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

时间:2023-03-24 15:33:54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1

这个年头能抛弃喧嚣的世界坐下来写部书,尤其写一部鸿篇巨著的经济类著作,在这个教授院士们纷纷抄袭的时代,简直就是一个另类的学术狂人。

吴炳新的《消费论》是决然不会抄袭任何人的。而这个命题的本身,也无从可抄。经典著作里无从引证,大学院校里无处可寻,就要一笔一笔的写。吴老先生伸出右手的中指给我看,由于不会电脑打字,150万字的巨著,生生的把它磨出了一块儿老茧。

知道《消费论》是去年的事。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老爷子所选的命题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他写《消费论》,能驾驭的下来么?这个联想的本身,无意问引伸出了一个著作关系:从直观的命题上着眼,相对于“消费”的定义,《资本论》应是经济学“上游”的论著;而《消费论》则理应是“下游”的论述。坊问对此也有共识。但是,当着面,吴董决然的给予否定了。

他说,《资本论》论述的经济学领域比较窄了。它的核心就是要证明“剩余价值”存在,从而证明资本家的剥削本质。为划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社会阶层找到了理论依据。时过境迁,150年后,翻天覆地的世界经济形态早已颠覆了诸多传统的经济学定义。同是经济学论著,《消费论》所涉及的领域就要比《资本论》远远宽泛的多。

其一是,吴炳新将《消费论》定位为“消费社会经济学”。提出了“消费社会生产力学”的观点。指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在经济学中,传统的消费行为分类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而《消费论》则把消费分成三大类,即生活消费、生产消费和社会消费。

“人们只要一出生,就要消费。”吴炳新认为,整个一部人类发展史,是由消费产生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生命的延伸和社会的发展。这个动力的运行规律是呈螺旋发展状。即: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既是一个运行规律又是一个逻辑过程。这个运行规律与传统经济学观点不同的是:消费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

他在导论中论述:“人类的全部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个社会细胞的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都可归结为消费,任何产品的最终指向也都是消费。一切庞大的社会活动都在围绕消费而展开。从英雄豪杰到平民百姓,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全局,从个体到群体,整个人类社会只要存在着活力,就一定是在消费和创造消费的过程之中。”

吴炳新结合多年积累的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不仅从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的视角全方位地解析消费、阐释消费的经济杠杆原理,更在行文中综合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角度,对古今中外关于消费的学说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并在理性的分析与吸收下,融汇到自己的消费理论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书中在细数孔子、老子、管子、墨子等诸子各家的消费思想,点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克思的理论巨著,纵贯中华5000年文明,兼顾东西方数百年来的政治历史变革浪潮、人文环境的改革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纽带关系论证方面,做出了大量有机的联系。必须承认,没有博大的思维空间以及不同学科的知识涉猎,是决然难以付诸文字的。

如果没有不同观点的来颠覆这个学说,显而易见,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或者说,《消费论》就是一部“古今中外消费史”。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文化 价值引导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文化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关乎着大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科学合理地消费,让他们感悟到父母艰难创业的历程,明确钱财的来之不易,能够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产生孝敬长辈、奉献社会的情感,立下创业的志向和决心。所以,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和消费行为

消费文化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大学生消费文化是指大学生在消费活动中所具有的指导思想、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它涉及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及具体的消费行为等。在此基础上的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在有一定消费观念,为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能通过全职生产劳动获取收入满足自己的消费。满足他们消费需要的经济来源,一是家庭(包括家庭负债供给)和亲友们的资助,占消费资金的绝大部分;二是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以弥补学习消费之不足。因此,大学生消费基本上属于单纯依赖性消费,然而他们的消费行为又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从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导向上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符合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符合角色以及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性的、科学合理的消费;二是受西方大众文化影响,以西方后现代消费理念为指导,注重享受,超越自身经济能力的非角色性消费。这种消费价值判断表现为:象征性和理想性,其核心内容是消费至上观念,追求无节制的享乐、时尚潮流、超前消费,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

其次,从消费结构看,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表现在除正常的食宿费、学习用品和日用品费外,其它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偏高。如交际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活动,如旅游、交流、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

第三,从产生问题原因看,社会原因(如城乡差别等)、家庭原因(经济条件、成员受教育程度等)、学校原因(文化背景、教育力度等)、自身原因(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消费心理问题、透支意识的加强等)等方面。

第四,从突出案例分析看,有以下几种情形:(1)“我为名牌而疯狂”。“女孩子得不惜代价打扮自己。”这是小王同学的口头禅。据其同学小黄透露,有时为了追求名牌和与众不同的款式,她经常在网上购买衣服。(2)想说爱你不“便宜”。一男生列出了自己每月的“爱情消费”清单:和女朋友每周下馆子“改善生活”,一般一顿饭要50元,每周一次每月就要200元。每月通讯费还要200元。周末两人出去玩,即使看场电影也要20元,要是女友看上什么心仪的衣服或饰物,还要买下来。这样,一个月仅“爱情消费”至少也要七八百元。(3)“攀龙附凤”的追求者和受害者。大一张同学说,同学来一次也不容易,自己也去同学那里,人家很够“意思”,各个方面都照顾得很到位,到我这儿了,如果招待不周,那也太没有面子了,无论如何也要“硬撑”。

二、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乖张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攀比斗富、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甚至有些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大学生怎样消费、消费多少,消费什么、与其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密不可分。而社会意识的产生,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与家庭环境有关,同时也与学校缺乏正确教育引导有着密切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亲友的正确引导,非常容易形成人性中心理趋同的倾向,顺应所谓的“时髦”、“潮流”,盲目追求高消费。与一些大学生不良的消费观相对应的是,一些高校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不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校缺少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深入了解,对待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不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一棒子打死,或者听之任之,其结果是管与不管一个样,学生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一些高校的“两课”教学仅仅停留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一方面理论分析较多,联系实际不够,不能从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出发,就理论讲理论;另一方面,品德教育欠缺,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的教育没有充分开展和深入进行,更不用说开展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目前的校风建设从学生层面来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政治方向等内容,对学生生活中的具体思想、与行为关注得不够,甚至存在严重忽视的现象,如大学生恋爱观、消费观、劳动观等等。

三、结论与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和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意识上不能脱离国情,脱离自身的条件基础。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引导其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品质,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在当前国情和世界大趋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教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的消费、恋爱、追星、形象塑造等实际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理论教学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借以解决实际问题。

2.对大学生的财商加强培养。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三大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学校可以举办以“大学生消费”为话题的专题讲座、研讨会、辩论会等,让大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等的有机组合。其中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在校风建设中,不能满足于“标语式”、“口号式”教育,应把校风具体化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内容,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引导牌。

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不仅对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人格和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教师,乃至整个青年群体的消费走向。可以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观察社会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面对消费社会对大学生消费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要给予高度关注,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科学的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参考文献: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的工业社会对消费的控制,从而产生了消费伦理问题。本文将对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科学技术根源与消费的当代启示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社会消费理念进行初步的探索。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马尔库塞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而消费伦理是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的有机构成上,他关于消费的论述是非常经典的,对于当代有不可缺少的借鉴作用。

1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思想

前工业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匾乏,因此马尔库塞认为,为了文明的进化不受干扰和破坏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压抑。在这点上,马尔库塞是赞同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论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当代西方社会借助广告等大众传媒,在全社会的宣扬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制造新的消费需要,使人民沉醉于商品消费中。因此,也给现今社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他们为了追求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从而产生了伦理问题,消费不从人的利益出发,追求更大的财富的拥有,采取一些非法行为的方式去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从而给消费也产生负面影响。

2马尔库塞消费伦理的科学技术根源

马尔库塞认为,由于当代工业社会是靠高生产和高消费来维持其存在。无论物质产品的需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都遭到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使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都处于资本主义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上,科学技术在当代西方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工具,并且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造成了发达工业的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些方式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但同时又激起了人们更高的物质需求,使人们处于一种永恒化状态,迫使人们不断去追求更高更新的物质需求。

