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时间:2022-12-23 13:09:00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

一、初一、初二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包括时间概念、重大事件、人物活动等含混不清,关键词抓不住。

2.阅读、提炼材料的能力欠缺,归纳、概括能力较差,照搬照抄原始材料的现象严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3.审题不清,答题欠规范,表述不准确,条理性差,不能紧扣题意,针对性差。

4.错别字多,错得离奇。

二、解决的措施

(一)新课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课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先制定每课的复习提纲,要依据教材、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每一课题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其次要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理清线索结构。复习提纲中重点部分用横线标注出来。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设计提纲如下: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①时间:1839年;②领导者:林则徐;③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

(4)《南京条约》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是①赔2100万银元。② 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⑤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⑥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学初第一节课就将每课复习提纲发给学生,每一节课开始,花五分钟时间背诵,然后发给学生横线内容去掉的默写提纲,让学生在上面默写。默好后同桌互批,订正。批的时候,严格要求,特别是错别字一律算错。这样就能做到每一节课堂的知识内容清。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习惯地在每节历史课前就拿出提纲来背,而且默写的时候错别字也少多了。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课尾要注重对新课内容的巩固,主要指针对该堂内容的评价练习,落实到位,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努力做到“堂堂清”。课尾精选例题,加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训练力度,在训练和讲评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每节新课至少选择一组材料题,当堂训练、剖析,教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问题的书面训练。训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二)上好单元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

1.单元复习力足于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复习。

(1)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使知识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知识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趁火打劫、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知识线:以上的知识点哪些属于列强的侵略,哪些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面: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影响等。

复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可以编顺口溜,进行记忆总结。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哥赔五双鞋。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单元测试题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习题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第2篇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1.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甚至十几遍,当时记住了,但过几个月差不多就忘光了。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这样,学生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2.采用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对此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了。

3.学写记忆纲要。学生可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学生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个事件即可,而且学生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1.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教师必须将其内涵讲清。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教师平时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时,教师应该在举例说明后,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3.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科试题往往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的学习(考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中要害。我在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进而得出“祖冲之不伟大”的结论当然错误。教师平日对此加以强调,潜移默化地,学生就会有历史的目光。

2.引导学生恰当地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前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3.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学生要看看历史材料的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学生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草率答题,否则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共4次)误答为“法国大革命”(1次)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学生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A.《变法通议》?摇?摇?摇?摇?摇?摇?摇?摇B.《盛世危言》

C.《革命军》?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D.《孔子改制考》

第3篇

一、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加的历史课堂小结

1.从课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宏观角度掌握教材内容。

如在学完九年级下册第2课《苏联的崛起》后,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通读和思考教材,从宏观角度认识教材内容,将所学的内容系统化:①苏联在谁的领导下实现崛起?②苏联在什么时候实现崛起?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如何?③苏联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④苏联以什么方式实现崛起?苏联的崛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发?⑤苏联这段时间的崛起,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患?如何全面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2.引导学生通读教材,然后完成教师编写的内容提纲,以明确所学的主要内容。掌握历史线索和重大历史事件,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

如在学完九年级上册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后,教师以“美国独立战争”为线索,编写了一个提纲,内容包括背景、开端、文件及主要内容、领导人和功绩、胜利和历史意义等,让学生在提纲指引下阅读完教材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最终基本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要求是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历史事迹)、有分有合(在行文布局或语言组织上有分析、有总结)、有褒有贬(要全面。既包括成绩叉包括不足之处)。

二、师生互动的课堂小结

1,学生熟读顺口溜,回顾教材内容,巩固新知识。

如在学完九年级上册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后。学生读记老师编写的顺口溜:15世纪记清楚,欧人开辟新航路;哥伦布始起步,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迈大步,绕过非洲到印度;麦哲伦英名出,环球航行作用著;新航路开辟不用数,打破孤立世界殊。学生通过阅读顺口溜。很快掌握和巩固了新特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历史影响等内容。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提高所学内容。

如在学完八年级下册第7课《“”十年内乱》后,学生通读教材,思考并回答课后自我测评“为什么必须否定‘”’,学生通读教材。并从“”发动的背景、“”造成的全面内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重大损失等方面全面认识和理解“”,从而明白必须全面否定“”的道理。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指导的课堂小结

1.学生通过教材,自觉总结教材纲,实现课堂知识的系统化。

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下册第21课《古老帝国的悲剧》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教材提纲,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将所学知识编写成了包括古老帝国的立、兴、衰、亡、鉴(借鉴、启发)等内容的提纲,实现所学知识从点到面的提升和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学生辩论或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科学判断的目的。

第4篇

很多老师常常在思考,我们的课程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要让学生从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中学到什么?每个学科会有不同的课程目标,具体到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是怎样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学大纲对此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借鉴国外这些相关研究成果,来推进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学者们的共识。

一、阿尔伯塔省中小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社会学科的教学大纲(节选)

七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起源、历史和人民运动

前联盟、后联盟:加拿大的扩张。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比较和对比加拿大前联盟与原著民、法国和英国民众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评估和批判法国和英国试图控制北美的政治竞争。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欧洲帝国主义怎样对阿卡迪亚、新法国和英国殖民的发展负责?

