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气象工程论文

气象工程论文

时间:2022-04-28 02:20:18

气象工程论文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水文测验 实习 水文气象学

一、引言

水文气象学是一门以气象学和水文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水文工程应用为导向,运用气象学和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水文气象实际问题的新兴学科[1][2]。本着以“气象学和水文学内涵式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需求引导创新”的原则,根据当前阶段水文水利和气象等业务部门对高质量水文气象人才提出大量需求,我国首个培养水文气象学本科生的专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后文简称:我院)应运而生,但传统水文学课程已经不适应社会新的需求。新的学科,新的需求,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水文课程进行改革。

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与水利计算,简称“测、报、算”,是传统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核心课程[3]。水文测验学是研究如何正确、经济、迅速地测定各种水文要素的数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是水文气象学基础系列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教学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水文测验实习是将理论课程付诸实际生产实践的,从而使水文学本科生获得重要的专业技术训练的野外实践过程。本文结合水文气象学的新学科特点,以水文测验实习为例,其实习目的和实习内容是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的,直接照搬到水文气象学专业上,不符合水文气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根据水文气象学的独特学科特点,优化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目标和内容,使之更符合水文气象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而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熟练水文测验技能专业背景的水文气象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今后从事水文气象行业相关的水信息采集,水文气象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水文气象学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水文气象学是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国际上只有俄罗斯、瑞典、英国、乌克兰四个国家拥有水文气象研究机构。气象学与水文学长期以来处于割裂状态,传统的水文学只研究降水落到地面之后的各种过程,气象学则只关注降水在空中未降落之前的各种过程,即水文学上不接天空,气象学下不接地气,二者之间“割裂性”使得很多社会实际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单纯的水文学或气象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而水文气象学作为纽带将水文学和气象学二者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是气象学和水文学发展的新亮点,它使得气象学接地气,使得水文学往上游端发展,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范。其产生与人类社会对洪涝灾害现象的认知水平、抗御灾害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内涵和研究的领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俄罗斯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高纬度地带融雪和降雨产生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美国的水文气象着重研究中低纬度的季风和热带气旋引起的降雨-径流机理及应用,尤其是飓风引起的极端暴雨洪灾的分析、计算和预报。

水文气象学本科学生的培养,既要考虑水文学与气象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又要考虑其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本学科的学生既要学习气象学的知识,如天气动力学、动力气象学等,又要学习水文学的知识,如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学等,更要学习水文气象交叉方面的知识,如水文气象学、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等。水文气象学的这种有机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要特别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同时要求在水文学课程中渗透气象学知识,在气象学课程中渗透水文学知识。

三、传统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水文测验学是水文气象专业的必修课程,实践性强,与具体生产业务密切相关,其实习教学环节是培养水利学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水利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水文气象专业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文测验实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通过水文测站的生产实践,初步掌握测站的主要测验业务和技能,并加深对水文测验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将水信息采集和水文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付诸实践,进行基本水文测验专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在站实践,增强对水文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水文要素的观测及测验方法;通过观测、测验报表的填写和成果的计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教学、科研进行试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水文测验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信息采集的野外仪器使用培训和实际水文数据处理两部分,重点和难点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水文测验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水与水位观测及其资料整理;(2)水准测量和大断面测量及技术:完成水准测量和河道大断面测量外业工作,并完成相应的资料整理,绘制大断面图;(3)流速测验与测速垂线精简:完成流速测验,并在保证流量计算结果精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少的测速垂线数目,并确定其在断面上的分布,点绘全断面精简后的测速垂线位置图;(4)流速脉动实验:通过流速脉动实验掌握流速脉动的特性、变化及分布规律,推求流速误差与测速历时的定量关系。(5)测站资料整编:对实习测站年实际数据的分析、计算、定线、推流,初步掌握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的定线方法,并进一步了解测验工作与数据处理工作的互相关系。

笔者结合在国外多年求学和教学的科研经验,考虑不同的学科特色,与国外水文测验实习方面比较,传统水文测验实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习方式老套,死板照条,不具有创新性:目前高校水文测验实习,学生多根据具体的实习任务,流水线式、按部就班地完成实习内容。某些学生实习结束后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测量,这些测量的目的是什么,测量出的结果怎样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现存的实习方式不能实现预期实习目标。

