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时间:2023-05-29 17:39:06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范文1

从前,我一直在想∶当物理遇上化学,或是化学遇上物理,会产生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

“请各位乘客注意,门即将关上,请……”又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我迷迷糊糊地搭上了大公交车,就和平时一样。“怎么还是那个广播员?声音难听死了!”我因为刚被妈妈从美梦中吵醒,心情就像穿着新鞋子踩着了污泥一样。

“请各位乘客注意,下站到了马九站……”广播员又用那难听的声音报告了,真是扰人清梦。

“啊!”突然一股力作用在我那捧着物理课本的左手上。我的课本就像一个自由落体,从我的手上往地心引力的方向落下。“真对不起!你没事吧!”正当我要转向左边,三字经就要脱口而出时,一个大约比我高10公分的男生弯下身子帮我把书拾起来,并紧张兮兮地道歉。我瞪了他一眼就走了。他那不算高的鼻子上架着一副老土的眼镜,眼睛也许是经过镜片折射的缘故,看起来不大。他剪了个平头,样子有点呆。他在弯腰帮我拾物理课本时,隐约看见他的右手上拿着一本厚厚的化学课本。看来,他应该是个念化学系的学生吧!因为听学姐说,念化学系的男生一定不是帅哥。想到他那紧张兮兮的样子,实在有点儿好笑。

上了一整天课,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还是要搭大公交车回家,唉!“如果可以坐飞机回家多好!不用挤大公交车啦!”我又在胡思乱想了。

好不容易才挤上了大公交车,我找了车内唯一残存的空位坐下。“呵!好险!差点儿就没位子坐了!”我想。广播员那烦人的声音又响起了,大公交车开动了。“今天早上真抱歉,没撞伤你吧?”咦?好熟悉的声音,好像从左边传出来的。我转向左边。嘻!竟然是今天早上撞掉我书的平头男生。“你说呢?”我眼睛看着物理课本,冷冷地说。被我泼了一头冷水的他不敢出声了。不过,我感觉到时不时都有一双眼睛望着我,真不自在。

“下站到了……”广播员又在报告了,真令人讨厌。“再见。”坐在我左手边的他说了这两个字就下车了。“好奇怪的男生!不过,倒很好玩!”看着他下车的背影,我这么想。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没课上的星期日之外,我几乎每天都看到他,而他也几乎每天都看着我。有时我好玩,就会瞪一瞪他,吓一吓他。他被吓的样子真好笑。但我几乎没有让他有看到我笑的机会。在他面前,我只会摆出冷酷女郎的样子。

我似乎习惯了在公交车上假装望着物理课本,而他则在一旁呆头呆脑地看着我。但他还可以看我多久呢?换句话说,我还可以享受他望着我的表情多久呢?我想,顶多20天吧!因为20天后,我不会再带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情搭上这部有他、有我、有许许多多杂人的大公交车了。因为,我即将高中毕业,我会到其他学校继续读书。因此,我必须好好珍惜这20天。不过,说也奇怪,他是一个大学生,听说大学生是不用天天到学校的,可是他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大公交车内,手中还捧着化学课本!他果然是个奇怪的男生。

以前,我从不相信人家说的什么光阴飞逝,因为我总觉得我的中学生涯就像开车从南极到北极一样,永远都走不完。但现在我还是相信那句话了,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明天开始,我就不会再跟别人争大公交车上的位子了,也不能再享受他那静静凝视着我的感觉了。在我踏上大公交车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犹豫着要不要上前跟他说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下站到了……”正当我打算过去时,他到站了。我惊慌地看着他,他微笑着对我挥挥手。他的笑容很像午后的阳光,但和他那张呆呆的脸很不相称。我只好也挥挥手,送给他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笑容。

(二)

“请各位乘客注意,下站到了……”又是同一种声音。我和往常一样,走着和往常同样的路,过着同样的生活。我是一个大一的化学系学生,因此手上常捧着一本英文版本的化学课本,装作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其实不用装,我的样子本来就很有学问,我想这是我一直找不到女友的原因吧!

突然我的右手边传出了“啊”的一声,声音不太响亮,但足以让我清楚地听见。我转向右边。哦!原来我在做白日梦的当儿不小心撞跌了一个女孩的书。我连忙道歉∶“对不起!你没事吧?”再弯下腰把书本捡起来,那是一本高中的物理课本。这时,我才看清楚她的样子。她瞪了我一眼就走了。她穿着中学制服,白白的脸上架着一副塑胶黑框眼镜,鼻子高高小小的,似乎没像我那样,被眼镜压扁了鼻子。真是个蛮可爱、清纯的女孩,应该是个高中生吧!

