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职业教育

中学职业教育

时间:2023-05-15 15:20:52

中学职业教育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1

1、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认知度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认可度很差,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有些学生和家长宁愿多花钱也要上普通高中。即便收费一再降低,生源也较差。

(2)专业缺乏特点

很多的中职学校,经济基础薄弱,受实训基地限制,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比如,有些被看好的专业,比如挖掘机,数控技术等,没有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

(3)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生源中,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那些在初中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堂教学质量也不高。

2、原因分析

(1)就业困难

现在,很多的企业招生都在不断的扩大学历门槛,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适合社会的专业知识,导致其就业非常困难。

(2)投资不够

国家对中职学校的资助还不够多,学校的资金不够,导致对很多专业课硬件设施的投资不到位。

(3)管理力度不够

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普遍存在散漫的现象,他们从思想上就对管理不够重视,管理力度也不够。

二、改革中职教育教学的思路和建议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出如下改革中职教育教学的思路和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确立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采用校企结合模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责任心,热爱教育工作的人员。其次,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要加强培训,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另外,学校还有多关心教师的生活,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把学校作为自己的家,才会真心的付出。

2、提高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

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作为学校,也要不断的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改变那些错误的观念,从而选择中职教育。

3、确立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任何的课程目标必须要以社会需要作为导向,只有这样,中职学校的学生走向社会,才能较好的融入到社会,才能尽快适应自身的工作。因此,理论课程的开始主要是为技术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学校各级领导应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责任心,做到以身作则,这种责任心从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学校的管理工作。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在课堂和课下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要用平常心看待学生的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尽可能多的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充满满足感。经常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使他们在校期间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5、采用校企结合模式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所处位置,与当地的企业联合办学,和企业签订相关的用人合同,有针对性的培养需要的人才。这样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

三、总结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综合素质

在教育事业日渐发达的今天,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要对职教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专业教育之外,语文教育必不可少。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由于对职教理解的片面,对语文教学作用认识的不够,有的学校语文课时严重不足,有的只列为选修课,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语文课程。事实上,语文教学并非可有可无,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的作用不可替代、不可或缺。

首先,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它一方面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打基础”,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为提高文化素质打基础”。[1]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经指出:“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见《语文与数学》)21世纪无疑将是一个信息世纪,在经历原始、农耕、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必将迈入信息文明时代。而信息时代最重要的财富不是土地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而知识则包括科技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这两种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一样东西――母语的学习。职业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重视认识的、理性的、逻辑的活动,具有工具价值。而这工具价值的形成却必须依赖另一种工具,即语言。所以说语文是“基础的基础” !

此外,语文是竞争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会愈加激烈和残酷,而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为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人与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则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拳头必须都要硬。现如今,相当多的人只看重科技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素养,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看到综合素质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比较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当薄弱,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选择。所谓的人文素质涵义极广,但总体而言它应当涉及人的情感、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审美、心灵、心理等各方面。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上各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语文教学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真善美的人文品格,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有充足的养料来完成这项任务。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体现出人类自古而今对真善美的歌颂和追求,从《诗经》的“窈窕淑女”到唐诗中“霜叶红花”;从安徒生的“白雪公主”到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内容有别、形式各异,然而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闪烁着明丽的人性光辉。用真善美的雨露来浇灌学生们的心田从而达到净化学生灵魂的目的,这是语文教学灵魂教化的最大的优势。

语文还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到关键时刻的角逐实际上是意志和心理的较量。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昂扬的斗志,终究要在竞争中被淘汰。职教的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都会碰到各自的难关和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当专业技能不相上下时,意志和心理就成了决定胜负的筹码。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古今中外的先辈们在生存与发展中不断地积累着如何奋斗与战斗的经验,并用语言文字将其凝固于文化之中。我们后人通过对他们遗传下来的“精神宝藏”的挖掘,汲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我们能够踏者前人的足迹继续向前迈进。而要挖掘这些“精神宝藏”汲取古人不屈毅力的营养,磨砺我们坚韧的意志,语文是不能缺少的工具和依靠。因为前人留给后人的精神文化遗产,绝大部分都存在于语文之中。当我们看到鲁迅那犀利的杂文,清峻深刻的小说,我们就会切身体会到他那不屈的韧性的战斗精神和疗救民族的意志及决心。这些正是语文所要传授的“道” !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

