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八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7-23 15:00:46

八上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 far adj. 远的,遥远的; 比较级farther,最高级farthest。例如:

His grandparents live in a far village. 他的祖父母住在一个遥远的村庄。

The park is a little far from here. 公园离这儿有点远。

2. quick adj. 快的,快速的;quickly adv.快地,快速地。例如:

He is a quick walker. 他是一个走路快的人。

He dressed quickly and went out. 他迅速地穿戴好便出去了。

3. early adj. 早的,提早的;反义词是late。例如:

in the early summer 初夏;in the late afternoon 傍晚

4. north n. 北部,北方; northern adj. 北部的,北方的。例如:

Hebei Province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河北省在中国的北部。

He has traveled in northern provinces. 他游历了北方各省。

5. ill adj. 生病的,不健康的; illness n.疾病。例如:

I was ill yesterday, but I’m better today. 我昨天病了,但今天好多了。

The child has suffered from illness for two years. 这个孩子已经病了两年了。

6. worry v. 担心,担忧,焦虑;worried adj. 担心的,担忧的,焦虑的。例如:

What is worrying you? 什么事使你担心?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at. 你不必为那件事担忧。

You look worried. 你看上去很焦虑。

7. stop n. 车站 【同义词】 station。stop一般指被指定在路边的公共汽车站(bus stop),station一般指“火车站(railway station)”或“长途汽车站(bus station)”。例如:

Where is the nearest bus stop? 最近的公共汽车站在哪儿?

I met your father at the railway station yesterday. 我昨天在火车站看到你父亲。

stop还可用作动词,意思是“停止”。例如: Don’t get off until the bus stops. 公共汽车停了才能下车。

8. must v. (表示肯定推测) 一定,当表达“否定的推测”时,要用can’t(不可能),而不用mustn’t (不必) 。例如:

Our teacher must be in the office. 我们的老师一定在办公室里。

That can’t be true. 那不可能是真的。

【短语小结】

1. by bus / boat乘公共汽车/小船

2. how far 多远

3. depend on 视……而定,决定于

4. look at 看

5. have a quick breakfast 匆匆吃早饭

6. leave for 离开去

7.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8. a number of 许多

9. get to 到达

10.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在世界的其它 地方

【句子运用】

1. ―How does Bob get to school? 鲍勃是怎样到学校的?

―He takes the train. 他乘火车。

2. ―How long does it take?这要花费多少时间?

―It takes about 25 minutes to walk and 10 minutes by bus. 大约步行25分钟,乘公共汽车10分钟。

3.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It’s three miles. 三英里。

4. Then the early bus takes him to school. 然后早班车把他带到学校。

5. 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那肯定比乘公共汽车有趣得多。

6. In North America, not all students take the bus to school. 在北美,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乘公共汽车去上学。

7.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 your town? 你认为你们城镇的交通运输怎么样?

8. I need to see my friend. 我需要看我的朋友。

9. She is ill in the hospital. 她生病住院了。

10. Lin Fei’s home is about 10 kilometers from school. 林飞的家离学校大约10公里远。

11. In China, bikes and buses are the most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在中国,自行车和公共汽车是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

12. Don’t worry. 不要担心。

13. Let me look at your map. 让我看看你的地图。

【语法在线】

1. how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 乘某种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

【能力迁移】

1. 谈论怎样去某地。

第2篇

关键词: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人文知识试题 反拨效应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表明英语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也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重点应放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上”。

英语专业四级与八级考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证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8)自1991年起由教育部实行,考查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到目前已经成为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求职者进入企业的敲门砖。自2005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加入人文知识试题以来,人文知识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各试卷编写者和教材编写者,以及各相关方面的关注。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包括六个部分:听力理解、校对与改错、阅读理解、人文知识、翻译和写作。在这六个部分中增加了人文知识这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得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人文知识试题包括三个方面: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知识和语言学知识。人文知识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要求学生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在文化的考查方面,以2011年试题为例,按考查的国别分,英美部分1题,其他英语国家2题;按考查内容分,历史1题,地理1题,常识1题。在文学的考查方面,以2011年试题为例,按国别分,英国文学2题,美国文学1题。在语言学的考查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主要领域,考查了句法学、语用学、语义学、词汇学等。比照新考纲对人文知识项目测试的要求有三点:(a)能基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b)能初步具备英语文学知识;(c)能初步具备英语语言学知识。

二、国内目前的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人文知识试题的反拨效应进行了有效研究。李瑞奇(2007)结合两年的专八试题,从必要性、信度、效度和反拨效应几个方面针对专八人文知识做了评析。肯定专八增加的人文知识测试显而易见的正面反拨效应,指出目前在《教学大纲》和考试中存在的差距。《教学大纲》对新题型涉及的几门课程的具体要求都说明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而事实上专八人文知识试题主要以识记为主。由于识记性学习可以脱离知识的系统性而孤立进行,自TEM-8题型改革以来各类相关辅导书的出版铺天盖地,如《英语专业八级阅读与人文知识200训》(常骏跃2003)、《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及改错》(何树,2004)、《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刘宝权2005)、《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张鑫友,2006)等,不胜枚举。这类辅导书的针对性强,即帮助学生应对考试,以文学为例,它们往往不系统讲解文学史上的各个时期,而以作家与著作的罗列为主,有的甚至还是用中文写成的,迎合了学生应对考试、急于求成的心理。这种辅导书更加助长了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由主动的学习变成被动的接受,这就违背了大纲的要求。

