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9 23:01:28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

一、强化组织建设促进工作发展

一年来,我市各级计生协以贯彻中央《决定》为主旋律,继续深化“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以筹备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贯彻中央、省委有关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文件为契机,强力推进各级协会的组织建设。

一是组织召开了淮北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市级协会的换届选举,加强了市级理事会和办事机构建设,。把以有利于协会工作为出发点,调整优化理事结构,把一些有影响、有威望,热心协会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吸收到新一届理事会中来,代表大会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聘请为名誉会长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高度地评价了过去的成绩,勾画了未来美好的前景。

二是加强我市各县区计生协会建设。督促、督办他们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有关要求,不断争取解决市、县(区)计生协办事机构编制和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参公管理等实际问题,并列入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目前市级计生协以办理到位,各县区计生协多数已解决,少数正在操作之中。

三是加强基层协会建设。年中,我市各级计生协围绕开展“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通过我市的濉溪县、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计生协实施的“幸福工程”、“三结合”、青少年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等项目,进一步促进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基本做到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有文体器材,年中,我市的城乡协会新建了一批工作经常富有活力、吸引力的“会员之家”。

四是积极开展“两为两争”活动。年内,我市各级协会深入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如: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计生协根据矿区使用部分农民协议工的特色,在矿区“流动人口协会”中,组织开展“温暖在第二故乡”活动,为他们实行“五上门”(送计生政策、生活知识、生产技能、安全要领、生殖健康知识)服务活动,实地解决外来人员在生育、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这种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的做法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赢得了他们的爱戴。我市在积极开展“双先争创”活动中,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市计生协率先利用召开全市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之机表彰了一批先进协会集体和个人,年中又推选出县、乡、村三级五个集体和三名先进个人参加了全国计生协会工作评选活动。

五是加强协会队伍培训,提高协会专(兼)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年来,市计生协协助基层直接培训授课达16场次,同时,指导基层做好分级培训和以会代训,有900多名协会工作人员参训,培育一批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层协会典型。

二、拓展主题活动推进协会工作

全面开展生育五关怀是做好新时期计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协会重要水平。一年来,全市各级计生协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联谊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烈山、相山、杜集三个城区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公司、中煤三建公司等大型企业单位理事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他们与农村地区协会开展企业帮扶进农家活动。

三是加强我市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和濉溪县正在实施的“幸福工程”、“妇女发展”、“三结合”等项目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推进全市“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的深入发展

四是实践“生育关怀”主题活动,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计生部门坚持抓点带面,循序推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把“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融入到各乡村实施的“千村百镇”工程中。濉溪县各级计生协对五种关怀对象精挑细选,建立档案,克服财力困难,对首批27户对象每户足额发放500的扶助金。市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计生协与市、区残联部门联手为60余户“五关怀”对象每户帮扶金额达1000元。

一、一帮一结对子,并把帮扶困难家庭列入协会工作考核内容

三、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全市各级计生协在村(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是认真做好对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民主评议和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民主监督工作;二是参与全市奖励扶助对象的审查、评议的确认;三是各基层计生协依托会员小组和联系户,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并及时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千条,对奖励扶助制度的执行进行全程监督;四是推广计生新机制的试点工作。相山区计生协以推广新机制试点为契机,在全区40个村(居)开展了村(居)两委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整顿组织、发展新会员,落实好联系户,研究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真正发挥出协会组织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今年10月份,市计生委、计生协在相山区的寇湾、南湖、新星三个村(居)召开了“村为主工作现场会,推广了计生协会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市村(居)民自治工作的进程。

四、开展“五进村”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县区计生协发挥重要作用,以开展计划生育“五进村”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

“五进村“活动以计生“三结合”帮扶为抓手。实施富民项目进农村,市计生协利用无息贷款支持计生二女户、、独女户、开展养殖、种植及加工业方面的帮扶,效果明显。以帮助计生家庭成员就业为抓手。推动致富信息进村,各级计生协以开展“成长创业”为载体,与劳动、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计生家庭户提供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信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抓手,送优生优育知识进村,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等计生阵地促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抓手,推动新生育文化进村。市、县、乡计生协联合艺术文化等部门,深入挖掘生动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演出,用先进的婚育文化感染群众。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组织计生协干部进村。抓好基层网络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把先进的文化下乡与人口文化下乡相结合,弘扬婚育新观念。把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与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把生育文明建设与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积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开展了“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产发展,让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进农户,促进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宽裕,让婚育新风进农户,促进乡风文明,让生殖保健服务进农户,促进育龄群众身心健康,让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进农户,促进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民主。把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相结合,将人口计生工作有机融入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少生快富,提高生命质量,建设幸福家庭。

二00七年,我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少数同志对新时期计生协会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群众工作的思想;二是协会发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协会工作人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协会经费较少,如“幸福工程”项目,由于受资金限制覆盖面较小,不利于扩大成果。

2008年全市计划生育协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抓好各级计生协的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新时期协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整体工作的水平,为实现人口控制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为题的决定》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全市各级协会要把该项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市协会工作会员中掀起学习热潮,并贯穿于计生宣传中去。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组织建设,要以落实中组部《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为契机,努力推进各级计生协会组织建设,调整优化理事结构,完善理事会-会员小组-会员之家活动网络,解决好基层协会人员编制及经费投入问题;指导县以上企事业单位,50人以上建立健全协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全面开展“生育关怀”活动。“生育关怀”是今后计生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计生服务的新品牌,省市计生协确定:以“生育关怀我尽力”主题活动为推动生育关怀的有效实施。各级计生协一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生育关怀”的活动目的和意义;二是抓点带面,把“五关怀”做成“项目”来规范协会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将“生育关怀行动”融入到“千村百镇”工程中去;三是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发挥各级理事会员优势,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联谊帮扶活动,发动能人骨干带动计生产勤劳致富,真正给关怀目标人群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四、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挥村(居)计生协会的组织载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制度,规范活动程序,扩大群众参与事务范围,逐步提高基层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二是坚持完善由协会会员参与,会员小组讨论和村(居)协会理事评议、审核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及对奖扶工作全程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基层协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使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矛盾得到化解,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组织会员开展人口计生行风评议活动,积极推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风建设。四是发挥计生协会的宣传教育优势,把生育文明和新农村文明建设结合,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婚育新观念,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2

自1988年成立以来,商丘市计生协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现已发展为拥有5454个组织、794911名会员的商丘市最大的群众团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创新工作思路,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以“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 20字方针为指导,将协会工作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坚持把参与、融入和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与政府工作零距离对接的平台,在全市提出了“建设新农村,会员当先锋”的响亮口号,协助、协调政府部门开展生产致富、村容建设、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生育保健、防病治病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由单纯重视避孕节育服务向全面开展生殖健康服务转变;由单纯宣传生育政策向普及生产、生活、生育科学知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制约管理向以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转变。

荣誉对那些肯真抓实干的奉献者从不吝惜。商丘市计生协的工作赢得了商丘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河南省计生协会名誉会长林晓用“抓得紧、氛围浓、动作快、思路新、效果好、有特色、有经验”21个字盛赞商丘市各级计生协开展的“生育关怀行动”。商丘市市长陶明伦批示“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很大,很有潜力”,称赞商丘市计生协的工作成绩明显。

经过不懈努力,商丘市计生协正成为归德大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计生帮扶筑起农家幸福路