亚伯拉罕的平原之战对于英国统治北美有何关键影响?

八年级

1.主题:历史的世界观审视

从被孤立到适应,日本西方世界观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相冲突的世界观,西班牙和阿兹特克。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赏识欧洲的文艺复兴怎样为西方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审视、批判文艺复兴期间推进西方世界观形成的事实。

3.学习主题的范例

文艺复兴时期帝国主义扩张主义世界观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探索和跨文化交流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公民意识和欧洲人的认同。

九年级

1.主题:加拿大的机遇与挑战

加拿大人的问题,加拿大政府和权力的问题,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体系。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批判逐渐增长的对集体权利的要求是如何影响加拿大的立法进程,评估、批判法律程序是如何解决新兴的移民问题?

3.学习主题的范例

立法例如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是如何承认原著居民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经济、政治、健康和安全)?

7-9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把人和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背景之下,分析所选的问题和过去的问题;

②区分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中的原因、影响、序列和事情的关联,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联;

③分析历史问题去形成或支持一种观点;

④用历史和社区的资源来组织历史事件的序列;

⑤分析在特定时期内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⑥解释在特定时期内的关键事件的历史背景;

⑦解读历史地图,扩宽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十年级

1.主题:透视全球化、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我们接受全球化到了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识别欧洲人、加拿大的本土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之间文化接触的影响,审视帝国主义政策和实践对本土居民的影响,分析当代全球问题,起源于加拿大或其他地区殖民政府的政策和统治,分析为了解决帝国主义影响加拿大所做的多种尝试。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商品和技术的交换,人口的减少都影响政府。

②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和法国在加拿大的统治、后殖民政府在加拿大。

③寄宿学校的一系列后果,社会对原著民的影响,原著民语音的丧失,内乱。

④原著民的皇家委员会,当代典型范例。

十一年级

1.主题:国际化透视、理解国际主义

我们接受国际主义到什么程度?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分析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身份、一个人内化的感觉和/或集体意识、个人享乐,评估调解极端民族主义特许费的重要性,分析冲突时期的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审视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透视。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透视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加拿大民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美国民族主义、第一个国家和民族主义、美蒂斯人、因纽特人。

②透视加拿大的民族主义、第一国家和公民民族主义、加拿大的种族主义、魁北克人的民族主义、因纽特人的民族主义观点。

③引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一战和二战中是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的典型。

④在加拿大的拘禁、征兵危机。

⑤路易拉方丹和罗伯特·鲍德温《联邦条例》之父、第一个国家条约和印第安的法案、混血儿和因纽特人的自治政府、路易里尔、法裔加拿大民族主义、皮埃尔·特鲁多、国家印度兄弟会。

十二年级

1.主题:意识形态的透视、意识形态的理解

我们应该抱有一种怎样的意识形态?

2.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

评估政府推进个人和集体的权利的程度,分析在二战之后意识冲突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审视自由主义的兴起,分析透视自由主义原则的欺骗性。

3.学习主题的范例

①美国的人权法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魁北克人权和自由宪章;第一民族、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的权利;语言立法、紧急情况和安全立法。

②扩张政策,遏制、威慑、边缘政策、缓和、不结盟、解放运动。

③劳工标准和工会,投票权、福利状态、保护人权、女权主义。

④原著民的经历和当代的事件。

4.历史思维技能学习结果的范例

①在内外文化中理解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②在内外文化中分析多元的历史和当代的观点。

③通过识别因果关系分析历史变化的模式之间的联系。

④认识和描述重大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今社区的影响。

⑤评估重大的历史时期和模式的变化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⑥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口述历史,在特定问题上反映不同观点。

