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上语文总结

八上语文总结

时间:2022-05-04 11:21:28

八上语文总结

第1篇

一学期又在闪念之间过去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还是该怪罪学生的不争气.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总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开去.若要用心去总结肯定是怨语良多;倘若要说假话,那也有许多的客套话那都是摘抄的.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还是挺不错的,每篇课文不能说总是阅读上五六遍,但也能先要求自己至少读个两遍.但对于重点的课文总能多读几遍,每个问题也总能经过多方的思考以达到让学生思考并思有所获的地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尤其是学生在讨论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在课堂朗读中要求学生读的同时,自己常常是先示范读一遍,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好像就是你写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学期的教学态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比如议论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知道学生喜欢课外的知识,于是每节课前就由我自己给学生讲一个课前小故事,让学生起来复述,并让同学讲讲故事讲了个怎样的道理或从故事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也让学生从小故事当中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课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3,作文教学也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命题灵活,形式也多样化了.比如本学期学生参加了军训和运动会,因此本学期就有两次作文有关这方面的,因是学生亲身实践的,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作文水准也提高了许多.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些摘抄写一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还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周记我让作文水平中下的同学就摘抄,而中等以上的同学就要踏踏实实的写每周发生的重要的大小事,或在摘抄的基础上写出相对应的感受想.而作文也有区别,一些有能力的作文字数就要求600字以上,而一些后进生则要求450字以上则可以.一课三练一部分可以只同学做第一,二部分,一部分同学则需全部完成.

4,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由于本地区学生受闽南音的影响,对语文的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语文科目较不重视,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习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5,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这学期准备了一节的视频案例课和一节的现场教学课,历时一个半月,几乎占去了我教学的一半时间,虽然个中滋味无人知晓,但我能积极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我还是感到很开心,毕竟作为一名党员,我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视频课的教学效果可能要差些,但毕竟我有花心血去准备,当然也为我上现场公开课作了借鉴,在这节视频课的教训上我在公开教学时,做了许多的改进,因此现场教学课才了的较圆满的结果.同时对这两节课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沉积了一份经验.

6,虽然做了许多的努力,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像不太令人满意.三班学生比较好动,课堂上话较多,同学的成绩都比较集中,高分和低分的较少;四班的学生较沉静,话较少,但真正听进去课的人又比较少,所以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优秀率高,但不及格率也高.有时想如果把两个班综合一下该多好啊.这也是我教学中比较困惑的.但我也会比较积极的去面对,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的总结,是真实且发自内心的心声.我期待自己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

第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阅读理解 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迄今为止,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八或TEM-8)是我国用以检验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最重要的英语测试,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专八考试是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版)(以下简称《大纲》)要求进行编写试题,测试的目的是“全面检查已完成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大纲》所规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标准以及英语专业知识的要求”。作为语言测试,专八考试属于水平测试的范畴,用以衡量英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总体水平,考试范围包括《大纲》所规定的听、读、写、译四个方面的能力以及英语专业知识,试题分为六个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人文知识、改错、翻译、写作。在这六个部分中,阅读理解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题型,涉及到词汇、语义、句法、修辞,语篇等等方面的知识,在提升专八考试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的阅读理解试题部分为例,结合《大纲》,对专八阅读理解部分的效度进行研究。

语言测试是检验学生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为了有效的检验出测试者的水平和能力,语言测试的试题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的试题应该具有效度、信度、区分行、可行性、反馈作用等。其中效度是衡量语言测试是否标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效度是指测试是否考查了测试的设计者想要考查的内容,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考查了测试者想要考查的内容。根据测试的结构,效度可以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其中内部效度又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外部效度包括共时效度和预测效度。在多种效度中,本文从两种主要的类别即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角度对专八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进行效度研究。

一、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衡量一个测试效度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测试是否考查了测试大纲所要考查的内容,测试者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语言行为以及测试者是否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专八阅读理解部分,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主要考查测试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相关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程度。该部分包括四篇文章,20道客观题,其中每篇文章后各有4~5道多项选择题。《大纲》中要求测试者“能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分辨出其中的事实和细节;能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分析所读材料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因此在完成阅读理解理解部分的试题时,测试者不仅要具备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专八阅读在整个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内容效度的实现对整个测试内容效度的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为例,并结合《大纲》对其测试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文章的选材、长度和阅读速度等方面来研究阅读部分的内容效度。

1.选材。

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阅读材料的体裁和题材

由上图表可以看出,2013年的专八阅读部分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选材比较具有代表性,涵盖比较广。并且选材与考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基本符合《大纲》对于阅读理解部分选材的要求。

2.长度和阅读速度。长度以单词的数量来衡量。考生在完成该部分的试题时,不仅要阅读文章还要阅读问题的题干和选项,所以在统计文章的字数时,要包括文章本身的字数以及文章后题干和选项的字数总和。

《大纲》中规定,专八阅读材料约含3000个单词,并需在30分钟内完成该部分的测试。2013年的专八考试中,阅读理解文章本身的字数加上题干和选项的总字数在3700个单词左右,阅读速度为123字/分,从阅读材料的篇幅和阅读速度方面符合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根据以上对于2013年阅读理解部分的研究,可以看出专八考试阅读材料体裁多样,题材新颖广泛,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英文文章,以此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以便在完成专八阅读部分时能够应对自如。同时,也说明了专八阅读部分试题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选择符合考纲要求。此外,根据对于2013年专八阅读材料的篇幅以及对于考生阅读速度的要求两个方面的统计研究,证明了专八阅读的这两个方面也是符合大纲要求的。综上,专八阅读理解部分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阅读材料符合考试大纲要求,且能够考查大纲所要考查的内容,在提升专八考试整体的内容效度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又称观念效度或构念效度,指的是测试的设计者通过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设计和测试语言特征的能力。为了测试出应试者的语言能力,测试设计者应该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目的,以此提升测试的有效性。在设计具体的测试试题之前,测试设计者应该用准确恰当的方式阐明测试所要测量应试者的哪些语言能力,并说明依据这些语言能力要设计的测试形式和考试任务。

《大纲》中规定专八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测试目的为“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专八阅读理解部分所要测试的这一语言能力既包括词汇和字面理解能力,又包括理解、推理和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试题设计中,专八阅读大体上包括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文章体裁题、观点态度题以及推理判断题等题型。这些题型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测试出应试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20道题型丰富的阅读试题,也要求应试者熟练掌握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类型的进一步研究专八阅读理解的结构效度。

2013年专八阅读理解部分试题类型及个数:5道事实细节题、9道推理判断题、1道观点态度题、1道主旨大意题以及4道语义理解题。由此可以看出专八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题型丰富,不仅保证了对不同层次理解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根据考生层次确定了不同层次的题目的比重差异。这样的题型设计符合《大纲》的测试要求,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题型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同时也说明了专八阅读理解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三、结语

