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私营企业发展

私营企业发展

时间:2023-05-23 15:45:38

私营企业发展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TheprivateenterpriseswillcontinuallydevelopinChina

Abstract

Withtheopendoorpolicyandeconomydevelopmentofourcountry,moreandmoreprivateenterpriseshavesetupinChina.Suningcorp.isatypicalandsuccessfulofthem.Also,ithasbuiltagoodsampleforus.Thispaperisenucleatingthattheprivateenterpriseswillhavebrilliantfutureandcontinuousdevelopmentaslongastheyruninrightway.ThatiswhatwehavelearntfromSuningcase.

Keywords:privateenterprisescontinuallydevelop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著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道理可谓曲折,它折射了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5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城乡生产、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初期,私营经济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5%以上。

1993年底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第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而随着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民营经济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1992年到1995年这一段,民营经济每年增长的速度都保持在100%以上,甚至超过120%。1995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民营经济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保持在20%以上。1998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这个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了,但是私营企业的数量却有了很大的增量。苏宁集团成立于1990年,创业者以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市场嗅觉,从家电业寻找切入点,挑战国营企业,灵活经营,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二、规范的组织机构,是苏宁快速成长的源泉

苏宁电器组织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模块化架构、层级化管理。在内部管理中突出强调架构、职责与流程的建设。公司的组织架构伴随经营发展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九大职能、三级管理体系。根据连锁经营与管理特点,苏宁电器内部组织体系划分为品牌营销、市场策划、连锁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九大专业职能领域,集团总部决策层-地区管理中心经营层-终端作业层三个管理层级,并且在全国连锁网络中实现的岗位设置与职能的统一化、标准化,所有的苏宁子公司,都遵循相同的组织体系运作。苏宁电器建立了齐全的各岗位作业流程与管理规范体系,汇编了《经营管理手册》,作为整个连锁体系运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与此同时,苏宁电器采用服务定位、全程全员服务的经营模式。服务定位包括对供应商的服务、对分销商的服务和对消费者服务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服务于分销商是为了发展连锁网络,壮大规模,更好地服务于供应商;服务于供应商能获取稳定的产品、价格、促销以及售后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分销商和消费者;服务于消费者,树立商业品牌,带动和培育供应商产品品牌。确定了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三位一体的服务对象,苏宁电器内部经营中贯彻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服务,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全程服务。在企业经营中,苏宁电器注重互惠互利的厂商合作、平等尊重的厂商关系。在以利益为纽带的前提下,注重满足供应商的长远利益,为供应商培育品牌、提供生产启动资金,共同拓展和维护市场。联合分销商力量,形成统购分销,整合分散的渠道力量,为供应商提供规模采购订单。苏宁的经营风格,倡导以价值战取代价格战。从品牌资源、服务开发和价格组合上体现服务创新。通过创新经营手段,体现个性化、差异化的价值竞争。通过品类开发,开拓新的经营门类,新的经营品牌和新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通过科学引导消费,了解顾客真实需求,让顾客买到满意的商品,通过全程监管的配送和售后服务,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得到物超价值的服务。如此比较规范化的组织架构,促成了苏宁由单一的电器公司向综合型集团公司的良好过渡。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是苏宁做大做强的核心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同时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家族企业为主体,是我国私营企业处于初始阶段的显著特征。产权结构单一,股权分布集中,主要投资人占有绝大部分股份,绝大多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紧密结合,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统一于主要投资人手中。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议的人员,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党的基层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截止到2002年6月底,境内A股市场上共有139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私营企业,它们仅占同期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1.84%。

尽管如此,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及结合本国成功民营企业的启迪,苏宁集团依托“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管理,取得了成功。

(一)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主体意识

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私营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员工们自我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应该为之效力。自成立以来,苏宁就本着"至真至诚"的为人之道、做事之本、与天下人合作、成天下之大事。

(二)以人为本增强凝聚力

随着苏宁连锁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社会人才加盟全国各地的苏宁,成为苏宁大家庭的一员。企业社会化、人才本地化已成为今天苏宁的发展现实。苏宁在企业发展规模成倍增长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健的扩张态势,归根结底是因为苏宁有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和领导团队。苏宁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并不是来自企业的灌输,也不是来自制度的约束,而是一批又一批苏宁老员工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苏宁的老员工在跟随企业多年的发展中,随着企业的壮大而获得个人利益和事业的发展,苏宁员工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质量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升。成就与发展、尊重与荣誉、利益与保障是维系苏宁员工对企业热爱的纽带,正是这种热爱之情维系着苏宁由小到大、由大到强。

(三)以人为本唯贤是用

苏宁集团认为:只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员才是人才,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为企业的贡献的大小,即便拥有学历、资历或文凭,也要考察它的真正价值。苏宁电器选拔人员强调能力适度。所有人员的引进与配置都要符合岗位要求,合理搭配。同时倡导分工合作,不鼓励脱离集体的个人主义。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是苏宁员工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苏宁电器人才引进的重点途径。苏宁电器与全国各地几十所重点高等学府建立了人才输出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都将从高校引进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2003年初,苏宁电器着眼于未来2-3年需要,启动了应届大学生“1200工程”,计划从全国各地的高校招聘1200名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经过1-2年精心培训与培养锻炼,最终充实到公司各个中层管理岗位中去。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苏宁电器在总部专门成立培训管理部,组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根据"专业化、个性化"原则,汇编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连锁筹建》《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一套培训教材,为新进员工和在岗员工提供岗前适应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各管理部门也将培训工作的部门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专业培训,并且在月度的工作考评和年终的部门评优中都将人员的培养输出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之一。

(四)以人为本构筑施展舞台

创业10多年的苏宁实际上正处于企业发展的青年期,要想全面形成苏宁的企业文化也许还不太成熟。但是,面对全国5000多名苏宁员工的向往,面对社会舆论、行业公众的关注,苏宁提出一些苏宁企业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涵,昭示于员工,公诸于社会。集团统一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价值观是利益取向和利益分配的基础。苏宁在创业之初,企业的利益也就是创业者个人的利益,当苏宁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利益的实现与员工利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之间的关系的越来越密切。所以,今天的苏宁早已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融为一体。苏宁强调个人利益,但对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理解和实现手段有企业的原则。苏宁要生存,苏宁的生存离不开与社会的协调、与环境的共融,因此相对于企业利益而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一切。苏宁要发展,要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企业的利益大于一切。苏宁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苏宁员工的辛勤劳动是实现企业利益的现实力量,因此苏宁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创造财富的财富,不断地提高苏宁员工的利益回报是我们办企业的目的。每一个苏宁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能力大小,都是在苏宁品牌下、在苏宁团队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每一个苏宁员工都要理所应当地在优先满足企业根本利益前提下。

(五)以人为本采用科学激机制

苏宁电器建立有系统的评估考核制度体系。各岗位采取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工作职责、计划、精神风貌三方面对员工每月工作进行全面考评。量化考核、个性化考核是苏宁电器考核体系的一大特点,各项考核制度与评估指标都采取评分方式。由于连锁体系岗位设置比较繁多复杂,苏宁电器还着力突出个性化考核,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考核方案,制定了品牌营销岗位、职能部门岗位、连锁店营业员、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工程业务岗位等系列化的制度。

结论

十六大的召开,掀起了中国历史的又一新篇章,这给中国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催化剂。十六大强调了要保护私人财产,这就是要鼓励大家创业,要去干一番事业,要去创造财富。因为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私营经济,没有私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是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的。保护私有财产就要承认和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同时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要保护。十六大文件里强调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照他们的贡献参与分配,显然意义非同寻常,这对发展私营经济非常重要。还有就是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领域,市场准入拓宽了,因为国家现在还有很多的领域不让私人进入的,这次十六大提出了除了一些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都要开发,而且提出来在投融资方面,在税收、在土地和外贸等领域里面,要和国有企业一样实行平等待遇。这就是说民营经济将来会逐渐的扩大,除了某些国家需要垄断的产业外都要开发。这无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概言之,十六大以后民营经济会有非常大的发展,那么民营经济发展以后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就有很好的保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全国各个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政府、社会体系正积极给予私营企业有效的扶持氛围,健康成长的空间:

首先,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要得到发展,必须有资本的支持。一部分资本可以从企业家自己的积累中来,但是大部分还是要靠资本市场的帮助。资本流动的根本保证是良好的信用关系,是未来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最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已看到政府正力争增加金融业的透明度,加强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记录。同时要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对民营经济开放股票市场,发展信贷担保事业,发展租赁业等等。

再次,各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批发配送中心,零售经销店,邮购网络,特许连锁店,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专利局,信用记录服务公司等等。这类机构为企业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必将给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从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由13.9万户增加到202.85万户,增长了13.53倍;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则由154.7万户和415.9万户减少到131.8万户和220.9万户,分别下降了14.8%和46.9%;外商投资企业由8.4万户增加到20.2万户,增长了1.4倍。同一时期,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由221.2亿元增加到18212.2亿元,增长了82.3倍(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由17948.0亿元和8242.0亿元增加到46850.7亿元和10807.6亿元,分别增长了3.36倍和0.31倍;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由1159.87亿美元增加到5057.8亿美元,增长了3.36倍。在各类企业中,私营企业发展速度最快。这些统计数据充分地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从苏宁的成功,我们还得到这样的启示:私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走出“手工作坊”或“家族企业”的围城,关键在于最高决策层能善于学习、高瞻远瞩、广纳贤才,始终领先于同行。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和增强,私营企业主的综合素质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私营企业将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经验,稳步地发展,苏宁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参考文献: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2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它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及时反映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了解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私营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威海市企业调查队近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相结合方式,对全市40家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调查。

基 本 情 况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市三市一区及两个开发区的私营企业,抽中样本基本能够反映我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私营企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逐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被调查的40家私营企业经营者男性35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为44.3岁,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有朝气、有活力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40-49岁的人最多,占55%;30-39岁的次之,占20%;50-59岁的占17.5%;其余的占7.5%。从文化程度方面看,27.5%的企业经营者已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22.5%,中专高中学历占32.5%,其余的占17.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12.5%,中级技术职称占25.5%,无技术职称占一半多。任职年限最长18年,任职在10年以上者占32.5%,4-6年者占35.5%。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所从事的工作,来自企事业单位最多,占57.5%;党政机关占10%,农民占22.5%。 以上数据尽管反映企业经营者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私营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私营企业发展模式二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私营企业的起步和发展大体可划分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它是以个体、工商户发展成私营企业,以家庭工业为起点的模式。企业的起初投资大部分来源于自有资金,22.5%私营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是农民出身,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低,自发性强,有活力。 第二种模式,部分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出台加快私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感召下,依然决定放弃企事业、机关部门工作,迈进了私营企业创业之门。他们把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者租赁、承包个人经营,或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合伙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大多数企业起死回生,企业效益转亏为盈。有67.5%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来自企事业、党政机关。这种模式特点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效益较好。

三.私营企业组织形式日趋规范 从本次调查反馈的情况看,我市的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由最初私营独资、私营合伙,发展到如今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形式,其比例分别为25%、5%、50%、12.5%、7.5%。有限责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其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组织形式日趋规范化。

四.私营企业贡献日益突出 我市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对40家私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至XX年三年间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计连续三年同时保持递增的企业占32.5%,纳税总额连续三年递增企业占30%。XX年纳税总额超百万元的企业就有3家。其中华夏集团XX年上缴税金达2300万元,私营企业税收成为我市税收的一个新亮点。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安置下岗和困难职工方面都做出贡献。显而易见,私营企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企业群体,它回报社会贡献越来越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3

1.家族管理落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效率低。

家族管理落后是大部分私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家长式的管理,野蛮式的作风。个人经营管理,家庭合作管理和承包经营管理是个体私营企业的三大管理模式。企业竞争能力差,目标不清晰。私营企业的家长式作风和野蛮式管理,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私营企业的内部结构简单,管理层次较少,管理成员间相互信任。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而产生的封闭性和宗法性,逐步变成消极因素。导致无法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的形同虚设,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成本的加大,生产效率却降低。

2.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家族守法经营意识淡薄。

作为私营企业家,思维方式简单,盲目冲动,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不足,缺少现代的系统管理知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欠缺,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等,这些都是他所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致使家长式管理。企业精神不明确,目标模糊。为了得到利益,费尽心思,弄虚作假。随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时常拖欠工资,违反《劳动法》规定,员工利益享受不到法律的保护,工人缺乏失业,养老,医疗等主要劳动保障。员工没有归属感。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关系着企业和谐、快速、健康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便是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保障。劳资关系不明确,影响私营企业的稳定发展,会危及社会秩序。

二、主要对策

1.需要现代科学模式管理。

我国私营企业实行家族性管理,企业财务和资金稳定来源于内控,企业快速发展,家族性管理适应不了市场激烈的竞争,而分工明确,架构专业,作业标准,管理分级才是现代化企业科学模式管理。譬如:职能领域分工专业,管理分层级,做到统一化,标准化。抓住企业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培育管理层对企业的忠诚,将经营权交给精英人才,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放手用人,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个人才智的空间和权力。私营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尊重员工主体意识,以人为本,肯定员工在企业中起到的主体作用,使员工值得为之奋斗。留住优秀人才最有效的手段则是授权。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新形势下,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利润增长远远高于物力投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丰富的人才资源是致胜的法宝。

2.加快产品开发。

我国私营企业依靠国内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分析自身优势,挖掘潜力,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打开新的经营品牌,经营门类和新产品,创新品牌资源,价格组合和服务开发,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创新经营手段,体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价值竞争。了解客户需求,科学引导消费,通过全程配送和售后服务,让顾客满意,物超所值才是我们的目标。私营企业都应该为之效力。这样必将带领企业和员工走向辉煌与成就。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形象战略企划。

对于私营企业形象的企划认识不够,导致没有足够重视如视觉形象方面的战略企划,无法向消费者展示自身企业的个性特征。很多私营企业连属于自己的标志都没有,更别说系统的系统的完全执行与实施。私营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必须树立企业形象,尊重广大消费者,尊重社会,珍惜已经取得的社会成果,才会有长远的发展。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先天就具体和市场对接的偶然性,如社会形象不佳,这是企业明显存在的弱点。私营企业最主要的企业标志,这个就是私营企业的招牌。标志代表整个企业的含义。重视企业的先进文化建设,让企业拥有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具备市场竞争的潜力。遇到问题不注意及时纠正,企业想更上一层楼会难上加难,这将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4.树立品牌意识和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

品牌概念没有存在于大多数私营企业管理者的思维里。他们的管理误区就是,自认为自身企业没有达到私营企业品牌,规模又小。小孩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也没有一个企业刚成立就成为知名品牌。要想达到知名品牌,从小做起,加油,努力,小的私营企业也会勃发,品牌的培植,积淀和维护,慢慢成为让大众知晓,认可,忠诚的知名品牌。有些企业还会因为缺乏诚信不免遭到市场的淘汰,辉煌一时,现在却像流星一样陨落。企业更要将诚信为本作为经营理念。因为信誉扫地,就失去了消费者;没有了消费者,就此你就失去了整个市场。

三、总结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与会代表们:

正值全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转入第二批次,并加快推进全县经济工作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时刻,成功召开了全县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必将迎来我县民营经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高潮。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向当选的新一届理事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积极投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而获得骄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个体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部署,以参与企业改制为契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安置了大量下岗职工,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全县社会稳定。这其中,也凝聚了个私协会和从事该项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个体私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产品结构也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部分单位和干部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摆位不高,没有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来抓,对落实有关政策、解决具体问题缺乏研究;还有个别单位仍没有做到千方百计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而是从部门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的积极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合力构筑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上来,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和谐黟县”的需要。我们必须站在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一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全力推进我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借此机会,我想谈三点个人的意见,供各位同志和代表们参考:

一是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围绕旅游经济,积极调整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第一产业方面,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不断调整和改善种、养、加工产业产品结构。围绕宏渔线、黟七线等主要旅游公路沿线特色农业带,主动参与生态型、旅游型、休闲会务型村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园区农业。在第二产业方面,按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对设备陈旧老化、产品质量差的私营企业,引导他们主动承接长三角与浙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实施旅游景点重组战略,着力构筑“中国世外桃源”大景区的机会,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在继续发展商贸流通、餐饮、运输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引导他们向市场中介、高端商务、乡村休闲等新兴行业发展,积极参与旅游商品研制、乡村旅游开发等“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项目合资与合作。

二是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三型”企业,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水平、上档次。要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在积极谋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建立项目引导机制,不断把成熟项目推向社会,转让给民间投资者。组织个体私营企业积极参与有价值的项目会、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与实力来选择项目,争取把有利于旅游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的项目落户我县。要着眼于个体私营经

济综合质量的提高,加强对发展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三型”经济的引导和扶持。在发展规模型经济方面,要引导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经验、有胆识的个体工商户大胆投入,扩大生产经营;在发展科技型经济方面,要引导和鼓励私营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广泛吸收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工艺装备和技术开发能力。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推进私营企业国际化进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对外贸易,扩大外贸出口。

三是要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强化服务,保障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为促进我县个体私营经济稳步发展贡献力量。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加强个体私营经济办事机构,强化对私营经济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和我县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对本部门、本系统不合时宜的政策规定抓紧进行清理和修订,切实抓好落实,努力营造适合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个私协会及相关部门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家的联系,体察他们的甘苦,了解他们的呼声和反映,及时发现和解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你发展我铺路、你赚钱我保护、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要认真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和各类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分类指导,围绕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率和减小风险,热情鼓励支持私营企业在经营形式和管理方法上进行积极探索,进一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活力和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强,为建设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5

一、进一步拓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1.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允许非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出资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允许不同规模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降至3万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降至500万元。除一人有限公司外,允许不同行业、区域和不同企业规模的公司注册资本分两年缴足,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可以分五年缴足。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水利、交通、能源、电力、公交、供水、供汽、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建设,在准入条件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享受同等待遇。

2.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担保公司和投资公司(投资、担保分开);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各县(区)企业,可冠市名;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生产型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可冠“”名称;由拥有省著名商标、省知名商号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其核心企业注册资本最低可放宽到30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的,注册资本可放宽到5000万元;从事文化、教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科技型个体私营企业或外向型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可放宽到1000万元。鼓励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申请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最少人数由5人降低至2人。

3.扩大股权出资的范围。允许境内自然人或境内企业以其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向在本市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促进资本自由流转。既可以省内登记注册的公司的股权出资,也可以省外登记注册的公司的股权出资。既可以向改制、重组的内资公司出资,也可以向新设或增资的内资公司出资。允许非货币出资比例最高可放宽到注册资本的70%。

4.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各行政审批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凡设置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条件的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作出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不得设定前置审批条件。

二、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5.进一步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改善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简化信贷评估、贷款程序等环节,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产业和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个体私营企业,经审查、评估,确认资信良好的,在贷款利率上适当给予优惠。

6.鼓励民间资本创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凡符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市注册、对本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项目投资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投资机构,比照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励政策。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信用担保,对当年达到准入标准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按当年平均担保额3‰给予奖励。

7.积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小额贷款业务,设立1年后,经自愿申报、省主管部门审核,可增资扩股;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登记事项、合规经营情况监管,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政府部门与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对业绩良好、合规经营的优先推荐申报村镇银行,尽早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如今后上级出台相应的政策,按上级政策执行)。

8.扩大股权出质登记的范围。进一步激活静态资本存量,放大股权出质融资的功能。允许企业以自有或第三人持有的本省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办理出质登记。既可以把股权出质给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也可以把股权出质给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从事财产性权利质押业务的典当公司、担保公司或者一般类企业和自然人。既可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人数200人以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也可以股东人数200人以上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

9.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实行资本运作。积极鼓励和支持规模优质企业发行债券和在境内外融资。引导企业积极股改上市,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因历史原因,部分权证不全但无争议的房产,需补办房产权证的,有关部门应依法予以办理,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税费予以免交,只收取工本费。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切实改善和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境外融资有关外汇管理的服务。

三、积极扶持个体户、私营初创中小企业有序发展

10.放宽动产抵押登记范围。允许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现有或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为抵押,向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以及符合政策要求的民间借贷等渠道融资,到工商部门办理动产抵押登记。

11.推动家庭工业提升发展。组织家庭工业领头企业考察发达地区市场需求,承接加工产品,成熟后带出一批家庭工业企业。推动大企业与相关联的家庭工业相对接,外地企业或市场与本地家庭工业相对接,鼓励大型企业与家庭工业企业开展配套协作,开展“传、帮、带”,促进家庭工业向专业化、协作化生产发展。

12.积极开展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并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13.降低初创小企业创业成本。凡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首次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在农贸市场或者当地政府指定区域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股权出质免收登记费用。取消企业登记资料查询费。

14.放宽网上经营条件。大力鼓励创新,推进多种模式网上市场发展,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融合。对已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经营范围可依申请依法核定;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企业,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电子商务”;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不开展实体经营的,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网店”。

15.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业务范围。除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外,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及同类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更名称或注册资本无需再提交验资报告。

四、提升个体私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6.建立科技支撑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积极贯彻我市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发展政策,市科技创新投入、工业发展资金等政府性专项资金要大力支持为区域块状经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行业技术中心和区域技术中心的培育。个体私营中小企业经市科技行政部门认定为科技型企业的,享受市科技型企业相关扶持政策。

17.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转让,经技术部门认定,报税务部门备案免征营业税,对一个财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8.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建立全市优势行业企业品牌培育库,在省著名商标、知名商号认定中,重点扶持高新制造业、外向出口、现代服务业、农业、传统地方产业等五类企业。鼓励个体私营企业申报注册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对获得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除外)、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获得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知名商号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在境外注册商标并在该地区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按每只商标奖励1万元。对新获“部级,省AAA级、AA级、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的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1万元。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出口名牌称号的外贸企业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予以奖励。

19.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把发展中介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培育。着力提高中介服务行业发展规模和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咨询类、鉴证类、评估类、担保类、类等中介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规范中介服务行为,维护中介服务秩序。大力扶持、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经营资质。

五、建立完善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0.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个体私营企业人文教育素质提升“1+3培训工程”(人文教育实践工程与高级经理特训工程、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每年选择一批个体私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入国内外大专院校参加学习深造,组织经营者外出考察取经,加快创建企业家俱乐部。鼓励各类院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职业技术培训。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在当年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至该年度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

21.营造宽松市场环境。实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告诫制度,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未造成直接危害后果且主观过错不大,事后能够及时消除违法状态的,先进行提示、警示、告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再依法处罚。对商标权属争议、企业名称争议等纠纷,基于当事人双方的自愿,引导和帮助化解争端,努力化解矛盾。对于上年度7月1日以后出资期限到期的无违法记录的企业,因资金紧张无法按时缴付出资的,依企业申请,允许延长出资期限至本年度年底。对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成立后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允许其延续至本年度年底。

22.缩小年检提交审计报告范围。自2008年度企业年检开始,除外商投资企业、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投资、担保、典当、人才中介及培训等特殊行业企业以及上年度7月1日至当年度6月30日期间新设立的实收资本在200万及以上的公司外,其它企业一般情况下免予提交审计报告(上级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6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对需要审批、核准和备案的事项,政府部门必须公开相应的制度、条件和程序。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要尽快完成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规定工作。外商投资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除国家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外,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三)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在规范转让行为的前提下,具备条件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可向非公有制企业转让产权或经营权。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

(四)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在放开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维护公众利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社会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通过税收等相关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捐资捐赠社会事业。

(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六)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非公有制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参与其分离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在资产处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参照执行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应政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并购集体企业,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八)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建设和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东部沿海地区也要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九)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

(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吸引农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增强资本实力。政策性银行要研究改进服务方式,扩大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范围,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依托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等业务。

(十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在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推进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非公有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投资公司的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

(十二)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有关规定的企业,经批准可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吸引国际金融组织投资。

(十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担保业自律性组织。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十五)积极开展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各级政府要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鼓励为初创小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对初创小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减免登记注册费用。

(十六)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各级政府应给予适当补贴和资助。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