和周公在课堂上奋战了一番后,终于放学了。我拿起了那本一直没打开过的化学课本,望公交站走去。由于今天下课早,公交站的人不多。大公交车来了后,我从容地走上车,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我坐下不久后,大公交车就越来越多人了,也许是附近那所中学放学了吧!

也许是我样子的问题吧,我身边的位子一直空着。突然,一个穿着中学制服的女孩坐了下来。没错!就是今早撞到的那个物理女孩。好不容易,我鼓起了勇气说∶“今早真抱歉!没撞伤你吧?”她好像吓了一跳,再慢慢地转过头来。她瞪了我一眼,视线慢慢地转向她的物理课本,再很酷地说∶“你说呢?”她瞪我的眼神,和今早的一样。真是一个特别的女孩!我心想。其实她也不怎么特别。因为大部分女孩对我这种样貌的男生态度都是这样。她不特别中的特别就是,她的瞪和别人的瞪不一样。她的瞪,带点温柔。

过了一会儿,大公交车到了站。我也是时候下车了,下车之前,我向她说了一声再见,她没理睬。但在我下车时,我似乎感到她在望着我的背影。别人常说∶女人的直觉是最准的。虽然我是男人,但我的直觉也不差。

说真的,她除了那几分可爱之外,对我来说,她还有几分亲切感。那种感觉,就像似曾相识那样。至于在哪里见过面,我就不太记得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每天都搭大公交车上学。不管当天有没有课,我都会去学校。泡在图书馆也好,食堂也好。连学长都觉得我变了。因为之前的我,是偶尔会赖床迟到,偶尔会逃学去逛街的人。其实,主要促成我努力上学的是她。我希望天天在大公交车上看到她。她总爱看着手上的物理课本,而我总爱看着她。她是个奇怪的女孩,偶尔会瞪你一眼,偶尔还会脸红红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不曾见过她笑。

那天,她变得好奇怪。她不再望着物理课本,而是望着窗外那有点儿乌云的天。偶尔,她往我这儿看一眼,然后再迅速地把视线转向窗外。直到我要下车时,她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我向她挥手微笑,她也向我挥手,再笑了一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笑。她的笑,很像今天的天空,有几片乌云,和她的脸蛋不太相称。过了那天,我再也没见到她了。大公交车厢里显然静且宽松多了,原来中学已开始放长假了。

从那天开始,我又变成以前那个不爱上课的人了。我一直期待的,是下一学年中学生开学的那一天。

物理化学范文2

物理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之一,又被称为理论化学,誉为化学中的“哲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它涉及的公式多,以工科教材为例,我们使用的是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不完全统计,涉及的公式大概有150个左右,学生死记硬背比较容易忘记,提倡理解记忆,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能用基本公式去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从而起到提高物化思维方式的能力。许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认为比较难,一届学生传一届,从思想就认为物理化学比较难学,从内心深处是比较排斥的。基于此,我们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物理化学的学习,再难学,只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习物化也是很轻松。首先,提高物理化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物理化学比较难学,在思想上就要认真对待,不惧怕,并付出实际行动。其次,提倡学生平时课前多预习,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讲,目的性更强,通过此举,既能提高自学能力,又能掌握一部分知识的难点。记忆公式印象更深刻,要强调的一点是,物化中的每一个公式都有其应用条件,使用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最后,课后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适当的做一些习题,巩固学过的知识要点和公式运用的条件,培养物理化学思维方式。

2教学上要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缺一不可[2]。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现行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方法相比,前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课的色彩更加丰富,形象逼真,信息量大,生动直观,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作用明显。我们在教学中将讲课PPT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课件中穿插动画,Flash和声音,做到知识点和欣赏性兼顾的原则,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比如表面张力的概念,我们引入了动画,很直观的将液体表面张力的形成予以展示。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努力将物理化学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发生火灾时,逃生用的防毒面具里面含有的活性炭,它可以吸附有害气体,从而引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概念问题。还有生活中,荷叶上的小水滴为什么是圆球状的?洗衣服时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洗衣粉,为什么能把衣服上的污物洗掉等问题,都与我们的物理化学知识相关联。其次,教学内容与我们教师的科研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科研训练实际相结合,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最后,也要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我们的学生都有实习的阶段,教学过程中,有些章节结合生产实际讲解,学生更能领会。如相图这部分,精馏的过程,在化工企业生产上经常用到,由双液相液气平衡理论可知,液体经过不断地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液相中的组成就无限接近于难挥发的物质,而蒸汽中的组成无限接近于易挥发的物质,从而使二组分得到较好地分离[3]。由于与生产实际结合,学生听课认真,学得有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物理化学科学家故事阐述人生哲理