⑦用口头、视觉或印刷物等多种资源对一个问题提出明智的观点。

⑧明白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之间的不同。

⑨识别通过来源于历史解释的各种资源检索的历史事实。

⑩在当前、未来和多元的历史时期的背景下,阐述如何理解科技变化对社会的利弊。

{11}查找、收集、解释和组织信息,使用历史地图。

{12}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历史的影响。

{13}比较和对比历史叙事。

{14}识别历史叙事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潜在原因。

{15}通过历史和当代证据提供的资料,形成一个合理的立场。

二、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启示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课程大纲与我们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给我们许多启示:

1.结构

从横向看,这份教学大纲涉及:主题、知识的范例和理解的结果、学习主题的范例这三个维度;从纵向来看,将三个年级作为一个学习的阶段,规定了通过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达成的历史思维技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新范式,即以学习主题为单位,以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具体的学习主题结合,明确具体学习任务。

2.内容

单元主题在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七年级培养学生的是国家历史感;从八年开始到十二年级,则重在培养学生站在一个世界的、全球的、国际的视角,来看历史上加拿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

简单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阿尔伯特省的这份教学大纲,通过给学生学习有关社区的知识,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等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不仅仅是国家公民意识,它已经扩大到了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也就是养成学生具有全球视野的国家公民。这些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都非常具体、清晰,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模糊、指向性不明确。这也是我们介绍这份教学大纲的主要动因。

3.启示

第5篇

教材分析

1. 教 材特点

教材选用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主要复习以下内容:

《中国历史》分了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中国古代史,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与世界的交往等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我国的近代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中国近代时期外国的侵略及民族抗争、革命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主要经过,中国格局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介绍了中国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又有哪些挫折和失误,最后又是如何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经济、文化与社会牛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大趋势,知道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主要措施:

1、对优生要求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培养上达到自我运用的水平,学会运用辨证唯物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多交流,通过培尖的形式加以沟通;作业布置加大难度,多布置分析性的作业;以面批为主。

2、对差生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上课认真督促、作业以面批为主;课后多补差;经常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解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上进。

3、备课: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3、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第6篇

一、历史新课程“新”在哪

第一,对知识点要求定位清晰,识记、理解、运用三层次要求明确具体。其中识记层次,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动词;理解层次,使用“概述”“理解”“说明”等动词;运用层次,使用“探讨”“比较”“分析”等动词。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程明确指出对知识要求的掌握程度,让教师、学生有了方向感。比如大纲只是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八个字来表述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到底要掌握什么,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甚至在大型考试之前盛行“猜题”风气。这样的大纲看似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实际上是让偷懒的教师照本宣科,使负责任的教师难以适从。而新课程规定:“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要求明确,指导性强,既有利于教师教,又有利于学生学。

第二,突出课程理念,打破教材“圣经”般的地位。新课程实施之前,教材单一化,历史教师的任务往往在于将教材讲透,而学生的任务在于将历史教材与辅导书背完,“背多分”曾风靡全国。新课程首先要打破教材单一的局面,于是高中历史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种发行较广的版本。各种教材的知识点几乎一样,但是知识体系、具体讲解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别,将任何一套教材背熟,都不能保证历史考试得高分,更不能证明历史学得好。这就“逼迫”教师从“以背为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突出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最直接的影响。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走向多元化,“授之以渔”。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评价学生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分析问题环节,应该交给学生,发动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课外书、网络资料等资源,解决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很多教师运用的分组学习法、讨论法,以及在全国很多地方流行的“诱思探究”学习理念,都是符合新课程的新方法、新理念。

第四,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新课程有不同的能力发展需求,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要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同等的教育条件之下,以“分数论英雄”有一定的合理性,倡导“失败是成功之母”,让低分学生因充满羞耻感而发愤图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却不是最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做法。发现学生的问题是必要的,看到学生的进步却更为关键,因为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当今有不少先进的评价方法值得借鉴,其中最具有启发意义的是黄牧航教授一直大力提倡的,由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Biggs)教授创建的“SOLO分类评价法”。新课程促使多元评价逐渐发展,让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英美历史课程给我们的启示

课程设置目的应基于学生发展阶段特点。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将“激发学生对英国以及更广阔的世界的过去时代的好奇心”放在首位,接着“四个思考”,继而寻找证据,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个人选择、态度与价值观。英国的历史课程也注重学生关键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美国历史课程的理论依据是“持久性理解”,要让学生终身受益。

学科能力要求要更加明确、具体。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力要求有五项:对编年史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及变化知识的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与交流。同时设立八级能力水平和一项特殊学习成就的评价体系,既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都把握能力要求,又可以根据学段的实际达到相应的能力层次。英国历史课程对学生能力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而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对能力要求不明确,宽泛、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亟须改进。

