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理说课论文

物理说课论文

时间:2022-05-31 22:14:04

物理说课论文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也谈设问的技巧—从一堂物理示范课说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在《运动的描述》一章中安排的第一节是《一、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位移和路程”等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孤立地抓住这几个概念自身的特征来介绍,而没能将这几个概念和“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建立起适当的联系,并在与“运动”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基础上帮助学生来理解与体会这几个概念的物理含义,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局限。笔者有幸听了一位知名特级教师上了这堂课,这位老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改进:通过一组“貌似平平淡淡,实质设计精妙”的设问,把教学目标中所需完成的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物理论文,自然地依附于对“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之中。让笔者对课堂设问艺术又有了新的理解。以下是笔者对这堂课一个教学片断的记录和整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章的第一节:《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把教材阅读一遍。

师:阅读教材后,对教材所介绍的这几个概念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生:……

师:如果同学们提不出问题,那么老师提个问题问大家吧——什么叫运动?

生A: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运动

师:关于“运动”的概念,A 同学的回答很好!老师接下来再提第二个问题——什么叫运动?

生:(笑声)

生B:位置变化叫运动。

引出关于位移与路程的教学

(继续提问)

师:接下来老师还想向同学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什么叫运动?

生C:相对位置变化叫运动。

引出关于参考系的教学

(继续追问)

师:老师还想追问——什么叫运动?

生:……

生D: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运动。

师:“运动”概念定义中有“时间”这两个字吗?

生D:没有。

师:有“时间”吗?

生D:有。

师:在哪里?

生D:在“变化”里。

师:回答得太好了!

师:太好了!因为完成任何变化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时间”就在“变化”里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此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师:既然“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运动”,那么,了解“时间与时刻”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运动就应该是不可忽缺的了。

自然地引出“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教学。

通过对“运动”概念的拓展研究,提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问题。

师:通过对“运动”概念的上述研究我们了解到:物体的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运动。可见,“运动”实际上就是指:运动物体在不同的“时刻”到达不同的“空间位置”。针对“运动”概念,我还想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

生(齐) :什么是运动?(笑声)

师:是的。再次重复提出老问题,是想请同学们结合“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运动”这一概念,进而去体会“运动”的复杂性及研究复杂的“运动”的方法与技巧。

师:我们已经对“运动”这一概念有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回顾一下这个过程,然后再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入地思考……

生F:“运动”是“变化”、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师:很好!继续……

就这节课这个片段的教学特色而言物理论文,笔者大致概括为如下几点:

1、教材处理的特色:教学中是把“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位移和路程”等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融入什么是“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中,进而自然地提出和合理地建构起来的。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什么是“运动”这一核心概念的准确、细腻、层次分明的认识过程。

2、教学处理的特色:把学生的阅读、思考、研讨与教师的设疑、设问、启发相结合,较多地运用师生间的交流来逐步把认识过程推向深处、推向高潮。教学设计的合理、教师设问的精巧、认知层次的分明、课堂氛围的营造等,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启迪、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影响等,均取得一定的成效。

3、思维活动的特色:整节课的思维活动紧紧围绕对什么是“运动”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而逐步深入、逐步细致、逐步具体的展开。思维活动的起点不高;思维活动的方式平凡;思维活动的目标指向明确;思维活动过程的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活动得到的判断可信。

所以说智慧的设问,可以悄然营造认知环境,可以悄然激励认知主体,可以悄然掌控认知流程,可以悄然深化认知内容。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8-01

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的教学质量。

1.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3)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立来规范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更具目标性;(4)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和任务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1]。比如说,在学习"相互作用"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重力、摩擦力、弹力?""为什么说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规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2.2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孤立地进行学习,只是强调学生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其实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所以老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说,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针对牛顿三大定律的认识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都说说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3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类教学,所以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同样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比如说,老师可以开展重力实验、加速度实验、摩擦实验等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结语: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三个途径,开展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物理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4-04

体育课程中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还是以增强体质为主的问题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话题。在贾齐等人几篇关于体育课程方面的文章里也对此相关问题讨论过,从运动技能与未来生活需要的对应关系出发,在要分清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主次的基础上,最后认为体育课程的功能是传承体育文化。笔者本着“和而不同”学术研究原则,对贾先生的上述观点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现一一列出。

1、运动技能的价值与生活需要的对应关系

1.1 失误的推论方法

按贾先生等的说法,运动技能形成价值包括表层价值和深层价值,即“外显的行为变化――即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构成了其表层价值,内隐的认识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的获得则构成了其深层价值。”并且“情感与认识属于人性的范畴,属于运动文化的内隐性存在。”而“人借助隐含着人性的文化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文化则作为人性的显现化使自己成为人的对象化存在。”那么按照贾先生等的推论就可以说他是在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人性的显现化即人的对象化存在。然而贾先生等并没有这样说,却说“而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所具有的价值普遍性,决定了运动技能形成与未来需要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价值关系。”在这里贾先生等把人的存在等同于未来需要了。按照贾先生等的意思,因为人的存在是通过人性证明的,情感和认识又属于人性的范畴,所以情感体验和认识能力的价值普遍性就只能说明人的存在了。由此可见在贾先生等试图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未来的需要有必然的关系时,他的前提是推导不出来他的结论的。

1.2 运动技能与未来需要不存在对应关系

运动技能的价值不是从掌握的运动水平和数量在未来生活的运用和对生活的作用就能够解释的。个体的运动技能与个体未来的需要是不可能存在着对应关系的,更不是贾先生等所说的“非对应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弥补不了的。个体的运动技能与未来的需要的关系不是一定有或一定没有。因为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吃饭问题”,而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运动技能的应用,无非是健身和娱心。身体健康一方面更好地维持生命本身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物质和享用物质;娱心则是人的精神需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经济基础”早就揭示了人的物质生产的必要性,这是人的需要的本质性规定;而如果从李泽厚的历史本体论之一“实用理性”的角度来看运动技能价值的话,显然运动技能价值的非物质性会导致其本身远远地被抛离“实用理性”的范畴,虽然运动技能也会在一方面给人提供“乐感文化”。试想一下,人的生活中没有运动技能,人就没有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吗?显然不是,而事实上运动(通过运动技能)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仅仅只是一种,充其量是人的需要的一种必要条件,而远非是充分条件。

2、体育课程无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的矛盾

贾先生等认为“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贾先生等并以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二方面来做说明。如体育教师在按照“增强体质”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在按照传授运动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时,“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再如谈到体育课程的学生成绩评价时认为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一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印。所以说贾先生等认为体育课程中是存在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主次的问题的。

笔者认为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存在主次问题。这是因为二者本身是目的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即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这一过程(方法)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正如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实际事物处理的能力一样。你能说方法和目的存在主次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运动生理学认为运动条件发射形成运动技能,并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3个过程: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辛普森把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7类:“知觉”,包括感官刺激,旨在通过感官注意物体;“准备”,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3部分,指向为某一动作而准备;“指导的反应”,指在他人或自我指导下所表现的明显动作;“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够表现复杂的动作行为;“适应”,指个体能够改变动作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创造”,指个体能够根据新的情境的需要创造新的动作型式。前2类是准备阶段;中间类是练习和动作技能初步形成到动作熟练的阶段;最后2类是创造阶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辛普森所说的动作技能目标中的中间3类对应的正是运动生理学的运动技能形成的3个过程。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发现,二者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强调学习和练习。所以运动技能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包括学习和动作练习的过程。学习和练习比较起来,只不过认知学习在技能形成开始阶段起主要作用,因为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都要从引起个体感知觉开始。而此后过程中的学习就是与动作练习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了。

由此可见,运动技能的形成本身是包括学习和练习的。因为身体动作的练习是可以增强体质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伴随着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过程。

其实这点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既然增强体质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无矛盾,也就不存在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学习运动技术(技能)为主了,所以也不存在“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

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之说。

所以说“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显然是不合适的。既然强调“健康第一”,又怎能说“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呢”。

3、体育课程的功能

3.1 体育课程的功能不能说是传承体育文化

贾先生等的“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中的“性质”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功能”。丛立新在《课程论问题》中已对此作过明确的描述,而贾先生等在《体育课程陛质辨析―一兼评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一文中引用课程的性质则也是出自丛立新的《课程论问题》。如“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3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对照《课程论问题》一书,可以发现“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而“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

贾先生等为什么会认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承体育文化呢?

