比如对于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也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平台给予学生所在小组和个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重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8]。此外,教师还应该明确多元性评价模式的评价指标权重,对考试成绩的权重占比应该有所降低,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所以,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和能力重视,划分不同的评价权重,例如,考试成绩应该占所有评价内容的40%,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活动参加等方面占所有评价内容的10%,剩余的30%的则应该留给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对自己课堂的表现充分重视,还会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3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能够做到循循善诱

在以往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并未完全将多元性评价方式融入教学课堂之中,还是按照自己的评价模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无趣。因此,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进行多元性评价时应该灵活、变通一些,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评价方式,使得多元性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来说,汽车维修专业与义务教育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所不同,它的综合性较强,内容也较多,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除了要考考查学生的考试分数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综合实践能力、汽车维修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一个多元性评价,真实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所以,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循循善诱,制定科学的评价内容,在多元性评价模式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优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9]。

5.4教师因材施教,进行多元评价

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冲击之下,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多元评价工作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大数据分析对教学机构教学设备,教学模式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发展广阔,同时,多元性评价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深入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成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多元评价的要求来贯彻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并制定明确的标准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例如在教学《汽车结构》时,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并且将企业标准融入到多元性评价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网络交互,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之之后,可以随时上交,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其完成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同时,有部分的网络教学平台还开发了相应的虚拟仿真软件,这样就便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之前可以进行模拟仿真训练,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10]。

5.5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教师的队伍素质对一个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各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多元性评价应用到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多元性评价应用到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案,使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相关的学习过程获得更加优质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多元性评价模式进行个性化设计,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总结和奖惩,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11]。

6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性评价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应用,不论是对学生们的知识学习能力,还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探索过程。对此,更加要求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要更加注重多元性评价的应用,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多重探索和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明确自身教育工作者的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整体上提高汽车维修专业行动导向学下的多元性评价的应用质量。

作者:孙得虎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