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著名的物理化学科学家。上课讲到相关内容时,涉及到一些科学家,我们会讲解他们的个人简历和趣闻逸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讲解科学家的一些故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缓解一下课堂的学习气氛,也给物理化学的学习增加一点调味剂;另一方面,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其自身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通过了解他们的经历,不仅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而且学生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家也产生了崇拜。鼓励学生以这些科学家作为学习的榜样,比如追溯物理化学这个学科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物理化学“三剑客”[4],他们为开创物理化学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1901年、1903年和1909年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不同国籍的化学家:荷兰的范特霍夫、瑞典的阿累尼乌斯和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他们在“科学无国界”旗帜下,在以捍卫电离学说为中心的共同战斗中,结成了化学史上一个新型的科学联盟,正是他们的团结协作促成了一门崭新的化学分支学科物理化学的诞生。其中范特霍夫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奖,他50多岁时,还经营着一家乡村牧场,每天清晨亲自送牛奶,被誉为“牧场化学家”。阿累尼乌斯于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他是电离理论的创立者,成功解释了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累尼乌斯公式。此外,他还提出了等氢离子现象理论、分子活化理论和盐的水解理论。对宇宙化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也有研究。在讲到稀释定律时,介绍了奥斯特瓦尔德的生平事迹,他出身普通家庭,求学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884年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电离假设,1888年提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1909年因在催化作用,化学平衡,氨制硝酸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科学家的共同点就是求学的道路上经历坎坷,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历了不同的几所大学,终身学习,从而使他们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4实验教学环节,理论结合实践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抽象、推理复杂和计算繁琐的特点,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理论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简单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知识,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按实验教科书先把实验所涉及的原理、仪器和具体实验过程进行详尽的讲解,然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去重现实验内容[5]。实践证明在这种以老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上和独立思考上都收获不大。基于此,我们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尝试。把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大部分。在基础验证性实验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熟悉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用途、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在综合性实验部分,指定几个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相关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再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辅导。实验结束后,老师结合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等综合给出评分。综合性实验具有鲜明的研究型特点,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科研思考能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5建立课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物理化学课程考核办法一般是由平时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80%)两部分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偏重。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期末考试前一周搞突击,起不到督促学生平时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重新建立了课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的是平时成绩占10%,主要评分标准是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出勤率成绩占10%,督促学生平时认真上课;增加一次阶段考试或者考核占30%,可以采取卷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随堂考试或者课程论文的方式;期末考试比例下降,只占50%,期末考试全学期所学的内容都在考核范围内。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期末考试的比重,不同学时的课程中间加上阶段性考试或考核的次数也不同,规定小于等于48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一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大于48学时小于等于64学时的课程,期间加两次阶段性考试或考核[6]。虽然教师的工作量比改革前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或考核次数也增加了,但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阶段性成绩也不能马虎。目前我们建立的这套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其实质就是将考核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要适应这种体系,就要不断的学习。

6结束语

物理化学范文3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的趣味性是主动学习的推动力。物理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性强、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是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的,从而调动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3]。例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时举例制冷机,从而说明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不留下任何变化;在讲化学热力学时,可以解释人穿冰刀滑冰非常顺畅的原因;讲不挥发性溶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时,结合三鹿婴幼儿奶粉添加的三聚氰胺事件;在讲渗透压时可以解释口渴时为什么不能喝海水?另外夏天食物容易变质、玻璃管中水呈凹面、小液滴呈球形、人工降雨、农民锄地既能锄草又能防止水分蒸发、冬天在路面上撒盐可以防冻、做炖菜时加盐可以快熟、城市晚上美丽的霓虹灯等现象都可以从物理化学原理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讲解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觉得物理化学的原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非遥不可及,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产生共鸣。

    2.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学习方法

    物理化学概念抽象,知识点多,看似凌乱,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学生作为初学者,暂且还不能够掌握这个教材的全局,还不能理清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方法。(1)正确对待数学推导。由于物理化学概念抽象,公式繁多,使用条件苛刻,因而在学习中应当让学生一定要深入了解公式、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会自己推导公式,掌握其来龙去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同时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明白,数学推导在这里仅仅是一种工具,不是目的,最终所得公式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才是最重要的。(2)认真进行习题演算。对于习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同时注意总结方法,寻找规律,不要单纯地为做习题而做习题。对于比较灵活的习题,要求尝试一题多解,不仅要分析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还要比较各种解法的利弊。(3)类比方法的应用: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推理方法[4]。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诸如数学表达式、物理模型和处理问题方法等方面的相似性。再如,理想气体和理想液态混合物都是理想模型的表现形式,这两个模型的特征及化学势类似,性质相同。在课堂讲授中,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前后贯通,类比记忆,指出它们的相似性、区分物理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别,找出规律,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3.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方式改革中的热点。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制作,课件通过文字、图表、动画及音视频技术等手段以直观形象的文字和图表表示,将物理化学中抽象空洞的理论形象化,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5]。例如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卡诺循环等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板书和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如能应用专用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其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很直观地掌握这一抽象概念。另外,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量大,解决了课时少、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但是对于多媒体教学,也应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存在一些弊端。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信息量过大,课件翻页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不利于学生理解繁琐的数学推导与数字运算;教师容易受已经编排好的讲课内容的束缚,缺乏灵活性;教师和学生缺少交流和互动,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等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物理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学科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探讨和改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物理化学范文4