(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试验室,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支持非公有资本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研开发机构。鼓励有专长的离退休人员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保护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

(十八)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改进政府采购办法,在政府采购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推动信息网络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兴业,在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在境外申报知识产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利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十九)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有关登记审核机构应简化年检、备案等手续。要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自律机制。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要严格执行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按照宪法修正案规定,加快清理、修订和完善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二十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等,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二十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要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健全集体合同制度,保证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或变相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必须尊重和保障职工依照国家规定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超时工作,加班或延长工时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给予补休;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要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禁止使用童工。

(二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部门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量大面广、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企业工会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必须为工会正常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依法拨付工会经费,不得干预工会事务。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二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加工贸易、社区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十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法获得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质量、土地使用、资源开采等方面的相应资格和许可。企业要强化生产、营销、质量等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环保、卫生、劳动保护等责任制度,并保证必要的投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如实编制财务报表。企业必须依法报送统计信息。加快研究改进和完善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的会计、税收、统计等管理制度。

(二十七)完善企业组织制度。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规范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自觉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开展扶贫开发、社会救济和“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性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级政府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队伍建设,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政策。建立职业经理人测评与推荐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十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有条件的可向跨国公司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名牌产品。支持发展非公有制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关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进步、对外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扶持政策,对非公有制企业同样适用。

(三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通过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专业化市场,创新市场组织形式,推进公共资源共享,促进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三十一)改进监管方式。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完善相关制度,依法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各有关监管部门要改进监管办法,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监管信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十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各级劳动保障等部门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时化解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三十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进一步清理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向非公有制企业强制收取任何费用,无权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企业提供各种赞助费或接受有偿服务。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企业有权拒绝和举报无证收费和不合法收费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收费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三十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要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助手作用。统计部门要改进和完善现行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7

1、私营企业主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一是缺乏科学管理理念,表现在忽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效率不高。对各级管理人员在钱和事上不放权,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减弱;二是缺乏创新意识,表现在自高自大,只重经验不信理论,不研究新形势和新的市场需求,不研究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很少花精力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甚至抄袭模仿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2、私营企业主对企业未来发展缺乏战略研究和长远规划。一是私营企业所有者往往忽略对自身企业发展战略的市场研究和长远规划,多靠行业经验来判断企业走向,缺乏理性分析,跟风和盲从现象普遍;二是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行为上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经营管理随意性大,对于发展规模、经营理念、产品定位等缺乏系统考虑,偏重短期效益,自身新品开发能力降低,忽视人才的系统培养,影响企业发展壮大。

3、私营股份制企业股东在企业管理中的权责划分不明确。一是从合作形式上看,一些私营股份制企业合作者所出合作资金均等、话语权相当,共同参与经营管理。一些私营股份制企业则采取一个人占一半以上股份,其他合伙人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二是从合作过程看,合伙人在创业之初都能够精诚合作、同甘共苦,在发展壮大后反倒出现了股权多少、职位高低、利益多寡的争执,大事意见分歧无法决定,有责任又相互推诿。

4、私营企业用人上的裙带关系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壮大。一是私营企业的特殊性导致管理岗位人员大都是具有“裙带关系”的亲朋好友,企业发展壮大后他们更易出现居功自傲心理,甚至不服管理,形成内耗;二是私营企业主自身容易过分依赖于对 “裙带关系”的信任或照顾“面子”,导致主观上忽视对外来管理精英的引进培养,或是聘用后对其不信任,不放权,导致专业管理人才无法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

5、私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随意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一是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习惯于独裁式领导、家长式作风,甚至野蛮式管理,重大决策或是不征求意见,或是随意更改,使其他管理人员不能发挥全部聪明才智参与企业发展,甚至无所适从;二是部分私营企业名义上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日常管理,但对他们的具体经营管理活动却过多牵制甚至控制,经理人对于具体的人、财、事完全没有自主权,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6、私营企业往往忽略通过制度建设对企业实行高效管理。一是没有建立科学可行的规范管理制度,尤其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绩效管理、产品检验、人才培养,责权划分、监督约束等制度,不能做到逐一细化,可操作性强;二是对于制度不能严格遵守,执行力不强,问题往往出在企业主自身常常与制度背道而驰,而对于有裙带关系的员工打折扣执行,对于普工员工的执行中往往只偏重惩罚不重视激励,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

二、加强私营企业内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1、私营企业主应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一是树立学习观念,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研究企业管理方法,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市场开拓、管理方法创新和企业新品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树立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要适应形势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2、私营企业应通过科学论证明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是要树立长远发展观念,明确企业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二是要扩大视野,广开言路,深入调研,必要时要聘请专家按照科学程序进行规划论证、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价,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必要时适时进行修正。

3、股份制合作私营企业积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是委托高素质的管理精英或职业经理人对企业日常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有效避免股东的人为干扰和股东间的利益争夺;二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可以使股东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站在谋划企业的发展,提高宏观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4、私营企业要通过人才发展战略走出裙带关系的困扰。一是要积极引进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层管理精英,改变和优化家族式管理模式,减少管理上的裙带关系干扰;二是对于外聘人才要善于培养、充分信任、敢于授权、公正评价,坚决做到“家人”和“外人”一视同仁,多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权威,发挥好管理才能。

5、私营企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一是要注重建立和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奖罚分明,避免随意性;二是要严格执行制度,尤其是私营企业主自身和有裙带关系的企业员工更要带头遵守,坚决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制度对全体员工具有同样约束性和权威性。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8

一、关于省餐饮工作委员会筹备

2009年初,我们针对我省餐饮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经营不规范、管理缺位的现状以及在餐饮卫生、诚信、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筹备成立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从餐饮私营企业角度加以自律、规范和发展的想法,受到省工商局和省私营企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省工商局同意,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协会于2009年3月29日向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提出申请。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十分重视。经研究审查,于2009年7月29日批复如下:经审核,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同意成立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协会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发给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证书。为了支持省餐饮委员会工作,做好筹备工作,省私营企业协会在2009年10月12日下发黑私协字[2009]20号文件,要求“各市(地)协会从事餐饮、酒店、宾馆等行业的会员企业中,认真做好人会的宣传和优秀人选的推荐工作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协助配合该餐饮行业_[作委员会开展各项活动”。根据工作需要还要求“各市(地)协会秘书长应选为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负责收集本辖区内饭店、酒店、宾馆等餐饮行业信息资料,履行参事议事职责。省私营企业协会还指派李德文同志作为省餐饮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帮助筹备组顺利开展工作。

省工商局马文博副局长对成立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指示省私营企业协会和筹备组的同志,要明协会指导思想和设想,让我们积极筹备,做细工作,早日组建。省私营企业协会王月明秘书长把成立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当做省协会一件大事来抓。鼓励筹备组要独立开展工作,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协会好做法、好经验,组织好,早日成立,积极开展工作。王本瑞秘书长一上任就听取我们的汇报,并多次与我们协商,如何做好筹备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筹备期间,筹备组的同志,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碰头,研究餐饮工作委员会筹备进展情况,还积极考虑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对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今后发展壮大的设想和建议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

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一员,是和传统协会有区别的。这新就新在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新,这就必须加强学习。我们不仅要组织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要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会员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餐饮行业又好义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体会员素质、提高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开展工作新局面,保持企业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要组织起来,协调发展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是不可分的,要协调发展。所以我们组建这个行业组织,这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行业、企业管理的需要,也符合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行业组织是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主要职能是代表政府为行业发展制定规划和管理条例,传达落实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制度、法规。还要代表企业、行业向政府反映意见,争取政府对行业扶持政策。

(三)要明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的重点

在我省同行业相关联的协会组织,已有省饭店协会、省烹饪协会、省食文化研究会等,这些行业组织在工作中有交叉,也有分工,餐饮工作委员会刚刚组建,是一个“新生儿”,需要一个学习成长过程。协会问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是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相取长补短。我省从事餐饮、酒店、宾馆的个体私营企业有12万户,从业人员有34.5万人,餐饮行业工作委员其主体是非国有餐饮、饭店、宾馆等餐饮企业和个人,会员是其中的优秀者。省餐饮工作委员会在服务于这些企业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

