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时间:2023-01-04 12:39:16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语文 小组 合作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形式。

1.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1)异质组。基本做法: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此种分法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2)同质组。具体做法:同样可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相似性,由4-5人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此种分法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差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钦佩,这在异质组内也许是无法体验到的。

(3)异同混合组。具体做法: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充分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小组分为自由组合组、随机组合组等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再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单独使用时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方法:(1)在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2)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3)通过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培养合作意识。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3.恰当安排合作学习内容与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

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内容的确定都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

“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深入其中,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

4.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2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关系到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之形成协作精神。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考虑其性格、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成绩等,分为A、B、C三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组搭配,并保障各组中均有该三类学生,使其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对小组进行分析,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长处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这有利于细化成员的各项分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可以任命手工能力较强或者组织能力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其能够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或者很好地组织小组的各项活动。但是组长也需要轮换,才能使得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有责任感,且不会出现内部矛盾。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结语

教育者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及模式,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将该方法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通过合理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培养团结意识及协作精神。文章分析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学校的条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彻底落实,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长远发展。

作者:刘洁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1-01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彻底改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每一个小组实力相当,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赶超的氛围?如何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内容。我做的实践是,将班里30个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比例,分成四个等级,再将这四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四个小组。这样,四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实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较容易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活跃小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他们取的名字分别为:春意盎然小组、雄鹰展翅小组、傲雪冬梅小组、厚积薄发小组。从四个小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氛围。

二、正确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要想发挥最大功效,就要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应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

学生因性格、知识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组的难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对小组成员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组这个团队里,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发言比较积极踊跃。反之,性格内向、对小组成员不太熟悉的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这个时候,小组其他成员就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融入到团队中。影响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还有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可以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多说,这样,其他下组成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同时,也鼓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多说,经过反复地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春意盎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因来自农村,见识少,没有自信,总是羞于开口,还结结巴巴,我带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他,让口才好的学生先发言,让他跟着说,到模仿说,再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大家共同鼓励他,逐渐的,他已经能跟其他同学一样,流利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要学会用心倾听

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倾听,而不是发言,所以,用心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小组成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出现讨论主题不明确,讨论一会就跑题,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执的现象,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乱成一团,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给了学生用心倾听的方法,让大家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认真分析他们见解中你认为可以借鉴的东西及你认为理解不到位的东西,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好的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组讨论,不再有学生东张西望了,也不再有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讲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观点,渐渐的,学生的发言也更加透彻、深刻。

3.要敢于表达

作为小组成员,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表达。有些学生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同学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没经过思考就去否定。

4.要学会给予适当的评价

用心倾听后,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倡导多提出“在发言中,有没有不对的地方?”“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指出错误的地方,汲取正确的观点。通过大家的纠正,发言的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通过汲取正确的观点,可以向发言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效果。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踊跃的参与评价,用集体的智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字词

通过小组成员的组词、造句,可以加深对新学习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2.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既给了所有人朗读的机会,又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3.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加深课文理解的一个主要方式。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讲解课文主旨,学生被动接受,因没有主动思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会课文主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搞集体创作

搞集体创作既是展现集体凝聚力的时候,也是展现个人才能的时候。前段时间,我让每个小组做一份手抄报,四个小组拿出的作品都让我很满意。他们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特长,擅长绘画的同学负责了版面设计,擅长写作的同学负责了文章收集,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负责抄写,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既发挥了团队的精神,又施展了学生的才华。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李茂.高考近了 考生跑了 现象解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5).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职语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91-02

在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差、厌学现象突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仅从现状、运用、效果及具体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分析,正确应对

(一)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缺乏学习兴趣,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同时有些教师不能适应学生、时代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仍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严重缺乏;加之有些中职学校对语文等基础课程也不重视,使得语文教学处境非常尴尬。