消费伦理是指消费活动本身的正当性和消费方式的正当性问题,消费伦理教育是指通过观念,舆论和制度的形式促使消费主体进行合理消费的正当消费。我们可以根据消费主体来归属消费行为的责任问题,在消费伦理教育方式上,我们把它细分观念培养观念培养,舆论谴责,制度惩罚三种。

消费主体不同,消费活动的责任就不同。根据不同主体,我们把消费责任分成政府消费责任,企业消费责任和个体消费责任。目前学术界关于消费伦理或消费责任的讨论,多半是向个体提出消费行为的正当诉求,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思考方式。无论是根据数据还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政府和企业的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都远远超过个体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消费伦理中的消费伦理观念以节约为基本范畴,但强调的主要应是资源节约。资源主要指那些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的物质资源,例如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在人们的消费过程中,占用自然资源的多寡不尽相同,有些占用得多,有些占用得少。传统的节约观没有具体区分消费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占用的不同情况,以致加剧了经济和伦理的紧张关系。要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就要在消费伦理观念上教育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受,鼓励和引导人们使用占用自然资源少的消费方式。

3消费伦理的当代启示

从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中,他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不会必然带来人生幸福。在一个全面控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它至多能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愉悦。他的理论还说明,发展虽然以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只有当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资本生活需要,人类才能异化的消费和重占有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且真正意义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向。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4

关键词:消费社会;文学审美;波德里亚;德波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79-02

一、消费社会释义

“消费社会”是从西方学术界引进的一个文化词汇,近年来在我国被提及的频率很高,本文以消费社会作为论述背景,是因为我们确实的感受到,而且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浪潮,这已经不仅仅是理论的论证。我们的生活正在改变,我们的文化的各个方面正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文学。虽然中国的现实和已然进入后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社会具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否认我们正趋于相似。所以对于国内研究者来说,消费社会这一语境下的很多探索不但具有意义,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一)波德里亚与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是本文的核心,在他建立的概念体系中,他提出符号价值来填充政治经济学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日常领域,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确认,其中体现的是功用逻辑;在市场领域,物品的交换价被到确认,体现的则是经济逻辑。而当物品被呈现在地位和声望的领域,它的符号价值得到确认,其中体现的符号逻辑。这种符号价值,又是波德里亚所关注的: “变成消费对象的是能指本身,而非产品;消费对象对象因为被结构化成一种代码而获得了权利。”“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这样,消费才能只身取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就像原始社会的等级或宗教礼仪所做的那样。”

在波德里亚看来,无论单一的物品还是整个社会,其本身而言,并不能与人发生联系,要渗透进人类精神世界内在结构,必须在物抽象为符号之后才能进行。在《消费社会》里,波德里亚认为,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消费现象,消费品构成一个符号体系,人们的消费行为在这一时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歇斯底里,消费品不再是人们需要的反映,而是人们对消费品的浮动能指系统的一种反应。在他看来,消费社会因生产过剩而不得不经常制造虚假需要而成为符号化的镜像世界。

为了进一步描述消费社会的特征,这里有必要简单讲述另一位思想家居伊・德波的理论。

(二)德波的景观社会

德波将消费社会称作“景观的社会”。 其著作《景观社会》的第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这也是德波此书中最著名的一个断言。他说:“景观源于世界统一性的丧失,现代景观的巨大扩张表现了这一丧失的全部。”

“景观”这个概念与消费社会的媒介文化密切相关,视图技术成为消费社会的重要标志。“当真实的世界变成简单的影像,简单的影像就会成为真实的存在并能产生有效的催眠作用。”德波把当前的社会控制模式看作是基于多数人的共识而非强迫,进而通过消费和媒体社会转变到“景观社会”后获得的一种文化霸权。这种视图媒介的霸权成就了波德里亚谓之的“超真实”:人们探视真实的视线被视图所阻断,媒介制造的“真实”比真实还真实。这样的社会中,个体的消费行为不是他们自己产生而是他人去构造,因媒介是公众的大多数,它是存在主义的“他人”。所以“他人即地狱”,人是虫而不是神,这种虫就是在消费社会中蠕动的经济动物。

这里简要表述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正是为是为了引出在消费社会中这种人感觉力的弱化和生活世界图像化问题。进而可以提出这个问题:在这样的社会里,文学的审美困境是何以产生的呢?

二、消费时代的文学审美困境

要说明这个问题这迫使我们去解决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即什么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就像回答美的本质问题一样,我们只能说一具体之物如瓷器、花朵、人是美的,但无法说出什么是美本身。因此要避开形而上的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仅仅指出“什么是美的”。对于文学由哪些审美要素构成这样一个述说不尽的问题,这里我们只能简单说:一是纯形式性的美,二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性的美。而在当前,形象之美可能居于首位。以电影、电视为例,当文学进入这类媒介后,其形象之美被强化,而语言之美被边缘化。影视以图像说话,以图像为其语言;对于电影和电视,没有语言仍可以是影视,没有图像则不成其为影视。而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和形象本就是统一凝结于语言的一个东西,语言蕴涵图像,舍去语言便无以求形象。尽管严格来说语言不可能穷形尽相,即文学文本之内也存在着语言与图形的张力,但既然在语言文本之内,他们就无从分开。在影视之中,这种关系已然分裂,影视仅以图像立身。文学若是仍然愿意进入影视媒介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臣服于图像。图像对语言的挤压和不屑一顾,必然造成文学的审美危机。这种危机主要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图像化世界,二是审美泛化,接下来我具体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释。

(一)图像化世界和符号化

在消费社会,这一危机自然呈现得格外显著。视觉的文化认知是消费社会的主要认知方式,视图已成为消费社会认知、和审美不可或缺的手段。由光学技术到数码技术,新技术提供了摄影、电视、电影、网络视屏、家庭DV。高新技术发展为现实神话。由工业复制把文化中的景观变成景观(德波语)和拟像 (波德里亚语)的现实,并作为商品面向社会出售。神话被市场化,市场成为神话。神话造就的美丽传说通过视觉景观、各种绯闻流言暗示大众,他们可以成为商品满足各种各样的生活取向,于是人们在生活上为视觉技术的需要而改变。视觉的社会讲究眼球注意力,视觉演绎视觉、图像繁殖图像。为了制造视觉冲击,思维和生活必须景观化,自己的生活成了别人的景观。在高新技术眼目中,在别人的注视下,生活却是更为紧张,更不稳定。

消费社会的神话是最终消费自己。这样的完美被波德里亚称为“罪行”,它带来了人文生态危机,文学的危机。影像媒介使思想平面化,媚俗成为审美时尚。在“超真实”的媒体语境下,真实、理性、价值和深度都被改写和消解。在“超真实”的景观社会里,人们既没有异端邪说也没有形而上学,没有感情投入也没有思想深度。这样的本质意义上的荒漠般的世界,必然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审美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二)审美泛化

如果说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都被加工为符号,一切都被锻造成拟象,在如此普遍而根本性的“审美泛化”中,文学由以衬托其身的现实与审美之间的界限和张力被彻底消解了,谈论现实或虚构,真理或表象等将不会有任何意义和任何可能。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审美泛化”将使文学灭顶在一个审美的大海之中。

这时候可以看到,那通过“想”而“像”即提供间接形象的文学就可能被被直接而无所顾忌的拟象逐出形象娱乐市场。正如科林伍德所说,这时候,“娱乐世界和日常事务之间存在着一堵滴水不漏的挡壁,娱乐所产生的情感就在这间不透水的隔壁自行各道。”诗要用形象思维。而今,传统文学命题――诗画相通于形象之美不再能够继续满足人们对形象消费的需求了,文学的消遣功能正在被电子图像制品所扫荡。文学的形象之美和光辉正逐渐暗淡,或者对于消费社会的大众正变得无足轻重。若以美国为例,在街道,在购物中、高速公路,在工作场所、酒吧、家庭,目之所遇,无处不“景观”,这些已经不只是日常生活一部分,这就是日常生活。以至于审美完全泛化了。