本文结合《大纲》,通过对2013年专八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该年度的试题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能够测试出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相关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但是作为中国英语专业最高级别的语言测试,专八阅读理解的试题类型单一,仅设置多项选择题,所以在试题类型的设计上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例如,可以增加判断题、简答题以及匹配题等等。此外,专八阅读鲜少选择诸如广告、图表和说明书等类型的语篇,多为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所以在材料体裁的选择上,可以融入更多更丰富的语篇类型,从更多角度和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八股文;申论;相似;指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八股文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是宋元明清诸朝科举考试专用的“较为标准化的考试文体”(刘海峰,八股文为什么沿用了五百余年,文史知识198902)。申论是我国目前录用国家公职人员考试科目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八股文的写作与申论的写作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甚至可以说,申论是八股文在现代的一种变体。本文就从二者各自的特点入手,对其相似性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八股文对申论写作的指导意义。

一、八股文的具体特点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体源于宋元时期的经义,在明清时期成为以国家法令形式来规定的科举考试内容。

八股文的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即“以经言命题”。题目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大题和小题。所谓大题,是指一句题至连章题,这种题目类型多见于乡试、会试等大考;所谓小题,是指一字题至各类截搭题,大约有四十多种,这种题目类型多见于学堂内部日常考核、县考等小型考试。

“科举考试时代,古人为了试卷的整齐划一和试卷评判的可比性,从前人的文章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文章结构作为时文的程式,”(科举问题研究 汪小洋 孔庆茂 天津古籍出版社)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这几个部分,讲究为圣贤避讳,“代圣贤立言”,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表达内容。通常来说,八股是为文的最高要求,平时的考试、练习中一般为六股,省略束股。

八股文的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集中了诸子百家的精华,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主题。八股文虽然被人们认为死板僵硬,但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八股文章,如明代王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另外,科举考试中也包含了经史、时务策的考核,更加注重应考者对国家事务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这些都是所选拔的人才必须具有的素质。

二、申论的具体特点

在21世纪的今天,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选拔录用人才、培养公职人员的考试制度,申论就是公务员考试的两个科目之一,它是根据国家机关工作的需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的意思是表明、申述,应考者根据试卷给定材料的内容,引申出个人的观点。“论”的含义较多。一是议、议论。《说文》:“论,议也。”“段注:‘凡语言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二是深思、谋虑。《周礼考工记序官》:“或坐而论道。”“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三是含有评论、辨析的意思。《吕氏春秋・应言》:“不可不熟论也。”“注:‘论,辩也’。”四是告诉、陈述。《文选・张衡・西京赋》:“众形殊声,不可胜论。”“姜注:‘综曰:论,说也’。”因此,申论就是一种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内涵的文体。

申论写作大体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展开写作;应考者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说大话空话,具有可行性,讲究为公立言,实际上考察的就是应考者是否能够胜任政府工作,因此应考者要特别注意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逐年激烈,为了获得较高分数,各个类型的文章写作都有专门的固定格式,尤其是各大辅导机构甚至专门总结出了固定模式帮助考生写作。考生之间还流传着诸如“申论考试万能八条”这样的写作模板,文章结构一般采用“七段轮”,使得申论文章的写作更加类型化、程式化。

三、八股文与申论的相似点

从考试目的上来看,二者实质上考察的都是应考者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写作过程中都采用议论文文体,论证为手段,决策为关键。这也是考察应考者今后是否能够胜任官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题目的角度来说,八股文与申论都是命题作文,与国家、社会、民生、个人修养有关,侧重考察应考者的文字处理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考生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明确判断和处理,讲求应对之策。

从行文角度上来看,二者都采用代言体,代表的是圣贤君子、国家社会的角度,从大局出发,文章严谨周密。

从文章结构来看,二者都采用了固定程式的议论文结构,逻辑关系清楚。

四、八股文对申论写作的启示

第一,八股文讲究“代圣贤立言”,要求应考者模仿圣贤的口气阐释观点,读圣贤书,讲圣贤话;申论写作继承了这一特点,讲究“为公立言”,要求应考者站在政府的角度,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考察的是应考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申论写作时,要时刻注意自己代表的角度,既要维护政府形象,又要顾忌百姓民生。

第二,八股文的写作一般是以四书五经、《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运用经学观点以及圣贤之言进行论述;现代的申论写作代表国家的角度。因此要注意引经据典。古代,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考生思想;现代的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同样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由。

第三,八股文的写作讲究排比对偶,因此,古代有专门的书籍总结各类音韵对仗,例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其中的内容对八股文的具体写作提供了诸多借鉴,甚至形成了固定模式,“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因此,我们在进行申论写作训练时也要注意对经典模板的总结,参考著名理论家的文章,经常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语言运用更加客观。

第四,八股文的语言精简凝练,字字珠玑,用词缜密,逻辑性强,观点表述清晰明了。在申论考试中时间有限,要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精彩的文章,言辞的运用就要特别注意,做到不说大话空话,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起承转合,直截了当。

第五,八股文的写作有着严格的程式要求,分为破题、承题等部分,文章结构稳定,思路清晰,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章写作模式。同样作为分析议论性考试,申论文章的写作对结构也有着严格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八股文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例如,文章开篇对材料及现实的概述就类似于八股文中破题的部分,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占据文章大部江山的论述主体类似于八股文中的四比八股,每一段落又有各自的小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严谨周密;文章的结尾类似于束股、收结部分,呼应上文,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完善结构。由此看来,八股文的写作程式对于现代申论的写作模式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第4篇

关键词:把字句 偏误率 习得难易度 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0-02

把字句一直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难点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朝鲜族中学生的自然习作,考察学生的把字句使用情况,揭示朝鲜族中学生对把字句的习得过程。

1 被试和语料

该研究的被试者为延吉市第十三中学七、八、九年级学生。语料为学生的自然习作,作文样本字数为20万字。

2 书面语料中把字句各成分偏误

2.1 “把”后宾语

中学生对“把”后宾语的掌握比较理想。究其原因,跟汉语和朝鲜语都属于无冠词语言有关,而且虽然把字句和朝鲜语宾述句不是等价关系,但是朝鲜语的宾述句在翻译成把字句的条件下,朝鲜语宾语确实能充当“把”后宾语。从这一点来看,“把”后宾语的习得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光杆普通名词的使用率最高,七、八、九年级各占31.03%、 38.89%、40%,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相反,“这/那+量+名”和“偏正”的使用率逐渐减少。这说明朝鲜族学生逐步意识到了把字句中光杆普通名词通常被自动赋予定指性的特征。从偏误率来看,“把”后宾语的偏误占整个把字句的6%左右。

2.2 把字句谓语

把字句对谓语动词有特别的要求。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只能由具有处置意义的动词承担,从而对其前面的宾语(多为受事)发生影响,引发某一结果或状态。因此,通常情况下,处置性弱的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而这一类动词在朝鲜语中可以进入宾述句做谓语,因此朝鲜族学生对把字句动词的“处置”意识不强,以至产生偏误。有些不及物动词不能进入朝鲜语宾述句,却能进入把字句,也给学生造成难度。

谓语在把字句中的平均偏误率为 12.65%。七年级学生的偏误率高达20.69%,到八年级学生受到了课堂上的正规指导,学生的偏误有较大的下降,偏误率为 7.94%。但到九年级反而有升高的迹向,这跟学生选择把字句谓语难度和复杂性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关。