2.实习内容陈旧,一成不变,未考虑具体学科特点:一直以来,现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笔者求学时如此,为师时亦如此。现有的水文测验教材反映的是陈旧、常规的测验内容和方法,远远适应不了实际教学需要,现代先进的测流、测深及水文气象自动测报系统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4]。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根据本校学科的特色,制定相应的实习内容。本课程应特别注重其实践性,日本美国等国家院校,水文测验实习的比重占50%左右[5],而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比重仅20%,甚至更低。相比而言,我国水文测验教学没有侧重其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仪器陈旧,考核方式单一:国内水文测验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某些高校往往第一年安排理论课学校,第二年安排实习课,导致两者相互脱节;教学仪器陈旧,课堂上不能展示最新的水文测验技术方法。与国外相比,国内水文测验实习主要以实习报告形式展示实习效果,考核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新学科水文测验实习的挑战与改进

针对水文气象专业的独特性,我院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多形式”的水文气象学实践教学体系[6],并在这一基础体系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和管理。一体化是指把相关的实验知识、技术和方法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三层次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性试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实践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多形式是指实习实践的方式不拘一格,室内、室外相结合,讲授式、启发式、自学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的实践教学。在我院这种有机实践教学体系下,针对我国水文测验学现存的问题,结合水文气象学的具体特点,并考虑我国水文测验发展的总体方向及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我院水文测验实习的改进措施如下:

首先健全水文测验实习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气象学要素,使之体现水文气象有机结合的特色,如增加多时段降水、气温、风速、辐射、湿度及蒸发的观测,分析气象因子与流量、蒸发的相关关系,总结出对流量影响最大的一个或者一组气象因子,这可以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文气象过程。

其次改进水文测验的实习实践形式。野外实习之前采取理论讲解与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实习的方法和原理,初步掌握实习的相关技巧;到达具体实习场所,再采取现场演示,边讲边做、边做边讲,与学生共同完成实习所要求的内容。实习过程,务必保证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一个实习内容。同时要改变传统单一、填鸭式的实验形式,增加开放式实验环节,让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此外,要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实习报告与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传统实习报告的形式可以系统地、全面地考核学生是否了解实验的目的、意义,是否掌握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是否理解每一个实验过程,是否学会争取分析实验结果,此方法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但是传统报告的形式不能合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现场答辩可以直接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现场提问实验的关键过程,考核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生对实验掌握的熟练程度,答辩与提问相结合填补了传统实习报告的不足之处,完善了水文测验实习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文峰,周辉,李明,等.水文气象预报研究述评[J].陕西气象,2007,5:14-18.

[2]张小娜.水文气象专业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134-136.

[3]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张利平,夏军,许建民,付小平.水文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18(3):36-38.

[5]康艳,宋松柏,王双银.水文测验类实验项目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实验实践教学,2013,31:145-146.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2

摘 要:气象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高度重视基层气象工作的发展,以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夯实基础。按照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要求和相关精神,开展新一轮县局长轮训工作,以全面提升县局长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综改、素质、组织、管理、教学

按照2013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要求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开展新一轮县局长轮训工作,通过本轮培训,使县级气象局局长深刻领会党的十精神,提高对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中国气象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认识,准确把握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加深对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等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县局长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于2013年10月21日-11月9日举办了为期3周的试点培训,我参加了本期试点班的全程跟班学习,现就主要学习体会和收获如下:

一、跟班感受

本次培训可概括为:一个中心――“提高县局长综合素质,加强决策执行力”为中心;二个切入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加快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五种培训方法――综合运用“讲授、研讨与交流、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培训方法;八个教学模块――“入学教育、形势教育与党性修养、气象现代化与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社会管理、基层综合管理、专题研究、专题讲座、考试与结业汇报”等8个模块作为脉络贯穿整个培训始终。

