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一对一教育

中学一对一教育

时间:2023-06-06 09:39:27

中学一对一教育

第1篇

搞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是当今时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抓好中小学体育教育,也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使中国在未来实现“保持”体育强国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但通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和多数同行反映,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项目的枯燥乏味,当今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等,这些都阻碍了耐久跑的开展,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喜欢体育课,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是值得广大体育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开展的不利因素

(一)、安全问题是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占学生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溺爱子女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明显。我们知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也会有发生教学事故的可能性。导致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思想上背负一定的思想包袱。学校怕担责任,有的单位领导直截了当的指示体育老师涉及危险的体育课一律禁上。体育老师也怕出麻烦,经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就出现了“不敢教、不愿教、不能教”的现象:老师越不敢教,学生体质越差,学生体质越差,越容易造成教学事故,老师们害怕造成教学事故担责任就不愿意教。长此以往,造成了恶性循环。老师宁愿在屋里上自习,也不愿意到操场上体育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开展.

(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等等

从目前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体育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从教,一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是其他学科兼任而且年纪偏大,还按着“一节课两个球,老实孩子都自由”的教育思想上课,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孩子们只要不打架就行。这就不可避免的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一直是一成不变,或者是换汤不换药.这节课围绕操场跑几圈,下节课还是围绕操场跑几圈。小学这样,初中这样,高中还是这样,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兴趣就这样被扼杀了。

从运动强度安排上看,个别教师为了体质健康测试,为了体育中考。在一次课上或某段时间的课上安排或连续安排强度过大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多次出现头晕,呕吐,疲劳过度等不良反应,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大部分学校为了提升大课间操质量,把体育课改成了军训课,经常一节课都在练习队列与广播操,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

(三)、体育设备老化,体育场地不符合要求。从硬件上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场地要求较高。近几年一部分农村学校虽然开始修建塑胶操场,但是数量较少。购买体育器材,利用率也不高,很少能有体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授课。也有许多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宜体育授课与训练。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

其他因素,比如:教师教材的程度,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家长支持力度等等。

二、针对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开展的一点思考

(一)、要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不要仅仅因为安全而背上思想包袱,更不能因噎废食,减少教材内容甚至于不上体育课,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这也明确了学校发生的伤害事故各方责任。这一方面给了学校,教师一个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更要全面考虑,做好充分的保护措施,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多向学生讲解灌输有关体育的知识,使学生对极点现象以及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转变体育教学开展的良好氛围。

(二)、及时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工作,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不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而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因此体育教学与训练不是简单的追求运动强度和密度,不再是仅仅衡量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什么样的成绩,而应该是以让学生了解认识并积极参与某项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目的。与此对应,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必须从以往“灌输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探讨”型的学习,促使学生从被动式模仿学习到主动式创新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良好习惯。

(三)、开发教师的资源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不断的探索,不能仅仅是按照编写的教案按部就班的上课,新课程标准给了教师更大自,体育教师更应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教育,大胆开展课程改革。这也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能力,如在获得胜利和荣誉时的自控能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冷静,坚强,保持理智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在熟知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体育教学不枯燥无味。总之,体育教师要开动脑筋,利用好身边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广大体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大学生毕业的待遇,为农村多输送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学人才,充实基层体育教师队伍。要多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参加培训与交流,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而整体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水平.

(四)、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设计教学

第2篇

【关键词】化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10――01

1 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

1.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2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1.3 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1.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2 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1 认真学习钻研教育大纲,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 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的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如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就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即好奇一兴趣一喜爱一爱好一热爱。化学教师往往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发光、发声、发热、颜色变化、状态改变、气味等奇异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好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接着,教师又通过形象生动、准确明白的讲授、以及性质联系用途、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和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定、具体清晰且有力。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2.3重视实验教学

有人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中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计算和称量实验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呢?通过“打开试剂瓶盖要倒放”的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可以让学生养成“揭开茶杯(或电饭煲锅盖等)要倒放”

第3篇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这些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拙。社会的进步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了动力和契机,也带来了挑战目前的中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德育教育,这成为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1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针对性其实质就是德育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修养等方面的具体需要。其必要性也主要体现在上述几方面,表现为:

1.1社会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发展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包括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改革深人的进程中,一些新的国际思潮和价值观逐渐渗透进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多元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冲突逐渐突出,很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风气盛行,这些都给中职学校敲响了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对社会针对性的警钟。

1.2企业经营需要

新时期企业的经营运转资金很重要,但真正能创造价值的是人才,人才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良好的德育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是人才需要具备的。

1.3教育改革需要

传统的中职教育日的只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这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工作和生活。wWw.lw881.com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萎缩和素质的逐步下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必须提高德育针对性,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达到预想目标

1.4学生自身修身需要

中职学生的生源年龄段相对偏低,正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期,是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独立性和对事物的认知性都不明确,很多青少年犯罪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期,因此,此时迫切需要学校做好德育方面的针对性教育,以帮助学生在技能获得的同时做好自身素质修养,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立足社会并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行。

2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好感度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低得多,主要间题在于:

2.1学生心理和生理形态差异过大

在普通高中学生为升卜最好的大学努力学习时,中职学生却过早地接触了社会,这个时期的他们心理年龄大都不成熟,但身上担负的确是20多岁的生理责任,在没有正确的引导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思想和能力的错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极易犯错