2.3 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把字句里的VP总是以复杂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把字句本身就用于表达某种变化或结果。一个动词没有其他语法成分的协助是无法表示该变化或结果的,把字句的动词必须加上其他成分,以表示事物处置的动态、程度、结果、趋向、动量、时量等等。据我们的调查,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主要集中在把字句的补语上。通过调查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我们统计了朝鲜族学生习得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时出现的偏误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字句补语的大致的习得顺序。我们统计了以下12种句式:(1)S+把O+V+在/到/给/成;(2)S+把+O1+V+O2;(3)S+把O+V+动量;(4)S+把O+V+了;(5)S+把O+V+来/去(趋向);(6)S+把O+V+结果补语(动);(7)S+把O+V+”得”情态(形);(8)S+把O+V+结果补语(形);(9)S+把O+一V:(10)S+把O+状+V;(11)S+状+把O+V:(12)S+把O+V1+V2。

句型3和句型6的偏误只出现在七年级,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两类偏误很快消失,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不再出现。句型9的偏误率为0,但句型9的使用率很低,七年级无一人使用,八年级和九年级各一人使用,而且均为正确句。这一句的使用率太低,我们不能认为句型9为容易习得的句式,其实学生因为不会用这一类而采取“回避”策略。句型5、2、10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八年级,但到九年级就不再出现。句型7,8七年级没有出现偏误,而且九年级的偏误率高于八年级。句型1、4、11、12的偏误有延续性。从偏误的延续性来看,延续性较强的句式为:句式1、4、12、11>7、8>5、2、10>3、6。

3 结语

3.1 结果总结

通过20多万字的学生自然习作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对把字句各成分和语序的掌握情况。

(1)从书面材料统计的情况看,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把字句使用率基本持平,八年级略有增多,这也许跟教材把字句安排顺序有关(把字句语法点安排在八年级下册)。而相对偏误率各年级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七年级到八年级有较大的减少,可以肯定教材的安排、教师的讲解和重视程度起了积极作用。但八年级到九年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多了2.5%左右,也许到了九年级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把字句语法规则的关注程度降低了。偏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说明把字句难度高,延续性长。把字句偏误并没有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很好的解决。

(2)从把字句各成分及语序在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七年级最高偏误率出现在把字句谓语上,偏误比率为42.86%,但“谓语前后成分”的偏误比率也相当高,达到40.48%。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最高偏误率都出现在“谓语前后成分”上。说明中学阶段的的把字句难点是“把字句谓语前后成分”。

(3)除了“谓语前后成分”之外,八年级和九年级偏误主要出现在“V”上,学生掌握得很差。各年级的偏误率为七年级42.86%,八年级24.39%,九年级28.57%。此外,“NP”的偏误比率比较低,八年级为21.95%之外,七年级和九年级均为15%以下。

(4)语序偏误比例非常低,各年级偏误率不超过8%。这说明中学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把字句的语序。这一点是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把字句偏误现象的最大区别。

(5)“其它”类偏误,主要指原因不明的偏误。

3.2 偏误成因

朝鲜族中学生把字句偏误根源与小学生相似,主要是母语干扰和目的语干扰。不同的是小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母语干扰”,而中学生偏误根源主要在于“目的语干扰”,即因目的语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引起的偏误。所选词语的难度和句子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着把字句的正确率,即把字句构成成分简单时,偏误率低,反之则否。此外,教师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谨慎程度也对偏误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9-64.

[2] 钱旭菁.第二语言研究的效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4):62-70,78.

[3]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 张凯.语言测验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摘要:刘勰提出“八体”风格类型论,这八体的审美核心是《征圣》篇提出的“雅丽”风格,雅丽统摄八体,二者反映了刘勰尚雅崇丽的文学观念,共同形成了《文心雕龙》的文学风格理论体系。

关键词:文心雕龙;八体;雅丽;风格

《文心雕龙.体性》篇末有一句话:“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1](P380)对“环中”所指,有解释为“关键”、“枢纽”、“中心”诸说。笔者详细推敲《文心雕龙》原文语气语义,认为“会通合数”是指对八体风格的汇通融合,“环中”则指的“雅丽”的理想风格,雅丽统摄八体。二者的来源和运用,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试析如下。

一、八体与雅丽

前贤对于刘勰八体风格来源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八体源出《周易》之八卦数理关系,以敏泽、张少康、王小盾先生为代表。二是认为八体来自于对各种风格类型的综合取舍,如牟世金、詹、祖保泉等先生。但是,这两大类意见往往不相和谐。王小盾先生批评过徐复观先生“八体中五体出自五经,而三体出自楚辞”[2](P179)的说法。王先生认为,八体所对应的是文王八卦,每一体的特征都和八卦相一致。笔者以为可以对此再做商榷。徐先生论述八体,是通过对《征圣》篇的解读:

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此应为精约体的所自出。《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此应为繁缛体的所自出。书契决断以象,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此应为显附体的所自出。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此应为远奥体的所自出。彦和在《体性》篇里以远奥为经理玄宗,而《周易》即为三玄之一,故两处并不矛盾。又谓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此乃总括圣人立言之标准,实即典雅一体的具体注脚。[2](P179)

很明显,徐先生论述典雅等五体的来源,是从文体风格角度出发的,其理论依据是刘勰自己的论述。从术语使用与术语含义角度来看,这一归纳没有多大问题。徐先生认为这五体是对“五经文体的总括”,五经以雅正为宗,也就是说“典雅”等五体归结起来的共同特征是“雅”。徐先生又认为另外三体是“出自楚辞”:

对于楚辞的风格,可以用壮丽二字加以概括,所谓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等话,都是壮丽两字的扩大形容。[2](P180)

这谁对壮丽的最佳解释。但是,徐先生对“轻靡”、“新奇”二体来源的看法,就有待商榷:

至于“轻靡”始于晋世,而“新奇”始于谢灵运,然此皆系沿楚辞之“丽”的系统而衍变出的。[2](P180)

徐先生注释“轻靡”始于晋世:

《明诗》篇:“晋世群才,稍入轻绮。”《时序》篇:“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2](P180)

又注释“新奇”始于谢灵运:

《明诗》篇: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正指谢灵运而言。[2](P180)

晋世群才之“轻绮”与“结藻清英,流韵绮靡”是不是就是“轻靡”呢?杨明先生专门讨论过“轻靡”一体,认为“靡”即“丽”也,“轻靡”即“轻丽”或“清丽”,并举例若干证明之。[3](P115)关键是:徐先生在这里说“轻靡”始于晋世,就已经不是在讨论文体风格,涉及到的是晋代的时代文风,时代文风和文体风格是两码事。而“新奇”始于谢灵运的说法,则主要来自于“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句,谢灵运写作山水诗,是在玄言诗之后,故有此说。至于说到“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创作现象,那是整个时代的风气,不应该说“此正指谢灵运而言”,这样又转移到了作家风格上去了。与徐先生类似,其他认为八体是各种风格综合结果的学者,也有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如范文澜、张少康等先生。

