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01 01:06:11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1

一、课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激发学生求知心理和爱好情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我教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反映的是作者依依不舍送别好友的情景:诗人和好友分手了,远行的船越来越小,留给诗人和远行者的都是孤单的身影和依恋的心情。教学时,我选择播放李书同填词的《送别》曲,那悠扬缠绵的乐曲,扣紧了学生的心弦。当他们沉浸在深情哀婉的乐曲中时,我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这时,学生的心绪已不知不觉地被带入诗境中。他们初步感知到诗文的美妙,并产生了进一步去理解诗句的欲望,收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又如,课文《梅花魂》一课教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这样的动感画面:寒风在呼啸,大雪在纷飞,在这冰天雪地中,梅花却灿然怒放,它以不屈的傲骨,迎接冰雪的挑战。画面配之以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歌曲《红梅赞》,并同时出现红梅赞的歌词。深情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歌词,使学生完全陶醉了。同时,梅花的高洁不屈的品格自然地凸显在学生的面前了。这激起学生对梅花的赞扬与喜爱,学生怀着这样的情感自然地进入对课文《梅花魂》的学习之中。

又如,教学《黄山奇石》时,课始,随着老师一番赞美黄山的话语娓娓道来,屏幕上展现出黄山那奇形怪状的岩石,学生们目睹着“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怪而有趣的岩石,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多美呀!”“啊,真神奇!”……一声声惊叹流露出学生们心中的向往,活跃的思维有如泉涌,欲心驰神往地探究黄山奇石的奥妙,于是,学习课文的热潮就开始了。

二、课中,运用多媒体组合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功能,配上教师的讲解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感觉、知觉、听觉、表象

和想象,这样,可以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文中,课文介绍“仙桃石”的样子时说,“就像一个巨大的仙桃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抓住一个“飞”字向学生提问:把“飞”字换成“掉”字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学生说:如果换成“掉”字,那这块奇石就会连滚带摔地摔到山下,摔得粉碎;所以还是用“飞”字好,可以落到想要落的地方。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奇石飞落山顶”的一段动画: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上飞落下来,落在石盘上,石头渐渐羽化成一个大桃子,再渐渐变成一块石头。形象有力地说明了“飞”比“掉”好。学生眼前豁然开朗,难点解决,比喻句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又如,教第五册《科里亚的木匣》一文中,要解决“妈妈用量步子的办法找到木匣,可是科里亚用同样的方法却找不到木匣”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妈妈步伐没变,而科里亚步伐变大”这个原因,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我借助电脑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对比科里亚脚步的大小变化、妈妈脚步不变的情景,并反复演示,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

又如在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月食》一文的教学中,月食的成因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效率,我制作了能体现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动规律动态课件,同时,还特意突出了地球的阴影。教学时,操作课件,月亮由于绕地球转,慢慢进入地球的影子,能反射到太阳光的部分也就越来越少,等完全进入影子,即形成了月食……学生通过亲眼看,一下子便明白了月食的成因,真是省时省力。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回声》中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黄山奇石》中黄山风景的秀美,《雷雨》中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又都可采用影像来突出重点,同时在学习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或诗歌时,可选择一段优美而略带伤感的音乐来渲染情感,以突破情感的教学,教好指导朗读,而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又可选用一段优美而轻快的音乐来增添美感……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在课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课末,运用多媒体组合检测评价,巩固教学效果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2

同志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创造精神能力与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处于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要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具有创造型的思维能力。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无论是学生上午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智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而想象力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理解他人体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创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市人们探索新领域的触角,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品味词句,引导观察,从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现以《黄山奇石》一文为例,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品位词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究竟什么是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比如讲《黄山奇石》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仙桃石像天上飞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上有一个桃子似的大石头。怎样让学生体会想象的含义呢?于是我问学生:“这块石头的样子像桃子,可以称它为‘桃石’,为什么前边还要加一个‘仙’字呢?”这一问,学生们开始动脑筋了,有的说:“加了一个‘仙’字,表示它很神奇,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的说:“加里一个‘仙’字,表明它有灵气。”还有的说:“加一个‘仙’字说明它是神仙特意放到那里的吧!”抓住这个机会我总结说:“看,这么一个普通的桃石,前边家了一个‘仙’字,会使我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而这些联想都是我门根据这个桃石,想出来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天上掉下来的,有灵气,神仙放到那里的)这就是想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飞来得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石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我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问学生“桃石会飞吗?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于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就这样,我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

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是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中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以《黄山奇石》一文为例,再学习“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等章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中语言表达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我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对文中略写的景物,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景物进行再造想象,续编新内容。具体步骤是:

1.让学生用填空的形式扩充想象内容。比如:天狗望着月亮。

2.采用提问式发散思维。比如: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抢着?抢着什么样的球?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3

自然山水和物种资源

黄柏山森林公园地处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气温为15.2℃,7月最热平均气温22℃ ,是消暑避夏的好去处。

黄柏山是江淮植物区系的交汇点,植被区系以亚热带种类为主,兼有暖温带植被成分,因此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有植物200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植物就有20多种,如银缕梅、青檀、金钱柳、古银杏、鹅掌楸等。动物种类繁多,有371种,其中白冠长尾雉、商城肥鲵、金钱豹、豪猪、狍子等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因此黄柏山被誉为豫南的“天然动植物王国”。

优越的气候条件、充足的水源、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使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王兵教授于黄柏山测得负氧离子含量为我国空气负氧离子保健浓度评价标准最高等级。

黄柏山拥有丰富独特的森林景观。景区林木茂密,林相整齐,森林覆盖率高达97%。大面积的林海铸就了这里独特的森林资源景观:红绿掩映的小林海原始森林、天池千亩竹园、大牛山万顷松涛、界巴冲映山红、前河红叶林、王后冲紫荆园等森林景观遍布山间。林内空气湿润、清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来这里踏青,杜鹃花一丛丛、一簇簇,映红满山,漫山绿叶红花,十分赏心悦目。野兰草点缀其间,混合着春天的气息,清香扑鼻,令人陶醉。盛夏时节,林涛阵阵,遍山碧绿,万木峥嵘,生机盎然,美不胜收。秋天则天高气爽,碧海晴空,漫山红叶,落叶缤纷,五颜六色的野果点缀其间,如猕猴桃、八月楂、野葡萄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万木萧条的冬季,这里的松竹仍然挺拔苍翠,傲霜斗雪,远山银蛇飞舞,景色迷人。

密林深山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物产资源。有清香怡人、回味无穷的黄柏山九峰云尖茶,有别具风味的花儿菜、苦菜、竹笋、香菇、厥菜、贯众、黄柏山甜{等土特产品,有治风湿、晕眩有奇效的天麻、清热解毒的黄檗、滋阴补肾的茯苓、“人间仙草”灵芝、药食兼具的桔梗等名贵中药材。

回荡传说的山谷

黄柏山中,各种奇特的景观为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平添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而回荡着杨腊红与黄花天子故事的黄柏山大峡谷以及高山平湖的黄柏山天池,则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

黄柏山大峡谷入口将军X上,有块造型奇特的巨石,石顶苍松作冠,红花为缨,形状酷似古代戴着头盔的将士。相传北宋年间,黄花天子不满宋朝昏庸统治,率众起义,自立东圣神州九渡莲花国,此处便是重要据点之一,杨蜡红率军围剿,黄花天子不敌退守他处,其军师龙天飙忠心护主,摆下石门阵,誓死据守天险,英灵化作巨石,便作将军石。将军石畔,黄山松于崖石之间横空而出,姿态万千,如美女、如醉汉、如苍龙、如飘云,或仰、或卧、或立、或侧,媲美黄山景,尽显松之韵。

峡谷中独特的巨型花岗岩地貌在河流千万年的冲刷下形成了滴水峡令人难忘的景观:瀑布群集,深潭星罗,巨石林立。有饮马涧、梳妆潭、铜锣潭、桃花潭……其中犹以铜锣潭最为有名。谷底一处清澈见底的潭水,坐落于山涧,与四旁绿树青山相映成趣。谷底更有相传是杨腊红攻打石门阵时的饮马涧及战隙梳妆沐浴的梳妆潭。