贾先生等的“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中的体育文化主要是指运动技能,即“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做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就基本等同于传承运动技能,这种说法显然也是不合适的。贾先生等为什么有此结论呢?这是缘于贾先生等错误地理解课程概念,把课程片面地作为学科课程来理解。因为只有学科课程才主要涉及传承文化,即传承贾先生理解的与文化等同的经验、与体育文化等同的运动技能。

课程的功能之一是传承文化,有教师的“传”和学生的“承”,也就是传统“教”和“学”,这是传统的课程观点。因为传承文化只是注重从外到内教育过程,是一线性过程,即把学科知识和内容、道德素质要求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教师的传授为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课程本身是社会、学生和学科的综合体,即包括社会和学科一类的经验,又包括学生个体的心理经验。传承文化只是强调把一些现成的、物化的、客观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自然的、主观的心理经验。传承文化只重视学科和社会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主观的能动性和接受性,只强调了静态的知识传受而忽略了动态的、创造性学习过程,这是不符合课程的发展趋势的。课程本身的发展趋势是整合和优化学科、社会和学生3课程因素,现代课程既不是亚里士多德以“七艺”为代表的“要素课程”说,也不是夸美纽斯创立的以“把一切事物教给孩子”为理想的“泛智课程”;既不是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古典自然主义经验课程,也不是当代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经验课程。所以说课程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就不准确了。

贾先生等的课程实际上恰恰就是课程类型之一的“学科课程”。如其从丛立新课程定义推断出课程是经验(文化)的传承,其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把经验当作文化来看待。经验本身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也有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和学科本身的逻辑经验,经验岂能等同于文化呢?或许我们可以说这种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是指知识、学科内容。这点同样也体现在贾先生等分析文化与课程关系上,像“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在说到课程的下位概念时贾先生等不由自主地就摆出了学科课程。在谈到课程内容与母体文化关系时认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陛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课程内容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不知道贾先生等是如何来看文化这概念的,文化一般意义上理解为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总称。或许我们可以说这种母体文化是指该课程对应的学科,如物理课对应的是物理学、生物课对应的是生物学。但我们不能说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在说到课程内容的存在时贾先生等说“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说课程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也即是他所说的“客体性的存在”。显然这种课程内容是指学科课程。像永恒主义课程说、要素主义课程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贾先生等在理解课程内容的时候,忽略了有别于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学生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既然学科课程的功能对应着传承文化,而把体育课程作为体育学科课程来理解的话,那么体育课程的功能自然也就是传承体育文化了,这就是贾先生等理解的体育课程的“性质”。

3.2 体育课程“传承体育文化”的实质

体育课程的功能是以“传承体育文化”为主的提出,实质上是“运动技能教育思想”的延续。“运动技能教育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仿照和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理论的产物,其特点是“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认为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最现实和最具体的目标和内容,增强学生体质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的副产品”。由于运动技能教育思想是以课堂的传授运动技能为主,强调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势必忽略作为接受者的学生的主观感受、需要和兴趣。也就是说有教师的“传”就必须有学生的“承”。有教师的“教”就必须有学生的“学”。换句话说,体育课程是传授运动技能的“工具”,而不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玩具”。虽然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于终身体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把体育课程只是当作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漠视学生当下存在的生活。这就涉及到效率和价值冲突的问题,这正如周浩波的教育哲学中“教育作为工具与教育作为生活的冲突就是效率和价值的冲突”一样。但是不管这种冲突如何或者如何化解冲突,我们都不能忽视二者中的任何一方。

3.3 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经验课程的提出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4

一、厘清要点,清楚观点

这类课文都有一个中心观点,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叙说的,所以教学这类课文必须要明确课文是围绕什么观点、抓住哪些要点来叙说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①课文谈论的对象是什么;②课文针对这个对象说了什么理;③课文为了说这个理选择了哪些材料,呈现了哪些画面。整体切入,把握说理要点,读懂并清楚地说出课文所要说的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谈论的对象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天下奇观,作者根据对这一奇观的观察和分析后说了这样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课文为了说明白这个道理,选择了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呈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成功人士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画面和雨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画面,抓住这些要点来阐释观点。

二、明晰结构,有序叙说

学习说理,不仅要明白说了什么理,还要知道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理,才能做到说话有条理。这类课文的结构就是作者说理思路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明确说理思路就必须关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段落的结构,厘清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这类课文大多是总分总结构,全文一般是按照“提出观点―举出例子―总结观点”这样的思路来说理。开头段一般是总领全文,引出对象,常通过以下4种形式来提出观点:①直接点明;②古训引入;③现象剖析;④话题导入。中间段大多是以描述例子为主,并有适度议论,所举的例子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时还从正、反面来叙说,每个段落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所有词、句、句群都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阐述。有些课文的中间段落也是总分结构,段首句常常总领后文,提出观点,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或总结上文。结尾段一般以议论为主,呼应开头,照应课题,总结全文,常单独成段,有时文章的中心句就隐藏在这个段落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课文开头通过对滴水穿石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后引出观点,总领全文;课文中间以三个正面例子及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滴水穿石”的重要性,其中第三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先是描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事例,然后借助段尾小结句总结观点。课文结尾强调“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所在段落。整篇课文紧扣中心观点来展开叙述,结构紧凑,思路清晰。

三、把握事例,形象论证

这类课文一般都是借助实例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这些实例很多是事例,事例就是作者说理的证据。在列举这些证据时作者常常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努力把道理说得形象具体。所以学习说理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把准事例

这类课文在表达上都是叙议结合,借助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说理,这些事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叙述这些事例时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要关注事例之间的相同点,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来把握事例叙述的相似性;二要明确事例之间的不同点,通过不同角度的叙述来证明所举事例的典型性;三要厘清事例叙述的顺序,明确叙述的条理性;四要突出事例叙述的侧重点,明确叙述的目的性。这类课文在叙述事例时以描述性语言为主,有的先叙述后议论,有的先议论后叙述,但都是围绕观点来进行,不是为了让人感动,而是就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服人”为目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所举的三个正面事例都是说这三位名人像小水滴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耗尽毕生的精力,最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每个事例都是按“认准目标―努力过程―取得成就”的条理来叙述的。这三个典型事例中人物的国籍、年代、职业、起点等方面都不同,李时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基础好;爱迪生是美国现代的发明家,基础差;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的书画家,起点晚。从时间的跨度、空间的宽度、职业的角度、起点的程度等不同方面选取的这三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代表,这些不同的代表可以说包含了“古今中外所有事业有成的人”。三个事例叙述的顺序相同,条理清晰,先说三位名人确定的目标分别是“立志学医、迷恋电学、挥毫作画”,再说三位名人努力的过程分别是“不懈努力、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最后说三位名人取得的成就分别是“写成巨著、千项发明、炉火纯青”。整篇课文先是借物喻理,然后是叙事说理,无论是正、反面事例的描述,还是关键词句的议论,都是为了证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