1.党组重视,培训规格高。一是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开班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干部学院院长许小峰做了重要讲话并给学员上了第一堂课;二是教学师资团队整容强大,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人事司司长胡鹏、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学浩等为代表的各职能司司长为主要授课教师,组成教学师资团队,保证了培训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2.准备充分,组织严谨。一是超前谋划轮训工作。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职能司的直接指导下,由干部学院牵头制定了轮训教学计划、年度教学指导计划、轮训实施方案、教学管理规程,组织编写了轮训讲义、案例汇编、经验交流材料及学习参考材料等培训教材;二是组织骨干教师专门培训;三是教学过程严谨,从课堂教学、学员研讨、专题研究、学员论坛、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讲座等环节严格按有关规定和成人学习规律组织实施。

3.组建团队,管理严格。一是成立了教学组织管理团队,干部学院副院长王邦中总负责,干部培训部主任李洪臣负责协调沟通;二是组建了4人组的班主任团队,负责培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三是建立了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班小组长),明确了班委职责,培训中充分发挥班委作用,推动班级工作有效开展。整个培训形成了一个上下联动、高效有序的管理流程。

4.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丰富多彩,培训以课堂讲授为主,将讨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学员论坛、经验交流、案例式教学等教学形式贯穿其间,使教学严谨有序,既遵守了培训教学计划的刚性要求,又体现了培训的灵活性,使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一些思考

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以下一些思考。

1.分组环节 应充分考虑学员年龄、性别、地域及本岗位(局长)工作时间长短等因素来分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有利于以后其他教学环节的展开。

2.教学环节 在注重理论(相关政策法规及文献资料等)教学的前提下,应多结合基层台站的情况举例说明,以增强生动性,适用性和吸引力,引导县局局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么做。

3.研讨环节 老师虽不能规定学员讨论的具体内容,但须把控讨论的方向与研讨的议题一致。因很多学员常常谈自己单位、谈自己工作,容易跑题,这时候需要老师做好引导。

4.专题研究环节 在主题的设计上不能太大、太广。这样,学员难以抓住重点和切入点,研究难以有效开展。因有的问题属于国家(气象局)政策层面的,属于顶层设计,接不了地气,可能最后提交上来的专题报告空话套话一大篇。

5.学员论坛环节 一是要提前告知学员论题,二是仍然要提醒学员按论题有针对性的来展开讨论,最后形成PPT,三是充分发挥学委作用,做好组织,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6.案例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分组应打破研讨、学员论坛原有分组,通过重新分组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新鲜感,关键是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提升研讨效果。同时提醒学员紧扣议题、结合实际、概括归纳。

三、几点建议

1.备课准备 师资团队组建后,四川分院提供干部学院教学PPT,课件(视频)及相应课程讲义、案例编写、经验交流材料、学习参考材料等等,任课老师根据这些基础资料做好相应课程准备,重点是需要结合东、中、西部及基层台站工作实际情况,必须有一些贴合基层实际的例子。

2.上课环节 授课忌照本宣科,做空洞的理论讲述,教师需熟悉课程内容的政策法规并掌握相应的精髓,然后结合县局长的工作实际情况来展开讲述。

3.做好助教 我们应对“两个带来”资料内容进行梳理,并提炼出共性的问题提供给相应的任课老师。并且,每次学员研讨和学员论坛中反映的一些关键问题我们也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应的任课老师。

4.调课问题 课程表一旦安排下来,应提前告诉相应的任课老师做好时间安排准备工作,因课程表是按课程(含研讨、学员论坛等环节)一定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来安排的,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若确有调课要求,需及时告知学员,与相关教师、领导做好协调。

5.网络问题 上课期间关闭有线和无线网络,有效提高学员专注力。

6.用餐问题 建议按区域来划分大院职工和县局长班学员的用餐,并考虑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

我想,按照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五个统一(学计划、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效果评估)的原则,组建好师资团队、优化教学组织和实施细节、再加上严谨的教学管理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并随时听取学员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且运用于教学和生活各环节中,同时四川分院在“领导组织、部门联动、多人参与”的状态下,一定能承担好新一轮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工作。(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

参考文献:

[1] 《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讲义》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学院编著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气象见习人员;思想作风;培训考核;民航安全

中图分类号:E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87-01

引言

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 飞行航班数量日益增长,面对复杂恶劣天气多发、气象设备更新换代、气象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各地民航空管气象运行保障单位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纵观近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许多是由于气象见习人员或新放单不久的气象人员造成的。因此加大对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维修见习人员的培训管理,使得气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持续长久。