2.2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退而求其次,很少有真正主动进人中职学校学习的,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人错误认识的影响,很多学生更是对学习失去信心

2.3学习理论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或者因为本身成绩不佳想早日学到技能进人社会,其理论知识基础都相对薄弱。在中职学校接受新的知识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不会就不问,不问则更不会,这样恶心循环造成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根本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这需要中职学校教育从基础抓起。

2.4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年龄和特殊性使他们很多人心理素质不高,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偏激、反叛和懒惰心理,当然并不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不存在这些情况,只是中职学校学生情况更严重一些。这些心理状态使学生逃课、旷课成为常事,承受压力能力不强,在恶劣的外压下容易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对学习和生活没有自信和进取精神,偏激的心理还使他们遇事容易冲动而犯错,造成终生遗憾。

3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的一些建议

了解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针对性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和需要提出一些德育教育针对性建议,具体方法有:

3.1师生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要做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不管是普通教师、行政员工和领导,都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并以此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树立“人本”的观念,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利于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深人地了解、沟通并解决

3.2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德育教育实施

国无法不立,学校的规章实施也是这样,要让人遵循就必须要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一套完善的德育教育和管理制度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所必须具备的东西,只有用这些规章来宣传和监督各项活动才能使教育生活更有秩序,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改革的目的。例如《学生手册》、《班级德育管理量化考核条例》及《学生行动规范》等等,这些都可以针对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细致地制定。

3.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育影响

做好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优势,提升德育教育。首先,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道德方面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变化,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应变能力;其次,各专业老师在进行技能教学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形成相关的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技能实践中更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3.4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增强隐性教育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被众人奉为真理,古代更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有良好的风貌,首先就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用多样的文化设置、艺术活动和硬件建设等来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让学生在这些隐性教育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教育。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30-01

如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就非常强调人要有道德,有良心,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但道德败坏,那么他对社会的危害就非常之大。如电脑黑客,他们都是一些非常聪明的电脑专家,但他们不是用他们的智慧造福大众,而是制造电脑病毒,给社会添乱。

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讲述我国历史上的科技贡献或科技成果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如我教“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在教“动与静”一节时,讲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极大的鼓舞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报效祖国,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节时,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相互的,如果你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教育同学们之间应讲友爱、宽容、理解、忍让和团结。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情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精讲、少讲,一堂课最多讲授不超过20分钟。授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剩下的探究可由学生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放给学生。如我在讲“乐音与噪声”一节时,我播放了一段音乐,内容丰富多彩,有交响乐,女高音,男低音演唱,风声、雨声、汽车发动的声音,闹市里的声音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丰富多彩,接着我就安排学生拿出橡皮筋、塑料尺、音叉、摸自己的喉咙等探究活动。整个过程课堂气氛活泼,效果极佳。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使学生自主创新地主动学习和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鼓励学生“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不好,就怕没问题”,要求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质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大胆假设,独立思考,多方求证。创新教育中后进生和优等生平等,创新是全体学生都应享有的权利。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开发和利用所有学生的创造能源。我们不能歧视这些差生,因为他们中不少人很可能是很有创造潜能的天才。正像达尔文、爱迪生那类曾被校方认为是“糊涂虫、没出息”而被赶出校门的所谓差等生,不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吗?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承认人的客观差异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成绩差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信心,使所有学生的创造素质都得到相应提高。

四、组织学生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动员学生多做一些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在他们“玩”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在“沸腾”一节的教学后,我布置学生课外制作“纸锅”。“声音”一节的教学后,我布置学生制作“土电话”,然后拿到班上比较,看谁制作的最好,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动脑的习惯。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寻求真理的乐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重视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久容易“走神”思想不集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迫使其聚精会神,动脑思考。

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如:在讲“速度”一节中,开始就提出三个问题:(1)同时启程的骑车人与步行人,如何判断他们快慢?(2)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如何比较其快慢?(3)如何比较百米短跑冠军和万米冠军的快慢?这样的提问,为学生建立“速度”这个概念铺平了道路。

对学生的回答,答对了,教师应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若答错了,教师应给予纠正,并给予鼓励,切忌板起面孔训斥或嘲笑他们,以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积极性。

六、多方评价,培养学生的特长

第5篇

一、前言

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巨大社会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潮兴起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越来越多的儿童留守家中,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也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情感不健全,成绩不理想,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均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无法实现。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关系。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也不加重视。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对儿童主要以生活照顾为主,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心理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教育问题。

2.农村学校教育的落后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教育比较存在明显的落后现象。城市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观念等均显著优于农村地区,这导致农村教育的滞后。农村教育的落后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会使得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面临的问题,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积极的引导[1]。另外,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严格限制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整体教育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留守儿童所能接受到的教育资源有限,留守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加狭窄,教育效果难以另人满意。

3.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存在问题

处于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处于叛逆期,生理和心理均发生剧烈变化,在这一阶段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儿童自身心理发展会受到显著影响。留守儿童通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心理上会有自闭、自卑倾向,变得自我压抑,产生厌学心态。中学阶段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产生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使儿童误入歧途。因此,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中学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因此,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时也需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着手,在认真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政府方面加大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方面需在宏观方面进行积极调控,协调各种因素,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这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为使父母能够陪伴在子女身边,政府应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接受教育难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可以进城跟父母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劳动力输出的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区的投资力度,在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减少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