(四)要发挥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的优势

1 领导和组织优势。一是领导重视。省餐饮工作委员会受到省工商局领导高度重视,在省私营企业协会的直接指导下运行,私营企业协会会员众多,覆盖全省,组织结构严谨。再加上我省私营餐饮企业发展迅猛,从事餐饮行业的企业几乎都是民营企业,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省民营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很多都在单打独斗,只有好的扶持政策,措施得力,找到切入点,结合点,一定会得到餐饮企业的支持。二是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是非国有餐饮企业自己的行业组织代表。只要紧密联系企业会员,反映企业诉求,并快速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反映,并千方百计地帮助沟通解决,保护会员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引导餐饮行业向规范化、连锁化、集团体、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就一定取得成功,也能增强对会员企业的吸引力。

2 机构及人才优势。我们参加餐饮工作委员会的成员,除了地方推荐的人员和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外,考虑代表面和有利于开展工作,又特邀一部分人:有哈市和我省大专院校等餐饮理论界著名学者专家,也邀请了几位有名的国有企业老总参加,还有一些餐饮及相关行业的主管领导,我们也吸收几位餐饮上下游企业和个人会员的参与。这些人参加省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无论是会长、副会长、常务委员、委员,只有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会内要平等相处,以礼相待,共同为企业保驾护航,为政府出谋划策,为社会和人民尽职尽责服务。会长应主会,常务委员要议会,委员要参会。

省餐饮工作委员会还设了企业家联谊组、专家组以及秘书处、人力资源开发部、咨询策划部、企业家联谊部、金融服务中心。企业家联谊部可组织企业采取轮值制度,围绕自己的特长和熟悉的专业展开专题调研、报告、展示、讲座、展览等活动。专家组要多为企业献计献策,企业也要配合协作,团结一致,共谋大计。

从经验看,专家学者大都愿意参加,想更多地了解企业:而企业往往更注重实际效果,参会能否从中受益。我们餐饮工作委员会将主体、服务对象定位在广大餐饮企业,反映企业呼声,解决企业所急。我相信通过两者的积极参与、深谋远虑和紧密配合,餐饮行业工作委员会一定会更具生命力。也一定会实现三方共赢。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障碍;对策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既有整个建筑行业内部环境的弊端,又有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身障碍,亟需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中的自身障碍

1.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以“家庭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如果在企业创立初期,在权利高度集中的环境下,使用资本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会的到有效调动。而当企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这种管理制度也会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尤其是在用人制度上的任人唯亲,造成决策者无法合理科学地决策,难以培植新的发展动力,最终造成个人专断的局面。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私营建筑企业现在依然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重项目而轻管理,综合性管理人才极度匮乏。

2.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近几年,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通过原始的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可以说,与高新技术接轨,已经成为广大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我国私营建筑企业而言,基本上均存在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整体的创新战略以及科学有效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

3.部分私营建筑企业经营策略上存在短期行为

据调查,我国私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问题,其中尤其是一些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为了过度追求眼前利益,不惜采用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而不是本着加强科学管理,依靠工程质量的提高,来取得竞争优势。这无疑会严重我国私营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信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少数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了整个私营建筑经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造成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自身障碍,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解决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自身障碍的对策

1.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出于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要,私营企业要努力改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放弃“家族式”的公司管理模式,转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用人机制,同时改变重项目而轻管理的管理理念,把着眼点放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来;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科学合理地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业务规范,并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2)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核心人才短缺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人力资源队伍,在战略的高度上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重视不同种类人才的队伍建设,不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战略人力资源。

(3)提升信息化水平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组织的运营、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的整体信息化过程。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对于私营建筑企业来说,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改善自身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通过信息化改造,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私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首先,将企业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做好自身的创新决策、创新投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风险利益分担;其次,企业要在全局的高度上,重视先进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引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到适合本企业应用的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再次,企业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团队,制定详实的技术创新规划;最后,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联合开发新技术,并且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科研成果。

3.调整发展思路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过度竞争、低层次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广大私营建筑企业应转变自身发展思路,主动规避与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直接竞争,把有限的资源合利用到自身具有优势的专业化项目中,实施专业化战略。于此同时,私营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努力培育出在某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经营业务的专业化,是自身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级企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作者单位:天津市海景实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捷,郝婷钥论我国建筑企业现状及发展战略.山西建筑,2006.2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10

关键词:国民经济 机遇和挑战 私营企业 融资问题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我国私营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却比私营企业的发展更加开阔,追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当今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导致私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出现了瓶颈问题,融资的渠道较国有企业要狭窄,直接制约了我国私营企业的长足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因此,分析和解决我国私营企业当今存在的融资困难问题,研究并提出解决我国私营企业现存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国私营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外国对中国的融资比重不断增加[1],从而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金融管制机构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长远发展。但是,又由于私营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规模较小的问题,造成了私营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从而更难于解决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私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政府和私营企业个体的双重努力,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融资服务体系。

二、我国私营企业出现的融资问题

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大的市场份额,私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增加了各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收入。但是,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导致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问题,尤其是融资问题的出现,直接制约着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私营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

从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有人说这是由于社会主义金融经济体制的问题,这个我们不能否认。但是,这却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我国私营企业无法从银行中获得融资,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私营企业自身贷款信用出了问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因此,银行不愿意将自己的自己投入到偿还能力不确定、偿还意愿不确定的私营企业手中。

1、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的严重的偿还风险问题

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方式不合理、管理的决策不明朗、企业结构不够完善等等[2],从而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营问题,造成私营企业偿还能力出现信用问题。出现我国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私营企业的管理大都是家族式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家族式的经营模式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致,企业的决策权就落到企业的所有权一人手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私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严重的排他性,都有家族人员掌握着重要的职位,亲情的成分在私营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说私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不健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不能保证各项决策和重大方案的实施。同时,私营企业由于是个人经手进行管理,因而企业并没有合理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私营企业的持有者仅仅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最大的经济利润,再次,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要,从而导致私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危机,企业内部长期对外来人员的打压和施压,造成企业内部没有一个良好和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因而不利于当今私营企业的发展,导致私营企业整体的道德水平降低,不利于个体私营企业对银行信誉的维护,直接造成我国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2、私营企业还款的意愿存在风险

由于私营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信誉贷款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很多企业在银行的贷款或企业的债务到期时,选择不配合清偿所借债务或是恶意逃避债务,有些私营企业在银行清收债务的过程中寻找着种种理由,拒绝还钱,有的就是想拖延或者骗取银行的贷款,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偿还。还有的私营企业经营倒闭,丧失了还款的能力或者是利用假执照骗取贷款,然后将自己的私营企业私自注销,造成恶意逃废债务。从调查显示,近几年存在着许多逃废债务的私营企业,各银行均有资金的损失。但是,对于这一部分人,目前的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处罚措施,仅仅是将其适用于民法的范畴,《刑法》对这种恶意逃废债务的情况仅仅有四条相关的规定,其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其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其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其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因此,想要完全符合这四种可能,然后对其定罪的寥寥无几,所以,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和不明确也造成了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信息的不对称情况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情况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的信息,另一些人没有拥有这些信息。企业银行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企业自身拥有的发展状况信息和银行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私营企业作为银行支持的产权项目,能够全面随时的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还贷制度和信贷监管等对其有用的银行信息,但是银行作为贷款的另一方,完全有权利随时了解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私营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银行的逆向选择问题,造成潜在的高风险的投资者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寻求资金方面的帮助,同时,贷款者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试图不断提高贷款的利率,造成市场规模的萎缩和不振。因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多次发生,就需要贷款者有能力来区分贷款的好处和坏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达成之后,借方就有积极性从事某些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在贷款者看来是不合适的。贷方需要监督借方的行为,更有权力限制某些不当行为的发生。

4、我国私营企业不完备的契约也会造成融资困难

所谓的完备契约就是指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规定在未来的状态下,契约持有者的各方所具有的责任和权力,将来各方都不用再对契约的问题进行协商或者是重新修订。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时间短,信用的程度本身就不高,银行为了减少或者是防范风险的可能发生,银行采取以私营企业资产信用为前提的贷款方式,就有了现实的依据,但是,从目前不完备的契约制度来看,这种方法也不能够很好的减少或防范损失。

