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享心得体会

分享心得体会

时间:2022-05-13 01:08:33

分享心得体会

第1篇

旅游的动机是多元的,但文化才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多出去旅游,多见识各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增长自己的见识,旅游过后可以写一些心得体会来记录旅游的过程,那么旅游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旅游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旅游心得体会1今天,阳光明媚,是去闸波旅游的好日子。在去闸波的路途中,导游给车上的游客讲了一些关于闸波的知识。

到了下午的两三点,我们就去闸波里最出名的地方,大角湾沙滩,我们换好了泳衣,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沙滩。一下水,我就感觉到冷冰冰的,软绵绵的沙子让我恐惧万分。我和妈妈小心翼翼地走向前,突然一个浪猛地向我们扑来,在那种情况下,我没有屏住气,反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海水也吸了进去。我走到沙滩的最高处,远远的望着大海,一个个海浪向人们扑去,波涛汹涌,就像古代人说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啊!这次的旅游真使我恋恋不舍,难以忘怀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地方!

旅游心得体会2首先感谢公司给予外出考察的这次机会,其实这次外出是我的第一次旅行,外出前心里很激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跟这么多的同事一起出去真的很开心。

浙江省是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听导游介绍中国有很多地方都在开发旅游,但是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就只有浙江一个。我听了就在想是怎样的一个城市能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产业…当大巴车进到市区时人越来越多,西湖马上就要到了。导游是个上海人,在他讲解景点的时候我学到了很多,尤其重要的是耐心。西湖处在杭州的中心,由于门票是免费制所以人非常多。有关杭州的旅游纪念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旅游手册、杭州纸伞、t恤、帽子、丝巾、手绢等等,每一样都很有纪念意义。杭州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其旅游相关的衍生行业真的很是值得借鉴与学习。

其次还考察了瓷器制造厂,期间,瓷器制造厂的专业人员还给我们讲述了瓷器烧制的全过程。上海双年展我一直都在关注,网上的照片总是不能满足太多的要求,这次有机会看到真的很荣幸。这次展览的作品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邱志杰的装置作品,无论是构思还是制作方面都是非常考究的。其次就是场馆的讲解员,她们非常耐心地讲解每一个作品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也是很耐心的回答,从这一点上深知他们付出的心血。

看完整个展览发现,相比之下无论从知识还有耐心方面自己需要弥补的东西还有很多。晚上我们观看了世博会展馆,当那么多的场馆摆在你眼前时真的很激动。我仔细的观看了尼泊尔馆的文化历史,中国馆的磅礴气势,这次的上海世博会参观真的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五天的外出考察学习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这次的考察活动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再次感谢公司能给我们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旅游心得体会3关于这次公司组织的旅游学习活动,重要的是在体现出集团对职工关怀的基础上,如何把团队精神融入到活动中,营造全体员工团结凝聚、活跃、奋进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借鉴其它景区一些优点,来弥补我景区的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上午十点半左右到达第一站“呀诺达”,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位于三亚市郊35公里处,整体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周边是123平方公里的生态恢复保护区。到员工班车抵达第一站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两条长长的水泥路,中间一个石头刻着呀诺达的logo,在水泥路行驶3分钟左右,到达景区停车场,停车场面积大约在600平方米左右,只是普通的沙石路,并无经过精心修建,但一下车便可见到有内导向我们走来,这点倒让我们觉得亲切,当时那位内导伸出右手其中的食指与中指,对我们喊着:“呀诺达!”在后来看到他们同事与同事之间见面都会以这种方式打招呼的时候,才得知这是他们的招牌动作。

进入景区,看到一些用植物修剪出来的企业logo、呀诺达的招牌动作等园林设计,第一感觉是绿化是咱们景区需要借鉴的。我们进入了该景区的大门时,导游给每人发了一张代表他团队的贴纸,是作为游客走失团队后一个非常有效的找寻标志。景区内的公共卫生间是一个景区的窗口,我第一站就去了卫生间,门口两边有喷泉,垃圾筒做的也十分具有艺术气息,四周则伴有淡淡清香。径直走进去,厕位大概在十多个左右,洗手盆采用的是感应水龙头,倒也是另一番别致的风景。出了卫生间一路跟着导游,进入呀诺达游客中心,里面宽敞开阔得倒是有点像来到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厅的味道,低头一看甚至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地面干净无任何杂物。待验票完导游则带着我们上了一辆班车,有点类似于公交车,这点我倒是认为没有我们公园的亲近大自然。车辆行驶几分钟后,则有明显晕车迹象。下车后跟随导游一路走马观花,期间看到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植物,并无其它。一些硬件设备的确做到较为到位,一路匆匆走完,印象并不深刻。

离开呀诺达,到达第二站——槟榔谷。大家肚子已经饿到不行,于是大家就跟随着带队经理去了槟榔谷的自助餐厅,饭菜种类齐全,不过好像大家都对其中的野菜较为感兴趣,一个个吃的不亦乐乎!

进入槟榔谷,第一眼就被景区大门吸引住了眼球,大气且有特色,验完票后一位导游朝我们走来,内导的服装做的十分具有民族气息,腰间一个小小的垃圾篓,一下了就拉近了我们与他的距离。跟随导游一路向里走,则完全带入了一种少数民族小乡村和一个“活体”博物馆的感觉。随处可见到的小茅屋,各种各样的黎族织锦,绣面纹身的阿婆织着我半天都看不懂的织布,随处透露着少数民族文化气息。走到他们的演艺台,找到位臵坐下来后,听说这里演艺节目也是槟榔谷的一大特色,待节目开始下起了一场大雨,倒是给看节目的游客带来了更一种感觉,看完之后仍意犹未尽……

通过这次旅游学习体验,不仅能够让员工从紧张的工作中得到缓解,更让我们初步了解了我景区需要借鉴其它景区的地方。

旅游心得体会4俗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不断的走出去,多看多听多想多学,才可以得到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成长期的天成农业公司员工来说,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很有必要。

在尹总助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人前往药王谷和花舞人间参观学习。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分享该大家,希望共同交流学习!

一、标杆企业概况:

(一)、药王谷

药王谷旅游度假区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山地观光旅游度假区,属于观光农业及其延伸的第三产业的大范畴。所在区域盛产中药材,山林遍生百年药树,相传中华医药始祖歧伯(据史考歧伯乃四川绵阳人)和药王孙思邈都曾长住此山采药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药王菩萨的习俗,药王谷因此得名。

(二)、花舞人间

花舞人间是一个及商务娱乐于一体,都市现代化的匠心独运与乡村自然天成的美丽完美协调的“都市农业”景观。它走以农业、科研、旅游发展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并成为集试验示范、生产经营、科普旅游、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主题公园,以充分展示现代农业实用的功能、科学的内涵和美丽的身姿。

二、参观心得:

(一)值得学习处:

1.主题宣明,各有千秋。

药王谷以中药材养生为特色,主推当地特色——辛夷花节。产品涉及文化旅游、景观旅游、养生旅游三大主线。花舞人间”以低碳生活为主题,主推杜鹃花。

2.注重人文关怀,细节严谨。

3.因地制宜,以当地文化、自然风光优势为基础,运用艺术手法,突出本地特色,引起共鸣,吸引眼球。

药王谷山地药材种类丰富,将药、药花和药文化相辅相衬,自然美观;花舞人间以景观花海、大面积林木、草坪等乡土资源为特色,在不增加经费情况下,形成极具震撼力景观效果。

4.选址特点:药王谷离城市远,以清幽制胜,花舞人间主打“都市农业”,位于城乡交接处,交通便利。

(二)引以为戒处:

1.推广力度不够。

药王谷知名度略显不足,还要寻求新方式,比如新媒体,打响知名度;

2.游客消费处欠缺。

药王谷和花舞人间立足在让游客注重视觉效果,切身体会,而缺乏特色纪念品留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3.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挖掘,仍有潜力。

我们公司也可以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大力挖掘自身特色,找到自己特色,比如举办开心农场、纯天然果蔬之类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其他企业发展模式及优势为榜样,再结合自身特点,可以思考出一条符合我们的企业的发展之路;以别人遇到的问题、困难,总结的经验教训为借鉴,可以让我们的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旅游心得体会54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参加了为期5天的乡村休闲旅游研讨班专题学习,整个研讨采用集中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等形式,既重视理性知识、又重视感性强化。五天的学习,使我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这一新兴朝阳产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了思路,可谓收获颇丰,启示颇多。

五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但学习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信息量非常大,针对性非常强,本着求思求索求用的求学态度,本人全力用心地投入整个培训学习,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一是增加了知识,拓宽了视野。通过几位资深教授的生动讲解,使我对乡村休闲旅游的本质内涵、目标定位、发展模式以及新农村建设与之关系等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二是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先后对长兴城山沟桃源山庄、水口乡顾渚村、柯城七里乡黄土岭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进行了实地考察,特别是感受了黄土岭村的农家乐发展历程,彻底打消了我对偏远乡镇发展农家乐的疑虑,进一步形成了对发展本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三是借鉴了经验,拓宽了思路。在学习和考察中,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引发了我对本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深层次思考,进一步创新了理念;学到了很多关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先进经验和实际可操作的办法措施,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所考察之地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使我耳目一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先行一步,谋划发展好今后我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成为了当前我镇党委、政府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结合培训学习,本人就探索我镇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作了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黄沙腰地处乌溪江源头,是西部的绿色生态屏障,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而且素有“野人“传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就坐落于此,可谓占据了“青山、绿水、好空气”的独特优势;保存良好的百年徽式古建筑群——李家大屋和李氏宗祠,为黄沙腰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民间“天师舞”、东坞花灯、剪纸艺术等民俗文化和民俗物品收集较全的民俗馆,黄沙腰烤薯、腊肉、高山茶、高山云雾梨等特色农产品以及丰富的农耕文明等资源。这些资源基础,都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制约我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唯一因素就是交通,从遂昌出发到黄沙腰(中巴车)还长达2.5小时,小车为2小时,而且道路弯多岭高坡长,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现阶段而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强。但是随着遂江公路项目一期工程的确定,将打破长期制约西部发展的第一“瓶颈”,彻底改变西部乡镇的交通环境。交通的全面改善,可实现黄沙腰旅游的全面开发,并与江山江郎山风景区和湖山温泉度假区相呼应,到时黄沙腰区块完全有理由成为遂昌大旅游中的腹地,也必将迎来我镇乡村休闲旅游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使得遂昌的旅游线路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如果交通问题一旦得以解决,通过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这一平台引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升级,实现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转业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模式质的转变。

二、发展我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初步构想:

我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为:把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作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切入点来抓,重点依托我镇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人文建筑、民俗风情以及特色农业生产活动,探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游在农家、乐在农家”为核心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走出一条“以农为本、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强农兴旅”的新路子。通过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带动,促进自然禀赋、地方人文特色的有效结合,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地保护,村容村貌优美舒适,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同时通过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带动走出传统农业、摆脱传统农业,使之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惠及农民。为此,下步在全盘筹划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围绕“推进四项举措,抓好四个结合”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办出特色。

1、推进四项举措。

一是规划先行,合理定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和“先发展、后规范,先服务、后管理”的要求,把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规划放到全镇整体发展的大系统去思考定位,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把自身原有的条件塑造成亮点、卖点,把自然、人文、社会三大资源组合起来,做好编制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的重点放在具体的乡村旅游点上,明确本地资源结构、优势、特色、重点开发项目、相关配套、环境保护等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预测、描绘,然后按长、中、近期分步实施。把有条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然后积极指导和引导具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村(点)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在规划引导、项目引导、政策引导的基础上,做好结合和创新的文章。依托九龙山的生态资源和李家大屋的古建筑文化,着重在黄沙腰村和杨茂源村探索一批农家乐示范点,以点带面,然后辐射全镇。

二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研究《遂昌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建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把兴办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

三是引导宣传,形成合力。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对于我镇农民而言,还是个陌生而全新的产业,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一旅游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改善农村面貌等方面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因此,正确的引导和广泛的宣传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信息栏、标语、座谈、组织实地参观等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体意识,积极培养领军人物。另一方面积极挖掘资源文化特色,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扩大影响,积极营造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软环境。

四是整合资源,重点扶持。研究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扶持政策,将干部帮扶资金、欠发达奔小康扶贫资金、政府财力等资金进行整合,重点倾斜。鼓励有条件积极性高的村或农民进行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重点企业给予大力扶持,以此拉动村、企业、农民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促进加快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2、抓好四个结合。

一是把加大生态建设步伐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强大推进器,立足于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坚持建设与整治并重,保护与节约并举,突出原生态自然环境特色。探索生态公益林建设及管理新机制,严格林木限伐,进一步做好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工作,加强林政管理,积极发展庭院林业,开展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和生态文明建设标兵等创建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全面开展生态宣传,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农民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深化绿色殡葬,减少青山墓地。以此规划、保护和利用好我镇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保障。

二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相结合。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围绕竹、茶、高山蔬菜、烤薯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种植结构向综合农业转变,延长产业链,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程度。做大做强以东坞为中心的高山生态茶叶基地和以大洞源为中心的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做精做深特色农产品烤薯的系列化、多样化加工,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提供产业支撑,同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今后集观光、采摘、参与农事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打下基础。

第2篇

少儿兴趣网权威发布分享一下教儿童学画画的五大心得体会,更多分享一下教儿童学画画的五大心得体会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一、为宝宝拓荒一个为所欲为地涂鸦的空间

每个宝宝都是天然生成的小画家,他们喜爱信手涂鸦,墙面、家私、书本、衣裳……都可能成为他们纵情挥洒的“画布”,有的母亲会因此而阻碍宝宝们的“创造”,这是万万不行的,或许正是由于您今日的阻挠扼杀了一位明日的“大师”。那么,莫非洁净的墙面和宝宝的绘画热心真的即是“鱼和熊掌”不行兼得吗?其实并非如此,起先桐宝学画时也是信手随心肠满屋乱画,后来桐妈便专门为他拓荒出了一块“绘画专区”,在墙上贴上一张足够大的纸,让他在规则范围内自在涂改。这样一来,既处理了墙面物品的清洗疑问,也为他的涂鸦供给了足够便当。