2.强化父母的教育责任感

较多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将儿童教育完全寄托于学校,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地方会出现“养而不教”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留守儿童家长需提高责任意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缺失会使儿童的教育存在缺陷,对终身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外出务工的父母即使不能每天与孩子在一起,但应当尽量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利用节假日看望孩子。目前,通讯技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家长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关心子女,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指导。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微信等方式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3.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

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是限制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要大力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为农村学校配备先进的教育设备,增加师资投入,更新教育观念,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为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为农村地区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老师。留守儿童与正常家庭的儿童比较更加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通过心理咨询老师使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广播体操;教学;策略

一、广播体操的体育教学价值

1.可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广播体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广播体操教学实践也证明初接触广播体操训练的女生中,大多节奏韵律感差,只有少数能合乐有节奏地运动,通过十几堂课的练习后,学生都能随乐有节奏的运动了,并能熟练自如地跳一二套完整的广播体操。

2.有益于丰富入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广播体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欢跳。一套广播体操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经常进行整套广播体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想象创造力。在广播体操班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是学校广播体操队的队员,并成了各年级的文艺骨干,能够独创舞蹈、健美体操等。

3.提高人的注意力

广播体操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有较强的刺激;可减肥美体,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创造欢乐的气氛,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广播体操运动上来。人们不可能终身只对一项工作、一种事物产生注意,常有注意的转换。虽然注意的转移频率主要依赖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也就是依赖于兴奋和抑制交替的过程,但后天的训练培养是可以改善。广播体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称的动作多,节奏多,变化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经过广播体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注意力也较集中、稳定,所以广播体操队的学生文化成绩明显好于其他运动队。

4.锻炼入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跳广播体操时有明确的目标――强身美体。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体操人来说,初学广播体操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切、调,柔韧素质差,动作无法到位,体力跟不上等,可广播体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意志力逐渐增强。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的。一套广播体操一般都在五六分钟以上,要收到强身健身的效果,须有一定运动负荷,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完成。

5.能练就翩翩风度,陶冶美的情操

广播体操对人体姿态有一定要求,对动作类型、技巧除了要有健身价值外,还强调美感。在广播体操对形体美、动作美的严格训练中,参加者对形体美有了正确认识,改变了以瘦为美的观点,追求强壮的体型。在广播体操教学训练时,一般要求身体保持收腹、抬头挺胸的姿态,经过严格训练,许多人改掉了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正确姿态。

二、提高广播体操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引导学生做好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

基本姿势是广播体操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姿态和健美体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动作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姿态要求,既为学习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又影响动作完成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对它的教学应放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对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姿势要求,应结合基本动作的教学提出。基本动作是学习广播体操套路的基础,是各部位动作的典型代表,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应当放在套路之前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熟悉理解音乐

音乐是广播体操的有声助手,它不仅能提高演练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现健与美的主题。因此,舞与曲是不能分割的,只能根据舞的主题思想选择曲,而不能依曲选择舞。曲是为舞服务的,它不仅对舞产生烘托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对音乐熟悉一是了解它的节奏及其变化,二是了解韵律的形成特点,三是能吟诵。熟悉的过程应放在套路教学前课外完成。配乐练习时教师应给予指点,特别对舞与曲完美的结合,典型之处应给予提示。对音乐的理解应着重在主题思想上,以及表现的形象内容和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对此,教师应当多多进行指导,在套路教学前完成,并在套路教学中逐步强化。

3.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健美意识是对广播体操(包括音乐)认知的综合效应,必须在教学与练习中逐步培养。教师的作用,在于及时提醒指点,帮助学生从机械的、神形分离的动作中超脱出来。对键与美的感悟性就是健美意识,感悟性越强,情感表达就越深刻;有的学生学习前后判若两人,原因就是意识增强,意识强弱决定了锻炼价值和表现力的大小。

示范性就是以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操为基础,通过自学、自练,在初步掌握编排原则与方法的前提下,按个人意愿、身体状态自编自练扩而大之。如果能自己谱曲、配乐就更好,可使寓乐于健得到新的升华。具有较高素质大学生,能够自编自练,无疑对养成终生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是一种激励和推动。当然,教师对基础套路也应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它基础性特点和不足,明示进一步提高要求与方向。普修体育课之所以不能简单地只教一套操,在于大部分同学广播体操的学习仅只一次机会,只有少数同学能进人广播体操专项选修班继续学习。所以,要教出成就,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行。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 衔接 对策

1 两阶段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

1.1 两阶段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具体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来培养的目标是:①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②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③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④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⑤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⑥具有一定的属性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①。

鉴于高职高专属性的两重性,其数学课程目标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制定。每个学校会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从而确定教学任务。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只是将理工类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减”“简”了一部分内容,并且为了凸显高职高专的职业性,提出了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本没有以中学数学作为参照。用这样的大纲来指导教学,必然使高职数学的教学陷入困境。所以安排一部分教师从根本上学习和研究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出中学数学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衔接紧密的,又能满足后续课程要求的、合理的教学大纲是迫在眉睫的。

