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时间:2023-01-14 03:27:55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1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特性 价值取向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

人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是根据作为人的需要、利益、希望的表现的明确价值和规范来进行的。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处于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科学,因此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显得很重要。

当代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为科学育人,这有两层含义: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未来世界、提升主观世界。其次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指引方向。要做到这些,科学的教学观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以主动学习为本”,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彰显生命本质,追求人生价值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的这些追求,使得“以人为本”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2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

“课程与教学论”以日常的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来源于课程与教学的一线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实存特征,也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逐步成长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如今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特性上形成了四个主要方面的特征: 首先,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其次,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再次,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最后,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这些特性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也使得课程与教学的概论、系统、过程、管理及领导、美学已经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

3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功能

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的是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即解释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但是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唯有如此其功能才能充分表现。

除了和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一样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等特点外,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整合功能。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讲,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功能在于把课程与教学论的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加以综合,同时又划定分工以及相互调整和兼顾,达至和谐与合理。

4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当代文化哲学为教育领域重建了“人的学习生活生命世界”的一元论立足点。按照这样的文化哲学观,我们可以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区分和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方面,它们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 本体本原追问”、“空间存在”、“时间进程”、“价值活动” 和“审美发展”。

正是对这五个方面的研究逐步建构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如今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已经可以清晰地区分为“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

5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挑战

(1)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依然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的现象。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依然过于重视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人文性。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偏重于说教和灌输。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依然以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为主。

(2)在学科特性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们单纯地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理解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忽视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在研究和教学中予以轻视。

(3)在功能方面的挑战则表现一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被理解为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其功能被限定为传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和对课程与教学世界进行阐释。二为课程与教学经验研究只能在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发展,成为应对时局的一时之策,而没有改进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现状的目标。

(4)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与教师们有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重要的挑战之一。

6 对策与建议

(1)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制定。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当高举“以人为本”取向的大旗,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专业精神为灵魂的目标模式。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则要凸显内容的人文价值,师生双方共同将基本知识的事实存在构建为学生内化了的人文存在。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应以体现实施的人文关怀。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应发挥评价的人文导向,使评价成为师生相互协商后心理的共同建构过程。

(2)研究和实施课程与教学论的老师们要搞清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特性,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征,以便使教学和研究都能适应时展要求,紧密结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而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更加鲜明的学科特色。

(3)面对功能方面的挑战,实施和研究者既要肩负起课程与教学论的学术建设,又要担负起课程与教学改造的社会职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对于内容迅速更新的挑战,除了丰富教学环境和加强学习与练习外,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来消除时空间隔迅速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内容。

参考文献

[1] 邹京霞.浅谈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教学过程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8-59.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2

关键词:组合数学;图论;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15-02

Abstract: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is a kind of science aiming to study some discrete objects and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egrates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discusses on four aspects including concept presentation, teaching pattern, professional featur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nds to 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or the combinatorics and graph theory, maximal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s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ying,promotes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trains students’ abilitie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academic vision.

Key words: Combinatorics, graph theory, computer, teaching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时常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大规模的离散数据,由此组合数学与图论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组合数学理论和图论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离散问题的理论证明和相关算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离散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着学生日后运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离散数据是计算机所处理的主要对象,因此离散对象的处理就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当前,组合数学与图论是研究离散对象的最有力数学工具,在计算机科学中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对很多问题都有效的一种简单而系统的建模方式。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组合数学与图论问题,然后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加以解决。

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也有大量问题都可以运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组合数学与图论所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校里面的很多专业,如通信科学、电网络分析、结构化学、经济学、社会学、遗传学等,都会运用到组合数学与图论的一些理论与方法。

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教学方面,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人们做了大量的教学探索、改革与实践。王桂平等[1]通过程序设计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孙培等[2]将教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刘瑞芳等[3]从一些教学的设计出发,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殷志祥等[4]提出了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想,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教师间的团队协助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通过分析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2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概念引出、教学模式、专业特点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如无详细说明,可参见文献[5-7].

2.1运用故事和历史背景引出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组合数学与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源于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Fibonacci序列小兔繁殖问题、欧拉36名军官问题、夫妻入座问题、Hanoi问题、幻方、鸽巢问题、七桥问题、着色问题、邮路问题等发展而来.另外,游戏的数学抽象往往涉及到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和其时代背景引出概念,同时探讨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行遍性问题的教学,可以通过七桥问题、欧拉的故事和中国邮递员问题的故事一起来引出,既能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起源、认识到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了解到那一时代中国数学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采用“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悟性

当前,由于大学课程学时数的不足,教学大都是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方式,快速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然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上资源对新知识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对学生的疑惑进行答疑,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2.3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组合数学与图论的数学理论知识丰富,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通常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容易讲解得复杂和宽泛。对于倾向于应用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知识,不能停留在纯粹数学的思维方式上,还需建立起数学理论知识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也就是建立起组合数学与图论这一数学工具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联系。因此,在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上,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宜深究理论知识证明,应该力求简单化,保证基本的理论知识结构,结合相应的算法加以阐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4结合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

组合数学与图论知识可以应用到很多研究方向,比如组合优化、并行计算、容错计算、图论算法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比如,在图的连通度的教学中,可以展示网络的故障诊断性、网络的容错性、网络的拥塞等方面的论文,让学生意识到连通度知识的学习是可以用来解决计算机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拓宽学生在这一理论知识方面的广度。对于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更容易切入到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科学研究领域。

3 结语

本文探讨了组合数学与图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运用组合数学与图论知识解决计算机科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桂平,冯睿.计算机专业图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20):70-72.

[2] 孙培,刘凯,曾俊杰,杨本朝.在图论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改革初探[J]. 大学教育,2015(8): 118-119.

[3] 刘瑞芳,贾会才.组合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 24(1): 75-77.

[4] 殷志祥,张家秀,钱建发.组合数学课程教材立体化体系建设[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83-86.