(二)形象叙述

说理除了要有理有据外,还要形象有力。所以在把握事例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展现画面。这类课文的说理不是纯粹的描述性说理,更多的是一种叙事性说理,通常用一个或几个名人的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每个事例基本上都是简短而有论证力的故事。为了让读者心服口服,在叙述故事时很注意通过几个关键性词句来展现故事所隐藏的画面,让读者通过这些画面看到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化抽象说教为形象展示。《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在叙述李时珍的事例时,通过“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几个关键词语,为读者展现了李时珍不辞辛劳、常年奔波、登门请教及冒着生命危险品尝百草等画面,读者通过这几个画面就很容易感受到李时珍滴水穿石的精神。二要勾画形象。这类课文不是仅仅在议论,而是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结合在一起,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描述的事物形象进行勾画,通过勾画形象来说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叙议结合,借助寥寥几笔,惟妙惟肖地勾画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三个人物形象和一个没有滴水穿石精神的雨水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来说理,使道理说得具体形象。三要运用技巧。这类课文的语言表达很有技巧,方式多样,在说理时要注意通过修辞、句式、标点等表达方式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提升说理的文采和力度。《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引用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事例后,以“你看”一词为导引,运用反问句式,借助引号的特殊用途,使滴水穿石从自然景象上升到精神层面,将精神与景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理说得形象有力。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5

一、课前讨论预习题

利用QQ群,建立讨论组,课前讨论预习题。在《林黛玉进贾府》课前,教师请同学们在QQ群里讨论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分别讨论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与传统的课堂讨论相比,QQ群讨论有以下几点好处:

1.提高了讨论的有效性。讨论中,谁发言谁不发言,教师一目了然。而传统课堂的讨论,谁动脑筋谁不动脑筋,谁发言、谁不发言、发了什么言,教师无法全面了解。

2.时间空间更加自由。发言时,谁先说谁后说,说了什么,在聊天记录上都能看到。谁早一点晚一点参与进来都没有关系。传统课堂讨论,首先大家必须都在一起,而且只能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才能说。时空约束较大。

3.在线讨论的同时,可以在线查阅一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高职生,自学能力比中专生稍微强一些,但阅读相对还是有限,脑子里现成的知识储备不够。不断有资料补充,才一定能进一步推进讨论。这一点传统课堂中的讨论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二、课前在群共享里上传朗读录音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诵。对于一些经典篇章、难点段落,教师可以课前在群共享里上传范读录音,供同学们课前听读学习。听读学习之后,请同学们同样在群共享里上传自己的朗诵录音,供教师检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的外貌描写文字生涩,难读难懂,但却不能跳过。因为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不仅反映了王熙凤大管家的特殊地位,而且体现了她刁钻泼辣的性格特点。所以课前教师可以在群共享里上传范读录音,供同学们听读学习,并要求同学们在熟读之后,上传自己的朗读录音。这与传统教学中布置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相比,有这样几点好处:

1.传统课堂教师泛读学生只能听一遍,几乎来不及仔细体会,更别说模仿学习。上传范读录音,学生则可以任意反复地去听去学,直到自己学会为止。

2.传统布置课前朗读预习,学生读与不读,读成什么样,教师无法一一得知。也正因为教师无法一一得知课前朗读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就会把这个任务忽略。如此不仅影响了预习效果,甚至还助长了学生滥竽充数、投机取巧的坏习惯。而学生上传朗读录音,则让教师非常快速便捷地了解和督促了课前朗读,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课前建立专题博客

课前建立专题博客,可以让学生阅读,并实名跟帖评价关于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三个人物的相关评说。笼统地请学生课前查阅,他们查与不查、看多看少,看了之后懂或不懂,教师都很难了解情况。于是,课前笔者建立了一个“林黛玉进贾府”专题博客,筛选转载了十几篇评论人物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并实名跟帖评价。这样一来,上文所说的学生查与不查、看多看少、懂或不懂,教师一目了然。同学之间还可以互动探讨、相互学习。

四、恰当合理地使用音视频

课堂上,恰当合理地使用音视频,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在上课铃没响的时候,播放《枉凝眉》,87版电视剧的唯美画面,经典乐曲,立马让整个教室充满了浓浓的“红楼梦”气氛。在分析人物时,也编插一些人物图片在课件里。在这样的环境下讨论分析小说人物,更能激发人的思维,冲击人的想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假设把这些都去掉,书读百遍,自然也能品出那种味道,但当下这个快速的时代,有几个人能停下脚步,把所谓的经典读它千百回呢?更别说是高职生了。对于高职生这样的文化基础,以及十几岁这样的青春年龄,如果在课堂上他能初步感受到经典的美好,那么日后到一定的年龄段,他自然会去重读经典千百回。这符合渐进认知的规律。当然,如果现在的课堂,死板地强求原生态品味经典,结果也许就是在十几岁的脑海里烙下经典难读难懂,自己文化层次低,不宜读经典的印象了。所以信息化是语文的好朋友,高职语文尤其需要信息化的辅助。

五、巧用微课助学

课堂上,巧用微课,能帮助学生深刻全面理解知识难点。本文共设置了4个教学课时。第三课时由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课文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刻画。第四课时由学生结合第三课时的经验和方法,自主分析人物林黛玉。结合学情,本文是学生在校期间语文课的倒数第二篇课文,所以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显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以往,教师也会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学,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学生做完、说完之后,教师总是耐不住要点拨点拨,点拨来点拨去,就等于又把自己备的课讲了一遍,认真的学生也会跟着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上笔记。感觉如同带着救生圈学游泳,不能真正地独立自主起来。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本次课教师制作了一个微课《至清至洁,至情至性――品读〈林黛玉进贾府〉黛玉之美》,作为一个视频学习资料,在学生自主分析完黛玉人物形象之后,在课堂播放。这样一来,既起到了补充或者纠正学生分析结果的作用,又持续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如果课堂上看一次,不能让所有学生完全理解其中内容,课后则可以把微课资料上传到班级群,学生可以反复去看,看多了总能理解。如仍遇疑惑,也没关系,因为疑惑也能激发学生相互间进一步的探讨,激发有疑惑的人进一步查资料学习。不知不觉间,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就养成了。

六、课后完成电子小报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6

一、两种物理教育观

中学物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尽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说法不尽相同,其基本目标都是要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校活动一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1990年4月第二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两种不同的实践反映出来的却是两种不同的物理教育观。多数人的作法实际是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物理专业工作者,另一种则是力图使物理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1.两种教育观对重点知识的不同认识

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分为重点知识、重要知识和一般常识。什么是重点知识?举例来说,一般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是重点知识。1990年教学大纲(修订本)在高一和高三两次安排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按照现行高中课本,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牛顿第二定律和为这个定律做铺垫及随后巩固的教学约达七、八课时,若考虑到其后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及力学单位制时肯定要出现的有关第二定律的练习,所占课时数还会大得多。关于运动学的三个公式的教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把这部分内容所需的预备性知识,例如力的分析,所用的教学时间也包括在内,所占课时会更多。至于高三总复习,这部分内容所用时间的比例就更大了。