(二)现阶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性

要扭转这种局面,需从学生、教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改进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5~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由于这种教学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广泛推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任务引领、角色扮演等。其应用要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将以中职二年级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财经、商贸及服务类,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做具体示例,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竞赛的方式来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总体来讲本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A、竞赛规则布置(课前落实)

1.各组根据导学案上的活动安排做好课前预习。

2.按照现在的座位分为五个组,每组选出发言代表两人(发言代表实行轮换制),各组形成意见后可由代表作答,也可由组员自由作答,若本组答不出,可以向其他组求助,答对,各得一半的分数。

3.每组分别选取一位公正、公平的同学为裁判,加上任课老师,成立评委团。

4.比赛共有五个环节组成:基础得分题;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附加题。

5.得分最高的组每个学生获得德育操行分积分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6分,第四名得4分,第五名得3分。

6.教室布置图(见右图)。

B、比赛环节(后面的题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基础得分题(此题为两个题,一题为给划线生字注音并解释生词,一题为分组朗读,每题为50分,满分共100分)

第一题是给划线的字词注音并释义,做错一题扣基础分10分

第一组:萧瑟 颠簸 目瞪口呆

第二组:呷 积攒 出人意料

其他各组题目略。

第二题为分组朗读,评分要求: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感情丰富,声情并茂,3、吐字清晰,整体节奏感,4、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划分各组朗读的段落略。

(二)必答题

每组推选的两个同学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得10分。

这一环节主要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主:

第一组:1、请找出父亲面临的两次人生选择是什么?2、根据第一段的暗示,请说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第二组:1、为什么博西先生要资助一个地位卑微的黑奴的儿子?2、如果说博西先生的资助是给了父亲一个“机会”,那么,当机会来临时父亲是怎样做的呢?其他各组题目略

(三)抢答题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回答的答案既可以是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是经过自己加工、理解的。每题同样是10分)

1.父亲为什么去应聘夏季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2.促使父亲成功的一段经历是什么?其他各组题目略

(四)风险题

通过前三轮的较量,比分上已经出现了差别,为了给落后的组一个翻身的机会,我将优先选择权给了分数最低的组。

这一轮规则为:共有四组题,比分为10分、20分、30分、40分,回答正确将获得相应分数,如果回答不出,将扣除相应的分值。

10分题:你认为父亲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20分题:父亲认真、执着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在教材中找出来。

30分题:请选出三位代表,分角色情景再现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一幕。

要求: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可加以发挥想象,对白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40分题:辩论题,正方两组代表,反方三组代表。

题目: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吗?正方观点(你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反方观点(他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五)附加题

回答此题只做参考,不计入小组总分,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言。

通过本文学习,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职高生,父亲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请用几句简短的话来概括。(学生发言后,老师归纳)

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展示,形成意见,然后再在全班展示,教师可在学生讨论时做适当指导,举例仅为部分活动。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具体策略

(一)实施效果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体会到更多的探究、合作、实践,改进了学习方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符合现在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教学内容更容易落到实处,分小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小组合作的操作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受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我认为,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合理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数要合理,一般以5――6人为宜。(2)成员要动态管理。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3)分组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要授之以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

3.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但要转变角色、转变思想,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适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更加科学化。

四、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是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自主能力和协同操作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让每个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小组互评

在学生组内评价之后,可以定期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各小组成员根据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得分,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使每个同学都关心自己小组的成绩,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充满活力,而且考核方法要多种多样,经常更新。