二、恰当引导但绝不演示

不知从何时起,简笔画大行其道,宝宝们只需墨守成规,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人物、动物等生动形象,母亲们更是将其当作宝宝学画的最佳办法。可殊不知正是这看似简略易会的“学画捷径”,却无形中压抑了美术创造中最名贵的才能——“创造力”。桐妈教桐宝学画的原则是“恰当引导但绝不演示”。例如,桐妈和桐宝画花卉写生,桐妈会引导他注意调查花朵的颜色特色及花瓣形状,然后两人别离绘画,最终再彼此点评。母亲们必定要让宝宝在调查中创造、在幻想中绘画,切忌盲目演示,让宝宝们依葫芦画瓢。别的,在颜色运用上,母亲们也不要给宝宝过多的约束:天不必定总是蓝的,树不必定总是绿的,花也不必定满是红的。

三、让宝宝测验不一样的绘画资料

让宝宝用啥东西作画议论纷纷:有人以为,油画棒最适合宝宝,由于它运用方便且不易折断;但也有人以为,水粉颜料才是最佳挑选,由于它的浓淡、颜色富于改变。那么究竟啥才是宝宝们作画的最佳东西呢?桐妈以为宝宝绘画资料的挑选没有必定之规,母亲们应尽量让宝宝测验不一样的资料。平常,桐妈除了让桐宝运用水粉、油画棒、水彩笔、彩铅等不一样资料绘画外,还让桐宝测验运用一些“特别东西”作画,比如用吸管吹画、用海绵蘸画、用彩纸撕画、用手指压画。

第3篇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让我再次重温了党纪党规。其中,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等党内法规的要求具体化。通过认真阅读和学习,我理解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是要把党的纪律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上。在这个强调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冲击我们的思想。我们应当坚定政治站位,保持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心存侥幸,要做到不占一个小便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两个务必”,保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要以身作则,自我约束,做好表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的纪律看成是自我审视的镜子,积极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真正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党员。

第4篇

或许是胎教的作用,琪琪的听故事习惯从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每天晚上是我们母女固定的故事时间,这种习惯一直沿袭到现在。孩子大了我也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享受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于是再忙我们也会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自从幼儿园给孩子订了《分享阅读》后,琪琪从被动的听故事,过渡到现在的主动阅读,在不知不觉中,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分享阅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分享阅读重在“分享”:

我们都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在家长的帮助下使孩子能快乐认知,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阅读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每天睡前我和女儿都非常享受这个阅读时间,听完故事孩子将美丽的故事带入梦境,几次从睡梦中笑醒都说是梦到妈妈讲的故事了。

二、分享阅读强调“阅读”

我们都知道也许孩子在小的时候,并不能称之为阅读,而是用耳朵静静的聆听,睁大眼睛仔细的观察,为什么妈妈能把一页一页漂亮的图画讲成那么动听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慢慢长大到可以自己主动阅读的阶段。我很感谢幼儿园给孩子选择了这样的一套教材,对孩子培养阅读习惯非常有帮助。在《分享阅读》的公开课我了解到,它分为教学读本和家庭读本,教学读本还有一本大大的读本,可以让全班的孩子共同学习,互动教学。老师教会了孩子认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大声朗读出来,从视、听、想、读多个环节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三、《分享阅读》系列图书的色彩明快,夺人眼球

孩子5岁多了,她的图书布满书架,面对花花绿绿的图书,我不得不说《分享阅读》在构图和色彩上是佼佼者。每次孩子把书拿回家,我都会被它漂亮的封面和插图所吸引,迫不及待的让孩子给我朗读,你说,有了它孩子还会不爱看书吗?

四、《分享阅读》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大有帮助

我在女儿的教育上,没有刻意的让她认字,我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的为了认字而认字,而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享阅读》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知不觉孩子已经认识不少的字了,能进行简单的阅读,看见生僻字也会问我,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令我非常欣慰。这使我更坚信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是她一辈子也受用不完的。

由于时间仓促,以上是我对《分享阅读》系列读本的一些感受,我认为它是开启孩子早期阅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再次感谢幼儿园老师的正确选择。

第5篇

关键词:心理体验;交流分享;实效性;评价标准;要素分解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26-10

1交流分享在心理教学中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1.1 交流分享的含义

交流分享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主题展开,表述各自的体验,相互交流启发,从而更深入、全面的理解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创新等能力得到锻炼,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广义的交流分享可是集体分享、两人分享等,本文探讨的交流分享主要指小组分享。

1.2 在心理教学中进行交流分享对学生发展可能的积极影响

1.2.1 多向交流帮助学生得到更全面、深刻、准确的心理体验。现代信息理论让我们认识到:信息交流的频率越高、量越大,从中获益的机会就越多。交流分享不仅突破了教师单向的传授,让学生有输出与反馈的机会,而且更提供了学生间多向交流的平台,通过课上注意听讲,课后阅读有关材料并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来自同伴的不同见解,在群体思考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对事物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漏洞或错误,这时就需要学生在运用和巩固原有知识说服别人的同时,认真聆听各方意见,对照反思,从中判断出心理过程的积极与消极。有了自己甄别、纠错的思维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将更深刻、难忘。有研究表明“同龄个体之间的交往更容易促进认知发展”,加上教师在一旁及时有效的引导,定能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更准确的把握,并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学习内容。

1.2.2 交流分享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分享进行时,学生不仅要通过观察、倾听了解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且趋向于探索,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创新潜能也会得到激发。与此同时,学生还要通过语言表达,口述自己的思考成果,不知不觉中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少不了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对分歧意见的处理与协调。分享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交往,让他们在参与倾听、表达、相互协作、肯定与反驳中,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不同,从而培养宽容和谦虚的品质,提高沟通技巧,社交能力。这样学生在不断交流的交流分享中,取长补短,使自身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所需的心理品质都获得了全面提升的机会。

1.2.3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民主、合作的意识。交流分享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民主、合作的意识。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指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前者将真知奉送,后者引导发现真知,交流分享的教学方法正是把学生置于发现者的位置,给学生自己发现真理的机会。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参与体会感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反过来更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自我调节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的。另一方面,交流分享的方式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共赢的乐趣,增进相互之间的积极情感,养成共同商讨、互帮互助的习惯。在同伴间共同分享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合作互助,最终获得共同成功的体验,也将促进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学生健全人格大有裨益。

1.3 交流分享的实施现状

1.3.1 交流分享只流于形式,在日常教学中被省略。关于交流分享的使用频率,似乎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交流分享使用过于频繁,而另一种则是指出交流分享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被教师教学排除在外。事实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反映的是同一个现实:多数教师对交流分享的认知存在误区,导致将交流分享仅仅作为一种活跃课堂气氛,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式,用在面临教学评优或教学检查等公开课上为自己的教学增添色彩,而对于交流分享的实质效果却并不抱有期望,在日常教学中也极少使用。

“交流分享用的比较少,本身效果也不明显,除非是公开课,一般的家常课基本上不用。”这是笔者就交流分享使用情况随机访问黄浦区某中职心理教师得到的回答。无独有偶,某培训学校心理教师在被问到同一问题时,给出的答案也是“交流分享现在基本上不用,因为心理课程理论较多,本身教学时间紧凑、分享费时费力,一般不用。”有调查数据显示,某校心理健康共102节课中,公开课31节,其中应用交流分享的为28节,非公开课71节,应用交流分享的为5节,应用率分别为84.8%和7.04%。类似的数据是某位教师就自己一段时期所听公开课中有关的交流分享做了统计:总共24节课,运用到分享方法共18节,约占75%,没有运用分享方法的共6节,占25%。在有运用了交流分享的18节课中,学生及教师感到效果的为6节,约占33%;一般的9节,占50%;完全没有效果的3节,约占17%。从这些以上这些调查背后,我们不免担心教师对待交流分享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包括日常教学中很少使用交流分享,即使在公开课上使用,也未必是对交流分享真正的重视,所以在会出现教师以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凑为由,拒绝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交流分享方式。另一种可能是:教师出于对学生能力的低估,认为学生离开教师的帮助,自己分享不出什么收获。课堂时间宝贵,教师有时会高估自己发言的价值,在学生面前是专家,是权威,由自己直接传授经验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说教才是最经济实用的方式。