1.2 教学要求差异的衔接策略

数学教学大纲是指导数学教学纲领性的文件,因此,要搞好高职和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衔接,首先要解决好教学大纲的制定问题。

①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在高职阶段所必须达到的“数学现实”,明确数学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要求和应用要求。

②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建立在中学数学课程的平台上,结合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相应的改革,尽量避免知识梯度过大,计算要求过于复杂。

③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突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根据各专业特点灵活选用教学内容,达到数学与相关课程和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②。编写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各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做到“专业性质不同,开设课时不一,目标要求不同,侧重内容各异,精选传统内容,渗透现代知识,保持体系完整,重在知识应用”。

高职数学的教学要求被具体的分割在每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每次活动中,教师对教学要求的认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质量。要搞好高职和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衔接第二方面要做的是,对高职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要求的培训。

在教学大纲制定的基础上,对所有的任课教师进行大纲要求的培训,明确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并在后期的教学中,定期分模块,分章节的结合教学实际,再对教师进行基本要求,提高要求,进行应用要求方面的培训,使每个一线教师能够深入细致的了解高职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 两阶段教学内容的差异分析及衔接对策

2.1 两阶段教材内容比对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以初中阶段的学习为基础的,同时也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的内容及其处理方式进行了新的变动,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数学课程不再划分科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的内容直接由模块构成,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内容。

以人教A版作为高中阶段的参照教材。教材的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四个系列,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向量是近代数学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联系几何、代数、三角等内容的桥梁,它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算法作为新名词,在以前的数学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是算法本身,学生并不陌生,因式分解、不等式、方程等中都出现了算法思想,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和内容。只是算法的基本思路、特点、学习算法的必要性等问题以前没有专门的涉及。概率与统计是基于时代的要求而添置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需要具备从数据提取信息,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基本的概率与统计知识是公民必备的常识。

现行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和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及其微分法、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等。其他部分如概率、统计、复数等只是在部分专业开设,故不进行讨论。

2.2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知识脱节内容梳理

纵观两个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发现相对于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内容设置,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相对陈旧,没有根据中学数学内容的改革而调整。从而出现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衔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脱节现象:

2.2.1 两阶段教学内容完全脱节。这种类型指的是知识点在中学数学中没有讲授,而在高职的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却把这些知识点当作已经讲解过的内容直接作为计算工具来使用。这些脱节的知识点虽说不多,但是如果不了解,不给学生事先做铺垫,必将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

2.2.2 两阶段教学内容重复。这种类型就是指高职高等数学内容及形式与高中的基本一致或完全重复。随着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部分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被纳入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导致两阶段中出现了一些重叠部分。这样的重叠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上的要求一模一样。这部分内容,学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高职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同样的内容进行重复讲解,不但消耗了有限的学时,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另外一种情况是,两阶段在某些知识点上都有所涉及,但在内容和教学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有部分重叠。这部分内容新旧知识混合的编排,由于老师没有准确的了解学生已知知识细节和掌握程度,而导致重复或讲解不到位,导致脱节。

2.2.3 两阶段前后不一型。就是对同一内容,高职和高中两阶段的表述、名称或符号等不一致。如单调性是函数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为我们精确地作出函数图像和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无论是在中学数学还是高职数学教学中都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认真研究高中与《高数》教材中发现关于单调性的定义和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充分条件中都有差异。(高中)若函数f(x)在[a,b]上有定义,对于任意x1,x2∈[a,b],当x1

2.3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脱节知识点衔接策略

根据上述两阶段脱节内容的分析,高职数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联系和区别新、旧知识,特别要注重对那些前后不一,新旧混合的知识点,要加以分析、比较、区别。对概念及数学思想的正确理解,才可以到达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

2.3.1 补充“两头都不管”的知识点

在梳理高职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知识脱节的基础上,对于“两头都不管”的知识点,采用教学中分散补充方法进行补充,避免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如对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化积公式,根据高职高等数学的培养目标,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使用这个工具进行计算就可以了。所以这里只需要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以阅读资料形式将这个知识点提供给学生,再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即可。

2.3.2 “自学指导”法,兼顾重复知识点

对于完全重复的知识点部分,可以大胆进行删减或改由学生自学掌握。而对于需要加深、扩展的内容,应加以强调和重视。用高等数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去分析那一部分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中学数学教材中一些不能讲解的“深刻”的内容。通过高等数学的相应的解释,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高度。

2.3.3 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便于学生接受

针对高等数学知识难度过大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降低难度,把教材内容改造成适合学生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在强调高等数学理论系统性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可简化一些理论证明。同时,对某些内容的处理,可降低一些理论要求,适当删掉一些过于繁琐的推理和完全可以用计算器代替的计算。如“理解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了解柯西定理(三个定理的分析证明不作要求,只需要学生能够借用一些辅助函数的图像理解便可)”,再如“淡化特殊积分技巧的训练,可教学生使用积分表或使用数值积分软件。不要求过于繁琐的计算。”

2.3.4 高职高等数学课应与专业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建筑力学虽然研究工程实际中的各种构件和结构,但受力作用后的内力、应力和应变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借助数学中的向量及其运算、函数与图像甚至微积分来表示与研究。再例如采取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等阐明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

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用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消化吸收工程概念和工程原理的能力。

此时数学知识已经传授完,如果数学老师就此打住,此例题就显得平淡无奇,但是如果老师加一句话:实际操作时如何下料?

