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

时间:2022-05-17 22:56:56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

(一)专项整治重点

1.不作为的问题。重点整治对群众办事态度冷漠、推诿扯皮,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敷衍应付、拉帮结派、工作不在状态、不敢担当等问题。

2.乱作为的问题。重点整治不讲规矩不按程序办事、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办事不公、强占强拆、作风粗暴、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假公开或公开不到位等问题。

3.贪腐谋私的问题。重点整治贪占挪用挥霍集体财务、套取骗取国家补贴补助款、截留克扣冒领惠民资金、滥用权力吃拿卡要中饱私囊等问题。

4.执法不公的问题。重点整治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

(二)专项整治方法步骤

1.深入动员部署(11月上旬)。11月3日前各管区、村庄、科室、居委会(以下简称各单位)要抓紧召开专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有关要求,进行安排部署。

2.全面排查问题(11月中旬)。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照专项整治重点认真开展自查,开发区将抽调精干力量,逐个村进行摸底排查。各单位要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逐一调查核实;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全面梳理分析,区分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贪腐谋私、执法不公等四类,列出问题清单,集体进行研究,确保到事到单位到人头。问题责任清单于11月20日前报开发区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1309房间)审核把关。

3.集中整改落实(12月中旬)。各单位要按照问题责任清单内容不等不靠,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公开透明整治,实行边查边改边曝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确保把上级和开发区党工委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问题突出的单位,由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分工和基层联系点进行蹲点指导、督促整改。各单位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和基层单位组织生活会,逐项对照检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年底前,全区将集中通报一批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反面典型案例。

12月20日前,各单位要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形成专项报告报开发区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同时报电子版。

(一)研判内容

1.村级班子建设方面。重点围绕村“两委”班子整体运转、作用发挥和群众威信等方面进行研判。具体包括:村级班子是否团结,搭配是否合理,整体运行是否正常;党支部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情况,工作开展是否得力,后备干部培养是否正常;村“两委”班子职数,连选连任情况,交叉兼职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村“两委”成员的个人经历、个性特点和工作开展情况,搞好分类分析;村“两委”干部坐班、值班等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力落实,党员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认可度、满意度,对班子及成员整体评价。

2.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围绕党员队伍结构、党员作用发挥、党内生活落实等方面进行研判。具体包括:村庄党员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职业分布、社会关系、是否存在派性矛盾;近年来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定期开展党员集中培训;注重党员的个体研判,重点围绕参加组织生活、重点工作表现、日常作用发挥、维稳等方面进行分析;群众对党员队伍和党员个体的总体评价。

3.民主管理执行方面。重点围绕村庄党务村务管理的规范有序、民主协商、公示公开等方面进行研判。具体包括:“阳光村务”村级集体管理决策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决策办理程序,是否严格执行“六议两审四公开”和“六步式”办理程序;党务村务是否做到每月及时公开和全程公开;“四日合一”、全民议事等活动开展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因决策办理程序不民主、不公开而导致的案件,案件出现的原因及查处措施;党员群众对村庄民主管理的总体评价。

4.村庄集体经济方面。重点围绕村集体增收、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和资产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研判。具体包括:村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年度经营性收入;村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目前开发利用情况,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村庄经济发展前景和潜力;村庄资产、资源对外出租、出让和处置情况,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是否正常;村庄负债数额,负债原因,是否存在隐患以及化解对策;村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是否规范。

5.村庄特色工作方面。重点围绕村庄强化基层基础、提升民生民意方面的有效做法进行研判。具体包括:村庄在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征地拆迁、集体增收、社会治理、党员作用发挥、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村级民主制度化建设以及村规民约制定、良好村风民风养成等工作中的创新点子和特色做法,挖掘不同层面的工作典型,认真总结提炼先进做法和经验,将研判工作向深层次推进、广领域拓展、高质量提升。6.存在和潜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软弱涣散状况、矛盾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进行研判。具体包括:班子是否团结,村干部主要精力是否放在村级事务上;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能否按要求开展工作,能否胜任职务;是否存在宗族派性矛盾,有无后备干部力量;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党内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党务村务民主管理、民主公开是否到位;村庄日常管理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

(二)研判方式

1.调研调度研判。以管区为单位,结合群众满意度调查、大走访等日常工作开展,深入党员群众全面走访调研,真正访出实情、查出隐情。同时,党工委将定期调度纪委、组织、宣传、、公安、招商、城建、农业、民政等站所,掌握村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村庄进行定性评价。

2.阶段工作研判。根据重点工程项目拆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及时采取工作调度、明察暗访、督查考评等方式,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抓工作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研判,对存在潜在问题的及时提醒,实现研判与工作推进双促进。

3.重点跟踪研判。对存在班子不团结、党务村务管理混乱、宗族派性严重、组织制度落实不严等问题的软弱涣散村庄,要着力重点突破,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深入开展排查,重点跟踪研判,找准症结所在,切实将问题摸清、摸细、摸透,及时化解矛盾问题,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4.专项应急研判。坚持问题导向,对因拆迁、财务、等突发性事件,导致村庄矛盾纠纷集中的,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具体牵头,纪委、组织、公安、、经管、管区等部门参与的工作组,靠上集中整顿,查找问题源头,研究解决措施,确保短时间内扭转村庄面貌。

5.年度集中研判。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利用年初、年底或村“两委”换届选举前等时机,组派专门研判工作组,通过召开述职述廉测评会议、发放民主测评票、个别谈话了解等形式,组织开展集中研判,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综合分析进行定性定量研判,形成综合研判报告。

(三)研判程序

1.组成研判班子。为把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工作抓紧抓实,党工委成立研判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牵头抓总、统一调度,各管区书记、组织、纪委、财政审计等党政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各管区挑选政治觉悟高、党性强的同志分别成立工作组,负责本管区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工作的开展。

2.召开述职述廉测评会议。召开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支部书记向党员和村民代表报告村“两委”全年工作;对班子整体和班子成员个人、党员队伍整体和党员个人进行民主测评,对整体测评分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等次,对个人测评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并分类做好测评结果统计汇总工作。会后,述职述廉报告、会议记录、照片和测评结果统计汇总表务于11月20前上报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同时报电子版。

3.个别谈话了解。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退职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产业大户、威信高的群众、贫困户代表进行个别谈话,围绕研判内容,了解班子、个人存在的问题,党员群众的反映和诉求,由研判工作组逐人谈话,做好记录并签字备存。

4.汇总研判情况。测评、谈话结束后,在研判组形成研判报告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听取研判组工作汇报,对各村研判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比较对比,对各村的研判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将结果分成较好无明显问题、存在部分问题和存在明显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三个等次。

5.反馈研判结果。形成研判反馈结果后,要及时向村庄反馈研判的基本评价、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对研判结果较好的,以鼓励、支持的形式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对研判结果一般的,帮助进一步理清思路,提档升级;对研判结果较差的,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明确指出改进、努力的方向,限期整改。

6.跟踪督促整改。村庄在接到综合研判反馈意见后,要及时向党工委上报整改

承诺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党工委将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对存在有章不循、有令不行等问题的,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确保村级组织健康运行。开展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是准确把握村庄运转状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管区、工作组、村庄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工作推进落实。各村党支部书记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任务,按照要求逐项研判,把村情民情彻底摸清;各管区书记要根据责任分工,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的研判工作;每名包村干部要积极作为,主动发现、及时上报所包村庄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齐抓共管、立体研判的工作格局,确保取得实效。党工委将加强对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工作的监管,对思想上不重视、信息掌控报告不及时或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严肃处理,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开展情况将作为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导。11月中旬之前召开测评会议,完成38个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工作,按照要求形成研判报告于11月20日前上报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同时报电子版。

