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9-06 17:08:00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地矿专业;课程体系;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55-02

地矿类人才培养关系着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未来,更关系着国家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地矿类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要充分重视地矿类人才培养,以便为地矿类能源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面对地矿能源经济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面对我国地矿类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形势,下决心推动地矿类专业课程改革,为我国地矿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创新,这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对现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对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矿高校的课程改革受制于地矿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正是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改革的走向和未来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种专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开展各项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制定课程和课程标准的首要环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也是高校制定各项教学计划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培养目标制约着师资队伍、课程计划、教学思想、硬件设施、教学组织安排等一切内容,是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培养目标一旦确定就成为了人才培养各种计划的前提,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性,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因此,高校的无论各项改革都必须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和准确的教学计划。

一、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内部结构不够规范与合理

现有的高校课程结构体系由于沿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体系坚持的是按照学科内部的分类来设置课程,这种课程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的内在结构,较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说,这种课程结构仍然是精英式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反应,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的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模式,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种不同需要。精英式教育的课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金字塔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把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呈现出层层提升、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有利于学生将来继续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是研究型大学主要采用的课程设置模式。在金字塔式的课程模式之外,现在最为大家所接受的就是平台式课程模式和模块化课程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程单独设置,这有利于学校采用大规模班级授课,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无论是金字塔式的课程模式或者是平台化的课程模式及模块化的课程模式,都必须要求各个专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单纯采用一种或者集中课程设置都不会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各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现有的简单化的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利于教育的深入进行。

(2)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学科化,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国地矿能源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大,地矿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借鉴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专门人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宽厚基础,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某一领域非常精通,但是知识面狭窄,通用性不强,并且过分重视理论课程教育,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缺乏。过分重视系统理论的传授,致力于学生系统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知识事业等方面的教育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地矿类人才的培养。从国外和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趋势来看,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宽厚基础、强化实践环节教育和中是跨学科课程的建设都是未来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适应未来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地矿类课程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是地矿类课程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更应该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着力培养地矿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各国的经济和社会逐步融为一体,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才上也十分强调人才国际化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交往越来越多,又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经济更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地矿能源人才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商贸相关法规的知识等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还不能普遍适应这种需要。

从地矿类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国内相关大学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综观地矿类大学地矿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规格和素质要求,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趋于一致,都是培养在地矿行业就业的高级人才,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流大学或者是省属大学,都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上,其培养目标基本趋向一致,同时,在国际化的问题上,几乎没有一所高校探讨国际化的问题,这也显示出,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不太重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这不仅是地矿类高校的普遍问题,也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课程体系的内容来看,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对于人文素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人文素质课程开课数量不足,而且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学生多数把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学分课程看待,而不是素质拓展课程,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对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地矿类课程的宽度和深度,也影响了培养的人才普遍人文素质不强的现实。

从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采用普遍不多,教师仍然延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普遍存在着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在授课内容上,不注意新思想新观点的采用,一本教材用多年的现象屡见不鲜,最新的科技成果并没有完全反映到教材中和课程上,学生接受的知识理论普遍存在落后于现实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实践环节,许多新技术普遍在企业采用,而在课堂上,老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参数,这些都反映出,课程内容的改革仍然面临的阻力很大。

(4)地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高校的办学仍然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管,这样的结果就是各个高校办学特色普遍雷同,这种雷同不仅反映在办学目标上,也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和课程目标上。尤其是地矿类高校,办学目标也存在雷同现象,由于强调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的通用性,许多高校往往走向了极端,直接的结果就是办学的目标和课程的目标存在着雷同。我们所讲的厚基础,是指学生的专业和人文基础要扎牢,而不是强调所有的课程和知识基础都一样,而是要求各个高校要结合自己面对的行业领域和技术特色,不断凝练自己的课程体系和办学目标,做到在通识基础上的特色化,做到面对行业领域的特色化和专业化,而不是要求各个高校都做到课程体系一样,这实际上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反映出各个高校在课程改革上缺乏主动性,因此,要紧密联系本省、本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地矿类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既有广适性又具针对性的学校特色课程目标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从课程体系结构看,各校也基本上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结构,各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相同。针对本地和学校人才需求情况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尚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在课程体系的评价中,也未将课程体系是否具有本地、学校特色列入评价指标。与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性不同,国外大多数国家高校大多数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国外一般不使用高度计划的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专业设置和学校定位都由学校自己把握,因此,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彰显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地区特色或者区域特色,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就这种办学目标的重要反映,斯坦福大学由于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专业和科学研究,从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科技发展产业带-硅谷。

总之,针对这些问题,地矿类高校应该注重从现实出发,从学校办学特点和历史出发,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和设置方法,开发出有特点的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向东,刘羽,黄培明,万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地矿类专业英语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69-71.

[2]瞿万波,李燕. 基于专业需求的高职地矿专业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114-115.

[3]周风山. 地矿类院校“材料化学”课程建设特色探讨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89-91.

[4]郑伟,白万备,刘顺喜. 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0(2):95-99.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问题;设计建议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全部课程的总和称之为该专业课程体系,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义。专业课程体系比单独的一门课程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全局性”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多数是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照搬过来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显著差异,它培养的是“做事”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宣传组织和营销管理能力,这与本科院校中要求的学科体系构架能力、大型营销项目设计能力、逻辑推导能力、抽象演绎等能力有很大区别。既然培养目标不同,那么高职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不应该相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应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应以营销任务和营销项目为主要载体。学生应该成为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做到“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 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群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几十门课程之间是一定有逻辑结构的,而不是随意拼凑,胡乱搭配的。既不能根据师资条件决定课程开设,也不能根据实习实训等教学条件来决定课程的开设,而应在对企业、行业、专业、毕业生等充分调研基础上,运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所有课程进行策划和设计,组织团队,积极研究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文件,以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引导,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纵横整合,彻底改造或者是重新构架,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局的高度必须要做的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真实地反映高职教育的特点,难以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严重制约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反映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亟待出台。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并参与山东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职教观念引导

专业教学管理者和主要任课教师缺乏对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对产业需求把握不准确,对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对现代学徒制等新的培养方式缺乏认识。职业能力导向、工作过程中导向、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重要关键的职教指导原则缺乏重视,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对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增减,无法开发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缺乏对学情的判断,对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握不准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但是动手能力强,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和调动,这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学情。原专业课程体系管理者对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行动导向教学缺乏整体认识,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

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按知识本身的逻辑进行安排,而不是尊重由微观到宏观,由个案到一般,由感性至理性的认知规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只是概念和理论的位移。

(三)管理者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缺乏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的视野和魄力