海拔835米的深山里,汇集着一方碧翠的池水,这便是滴翠湖。湖畔茂竹绵延,苍翠欲滴,水杉耸立,高大伟岸,松林起伏,涛声阵阵。湖中水波粼粼,碧若翡翠,浮山掠影,尽收池底。四时之景不同,最美是云雾起时,丝丝缕缕,洁白如絮,远山近水,时隐时现,变幻无穷,置身其中,如临仙境。

文人的遗踪

黄柏山人文历史悠久,南宋爱国大词人张元干,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以及同时代著名文学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高僧无念禅师……都曾寄情黄柏山山水,感叹江山社稷、世事沧桑,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有的还在此隐居避世,著书立说,或开园建寺,广传佛法,使黄柏山成为“江淮文蔚”、“楚豫禅宗”之地。现黄柏山存有寺庙、书院遗址十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法眼寺、息影塔院、李贽书院等。法眼寺为明代著名僧人无念禅师创建,是鄂、豫、皖三省古刹,有“楚豫禅宗”之称。无念禅师为古代百名著名高僧之一,曾与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七省经略梅之焕往来甚密,因而法眼寺在当时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其楹联 “三十里隔断红尘看茂竹深林别有风情殊事世,五百年重开绿野听飞泉鸣鸟另出境界异人寰”正说明了当年黄柏山之鼎盛。如今法眼寺历经风雨,门前两尊2米多高的石狮、两株需四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古银杏风韵犹存,记载着法眼寺的荣辱盛衰。

息影塔,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天启年间七省巡按梅之焕为纪念挚友无念禅师而筑,俗称“祖师塔”。塔体八方共四层,系料石砌垒,三层平台均铺条石,据说无念禅师葬于第三层平台下。四周石墙,竹林环抱,仍见石桩残迹,在息影塔两侧,有楹联一副:“白棒藤条明见性,萝卜白菜悟真经。”彰显一代禅宗清心寡欲、参禅悟机的形象。息影塔四周近300米范围内,还有7个高1米至3米不等的小塔,相传是无念禅师的弟子们为护卫祖师塔而建。

李贽书院为研究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而建,主要包括花潭客舍、李贽纪念馆、净心讲坛三部分,青山翠竹环抱,环境清幽,景色优美。李贽因反对受程朱理学的束缚,主张男女平等,崇尚自由,公开打破对孔孟的迷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遭到迫害逃难至好友无念禅师处,遂隐居黄柏山著书立说。后人为纪念李贽,研究其学说,在此兴建了李贽书院。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与同学交流呢!在英特网环境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我教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我想知道谈迁的精神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学了课文后你有何感想?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不少学生给我发e-mail,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语,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学生特别喜欢老师这种“热线服务”,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等。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5

中学地理教材中增设了大量的有关旅游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颇合时宜,而且中学生也向往旅游,希望自己能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和引进一些旅游知识,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对瑰丽而多彩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色彩缤纷的人文景观的讲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树立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目的。鉴于此,在此尝试把旅游知识贯穿在整个地理教学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从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把旅游资源带进课堂

无论是初中地理中的区域地理,还是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有许多与旅游相关的结合点。在不影响课堂主要内容的前提下,不同渠道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的绚丽多姿的旅游资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巧引歌曲一首好的歌能给人以心灵的美感,不少歌曲的歌词中蕴涵了丰富的地理内容,讴歌和赞美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若能巧妙引用,则能收到教学生动、活泼,便于学生牢记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内蒙古高原时,高原平坦辽阔,降水少,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形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景观,适宜放牧马、牛、羊、骆驼等。这时巧妙引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这几句歌词,便可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内蒙古那如诗如画的美好景界——在美丽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自由自在的赶着牛、羊,歌唱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形成一种美好的向往。又如讲到我国横断山区地理特征时,可引用大家都熟悉的《四渡赤水出骑兵》里的歌词:“横断山,路难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横断山的路会难行呢?哦!原来横断山是一系列山高谷深、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要翻阅这一系列平行山脉确实难。由于相对高差大,因此山脚、山腰、山顶的气候截然不同,从而形成了通常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经这样简单的分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这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特征,且印象深刻。

2.引用古诗词和谚语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其中不乏概括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品。课堂中相关内容上恰当引出几句学生都熟悉的古诗,将会起到活泼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讲地质构造中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例子时,引用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想一下,要形成直下三千尺的这种瀑布,山体必须怎样?——山体必须高峻陡峭,有“万丈”悬崖。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庐山这种陡峭的“万丈悬崖”是怎样形成的。进而引出正题,因为庐山是一个地垒构造,南北两侧下降,中部山体上升,从而形成高峻陡峭、犹如平地拔起的庐山,显得格外的险峻,也格外秀丽。因而才形成直下三千尺的著名飞瀑。经过这样一引一讲,一方面使学生过去的知识得以延伸,另一方面又使他们掌握了地垒这种地质的构造。又如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地区是赤道地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规律。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能适当地运用,不但学生爱听,还可以为课堂增彩添色,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

3.展示图画或景观图片课堂上讲某些自然景观时,适当展示几幅相关图画或景观图片。会使学生耳听一新,精神振奋。例如讲三大类岩石中的花岗石特征时,可展示一幅我国黄山的风景画,要求学生们仔细看图,找出有哪些景物?有苍劲多姿的青松,灵秀奇妙的山石,变化无穷的云雾等。引出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浑圆、陡峭直立的“怪石”呢?最后得出结论:因为黄山的岩石是花岗石,具有很好的柱状节理,质地坚硬,沿节理易风化。经历了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从而形成了这“怪石”,成为黄山一“绝”。通过这样一看一想,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参与的气氛中掌握了花岗石的特征,且记忆深刻。又如在讲人口问题时,首先展示一幅漫画《母亲的苦难》,这容易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迅速进入情景。教材中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展示的图画典型,讲解切题,无疑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二、课外活动中的“旅游活动”

由于课堂上内容和时间的有限,除了课堂中适当引入旅游资源外,在课外活动中也带进了旅游知识。主要有:组织专题讲座、出地理墙报、开展知识竞赛、游戏活动和进行野外考察等。针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多,枯燥不易记,课外活动中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来掌握和巩固。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一些风景名胜点,放到图上相应的位置,准备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具体的游览路线:如华山峨眉山石林,最后让学生来进行一次不花钱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旅游”。游戏开始,每人发一张标有游览线路的纸条,要求说出坐火车、还是坐轮船。主要的铁路干线和航线,以及沿途经过的著名大城市的名称。经过学生亲身的游览,这些主要的干线就容易记,有趣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识图和读图能力。

为了更好地做到游有所思,游有所获,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融为一体,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一些旅游点进行实地考察。如讲到石灰岩、岩溶作用时,带学生考察溶洞。面对奇妙的各种形态,一边看,一边讲,一边想,等考察完后,相应的内容也就掌握了。其中一部分同学,由于好奇,考察中可能要敲一些石笋、石钟乳等。这时提醒大家注意:假如每次来游玩的人们都这样不停的敲,现在和将来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吗?从而进一步教导学生更要珍惜和保护好所有的旅游资源,应该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点美的“见面礼”。在亲身体验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通过以上不同渠道,巧妙地把旅游知识贯串于地理教学中,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树立了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趣,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目的。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6

一、在朗读指导中品味语言

语言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好地感觉语言表达得准确、生动、贴切,从而培养和感知语言的美感。

【句段一】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教学过程】

师:作者“门口初听瀑”听到的瀑布,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生:渐近渐响。

师:渐近渐响是什么意思?

生:是说我们离瀑布远的时候,瀑声很小;离它越近,声音就越响。

师:我们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原先很小?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生:我从“飘”这个字知道了它的声音不是传来的,而是飘飘悠悠地飘来的。

生:我从“拂”体会到了它的声音很小,就像是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一样。

师:那我们又是从哪儿感受到瀑声后来很大了呢?