(四)教师点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的布置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课堂效果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教师可以创造一种“鼓励自信心、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激励机制。课堂上教师可依据设计问题的难易度,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掌握,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要让学生有“压力”又要让学生有“动力”,尽量避免“事不关己”现象出现。同时,教师可安排专人将个人和小组成绩记录在案,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5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6人进行有序分组,并以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以带领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小组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小组成员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为学习弱一点的学生进行辅助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应树立小集体荣誉意识,为小组综合水平的提升而努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懂得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对于问题进行选择时,要切合小组实际水平,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做出系统的规划,并向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纷纷鼓掌,做出肯定,进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情绪都十分高涨,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合作精神,也为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领会数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撇开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负担,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灵感,同时萌发了创新学习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发现自身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提高了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同时,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的学习,收获了游戏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通过小组信息交流,学生对于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完成了小组间的资源共享.在小组综合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例如,在讲“条形统计图”时,我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完成一组关于西瓜直径与质量的数据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想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理解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各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有的学生则进行数据整理,有的学生对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最后每组学生都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由此列数据所作出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简单分析.通过这次测量实践,学生小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情绪也大为改观,学生收集、整理、总结的能力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更加灵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整理、总结的能力也得到培养,整体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陈玉琴 单位:江苏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初级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6

合作学习最早在美国兴起,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合作”,就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合作的过程要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目标为动力。合作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起到引导、帮助、控制的作用。

2.小组合作式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用性分析

2.1地理学科特点适合采用合作学习

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地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讲授过程中,这些现象或事实也是很多学生能够将之与理论联系起来的,教师完全可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长期教师单方面讲授而压抑学生。另外,真正要把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所能完成的,需要群体的协作,群体协作的效果取决与群体成员的协作能力,而这种协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实践以及工作实践中的团队合作都是受益匪浅的。

2.2课程讲解的需要

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多而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显得乏味无趣,学生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课为例,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记忆、行政区的轮廓的识别及对各省区特征的分类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此多的知识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不但效率低,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合作式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师讲解后,采用拼图游戏竞赛的形式,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互助,在高涨的学习气氛下不但掌握了知识,更加深了对各行政区的认识。

2.3教师教学方式的补充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由于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兼顾,合作式学习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2.4学生学习动机的需要

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中,相同的年龄、易于接受的交流方式等为共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较少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及意见沟通中的障碍,彼此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中学生的活泼、好动在共同学习中能极大的帮助那些带有懒散、惰性的学生克服自我,产生表达自己思想的强烈愿望,积极学习、努力探索,有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合作式学习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能够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对合作式学习的理解

对教学方式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的引导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成小组。即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在长时间的运用中也会失去其新鲜感,为了保持小组内讨论、交流的热情,教师应适时的调整小组成员。

3.2课堂内容的组合要合理

如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进入学习状态,课堂的组织衔接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准备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乡土地理”这一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学会挖掘同伴这一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3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

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学习《天气》一节,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幅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的天气预报员去预报天气,也可以结合每天中午的空气质量日报,讨论空气质量的优劣,并研究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3.4课堂设疑,营造合作氛围

古人说“学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对学习的热情。如教师在教“地方时”内容时,在课堂采用设疑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许多同学都看足球联赛,但往往只能在午夜或凌晨才能看到,让学生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产生对了解地方时的共同愿望,发言非常踊跃,答案丰富多彩。

3.5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从课堂教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可联系本地实际,探究某一工业企业布局及该企业原料供应与市场特点;以及在有关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流域治理、灾害监测、乡土调查等内容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探究式学习。

3.6处理好小组内的竞争与合作

在小组团体内,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小组成员间积极的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小组成员间会相互鼓励,促进学习上的进步;消极的竞争通常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彼此之间会相互阻碍,这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有关,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和帮助,维持小组内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7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团队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看,应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小组合作的概念,其基本形式是异质小组,注重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采取的评价依据是小组集体成绩。小组合作学习提倡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是通过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与责任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注重通过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个人的任务。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被人们称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定问题,如有些学生不愿在公众面前发言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应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地提高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合理分组、合理分工、合作交流