但是,徐先生指出“轻靡”与“新奇”二体“此皆系沿楚辞之“丽”的系统而衍变出的”,这个说法是对的。“壮丽”与“轻靡”、“新奇”三体,其共同的核心特征是“丽”。

这样,“八体”的前五体核心特征是“雅”,后三核心特征是“丽”。小结徐先生对“八体史的根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下两种有明显区别的分类:

前五体――雅后三体――丽

这样的归纳,有一个问题是,前五体中的“繁缛”一体,实则应该划入“丽”的范围之内。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五经文风也含有“丽”的因素,所以说:“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1](P27)二是重新归纳,则《体性》“八体”中有四体以“雅”为主,另四体以“丽”为主,可以图示为:

典雅、精约、远奥、显附――雅

繁缛、壮丽、轻靡、新奇――丽

合而论之,则“八体”风格可以统归为“雅丽”的理想风格。此即“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句的比喻深意。所以,徐先生认为“八体”从根源上出自五经与楚辞两大类文体之风格,从特征上看也是讲得通的。徐先生对八体来源的看法,带有综合文体、时代与作家风格的意味。

徐先生没有看到的是,刘勰“八体”从术语来源上借鉴了前人,包括曹丕、陆机的文体风格论、挚虞(仅存佚文九条)、李充(仅存佚文三条)关于文体及其风格论的术语。在形成八体风格之后,又运用这一理论回头去分析评价作家、作品、文体、时代风格乃至地域、流派风格。刘永济先生曾列出八体以及“八体屡迁”后形成的其他风格,在《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的运用情况简表,从实例上支持了这个看法。

二、圣文雅丽,衔华佩实

刘勰最为推重“雅丽”的文风,说:“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1](P18)雅丽是圣文――即五经的文风。上文谈到八体综合归纳起来即为雅丽风格,现在圣文五经就具有这一特征,那么后三体呢?其实这很好回答。《辨骚》篇论述楚辞有同于经典的四同,也有异于经典的四异,刘勰以“取熔经意,自铸伟辞”[1](P51)称之,认为楚辞是“雅颂博徒,辞赋英杰”[1](P51),是继承五经(以《诗经》为主)而能正确新变的伟大作品。楚辞源出五经,其“丽”的风格特点也出自于五经,在“雅丽”风格的笼罩之下。

探究刘勰“雅丽”这一理想风格的生成,不能回避它的来源与运用。上溯到汉魏晋代文论,则可以看出“雅丽”还来自于对作家风格与文体风格的归纳。班固评屈原:“文辞丽雅,为辞赋宗。”[1](P51)曹丕论文体风格:“奏议宜雅……诗赋欲丽。”[4](P69)陆机论文体风格:“诗缘情而绮靡……说炜晔而谲诳。”[4](P75)这些论述,是刘勰雅丽风格的来源。从运用角度看,“雅丽”是圣文的文体风格、是“商周丽而雅”[1](P397)的时代文风、是汉赋“丽词雅义”[1](P97)的创作要求、是“雅丽黼黻”[1](P381)的风格赞语。小结之:“雅丽”是刘勰对“八体”归纳提炼所得的理想结果,在得到这一结果后,刘勰又将其运用于书中对文体或时代风格的评价中去。

结语

刘勰提出八体风格,并以雅丽作为其风格论的核心,体现了他既宗经尚雅,也追求文采华丽的文学观念。八体与雅丽,都是对前代风格类型的综合的产物,在形成了风格理论体系之后,刘勰将其广泛运用于对各类风格的论述中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影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参考文献:

[1] 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成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09-0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初、中、高三个阶段的中心环节,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成语教学。学生学习成语或无法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或无法正确判断成语使用的语境,或不清楚成语的搭配限制和语法功能。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这种情况也因为成语同义词的广泛存在而更加难以解决,因此,区分成语同义词,使学生避免混淆使用,也是成语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点。本文就“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两词作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其区分点以及教学上需着力之处。

本文的语料均来自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一、词义对比

(一)概念义的异同

“半斤八两”有一个义项: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为贬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不相上下”有一个义项:

分不出高低,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本领~,年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在构词法上,“半斤八两”是并列式,“不相上下”是动宾式。在词典释义上,“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都是单义词,属于同义词,都可以指两者对比,程度相当。“半斤八两”现代词义的形成是由本义比喻引申而来,“不相上下”则是本义。在使用对象上,“半斤八两”没有具体限定,《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却对“不相上下”进行了限定,即“形容数量、程度差不多”,但是笔者在语料中发现了以下例子:

但是那两位部属因见其他同事在场而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其他同事不守时的恶习与自己不相上下,因此对自己的过失不太介意。

陡然间,他仿佛觉得自己同一直在迫害着他的残酷的命运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了。

第一句是形容“恶习”,第二句形容“自己”,都不属于数量或程度,而此类语料不在少数,符合语法和使用习惯,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这方面的释义并不太准确。由此可以认定,“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的形容对象是没有区别的。

然而在语料中,笔者发现了“半斤八两”的其他用法,例句如下:

一天吃饭时,爷爷又喝酒,奶奶突然说:“你喝,俺以后也喝!俺在娘家做闺女时,也会喝酒,半斤八两,脸不红心不跳!”

“有人提倡不抽烟,可是自己一盒一盒地抽;有人提倡不喝酒,可是自己半斤八两地喝,这算什么事呢?”

酒量也不大行了,以前一顿半斤八两白酒没事似的,现在喝点儿就醉。

这个用法和“半斤八两”的成语本义并无关联,不是成语,也不见于词典释义,而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四字格,意义即是其字面义“半斤和八两”,指物体重量,多用于指酒量,暗含酒量多之义。因此,这个用法可以认定为成语“半斤八两”的同音同形异义词,需要在教学别向学生讲明。

(二)附属义的差别

1.感彩不同。

在《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中,“半斤八两”的释义为:

比喻彼此一样,不差上下。贬义。用于描写不相上下。也作“半斤对八两”“八两半斤”。

这版释义也强调了“半斤八两”的贬义色彩,这在实际使用中也得到印证,“半斤八两”主要出现在贬斥、消极的语境中。如:

哈劳姆提出诉讼,但被一位明察秋毫的纽约法官驳回,在他看来,这两个巨人半斤八两,都不值一文。

老马也加一句:“你们俩半斤八两,为什么不用你的角戳他!”(注:巴西俗称戴绿帽子为角。)

在以上语料中,用“半斤八两”隐含的感彩是被比较的两者没什么区别,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或好的结果或者隐含了说话人消极、不以为然甚至不屑的感彩,各句语义也都是消极的,和“不相上下”不可替换。因为“不相上下”的感彩是中性,没有褒贬色彩,不表达说话人的态度。

①北京对我的吸引力,与我对地方戏的热爱不相上下。

②从1986年至今,汉城、北京和广岛已经把亚运会的规模搞得与奥运会不相上下。

③如今女大学生在观光服务科中所占比例与人文学、大众传播及教育学不相上下。

④除了市区房屋是砖瓦结构的平房外,出了城,满眼都是低矮的茅草屋,其破败程度同难民营不相上下。

⑤但是那两位部属因见其他同事在场而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其他同事不守时的恶习与自己不相上下,因此对自己的过失不太介意。

①②句所比较的是积极性的事件,③句是中性的,④⑤句则是消极性的。从以上几个语料可以看出,不论语境材料是消极性的还是积极性的,都和“不相上下”的使用没有关系,说话人的态度是客观的,置身事外的。如果语境本身就是贬斥性的,就可以将“不相上下”替换为“半斤八两”而不影响语句的表义,如下句中的“不相上下”就可以替换:

他去接近她还自以为是仰慕一般俗人所无法赏识的她的才思和德操之类的动人品质,只有旁人才看清他其实同一般俗人不相上下,因为旁人了解不到他的想象力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他们只看到勒格朗丹高攀贵族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应的原始动机。

也因为“半斤八两”含有贬斥的感彩,因此在语用上可以用于表达自谦。如:

顺子听着这话舒服,憨憨地笑了:“其实我也半斤八两。说吧,啥事?”