高素质公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化的社会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想象在什么场合会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即使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如果不是去作大、中学的物理教师,恐怕也很少需要在这样的层次上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同志们认为,在中学的有限课时内,应该多学一些“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则是那些在物理学中影响全局的,掌握不好就无法进一步学习的,也就是说,考虑得较多的是物理学科本身,而非公民素质的需要。

不适当地强调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使得我国物理教学内容过窄、过旧,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英美的教育制度不像我们这样整齐划一,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学习物理课或者学习哪种类型的物理课。他们有若干物理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和很多种物理教科书,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可供师生选择。以美国一本有名的CONCEPTUALPHYSICS为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书中只有一个由力和质量直接计算加速度的例题,章后也只有一个这样的计算性习题;但是这本书却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有空气阻力时落体的运动,包括降落伞的作用等实际问题,这类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却是我们的课本中所没有的,原因是这类问题派生于牛顿定律,况且由于中学数学知识所限,不能进行“深入的、定量的”研究。

附带说一下,英美也有一些旨在培养未来物理学家的中学物理课本,但是这些课本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定律、力的分析等老问题中并没有像我们这样下功夫,他们用全新的现代物理的观点研究物理学,其实这才是培养物理学家的道路。这个问题不在本文深入讨论。

2.对于应用性知识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两种教育观有不同的认识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这一点没有争议。拿我国90年代的课本和50年代的相比,可以看到联系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的例子大大增加了。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1992年颁布)规定的教学目的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物理知识本身是同等重要的。这些都是很大的进步。本文要谈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教育观的支配下,在课程、教材和教学中,对于物理课程中应用性知识的处理是不同的。

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中的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性实例有多种作用,第一,给学生指出,在实际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第二,这些实例是一些示范,让学生看到,怎样使理论中的公式、条文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互沟通;第三,向学生展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我们制定大纲、编写课本和进行教学的人,大多是物理专业出身,在工作中常常不自觉地要把学生复制成我们自己,因此,往往把应用实例处理成诠译理论的工具,好像在物理学中只有系统的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不能全面发挥教材中应用性实例的作用。这种认识和在它支配下的教育实践是和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

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把知识的应用规定为教学目的之一,为了贯彻这一规定,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中,编者尝试了从两个方向建立物理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过去的习惯是讲过一段理论之后讲一讲理论的应用,以说明理论的重要意义;现在在保留这种形式的同时,也从另一个方向上加强了理论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即抓住了一些场合,从实际问题出发,向学生介绍怎样在实际问题中找出科学道理,以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在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中较多地作了这种尝试。在这些尝试中,有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物理知识,如“生活用电”,有的要求讲清原理,如“热机原理”,有的要提及技术层次的某些考虑,如“能源和节能”。关于技术层次的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自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以来,编者力求改变长期以来流行的重科学、轻技术的倾向,在教材中努力体现这样一种思想,即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例如在讨论燃料的有效利用时,对比了煤块、煤粉和煤粒在锅炉中的燃烧效率;在讲到直流电动机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换向器的作用。这些问题不涉及新的物理原理,但正是当年的这些“技术决窍”,推动了科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实例作基础。和现行高中教材相比,在用于两省一市的高中试验教材中应用性实例大大增加,在前四册的16篇阅读材料中,9篇是有关实际应用的。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练习和习题介绍了物理知识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点和过去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希望老师们了解教材编者的初衷,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和题目,让它们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作用。

十分遗憾的是,在市面上众多的复习资料和习题集中,训练学生把物理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的题目几乎没有,它们很难在这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此外,目前的各种考试,命题时也不大考虑它们对素质教育会起到什么作用。在作者手头的7个省市近年的15份高中会考试卷中,没有一个实际应用的题目,这使得这些考试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方面难以进行正确的导向。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三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其命题一直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这个导向是正确的。

3.物理课程与其他科学课程的关系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综合的,人们为了教学的方便把它们分成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几门课程,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虑课程、教材和教学时,不能认为这种课程设置和内容划分以及课时分配比例是理所当然的和一成不变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几门基础学科中,它的研究对象最广泛,它研究的规律最基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无生命的,但是,生命活动却绝对不会违背物理规律。现在人们常说,21世纪是这门学科的世纪、那门学科的世纪,这是从某学科的发展前景来讲的。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出现了跃进式发展的学科,必然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学科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学科的重要性不能等同于学校中课程的重要性。这里要回到我们的出发点:中学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养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我们在谈到中学的三门科学课程时,总是按照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的顺序,而英美的教育工作者则相反,说起来总是生物、化学、物理。在问到为什么把生物课程放到这样重要的位置时,他们说,(按照西方人的观点)人最关心的是自已的生活,而人的身体医学,人的食物农业,都是和生物学密切相关的,所以社会舆论对于学校中的生物课程十分重视。他们的说法给我们一个启发:今天的中学生,包括能够考上理工科大学的那部分高中学生,他们之中将来从事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的人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于居民中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许多从业人员来说,到了下一个世纪哪门科学领先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懂得周围的科技环境,适应技术化社会的日常生活,能够应付本职工作中不断进步的技术要求,有能力对于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成为某学科专家的潜意识转变一下,更多地考虑未来的普通公民切身的实际需要,那么学科的重要性、课时分配等难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二、物理课程应该加宽知识面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深入到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物理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过窄的物理学知识面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也不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的其他教育功能。

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在中学物理课本中却难以找到,即使有,也往往作为选讲处理,多数老师不讲。相对湿度是一个常用的物理概念,夏天,人们对于温度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在技术上,许多仪器设备对相对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它在现行课本中只是一个选讲内容。现在,天气预报常讲降水概率,但是,作为应该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有几个高中毕业生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概率的含义呢?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看问题片面,以偏盖全,究其认识论上的原因,也和缺少概率与统计的观念有关。其实,作为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当然也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热学和原子物理学中,关于概率与统计的问题本应多作一些文章的。

其他一些物理知识,如角动量守恒、多普勒效应、绝热过程,以及流体动力学的初步知识等,较高素质的公民是应该有所了解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包括在《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中。

基于以上讨论,正在两省一市试用的新编高中物理课本(必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了一定的努力。在尽力限定那些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以不同形式增加或加强了例如多普勒效应、电话磁卡、电话IC卡、高空气温为什么低、怎样测定古物的年代等与生活常识关系密切的内容。

课本的编写必须遵照教学大纲。由于在降低“主干知识”的要求方面无法加大力度,所以增加的内容也十分有限。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物理课尤其被认为“深、难、重”,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一步扩大物理课程的知识面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在于能否在正确的物理教育观的指导下较大幅度地降低“重点知识”的要求,不再在这些知识点上“深挖洞”。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物理课程“深、难、重”的问题,也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物理课程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服务。

三、必须加强科学方法、科学觉悟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如上所述,公民的科学素质首先表现为具有较多的科学知识,此外,还表现为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觉悟和较强的科学精神。

1.科学方法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广义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至科学理论的建立,小至自行车、台灯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我国的物理课程一直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这次新编高中试验教材在坚持这个优良传统的同时又作了以下努力。

首先、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多次做了特别的说明。

第二、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的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样作是正确的,但有两点常被忽略。其一,单纯的演绎不能得到新的认识;其二,单纯的归纳得出的规律只适用于与原型相同的场合,不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两点都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需要猜想。在新编高中试用教材中,编者多次正面提到“猜一猜”、“可能”这样的词语,这在过去是十分忌讳的。