“黄瓜小,价值高,一年下来挣不少。”这是走进宁陵县“大棚之乡”程楼乡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近年来,宁陵县程楼乡计生协会凭借人才多、联系广、信息灵的优势,充分发挥每名会员作用,在深入群众宣讲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把助民增收作为重要一环常抓不懈。村计生协会会长杨文增是程楼乡第一家种小黄瓜的农户,也是当地有名的“黄瓜经纪人”,在尝到了种小黄瓜的甜头后,他还和乡计生协会一起协调有关部门为缺乏资金的计生户每个大棚贷款5000元,使程楼乡小黄瓜种植很快发展起来。之后,他们又专门成立了“黄瓜协会”,规范运作,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使计生户的收益越来越大。

同样得益于计生协帮扶的还有夏邑县郭店乡朱双庙村协会会员、独生子女户梁治国,乡计生协帮助他协调小额贷款5万元,并资助其爱心公益金5000元,使他办起了成品板加工厂,现年创利润达到100多万元。梁治国致富不忘计生协,他许诺:凡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均可优先进厂工作。在他的帮扶下,附近的一些计生贫困户陆续走上了“少生快富“的路子。

实际工作中,夏邑县计生协树立“把能人发展成会员,把会员培养成能人”的理念,号召广大会员开展各种帮扶活动,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在协助政府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县车站镇计生协通过“带三户,联九户”的帮扶计划,从传一个信息、教一项技术、带一人跑营销等切实可行的小事做起,扇形扩大帮扶面积,带动群众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目前,该镇已形成蔬菜、食用菌和优质杂果3个生产基地,其中食用菌远销日本、韩国,使全镇1万多人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近年来,商丘市计生协还从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素质和科技能力入手,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人口学校、生育文化大院、新农村书屋等阵地,对育龄妇女进行计生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这些丈夫打工在外的“留守妇女”一个个变成了“科技媳妇”。

精神文明之花盛开在希望的田野上

宁陵县李七庄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张振建,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风风火火。2002年,这个从20岁就当村干部的中年汉子却干了件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了节约土地,厚养薄葬,时任村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的张振建要在村里推行殡葬改革。这在当时传统殡葬习俗盛行的豫东农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委屈和挫折几度让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大汉落泪,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首先说服了自己的家人,并带头迁祖坟到村公墓。随后,他又充分调动协会会员的带头作用,分户包片分头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协会的良苦用心终于感动了村民们,仅7天时间,全村就相继迁坟800多座,腾出土地20多亩。

如今,李七庄村专门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众组织,他们把红白事简办写进村规民约,又筹集资金建立村民宴会大厅,规定白事花钱不超过500元,喜宴待客不超过1000元。为了配合工作开展,村里还建起了花园式公墓和骨灰堂,大力倡导人死火化的殡葬新风。村里还设立青年助学基金,解决了贫困生入学问题――凡村里学生考入名牌大学,村委就会请唢呐欢送,并由村里解决学费,形成人人崇尚科学、热爱教育的良好氛围。

“院里臭,路上脏;晴天土,雨天泥;蚊蝇咬,牲口跑”曾是以前宁陵县多数农村的真实写照,李七庄也不例外。而今,这里不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村风文明,村容整洁,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层出不穷,显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新气象。为此,李七庄村也成了远近有名的文明村、富裕村,先后获得省文明村、省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典范。

红红火火的生育文化大院

“敲鼓梆哗啦啦,我和乡亲把话拉,生男生女都一样,男是叶来女是花,有叶无花花不开,有花无叶算白搭………”,在睢县白庙乡单庄村生育文化大院,村计生协文艺队正在表演由该村计生协会会长陈振业作词作曲的《生男生女都一样》。只要不是雨雪天气,每周二、四、六的下午,单庄生育文化大院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他们舞动的身影。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农村大院应该是一个枯枝作篱笆、黄土铺脚下、鸡鸭满园走,外加两幢破土房的模样。但单庄村的生育文化大院却宽敞明亮,不但文化大舞台气派,文化大院里还建有健身场、室、文艺室、谈心室、农村书屋等,劳累一天的群众可以到这里健健身、打打牌、听听戏、看看婚育电教片和科技书籍。

另外,为了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丰富群众业余生活,该村计生协会会长陈振业带头组织了一支由20多名协会会员参与的计生文艺队,其中年龄最大的会员已78岁。计生文艺队自娱自乐,采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腰鼓、戏曲、民间小调、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成作品表演,其中许多作品已成为村民日常传唱的经典曲目,为开展计生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为睢县计生工作的一个亮点,生育文化大院建设在这个中原水城开展得红红火火。站在长岗镇南村占地2700 平方米的文化大院里,睢县计生协会会长王松告诉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睢县现在村村都建起了生育文化大院。

透过这些面积不一的文化大院和各具特色的文化乡村,我们看到了一个农业大市蕴含的巨大文化力量。

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一点在睢县计生协的工作中体现得尤为具体和鲜活。

睢县长岗镇南村计生协根据新时期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凭借生育文化大院的场地优势,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学校的作用,结合本村人口工作实际,把新婚培训、新农村建设、少生快富三个课堂办得有声有色。新婚培训课堂帮助新婚夫妇从社会青年顺利过渡到新婚家庭的行列,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新农村建设课堂通过以“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宣传培训活动,使广大育龄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少生快富课堂则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积极宣传少生快富的先进观念,使大家逐步摒弃多子多福的旧思想,接受少生快富的新观念。

农民评职称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如今在商丘各级计生协的帮助下,当地的能人却拿到了标明自己本事的“金字招牌”。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下发后,商丘市各级计生协充分发挥协会优势,一方面配合人事、农业部门大力宣传,一方面组织开展农民工技术培训,发动符合条件农民技术员积极申报。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计生协共办班培训农民9242次,有力促进了农村技术人才的成长进步。

实施管理民主,铸就和谐计生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农村实现管理民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建璋会长说,商丘市计生协积极指导基层协会把奖励优抚和优质服务工作与村民自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荐协会会员参与村民民主监督小组,并建立完善了协会参与村内自治的各项制度,使基层协会的会长、理事、秘书长、小组长都成了村民自治的骨干。他们主动参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经济发展规划、村务公开制订等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广泛收集会员和群众意见,为村“两委”出主意、当参谋、搞协调。广大会员说:“计生协会就是咱群众的家。”如今,商丘梁园区平原办事处所辖的59个村民组就有54个签订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书》。

东风吹来满眼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原大地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商丘这个农业大市,近几年,作为一个由群众积极分子组成的群众团体,商丘市计生协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拓展服务领域,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与政府部门互联、互补、互动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了商丘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展和协会的自我发展。

记者手记:2008年7月22日,当我们走出车站,雨雾中的商丘给人的第一印象全是那些古朴、厚重的文化积淀。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浮现在我们脑海中更多的则是商丘市各级计生协工作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奔波忙碌、出力流汗的身影――原因不言而明,这正是计生协人的努力与付出感染了我们。在睢县白庙乡单庄村采访时,当看到村里的育龄妇女一见到李建璋会长就扑上去热情拥抱的场面,我们更能体会李建璋会长常说的 “心里装着百姓”那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3

为贯彻落实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十部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十部门“关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通知以及曲靖市计划生育协会、曲靖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联合下发的《曲靖市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实施方案》的精神,切实做好我县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经××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共同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现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保障为重,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抵抗风险能力及福利保障水平,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安全感,消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经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并共同开发的险种;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体现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让他们尽可能多获得实惠。

1、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其夫妇及子女年龄在65周岁以下及1周岁以上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保险;

2、保险费为每年每个家庭每份30元,保险金额每份20000元,其中意外伤害保险金额18000元,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金2000元。

三、承保范围

1、独生子女户;

2、双女户;

3、计划生育家庭户。

四、补助标准及办理方式

1、独生子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实行补助,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乡(镇)计生办补助1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补助标准),农村独生子女户出10元;

2、双女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双女户家庭出20元;