“我也说不上来,总而言之他们的组合蛮奇怪的,只不过我们也是半斤八两就是了。”

2.语体色彩不同。

从所得语料来看,使用“半斤八两”的语料是口语化的,生活对话占相当大的比例;使用“不相上下”的语料多是报道性、评论性的,即使出现在人物对话中,也是书面语程度更高的演讲、评论等。

二、充当句子成分的不同

“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都可以做谓语、定语,此类语料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不同的是,“半斤八两”可以成为一个句群中的分句,如:

“我们是真的”,谁们不是真的?不在柳芳在方庄?半斤八两……

况且生意不错,收入凑合,生活还算安静,权衡利弊,半斤八两。“唉”的一声,也就罢了。

“不相上下”则可以作补语成分,如:

加拿大选手查尔斯•艾伦和古巴的埃尔南德斯则争得不相上下,两人最后的成绩均为7秒66。

比赛一开始,双方就打得不相上下,比分交替领先,并在第一盘打成6:6。

这两种情况下两词都不可以相互替换,是其各自独有的语法特点。究其原因,“半斤八两”可以单独作分句应是由于其口语色彩较浓,使用上比较随便,可以省略前面的句子成分而不影响表义。

总结:半斤八两和不相上下的概念义相同,使用对象和范围也相同。但前者的感彩为贬义,语体色彩为口语;后者的感彩为中性,语体色彩为书面语;在搭配上,二者都可以作谓语、定语,半斤八两可以单独作分句,不相上下可以作补语。而不相上下可以作补语的原因,以及这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释义中的“形容”是否有关系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教学重点

汉语中易混淆的成语有很多,单与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近义的就还有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等等,其概念义都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同义词区分时,应把讲解和练习重点放在区分成语的附加意义和使用语境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2009年10月,第6次印刷.

第7篇

[关键词]八股文与诗歌;《论语诗》;律诗与律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098-05

田子爽(1982-),女,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江苏扬州 225002)

在文学史上,以八股文文体来进行的小说创作并不多见,明代袁黄创作的《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实现了八股文与小说创作的嫁接。明清之际,处于独尊一体地位的八股文也对律诗产生着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诗歌这种文体千百年来一直处于正统文学的殿堂,唐代就曾以试律诗取士,科举社会诞生以来的1300年中,诗歌与应试文体可以说一直结伴而行,文人既咏诗,又作科文应举,诗与科文在同一人笔下发生了微妙的交叉影响。

一、律诗兼律文:《论语诗》的文体属性

王夫之云:“乐语孤传为诗。诗抑不足以尽乐德之形容,又旁出而为经义。经义虽无音律,而比次成章,才以舒,情以导,亦所谓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则固乐语之流也。二者一以心之元声为至。”对此,黄强有着深入细致的论述:“八股文虽作为文之一体,却与作为诗之一体的律诗有其相通之处:它号称‘代圣贤立言’,同样是以儒家教义为其哲理基础……八股文与律诗的这种‘同构’关系,使得明清文人很容易由此及彼,出入于八股文与律诗之间。换言之,与其他诗体相比,律诗更易于契合明清文人的心理结构。”因此,明清之际,律诗的创作呈现出一个繁盛的局面。尤其是七言律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七律之法,起结散句,中二联排偶。其体方,方则滞。叙景言情,远不如古诗之曲折如意。”七言律诗的章法与八股文的程式非常相似,七律“起结散句”,八股文的破题及收结皆用散句,七律中二联排偶,类似于八股正文中的分股排比对偶,虽然七律不如古诗那样在抒情时婉转有致,但其与八股文在程式上的相通,使得经常作八股文且惯于模拟程式的文人们易于把握律诗这种形式。所以,一些文人士子在研习八股文之余,选择律诗这种“合于举业之式”的形式进行诗歌创作。

尤侗在《论语诗·自序》中说:“唐人以诗取士,亦用四子题……寂寂白日,笑人作诗则违众,作文则近于效颦,因仿唐人法于诸公。三试,日各赋十题,酒酣耳热,叉手便成。观者当悯其无聊,勿以嬉笑怒骂律之?”顺治九年壬辰(1652)二月,尤侗参加京都会试,看到士子们以制艺之法来做诗歌,不禁技痒,逞才大试身手,于是,效仿诸人以制艺的做法来作诗歌。在题目上,尤侗亦效仿唐人以诗取士用“四书”文句为题的出题方式,他是从《论语》中取题,考试三日,每日十题,写成《论语诗》30首。这些题目的文句主要出自于《论语》前9卷中,其中有八股文的大题,也有从文句中割截出来的小题。如同孙仁孺、袁黄以经言命题作戏曲与小说一样,尤侗以八股文的题目来做诗歌,且多达30首,成为一个作品系列。我们知道,尤侗擅长作八股文,据《清稗类钞》中“制艺之兴废”条,说“尤侗、王广心之作,熏香摘艳,文有赋心,当时称为‘尤王体’”,坊肆将两人的文稿编为《尤王合刻》,供士子们揣摩学习,成一时之风气。八股文的思维模式、章法布局早已了然于心,所以,即便是游戏之作亦能游刃有余。明清文人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时文有助于诗歌的写作。《随园诗话》卷6有云:“时文之学有害于诗,而暗中消息,又有一贯之理。余案头置某公诗一册,某人负重名,郭运青侍讲来,读之,引手横截于五七字之间,曰:‘诗虽工,气脉不贯,其人殆不能时文者耶?’余曰:‘是也。’郭甚喜,自夸眼力之高。后与程渔门论及,程亦韪其言。余曰:‘古韩、柳、欧、苏,俱非为时文者,何以诗皆流贯?’程曰:‘韩、柳、欧、苏所为策论应试之文,即今之时文者也。不曾从事于此,则心不细,而脉不清。’”可见,八股文章法上环环相扣、细致入微的说理议论同样有助于诗歌的创作。

明清文人之所以普遍声称八股文有助于诗歌的创作,具体到作法上,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首先,紧密围绕题意。题目是八股文的灵魂,须紧密围绕题目阐发题目主旨。作诗也如此,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可见,诗歌与八股文一样,要紧密围绕题目,抓住题目之神理,将题目做得神魂摇曳,题意自然流出。