最后,语文对于发展学生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实用技能作用巨大。“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高生必须能干会写善说。”[2]实际上所谓的“实用技能”也应属于综合素质范畴。如果说前文所提的“人文知识”是形而上的“道”的话,那么这里所说的“技能”就是形而下的“器”或是“用”了。“能干”当然指专业技能过硬,“会写”和“善说”则完全要靠语文之功了。不论任何单位、集体或是个人往往都有许多东西要写,流行说法叫“写材料”。比如,写计划、写报告、写总结、写申请、写通知等等。训练笔杆子功夫,写作应用文是语文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难以想象,倘若学校的语文课课时不足或者被取消,学生的笔下功夫缘何而得?我们现在也不难知道为什么会有许多职教学生在一张小小的请假条上竟写出三四个错别字来。“善说”实际上要求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会写”、“善说”应该不只是口号,更应该在语文课的作用下成为现实。

时间已进入21世纪,中国正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融入世界,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职业教育应当放眼世界远见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顽强的市场适应和生存能力使职教学生也可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通过培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职业教育应当能为“科教兴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完全可以不辜负《职业教育法》第一条对职业教育的期待。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及与语文密切相关的综合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突破陈规、扫除偏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去“上下求索” !

参考文献: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加强、职业道德

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学校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专业设置与社会工作岗位相对应,,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职业学校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呢

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率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纳入全班学生的视线之中,教师本人在遵守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时刻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严格要求自己。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举止文明,谈吐文雅,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成为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率。如:体育教师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操场组织训练,每天傍晚最后一个离开操场,认真训练,精心组织上课,一丝不苟的搞好场地器材的维护。体现出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上课不迟到、早退、请假、旷教,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工作纪律,体现出严格的法律法规的观念。冬天面向寒风,夏天面向太阳,把方便献给学生,把困难留给自己。表现出一种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良好的道德风尚。深入学生,和学生们一起训练,一起活动。干一行,爱一行,无悔自己的职业选择,表现出一种正确的择业观。

二、结合课堂常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也是体育教师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

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在室内课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平时的艰苦训练和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励志故事。使学生不仅爱好体育,还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家为集体奉献的精神。使学生从思想上打上在遵守职业道德的烙印,把职业道德根植于学生心田,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在中长跑、爬山和武术等项目教学时,可渗透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艰苦创业的意识,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毕业时,只盯着待遇高或条件好的大城市、大企业,不愿意下生产线;干工作讲条件,图实惠,不讲实干和奉献,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中长跑、爬山或武术课中德育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3、在球赛安排战术位置时,教育学生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团队意思和配合意思。要有“甘当绿叶”精神。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既有分工也有配合,同时渗透择业观的教育。尽管社会上职业种类繁多,内容也千差万别,但是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的职业的合理构成。不可能大家都去从事某一“好”的职业。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学生懂得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将来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自己勤奋工作,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作出相应贡献。

4、裁判练习时,教育学生要根据“公正、准确、严肃、认真”的裁判要求去执行,按照规章办事,公正执法。同时,可渗透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人们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这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四、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1、布置职业道德课外体育作业,教师凭学生的职业道德汇报来掌握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2、开展职业道德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以职业道德为保证,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向教师如实汇报。如爬山和中长跑或裁判工作等等。

3、建立职业道德档案,经常监督随机抽查,及时反馈。对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能以职业道德为保证的学生要大力宣传和表扬,对那些职业道德信誉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谈话,转变思想,使之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素质教育

过去,我国一直沿用应试教育体制,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家长,都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而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明确中职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被社会无形地贴上了很多标签:学习成绩差、自律意识差等,甚至还有人将他们归为“坏学生”一类,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因而,这些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与普通高中生都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就应该了解他们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教育。像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也会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敏感又脆弱,当别人嘲笑他们学习成绩差时,他们自然会产生自卑感,甚至有人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些观念和想法将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处于一种消极、低沉的学习状态。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向他们传播积极的正能量,比如,一些没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最终也通过其他途径取得了成功,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放弃,使他们重拾信心,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好好努力,相信将来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输职业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名人事迹、英雄事迹,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高尚职业情操的敬业人士,而这些刚好可以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比如,“铁人”王进喜就是敬业奉献的典范,这个伟大的工人代表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高尚职业情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向学生传播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将“铁人”王进喜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全力投入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要热爱和忠于自己的事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类似的素材还有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教育素材,从而将职业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用真实的事迹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成为具有高职业素质的人才。