(二)我国私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和必要性

首先,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的速度迅速,而且呈平稳趋势,私营企业的注册数量和企业 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甚至要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同时,私有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直接性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就业的从业人数,提高了同期内的就业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提高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其次,私营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东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较快,大多数私营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并且呈稳定增长趋势[3]。私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也在逐步的扩大,原先私营企业主要是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例如,工业、产品的制造业和产品加工业,几乎占据了私营企业总数的70%以上。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私营企业也逐渐将自己的行业扩大到商业、饮食业、科技、教育、广告、家政服务、旅游服务和房地产等方面,导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占据了私营企业的领先地位。

再次,企业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顺利实施,使私营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拓展空间,为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尤其是私营科技企业的崛起,成为了私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融合了市场机制和知识密集的双重优势。私营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对国企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造成大量的下岗职工,私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吸纳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同时,还对国有企业实现兼并、收购、承包、租赁等方式,帮助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重组。

三、解决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一)私营企业的自身调整

1、私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制度

建立完善和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减少私营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的重合,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领域,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竞争优势,提高私营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私营企业要想赢得银行对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企业就必要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私营企业的发展模式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2、不断增强私营企业的信用意识

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诚实守信问题,企业自身必须要加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实守信是私营企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的先决条件,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也是获得利润。因此,私营企业要想从商业银行中得到贷款,就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信用额度。同时,还需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型和流动性。如果企业的诚信观念淡薄,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不仅损坏了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其他私营企业的利益。

3、私营企业之间做到强强联合,完善财务制度

我国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后两者的企业投资数量多、规模大,资金的实力也比前两者强, 自身发展较弱的私营企业通过联合其他企业,可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同时,企业直接也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实行互助担保和相互抵押,完全可以到同一家银行开出各自的账号。但是,企业在实行兼并和联合的过程中首先要自身强大起来,只有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融资的途径。私营企业在财务的处理问题上必须要做好[4]。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的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保障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不断规范会计处理和财务的报告制度,保证企业所提供的各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需作出调整

首先,银行要不断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调整。银行对于效益好的企业,不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在对企业融资问题上一样对待,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有银行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一直都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保护的重点对象,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要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因为股份制可以明确国有银行的产权归属问题,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企业化的管理。

其次,银行还要不断改进贷款的审核和发放的方式。不断加强对私营企业的信贷服务,目前银行现存的贷款流程是针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模式而设计的,这种贷款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小型私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因此,银行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和放宽相应的政策,适当的开辟一些绿色通道,允许银行对私营企业发放适当的信用贷款,保障私营企业的融资。

再次,银行还要组建专门为私营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创造新的金融品种。银行在地方设立专门为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既能够保证地方银行对私营企业发展信息的获得,降低或减少银行与私营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又能有利于私营企业的融资速度,大大提高了银行办事的效率,还能够打破国有银行对私营企业垄断的局面,不断促进银行业的竞争,让银行能够更好的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服务。

(三)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作出努力

第一,政府应该建立全面化的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私营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服务和技术上的指导。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需要金融融资问题的解决,更需要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政府在这一方面需要作出应有的努力。一方面既保证为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作出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各种资信评估机构的行为,保障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政府要不断改善私营企业的投资环境,不断拓宽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目前,私营企业在一些投资领域中受到限制,这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需要不断放宽投资的领域,保证私营企业的发展规模,让私营企业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发展政策[5]。

第三,国家政府要不断放宽利率的管制制度,让利率的发展进入自由化发展的进程,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实施相关的政策,确保银行和私营企业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值。政府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制约、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不断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不断形成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保障合法权益。利用传媒监督对社会舆论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尊重劳动成果。

四、结语

我国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要想得到合理有序的解决,首先,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指数。其次,需要银行对私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改革和调整,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服务。再次,还需要国家政府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为我国私营企业的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伍光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2009

[2]蔡辉前.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

[3]孙明高.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特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2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11

建国以来,北京市个体私营 经济 的发展与全国基本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建立了 社会 主义 公有制的基础上,出现了片面追求公有制形式升级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片面性逐步得到纠正。在所有制方面“一大二公”、片面追求公有制程度的僵化格局逐步被打破。首先是从解决城乡就业的目的出发,开始允许个体私人经济的发展,进而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国有、集体、合作、个体、私营、三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把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的必要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变化,个体私营经济逐步进入规范健康发展的阶段。

1.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 环境 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上逐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把发展私营经济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宪法 修正案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个体私营经济的 法律 地位。在企业的经营环境上,国家逐步放开了经营的领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从1999年开始,私营企业可以 申请 开办自营出口业务。国家成立了民生 银行 ,重点为私营企业服务。为了解决私营企业贷款困难问题,人民银行宣布对企业的贷款,不看身份,只看企业效益。在社会舆论环境方面,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反映个体私营经济的呼声。在政府的工作上,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北京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近两年,为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又制定了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16号文件。为了协调解决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难题,北京市政府建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许多区县也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精神,制定了本区县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领导,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量的积累,孕育着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势头。截至1999年底,全市个体 工商 户达到25.7万户,从业人员近36万人,注册资金27.6亿元,户均注册资金1万余元。私营企业达到83203户,从业人员66万余人,注册资金673.8亿元,户均注册资金8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一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1999年底,个体户的注册资金总额及户均注册资金额比1995年底增长了49%和69%。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和户均注册资金比1996年底分别增长了20.6信和1.5倍。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私营企业集团。如通产集团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华普集团注册资金达到3.5亿元,净资产达到18亿元。二是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90%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和80%以上的私营企业集中在传统的商业服务业领域。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宽。除了传统经济领域外,在 文化 、 教育 、卫生、体育等领域都出现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足迹。并且,随着首都高新技术的兴起,私营科技企业大量涌现。全市从事 计算机 应用 服务、综合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的私营企业达到2万多家,约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海淀区科技型私营企业已占到全区私营企业的40%。一批高科技的私营企业已经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企业素质逐步提高。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目前全市私营企业中,91%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组织形式比较规范(私营企业类型:独资企业8%,合伙企业1%,有限责任公司91%)。从人员的素质看,九十年代初期,从事个体私营的经营者44%是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退休职工,文化素质和经营素质普遍较低。近几年来,一大批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具有高文化素质、善经营、会 管理 的经营者加入到个体私营企业队伍之中,大大提高了这支队伍的文化素质。市工商联抽样 调查 ,一半以上的私营企业 投资 者、经营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许多科技企业的经营者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具有较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3.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展很快,从总体看,初步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格局,一个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开始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的质量有所提高,活力不断增强,主导作用日益突出。集体经济经过重组转制,发展迅速,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成分。大力引进外资,三资企业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4.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吸纳就业及安置下岗职工,繁荣经济、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下表)

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起步和迅猛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大量富余劳动力为私人资本的迅速扩张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资产的增加,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三是长期以来因为商品物资短缺而形成的巨大的市场资源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个体私营经济在不断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迅速地实现了总量扩张。四是相对于国有、集体经济而言,个体私营经济自身存在着一些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在产权明晰、经营灵活、负担较少等方面,使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的生命力和企业内部的活力。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在全国各省市之间排位也较低。从北京市国民经济各类所有制所占份额看,199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有、集体投资占到91.6%,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投资数量很少。在 工业 总产值

业兴办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还不多;城市就业压力很大,但新增就业 人口 中到私营企业就业的还为数不多,下岗再就业的职工办个体和私企的也很少;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各类 投资 ,但民间投资、私人投资几乎没有;即使是个体私营比较集中的第三产业,国有集体的比重也不低。

在国家 工商 局公布的1998年31个省市区个体私营 经济 发展情况地区排列中,北京市私营企业的户数排第28位,从业人员排第28位,注册资金排第30位,产值排第29位,消费品零售额排第29位。诸多指标仅略高于宁夏、青海、西藏三个地区。这些数据可能因为口径上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反映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余地还很大。存在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人们对非公经济仍然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