最后,在新编高中试用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多次应用并正面介绍了某些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新教材中还渗透了使用仪器设备时把它们视为“黑箱”的思想方法。在使用多用电表和使用示波器的教学中,教材有意识地把它们作为“黑箱”处理,即不引导学生考虑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只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两个界面与被测电路的界面和与使用者的界面。新设备、新电器层出不穷,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掌握它们的结构和原理,能够有意识地用“黑箱”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能力。

能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人的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近年来,方法教育已经得到很多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方法教育只能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不能把科学方法异化为新的知识点。这个问题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已经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试用教材以旁批的形式在适当时机指明某些常用的科学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一门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对于不以物理学为自己专业的学生,某些知识的细节可能以后再也不会用到,但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却可以迁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使人终生受益。因此,在物理课程中不断探索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科学觉悟

科学觉悟,在本文中指的是对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也指对于科技成果的亲近感。

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教材的编者作了一些努力来落实这方面的教育。过去的教材中关于科技成果的应用一般到技术层次为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和新的高中试验教材则在可能的场合把它延伸到科学和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包括资源和环境问题)。在高中试验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物理学史的内容,目的之一也是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两套教材都用了一定篇幅讨论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对于科技成果的亲近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质。这样的亲近感属于非智力心理素质,它并不要求人们对新科技成果有深刻的理解,但是从内心里愿意接近它、愿意了解它,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用它。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对于新出现的微波炉、IC卡电话,以及过去的压力锅、电子煤气点火器等事物非常关心,有条件时总想试一试,这种作法未必出于具体的功利目的,似乎只是好奇,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亲近感。相反,有的人,特别是那些本职工作与科学技术距离较远的人,常常对于新科技成果呈茫然、恐惧以至排斥的心态。

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少对于科学技术的亲近感,中学里的物理教育是有责任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学生学不会,二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自然会疏远物理学,进而疏远一般的科学技术。在课程、大纲、教材和课堂教学这几个环节上,不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律片面强调本学科的主干知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又有趣的内容,由于在物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枝节的位置而不能在中学教材中入选。一门课程如果以这样的面孔出现,怎么能够使人亲近呢?

3.科学精神

我们的国家曾是一个文明古国,但从几百年前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对于这个现象,可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从不同侧面寻找原因。从文化传统上看,儒家思想在我们国家统治了几千年,在很多场合道德思维代替了科学思维。在民族心理的深处,重人情、重道德,轻逻辑、轻规则。与西方文化相比,不能不说科学精神有些欠缺。

不唯上、不唯书,不受传统观念的左右,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真正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时候要经受痛苦的观念转变。供试验用的新高中教学大纲在建国以来第一次把量子论和相对论列入教学内容,目的之一也是进行这样的教育。

质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重要的科学精神。新编高中物理试验课本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都十分注意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展开课题。课本写得思路清晰、节奏轻快,本身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做不了,有的理论推导对中学生说来预备知识不够,或者有的推导或运算是留给学生自己完成的,那么这些地方都有明确的交代,不丢失任何一个思维环节,也就是说,绝对不给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人云亦云的坏习惯。

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是又一种科学精神。关于技术,除了一般理解的产业技术外,还有管理技术,包括使用符号的技术。在工业社会里,管理庞大的企业、管理复杂的社会,需要技术,它是产业技术的延伸。企业和社会的法制化管理,则是科学学科的公理化体系的延伸。科学教育不仅在传授科学知识,它还在塑造人,塑造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习惯。目前一些学校中,对于不准备升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物理课教学不认真,除了应试教育在作怪外,就是对于这门课程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觉悟和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四、物理课程和美育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结尾 艺术性

物理学是美的,物理教学更美。对物理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是一种美的享受。正如世界著名大教育家杨•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所说: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不仅要懂得物理学的科学美,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物理教学中不断地去探讨物理教学艺术,再现这种科学美,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志趣和不断求索的勇气。

在一节物理课中,既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又有高潮迭起的展开,再加上回味无穷的结尾,那么,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系统的物理知识,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享受。结尾”处理是否得当,不仅会影响教学结构的完整性,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艺术效果,在一般物理课的“结尾”段,常常是“归纳小结”、“练习讨论”、“阅读课本”、“简单测试”、“布置作业”等,有时也会出现诸如“虎头蛇尾”、“前松后紧”、“延时拖堂”等不良状态,这样不仅破坏了结尾的艺术性,而且影响了全课的完整性。如果花两三分钟时间把“结尾”处理好,使结尾有新意,有创造性,则既能充分显示一节课结构的完整性,更能凸显结尾的艺术性。

下面我就“结尾”的艺术性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首尾呼应”结尾

“首尾呼应”的结尾要处理得有艺术性,是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如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课时,老师可先将“噪声”的录音,放给学生听,作为课题的“引入”。学生都说:“太吵了!难受极了,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了!快把它关掉吧!”老师关掉后说:“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就是城市噪声。”而在课的结尾时说:“现在有人调查统计,发达国家城市青年的听力还不如非洲农村老年人的听力,这是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热烈,取得了“首尾呼应”的教学艺术效果。

二、“留有悬念”结尾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也可在课的“结尾”进行,使学生在下课时“留有悬念”,“欲罢不能”,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去操作、去练习、去阅读,取得教学时空延伸的效果。如讲“动量定理”这节课的结尾时,我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一根细线,悬挂着某重物(石头)(如下图所示)。然后问学生:“当我拉下面的线线时,是上面的线先断,还是下面的线先断?”有的说上面的线先断,有的说下面的线先断,有的说上面和下面的线同时断。我却说:“我完全可以控制,要上面的线先断也行,要下面的线先断也行。”并且当堂做了二次与预测结果相一致的演示。学生们兴趣大增。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我说:“为什么我能很好地控制哪根线先断,请同学们在课外自己动手去做一下,并结合今天上课的内容,相互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下节课再回答。”这节课的结尾“悬念迭起,丝丝入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延伸了物理教学的时空。

三、“举一反三”结尾

物理概念的应用拓展、举一反三,往往反映在物理练习中。在课的结尾时,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较高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思考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但这种题目既要有思考性,又不宜太复杂,因为结尾段的时间并不很长,最多也就两三分钟。这样的练习,对课堂教学主要内容,起着一个很好的拓展作用,对课后作业,也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和过渡作用。如讲“单摆”时,在结尾段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如图所示,应用今天上课所学知识,把下列三个摆的周期写出来。多数学生能很快把第一、第二个摆的周期公式写出来,但在写第三个摆的周期公式时却遇到了困难。到下课时,已有少数学生写出。我就把这个题目留作学生课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厚,而且课后作业的正确率很高。

四、“画龙点睛”结尾

结尾的几句话或一个小实验,如果设计得好,的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教师把这节课的核心内容,编成几句顺口溜,既朗朗上口,又能加强记忆,引起学生很大兴趣。有的老师设计一个小实验,暗藏玄机,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道破真相,学生们才恍然大悟,更深一层理解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讲“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放在结尾时演示。把一个很普通的牙膏盒,故意打开其一端,竖直抖动敲打一下,说明其中是空的。然后我把它放在桌面上。慢慢地用手把它推向桌边。当牙膏盒有一半伸出桌外,同学们都估计牙膏盒将要掉下,如图所示。当牙膏盒的将近三分之二已露出桌,而仍然没掉下时,学生们惊讶不已。当牙膏盒有五分之四伸出桌外,仍然没掉下时,学生们都惊叹了。有的学生开始猜想盒内是否有什么“机关”?停留一会儿,让学生观察、感受、讨论,然而仍百思不得其解。当下课铃声响起,我再稍稍一推,牙膏盒落下,小铁块也从盒里掉下。学生们都恍然大悟,拍手叫好。我说:“这其中的物理原理,就是今天上课所讲的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课后,确实有不少学生重复了这个小实验,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结尾精彩,会收到让学生“意犹未尽”、“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物理教学艺术要求教师不仅在教法上,而且在学法指导上要善于求异、求新、求变、求巧。在实践中多积累、多讨论、多研究,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升到教学艺术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归纳,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物理教学艺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

[2]阎金铎.物理教学论.