1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可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把物理化学中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的知识,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言简意赅解决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如,讲稀溶液依数性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季下雪时,城市道路路政人员在路面撒食盐?学生讨论归纳,是应用依数性的凝固点降低原理。医院输液用生理盐水浓度0.9%,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是否可以?会出现什么症状?最后用渗透压原理说明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正常渗透压维持平衡而配制的等渗溶液。

2充分使用标准简洁普通话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汉语基础差,听课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顾及这些民族学生,授课中要控制好合适的语速。少数民族学生先把汉语转化为自己的民族语言再进行思维和分析。理解记忆需要一个过程,用标准普通话讲授,授课内容深入浅出,避免个人的方言,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生僻词语,以及文言文和歇后语。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吃透教材,掌握知识点。另外,在讲授临界状态时,CO2临界温度与压力对应关系,即P-V图,让学生提前预习,课上师生互换角色,少数民族学生充当“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促进物理化学专业课的学习,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其锻炼机会。

3综合利用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不高,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学生会觉得是在“看电影”过眼烟云,热力学公式特别多,公式推导这个环节,切不可图省时省力,离开传统的板书演示。一定要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详细推导和讲解,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度,掌握推导的技巧和技能。当讲授Bi-Cd相图,用步冷曲线绘制相图时,用动画flash将课本中的文字和简单的插图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听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4采用“精讲多练”,注重讲授习题的解题方法

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化学课上讲的能听懂,课后看书也能看懂,就是做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或者,不知该用哪一个公式合适。解题时学生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原来题目上稍微改动一些条件、更改一下数据顺序,学生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备课时准备些有针对性选择题、判断题,课上教师讲授完新课,及时让学生练习,加强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题必须记笔记。在做作业之前,多举各种类型的例题,让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若抄袭作业一次,从平时成绩中减去3分。利用课外时间专门给学生安排习题课和辅导课,并详细分析讲解作业习题。在讲解化学平衡习题时,给学生讲清楚,在解题以前首先必须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分析的一般步骤是: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式,并配平;写出反应物或产物的起始浓度或压力;找出反应物或产物的平衡浓度或压力;写出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5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化学实验,不是单纯的“照方配药”,而是让他们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实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做乙酸乙酯皂化实验,让学生明白为何要测电导率。总之,教好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化学并非易事,以上只是作者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当然,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探讨和改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颖吴瑞凤杜玉英曹永范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物理化学范文5

1.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在中学学了不少化学,但物理化学的内容几乎没有接触,概念都是全新的。此外,物理化学知识的正确运用首先建立在对基本概念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之上。因此,基本概念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花大量时间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力平衡”这个概念,教师不只要指明“系统各处压力相等”,还要引申到“边界不再移动”,即如有刚壁存在,虽双方压力不等,但也能保持力平衡。有些概念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但每个字、词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要理解到位并不容易。这一点在该课程中尤为凸显。同时,要注意与中学一些概念进行辨析。例如,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这一概念,几乎贯穿教材的所有章节,极其重要,但初学者很容易将其与早先就接触过的“可逆反应”的概念混淆。基于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过讲解例题、布置习题、效果测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辨析。仔细、深入地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概念,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基础。