更加重视能力培养。通过研究英美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发现他们确实更加重视能力,在他们的规划当中,我能深刻体会到“掌握知识是为了发展能力”的思想。知识与能力,就像天平的两端,能力促进知识掌握,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开展的历史教学当中,感觉知识是本金,能力只是利息,掌握了知识这个本金,就能在考试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之一,或许与一线教师能力水平不够高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与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规划不足有关。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第7篇

在纲要课课程改革中,更好实现自我进步与发展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通过大半学期的学习,对于纲要课的改革和实践,我深有体会和触动。《纲要》这门课程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侮、进行社会革命和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优越性,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中国革命和解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这是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在当下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下,此课程就成了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纲要课的改革和授课方式的创新更是让我们广大学生受益匪浅。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了课程教学,让我们广大学生群体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更能与时代特点相结合,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式,使我们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课程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使我们更加清楚的明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深化教学内容,使我们广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能通过课外活动提升自己,并拓宽、加深对于《纲要》课程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让我们学生利用好课外的时间,激发我们对于的《纲要》课的热情,调动我们对于《纲要》课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在课堂上难以得到的经历与体会。以6月5日举行的“初心 担当 奋斗”经典诵读大赛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展演为例,我们广大学生参与者通过颂党、颂史、颂民,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好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追随者和接班人,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民族史、党史、国史的了解,推动了《纲要》课的学习和进一步的深层体会,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纲要课改革给我们学生群体带来的巨大进步意义。

今后,我们要继续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更加深刻的体会纲要课兼顾历史和政治的特点,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平,以期在顺应纲要课改革的同时,更快的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发展。

第8篇

一、明确内涵与特点,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专题式教学的概念专题式教学亦称“问题式教学”,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要求,突破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把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前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打破了通常的逻辑演绎的结构模式,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思维过程进行的;第二,以问题为核心,超越了知识结构的前后顺序,采取全方位、全视角的教学活动,其主体是学生;第三,是综合性教学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具体教学目标定位、问题设定、方法选择等。

(二)专题式教学的特点第一,实效性。专题式教学依据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及学术前沿,适时增添新观点、新材料、新信息,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第二,灵活性。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体系设置上可以针对学生专业、层次、地域、民族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配置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手段。自由度更大、更机动灵活。第三,研究性。专题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削枝强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便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组合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懂得道理,提高能力。同时,专题式教学更加便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加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变强硬灌输为探究式引导。第四,开放性。专题式教学重视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由此形成的教育理念与工作路径是发散性、外向的;同时,专题式教学组织讲求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更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二、把握原则,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基于上述认识,“纲要”课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专题式教学尤其是专题设置上,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主要有:

(一)整体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所涉及的4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统领,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基础的有机联系、完整丰富的课程体系。因此,“纲要”课教学及专题设置,应讲求与其他几门课的支撑关系,尤其是要减少与“概论”课的重复问题。二是“纲要”课本身的整体性问题。“纲要”课程是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170多年历史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包括中国近代史(1840-1949),也包括中国现代史(1949-),因此,教学与专题设置应涵盖两大历史阶段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在中学阶段也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课(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约17万字,高中教材也是上下两册,约50万字)[1],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包括重要历史史实、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了基本了解,学生所欠缺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的经验教训系统了解。因此,必须强化“纲要”课历史的、逻辑的整体感,增强教育的厚重感以及理论底蕴。

(二)科学性与政治性统一的原则“纲要”课是历史学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去解读历史,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史实相一致。政治性是指“纲要”课必须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功能。因此,“纲要”课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不能任意地裁剪历史,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说服学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纲要”课不是一般的知识课或文化课,不是一家之言的学术研讨课,而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离开这一点,有悖于思政课的开设目的,是危险、有害的。要坚决反对“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去政治化”或以追求新奇特为招牌,忽视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忘记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倾向。总之,“纲要”课专题教学,应将科学性与政治性有机统一起来。

(三)目的性原则“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情、国史),认同“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应在教学理念、整体结构、重点问题筛选、史料运用,方法配置等方面切实保证、遵循、体现目的性要求。

(四)现实性原则克罗齐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世界周围没有道路,历史周围没有道路,而只有一条穿越历史的道路[2]。这表明,研究、学习历史(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归宿是以史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塑造精神、砥砺品行、提升境界、坚定信念。有鉴于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关照现实问题,把昨天和今天连接起来,把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从而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性。