首先,合理分组学习小组。划分小组成员时要注意学生能力及个性的差异,使各小组能够均衡地开展学习。合理分工小组内部成员时,应明确个人分工,做到互相配合、相互帮助。此外,组内分工在使小组成员完成的共同任务外,尽可能实行轮流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担当每个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最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应注意合作交流。小组应该交流组内的不同想法和意见以致达到融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拥有看法一致或相互认同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质疑与评价的能力、倾听他人想法的能力,尤其是能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意点拨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放在重点、难点上,注意内容的开放性、可行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实际效果,教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合作学习的进程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只当旁观者,而当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一些鼓励性的语句如Trustyourself、Nevergiveup等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质疑,让学生能对知识充满渴望和好奇,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大胆得表现自己。

(三)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在合作学习中,一种常见的极端是把讨论变成少数几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同学们都对小组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奇,每个人都会踊跃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随着这种教学形式的不断开展,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致使部分表现相对差的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不断受到排挤,最终导致小组讨论变成了以某个或某几个同学为中心。另一方面要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热烈的学习气氛,对教学形式开始放宽显现,更加的民主,任凭学生大喊大叫,这样下去必然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

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注重发挥成员的相互激励和帮助作用。小组成员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合作小组中个人的参与意识、合作习惯、学习态度和合作效果等。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要注重自我评价的因素,结合自身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其成功的一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熟记所学语言及各种语言运用技巧,也促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同伴,提高小组团队精神。

(二)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小组对自己组表现的评价即小组自评,主要包括评价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合作的质量及表达组员独特的想法,。通过小组自评来锻炼学生的公正评判。另一个方面是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即组际评价。组际评价是将竞争变成小组间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组际评价主要是学生对其它合作小组做出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反映学生个人或集体的素质情况,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此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使学生学会全方位的看待周围的人。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29-02

“EEPO”(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管理方式”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其课堂教学应用最多的组织形式,有人把它称为“EEPO”教学方式的灵魂。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空间和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倾听的氛围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使用“EEPO”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先做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仅供教师朋友们交流参考。

一、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的探索和讨论价值,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例如笔者在执教《荷叶 母亲》这篇课文时,抓住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到红莲”这一重点,让学生先自己默读课文,找出雨中作者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再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和本组其他成员的答案作对比,发现共同点,找出差别和缺漏,讨论存在的问题;最后,各组根据本组的讨论结果得出结论。“讨论”这一环节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观点,观点不同,就有争执,就需要讨论,就需要找原因,找依据,只有摆得出原因、讲得出依据,让其他成员信服,自己的观点才站得住脚。如一位学生认为作者第三次雨中看红莲时的心情不会是“感动的”,他认为作者在雨中看莲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雨的影响而心情烦闷,结果他的观点受到同组成员从课文中找出“不宁的心绪……”等语段作为依据进行“轰炸”,他才真真正正明白并接受了“作者第三次看红莲时心中受到了感动”这一观点。

由此可见,“讨论”这一环节是学生最积极参与学习的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并记忆最牢固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选择有讨论价值的课文内容,并善于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又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较为模糊、似是而非或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及时把握这一时机组织小组讨论。但是,教学中应避免只要问题一出现就组织小组讨论的现象,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容易流于形式,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前,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以便各学习小组汇报总结。记得在执教《金色花》这篇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以6人为小组合作讨论“‘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因笔者出示问题时是分两行出示的,恰巧是一问一行。结果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内容出人意料,有的小组只讨论了第一问,有的小组只讨论了第二问,有的小组两问都进行了讨论。可想而知,这次小组合作学习就达不到要求,体现不出意义了,这就是笔者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造成的结果。吸取这一教训后,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笔者就特别注意明确提出探究和讨论的问题,并指出探究和讨论的目的和汇报总结的要求,学生讨论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得出的结论也更接近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合理分组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成员怎样组合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才能共同促进学习呢?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小组合作较科学的分组方法是异质分组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量使各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各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小组成员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人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都由学习优秀的学生(1名或2名),水平中等的学生(2名)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1名或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和重新组合,由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并不定期地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各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要求各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成员的互助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分工