三、结论

从前文可以看出,大一统的消费社会的形成,对文学本身来说,其破坏力可谓惊人。在当代,文学的终结早已不是多么新鲜的提法。而文学的终结,首先就在于文学审美的不可能。在我们假想中的消费社会中(因此前文所指涉的消费社会在我看来仍不是一种完全的现实),作为语言承载之物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如图像那样直接和充满暴力,因此它必定被以图像性为其本质的电影和电视所挤压,甚至替代。消费社会的来临,图像化世界的形成正日益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变得感官、平面化。媒介通过虚拟的实践最大限度繁衍出符号化的权力,人在这种景观世界构筑理想,消费虚假的梦想素材。人通过不断的消费最终消费自己,完成异化。而世界的审美化也即成为后资本主义的潜在目标,这种审美化绝非以审美教育为目的的审美情感或趣味在全社会的普及或“泛化”,而是消费社会通过拟象将世界仿真化,一切都是建构的,一切的都虚拟的。如果说文学的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审美距离作为保证,那么在审美化的世界中美和观赏着是无限接近的,观赏者仿佛就生活在这种虚假的“美”之中。如果让我举一个例子,我会说这就如同吸食,如果一个人仅仅这样就可以简捷地通往最最美好的境界,那么其他一切的生活目标都不会重要了。审美化的世界也是如此,人一旦沉迷其中,就必定乐此不疲。

当然,这样的消费社会是否已然复现于中国,波德里亚所批判之消费社会对中国这个和后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社会并不全然相同的社会形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全坏的,还是有好的方面?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事实上,批判的学者们并没有给出答案。至于我们现实中的文学的审美危机,我认为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而这种危机是不是就意味着文学审美一定终结,我们还并不清楚。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5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切合中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方向,借鉴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培养政治方向正、专业素养精、环保意识强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1.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角度阐述了其生态思想,以“自然的客观优先性”的自然观为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是因为人类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所以人类就应该善待自然,而不是无限地向自然索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节制破坏和掠夺,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把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扭转过来。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并不是要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而是把生态思想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中理解其生态思想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要“润物细无声”,又要“抓铁有痕”。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融入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全过程中,从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当然,“建设生态文明也不是要求人一味地屈从自然,而是要反对唯客体主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不是要大学生回到野蛮时代,而是使其实践活动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其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价值引导和内生动力的形成,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知识、化理论为行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精神具体化为现实的人文关怀,通过从点滴小事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去感化人,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绿色健康的理想信念和理想人格。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以被教育者为本,从爱护自然、关爱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出发,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以优秀文化培育人、以正确理论说服人、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以优美环境熏陶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是生态文明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强调“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地位,让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回归生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意识,是一种“养成教育”的过程。从产生的动力基础来区分,生态文明意识可分为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和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是基于舆论宣传、社会环境等外部压力而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一旦外部压力消失,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就可能消失。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则是基于其自身信仰、价值观、知识、生活经验等内生的意识,比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更持久、更有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回归生活培育大学生的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

3.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要充分运用当下资源,也要从人类历史长河中寻找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学者都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意识”或“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于20世纪60年端于西方。人类社会早期所形成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人类文化典籍中,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宝贵资源。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切入点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攫取。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生态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形成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流派,并经历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发展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就是要充分发掘古今中外生态思想,吸取西方国家生态意识培育的成功经验,既要“借鉴国外”,也要“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前提下,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洋为中用”;“开发传统”就是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结合起来,实现“古为今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们关于生态问题的价值、思想、观念、态度、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保护从我做起的生态责任意识、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意识等。

1.生态忧患意识

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0世纪以来,发生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多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国内仅2013年就发生了松江死猪事件、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东部地区大范围长时段“雾霾”事件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这些重大环境事件,以及不容忽视的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等相互叠加,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由此看来,生态忧患意识培育迫在眉睫,不得不为。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就是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上,讲清讲透人们所共同面临的严峻生态形势,使大学生彻底摒弃“人是自然的主人”的传统观念,形成自然对人的优先性的自然观和生态忧患意识,爱护自然、美化自然,为绿色环保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生态责任意识

人类如何对待自然,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正是由于自然界的“报复”,才形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培育。生态伦理观认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合作的联邦”,人类仅仅是其中普通一员,因此,人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环境。“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他才是道德的”。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就是要把生态伦理上升到人的道德修养高度,引导大学生形成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良知,像对待自己和人类一样对待自然。②“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生态责任观。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也是每一名地球公民共同的责任。大学生富有朝气,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环境责任意识培育就是培育其“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形成环境保护重在行动的环保理念,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低碳生活观念。

3.生态消费意识

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消费被赋予新的内容,逐渐演变为“行动者在社会空间内为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而采取的社会阶级再生产策略”,成为消费者身份区别和认同的手段,从而演变成凡勃伦所谓“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具有了更多的象征和符号意义。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但个人消费应以生活需要的满足为限,不应无限膨胀,生态消费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均衡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消费不仅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与消费者的经济支付能力相适应,更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随着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水平也不断攀升。受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中的非正常现象不断涌现,出现了非理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两种现象。非理性消费的表现是消费没有计划和节制,一时兴起或跟随潮流随意消费,出现“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等为消费而消费的现象;炫耀性消费则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是一种攀比和竞争性的消费,表现为“面子消费”“名誉消费”“符号消费”等行为,以提升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和满足个人虚荣心理。大学生的非正常消费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消费观,易导致其价值观念和心理扭曲,甚至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生态消费意识培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崇尚艰苦朴素、自然清新、环境友好的消费行为,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生活必需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的关系,倡导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4.生态法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来实现,更要完善生态法制。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先后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等生态环境保护条约和协议。我国1989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目前已形成涵盖污水防治、固体废物排放、矿产资源、水土保持、海洋环境保护等涉及生态环境各领域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更要“违法必究”。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很多环境污染事件就是由于污染者不懂法,甚至懂法不守法而形成的。在完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教育,推动其知法、守法、依法,并坚决同生态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环境安全的守护者,维护法律尊严,建设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培育主要包括生态法制知识教育,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生态法制安全教育等内容。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也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需要全国上下社会各方协力配合,形成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更是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协同共进。

1.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且需要“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我国高校每年招收大学生近700万人,他们最多在十年内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如果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必将极大推动国民整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理解公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形成系统的国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方案,使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不仅停留在宣传、普及和引导阶段,而是落实为每一个国民的实际行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地方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层设想”和各高校“基层经验”的配合。虽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时肩负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使命,”但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生态文明建设进校园也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统摄学校宣传、团学、教务等部门相应职能,并结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成立生态校园建设领导机构。这一部门统一负责生态校园建设、大学生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把大学生日常教育、通识教育和生态校园建设结合起来,营造绿色、环保、节约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观。

2.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利于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达成,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我国现有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资源,也拥有便利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条件,只要加以挖掘利用,必会产生良好的培育效果。思政理论课教学一般分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教材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思政理论课体系的核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阐述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先在性,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尊重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世界产生于自然界,并且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确地解决了人自身、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逐渐的辩证统一关系。教材中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论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客观条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等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利用讲授、讨论、作业等环节督促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培育其环境友好、勤俭节约的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撰写读书报告、主题教育影片评论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理论与知识,倡导生态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生态校园建设状况、民众生态意识与行为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其对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