3、城镇独生子女户和其他计划生育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自出25元;

4、以上保险业务按辖区由各乡(镇)计生办负责办理,县直机关单位的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由中枢镇计生办负责办理。

五、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解除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的有效措施。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计划生育家庭而设计,目的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后顾之忧,体现利益导向的保险产品,也是“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内容和一项具体措施,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他们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实现了一张保单保全家;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了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促进和谐计生、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对计划生育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均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计划生育保险保障机制,这就为商业保险公司与计生系统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并为计划生育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20*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发[20*]23号文件(简称“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努力发展适合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

省委、省政府也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规定,鼓励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17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中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家庭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计划生育保险涵盖领域”。

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是保险服务“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年曲靖市人民政府以曲政办发[20*]174号(《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国人寿开展农村保险先进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专门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保险先进村活动发出通知,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机构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建立医疗、意外伤害、死亡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险,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支公司20*年成立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计生局与各乡(镇)计生协、计生办签订责任状,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效可行的具体实施措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各级协会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保险的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大力普及保险知识,营造宣传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广大群众参保投保的意愿,把计划生育保险利国利民的好处宣传到位,使计划生育家庭普遍树立保险意识,提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通过商业保险化解风险的自觉性。

(四)搞好服务、诚信于民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4

汝南县人口计生委驻村工作队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村级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广信息技术,成效显著,涌现出许多新人、新事、新风尚。

科普图画墙上挂。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计生协以村级人口学校为依托,以党群致富联合体和“计生科技书屋”为载体,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育龄群众的科技意识大大增强,兴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热潮。各种农业科技书籍、光碟成为育龄群众购买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图文并茂的科普图片、画报更受育龄群众喜爱。很多育龄群众把《计生法律法规挂图》、《优生优育科普图》、《畜禽科学养殖图谱》、《蔬菜无公害优质生产图解》等科技图片张贴或悬挂在屋内墙上的显著位置,以方便学习和应用。

农民钟情互联网。驻村工作队和村计生协会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广信息技术,并免费对计生家庭成员进行电脑知识培训。“想把生意做好,不及时把握信息不行。”这是计生协会员、养猪大户李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他利用互联网和省内外的许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联系。目前,村里像李伟这样用互联网做生意的个体户已有10余家,学电脑已成为村里广大育龄群众的一大新时尚。

“三大工程”助民富。近年来,驻村工作队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动力,全面实施“三大工程”,加快育龄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驻村工作队结合新农村建设标准,重点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用两年时间就帮助村里改造中低产田1000亩,建成旱涝保收田1000亩。二是品牌竞争工程。驻村工作队依托村里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产业,打造出以“陆地蔬菜”为品牌的知名农业基地,壮大优质农产品、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品牌农业产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科技创新工程。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完善了生猪养殖场和高效、优质小麦良种种植基地,并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全村涌现出科技示范户60余户、科技明白人112人,创造科技示范田2200亩。 (赵从清 黄芳)

郸城县石槽镇“四零服务”铸和谐

郸城县石槽镇结合本镇计生工作实际,实施“四零服务”,即工作作风零投诉、计生宣传零死角、幸福工程零时差、随访服务零距离,稳步开展和谐农村计生工作。

一是工作作风零投诉。建立审批材料便捷办理通道,明确审批程序,全程指导,共发放《生育证》25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11份,群众满意率高。二是计生宣传零死角。新增宣传固定标语16条、横幅23条,发放宣传单1350份,全镇12个计生宣传阵地备有音像资料64种,图书、宣传资料235册,为村民提供便捷计生服务。三是幸福工程零时差。及时高效为15户计生家庭提供幸福工程资金9万元,为7户家庭提供“三结合”帮扶资金3.5万元,先后为8户二女户提供政府贴息贷款。四是随访服务零距离。对计生服务对象提供免费计生服务,并实行专车接送、专人护理,对二女户提供每户300元的慰问金,努力倡导婚育新风。 (李梦陈建)

栾川县建立“两治三建一规范”计生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为保障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栾川县近来建立和完善了“两治三建一规范”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两治”,即依法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群众宣传和普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群众自身的婚育行为;依法治理和管理自己的事情,通过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开展自我教育,化解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题。“三建”,即建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组织,村级建立以计生协会为主体的计划生育自治委员会,让协会会员对计划生育事务能够做到“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建立规章制度,经过群众充分民主讨论,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让群众互相监督履约;建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文书档案。“一规范”,即规范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运行机制。(张珊娜)

淮阳县计生家庭喜领生育关怀抚慰金

1月12日上午,淮阳县计划生育家庭生育关怀抚慰金发放仪式在县人口计生委四楼会议室举行,6户计生家庭现场喜领政府发放的抚慰金。

仪式上,周口市计生协秘书长张延昭、县人口计生委主任曹中印、县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李俊和县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陈鸿涛等领导向计生家庭特扶对象现场颁发了2009年度每人每月50元共600元的抚慰金。曹中印对开展2010年计划生育家庭“生育关怀行动”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淮阳县21个乡(镇)场分管计划生育的副职、计生办主任、县城区5个服务区管理员及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和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发放仪式。 (周景春 张健 李中勇)

临颍县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

2010年元旦前后,临颍县人口计生委利用假期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以“关怀关爱、维权服务”为主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

一是采取与“双节”计生宣传服务月活动、“三下乡”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流动人口发放宣传小折页,让流动人口法律、法规知识入心入脑,从而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二是免费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简化办证程序。采取集中办理和上门办理的形式,做好外出人员到期证件的更换工作。三是在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商场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公共场合,设立政策咨询台和便民服务台,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药具、宣传挂图等物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怀关爱流动人口的环境氛围。四是组织计生干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进行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生育情况。该计生委通过上门慰问、访贫、扶助,切实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排忧解难。(赵建兵)

郑州市金水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为辖区群众送新年礼物

2010年元旦前夕,郑州市金水区人口计生委、计生协把精心设计制作的台历和挂历作为新年礼物送到独生子女和流动人口家庭,台历上印制了《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节选、奖励扶助政策、日常生活小贴士等内容。挂历上主要印制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内容。

金水区人口计生委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印制发放了1万个计划生育知识台历和1万个计划生育知识挂历,让人们在使用台历和挂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健康知识教育,达到了很好的计生宣传效果,也体现了政府对广大计生家庭的关怀。(赵黎)

郏县人口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工作见成效

近年来,郏县人口计生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标识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质量为核心,以信息应用为目的,以优质服务为标准,通过狠抓“三大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信息化应用新水平。

强化组织建设。该县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统一调度,积极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任务,量化目标,强化责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

强化阵地建设。该县投资320万元,改扩建乡所14个,建立县级信息中心1个、乡级信息站14个,总面积有5200多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全县共购置笔记本电脑34台、台式计算机80台、打印机34台、服务器15台、投影机14台、交换机14台、空调32台,全面完成了县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体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强化队伍建设。该县成立了岗位练兵活动领导小组,狠抓岗前、岗中培训,出台了《岗位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还先后举办信息化专业培训班13期、技术比武4场。全县34个操作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30人,平均年龄27岁,他们都是通过专业知识考试、计生业务考试和计算机操作考试后,竞争上岗的。 (张云锋李朝朋)

沁阳市计生协确定2010年工作目标

近日,沁阳市计生协深入学习中国计生协六届五次全国理事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9年工作,分析研究,精心谋划,切合实际地确定了2010年的工作目标。

2010年的工作目标:一是基层一类协会达到80%以上,三类协会控制在5%以下;二是企业、流动人口协会建会率在95%以上,并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三是计生协在村民自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巩固壮大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成果,保证“生育关怀行动”取得成效;五是积极发挥基层协会“便民服务网点”品牌作用;六是拓宽服务领域,经常开展活动,真正体现协会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五项”职能作用。 (贾利)