1.成立领导小组。开发区成立开展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暨村庄党务村务综合研判工作领导机构,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2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实施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专业机构,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调查的主要技术部门[1]。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该机构可依据法律法规,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报告及处置,并负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现场快速调查与检测、监测人群健康等重要任务[2]。因此,在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成为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针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应急能力的相关制约因素,为应急能力的改善提供有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辖区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4年10月~2015年7月,由8名卫生应急系统的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及考核,本次调查的10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县级机构,考虑到相关保密因素,采用机构1-机构10表示本次选取的10所应急机构。所有机构的相关在职人员等方面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中,对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评判方法为模糊综合法。在研究中,顾及到各个指标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因此,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模型进行判断,在研究中,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中的相关因素集由初始模糊综合评判乎得出的每个结果进行评定。通过对指标权重系数中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采用模糊算子运算模糊矩阵的合成,并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最终平均法进行评判。

1.3评分方法 采用Likert五等级评分法对问卷条目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协调能力、报告能力、实验室检验能力、应急储备能力、调查能力、处理能力等方面,由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核及调查,并记录考核结果。并建立等级矩阵,各等级的分数取中间值进行判定,将评分低于30分评为能力差,30~50分为较差,分值为50~70分为中等,分值为70~90分为良好,分值为90分以上表示优秀。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格软件将所有原始数据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汇总。

2 结果

2.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整体应急能力分析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判后,计算出所有机构应急能力的综合值,得出如下结果:在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综合应急能力得分为48.54~67.25分之间,平均分值为58.62分,应急能力的状态处于"中等"状态,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机构有3家,分值范围在(63.13~67.35)分,但较为趋向于"中等"水平。其中,应急能力中的报告能力与监测能力的评分最高,分别为为73.47、78.36分,善后处理的评分最低,为48.76分,其次为应急处置能力,为52.26分。

2.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制约因素分析 调查中,协调能力评分为(41.24±2.14)分,报告能力评分为(55.57±1.34)分,应急储备能力为(27.15±2.43)分,均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的制约因素,其中,应急储备、协调能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3 讨论

自从SARS危机过后,我国已经逐渐建立部级、省级至县级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逐渐完善相关体系[3]。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硬件与软件失衡、机制与体制的相关建设失衡以及城市与农村失衡等诸多问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应急能力建设不容乐观,应急储备、协调、报告及实验室检测是应急能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对相关制约因素的管理,统筹安排,使机构的应急能力能够实现全面提升。

3.1加强应急物质的储备 本次研究显示,该辖区的县级疾控机构中,普遍存在应急物质缺乏的现象,导致应急储备能力明显较低。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应急储备物资联系网络,加强储备物资的清点与查看;科学合理配备应急储备物资;加大对应急储备物资资金的投入,确保经费充足,避免储备物资缺乏,保证随时能够取用。

3.2提高协调能力 本次研究发现,疾控机构中应急建设协调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急体系内的成语未与其他部门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的,最主要的表现是卫生监督部门与应急机构成员的协调性差,导致疾病监测处于被动状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监督是疾控机构的主要职能,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使各个部门及机构的协调能力及处置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3.3加强对应急报告的管理 在基层疾控机构中,应急报告是核心职责。目前,该辖区的疾控机构均具有网络直报功能,但无人对信息网进行全天值守,导致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还要以电话作为优先选择,导致网络直报的速度较慢;而在应急事件报告的书写方面,存在内容不完整、书写格式不符合要求等。因此,应该对应急体系的相关部门成员进行培训,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主要职责,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保证报告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6):544-546.

[2]宁宁,吴群红,郝艳华,等.某市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13(12):889-911.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形成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上访事件,有效防止民生领域风险演变为社会风险,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组织领导

大鹏办事处成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纪工委书记吴文杰同志任组长,司法所所长莫培崇同志任副组长,各社区工作站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司法所。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018年12月

四、工作措施

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节点安保维稳部署,积极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主动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造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指挥协调作用,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凸显人民调解在预防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排查。健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覆盖、无疏漏的大排查,完善排查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研判预警。进一步完善社情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分类预警机制,综合分析研判,切实做好预警防范工作。

逐一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一事一册、一人一册,逐一制定化解方案,逐一落实责任人,逐一明确化解时限,分层次、分类别化解。

分类联合调处。对多年积压、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社会矛盾纠纷,协调有关部门集中联合处理。对不符合人民调解条件或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

对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或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及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专案化解。

加强与其它调解的衔接联动。积极与公安、法庭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健全相关机制。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律师调解等其它调解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4月)。大鹏办事处成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社区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专项活动迅速启动、全面展开。

(二)全面落实(5—12月)。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领导小组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专项活动中工作较为突出的单位和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等进行表彰表扬,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追责。各办事处请于每月1日前将上一个月开展专项活动的情况上报办事处司法所,司法所将综合各社区工作开展情况每月3日向新区政法办汇报。

(三)总结提升(2019年1月)。总结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基层工作力量,充分利用人民调解信息员、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义工等力量,逐渐建立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模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工作站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做好专项活动的组织、部署、协调和监督落实。

(二)精心安排部署。各社区工作站要在5月1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并将部署情况及时报告司法所。

(三)做好分析研判。各社区工作站和人民调解组织要认真做好分析研判工作,办事处定期召开形势研判会议,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报告新区政法办,并提出化解意见建议。

(四)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与其它相关部门协作,借助专业力量,开展调解工作;

相关部门需要支持的,要积极配合。通过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4

为强化落实各乡镇综治中心工作责任,加强综治中心工作执行力度,确保乡镇综治中心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我县乡镇综治中心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乡镇综治中心考核工作。

二、考核方式

考核坚持公平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月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量化实施,实行百分制评分,有加分表现的,予以加分,加分上限为5分。年度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年终成绩两部分组成,年度成绩=平时成绩*60%+年终成绩*40%,并纳入年度相关工作考核依据。

三、乡镇综治中心考核内容

(一)乡镇综治中心机构。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挂靠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根据我县各乡镇实际,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职责业务纳入乡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统一组建。

(二)乡镇综治中心主要职责。负责本乡镇社会治理工作力量的统筹联动,信息共享;整合资源进行有效应对和应急处置,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普法宣传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定期对安全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预警预测;落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管理考核;开展社会治理事项的受理流转、处置督办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众来信来访的多元化解等工作。

(三)组织架构

1.队伍建设。各乡镇在配齐配强政法委员的基础上,配备综治中心主任1名,综治维稳专干不少于3名,并根据上级安排和本乡镇实际临聘若干综治员、网格员,还可安排村干部轮流坐班参与社会治理事项办理和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各乡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监察室要整合资源,选派人员入驻中心开展工作。

2.硬件建设。须按规范化标准建设人员情况配备相应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设施;网格化信息研判室安装显示系统(硬件设施尺寸不小于55英寸),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至少具备1080P高清传输能力),架设政务专网、综治信息平台和涉密管理计算机等设备;矛盾纠纷调解室需配备调解用桌椅、视频监控设备、调解档案柜等设施。

3.统一集中办公。与乡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在群众接待厅设立“民调信访受理”等窗口,并配套设立网格化信息研判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办公场地。

4.统一建章立制。建立“民调信访受理”窗口工作、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化解、综治员和网格员管理、综治平台信息录入和保密、限时办结反馈、会商研判、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