(五)综合性原则“纲要”课专题教学作为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基础性工程,应蕴含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学规律、讲求实效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应体现重视问题筛选的典型性、史料选取的权威性,突出问题意识;应重视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重视社会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置,确保“纲要”课的专题式教学成为好用、管用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专题设置,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纲要”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基础是确立专题,实现专题设置的最优化。我们按照上述原则以及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总结、综合以往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设计了如下专题。以上专题设计,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的基本要求,凸显专题化教学要旨,注重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坚守“纲要”课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经验以及对共产党认可、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政府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教育的目标指向;注重全面、客观、多维度解读历史,彰显“纲要”课程的理论特色,为大学生接受、喜欢“纲要”课提供有效支撑。上、中、下三编设置的目的和意图,一是以精练、恰当的用语表达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向与特征,为大学生读懂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提供一种视角或一个“关键词”;二是进一步强调“纲要”课的整体性以及对不同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地位及其局限性有充分的关照,旨在强调“三个选择”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正确性。专题一是“纲要”课后续各专题历史展开的事实基础和分析立论根基,重点阐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衰败,正是这种衰败,才无力阻挡西方列强的粗暴相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本专题还要联系实际,批驳“侵略有功论”,切实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先进阶级进行革命的正义性和正确性。第二、三、四专题是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几次高潮和典型代表,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的历史地位。在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此进行客观、恰当、实事求是的评析,肯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大的历史变动中应有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过度贬损或拔高都是不足取的。二是阐明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失败的原因,应着力分析这些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能”与“不能”的时代原因、社会环境特别是阶级属性的局限,帮助大学生培育历史素养,增长历史智慧,积淀文化底蕴,为其理解“三个选择”提供历史的、逻辑的依据。第五至第八专题讲授的是从到新中国成立30年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核心内容部分。第五个专题集中阐述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五个新”。这里,还应介绍世界跨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思潮、运动、制度的演变、较量与斗争的历史脉络,阐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世界格局、世界大势变化发展的历史必然。第六、七、八专题从大的、比较史学的视野,论证“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重大历史主题。第六专题主要讲清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内政外交,并从党治、政治、经济、文化、廉政等多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第七个专题,主要介绍中间势力的产生、特点、作用,重点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主要原因。以上两个专题,从比较的视角说明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客观性、必然性与正确性。第八个专题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往无前,敢于担当,领导人民开展了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其坚持“三个代表”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最后两个专题,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成果?如何看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曲折与失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以及大学生的成长与责任。第九专题主要讲清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全面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巨大成就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积累的重要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对待这一时期党的失误和所犯的错误。第十专题主要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伟大成就和理论成果,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基本经验。使大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四、理顺关系,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保障

“纲要”课开展有效的专题式教学,还必须在优化专题设置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教学专题与教材体系的关系现在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纲要”课教材,是国家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推出的系列教材之一,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其体系、篇幅都是比较科学、恰当的。但考虑到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差异,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3],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而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创设的专题就是这一转化的“成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文本或媒介”,教材是专题的基础。因此,应积极鼓励教师按照一定原则开展“二度创作”,形成有效的专题教学模式,推动“纲要”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繁荣发展。

(二)专题式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关系专题式教学是一种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素质、讲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它不是“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部,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模式。其实“,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仅就教师教学层面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一定是多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的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他教学模式理论,运用其他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9篇

一、教情、学情分析八年级历史本学期内容多,而且课时少(每周只有2节课),教学任务艰巨。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差不多只有两周的复习时间。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学困生依然很多。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比较多,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的不明。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并根据实际情况,特作计划如下:二、复习重点及难点:1、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6、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三、具体措施:1、做好思想工作,切实预防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安下心来认真复习,查找不足之处。2、立足基础,精心设计题目和练习,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组织学生在复习过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进。4. 及时检验当堂学习效果,以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牢固。5. 加大对边缘生及后进生的辅导和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6、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查找教学漏洞,及时弥补不足之处。7、加大个人辅导力度,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四、期末复习安排:关于期末复习,我主要分了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升阶段。基础阶段:计划4课时,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精心设计好复习提纲。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根据提纲列出的每一课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课本中提炼一些填空题,精选部分选择与判断题进行达标检测,及时反馈,扎实基础。提升阶段:计划2课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复习巩固。通过精选材料题及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检查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答题规范各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应试素质。 在材料题的处理中,以点拨为主,以学生记忆为辅。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题,关键的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既要让学生好好审题,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材料题看起来题目很大,其实答案很简单,所以一定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组织政治语言,拓宽思维,把材料题答完整,答完善。五、期末目标: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争取多一些达到及格,尽能力使历史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尽自己努力,使大部分同学更优秀,让全体同学达标合格。