邓州市2010年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确定

河南省人口计生工作培训会议结束后,邓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落实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初步确定了2010年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围绕一个目标。以创建部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为目标,以服务理念的转变和阵地建设为突破,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抓住一条主线。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圆满完成人口计生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突出四个重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突出解决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加强人口计生社区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4个重点。搞好三个结合。搞好人口文化宣传教育和一票否决制度的结合,搞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结合,搞好“4+2”工作法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结合。打造两个亮点。打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亮点,打造人口计生服务网络阵地建设亮点。 (杨天星 冯洪勤)

焦作市山阳区举办流动人口新春联谊会

1月19日下午,焦作市山阳区总工会、山阳区人事和劳动保障局、山阳区人口计生委、山阳区计生协会联合举办了2010年“学习新条例,关注新市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新春联谊会。联谊会由山阳区计生协会副会长魏艳燕主持。山阳区副区长、区计生协会长燕朝霞,山阳区人口计生委主任、区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千煜成分别作了讲话和致辞。

千煜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山阳区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好辖区流动人口,在工作中将坚持“亲情融计生, 服务载山阳”的计生理念,不断完善、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房管人、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

联谊会上,山阳区与会领导和流动人口代表进行了座谈,并进行了流动人口“计生知识大家学”有奖竞答。

山阳区9个街道办事处分管副主任、计生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以及辖区流动人口新市民代表50余人参加了联谊会。 (曹艳琴)

年到“福”到

为进一步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虎年新春来临之际,平舆县人口计生部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农村计生家庭送一张全家福”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该县农村2万多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计划生育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都免费得到一帧印制精美的“全家福”计划生育宣传品。 (文图/刘舸)

鹤壁市鹤山区开展计生服务“五上门”活动

为了开好头起好步,新年伊始,鹤壁市鹤山区计划生育协会就在辖区内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五上门”服务活动,即送信息上门,送知识上门,送政策上门,送药具上门,办理与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上门等。同时,该协会要求各乡、办事处以及村、社区计生协会,把这项活动与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社区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和谐社会工作相结合,实实在在开展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孙好胜郭利平)

杞县竹林乡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技术服务活动

杞县竹林乡计划生育服务所与竹林乡卫生院妇科联合组成“生殖健康进家庭”技术服务队,从2008年12月10日起,对辖区育龄妇女开展阴道电子检查、红外线检查、B超检查等活动,并经常组织农村文艺宣传队现场宣传计生知识。

截至目前,技术服务队已服务600人次,共查出宫颈息肉、宫颈糜烂20多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10余例。服务人员按疾病轻重给她们提出了建议,并发放健康优惠卡300张,持卡到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半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王天荣朱永健)

鹤壁市淇滨区计生协心系福利院孤儿

1月18日,鹤壁市淇滨区计划生育协会会长朱保珍带领部分会员到市福利院看望孩子们,为他们送去了计生会员们捐赠的食品、图书、玩具和衣物。在福利院,朱保珍会长与孩子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并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自强不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次活动捐赠物品价值500余元。

(牛桂英)

中牟县计生协注重人员业务培训

为关心基层计生工作者和农村育龄妇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治病的能力,增强基层计生协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近日,中牟县计生协组织对全县各乡镇的计生工作人员和村级计生宣管员进行了一次健康知识培训。

为确保实效,中牟县计生协还特聘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有30多年临床经验、对妇科病的诊断治疗及日常妇科保健有独到见解的尹阿莉教授和部分专家集中授课。

据了解,此次培训活动共组织讲座14场,有1086名计生干部和村组宣管员参加。姚家乡闫家村的育龄妇女还特邀教授到村里为全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专题讲授。(李玉生)

新乡市凤泉区计生协慰问 “生育关怀抚慰金”发放对象

岁末年初,新乡市凤泉区副区长、计生协会长马治中,区计生协副会长郭守禄、常务副会长王行利及部分理事组成两个宣传慰问小组,冒着严寒,深入到全区基层乡村,在宣传计划生育惠民政策的同时,对“生育关怀抚慰金”发放对象进行慰问。

马治中一行来到耿黄乡耿庄村耿传保、杨雪利家中,为他们送去了抚慰金1200元及生活用品。杨雪利眼含热泪,握着马治中副区长的手,激动地连声感谢区委、区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郜慧)

虞城县开展“向计生家庭送温暖”活动

1月21日,虞城县人口计生委主任王玉军带领单位班子成员来到该县芒种桥乡党洼村,向党志玲、党红超等20户计生家庭送去大米、方便面、食用油、新春大礼包等慰问品,拉开了该县“双节”期间“向计生家庭送温暖”活动的序幕。

在党志玲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玉军说:“我代表县人口计生系统全体干部对你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终生只要一个孩子,为国家控制人口增长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的。”王玉军还鼓励他们勤奋创业,把精力用到发展生产和教育孩子上,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人才。

据了解,国家“新农保”政策出台后,虞城县财政每年拿出130万元补贴给计生户参加“新农保”,村民60岁后,计生家庭每月还能领到100多元养老金,享受每月70元的老年奖扶政策。(关秋战)

社旗:计生便民服务全程制受欢迎

1月18日,社旗县饶良镇张庄村的计生专干张玉玲来到镇计生便民服务大厅,为该村育龄妇女办理生育证。看着不一会儿就办好的证件,张玉玲高兴地说:“现在办理生育证比以前方便多了,镇计生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大厅就是方便群众。”

近年来,社旗县人口计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为民、便民、帮民”的各项服务承诺,深化优质服务,在全县推行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全程制,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打造服务计生、阳光计生、和谐计生。

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全程制是以县、乡、村无偿为形式,通过内部运作,依法全程办理申请人申办事项的一种服务机制和办事方式,村干部每周定期到乡镇人口计生部门为群众办理相关事项,乡镇人口计生部门每周定期到县人口计生委有关证件,服务范围为《一孩生育证》、《二孩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新生婴儿申报入户证明》、奖励扶助手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其他与生殖健康有关的服务事项。推行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全程制,极大方便了群众。过去群众跑两三趟不一定能办成事,现在只要符合要求,把材料交到乡村干部的手中,很快就可以办妥。乡村计生干部认真负责,贴近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进一步看到了计生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感受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

据统计,县人口计生部门在2009年共为全县群众代办计划生育各类事项7800多件。制的实施,拓宽了计划生育服务渠道,减轻了群众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人口计生部门良好的行业形象。 (王玉新)

息县“双节”宣传声势早

“双节”期间,息县人口计生委抓住节前流动人口返乡相对集中、便于宣传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和避孕节育知识的好时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早动员早部署。

一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车、文艺宣传队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决定》精神;二是扩大利益导向机制的政策影响力,把各种奖励优惠政策的宣传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认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好以生殖健康、术后随访、孕情跟踪等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 。(王秋菊 甄霞)

周口市安排部署2010年度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

1月15日,周口市计生协、中国人寿周口分公司联合召开2010年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暨2009年度工作表彰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河南省计生协常务副会长赵长法在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了2009年周口市计生系列保险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对2009年度计生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周口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王文忠对2010年计生保险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坚持“六不变”,体现一个理念,实现一个突破;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5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规定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计生协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已成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计生协提出“生育关怀行动”,倡导的“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旨在通过扶贫济困、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人群得到关怀和帮助,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他们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贡献,付出了代价,帮助这些家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用科学发展观提升计生协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计生协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优势。一个网络是工作人员队伍网络,一个是由基层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组成的活动网络。尤其基层配齐配强协会干部,积极吸收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能人、其他协会经纪人加入协会组织,同时既要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的作用,又要让年富力强、熟悉协会工作的同志保留下来,确保有人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2、坚持“生育关怀”与“生育计划”两手抓。