严丹萍、梁丽(2008)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英语专业178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的人文知识调查,了解了学生对专八考试所涉及的人文知识方面,如文学、语言学和英美概况三方面的掌握情况。最后的调查研究表明:(1)人文知识各部分的通过率、社会与文化部分的通过率比较低,而文学的通过率比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文学知识在文学课和阅读课都有涉及,而语言学的课程要到大四上学期才开课。英语国家概况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导致的。(2)各年级的通过率的对比可以看出,英美国家概况在大二到大三中间有较高的增长,得益于英美概况课程的开设。文学的通过率也显示了大三的学生是学得最好的时候,而大四就开始倒退。(3)在语言学上,大四学生学习了语言学课程,自然比其他年级掌握的好。从三个方面正确率分布来看,学生的英美国家概况正确率都不高,可以推断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知识的重视不够,相关的课程也没有达到效果;文学方面的正确率分布中显示出大三学生在文学课上学到了很多,但是大四学生过分依赖文学课,没有课外阅读,导致文学知识的倒退;语言学的正确率分布可以看出语言学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大部分人的正确率还是不高,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学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学生理解不够导致的。最后作者针对研究中发现的情况提出建议,如完善课程设置、强化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英语专业的课外阅读等。

高云、靳丹宁(2009)为了解人文测试这项改革对学生的影响,以Alderson Wall提出的15条后效假设为理论基础,对2005、2006、2007及2008年参加改革后专八部分考生做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人文测试的增加总体上对学生学习存在着很强的后效作用,但后效作用在学生学习时间和重视度上逐年减弱;人文测试的新增对学生产生的后效作用有差异,学生知识面越广,此改革后效作用反而越小;此外,笔者还发现人文测试的题型———多项选择,是制约该测试积极后效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研究主要发现了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测试对学生学习时间、重视度。学习途径、学习动力及记忆方式的一些反拨效应:(1)参加考试的学生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知识测试更重视了,平均值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学生花在人文知识测试上的时间逐年增加,2005年考生对人文知识学习的频率最高,大部分人经常抽出时间学习人文知识。(3)在增加人文测试后学生采用的学习途径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4年来考生学习途径数量平均值都下降了,人文学习途径呈现单一化的趋势。(4)在考生学习动力方面,各年的考生的学习动力也下降了。(5)增加人文知识测试后学生选择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方式的平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从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专八人文知识辅导书就可以看出,这些辅导书都在罗列各种知识,特别是一些书还是用中文写的,更加针对人文知识的识记。由于考试的范围广学生必须记忆很多知识点,不可能在理解上花很多时间。另外,考试是以选择题型出现的,受到题型的限制,只能考一些诸如国家地理位置、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等固定的知识,而这些都不需要去理解,只需死记硬背。在这方面,人文测试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后效作用。

三、结语

目前国内对于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还较少,李瑞奇、高云、靳丹宁、严丹萍和梁丽等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们的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八级人文知识测试产生很多正面反拨效应,同时也产生不少负面反拨效应。这就需要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出题组继续研究,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出好题,并正确引导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和英语专业教师教学。鉴于此,笔者给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如下建议: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课堂知识,学好文学课程、语言学课程和英美概况课程,还要加强这三方面的课外阅读和学习,学会总结归纳。英语专业老师不仅要教好课内知识,还要教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多给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物。学院要设置好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不能顾此失彼,同时课程也要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必要时可延长课程时间。

参考文献:

[1]高云,靳丹宁.人文测试及其后效作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3):88-91.

[2]李瑞奇.TEM-8人文知识项目试题评析及其反拨效应[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120-122.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两极分化 对策

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升到初中八年级后,增加了平面几何、物理等课,学习负担比初中七年级重,教材的内容也广泛、复杂得多,要求相应地有了提高。

二是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到了初中八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不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于集中到学习上来。

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特别是对新教材既缺乏教学方法,又缺乏教学经验,大部分教师把初中七年使用的听说领先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叫学生背诵、默写、翻译等,学生整天疲于奔命,毫无兴趣可言。

根据分化原因的分析,在初中开始阶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

一、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信心,而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基础是无“忧”无“难”,其具体做法: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首先确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认识,学生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愿望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提高,把起点、进度、训练量定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身上,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且特别注意给原来不及格的学生多跳一跳的机会,也能摘到几个果子。尖子学生要从速度和分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也感到摘果子并不那么容易。

2、创造语言情景。一是继续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在语言和实物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学得轻松;二是以手势、表情、动作配合教学;三是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四是组织对活表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使用语言;五是坚持少讲汉语,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上几项可总的概括为:初中八年级的英语教学始终要做到“假戏真演”,学生“乐在其中”。

3、语言知识系统化。初中八年级一定要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最常用的是图表法,把学过的知识用线条或者图表表示出来,让学生记忆深刻。

4、指点学习方法。如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总觉得单词难记,那么就要及时地教给他们“听懂—读准—辨形—归类”的记忆方法,经常不断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法,有了苦干的决心,加巧干的方法,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5、要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作业最好放到课堂内完成,这样至少有四点好处:

(一)是学生精力集中;

(二)是可以对差生进行辅导;

(三)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四是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开始接触英语,一般感到新奇有趣,其爱好程度往往超过其他学科。进入初中八年级后,如何因势利导,保持这种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防止分化要解决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察觉,学生的行动还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因此,不间断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爱好,是激发初中八年级学生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应当从得益感和创新感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学生的得益感主要来自会运用英语。初中八年级学生要是能听懂老师和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能用几句英语来表达简单的思想,能看懂课外的几段简易英文,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盎然。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练功夫(包括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学生的语言技能才得以形成,得益感也就油然而生。 学生的创新感主要取决于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尖子学生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智力发展水平也较高,教师要允许他们在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有独特的见解和新的运用,让这些人的兴趣不受到抑制。