3.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环境保护,重在行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最终还要通过其环境行为表现出来,因此,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其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归宿,也是检验其效果的根本标准。(1)大力营造生态校园氛围。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又可凝聚成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以影响多代人。”高校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校园建设,利用校报校刊、电视、广播、校园宣传栏、网络、专题教育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全面系统介绍生态环境状况,使大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培养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从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生态校园设计理念出发精心美化校园硬件环境、教学与办公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建设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生态校园熏陶人;建立健全全校节能降耗强制性规则,如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校园环境等建立明确的环保要求并利用学生社团和自律组织监督实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自律意识。(2)倡导适度消费观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开学经济”“校园经济”迅猛发展。有的大学生为了表明自己“不比人差”或者“我比你强”,滋生了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非正常消费行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资源。高校要紧紧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通过主题班会、辅导答疑、谈心沟通等形式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唾弃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互相攀比的不正常消费现象,引导学生转变消费观念,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3)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点滴行动见环保。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入手做环境保护的使者,小到废旧电池回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爱护花草树木、随手关闭水龙头、作业纸正反面书写等生活和学习细节。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校园环境净化行动,利用环保纪念日(周、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彻底杜绝“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等低俗文化,倡导高雅、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文环境;低碳消费;消费方式;消费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气候变暖已经导致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等严重损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份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从而,低碳消费的议题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有些国家甚至提出要推行“零碳消费”。

从现有文献看,学者们围绕低碳消费的命题已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探讨:①低碳消费的含义。陈晓春、谭娟(2009)等认为低碳消费包括五个层次,即“恒温消费、经济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消费和新领域消费”。②低碳消费的意义。张一鹏(2009)认为,低碳消费的广泛实施,将从根本上扼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应当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同时,实行低碳消费,为保护世界气候和全球环境做出贡献。③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辛章平和张银太(2008)认为,低碳消费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低碳消费则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资源禀赋、贸易结构、锁定效应等。④推行低碳消费的对策建议。李胜、陈晓春(2009)分析认为,在形成低碳消费方式中,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分别发挥引领、主导、积极推进和广泛参与的具体作用。构建政府、市场与企业“三位一体”化的监管体制(刘敏,2009)。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碳消费及其人文环境的界定,分析、揭示人文环境对低碳消费的作用机理,以期探索出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二、低碳消费及其人文环境的界定。

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它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学上讲,低碳消费包括低碳生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消费。

至于人文环境,“人文”是个不甚明确的观念符号,游离于许多概念的边缘,各学科对它的界定颇有歧义。从研究文献看,将人文因素引入经济史和消费史中的一个变数来考察尚不多见。在此,我们对人文环境作一简明的界定———人文,即有关人的文化和文明 (朱杏珍,2006)。人文环境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中各种能够反映文化价值内涵的事物的集合,它既表现为社会本体中某些有形环境,也表现为隐藏在社会本体中的某些无形环境,如社会成员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等。人文环境有些可量化的指标,如人均受教育年数、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居民掌握科技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度等,但人文环境中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人性文明。

低碳消费的人文环境可理解为低碳消费生存的积淀在特定区域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科学素养等的社会文化形态。低碳消费体现了消费主体的一种心境,其实质是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消费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低碳消费是众多消费主体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结果,人文环境是其发展深化的深层内因 (仇保兴,1999)。从广义上讲,任何经济现象和行为都可以认为是某种相对应的文化沉淀的结果。低碳消费的存在和发展受人文环境的约束,只是这个结论的一个新注解。

三、价值观念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价值观念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它对人的行为导向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规范着人的活动,指引着社会主体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gutman(1982)提出了方法———目的链理论来探讨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认为价值观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属性重要性的判断,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购买。richins(1994)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价值观在个体消费者的行为、态度及其决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价值观念对低碳消费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政府的消费政策之中,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消费者的价值观之中 (傅正华,1999)。

1.消费政策对低碳消费的宏观导向作用。

任何消费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价值观念,唯此才能提出社会消费的目标和方向———抑制或鼓励消费。方向和目标明确,消费活动发展就快,反之,则慢。比如低碳消费,如果一段时期内政策的低碳性指向明确,则低碳消费就能快速实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英国在 2003 年了政府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 5 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欧盟在 2007 年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澳大利亚在 2007 年批准了 《京都协定书》,在 2008 年又了酝酿已久的 《减少碳排放计划》 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碳计划的三大目标。日本历来重视节能减碳,在 2004 年日本环境省发起了“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 2050 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的对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党和国家领导人积极研究部署应对工作,决定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胡鞍钢,2008)。我国制定的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低碳消费的责任担当与大国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作为低碳消费政策制定的主体,既是低碳消费的管理者,也是消费者。政府要在引导低碳消费的同时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即政府自身也要低碳化消费。目前政府部门也同样存在着消费的“高碳化”,如政府公务用的大排量轿车,“文山会海”带来的大量纸张浪费等。因此,政府部门自身要低碳化运作,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改大排量轿车为小排量轿车甚至采用环保清洁能源,减少纸张的使用率,实现“无纸化”、“网络化”办公,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

2.生产者、消费者的价值观对低碳消费的导向作用。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他们当前及将来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者、消费者个人树立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理念对于我国实现低碳消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生产者必须强化低碳生产意识。一是生产过程低碳化。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及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的“低碳”化、“碳水”化和可循环。二是生产结果 (消费品) 低碳化。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其次,消费者必须强化低碳消费意识。在当今社会,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同程度地对其他人以至整个社会发生影响,因而不能放纵和无度,要彻底戒除某些人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嗜好。个人的消费行为不仅要兼顾当代人的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而且要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消费需要的满足,当代人消费的增长要以不影响后代人消费的增长为前提。

四、传统文化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低碳消费的影响也是异常深刻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源泉,是一个发源于远古、拥有几千年历史、延续至今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中国儒家、法家、道家等各学派学术观点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消费观,进而影响着消费者行为。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可概括为节俭观和面子观,来源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消费经济思想,经由先秦、儒、道和墨家的提出和宣扬之后,已经成为传统消费观的核心内涵。它适应了一定时期经济生产方式,因而促进了社会和谐及经济的繁荣。

1.传统文化下的节俭消费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儒家的个人消费观是“宁俭勿奢,惠而不费”,他们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认为“宁俭勿奢,惠而不费”是君子的美德。老子的“圣人为腹不为目”的主张,即建议人们生活简单,反对追求感官享乐。墨子的“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也反对“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目前,节俭的消费观在我国中老年人市场上尤为显现。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大多数,一向重积聚轻消费,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勤劳、简朴终极一生。据重庆市社情民意的调查显示,全市积极响应政府节约与环保号召的居民为 90.8%,其中:青年人积极响应的为 84.9%,青壮年人积极响应的为90.9%,中老年人积极响应的为 97.5%,显然,中老年人最为积极。

在现阶段,传统的节俭观对于发展低碳消费,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缓解人和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消费的核心是节约,节约能源资源,自然就降低了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总理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要大力提倡节俭,尤其应杜绝资源浪费型消费。目前,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贵族学校、贵族住宅类的消费与广大居民的节俭乃至几千万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形成鲜明的反差,容易激发社会矛盾,所以,此类消费应加强关注、严加防范。

2.传统文化下的面子消费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总是处于为了他人的期望而生活以争得“面子”的压力之下。ho(1977)指出,东方人很注重“面子”,“面子”在东方人的消费行为中起了很大的作业。redding和 ng(1983)也认为“面子”是解释中国等东亚国家人们消费行为的关键。通过奢侈品消费,人们维护自己的“面子”,强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中国很多人购买和消费奢侈品是为了其外在可视的象征意义,这种购买是一种显示自我价值的极端形式(dubois & duquesne,1983)。面子消费观在我国青年人市场上可见一斑。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年轻人花在高档服装、手表、汽车消费上的钱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消费品最能够在公共场合突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些也往往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性符号 (吴晓青,2008)。更有一些年轻人,为求面子,不知节制,经常出入歌舞厅、咖啡屋、酒吧,以牺牲环境、挥霍资源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显然,面子消费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它与低碳消费的宗旨背道而驰。为此,首先必须在消费内容上合理引导,提高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低碳意识。