要转变计划生育的实现方式,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和生育关怀是解决计划生育主要矛盾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等同视之,不可畸轻畸重。必须摒弃那种一味强调生育计划而漠视群众诉求来推行计划生育的习惯思维和陈旧方式,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依法抓好生育计划管理,也要像抓生育计划那样,将生育关怀作为新时期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营造“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模式 现状 建议

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宜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农民的科学健身意识也是宜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环节。怎么才能解决宜春市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呢?伍绍祖曾指出,现代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三是“活件”,指人的积极性[1]。加强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制订发展计划,优化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对宜春市农村体育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宜春的农村体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宜春市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包括县(市区)、镇(乡)、村三级。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有关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方针政策等研究成果文献,并通过省市体育和统计部门查阅和研究了大量农村体育活动统计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在宜春市随机抽取5个镇(乡)和10个村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要求,设计了2种问卷,一种是由体育基层管理者填答,另一种为普通农村居民问卷。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真实有效,笔者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内容效度判定,并进行了信度检验,R=8.67。

1.2.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宜春市体育局的领导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宜春市农村体育工作的思路与见解。

1.2.4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

2.宜春市农村体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农村体育的管理体制

宜春市农村乡镇政府主管体育的是负责科教文卫工作的副镇长。79.2%的乡镇没有体育运动委员会,有的只有牌子,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编制,附属在乡镇文教办,文教办有1人兼职管理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主要负责对所属乡镇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管理。乡镇群众体育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文化站,文教办和文化站是平级管理部门。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农村乡镇体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体育运动委员会、文教办和文化站的管理职能处于相互矛盾的交织状态。这种管理体制在客观上限制了体育运动委员会履行职能。

2.2农村文化站体育的管理

农村文化站负责对居委会、村委会、乡镇所属单位和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站点实施监督管理。35.6%的农村文化站有体育场地与设施,主要有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篮球场、健身房等,但农村体育设施简陋。农村体育设施一般都对群众开放,采取收费制。57.3%的农村文化站3年内组织过乡镇体育竞赛活动,57.3%的农村文化站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体育工作的内容,56.5%的农村文化站组织了各种体育协会。

2.3村委会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的村委会中没有专人负责村民体育工作,4.3%村委会中由1人兼职负责村民教育与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体育活动。96.3%的村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中没有体育工作内容。35.6%的村委会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有体育报刊的仅占3.12%。5.65%的村委会有乒乓球室,95.5%的村委会3年内没有组织过农民参与各级体育竞赛,15.6%村委会设有群众体育组织或体育协会。

2.4街道居委会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乡镇街道居委会没有专人负责居民群众体育工作,基本上都是兼职管理。91.3%的乡镇街道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中没有体育工作内容。45.6%的街道居委会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但有体育报刊(一份以上)的仅占3.62%。19.2%的街道居委会有乒乓球室,84.5%的街道居委会3年内没有组织过居民参与各种体育竞赛,38.5%的街道居委会设有专门群众体育组织或体育协会。

2.5体育锻炼点体育的管理

宜春市农村体育锻炼点是以民间行为为主要途径,是自主、自发形式的。体育锻炼点人员的老龄化特点突出,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达89.9%,其中女性的比例高达79.5%。体育锻炼点一般都在乡镇文化站,管理与指导人员一般都是兼职人员,其中10.7%的人取得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3.5%的人取得了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管理与指导人员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以男性居多,具有体育专业学历的仅占1.2%。体育锻炼点的负责人通过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一般担任某体育协会的主要职务。

2.6居民与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政府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农村乡镇居民占35.8%,村民占5.3%。86.6%的乡镇居民和93.3%的村民缺乏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一次(30分钟左右)体育锻炼的乡镇居民和村民仅占15.6%和5.4%。91.3%的人认为体力劳动就等于体育锻炼。96.3%的家庭没有体育器材。体育消费年人均约26.5元,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2.7农村体育物质条件的现状

宜春市政府对体育的投资较少。85.5%的乡镇没有体育经费投入的计划。乡镇政府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所用经费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政府补助、单位出资、社会赞助和个人出资等。群众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个人出资,其次是社会赞助,再次是政府补助。群众体育协会中大部分没有经费来源。经营性体育俱乐部主要靠经营活动创收获得开展活动,维持运转的资金。群众体育锻炼点经费都是个人出资。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场地主要分布在文化站、乡镇企业和中小学[3]。调查结果反映,农村公益性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被调查的所有乡镇都没有室内体育馆。文化站、公园、广场、空地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特点是就近、方便、无收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单位体育设施和学校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3.建议

3.1.地方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政府体育管理机制,形成县(市区)、镇(乡)、村三级体育行政管理网络,在这一网络的干预和协助下,完善农村基层的群众体育管理工作。

3.2.在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机构的建设中,地方可以借鉴嫁接目前农村文化管理机构的经验和体制,形成以“文”促体、以“文”带体、“文”中有体、“体”中有文、文体一家的农村体育工作新局面。

3.3.在目前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自我组织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农村各级政府的体育管理部门还应扮演主要角色。“要把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强化领导责任”。

3.4.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各级群众体育管理机构,积极发挥各级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培养好农村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农村体育的开展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周学荣,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7).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7

一、关注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归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而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规模适度、素质相当、结构合理的农村人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我们肃州区通过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特别是“九五”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肃州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据统计,我区六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者达1.16万人,高中以上学历者达26.83万人,计划生育减轻了群众的生育抚养负担,群众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子女的培养教育上,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但就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需要而言,人口质量的提高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必须处理好农民生产、生活和生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区人口计生事业进程也逐步向高起点发展。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坚持真抓实干,人口计生工作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依法行政及优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基本建立起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条例》为主体,其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依法行政体系;二是强化了农村、城市、社区和相关单位的综治力度,靠实责任,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三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落实“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工作网络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三是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底,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验收,肃州区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四是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了“奖、优、免、补”政策。近年来,区、乡财政共投入近400万元为6462户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落实了户均600元的养老储蓄金,落实率达到了98%。为全区农村166户一女户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每户一次性奖励了1000元。为1895名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落实了升学加10分的优惠政策,为1043名农村在当地上小学、初中的独生子女减免学杂费3.1万元。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奖励扶助制度要求,审查落实了378名奖扶对象的奖励扶助资金;五是基本建立起了党政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努力,社会各界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机制。

三、大力推进婚育文明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生育文明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一是推进人口意识文明。加强广大干部及群众的人口理论学习,切实形成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生育观念文明。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社会化宣传教育机制,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男女平等知识深入人心,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逐步形成。三是推进技术服务文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人员严格依法行政,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四是推进作风文明,使行风务实清廉,干群关系融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区注重强化宣传教育和利益导向,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注重了救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和关爱女孩活动的开展,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提倡婚事简办,少生快富,勤俭持家,适时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的纽带作用,定期组织育龄群众开展伦理道德、生产技术、生殖健康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使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婚育新风尚为群众接受。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结构显著变化,一孩妇女比例逐步上升,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提高到了22岁,初育年龄提高到了23岁,独生子女领证夫妇逐年增加,全区农村有1.8万对夫妇主动放弃生育二孩或推迟生育间隔,到2005年,全区少生14万人。我区先后于2003年、2005年被国家计生委表彰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婚育文化,各级组织要一如既往地抓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唱响先进生育文化主旋律,把婚育新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逐步建立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广电、报刊、文学艺术创作等宣传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上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去影响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塑造群众,以先进的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展现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