2、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批评也要考虑场合,特别是要与事实相符。课堂提问要因人制宜,循循善诱。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知识主要是学会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如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端正学生的动机。我们还让学生成立外语课外活动小组,发挥每个人外语方面的优势,对外语从不感到无味。

三、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保持言语技能的延续和发展 学生在初中七年级获得的十分薄弱的言语技能,能否在初中八年级得到延续和发展,是防止两极分化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抓住以下几点:

1、侧重听说训练。初中七、八年级同属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听说仍然是训练的侧重点。对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和初中七年级一样,通过听说的方式进行,只是在内容上要有所增加,面要有所加宽。

2、继续开展会话活动。继续坚持在课内进行,每次三五分钟,费时不多却有较大收获。

3、听写训练。听写内容要源于教材,也要活于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英语和写英语的能力。原原本本地照搬教材只能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

4、及时地进行课文问答和课文复述。在各项训练中必须抓住“及时”二字。比如,在学生预习之后,听一遍课文录音就要求学生作口头问答练习。听两遍之后就要求尖子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听三遍之后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用简单的几句英语把课文内容记下来。这样训练可大大加快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而掉队现象也并不明显,减少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第4篇

专八翻译考试篇幅越来越长,难度越来越大,文体类型也越来越趋多样化,所占分值也有递增趋势,所以翻译题目的得分情况很能影响专八的通过率。要提高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水平,因为翻译水平最能反映掌握英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容质疑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翻译。 1句子翻译技巧对于专八翻译考试的重要性 1.1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的单位可分为音节、词语、句子、篇章,音节和词语是比较小的语言单位,语义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相对来说比较大,语义的确定性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小。句子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在表情达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确定性。比较适合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这一点孙致礼在《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中也曾有过相应的论述。[1] 1.2有关句子的翻译技巧及相关理论知识 要掌握句子翻译技巧首先要了解英汉语句子层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相应的转换技巧就自然很清晰了。英汉语句子层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英汉语句子的不同结构特点,不同的语序,语义重心的不同排列位置。 2专八翻译考试首先要了解句子结构转换的技巧 2.1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从衔接方式上来讲,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英语国家沿袭古希腊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用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表达思想,常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表情达意;而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汉语求要能够达意,并不注重词的形式,词语之间的关系、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连接词用得比较少,表情达意主要靠语义的贯通和语境的作用。[2]如:我想,其实谁都有一个小小花园,这便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译文:I think everyone, in effect, has a small garden or a flower bedof his own, namely, our inner world. (08年专八翻译汉译英)汉语不像英语有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与数一致等句法结构上的形合,也缺乏英语界定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词,如果注意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选错,缺乏逻辑关系词等问题。 2.2树状与竹状的转换 就句子整体结构来讲,英语呈树形,汉语呈竹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分析到“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 ”英语句子“多随举随释”,枝杈蔓生,呈树状结构,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犹如竹子。英语凭借丰富的关系词形成过渡和连接,从形态上来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的,形成以主句为主干从句及修饰成分为枝杈的树状句子结构;而汉语往往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如:…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牧羊人不见了,他不知在何处歇息。只有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2007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This is a scene taking place on the shore of the YellowRiver. The shepherd, who is nowhere to be seen, is having a rest in anunknown place, leaving these living things to enjoy this moment of duskwith full ease and freedom.学生译文: …This is a pic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bank, in whichthe shepherd disappears, and no one knows where he is resting himself.Only the sheep, however, as free creatures, are joyfully appreciating thedusk.汉语句子是典型的小句加小句构成的,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隐含的。而译成英语时则要首先从语义上分清主次,分别转换成句子的主句和从句,所以在英汉互翻时要搞清楚这一特点,方梦之也曾提到英语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结构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2] 2.3主语与主题(语言类型) 就语言类型而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显的语言。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3]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这是英语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 (2007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Approaching them, you will see their snow-white teeth aswell as their rich innocent expressions.学生译文:When approaching near, you would find their lily-whiteteeth and a variety of innocent facial impressions.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汉语出现在主位的未必就是主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题,在汉英互翻的时候就需要主题与主语的转换。 2.4静态与动态 就动词数量来讲,因为汉语动词缺乏形态变化,动词在句子中的使用数量不受限制,且汉语动词可以充当任何句子成分,所以汉语中动词的使用数量远远多于英语。原文:人和动物的区别,除了众所周知的诸多方面,恐怕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译文:W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apartfrom the various aspects which are universally known, may probably be inthat human beings have an inner world.在英汉互翻的时候,汉语中的很多动词都要转换成其他形式来表达,诸如非谓语动词形式介词名词等。#p#分页标题#e# 3专八翻译考试其次要了解句子语序的调整 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多按逻辑顺序有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由条件到结果进行排列;相对而言,英语的语序较为灵活,其状语从句的位置可前可后,有时还可置于句中。例1.原文:“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 ”(2008年专八翻译汉译英)译 文:So great is the importance that everyone attaches to thephysical condition of his own heart or those of his closest and dearestones, that merely a minor disease would enduringly weigh on his mind.这个句子用了倒装结构,但整个句子较上一句要复杂,处理难度要大一些,可译者还是把整个句子处理得叫贴切。在选词用字方面,如“惶惶不可终日enduringly weigh on his mind”,也非常适当。例2.原文:何况中国古代素来以不滞于物不为物役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 (2006年专八汉译英)译文:In addition, ancient Chinese always regarded it as their majorphilosophy of life that one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material pursuits, orbe driven by material things.汉英互翻的时候必须首先明白语序的不同,才能根据不同的语序习惯进行调整,译出符合原语的语言习惯的句子来。 4专八翻译考试最后要了解语义重心的转移 一般而言,句子通常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构成,新信息是指信息发出者想要信息接受者了解的信息,因而构成句子的信息重心。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一般来讲英语句子重心一般取前置式,而汉语句子往往取后置式突出句中的信息重心。例:原文: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2008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There is a need for human beings to tap into their ownintelligence, as is the case with their inner world.翻译时通常要改变原句语序,把原句中的某个成分提前或置后。译文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原文的前半部,其实重心应该在后半部。此句应改译为,“Just as there is a need for human beings to tap into their ownintelligence, so is the case with their inner world. ”[4] 5结论 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掌握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对于提高翻译水平非常重要。在专八翻译题目的准备中,如果能全面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句子的翻译技巧对于提高翻译题目的得分将如虎添翼。