[5] 卢开澄,卢华明.组合数学(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钻井与完井工程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和科学内涵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目前,国家层面已经高度重视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5年5月7日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简称《意见》)。《意见》将案例教学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模式)。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采取灌输方式教授知识,即学生以被动方式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重传授而轻参与、重理论而轻实践,高等教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主动参与进来;而将案例教学融入到传统教育中,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应当注意:案例教学更加侧重实践,而并非传统教学中所说的实际;案例教学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融入传统教育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在工程科学的应用现状

(一)案例教学的作用和功能

刘刚认为案例教学的作用机制包括:知识来源扩大机制、学习内容优化机制、学习效果改善机制[2];郑淑芬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3];黄辉认为案例教学能够磨练心智,培养能力,拓展视野,并使其掌握更多的方法[4];丰晓萌认为案例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5];总的来看,案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并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工程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近年来,一些工程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开始探索案例教学新模式,肖细元探索了案例教学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6];李杰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7];郭锋等探讨了案例教学在工程研究生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的应用[8];王永生探索了工程科研案例在本科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9];安蓉和王梅提出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来改善教学[10];杨佩娟提出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11];总体来看,案例教学并未在工程科学课程教学得到推广,目前主要处于应用探索阶段,而且仅在非常有限的工程科学课程中进行了探索。

(三)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大都集中于经济、管理、商业等社会科学学科。例如,王应密和张乐平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案例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问题,还指出了案例教学应用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12];郑淑芬认为教师仍然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把握好精选教学案例、积极的课堂引导和多元的评价考核3个环节,还要处理好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关系、理论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认知活动和非认知活动的关系[1]。经过梳理不难发现,目前关于案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但基本上属于经济、管理、商业等社会科学学科,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学科的应用非常罕见,其在石油工程相关课程的应用更是鲜见报道。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工程科学课程教学,将面临如下主要问题:(1)准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明确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2)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问题,即合理的实施方式,如何将案例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毕竟教学过程中不能独立开设课程;(3)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问题,良好的教学资源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基础,没有丰富的、适宜的案例素材,案例教学难以有效实施,事实上,这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限制案例教学在工程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4)教学效果的后评估、改进、完善与推广。在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明确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推广案例教学的任务,事实上,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再工作岗位承担了更多的实践类工作和任务,因此,高校培养的更多的本科学生也应该加强案例教学的推广,通过案例教学弥补学生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三课程特征及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课程特点及教学业绩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核心主干课程,课程全部学时为5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液、钻井液工艺技术、岩石与钻头、钻井工艺技术、井控技术、井眼轨迹测量与控制技术、固井、完井方法以及储层保护技术、环境保护及HSE等。课程立足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同时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同步,为学生提供较宽的知识基础和再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在工程平台上解决问题的能力[13]。为了实现该目标,与该课程配套的教学环节有实习、开放实验和工程设计,相应的配套教材有《钻井与完井工程生产实习指导书》、《钻井与完井工程开放实验指导书》和《钻井与完井工程设计》。通过多年来的教学与实践,现有的《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强调应用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适当介绍油气井工程方向的最新工程技术。课程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便于引导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从而形成了现在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监测和评价体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钻井与完井工程》被评为首批部级精品课程,自2012年起实施了校级、省级和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立项建设,2016年获全国首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科学课程,课程学习中涉及大量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类理论和方法,例如,井身结构设计、水力参数设计、钻柱设计与校核、套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井控设计与实施、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等,这些内容也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尽管课程配套有实习、开放实验和工程设计等结合实际的环节,但这些环节与课程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课后独立完成,而且与理论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使得学生对于关键理论的掌握深度不够,学生很难独立开展工程设计或设计质量不高,迫切需要改进或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短板。依托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已经引进网络课堂、MOOC、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微课等形式多样的新型教育模式进行课程改革,但是,这些新型的模式并未完全解决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同时,《钻井与完井工程》是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也有必要进一步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其始终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此,提出引入案例教学方法,以工程实际案例为载体,通过整合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MOOC和微课等手段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案例情境的重现,将《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互补。在建立了系统的案例教学方法并构建了完备的案例教学库之后,可以将案例教学库与网络课堂、MOOC、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微课等有机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将《钻井与完井工程》的工艺原理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明确地掌握相关知识,最终达到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课程案例教学实施方式探讨

(一)案例选择

实施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挑选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能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14]。《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涉及诸多设计与控制方面的实践内容,相关的实际工程案例也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适合课程教学。教学案例不仅要符合目标的要求,而且要结构严谨,具有可质疑性和思考性[14]。为了能够成功实施案例教学,首先,必须根据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挑选和收集案例素材;其次,应注意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是否有重要意义;再次,判断案例的难度是否适中,由于实际工程案例往往非常复杂,过于复杂的案例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范围,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最后,确定案例所涉及的情景是否有综合性[14]。《钻井与完井工程》是一门系统的工程科学课程,具备相互联系的完备框架体系,案例的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的涉及关键的知识点,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

(二)案例整理与案例库建设

选择恰当的案例后,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而是需要精心设计、加工整理和归类,以形成教学案例库。在《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的、教学形式和案例内容,可将案例归类为如下几种类型。1.讲解式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某一概念、模型、方法或实际问题而使用的案例。例如,为了讲解井身结构设计理论依据,可以采用讲解式案例,在课堂上讲评或演示给定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剖面下如何才能成功钻达目的层,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恰当地穿插课堂互动,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2.讨论式案例:为了巩固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效果并检验学生水平而使用的案例。例如,讲解溢流压井方法时,可以给定一口比较复杂的溢流井案例,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给出决策方案进行处理,不同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压井方法(循环法、司钻法和工程师法),这样就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讨论式案例适宜选择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难度并且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假设案例过于简单则不会引起争论,会导致学生会失去兴趣;假设案例过于复杂则会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范围,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具有多样性、结果复杂且难度适中的案例,价值越高。3.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互动式案例:为了完成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实验教学任务,西南石油大学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和功能较为齐全、规模初具的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借鉴先进的教学平台开展互动式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实时或离线观摩教授或工程师进行工程实践,还可以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模拟实战,该平台可以满足学生单机或网络实践的多重需求。对于《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可以采用虚拟仿真中心的钻井工艺放在模拟系统、交互和漫游式井控虚拟系统、钻井工程设计与分析虚拟现实系统3套系统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可以满足观摩式和实战式教学的双重需求,网络在线功能还能满足学生课余自主学习与探索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案例导入

案例的导入的模式有很多,如案例设疑法、案例比较法、案例讨论法、演示观摩法、严肃游戏互动法、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14]。根据《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特点,主要针对井身结构设计、水力参数设计、钻柱设计与校核、套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井控设计与实施、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等几方面建设案例库,这些案例的导入主要采用案例设疑法、案例比较法、案例讨论法、演示观摩法、严肃游戏互动法进行案例导入。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相对传统的载体,另一方面可以配合网络课堂、MOOC、微课、虚拟仿真平台等形式多样的新型载体。案例的导入不仅仅只是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满足学生课余自主预习、学习和创新的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4