其次,要积极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型转变。低能耗要求消费者消费节能产品,如节能灯、节能空调等;低污染要求消费者使用消费品时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如多乘公交车,少用煤等;低浪费则主要针对奢侈消费行为以及不节约消费行为的消费者,倡导及时关灯,关紧水龙头,少去洗浴中心等。

五、科学素养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消费者科学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消费的宽度和深度,影响着其对社会、自然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费者的科学素养深刻影响着低碳消费,较之价值观、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有效。

1.较高的科学素养可以推动低碳消费。

消费者的科学素养是通过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消费安全意识等几方面表现出来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接受低碳消费的能力也越强。王兆峰(2008)通过对武汉市民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平时非常关注商品的节能知识,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他们分析认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平时越关注商品节能知识方面的状况。何志毅等(2004)研究也发现,绿色消费者是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并会主动寻求有关绿色产品精确的信息。他们愿意尝试新产品,对价格敏感,且消费比较理性,愿意付出更多的价格进行绿色消费。国外学者 balderjahn 认为,具有较佳内在意志控制力的消费者,能表现出具备环保意识的购买决策及消费行为。因而,依靠高学历者的力量传播低碳消费的有意信息,对于在群众中普及低碳消费知识,推广低碳消费行为是十分有效的。

消费者的知识结构也将影响低碳消费。消费者拥有不同专业知识,其对于低碳消费的认知程度就不同。台湾学者黄乾全(1989)通过对台北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后认为,垃圾分类收集知识越高,其垃圾分类表现行为越好。车参贤(1995)以高中生为样本,对其资源回收行为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资源回收知识能有效预测学生资源回收行为,资源回收知识越高,越会去从事资源回收行为。国外学者 schlegelmilch(1996)对此也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普通公众群体中,环境知识对一般绿色购买行为和再生纸购买行为能产生直接影响,而对环保清洁剂、有机蔬菜和水果、无氟产品及非动物测试产品等 4 类产品的购买无影响;在学生群体中,环境知识对环保清洁剂、有机水果和蔬菜的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而对其他 3 类产品的购买和一般绿色购买行为无影响。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弱也将影响低碳消费的程度。有学者研究 (沈建华,2009;黄铁苗、颜世辉,2009) 认为,消费安全意识越强的消费者,低碳消费的意愿越强烈,从而其低碳消费的需求与行为也越频繁。另外,消费者对政府在消费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越满意,他们对当前消费品市场上安全形势的总体评价就越高,其低碳消费的行为就越强。立足当前,政府在消费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仍无可替代,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消费安全工作,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心理程度,以有效促进低碳消费。

2.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状况及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现状不能令人乐观,低碳消费更需时日。

一是消费者存在浓厚的等级意识。对大部分人来说,社会等级不仅意味着成就,而且是一个人及其家庭、亲属乃至宗族地位的确定标志(hsu,1981)。richins(1994)的调查发现,中国非常重视等级观念,以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作为个人成功的标志。通常,高等级观念者更易于重视昂贵的东西、可以代表特权身份的品牌、强化其所有人个人形象的商品。因而,低碳消费之于等级消费,处于从属的、次要的位置。

二是消费者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所谓消费效用最大化,具体表现为:在支出相同情况下的消费效用最大化,或在一定消费效用下的支出最小化。事实上,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很难放弃原有消费行为下的“好处”,如“省时”、“省力”、“省钱”,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是因为自来水太廉价,造成白色污染现象严重的原因是因为塑料袋、塑料快餐盒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成本低廉,废弃物不能有效回收是因为人们不愿意费时、费力去完成看似不“值得”的小事,在这些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低碳消费行为就显得动力不足。

三是愚昧性消费。有些人不是用积极的进取和奋斗去获取财富,而是寄希望于神灵的扶助。在我国,许多地方封建迷信活动办得非常火,为了盼发财、保平安、求升官,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去抽签算卦,去烧香拜佛,做道场,请神汉巫婆。

尤其在农村,这样的愚昧型消费更为严重,它耗费了大量的生产资金,已经成为一些地区阻碍低碳消费的因素之一。愚昧性消费还包括吸烟、追逐低级趣味音乐、网瘾等,尽管它们还不是我国社会消费方式的主流,但其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和危害却不可低估。

六、结论。

综上所述,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如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素养等,对低碳消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获取产品信息、选择评判,到做出购买决定以及售后评价,每一阶段无不体现了消费者的人文因素。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传统文化、科学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为此,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低碳消费人文环境。要唤起消费者文明消费和科学消费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建立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科学的低碳消费模式。

(1) 确保消费对象的安全、可靠和节约。必须要组织和激励科技人员大力开发研制并在全社会推广节材、节能、节水型产品。

(2) 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各种消费都应合理、适度,逐步增加服务性消费比重和减少消耗资源的消费。

(3) 提高废弃物回收的积极性。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把垃圾生产、回收和处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4) 营造消费文化氛围。要开展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低碳消费宣传活动,影响公众行为,促使他们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沉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晓春,谭娟,陈文婕。 论低碳消费方式 [j].新华文摘,2009(13)。

[2] 张一鹏。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j].中外能源,2009(4)。

[3] 李胜,陈晓春。 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 [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4] 付允,汪云林,李丁。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5] 冯之浚,牛文元。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j].中国软科学,2009(8)。

[6] 朱杏珍。 人文环境对企业集群的作用机理分析 [j].经济管理,2006(2)。

[7] 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 gutman,jonathan. ameans- 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j].journal ofmarketing,1982(2):60- 72.

[9] richins,m.l. special possess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material values [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1994(21):522- 533.

[10] 傅正华。 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兼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人文因素 [j].科学学研究,1999(1)。

[11] 胡鞍钢。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2] dubois,b.& duquesne,p. 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income versusculture [j].european journal ofmarketing,1992(1),27:35- 44.

[13] 吴晓青。 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 [j].环境保护,2008(3)。

[14] 王兆峰。 湘鄂渝黔边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研究 [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15] 何志毅,杨少琼。 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伊犁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作为提高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手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群体之一,他们的体育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水平等,将会对体育市场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伊犁师范学院是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各个民族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以及分析影响因素,目的是为伊犁师范学院学生科学合理、正确的进行体育消费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伊犁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不包含体育学院的学生),随机抽取大一、二、三、四各200份样本,其中100人为少数民族学生(男、女各50人),100人为汉族学生(男、女各50人)。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著作、专著以及相关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内容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在伊犁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中共发放问卷800份,共回收问卷798份,其中废卷3份,有效问卷795份;运用数据统计法,对调查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伊犁师范学院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伊犁师范学院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调查,100%的学生认为体育能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但是,在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时,大一、二的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80%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20%的学生是因为喜欢体育和能够促进健康,每周锻炼次数为2-3次;大三、大四的学生则每周锻炼0-1次,因素主要是学习压力、支教实习等,女生怕流汗、怕晒黑,少数民族女生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不便从事体育锻炼等。反映出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是正确的,但和实际行为相差很大,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会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价值观,但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则会影响体育消费。

2.2伊犁师范学院学生余暇时间支配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年级 1-2小时 2-3小时 3-4小时 4-5小时 5小时以上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8

关键词:消费社会 消费观 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步入了一个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时代,一个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消费社会已经形成。在这种大肆宣扬“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既是我的生存”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时代精神及发展的追逐者和弄潮儿,烙印着消费社会冲刷的痕迹,造成了消费欲望的恶性膨胀与经济能力不堪重负的对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他们的消费观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发展,因此,对他们的消费观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消费社会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消费社会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和敏感的社会群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侵染。他们的消费行为出现了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状态,消费过程中有了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消费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因此,从他们的消费现状来看,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消费误区”。

1.1 消费观的误区

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消费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显现,人们常引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论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如,马克思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了生产,因为这样,生产也就没有了目的”,一时间“大量消费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最易接受新观念的特殊群体,消费欲望就此也被激发出来。认为,“社会要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的贡献”,“消费”开始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拜金主义已经侵蚀了他们的消费价值观,虽然多数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当遂于“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一观点,大多数学生却持支持态度。在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已经日益实惠,在向着重功力的方向发展。