第5篇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5)(6)班的英语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师德师风

1、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天提早到校,进班看学生做值日以及早读、不早退,不旷到;我严格遵守《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2、本学期我认真地学习并书写业务笔记、政治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3、作为一名学科老师兼内初班的班主任,我能够做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学习上为学生答疑解难,生活上及时为学生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生活中,主动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安心快乐的在九中学习。

二、教学工作

1、听课、备课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类活动,市区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在教研活动中听课45节。与本组七年级教师张丽娜老师结对,完成听课10节。

我认真备课,本学期完成教案42课时。在八年级英语集体备课中,和教师积极共享教学资源,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宝贵建议,然后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补充知识点以及记录课堂上所使用的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真正符合学生的学情。

2、示范课得与失

本学期,我在英语组内上了一节示范课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第一课时。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较好的将本节课呈现给本组老师。这次示范课,我认为自己在课程设计上没有问题,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教学活动设置也恰到好处。不足的地方在于,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知识,没有扩展的内容,学生学的知识也仅限在课本上。这么做虽然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扎实,但对英美文化的渗透不够,相应的容易枯燥乏味。通过这节示范课,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课本知识,把握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重视英美文化的渗透,这样,在初三繁重的学习中,学生就不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有助于提升英语水平,提高英语成绩。

3、五、六班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情基本相似,六班的成绩比较集中,学生学习自觉,成绩较好。五班两极分化大,小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差,导致期末成绩有差异。八(5)班期末考试虽然成绩没有六班高,但差异不大。后进生的成绩较上学期都有5-10分的提高。

八(6)班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年级第一,我认为取得好成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我是八(6)班班主任,从七年级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树立浓厚的班风学风,后进学生在好的风气下,自然会有所收敛,专注学习;二、八(6)班学生踏实肯学,认真做家庭作业,字迹工整,作业正确率高,对知识的掌握扎实;三、学生家长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虽然家长不在孩子身边,但是通过电话、微信、QQ,我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学习进步。

4、课堂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除了积极备课之外,我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比如在unit 1 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中,我提前准备好白大褂,医生帽,在学生角色扮演活动时,让扮演医生的学生穿上,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场景中学会了本单元看病的七个句型,并熟练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生病的句型。

三、努力方向:

1、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坚持听力练习的同时,加强对知识的总结,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检查的做题好习惯。

2、做好对中考题的研读,使自己的教学与中考接轨,并让学生不断接触熟悉中考题型,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准备。

第6篇

今年,我任教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英语。八(1)班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比较好学,成绩有所提高;学习态度认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八(2)班学生尤其是男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整体也不够活跃。英语是中学生的一门主课,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很重视它,但是不少学生觉得这门功课单调枯燥,学起来吃力,甚至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它。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触面小,说练机会少,以及他与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常常存在“厌、怕、弃”的不健康的心理。这使我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于是我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第二、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对来说,初中生比小学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人。上课时我是学生的老师,循循善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求异创新;课后我却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亮起心灵之光。

第三,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教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我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岗敬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还要保持良好的教态。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老师的教态好,学生就喜欢,他们听课的兴趣就高,接受知识也快。反之,学生就不喜欢,甚至讨厌。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看问题开始有可独立的见解,对他们更要注意教态和教学语言的使用。如我介绍新句型时,我利用语言的轻重,语调的高低,和一定的动作表情,尽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表情变得自然亲切,使促使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学生就增添了勇气,就能大胆地回答问题。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一学年来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第五,成绩方面:经过努力,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们的努力,更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只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

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努力,力争佳绩。

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英语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第7篇

关键词: 导学案 初中英语教学 行为跟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十分重视的问题。我结合课例,在课堂教学过程和随后的研讨活动中,运用行为跟进的研究方法,探讨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以期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更高。

一、第一次试教

教学时间:8:40―9:20。

执教内容: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一节阅读课“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教学对象:八年级5班。

授课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在本次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复习词组;(2)通过视频,图片导入;(3)精读分析,以提问、简笔画、图表等手段检测;(4)课堂总结;(5)课后练习检测。

闪光的亮点:

(1)导入设情设景设疑。老师先播放贫困地区孩子渴望上学的视频,接着引出希望工程标志,最后利用图片导入课文志愿者这一主题。

(2)教学过程有理、有序、有节。学习重难点突出,完成了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中知识目标和重难点。读前复习,读中巩固,读后总结,环环相扣,教学节奏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3)活动设计新颖丰富,交流展示多姿多彩。从看视频到看简笔画再到完成图表,体现了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独特的创造性。学生个人上台展示,集体朗读,交替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相得益彰。在了解了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后,老师告诉大家要向他们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

(5)教师随机应变,情绪饱满,笑容满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一直面带笑容,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语言表达丰富,绝大部分用英文表达,并能就学生的不同回答和反应作出及时正确的回应。

提升的空间:

(1)教师很好地完成了知识目标中的“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但对“reading for main idea”关注不够。教师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让学生最后整体集合地把握文章。

(2)教师控制课堂偏多,应将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在导入环节,教师设疑“Why these children cannot go to school?”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教师就自问自答“Because they have no money for education.”在总结环节,教师直接将内容单调呈现在PPT上,应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既能减轻老师的课程任务,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教学指令不够清晰。老师从头到尾语速都一样,在下达教学指令时,语速应该适当放慢,并注意语调的高低,避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到疑惑,从而影响小组合作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4)注意知识迁移,知识再生。阅读和写作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可以根据本课内容布置篇小作文。

(5)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关注不够。教师应该多听学生的想法,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在最后总结时,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can we do for them?”,对学生进一步进行人文熏陶和情感教育,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二、第二次试教

教学时间:3:20―4:00。

教学内容:同上。

教学对象:八年级4班。

针对上节课的问题,根据专家小组和同行的建议,陈老师做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可喜的改变:

(1)复习形式更加灵活。对上节课词组的复习,改变了上堂课让学生直接朗读的形式,采取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加分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小组学习的合作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了复习效率。

(2)导入不再自问自答,采用先议后导的方法。观看视频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及怎么办,大大增强了导入效果。

(3)课堂指令明显清晰化。改变了下达指令时的语速语调,并且进一步反问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老师的意思。“Are you clear?”

(4)创设生活情境,注意书本和现实的联系。将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时间、生活饮食和学生作对比,在学习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get up at 5.am and study until 11.pm”后,立即反问学生自己的情况,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

(5)课后的总结拓展,注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再机械地罗列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回答,并让学生思考:“What can we do for them?”

完善的建议:经过第一次的试教和修改,本节阅读课已经相当成功。如果陈老师能够逐渐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学习中注意不断提高和锤炼自己的英语口语,那么她的英语课堂必将会更加成功。然而,这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地实现和提高。

三、经验和共识

本研究小组紧扣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历经二次改进,最终使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本研究小组积累了有关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的经验,认为改变传统教师和知识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形成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和能力为中心的英语阅读课堂,行之有效的策略如下:

1.巩固复习,夯实基础。

根据每课的知识目标,精心地设计导学案中重点词汇、词组的复习,检验学生课下是否落实导学案中的预习活动。复习词组知识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词组的记忆,而且能为阅读提前扫清生词障碍,使阅读理解更容易。

2.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在导入阶段,教师应该明确导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心理和知识方面为阅读活动做准备,点到为止,切记拖沓冗长,确保导入的简捷有效。

3.活动多元,努力创新。

理解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该为阅读设计不同的活动,以此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无论是主旨的整体理解还是具体细节的理解。活动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学创新精神,又要给学生思考创新的机会。

4.学生主体,活化课堂。

在阅读分析阶段,要把分析和判断文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分组练习、分组讨论、分组任务、分组表演,加强组间合作和组内竞争,打破英语阅读课堂的沉默。

5.知识拓展,开发思维。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策略;复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91-0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复习课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避免英语复习教学只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何最大化提升每节复习课的有效性?在我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一直在困惑中反思并探索可行的方法,并愈加强烈的感受到改进复习模式的必要性。

(1)我们在进入英语的阶段复习特别是中考冲刺的二轮复习时, 学生掌握的知识在语法上、词汇上、四会能力的培养上依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这无法适应以话题(topic)为中心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对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的评价需求。

(2)每到复习时,我总会感到枯燥的语言梳理中学生的无奈。乏味的复习侵蚀着学生们的复习兴趣。而中考复习时间短暂,容不得马虎。

如何高效复习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目标导学”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它借鉴了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理论”。“以学定教,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突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青岛市李沧区教体局在区内重点推出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取得了决胜课堂的良好效果。结合自己连续多年九年级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及本市很多优秀教师的指点以及尝试,我们对目标导学——话题情景式英语复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我成功举行了以vacation为话题的多单元整合复习研究课,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

通读新目标英语的教学目录,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英语每单元都是以一个话题确定语言目标,然后分解任务核心,形成任务链。 这给我们以话题为主线进行英语复习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将目标导学模式与话题情景复习模式相结合,为阶段英语复习特别是最终的中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我们需要提前总结7-9年级的话题,并进行有效的筛选、整合,找出共同的任务链,这样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可以游刃有余。比如,在复习vacation 这一话题时,我整合了七年级上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八年级上Unit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八年级下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三个单元。自然的连接使内容源于课本又不同于课本。在复习授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配合默契,充分感受到了新授课似的活力。有利地展开了听说读写训练,落实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又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How do you deal with problem ?这一话题涉及了八上Unit2 What's the matter? &八下What should I do ? & 九上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几个单元在同一话题下的联系,为解决不同问题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直观的复习。同时,我们还总结了有关future dream,有关weather ,有关direction,有关culture and gifts, environment and animals ,travel, makingpolite requests ,job等不同的话题,运用mind-map,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目标导学模式中,我们提前设置“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复习任务。学案包含不同的课前(before-class)、课中(in-class)、课后(after-class) 任务。在复习过程中,整合完教材后,我会提前把学案下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复习。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自主复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笔记,回顾记录与同一话题相关单元的重、难点,重要句型,以及语法。同时,在学案中学生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疑难困惑,便于老师在授课前随时查阅,把握学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对“导学案”反映良好。课前的自主回顾,课中的落实提高,课后的巩固拓展都给了孩子们以挑战自己的机会。他们感觉自己不再被动的接受,而是学习的主人。