2.特别强调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

物理化学课程的另一难点,在于计算公式多,而且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非常严格。初学者往往只注意到了具体公式,而忽略了对适用条件的把握。只有当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使用,可初学者常常只要看到是理想气体膨胀或压缩过程(比如理想气体反抗恒外压膨胀压缩过程),不管是不是等温过程和可逆过程,拿来就用,造成错误。还有,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PVr=常数”也必须在同时满足“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三个条件下才能使用。再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用来判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其三个判据式必须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判据“S孤立=S体系+S环境≥0平衡自发”只能用于孤立系统;判据“F≤0平衡自发”只适用于封闭系统的等温等容过程;判据“G≤0平衡自发”只适用于封闭系统的等温等压过程。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字词讲解、举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反复进行辨析,以达到正确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增强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或演示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教学的起点。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教师如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呢?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事入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这一内容时,可从学生孩童时期所玩的吹泡泡游戏切入;在讲解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时,可从生活中常用的高压锅说起;在讲解表面活性剂时,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洗涤用品入手……兴趣是激发求知欲的催化剂,如何使知识变得有趣,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4.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是有意向性和目的性的,直接落脚于教学任务的达成。教学目标究竟有没有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对每次课的效果测评,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练习、习题来进行;对阶段性的效果测评,可通过小测验、专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对整个课程的效果测评当然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测评题目的设计时,要注意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1]。通过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测评,找出不足,及时补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一次成功的教学,要能体现“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和没有老师指导下的个人学习”的区别[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方法上用心选择、精心设计,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归纳总结,使不愿意学的学生愿意学,使愿意学的学生更加轻松高效地学。

作者:李红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物理化学范文6

【关键词】物理文化 物理教学 物理思想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支柱。它不仅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藏着具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人文哲理,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保证了物理文化在新一代学生身上的再生,同时也保证了物理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一 物理文化的教育功能

1.物理文化

物理文化是由物理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且能被广泛群体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理学家在创造物理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2.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又是一门崇尚理性、注重思维、极富想象力的科学,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人为的研究活动,又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系。因此,物理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物理文化的实质就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物理。物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唯有深入到物理学的文化层面,超越学科极限,充分体现和扩展具体知识中潜在的文化教育价值,对教学效果的持久和深入才具有现实意义。

物理知识侧重专业,物理文化侧重于强调物理学的历史性、整体性、思想性以及人文性,侧重于物理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全面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文化的教育价值更为内在、更为能动、更为持久。

物理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二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的策略

1.树立物理学方法论的新物理观

物理学至关重要和最有意义的是代表着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代表着一套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物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递物理文化,以保证物理文化的连续性。因此,物理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或事实的传授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教师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整理者和创造者。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理解以及对物理公式的记忆,更不能把立足点放在解几道习题上,而是要充分挖掘隐藏在物理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注重引导学生领悟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并学会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逐渐使物理文化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根植于学习者的头脑中和社会整体文化中去。

在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就是将大学物理当作一种文化来教,不割舍其整体性、历史生成习惯和连贯性,将物理知识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展现给学生,减少复杂的微积分推导和计算,把物理知识和方法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2.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最本质的表现在物理学思想和相应的物理途径的演变上。物理学既是科学,又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物理学的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定律的建立都饱含了科学大师的探索和创新,还包括对已有错误观念的批判。

物理学发展史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优秀品格,如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批判继承的态度、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引入物理学史,通过物理学史展示人类解开物理世界奥秘的探索历程,了解科学大师是如何突破常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怎样对待矛盾,从矛盾对立中找到突破,进而发现新规律的,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悟和熏陶。

3.开展探究式教学

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其内容、方法和结构都是人类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从方法论上打开缺口、突破局限、获得成功的。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以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和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建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其模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建立模型,设计实验——求解模型,归纳总结——迁移应用,设计创新。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物理学科的科学语言、物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在物理文化的网络中自由交往,进而发展求知能力,形成智慧。物理文化的精神能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长久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物理化学范文7

关键词:激发 学生 物理兴趣 强化 物理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改造着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理念的改善。然而,在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物理精神,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把物理的概念、规律、实验技能等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如何根据教学规律,教学技能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强化物理精神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

一、巧妙的课堂引入,强化物理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巧妙的课堂引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使学生很快地集中精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何巧妙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呢?

例如:在 “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的,拿出一个用电热切割教具切割出来的“电”给学生看,问:“同学们,你们猜一下,我的这个字是用什么切割出来的呢?”学生会回答出各种答案,师:“都不对”激起学生的质疑心理,然后展示一个自制的电热切割教具,并用该教具演示切割泡沫的过程。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制作这么一个工具?”生:“想”,激起学生动手的欲望。学生在制作时教师要讲清所用器材和注意事项。制作完后要求学生切割一下自己桌上的泡沫。当完成的同学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兴奋时,师:“你们知道有关这工具方面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引入巧妙地利用了一个自制的电热切割器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情境中,学生带着愿望去探究,成功地学习,理解了焦耳定律得出过程和内容。引入的设计巧妙在环节紧凑,逐渐推进:教师演示切割泡沫的实验,使学生产生疑惑,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切割,强化了物理精神,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强化物理精神展现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语言的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语言的情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物理情境,讲述物理现象时要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顺利掌握知识。

例如:“摩擦力”教学中对摩擦力概念的讲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做游戏,下面请几位同学来做打滑溜的游戏(多个同学在地面打滑溜)。