生:我从“涌漫”这个词感受到声音好像是铺天盖地地涌过来的。

生:我从“盖过”这个词感受到了声音响,人喧马啸已经很响了。瀑布声居然盖过了它。

生:我从“只存”感受到了声音响,这说明除了瀑声,没有其他声音。

生:我从“响遏行云”感受到了瀑布声音响,响得连天上的云都给阻挡住了。

师:大家自由读这个句子。你能读出黄果树瀑布“渐近渐响”的特点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初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渐近渐响”是作者第一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离瀑布的距离越来越近,声音就越来越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段话中,作者的遣词用字非常讲究。“飘、拂”等词写出了作者原先听到的瀑声是轻柔、缥缈的,“涌漫、盖过、只存、响遏行云”等词写出了作者后来听到的瀑布是晾天动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些词语感受瀑声特点的同时,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正如课堂中一学生所讲的那样,“飘”比“传”好,—个“飘”字写出了远处听到的瀑声是飘飘悠悠的,极尽轻柔、灵动。因此,将品味语言和朗读指导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时,“渐近渐响”的瀑声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在朗读指导中理解语言

知识,只有真正地理解,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朗读可以感知语言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接受知识,明白作者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句段二】“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石阶两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生:回响。

师:那“回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回响是回声的意思。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我们在山上面对山崖大喊的时候就有回声。

师:那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为什么会有回声呢?

生:因为书上写了“黄果树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群山环抱就是指四周全是山,所以瀑布的声音发出来后。就有回声了。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描述的是作者“石阶二听瀑”时听到的瀑声。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回响”是这次听到瀑声的特点。由于瀑布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所以巨大的“哗哗”声必然会引起群山的回声。对于回声,学生并不会陌生,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句子形式很特别:(1)它由“‘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和“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两个分句构成,这两个分句的字数大致相同;(2)两个分句末尾的6个字:“震荡着、回响着”和“在奏鸣、在轰响”结构、节奏完全一致。这两个特点很像大自然的回声。作者用这样一种具有明显特点的句子呈现形式,应该是有意为之,是为了传递给读者一种信息,即瀑声像“回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教师配合着演练回声,让学生感受到瀑声的特点。

三、在朗读指导中迁移语言

朗读不仅可以理解、品位语言,还可以通过迁移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拓展他们原有的语言表达空间。

【句段三】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我们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教学过程】

师:作者“谷底三听瀑”听到的瀑声是一种怎样的响?请用句段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音响。

师:音响是什么意思?

生:“音响”的意思是像音乐的响声。

师:音乐的响声是怎么样的?

生:声音有高有低的,速度有快有慢的,很有节奏感的……

师:大家试试读出瀑声的声音高低、速度快慢,让文字变成一种音乐。

学生们朗读课文。

师:黄果树瀑布的瀑声就像音乐一样带给了作者美妙的遐想。这个句段中哪些语言描绘的是作者的想象,请划出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练习,举手朗读汇报。

师:我们也一起听一听黄果树瀑布的这份美妙的音响,它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体演示瀑布声,并呈现训练题:

听到黄果树瀑布这_____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_____。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美妙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这个人悬在半空中,下面好像是个音乐喷泉把我托了起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神奇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一道很大很大的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下来。

生:听到黄果树瀑布这富有节奏的瀑声,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匹骏马朝着我奔驰而来。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把这份感受由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教学反思】

这个片段是描写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的谷底犀牛潭边听到的声响。从“瀑声特点”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听到的瀑声像“音响”,有音乐般的节奏。这是由于瀑底的犀牛潭形状特殊,四周有许多的溶洞共鸣所致。再从“语言文字”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片段与前两个片段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片段中的“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不仅写出瀑声的“响”,还写了瀑声的“神奇”。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让学生真实地聆听一下瀑声,边听瀑声边想象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训练题让学生表达感受。这种迁移的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学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通过这节课,笔者发现,适当的朗读指导,不仅可以落实学生的语言训练,让他们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轻松愉悦中得到审美的熏陶。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有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把一堂平凡普通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如何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使学生即能品味优美之语言,又能感受生动之形象,即有思想感情之熏陶,又有艺术魅力之享受,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寻的目标。“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就让我们从一堂课的导入入手。

一、看图导入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色彩鲜艳的情景图,配有教学挂图,通过网络资料还可查阅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它们作为直观教材,比较形象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鲜明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导入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创设情景法

那些富有感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抒情描摹法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板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六、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七、游戏导入法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8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关键词】 陈衍;三元说;宗宋;变风变雅

一、“三元”说宗宋之本质

自南宋张戒认为“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以降,扬唐抑宋之音不绝,直至清代不衰。陈衍云:“必学盛唐者,王阮亭标举神韵,沈归愚墨守明人议论故耳。”揭示出王渔洋提倡“神韵”,沈德潜标示“格调”,是仍主唐调。

以陈衍之目观之,在近代学术与社会氛围中,扬唐抑宋甚至诗必盛唐弊端有三:其一,近人只学唐不学宋,视野日趋狭窄,所谓“若墨守旧说,唐以后之书不读,有日蹙国百里而已”,疆域日渐缩小。其二,导致近代诗人形成空疏肤廓、缺少变化、脱离实际的文风:“今人作诗,知其甚嚣尘上之不可娱独坐,百里、万里、天地、江山之空廓取厌矣。于是有一派焉,以如不欲战之形,作言愁始愁之态,凡坐觉、微闻、稍从、暂觉、稍喜、聊从、政须、渐觉、微抱、潜从、终怜、犹及、行看、尽恐、全非等字,在在而是,若舍此无可著笔者。”其三,更重要的是,导致诗歌未能尽风雅之正变:“王文简标举神韵,神韵未足以尽《风》、《雅》之正变。……文悫言诗,必欲温柔敦厚。温柔敦厚,孔子之言也。然孔子删诗,……亦不尽温柔敦厚。”在陈衍而言,王渔洋、沈德潜就都是不能用“突兀凌厉之笔”,反映乱世现实,是诗教沦丧的表现。

这些正是“三元”说提出的背景和因由。对于陈衍“三元”说的论述稍加关注,即可知道,“三元”说的理论指向很明确,即针对历史上一贯的扬唐抑宋甚至诗必盛唐的观点,以三元皆盛、唐宋不分为策略,确立宋诗价值,提高宋诗地位,纠偏扬唐抑宋诗学观。陈衍云:“盖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余言今之人强分唐诗宋诗,宋人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庐陵、宛陵、东坡、临川、山谷、后山、放翁、诚斋,岑、高、杜、韩、孟、刘、白之变化也;简斋、止斋、沧浪、四灵,王、孟、韦、柳、贾岛、姚合之变化也。故开元、元和者,世所分唐、宋诗之枢斡也。若墨守旧说,唐以后之书不读,有日蹙国百里而已。故有‘唐余逮宋兴’及‘强欲判唐宋’各云云。”开元、元和是唐代年号,元祐是宋代年号,在文学史上,“三元”都是诗歌极盛又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开元(713-742)一扫六朝初唐绮靡诗风,出现王、孟、高、岑、李、杜等杰出诗人;元和(806-821)为唐代诗风转变期,所谓“诗到元和体变新”,有韩愈、柳宗元、贾岛、孟郊、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元祐(1086-1094)是苏轼、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活动时期,形成了别具风范的宋诗特色。故沈曾植说“三元皆外国探险家觅新世界、殖民政策、开埠头本领”。