合作小组分好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到位。记得笔者刚开始尝试用“EEPO”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课时,相信学生会自觉地推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等,因而没有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过程中,各小组因为没有明确谁是组长,没人愿意做组长负责安排小组的工作,组内的学生都没能自觉学习,而是浪费时间地去干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同时,因为没有明确声控员,小组内的成员说话无人管制,吵得闹哄哄的,场面一度失控。更不可思议的是,当笔者要求各小组陈述本组的观点时,无人肯担当这一任务,你推我我推你,扭扭捏捏地说“我不是发言员”……如此凌乱喧嚣的场面宣告了这堂课的失败,也意味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失败。

通过反思,笔者意识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要先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分工到位。因此,在分好组后,笔者根据小组内的民主推选,明确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操作员、发言员、声控员等,并规定一段时间后组内成员互换角色,让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同时,笔者还加强对每一个角色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发言、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倾听、如何归纳、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矛盾等。这些工作都做好后,笔者又开始尝试用EEPO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授《散步》这篇课文。这次合作学习收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课文里的这四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各小组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讨论得也热闹,讨论得出的结论有些甚至是出人料想的。如有一组归纳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母亲的性格是慈爱的;妻子的性格是贤惠的;‘我’的性格是孝顺的;儿子的性格是天真可爱的。这是一个相亲相爱的美好家庭。”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能说出“贤惠”这个词语,实属不易。平时我们常说“和睦的家庭”“尊老爱幼的家庭”“美满的家庭”,而学生竟然能说出“相亲相爱的家庭”,合作学习取得的效果越来越令人欣喜。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策略;中学语文

简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被逐渐推广并被许多老师、学生接受并实践。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效率低下的现状。本综述针对这一现存问题及一些研究者提出关于其解决策略做一归纳分析。

通过我对所挑选出的这20多篇文章的阅读。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做出了总结与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也作了分析。我将中学语文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把具体的解决策略也有针对性的做了归纳。

一、中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1.师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准确的定位

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出现了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过度的现象。老师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不明确,对自己的学生学情了解不够,把握不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由于老师的认识不当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停留在形式上。老师认识不到位学生在认识上就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对讨论不积极或不爱讨论、参与度不均横,出现假讨论的现象,有时讨论异常热烈但讨论效果并不理想。而有时只有个别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只听或仅以“是”或“不是”回答,汇报时也并不是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结果,大多为个人观点且各小组的观点内容极为相似,小组成员把讨论当作一种任务,而不能真正当作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分工上出现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小组的分组不均上,教师在分组时虽力求同质小组异质内的模式以求达到优势互补。但事实却相差甚远,老师分组只以简单的座位排序而没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内向的几个学生分成一组,那这个小组的学习效益就不好,而把几个个性较强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则成效较好。组与组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小组间的交流,这也就是小组分工不均、不科学产生的后果。还有就是小组内学习目标不明确,组内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就不明确,组内分工就不会合理。这就会导致课堂混乱,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使课堂时间浪费,课堂纪律难以保证。

3.在小组合作中的问题

首先,学生没有掌握合作技能,使得对小组合作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识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也并没有在这方面做专项的训练。而且大多数学生关注竞争取胜,不愿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分享。其次,部分教师仍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不能放开讲课,我们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但是,缺乏了师生的共同交流。老师不能放心的把课堂教给学生,自己只做适当的引导,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改变了上课形式,实质上并没有明显改变,所以小组探究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最后,小组信息反馈后缺乏积极的评价。老师在信息反馈后没有给予积极恰当的评价,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学生不能准确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长处,这使得评价的作用没有发挥其作用。

二、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对其解决策略的分析

1.教师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理念,准确进行教师角色定位。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作用、意义。在遇到问题时准确的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建立合作学习常规,灵活的进行分组、明确分工以及做出准确而巧妙的点拨。教师针对假讨论要深入到小组中,做好监督工作,而且在学生讲不到位时及时做出指导,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好处,使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讨论中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2.小组分工问题解决策略