四、提高农村优质服务水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作为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途径,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根本性转变,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计划生育技术力量薄弱,群众需求强烈而服务空间不足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从关心群众健康、关爱家庭幸福出发,加强了基层计划生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阵地建设,加大了人口计生工作的保障力度,建成了区、乡、村、组四级计生网络体系,投入166万元夯实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基础设施及设备,提高了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同时,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四优秀一满意”技术服务标准,将乡镇计生办、村计生工作室、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阵地建设进行了整建,使之不断健全、完善,建起了以区生殖健康中心为龙头、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为骨干、村计划生育服务室为基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了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环境,让广大育龄群众在接受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过程中分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8

抓队伍建设,促组织建设

县、乡两级协会以提高基层计生协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每年分两次对基层协会会长、秘书长、理事会进行协会业务知识和宣传服务技能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罗山县造就了一支素质高、能干事、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乐于为群众服务的计生协队伍。

罗山县还紧紧围绕协会建在村上,活动开展在组上,作用发挥在会员身上,实惠体现在育龄群众身上的“四上”总体目标,开展协会组织整建“回头看”活动,把“四上”目标真正落实在基层。目前,县、乡、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了本级计生协会的名誉会长、会长,县、乡协会落实了编制,乡镇计生协全部配备了专职秘书长,落实了活动经费,300个村级计生协会中90%以上由“五老”担任副会长。

抓节日活动,抓宣传服务

历年来,县计生协会长在“5・29”当天都要专门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县乡计生协则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宣传车、板报、咨询台等进行宣传。2004年5月25日,县计生协在彭镇新仁和村成功举办了“婚育新风在我身边”演讲会,特别邀请了市、县领导参加,演讲主题是摒弃婚育陋习、关爱女孩、婚嫁新风、科技致富、争当计生协优秀会员等。演讲会通过电视播放,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每年的“7・11”、“9・25”、“双节”等重大节日,协会都要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抓系列保险,参建敬老院

结合实际,罗山县重点抓了母婴安康保险、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计生干部意外伤害保险、四项手术保险和女儿户养老保险。近年来,罗山县委、县政府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问题作为推动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计生协积极建议在农村兴建敬老院,县里先后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共建敬老院82所。目前,全县已有3454名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除每人每年发给1200元的生活供养金外,县里还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为各个敬老院建了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机、VCD、文化娱乐器材和健身器材等,为五保老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以点带面,以典型引路

为指导和推动协会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县计生协将庙仙乡作为试点,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女孩健康成长。从2005年秋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开始,庙仙乡计生协对全乡已生育两个女孩不愿再生育的夫妇全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建立起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一年发给48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以减轻其经济负担。乡计生协还为她们提供术后慰问、帮收稻谷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以此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庙仙乡的成功经验现已在全县全面推广。

讲政策、讲科学、办实事、办好事、送感情、送温暖

为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户政治上享受荣誉,经济上得到更多的实惠,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与20个县直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惠及计划生育户的46项优惠政策,并以县政府名义印制《计划生育优惠证》发放到计生户手中,计生户凭优惠证就可直接享受到各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

政策出台后,县计生协以“有困难找协会”为口号,聚焦群众需求,大力开展对育龄群众讲政策、讲科学;办实事、办好事;送感情、送温暖活动。为搞好此项工作,每个村设立了群众需求信息登记簿,乡镇计生协一年组织两次群众需求和意见的问卷调查。2009年,全县各乡镇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通过调查问卷和日常记录共收集各界群众的意见和需求4000余条。“有困难找协会”成为广大群众的口头禅。

计生协收到意见和需求信息后,还充分发挥协会点多面广的优势,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如楠杆、莽张、龙山、庙仙等乡镇计生协充分发挥本地岗岭面积大这一优势,积极帮助扶持计生户发展烟叶生产,举办烟叶技术培训班,传授烟叶种植和烤制技术,组织协调帮扶资金,供给肥料、烟苗,带动60%的农户发展烟叶生产。铁卜、山店、灵山、朱堂等乡镇,充分发挥本地山场面积大这一优势,帮助扶持计生户发展板栗种植业,为其传授种植技术,寻找销售信息。尤店乡李店村计生协积极帮助扶持计生户利用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带动全村50%的农户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彭新镇红堂村计生协积极组织发动协会会员带动全村群众筹资建起了村希望小学教学楼。

计划生育“四进村” 、“五进农家门”

1999年以来,罗山县计生协利用全县单月康检机会,抽调县站医务人员组织两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队深入村庄,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优生优育咨询、妇科病普查与治疗“四进村”服务活动。优质服务队每到一地都悬挂出优质服务大型横幅,设立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优生优育咨询台,向育龄群众散发计划生育宣传单,吸引了无数前来咨询和就诊的群众。“四进村”活动的扎实开展,受到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5年以来,县计生协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了思想工作做进农家门、宣传品发进农家门、技术服务走进农家门、奖励资金送进农家门、服务热线连进农家门的“五进农家门”活动。

参与村民自治,创新民主监督

为有效地发挥在村民自治中的参与监督职能,罗山县计生协着力创造“三个条件”:一是做好汇报,取得党委、政府的支持,使协会“有位置”, 接受“压担子”,为协会参与村民自治提供宽松环境;二是练好“内功”,增强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的能力;三是大胆实践,增强参与村民自治的主动性,主动反映农民群众观点和心声,诚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两为两争” ,提高水平

近年来,罗山县计生协把“两为两争”活动作为提高各级计生协工作的重头戏,精心组织,扎实安排,营造浓厚的争创氛围,确保了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是强化培训,增强争光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县计生协共举办村级协会理事和会员小组长参加的业务知识培训班56期,培训协会干部4500人次,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110期,培训人员6370余人次。通过培训,广大群众的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发展经济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9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切实抓紧抓好。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流动人口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切实抓紧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流动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尊重其主人翁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举措。

3、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口合理分布,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5号文件的具体举措。

4、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事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举措。

二、坚持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

1、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流入地和流出地各项工作职责,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人口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做到与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提供市民化服务,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以多种形式增强其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的融合。

3、流出地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积极配合流入地,从源头上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做好外出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加强外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及时向流入地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

4、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协调配合,大力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合作。人口流出和流入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及交界地区要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建立起两地或多地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

三、坚持综合治理,推进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各地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全局,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多方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新局面。

2、坚持重心下移,构建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整体联动,采取联合办公、力度,落实各项奖惩制度,推进各地工作的有效开展。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按照便民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城市街道、社区组建基层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列入其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3、坚持群众参与,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各地要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引导流动人口依法行使民利,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配合做好有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群众参与、关爱流动人口的社会氛围。

四、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

1、管理和服务并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服务。加强普法工作,向流动人口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流动人口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生育行为。

2、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可以凭证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务。流入地要畅通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的渠道,建立流入育龄妇女现居住地"定点服务"制度。流入地和流出地要依法免费办理相关手续,努力做到上门服务。

3、坚决维护合法权益。严禁流出地跨地区设立管理站,严禁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严禁在签订合同和办理证件时,搭车乱收费,或以各种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开通维权热线和电子信箱,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坚决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4、拓宽服务领域。要打破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界限,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流动人口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在做好流动人口婚育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帮助未婚流动人口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五、坚持互通信息,完善统计制度,促进"一盘棋"管理和服务格局的形成

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信息通报制度。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办理经商、务工、购房、租房、社会保障等手续时,应与人口计生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各地要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信息网络,依托社区和行业信息管理载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联共享。