[3]李远蓉,朱霞,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4]张民生主编.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胡炳元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8

《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选入课本的是这一回中一个比较独立的片断。当时,曹操位居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刘备为豫州牧,却有名无实,被曹操安置在相府左近宅院暂住,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每日假借在后园种菜作为韬晦之计。不过曹操心有疑虑,当然不会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因此青梅煮酒,请客至小亭畅谈。

研读课文时,我觉得题目就涵盖了教学重点和课文的独特之处。“煮酒论英雄”中,“煮酒”是请客,“论英雄”是事件,既是“论”,人物刻画必然主要依仗对话描写。从内容看,文中的请客与一般的请客又很不一样,充滞着疑心与试探。曹操派十几个手执兵刃的将领到菜园去“请”刘备,那是对刘备的第一吓;见面后曹操的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那是第二吓,吓中当然有察颜观色。所论的话题,无不是对刘备韬略深浅的试探。刘备的回答,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回答时必然谨慎小心,尽力掩饰自己的才气。因此,作品中的对话充分表现了曹操傲视群雄的霸气和刘备落难英雄的内敛。这样,“通过人物对话的品析理解人物不同的性格”自然成为这篇课文主要的学习内容。笔者围绕这个内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即:概括故事、圈画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一、教学内容预设

小说阅读,初三学生并不陌生。但同样是小说,本课不像《故乡》《孔乙己》等从多方面展开人物描写,而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那么,曹刘二人“论英雄”的对话,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反映了怎样不同的性格等问题,学生能读懂多少呢?预设的教学环节和方法适合学生吗?为此,课前布置学生做了一下预习。

(一)预习内容

1.网上阅读与本文有关的前后故事,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解释词语“韬光养晦”,初步理解刘备的危险处境和他说话的内容与技巧。

3.概括文中的几个片断故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重点阅读曹刘对话部分,把对话按内容分出层次,圈画对话关键词,填写下表:

从预习单发现,多数同学自觉阅读了本回前后的故事,知道了曹操、刘备此时不同的地位和身份。都查了词典,知道了“韬光养晦”的词义,并能抓住人和事的要素概括几个片断故事。但以上所给的表格,竟然有近一半的学生空着没有做,即使已经勉强填了表格的,呈现出的内容也显得比较混乱,表现在分不清对话的层次、抓不住对话的关键词、分辩不出人物对话的语气等。

(二)反思原因

怎么会这样呢?再细读这段对话才发现,这段对话中其实隐藏着好几个难题:

1.对话有层次。曹操论英雄如果直入本题,那他就不是曹操了,他的迂回战术很巧妙。从天气变化开始说起,说到龙的变化,再拿龙来比喻当世的英雄,自然而然过渡到论英雄的话题,以表明自己是喝酒叙旧而不是有意试探。刘备呢,既然寄人篱下,随时有性命之忧,自然韬光养晦,一再推托不知,在曹操的步步紧逼下,刘备从推托不说,到乱点英雄谱,在曹操一语道破之时,借一声惊雷来巧做掩饰。这样一段内涵丰富的对话,预习时,让学生又分层,又抓关键词,又看句式和语气,一大团乱麻似的问题纠结在一起,学生自然难以招架。

2.对话中的关键词不好圈。在学习《孔乙己》《故乡》等小说时,同样让学生填类似的表格,多数学生能够依次填出反映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关键词,并从品析关键词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但是语言交锋中的关键词怎么圈?而且,作为三国中的风云人物曹操、刘备,他们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非一般人可比,在特定的背景下,他们的语言更是微妙至极,内涵深刻,再加文本浓厚的文言色彩,学生读起来的确困难重重。

3.对话中涉及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四种句式知识。曹操说的话多是肯定句、感叹号,表现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气。刘备的话多是不能肯定的疑问句,以征询的语气向曹操请教,以表现自己胸无谋略的平庸之气。这种细微之处的差异,学生初读时一般不容易关注到。

另外,即使没有以上几个难点,由于学生的阅读积累、自学态度等差异,学前自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二、对教学内容第一次修正

反思给学生设计的学习支架,内容太大,笼而统之,很多点纠结到一起,对学生的自学没有起到引发的作用。那么,怎么来攻破这段对话的难点呢?

(一)提示对话的层次

设计这个表格的用意,就是想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关注人物对话,初步读出自己的理解,为课堂在这个内容上展开讨论做好铺垫。为了化难为易,修改时在表格中添加了对话的层次提示。见下表:

教师主观以为,这样就能化解对话的难点了:完成人物对话的分析有了具体的抓手,理解人物性格应该是不成问题了。但是,当课堂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把改后的表格用PPT投射到电子白板上,要求学生回答人物对话中的四字词语。没想到这一教学环节推进相当艰难,学生反应比较迟钝,课堂时间也显得十分窘迫和紧张,以至于对“论英雄”的核心对话内容,没能展开细致的品析,学生当然也就没能品出曹刘二人对话的高妙之处。

课堂的失败令人沮丧! 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反思原因

1.没有聚焦到核心的对话内容。教师对人物对话的重点没有把握准确,面面俱到。课文通过对话刻画人物,但并非所有对话全是重点,因此,没有必要关注人物所有对话内容,而应该进一步聚焦到对话中的“论英雄”部分,学生读不懂的正是这一段对话。曹刘二人评论三国英雄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各用的是什么句式,这些读不懂,曹操傲视群雄的霸气,刘备韬光养晦的谦恭,学生就读不出来。

2.本文文言色彩浓厚。作为浅显的古代白话文,较之今天的语言有明显的差异,没有读过名著的学生,缺少相应的阅读积累,读起来感到困难。而且人物语言四字句居多,含义丰富,学生理解来得也慢,教师要给学生咀嚼字词的时间。如曹操评袁绍“色厉胆薄”,有些学生就理解成“好色胆小”。对这些关键词语理解失误,又怎么能读出人物的话中话呢!

三、对教学内容第二次修正

这次的课堂实践,对于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是什么,这个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怎么把握的问题,笔者有了深刻的体悟。那就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支架的设计,要时刻关注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突出重点;学生能够读懂的,要舍得放弃或简略处理。

(一)聚焦核心的对话内容

再修改表格,只保留了“论英雄”的内容,并把所论的英雄名称列入表格,删去了“论”的其它内容,表格改得简洁而集中了。下表是学生课堂填写完成的表格,反映出学生对关键词的准确把握,对人物语言形式有了充分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在另一个班再上这一课。因为表格设计重点突出,师生集中讨论了“论英雄”的片断内容;所以,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断:

……

师:(出示表格)对这些三国英雄,曹操是怎么论的,刘备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在自学导学单上填一填。

生:(填写表格,一位同学上黑板填写电子白板。)

师:写好的同学交流一下好不好?