三、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中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更加重要和关键,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加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当前市场就业压力大、企业对人才要求高的现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求职面试的模拟活动,让学生提前体验求职面试过程。教师可以选定一些学生作为面试官,提前设置面试问题,安排面试流程,其余学生作为求职者进行面试。相信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体验求职面试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意识到社会竞争压力之大,这也会成为学生今后努力和奋斗的强大动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或者跟企业达成共识,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从而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内容,向企业优秀员工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结语

在如今这个复杂而又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学生毕业后面临严酷的就业形势,要想通过自身实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多实践平台,不仅仅要靠过人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具备正确对待职场、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拥有一颗忠于工作、忠于岗位的心,而这些道理在中职教学中都需要语文课程的教学来传播和引导。具体而言,教师只有用心研究教材并使之与职业教育相互联系,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职业素质、高工作技能的职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成立.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10):224-226.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340-02

党的十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厉行法治进行了科学、系统阐述,并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方面,分别明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为我国大学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即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为导向,培养更多法学知识扎实、法学技能过硬、法律职业道德强的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回顾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可以看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法学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法学专业教学以司法考试为重要目标,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了法学实践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导致法学专业整体教学效果与质量不尽人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曾言:优秀的法律人才,必须要有高尚的法律道德,这是真正做好法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运用法律来服务国家和社会民生。

一、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必要性

法律职业道德,就是指法律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应遵循的基于责任感、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从法律职业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对法律工作者的规范;二是从法律工作者角度来说,它是法律工作者自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法律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与客观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职业的尊严与地位。法律工作者是法律的维护者和捍卫者,只有具备了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坚持真理,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欧美很多国家都明文规定了必须要加强对法律职业从事者的道德教育,并在法学教学实践中,开设了涉及法律职业道德的课程。由于法律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因此,在法律实践领域,法律人的职业道德一般是通过制度或法律来进行规范的,比如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等,都要求法律从业者恪守法律职业道德。

(一)道德价值的实现是法治的客观目标

在法治社会中,道德与法律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道德体现了法律的价值,法律的精神基于道德之上。道德是维系社会和谐、促进人性进步的纽带,法律则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法律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关乎着人民权利的公平实现和法律正义的切实实施,因此,法律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道德价值的实现,是我国法治的客观目标,也是我国法治的客观要求。大学法学教育必须要以法律职业需求为导向,配合国家法律建设及对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转变传统的法学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法律职业道德的优秀法律人才。

(二)法律职业素养是法治的主观依托

法律工作者的形象,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公平与正义,直接影响法律实施过程中公平公正实现的程度。因此,法律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律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水平。这既是社会对于法律工作从事者的客观所需,也是法律工作者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大学法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法学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沿阵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教育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的教育。党的十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给深化大学法学教育改革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朝夕可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过程。目前来看,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不甚理想,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不仅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配备不齐,也缺少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不能有效对法学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另外,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模式还未进行有效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加强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培养的现状

(一)法律职业道德专门课程设置的缺乏和教材研究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大学法学教育在专业知识传授上花费的精力很多,但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初,我国才开始将法律道德和伦理等内容引入到课本中。在律师资格考试中,也有部分题目涉及到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但是,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国家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法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法律职业道德培养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法学核心课程设置中,也没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从各高校法学院课程设置的总体现状看,尽管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选修课,然而,在大学法学课程体系中,至今仍然没有设置法律职业道德、司法伦理等相关课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说明法律职业道德至今并未真正引起高校、教育界的重视,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法律正义价值观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不足、教育流于形式、专业问题研究不深入,仍然是制约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法学教育目标不明确,缺少职业道德要求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各级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但由于法律专业还涉及国家司法考试,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各高校法学教育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形式化。在这种比较宽泛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势必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塑造法学专业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德智体综合素养。这就要求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融汇到法律专业教学中。但在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的条件下,职业道德教育也存在缺失,这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的确定性和公信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师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他们以理论知识见长,擅长从理论角度解释法律职业道德的规范、概念、知识,但缺少司法实践的相关经验。且法学教师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知识体系落后单一,缺少资深的专业教师。法律职业道德教师一般是由法理学或诉讼法或伦理学教师代课,他们对法律职业道德或伦理了解不深。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没有准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真正将公平公正的思想内化为学生对自身道德的要求。