5.统一台账建档。健全完善窗口受理登记、调解案卷、网格员工作日志、重点人员档案、会商研判记录、考核评价资料等台账资料。

6.统一绩效考核。乡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人员考核严格按照乡镇站所、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考核制度标准执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四)实体运行

1.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由综治中心负责,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苗头性、隐患性问题进行排查研判和综合治理,每季度召开一次研判。

2.保障“综治信息平台”、“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命案防控预警系统”、“雪亮工程联勤联动指挥调度系统”等平台各项数据及时录入,推进全县“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等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按时报送矛盾纠纷分析研判表。

3.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一致、社会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研究平安建设工作的党政联席专题会议,有会议记录。按要求参加县综治中心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建设,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等组织健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涉法诉求工作机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按时报送各类文件资料。

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网络及各项工作制度,及时上报会议纪要和有关信息,加强乡镇工作人员培训,培训率达到80%以上,全面及时掌握影响稳定的信息,妥善解决出现的矛盾纠纷,民间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 98%以上,积极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新格局”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团调解、行业调解相互结合、诉讼内调解和诉讼外调解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档案资料齐全,每周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排查,在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做到早预测、早防范,及时开展集中排查调处,有记录,无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5.特殊人群管理——做好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使用工作,配齐硬件设备,系统有专人使用维护,信息输入传递准确、及时、有效。

四、加分项(上限5分)

(一)制度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每建立1项信息员监督考核、工作督导检查、工作经费保障等平台运维管理制度机制并有效执行,加0.5分。

(二)人员培训。每组织开展1次综治业务培训,加0.5分。

(三)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功能,每开展1次综治信息分析研判,并形成分析研判报告或会议纪要,为相关领导提供参考、辅助决策,加0.5分。

(四)突出案例。网格信息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重大风险隐患,主动化解或及时报请相关部门介入处置,避免了重特大案(事)件发生,根据具体情况,加1-2分。

(五)其他考虑加分的事项,加0.5-1分。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5

根据市、区综治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2018年维护稳定调研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突出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梳理排查和深度调研,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有效管控各类社会稳定风险,着力推动影响稳定突出问题的解决。

二、调研任务

围绕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涉稳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维稳工作基层基础、完善维稳工作机制等方面问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维稳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重点课题及具体分工如下:

1、各地维稳形势报告。(各村负责)

2、如何推进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制度化。(镇综治办)

3、基层维稳应急处置建设的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设。(各村负责)

4、非法集资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镇处非办负责)

5、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中的涉稳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镇企业办负责)

6、教育领域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含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镇教育办负责)

7、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镇劳动保障所负责)

8、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中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镇民政办负责)

9、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整治生产建设环境的经验做法及意见建议。(派出所负责)

10、加强律师管理,发挥律师群体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经验做法及意见建议。(镇司法所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结合实际和工作需要,参考给定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牵头调研课题,按要求上报调研材料。4月20日前,各村各有关单位将调研联络员名单报镇综治办。

(二)结合工作实际,把握调研重点。各村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搞清基本情况,诉求的动态,活动趋势,准确把握趋势,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6

为保障全县工业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和维护工业经济商贸发展所必需的煤、电、油、运生产和供给秩序,有效减少和缓解各类突发事件和持续紧张状态(以下简称紧急状态)对煤电油运的影响和危害,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经济领域“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机制要求,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我县电力、成品油、煤炭市场供应应急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经贸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主任和经贸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经贸局、公安局、财政局、交通局、物价局、安监局、工商局、质监局、武装部、公安消防大队、供电局、中石化肇庆分公司等单位的有关领导担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县经贸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有关单位的主要职责

1、县经贸局:

⑴负责综合分析判断紧急状态对全县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或重要产业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提交紧急状态初步报告或启动预案紧急报告。

⑵制定煤电油运专项调度应急运转模式和措施建议。组织应急措施的实施,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证紧急状态下各项应急调度协调工作有序进行。

2、供电局:

⑴制定电力行业专项调度协调应急预案和所属电厂调度协调应急预案。

⑵监测分析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评估电网紧急状态对工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在紧急状态下负责供电应急运转方案的实施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并及时向县经贸局报告电网运行情况。

⑶监测分析所属发电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在紧急状态下负责所属电厂的正常发电和燃料保障,并及时向县经贸局报告情况;组织发电企业加大自购煤工作力度,确保机组不因缺煤而发电不足或停机。

⑷负责电力调度,做好错峰用电管理工作,保证电力供应。

3、中石化肇庆分公司:

⑴分别负责制定本系统成品油专项调度协调应急预案。

⑵监测分析成品油销售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评估成品油行业紧急状态对工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性影响,在紧急状态下负责组织所属石油、石化企业进行燃油的市场保障,并及时向县经贸局报告情况。

⑶落实成品油资源,组织成品油调运、销售,平抑成品油价格,保证成品油供应。

4、交通局:

⑴分别负责制定铁路、公路、航道运输行业专项调度协调应急预案。

⑵监测分析运输情况,及时发现和评估运输行业紧急状态对我县工业商贸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在紧急状态下负责本系统的运输和保障,并及时向县经贸局反馈或报告情况。

⑶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应急、重点物资、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

5、其他相关部门和系统:

⑴负责制定本部门和系统配合保障煤电油运应急调度方案。

⑵在紧急状态下,按照县政府的统一指挥,负责实施本部门和系统应急配合保障方案。

四、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县经贸局根据专项应急措施(或预案),制定日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分类监测预警及其工作规范,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煤电油运等异常现象。

㈠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开拓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评估紧急状态对工业商贸经济的破坏性影响。县经贸局要加强工业商贸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研究和建立煤电油运应急预测和指挥调度网络。

㈡监测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紧急状态类型,制定日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分类监测计划和工作规范,科学分析、综合评议监测数据和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煤电油运问题。

㈢建立应急联络渠道。县经贸局应保持与各成员单位和各镇政府的应急领导机构及其有关单位的联络畅通,确定担负24小时值班任务部门的责任人及应急电话,并通过快速信息通道,实现网上应急调度的调控。

㈣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县经贸局负责建立煤电油运重大、紧急情况的信息报告系统。煤电油运有关部门或企业、各镇的信息要及时上报县经贸局,县经贸局整理汇总并向县政府报告。正常情况下为月报,特别紧急时为日报、专报。同时以简报形式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并不定期地提交阶段性综合分析报告。

㈤通过日常监测预警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报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判断等,获取可能发生煤电油运紧急状态的信息时,县经贸局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或各镇政府会商核实,并迅速向县政府提交紧急状态初步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件或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估计产生的影响和损失,已采取的主要措施和事态控制程度,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发展态势的预测,应对措施建议等。

㈥发生或发现煤电油运紧急事件后,县经贸局除按本预案规定向县政府报告外,还应会同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并指导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控制和缓解措施,避免态势扩大。

㈦凡出现下列紧急状态的,经调查核实后,县经贸局立即向县政府提交启动预案紧急报告:

1、重点水泥企业用煤运输渠道严重不畅。

2、重点工业企业用煤供给中断,煤炭库存低于正常生产需要,且预计补充困难的。

3、县电网发生特、重大事故,全面或局部崩溃;县电网电力供应损失急剧增大,县城电网减供负荷在40%以上,且电力系统自身难以恢复的。

4、重要发电企业或110KV以上枢纽变电站发生全停事故,已导致县网非正常解列成三片及以上,并造成县电网减供负荷超过20%。

5、县城供电持续性异常,短时间无法恢复,如生活用电连续中断造成居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重要公共设施供电连续中断造成供水、通讯等公共服务严重紊乱的。