2、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改革和完善统计信息制度。合理设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建立常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基础信息统计制度。加强出租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以出租屋、流动人口公寓和封闭住宅区管理为重点,强化社区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明确规定房屋出租户有依法协助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全面实行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制度,掌握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以房管人"的长效机制。

3、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人口计生部门要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建立和完善流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积极通过区域协作,开展跨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跟踪管理和服务。

六、加强领导,保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切实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各级综治委和农民工办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整体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法规,统筹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问题,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2、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制度,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各业务机构的职责。人口计生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管理服务经费落实。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市发号)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建设生育文明示范村为载体,通过全面推进农村生育文明建设,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健全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制,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努力探索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同发展、共促进的新途径,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核心,以培育农村生育文明为总体目标,大力开展“争创生育文明村、争当星级文明户”活动,力争到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市农村生育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初步形成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建设在农村基层得到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活动阵地得到巩固充实;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农村育龄群众普遍接受,农村晚婚晚育率达到60%以上,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比例达成60%以上。

稳定低生育水平。生育水弹趋势得到有力遏制,多孩生育、一男户超生问题基本解决,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明显提高,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

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正常值,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基本控制;农村女孩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初步建立有利于女孩成长、妇女发展和女孩家庭发家致富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制度。

计划生育民主化管理进程加快。村级“两委”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基本得到落实,自我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初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优惠政策得到全面兑现落实,基本形成独生子女奖励、入学就医优惠、二女户养老保险、奖励扶助养老、产业发展帮扶等配套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规范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普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农村育龄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1、实施计划生育产业养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相结合。要把生育文明新村建设同培植新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农村新产业的培植工作。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工程”、“计划生育小康工程”、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等成功经验,立足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农村支柱产业培植过程中帮扶计划生育家庭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自主发展生产的能力。在产业帮扶过程中把扶助资金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好、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的计划生育家庭倾斜,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

2、建设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网络阵地与新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巩固生育文化阵地。要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与创建文明村镇、和谐村镇活动相结合,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长廊,组建一支人口文化宣传志愿者队伍,规范人口计生宣传载体,使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始终体现时代性、科学性、群众性。进一步完善以镇村为龙头、中心村为骨干、小组为依托、村室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要结合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建设一批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示范点,进一步加强村级服务室的设备配置,形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殖保健服务环境,让广大育龄群众在接受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过程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3、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建设乡风文明相结合,在塑造新风貌中弘扬生育文明。在农村广大育龄群众中开展评选“星级文明户”、“少生快富户”活动,引导农村育龄群众建设先进生育文化,树立文明婚育新风,以先进的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展现文明进步婚育风尚。要结合育龄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广大农村开展好关爱女孩、关爱留守孩的“双关爱”活动,引导农村育龄群众革除陈旧生育观念,树立生育文明新风;积极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参与开展文明农户评选、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积极倡导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引导农村育龄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4、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完善生育文明新机制。以“少生奖励,困难救助,服务免费,政策优先,贫困扶持,养老保障”为框架,健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宁府字号文件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

5、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出生人口结构与培育新农民相结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深入开展“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深入乡村普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进村入户做好服务工作,倡导健康向上的生育、生活观念,增强农民生殖健康,自我保健意识,为广大农村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的生殖健康服务,提高农民生殖健康水平;加强婚前检查,实施人口出生缺陷干预;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升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解决子女流动人口超生问题。

6、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与创建好班子相结合,在创新工作方法中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人口计生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提高依法管理、优质服务能力。要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融入整体村民自治之中,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村“两委”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村、组计生基层网络的主体作用,构建计划生育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组织基础。规划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自治协议,落实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村民代表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等制度,把奖励扶助、优质服务等工作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县指导、乡服务、村自治、户落实”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推进新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进程。

四、活动主题

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层次推进,有序进行。

1、年,继续扩大试点,重点抓好市委、市政府43号文件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突出抓好关爱女孩、出生性别比整治、关爱女性生殖健康活动的开展。

2、年,全面铺开,继续抓好市发[]43号、市府发[]105号文件的贯彻,重点抓好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兑现落实。

3、年,以促进生殖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进一步推进优质服务进农家活动。

4、年,以生育文明示范村的建设工作为重点,规范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水平。

5、年,建章立制,总结提高。总结交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工作经验,全面促进生育文明。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各村要按照双“五新一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和省人口计生委提出的“新观念、新行为、新农民、新风貌、新家庭、生育政策落实好”)的要求,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好本地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并把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评体系,加强考核督查,推动工作开展。要充分发挥人口计生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和村(居)民自治“四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同发展、共促进。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1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发展 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农村体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要把体育纳入建设体育强国的长期目标,加快农村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乡镇体育与农村体育、文化、卫生一体化发展,在增强农民体育意识,改善农村体育条件,活跃农村健身活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等方面做出成效,根据农村体育家庭化、城镇化、特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健身,逐步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时尚,促进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尽快建立农村社区体育,同时要关注农民工体育,切实解决农村体育经费问题

县、镇、乡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并了解农民对政府的要求和态度,把农村体育的发展纳入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发展规划。由于农民到城市务工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农民工的体育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解决经费问题的具体方式:乡镇企业赞助、社会力量募捐等。各级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实际情况,应拨出一定的经费,促进农村文体事业的发展。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应重点加以扶持。

三、要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作用

体育社会化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体育工作的机构,承担着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的任务,因而要对农村体育进行管理、组织和投入。但是仅仅依靠体育行政部门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体协及其他体育社团的功能,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自发性、业余性、积极性、组织力和号召力。积极给他们提供自己去组织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给与他们支持和指导。更要正确处理好与农民体育协会及其他体育社团的友好关系,保持良好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证明,通过农民体育协会及其他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比单纯县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我们提倡以政府行为为主,依靠各部门、基层、各协会、依靠企业和个人资助,推动农村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充分发挥乡镇体育龙头作用,促进农村体育发展

乡镇不仅具有一定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优,而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这利于体育活动更好地开展。乡镇位于城乡结合部,乡镇依附城市,根植农村,与城市、农村保持着较强联系,乡镇承接城市体育的辐射效应,向下衔接并带动农村体育发展。因此,选择乡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与起点,实现其作为拉动农村体育发展的支点和使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的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001年-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也进一步明确提出:“农村体育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 这是对农村体育发展规律性、本质性的认识,也是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的新举措。

五、加强体育基本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在全面规划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体育要充分利用文化站、文化中心和“青年之家”开展活动。在组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实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具有趣味性、健身性、休闲性和社交性,同时要注意选择地方浓郁特色、民间传统突出的项目;农村体育竞赛与体育表演活动要突出民族性、多样性和科学性等,以适应农民的身心需要。要区别农忙和农闲,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要考虑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要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要把民族传统项目和现代体育项目结合起来。

六、乡镇建立文化体育站,村要建设村级文化体育室

我国抓住机遇对县级机构合并以后,县文化体育行政部赋予乡镇文化站管理体育的职能,乡镇文化体育站的建立,妥善解决了县级体育工作任务繁重问题与盲目问题,以及无头绪问题,实现全民健身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县镇文化站的建立,为村级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与农民紧密联系的乡镇干部中,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村民委员会是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的农村基础单位,肩负着开展体育工作的职责,因此,村民委员会要将村民体育组织起来,建设好农村文化体育室,充分发挥文化室的聚集、服务和辐射的多功能作用。

七、 完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发挥农村体育骨干作用

县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体育骨干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体育骨干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农村体育骨干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指导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及其他志愿者。体育骨干要动员、组织农民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大力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技能,指导群众科学训练;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消费,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体育骨干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体育骨干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乡镇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体育积极分子,以他们为骨干,把农民组织起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八、县级政府要依法治体,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