第8篇

根据《彰武三中2016-2017学年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在温校长的带领下,我组全体教师精诚团结,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不断突破,基本完成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我组所有教师都上了校内公开课,各年部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教师们积极听课,年轻教师听课均在20节以上,其余教师至少15节。

在各年部教师上课结束后,教研组长及时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评课和研讨,鼓励创新,肯定了高效优质课型,发现和纠正了一些问题,促进了教师经验交流和素质提高。

(二)本学期我组组织了四次教研活动:

1.2016年9月8日,《彰武三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16-2017学年度)》研讨会;

2.2016年10月13日,省级课题《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及实施策略的研究》开题启动会;

3.2016年11月3日,阜新市伊马图学校,自主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4.2016年12月16日,语文主题课堂教学评价研讨会。

(三)学习交流

本学期我组教师主要研读以下书籍和刊物: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

本学期我校承担一次阜新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会活动,主题是“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活动研讨”。我校张晓燕、侯佳林老师上了两节公开课。我们组织了研究会成员学校的部分老师进行了研讨。

2016年11月3日,我校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在阜新市伊马图学校主办的自主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并参加了研讨。

(四)研修成果

本学期我组有四名教师的研修成果投稿到《教师博览》期刊:

赵  敏:课堂案例《父爱无价,真情暖暖》

赵小玲:课堂实录《觅文学踪迹,寻诗词奇葩——叩开宋词之窗》

李艳丽:课堂实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侯佳林:教学随笔《半幅对联》

(五)语文主题学习

通过一个学期的听课、评课和研讨,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主题学习三大课堂类型的教学流程基本形成。

(六)课外活动精彩纷呈

1.本学期《彰武诗歌》发表我校学生作品八篇。

2.成功举行了七八年级朗诵比赛和汉字听写大赛。

3.《八年级学生观察日记作品选》编辑成册。

第9篇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调查对象从上海市青浦区沈巷中学七、八、九三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192名学生作为被试。问卷共发放192份,回收192份,扣除不合格问卷6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占96.88%。按年级分,七年级占38.17%;八年级占30.11%;九年级占31.72%。按性别分,男生占44.62%;女生占55.38%。

1.2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和英语成绩。第二部分采用了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7-9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表,问卷共25题,四个部分:认知策略(1一13题)、调控策略(14一20题)、交际策略(21一23题)和资源策略(24一25题) (见附录)。问卷中答题方式采用Likert Scale五级分类量表形式,平均得分4.5~5表示总是使用此类策略;3.5~4.4表示经常使用;2.5~3.4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1.0~1.4表示几乎从不使用。本调查使用的统计工具为SPSS17.0。

2.结果与讨论

2.1 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

从表1看,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水平较低,总均值为2.87 ,属于“使用情况一般”, 即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情况一般。

从整体上看,初中生各分策略得分在2.61-2.97之间,4 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都较低。相对而言,最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是认知策略,其后依次为资源策略、调控策略,使用最少的是交际策略,可见我国初中生使用认知策略的频率最高,交际策略最低。这说明了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重视单词和文章的记忆,而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因包括很多,如:学习环境的差异,应试教育的影响等。

2.2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

男女生除交际策略外,其他三项策略的使用都达到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有性别差异的,从表6可以看出,女生的各项分策略都比男生高。

正如其他研究所显示“在外语学习中女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表明女生比男生使用了更多的学习策略,而且女生能更有效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各种手段。在所有的学习策略中,女生的使用频率都明显高于男生。

2.3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年级差异

从表7看,九年级在各分项策略的使用水平上均高于七、八年级,这与调查的预期结果相符,出乎意外的是,八年级的各分项策略均低于七年级,八、九年级除了交际策略使用水平相当外,其他三项分策略的差异性非常显著。

表8显示: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各项策略的平均值均高于3,表明他们使用这四种学习策略的频率均较高,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使用这四项策略的频率普遍较低,均值为2.216,属于“基本不使用”。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英语成绩与调控策略的使用呈显著相关。

3.结论

通过对该校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初中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整体水平较低。

2).学习策略水平在存在年级差异,其中九年级最好,七年级次之,八年级较差。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内涵;语言教学;趣味性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它却也是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语文教学内容。原因在于它所包含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几乎全都是静态的知识点,很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了语文教学避不开的课题。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培植师生共同的语言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已凝固化的语言,从中体悟语言的妙处,学会运用语言。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挖掘文字的文化内涵,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

一、启发学生思维,探寻汉字的文化内涵

中国汉字始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指事、会意和形声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形表意。有些汉字,你可能不知其读音,却可借助它的结构关系推测出大致意思来。如“休”,左“人”右“木”,“人倚着树——休息”的意思便可推断出来。又如“炙”,上为“肉”下为“火”,“烤肉”之意也可自然得知。汉字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充溢着丰盈的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常常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情感智慧、生存智慧和伦理智慧。如“字”的本义为“生孩子”,其结构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有关人的生命延续的故事,即在一家房子里,一个女子生养了一个孩子。因此,语言教学要抓住汉字的这一性质和特点,在教学中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所记录的词义的理解,又可以接触和了解中华文化,而且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可谓一石三鸟。

(一)形义联想,串联知识。

如“兵”,是会意字,上“斤”即斧子,甲骨文像斧子形状;下“廾”,像双手握物,会意双手握着斧子类的兵器。本义指兵器;引申为士兵(拿兵器的人),进而又引申为军队(士兵的集体)、战争、战斗(军队的行为或职能)。这样,既知“兵”的本义,又了解了古代武器状况。“日”表示太阳,太阳是圆形的,又是实体,所以就在“日”圆圈之中加了一点,以区别于圆圈、圆环等其他圆形。古体的“山”字,是三个三角形连在一起的,山的形状多为上小下大,山又大多是连绵的,又是实体,所以三个三角形连在一起表示山。汉字构字本身,就呈现了处于农耕文明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状态。再如会意字“休”,劳动之后人倚在树边是农业社会中最典型的休息方式;还有“男”字,由“田”和“力”组成,中国人传统的劳作方式就是男耕女织,所以在田地里劳动的劳力是“男”,也就很好理解了。

(二)对比分析,深化认识。

对于一些形似字,若能对比分析其“成字原理”,不仅能区别立辨,更能深化认识,牢固记忆。如 “氽”和“汆”、“籴”和“粜”,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也就不难辨清了。

“氽”字念tǔn,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汆”字念cūan,上面是“入”,下面是“水”,合起来表示“(把东西)放入(沸)水中”。“汆”字的常用义是一种“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如“汆汤”、“汆丸子” “汆黄瓜片”。

“籴”念dí,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合起来就是买进米。“米”可借代粮食,所以“籴”泛指“买进(粮食)”,如“籴米”、“籴麦子”。跟“籴”相对的“粜tiào”,上“出”下“米”,则是“卖出(粮食)”。

二、突显汉字之美,激发学生兴趣

汉字的象形、会意、指示和形声构词方式,使得汉字天生具有形象性。朱光潜先生就认为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品,中国人可用汉字来思维,汉字可以“望文生义”。“涓涓”是细流,“淼淼”必然水势浩大;“太”是在“大”字下加一点,指示比“大”还大之意。汉字作为艺术品主要有三点审美特质:

第一,高度的形象性。每一个汉字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内涵丰富化的“符号意象”,是“点线笔画”巧妙地构成的空灵画面。汉字结构最能展现形象美,如“三”“人”合为“众”,“三”“口”构成“品”,“二”“木”合为“林”。又如“探”字,从扌(手)罙(深)声,本义为“探取”,即把手深深地伸进去摸取东西的意思。再如“取”字从“又”从“耳”,像一只手抓住耳朵的形状(古代战争以割取敌人的左耳作为报功的依据),本为“捕获、俘获”。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画面的表达,生动而形象。

第二,形态的丰富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的结合体,本身就具有了色彩美、声音美、结构美、哲理美,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美的建构体系。另一方面指,汉字有印刷体与手写体之别,有篆、隶、行、草、楷等不同的字体体系,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书法艺术,这在世界语言中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强大的组合功能。汉字与汉字之间的集合功能丰富,押韵、修辞、句式等是汉字之间相互吸引和调整的结果。对偶作为修辞格之一,是把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成双成对排列,形成非凡的表达效果。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押韵、对仗等诗词句法更是充分发挥了汉字音节的整体效应,产生了强烈的美感。

教师若能在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汉字上述三个审美特性,突显语言文字的美,将会收到时意外的教学效果。

三、开掘数字的文化内涵,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数作为文字中的特殊形式,其概念古已有之。它源于大自然,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源于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描述和总结。数字无疑是人类创造出来表述数目概念的符号,其基本功能是计算,却也是语言学科中的特殊领域。数字在民间语言与文学作品中往往表达一个概数,是一个泛化了的虚数,属于数的语义模糊现象。而这样的现象在汉语与英语中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偏爱与习惯,表达了数字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语言教学若能抓住这样的特殊现象,必然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汉语、英语数字的不同文化内涵。

在汉语里,人们对“九”字历来十分看重。《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易经的乾卦代表天,在其卦爻中有“用九”一说。即凡与天或干有关的皆用数字“九”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九乃天尊之数,皇帝天子以九五之尊称呼由此可见一斑。又因“九”在一般个位数字的表达中是最大的,故“九”寓意无限、长久,“九九”相连与“久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用这一天来作为尊老敬老的日子是自然不过了。至于人们对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对“九”的偏爱,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愿望——对幸福长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西方人对十三和星期五这两数字也非常在意。十三,对于处在基督文化的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一个说法是,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了,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成为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而星期五,是因为耶稣受难的日子为星期五,还因为亚当被诱惑食禁果也是在星期五。因此,星期五也成了忌讳。

(二)数字语义模糊功能在汉语英语中的运用。

汉语中,“八”常作虚指,表示“多”,且有一定的夸张、渲染、强调的意思。如“八辈子”、“八杆子”、“八面威风”“八方支援”“八段锦” “八面光”“八面玲珑”“唐宋八大家”“才高八斗”“七嘴八舌”“八荣八耻”等等。在一定的语境中,模糊数字的语义处延扩大延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能够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唐.白居易)

英语中,数字语义模糊功能也较常见,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以下成语:

one in a thousand    少见的

seventh times seven   无数次

ten to one     十之八九

ten times as easy    容易十倍

通过以上例子,不难看出,英语中“ten,thousand”等较为常见;汉语“百、千、万”使用频率较高。常见词语还有“百里挑一”、“成百上千”、“ 百读不厌”、“ 百川归海”、“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 “千恩万谢” 、“千回万转” 、“千军万马” 、“千秋万代” 、“千变万化” 、“千真万确”、“千言万语”、 “千丝万缕” 、“千山万水” 、“千头万绪”、“千奇百怪” 等,数不胜数。

四、结合实际,不断整合学习内容。

语文基础知识,不外乎语音、词汇、语法等,接触到的就是音素、音节、语素、成分、层次等名词术语。如果纯就理论而讲理论,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全无;如果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强调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区别,将会致使教学的失败。其实文学与语言是无法分离的,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应该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彼此融合,走出一条语文教学新路子。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韩少功《马桥词典》)来进行语言课的教学,甚至可以选用优秀影视作品的经典对白,如《阿甘正传》、《罗马假日》以及《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以对白见长的影视作品中经典对白,来组织语言教学。让学生从中体悟语言的妙处,品味语言的魅力,学会运用语言。

同时,讲词语部分时,尽可能地收集全国各地以及网络新词,如“与时俱进”、“酷”、“秀”、“超”、“霸”、“忽悠”、“pk”、“博客”、“——门”(后缀“门”如“虎照门”、“艳照门”)等时尚词语。力图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亲切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指导学生对一些新词的理解。这样,千方百计使语言的教学从“枯燥”、“陈旧”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到主动参与上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不断给教学注入新鲜感、时尚感,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和强大生命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陈明华:《汉字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操作策略》湖南,当代教育论坛,2005.第4期

【3】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李珂:《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湖南:当代教育论坛.2005第3期.

【5】严寅贤  张付水:《关注现代汉语表达的劣化倾向》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7

【6】刘坤夫:《浅谈新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no.8.

【7】张建华  李英:《中西文化中数字的文化内涵探析》湖南,当代教育论坛.2006.第1期.

第11篇

关键词:情景语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课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标识。然而,受时代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广泛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说的是让人费解的网络语言,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可怕的冷漠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兴趣和认同感呢?文章将深入解析实施情景语境策略,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初中语文课程进行探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种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中华民族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广大,内涵丰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戏剧艺术、建筑文化、语言文字、医药医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等文化现象。

二、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初中语文课程的规定

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要求。

(一)国家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主题内涵

在主题内容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大主题内涵进行教学:一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三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二)国家明确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比较系统地介绍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及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历史及其对世界的意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古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格言警句、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13个类别,这些类别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都能找到。

三、情景语境策略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情景语境最开始是言语活动的一个解析单位,但后来也逐渐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所谓情景语境策略,即在语用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营造恰当而生动的情景语境促进交际。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符号,缺乏直接观感,又往往用初中生还不能十分理解的文言文来表达,在理解上存在难度,情景语境策略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发现,从教学课堂与文化历史之间的构造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情景语境划分为再现式情景语境、代入式情景语境、对比式情景语境、再造式情景语境等四种类别。这四种类型情景语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传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再现式情景语境

再现式情景语境即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场景,尽量还原传统文化关键因素,使学生与教师进入到传统文化典型场景进行文化传承。比较适合运用再现式情景语境进行教学的,无疑是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两大类传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教育部编写审定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风俗习惯的主要包括:庙会(鲁迅《五猖会》七年级上册)、送别(李白《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朱自清《背影》八年级上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下册、李白《送友人》八年级下册)、踏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八年级上册、欧阳修《采桑子》八年级上册)、社戏(鲁迅《社戏》八年级下册)、腰鼓舞蹈表演(刘成章《安塞腰鼓》八年级下册)、灯会(吴伯箫《灯笼》八年级下册)、书信(傅雷《傅雷家书》八年级下册)、满月酒(刘绍棠《蒲柳人家》九年级下册)、打猎(苏轼《破阵子·密州出猎》九年级下册),主要涉及9类14篇文章。涉及传统节日主要包括:过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七年级下册)、中秋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上册、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年级下册),主要涉及2类3篇文章。在这些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中,对一些大型的风俗或节日,如过年或中秋节、春游,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不必创设情景。在这里,可以选择“灯会”作为主题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全班划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款灯笼,写上灯谜或祝福语,在晚上熄灯挂上灯笼,全班模拟进行短暂灯会,让学生通过再造的灯会场景切身体会到中华传统习俗的伟大之处,受到其文化熏陶。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普及灯会常识,探讨灯笼由来、发展、种类及其作用,开阔学生视野、升华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