[关键词]讨论课;教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50-02

0 引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讨论课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好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和教师在热烈的讨论中,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及理解,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我国,讨论课主要在研究生的开放课教学中实施,虽然近几年也有一些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引入了讨论课的教学方式,但相当一部分是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把一些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布置给学生,或给几篇阅读材料(论文)让学生提前阅读,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以达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目的。但有时教师花费很多精力查找出的资料和准备的讨论内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还不如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自己去找“知识”。笔者以《起重机械》课程讨论课为例,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些体会。

1把握好上讨论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1.1 选择恰当的讨论题目,为教学目的服务

讨论题目选择的是否恰当,是讨论课是否成功的基础,所讨论的题目涉及的理论内容、知识结构应与教学内容有必然的联系。笔者在《起重机械》课程中曾布置了以下几个专题:“起重机级别的合理选用”、“起重机主梁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起重机吊钩冲顶坠落事故分析及对策”、“永磁吸盘的原理及结构”等。相比之下,“起重机吊钩冲顶坠落事故分析及对策”和“永磁吸盘的原理及结构”的讨论较成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选题得当,难易适中。“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内容较难,学生对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较陌生,准备起来感到十分困难,讨论起来也是各执一端,互不搭界,气氛不够热烈;而“起重机级别的合理选用”深度不够,各组的意见较为一致,无大争议;“起重机吊钩冲顶坠落事故分析及对策”和“永磁吸盘的原理及结构”则不同,事故原因和对策及抓取原理是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分析出来的,至于实现它们的途径则不是唯一的。以“永磁吸盘的原理及结构”为例,笔者只给学生放了3分钟的永磁吸盘抓放铁板的视频,而永磁吸盘能在不带电的情况下抓放铁板是什么原理,什么样的机械结构能实现这一原理,则是学生需要准备和讨论的内容。将这一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可以大显身手:在图书馆、互联网上自己找资料,最后设计出各种能实现该原理的结构方案。

1.2 选择讨论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

讨论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讨论课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笔者所开设的课属于理工类,小班上课,讨论课的形式是将3~5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学习,自行研究讨论并给出一个方案,将设计计算过程、原理及结构做成PPT,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有时为防止个别同学有偷懒现象,现场随机从组内抽一名同学),在班里向老师和全体同学汇报演讲。由于每个小组的方案不同,所以其他的同学可以对别组的方案提出问题甚至质疑。在答辩过程中,如果这名代表回答问题不确切或不完善,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在布置讨论课时,老师就告知学生,在所有的小组中,只有两个小组可以获得优秀,而讨论课发言是否踊跃是重要评定标准。笔者发现,同学们发言踊跃,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捍卫组内的荣誉。竞争机制的引入,有时并没有让同学间的质疑更猛烈,组与组之间的“火药味”不浓,此时,笔者就故意“刁难”一下他们,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全班同学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他们不是为了打压对方而质疑,而是不懂的同学说出疑惑,看懂的同学竭力解释,在热烈的气氛中认识问题的实质,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3 讨论课中教师的角色

讨论课的效果如何,与教师在讨论课中的角色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上好讨论课,教师应发挥好两种角色的作用。

1)作为班上的普通一员。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认真听取学生们的发言,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人多智慧多,他们查阅的资料一定有教师没见过的,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没有把握的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共同研究,一起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教师的身份给学生及时地引导。应该看到,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阐述的观点及原理难免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教师毕竟对讨论的目的更明确,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更熟悉,此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发挥主导作用,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讨论冷场时要引导,讨论走题时要引导,讨论问题抓不住实质时要引导,保证学生的讨论既是自由的、充分的,又要围绕教学内容和目的,最后联系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方案,做针对性的总结。即针对学生的讨论做最后的提炼,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首先要总结出学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正确的加以肯定,不完善的或错误的予以分析纠正,使学生对正确的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错误的观点有更清楚的认识。

2 效果分析

一轮课结束以后,学生们发现这门课的知识掌握的最扎实,而又灵活,自学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认可了“讨论课”的价值。

1)体验了主动学习的快乐。有同学说:“从小到大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似乎已经习惯,而讨论课让我们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是我们自己学会的。”“考试前的突击是没有多大用途的,没多久,这些知识可能就烟消云散。但是一堂生动的讨论课却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成为终生受用的理论武器。”

2)体验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讨论课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每个小组出一个方案,这就要求组内的同学有分工,又有协作。每个组都设计了很多方案,他们充分论证,寻找、发现、解决问题,最终确定方案。在这过程中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共同克服困难,通力合作完成方案设计。很多同学说“讨论课结束了,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做出最优秀的项目。”

3)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要想驾驭好讨论课,就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再创造,因为讨论课上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时,常常是打破了课本的知识体系及知识范围,同时是以教学的形式训练科研能力,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个道理在讨论课上体现的更为突出。只有教师综合水平提高了,当学生思想活跃、有热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时,教师才能洞察学生的思维根源,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5

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把人类文化遗产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这与其知识观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应以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为标准,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批评进步主义的作法是满足了学生一时的需要,是为了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自由而牺牲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规范训练,认为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不仅受教育目的的影响,而且还受个体的知识观标准的影响。在课程与教学实施方面,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权威,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权威来控制学生,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要维护严格的价值标准,不能放纵学生。

巴格莱在其《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课程与教学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借助于教师的讲课、考试等教学手段,将现成的文化要素直接给予学生,这称为间接的方法或教导的方法;另一种是将学生置于某种具体情境中,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经验观念,这称为直接的方法或发展的方法。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主张严格的学业标准,巴格莱严肃地指出:“如果教育放弃严格的标准,对于学习所必需的努力不提供有效的鼓励,那么许多人将虚度在学校中的12年,不过会发现自己愚昧无知和缺乏基本训练日益处于严重不利的困境。这简直无异于把小孩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巴格莱在提出了以“共同文化要素”为课程标准的同时,大力提倡统一的全国课程。