6、县内成品油库存低于县内正常消费量7天。

7、全社会加油站因资源原因出现较大范围停业且预期持续较长时间的。

8、社会经营单位持续抢购成品油,销售价格明显高于规定价格,并预期维持较长时间的。

9、辖区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出现长时间关闭、中断或堵塞等交通异常,造成大量车辆长时间中途滞留的。

10、应急物资运输受阻、防疫、救灾、抢险和其他应急医药用品、防护用品和消杀用品,以及救灾物资(食品、日用品、装备)急需组织铁路、公路直达运输综合协调的。

11、重点货物运输异常,如煤炭、成品油、粮食、棉花、化肥、农药、鲜活农产品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宗物资运输量持续不足,造成上下游产业行业生产组织困难的。

㈧县经贸局向县政府提出紧急状态初步报告或启动预案紧急报告后,应根据调查核实尽快提出建议性报告,综合分析判断紧急状态对全县宏观经济、区域经济或重要产业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并提出可供决策选择的煤电油运专项调度应急方案。情况特别紧急时,县经贸局向县政府提出书面紧急报告之前,可以直接口头报告或请示。

㈨根据上级指示或紧急事件情形,县经贸局召开紧急会议,综合判断紧急状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制定煤电油运专项调度应急运转模式和措施建议,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五、应急措施

㈠县政府接到紧急状态初步报告或启动预案紧急报告后,根据紧急状态对煤电油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研究决定启动预案有关事宜。

㈡按照县政府指示,结合煤电油运紧急状态或异常事件的性质特点、扩散趋势、持续时间,以及对全县工业商贸经济的现实和潜在影响等,县经贸局分别启动相应的紧急措施。

1、开展专项应急调度协调。组织实施煤电油运专项调度协调应急预案,临时调整部分资源配置,解决或缓解局部突出矛盾。

2、情况特别紧急时,按照县政府授权,根据实际情况,统一配置资源、统一提交计划、统一组织运输,并按上级批准的方案和授予的权限下达“调度命令”或“调度通知”,督促有关单位具体实施,所涉及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无故拖延或推诿扯皮。

3、指导各镇政府和有关企业,加强煤电油运需求侧管理与协调,在煤电油运供给已经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服从大局,合理控制对煤电油运需求的增长速度并调整其结构。

4、启动值班制度。保持主要工作人员联络畅通(如手机24小时开机),节假日编制值班表,公布紧急情况下值班电话,特别紧急时实行24小时在岗轮流值班。

5、实行会商制度。组织有关单位定期会商,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对策、制定措施。紧急情况下实行日会商制度。

6、指导、协调、配合有镇和企业实施区域和专项调度协调应急预案。

㈢煤电油运应急运转期间,为保证调度协调应急措施效果,缓解紧急状态,县经贸局可以协商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提出以下煤电油运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1、对煤电油运相关企业或区域实施临时应急政策,稳定或增加生产供给能力。

2、减免煤电油运相关行政性规费,简化行政审批、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

3、向煤电油运企业运行急需进口原料、材料、设备等提供相关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4、动用政府储备物资和商品,征调商业流通企业相关库存物资和商品,缓解部分企业需求。

5、煤炭、电力、成品油特别紧缺情况下,临时管制部分地区或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加强对价格的监管,按应急措施计划方案下达分配、销售和运输计划,保证煤电油运的基本供应和运输畅通。

6、制定、审批煤电油运产品或服务的应急技术标准、规范、措施等。

7、依法采取有关物价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进行物价监督,组织物价执法检查。

㈣煤电油运调度应急措施实施期间,县经贸局对煤电油运调度应急措施的实施效果组织评审或评价,及时向县政府提出调整、终止的建议。提出终止建议时,应同时提出有关善后事宜处理方案。

六、相关管理事项

㈠应急措施实施期间县级发生的储备物资动用、紧急采购(进口)、应急生产、征用、补偿和赔偿等经费,应编制应急项目概算,请示县政府从财政应急预算或专项准备金中支出。

㈡本预案一旦启动,执行应急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对拒绝、延误执行应急调控措施或、推诿扯皮的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㈢县经贸局按规定向上级提出申请,对参加应急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当的通讯、交通等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其他事项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7

此次会议是在市委、市政府关注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政法会议精神及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会议要求,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下面我将几个方面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的组织和领导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应该看到,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政策性、敏感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及各市、区要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单位要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起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具体负责、专项推进的组织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深化,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着眼于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公开公示,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说服、教育、引导等有机结合起来,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综治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组织和网络的作用,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考评查究制度,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展快、效果好的地方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给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造成严重影响的,要坚决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严肃追究决策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进一步明确风险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出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前置程序,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按照上级要求注意正确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党委、政府主导原则。各级党委要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要进行正确引导,坚持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改革发展上,放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上。各级政府要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力度,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主管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即由重大决策的决策部门、重大项目的审批部门、重大事项的决定部门,负责对重大决策、项目或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论负责。政府决定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三)客观公正原则。要充分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和预测论证,如实反映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估意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涉及的领域广泛,评估内容的法律性、政策性和评估方法的综合性、协调性都很强,实行规范化操作对提升评估质效至关重要。各有关部门既要积极实践,又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做到评估工作准备充分、评估操作程序规范、分析预测稳定风险科学、化解矛盾措施扎实有效,评估结果的运用经得起法律检验、时间检验。

三、进一步把握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风险评估工作重点包含: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11项重点,各单位可根据不同决策类型,收集意见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一是公开的形式。通过网站、报刊、问卷调查、听证会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是部分公开的形式。征求人大、政协和维稳、、综治等部门的意见;通过企业内部公示、职工代表大会、企业负责人直接听取职工意见等方式向企业职工征求意见;征询专家或委托或中介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三是不公开形式。依法不得在事前公开的重大决策,在确保决策事项保密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分析和评估形式。

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时,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决策。包括涉及重点领域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等。二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项目。包括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其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三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其他重大事项。包括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的大型活动,上级确定的重大决策、项目在本地实施的方案等。

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要围绕以下主要内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一,要对合法性进行评估。主要看这些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符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第二,要对合理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是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是否反映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不是兼顾到各方面群体的利益,有没有平衡群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会不会引起相关地区、部门、行业及类似群体的攀比等。第三,要对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的时机成熟不成熟,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在不在可承受范围内等。第四,要对安全性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后会不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不能得到有效消除,等等。

各部门要特别注重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对经评估确定社会稳定风险较小、实施条件比较成熟、已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发动,依照风险控制预案有计划地推进实施;对经评估认为存在一定社会稳定风险、实施条件尚不具备的,要暂缓决策或审批,有关方面要调整完善原有方案,待条件成熟、风险因素消除后重新报请实施;对于一些较为紧迫、客观上确需付诸实施,但又存在较大风险的,要在落实预防化解措施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对经评估认为存在重大社会稳定风险、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坚决不予实施。