第10篇

“学党史、悟思想”学习研讨发言提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

学习党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开展党史学习,能够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党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彰显担当的内在要求。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伟大历史人物、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人生故事、奋斗故事,能够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能够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学习党史,是接续奋斗、砥砺新征程的动力保障。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命题技巧的发展、进步,现代史观逐渐进入了中考命题专家的视野,他们在许多中考历史试题中渗透了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在中考复习中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史观,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以理论统领史实,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进而用史实印证历史理论,提炼历史发展规律,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转变。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是科学化、理性化。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近代史,可以发现西方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等,无一不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体现了这一历史发展规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经济上表现为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在政治上,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把中国近代化运动引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发展、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变化;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相关法律文献的公布,引起了政治上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变化。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在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主要是按照文明史观编订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呈现的分别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中考要求“接轨高中”,为高中输送合格的生源。这要求我们要用文明史观指导复习,即重新整合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若干专题进行复习。如我们可以进行“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专题复习,这样复习可以将中国史上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隋唐的科举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串联在一起;同时可以将世界史上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共和政治,近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联邦制、共和制以及颁布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法典》等内容链接起来。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把握重要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如复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15、16世纪之交(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欧洲殖民者开始贩卖黑人奴隶,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进行血腥的掠夺,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欧美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轮船、火车机车的出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同时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发展、确立的过程体现了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中考命题的主导史观之一。如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历史、思想品德试卷第32题,考查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专题知识,先考查1848年、1871年、1917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及意义,接着考查1953―1956年中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进行的探索。在考查世界历史的大问题中穿插了中国史的元素,这体现了“中外联系”、“纵横联系”的中考命题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全球史观,用全球史观观察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人类历史不仅是记录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的大事件的历史,也是记录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历史事件)的历史。社会史观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社会史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史、人口发展和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2课讲述了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11课讲述了宋代社会风貌,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0课讲述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此外,社会史内容还散见在教材的其他地方。这表明新课程改革重视社会史观,注重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探究历史的奥秘,得出相关历史结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史观,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以上几种史观是相互兼容、并行不悖的,只是分析考查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在评价工业革命时,文明史观会强调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现代化史观会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全球史观会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社会史观则会强调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总之,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广大历史教师要以文明史观为总纲,以现代化史观为主线,以全球史观为导向,以社会史观为视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好中考复习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以适应学业终端评价的要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第12篇

钱先生9岁入私塾,13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1年因辛亥革命被迫辍学,这一年钱先生只有16岁。此后便开始了一生漫长的自学。1929年,钱穆先生任教苏州中学时,在教学之余依然不放弃学术研究,撰写了《先秦诸子系年》和《刘向刘歆年谱》等重要研究作品。四川蒙文通先生此时正在南京内学院跟随欧阳竞无学习佛学,在苏州游玩的时候,与钱先生结交,并阅读了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认为体大思精,唯清初顾亭林诸老可比。顾颉刚先生因读《先秦诸子系年》,以为钱先生学问不宜久居中学,而应去大学任教。1930年顾颉刚回到北京,在燕京大学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向钱穆先生发出邀请。钱穆终于接受邀请,于同年来到燕京大学任教,次年转入北京大学教授历史。

一、讲授中国通史

《国史大纲》的写作,要从钱穆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谈起。

1931年,钱穆接到北京大学寄来的聘书,随即到北大历史系任教,讲授中国上古史和秦汉史。“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也在国内掀起一片抗日救亡的浪潮,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将中国通史作为大学必修课。

当时的北大也遵令设立了通史课程,但却是由不同的老师讲授不同的时代。钱穆对此颇不认可,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说:“我今天在这里讲课,却不知前一堂课是何人讲了什么,亦不知后一堂课又将由何人再讲什么。这样毫无线索地讲授,对于你们来说,其实只能感到头绪纷繁,不得要领。”随即,他慨然表示,自己愿一人担任中国通史的讲授任务。1933年,北大于是聘其一人讲授中国通史课程。

独任中国通史课的第一年,钱穆几乎将所有的精力耗尽,为了让学生达到修习通史的真正目的,钱穆给自己下了严苛的规定:必须在一学年规定的时间内讲授完毕,决不能有首无尾,中途停止。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钱穆也做了大量努力。在开学前,用四五天的时间反复思索,将全部课程纲要写定。在每次上课的前一天,要用一下午的时间来对明日2个小时的讲述内容进行取舍,以达到全部史实彼此相关,上下相顾。择选精要,详略得当。同时,他还将所需要的史料,记录下来,以便课堂查考。