1.3.2 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各环节随意性大。由于交流分享的方式,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并不多,因而教师在交流分享的具体操作环节上显得过于随意,缺少必要的组织引导,这就导致交流分享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学生迟迟无法进入角色,分享开始了,大家面面相觑,无话可说,教师也陷入尴尬,只能早早收场;另一种情形则是多数学生积极活跃,听到自由分享,便开始畅聊,话题跑远了不说,场面混乱难以控制,以致后半堂课的正常教学次序都无法保证。

这其中包括随意的交流分享主题,缺乏精心设计无法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参与分享、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那样外向开朗的学生就开始嬉笑休聊、散乱活动;内向安静的学生低头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是摆弄手中的笔拖时间。如果是公开课,情况看似好些: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好像学生都在参与分享,仔细观察一下,的确有些学生是在按照要求在积极思考交流分享问题了,但是由于缺乏组织引导,分享过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几分钟后,不管分享进行的如何,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安静下来。分享成果的展示,一般就请学习比较好、胆大、性格外向的学生来代表发言,发表的也都是个人的经验,没有对小组内的分享情况进行加工和概述,基本没有相互启发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又在做什么呢?有的教师在傻站在三尺讲台前,面无表情的袖手旁观;有的索性低头背自己的教案;或是不知所措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缺乏参与意识;也有些教师虽然参与了分享,却光顾着和个别学生交流而忽略了对其他学生关注,当有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时,又没能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指导,用“哦,哦这样,大家说说”、“恩,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等语言就简单搪塞过去了。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交流分享中,学困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包括“活跃”的学生都分别能从分享中获益多少。学生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根本没体会到彼此之间的启发,又谈何分享的效果。

1.3.3 多数学生没能真正适应交流分享所需的氛围。交流分享是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沟通,以获得思维互补的过程,既需要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同伴分享,也需要虚心倾听,接纳来自同伴质疑,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达成某些共识,拓宽原有思路。但是在现实分享中很多学生表现为缺乏基本的沟通技能。思维活跃爱表达的自己滔滔不绝,丝毫没有倾听其它人的欲望,另一些则有些冷漠,好像事不关己,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亦或是只顾自己埋头翻书,对别人的发言显得不屑一顾。分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所有参加成员既要发出信息、同时又要接受信息,并对别人的信息积极做出反馈,实现积极的互动是交流分享发挥实效的基础。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只顾自己说,全然没有听其他同学怎么说,没有倾听的意识或不尊重他人意见,组员之间根本就没有思想交流。当然也有稍好些的情况,但是终究存在参与度不均衡,分享不充分、不深入的现象。多数学生没能真正适应交流分享所需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为交流分享而分享,学生多感到有些勉强,也丝毫无分享、收获的喜悦。

2 对交流分享实效性评价角度的探讨

2.1 预设及生成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预设性目标,另一类是生成性目标。评价交流分享的实效性,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生成”。交流分享使得学生不再是教学的配角,而是分享过程中真正的主角。在现代信息科技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经验获取渠道都很丰富,新观念发展又是如此之快,变化也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的极限。学生自己需要的心理辅导,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甄别有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使交流分享呈现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当然,交流分享也不能一味追求生成目标,使分享陷入“无目的”的误区和尴尬,如果仅仅是漫无目的的“生成”,看似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分享热烈而“精彩”,实质上误导了学生,降低了分享的效率。生成的目的是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而生成性目标植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善于捕捉分享中动态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将“生成”与“预设”对立统一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体现实效性的交流分享。

2.2 学生参与分享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参与交流分享的表现出的热情,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也直接影响了在交流分享中学生的收益面和收益程度,因为在分享中学习本身是需要互动的,真正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收获。“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一场有实效的交流分享,最好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所需。如果忽视了学困生,总是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掌握整个小组的发言大权,其它学生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都当“配角”。久而久之学困生都懒得去想,交流分享就那么几个人的舞台,其它人在一旁干等着,就算争论的多激烈,也没能真正发挥交流分享的实效。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至少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能够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分享、倾听,提出自己的见解。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是交流分享最大程度上发挥实效性的又一个方面。

2.3 分享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收获

对于交流分享实效性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分享问题的本身,还应更关注分享过程中能否给予学生积极的体验和能力提高的机会,这是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的本质问题。如若一场分享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而通过教师的权威强加于学生,势必让学生在整个分享过程中倍感煎熬,忍受着紧张压抑的情感体验勉强进行,躲避发言,那么最终收获的怕是对分享的恐惧和排斥,这显然违背初衷。所以富有实效的交流分享应当是收学生欢迎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积极思考,通过相互影响与启发,拓展思维,获取知识,同时也提高自身推理、创新、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发自内心的接受和喜欢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度时,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显现,充分调动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分享,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3 交流分享在心理教学中的关键点及要素分析

“交流分享要看是不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我有没有分享的欲望,再看周围的同学,要是他们都认真,我分享的激情就没有了。”笔者就交流分享实效性问题随机访时,一位中职生的问答道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也透入出影响交流分享实效性最关键的三点:即交流分享主题的确立、学生间的互动及贯穿其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3.1 交流分享主题的确立

分享主题的设计是影响分享实效性的关键之一,成功实施交流分享的前提。分享的主题多数是教师设定,也可以尝试由学生提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充分顾及到以下三方面:

3.1.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不脱离教学目标。结合教学任务设计交流分享,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交流分享应该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精心铺设下,巧妙地切入,丝毫不感突兀,为本课所讲授的内容服务,切不可只求热闹场面,而分享的宗旨却游离于教学之外。将哪些对促进学生发展可有可无的环节省略,“不做无谓的分享”,真正需要时才运用,绝不流于形式。所以交流分享主题的确立,首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专研和开发教材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地方,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方向和区域,自问通过分享至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即允许学生的思维驰骋于课堂内外,又巧妙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埋下的伏笔,在结合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思维余地,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的。

3.1.2 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交流分享主题时,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研究他们思维的已有水平和可能发展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确立难度适宜的分享主题。太过容易,学生无需思考就能说出答案,本身就失去了分享的价值。正如孔子所说,不悱不发,不愤不启,所以可以倾向于是能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矛盾和冲突的情境,在最需要进行思维碰撞的时刻,在疑难问题卡壳的时候,在混沌不清需要澄清的时候,让学生就此去分享。体现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这样通过参与交流分享,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相反如果分享的主题过难,高深莫测,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即使分享了也难有突破,不仅会挫伤学生分享的积极性,也容易导致学生直接放弃探求。所以精心设计的交流分享主题,要让对应的学生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理可讲。