四、进一步明晰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和程序

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实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全覆盖。在各市、县(市、区)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全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范围、评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运用得到规范,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长效机制。三是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实现预知预防,做到“四个不出台、一个最低限度”,即违反法律法规、违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不出台,侵犯群众利益、与民争利的不出台,存在大量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解决的不出台,群众思想工作没有做好、可能引起局部社会震动的不出台;因出台实施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引发的社会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风险评估工作的程序方面要按照四步走的步骤进行,一是制定评估方案。承办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被已确定的评估事项研究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工作人员组成及资格条件、评估内容、措施、方法、程序、时限、纪律要求等。二是广泛听取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启动后,采取召开座谈会、咨询会、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法,广泛征求利益各方意见和建议。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可组织相关群众和专家进行听证论证。三是预测稳定风险。在收集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进行预测分析和论证研究,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对抗程度作出稳定风险评估预测。同时,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四是作出评估结论。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审核工作责任主体部门应当作出予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决定。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是制定评估方案。对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要由评估责任主体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原则和评估事项的特点,认真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限要求,保证评估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广泛听取意见。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多种方法,广泛听取利益各方的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相关群众和专家进行听证论证。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准确把握群众对评估事项的反应及心理动态。三是分析研判预测风险。要在全面收集掌握情况信息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和剧烈程度进行稳定风险分析预测和等级评估。要提高分析预测的准确性、科学性,有的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分析研判,有的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分析研判。对于特别重大事项,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判方式,相互印证。矛盾化解部门、风险处置部门、维稳部门要积极参与,对评估事项产生稳定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的可控性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必要时可以吸收有关利益方参与研判,使分析研判预测风险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消除分歧的过程。四是作出评估结论。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由评估小组形成评估报告,根据社会稳定风险大小和可控程度提出评估意见,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或单位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作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五是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凡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都要制定风险化解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对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有效化解,同时,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六是跟踪督查督办。对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后付诸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有关责任部门、单位要全程跟踪掌握稳定风险化解和维稳预案落实情况,对评估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主管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及时调整完善维稳措施,确保将各类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五、进一步规范风险评估的各项制度和考核

各市、区和市有关职能部门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明确每类决策、项目、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具体范围、负责部门、评估具体内容等。在组织实施上,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先行试点,由点到面,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稳步推进。2010年,各区需完成1个、各市需完成2个以上重大决策或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评估工作。

各市、区和市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建立健全建立报备制度和跟踪督查督办制度,立高位制度要把握好评估项目报备和评估情况报备两项重点内容,各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确定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决策、项目、事项,汇总后分别向各市、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报备。市有关部门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向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报备。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或单位根据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开展评估的情况,编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重大决策、项目或事项的基本情况、评估工作方案、政策和法律依据、社会效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报本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

此外,市和各市、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维稳办、各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承办部门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的跟踪督查督办工作,及时发现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维稳措施,确保评估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将根据《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要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成效要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考核范围,对因没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存在重大涉稳隐患或引发重大的,将根据情况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警示或“一票否决”。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同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出台实施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对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未评估,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各级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要对负有责任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实行问责制。执行中,将严肃考核纪律,谁触犯高压线坚决处罚绝不手软。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8

[关键词] 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影响因素

牡丹江市的投资环境评价是吸引外来投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牡丹江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可以清楚地掌握影响外商投资的主要因素,明确牡丹江市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如何扩大优势产业及改善劣势产业发展方向,进而明确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增加外来资金,引导资金流向,优化外商资金组合,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1 评价方法的选择

进行投资环境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如何确定各因素指标的是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各个指标对投资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采用尽量减少人主观影响因素且易于操作的方法。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A.L.Saaty)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

archy Process,AHP)由于综合了专家们的经验和看法,又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能够通过建立判断矩阵的过程,逐步分层地将众多复杂因素综合起来[1]。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牡丹江市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找出各项指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程度。

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框架

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它是由各级子系统以、次级子系统以及最低层次元素综合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投资环境的各个评价指标建立的基本原则,结合牡丹江市区域投资环境调查报告[2]的调研成果,本文选取了25项指标,建立牡丹江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8所示,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投资环境系统层、子系统层、因素层和具体指标层四个层次[3]。投资环境系统包括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生活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四大子系统,四大子系统又涵盖6个因素层,即城市形象、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文教、政策法律。6个因素层包括了25项指标。

2.1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吸引外资活力的综合体现,对城市投资环境优劣起着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牡丹江市区域投资环境调查报告选取了市场规模、投资与经营成本、当地配套设施、工资水平、金融市场,这五项作为反映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的指标。其中投资经营成本、当地配套设施两项指标作为体现城市经济外向化程度;市场规模、工资水平、金融市场这三项作为反映城市自身发展规模和潜力。

2.2 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是城市投资环境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物质基础。本文根据牡丹江市区域投资环境调查报告选取了交通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供热设施、园林绿化、休闲场地、文化交流设施等七项指标作为反映牡丹江市投资环境评估的硬件指标。其中供电、供水、供热设施等指标作为反映城市自身物质基础条件,交通设施、园林绿化、休闲场地、文化交流设施等指标作为反映城市对外吸引投资活力因素指标。

2.3 社会生活环境

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城市投资环境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是吸引外商投资重要的参考保障之一,它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智力支持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牡丹江市区域投资环境调查报告,本文选取社会治安、市民精神状态、政府办事效率、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水平、科技实力、信息生产与、高级人才人口数等八项指标。其中社会治安、市民精神状态、政府办事效率、社会保障体系来反映人居环境质量;教育水平、科技实力、信息生产与、高级人才人口数反映城市的智力支持。

政策法律环境

建立公平正义政策法律环境是城市建设投资环境环境的制度保障。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外商投资的顾虑,坚定外商投资的信心。高科技术产业政策、贸易服务产业政策、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公正性五项指标集中反映了城市法制文明建设的成果。其中高科技产业政策、贸易服务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属于服务性保障;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司法公正性属于制度性保障。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环境评价系统首先要构造判断矩阵以确定各层次直至具体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3]:

第一步,构造同一层次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判断矩阵通过各目标两两比较其重要性而得出。理论上来说,判断矩阵中各aij应为不同目标重要性的相对比率的精确数值,但是实际操作中较难做到这一点,因此一般采用分等评分法来粗略估计其相对重要性。本文采用9/9-9/1标度方法(见表1),对同一层次下两两子系统、因素间的重要性进行判断,构造各层次判断矩阵。以目标wi与目标wj两两比较为例,其标度方法如下:若wi与wj同样重要,令aij=9/9,aji=9/9;若wi比wj稍微重要,令aij=9/7,aji=7/9;若wi比wj明显重要,令aij=9/5,aji=5/9;若wi比wj强烈重要,令aij=9/3,aji=3/9;若wi比wj极端重要,令aij=9/1,aji=1/9;若介于以上中间,令aij=9/8、9/6、9/4、9/2,aji=8/9、6/9、4/9、2/9。

第二步,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的目的是对于上层次中的某因素而言,确定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根据公式: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这一过程就称为层次单排序。

同时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

然后查取相应随机一致性指标RI9(见表2),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

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的元素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第三步,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称之为层次总排序。在本文中,是指子系统层、因素层、指标层从高到低,根据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逐层推求层次总排序权重向量,并计算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如下:

CIi是与AI相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i为与Ai相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认为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一致性。否则需要对本层次的各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至使层次总排序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以上理论方法,可以得到牡丹江市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的系统层及各子系统层的判断矩阵(见表3―表7)。

4 结论

通过对牡丹江投资环境各个因素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见表8),投资者在子系统层的四个要素所考虑的顺序为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所以在吸引投资首先要尽快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在经济环境中吸引资因素的顺序为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投资经营成本;在基础设施环境中吸引外资因素的顺序为交通设施、供水、供电、供热;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吸引外资因素的顺序为政府办事效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体系;在政策法律环境中吸引外资因素的顺序为贸易服务产业政策、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利用对各个因素的权重排序,可以清楚的了解牡丹江市在改善投资环境中首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

[1]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5):122-125

[2] 牡丹江市区域投资环境与城市形象调查[R].牡丹江:2011年

[3] 殷焕武,张宝柱.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问题,2006年,第8期:54-57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9