首先,“诗莫盛于三元”,是说唐宋诗歌同样兴盛,是并列关系,缩小了唐、宋诗的差距,提高了一贯位卑的宋诗地位。其次,“推本唐人诗法”,认为宋人之诗是学习唐诗诗法的结果,是在唐诗基础上的变化,“庐陵、宛陵、东坡、临川、山谷、后山、放翁、诚斋”是继承了“岑、高、杜、韩、孟、刘、白”,“简斋、止斋、沧浪、‘四灵”’,是继承了“王、孟、韦、柳、贾岛、姚合”。正如沈曾植所云:“唐余逮宋兴,师说一香炷。…宋兴”是接着“唐余”的。既然宋诗(元祐)与唐诗(开元、元和),为血脉继承关系,便无嫡庶贵贱之分,只是时代先后而已。再次,通过揭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来肯定宋诗。所谓“力破余地耳”,即宋诗是学习唐人诗法,又有所变化创新的,宋诗是唐诗的“变相”、“变化”。这就肯定了宋诗本身的异于唐诗的自己的特质,肯定了学问、理趣、生新、翻案、层折、称、生涩奥衍、清苍幽峭这些新的诗学概念系统存在的价值。郭延礼认为陈衍“进而指出,宋人能力破唐人余地,有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这就为‘同光体’宗宋提供了理论依据”。学习唐人诗法,又有所变化创新,这就是宋诗的特质,如钱钟书说:“这一点不像(唐诗)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

由于三元实为唐诗向宋诗转变的三个关键阶段,特别是开元、元和以后,诗风发生变化,成为历代诗分唐宋的渊薮。叶燮说:“贞元、元和之际,后人称诗,谓为中唐,不知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之所独,后此千百年,无不从是以为断。”认为千百年来人们皆以开元、元和为界断分唐代甚至文学史。陈衍亦曾明确指出开元、元和是人们用来分别唐宋的临界点:“故开元、元和者,世所分唐、宋诗之枢斡也。”对此习见,陈衍表示反对,所谓“今之人强分唐诗宋诗”和“强欲判唐宋”,即是其态度。

正因此,陈衍特别拈出三元,将三元并列,唐宋不分,又重点以创变来肯定宋诗的价值,其确立宋诗地位,纠偏传统诗分唐宋及扬唐抑宋的用意显然。这样唐宋诗皆可成为近代诗所学对象。

进一步探究,陈衍“三元”实将重心落在杜、韩、黄,这更是他宗宋意旨的深层体现,杜、韩、黄是宋诗的三个解释学意义上的支柱与典范,也是陈衍对近代宗宋诗学取向的简明概括。“三元”实是以杜、韩、黄的变唐,来表达自己的宗宋思想。

近代以来,有研究者已论及此点。钱仲联说“‘三元’重在宗宋,而推本杜韩”,揭示三元宗宋本旨,也注意到崇尚杜、韩。郭延礼说“所谓‘三元’,即指唐宋三位诗人(杜甫、韩愈、黄庭坚)的重要时期”,意识到三元的重心在杜、韩、黄。这些言论虽未深入,但为我们研究陈衍的宗宋诗学提供了基础。

考察陈衍相关诗论即可了然“三元”说的重心所在。在《李审言诗叙》中他说:“诗莫盛于唐,唐之诗莫盛于杜子美。”已看出他在开元取杜甫。《近代诗钞述评叙》言祁、程等人“为杜、为韩、为苏黄”,实即包含道、咸诗人于开元宗杜、元和取韩、元祐学苏黄之意。《陈石遗先生谈艺录》亦云:“七古当以杜、韩、苏为正则。三家一韵到底者居多,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是将目光定格在杜、韩、黄三人身上,并认为他们才是七古的正则。类似诗论还有很多。当陈衍列举唐宋诗人时,目光几乎不离三元之杜甫、韩愈、黄庭坚。

杜甫本为开元诗人,但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诗歌一改蕴藉空灵、兴象圆融的盛唐气象,而反映时代剧变、民生疾苦,形式上以虚字人诗、拗句人律而错综句法,“语不惊人死不休”,已见宋诗特征端倪。因此,他受到韩愈推崇并被元祐诗人视为最高典范。赵翼认为“陈言务去”是韩愈诗的显著特征,而韩愈本自“少陵奇险处”“推广”而来。施补华云:“杜诗无才不有,无法不备”,“山谷学之,得其奥峭”。杜甫虽为盛唐诗人,但诗歌已为唐诗变相,“奇险”、“奥峭”,这些变化于唐处,恰成为宋人学习之范本。

再观元和韩愈,叶燮云:“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之发其端。”将韩愈视为宋诗鼻祖。刘熙载云:“陈言务去,杜诗与韩文同,黄山谷、陈后山诸公学杜在此。”一切好诗在盛唐已被写尽,要想超越,只有另辟蹊径。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唐诗人锐意刨新,陈言务去,艺术实践着力于声律拗峭、奇字险韵、硬语盘空、以文为诗等,而这些异于盛唐的艺术方法正为黄庭坚等江西诗人所直接继承。

宋诗的真正代表当指黄山谷。严羽云:“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已法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认为诗至东坡、山谷,才真正变唐风为宋诗。特别是黄庭坚继承杜、韩,在对宋诗本质精神体悟的基础上,对各种诗歌传统加以聚合与规范,锻炼勤苦,形成了自己的诗学。“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故为新”、“困难见巧”、“语必生造”、“意必新奇”等,表达了黄庭坚在语言、结构、诗意上的艺术追求与创新精神,也是他诗歌生新瘦硬、奇峭典奥风格形成的原因。刘克庄云:“豫章稍后出,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说明黄庭坚是宋诗最高典范。

陈衍诗论明确表达了将三元重心落在杜、韩、黄,是因为推重他们力破余地的变唐、创新。《诗话》卷三云:“以老杜绝句,在盛唐为独创一格,变体也。……《花卿》、《龟年》诸作,在老杜正是变调,偶效当时体。”指出杜甫的一些作品是盛唐诗歌的“变体”、“变调”,也正是这种“变体”、“变调”使杜甫在盛唐别具一格,言语中对杜甫充满欣赏。《诗话》卷十四更是突出地表述了杜甫、韩愈、黄庭坚等人之诗,是唐诗的变化、变相:“自咸、同以来,言诗者喜分唐、宋,每谓某也学唐诗,某也学宋诗。余谓唐诗至杜、韩而下,现诸变相,苏、王、黄、陈、杨、陆诸家,沿其波而参乎错综,变本加厉耳。”唐代杜、韩而下,诗风大变,宋代各大家追随杜韩之变化而来,又变本加厉。也即杜、韩与苏、王、黄、陈、杨、陆诸家都是在诗史上追求创新与变化的诗人,更直接地说,他们的变都是针对唐诗的变。

陈衍于三元落脚在杜、韩、黄的用意明显:一是通过弘扬杜、韩、黄在盛唐诗基础上的力破余地,现诸变相,变本加厉,变体于唐,来达到其反对专宗盛唐的目的。二是三元落脚在杜、韩、黄,也就是落脚在宋诗。宋诗的典型特色是造硬语、押险韵,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形成平淡、老劲、瘦硬风格。这些特色在“元祐”趋于成熟,而其源头则在杜、韩处。陈衍侧重杜、韩、黄,实际是抓住了唐诗向宋诗转变的三个关键阶段,也是勾勒了宋诗从开端到高峰的发展脉络。

无怪乎陈子展云:“曾国藩推崇宋人苏、黄诗,和曾国藩同时的著名诗人,如郑珍、魏源、何绍基、莫友芝都喜谈宋诗,这种宗宋的风气,我们可以把它他叫作‘宋诗运动’。近三四十年来,所谓‘同光体’,或所谓‘江西诗派’,便是继续这个运动的产物。”也明确揭示了以陈衍为首的“同光体”是宗宋团体。

综上,“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以三元皆盛,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其目的是抬高宋诗地位,以纠偏扬唐抑宋诗学观。也正因此,“三元”说本质上成了宗宋诗学。

二、“三元”说的诗学价值指向

胡晓明认为:“唐宋一并泯除,上达风雅,即由学古转向开新,由诗艺取法转向人文工夫。这使其(陈衍)超越了传统唐宋诗之争,不期然而然地关涉到诗学及其相关联的文化存亡问题。”深刻揭示了陈衍唐宋不分的诗学意义:不限于一般的诗艺探讨而寄托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化关心。作为总结唐宋之争的核心诗论的“三元”说自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诗宗“三元”,不限于一般的诗艺探讨,也不仅仅在指示近代诗人的学诗途径,其中寄寓着陈衍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诗学思想。