二、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论述

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中产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钦斯、艾德勒等。他们抨击进步主义教育的软弱性,倡导复兴西方古老的人文主义课程及教学。他们认为,人类世界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和理解的理智世界。知识就存在于这永恒不变的理智世界中。在课程与教学目标方面,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在于传播真理性知识,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具体应以三个具体目标为准:使学生个人在心智、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成长或自我改善;为履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进行准备;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永恒主义所提倡的教育不是只为培养专门性人才服务的狭义教育,而是人类所共有的基础教育。

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永恒学科,学习经典的名著。名著体现了人类应该考虑的永恒原则和内容,学习它们会遇到智力上的挑战,因而能够促进智慧的发展,同时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理智训练。在课程与教学实施方面,以“理智训练”为目标,主张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课程:初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儿童要形成道德习惯,初步掌握学习的工具,熟记古典名著中的精彩段落和名言;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同时,还要求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文学、修辞学等,有助于研究、理解古典名著的学科;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古典名著,除此之外,还要学习语言、文法、修辞逻辑、数学等科目。他们认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强调其完整性和过程性,而不是孤立、单一地来评价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或效果。赫钦斯的通才教育是以永恒人性为基础的,侧重培养人们共同的品质,即理性,把人培养成为真正的人,为人们今后进入各自不同的专门研究领域提供共同的必备基础。

三、改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论述

改造主义教育又称社会重建主义教育或社会改造主义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康茨和布拉梅尔德。布拉梅尔德使社会改造主义教育以新的面貌出现,奠定了以教育为手段的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的基础,他是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课程与教学目标方面,主张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社会的变革,重建理想的社会;学校是改造社会的工具;课程设置应有效地关注社会问题;学校、教师必须说服人们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正确面对社会对教育的制约。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认为“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因此,他们从课程改革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学科之间应该存在有机联系,学校课程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设立“核心课程”,在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采用“问题解决法”。提倡编制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社会需要的课程,改善中学和大学、学校和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社会、改善社会。

在课程与教学实施方面,主张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目的;把行为科学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在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教师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劝说教育。强调主体的参与或所有社会人的参与,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激发者。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强调课程应该基于社会现实,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在课程中呈现现实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引导其关注方向以及发现问题的敏感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更加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实际参与,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对问题的体验和深度认识,并着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为切实改变现有的问题或对存在问题有些许的贡献。

四、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关于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的评析

纵观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哲学流派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论述,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着眼于社会发展的趋势,试图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同的流派均源于各自的教育哲学,而每一种教育哲学又来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由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所衍生的不同教学思想,在不同的流派中体现的非常明确。基于文中以上教育哲学流派,不难看出可以分出两个派别,一个是代表传统教育哲学的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另一个是代表现代教育哲学的实用主义和改造主义。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6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一直以来实行的专业化教学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通识教育在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也必须加大。但传统基础英语课程通常以专业为核心展开教学,所教内容无一例外都与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关,而无形中忽视了文化这一大枢纽。文化通识教育是造就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博大、宽广的视野及灵活的思维能力,进而能够适应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将文化通识教育融入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克服目前学科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日趋狭隘的现状,培养学习者的比较视角和批判意识。

二、通识教育理念与基础英语课程融合模式

(一)教学内容与测试

英语专业学生自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就应该同时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语法教学观念,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要通过文化通识教育,注重文化本身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专业技能学习,不仅要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而且要更进一步落实英语基础的掌握。这方面教学核心内容的确定,应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教学要求为基础,以学生的职业导向为参考。其次,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贯穿语言技能培训始终,可以以课本补充材料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或者由相关老师编辑,融语言技能与通识知识为一体的教材。通识教育的内容应尽量选择学生可能感兴趣,又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如西方文化、语言学、世界历史、心理学、逻辑学、哲学等等,要求学生对课本进行精读,另外,一些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均可涉猎。第三,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与课文涉及学科相关的系列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做读书报告,特别经典的应该背诵。基础英语课的考试测验,除陈旧的卷面问答、个人陈述外,还可添加写作及课外测试,对于课内测试来说,也可以多样化,如老师可给学生设计一些适合辩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辩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对自身想象力及批判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将考试设计成开卷的形式,给学生安排读书评论或者读书报告等,做到测试标准多元化,方法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方法

通识教育在基础英语课堂上的融入,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堂涉及学科范围的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的大幅度增加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教材的增删,预习内容的确定,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活动进行方式,课后作业以及活动设计等,都可以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下进行。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文化背景调查的相关作业,教学中,以对通识材料的赏析和背诵为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章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多看、多读,加大语言材料和知识内容的输入,然后通过不同课堂活动设计(课堂展示、小组讨论、辩论等)对学生语言与知识的输出能力提升和检验。课后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大量的自主阅读,资料的选择与编辑,工具书的有效使用等。

(三)师资力量培养

传授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唯有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目前,我国英语专业的师资主体都是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具有人文通识背景的师资在国内英语专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基础英语教师一般具备很强的英语基本功、熟悉教学法,但是,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涉及其他领域,就必须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比如,自觉阅读法律、商贸、新闻等领域的书籍,旁听这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教师既可以在课上加入专业领域材料,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专业方面的导论课。同时,经过长期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教师也能提高自身素质,拓展发展空间。

三、结语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7

论文摘要: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使之适应现实、更好地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的关键首先是转换观照模式、强化当代性、将文化史视角和社会史视角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是增加教学手段的技术含量,实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从而它从“挠头的课程”变为“受欢迎的课程”。

新闻传播史学是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闻传播史学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一样,其课程教学在讲授方法、教授方式上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层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面临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压力大大高于其他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变化的教学环境、改变其难教的现状成为这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体系庞大,知识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史学基础课程(含《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一直以专业必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进行通识教育的功能;新闻传播史学延伸课程(包括媒介发展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广播电视史、广告史等方面的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拓展专门知识的功能;二者共同构筑了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学生进行通识知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的平台。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框架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新闻媒介、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重要新闻理论家、新闻研究者和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新闻学说、传播思想等;从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与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世界新闻传播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现代、当代以来的重大新闻界活动,美、英、德、意、俄、日等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传播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重要新闻人言论活动等,进而探讨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观念、管理体制、新闻报道的诸多风格等相关问题。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面临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要把庞大体系、众多知识点整合成有趣味的、学生可接受的内容,需要教师知识广博,变“标本”为“活体,’;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僵化的“革命化”视角已疏离了今天的现实,必须用新的视角才能解释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的诸多现实及其历史擅变,这需要教师必须做到视角“转型”。

2.教育技术含量高。在教育技术层面上,伴随着新媒体、新兴技术在新闻业务类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对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挑战。那么,现实的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教学等不再只是一种附属和装饰,而同样成了一种吸引学生、深化教学、提高表达水平的必备手段。

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对庞杂的教学体系、教育技术层面、教学理论层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是目前这类课程授课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史学课程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转变,具体说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在秉承史学传统品质的同时,将文化史视角、社会史视角引人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当中来。

1.明确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何兆武先生认为:“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由此构成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按照这二者关系的思路,新闻传播史实与认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新闻传播史实是证明曾经发生过事实的有关记载,可以使人们想象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存在于人们头脑、精神世界、文化创造中;新闻传播史认识是对子新闻传播史实的重构、重组。那么如何从当代性的意义对新闻传播史实进行“重构、重组”呢?