一是看不起个体私营经济。受传 统计 划经济观念与实践的长期影响,不少人仍然以所有制的性质和公有化程度论企业优劣,对待非公经济往往不能一视同仁,觉得为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献计出力是名正言顺,而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则有所顾虑。一些部门、干部和群众认为非公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所有制层次低而看不起它,因为其规模不大而看不上,甚至认为它地位不高,有它不多,无它不少,发展不发展无足轻重。有些个体、私营企业自己也存在自卑感。有的下岗职工宁肯待业,也不愿去个体私营企业再就业。

二是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仍存有疑虑。有些人认为,非公经济虽然得到 法律 承认,但这种承认具有暂时性,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利用私有经济为公有制服务;认为在初级阶段要发展非公经济,在经济不发达,还比较贫穷落后的时候应当发展非公经济,但经济发展起来后,富起来之后是否还需要发展非公经济则有疑问。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担心为个私经济服务“说不清”。还有些人担心非公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重组转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许多私人企业主因为心存疑虑,有的不敢大胆放开手脚投资经营,总担心有一天资产、人身会遭遇不测;有的则以 银行 贷款为主,赚了自己有份,政策变了大部分也是银行的钱,自己不会有损失;甚至还有的采取购买绿卡或将资本外存的方法求得自保。

三是 社会 上仍存在歧视个体私营经济的观念。有些人存在着对非公经济“ 管理 ”可以接受,“服务”则心里不平衡的思想。也有些人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说认识很重要,讲工作可要可不要,办实事宁可不要。有些人仍然自觉不自觉地把非公经济与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划等号,认为非公经济是造假之地,腐败之源。往往是哪里出了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先拿个体私营经济问罪。

(二)管理与服务不适应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理顺政府对非公经济的 管理体制 ,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是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需要研究解决以下矛盾:

一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未完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管理上,目前的状况是工商部门负责 行政 管理,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负责日常的联系协调工作,一些重大的问题靠政府联席会的方式来解决。对其发展问题,因为现行管理体制关系,有的部门管不了,有的部门管不着,有的部门不愿管。据统计,全市有十几个部门从不同侧面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执法检查,但缺乏从宏观上综合考虑非公经济发展的部门。按现行管理体制,目前,政府与非公经济之间的沟通主要靠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但由于受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性质的限制,政府与个体私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规划建设项目中,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对于由此而造成的种种不便,企业意见很大。由于城市建设规划不够透明,造成一家投资近200万元新建的饭店,未营业一天就被推为平地,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二是管理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歧视现象。受传统管理体制与观念的影响,。在行政审批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不能一视同仁。目前 市场 准人的许多方面仍延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老标准,禁止和限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商品共71项。包括劳保用品、木材、水泥、纸袋、旧金属、音像制品等。 金融 、汽车、石油等行业,外资已可以进入,却仍不允许私营企业涉足。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对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承包、租赁国有中小企业也存在种种限制。

三是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还不规范。在具体工作中,有些基层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为非公企业服务的意识比较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此外,对非公经济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问题虽早已引起重视,但久治不绝,问题仍很严重。如强制性的报纸期刊费、各部门的培训费、治安联防费、绿化费、周边卫生资、年检各种证照费以及企业改制收取的高额手续费等。这些费用不仅名目繁多,而且随意性大,极易造成不良影响。个别掌握审批职权的部门设立咨询机构,依靠职权收取费用,企业很有意见。

(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 环境 还很不完善

1.政策环境方面。个体私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场所没有保障。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扩大场地,盖厂房。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征用土地方面困难很大,即使能征用,也手续繁杂,费用高,使个体、私营企业难以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如海淀区芳雪 药 店一直是租用民房,10年搬了4次家,长期“居无定所”。由于场地限制,现在药店的经营规模与5年前相比没有丝毫改变。 医药 行业激烈的竞争,使药店业主感到已面临生存危机。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使大量的个体工商户丧失了经营场地。退路进厅,让路于民的政策虽好,但一些基层单位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却出现种种偏差,或者只管拆,不管建,或者拆很快,建得慢,造成拆建不同步。如有的地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拆除了5个马路市场,但至今一个都未建起来,使许多个体工商户失去了从业场所,甚至失去了经济来源,形成“二次失业”。由于失去了原有的经营场所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安置,导致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下降,由1995年的29万余户降至目前的25万余户。 调查 中,一些个体经营者迫切希望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二是缺乏 金融机构 的信贷支持。由于商业银行尚处于转轨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不完备,加之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水平低, 财务 报表不真实,缺乏可供抵押的不动产,而现在银行又推行贷款“零风险”政策,这就使个体私营经济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据调查,北京市在银行贷款的私营企业只占私营企业数量的5%。北京市虽然设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金,但 申请 难度很大。

2.法律环境方面。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先后颁布了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法律法规,而北京市至今尚未出台这方面的保护条例。缺少法律保障,使许多私营企业的财产屡遭侵害。如对私营企业内部人员纠纷到底由哪级、哪类司法机关受理,对犯罪如何处罚,规定不十分明确。对私营企业的财产保护法规的制订以及这些法规的宣传力度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国家有关部门发出《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后,沿海各省市皆大张旗鼓地给私营企业摘“红帽子”,有的省份一次“摘帽”就达几千家之多。在各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方法规纷纷出台后,越来越多的被侵权的个体、私营企业家讨回了公道。而在北京,此类“摘帽”纠纷案件至今还无一人胜诉。

3.社会环境方面。这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在户口、招聘人才、员工培训、评定职称、出国政审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许多外地的私

营企业家反映愿意到北京 投资 ,希望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能取得一个北京户口。上海市已出台了有关户口“蓝卡”的政策,而北京至今尚没有相应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个体、私营企业因无法解决外地大学生的户口,而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另外,随着 市场 扩大和发展的需要,个体、私营企业家出 国学 习、洽谈业务的活动不断增多,按规定,出国人员的政审要由上级组织部门主管。但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出国政审由谁管却没有规定,给许多企业造成不便。此外,个体、私营企业在员工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 社会 环境 方面的缺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 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

个体私营经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符合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有利于更加广泛地调动广大群众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重要战略思想。对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既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它的消极影响;既要积极鼓励支持,又要依法监督 管理 ;既要促进其上规模快发展,又要帮助它提高素质、上水平。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破除限制观念,树立发展观念;破除歧视观念,树立平等观念;破除干预观念,树立服务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经济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当前,一是抓住当前群众储蓄资金较充裕的机遇,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把群众的储蓄变成发展首都经济的投资。二是要采取措施调动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首都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地调整首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三是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一,国有资产逐步从中小企业中退出,在个体和私营经济中放手发展中小企业,使民间投资成为中小企业的主体;第二,在一般性竞争行业,如商业、饮食、服务业,原则上不再搞国有独资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使国有资产从这些领域中转移出来;第三,区县属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应当更大一些,区县经济原则上以发展非公制经济为重点,国有资产主要投资于区县负责的 公共 产品和服务行业;第四,一些公共事业,如水、电、气、热和基础设施等,也应采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逐步使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参与这些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第五,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或合作,支持产品具有市场前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整体收购国有中小企业。

(二)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关键是要有一个有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要进一步消除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规定,使其在市场准入、 税收 、土地使用、 银行 贷款、股票上市、进出口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真正做到对个体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1.制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体现了十五大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精神,是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重要 法律 保障。在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法 律的同时,还应结合北京市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解决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维护个体 工商 户、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保护私有财产、承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等等,使个体私营经济在企业设立、税费标准、 融资 信贷、市场准入、对外交往、中介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保护财产合法权利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地位。

2.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拓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领域。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对目前仍未放开的产业领域要进行清理,适合放开的,要抓紧放开,引导其健康发展;暂不具备条件一下子放开的,可先通过试点, 总结 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放开。我国加入wto后逐渐向外资开放的领域也要向非公企业开放,要允许非公企业进入公共部门,即政府对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社会事业项目不再进行投资,而将这部分投资空间留给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在核发行业许可证、资质等级证书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采取同一标准。要改革企业注册方式,简化前置审批和登记手续,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除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规定的要前登审批的项目外,对北京市自行设置的前置审批项目予以清理、削减和重新确认。