囿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只见课程不见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和整体优化,删减课程随意性大,课程管理者求安求稳、缺乏整合原有课程体系的魄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囿于课本,缺乏高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根据图书市场上课本供应情况来修订课程体系,缺乏对能力目标主导地位的认识。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和顺序来教学,职业能力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被抛之脑后。

(五)因人或因教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科学分类,过于强调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客观情况,开了不该开的课,缺了不该缺的课,甚至有的院校为了教学管理方便,长期不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做不到与时俱进。

(六)实践教学体系缺位

没有意识到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要么就是没有单独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要么就是在专业群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未设置足够的实践课时,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割裂,“教、学、做”的人为分离。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设计建议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以新的职教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别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思维和路径,建设符合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有清晰的定位,不能与本科院校比“科研能力”,不能与中职学生比“基本操作技能”,也不能与短期培养班比考试分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突出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临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终端推销、渠道销售、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市场分析和预测、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职业能力,面向临沂及周边的经贸公司、医药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商务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销售部、市场部、客服部等部门,能从事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造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既不进行毫无实际意义的“增增删删”,也不进行有所保留的“修修补补”。勇敢的打破原有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的“三段式知识体系结构”,从营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构建“三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三平台为“公共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专业课模块(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拓展学分模块(含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课外学分)。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共同支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专业课程体系目标的重点是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通过完成某个营销项目或任务,综合运用营销知识,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做某单项或综合的营销职业工作。

(四)专业课程的学习模式是“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做事中学做人”,而不是现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先讲后练,先学后做”。

(五)采用“开放式”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式,为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迁移,也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时,从调研到实施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程引入企业、行业专家,校企双方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改造任务。

(六)“有计划、有布置、有调度、有执行”地改造专业课程体系,分阶段,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造工作。

1、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中长期规划,同时也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行业、企业和专业调研。行业调研可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调研可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要求。企业调研可为我们改造课程提供对比参考。以上调研还可以对企业的功能和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阶段。精心设计市场营销专业整体和单元教学项目,以这些核心教学项目为抓手,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精确描述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的能力、知识、情感目标;明确了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占比,合理安排并进行了大型综合营销实践项目的设计。对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和验收,将人才培养特色凝炼于教学文件当中。

3、对专业课程体系内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两个规范性文本,实现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的无缝对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同时,还应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发和新老课程体系的衔接。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3

教师课程理解问题对策教师课程理解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诸多矛盾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是课程实施从课程开发向课程解读的范式转换。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教师课程理解行进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视角冲突、理解系统不完善、动力支持不足和理解能力建设有待提高。笔者拟在对这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整合课程理解视角、完善课程理解系统和体系、多方支持课程理解和大力培训提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等方面推动教师课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教师课程理解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理解的相关诠释

1.课程理解的含义和视角

教师课程理解,简单说就是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对课程文本、课程事件和课程现状现象等的解读和分析、认知,展现的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教师与课程关系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学术界和实践运行中关心的热点问题。课程理解,其实也可以叫做课程解读,展现的就是教师个体依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等对课程做出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解析。课程理解视角多种多样,就目前课程理解的现状来看,主要有四大视角――按照官方或者国家要求对课程进行解读,即从课程编辑者对课程的指导性解读视角对课程进行理解,力求复原课程设计者初始的课程体系;按照学校实际对课程的要求进行解读,力求形成一种校本课程体系;教师按照个人的学识、修养、经验等对课程进行解读,力求形成一种具有教师自我风格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生要求对课程进行各种符合学生特点的理解,力求建构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2.课程理解的目的与功能

教师课程理解的目的和功能,不仅仅是理解课程,笔者以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一些目的:

一是为了把握课程、整合课程、创新课程、建构课程,更好地执行课程的宗旨和精髓。理解课程最起码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课程,包括把握课程本身的内容、意义、结构和育人目标等。

二是为了将课程理解更好的转换为教师实实在在的各种教学行为奠定基础,最终提高育人质量和效果。这种转化转换才是教师课程理解的最终落脚点所在。

3.课程理解的过程

教师课程理解是一个充满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复杂过程,比如课程理论研究者与教师实施课程教学之间矛盾,教师难以完全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课程理论研究者的方案来理解、实施课程;教师课程理解还存在教师个体课程解读与官方视角课程理解、校方课程理解等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需要努力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行为中,教师课程理解的矛盾也存在,对课程理解的关注点包含课程本身和教师个体对课程理解的矛盾。这些充满矛盾的过程其实展现了教师课程理解多个层面的行为――教师个体对课程的自觉自主解读、教师课程教学行为对课程的辨证批判创生、教学实践性理论的最终建构等。首先,课程理解是一个教师自我解读和展现教师个性存在的过程,不同教师个体对课程的解读方式和结果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是教师个体存在典型的表现。其次,教师课程理解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包括教师与课程编辑者的对话、教师与校方对课程求的对话、教师与自我对课程理解的对话;最后,教师课程理解是教师对课程不断整合和设计的过程,即是教师在理解课程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建构,力求设计出一套适合教师个体、学生和学校要求的课程体系。

4.倡导课程理解的必要性

一是课程改革发展非常需要教师及时对课程做出理解消化,这样才能及时跟上和把握课程的最新精神和意图,促进课程的实施。二是素质教育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解读和设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加大对课程的研究解读理解,挖掘其中素质教育的素材和知识信息,以便在课程教学行为中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进行各种素质训练。三是学生情况的差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现状,对课程进行理解和剖析,对课程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中各个信息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学生接受课程的程度和教授方式。四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变化需要教师对课程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加工,使之变成适合教师本身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彰显自己的风格,那首先得对课程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将知识信息与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合衔接,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风格的良好表现。五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上好好发展,离不开对课程的高度理解和把握,把握课程是根本,教师自我发展必须立足于对课程的解读整合。

二、当前我国教师课程理解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当前教师课程理解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阻碍着其科学行进,也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和课程本身的不断完善。

1.教师课程理解的视角取向冲突

教师课程理解要符合课程设计和制定者的要求与意图理解,又要体现教师个人的思路,还要考虑学生的要求。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课程应付考试和考核的压力,教师课程理解的视角取向很大程度上依据课程制定设计者的意图进行,采取复制模式理解课程,很难有什么创新的东西,导致教师课程理解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很难彰显教师个人的风格和特色,更不要说展现教师的自我关怀了。这就提出了整合教师课程理解的视角取向、超越其对立状态、走向多元化视角理解课程的课题。

2.教师课程理解的系统和体系不完善

教师课程理解,实质就是围绕教师与课程关系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是现在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课程指挥教师,导致目前教师课程理解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和体系,教师课程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教师个体的行为。如何将教师课堂行为外的课程理解、教学行为的执行课程理解、回访课程设计者的初衷结合,如何将各种视角下的课程理解融合、处理好理解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加大课程理解和教学实践互动机制的建构等,都需要建构一套完善的课程理解体系和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远未形成一种完善的教师课程理解系统和体系。这是当前教师课程理解不得不急迫解决的问题。