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新闻传播史实是构成新闻传播史的基础,对它的认识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思想认识的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变化而改变。、新闻传播史学家让新闻传播史成为总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鲜活记忆,那么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得以体现。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史总同当代社会、现世人生息息相关,它对个人生活、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其一切内涵(包括价值、发展规律、形态变化等)都属于当下此刻,新闻传播史是活的现实而非死的标本,是现实之镜而非流逝的旧影。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新闻传播史是基于现实的激情而非思古的幽情时,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兴趣会同时被点燃。

2.重视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门类繁多的历史科学中,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新闻事业是文化事业,新闻机关是文化机关,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文化方面的范畴。”新闻传播史既然作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其传统教学中少有文化、少有鲜活思想的状貌就迫在眉睫。

文化是当下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应用于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中的文化研究方法不仅仅是社会学层面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它“更加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过去很长时间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由于受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中新史”一直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线构筑,形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的模式;而“外新史”也以强化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阵营新闻事业的抗衡为主调。这些模式已经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诸多史实。相比较下文化学视角则要敦厚、公允得多,也更有利于论证、阐释诸多史实,因而含有较丰厚文化含量的新闻传播史学也就更令人信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对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追寻,新闻传播史学在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对政治斗争史、政治思想史的重复和演绎,回归到新闻事业自身过程与规律的探讨上。这表现为由重视报刊形式转向宣传内容、由着重历史沿革转向社会作用、由微观考据转向历史分析的转化。这种逐步以新闻事业自身属性为中心,展示新闻传播思想活动、传播媒介殖变的方法着重探讨新佣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彰显了新闻传播的现实影响力,进而显示出了新闻传播史学作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正是我们引人文化学视角的现实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政治说教与宣传在新闻传播史中不再居于独尊的地位,而尝试建构一种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它以新闻事业作为本体,以整个世界新闻历史的全局为对象,以跨时间、跨空间和综合多种传播媒介作为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规律。

3.关注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总称为“新史学”。引人社会史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史学,则新闻传播史学也会被改造成新史学所共同追求的总体史。李彬认为“社会史范式在新闻史研究中体现为三种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从新闻解读社会、从社会透视新闻);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的融合(历史渗透理论、理论立足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那么社会史视角带来的结果如何呢?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关系、整体结构,针对的是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历史实践,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总体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不仅仅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而是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联系也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时代心理、社会风俗习惯等。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在注重新闻本体的多重内涵、新闻传播事业与社会变迁多重关联的同时探讨新闻传播界人物与时代命运的结合,它致力于发掘和展现一种宏观的、有机的新闻传播图景。引人社会史视角不仅使裁闻传播史学课程的逻辑线条更为严谨可信,并且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8

【论文摘 要】《管理学》课程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自身实践,就课程安排、课程特点、案例教学、多媒体使用和学生悟性培养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其对管理学授课效果有所帮助。

管理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讲授良好的管理学课程对学生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有莫大帮助。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及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规范课程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1.管理学基础概念的讲述。在这个层面上,主要要向学生介绍管理活动的形成、概念、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对象和环境等,并由此引出管理者的概念。此外,要向学生简单介绍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的社会责任,此部分课程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管理活动形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认识到管理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三是认识到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才是一个真正追求卓越的管理者。

2.管理思想发展的讲述。前人管理思想的形成对我们的后续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部分的讲述是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形成的源远流长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力量。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上,应该按照管理理论从萌芽开始,发展到古典管理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时间发展脉络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管理理论没有过时和现代之说,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说。

3.管理职能的讲述。在这个阶段,重点要向学生讲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同时要向学生阐述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在讲课过程中将四大职能分开造成学生各个职能是割裂开来的错觉,要始终在课程中灌输管理学各个职能是一个系统的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总体和部分的哲学观。

将课程的标准规范起来,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好管理学中涉及到的重要的几块内容,可以有效避免学科知识无法有效整合的可能,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深度把握管理学课程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1.根据管理学通俗性的特点实行疑问——自学——老师解惑授课过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即使他们还没有真正学习到管理的知识,但他们管理有自己的认识(虽然有一部分是错误的)。他们通过自己班级的管理、家庭的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开始对管理有了较高的兴趣,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管理问题。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和对管理学的认识,就可在课程安排中,首先提出一个他们本以为是正确的但实际却是错误的观点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课本中自己先寻找答案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刻的剖析和阐述,让学生通过疑问——自学——老师解惑这样的过程完成事半功倍式的学习。