在《诗经》时代,诗人歌咏情性,发表对社会政治的意见,统治者通过采诗、观诗来了解民风,发挥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这是风雅来源。后来汉儒释《诗》,提出“变风变雅”这一概念。时代动荡不安、政治道德衰废,社会混乱无序,则有变风变雅,而国史根据变风变雅及时了解时代政治、人伦道德之兴衰变迁,最终起到改善政治道德、纯明教化的作用。可见汉儒提出变风变雅这一概念,其用心是表达他们对社会政治、世道人心的忧患自觉与关爱之情。陈衍深表赞同,在《祭陈后山先生文》中说:“惟言者心之声,而声音之道与政通,盛则为雅颂,衰则为变雅变风。”

1926年,他在《山与楼诗叙》中说:“余生丁末造,论诗主变风变雅,以为诗者,人心哀乐所由写宣。有真性情者,哀乐必过人。时而齑咨涕洟,若创巨痛深之在体也;时而忘忧忘食,履决踵,襟见肘,而歌声出金石,动天地也。其在文字,无以名之,名之日挚,日横。知此可与言今日之为诗。”明言论诗力主变风变雅。当时正值中国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代,人们经受着风雨飘摇的人生,体验着时代特有的创痛,所以要提倡变风变雅。因为只有变风变雅才能直接写宣世变所引发的“若创巨痛深之在体”、“忘忧忘食,履决踵,襟见肘”的主体情感。也才能通过抒发怨怒哀思之音,反映现实,参与政治,表达对世道人心、社会历史的关注,发挥诗的教化作用。

在文学史上,什么诗歌属于变风变雅传统,值得后世去继承与恢复?观其诗论,陈衍多次论及杜韩苏黄一途是具有变风变雅性质的诗歌,也是近代变风变雅诗歌的学习典范。由此可以理解“三元”说的思想含蕴:诗宗“三元”,也即提倡变风变雅。目的是通过诗宗宋诗一脉最终达到恢复诗教传统的目的。

首先,杜、韩诗具变风变雅性质,足为后人学习。陈衍《小草堂诗集叙》云:“诗至晚清,同、光以来,承道、咸诸老蕲向杜、韩为变风变雅之后,益复变本加厉。”认定杜、韩诗为变风变雅,道咸同光诗人学杜、韩为变风变雅,并有变本加厉之势。

其次,宋诗一脉在采风陈诗之典既废之时,担当了文学干预现实的责任。陈衍《自镜斋诗集叙》云:“诗三百篇,自朝廷邦邑,以达草野,关系民事者,无虑十七八。……五言发轫汉代,其教未昌。魏、晋、六朝,累牍连篇,率风云月露游览宴集之词。故诗至唐而后极盛,至宋而益盛。盖自次山、少陵、元、白、苏、黄、陆、杨之伦,号大家者,类无不感讽引谕,长言嗟叹,《舂陵行》、《于蒍于》、《秦中吟》诸作,悉数未可终。甚且以文字而被罗织,触禁网,曾不少悔。此无他,守令为亲民之官,耳目之所闻见,愠斯戚而戚斯叹,生于恶可已也。其工者,传远迩,人禁近。其不工者,后世 采风陈诗之典既废,里巷流播未久而泯灭。”关系民事者,是诗三百的诗教传统,而汉魏六朝,只写风云月露,不能反映社会民生。所谓“其教未昌”,即是批评汉魏六朝背离了诗经以来的诗教传统。唐宋因承三百篇而来,做到了“感讽引谕、长言嗟叹”,故诗歌兴盛。所谓“感讽引谕、长言嗟叹”,即用诗歌讽喻现实,感慨时事,这类诗有时虽“被罗织,触禁网”,但“惟歌生民病”的愠斯戚斯精神并不因受压制而“少悔”。这实是“变风变雅”的精神所在,是诗歌浓厚的现实人生关怀和自觉的社会担当。值得注意的是,陈衍所列次山、少陵、元、白、苏、黄、陆、杨等人正是盛唐以后偏宋一脉的诗人。北宋中期以后,党争空前激烈,各种内外矛盾逐渐加剧,北宋盛世走向衰颓,这大约是宋诗中“感讽引谕、长言嗟叹”之诗多于盛唐之音的原因。这反映了陈衍对宋诗诗教观的认同。

陈衍还在《蜕庵诗存叙》中云:“记日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讽喻之道也。自封建易为郡县。方百里、方数百里之地,其百姓之疾痛疴养,罔不系于牧令。陈诗之典久废,绣衣持斧使者,问数岁十数岁一出。奉行故事,举劾一二贤不肖之尤者而已。至设为常职,尤养尊处优,初未尝巡行郊野,鳃鳃然问民之疾苦为也。此唐诗人感切时事。《舂陵行》、《石壕吏》、《于蔫于》之类所由作欤。然而元结、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之伦,类以诗人为循吏,与其民有家人父子之情,非必敝精焦神,蹙额疾首,举一切游观文酒而尽废之也。”讽喻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方法,最重要的是起抒下情、明治乱的诗教作用。陈衍认为先秦太师陈诗观民风,即是遵循了讽喻之道,唐时牧令不问民间疾苦,致使诗人写出感切时事(讽喻)之作,如元结《舂陵行》、杜甫《石壕吏》、白居易《于蔫于》即是。同时,陈衍由白居易讽喻与闲适并重的创作实际,而肯定元结、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的讽喻与闲适并存。明指唐诗人感切时事,然具体所举感切时事之作如《舂陵行》、《石壕吏》、《于蒍于》,皆为中唐之诗。而且所列唐宋善讽喻者主要有开元杜甫,元和元、韦、白,宋之欧、苏、黄。可以认为,在陈衍看来,较好地继承了诗经变风变雅的诗教传统的在唐主要有杜韩等人,在宋则为以苏黄为主的诗人,也即变风变雅主要在三元一途。

陈衍不仅认定杜韩苏黄等人为崇扬中国诗教传统的诗人,还认为他们是后世变风变雅一类诗歌的典范。如道咸变风变雅便是诗学杜韩苏黄即诗宗三元的结果。《小草堂诗集叙》说:“诗至晚清,同、光以来,承道、咸诸老蕲向杜、韩为变风变雅之后,益复变本加厉。言情感事,往往以突兀凌厉之笔,抒哀痛逼切之辞。甚且嬉笑怒骂,无所于恤。矫之者则为钩章棘句,僻涩聱牙,以至于志微噍杀,使读者悄然而不怡。然皆豪杰贤知之子乃能之,而非愚不肖者所及也。道、咸以前,则慑于文字之祸,吟咏所寄,大半模山范水,流连景光。即有感触,决不敢显然露其愤懑,间借咏物咏史,以附于比兴之体,盖先辈之矩镬类然也。一自今日视之,则以为古处之衣冠而已。”“志微噍杀”出自《礼记·乐记》,是凌厉之音,即衰世之际民有忧思的反抗之音。道、咸之前,文人志士慑于文字之祸不敢直抒胸臆,“露其愤懑”,只能借“比兴”手法间接隐晦地抒发个人的时事关怀;之后,道咸同光诗人蕲向杜韩诗风、为变风变雅之后,敢于宣泄,敢于畅言,能为“志微噍杀”之音,能“以突兀凌厉之笔,抒哀痛逼切之辞”,由含蓄温柔转为凌厉逼切。表述时代巨痛深创在体的生命体验。可见变风变雅是道成时代文学对社会的回应,是经世致用思想在文学中的表现。陈衍对道咸诗人的诗风变化予以肯定,而且认为道咸诗歌的内在变化,是倾向杜韩诗风、为变风变雅、又变本加厉的结果。