“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计划发展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3、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既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政府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不了解民营经济的运行发展情况,或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无法履行好协调、指导和服务的工作职能,长此下去,必将有损部门和政府形象。

三、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一)掌握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等多种知识及与具体分析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具备如下一些知识。

1、经济理论知识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我们目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专著以及我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都对我们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并从中发现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

2、方针政策知识

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保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催生、助长、扶强”战略,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都是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政策依据。我们必须把这些方针政策学深、弄懂、吃透,才能用以指导我们的民营经济分析工作。因此,随时关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其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对于分析研究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3、统计科学知识

统计科学在经济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进行经济分析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所获取的统计信息;第二,对统计资料、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如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法等等,都是统计科学所提供的;第三,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所使用的预测方法,也主要源于统计科学提供的统计预测方法。因此,统计科学知识是民营经济分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不掌握统计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二)调查研究是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做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需要以包括统计调查在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在调查研究获得准确、翔实的信息资料之后,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现有的统计网络体系,为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从乡镇企业管理局发展到目前的中小企业局,在我们系统内已形成自下而上的统计工作网络体系,担负着民营经济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传输的职能。这一统计工作网络系统为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为确保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搞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必须继续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做好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网络系统和扎实的民营经济统计工作基础,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得到保证,更谈不上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

2、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手段完善是获得完整可靠信息的技术保障

我们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所依据的信息资料既然是靠调查研究获得的,因此调查研究的方法就必须科学,调查手段必须完善。一方面要依靠民营经济统计网络系统进行统计调查;另一方面也要发挥统计网络之外的调查作用,如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获得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信函、电话等载体进行咨询、了解或利用网络、报刊等传媒获取信息等等。总之通过方法科学、手段完善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才能为经济分析提供翔实、完整、准确、可靠的材料依据。这是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条件。

3、求真务实是确保调查研究及其成果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深入实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收集、整理、传输、使用信息,都要坚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随意删改或主观臆造所谓“数据”的作法,既是统计工作的大忌,也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大忌,不仅影响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降低可信度,而且依据这一结果作出的经济分析,将会对领导决策产生误导作用。因此,搞好调查研究、确保信息质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四、编写分析报告应把握的重点

经济运行分析书面报告是依据经济运行分析过程和结果形成的文字材料,可按时间形成定期、不定期、事前、事中、事后预测分析报告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也可按领域范围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分析报告;还可将分析对象、分析角度、分析内容作为分类标准,形成综合性分析报告和专题性分析报告等等。应该说它是整个经济运行分析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从文章结构方面看,经济运行分析应具备清晰醒目的标题以及由开头、主题、结论三部分构成的正文。从文章的内容看,经济运行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当前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

本部分概括叙述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如增加值、上缴税金、出口交货值等)完成情况等。这些指标完成情况可以与基期有关指标或计划指标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某些结论。

2、当期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要求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概括出的若干特点表述清楚。为说明这些特点的存在,需要辅之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其他活资料,并就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作出恰当的分析阐述,以起到总结经验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应当引起关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作出分析。目的在于吸取教训,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予以特别的关注,对问题要尽量反映清楚,对原因则尽可能分析透彻,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4、对未来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

这一部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民营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的预测、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反映民营经济运行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未来期完成情况的预测和估计。这种预测和判断,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和判断,目的是能够使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业内外各界对未来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心理和物质两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

5、对策和建议

对策含有两重意思。其中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属于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属于预防性措施。建议,则既包括了对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议,也包括了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建议。无论对策还是建议,都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这既是进行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营经济运行分析重要作用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4、时效性。这是保证分析报告价值的重要条件。提供不适时就是失效的分析报告。反映发展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越快越好,要争分夺秒;专题分析贵在适时,特别是前瞻性和预警性的专题分析往往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维护全区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治任务,扎实做好源头预防、专项治理、稳控化解、应急处置等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确保实现“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极端个人事件、不发生进京规模性聚集事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重大网络舆情”的目标,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主动防范。加强动态监测,提高发现和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加强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未雨绸缪,明确社会安全稳定重点、时间节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主动作为,防患于未然。

(二)系统应对。建立新型风险管理体系,事前加强风险的评估、预判和防范,事中加强风险的应对与处置,事后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

(三)标本兼治。针对各类风险,既要从治标上化解风险,更要从治本上控制风险,避免风险向政府转移或聚集。立足抓常抓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守住底线。坚持底线思维,抓早抓小,做到心中有数,不忽视任何一个风险,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充分估计风险发生最坏的可能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工作措施

(一)重点群体

责任领导牵头,开展调研分析、风险评估、政策研究报告,掌握底数,集中攻坚或专项治理,防止各类风险交织叠加、集聚升级。

1.退岗乡村医生。各乡镇卫生院加强对未审核通过的退岗乡村医生活动情况排查,及时开展疏导、劝导,发生重要特殊情况及时参加处置和稳控。根据卫健委专项问题解决步骤,积极稳妥实施结案化解工作。

2.计划生育特殊群体。包括计生特殊家庭(独生子女死亡或残疾)、术后并发症等享受计生扶助政策的对象本人及家庭成员。各乡镇要精准落实国家、市、区各项计生扶助政策;对计生特殊家庭定期开展结对帮扶、节日慰问等活动,积极组织心理医生开展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经常开展下访,掌握群体利益诉求信息,及时报告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并开展政策研究,做好群体突发情况应急稳控工作。

3.医疗纠纷患者。加强纠纷预防和管控,实行院务公开,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纠纷患者诉求,解答医疗纠纷维权程序和途径,强化“三调解一保险”机制。

4.邪教人员。加强全系统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着力加强预防工作,巩固教育转化成果。

(二)重点人员

聚焦诉求频繁、言行过激等重点人员,分级分类、精准管控化解,确保重点人员不进省进京滋事、不制造极端恶性事件、不制造负面舆情、不相互串联聚集。

1.积极教育转化。对各类重点人特别是上访老户、长期进省进京越级访和非访等人员,责任单位要落实化解稳控责任,切实做好诉求化解、思想疏导、困难帮扶、教育转化、违法行为收集固证和处理等工作。

2.精准管控。对纳入重点管控对象,责任单位要组建管控专班,细化管控工作责任与措施;重要敏感时期,施行“日报告”,确保人员活动预警、管控、查找、劝返一体化运行。

(三)重点工作

1.重大疾病防控

重点排查:组织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规范化诊疗,以及强化“早诊断早治疗”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寨卡、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点及输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是否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对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是否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2.疫苗安全管理

重点排查:日清月结工作要求是否落实到位;疫苗管理专人负责是否落实到位;“三查七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过期疫苗规范报废、上报是否落实到位;安全接种是否落实到位;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硬件更新建设是否按要求落实到位。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重点排查:全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加强对流感样病例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的工作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对本地本单位发生的流感疫情动态是否密切关注到位;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4.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重点排查:本部门、本单位医疗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全面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要求是否落实到位;全面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细化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诊疗规范是否落实到位;对产房、新生儿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是否有力。

5.安全生产

重点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是否常态深入开展;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培训演练、例会、检查、考核等安全生产四项制度是否进行了再完善;专业化队伍是否按要求建设到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是否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对外墙保温材料、老旧电路、消防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隐患是否排查整治到位;消防通道不通畅、值班人员履职不尽责、消防器材设备运转不正常、管理人员检查制度不落实、安全标识不清楚等问题是否得到了妥善解决。

6.网络舆情监测

重点排查:本部门、本单位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机制是否建立健全;针对突发事件新闻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是否制定了完备的工作预案;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方面,是否有专人实时筛查研判;针对网络出现的虚假不实信息,是否具备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力;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是否具备不同级别的响应预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分别成立社会安全稳定领导小组,负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排查,重大风险隐患评估,制定和实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方案等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防社会安全稳定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2;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122-04