精心的准备当然带来精彩的内容,虽然中国通史仅仅是北大文学院新生所修,但往往会吸引高年级的学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乃至北京其他高校的学生前来旁听,每每一堂课,就有三百人前来旁听,不但没有空座,连站着的人都挤得满满的,真可谓盛况空前。在北大讲授四年后,已经到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集体迁往西南。开始了八年西南联大的教书史。在西南联大,钱穆先生仍然教授中国通史,听课的场面仍然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讲授时,无路可走,而需要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

更有一名学生,自读高三时前来听课,钱穆先生在北大讲授的四年中,每年必至,在西南联大讲授的两年,也可见到这个学生的身影,前前后后听了六年之久。钱穆先生告诉他,这课程每年的主旨都是一样的,不必如此重复,而此学生则答道:因每年听讲都有新得,所以屡听不厌。钱穆讲授的这门《中国通史》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经过几年《中国通史》的讲授,钱穆在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之外,还积累了厚厚五六本史料,这些史料成为《国史大纲》写作的祖本,为国史大纲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撰写《国史大纲》

内迁之初,西南联大各院系多有分散,钱穆所在的文学院先在衡阳的衡山停留,又迁至北距昆明300公里的蒙自,并在此开课。当时,无论师生都因为形势影响,人心涣散,无法安心读书。在北京曾旁听过钱穆先生讲课的陈梦家,此时已经成为钱先生的同事,他力劝钱穆为中国通史写一部教科书。一开始,钱穆还有所顾忌,毕竟,通史写作非常繁难,要求很高,而因为流亡不定,相关可供查阅的资料又十分缺少,他想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按《廿二史札记》的体裁,以笔记的形式,按各个专题来写。

陈梦家的着眼点与钱穆很不一样,他对钱穆说,如此,则此书仅仅对研习历史的学生有用,而不能对全国的青年有用,为了时代的需要,您应该先写一部教科书,让广大的全国青年受益。钱穆说,你说的话很有道理,我要再思量考虑一下。

又过了两天,陈梦家又敦促钱穆,此时的钱穆仍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他总觉得,如果能平安返回北京,再做这件事,可能会更加稳妥。陈梦家又是一番极力劝说。并指出,现在这种情况,书籍缺乏,却正是写一部简明通史的大好时机。在陈梦家的积极鼓动下,钱穆终于改变了初衷,答应一试。他取出一路藏在衣箱底层夹缝中带来的中国通史的讲授随笔,准备开始。

然而,事多有坎坷,钱穆已经决意撰写《国史大纲》,却传来文学院要再迁昆明的消息。钱穆听闻,担心因为昆明事务繁多,无法静心写作。思量许久,决定在昆明不远的宜良安居,只在有课时才去昆明,这样,每周有半周的闲暇,用以闭门写作。

在朋友的帮助下,钱穆在宜良北山岩泉下寺安顿下来,这是一个幽静之地,陈寅恪曾来拜访,就说,如此寂静之地,若我一人独住,非得神经病不可。钱穆却耐得寂寞,谢绝了众多演讲的邀请,潜心写作,常常每周有四日不开口说一句话。

在钱穆的住处内,有一株白兰树,春日花开时,清香四溢。楼下阶前有潺潺的泉水,流注到下面两个小小的水潭内,水潭以白瓷所砌成,在清泉的映照下,莹洁可爱。

优美而寂静的环境,带给钱穆前所未有的平和心境和写作状态,原本计划两年完成的《国史大纲》,历时一年就完成了。

三、未来之希望

《国史大纲》写作完毕后,钱穆先将引论发表,如同一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死水,顿时引起阵阵波澜,一时间,引发了诸多的议论。胡适的好友毛子水欲驳斥,傅斯年也表示不屑,然陈寅恪先生却以为大文章,而后数十年间论者无数,未有定论。

其中,最具争议的恐怕数对待历史的四条信念。至今读来,仍觉振聋发聩,令人击节。姑且全列如下,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大家都晓得,知识来源于积累,历史本身即是文化经验的载体。如果说我是某国的人民,而不是他国,是因为我学习了此国的历史知识,受了此国文化的熏染。钱穆有知识人与文化国民的区分,就是将历史不仅仅看作简单的知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生存于此的感受。对于去历史文化的知识分子,那只能算是知识人,而非文化国民。

从这个观念出发,钱先生才能在现代史学的框架下,重申民族文化的立场,否则现代史学本身就是一场启蒙运动,通过历史研究否定传统文化。钱先生这种民族文化立场的重申,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本国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换用现代点的说法,就是增加点对文化认同感。

之后,认同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中知识分子开出的现代化药方,往往要剥去民族文化身份,接受普世价值的洗礼。不仅仅在前后,六十年代的台湾,以及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都有这种去民族文化身份的倾向。直到今天,仍有众多知识分子提出的现代化方案仍有去文化身份,强调普世价值的倾向。但是,问题在于,今天我们如果放弃了文化认同,是否就真能够接受普世价值?