3.1.3 迎合学生需求,巧妙加入趣味。交流分享的主题除了要结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表述方式,选择那些新颖的,能引起学生分享兴趣的内容作背景,措辞巧妙,将学生引入“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状态之中。学生在遇到自己爱好的话题、关心的话题时就会显出出很高的积极性,所以分享主题的确定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爱好,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热点,最好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联系,找准分享的“引爆点”。

3.2 学生间互动的影响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生是交流分享的主体,这其中的“人和”,尤其要注重。学生所处的人际环境,所沉浸的学习氛围,直接关系学生分享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交流分享的实效性。有研究表明学习志向水平受到与人对比效应的影响,消极对比就会降低一些学生的志向水平。设想身处懒散沉闷、缺乏交流甚至有所对立的分享气氛中,周围多数人都只说闲话,不好好分享,显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抑制,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使学生渐渐产生厌学情绪。然而民主、和谐、愉悦、宽松的分享氛围,同样能熏陶和感化学生,在比较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分享氛围中,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会积极思考,大胆交流,充分把握展现自己的机会,每人成员都感受到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探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要提高交流分享的实效性,如何帮助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友好亲密的同学关系,平等和善的师生关系不容忽视。

3.2.1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如何对不同的意见提出质疑?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集中大家的看法?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分享中有意识的自我训练。在分享刚刚启动之时,大家还有些矜持,很可能出现无话可说,这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分享的顺利进行抛砖引玉。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紧扣话题,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的同时,更不能忘了仔细聆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对待他人的观点,首先是尊重,深思后,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态度要谦虚诚恳,避免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每个成员都有责任维护分享的顺利开展,有意识地避免自己因具有极大热情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敏感性而滔滔不绝阻止别人发言,对寥寥数语,什么也说不清楚的同学给予耐心。总之协作和平等精神是学生成长中应具有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今后的人生亦有很大的帮助,应当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第6篇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于是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特点。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发展立足,就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那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我们从以下三点人手。

一、树立分享榜样。激发分享意识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分发;当自己快乐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当看到幼儿在玩玩具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我一些?”教师的示范使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与同伴分享合作的愿望。同时教师要在幼儿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如幼儿与同伴有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幼儿,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二、营造分享氛围,体验分享快乐

我们要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环境。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产生。首先,多营造平等的享用氛围,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独占。再如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有意义的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分享,慢慢地孩子也学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我们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当时的情绪。其次,多创设“孔融让梨”的分享氛围,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家人的快乐。第三,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如多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在他人家中体验分享别人东西的快乐,进而当别人到自己家中也愿意把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多带孩子与其他家庭外出游玩,体验与别人共同游玩的快乐。

三、创设分享情境,点拨分享方法

许多孩子不愿分享,一般是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创设各种分享情境,让孩子们掌握分享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一定的分享行为。例如设置一些问题或者情境,如“你有一个玩具,别人想玩,你怎么办?”“你看到别人有一个漂亮的玩具,你也想玩,怎么办?”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进行讨论、表演故事情境等,让他们知道应该有礼貌地向别人借,并且玩时应该珍惜物品,及时归还,对那些不守信用,不爱惜物品的幼儿可以拒绝分享,大家一起玩才会快乐。平时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发现不良行为或表现,及时点拨,促进同伴间的友好相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享合作的情景,帮助幼儿逐渐懂得分享合作的方法,在活动中学会分享。

四、提供分享机会,获得分享乐趣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没有街坊邻居的玩伴,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孤独。由于缺乏同伴交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少关心他人的需求,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不会分享。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减少孩子在交往中的不安全感。可以让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让孩子在同伴游戏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养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是一张白纸,家长当好画师,能画最满意的画;教师当好画师,能画最美丽的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是整幅画中的局部,如果有瑕疵,画不完整,也不美丽,更不会让人满意。为此,我们要让孩子从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培养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第7篇

【关键词】幼儿 分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中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通过学习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知道分享是什么

“分享”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从教育幼儿爱身边最亲密的人开始。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一样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询问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歌曲等形式来教育幼儿。同时还开展了亲子活动,把家长请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游戏,使幼儿从感情上认识什么是分享,怎样与别人分享,懂得只有和大家共同游戏,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利用移情的手段,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如:有一次,一铭小朋友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奥特曼”,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玩玩,一铭而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我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奥特曼”,对一铭说:“这个奥特曼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我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铭想了想说:“我会很难过。”“那你们大家呢?”“我会很难过,老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一铭,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很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一铭不说话了,他拿过“奥特曼”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他一起玩了起来。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因此,我们成人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状态,从而来培养幼儿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

班上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教师还利用“生日会”的过程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让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请“小寿星”简要谈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通过随机教育,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了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位,进而逐渐做到了遇事要想到别人。

三、通过分享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让幼儿在实际的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易冲动,从而做出和语言上不统一的行为,为了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的行为,使其真正在任何时候都能与别人分享。我们还开展了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区域活动时我们和幼儿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当香喷喷的饺子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瞪着大眼睛,望着饺子,但没有一个去吃,而是请老师先品尝,并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吃。放学后家长来接,孩子们第一件事就是报告“我们今天吃了自己包的饺子”,那神态仿佛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我们结合主题,带领孩子们自己种植:施肥、松土、浇水,看着自己种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呢?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使幼儿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产生劳动的愿望,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而且使幼儿懂得了劳动者的辛苦。并由此产生尊敬、热爱劳动人民,体谅父母、长辈的情感。分享活动是打开独生子女个性弱点的突破口,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幼儿所乐于接受,使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的体验。

实践证明: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通过教育孩子们已真正学会分享,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在客观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才能让幼儿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8篇

关键词: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训练;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67-02

一、让幼儿明确分享的意义

分享是一种在与他人共同活动中出现的利他行为,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占有的,是人们在相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行为。分享在内容上包括物态分享,就是将自己的玩具、物品等分给其他人,还包括精神分享,如活动分享(请别的小朋友与自己一起游戏)、快乐分享(让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和痛苦分担(对别人表示同情、能安慰痛苦的伙伴),等等。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幼儿真正明确分享的意义,“让儿童从心里去分享,而不是因为我要他这样做。”

1.运用事例,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确分享的意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对比鲜明的事例,让幼儿观察、分析并最终明确什么是分享行为。如“小熊”和“小弟”,设置三种情境让幼儿观察。情境一:小熊拿着玩具,小朋友来借它不给,小弟爽快地把玩具借给别人玩。情境二:小熊拿着图书,小朋友想看一眼都不行,小弟高兴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看图书。情境三:出外郊游,小兔肚子饿了但没带吃的,小熊在一旁大吃特吃理都不理,小弟赶快拿出自己的东西给小兔吃。通过比较,幼儿一下就能分辨出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老师可借此让幼儿展开讨论,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等等。在热烈的讨论中,幼儿就会清晰而全面地认识到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它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愿意与人分享。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取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如“传抱枕”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个“开心枕”和一个“出气包”,幼儿围坐成圆圈,一边唱一边传递。“开心枕”传到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说一件开心的事,让大家一起分享;“出气包”传到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说一件不高兴的事,同时对着“出气包”捶三下,以排解心情。幼儿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他们在这个游戏中体验的快乐是无以伦比的。

二、开展分享活动训练,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

真正的分享行为是知与行的统一。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训练,强化幼儿对分享行为的认识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还可以利用角区开展“热情小主人”活动,轮流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的玩具、图书等物,放置在“娃娃家”,让幼儿扮演小主人待客,看谁最热情、最主动,等等。