生:曹操说袁术是“冢中枯骨”。

师:刘备怎么说?

生:刘备说袁术“兵粮足备”。

师:刘备是在说袁术这个人吗?

生:不是,曹操说袁绍外表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很胆小,“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师:刘备怎么说袁绍?

生:四代出了三个公卿,门下能干的人很多。

师:这是在说袁绍本人吗?

生:不是。

……

师:曹操是在论英雄吗?

生:(点头)是的。

师:曹操为什么敢直言不讳呢?

生:他是汉相。

师:刘备的回答,答到点子上了没有?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他要给曹操一个错觉,觉得他只会通过外表评价一个人,说明刘备胸无大志,没有才能。

师:大家想想本课写刘备最重要的一个词汇是什么?

生:韬光养晦。

师:因为韬光养晦,他说袁术兵粮足备,说袁绍的家世和部下,说刘表的虚名,说孙策的年轻,这些都说明刘备在……

生:在顾左右而言他。

师:刘备说话时为什么不用肯定句呢?

生:要让曹操觉得他没有主见。

师: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么想怎么看刘备呢?

生:他很平庸,而且打雷时也怕。

师:大家对照表格来概括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

……

课堂上学生很快把曹刘论英雄的不同词语填进了表格里,在鲜明的人物语言对比中,学生们发现:身为汉相的曹操语言一针见血,直截了当,毫无顾忌,显示了骄傲自负的个性特点;而寄人篱下的刘备顾左右而言他,以文不对题的回答和征询的不肯定的语气来韬光养晦,达到使曹操不疑自己的目的。学生从曹刘说话的内容和语气的比较中,充分领会了曹操的老谋深算、自命不凡,刘备的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性格。这为学生进一步以80字小短文的形式概括人物形象做好了铺垫。课堂效果显示,这个表格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支架作用。

《煮酒论英雄》一课教学内容,经历了二次修正。第一次修正时添加了层次提示,化解了学习难点,但由于面面俱到,需平均使用教学时间,使课堂时间不足,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第二次修正,进一步对人物对话进行聚焦,在表格中添加了曹刘二人所论英雄的名字,学习指向非常明确,突出了重点难点,因而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课后检测时让学生对曹刘二人的形象用80字左右的小短文进行提炼概括,很多同学做得相当出色。试举几例:

例一:曹操是一个骄纵多疑,老谋深算,咄咄逼人的汉相,当刘备推托不知谁为英雄时,曹操是步步紧逼,从天气到论龙,多方面来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和才能,而且当时三国时代众多的英雄都不在他的话下。

例二:刘备是一个深藏不露,谨慎沉着,大智若愚的豫州牧,在咄咄逼人的曹操的试探下,刘备乱论英雄,顾左右而言他,还以迅雷来掩饰自己的惊惶,从而在曹操面前显示自己的平庸,达到了韬光养晦的目的。

例三:曹操是一个锋芒毕露,霸气十足,说话一针见血的“飞龙”形象。他充满自信,对兵粮足备的袁术不屑一顾,对能事者极多的袁绍毫不放在眼里,认为其他人更不足挂齿。在刘备装傻充楞时,曹操却是眼光独到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真不愧一代袅雄!

例四:刘备是一个韬光养晦、腹有良谋、沉着稳重的英雄。他屈居丞相府种菜,明知真正的英雄是谁却故意避开,装作不知,他受惊失箸后并没有张惶,却巧借惊雷掩饰,从而消除了曹操对自己的疑心。

……

综上所述,所谓学习起点的评估,就是教师要善于聚焦学习内容,善于分辨出哪些属性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关键属性。以此为基础,来考虑如何进行情境创设、示例或教学环节设计等等。

————————

注释:

①本专题为上海市市级课题“教学设计起点评估的行动研究——基于变易学习理论视角”(B1130)的阶段性成果。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9

一.确立专题。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阅读文学作品论人论事人云亦云、偏面单一,描写人物不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刻画,多是平面的,没有鲜明的个性),确立以下专题:“如何准确、全面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确立此专题的目的是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反、全面把握人性的能力,明白人生活在特定环境下人性是复杂的道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让学生更能理解人和关心人。

二.实施过程:

1.提出专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第五册的小说单元汇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专题化单元。提出若干个重点专题,如“如何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小说的人物性格?”等等。本节课,确立了“如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这一专题。为了便于学生具体讨论分析,我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将专题细化:①孔乙己是否值得同情?②从范进是否该打,是否该骂看胡屠户的性格。

2.揭示基本理论。教师简单揭示(导)分析人物性格可从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神态、环境描写等方面入手,老师可帮助学生简单回顾所学的课文。

3.分配任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专题,全面深入细致阅读《孔乙己》《范进中举》解决专题中的一个具体细小的问题:如分为“同情派”“非同情派”“肯定或否定胡屠户”分别为自己的观点去寻找论据(材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深入研讨。通过具体的方式(如学生自学、小组内讨论、师生商讨,小组音辩论)对专题进行具体的研讨。期间,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认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形成共识,整理成文,为辩论做准备,其中,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同见解,师生讨论。

5.简要归纳。在学生讨论、辩论之后,教师做出简明的归纳:“分析人物形象不能‘瞎子摸象’‘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全面、准确、客观的道理。”突出重点,强调读写结合、将此认识贯穿于写作训练中。

6.科学训练。①布置学生将课堂上的辩论整理成小论文。②布置作文《我的老师不是有分》要求写出老师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的性格。③展览小论文、作文,谈天说地得失。

三.几点思考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堂应用专题研讨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提出问后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研究、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明辨是非、议论得失,追本索源,以求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一改以行为表现被动地听,被动接受教师塞给自己的知识的被动局面。学生在读、谇、说、听、写中全面释放自己。学生在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质疑、求证、辩论,力争有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有学生在《解读胡屠户》一文中大量列举文中有关胡屠户的所作所为,来证明自己的对胡屠户的评价并提出质疑,颇有“探讨”的特点。显然,通过研讨,学生初步掌握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研讨课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广泛搜集材料,积极参与讨论,由专人执笔整理发言提纲。组与组之间开展激烈的辩论。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辩论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 课程改革 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X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58-01

《环境生物学》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为《水质工程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生物技术的有效途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1]。为了提高环境生物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借鉴了其他院校的教改经验,调整了现有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并增设一周的《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在该校环境工程专业部分学生和环境科学专业中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实践探索。

1 《环境生物学》课程现状分析

(1)课程现状:我校《环境生物学》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由于课时限制,理论教学内容集中在微生物结构、营养、代谢等基础内容,而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微生物的作用等内容不能详细讲授,因此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课程并熟练地用于实践,难度较大。

2 教改思路与目标

针对我校《环境生物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理论和实验教学基础上,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在理论和实验教学环节结束后增设一周的实验设计环节,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创新精神及能力。