2.根据管理学抽象性特点实行提前预防授课方法。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之前会以为管理学案例丰富,应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而管理学由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然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加之管理无定法,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出学生标准答案的现象。但是因为学生心理准备不足,一旦面对抽象的东西就会降低对管理学的兴趣,开始怀疑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在遇到抽象的知识前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管理学面对实践时千变万化,才使管理学充满了魅力,而找到万象中的头绪正是每个管理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提前预防授课方法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使用案例教学法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学科,引进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案例常常来自于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有加强的真实感,另外案例分析中总是充满着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站在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分析和考虑问题,加之在案例分析时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环境中转化到主动参与的情境中来,这对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学科兴趣的培养都很有益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求能正确的使用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的选择要紧扣课堂内容。管理学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要找到紧扣课堂内容的案例却很难。授课教师不能因为案例不好寻找就选择一个贴切程度不高的案例,也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寻找生动有趣的案例,因为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案例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一项艰苦的过程,授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从大量的案例中精选出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管理规律或原理的案例。如果寻找到的案例比较枯燥,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等的形式展现案例来增加趣味性。总之,案例的选择是一项繁重但是有意义的工作,授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坚持紧扣课堂内容的原则,然后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2.授课教师要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工作。良好的组织准备工作是案例分析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充分考虑在课堂案例分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然后在案例分析中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永远站在幕后,但课堂讨论的氛围却一直在自己无形的控制之中。既充当教练,又是导演;既是顾问、又是联络员。当学生出现偏离案例分析目的情况时,应巧妙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道路上来;在学生们观点独特、思维开阔的时候,又要无形中将这个氛围带到一个新的高潮。总之,教师时刻不能忘记案例讨论的根本目的,通过自己合理的组织安排引导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3.注重案例讨论后的总结和评价。总结和评价是一个案例讨论画龙点睛的地方,有了这个步骤,整个案例分析的目的才会更清楚,学生才会学到更多东西。案例分析总结可采用小组报告的形式,先让学生通过内部讨论形成小组意见,然后由各个小组相互比较对方的总结报告,给出学生自己的评价,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析结果重新思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也颇有益处。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案例分析的过程观察和结果分析进行最终评价。在最终评价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最后,要进一步强化案例所要传达的信息,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案例分析对课堂学习的作用。

四、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一种“嬉皮”文化,他们热爱搞笑,但是希望这种搞笑的形式中蕴涵有某种社会现象。而笔者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按照课件讲授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但是,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有意思的图片的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延长;而如果能在课件中插入跟课程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视频的话,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会延长更多。所以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如搜集到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短小的动画或搞笑视频,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讲述中,使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对视频反应的内容进行思考,会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

笔者对“悟”的理解是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有悟性的学生会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到课程知识中去,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情况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关键。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悟性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人的成功与否,到最后,往往不是由知识的多少决定的,而是由悟性的多少决定的。”在管理学的学习中同样如此,一个有悟性的学生往往得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

悟性是可以在课堂上培养的,这需要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来发展学生的右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在课堂上压力提问形成的,因为压力情景并不利于学生悟性的培养。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自由的环境中提出一些开放性而非结构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线性思维习惯向右脑及逆向思考习惯方面转化。起初这种教学方法对习惯规律性教育的学生可能会比较难,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悟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时刻谨记培养学生的悟性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就不会因为短期没有成果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笔者也相信,经过每个老师的努力,我们定能培养出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初蓓.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无锡商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9

论文摘要: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课题,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但应注意传统翻译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利弊,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关注、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普及推动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可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的第四大革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样,为学习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与决策权,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网络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过程当中的互动: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注重个人的整体发展,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技巧知识,给学生构建翻译体系的宏观构架,让学生了解翻译体系的脉络与相关实践知识,师生之间可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一定问题,但课堂课程的教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实践、运用机会少,纯理论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网络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说教式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主流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对学生而言,网络学习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途径,但同时又没了依靠。少了竞争,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考验。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10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教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即便在西方,以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新理念和实践还在完善中,因此许多问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培养科学教师的核心课程,应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科学与课程论”的新课程体系。

1.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处理不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就会使得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出现某些失衡,导致培养出的师范生的科学教学素质与一线小学科学教师的要求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落差。因此如何真正处理好课程设置上师范性和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关系,追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2.加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

—个学科领域的教材代表了这个领域的专业程度。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种类很少。现有教材的结构框架、内容选择等都处于探索形成阶段。现有教材缺乏小学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关于小学科学知识、教学模式、教法与学法等概念有待理清,教材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可读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如果我们要想很好地完成改革的使命,那么专业进修就必须包括那种能使预备教师和现职教师积极参与可以充实其知识,增强其认识,发展其能力的活动。”J(耽’当前高校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严重缺乏可操作性,使这门本应具有大量的、系统的教师教学操作方法示范和学生的操作行为训练的课程的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因此,教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具体高效的教学策略,达成课程目标。

4.积极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资源

近些年,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的高校逐步增多,关于科学教育的书籍大量涌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改逐步推向深入,小学科学教学呈现出精彩纷纭的生动材料。教师要适时把各种资源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要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让学生深入小学课堂进行观课、讲课、交流等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的质疑问难、微格试教、教学反思等的积累。

5.改变对师范生的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师范生成绩评定既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注重学生科学教学素质与能力的考察。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形成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科学教学素养的提升。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11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学习;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33-01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其师范性。师范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精通于某一专业课程的学习。高师不能盲目的效仿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一味地追求专业的“精”、“尖”,而是要突出自己的师范特色,突出专业的“全”、知识领域的“广”以及教学科研能力的“强”。高师的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让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之后能够合格地胜任音乐教师这一角色。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这门课程对认识音乐教师教育基本规律、提高音乐教学能力,适应基础音乐教育需要有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在让学生如何转变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教师,并且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一、课程学习体会

笔者将结合着自己在本科与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谈谈对本门课程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传统观念的改变

记得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对于音乐学(音乐教育)的概念非常模糊,而且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几乎根本不了解,所以只能延续着中学阶段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的专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只要钢琴弹得好,歌曲唱得好那就是最棒的,一直以钢琴和声乐作为自己的核心,梦想自己在专业方面能够有所作为,每天都是过着弹琴、唱歌这样循环往复的生活。直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忽然明白了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是音乐教育专业,而不是钢琴或者声乐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对于教学来说,只会弹琴、唱歌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之前一直把自己定位到了音乐表演专业,甚至还曾定位到了音乐专业院校,偏离了高师音乐教育的方向。

通过对《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懂得作为高师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突出专业的全面比突出专业的精、尖更为重要对于音乐教学来说,自己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包含钢琴、声乐、舞蹈、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乐队排练等等),更要掌握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熟悉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能够独立进行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等。要走到学校教学一线中去。比如听取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实习优质课,深入到中小学教学一线观摩优秀教师的音乐课等等,从实际的教学入手,明白一堂优秀的音乐课是什么样的,上好一堂音乐课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等等,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的改变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到这门课程与以往的课程有所不同,它不只是纯技能或者纯理论课程,它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很多理论课程往往枯燥乏味,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学生也只是简单的在书上划来划去,最后在期末考试前机械背诵,应付考试,从而拿到学分。而对于音乐课来说,应该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对于各领域的教学必须通过多种实践途径才能达到,因此对于音乐教学就要符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更加关注教学过程,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分离。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机械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反之,学生就会获得全面而丰富的发展。因此,对于音乐教材教法的理论知识学习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教学方法,以音乐教学实践来引导教学理论的学习。