在《近代诗钞述评》“祁巂藻”条下,陈衍对道咸诗人诗学对象与目的有更具体的说明,他说:“有清一代,诗宗杜韩者,嘉道以前,推一钱萚石侍郎;嘉道以来,则程春海侍郎、祁春圃相国。而何子贞编修、郑子尹大令,皆出程侍郎之门。益以莫子倔大令、曾涤生相国。诸公率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祐诸大家为职志,不规规于王文简之标举神韵、沈文慤之主持温柔敦厚,盖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也。”道咸诗人诗学三元,重点则在学与“神韵”与“温柔敦厚”相对的诗风。“神韵”与“温柔敦厚”本是后人所学唐诗精华,为盛世之音。陈衍列出道咸诸大家,指出他们不规矩于“神韵”与“温柔敦厚”,而“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祐诸大家为职志”。意思很明确,与“神韵”与“温柔敦厚”对立的,在开元、天宝显然是指杜甫,在元和是指韩愈,在元祐则是黄庭坚等宋代诗人。而推崇开元、天宝、元和、元祐的杜、韩、黄,就是因为他们的诗歌非“神韵”与“温柔敦厚”,而是变风变雅诗风。

陈衍认为道咸诗人诗宗“三元”的变风变雅,而不学“神韵”与“温柔敦厚”,有其原因,这在石铭吾《读(石遗室诗集)呈石遗老人八十八韵》中得到充分揭示,诗云:“有清一代间,论诗首渔洋。渔洋标神韵,雅颂不敢望。归愚主温厚,诗教非不臧。然或失而愚,字缺挟风霜。是皆傍门户,终莫拓宇疆。寿阳祁相国,辅以曾湘乡。寿阳(祁巂藻)宗杜韩,春海(程恩泽)相颉颃。湘乡(曾国藩)诗若字,低头豫章黄(庭坚)。杜韩苏黄间,暖翁(何绍基)目助张。鄙亭(莫友芝)巢经巢(郑珍),列宿森取旁。诸公丁世乱,雅废诗将亡。所以命辞意,迥异沈与王。穷者秋蟪馆(金和),并世伏敌堂(江浞)。诗人信以穷,诗道于以昌。”铭吾之言是陈衍诗歌论的实录。渔洋标神韵,不敢望雅颂,归愚主温厚,是“然或失而愚,字缺挟风霜”。这就是道咸诗人反对“神韵”与“温柔敦厚”的原因。因为二者作为盛世之音,不主诗教,不能反映时代沧桑。而道咸之际,诗人身丁世乱,诗亡雅废之际,只有倾向于杜、韩、苏、黄间,为变风变雅之诗,能于“穷”(世乱家亡)时写穷,诗教才能昌明,如金和与江浞即是。

陈衍在《_近代诗钞述评叙》中论道咸诗人郑珍、莫友芝“并称,均多乱离之作”;论江浞“所写情况,多东野、后山所未言”;论金和“一种沉痛惨淡阴黑气象”。如此种种,显然不是“温柔敦厚”与“神韵”风格,而是诗学宋人,为变风变雅、变本加厉所致。近代道咸同光诗人由宗唐转为宗宋的深层原因也正是时代风会之下弘扬诗教的需要,提倡变风变雅以反映现实的需要。道咸同光诗人身丁世乱,能够及时创作变风变雅诗歌反映现实,关键在宗宋。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9

一、语言要精心设计

很多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十分重视,往往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的资料,精心思考后确定教案,然后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希望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却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未能好好考虑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的安排。他们经常在一个教学环节完成后,发现无法很好地导人到下一个教学内容,于是只能用很朴素的语言来展开,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语文教育的对话理论认为:“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设计反映了一个教师教学思维的深刻程度,一个教师只有具备深刻的教学思维和精湛的语言表达艺术,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升华。

在教授《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时,教师和学生讨论黄山上诸多的怪石及其得名的原因后,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几张黄山上其他怪石的图片,让学生为它们命名。教师同时采用如下的教学语言:“黄山上的怪石如此奇幻,它们的名字是如此令人神往,那么黄山上还有几块没有名字的奇石,请同学们为它们拟几个精彩的名字,倘若有一天黄山管理委员会真的用上了你取的名字,黄山会因你的智慧而加深美的内涵,即使没能用上,黄山在你心目中也会变得更加美丽。”这样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的热情立刻被鼓动起来,他们会迅速运转大脑,积极思考,各种有创意的名字也会层出不穷。

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能够充分考虑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高尚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板书要引人入胜

心理学证明:在学生课堂上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量是听觉的1.66倍;一份材料,只凭听觉三天后能记住15%,只凭视觉能记住40%,而视听结合能记住75%,同时,教师板书的过程正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内化的心理过程,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过程。

一堂课上的板书凝聚了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审美情趣和综合教学能力。引人入胜的板书必须符合教学内容,提纲挈领,突出重难点,有效配合文本,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是亮点突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欣赏之中掌握当堂所学知识。设计这样的板书,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板书的书写要规范,不写错别字、繁体字等,笔画顺序应准确;要有条理,使学生根据板书掌握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新知同化到已有知识体系中;有针对性,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板书,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掌握教学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注意板书的概括性和启发性。

在具体设计板书时,教师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别具匠心地设计相应的板书。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板书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做到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其他形式的板书更利于学生参与,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发挥创造性,从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以采用提纲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能紧扣原文,突出教学重点,直观地呈现文章的内容体系,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分析概括能力。而对这篇文章的主题加以提炼时,可以采用图像式板书,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印象。此外,板书的设计还可以采用问题式、对比式和流程式等。

三、演示要富有情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演示技巧比较单一,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讲和写来被动接受新知,这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教师和学生均为此所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借助良好的演示技巧,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生动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情感、启发想象、启迪思维,追求教学的最大功效。那么,可以采用哪些演示技巧来辅助教学呢?

1.多媒体演示。教学多媒体演示是指利用展台或白板投影、视频、录音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尽快进入情境,理解文本,受到感染。如在《画山绣水》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视频导人正文,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必然被激发,而视频中的一些景象也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投影无疑是作文讲评课的最佳演示工具,教师可以在上作文课之前将优作、问题作文和待升格作文一一理出,通过展台让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到全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去感受、思考这些作文的成败得失,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的作文水平定会有所提升。

2.事物演示。事物演示是指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物来创设直观教学,把学习课文与认识事物有机结合,丰富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想象,从而自觉地进入艺术形象所再现的场景之中。在教授《活版》或《核舟记》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将铅字或微雕等事物拿到课堂上,可以一边讲解课文内容,一边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铅字或核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思路会紧跟着教师来接受新知。又如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美术功底好的学生将课文中“落英缤纷,芳草鲜美”这些语句在黑板上“翻译”成图画。这种图文互补可以启发学生的艺术联想,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实验演示。实验演示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将文中涉及的科学公理、规律等借助一些器物加以演示,这样可以深入浅出地揭示较为抽象的科学现象,展示事物的复杂过程,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在教授《斜塔上的实验》一文吋,学生可能因为思维定势而无法想象两个质量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坠下却同时着地。此时,教师可以做模仿秀,让学生重温当年伽利略挑战世俗演示这一实验时的情景,再次感受伽利略的勇气和魄力。

四、状态要饱满热烈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10

文言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文言文,自然不应放弃对字词句的关注。但如何从文言章法上汲取教益,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章法是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的精髓。文言章法教学一般可从立意、结构、脉络、气势、含蓄几方面入手。