确立合理的合作小组,形成有序的合作常规。明确分工、灵活分组,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成绩优良,性格开朗或内向,学生的学科优势形成合理地分组。使学生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做明确的分工。确立明确的组长负责制,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锻炼学习合作意识让其认识到团队力量的伟大。合理安排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进程井然有序。

3.小组合作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小组合作中的问题,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与合作。其次,只停留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只会更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转变观念,学习这种教育模式让课堂效益不断增强。最后,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及时、准确、公正的进行小组评价。力求课堂评价多元化,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并不断发扬光大,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或他人存在的问题以此自勉、改进。这样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结语

通过对近几年来关于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策略相关资料的筛选阅读,可以看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不断被推广,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差甚远,我们在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道路上尤其是语文,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云波.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2014[J].小教研究,2014.9:33~34

[2] 张彩娟.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2014[J].学周刊,2014.7:82~83

[3] 申青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2012[J].新课程・中学,2012.3

[4] 李文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2008[J].考试周刊,2008.38:59~60

[5] 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民主教学,176~177

[6] 王志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2011[J].141~142

[7] 范迎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民主教学,97~98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当前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作为一种科学开放的教学模式,具有高密度、大容量、高效率等诸多优点,为语文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教师所推崇。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其真正的效果呢?

一、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可安排4-6人左右,分组之前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征求学生个人意见、自愿的原则基础上,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平时学习情况、考试成绩、个性特征等分成若干个小组,各设组长一名,成员4-5名。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小组各成员承担的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能使每位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可先让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并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组长,让他起一个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协助教师培养学习小组成员友好合作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后,可尝试让每位同学轮流当组长,换角色,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能公平合理,照顾到每位同学,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自主学习,正确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取决于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没有扎实有效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个形式,走过场而已。所以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这类问题必须是能够体现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扫清字词障碍。通过反复朗读,独立理解课文内容,然后经过教师梳理归纳针对大多数学生有疑难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卓有成效,课堂安排的时机非常重要,比如就小组讨论的问题而言,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太难学生的参与面又不广。所以在安排小组的讨论问题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般来说,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一)问题答案灵活多样时;(二)思维受阻时。如学生在理解“迫不及待”一词时,小组的三位学生用了三种方法:1.查字典,2.联系上下文,3.通过理解重点字来理解整个词语,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二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有限,他们此时很迷茫,没有办法正确理解这个词语;(三)组内意见不一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教师就要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发展。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开展。如果要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以下几种技能: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合作学习中的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的互评,充分调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以上几种训练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高效训练,合作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五、教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缺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的兴趣,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参与,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的潜能。教师只有用心挖掘,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就是一座金矿,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还你一个精彩。只要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态度亲切,目光温和,耐心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细心解答每个学生的问题,你就会惊喜的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有闪光点。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告诉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时要大胆,简洁明了,畅所欲言,不要怕说错。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六、注重合作评价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必须积极的参与进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并在讨论完后对每一组都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才会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互相取长补短。如果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就会大打折扣,难以有效落实。因此评价就成了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种便于操作、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人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合作,使一贯说教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小组合作学习散发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第四卷第八期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11

一、合理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我班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的四人为一组,这样便于开展各种活动。小组内应选一名大家信任的组织能力较强和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英语,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英语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小组,以便小组之间开展有效竞赛,促进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落实具体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普高新课程第二模块第五单元课文《The Band That Wasn’t》时,我布置学生预习这篇课文,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说出并识别音乐的种类;会顺利朗读课文并理解大意;找出课文中含有介词加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并翻译成中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落实预习任务。通过小组集体预习,学生们知道了以下许多知识:音乐种类很多,有古典音乐、摇滚乐、管弦乐、说唱乐、民族音乐、爵士乐、乡村音乐、合唱音乐等等,同时他们享受到了欣赏音乐的乐趣;基础差的学生在组长的帮助下读熟了这篇课文,而且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大意,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促进了课堂教学地顺利进行。