1.2 消费行为偏差

大学生由于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其消费行为也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在:

(1)消费的奢侈化。奢侈是一种非理性欲望的表现,他的实质是纵欲和享乐,任意放纵自己反常的生活需求,缺乏一种合理的的生活消费观念。现阶段,“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现代的社会又是一个物质丰富、消费欲望膨胀的时代,高档酒席、食品的消费,对世界品牌服饰或顶级香水、护肤品、化妆品的追求,对推陈出新通讯产品的使用等,都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趋于了奢侈化,对这种现象,也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2)消费的情感化。情感性消费就是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消费——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人情消费,用于人际交往的通讯费用。休闲娱乐的消费——上网、练歌、看电影、旅游消费等。服饰消费——尤其女生在包装方面追求的是时尚、品牌与品位,目前对高级化妆品的追求也成为其包装必不可少项目。

1.3 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是以自我需要的满足为中心,物质追求至上,享乐主义至上,从而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追求物质本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和价值,以及生活方式,并借此来完成个体身份的自我确认和自我验证,冲击着人们合理的消费结构,而这一倾向具体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层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重娱乐消费又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

2 消费社会下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归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全球化意识形态主义隐形地进入我国,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其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消费观的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他们在吃麦当劳,饮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与其说在享受物质和视听盛宴,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2.2 家庭原因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家庭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而家庭的消费观对

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些父母自己就有着错误消费观,无形中也就助长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子女在学习的消费上基本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优越感,大学生作为爱攀比和趋同的群体,他们的高消费和优越感对其他同学就起到了误导作用,进一步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带来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2.3 媒体原因

大众传媒作为时代的鼓噪者,担负着为消费社会摇旗呐喊的角色,大学生也就跟着传媒的导向亦步亦趋。媒体制作大量的影像和信息,使我们能够真正的认识现实的世界。毫无疑问,在21世纪,“传媒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尤其在那些无所不在的商业广告中,电视、网络、报刊等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时刻都受到各类广告的“轰炸”。“那些独具匠心的广告能够把罗曼蒂克、欲望、美、成功、科学进步等等各种意识附加于了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之上”。媒体在引介消费心理时,他教会了大学生根据商品的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要和生活风格,“最终消弭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自然和本能,现实与想象,直至理智与激情之间的脆弱的界限,使作为满足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卷入了巨大无限的市场惯性运动”。因此,大众传媒构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个须臾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3 消费社会下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

3.1 积极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建,推进大学生消费环境优化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家庭是青少年初始化的重要场所,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中,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支持;其次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对于不良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最后父母还应该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主流成员的专门机构,既要将合理的消费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又要将培育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之以渔,学校还可开设于理财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财能力;

就社会而言,努力将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环境提升到战略高度来重视。“无论你是哪个社会阶层,也无论你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小,你都无法逃避消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质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和消费观。

3.2 加强自身消费教育,提高消费技巧

在社会和学校这些外力努力下,本身也应严格要求自己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学会对超越消费说“不”;提高文化底蕴,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的影响;自觉学习一定的商业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继承几千年来流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牢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

3.3 加强对媒体的控制,弘扬主流价值观

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积极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大学消费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党和政府需要借助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行政干预等手段促使媒体担负起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责任;最后,丰富消费教育的载体,充分考虑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需要,精心策划选题、创作、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大学生让那个读物和试听产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能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正确消费观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美]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

[3]李永华等.大学生生活奢侈吗?[j].青年研究,2000.6.

[4]万俊人.道德之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5]倪盟.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j].农村农业弄面,2010(4).

[6][德]玛丽昂·格莱芬·登霍夫.资本主义文明化[m].赵强等,译.新华出版社.

[7][英]迈克.翡翠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9

关键词消费社会 消费观 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步入了一个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时代,一个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消费社会已经形成。在这种大肆宣扬“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既是我的生存”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时代精神及发展的追逐者和弄潮儿,烙印着消费社会冲刷的痕迹,造成了消费欲望的恶性膨胀与经济能力不堪重负的对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他们的消费观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发展,因此,对他们的消费观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消费社会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消费社会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和敏感的社会群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侵染。他们的消费行为出现了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状态,消费过程中有了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消费价值观受到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影响,因此,从他们的消费现状来看,当代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消费误区”。

1.1 消费观的误区

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消费对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显现,人们常引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论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如,马克思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了生产,因为这样,生产也就没有了目的”,一时间“大量消费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最易接受新观念的特殊群体,消费欲望就此也被激发出来。认为,“社会要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的贡献”,“消费”开始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拜金主义已经侵蚀了他们的消费价值观,虽然多数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决定,当遂于“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一观点,大多数学生却持支持态度。在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已经日益实惠,在向着重功力的方向发展。

1.2 消费行为偏差

大学生由于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其消费行为也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在:

(1)消费的奢侈化。奢侈是一种非理性欲望的表现,他的实质是纵欲和享乐,任意放纵自己反常的生活需求,缺乏一种合理的的生活消费观念。现阶段,“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我们现代的社会又是一个物质丰富、消费欲望膨胀的时代,高档酒席、食品的消费,对世界品牌服饰或顶级香水、护肤品、化妆品的追求,对推陈出新通讯产品的使用等,都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已经趋于了奢侈化,对这种现象,也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2)消费的情感化。情感性消费就是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构成有特色的商品或劳务的感情色彩。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消费——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人情消费,用于人际交往的通讯费用。休闲娱乐的消费——上网、练歌、看电影、旅游消费等。服饰消费——尤其女生在包装方面追求的是时尚、品牌与品位,目前对高级化妆品的追求也成为其包装必不可少项目。

1.3 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是以自我需要的满足为中心,物质追求至上,享乐主义至上,从而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追求物质本身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和价值,以及生活方式,并借此来完成个体身份的自我确认和自我验证,冲击着人们合理的消费结构,而这一倾向具体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层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重娱乐消费又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

2 消费社会下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归因分析 1 社会原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全球化意识形态主义隐形地进入我国,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其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消费观的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他们在吃麦当劳,饮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与其说在享受物质和视听盛宴,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2 家庭原因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家庭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而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些父母自己就有着错误消费观,无形中也就助长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子女在学习的消费上基本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优越感,大学生作为爱攀比和趋同的群体,他们的高消费和优越感对其他同学就起到了误导作用,进一步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带来了或轻或重的影响。

2.3 媒体原因

大众传媒作为时代的鼓噪者,担负着为消费社会摇旗呐喊的角色,大学生也就跟着传媒的导向亦步亦趋。媒体制作大量的影像和信息,使我们能够真正的认识现实的世界。毫无疑问,在21世纪,“传媒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 。尤其在那些无所不在的商业广告中,电视、网络、报刊等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时刻都受到各类广告的“轰炸”。“那些独具匠心的广告能够把罗曼蒂克、欲望、美、成功、科学进步等等各种意识附加于了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之上”。媒体在引介消费心理时,他教会了大学生根据商品的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要和生活风格,“最终消弭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自然和本能,现实与想象,直至理智与激情之间的脆弱的界限,使作为满足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卷入了巨大无限的市场惯性运动”。因此,大众传媒构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个须臾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3 消费社会下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 1 积极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建,推进大学生消费环境优化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家庭是青少年初始化的重要场所,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中,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支持;其次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对于不良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最后父母还应该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主流成员的专门机构,既要将合理的消费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又要将培育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之以渔,学校还可开设于理财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财能力;

就社会而言,努力将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环境提升到战略高度来重视。“无论你是哪个社会阶层,也无论你觉得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有多么小,你都无法逃避消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质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和消费观。 2 加强自身消费教育,提高消费技巧

在社会和学校这些外力努力下,本身也应严格要求自己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学会对超越消费说“不”;提高文化底蕴,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的影响;自觉学习一定的商业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继承几千年来流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牢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 3 加强对媒体的控制,弘扬主流价值观

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积极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大学消费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党和政府需要借助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行政干预等手段促使媒体担负起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责任;最后,丰富消费教育的载体,充分考虑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需要,精心策划选题、创作、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大学生让那个读物和试听产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能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正确消费观的熏陶。

[1][美]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

李永华等.大学生生活奢侈吗?[J].青年研究,2000.6.