引言

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第一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来,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逐渐由环境信息披露转向包含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披露。美国《财富》杂志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纳入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评判标准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资本市场、行业协会等各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积极推动企业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鼓励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开展沟通交流。1999年,中国证监会做出规定,要求上市公司于法律意见书中说明公司是否因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安全等原因而产生侵权之债。财政部也在《2002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专门增设了“综合社会贡献”指标,考核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9月制定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于2008年12月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提出上市公司应当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1月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引》,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做出了细化的要求。自国家电网2015年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截至2015年,已有701家企业了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

但是,在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报告过于简单、框架不清、内容随意等,信息披露的客观性、时效性、平衡性等方面也有待改进。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情况,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质量和水平,本文以2014年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了 2014 年江苏省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截至2014年12月31日,江苏省共有247家上市公司,其中2012―2014年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分别为24、26、34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72%、10.53%、14.17%。由此可见,尽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公司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披露比例还是偏低,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披露独立社会责任报告。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信息应当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真实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合理评价,进而为决策者提供最充分的参考价值。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以美国FASB1980年的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依据,从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读性和创新性这六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于每一个质量特征,本文分别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由此构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在国外,内容分析法是使用最普遍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评价方法(Dan S.Dhaliwal,Oliver Zhen Li & Albert Tsang Yong George Yang,2011等)。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读性和创新性这六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打分。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这六个方面的具体披露情况,打分时划分五个等级,相对应地给出0―100分,最后加权汇总得到每一个企业最终的社会责任得分。

企业社责任报告得分:(j=1,2,3,4,5,6)。

其中,为“六性”中每一个性质的得分,代表“六性”中每一个性质的权重。

二、江苏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分析

按照以上的评分方法,对江苏省247家上市公司2014年独立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分。得分情况显示,34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得分均值为57.96。超过60分的公司有17家,占总报告数的50%。很遗憾,在90分以上的高分段没有一家公司。80―89.9分的有1家,占2.94%,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得分81.05。该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比较丰富,可读性强,在报告中插入了很多图表和照片,但缺乏平衡性和创新性,对企业所存在的负面信息披露较少。70―79.9分的有1家,占2.94%,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得分72.80。60―69.9分的有15家,占44.12%。这一分数段的公司数量最多,说明大多数公司已经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意识,并按期进行披露,但是对披露的各项内容、结构、格式上都没有规范性,造成整份报告披露平庸。 50―59.9分的有10家,占29.41%。这一分数段的大多数公司在内容的完整性上相对欠缺。30―49.9分的有7家,占20.59%。这一部分的公司只是任务性地完成社会责任报告,由于还没有相关法律政策的硬性规定,所以有的公司并没有重视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一)按六大性质分析

本文从上述六大性质对2014年江苏省34家上市公司单独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14年江苏省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得分最高,平均分为72.82分。即报告内容基本能够涵盖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包含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及绩效。大多数公司能进行公司结构、股东权益、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披露,因此,多数公司的完整性达到了70分以上。完整性的最大值是90,最小值是22。其中,最大值得分来自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完整性的指标(客户、员工、社区、一般社会问题等)来看,苏宁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安全、环保、优质产品,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倡导绿色消费;为员工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助力员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为社区改善环境并建设基础设施,支持带动创建和谐社会的这些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较为完整。

实质性的平均得分为69.12分,即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关键议题尚可。报告平衡性和可比性得分分别为65.18分和60.53分。这一部分得分不高原因有二:其一,企业出于利益的考虑,逃避对负面信息的披露或者故意遗漏实质性的负面信息,对报告使用者报喜不报忧。其二,对于社会已知晓的重大负面信息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未进行披露和回应,这也违背了平衡性的原则。其次,可读性和创新性评分都较低,分别为24.38分和22.82分,处于较差的水平。从研究中发现,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下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几乎都是采用文字叙述的,鲜少使用流程图、数据图、图片等表达方式,可读性较差。由表2我们还可以看出这六大性质的标准差和方差都比较大,说明其离散程度较大,即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差异较大,也间接表明由于我国尚未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提出规范要求,使得各上市公司对其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没有参考的依据,导致披露出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按行业分析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标准,将所有行业划分为19类。江苏省247家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占其中的14类。其中,制造业是主力企业,共有200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0.97%。与其相差甚远,但仍位居第二的是运输仓储业,共有8家,所占比例为3.23%。而水电煤气、房地产、建筑业、公共环保、文化传媒、批发零售、科研服务、信息技术以及综合业的上市公司数都比较少,所占的比例都在1%―3%之间;金融业和采矿业的上市公司数都只有一两家,其所占比例也都在1%以下。笔者将上市公司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得分情况按行业分类统计,如表3所示。

从各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数量角度来看,制造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最多,为20家。但由于该行业企业数量基数较大,其披露数量比例为10%,远远低于所有行业的平均披露水平。披露比例为100%的行业有采矿业和金融业,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企业基数小,分别为1家和2家,如化工业只有扬州市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而金融业也就只有南京市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市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科研服务、信息技术以及综合行业都没有企业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从各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角度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批发零售业、水电煤气和金融业,得分均值分别为81.05、68.73和66.38。但与披露数量比例排名前三的行业并不相对应,如水电煤气业在披露数量比例中位居第三,综合得分位居第二,两者偏差程度较小,因此,披露水平较高。类似的行业还有金融业和建筑业。而房地产业披露比例位居第四,综合得分位居第十,两者偏差程度较大,说明该行业只注重对报告的披露,而忽视对报告质量的要求。各行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这三大性质的得分较高,可比性处于中等水平,可读性和创新性得分较低。可读性不高的原因是大多数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陈述形式单一,不具有多样性。同样地,因为多数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鲜少与国外以及企业自身往期社会责任报告对比,且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较为模式化,所以造成创新性普遍较低。

(三)按地区分析

在江苏省13个地市中,苏州市上市公司的数量最多,有75家,占江苏省上市公司总数的30.36%;无锡市位居第二,有44家,占17.81%;之后是南京市、南通市以及常州市,分别为31家、27家和21家,占比分别为12.55%、10.93%和8.50%。其中,上市公司数最少的是淮安市,只有1家,其他城市都在10家以下,所占比例都低于5%。各地市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情况如表4所示。

从各地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盗坷纯矗宿迁市以及扬州市的披露比例最高,均为33.33%。但是这两个披露比并不能表明这两个城市的披露情况最好,因为这两个城市的上市公司基数都较小,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也较少。上市公司数最多的苏州市的披露比仅占13.33%,远低于南京市以及南通市的披露比。遗憾的是,淮安市、泰州市、盐城市、镇江市的披露比都为0,说明这几个城市并没有意识到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各地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来看,江苏省社会责任报告综合得分的平均值为57.96,高于此平均值的城市有宿迁市、连云港市、徐州市、苏州市以及无锡市。对于宿迁市、连云港市以及徐州市来说,高于全省的平均值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喜之处,因为这3个城市的上市公司的基数较小,而且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都只有1家。而相对来说,上市公司基数较大的苏州市以及无锡市的披露质量更高,原因可能是这两所城市的上市公司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对其提升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的帮助。

由表4我们还发现,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较好,即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苏中(泰州、扬州、南通)处于中等水平,苏北地区(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徐州)的上市公司数量过少,影响了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评判质量。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相对来说,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行业占比小的企业、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较好一些,而经济较落后(如淮安市、盐城市)、行业占比大(如制造业)、处于发展期(如创业板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相对较差。第二,与全国以及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江苏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情况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最近三年内,江苏省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在相对数和绝对数上都有所提升。第三,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还不是很高,尤其是报告的实质性、可比性和可读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由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的内容和模式上差异较大,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因此,需要逐步完善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增加定量信息,提高报告的可比性。同时,还应该规定企业对其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二)建立统一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信息使用者无法有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绩效的考评和奖惩的机制,可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增强报告的披露数量和质量。

(三)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责任报告披露意识

要使上市公司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光靠政府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靠企业本身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因此,应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定期培训,使企业加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认识。

(四)强化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目前,社会责任报告缺乏第三方的鉴证,可信度较低。为了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制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标准,充分发挥独立第三方作用,与财务报表的审计一样,加强第三方的审计监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所的社会责任信息是真实、有效、完整的,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杨海燕.英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启示及借鉴[J].财会通讯,2010,(3).