3.教师课程理解的动力和吸引力不足

当前,教师课程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被动现状,很难主动地行进,主要缘于课程理解的动力和吸引力还不够。导致课程理解动力和吸引力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本身责任心不太强和态度不积极、相关背景知识丰富度不够;国家层面对此重视不够,一般要求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规定的课程要求进行教授课程知识和信息等,导致了教师课程理解外部缺乏鼓励和激发,而且往往是一些硬性框框束缚着教师课程理解的有效行进;学校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是提倡教师发挥主体性,但是也明确要求不能偏离课程设计者的初衷,导致校方层面提供给教师课程理解的动力也明显不足。整个看来,各个层面缺乏对教师课程理解的支持,没有形成一种对教师课程理解制度化的奖励机制。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必要解决的课题――如何为教师课程理解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4.教师课程理解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教师课程理解行进除了以上问题外,教师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方法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教师们在课程理解之前,没有很好进行相关知识的储备和积淀,导致课程理解起来思路狭窄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各种视角的理解,如何将之融合为一体,这种整合和提升能力还欠佳;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课程理解的现代教学技术使用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课程理解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施课程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急需重点解决。

三、提升教师课程理解实效性的对策和举措

鉴于当前我国教师课程理解存在的问题和课程理解的实质,我们务必要从多个层面着手,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排解教师课程理解的障碍和阻力,这样才能推动教师课程理解可续发展。

1.在视角取向上,建构多元化的理解视角,促使教师课程理解健康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指导下的教师课程理解,不可能遵循单一的理解视角,课程理解的范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师课程理解要尽可能遵循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体现国家对课程的要求;也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展现教师个体的风格,利用自己的知识、学识和经验充分了解课程,展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还要坚持学校对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面对这些多元化的诉求,教师课程理解的视角取向务必要进行整合融合,形成一种多元化的课程理解视角,坚决避免多元对立和矛盾的视角取向情形出现。

2.在系统建设上,教师务必要发挥主体性,科学建构一套完善的课程理解体系

教师课程理解可持续开展,离不开其完善理解体系和系统的完善。而这一体系的完善需要学校、国家和教师等多层面的协作,方能促使教师课程理解顺利运行。一是教师个体层面要切实建立健全教师课程理解的内部系统,即建立一种由课程本身、各个视角课程理解、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师本身等构成的一种促进教师课程理解的内部系统。二是课程教育的各大主体之间,要积极完善教师课程理解的外部系统和体系,这就是在教师与课程制定设计者、学校的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课程诉求之间建立一种交流沟通的体系,以便促使课程理解各要素和环节更加规范化、经常化。

3.在动力建设上,多方支持教师课程理解行进,奠定其坚实而持久的发展后劲

针对当前教师课程理解的动力不足问题,很有必要大力增强和激发教师课程理解的各种动力,提高教师课程理解的权责,如国家主管部门将课程教育的考核与教师课程理解挂钩,增加考核的灵活性;学校务必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将课程理解化为建构实践教学课程理论,开展个性化课程的设计比赛;教师层面需要努力对课程进行多层次的理解和提升整合,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

4.在能力建设和提升上,利用多种形式和平台载体,全力提升教师课程理解的能力和素质

一是教师个体层面要从多个层面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堂行为对课程理解的反馈效应,提高自己对课程理解的转换能力,力求实现一种更高层次的课程理解。

二是学校和国家层面务必要利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对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理解培训活动,搭建各种平台,以此促进教师课程理解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课程理解是一个非常特殊复杂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过程,是课程研究和实施范式的转换,需要各层面的资源供给形成助推合力,方能迈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当然,课程是个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强、历久弥新的话题,有着很多值得研讨的地方等待教师们在今后教育实践当中解决。 参考文献:

[1]程亮宏.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其向教学行为转化.全球教育展望,2013,(1).

[2]孙宽宁.课程理解的理想与现实――一种教师自我关怀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7.

[3]杨道字.课程理解的三种范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数据结构;知识点;课程体系;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25-03

一、引言

《数据结构》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知识涉及到多学科与多专业,掌握该课程将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知识链接作用。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①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及对应算法;②栈的顺序存储与链式结构及对应算法;③队列的顺序存储与链式结构及对应算法;④串的顺序与链式存储结构及对应算法;⑤数组和广义表的存储结构及对应算法;⑥树和二叉树的顺序与链式存储结构及对应算法;⑦查找方法;⑧排序方法等。为学好这门课程,必须依据课程体系,明确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概念与术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以达到扎实掌握该课程难点的目的。

二、数据结构的先修后继课程及知识体系结构

1.掌握数据结构课程的先修与后继课程。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为例,清晰了解和掌握与数据结构相关联的先修与后继课程(如图1所示)。先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信息处理概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等)、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运筹学、图论等。后续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编译原理、信息检索、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操作系统、信息集成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

2.数据结构课程实施框架体系的创新模式。围绕如下页图2所示的数据结构课程实施框架体系的创新模式讲授数据结构课程。明确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主要知识点。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术语,客观世界问题对应在计算机外部的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方式,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操作(运算);除此之外,还能够严格按照数据结构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清楚地归纳出数据结构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联关系。

三、运用归纳总结方法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类

以严蔚敏教授出版的数据结构经典教材为例,将数据结构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第一类将第二章“线性表”、第三章“栈与队列”、第四章“串”、第五章“广义表”划分为数据的线性结构部分;第二类将第六章“树与二叉树”、第七章“图”划分为数据的非线性结构部分。

将自然界的线性问题对应的数据结构实例例举出来,形成数据结构问题的感性和直观的认识;然后再由浅入深地掌握其相关的知识点。例如:①为使管理人员快速找到客户相关信息,用计算机处理该业务应首先确定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形式,如果希望将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姓名的拼音作为次关键字,那么,会容易地查找出“陈”性拼音顺序排在“周”性之前的线性关系。②到银行办理业务对应的数据结构形式是队列模式,即满足“先来先服务,后来后服务”的服务规律。③对字符串进行存储与处理时,其存储结构具有紧凑和非紧凑形式,因此需按照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后,再对其进行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模式串匹配等)。④到图书馆借书时,图书管理员检索的模式与图书的存放形式有关。