师:打得非常好。我们看见有的同学滑的距离特别长,有的同学滑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有的同学鞋底很光滑,而有的同学的鞋底不光滑。

生:鞋底粗糙,滑的时候对地面产生一种摩擦,产生一种阻力。阻碍滑行,就滑不起来。鞋底光滑,摩擦力非常小,产生的阻力小,就滑得远。

师:谁能发现这种阻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生:地接触面上产生。

师:都说得很好!滑行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力,对于这种阻力人们叫它摩擦力。什么是摩擦力呢?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精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巧妙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展现出物理精神中的探究趣味性。

三、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化物理探究精神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四、灵活多样、互动互助、动态的探究课的设计,强化物理精神体现出探究实验的合作、交流、探索理念

中学生对于动手的欲望比较强,而实验探究又能体现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又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开展灵活多样、互动互助、动态的探究课,使教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就会感到快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

师:(在实验中)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里成了两个像。

师:其他同学都观察到了吗?请认真观察。

生;看到了。

师:你们能解释一下吗?

生: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反射,就会出现两个像。

师:同学们想想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中)看看能不能利用你们桌子上的器材。

生:(兴奋)我解决了,用复写纸在玻璃板后面挡一下,就不会出现两个像,而且像也特别清晰。

师:你们用电池代替蜡烛,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老师微笑)

生:两个电池是一模一样的,(像和物)重合更明显,但电池成像不够清晰。但把复写纸铺在后面,像就清晰了,还能看到替代物的位置。

物理化学范文8

1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课程分析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目前在用的《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5版)以及《物理化学》(肖衍繁等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版)教材为例[3-4],2门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有较多重复,主要为化学反应原理这一部分,重复内容如表1所示。这些内容占据了无机化学整门课程内容的30%~40%,如果单纯从章节设置上来看,这部分重复内容更是构成了物理化学所有章节的50%以上,并且是作为重点讲授。尽管这些内容在2门课程中的呈现方式、知识点的重难点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由于2门课程一般为不同的教师授课,故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难以避免。同时,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涉及诸多的数学和物理公式推导,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深奥、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在无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有限,对许多基本内容了解得不够深入,缺乏对整体内容的系统认识,重视结论却忽视了其理论基础[5]。因此,对于物理化学的教学,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其适用范围等,其次要提高讲授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将来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牢固的基础。 按照我校对化工类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物理化学课程课堂讲授64学时,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讲解,突出重点、讲透难点,让学生理解透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对于物理化学的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准确地抓住重点、难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上,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按照教学大纲正常讲授,则有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讲解不透彻,影响教学质量。

2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教学的协调

结合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2者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整合与优化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而不能简单、机械地对2者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切块划分或简单重复[2]。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及衔接方式比较多,既有如热力学和熵等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也有对如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无机化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在高考之后经历近3个月的假期,对中学所学的知识有较大程度的遗忘,限于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无机化学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和复习[7],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不同生源地教学大纲的区别以及不同学生的基础,同时也要讲究教学策略。例如,不同类型化学反应平衡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平衡的重点在于计算,难点在于公式多,学生对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这4大类反应进行计算时容易将公式混淆或根本记不清。可采用对比法对不同反应的平衡进行计算和公式的推导,寻找其共同规律,又根据各自特点突出区别[8]。这种方法可将此部分内容化繁为简,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脉络清晰,便于记忆,从课堂效率角度考虑,反应平衡部分也可节省1个课时左右。物质结构部分由于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复习,笔者曾在4个课时之后发现某一学生参考高中化学教辅材料对这一部分进行学习,了解之后发现该地区高考大纲对物质结构部分要求较低,学生基础较弱。而对于无机化学中与物理化学课程重复的部分,教学主要以应用为主,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工具来讲,重点在于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应用,而不是系统地去讲述工具本身。而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则是系统地研究这些内容在各种条件下的应用,研究的是工具的本身,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工具的来源以及工具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5]。

例如在热力学部分,无机化学通过混乱度引入熵的概念,又通过系统与环境总熵变的计算引出吉布斯自由能,并以此作为自发反应方向性的判据,而对于熵变为可逆过程的热温商这一物理意义只是一笔带过。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则是通过对卡诺循环以及其他可逆过程的研究将热温商以及熵这一函数引出,并推导了其他物理过程的熵变计算公式。通过熵增原理对恒温恒容过程和恒温恒压过程的应用引出了亥姆霍兹自由能A和吉布斯自由能G,并通过分析解释了2个函数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最大体积功和最大非体积功。这就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扩展了判断不同过程自发变化方向性的判据,并为后续电化学反应电动势与ΔG关系式的推导奠定基础。又如化学平衡这部分内容,在无机化学中讲了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熵等,为判定化学反应中的方向和限度问题提供依据,并为后续不同类型反应平衡组成以及电化学计算等内容服务;而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则通过偏摩尔吉布斯函数和化学势等函数的引出概念的讲解,结合化学势与浓度(或分压)的关系公式,从本质上揭示了化学平衡与吉布斯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之间的数量关系,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平衡以及相平衡等知识的理解。而对于此部分内容的应用以及计算,则需要与无机化学课程协调,对公式的应用略加讲授,引导或要求学生参考无机化学所讲的内容,对平衡常数的计算进行复习。由于现在学生已掌握了用化学势为工具严密地推导出化学平衡以及相平衡公式,对该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来复习无机化学所讲的该公式的应用内容,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进一步地提高[9]。