2.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以及随机教育,让儿童体验别人的感情,通过分析、讨论,做出相应的情感支持。

3.榜样学习法。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地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榜样学习法的突出特征是:第一,高大的榜样形象与身边具体的事迹结合,为儿童塑造了一幅具体的活生生的榜样群像,激发儿童效仿榜样的需要,使他们感到值得效法;第二,以情境故事的形式呈现榜样事迹,有助于儿童把握榜样与人分享的情境、分享的方式,透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把握榜样的分享动机。

三、扩大幼儿分享的范围

在分享教育过程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幼儿的分享意识增强以后,邀请别的班的小朋友来本班参加游戏活动,小朋友玩的很高兴,但大多数小朋友还是不知道请别的班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小朋友甚至不允许别的班的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这主要是由于分享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教师要扩大孩子的交际范围,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他人,以便扩大孩子对其他小朋友的认可范围。

1.利用户外活动增加幼儿的交往机会。户外活动时,可组织幼儿与别班的小朋友一起玩。

2.利用各种环节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往。幼儿园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体验。教师可联系本园的大班和小班结成互助班,每周开展几次活动。在大带小活动中,大家各尽所能,其乐融融,体会兄弟姐妹之情,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四、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强化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1.开辟家教园地。教师可利用“家教园地”向家长介绍开展分享教育活动的意义和方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做得不错,但回到家里却是另一个样,家长明白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后,就会督促指导幼儿向这一目标发展,从而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贯穿始终,形成习惯。

第9篇

分享,能让人以一种更加随和、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生活。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把你最好的给他人,那么你也会收回最好的。”分享绝不是一种零和游戏,只会让快乐翻倍、痛苦减半。当我们的孩子慢慢地学会分享物品、分享经验、分享快乐、分享烦恼,那么,他丰富情感的体验已经在分享中被唤醒,美好的希望也将在心中绽放。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比父辈更重要的使命,他们应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关心”,从小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然而从一个生物的人发展为一个社会的人,需要经过多种教育和实践,需要教育与环境为其提供多方面亲社会行为的机会与实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非学科性的活动型课程,主张以通过儿童自主的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学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为主要目标。它体现了儿童个人生活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们把开展的生活课程实践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尝试着以分享活动为主轴,推动儿童社会行为、社会情感的发展。

所谓分享,是一种与他人共同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利他行为,即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也是与人相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技能,它是儿童个体亲近群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有力手段之一。

一、让儿童在与他人的分享行为中得益,使他们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从而强化儿童的分享意识,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有关研究表明,从3岁开始,儿童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享行为,但虽具有利他性,行为的自觉、主动性程度却不相同,有的是完全自愿的,有的是在启发下发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注意引导、启发。如,在开展一年级的“好书介绍”活动中,大家介绍完自己的书之后,我建议大家进行图书交换,但有一些小朋友却抱着精美的画册不愿意交换,于是我便让愿意交换的孩子坐在一起,他们可以自由地交换图书看;愿意看自己的书的孩子坐在另一边,一人一个座位,很独立也很自由。交换阅读图书的那一边气氛热烈,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交换着、讨论着。另一边却安安静静。一会儿,几个孩子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别人,其中有一个孩子悄悄地问老师:“现在用自己的图书和朋友交换看,行吗?”我笑着对这些孩子说:“你们什么时候想和别人交换都行,但一定得征求主人的同意。”好几个孩子听了纷纷和前后的小朋友交换。活动结束后,我请大家介绍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书及内容,孩子们有的介绍谁的书故事最有趣,有的说谁的书他家里没有,有的认为自己的图书比谁谁的好看,还有的介绍了自己看了几本书等。活动中,老师没有过多地批评教育那些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孩子,而是创造良好的氛围、设计适合孩子的实践活动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让教育在自然而然中发生。

实践中我们发现:分享作为一种行为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经过培养,儿童减少自私行为,而较多地表现为分享行为,甚至一部分儿童开始懂得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了。

二、给儿童提供交流的机会,在分享活动中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这几年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的分享内容从物质的图书、玩具、作品到精神的知识、趣闻,再到情感交流,分享的时间由课内短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扩展到课外、课间,儿童的交流内容也从个别在老师启发下的三言两语发展为全体儿童自愿结伴的自主交流。在分享的过程中,当儿童交换对象发生冲突时,当观点不一致时,也会有矛盾。有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容易就解决了,有时却需要儿童自行解决。在“可爱的小动物”分组活动中,孩子们分享着大家和动物之间的趣事,然后给带来的小动物喂食,和它们玩耍,分享着和小动物亲近的快乐。有几个组都出现争抢现象,抢着选择新奇的动物,尤其是那组带八哥的,孩子们都想先给这只会说话的八哥喂食,争执不下。这时,老师不是直接解决矛盾,而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争执的孩子不得不静下心来协商,最后有的用“石头剪子布”,有的按个子高矮,有的自愿安排方法决定先后顺序。在这样反复的“矛盾―化解”过程中,儿童学会了轮流、等待和自己解决问题,学会主动交流,学会与同伴交往。通过交往,使他们了解和认识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克服任性、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交往的行为。在交往中,儿童发展了行为的调节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分享活动让儿童体会到他人的快乐与不幸,从而懂得同情和关心

分享别人的快乐,可以让儿童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体验生活中阳光的一面,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而分享、体验别人的不幸或困难,使儿童产生同情心,懂得关心爱护别人,这也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应有的健康情感之一。

为了让儿童感受现在家庭温暖及珍惜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主题“我的家”活动中,大家介绍自己家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后,老师让孩子听了《小白菜》这首歌,向他们讲述了小白菜的悲惨故事,使他们了解新旧社会的不同。再次听这首歌,孩子们悲伤的眼神、凝重的表情,跟以往的轻松完全不同,有的甚至跟着掉下了眼泪。当孩子们担心“这小姑娘以后怎样了?”“她这么可怜,谁能帮助她?”“我们帮不了忙。”时,老师告诉孩子,如今社会上也有家庭困难、身患残疾的人需要大家的帮助,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课后,好些孩子围着我继续谈着“小白菜”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懂得关心、学会同情了。

还记得有一次在分享养花的经验与成效时,老师难过地告诉大家,××小朋友的黄波斯菊已经结花蕾了,可是刚才,花不知道被谁拔掉了。这时教室沸腾了,大家义愤填膺,有的责怪那个“可恶的家伙”,有的在想办法“破案”,有的说“赶快找到那棵花种上去,不然花儿会死的”……下课时,大家围着掉眼泪的××小朋友,安慰着他,有的已经分头去找花了,有的找老师商量怎么办……他们不仅仅同情小伙伴,还心疼那长得旺盛的小植物,担心它会很快死去。虽然孩子的年纪小,却俨然小大人,一副真心实意关心爱护伙伴的样子。人与人之间那份宝贵的情感已经开始在孩子的心底扎根了。

在“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中,孩子通过录像、照片,画画、讲述等各种手段,分享、交流自己父母长辈们的工作和事务,了解他们的辛苦、劳累,并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孩子们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许多家长反映,很多孩子在家中乐于帮助做家务,如洗小衣服、收拾房间、择菜、买东西等,有时还会说几句体贴父母的话,做一些关心大人的事呢!