县政府要重视农村体育的开展,县、乡两级政府在制定农村经济和工作计划时,要把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列入计划内,各级体育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县体委要着重抓好农村体育工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体育的重要性,把农村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展示社会良好风貌的窗口,把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将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合理布置,从制度上保证体育工作的落实,把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业绩的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组织仍不健全,乡镇应建立由领导专门负责,共青团、妇联、文体站和学校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文化体育领导小组。县、区、乡(镇)政府要由专业骨干从事文体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忠杰:邓小平农村建设理论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12

    这次召开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2004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2005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4年度人口与计生工作回顾

    2004年,全区上下围绕保持“省先进行列”的总目标,按照“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洗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是继续保持了省先进行列。2004年度全区共出生2345人,其中计划内出生2341人,计划生育率99.82%,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多孩控制率0;实现村为主比例93%;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75%,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省先进药具站,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第一名,继续保持了省先进地位不动遥

    二是领导重视非常到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计划生育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督促、同考核,及时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共召开3次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计生工作,并就计生队伍建设发出专门的会议纪要;层层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和计生综合治理责任书,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评细则》;为解决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出台了《荷塘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和《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大了计生协会工作力度,将协会工作纳入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之中。

    三是宣传教育显现特色。继续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了“走千家、入万户”优质服务宣传活动月工作。与市公交广告公司签订了低偿计生宣传广告协议,利用新华西路公交站亭空闲广告位(共15块)常年登载计划生育公益广告;在农村和社区以计生阵地建设为龙头,加大了人口与计生国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了“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五月份在株洲工学院开展“计生国策宣传周”活动。在株洲工学院率先成立“大学生国策宣传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开通了校园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举办了大学生青春期生理卫生及性知识讲座和“人口与计生国策”演讲赛,此项工作先后在株洲电视台、湖南经视、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上作了专题报道,得到了盛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开创了荷塘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又一大品牌特色。通过强而有力的宣传,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日趋形成。

    四是优质服务全面展开。全年免费施行计划生育手术1926例,为育龄群众节省开支49050元,免费发送避孕药具11.2万元,为27805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测,为23636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查治,其中检查有病的1172人,治疗人数1172人,治愈939人,不孕症治疗53人,治愈32人。为育龄妇女购买了计生系列保险,发放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卡和手册,每个社区都设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便民箱”,极大的方便了育龄群众。

    五是行政执法力度加大。对2003年度、2004年度的16例违法生育对象的社会抚养费进行查处征收,已有4名违法生育对象全额交纳了社会抚养费,12名违法生育对象部分交纳了社会抚养费,对其中5名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缴纳义务的对象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75%。加大了对非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机构的处罚力度,依法对2个非法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个体诊所进行了查处,给企图违法施行计生手术的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

    六是协会工作得到加强。2004年是协会组织建设年,各级基层党组织都给于了高度重视。五月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圆满完成了协会换届工作,对全区各村(居)委会、单位协会也进行了整顿。加强了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企业协会建设力度,月塘街道率先在合泰社区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加强了村(居)民自治工作,荷塘铺村计生协会成为株洲市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首批示范点,在全区率先实现村民自治。其他各乡镇、办事处也在区计生协会的指导下,按照每个单位1~2个村(居)试点的要求进行了试点。全区各级计生协会紧紧围绕“两为两争”的主线,开展了世界人口日、13亿中国人口日和关注未来人口问题的宣传活动,扩大了影响,推动了工作。

    七是优惠政策逐步落实。加大了计划生育政策推动、利益导向力度,制定出台了《荷塘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并召开了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和有突出贡献计生专干表彰大会暨举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对农村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代表、农村独女户代表、农村二女结扎户及独生子女户代表和有突出贡献的计生专干进行表彰奖励,对10名农村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女孩进行了扶助,帮助他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反响很好。

    一年来,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计生委的精心指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得益于全体计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全区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区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指标都在高位运行,但面临省里连续三年大洗牌和目前人口压力大的新形势,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计生专干队伍不稳定。由于工作压力大,激励机制还不够,办事处及社区计生专干变动频繁,影响了计生工作的连续性。三个乡镇计生技术服务所也只有1名技术员,茨办和月办均无技术人员,技术服务力量很薄弱,与当前繁重的计生工作任务和依法行政要求很不相适应。

    二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不到位。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流动快、流动空间大,给计生工作管理带来了困难。我区2004年度盛市抽样调查中查出的9例出生漏报均为流动人口出生,这说明我们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还很不到位。

    三是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根据统计报表,全区结扎、上环人数逐年下降,用药具人数逐年上升,以结扎、上环为主的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够理想,导致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隐患增多,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四是出生错、漏报情况严重。2004年度盛市、区组织的抽样调查中一些单位都存在出生错、漏报现象,各单位补报上年度出生374人,同比增加了5.58个百分点。盛市抽样调查中各单位出生错、漏报共9例,这说明目前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有待加强。

    五是优惠政策落实难。去年虽然对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但总的来说计生利益导向、优惠政策履盖面还很较窄,还未全面启动“60岁600元”奖励扶助工作。经摸底,我区农村目前符合“60岁600元”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有200余人,另外有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200余户和农村纯二女结扎户739户需奖励,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改制企业、困难企业独生子女保健费也没完全落实到位。

· · · ·

    三、2005年度人口与计生工作设想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2005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目标是:计划生育率在99%以上,多孩控制率在0.3%以下,出生性别比为108,村为主比例94%,统计准确率98%,药具应用率98%,生殖健康监测率100%,意外妊娠率在0.5%以内,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99%,农村长效措施落实率96%,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到位率98%,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80%,本级财政投入人均3.05元,乡镇人均5元,办事处人均2.50元。

    为实现以上目标,2005年全区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阵地建设。农村重点加强乡(镇)服务站(所)建设,规范村级服务室,积极创建拾示范站(所)”,推动乡级服务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城区要把握社区建设契机,新建社区全部要高档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协会)活动室、服务室和人口学校“三位一体”工作阵地,加大计划生育工作进社区的力度,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

    (二)加强宣传教育。组织3次以上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确保“一法四规”的贯彻实施。继续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线的宣传活动,在群众中树立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型婚育观念,广途径、多形式进行宣传,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创造良好的计划生育工作氛围。

    (三)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实行计生工作公开,严格执行“七不准”,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规范征收程序,严格按标准征收到位,杜绝降低征收标准提前结案现象,维护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严肃性,对违法生育对象的处罚执行情况依法依程序跟踪督查,落实到位,做到100%的立案查处,征收金额达到60%以上。

    (四)推进优质服务。落实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防治三大工程,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大力落实避孕节育长效措施,提高节育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定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聚居地结合查环查孕,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加快社区以计生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过渡步伐。

    (五)做好村(居)民自治。创造条件扩大试点面,争取2005年在50%以上的村(居)推行计生工作村(居)民自治。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程序、自治章程,加强村(居)民自治配套制度建设,强化村支两委责任。大力规范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尤其要规范下岗职工的移交接管工作。强化社区各部门配合抓计划生育的意识,做到建档到位,宣传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六)狠抓长效措施。要提高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大力落实避孕节育长效措施。各乡、镇要切实做好每季度的孕检工作,特别是春节期间和六月、九月几次孕检,孕检率必须达到100%,杜绝违法怀孕和生育。要下大力气抓好以上环、结扎为主的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抓住源头,消除隐患。

    (七)深化利益导向。要认真落实《株洲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优待政策的实施意见》,按照国家、拾60岁600元”要求,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制定有利于女孩及女孩家庭的奖励办法;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号召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计划生育公益事业,充分发挥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和奖励力度,扩大计生优惠政策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