与线性结构相比,非线性结构要复杂得多,即线性表的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顺序关系;而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顺序关系,它们之间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就是说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不存在前驱和后继的顺序关系,为使初学者掌握其存储结构对应的操作等相关知识点,必须将数据结构教科书中关于树与图的遍历进行深入而细腻的讲授。以二叉树的遍历问题为例,说明非线性结构应该着重讲授的知识点与教学方式。一般遍历某二叉树的原则是:先确定树根,然后按照树的递归原则进行先序、中序和后序等遍历,下图3所示。从三种遍历的序列可以看出,其每种遍历的结果序列都有其唯一的前驱和后继结点。这个规律说明一个道理:任何的非线性结构的结点元素都可以通过先确定遍历的名称,然后通过遍历方便地对其进行访问,比如:在前序遍历的序列“-+a*b-cd/ef”仿照线性表的定义找出它们之间的前驱与后继之间的关系;另外,同样中序和后继的遍历结果也可以仿照线性表的定义找出它们之间的前驱与后继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通过三种遍历结果,进一步解释难以理解的概念推理,推论一: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则可以唯一地确定这棵二叉树;推论二: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后序序列和中序序列,则也可以唯一地确定这棵二叉树。在讲授该本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应考虑对后继课程的铺垫与衔接,上述三种遍历结果,对后续《编译原理》课程的前缀码、中缀码、后缀码等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讲授难点章节

由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到多学科(专业)知识点,因此,教与学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难点、“瓶颈”问题和难以理解的算法。为解决此问题,在教学中应注重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在第七章的许多工程类例子与运筹学的例子非常相似,因此,在讲授此章节时,注重教材例子与运筹学学习的重点,但不同专业基础课程的侧重点不同。

1.非线性数据结构的讲授方法。以第七章为例,该章的相关知识内容有:图论、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其对应的物理结构、算法实现的技巧与方法、优化问题、非线性问题的映射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难点:①非线性问题的逻辑表示方法。根据工程类例子的实际需求,找出该问题的逻辑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如:将符合多种方案选择的工程类的工序问题(如:排课问题、具有先后时间次序的问题),运用有向图的知识点将该问题表示清晰;应该标明该数据元素属于邻接表还是顺序存储形式。②非线性问题的物理表示方法。通过问题的逻辑表示方法可以将工程类的工序问题转换成有向图的存储方式,然后再选择图的存储结构,如:数组(顺序)存储、邻接表(链式)存储等方式。③如何编制实现解决非线性问题的算法(程序)。上述的逻辑结构确定了之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进行实现程序的核心部分即算法的编制工作,当算法太复杂时,则先设计算法流程图然后再编写实现算法的程序。

2.非线性数据结构的上机实践方法。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工程类算法处理流程相近的例子。如在拓扑排序的上机实践选择的题目是给某专业课程进行排序,这个例子的选课过程正好符合工程类工序(周期)施工排序的案例;设计报文或字符编码时,按照第六章中的哈弗曼树的存储结构对报文进行编码;选择顺序线性表的上机例子是在一张学生登记表中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选择链式线性表的上机例子是在一张按照拼音顺序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五、阅读程序的技巧与必备知识

数据结构的大量算法都要靠其对应的程序来验证,那么,如何针对数据结构经典算法来编程并且阅读这些经典的算法(程序)呢?这也是学好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关键。

1.让学生通过阅读程序,了解如何科学选取一个好的程序(算法)。由于程序是依靠“算法+数据结构”实现的,对一个实际问题来说,可以有不同的程序来实现。仅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运用计算机进行n的平方计算,有3种方法:n的平方=n n;n的平方=1+3+…+2n-1;高级语言自带的求平方函数,如double pow(n,2)。上述算法一个采用乘法,一个采用加法,一个是高级语言自带的,究竟哪种方法好呢?主要还是看其运算精度、算法的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综合指标。

2.让学生通过阅读程序,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应补充程序设计分类的相关知识。程序包括:直接程序设计,条件控制的程序,循环控制的程序(计数器控制的循环结构程序的算法、条件控制的循环结构程序的算法、变量控制的循环结构程序的算法)。还应该向学生介绍算法转换为运行程序的经验,如:数据的初始化如何处理;程序中的循环计数器与判断条件以及检验结果如何检验;递归程序中的出口条件判断问题;逻辑变量、精度、机器零、数值零、文本非结构化等归一问题。

3.快速阅读程序的必备知识。按照数据结构的课程要求,必须在读懂经典算法的基础上,才能够编制一个逻辑结构严谨的程序。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导致阅读程序的能力低而不能系统掌握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点。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在讲授数据结构第一章绪论内容中,增加了程序设计方法、编制算法流程图的标准与规定、算法与程序的区分、如何选用大O来计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知识点。递归程序的阅读是数据结构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为让学生顺利阅读递归程序,必须在阅读递归算法之前,补充相关的知识,如:计算机原理“中断”的概念;程序设计中的过程调用的步骤和阅读方法;递归程序本身的特点,以及递归过程与一般过程的区别等。

六、小结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梳理了数据结构的先修后继课程,构建了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提炼出数据结构知识点分类的线性与非线性两条主线,强调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出实现程序设计与具备阅读程序的技巧是解决课程难点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陈燕,等.数据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理论教育 问题 改革

高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两课”课程体系的覆盖面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现,“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要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及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深化“两课”教育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增强时代感,从根本上实现“两课”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课程本身的建设与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课程体系更新不够。现行的“两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中的运用三个层面。由于课程中一部分内容与中学课程存在着低水平重复,课程之间也有许多内容交叉重叠,加之课程更新速度较慢,缺乏时代感、超前性,致使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热情,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材体系完善不够。现行的“两课”教材体系过于宽泛,各门课程在教材体系的设置上大都只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其一,教材体系的设置往往只注重逻辑体系的展开或历史进程的沿革,没有从社会矛盾及社会问题人手,政治性与知识性的兼容明显不够。其二,教材内容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太少,现成答案、现成结论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索性求知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教材的个别章节设置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也都是宏观性的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尤其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分析,缺乏国外学者的观点介绍及批判剖析,因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外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困惑。

3.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存在差距。“两课”教育既是社会需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从现状看“两课”教育的供给和大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学生的一些思想困惑不能及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反映出来,造成学生对教学的不满意。此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互动性不足的缺陷,不能满足学生理论探讨的认知需求。大部分“两课”教师依然把外部灌输作为学生掌握理论的唯一途径,要求学生五条件地接受现成的理论成果,不能质疑。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正面引导难以产生共鸣,很能达到教学目标。

4.“两课”教师科研投入不够。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两课”教师受宣传纪律约束较多,创新意识及思想解放程度都不高,习惯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对现实问题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加之“两课”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辅导员系列兼职教师),因而不能以科研引领教学,不能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与进展引入课堂,造成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脱勾。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两课”教师首先要准确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要在基本原理、现实问题和“两课”教学规律方面进行潜心研究,时刻关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热点,关注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两课”教学面临的新困难

“两课”教学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理论武装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两课”教学遇到了新的困难。