2.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集体观念

分享劳动成果能够有效地增强儿童的信心,提高儿童劳动、学习的干劲,并在分享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产生为自己是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的一员而自豪的情感。如:在季节更替时,我们组织孩子去寻找、发现季节的特征,然后交流、分享,并分组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季节的变化,布置教室的墙报。每逢节日也组织孩子动手布置教室,让它充满节日的气氛。当孩子看着自己的、别人的、本组的、他组的劳动成果,分外激动,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魅力,从而激励大家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集体活动。

学期将结束时,老师和孩子们分享着自己与同伴的进步,展示班级在各项活动中获得的奖状、锦旗,回忆大家为班级荣誉而付出的努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分享活动的开展,分享行为的培养,是打开独生子女个性弱点的突破口。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儿童乐于接受,使儿童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为其社会性发展及一生的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生活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开展分享活动的机会,让儿童锻炼、实践并通过一些具体行为、规则的内化,使分享变成儿童自觉的行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赵士英.综合学习与实践・生活:教师教学指导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第10篇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我们赞赏愿意分享的孩子,夸奖他们的慷慨、大方和友善。

不过,幼儿在交往中似乎更多表现的是相反的行为:牢牢守护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别人去动它,自己不玩的东西也不让别人来玩,感兴趣的东西总想占为己有……因此孩子间总会因发生争抢而冲突不断。

那么,分享的早期特点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分享呢?本文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谈谈分享。

研究资料显示,从生命的第二年开始,孩子就会表现出一些分享倾向的行为:12个月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偶尔还会把玩具给同伴玩;18个月的儿童常常会把玩具出示和递给不同的成人。

但早期的“分享”行为其实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更多是由于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你我之间的区分和所有感不甚分明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实际上,真正的分享行为只是到了儿童参与同伴群体生活,与同伴经常性地进行交往以后才产生的。

分享的早期特点之一:言行不一

有研究发现,4岁以前儿童就能判断分享行为是好的、对的,但是在行为上却倾向于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点家长和老师都深有感触,孩子可能会骂别人小气或一本正经地教训同伴“好东西要大家分享”,但轮到让出自己东西的时候,却往往犹豫不决。

分享的早期特点之二:分享随年龄而增长

早在20世纪50年代,Ugurel-Semin就研究了4~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发现291名被试儿童在与对方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慷慨”倾向到5~6岁时出现飞跃并逐年增加至7~8岁。“公平分享”倾向缓缓渐进,8岁以后占居主导地位,11~12岁达到高峰。

分享的早期特点之三:分享动机日趋成熟

20世纪70年代W.Damon研究了儿童在童年早期和中期分享观念的发展变化。发现4岁儿童就能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意义,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经常是相互矛盾的:“我分给她,是因为如果我不这样做,她就不和我玩”或“我给她一些,但大部分是我的,因为我年龄大些”。进入儿童中期后,逐渐形成更成熟的、公正的分享观念。Damon概括出了4~8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1)平等分配水平(5~6岁)。这时的儿童懂得,当资源较少时,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数量相同的资源,例如钱、玩游戏的次数或好吃的东西。

(2)按劳分配水平(6~7岁)。在这个水平的儿童认为,应该对那些工作特别努力的人,给予额外的奖赏。

(3)仁爱观水平(约8岁以后)。到这个水平的儿童认为,应该对那些条件不好的人给予特别的关注――例如对那些积攒零钱不多或手里没有零钱的孩子,应该多给一些零钱。但这种观点只适用于跟朋友的交往。而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则更多地遵循平等分配原则。

分享的早期特点之四:分享随分享物不同而不同

有研究对比了儿童对偶得物和拥有物分享倾向的差异。结果发现,对于在实验室情境中偶然得到的、自己喜欢的物品,24%的4岁儿童、50%的5岁儿童和71%的6岁儿童能够将其与未得到该物品的同伴分享,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关键转折年龄在5岁以后。而对于通过竞赛得到的奖品,大多数4岁儿童还不能区别其和偶得物品间的不同,5岁和6岁儿童则大多视之为“自己拥有的”东西,尽管原因有所不同,但80%的4~6岁儿童都不能将其让给在竞赛中失败、未获得该物品的同伴。

幼儿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受其认知、情绪情感等发展水平的限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所以,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分享观念和分享技能。

成人指点和示范

成人的教导在早期分享中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家长都会教育孩子把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如通过口头表扬或赞许的表情、竖大拇指、亲吻等予以引导。但如果孩子不愿分享,家长往往处理不当:一是强求,以简单的理由(“你是大哥哥”)或是威胁的手段(“以后再也不给你买,我不喜欢你了”),试图让孩子“听话”;二是扣帽子,家长会因为孩子给自己“丢面子”而动怒,讽刺挖苦或是训斥孩子为“小气鬼”。事实上,这些做法往往让孩子心生怨恨和无奈,即便分享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大让小”的规则而不想长大或在比自己大的人面前“倚小卖小”。一顶“小气鬼”帽子虽然并不光彩,但也不足以让孩子停止小气。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日多灌输,或事后多指点,不急于求成,要让孩子在安全、快乐等积极体验的基础上分享。具体可以通过灌输互惠、有序等原则,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比如,“你现在让别人玩了,以后别人也会让你玩”,“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玩,原来每人只有一个玩具,现在可以有很多玩具玩了”,等等。对于幼儿来讲,我们不应该期望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一定要出自利他的动机(比如同情),而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利他行为,无论其是希望以此获得表扬、避免批评或是互惠互利。应该尊重孩子的需要,以真情实感的方式引导他们好的行为。在他们在分享中积累了更多踏实、愉快的感受之后,再一点点强化其利他的动机。分享不应该仅仅服从理性的规则,还应该体验其中的乐趣。

此外,可以给孩子戴戴高帽子,即经常强化孩子: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懂事的人、爱帮助别人的人、友好的人等,这样,孩子就会把类似的特质整合到自己的自我意识中去。研究发现,具有强烈利他性自我意识的人,比那些不认为自己热心、仁慈和乐于助人的人更具有亲社会倾向。

除了言语的引导,成人还可以通过影视节目和童话故事等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榜样,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如“招待小客人”),让幼儿掌握适当的礼仪和分享技能。当然,成人的身教具有更为重要的榜样作用。

同伴交往

第11篇

一、营造温馨氛围

温馨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合作与分享良好品质的形成。例如,班级的墙壁也会“说话”。让幼儿结合主题内容“分享与合作”,鼓励幼儿人人主动参与,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布置墙面的“分享树”。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过程中,幼儿共同创作栽种了一棵小小的绿树。幼儿们把从家里带来图片、贺卡、照片等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一挂在“树”上,大家一起说说看看,分享快乐。并根据幼儿的愿望不定期更换“树”上的内容,不断合作,分享新的快乐。这样一棵 “分享树”让幼儿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二、激发分享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观察和模仿能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发现有分享的行为,教师就应及时地肯定、表扬,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分享意识。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例如,当幼儿在玩积木时,我有意识地走过去:“老师和你一起玩积木吗?”一起玩积木给幼儿带来的乐趣,幼儿便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自觉产生了分享的动机,同样,他也会模仿老师做出类似的分享行为。当然,同班伙伴也有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好榜样。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发现有分享行为的典型,引导幼儿学习分享行为。当幼儿一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就要及时正确评价,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学习模仿,在心灵深处悄然萌发乐于分享的意识。

三、培养分享行为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幼儿亲自体验分享的快乐,产生分享的情感,这样,幼儿才会乐意去分享。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做游戏。例如,角色游戏中,公共汽车上让幼儿给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让座,表演游戏“谁病了”“门铃响了”等等,让幼儿换位思考,唤起情绪体验,学会如何分享。丫丫小朋友过生日,带了一包旺旺小馒头给我,这时丫丫还没有与小朋友分享的意识。饭后休息时,我把旺旺小馒头呈现在幼儿面前:“知道这旺旺小馒头哪儿来的吗?今天是丫丫的生日,这是她带给我们小朋友的。”并请丫丫给大家分发,小朋友接受旺旺小馒头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丫丫呢,小脸兴奋得红红的。这次小小的分享活动,丫丫充分地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温馨,原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小馒头是如此的快乐!