三、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的原因

(一)弱化的外在原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

高校法学专业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法学教学实践中,无论国家教育部还是高校,都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缺少实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师资条件等。法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是依托法律职业而存在的。唯有通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将公平、正义的理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如果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那么,所谓的法学教育,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将因为缺少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而难以快速成长为业内的优秀法律人才。

(二)弱化的内在原因: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

性从深层次方面来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有别于知识、技能的一种职业态度或职业情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外各种思潮共存共生,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另外,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大学生为了顺利就业和深造,都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上,对于法律职业道德修养则不加重视。

四、提升大学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在大学法学教育中,切实有效地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学校,都是非常有必要,且裨益无穷的。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积极践行党的十精神,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法律道德教育培养方法,为国家与社会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法律人才。

(一)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整个法学专业教育中

为了提高大学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高等院校必须要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法学专业教育中,而不能仅仅在法理学或者法哲学中才有所体现。高校法学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融汇到日常法学专业教学中来。

(二)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开设科学、专业的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一些西方国家具有悠久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历史,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我国高校在构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时,可以结合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进行创新运用,构建符合我国大学法学实际的课内、外教学体系。同时,在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法、渗透法、案例教学法、示范和角色体验等多种成功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场,从而促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现今,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由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区别于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对法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等院校必须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采取学校培养和教师自我提高两种途径来有效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柴丽.高校法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变革[J].法制与社会,2014(13):214-215.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6

我国的中职会计教育是一门偏重于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的学科,忽视对实践的环节的关注,会计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化课程,对专业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在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却出现严重的问题,它对于会计教育教学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更不利于会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模式的陈旧。

以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会计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跟不上会计职业专业化的发展步伐,虽然近几年来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但会计教学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会计专业的教师对会计的专业市场的不熟悉,教学时间的限制,专业课程得不到更深入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关注度低,在教学手段上还是采用黑板笔述的方式进行讲解,不能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会计专业中的数字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造成学生的理解出现严重的偏差。

(二)忽视模拟教学。

在现有的中职院校中,多注重会计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主要给学会传授会计理论,对于课本中的实践演练过少,也没有给学生安排相应的模拟是实习训练,有的即使安排了也只是走形式主义道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使得、学生缺乏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更不利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形成,阻碍了教育的发展革新。

(三)教师职业能力偏低。

在中职院校当中,既懂得会计理论知识又懂得会计操作性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中职会计职业的教师就只会教授传统的会计理论性知识,并没有专门的会计技能指导方面的教师。这些教师就是直接从会计学校毕业任教,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再加上学校的经费不能足够供应,会计专业的教师的教育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和培训,使会计专业的学习与会计行业脱节,教学质量下降,导致学生在就业压力的迫使下。对会计专业失去信心。(四)与会计人才需求标准背离。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只顾课堂的效率而忽视、课堂之外的会计行业的就业情况,对会计行业的市场需求不闻不问,只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不到相应的会计专业技能,就业压力增大,甚至面临失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造成了很大的流失。

二、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

面对目前的中职会计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有着很大迫切性。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会计专业的就业问题,改变会计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对于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也只有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要有高深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信服,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二)加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会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会计专业也随之发展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会计也从电算化走向信息化的道路,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心得会计制度和法规,还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要活的良好的实践教学经验,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有步骤有计划地倡导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身体力行,亲身积累会计技能经验。

(三)组织计划教学环节,进行指导。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专业,它不但需要大量的专业化知识,更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我国的中职会计教育中,过多的讲授和作业使学生失去实践锻炼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学习,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实践的能力。会计的模拟实践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熟练掌握会计的应用技巧,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会计工作的内在联系。会计模拟实践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应用,增强对会计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7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去变革,不断完善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中职会计人才。

关键词:

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思考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1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十年前国家为了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快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技术人才,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中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机床、电气焊、汽修等传统专业成为中职学生们的首选专业。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不稳定、生源严重不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中的有机组成,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1课程体系重点不够突出: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共同构成。做为职业教育理所应当把岗位实践作为重点实抓实干,但是现状却是重理论轻实践,学校搞得所谓岗位实践只不过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理论的再次讲解,将平时写在笔记本、试卷上的作业再次搬到账册、凭证上,搞得学生们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