1.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理论武装提出新的要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仍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不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之间呈显性碰撞,理论教育的权威性明显减弱。此外,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不是完全同步地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提出了许多需要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新问题,而反映现实变动的思想理论却不能全面准确地、前瞻性地回答现实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造成理论教育的说服力不强。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理论武装提出新的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当代资本主义无论是社会矛盾的表现,还是生产方式的运行都出现了新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自由竞争阶段、垄断阶段对资本主义所做的各种论断存在明显不一致。其次,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走向使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并行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加之人世后,西方敌对势力往往在交往与合作的掩护下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更加复杂。第三,作为高等教育实践的能动主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受到国际形势及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强化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实力对比,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提出挑战,社会改革使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人生态度功利化的上升,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外部环境及教育对象的这些变化使“两课”教育面临新的困难。

三、“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两课”教育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政治功能,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理论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两课”教改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突出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情况、新特点,突出受教育者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教学过程的改革必须遵循“两课”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平等互动、疏通引导、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

1.贴近实际。“两课”教学如果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丧失其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只有真正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反思。要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增添新的内容,如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应该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本质规定的变化作为“两课”教学的新内容,讲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趋势,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一体化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问题;了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状况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在利益分割上的两极分化趋向;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同时认清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的;学会用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化国家意识。要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社会存在的多样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两课”教学要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结晶融汇到教学中,既要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讲清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必然性,又要有的放矢,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对现实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不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要通过党和国家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

2.贴近学生。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两课”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学改革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及变化趋势,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和解答的思想政治问题人手,开展理论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社政司主持的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的特点。但在他们身上也存在明显的两面性,突出表现为既藐视权威、反叛传统,又缺乏自我认同,既有法律主体意识,又在维权上存在偏离法律规范的行为,既对党和政府高度认同,又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追求;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些世俗化、功利化倾向,缺少对理想的坚韧向往和忘我追求,既要求面对现实,又反对放弃主旋律;喜欢独立判断,又在独立判断上明显存在三大偏颇,即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善于微观体验、不善于宏观体验,善于局部总结、不善于全局性概括。而且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往往与入党、评优、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保研、就业等个人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理论教育必须正视学生的认知冲突,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贴近学生生活。“两课”教师要争取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经常性地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学理论,提高应用理论的能力,实现传播知识与接受教育的有机结合。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学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计算机技术技能人才。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较快,必须针对教学现状,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一是学生的起点不同,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高中起点入学的学生比较适合,而初中起点的学生则感到吃力。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系统。教材过于完整和系统,效仿高校教材,计算机水平低的学生吃不透,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2)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实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级教学,实现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新生入学时,要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测评系统测试,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开设不同内容、级别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次,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新知识,让学生对相关前沿知识多多了解。二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挥,贯彻创新理念,实施创新战略。三是加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二、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根据计算机专业特色,学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从教学实际来看,课程体系的设置有时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课程目标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再次,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存在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基础学习,忽略实践创新性课程学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把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最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当前,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缺乏清晰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各种层次的培养目标差别很小,使得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趋同,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2)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建立科学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广泛调查企业对不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制定新的培养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次,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每门课程的实验设置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同时,改革实习实训教学,注重学生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积极推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探索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突出教师对专业应用能力的掌握,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7

教学设计本着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文章以《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中“程序的执行过程”一节的内容为例,基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思想着重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以及反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针对每一项理论内容都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具体的设计了整节课的授课思路。

关键词:

软件开发周期模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策略;案例实施

1引言(Introduction)

在总部修订的《军队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课程教学设计。然而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施情况,而课堂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之一[1],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那么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哪些是关键要素呢?又要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来体现出教员各自的特点与个性呢?这些是教学评价为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同时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软件生命周期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需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把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使规模大,结构复杂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的容易控制和管理。通常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开发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阶段去完成。本案例将以简要的以软件工程的工程化思想着重从计划、需求分析以及设计等角度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任务的分析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

2计划方面(Plan)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开发计划等,同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即是首先设置教学目标。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了解本节课的目标,首先要把握了解课程的总体目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会把以前所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知识运用到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学习中。通过课堂讨论与作业,加深对CPU部件与整机系统两个层次、计算机内部硬件逻辑组成及内部工作机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另外,通过计算机硬件发展史的典型事例及其在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兴趣。通过研讨式教学方式,学员将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的目标的指引下,再来定位本节课的目标,即掌握指令的执行过程和相应的发展方向、最新技术。

3需求分析方面(Requirementanalysis)

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是由系统分析人员对被设计的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对该软件的各项功能、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确定对文档编制的要求,对应到教学设计的过程,即是分析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进行分析与定位。

3.1定位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说好课的前提[2]。本节课的特点,阐述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比较抽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初步的理解微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从宏观上去体会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说教材处理: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①处理的原则。这节课教材分四个部分,把它重新整合为四个内容: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CPU对内存的操作。指令的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程序执行技术的发展。②重点的确定和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微机的工作原理和程序执行的过程两大部分组成,重点定为程序的执行过程,其中又以指令的执行过程为重点内容。确定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微机的工作原理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而程序的执行过程又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而指令的执行过程是程序执行过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它确定为重点。③难点的确定和依据。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CPU对内存的操作,第二是指令的执行过程。确定的依据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一个是学员。在教材方面,不管是CPU对内存的操作还是指令的执行过程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有些困难,难以掌握。由于学员之前接触是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样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硬件技术基础是新接触的内容,并且纯属理论同时很抽象,所以学员同时接受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另外记忆,想象空间事物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把它列为教学难点。④说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3.2分析教学对象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主要从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员的心理、生理特点两方面入手,进而根据其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本节课是本硬件技术教材中的核心,对学员的情况做四个方面的分析。知识掌握上,前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软件技术基础相关的基本知识,但却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会些许遗忘,另外许多学员在这一方面没有总体的知识框架,所以应系统的去讲述。心理上,引导学员认识到硬件技术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生理上,学员比较年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员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员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员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员发表见解,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学员学习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CPU对内存的操作很抽象,学员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深入浅出的分析,采取宜于理解的方式去体现。

4设计方面(Design)

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是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在反复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多个设该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划分、功能的分配,以及处理流程,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即可把握成教学策略的选择。在课程设计的环节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理论。

4.1说教学方法

本堂课总体上采取的是总分总的教学方法,从观察现象到分析本质,逐层深入,易于学员理解。首先通过问题引入,观察现象来让大家分析得出个结论,从宏观上理解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然后初步深入的从微观上去学习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通过计算机处理器发展的典型事例及其应用,认识计算机硬件技术在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兴趣。通过引导式教学方式,学员将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教学过程

4.2.1发现问题(问题导入)