万俊人.道德之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倪盟.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J].农村农业弄面,2010(4).

[德]玛丽昂·格莱芬·登霍夫.资本主义文明化[M].赵强等,译.新华出版社.

[英]迈克.翡翠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理性人;边际革命;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10-01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

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佩第,他最早提出了有关消费的观点,此后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继承并发展其消费理论;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西斯蒙第基于法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新的消费理论。但他们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真正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提出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马歇尔提出的价格决定论,他把消费者行为理论总结成“三个规律,一个惯性,一个剩余”,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需求规律,需求价格弹性规律,消费习惯惯性和消费者剩余。此后,凯恩斯又发展了收入决定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受到其绝对收入影响的,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由于消费者总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储蓄,所以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却在逐步减小。凯恩斯更加注重对消费者行为宏观方面的研究。此后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前两者的理论进行集成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逻辑线

要搞清楚消费者行为理论,我们必须要清楚其逻辑线,即其内在规律。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分为三个步骤:1.假设消费者有自己固定的偏好,建立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得到消费者不同满足程度下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消费集或选择集。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必定会受到自己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画出预算约束线,得到消费者在付得起的情况下所能购买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预算集。预算集不仅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政府的税收、补贴以及配给政策。3.消费者结合自身偏好和预算约束,做出最优选择,使得其效用达到最大化。以上研究的是消费者的选择,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消费者的选择是希望与信任的合力”。当消费者的选择是理性的,是最优的,那么就形成了消费者的需求,即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需求这一块,我们主要建立价格-消费函数以及收入-消费函数,研究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发需求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最后,我们研究生产者理论时强调利润最大化,即生产者所得福利最大化,在我们肉眼看来,消费者总是在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那么消费者是否也存在“利润”,也就是福利呢?于是我们引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福利。

三、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得到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几个重要规律和思维方式

(一)边际等值原理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通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西方近代经济学说史上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边际革命”。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边际理论体现在边际效用等值理论,即消费者最后一单位的货币使用在两种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是,那么消费者就做出了最优选择。因为若花在商品1上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商品2,那么理性消费者还会继续增加商品1的购买,知道二者相等时,才是商品1和商品2的最佳购买组合。这种边际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利润最大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他强调的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分析最后一个所带来的变化,边际方法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去观察经济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最优决策时,我们都离不开这种分析方法,甚至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都离不开这种边际分析方法。

(二)反向思维方式

显示偏好: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从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了消费者的选择,在中级微观中,我们进行反向思维,研究已知消费者的选择是否能够推出消费者的偏好,答案是从消费者的选择我们能得到消费者的显示偏好,当消费者的选择是最优选择是,显示偏好就是消费者的偏好。显示偏好强公理和显示偏好弱公理对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指数比较有很大的应用性。这种思维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换一种反向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有时候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三)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类型,他提出给定一种偏好就能给出该偏好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研究方法是给定商品1的一点变动X1,商品2应怎么变动才能维持偏好不变。该书中给出了厌恶品,中性商品,餍足,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但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通常规定我们所说的无差异曲线都是具有良好性状的,即具有单调性和凸性。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些经济现象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但应该致力于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和前沿理论

(一)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运用

1966年,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提出了生产中存在X效率,即内部组织效率。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消费者理论中。首先他认为古典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成立。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种商品,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不是从消费的第一个微小单位就开始递减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目标数量。消费者家庭内部也存在着X效率,影响这消费者的决策。另外,他还认为消费者和企业员工一样存在着一定的惯性势力,其需求对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够敏感的,因此需求曲线不是一根细线,而应是一条有一定厚度的宽带。

(二)微观和宏观领域相结合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即发展规律。从微观来说,包括不同居民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从宏观角度来说,包括整个社会的消费发展规律。消费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是有交集的,我们常常从消费经济学中心理学视角去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11

【摘要】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进行探讨,阐述了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下的发展,并以《非诚勿扰》为例解释了电视相亲类节目热播的社会背景及原因。认为电视媒体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不仅应满足受众精神消费的需要,还应担负起建立社会正确道德价值观标准,完善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的责任。

关键词 消费文化电视媒体《非诚勿扰》

经济的不断飞跃式发展,政府不断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消费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凸显。逐渐形成一种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形态。①鲍德里亚称之为“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就是消费主义主导下的社会,消费主义是在消费社会的形态下,消费者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状态。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欲望不断膨胀。甚而至于,人们不再追求“满足”消费,而是狂热于符号化消费,追求消费品位与等级,从而滋生了无休止的奢侈性的高消费。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正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所诞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它以满足受众精神消费为目的,通过新奇热辣的话题冲突、帅气甜美的男女嘉宾、轻松愉悦的节目氛围引起受众的兴趣,进而引发受众的观看欲望。

一、消费文化时代的电视媒体

消费文化是在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消费社会中盛行的文化。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②在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大众媒介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将流光溢彩的具有符号价值的商品直观、具体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刺激着受众的消费欲望、满足着受众的消费热情,最终消费主义下的消费文化成为了一种大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在电视媒介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对消费文化的传播扩散中,没有一种媒体比电视更容易把“商品”和“意义”连接在一起。而电视正是通过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极度张扬从而成为消费文化最强有力的推行者。③而电视媒介自身也积极地与消费文化并驾齐驱,联合发展。

首先,电视媒介凭借“受众”生存。传播学理论强调受众就是市场,电视媒体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节目的收视率与其赖以生存的广告费自然紧密联系,为自身着想,电视媒体依托并且迎合受众需要便是其生存的必然法则。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抓住契机,转变传播的内容,迎合受众的口味,呈现精彩纷呈、美女帅哥齐聚一堂的电视栏目。湖南卫视的至今热播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以及台湾地区人气高涨的《康熙来了》,通过幽默有趣的现场问答,轻松愉快的游戏比拼,让当下压力倍增,生活节奏变快的都市青年均感受到了娱乐节目的好处。明星现场教授穿衣打扮、节目主持人现场爆料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并符合了受众的消费需求,唤起了受众的消费欲望。电视媒体通过大肆传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从而实现吸引受众,收视率上升的目的。

其次,电视突出的视觉感受与消费文化的符号消费不谋而合。电视媒体所营造的富丽堂皇的住所,时尚优雅的衣着,浪漫热烈的爱情,使得众多娱乐节目持续不断地为受众提供着忘却烦恼,无忧无虑,快乐惬意的理想生活,电视媒介包装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嘉宾,将所有的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消费品穿上了欢乐幽默的外衣,激发受众的欲望,刺激受众的消费。电视媒体与消费文化携手不断地为大众制造娱乐,激发新的欲望,通过隐秘的方式,消费文化逐渐渗透到千家万户的个体之中,文化长期的渗透,便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某种消费价值观,消费文化大规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二、消费文化下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消费文化在迈克·费瑟斯通看来,是一种遵循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是建构在快感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工业快感文化,消费文化将快乐原则作为支配消费社会系统发展的原动力。④由此可知,消费社会将“快乐”视为第一要义,这正是一种享乐主义。而《非诚勿扰》节目以新颖独特的节目形式,刺激热辣的话题,以及时下青年男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突破传统的电视交友节目,在速食时代的快节奏下,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非诚勿扰》的娱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环节设置上。节目总共分为三个环节,主持人出场、男嘉宾亮相并和女嘉宾互动,过程中女嘉宾选择,最后,男女嘉宾牵手成功或男嘉宾遗憾离场。舞台灯光与众多相亲节目一样采用暖色系,同时背景音乐随时转换。主持人孟非在具有动感的背景音乐声中出场,同时采用和男嘉宾相同的出场方式—升降梯。24 位女嘉宾也更是形态各异,从另一侧进入观众的视线,宛如走在巴黎时装周的T台上一样。之后男嘉宾在升降梯中缓缓下降可谓让现场女嘉宾期待不已,随着升降梯将男嘉宾的脚直到头展示出来,受众与现场的女嘉宾一样通过充足的时间观看他的穿衣打扮、个人风貌来判断其性格等,不断激发了受众的观看欲望,为之后节目的进行设置了悬念。紧接着便是24位女嘉宾对男嘉宾的现场“拷问”,一对多的不对等,突破了传统的男权色彩,为节目增添了刺激性和娱乐性。