1.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

目前来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短缺,尤其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的现象,为了弥补教师人员上的不足,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都选择从基层选拔一些教师进行补充。这就无法保障教师的专业素质程度,因为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学甚至小学的语文、数学学科教师,根本没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更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只能是照搬书本上知识,书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也不知道补充,使得学生们三年下来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1.3学生学习过于散漫,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三年级分流出来的那部分生源。他们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就是因为他们中小学阶段缺失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学业失去了希望。他们抱着混时间、混毕业证的念头走进中职课堂,等到真正走进课堂的时候,他们因缺少目标与动力所以根本不想认真去学习,使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自说自话”场面甚是尴尬。

2对改进中职会计课的一些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就应该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行为来促进该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持续发展。

2.1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中职会计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个人努力,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忽视其中教师的引领作用。那么教师要想完成引导、释疑的使命,必须要学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为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坚持加强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要支持教师们参加中专职业教师资格考试,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职岗不符现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的网络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丰富理论知识;鼓励教师每学期或每学年都申报本专业的课题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水平,实现教学、研究的双赢;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到企业中观摩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

2.2树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宗旨,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

现在的中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强差人意。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力,不喜欢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中职教师教应该在根源上进行改变。首先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要心中有学生,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其次教师要积极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友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快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分层次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向往。第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阳光向上,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岗位锻炼活动,让学生在真是的工作岗位中体会到会计专业的魅力所在。

2.3认真实行“国家+地方+校本”的课程体系,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

新课改以后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提倡“国家+地方+校本”制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要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比如会计专业就可以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本地区的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微小企业的运营等情况编入教材,让学生觉得会计理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2.4积极推进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

学习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理论掌握得怎么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中职学校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们应该多一些与企业领导、员工接触交流的机会,在接触中了解会计专业涉及到的各项业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总之中职教育尤其是会计专业要发展需要学校领导与教师们群策群力,只有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切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改革,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

作者:吴艳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8

摘要:我国幼教培养日趋高教化,而幼教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却在整体上有所下降,出现了高学历低能力的问题。文章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引导的角度,介绍了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构成、价值和作用,为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找到更加明确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音乐审美心理 音乐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的基本知识,以发展音乐审美能力为基础,通过音乐活动积极引导审美心理要素,提高音乐基本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的音乐素质融汇于自己的教育行为之中,使其德育、美育、智育并行发展。而目前,这种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在我国学前专业音乐技能教育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匮乏的。因此,认真思考怎样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入手,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实践,这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适应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价值和作用

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由音乐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在音乐技能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映、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感知到的事物(声音、图像等)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

二、德育功能――学会做人是前提

学前幼师教育是一个集综合性、实用性、职业性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学生除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外,学会怎样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过倾听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的音乐审美心理的教化作用。

近几年,我国适龄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现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些学生的入学水平,大致相当于20 世纪90 年代中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水平。一些学生素质差,也是导致职业技能教育起点低、培养难等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有的认识问题容易偏激、有的人际关系差、有的人格发展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识。音乐技能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点。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综合课教学,改善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取向问题,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素质和心理素养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学会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学会学习是条件

美育功能具有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是音乐技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手段。

在几年的音乐技能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教师对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认识不够,才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例如,对钢琴小乐曲中旋律形象和风格的想象力,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旋律线条的运用力,对儿歌即兴伴奏弹唱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对舞蹈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力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开发音乐审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实现。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音乐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条件。

四、智育功能――学会实践是准备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9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音乐审美心理 音乐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的基本知识,以发展音乐审美能力为基础,通过音乐活动积极引导审美心理要素,提高音乐基本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的音乐素质融汇于自己的教育行为之中,使其德育、美育、智育并行发展。而目前,这种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在我国学前专业音乐技能教育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匮乏的。因此,认真思考怎样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入手,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和实践,这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适应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价值和作用

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由音乐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构成。在音乐技能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歌唱、器乐、舞蹈、欣赏等方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获得的音乐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真实,也是音乐审美心理要素培养的价值所在。

音乐审美感知是一切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把感觉到的美通过知觉反映、评价做出的情感判断。音乐审美想象是人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感知到的事物(声音、图像等)通过高级神经活动对以往知识、经验的重新排列组合而产生的联想和创造。如果说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现,想象则是运用这种形象思维来设计音乐语言。丰富的音乐审美想象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大大激发人的审美感受力。

二、德育功能――学会做人是前提

学前幼师教育是一个集综合性、实用性、职业性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学生除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外,学会怎样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过倾听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音乐作品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的音乐审美心理的教化作用。