学生讨论后,老师可带学生分析。

当然,建筑力学不是数学,它有很强的工程背景,而且应用性很强。因此,建筑力学在教学中必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广泛联系工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力学的抽象原理,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把建筑力学知识学懂学活。

3 结束语

教育的衔接问题由来已久,自把教育分成大、中、小学就开始出现,只是近年来由于升学、教育改革等原因,此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各阶段的教育衔接已经被提上议程,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与高中阶段的衔接问题研究不应该被忽视。当然,鉴于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它的研究与普通教育的研究存在很多不同。由于个人的经验和水平,研究只对高中与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衔接因素中的内容衔接做了初步的探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衔接教学教材如何建设,衔接的教学方法还有哪些等等。解决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衔接,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更需要各教育阶段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与高中两个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有机衔接。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周元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5(57),12:65-66.

参考文献:

[1]周元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5(57),12:65―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教育部.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巴班斯基著,李玉兰译.学习过程最优化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123―133.

[4]王贤军.高职数学教学降低理论难度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9):110―112.

第8篇

我的教育实习报告--对 xx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新生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

A、* * 公司高级中学简介

性质:* * 公司高级中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是地方性国有大型企业 * *公司的直属高中,由企业兴办,主要为企业内部职工子女服务,对地方委托培养的学生收取一定的办学费用,建校约20年。

地理:* * 公司高级中学是伊敏河镇唯一的高级中学,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北,与其毗邻的中型城市呼伦贝尔市有约76公里路程,承担着小镇5万人口子女的高级中等教育工作。该地区的考生可以选择 * * 公司高级中学,也可以通过中考考入地区最好的重点中学——呼伦贝尔市第二中学。

学校概况:* * 公司高级中学有正式在校生700余人,补习生100余人。 生源来自 * * 公司职工家属和伊敏河镇农牧民子女,以及附近其他人口子女。生源的义务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该校平均每年培养出2~3名清华或北大学生,重点本科升学率约为25%,本科升学率[含重本}约为60%。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师7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002年共有199名考生被大专院校[含高职]录取,其中公司职工子女145人。

B、对《高中生阅读状况调查表》的解释说明

1,本调查目的是通过对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行为,阅读观念的实地考察,对中学生(本次对象为高一新生)的个性心态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形成做出解释,并试图对当前语文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定位,分析,探讨语文教育的成就与缺憾,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提供辅助性参考资料。

2,本调查以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地域偏远、信息流,物流相对滞后的小城镇地区高中一年级新生为调查对象。试图掌握一些一手资料,对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性格个性的形成和地缘、社会、心理、教育、传媒等的关系做出简单解释。

3,本调查以随机问卷形式调查了 * *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年级6个班的大部分同学,共发出问卷305份,收回259份,其中有效问卷247份。

4,本问卷为不记名调查问卷,共有7道题目,其中四道为开放型多选题,两道填空题,一道简答题。 (关于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会在后面做详细分析)其中要求答题者填写书目的简答题为核心题。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结果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采取了以下的分析筛选方法:7道题中有四道题不答者视为无效试卷;从所有试卷中选择简答题回答书目(不包括杂志)在七条以上的问卷,经分析结果作为最后的报告数据,而整体数据作为参考数据依然附列于调查统计表。调查认为书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阅读的数量,从而也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5,本调查报告附样卷一张、抽样调查统计表2张4种。[ * *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新生阅读面抽样调查统计表;* *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新生课外知识主要接受渠道抽样调查统计表;* *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新生阅读影响因素抽样调查统计表;* * 公司高级中学高一新生阅读期待状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6,限于调查者的能力和精力,本调查依据数据的整理分析上只能得出简单的参考性结论。

C、报告正文

本调查对高一新生(以下简称高中生)的阅读面做了抽样调查,从总体上来看,由于信息流的通畅,即使是在比较偏僻的 * * 地区,现在高中生的阅读面要远远广阔于90年代初的高中生,问卷设计的24类书籍在本次调查的15—18岁的学生中都有一定的阅读市场。根据调查的数据,高中生所阅读过的作品中以“童话与传说[神话]”类书籍与高中生的成长关系最为密切,其阅读人数达到199人,占所有人的80.56%。在依据高中生阅读书目筛选出来的107份问卷(以下称二次筛选)中有96人阅读过这类书籍,其比例也相应提高到89.72%。

第9篇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在一门学科创生之初,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往往并不十分明确。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几部高等教育学着作中,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潘懋元着的《高等教育学》(1984)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科学。

――田建国着的《高等教育学》(1990)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应用,而是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发展规律。

――胡建华的《高等教育学新论》

上述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内容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每一种高等教育学是否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规律。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关于作为基本的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的确定