(二)代入式情景语境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据统计,在教育部编写审定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共收录古诗词82首,其中古诗62首,词20首。82首诗词,时间从上古到现代,跨越历朝历代,主题思想也是丰富多彩,有览胜咏怀,如曹操《观沧海》(七年级上册)、王湾《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上册)、温庭筠《商山早行》(九年级上册)、张养浩《山坡羊·潼山怀古》(九年级下册)等,有爱情吟唱,如《关雎》《蒹葭》(八年级下册),有离情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下册)、李白《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有登高抒怀,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七年级下册)、王安石《登飞来峰》(七年级下册)等,也有抒发爱国情怀,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八年级上册)等。虽然古诗词各具特色,写作背景也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在某一瞬间触发思绪或感情。在教学中注意创设这个情景,在模拟环境中让学生代替作者进行观察、思考,看是否也能产生同样的思绪或感情,这就是代入式情景语境。代入式情景语境可以让学生扮演诗词作者,对诗词主题更有代入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如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班上临时开辟一条“离别通道”,“王勃”在这头挥手送别,“杜少府”在那头泪如雨下,两边都是“哭哭啼啼、伤心欲绝的行人”,试问学生如果是“王勃”,他能想到什么?如果要作诗一首送给极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友人,诗上要写什么内容?这么一代入,学生就会产生离别的心绪,然后更能理解和敬佩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三)对比式情景语境

格言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散文、歌赋中,也包含有不少的格言警句。如《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中,包括一日三省、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格言警句;《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学》(七年级上册)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等。在教授此类文章时,可以创设对比式情景语境,即创设模拟环境,学生自己与作者进行对比,察看与作者的差距,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格言警句中蕴含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凡魅力。如在教授《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八年级下册)时,可以创设孔子讲课情景,面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比较好?”的学生提问,你会作何回答?学生分组饰演“教师”,分别说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制度,然后再与孔子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观点进行相比,再将现在的开放时代与孔子所处的封闭时代进行对比,就能更好地理解世代追求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超越时代,中国人民是多么热爱和平、渴望秩序。

(四)再造式情景语境

汉字是最能代表中国书法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书法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初中语文课程要“立足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体悟汉字魅力”。虽然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没有单独开辟汉字为主题的课程,但在八年级上册设置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主题,学生可以在本节综合性学习主题中,寻找包括石刻等文化遗产,也可以寻找其他的文字作品。在教授汉字文化时,可以创设再造式情景语境,即创设文字尚未发明时期场景,“你如何记录生活和传承文化?”让学生在几乎无可利用的环境中,想方设法记录生活、表达想法、传承知识。在这个再次创造的过程中,学生思路会彻底打开,最终能够切身体会到象形文字的精妙,深刻理解汉字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样,再造式情景语境也适合在教授古诗词,创设与古诗词相似的环境,让学生重新“创造”诗词,重走作者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蕴含的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实施恰当的情景语境策略,能够很好地拉近学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更立体、更生活化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认同和向往。情景语境并非耗事巨大、矫揉造作的铺陈之作,而是目标明确、精准施力的传授捷径,对初中语文课程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新然.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7).

第12篇

[关键词] 语用含义;焦点;话题

一、引言

汉语“连”字句指包含“连...都/也...”结构的句子。如:“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也没遇上,祥子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马路的左右。”

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如Paris,M-C(1979),Shyu,S-I(1995),Tsao,Feng-Fu(1989),蔡维天(2004)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包括:“连”字的词性;“都、也”的功能;“连”字句的结构;“连”字句的语义分析。八九十年代以来探讨“连”字句语用功能的文章也很多,研究较为深入,本文将对“连”字句的语用进行综述。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探讨“连”字句语用功能的文章越来越多,学者们运用语用学原理从不同角度对“连...都/也...”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1、“连...都/也...”结构的语用含义研究

语用含义即话语含义,它不是通过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它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指说话人说出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另一种指的是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地表示的意义。当然,学者们也意识到“连...都/也”的会话含义,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

崔永华(1984)分析的“连...都/也...”句的语用意义是:一是说明某种性质的程度很深;二是证明另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他引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

1.这个歌儿太流行了,连七、八岁的孩子都会唱。

2.这个歌儿连七、八岁的孩子都会唱,我还能不会唱吗?

例1中的“连七、八岁的孩子都会唱”说明了这个歌流行得很广;例2中的“连七、八岁的孩子都会唱”证明了我一定会唱的,也就是说我会唱的可能性很大。

崔希亮(1990)明确提出“连”字句是表达包括明码信息和暗骂信息在内的多重语言信息的结构,表达的信息分为四重:①基本信息,②附带信息,③预设信息,④推断信息。其中,基本信息表达的话语的规约含义,附带信息表达的话语的会话含义,预设信息表达的是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通过逻辑关联和心理关联又可以获得话语的前瞻意义,及“连”字句的推断信息。

王远明(2008)认为“连...都/也...”句式一种反预期结构式,其语用意义就是表达了某种反预期信息,而这种反预期信息是由“连...都/也...”整个结构来表达的。从语用角度来说,“连...都/也”句的成句是有条件的,就是一定要表达一定的反预期信息。换句话说,“连...都/也...”句不能用来表达预期信息或中性信息,如:

3.*连熊猫都不能吃。

4.*连老鼠都怕猫。

这里“熊猫不能吃”、“猫吃老鼠”本来就是人们预期范围内的,是预期信息,所以就不能用“连...都/也...”句来表达。反预期其实是说话人“视点”的表征,因而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

2、“连...都/也...”句的话题与焦点研究

焦点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尽管不同学者对焦点的看法仍有差异,但一般都认为焦点是一个功能性话语概念,它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是说话人表达的重点,是句子信息结构中信息量最大的部分。对于“连...都/也...”句的焦点问题争议最多的就是“连”后面的成分是话题还是焦点,如果说是焦点,那是不是对比焦点。

三、总结

本文对研究“连...都/也...”句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语用的角度对“连...都/也...”的研究作了综述,主要包括:“连...都/也...”句的语用含义研究和“连...都/也...”句的话题与焦点研究。通过我们的综述可以看出,有关“连...都/也...”句的语用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连...都/也...”句的研究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分歧,而这些分歧就表明“连...都/也...”句完全有继续研究的空间,可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考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曹逢甫.汉语的句子与字句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崔永华.“连...都/也...”句式试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4):30-44.

[3]崔希亮.试谈关联形式“连...都/也...”的多重语言信息[J].世界汉语教学,1990,(3):139-147.

[4]刘丹青,学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24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