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而人是这个思想意识的主体。民航工作的宗旨就是“安全第一”。对于民航气象人员来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气象见习人员来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见习气象人员的思想教育,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思想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精神、道德的宣传、教育、引导、激发人们的干劲,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其次,从思想上认识到民航安全的重要性,现在的年轻人思想独立,个性鲜明,责任意识相对于六七年代的人来说弱一些,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知识、新任务的能力较强,从开始有了一个好的思想认识,才能有一个好的思想开端;再次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天气复杂状况增多,而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气象人员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对从事气象基本业务的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

最后,在日常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见习气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增强使命感。在保障安全中,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那些安全意识淡薄的“薄弱人”身上,安全意识差,这种错误的安全意识必然支配着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是安全保障的重大隐患。 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以各种规范标准为指导,安全工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扎实,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强调严谨细致的思想作风培养

作风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贯的做法和做派。见习时期是见习气象员良好工作作风养成的最佳时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首先,要使见习气象员从思想上尽快明确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人生目标,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

其次,对民航气象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增进见习气象人员工对本岗位的认识及其下一步发展目标。增强对新岗位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理解,使见习气象人员从一开始就养成随时汇报工作,有问题与领导积极沟通,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相互协助的好习惯。

再次,要培养见习气象人员的时间管理观念,因为气象的各项报文的都有严格的规定时间,迟发、漏发报文不但是工作中的严重差错,而且会给安全保障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时间的遵守是见习气象员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最后,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必须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来执行,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过于自信而在工作中省略某各环节,那么都有可能出现工作失误。例如在2014年的某航站观测员在发报时错误的将“取消”键当作“确认”健使用,而且又没有检查报文是否发出,结果造成了天气报告的漏发。这就是过于自信和不按照工作流程,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常言说“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气象教员一定要言传身教,严字当头,采取“一人主负责,众人传帮带”的培训方式,指定专门培训教员手把手“传、帮、带”,做到不留疑问,清晰透彻,规范严谨,有机结合。思想作风过硬的气象教员定能培养出思想作风过硬的徒弟。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要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规范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行为。从观测每一次的天气现象,认真记录每一次的天气过程,编发每一条报文都要严谨入微,不存侥幸心理,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对今后的工作会受益终身。

3 培养过硬的业务理论和技能水平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是每个见习气象人员逐步具备的要求。气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气象服务和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见习气象人员大都是刚从气象专业院校毕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理论与实际存在有很大的差别。相对见习气象人员的培训而言,更着重于实际应用,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专业及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采取长远和当前相结合,采用定期培训和临时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意培训过程、方式方法,先求质量、再求数量,以一正确二速度三提高为基本原则。需要分步骤、多方面、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际。在培训过程中见习气象人员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向培训教员请教不懂的问题,不要留有学习的死角,这样就容易在将来的工作中埋下隐患。

在培训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气象教员 ,对见习气象人员进行集中的业务理论知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设备的使用、各项应急预案和民航气象的法律法规等等授课,在集中授课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考核合格者进行下一步的培训,不合格者将进行追加培训,直到考核合格。这样就从理论知识上把好了第一关,良好的理论基础是见习气象人员工作的基石,基石坚固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接下来的技能培训中,见习气象人员将深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先跟班进行观摩气象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包括工作流程,应急处理,信息通告,报文处理等各个环节,在基本熟悉各岗位的工作状况后,将由岗位教员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从最简单的处理相关的业务电话、报文的编写、检查、发送到复杂天气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需要上报的信息通报等等,逐一学习。

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尤其是教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经验,进行理解和吸收,使在日后的工作中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得心应手,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还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对于观察到的问题要及时请教教员,直到明白为止。总结见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天气现象,特点是什么,教员是怎样处理的,作为今后学习的重点。理论扎实了,技能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就增强了。只有工作质量增强了,提供给民航相关部门的气象服务质量就提高了,给相关部门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实行考核奖惩和优胜劣汰机制

从一名见习气象人员到合格的气象员再到成熟的气象员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我们要完善气象观测、预报员放单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气象执照以及放单考试屡考不过,学习能力不足、缺乏上进心的气象人员员要坚决地实施转岗分流。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4