长期以来,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一直没有引起传统教育学者的关注。传统的教育学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但是,我国的普通教育学却又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现象关注不多甚至视而不见,那些对教育学感兴趣的学者也主要是关注中小学教育而不关注高等教育,其结果是高等教育不但被社会科学家忽视,而且被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因此高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找不到理论根基,在传统的“教育系”或“教科院”这些教育学的组织建制里高等教育研究难有安身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自身相对独立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由高等教育学承担理论建设的任务,以人类一切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反映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并对现存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原理进行制度化梳理,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则、规律等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据笔者分析,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兄弟关系。

但是一般人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为什么高等教育学研究还要进行学科化的探讨;为什么长期以来,教育系(学院)里面一直没有开设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而是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呢。因此,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学学科演进历程的客观分析,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的问题。

三、教育学的演进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国民教育运动,伴随着国民教育运动的展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进行师资培训的师范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践需要,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便诞生了。

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的进展一直不大,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不符实,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其二,由于教育学以师资培训的课程形式存在,因此其内容主要关注教学的方法、原则、程序、规律等问题。这种传统的沿袭,教育学就成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学问或艺术,而非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科学。其结果是“当固定化的学制、教科书和班级授课制这“三位一体”的学校体制形成的时候,当以学校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形成的时候,大规模的培养人才的本质在教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传统教育学本身,却走向了衰微。

总之,由于历史的局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还是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一开始就是不完备的,而且一直没有完备起来。可以认为,历史上的教育学只能相当于普通教育学。

四、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问题

历史上,高等教育的兴起远远早于普通教育。自古希腊起,接受教育就是少数统治者子弟的特权,因此,在古代,教育一直就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但是等到近代民主思想勃兴,接受教育成了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之后,普及的全民的教育理论才应运而生,教育讨论的也就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上,似乎并未注意到高等教育所独有的问题。换言之,就教育研究的历史来看,整个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开端的。

以中国为例,20世纪中期潘懋元先生首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分析当时形势,高等教育研究毫无基础,要建学科谈何容易,但是不建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又无从谈起。当时的情况,就学科的合法性而言,在教育系里谋求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借助教育学的名义开展高等教育研究较为有利。但当时的教育系由于对高等教育毫无研究,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持排斥态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便依托综合大学成立“高教所”发展起来。不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虽名为“学科”,但经典的成果不多,学科的含义并不强。而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草创基本延续了教育学的体系,重走了普通教育学的老路。

第10篇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学体育教育也逐渐的被越来多的学校和家长所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学体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创新环境。但就目前而言,中学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制约了中学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进而提高中学体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育 问题 改进建议 途径

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角度上看,中学体育锻炼是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学习中带来的负面情绪,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的角度上看,中学体育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通过篮球和足球等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使得学生形成积极开朗,不畏挑战的性格,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学体育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体育教育水平,不利于中学体育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理念比较落后。目前,大多数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忽视了中学体育教育,导致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只要运动量大就会出现呕吐、晕倒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和长远全面发展。第二,教学方式单一。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教师就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向学生示范,最后学生就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操作,教师则在一旁加以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接受程度,从而使得学生丧失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得中学体育教育失去了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不利于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1]。 二、中学体育教育进行创新和改进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为了提高中学体育教育水平,首先,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处于相同地位,进而提高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教师对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其次,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教学,杜绝体育课让学生自由活动,不加以任何指导的现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中学体育教育中,及时更新中学体育教育理念,从而紧跟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最后,学生要重视体育锻炼,在体育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后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生活[2]。 (二)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是中学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及中学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虽然中学体育教育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在教学方法上依旧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只是流于表面,严重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2]。 (三)重视理论教育

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设计不合理,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在每学期50个左右的体育课学时中,理论学时只有5%左右,也就是一学期2-4个学时,中学体育教育在缺少理论引导的情况下盲目实践,影响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均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得理论教学充分发挥出对体育实践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中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另外,有些学校和家长担心学生的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受到伤害,从而不敢让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剧烈运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的教育部门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完善学校的体育保障措施。并且教育部门也正在着手组织对于学校体育运动的伤害风险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体育保险制度,从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3]。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多样化、重视理论教学、完善体育保障措施等方式,从而有效提升中学体育教育水平,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新建.浅析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95.

第1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统一性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和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学校则是孩子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促使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而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以及偏差导致了教育效果不佳,甚至是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现象,这极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认识不全面,未能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更好地发挥两类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性问题迫在眉睫。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必要性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父母、长者对子女、幼者所进行的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由特定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地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是中学生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统一的原因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统一

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将中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其培养成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这两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家庭教育不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发展要求密切相连,与学生所处的整个家庭背景、家长们的整体素质都有莫大的联系。学校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可见,家庭在培养方式上是现实而又具体的;学校在培养方式上是宏观而又抽象的。家庭对中学生的教育属于在生活的点滴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具有随意性;学校的教育属于用既定的规则对中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具有正规性。但是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其内在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二)教育问题的统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育问题具有统一性,二者的教育对象同为中学生。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乐于探索的特质,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涉世不深、分辨率不强,因此在他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青春期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更有甚者会遇到心理阻碍等隐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共同面对的。要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家庭和学校就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重要的是要互融共进、相互统一。