同样,对于热力学中焓这一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在物理化学中应主要从定义出发,侧重恒压热和恒容热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对实验“氧弹法测定物质的燃烧热”的初步介绍,加深并巩固2者之间的关系,并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而对于焓变的计算,则应主要通过复习的方式,如课前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行复习、在课堂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想再现等策略,将无机化学中此部分的内容,如ΔH的正负代表体系的吸放热,数值则表示能量变化的大小;反应焓可以通过标准摩尔生成焓或标准摩尔燃烧焓来计算,复杂反应的反应焓可以借助Hess定律分步解析等,来引导学生对无机化学中此部分的知识进行简要回忆,并可继续为后续活化能的讲授埋下伏笔。这样就将可能出现的“重复”转变为“互补”或“互促”,此部分的课堂讲授也可节约0.5课时左右。学生的思维与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所以,对于2者间知识点的分配,必须结合该知识点在该门课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特点,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2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策略、内容侧重及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有机配合,充分利用其中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使其融合成为协调统一的组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授之以鱼)为目的的教育观念转变为重点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与提升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海永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物理化学范文9

【关键词】学习方法 创造性思维 图象图景教学

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已经习惯了程序化的模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对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加强疏导,在学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加强研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想象得出情境,找得到突破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阅读物理课本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

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听边忆。要注意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总结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推理、判断等一系列逻辑思维过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尽管物理学中的概念通常很抽象,但是通过巧妙地构思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例如:烧杯中盛的是水,水中漂浮着一个小盒,盒中有铜、木二个小球,把铜球放入水中,水面怎样变化?如把木球放入水中,水面又怎样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如果烧杯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融化后,水面怎样变化?如果冰中有气泡,冰融化后,水面怎样变化?如冰中有一石块,冰融化后,水面怎样变化?如果冰漂浮在盐水面上,冰融化后,水面又怎样变化?通过上面习题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重视图像图景教学的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图像图景的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抽象的物理规律与形象的实际情境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

要充分利用实验、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境的建立和分析过程中,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物理情境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

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训练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境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第一步,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并用相应的图形或符号表示,使复杂的变化过程代码化。

第二步,确定物理对象,建立物理情境,运用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联系。边审题、边画图,并一一把条件和问题用字母符号注在图上,使问题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不至于因忘记条件或问题而中断解题过程的思维去重新审题;同时,示意图能使解答问题所必需的条件同时呈现在视野内,图像成为思维的载体,视图凝思实际上是视觉思维参与了解解题的过程。

再后建立模型关系,立式求解。

物理化学范文10

一、讲究艺术 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多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一) 制造悬念

巧设悬念,易造成良好的心里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我对学生说:"咱们用塑料瓶和硬币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功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还‘扑扑’地发出声音呢!""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种种假设:可能是水槽中的热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塑料瓶受热膨胀将硬币顶起来了;可能是瓶内的空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硬币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要往外跑,所以把硬币顶起来了……。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二)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除了要表达准确,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还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做到言情并茂,叙述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时,要恰当运用语言的高低强弱,语言的优美幽默,语速的快慢,发音的长短,比喻的形象生动,丰富的动作表情,使物理课像演讲会那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巧设实验、提高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综合了实验原理、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分析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实验

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把课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手独立操作,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由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得多。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物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既探求科学的精神。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过程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计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三、学用结合 发展兴趣

物理学与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联系紧密,把 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平时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就会拉近与物理的距离,主动亲近物理,这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物理化学范文11

关键词:数字化;物理教学;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进入物理课堂。各种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得出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快速得出实验结论,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发挥数字化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呢?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2.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手段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东西更形象、更逼真、更生动、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3.数字化手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数字化的运用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快速准确地得出实验数据;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逼真,效果更佳;数字化仪器的使用可以使一些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实验轻松地解决,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数字化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亟须更新