课下,教师会提前给我们布置好所要预习的理论知识,让我们从书本上获得相应的文字知识。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或者把知识点做成PPT进行讲解,而是通过让我们观看大量的中小学优质课,结合着具体的教学案例,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具体分析,如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应变的处理,教材的分析与使用、教师的板书、语言艺术等等。让我们通过看课来检测、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在观课一个阶段之后,教师给定我们一个课题,让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进行教学设计,当堂展示,之后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总结,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得妙趣横生,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讨论,乐于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把灌输式的讲授变为了讨论,很好地突出了“学生本位”的思想,把课堂的主导权归还给了学生,并且很好地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一名教书匠和课堂的决策者、实施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和点播者。

二、对于《学校音乐课程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的一点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

现阶段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学校音乐教学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共54课时(有的学校受师资条件的影响,甚至都没有开设)。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约6周时间。而其它关于教育理论或是教育实践的课程很少能够涉及,这对于本应受到重视的音乐教育来说似乎是背道而驰。作为高师音乐教育,本就应该突出其师范性特色,而目前的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培养教育型人才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高师要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增加一些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例如:音乐教学设计理论、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外音乐教育简史、音乐教育文献阅读与写作、音乐教材研读等一系列课程,或者根据学校本身的师资状况,开设一些选修课,从而让课程体系更加全面、系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来适应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环境,还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学习,设置一些综合课程,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技能学习的情况。比如,加强学生的钢琴、和声、即兴伴奏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联系,并通过教材上的歌曲锻炼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加强学生合唱指挥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联系,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队排练的方法;加强对于音乐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尽量多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把原来的6周实习时间改为一学期,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12

关键词:课程评价;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Abstract:The CrossStraits educators held an academic symposium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in Tianjin in April,2006,with the aim to further summarize and exchange the new experience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theme of the symposium i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itation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which main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four topic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basic problems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y 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ymposium gets great success after two day's heated and creative discuss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assessment;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为了总结、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教学评价的新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研究课程教学评价中的突出问题,以及提高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功能,海峡两岸的同行通过多方协商于2006年4月22—23日在天津召开了海峡两岸课程教学评价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和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承办。来自全国的与会代表约有二百人参加了研讨。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代表们集中研讨的议题主要有四方面:课程评价的现状与展望;课程评价的基本问题;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围绕议题,代表们提交了四十多篇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学术原创性的论文。研讨会采取专家代表发言与分组交流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研究与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教师上示范课与代表集中听课和评课相结合等形式,对几个主要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课程评价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课程评价是制约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人们对课程评价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对课程评价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对课程评价现状和突出问题的反思和探讨越来越深。但是,在我国课程评价的现状与人们对课程评价的理想和期待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海峡两岸在课程评价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课程评价的现状

在祖国大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话题和研讨的难点问题。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更为宽泛。在功能方面,人们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有人主张,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评价应发挥诊断课程问题、调控课程设计、监督课程实施以及推进课程建设的作用。在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大陆的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三种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评价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的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同时,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实际评价运作方面,人们在课程改革前后已经或正在实施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比如,课程改革开始之前需要进行的需求评价(即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调查);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的教材评价研究;课程改革实验区有关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如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各地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课程评价活动(如校本课程评价);等等。

由于各人在价值观、知识观、教育观以及人生经历经验的不同,人们对课程评价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一定课程产生的效果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也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课程价值的调查、分析、协商、判断,逐步达成共识,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反馈调节系统。又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一种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

在我国台湾地区,课程评价习惯上称为课程评鉴。台湾地区教育研究院的同行认为,台湾课程评价研究大致可划分三个时期:1995年以前为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台湾地区控制的课程改革与评价;1996—2000年为第二个时期,主要是指教科书开放后的课程改革与评价;2001年以后为第三个时期,主要是指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的课程改革与评价。现在台湾的课程评价范围主要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和实施成果。课程评价实施的权责分三个层次:1.台湾地区──建立各学习领域学力指标,并督导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成效;2.市县当局──负责办理与督导学校举办各学习领域表现测验;3.学校──负责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并进行学习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实施,兼顾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人们把评价结果作为改进课程、编制教学计划、提升学习成效以及进行评价后的检讨的依据。

(二)我国课程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课程评价研究,在我国大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历时并不长。可以说,课程评价研究,在我国课程研究领域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课程评价问题已成为这轮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评价的组织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理论分析来看,课程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的特点,课程评价的范畴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整合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具体明确中央、地方和学校应有什么样的课程评价职责。有代表指出,课程评价的组织需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但是,从实际评价的运作来看,评价主体流于单一,过于强调或应付自上而下的行政意义上的评价(包括外部专家受行政部门委托进行的评价)。而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却存在缺失的问题。

2.课程评价理论与课程评价实践之间的矛盾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众所周知,科学的课程评价理论是来自客观现实的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活动,并对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目前,课程理论工作者在课程评价研究领域业已取得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有些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已经健全成熟了。在我国,课程评价的“实有功能”与“应有功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课程评价在课程决策、课程研制、课程实施以及课程改革与创新方面的作用认识与研究得还不够。这说明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对课程改革的实践层面上的问题关注得还不够,对一些诸如课程评价机制的健全问题、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制问题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者在译介和借鉴国外课程评价理论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比如,脱离本国国情实际的照抄照搬,认为国外的都是先进和创新的等等。课程评价理论不能转化为指导课程改革与评价实践的依据,评价理论与课程改革实践之间“两张皮”或油与水的现象日益凸显。

3.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平衡

有代表提出,课程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三种偏向:一是,课程评价更多地着眼于课程实施及其效果,而对相关的课程决策和课程设计的评估比较薄弱;二是,更多地考虑课程的工具价值,而对课程的内在价值有所忽略;三是,更多地关注课程评价的监控功能,而对课程评价的反馈功能体现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现在已逐渐认识并积极解决这种课程评价中的不平衡问题,比如,人们在思想上已逐渐接受关注整体、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等新的课程评价理念。