首先通过幻灯片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然后打开任务管理器进行演示,让学员来观测当中的CPU利用率和页面使用率(内存的使用情况),了解其中的现象,然后在相继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和影音文件,这时再来观测其中的变化。程序执行的时候CPU和内存是工作着的,以此推出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

4.2.2分析问题

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通过对上述过程的分析,总结出这个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图2),程序在没有运行之前是放在外存上,当要执行时就要双击,这时程序从外存调入到外存。由此说明出各部件中重要的部件为CPU和内存(衔接)。CPU对内存的操作之前清楚了程序的执行是CPU与内存间的数据频繁操作,但是CPU与内存间的信息是怎样传递的一个过程呢?引出CPU对内存的两种操作-读操作和写操作(图3)。方法与手段:对读写操作过程进行动态演示讲解,使学员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读写操作过程,使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指令的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过程就是CPU对内存的读写操作过程,那么具体CPU对指令如何来控制的呢?(衔接)有此可以进一步去讲解指令的执行过程。在该部分中大家观察到,在内存中存放的都是二进制代码,是机器语言,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在我们软件设计中用的却是高级语言,如何实现这种转换呢?引入汇编语言的概念,用助记符的形式来完成与机器语言的一一对应。方式与手段:通过在DOS下的debug调试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去明白助记符与机器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一个题目来具体的讲解指令的执行过程。方式与手段:通过动态过程的模拟来讲解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每条指令都是这样一条条的一步步去执行的,整个过程就被分为各个独立的小部分,就像我们的生产车间一样(图4),把原料(数据)送到生产车间,加工完送出去,需要永久保存的放到存储器,然后送到硬盘或显示器上显示,对应下来就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指令译码),取操作数和执行指令。由此下去一条条指令执行起来后就是程序的执行。

4.2.3解决问题

CPU执行指令内部就是这样一条条的去做的,有人就会说这是不是效率太低了啊?当执行到后面的时候前面的部件就空闲出来了,有没有好的办法去充分调动它呢?以此引出流水线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发展,逐步出现了相应的微处理器机,引出系列机微处理器程序执行的技术发展。回顾计算机内部的信息流向问题,将整节课的内容穿了一条线,理清脉络,这样最初抛出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2.4思维拓展

80x86系列微处理器程序执行技术的发展以8086为基本。

4.3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属性。教学理论不一定是一个单独的设计环节,可以贯穿在以上所有的环节中。例如本节课的几个环节设计,首先将采用问题引入,然后观察现象并采取图表示意法进行讲解,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分为三步进行,第一,设疑。CPU利用率和内存的使用情况发生了怎么的变化;第二,程序的执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CPU和内存的关系怎样呢?第三,解疑。通过分析,得出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程序未执行时放在外存,二是程序执行时CPU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在学员动耳,动眼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动脑思考,动嘴说。第二,促进学员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第三,使学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将这节课推向高潮。

5结论(Conclusion)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新的评价点,使我们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3]。而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尝试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任务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以软件工程的工程化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既是本人以一堂课为例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也是本研究的具体成果体现,由于实践应验较浅,还没有认识的很彻底,以后会继续努力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8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8-1932-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XIAO min-lei, XIAO Min-l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none-computer majors.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ctualities and problem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cs of my school, and then summarize some teaching methods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oftware technology; course; task-driven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1]是我校面向电气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涉及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编程等方面础知识。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熟悉软件工程基础概念、数据结果基本概念和结构等,并且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原理抽象、实践性强,学生难以掌握,本文中针对该课程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开设的电气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均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从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现有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学生方面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以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作为基础, C语言作为软件技术的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对于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太抽象,而C语言本身的概念多而复杂,学生掌握比较困难,大多数学生C语言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感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多,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抓住重点,在学习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有关知识后,不知如何用C语言程序来实现,没有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精华及编程技巧,觉得学而无用。

1.2 老师方面

担任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师感觉这门课程非常难教,原因是课程教学内容很多,分配给课程的教学学时数却较少(54学时,含实验教学学时),而分配给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更少(8学时),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基本概念等的讲述上,对程序设计和调试技巧等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则往往只是点到为止。

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

笔者依据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的经验,对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阐述自己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2.1 课程内容分主次且有偏重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为: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编程。由于该课程学时数的限制再加上内容繁多,通常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将学时硬性平均分为若干部分,这样就会引起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最后根本没有掌握软件设计的一般方法。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教学进度分配时进行适当的调节,我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课程内容分主次,有偏重的实施这门课程的教学。具体方法就是以C语言课程内容为主线,穿插一些章节的内容,而不按书本设置独立击破。首先在开课时就对C程序设计中的结构体与链表部分,进行适当的复习, 理解和掌握变量、指针、存储单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立足于对问题的抽象理解,对数据组织结构和算法思想的理解,然后适当增加对数据结构部分的时间,因为数据结构部分对软件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最后做小项目时引入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内容,这样以C语言为主,其他几个方面为次,偏重 C语言的内容。

2.2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2]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至关重要。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蕴涵了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精心设计的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或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然后探究解决的方法。当解决了一个问题后,成就感驱使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再试着解决,循环往复,使他们最终完成总任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烈的好奇心和满腔的热情驱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主攻方向,完成相关知识的建构。

我们把准备好的实例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来驱动教学,精心设计各个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各任务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任务,并注意根据学生不同水平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方法。课程开始时,用任务驱动法着重讲解程序,结合程序讲解语言点,提高学生进行简单程序设计的能力。课程的中间部分用任务驱动法着重讲解流程图,使学生理解程序流程和事件过程之间的联系,能根据不同任务确定所需的事件过程,根据算法编制程序,培养学生将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编制程序的能力,同时在程序设计的实践中进一步熟悉语言知识。难度较大的任务做示范讲解,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栈的概念,传统讲解只知道是一种存储单元,具有后进先出的特性(Last-In/First-Out),学生学完后并不知道其有何用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迷宫问题为例引入栈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了解栈的用途,能够解决类似迷宫问题等的深度优先搜索问题。并能够应用栈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2.3 建立开放实验,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必须把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讲解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除了尽量提高实验的课时数外,还必须增加学生业余自由上机时间,所以,必须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以缓解课内上机学时少的矛盾。教师提出系列任务目标,结合具体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提示实现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参照实验学习指导计划,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通过个人的理论学习、操作训练、任务实施,完成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如存在疑问,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控制,适当予以启发指导,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去继续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小结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文中针对该课程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实践证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9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课程提出 改革措施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设置不仅仅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汇总,同时必须满足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期设置形式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为了适应整体的发展形势,需要在实践中对原有的设计模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几年中职会计专业在近几年会计制度改革大潮中,通过融入国际会计准则,并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而编写形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设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将对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所有理论性的内容都必须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但是当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数量过多的情况,由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及时理解相关问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失衡的情况。如果不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对今后的就业发展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必须按照“学科化”的导向实践对其进行构建,在实践过程中要强调学科构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化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导致课程难度比较大。其次课程的设置存在重复性的问题,在现有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重财务管理、轻管理会计的情况,例如在实践中《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其和《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之间存在重复之处。