三、布置难易适当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也会失去动力;如果太难,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设计的讨论题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难易应确定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层次。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独创性、创造性。凡是遇到具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创造性问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了《A SAD LOVE STORY》之后,我给小组布置了如下一个讨论题作为家庭作业:What do you think is going to happen to Li Fang and Hu Jin after Li Fang threw away her Valentine’s gifts ? 并告诉学生:讨论完毕后应形成一片书面作文,第二天上课时派小组代表在班上朗读,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小组写得精彩。学生对这种讨论题很感兴趣,因为这种任务难易适当且有趣味,他们都争着表现自己。第二天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基础差的学生在代表自己小组朗读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另外,把课堂任务和课外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外作业成为课堂任务的有效延续,使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使课堂任务得到有效的延伸。

四、灵活组织课堂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讨论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互动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合作讨论也有弱点,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讨论下,难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参与,可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浑水摸鱼者,有“离题太远者”;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同学“随波逐流”,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非常重要。

首先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讨论内容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活动不断处于最佳状态。为了使课堂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成为小组讨论中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68-01

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出自身的内在潜能,提高小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打好基础。本文就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几点研究。

1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逐渐开始走向信息化,社会逐渐开始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人类也能更加容易的融合到全球化的形势中,相应的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合作精神也有着非常大的共识。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沟通和探讨,由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小组划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新课改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加强了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2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的现实状况

2.1 合作学习小组的实效性较低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合作学习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是形式化的把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没有真正的体现出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有些教师遇到公开课就会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走一下合作学习的形式;还有的教师不能把握好小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问题不加以区分,盲目运用合作教学方法,导致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效率很低,失去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2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个体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如果只让学习较好的同学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给成绩较差的学生发言机会较少,这些学生就会被动的作为听众,在以后的小组讨论中,也不愿意积极独立的进行思考,这样就会违背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降低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达不到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2.3 合作学习中缺乏教师的引导

小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非常的活泼好动,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时,没有走下讲台,加入到学生们的讨论中,对于一些小学生自私霸道的言论和态度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相互帮助,不能使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友好对待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不利于发挥出合作学习的实际效用。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树立起小学生的合作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不应该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转换教学观念,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合作意识,传统教学忽视了对教育社会性的认识,没有为学生提供合作沟通的平台,不能推动学生的认知和自身发展,缺少对于人际关系和合作竞争的渗透。如果在教学中,只用单纯的说教来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语文科目是小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学科,不仅能学会生字和语句,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逐渐的渗透到教学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身的高尚人格,建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使学生自觉的产生一种合作意识,在学习中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为学生以后自身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3.2 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适时引导和组织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内容展开合作学习时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疑问和困难,这样就需要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鼓励,利用每个成员自身的优势,来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如果小组成员遇到都不能解决的学习障碍,就要求老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和点拨,和学生们一起探讨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由于小学生的基础还非常弱,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来完成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词语的记忆程度。但是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对于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不能马上就批评学生,而是要耐心的进行纠正,并要鼓励学生多次进行尝试,以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和引导,会使得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也能使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培养出与人沟通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3.3 建立起良好的评价模式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是合作学习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忽略了对小组结论的评价,合作学习也就是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开放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可以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教师不能只对小组团体进行评价,而是要注意到小组成员进步的点滴,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应该细心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从而进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学生也会对合作学习产生热爱,乐于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积极的表现自己,满足其表现欲,也可以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能培养出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4 结语

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转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的主要思想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倡导在教学中,能够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进行合作式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树立起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正确的引导、点拨小学生,开拓小学生的思维,使其发挥出丰富的想象能力,激发出自身内在的潜能,使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积极性,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和主体性,才能使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实际的效用。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成臣.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6.

[2] 罗洪举.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5):137,149.

[3] 王乐燕.浅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