4.课程评价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明确和规范

与会代表对一些课程评价的相关概念的认识还存在不大一致的地方。有人认为,我国目前的课程评价主要还集中在学业评价方面,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学评价是我国比较重视的一项评价活动,但它往往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没有重视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没有把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来对待,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学生的学业评价或教学评价就代替了课程评价,这样课程评价也就失去了很大部分的改进与决策功能。也有相当部分代表基于课程方案说和教学事件说,认为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之间有联系,但三者不是一回事,应该有所区分,课程评价是一个独特的领域。

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问题,是本次课程教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课程评价研究中更加具体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无论从代表们向会议提交的相关论文的数量和比例来看,还是从实际研讨中代表们听课、评课的投入来讲,都说明大家对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根据代表的大会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及其标准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一定问题

有代表认为,由于课堂评价思想多样、课堂评价情景复杂、课堂评价指标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人们对课堂评价的把握不一,以至于现实课堂评价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课堂评价的定量化问题、理想化问题、权威化问题、形式化问题以及功利化问题等,有人把这些问题比喻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痼疾”。也有代表从教学价值观的角度分析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价值错位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点:以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观点简单机械地套用到教学活动中;强调量化和可测性,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结果的有效性而忽略过程的有效性。

(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1.理论依据

科学的富有创新的高层次的理论,是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指导和依据。有代表认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可能有很多,但人们无法回避课堂评价的教学原理,教学原理是衡量课堂的砝码。如果课堂教学评价不以教学原理作为衡量标准,可能会使评价偏离主题和目的,使评价成了为了评价而评价。因此,教学原理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和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理念会产生相异的评价运作方式,其中发展性教学、教育性教学、社会性教学和建构性教学是适应当代教学要求的现代教学原理,可以作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学论基础。也有代表主张,把系统科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评价,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系统,将系统科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在于改善并增强课堂教学系统的功能。

2.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际上反映了评价研究人员的价值取向。有代表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价值取向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合理性的追求,而这种合理性就其内在结构来说应该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这种合理性,并要处理好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中心价值和非中心价值的关系。也有代表认为,以人为本是课堂评价的指向标。因为课堂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地方,课堂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以师生的共同成长发展为目的。知识(课堂的中介)、美德(课堂的理想)、交往(课堂的本质)和发展(课堂的价值),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评价它们的核心就是要体现人的存在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了克服评价中单一价值取向的弊端,有代表主张,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甄别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之间、一元评价与多元评价之间、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之间、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之间、纸笔评价与表现评价、科学主义取向评价与人文主义取向评价之间的关系,并让它们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顾名思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就是教学评价活动的准绳和尺度,主要是解决教学评价“评什么”和“怎样评”的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代表们也都有自己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教学评价标准由教学活动评价标准、师生发展状态评价标准和师生工作绩效评价标准三方面构成

所谓教学活动评价标准,是指内含于教学活动中的标准,主要包括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组织的精巧性、活动的参与程度、活动的连续程度、活动的吸引力、活动参与者的自由程度、活动的灵活程度、活动的高雅程度、活动的层次性、活动的合适性以及活动的独创性等等。所谓师生发展状态评价标准,是指师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展状态,对学生而言,发展状态目标体系一般包括知识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社会性发展、品德发展、独立性发展、个性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发展以及学习能力发展等;对教师而言,其发展状态主要包括讲授水平、学术水平、实践智慧、人格魅力、驾驭课程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学习的能力、反思能力、回应学生的能力、促进知识内化的能力、教学观照生活的能力、培育主体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以及教学创新的能力等。所谓师生工作绩效标准,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的外显的效果,一般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标志。

2.有效教学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

所谓评价指标体系,是指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规定;而评定标准是对指标体系的程度规定。有效教学评价标准要关注四个变量:教学主体的复合性,教学内容的发展性,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以及教学环境的支持性。基于这些教学变量的考虑,有效教学评价标准主要有五项:其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其二,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的依据;其三,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其四,重视学习策略教学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其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3.课堂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结构性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包括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和选择目标五个维度。评价研制者在考虑教师的实际和学科专家关于评课标准的建议的基础上,制订更加正式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编写评价手册,最终形成具有导向性、适切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运作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运作,主要解决的是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的问题。教学评价的设计,实际上是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分解。教学评价的设计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工作:确定评价类型,制订教学目标,规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以及选用评价工具。具体地讲,第一,就评价类型的确定来说,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评价类型。比如,根据评价实施的时间,可将评价分为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第二,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评价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应包括具体行为(包含具体行为的目标被称为表现性目标或表现性标准),让评价者根据这些行为判断目标是否实现。第三,在评价的设计中,评价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的,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所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第四,评价方法的选择是依据评价内容而定,常用的评价方法是测验、观察、鉴定和调查等。第五,评价工具的选用旨在支持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方法需要相应的评价工具。比如,测验法对应的工具有试卷、答卷纸、答题卡和评分标准;观察法对应的工具有行为检查表、等级评定表和学习日志;鉴定法对应的工具有任务单、材料与工具、量规;调查法对应的工具是问卷和访谈提纲等。

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一般包括三个前后相连的环节,即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反馈结果。当然,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进或改革的过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需要把握两大重点,一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二是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了指导学校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推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有的实验中学通过认真研究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制订了“三优化”和“六维度”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所谓三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20分)、优化教学过程(60分)和优化教学手段(20分),所谓六维度,即参与度(包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三个二级指标)、亲和度(表现在主客体之间和教学环节之间)、自由度(体现在时空上、学习面貌和训练中)、整合度(主要包括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整合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练习度(包括动口、动手和动脑的全方位训练、体现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设计练习题)以及延展度(时间、内容、教学预设和生成、学生发展)。有的中学在课堂教学的个案评价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制订课堂教学评估导向量表,表中设列一、二、三级指标和对应的权重。

三、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和课程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中小学教师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可以说,课程教学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问题,它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来说,最直接、最具体的课程教学评价就是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教师要求改革教师评价机制,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要对学校管理评价制度进行改革。有些教师呼吁:“减少不必要的量化评价指标”,完善工作中的评价机制。这说明的是,学校要建立有利于教师长期发展的评价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有代表提出:同行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性深受教师文化的影响。根据实际评价结果,同行评价可分为事不关己的同行评价、基于人际关系的同行评价和真实的同行评价三种类型。但是,只有当教师真正把同行评价当做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时,评价才能发挥出效果。因此,也有代表建议,应该把评价标准作为教师教育的内容。有的学校把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纳入“名师工程”计划,认为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它能激励教师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研究欲望,自觉地把科学的评价(如评课)当做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