[3] 何丽梅,李哲,朱红,等.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及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

[4] 程显平.如何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计量指标体系[J].中国会计报,2012,(7).

社区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12

关键词:房地产 投资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17-01

房地产投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对可能采用的各种开发方案进行认真仔细的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由此得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建设和如何投资建设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当前的房地产投资可行性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投资决策者对于可行性分析不够重视

由于近十年来正逢房地产市场高速成长期,居民对于房地产的消费需求不断加大,投资需求也空前高涨。房地产企业只要能够购得地块并开工建设,就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因此房地产企业对于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工作并不足够重视。

但是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全球金融危机、信贷紧缩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增速递减的现象,逐步进入市场成熟期。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波动较大等等因素迫使房地产企业重视房地产项目前期投入。

例如2013年7月中冶置业公告,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南京下关滨江2号地块被收回。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资金投入过多及缺乏大盘开发操作能力等原因使得中冶置业不得不知难而退。从可行性研究的视角看来,作为中央企业的中冶置业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工作。连同2010年已经拍下的滨江1号和3号地块,三幅地块总面积达到236万平米,总价256.54亿元。面对数百亿元的投资项目,理所当然地在投资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但是在土地拍卖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时候,每次竞购土地都需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竞价才能够最终拍得标的。这使得各个开发商获得土地的概率较小,可行性研究的成本白白损失的概率非常高。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使得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模块化。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分析、房地产市场供求及价格分析等内容可在不同的可行性研究中重复使用。对于较为成熟、市场反应较好的项目产品设计(例如碧桂园凤凰城),可以直接沿用到其他城市中。

二、缺乏对可行性报告编写机构的外部评价机制

当前可行性研究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外部评价机制,而类似的行业(如证券投资分析行业)则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外部评价制度。“证券通-中国金牌分析师排行榜”的评选已经全面采用量化模式,通过对证券分析师在过去一年发表研究报告的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连续跟踪,以推荐评级报告后个股二级市场走势,来反映其推荐个股的市场接受程度,运用研究报告的"市场影响力"指标对分析师进行考察。同时,评选还考虑盈利预测准确率这一客观指标,通过分析师上市公司业绩预测数据与年报披露实际业绩数据的对比,客观评判分析师市场研判及专业研究的综合能力,其结果能够展示分析师在宏观经济走势判断、行业发展趋势、个股投资价值分析三方面的功力。

如果可行性研究行业也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外部评价机制,必定能够促使各个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更加注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以维护其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行业声誉,而那些研究水平较低、经常出错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将逐步被淘汰掉。

三、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

房地产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取决于可行性研究环节,它作为投资分析中重要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项目反复优化过程。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定位、城市规划、营销方式、价格预测等等。所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金融学、建筑学、统计学等等众多学科。影响可行性分析结果的因素数以百计。如此复杂的问题需要有效的可操作的理论指导才能够完成。

现有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理论都较为模式化、简单化地介绍可行性分析的某一个方面,如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住建部于2000年实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该规定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提出相应研究方法和框架。

由于房地产投资可行性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分析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首先是过多地依赖以往经验而不重视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这就会造成可行性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在可行性研究中使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众多领域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由此综合指标来反映被评估对象的整体情况。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等等。

然而综合评价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活动,具体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对评价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各种综合评价方法都需要解决权数确定这个棘手的难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经济、技术等等因素一直在不断变化,使得权数的确定非常困难。往往需要企业高管人员、房地产领域的专家、可行性研究人员依据其知识、经验和个人价值观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给各个指标赋予权数。当前可行性研究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难以掌握过于复杂的理论工具。可行性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创造操作更加简单的分析工具,自动赋予各个变量权重,使得可行性结论具有一致性,摆脱对个人经验的依赖。

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及征地拆迁风险提示不足

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主要关心项目经济测算,对土地遗留问题风险提示不够,对土地有关问题重视不够,风险提示不够,没有提前的应对措施。

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土地权属调研不清。如果土地存在抵押、土地征地和一级开发尚未结案、土地权属存在纠纷、土地出让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会使得房地产投资面临重大风险。

征地拆迁过程出现问题将使得交地时间延期。目前土地市场大多是毛地出让,地上物拆迁进度比预计进度慢,导致政府或者一级开发商不能按期移交土地;周边市政配套没有按照出让文件约定进行完善,一些土地出让文件中约定交地条件为六通一平或者七通一平,但实际交地时达不到出让文件中约定的交地条件,主要是电力、道路等达不到出让文件中约定的交地条件。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维稳工作。为了防止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开发商在开发前期提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和《征地拆迁风险评估报告》。四川省2011年开始推行征地拆迁风险评估机制。

针对上述变化,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要认真做好项目土地风险实地调查工作。首先,项目可行性研究人员一定要从所在地国土部门主要是国土部门了解项目土地权属情况,调研重点是了解土地是否存在权属不清、抵押、土地征地和一级开发结案情况、土地权属是否存在纠纷、土地出让程序是否规范等。其次,要做好项目土地地上物调研工作,重点是要做好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调研。地上建筑物方面重点关注有无居民住宅,了解地上物数量和拆迁难度,总体目标是要相对准确地判断出来项目净地交付时间,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充分提示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三,要重点关注项目的市政配套设施情况,要对照项目土地出让文件里对大市政配套设施情况的描述逐条予以落实,土地现场勘察时要对大市政条件给予特别关注。

五、缺乏有效的数据来源

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是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中,可行性研究人员却很难找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统计数据来撰写他们的报告。

可行性报告的数据来源是统计局、住建部等政府部门。然而这些部门提供的数据对于可行性研究而言并不够充分。截止2012年底,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只是实现了40个城市的联网,而且没有对外公开。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且信息公开可查询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不仅是可获得的数据数量较少,而且数据质量也存在问题。国家及地方统计局近年来公布的各项数据多次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在缺乏关键的数据情况下做出的可行性分析,其结论的准确性必然受到一定影响。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和地区,由于他们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数据信息库。这样,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就可以迅速、方便地获得所要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房地产可行性研究要建立可行性研究相关数据库。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销量等信息透明度还不高,可行性研究人员往往难以收集到系统、完整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市场信息的缺失或误差,可能给可行性分析带来较大误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将市场上分散的信息整理为可用的数据,建立可行性研究数据库。在成本信息方面,开发项目较多的企业,还需要加强成本等数据的汇总工作,建立自己企业的成本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可行性研究中成本估算的精确度打下良好基础。大中型的房地产企业还应重点进行房地产政策分析。从国家和所在城市两个层面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金融政策、城市规划等政策信息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总之,当前的房地产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可行性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