3 调整教学内容

在理论教学内容上,针对我校工科背景的特点,改变了以往的一本教材为主的固定教学内容,选取面向21世纪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为主讲教材,补充了水处理生物学[3]、环境生物学[4]等相关微生物学知识。限于学时限制,在讲授内容的组织上,既考虑到教学大纲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讲授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知识,还深入讲解较有深度的内容,以满足报考研究生同学的求知欲。以此为契机,购买了一批如《微生物学》(第5版中文版,普雷斯科特著,沈萍等译)等一大批优秀的微生物学图书及电子资料,为拓宽同学们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环境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也做了相应调整使其内容更贴合我校同学的工科背景。实验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与理论课程同步完成,在完成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后,提供足够的学时让学生们自行思考,完成一次综合性实验,加深对理论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 增设《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可架设起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更系统、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为此,理论和实验课程都完成以后,我们又专门抽出一周时间,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动手完成一个设计性实验,并撰写提交实验设计说明书。学生们通过亲历实验,调动了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在撰写实验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规范使用专业术语,为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4.1 实验设计及预答辩

为了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上理论课的后期,即给学生发放《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指导书》,并提前分组,每组3~4人,遵照各组的兴趣,每组查阅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题目,并围绕自己的实验设计题目,独立动手完成预答辩课件。实验设计周的第一天为预答辩时间,每组围绕自己的实验设计题目讲述5~10 min,主要内容为实验设计的原理、内容、步骤及实验进行的可行性等,指导教师和学生同为评委,指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为讲座同学打分,最后指导教师再总结。灵活的讲授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5]。

4.2 实验实施

实验实施过程中,打破以往实验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实验用品的格局。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内容需要,领取药品,仪器设备,并独立完成标准液配置,玻璃器皿清洗、灭菌、无菌操作、计数、结果记录等一系列实验过程。指导教师在此期间只是指正学生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不参与任何实验准备及操作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进行实验设计的答辩,针对实验设计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提高。

4.3 实验设计总结

实验设计结束时,每组提交实验设计说明书一份,实验设计说明书封面及格式由指导老师统一指定,并要求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

4.4 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环境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分别独立进行考核。环境生物学总成绩为100分,考试成绩包括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80%),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10%)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环境生物学实验设计》成绩评定一般按五级分制评定。总成绩分三部分,设计成果占60%,实验动手操作占20%,平时检查及答辩占20%。

5 课程改革效果

本次实验设计在我校2009级环境工程专业,2010级、2011级环境科学专业连续实施了三年,经过上述实验教改措施的实施,有了显著成效。主要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学生们普遍反映,实验设计环节的设立,使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平时没有注意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资料,自己答辩,倾听其他组的答辩以及独立的实验过程,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2)实验动手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们在做相关的毕业论文时,能够思路清晰地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质量,写作水平及答辩质量比以前有了明显地提高。相关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也反映,这几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起来省力了。

(3)实验教学的改革,也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参与学生科研,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多。有的学生反馈说:实验设计环节的设立,使我们能够参与到实验的整个过程,所以我们在研究生入学面试的时候不至于太慌乱。

参考文献

[1] 张长平,刘晓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09(1):87.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课外活动;活动体会;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93-01

我组织学生开展过以下物理课外活动:

1、组织阅读物理课外书籍和杂志。

2、观察分析与物理有关自然现象,工程设施或生活现象。

3、看物理科技电影和电视。

4、搞“小制作”。

5、写小论文。

6、组织和指导少数学生做好参加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准备。

通过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收获:

一、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当我开始教这两个班时,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兴趣极低。据了解,其原因是这些同学多数来自农村初中,他们因为在初中时物理没有学好,又听说高中物理难学,所以对物理课丧失了学好的信心。我除了在课堂上适当放慢进度,适当降低要求,使同学们能感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之外,狠抓了物理课外活动。不久以后,他们就对物理逐渐发生了兴趣,逐渐有了学好的信心。例如,有同学在学了《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途径》一书之后,写了收获和体会,而且在以后物理的学习中硬是照着去做,结果他在学习上进步很大,随之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提高,学好物理的信心也就有了。

又如,有同学看见一些人在购买热水瓶时,将瓶口靠近耳朵听,来鉴别瓶胆的质量,他不能理解,在小组里提出讨论。于是大家进行了实验和研究。大家用了几个好的和坏的瓶胆,一个个听试比较,他们察觉,无论瓶胆的好坏都能听到嗡嗡响声,只是好瓶胆响声大,坏瓶胆响声小。“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呢?”他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根据初中学过的保温瓶原理和声学的初步知识,认识到:瓶胆内的响声是外界声波f进入瓶胆后多次反射形成的交混回响,好瓶胆因为光洁度高,反射声波的作用较强,而且夹层间真空度高,声波不易传走(因声波不能通过真空),所以它的回响就大。这样,他们就弄懂了根据声响的大小致判别瓶胆质量的道理。他们十分高兴,深深地感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有用,从而增进了自觉学好物理的决心和信心。

二、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及科学家的传略等等,还要他们写出收获体会,并相互交流。这样,就使学生们改变了原来没有读书习惯和不会读书的状况,他们逐渐地就能对物理课本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逐步具备通过自学型懂一般教材的能力。到总复习时,基本上全部内容都能由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和书面指导进行复习,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复习课当新课上的状况。

三、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在课外活动逐步开展中,学生们逐渐有了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能力,并且会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揭露现象的本质,认识新的事物。例如,有同学看到雨天汽车跑过的路上由于汽车漏油而出现一些彩色斑纹,就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小组的同学们,找了几种汽油,柴油和煤油,仔细观察,它们都没有彩色,然后将少许的油滴在用水浸湿的玻璃板上,就看到了象路上那样的彩色斑纹,再通过大家讨论,就领悟了这不过是楔形油膜使色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又如,有同学对元珠笔有时“写”不出油产生了问题,就进行观察和实验。光得出了由于笔芯尾部被密封,笔芯经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压力减小,以致油流不出来的猜想,然而,他在笔芯侧壁钻一小孔,让由部与大气相通,果然油就能流畅地“写”出来了,证明确是那样一个道理。后来他还据此写成了小论文《物理知识在元珠笔中的妙用》。此外,还有其他同学类似地通过观察和实验写出了小论文《飞车走壁之迷》,《在转弯处为什么容易翻车》,《体育课里有力学》,《舵的原理》,《拨河三绝》等,这些小论文都得到了省力学学会的奖励。

四、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

我们的课外活动,起到了为学好物理课作准备和促进对所学物理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的作用。多数同学所写的小论文都是围绕着课本上某一部分内容进行的,例如《利用向心力的几个实例》,《地球内部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对导线和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研究》等。有同学在写了《掷铅球的奥秘》小论文后说:写小论文使我勤于动脑,带着疑问读书,深入领会一个定理和规律并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再不为记不着公式发愁了。有了课外活动,课堂上变得十分活跃,纪律也变好了,特别是实验课,彻底改变了乱哄哄的状况,操作既快又准确。比较多的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普遍都提高了。

五、培养了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很多学生都有了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课本上有一道求阿特武德机上绳子张力的计算题,原只要求算出答案就行了,但却有同学并不就此止步,他看到算得的张力大小是介于两边物体重量之间,便给自己提出了“这是不是必然规律”的问题,随即假设了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说明了张力大小都在两边物体重量之间,是他觉得证明还不充分,于是又进行理论推证,得出了同样结论了,这样才放心。接着,他又把张力与两边物重的算术平均值进行比较,假设了大量数据一一计算,结果有的张力等于两边物重的算术平均值,有的则不相等,后来他提高计算精度(即取几位有效数字),便得出了张力都小于两边物重算术平均值的结论,最后又从理论上作了证明。(他总结以上研究,写出了小论文《阿特武德机绳子张力的讨论》,得到了省力学会的奖励)。

物理说课论文范文12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游记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要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时,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

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交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了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自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