(三)实践性差

当前部分中职院校重视课程的模拟实践,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管理不规范、软件系统落后、会计信息不真实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在多种因素的总体影响下,现有的运行机制不完善,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分析

基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操作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实践,明确发展措施。以下将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一)创新校企合作形式

会计教学以理论为主,但是最终必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地位。建立专业的协调机构,让相关企业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在实践课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实习企业,并在实践中论证理论知识,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其次理事会成员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章程,明确责权利,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二)进行核心课程设计

核心课程设计主要应用于“工学结合”体系中,在实践中以构建关键职业能力的课程组成,并结合发展趋势,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制定完善的应用措施,使其体现出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特色。此外中职会计专业在整体化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操作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基本业务核算”、“特殊业务核算”、“成本核算”等,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并且从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入手,结合实践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

(三)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现有的课程评价形式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要以构建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为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为了保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效性,必须将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估。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课程结束后,实现小组互评或者教师评价的形式,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沟通能力,进一步推动和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提升体系的实用性,要求教师积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从自身学习情况入手,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其次可以按照课程结构体系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改变原有的单一式应用结构,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实践培训基地,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对应用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进而达到提升会计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学分制度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2011,10(23).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10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数据结构课程自身特点,分析计算机相关专业数据结构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教学现状,将抽象化具体、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很好地改进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数据结构;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X2012030)。

作者简介:庄锁法(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教学与研究。

陈兴梅(1966—),女,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算法分析与设计。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介于传统学科型人才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中间型人才”,要求既有本科人才的学科教育特征,又有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特性,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是专业的主要特性也是最需要加强的部分[1],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计算机所加工处理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特性,为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效率分析和空间效率分析的技术。

学好数据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求解问题的能力。对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学生应该能从中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在计算机内部用相应的数据结构来表示,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再进行编程调试,最后获得问题的解答。现在,各个高校数据结构教材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析、基本数据结构的应用”这两个方面,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数据结构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提高分析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这样才能搞好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数据结构课程自身特点

(1)本课程高度抽象,需要数理逻辑、图论、集合论和代数系统的基础;

(2)内容丰富,学习量大。“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编译理论、存储设备和存取方法)的研究范围,而且与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编译系统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便查找和存取数据元素更为方便和高效率;

(3)需要运用许多前驱课程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在解答问题时也因此困难重重;

(4)隐含在各部分的技术和方法丰富。

2)数据结构教学现状

长期从事数据结构教学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现在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难理解。《数据结构》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由于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难以联系实际,因此对课程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提到定义节点或记录,需要说明用户类型,一般用elemtype表示,但学生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很好理解这一表示。

(2)学生难实现。在《数据结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算法,目前大部分的数据结构教材都是采用C语言进行算法描述,而且主要使用的是C语言里的指针、函数和结构体这些知识。但在教学中发现这些C语言内容恰恰是学生掌握情况最不理想的部分。虽然大多数学生能读懂算法,明白算法思想,但自己编写程序实现时却很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只停留在验证上,从而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性更加迷茫。

(3)应用困难。一般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向学生说明数据结构课程更加注重应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甚至没有具体的应用,学生反映教材中内容学懂了,但仍然无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一方面,不知如何选择数据结构;另一方面,不清楚如何优化算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数据结构”课程在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或者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虽然清晰、方便,但由于本课程涉及大量的概念、抽象数据类型以及算法,理论性强又较为抽象,特别是算法的描述无法在课堂上一一详细介绍,算法的执行过程很难在课堂上充分演示,使学生难以想象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也可能无法及时上机实践,由此导致教师讲授的知识多于学生吸引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1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数据结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形成一门课程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综合教学方法改革。

1.1 课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数据结构课程涉及数理逻辑、图论、集合论和代数系统的基础,内容高度抽象,涉及很多概念和技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降低学习难度,化抽象为具体,采用图示法帮助理解基本概念,制作动画演示帮助理解算法过程。例如在讲解单链表中的头插入法建立链表算法[2]时,先分析扫描字符串局部插入核心步骤,两步操作,第一步:将原链表的第一个节点成为新生成的节点后继,语句为s->next=head->next;第二步:新生成的节点成为第一个节点,语句为head->next=s;然后用幻灯片做图形动画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对应的图示过程如图1所示。

1.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任务或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协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完成任务情景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法一般分四个步骤[4]:①设置情景、创建任务。②分析任务、提出方案。③搜集素材,完成任务。④评估总结。作者所教授的数据结构时,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性表顺序存储、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概念,熟练得掌握插入排序、二分查找等基础算法,首先安排任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然后将问题分解为有输入学生成绩、按学生成绩排序、根据学号或姓名查找学生成绩、和基本信息统计等任务,第三步要求学生用课堂上学过的算法来解决每一个模块,最后一个一个模块去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方法,这样逐步推进,使学生有一种从了解、熟悉到深入理解、掌握、运用的渐进过程。

1.3 引入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事先精心策划和准备案例,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案例,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将知识融入案例之中,重视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法,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分三步[4],①首先抽象出数据的逻辑结构。②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③算法设计。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教材是李春葆编写的《数据结构教程》[2],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案例,例如,对于线性表,选用案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栈,选用停车场管理系统;对于队列,选用医院病人就诊管理系统;对于树结构,采用计算机中文件管理模型;对于图采用实际交通图等。经过努力,在案例和问题的驱动下,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产生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

2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数据结构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一定要重视教学实践。长期以来,课程组重视实践教学,致力于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保证基础实验,强化设计实验,推动综合实验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6]。基础实验是将理论课上讲的抽象数据类型上机编程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抽象数据类型和类之间的关系、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之间的关系、问题描述和成员函数之间的关系,课程组根据数据结构课程大纲要求,每章编制以验证为主的基础性实验,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编程;设计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给出面向实际应用的实践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数据结构、定义类、实现类,从而解决该实际问题,这样将几个知识点连接起来,自己设计解决一个小的问题,课程组根据大纲和教材设计了如表达式分析与计算、迷宫、停车场管理问题、医院病人就诊、约瑟夫环问题、高速公路建设问题、教学计划编排等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可以集体讨论解决,也可以一个学生独立完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是给出面向实际应用的稍大一些的实践题目,课程组设置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集合运算、车票管理系统等综合实验题目,每一个题目都要求学生按照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分析、效率分析步骤解决, 在实验课组织学生分别演示程序,分组讨论,教师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和程序分析能力,最大限度避免程序抄袭现象。通过设置综合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和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

3 结束语

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自身特点,通过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改进,理论课采用抽象变具体、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程序设计的理念,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数据结构在应用型本科的核心地位更加明显,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为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打下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74-75.