3.改善对个私企业的 金融 服务,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体系。一是支持银行调整信贷业务,改善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针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特点,改进发放贷款的审核标准和办法,放宽对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准入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支持 金融机构 扩大担保贷款业务,包括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以及保证贷款;支持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贷款审理。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支持区、县或行业投资机构与金融机构联手成立的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的以个体私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为区域内、行业内、群体内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担保。三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政府要在外部环境上提供帮助,基金的运作应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应避免直接干预。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个体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的各种途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并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允许其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五是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立起以企业、经营者、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分散等为主要环节,服务于企业经济活动的信用制度。有关部门要提供个体私营企业信用信息,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信用 档案 库,为个体私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4.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条件。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应当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一是各区县对所属国有场地资源在不改变使用权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合理配置。对长期闲置、使用率不高或效益很差的场地,采取市场的办法,用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这部分资源的使用效益。二是应当通过立法或政府规章的形式保障在城市拆迁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凡是涉及到拆迁问题的,要提前一段时间通知有关的个体私营业主,使其能够提早准备,避免或减少损失。三是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管理力度。违章建设的市场必须拆除,规划中应有的市场也必须要建。对市场的拆迁要拆建结合,有拆有建。同时,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集资建立街道、社区便民市场。对一些有特色、影响大的市场,如雅宝路市场、秀水街市场、古玩旧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纳入首都城市的规划。

5.培育和完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可以考虑成立专门服务于个体私营企业的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通过政策、培训、咨询等手段引导、帮助个私企业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

方面,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切实帮助个体私营企业找准产品、找准 市场 ,提高个体、私营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6.设立民营 经济 小区,吸引全国的私营企业在北京发展。上海、浙江等地的经验证明,个私经济小区的建立,对于发展非公经济,振兴当地经济有积极的作用。建议积极利用首都的地域优势,在各区县现有开发区的基础上,建立若干具有专业性质和区域特点的民营经济小区,吸引本市和全国的个体私营经济的资金、技术、人才。制定鼓励外省民间资本来京 投资 的政策措施,并在提供生产经营条件、解决城市户口、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周到的安排和服务。

7.治乱减负,营造公平竞争 环境 。坚决取消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凡必不可少的收费项目,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 ,确保所有的 行政 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和地方 财政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对现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和界定,减少或免除个体私营企业在设立、经营和歇业过程中的费用负担,取消变相扩大范围、带有盈利性质的收费,取消借助其它中介机构形式转移收取的费用。对非行政事业性的收费,要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收费,要进行监控,使个体私营企业的各项费用负担下降到合理水平。

(三)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首都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

按照首都的实际和比较优势,应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发展:一是鼓励非公经济发展首都服务业。除鼓励发展传统的商业、饮食业、修理业外,应重点鼓励的行业是信息咨询业为代表的中介服务业,具有北京特色和优势的 教育 、 文化 、卫生行业,方便居民生活的社区服务业。二是大力支持非公经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落实北京市政府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16条政策,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鼓励民营资本投向 电子 信息、生物工程、新 医 药 、新 材料 、光机电一体化、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民营企业要逐步充当起主力军的作用。要鼓励有能力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并以智力、专利、技术入股参与收益分配。三是引导非公经济广泛开辟能够更多地吸纳劳动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多吸纳职工就业,帮助非公经济开辟能吸纳就业的新领域。四是鼓励非公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非公企业与外商的合作经营,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放开对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各种限制,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一批出口创汇大户,把非公经济发展融于世界经济的大潮。对私营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要逐步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要鼓励民营企业从事跨国投资。

(四)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管理体制 。一是充分发挥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要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纳入日常工作范围。计划部门制定全市经济和 社会 发展规划和计划时,要将个体私营经济纳入其中, 统计 部门要尽快完善统计渠道,规范统计口径,随时反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情况,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扩大社会 保险 的范围,将个体私营企业及其职工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享有与国有企业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政策的制定上,要鼓励非公经济在首都经济中进行长期投资,取消对非公经济的不合理限制,政策要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避免非公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二是要逐步理顺对非公经济的管理体制,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应当纳入中小企业管理范围,统一管理。建议由市政府中小企业的主管机构代表市政府负责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改变对个体私营经济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局面。加强个体私营经济中党组织、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建设,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并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充分发挥 工商 联、个私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在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从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行政,公开办事程度,改变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部门管理转向对全社会管理,并不断规范管理行为。

私营企业发展范文12

关键词:私营企业;营销策略;财务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引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当前还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加入到这种竞争中来。因此,私营企业要通过采取合理的营销策略,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便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财务管理又是私营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对私营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又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所以,对财务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但可以保障私企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还能确保营销管理方案的落,从而促进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私营企业营销策略中的财务管理模式

私营企业的营销方案实施,会给财务管理模式造成影响。尤其是私营企业中财务管理模式的出现,不仅使企业营销方面的财务管理更加细致化,也囊括了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而私营企业营销策略中的财务管理内容又有以下几点:

(一)私营企业的资本运营管理

资本运营是指私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流动资金,预支账款以及有价证券等的成本。私营企业的资本运营管理是私营项目在运作期间的资金管理,不仅可以使资金进行合理转换,还能有效提升私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私营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使用的现金量,它具有易于提现、资金周转快等特点。而且,流动资产大多数情况下指企业内部一年或一年时间以上,用以维持私营企业运营管理的现金。

(二)私营企业营销财务管理中的现金管理和存贷管理

现金管理既要确保私营企业在在日常的营运过程中尽量降低现金的利用率。另外,私营企业在对现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同时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便为私营企业的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贷存管理主要是适应企业为了实现生产和销售目标,进行存储的流动资金。而私营企业的现金转换周期又取决于存贷周转的速度,另外,企业存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存贷成本,加速存贷周转速度,从而确保私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能够正常进行。

(三)私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私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也属于私企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私营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是对外提供劳务后,通过对客户实施赊账的方式,而形成的债权。私营企业的应收账款在财务管理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私营企业的信用政策。第二,私营企业需要对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质量进行监控。另外,监控个人或总体账户的应收账款,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商业信用销售的负面影响。

(四)私营企业的信用政策管理

私营企业的信用政策也属于私企营销策略中的财务管理内容,它对企业控制市场营销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私营企业的信用政策无论是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还是促使客户付款,或是给于客户信用程度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私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要重视财务管理中的信用政策管理。

二、财务管理在私营企业营销策略中的职能

私营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服务提供支持,并从过去注重资金流动的部门转换为一个对企业供应链做出贡献的主要职能部门。另外,财务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响应体系,然后为客户和消费者提品或服务。而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工作者要为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企业要站在消费者和客户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从而便于从市场上获得更多新的消费需求信息,以便于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及时对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给于响应。

2.私营企业对财务工作实施科学的管理能使其对消费者和客户的响应及服务进行不断改进,从而为加大私营企业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目标提出合理的建议。

3.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使私营企业的供需链网络得到改进,从而获取一些消费者或是客户的需求信息、为客户创造价值等,并以此来提高私企的供需链网络响应水平。

4.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能够缩短消费者或客户需求响应的时间机制,从而降低私企的成本,并利用共同的有形资产资源,对私企管理中方面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三、私营企业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私营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都属于私营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之间有一致的目标

私营企业的营销策略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对企业进行更好的经营和管理。而对私营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而且,私营企业采取营销手段,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财务管理又间接实现了私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两者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

2.两者的管理对象不同

私营企业的市场营销的对象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营销活动过程,或市场营销的规律性。需要财务管理在资金上的支持,从而实现货币的增值。而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或资金的流转。而且,财务管理的起始点都是货币资金,并不能实现货币的增值。

3.两者内容上的关联

私营企业的性质就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如果企业没有市场需求的话,也就没有办法实现生产和销售,也无法进一步发展。而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是为市场营销提供管理服务和市场需求服务。所以,两者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四、结束语

私营企业的营销策略和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两大重要职能,两者之间既是相互关联的,又是相互影响制约的,为了更好的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还要协调好私企的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在科学的营销策略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从而实现了私营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远明.企业营销策略的财务管理视野探析[J].商,2015,47:110.

[2]南飞雁.私营工业企业营销管理模式研究[J].商,2013(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