在第三条中,钱穆批判了当时的三种倾向,即虚无主义、历史进化观和文化自谴。虽然说表现为三种倾向,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三种现象本质就是一个,即。

然而,钱先生只是谴责了的表现,还没有深入分析它的本质。在这里,我们不妨对于进行一点讨论。

历史进化论或者称为历史主义,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在启蒙哲人看来,传统的社会因为个体缺乏理性,所以历史文化表现为蒙昧状态。因此,只有对于国民进行启蒙才能使人类历史从蒙昧走向光明。从这意义上讲,历史进步观就是建立在启蒙哲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人类已经通过启蒙,结束了蒙昧的历史。所以,才会有认为站在历史最高顶点的狂妄。也正是抱持这种启蒙观念,所以才会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大肆攻击和污蔑,也就表现为钱先生所说偏激的虚无主义,认为以往历史毫无价值可言,又将今日诸多罪恶推诿给古人,认为今日问题乃是因为启蒙不足,大众依旧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蒙昧所导致的,在知识界形成文化自谴的行为。

国家向前发展的希望何在?钱穆在最后一条给出了答案。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国民逐渐增多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有发展的希望。从这一点上看,钱穆先生其实也是一个启蒙者,不过并非是现代意义的启蒙哲人,而是历史文化的启蒙者,希望通过历史文化对于大众进行启蒙,使之成为拥有文化教养的国民,换句话说就是有文化观念的士大夫,只有如此国家才会有兴旺发达的可能。

至于后面所批评的,因为虚无主义所导致的西化运动,最终不仅不会真正接受普世价值,反而会造成被动的文化殖民。从这个角度上看,钱穆先生所提出来的,正是后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观念。即西方通过所谓的文化殖民,将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渐次消灭从而达到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目的。而如当年或现代的一些所谓知识分子,恰恰就是某种意义的殖民文化的买办,他们企图通过抨击民族文化,来达到彻底的西方文化的殖民。从这个角度上看,钱穆先生所代表的民族文化认同,正是对于此类殖民文化买办的揭露和攻击。

今天,当众多知识分子在文化上把美国道理当成新的发展方向,抛却了自己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直欲将自己的黄皮肤换成靓丽的白皮肤时,我们还是应该再三重温钱穆先生所提出的四条信念,或者至少要对于第四条信念再三诵读,只有当我们放弃了对于殖民文化的追求,回到自身文化传统的确认上来,中国才可能有真正向前发展的希望。

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否定文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一个文明人。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命题,历史文化认同,依旧是我们走向文明社会的基础所在。

四、历史回响

在发表四条信念与引论后,学术界造成广泛的反响,赞成者以为绝响,反对者以为开历史倒车。身在漩涡中的钱穆先生却依然在炮声隆隆中讲授着中国历史与文化。在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复校,胡适出任北大校长,并命傅斯年负责具体工作。出于对钱穆出版《国史大纲》的气恼,傅斯年先生并未继续为北京大学延聘钱穆先生继续讲授中国通史。但是,此时钱穆先生已经声名鹊起,辗转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内战结束后,离开大陆,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继续教书育人。

这部史学名著,在当时即受到顾颉刚先生的高度评价,认为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最后出而创见最多。严耕望先生则以为,目前所有各种中国通史中,仍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为最佳,内容既见识力,也有深度,迥非其他几部通史所能企及。余英时先生则认为,钱先生写通史时惜墨如金,语多含蓄,其背后不仅是正史、九通之类的旧史料,而且也包含了整个民国时期的史学史。可见学界对于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仍有公论。

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钱穆在台北逝世。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经过去了数十年。钱先生早已驾鹤西去,而当时的批评者或褒扬者也大多已作古。而这部二十世纪重要的史学名著,却历经时光的考验,闪发出熠熠光辉。自1940年印行以来,到1974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次修订出版,再到1992年已经是第十八次印刷了。1996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根据台湾版基础上修订为第三版,在此之后钱穆先生的这部史学名著,不断再版发行。2011年,钱穆先生的全集,也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大陆又有了一个最新版的《国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