[2]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M].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曹春萍,陈平.问题驱动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78-79.

[5]宗瑜.案例教学法与《数据结构》教学改革[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2):30-31.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11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理论依据实际问题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学生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的一个测试。但是如果考试的这些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那么考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的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思想,高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中不仅要进行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考核,还要实施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而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体育理论考试体系。

2.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理论依据

2.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

现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全面发展身体,提高身体各项素质,而且要让他们学习专项知识、生理知识、训练学知识等各项理论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做到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身的体育锻炼,从而终生受益。通过体育理论教学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并能根据自己身体条件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锻炼,这既是体育理论教学的任务,又是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目的的关键。因此,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对体育教育本质更深层、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理论考试是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论考试可以促使学生更系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更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了解。

2.2《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根据各高校的体育现状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改,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工作方案。”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习惯,就必须进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终身受益为目的。体育教育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依据,体育课的教学按照教育学的原理,包括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环节,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同时发展理论。没有理论体系的教育或没有实践过程的教育都不能视为完整的教育。而实现体育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和全面化,既要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考试,又要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考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加强体育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2.3体育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快了体育社会化的速度。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科学的发展涉及许多领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渗透能力正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透过“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人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民族进取意识。人们谈论体育,参与体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意识空前高涨,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还可以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强化学生的体育智能和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也就是通过理论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既了解体育科学知识,又牢固掌握体育科学知识、运用体育科学知识,最终使体育科学知识与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不断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因此,体育科学的自身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教学和考试。

3.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中,考试的结果虽然只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往往被高校作为学生获奖、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学生一切为了分数而考试,为了取得学分而考试,对考试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实施专项课教学,学生都能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专项课就是要进行运动训练,重技术轻理论,对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思想认识不清,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考前突击复习,考后万事大吉”的学生占大多数,学生学完就考,考完就忘的现象普遍存在,失去了专项体育理论对体育专项技术的指导作用,学生对考试结果不去认真地总结分析,更达不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3.2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考试不够重视,考试的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以“技术教学”见长,以上好实践课为本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教学上,很少接受主讲理论课的专门训练,也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及理论课的教学研究。因而对体育理论考试不是十分重视。部分体育教师因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教学和考试的重要性,对讲授内容和计划准备不充分而依据自己的主观喜好给学生上课,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这样必然造成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学习态度差,并且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造成部分学生对上理论课时持消极、抵触甚至反对态度,其教学质量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在考试的形式上一般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考试方法比较单一,理论考试前教师进行考前辅导,圈定考试范围,画出重点,以让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理论考试,使理论考试失去检查、反馈、促进、提高的作用。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题库不够完善。

首先,一些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库认识不够全面,认为题库就是试题的仓库,只要多出几套题积存起来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题库建设还需要稳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明确的考试目标,试卷的命题必须以考试目标为指导来进行。其次,在考试分析中,一些教师未对试题质量进行详尽分析。而试题质量分析是完善并提高题库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可以检查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试题的份量、难易程度、区分度是否恰当等问题。这也就从根本上影响到了试卷题型的确定、难易程度的区分等问题,并影响到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

3.4《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存在不足。

理论考试体系囊括体育理论考试题型的确定、命题的范围、考试过程和考试成绩的评定等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题型一般采用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这几种题型是一直使用的受考题型,易于让学生接受,但部分教师在命题中不区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不注意题型搭配问题,对各种题型进行简单罗列,导致命题难度不一致,试卷区分程度不均等问题;在命题范围的选择上,部分教师仅仅限于书上内容,使学生所学理论内容与所学运动技术很难联系,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锻练的目的。此外,在考试过程中,存在着考试时间安排集中、人员密集、部分监考不到位等问题;在考试成绩评定中,存在着答案唯一性强等问题。因此,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体系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4.完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的建议

4.1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端正学生对理论学习和理论考试的态度。

高校学生年轻好动,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目的性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有利于对自身健康状况、运动技术水平等作出正确的判断,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教师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技术教学有机联系起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教学或者精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对体育运动的一些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真正体验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在理论考试中,题型的确定应紧密结合所学技术,不对考试范围进行圈定,而是将相关体育专项理论渗透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这样,理论考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达到理论联系技术,理论指导训练,完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目的。

4.2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理论题库。

首先,在考试命题上,特别是在体育理论的命题上,要注重对命题人员的选拔,选择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共同参与,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及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命题,注重与任课老师及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这样不但能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测试学生能力的一致性,而且能避免出现偏题、怪题,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命题中,在主、客观题比例上一定要把握好,题型的选择也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规范、科学的理论题库。其次,要制订一定范围的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不要完全拘泥于一种答案,可采用按照要点给分、关键词和关键句给分,还要注意一些新知识、新观念在标准答案中的补充,增加创新答案鼓励分等。最后,要加强考试过程的管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体系。

5.结语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考试是高校体育考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完善高校体育考试体系,是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学校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高校师生要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教与学的创新环境与条件,努力探索科学的高校体育理论课考试体系,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型与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阮霞.创新教育中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9).

[3]戚一峰.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12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步伐迅速前进,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合并,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各类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也不同,其中,地方普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2]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诸多问题困扰着它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客观地认识和分析美术学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是目前美术教育应当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为切入点展开研究。美术系2010级美术学本科生已经顺利毕业,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美术学专业逐渐发展成熟,但在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的先后顺序、学时安排有待调整;

(二)基础课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明确,与后续专业课的辅佐和衔接不连贯;

(三)专业特色课程欠缺,缺少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和研究。以上便是目前该校美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美术系努力做到有选择、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推进美术学专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对策分析

(一)着眼于美术系现实情况,对美术学专业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美术学专业隶属师范类美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绘画艺术创作、艺术设计、艺术鉴赏等能力,能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和管理,同时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实用型复合人才。美术学专业始终在平稳发展,但是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馈以及社会反响来看,课程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发现、整理、归纳美术学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美术学专业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的先后顺序、学时安排有待调整;基础课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后续专业课的衔接不连贯;专业特色课程欠缺,缺少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了解。

(三)针对美术学专业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专业现状、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方面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主要体现在: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改善后的教学环境及硬件设备设施,调整部分课程的先后顺序及学时;明确教学目标;加强专业特色课程的开设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与承德当地文化相关的特色课程或学术讲座等。从专业发展前景来看,通过改革,将美术学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能提高课程的实际效能,推动其更全面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通过改革,形成美术学专业连贯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能使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更加明确,提高其教学效率。综上,美术学专业的发展需要在目前现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整,使之更加完善。

作者:刘宏利 张雅利 金颂文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