古代作者谋篇构思首重立意,力求中心鲜明突出。如《六国论》开篇就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收到了驭繁就简、纲举目张的效果。还有的文章先做铺垫,然后立意。如《庖丁解牛》,先将庖丁解牛时出神入化的本领作一番描述,再用庖丁回答文惠君的一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来突出中心,使文章的布局有月照中天、群星拱卫之势。也有在结尾地方才揭示文旨的。如《过秦论》,在摆出充分的论据之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达对秦朝速亡原因的看法,有如画龙点睛,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使读者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惜墨如金,大概是古代作者共同的座右铭吧,从文言文重视结构严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送东阳马生序》以作者年轻时读书的经历来勉励后生,紧扣一“难”字来组织材料。文章写到借书之难、叩问之难、从师之难及生活之难,再以太学生现时的优越条件作对照。《师说》列举了唐代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与孔子的不耻下问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主张恢复师道。这两篇文章的材料与观点都结合得非常严密,如骨肉之不可分离。文言作品还常常运用前后呼应的方法,使通篇浑然成一整体。像《石钟山记》关于山名的由来,先举了郦道元的“水石相搏”,再说及李渤的扣石聆音。前者过于疏略,后者失之穿凿。作者用了“人常疑之”及“余尤疑之”分别表达了原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通过“目见耳闻”,弄清了事实的真相后,作者又用了“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分别表达了后来对这两种观点的态度。文章在结束处用极有分寸的语句与上文呼应,使结构有如“牙机巧制”,既丝丝入扣,又严密完整。

古人撰文还讲求脉络贯通,使文章具有灵动畅达的艺术效果。《过秦论》先叙述秦孝公的雄图大略、文治武功,接着写了“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再写到“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然后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承接上文,并引出下文嬴政一系列“致万乘之势”的功业及背弃仁义的暴政。在叙述秦朝兴盛过程的几个阶段中,过渡熨帖自然。《游黄山记》中,作者以“黄山当生平奇览”,然“前未一探”,深感遗憾。接着写“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就此展开了“黄山绝胜处”的画轴。接榫处平滑光润,无丝毫断裂、粘附的痕迹。脉络由某些关键性语句上体现的文章也有。如《察今》通过“世易时移”、“时势异也”、“时已徙矣”等语反复点题,也同样起到贯穿脉络的作用。

古人作文还讲究气势。决定文章气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章法。前者是根本的,只有理直才能气壮。这里要讨论的是后者,即在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前提下,为了强化气势,章法上可采取哪些方法。文言文常以综合地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手法来增强气势。《孟子》的文章所以遒劲奔放,主要就是这个缘故。《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文章。苏洵评韩愈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就是针对韩文气势雄健这一特点而说的。《师说》在叙述方法上也属此类。文言文还可以恰当的的运用关联词语,来加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性,这也是加强气势的一种方法。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段里面,连续用了表达转折关系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读起来千岩万转、奇景迭现,使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文言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尚含蓄。《阿房宫赋》在分析了“族秦者秦也”之后,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唐代统治者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穷奢极侈,不恤民力寄予讽谏;可是并不直说出来而是意在言外。《游褒禅山记》也是如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亦不能至也”,可以说就是曲折地道出了王安石后来从事变法运动的指导思想。

上述文言文中的立意、结构、脉络、气势、含蓄五个方面,只是就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内容,举其荦荦大端,并不能概括其文言章法的全貌。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多注意积累,并且抓住要旨,掌握关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高秀芳,语文教师,现居辽宁大连。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11

四川的青城山以“天下幽”著称于世,成为中外游人观光览胜、避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谁能想像,就在这样一处举世公认的名山大川之中,却存有鲜为人知的道教洞天。洞天,即洞中天国。在这个神奇的天国里,一切是那么的神奇而美丽,充满悬念、令人神往。

修炼福地天师洞

天师洞在青城山前山的白云溪和海棠溪洞的山坪间,海拔高度1000米,背靠三浑元顶,左倚青龙岗,右携黑虎塘,前为白云谷,人到洞中,只觉“千崖迤逦幽胜,万树凝烟罩奇峰”,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天师洞在青城山所有洞中当属规模最大、造型迥异、构思奇特的一大洞中奇观。天师洞此名的由来说的是张陵(传说创立中国道教之人)受西汉中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洞天福地,也成为道士们栖身修炼的灵山仙境。张天师之所以选择在葱郁的山林间寻找石洞修炼,一是清静,二是更能集中精力修炼,他首选的第一大洞在海拔高度1000米的白云溪和海棠溪洞的山腰间(即今日的天师洞),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堪称天下道家第一大洞。

张天师构想的洞天福地,从一侧面反映了人与神奇大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后唐道教在张天师首先的洞天基础上,进一步在今青城山确定出道教的十大洞天(天师洞为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福地指的是吉祥、平安的宝地。这些洞天福地既是道教众士理想的修炼处地,也是他们修炼的最理想场所,从而成为中国道教另具一格的修炼方式。

如今,在天师洞的洞中有“天师”张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洞口下方的古建筑为隋大业间所建的气势宏伟的亭、庙,叫延庆觑。唐朝时称常道观,宋朝改为昭庆观。现天师洞所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庙内有张天师手植的银杏树,此树高达50余米,胸围706厘米,主干高4米,李善济专为此树歌曰: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模铺孤鹤顶,姿如风舞千云霄,气如蟠龙栖岩谷。如今,此天下第一大银杏树已被列入部级保护树。

在天师洞,不仅殿宇众多,且历代著名人物的手迹也遍布天师洞。天师洞有唐玄宗手诏碑和唐代石刻三皇像,有明代木刻浮雕花屏古物,有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和木刻董其昌手书欧阳修《醉翁亭》等书法作品。

在天师洞的北面,有巨石耸立,“降魔”二字分外醒目。此相传天师降魔时,轰雷掣电中,巨石当道,张天师即挥剑一劈,巨石立即一分为三,被劈成几块,互相耸立,称为三岛石。石缝中有小道,扶崖而下,另有情趣,石中有一亭名慰鹤亭,背靠三岛石,俯临海棠溪。洞溪边小道可达洗心池。仰首远望,苍崖环列乳泉琮、崖花绚烂,虚谷生凉。

天师洞南即古天苍山的三十六峰,以龙为首,奇姿万千,有诗这样赞美到: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城还是不曾游……

精妙绝伦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青城山第三峰下。这里山岭起伏,洞穴开朗。朝阳洞与天师洞所不同的是,这是一处采光效果极佳的洞。朝阳洞也依崖而建,洞内可容近300人,在每当旭日初升之时,朝阳洞洞内光芒四射,散射的阳光使深洞内流光溢彩。

朝阳洞的殿庙搭建非常科学,依山搭建的古建筑紧邻在绝壁之上仿佛被巨掌牢牢吸住一般,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仍毫发无损。清朝的著名诗人黄云鹄曾在朝阳洞居住,之后他这样写道:夜雨空山枕石眠,起来揩眠盼遥天;平林日射青如黛,大野云铺白似棉。

现如今,朝阳洞仅次于天师洞成为青城山第二大洞。洞内现供有塑像数尊,在巨大的石壁下,香火缕缕,宽敞的洞内空寂宁静。在洞内向外望去,林深树密的山峦下,山境深静清雅,阵阵鸟鸣声不时从山间传来,令人心旷神怡。

朝阳洞下方有一条小径,直通上清宫,在许多人看来,朝阳洞,好似青城山小路上的一座不惹眼的宫观,其实不然,朝阳洞不仅布局巧妙,修造科学,如果你花上30分钟在洞内停留,你会惊奇地发现,早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处恰好照在洞内石壁下方的垫子上,有传说这是古人精妙的设计所致,也有人说这是朝阳洞能存留至今的原因。因为凡人跪在垫子上向塑像作拜时,你心诚与否,那缕直射你后背的阳光会将你内心的一切照得通亮。与此同时,曾有人在朝阳洞对所有的跪拜人数作过统计,并结合一天光亮照射的时间,他们惊奇地发现,一天中,阳光照射在跪拜的人数上在365名左右。这365名人数恰好与一年中365天吻合。这惊人的巧合为朝阳洞增添了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

人间仙岛上清宫

在紧邻朝阳洞的上方,是著名的上清宫。上清宫是青城山重要的宫观,规模宏大,由门楼、老君殿、玉皇殿、文武殿及南、北楼组成,座西向东,建筑结构大多为单檐歇山顶,木穿斗梁架,建筑面积2469平方米,占地6645.6平方米。

近年来,青城山道协筹集巨资,在上清宫后老霄顶修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东化殿和高33米6层的老君阁,此使得上清宫面貌再度辉煌。