(三)挑战任务的统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的教育方法、内容涌入到中国教育体系中,为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革新,使得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涉及的空间变得广泛,这种广泛性导致整个教育环境的扩大、各种综合矛盾的出现以及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单单靠学校引导难以缓解中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学校教育具有稳定性、规则性、目的性,学校开展的活动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启蒙性、针对性,家庭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这两者在中学生的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都不可取代。由于科技的深入,现今世界变得纷繁复杂,甚至有些领域良莠不齐,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和谐的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中学生明辨是非、强化抵御诱惑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力、自强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不断拓展中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促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在中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职责定位模糊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扮演被动性角色,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传统教育中,教育中学生的任务大部分是由学校“大包大揽”,家庭教育的地位微乎其微。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相互配合,但这种“配合”实质上是家庭被动地听从学校的安排并依附于学校。家庭教育自身的独立性差,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教育效果不高。多数人认为家庭是不具有独立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 ,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补充。家庭教育既没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任务,在教育目标方面也从属于学校教育即以中学生的智育为主。由此看来,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占重要的地位,同样,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

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主要体现在“扩张”上。目前多数的中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首要位置,把课堂扩展到家庭中并要求家长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家庭教育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所以,学校教育在推卸掉中学生德育培养责任的同时,家庭也没有将这种责任很好地承担起来,导致某些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只重视成绩和排名,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强势地位不仅扭曲了家庭教育的职责,还加载了许多学校教育所不应承担的重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性不仅削弱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负的责任,也消弱了家庭教育的主体性、计划性、创造性,学校要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就成为必然。这种职责定位的模糊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分离

家庭承担着启蒙教育功能,也承担着诸如情感、道德、经济等现实功能,多样性的现实功能使得家庭教育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在此意义上,家庭教育是世俗型教育,缺乏整体计划和明确目的。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更倾向于对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变得丰富而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家长的知识范围,多数家长对子女进行学习指导已感到力不从心,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分离,家庭教育仅局限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但在非智力因素教育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严格式管理,溺爱娇惯子女的放羊式培养等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得到一些家庭的吹捧。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处于一种“爱强教弱”的模式。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而,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它用既定的规则对知识进行系统地传授。在中学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升学率,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因而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道德培养。随着教师心态日益功利化,教师日益以追求教学绩效为重,以追求学生成绩为主。因而,目前的中学教育强化了教师 “教书”这一职责,却弱化了“育人”功能。对“好学生、差学生”的差别待遇、收取高额补课费等现象揭示出学校教育处于一种“教强爱弱”的状态。

“爱强教弱”的家庭教育与“教强爱弱”的学校教育使得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日益分化,造成教育内容的分离,导致中学生的教育失衡。

(三)教育功能错位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生活学习中有其特殊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功能十分明确,即教会中学生如何“做人” 、健全中学生人格和促使中学生社会化。具体表现为向中学生传输社会价值观、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并使其良性社会化。然而,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家长对这一阶段教育责任认识的滞后性,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智育,不能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导致家庭教育内容逐渐缩小、德育功能日渐弱化,并逐渐被智育和一些功利性、现实性的教育内容所取代,甚至出现家庭德育的空白,致使中学生人格缺失、心理发展方向偏离我国主要教育目标。

同时,大多中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突出智育和升学竞争为特点,教师可以不必向家长了解学生的信息,就可以通过作业好坏、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的高低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于是,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得到强化,家庭教育的依附性也随之增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主导机制也日益固定化。学校为提高教育质量,把家庭纳入学校教育的范围,把家庭教育的职责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一味地要求家长在对子女的智能培养上与学校同步,配合学校狠抓学生文化成绩。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桥梁的家长会,其功能也出现了异化,其功能仅仅被局限于按学校要求办事。在中学阶段,学校教育除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外,更主要的是对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而目前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首先体现在分工不明确。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危害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使中学生在“做人”等方面形成严重的缺陷,造成中学生所受教育“畸形化”,破坏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负面效应:超前、重复、或错误传授知识,加重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失去学习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第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机构,使其自身作用消失。

三、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途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应全方位地贯穿于中学生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不是指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时期。因此,要促使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高效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责任,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任务和内容,因而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家庭教育以德育为主,而学校教育则以德育为首,侧重智育。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可以在中学生的成才过程中避免重复性,并对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可以避免家庭与学校的相互推诿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疏漏和真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明确分工,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比如,家庭教育的感染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中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而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在中学生智育方面的优势。因此,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中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联系,密切关系

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实现统一, 就要做到及时交流思想、互通情况、相互了解。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个别联系和集体联系两种。个别联系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家访、谈话、电话等方式,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以方便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等,而家长也通过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所在班级的情况,对学校、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集体联系主要是学校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并使其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班级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学校对家庭的期望和要求等。家长之间也可利用这些机会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向学校提出合理的意见等。

(三)积极配合,实现良好合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因此要实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归根到底要实现中学生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同志提出“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①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应相统一,形成一个社会化的大教育系统,共同承担中学生教育与中学生社会化的重任。中学生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综合体现,中学生在其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必将波及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家长会把社会上一些或好或坏的东西带到家庭教育领域中来,中学生也会把满足自己好奇心和欲望的事物带到自己教育过程中。因此,必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当然要建立这个大的教育系统并不容易,它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且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学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家长的整体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过程中,要发挥学校教育主体性作用,以先进的学校教育带动传统家庭教育,将二者统一起来,扬长避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了解二者的职能,加强二者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注解

①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N].福建日报,2002-09-09.