近几年,我国适龄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现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些学生的入学水平,大致相当于20 世纪90 年代中等教育的学生入学水平。一些学生素质差,也是导致职业技能教育起点低、培养难等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些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孤儿、有的认识问题容易偏激、有的人际关系差、有的人格发展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识。音乐技能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特点。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综合课教学,改善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格取向问题,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素质和心理素养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学会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学会学习是条件

美育功能具有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是音乐技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手段。

在几年的音乐技能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教师对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引导教育认识不够,才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例如,对钢琴小乐曲中旋律形象和风格的想象力,对声乐演唱中音乐旋律线条的运用力,对儿歌即兴伴奏弹唱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对舞蹈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力等,这些音乐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开发音乐审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实现。挖掘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音乐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条件。

四、智育功能――学会实践是准备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10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初中毕业后升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基本上取决于初中毕业的升学考试分数。而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普通高中也随之扩招,把原本读职高的成绩中等甚至中下等的初中毕业生都抢了去。这样,进入职校读书的学生,他们的平均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据调查,这批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学习的障碍或是根本没有看到自身的学习潜能。杜威在著名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这样说:“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职校教师更应该看到在校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能力,认识到学生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与成长的人,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判定出相应的对策。

二、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现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及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的影响虽不是直接的,但却是重大的、影响深远的。职业中学的许多学生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⑴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⑵缺乏求知的欲望、兴趣和信心;⑶缺乏坚韧的毅力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智力因素的发挥,导致数学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数量关系而言,日常生活中从买卖收支到社交活动,到处充满了计算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就更加明确,如何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对现代化社会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们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克服忽视思想教育,又要防止脱离教学内容牵强附会的空洞说教,这就要求教者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关数学史料及其它题材,有日的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函数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函数图像的变换,向学生提示:“为什么能进行变换,是因为函数的对应法则f中x与y的制约关系没有变,即图形的基本形状未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一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授的是深刻的知识、蕴含着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又如,在排列组合中,组合公式系数与幂指数存在的关系时,就讲到了杨辉三角形,而杨辉三角形的发现比欧洲国家早了上千年的历史。新中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在数学领域里研究的成果在世界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通过古今中国数学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端正其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2.把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人的心理生活既包含着一定的心理动作也包含着一定的心理内容,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就是说,在认知的领域中了解学生都认识了什么问题和怎样认识总是的;在情感的领域中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和为什么感兴趣,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握学生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在职业中学里,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不少同学在初中阶段由于部分教师偏重于“应试”教育,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淡化,学好数学的信心受挫,能力下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在职业中学的数学过程中首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辅导、课余活动等与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学生心理,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能接受的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例如,在讲授“弧度制”一节时,教师用铁丝为教具,让学生以铁丝的长为半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再将铁丝弯成弓形,在圆上量出弧AB的长,并提问AB的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容易得到“相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是一弧度角”的概念,使学生由直观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概念。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唤起和激发学生们学习教学的热情,使学生在参与的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重新确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数学的抽象程度较高,计算较多,学习中要以坚韧的毅力克服困难,这使得意志品质成为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能力教育,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数学的发展史充满了挫折,数学家的奋斗史更是不断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因此在课堂上适时地简短地介绍一些数学史科,让学生真正理解“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含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正确的方法,而要努力提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过程,特别要重视歧路的剖析,例如:问y=2x与y=(1/2)x是否是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异口同声回答说是,我就让学生亲自动手求一下,这下学生傻眼了,知道了想法的错误。于是我马上接着给学生推导出了这两个函数的反函数其实是对数函数,讲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这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对待学生提出的“难题”时,应把自己置于“险境”,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看一看教师的最初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更要让学生看看遇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方案,逐步寻求到正确的对策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当然意志品质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方法还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对意志弱、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多提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对优等生则应使之看到不足,建立不断攀登的恒心,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发展研究》(沪)2000,11.