上清宫有黄云鹄、黄宾鸿、蒋中正、于佑任、张大千、徐悲鸿等绘画题词。同时,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古迹,还有传为张献忠所驻扎时留下的跑马坪、旗杆石、杀人槽、碓窝坪等遗迹。

上清宫是一处非常神秘的宫观,首先,从景致上看,上清宫有别处无法看到的日出、云海、神灯。上清宫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布局,站在上清宫高处远眺,在睛朗的天气里,彩霞万朵,时而白云蒸腾,时而波涛翻滚。在入夜时远望天际处,磷光闪烁且飘浮不定,有如仙境一般。山门的对联这样写道:“钟敲月上,磬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风吹花去,鸟送春来,是人间,不是人间。”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12

化学俗名是化学史中重要的一颗珍珠。当然,物质的俗名来历不同,有的物质的俗名与用途有关,如硫酸镁可用做泻药,故称“泻盐”。次氯酸钙有漂白作用,由此取名“漂白粉”。石灰石是碳酸钙的俗称之一,它因可用来烧制石灰而得名。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人们食用的无色晶体。电木是酚醛树脂的俗称,因其是电力工业上常用的绝缘材料而得名。

有的物质的俗名是根据其特性而命名的,如丙三醇为黏稠、油状、有甜味的液体,故称之为“甘油”。磁铁石是因为其具有磁性,故称之为“磁铁石”。金刚砂里的原子,由于呈立体网状紧密排列,碳硅原子间结合得相当牢固、坚硬,故称之为“金刚砂”。

有的物质的俗名是外文音译而来的,如海波是硫代硫酸钠的俗称,是Hypo的音译。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英文名称是CausticSoda,Soda在英文中的一种意思就是指含钠的化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Formalin的音译。梯恩梯是炸药的名称之一,是TNT(Trinitrotoluene)的音译。矾是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含结晶水的硫酸盐,是Vitriol的音译。

有的物质的俗名是根据物质的发现或制取而得来的,如大理石是碳酸钙的俗称,因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电石气是乙炔的俗称,因它是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得到的气体而得名。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因它是生石灰与碳在电炉加热的高温下(3000℃)反应得到的固体而得名。乙醇的俗称是“酒精”。在古代,酒是人们的饮品之一,酒中含有大量的乙醇,后经蒸馏得到纯度较高的乙醇,因此称为“酒精”。重过磷酸钙,即磷酸二氢钙,它是相对于过磷酸钙[Ca(H2PO4)2+2CaSO4]而言,由磷酸钙与足量的磷酸反应制得。

有些物质的俗名与物质的组成或性质有关。如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水溶液的俗称,与水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二个氧原子。石墨、炭黑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呈黑色。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因其硬度大而得名。活性炭,与其他碳的同素异形体相比较,它较活泼,具有吸附某些物质的特性。

化学俗名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复杂,各不相同。深入挖掘化学俗名的内容,了解其成因,追根溯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了从理性知识到感性学习,从生硬的书本到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的过渡。

一、俗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化学的俗名,并讲解俗名的来历、起源,能够增强化学学科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富有魅力;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眼球,使他们身临化学的奇妙世界中,去感受这些物质的发现、用途,同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促使学生努力去认知,去理解,去探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到AsS时,可引出AsS的俗名雄黄,民间用它做雄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喝了雄黄酒后恢复成了蛇状,这是为何呢?原来雄黄是一种胃毒剂,蛇对它反应非常敏感,而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效力更大,原因是乙醇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性,所以蛇就会拒之千里。这样一穿插,无疑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富有生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对一些俗名追根溯源,揭示其最初的由来。比如:一氧化二氮为何叫“笑气”?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了这种气体。制备一瓶该气体后,他把一块燃着的木炭放进去,木炭烧得更旺了。他当时把它当作“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性。但是,这种气体还稍带一点“令人愉快”的甜味,和臭且无味的氧气有所不同;它还能溶于水,其溶解度也比氧气大得多。它究竟是什么,就成了一个待解的谜团。1798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实验员,他叫戴维。戴维有一种忠于职责的勇敢精神,凡是他制备的气体,他都要亲自“嗅”几下,以了解它对人的生理作用。当戴维吸了几口这种气体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他不由自主地大声发笑,还在实验室里大跳其舞,过了好久才安静下来。因此,这种气体被称为“笑气”。戴维发现“笑气”具有麻醉性,事后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并非在可乐的梦幻中,我却为狂喜所支配;我胸怀内并未燃烧着可耻的火,两颊却泛出玫瑰一般的红。我的眼充满着闪耀的光辉,我的嘴喃喃不已地自语,我的四肢简直不知所措,好像有新生的权力附上我的身体。”不久,以大胆著称的戴维在拔掉龋齿以后,疼痛难熬。他想到了令人兴奋的“笑气”,取来吸了几口。果然,他觉得痛苦减轻,神情顿时欢快起来。“笑气”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呢?原来,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

可见,适当地讲解俗名的一些传奇故事、起源,可以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让枯燥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让精力有限的学生像吸了“笑气”一样,精神亢奋,注意力集中,充满求知探究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俗名能够培养学生人国主义情操

教育先哲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一语中的,道出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新课程标准把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作为培养目标,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化学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教学生做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所以,我们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向学生灌输宣传人文主义思想,使学生在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化学俗名是化学知识形成、演变的积淀,也是化学学科思想、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把俗名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古代伟人在化学发展工业中所起的作用,领略他们的人国主义情操,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这对其成为优秀的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譬如“纯碱”的化学名称为碳酸钠,俗名苏打,它是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玻璃、火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故纯碱简直成了无价之宝。天然碱满足不了需要,就只能进口纯碱,这样制得的碳酸钠纯度很高、洁白如雪,又呈碱性,所以称之为“纯碱”。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跟学生提到侯氏制碱法,并特别介绍侯氏制碱法的来源:侯德榜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探究出了索尔维制碱工艺,随后又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并公之于众,赢得了世界广泛的赞誉。侯德榜先生像一名辛勤的园丁,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这些骨干以侯德榜先生作为榜样,为发展我国的化工事业鞠躬尽瘁。可见,在教学中穿插纯碱俗名及侯氏制碱法的来源,既彰显了侯德榜先生的伟大,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教育从来都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鼓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侯德榜先生的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

三、俗名有利于开阔学生化学视野

以前,人们的化学知识比较浅薄,对事物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而学习相关物质的化学俗名能很好地改变这种现象,如:学习了俗名的一些小知识后,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长见闻,对化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在学到黄铁矿(化学工业之宝)时,对于它的俗名叫“愚人金”学生比较纳闷,待我讲了典故后他们才了解。其典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个爱财如命的老财主,整天逼迫长工们为他干活。一天,地主亲自上山监视长工们干活时是否偷懒。突然,他在一个山谷里发现满地都是黄澄澄的“金子”,他简直乐疯了,贪婪地、大把大把地往口袋里装“金子”,直到口袋里再也塞不下了,才跑回家把“金子”藏起来。从此以后,地主也开始“干活”了。每天夜晚,地主总像一个小偷似的摸黑上山,将一袋袋的“金子”往家里搬,直到家里无处可藏才罢手。

有一天,地主挑了指甲那么大的一块“金子”到钱庄里去换钱。钱庄的伙计接过“金子”一看,大骂地主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把“金子”给扔了出来。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金子”,而是一种名叫黄铁矿的矿石。黄铁矿有着与真金一样美丽的金光闪闪的外貌,所以这个财迷心窍的地主才上了一个大当。因此人们把黄铁矿叫做“愚人金”。其实,“愚人金”只是在外貌与颜色上与金子相同,我们只需要把黄铁矿放在手里掂量就可以区别出它们了,因为同体积的黄金的重量是黄铁矿的三倍,如果把黄金与黄铁矿在试金石(可用没有上釉的瓷板或玻璃的碴口代替)上划一下,黄金留下的条痕是金黄色,黄铁矿留下的条痕是绿黑色。掌握了这种判别的方法,你就不会成“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