当然,我们要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提高目标导学——话题情景式英语复习的有效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营造良好的情景式复习模式。比如,可以让学生采取男女生竞赛,挑战自我,计时抢答,模拟场景Pairwork&Groupwork等方式。在学案的引领下,运用mind-mapping辐射同一话题的不同方面。在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也就变得开口说、大胆做,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以将英语复习与自己、与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意义。

总之,正如“课程改革永远没有终点”(胡庆芳,2005)一样,英语的复习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当中,让我们的复习课堂也能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愉悦地掌握知识,温故知新。

需要,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也学会了迎接挑战,承受挫折。创造游戏情境即让小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施展特长,动手脚、动五官、动头脑,随心所欲地创设英语交际情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生为本;阅读;情境;任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要求我们以学生认知为根本设置课堂。为此,诸多一线教师也开放思想,创造出很多优质高效的教学流程和案例,给我们的一线教学提供了参考。但是,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能死搬硬套,因为教学方法和班级实际情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为根本,结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情趣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速率。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实践生本课堂进行如下分析与讨论。

一、指导听读技巧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英语作为外来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我们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和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培养语感,还可以帮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语句表达技巧。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设置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通过录音或视频给学生播放英语,先让学生通过听产生初步语感,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他们放松情绪,不怕出错,敢于大胆地读出来。其次,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的词汇和语句表达方式,对于这种“拦路虎”,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根据拼写规则来推测读音,然后联系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进而通过大量的听和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录音让学生“正本溯源”,引导正确读音,然后再让学生循着录音跟读。最后我们再给出相关短文,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如此设置,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读技巧,让他们掌握分析英语文本关键词和主旨句的方法。

二、组织情境交流

实践出真知。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来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基本的听读和讲解上,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创造适宜的英语表达环境,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所学的英语完成表达和交流。这样通过体验就能及时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或者旅行图片,引发学生对旅行话题的讨论。这样设置话题开放,可以讲自己的旅游规划,也可以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还可以以导游的身份来给大家分享某个旅游景点。这些讨论环节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大家针对多媒体展示的情景图片,展开想象,组织和整理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实际上学生是比较热衷于分享快乐的人群,除了口头表达以外,为了全面发展,我们还可以激励学生书面描摹状景和感想。

三、设置任务驱动

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我们可以设置英语交流任务。以活泼、灵动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参与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角度为例进行分析。

1.布置单元任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要求我们学习的时候要经常复习。人教版英语教材也是以单元的形式组合起来的。所以,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可以系统地给学生布置单元复习任务。例如,人教版八年级Unit 1 How often do you do exercise?可以布置单元任务Task 1:用英文总结出周末的意义?Task 2:通过调查整理出课外活动量应该怎么设置?Task 3:用英文总结出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计划书?Task 4: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日常生活和喜好。

2.布置互动任务

互动交流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英语表达技巧的途径。所以,为了完善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我们要积极设置灵活、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产生交流和表达的欲望。例如,学习“This is my sister”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展介绍与自我介绍活动。通过这样灵活的互动交流,学生很容易就掌握英语的相关表达技巧。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开展英语教学的几点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学生才是课堂的根本,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教学,我们不能固守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和死记硬背的私塾灌输。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灵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与互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最终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英语四、八级统考 英语专业 教学

Abstract: TEM4 and TEM 8 are the English tests with the highest rank and authority in our country, reflecting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s in their studies and representing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syllabus for TEM4 and TEM 8, we discuss in great detail how to base ourselves upon English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test training, achieve a higher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assing rate for TEM4 and TEM 8.

Key words: TEM4 and TEM 8; English-major; teaching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是由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的,对英语专业二、四年级学生分别进行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目前,四、八级统测已成为衡量各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其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在许多地方的人才市场上,通过八级考试所获得的证书已成为高水平英语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考试,其结果不仅反映着参试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代表着参试学校英语教学水平。我院自1995年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至今已有10余年。实践证明,四、八级统测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同时,还发挥了很强的积极反拨作用,即对教、学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首先,它使教学决策、组织和管理人员以及考生明确了教学大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增强了向大纲看齐的意识;二是对教学提供了反馈,使教师与学生了解了自己教与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进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三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动力,考生们(尤其是参加四级统测的考生)普遍反映,统测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考前的准备阶段,他们往往都全面复习了所学的内容,发现并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漏洞,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而且,由于社会上对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的高度认同,其特殊的含金量使证书持有者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力争考取八级证书的积极性。