其次,体现在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上。

真人秀节目的手机短信互动及竞赛类节目的有奖竞猜自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之后便开始在真人秀节目中大肆运用,而在《非诚勿扰》这档相亲节目中,观众同样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获取关于女嘉宾的信息,同时,在新一期的电视节目中,观众还可以在节目最后看到男嘉宾的邮箱账号,这在为相亲的嘉宾提供更多机会时,也刺激广大受众为心仪对象报名参加节目。而广告的穿插则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广告商通过对节目的赞助,既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也帮助电视节目提高了收视率。譬如其中男嘉宾如果在最后一关,还有女嘉宾为其亮灯,亮灯几盏即可获得几百元的约会基金等,丰厚的奖励更激发了男女青年参与节目的热情。

三、话题消费下的价值“冲突”

利比斯和卡兹通过分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美国电视剧《达拉斯》的解读得出了以下结论:受众可以按照自身的价值观体系并且依据自身优先考虑的事物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批判式的观众认为节目庸俗;参照式的观众认为节目就像一个平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下青年男女的择偶观甚至是价值观,围绕着他们的争论是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娱乐式的观众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就当作娱乐节目看一看笑一笑也挺好。⑤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讨论中从不缺少话题,相亲节目则将不同的话题推向了高点,让更多的受众关注,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受众进行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话题消费。

鲜明的观点,热烈的两性观念讨论,以及在如今物欲横流社会中困扰当下青年的现实问题:买房、买车、外貌协会、婆媳关系等,使得节目高潮迭起。例如在《非诚勿扰》早期节目中男嘉宾黄登科,带着108 朵红玫瑰为心仪的女嘉宾送花表达爱意,但被女嘉宾认为“浪漫的事情不止送花”,毫不留情地在第二轮就全部灭灯。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男女嘉宾的人生观、价值观被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加直观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强烈冲突。

当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嘉宾“别有用心”,借节目来炒作宣传自己,宣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人看法。也就是这些敏感问题,构成了节目的话题消费。

四、消费文化视角下电视相亲节目的社会责任消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电视相亲节目如何正确看待收视率,如何正确引导社会大众,如何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电视相亲节目要生存,收视率不可小觑,因而播出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呈现出其娱乐化,满足大众的需要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电视相亲节目在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必须考虑是否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是否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反映,否则,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非诚勿扰》热播以来,争议不断,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节目中某些言论:“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表面上这看似一句玩笑的话语,但是却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010 年广电总局为规范电视相亲节目,要求相关节目不能对嘉宾进行虚假包装,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不能谈论低俗无意义内容,不能宣扬拜金主义等婚恋观与价值观。《非诚勿扰》开始调整,2010 年6月26 日,黄菡教授的加盟,为《非诚勿扰》注入了特殊的女性视角。同时,节目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代替以往看中外貌、职业等外在因素。

最后,电视相亲节目更应该注重其价值导向,增强节目的社会服务意识,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说:“《非诚勿扰》是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从我国电视文化环境的实际出发,媒介的社会文化责任需要电视媒体承担,道德价值观尺度也需要电视媒体建立,道德建设监督体制和自律机制更需要其完善,从而提高节目的社会声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和培育受众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①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至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

②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79

③陈文娟:《电视媒体与消费主义的共谋:符号价值的泛滥》[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

④汪豪、许志江,《电视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 新闻界》,2010(3)

中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白噪音》;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29-01

唐・德里罗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派作家,他的第八部小说《白噪音》(1985)荣获国家图书奖。他是美国当代社会的剖析者和批评者,他的作品反映了当代美国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活状态。《白噪音》中,德里罗将点点滴滴的消费因素蕴含在文本之中,商场购物、超市景观、大众传媒,都在小说中呈现出来,读者可以从《白噪音》的小说中窥见消费时代的社会景观。

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消费社会理论”是其著名的社会学研究理论。该理论已广泛被运用在分析《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研究中。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他指出消费的统治者为符码创序。消费者已经不再是简单购买商品的有用性而是购物符号的象征性。符号和象征,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消费。

一、《白噪音》中的消费景观

《白噪音》中细致描述了美国中产阶级杰克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小说中,杰克是美国中部某所大学的教授,从事希特勒研究。全家人购物的情景多次在小说中出现,从商场购物的场景,到商品的选择,再到家庭成员以及朋友聊天都体现了消费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级市场除了变得更加美好之外仍然一如既往,货架充盈、明亮,而且还配上音乐。”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顿时有了购物的情绪。“有六个品种的苹果,有几种色彩柔和的进口甜瓜。所有的水果好像都是当令的,喷过水、光洁、鲜亮。”鲍德里亚指出丰盛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堆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物品以全套或者整套的形式出现。商场通过购物的景观让消费者逻辑性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让其在购买商品时被眼前的景观所迷惑,甚至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幻觉,以为消费为生活带来了美好,甚至消费让自己得到了身份的认同。在小说中杰克一家人购物后,他有一段内心独白:“我们感到繁荣昌盛;这些产品给我们灵魂深处的安乐窝带来安全感和满足――好像我们已经成就了一种生存的充实,那是缺少衣食,不敢奢望的人们无法体会的,他们在黄昏时分还在孤零零的人行道上计算着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当今的消费已经不是简单真实的消费了。

二、《白噪音》中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电视,广播,报刊到互联网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操控着人们的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消费异化批判中,关于广告的批判是最为深刻的了。广告借助科学技术建立了一个超真实的、仿像的世界,吸引着潜在的消费者一同进入天堂般的购物世界。“现代广告的本质就是“象征和幻像功能”,他是本真象征的一种形似的异化。”广播、数字电视、媒体广告、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的组合,主导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隐蔽的意识形态控制。“Toyota Celica”,杰克十几岁的女儿在睡梦中呢喃的广告语,这正是受电视里播放的丰田汽车的广告的影响。无处不在的广告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被鼓励消费甚至到了浪费的程度。芭比特是杰克的第四任妻子,她总是会购买一种橘黄色乳酪,从孩子的对话可以得知她从不吃它。孩子们这么说:“如果她不买,她就感到内疚;如果她买了不吃,她感到内疚;当她看到它搁在冰箱里,她感到内疚;当她扔掉它时,她感到内疚。”这是一种异化的病态的购物心理。人们购买的商品,最终以垃圾的形式扔了出去,消费变成浪费,这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了。

三、结语

德里罗的《白噪音》中可以窥见出当代消费社会所折射的消费文化的点滴,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及消费文化更加深刻和复杂。鲍德里亚的理论像风暴式的革命,帮助消费者打破消费的“白色弥撒”,回归简单真实的消费。

参考文献:

[1]DeLillo,Don.White Noise[M].New York: Penguin Books,1986.

[2]罗刚,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唐・德里罗.白噪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王敬民,黄睿.《白噪音》中消费景观的文本呈现[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9-41.

[6]肖玉芳.解读《白噪音》中的后现代消费主义及其白色[D].济南:山东大学,2008.

[7]张瑞红.与焦虑[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8]张晓波.消费社会的白色噪音[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9]朱叶.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死亡之书――评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J].当代外国文学,2002,(4):159-16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