参考文献:

[1] 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23-26.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大科学

绪论: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学在完善学科自身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研究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种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够成某一学科的对象”。因而教育学也应当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对于区分教育学与其他科学,促进教育学更深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任何一门科学也都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这才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不仅涉及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尤其同这门学科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的抉择相关,不妨说,它同教育学的命运相关”⑴

(一)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说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者由于所处时代,所用标准,所站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是五花八门。凯洛夫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培养青年一代人,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为是‘人’;前苏联的巴班斯基说“教育这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社会,是社会的一门特殊职能—教育,因此,可以把教育学称为关于教育的科学”,在他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而东北师范大学所编的《教育学》一书则认为“教育学是研究儿童和青年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规律性的科学”

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很多,以上只是比较典型的几种。确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要找到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不能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相重合。由此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不可能是人,因为很多学科都以‘人’或者‘人’的某一特征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并没有达到区分其他学科的目的;其次,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听起来蛮对的,可是一想,这分明是就教育论教育,等于什么都没说。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目的,而不是研究的对象,因此“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规律”一说也不能成立。除此以外,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最普遍的两种则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已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例如,胡德伦在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指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日本学者村井实在他的《教育学的理论问题》中则旗帜鲜明的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那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哪个才是教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二)“现象”与“问题”之辨

什么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⑵。老师上课,学生做作业,举行讲座,观看教育影片等等,都属于教育现象。教育现象可以包含在各种社会现象之中,各种社会现象也可以包含教育现象。比如,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打骂孩子,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首先会想到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普遍的病态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打骂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家长没有正确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客观性,因为家长这一行为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以后教育自己子女的行为。由此看来,同一个社会现象,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加以解析的话,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是如此。因此,“如果把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现象,单纯看成是‘教育’现象,势必导致就教育论教育的倾向,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这种现象”⑶,将教育现象定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显然有失偏颇。“每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实质对象’和‘形式对象’之别,前者指学科研究的具体主题,后者指关于这个学科‘是什么’的专门考虑”⑷。由此可见,各种教育现象只能视为教育学的“形式对象”,而教育学真正要研究的还是包含在各种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只是教育问题,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包含在某种现象之中,教育学也是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问题,仅就词方面来说,并不是矛盾的,不应该把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问题对立起来”⑸。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给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下一个结论:它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不能离开现象谈问题,也不能离开问题谈现象,现象和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教育现象以及存在于其中的教育问题”⑹。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每一门学科要得以成立,不仅需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而且需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⑺。而“目前教育学的困境,首先表现在方法学上面”⑻。真正要使教育学得以深入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独特完整的研究方法。怎样的研究方法才算是完整呢?“完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是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统一”⑼。而要找到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首先是要先看一下教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便是结合实际进行比对,最后还要找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其一,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因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必然要与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相联系。任何学科要进行正确的深入的研究,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哲学方法论作指导。而教育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使它不得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作用已是有目共睹,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因此,“教育学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⑽,这样才能使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其二,任何一种研究都不能脱离实际,教育学也是一样。“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⑾,这样才能使教育学研究不脱离实际,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早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随处可见。要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观察,实验,统计等各种方法,在实践基础上得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研究结论。

其三,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百年之久,“1902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并明确设置‘教育学’课程”⑿,中国才正式开始了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而国外教育学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发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产生了一大批教育学家和教育学名着。例如:洛克的《教育漫谈》,卢梭的《爱弥儿》,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治智力和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等。中国教育学引自日本,本身发展还很不充分,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就应该博览众长,广泛吸收各国教育学研究成果。“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⒀,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教育学的研究更进一层。

三、“对象”与“方法”的综合

前面已经讨论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其研究方法的前提,而研究方法的进步又有助于我们弄清楚其研究对象。各种社会现象中包含的问题众多,要从中帅选出教育学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个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任何一门研究都必须对实践有用,教育学也不能例外。实用,符合事实的教育问题才是教育学要研究的真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就要理论结合实际,将教育学的研究问题与信念,理论相融合。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走向融合,正如普朗克所说“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因此,教育学的研究也应当广泛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有些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学科的通用性质和在把握研究对象时单一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示出来,独特的研究方法不再成为学科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⒁。教育学的研究也应树立一个‘大学科’的意识。“把‘教育问题’还原成‘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文化问题’,这不仅需要教育学,而且需要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论理学之类的研究”⒂,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在博采百家之长时,还应以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促进教育学的研究。“综合性是现代科学的客观属性,在这一客观属性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各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构成科学统一过程的分化与整合”⒃,教育学的研究也必然要随科学发展的大流,走上大综合的道路。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学就将丧失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每一面学科内在都是相联系的,教育学的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又运用自身独特的方法论加以整合。这是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⑴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⑵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⑶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⑷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⑸金一鸣着:《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⑹扈中平着:《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⑺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⑻陈元晖着:《一般系统论与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0年版

⑼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⑽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⑾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⑿郑金洲瞿葆奎着:《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⒀柳海民着:《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⒁陈桂生着:《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