[2]《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泰州职教中心,管松涛.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11

(20__年7月5日)永昌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85年,属于甘肃省重点建设的40所职教中心之一,20__年跻身于甘肃省绿色学校行列。目前学校办校模式为普教、职教、成教“三位一体”,现有50个教学班,2888名学生,其中职高在校学生900多人,共有5个专业20个教学班级,专业包括计算机、电算化会计、电子、机电和财会,181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2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几年来共筹集资金946万元,修建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硬化、绿化、亮化面积15000平方米。学校装配有高标准实验室14个和多功能厅2个及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绘画教室、音乐训练室。已开通全县一流的千兆主干校园网,全面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多年来,初中会考、普通高考、职高高考均名列前茅,尤其是职高升学率连续多年达100,名列全市第一。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50(天津纺织工业学校机电、电子短期培训的在合资企业就业,今年有43名学生已报名去天津)。校风正、学风浓、教风实享誉社会是本校的一大特点。

永昌县职业中学从无到有、有小到大、从弱到强,至今已走过了风雨21年,期间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多门类开设专业,先后开设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部分优秀职高毕业生现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工作。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英语培训班为乡镇农村学校解决师资力量的燃眉之急,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成人教育电大工作站开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水利水电工程、财务与计算机管理、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6个专业1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154人,学历教育共培养出500多人,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

目前学校办学模式

一是“1 1 1”东西联合办学模式,学校与天津北辰职专签订了双学籍办学协议,今年100名学生已被录取。另一种是“2 1”办学模式,即在本校上两年文化课,高三分流,基础好的上普通大学,差一些的职高分流,考学、就业两不误。三是“1 2”的大分流,即双学籍学生上一年文化课后进行文、理科职教分流。

在办学特色上

学校以就业为重点,以升学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

职教发展规划方面

一、学校在今年已初步实现“订单式”招生,与天津市北辰职专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今秋由学校从初三毕业生中招收电子和机电两个专业各50名学生,采取“1 1 1”办学形式,(第一年在永昌县职业中学学习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年到天津市北辰职专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学生户籍随即转为天津市户籍,第三年在天津带薪实习,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对口专业继续深造,也可由天津市北辰职专推荐直接在天津、上海、杭州等地的大型企业就业)。同时,为了尽快打破职高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学校在今年职高毕业生中选拔40名学生,与天津市北辰职专签订职高毕业生短期培训协议,这40名学生在今年参加培训后可直接在天津等地的大型合资企业就业,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报名准备阶段。在“东西联办”的同时,永昌县职业中学还与江苏常州服装有限公司联合,实现了“校企结合”的现代办学模式。

二、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__]16号)中指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办好一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__]3 5号)中指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l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学校为建立永昌职教中心决定扩大办学规模,征用土地48亩,用于建设职教实训基地、学生公寓楼、餐厅等基础设施。本项目总投资预计500万元,学校拟通过自筹、省、市、县争取资金完成此项工程。

三、扩大办学规模,在3-5年内高中招生全部为职业班,增加专业设置,由现在的5个专业增加到8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4个教学班1200人。

四、要在3-5年内彻底转变以升学为指导的办学观念,学校要走出去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多渠道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力争达到职高学生50的就业率。

五、缩短学制,采取“2 1”灵活办学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学职业教育范文12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1-02

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同志在讲话中说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都是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性,在办学定位上没有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特色,而是盲目地向一般本科院校学习,甚至办成了本科院校的压缩版。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职业能力不强,就业比较困难。要克服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认识的偏差,就要使学校教学从以学校为中心向以服务社会为中心进行转变,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念,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职业型人才。

2.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目标认识不够明确。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职业目标不是很明确。在高职学校进行学习时,学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通过学校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而被动的学习,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于是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不求进取。

3.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教师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核心,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缺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带教水平,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本领,已经成了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4.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我国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差。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受到阻碍,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才能培育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1.更新观念,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意识。以前,由于高职院校的门槛低,一直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职业院校的高就业率又逐渐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开始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就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转变。现在的高职学生不但要求能够适应企业岗位变化要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教育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根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以便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调整时,学校应优先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当地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以便于学生就业。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很难赶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型产业的需求,学校的专业课程要及时更新,并具有实时性和前瞻性,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一定要和社会工作岗位接轨。

3.围绕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法。如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精选课程内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关键。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进行最优课程设置,淡化理论课程,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构建适合服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其次,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引进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起到借口作用。再次,理论结合实践,开展突出理论应用和技术开发的适应性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最后,针对现代化分工细化的特点,将专业精细化,使学生真正学到适合社会岗位的专业知识。

4.加强实习实训,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差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职业院校学生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就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深入社会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多用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多样化的实习学习,并建立实习评价考核制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5.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好方法,不但可以使学校及时反馈社会需求,还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良好的保障。校企合作办学还可以避免由于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差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直接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企业的人才、先进的设备资源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现代化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付五爱.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M].山西科技,2008,(02).

[3]谭梅,杨卫辉,杨玫.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