数字化设备刚兴起时,大多数教师都和我一样,会有这样的认识:能用最简单的仪器和最普通的方法将实验做成功,效果就最好,它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只有当遇到一些常规方法不易测量和不易处理的数据时,我们才想到借用数字化手段来解决。其实不然,我想,如果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的话,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会墨守成规,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想想数字化手段的优势,总是按照固有的思想进行教学,就不会有很好的创新。

2.数字化技术与先进教学思想的有机融合

数字化实验技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手段,但它并不代表先进的教学思想。只有将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有机地融合,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充分整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更要重视教学思想的转变,重视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基于数字化实验技术体现着先进的教学思想,这更有待于更多的教师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研究它,去适应它。

3.数字化技术培训至关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我发现,许多学校花巨资引进了数字化实验室,但利用率却非常低,有的教师不敢用,有的教师不会用,还有的教师懒得用,数字化仪器几乎成为摆设。大多数情况下,数字化实验室犹如出嫁时才能穿出去的嫁衣。所以说,进行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培训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追求时尚本没有错,错在没有把时尚当作平常。也许,只有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对数字化技术这一新生事物多看几眼,多用心去想想,而不是用那么守旧,甚至是排斥的眼光去看待它的话,你才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美,用起来是那么的顺手,它将会成为你的好帮手、好朋友。我坚信,广大一线教师将会越来越喜欢数字化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也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

[2]蔡铁权.物理教学论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2.

物理化学范文12

关键词: 电化教学学习兴趣优点缺点

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今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就是其中的一种。与传统教学相比,电化教学自有它的优缺点,运用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运用得不好,则容易使整堂课显得满堂灌,学生犹如看录像一样,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下面我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应用的利与弊谈一些体会,仅供大家商榷。

一、电化教学的优点

1.电化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利用电化教学可使本来肉眼看不见或者不清的东西变为具体形象的动画片,利用动画作为中介,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深刻理解较抽象和较复杂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得知识,将学习物理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地去完成任务。例如: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教师可播放“飞机机翼模型”、“踢足球时产生的香蕉球”等画面。这样将抽象的物理规律通过有趣的现象体现显示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又如在《照相机》的教学中,利用照相机照相时,由于在照相机胶片上所成像的大小是随被照物体到镜头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而像的这种变化是学生在外部不易观察的,因此教师可将其做成动画,像的这种变化就显而易见了。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电化教学能模拟物理实验,降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化抽象为形象。

教师应用电化教学技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模拟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或不易观察到的、复杂的实验,如电流、磁场;一些不能搬进实验室进行操作的物理现象,如闪电、日月食、海市蜃楼、内燃机、潜水艇、核裂变、核聚变、超声波等,都可以用模拟的方法直观而形象地在计算机上演示出来。用计算机还可以反复演示,既不需要用任何器材,又可以加强实验的效果。电流的概念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电流究竟是如何产生,电子究竟是怎样定向移动的呢?我们无法用实验来直观演示。我改用电脑模拟实验,电压的高低、电子的定向移动都历历在目、形象直观,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电流的内涵。又如: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磁体周围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可是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到,让学生凭空想象,教学将会困难重重。我借助计算机将磁体周围的磁场模拟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里强调的物理模拟,不是示意性的简单动画,它演示的物理过程接近于物理的真实。

3.电化教学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述“大气的压强”时,教师不应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了,而应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实验”,接着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再把图像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变化过程,按其变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在讲授“变阻器”一节时,我先由演示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接着我让学生2人一组对照实物(已摆放在实验桌上),观察变阻器的构造,了解其工作原理,并按书本图7-8做实验,初步理解它的使用和接线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巡视并提问实验结果,最后播放课件,动态模拟演示,让学生看书归纳出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变阻器有哪几种接法,在什么情况下变阻器不起作用,为下节实验课作铺垫。

二、电化教学的缺点

1.教师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

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农村中学条件差,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教师应用电教媒体机会少。

解决方法: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使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其次要努力学习电教理论,提高自身素质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最后在课前要检查电教设备是否完好,不要等到上课了才发现灯坏了、播放不出声音或图像不清晰等。

2.电教满堂灌。

一堂课,电教媒体的容量太大,易使学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我就曾听过一堂初三《电流与电路》复习课,教师在一节课内将基础知识、各种题型、能力训练过关等融合在一起,并且在一堂课内完成,这是一堂大容量的复习课。一堂复习课内容那么多、节奏那么快,学生跟得上吗?又能掌握多少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无法演板,教师也就不容易发现问题,这样讲解起来无针对性。这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却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让学生演板,教师能发现问题,从而对于课堂上的重点内容重点标记,并较长时间保留在学生面前,可起到强调作用,而这是电教媒体所不能做到的。

3.课件不能代替教师、课本和实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