一、英语专业教学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四级和八级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测试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注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测试内容来看,统测既有对听、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检测,也有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检测。写作、翻译、完型、改错、人文知识除了检测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外,在测试的各部分都包括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此外,四级考试的主观题占40% ,客观题占60%,八级考试的主观题为60%,客观题为40%。显然,八级考试中主观题的分量大大高于四级考试,这是由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对低年级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建立起牢固的基础知识。学生入学伊始,针对生源特点制定系统的阶段侧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各科各阶段的主要授课内容。各科互相协作,使学生各项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充词汇量,规范语音语调、背诵精品短文、系统基础语法、强化学生听力技能、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师的安排上,派有教学经验、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任教,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入学阶段的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高年级阶段的自主性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年级阶段同样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听、读、写、译等单项技能的同时,加强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听力教学上加强训练,让学生多听、多读不同体裁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但听懂字面意思,还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含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准确度及理解过程中主题思想和主要细节的兼顾,培养学生从篇章细节中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上加强培养学生通篇和重要细节的理解能力,增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从教纲、考纲规定的阅读相当于《时代周刊》社论及文学原著的要求来看,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应接近英语本族人士水平。在写作教学上,培养学生注意组织结构和语言的正确性,在审题、谴词造句、句子的衔接和段落的过度等方面下功夫,力求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另外,要加强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特别是要提高领会和把握写作中心的能力,根据中心进行展开的能力等。在翻译课教学方面,我们知道,英汉互译包含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涉及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及其表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仔细体验文字的语气、韵味和行文风格,注重其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多读书,拓宽知识面,不断积累语言滋养,要逐渐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以及翻译艺术的敏锐感觉、精细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不但正确、规范,而且丰富、生动。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在面对各种题裁文章的翻译时,做到形神俱佳。翻译测试既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测试手段,从中我们也能对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二、备考强化训练方面

首先,我们对此项任务立足于日常的教学中。在学生刚入校时即向他们强调四、八级统测的重要性,提出目标要求并以此鞭策学生努力学习。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词汇方面,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四年级上学期始对学生分别进行四、八级词汇测试并记入平时成绩。该测试的基本依据是刘毅五千词、一万词,王迈迈五千词及姚乃强教授主持编写的专业英语四、八级词汇表。

在听力方面,我们力求培养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利用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讲演或交谈和难度相当于TOEFL中的minitalk作为听力材料。要求学生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同时从一、二年级就加入VOA的special和standard的国际新闻的教学内容。四、八级培训中要求学生能听懂VOA和BBC节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者现场报道;能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普方面的一般讲座及讲座后的问答。

在写作方面,由多年参加四、八级写作部分阅卷的老师对专业英语教师进行标准化阅卷培训,使他们熟悉四、八级写作的基本要求,较为准确地掌握打分标准。另外,对学生做课外四、八级写作讲座并进行反复的写作训练。具体训练可分别放在基础写作和高级写作课程作业中实施。

在翻译方面,除在翻译课程中教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外,将历年的具有权威性的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段融入每次教学,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知识与考试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考前辅导也是提高四、八级统测成绩的有效途径。针对性复习能够使考生更熟悉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格式、习惯及特殊类型。考前辅导能够提高学生在统测中的名次,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自信心和效率。因此,考前辅导是必要的、有利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考前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的英语专业四、八级模拟试题(如上外邹申教授历年来主持编写的四、八级考试指南及有关模拟试题)及历年统测的全真试题融入相关课程教学中,细做精讲,使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增加实战经验并调整好应试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教材;《新课程标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90-0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传授的知识都是以课本为中心。但是一名好的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能合理地利用课本,以课本为载体,重新整合,挖掘课本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新目标英语》教材的特点

1.教材图文并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本套教材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照顾到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诸多方面。本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有大量图片并配有教学用图,从视觉上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并提供机会给予同学们的想象、表达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

2.教材配套的录音材料丰富。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听力素材。它们分为练习和阅读文章的听力素材。丰富的听力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任务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载体丰富多彩。该册教材中涉及的功能项目每一项功能项目都选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语言结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例如自我介绍由此引申为介绍同学、家庭等。所设计的内容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三、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1.首先充分利用课本中图片资源,展开想象。我在课堂中要求学生看图说话,达到训练口语以及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Unit3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A部分1a的图。这是一张动物园的地图,上一个单元正好学习的是问路与指路的句型,那么在这一单元的第一个课时就可以复习上个单元的句型。在学习完新词后,即可用对话的形式问Where is the koala/panda?这样的口头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新单词,可以复习回顾以前的语言结构。在这套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图片可以利用,在对话中在复习学过的句型同时也对相应的文章或听力有了基础的认识。常见的问句有这样一些:What’s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What does he /she do? 等等。

2.因为配套的磁带中不仅有练习的听力素材还有文章的听力素材。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既要做相应的听力训练,又要充分利用好文章的听力材料,来加强与提高听力的能力。

听课文的录音来呈现3a文章并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如对于议论文,教师可以设置文章的中心句及中心词的问题;对于记叙文,应该引导学生将阅读重点放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而应用文,教师就要提有关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写作意图的问题。但如果是初始阶段或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群体可以相应降低难度只回答一个细节题即可给与充分的自信心。在B部分的3b短文填词中也有录音磁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以八年级(上)Unit2 What is the matter?B部分3b为例。本单元谈论的是健康并提建议,可想而知答案是多样化的。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可以先小组讨论,找出可行的建议,每空都有哪些可写答案。然后听录音核对并朗读。这样不仅发散性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达到了扩展语言知识的目的还训练了听力填空的能力提高了语言技能。