制造分享氛围,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的方法还有激励评价法、移情训练法、正面强化法、家园互动教育法等等。

四、开展分享实践

在分享行为培养过程中,组织开展“我的资料”分享活动,为“山区小同伴献爱心”活动,为敬老院老人献爱心等比较长效而且具体的活动。利用孩子生日请亲朋好友聚会共享生日蛋糕,也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良好载体。通过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品尝蛋糕、分享欢乐这一活动,让幼儿明白:分享是相互的,你分享了别人的蛋糕,别人也分享了你的蛋糕;你把爱心给了他人,他人也把爱心奉献给你。教师既要引导幼儿和他人共同享受自己的成功与快乐,又要教育幼儿乐于分享他人的成功与快乐。

第12篇

现在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四二一”模式,即四个爷爷奶奶、两个爸爸妈妈、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自然是一家之宝,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四个老人、两个爸爸妈妈围绕孩子转,所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是先给孩子,孩子满足了,大家才开心。可是,这样娇生惯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可怎么办呢?刚开学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抢一个玩具打了起来,赢的一方还好,输的那方哭声动天;一桌小朋友正在搭积木,只见一个小朋友把他前面的积木紧紧地捂住,不给别的小朋友玩,并且嘴巴里说着:“我的,我的!”;角色游戏的时候,更是为了小锅子、小铲子之类的物品抢的不可开交。孩子上了幼儿园,过上了集体生活,让孩子养成爱分享的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心理学也认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只要我们通过适当的方法小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才能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3周岁的孩子养成爱分享的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故事引导,促幼儿接受分享

幼儿因为年龄小,接受事物的方式也跟成人不一样,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育,把分享的道理渗透到故事中,让幼儿从故事中接受教育,树立模范榜样,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并且把这些相关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来。例如:故事《小熊布迪》,小熊过生日,奶奶给他送了玩具搅拌车,他的好朋友野猪莫扎特也想玩,可是布迪说:“这是我的新玩具,只能我自己玩。”第二天,莫扎特带了个新玩具――带弹弓的木头飞机!莫扎特玩得真高兴,布迪看得心痒痒,这可怎么办呢?后来布迪想了个好办法,他说:“我可以玩你的小飞机吗?你可以玩我的搅拌车!”莫扎特说:“好的!我可不像你那么小气!”他们玩得很开心!后来肚子饿了,布迪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巧克力说:“这是我最爱的榛子巧克力,我分给我的好朋友一半!”莫扎特说:“好,谢谢!”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先不要说出布迪想出的方法,让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引出玩具交换玩的办法,接下去讲到巧克力的时候,幼儿就会主动提出把巧克力分一半给好朋友吃,好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我们班的昱希宝宝回家说给妈妈听的一段话跟大家分享:“好吃的东西在家里吃能吃很多,嘴巴里很甜;带到幼儿园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心里特别甜!”

二、情景体验,让幼儿自然分享

让幼儿养成分享的习惯行为不能光靠集体活动,更应该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每天的饭后水果时间是幼儿们非常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水果了。怕孩子争着挑选最完美的水果而翻来翻去破坏了别的水果,所以经常采用老师发的形式,在发水果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要大的!”后来,给幼儿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饭后水果的时候,我们没有采取老师发水果的形式,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拿水果,这次先吃完饭的孩子没有抢着去拿最大、最黄香蕉,而是直接从上面拿了个小的、表面上还有点黑印子的香蕉,我肯定了他们的做法:“每个香蕉长在树上经历了许多次的风吹雨打,吸收了太阳公公阳光的能量和大树妈妈的养分,有时候会有虫子来咬它们,被农民伯伯采下来的时候和运输的路上还有可能被擦伤,但是每个香蕉都是非常有营养的,不管是漂亮的香蕉还是不漂亮的香蕉,它们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先吃完饭的宝宝做得非常好,他们没有挑选最漂亮的,而是直接从上面拿了一个香蕉,没有破坏别的香蕉,**宝宝还挑选了小的香蕉,他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香蕉!”在自然情景中的体验,让幼儿自然爱上分享。

三、同伴交往,让幼儿爱上分享

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真正养成爱分享的好习惯。实践中,还会发生“假分享”的行为,当着老师的面跟小 伙伴分享了,可是老师一走开,马上变了样,教师应该避免过多假、大、空的表扬,多引导幼儿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让幼儿真正把分享当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表演。我们通过主题活动“玩具一起玩”,幼儿们带来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玩具,教室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玩具城堡,孩子们看着自己带来的玩具,再看看教室里那么多的玩具,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知道了自己只是集体的一部分,交换玩着各种玩具,心里真是美滋滋。通过“美食大家尝”的亲子活动,幼儿品尝着来自各个家庭的美味,从而体验到舌尖上分享的快乐,通过“好书一起看”的读书节活动,幼儿们更是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许多好看的图书,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而这些活动,给幼儿增加了同伴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从而爱上分享。

四、以身作则,让幼儿养成分享习惯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一种社会,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平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给孩子做个榜样。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一天早上,有个老师告诉我,今天你们班的扭扭小朋友带了两个桔子来园,可是他死活不肯带进教室,在门口大哭呢!从跟他家长接触中也得知,扭扭非常小气,不愿意跟小伙伴分享,我并没有急于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秋天来了,天气逐渐冷了,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来园的,因为来得早,所以早上手上是凉凉的,正好我在喝早上家里带来的自己做的豆浆,我问他:“扭扭,你要不要也来一点?”他点了点头,我就给他倒了一杯,早上喝自己做的豆浆既温暖又健康,一天一天过去了,后来这件事情给扭扭的外婆发现了,她非常感动,对扭扭说:“扭扭,你看老师对你多好!每天给你喝豆浆!”于是我趁机说:“对呀,因为我喜欢扭扭,我跟扭扭是好朋友,并且我觉得一个人喝不快乐,跟好朋友一起喝才快乐!”扭扭瞬间明白了,第二天,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袋子,我一看,里面装了几个红枣和毛栗子,他外婆开心地说:“这是我们扭扭主动提出来的,一定要带给老师和小朋友吃,他说大家分享才快乐!”我看着这几个红枣和毛栗子,心里真是感动万分,因为我看到了言传身教的力量!

习惯的养成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宝宝表现出的分享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强化和反馈,要帮助宝宝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不断地、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教师亲切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分享行为,使幼儿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而对于那些短时间内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也不必强迫,要学会等待,让那些幼儿在耳闻目染中、不知不觉中把分享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爱分享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