3.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个围绕主话题的文章,文章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阅读后学生可以了解大量英语国家的信息,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如西式的快餐和饮料,西方的节假日,世界性的文娱、体育活动等等。在八年级(上)Unit7中3a文章就教你如何做鸡肉三明治。题材新颖有趣非常吸引人。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从历年中考的题型转变来看考试的方向是越来越注重阅读的理解能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短文填词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软肋,成为丢分最严重的题型。因此,我认为应该利用起3a的文章,除去传统的阅读课讲解外,还应该利用文章来训练完形填空的能力,如吧文章挑出几个空让学生去填写。

第12篇

  英语老师个人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四(1),四(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

  一、英语学习的情况分析

  四(2)班在英语学习上掌握较好,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层次上很均匀,英语学习兴趣很高,口语朗读上较为扎实。四(1)班中差生人数居多。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总体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养成都比上一年级好。

  二、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措施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

  (一)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电脑、实物教具、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二)在批改作业方面。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四)在辅导学生方面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不多,中差生却俯视皆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三、在教研方面

  如外出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能够认真学习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

  六、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

  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两个班大部分同学在英语方面都有了更大的进步,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爱好更浓了,所有的同学都流利的读课文,很多同学都能熟练背诵。听力方面也比以前进步了,英语教学的课堂用语学生们基本都能听懂。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给孩子的支持和鼓励,相信他们的明天会越来越棒!

  英语老师个人总结2

  时光飞逝,短暂而又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所面临的是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的教育教学生活。为把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特此作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减负”的内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扣大纲,把我教学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1,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级,每班各有学生三十五人左右,但是,基础却不尽人意。初一.1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是2班的基础却相差很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当困难。

  三、教材特点。

  初中英语第一册(下)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目标。

  力争在期末考试中优秀率打到30%左右,及格率达到60%左右。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为下一学期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以良好的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

  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

  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总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要以上一学期的基础为起点,树立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新的层次。

  英语老师个人总结3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向上

  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每周五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加快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显现出独特的上课风格。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我认真仔细的进行备课,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对教案进行认真的修改,课后布置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坚持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上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

  再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课题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爱国等的教育。本学期我班开展了“植树造林,爱护环境”主题队会,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的收集资料,刻苦的排练,使得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使他们懂得了不少环保方面的知识。

  三、在课余时,努力自学,勇攀高峰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和计算机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学习计算机成了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程,也是形式所迫。

  为了能将多媒体运用自如,强化自己的基本功训练,我除在学绞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以外。还自己购买了不下百余元的资料书,在家自学authorware和flash,现在我已经能运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用flash做简单的动画。

  但是学习计算机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它就像一个永远游不到边迹的大海,只有在平时不断的学习中慢慢积累知识,才能使之更加灵活的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和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想我会继续延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掌握的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内容。

  四、存在问题

  1、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

  2、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平时注重了学习,但学得不深,学得不透。学习的层次不高。尤其是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之,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探索,争做一名优秀教师。

  英语老师个人总结4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班和(4)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及学生的实际,目前教学工作已结束,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七年级的时候两个班的学生英语学习风气都还可以,四班比一班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一些,每次的2d部分我会让同学上台表演,有很多同学争先恐后的举手参与。但本学期两个班有几个学生出现不学趋势,二班两级分化开始严重,特别是四班,但是两个班学习英语氛围还是不错的,但随着八年级英语知识难度的增加,有一部分学生很想学好,但是成绩一下来总是考不高分,八一班这一点比较明显。

  二、采取的措施

  1、教学过程中,注意抓常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单词和短语。

  2、抓词汇和句型学习,经常进行听写训练,提高学生对记忆单词和句型的能力。

  (1)词汇:每学一单元单词和短语,我都会进行听写,要求每天背5个单词。每单元结束后,我就对学生进行单词检测并会对学生进行小组评比,以平均分为准,评出优胜组。

  (2)句型:对于句型的学习,我每次布置作业都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单词或短语进行造句,练习学生对词汇运用的能力和写的能力。

  3、分层次抓学生的课文背诵,使学生形成流利的语感。从开学初就开始狠抓英语课文背诵,A等生脱稿背,B等生看译文流利背,C等生熟读,几乎每单元的A部分2d对话和B部分2b短文都要求学生背诵,而且是要求全员过关的。各组成员都必须到组长那背诵,组长到课代表那背诵,课代表到我这背诵,我对每次过关的课文都进行抽查检测,如发现背诵不好、应付老师的学生给予惩罚。对于背诵实在有困难的学生,我允许他们只选择课文的一部分进行背诵,哪怕几句话也好。

  4、每堂课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进行不同的形式进行对话。有时候也结合班班通的ppt实物、图片等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术,培养学生的语感。

  5、每月通过月考,鼓励进步最大的学生,惩罚倒退的学生。

  6、八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比较痛苦的一年,特别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很多同学发现八年级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相比七年级的难了很多。于是我买了一本八年级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专项练习书籍,利用午休的10到15分钟进行检测。检测完过后小组之间进行批改,找寻错误的原因。

  三、教学方面的经验、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做法

  1、教的方面:

  (1)缺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对学生进行阶段小测,所以在这方面总感觉欠缺,不如意。下学期我要抓阶段小测验、,注重阶段性复习工作。

  (2)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在竞争意识下学生会对英语更感兴趣,也更加努力学习英语。所以我要在原来单词比赛和小组对话比赛的基础上,增加阅读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表演比赛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的方面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个人都要记好并整理自己的英语笔记、错题本、写作本等。

  (2)用阶段性小测和竞争机制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注重阶段性总结和竞争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