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效能建设,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践行“八荣八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抓理论学习,树工作新风”的局面。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知识考试。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有2名同志获得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二、三等奖,“预测天下风雨大气候、创造家庭廉政小气候”廉政短信作品入选中国气象局《清风细雨气象新――气象部门廉政文化优秀作品集》(我省仅3件)。

以树形象、重服务、创业绩为重点,分三个小组开展“树形象、创一流”竞赛、考核活动,巩固提高良好精神面貌,引导职工规范各类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事效率,提升文明单位形象,推进气象事业新发展。

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社区、村文明创建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继续开展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与困难家庭结对帮困、捐衣捐款献爱心等活动。

二、增强服务敏锐性,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20*年,我局切实把做好春季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任务落实、措施得力。1月4日省委书记到*视察工作,我局提前5天准确预报天气,受到了县委领导的表扬。提前4天准确预报3月11日强寒潮过程,有效减少农业损失。五一前夕提前13天全程滚动提供一周气象服务,保障南北湖旅游节、八运会等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加强蚕桑期天气的监测,连续1月滚动春蚕防氟一周预报,受到农经部门及农户的欢迎。准确预测今年1台风“珍珠”,及时启动县级台风应急预案,做好服务。全年共发《气象信息内参》80余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送气象信息90次;印发《*气象》和《农业气象》56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80期。

三、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致力构筑*防灾减灾体系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的要求,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入新农村建设,致力构筑县、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将全县各镇、村“农民信箱”联络员,村支部书记、村长以及社区主任300多人的手机号码,全部纳入县气象灾害短信预警平台,使灾害性天气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到达最基层,帮助基层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另外在部分建材行业安装了电子气象显示屏,显现科技效益。

同时加强气象防灾知识普及,提高社会预防自然灾害能力。接待5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气象台,县实验小学还专程送上“关注气象与生活,关爱儿童与未来”的锦旗。3月23日和妇联联合到百步镇举行“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专题多媒体讲座;举行县青联农林科技组、文教体卫组青联委员共商新气象活动,5月11日参加县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另外通过在县西塘桥镇中心小学设立首个“气象教育实践基地”,以及气象科技送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等活动,有力的推动全民防灾减灾教育。7月25日,何锋局长又为在盐海训部队官兵作了一堂海洋气候、水文潮汐、海洋战略等知识的多媒体讲座,获得好评。

四、气象现代化建设、科研和业务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县等效雷达预警系统初步建立,并在汛前投入使用,有效的预警了6月10日飑线及22日的雷雨大风过程。加强自动站、中尺度站及业务网络的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并创新的在海塘强风站安上了全省中尺度站首个“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天气监测,提升服务能力。

抓紧实施绿色台站建设,搭建防灾减灾平台。气象观测站征地6.7亩,8月23日开工建设,即将于12月底按时启用。4月县政府主持召开原地扩建气象防灾减灾楼项目论证会、10月份召开用地协调会,减免有关规费,给予全力关心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11月初防灾减灾楼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年初对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面改版,换上卡通主持人。气象网站功能进行了大升级,新增了气象节目视频、台风专栏、防灾应急手册等,点击率突破33万。

科研上,《*核电应急的气象技术研究》作为县科技局20*年度第一批计划科研项目立项。同时该项目也被嘉兴市局择优立项。《*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获市局审核通过,《*沿海海面风力预报研究》即将验收。论文《*县农业保险气象风险定量评估》、《*地形雾的分析和预报》分别被全省业务技术交流会全文和摘要刊登。加强了气象业务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严格业务质量考核。严格执行月质量分析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测报的业务技能。气象预报质量稳中有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县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得到完善,并由政府发文列入县专项预案。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管理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和程序,加快了审批速度,办事窗口多次被评为月度“五星窗口”。针对性的做好防雷收费新标准的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防雷减灾和施放升空气球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3月初联合安监、公安、建设局发文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消除安全隐患。

继续加强办公管理、宣传和档案工作。坚持公共、开放的气象宣传原则,创新手段,极大提升了*气象的整体形象。积极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配备先进设备。海塘强风站安装“全球眼”,还吸引了县委报道组的眼球,并刊登在南湖晚报及6月20日*日报上(二版大副图片新闻)。

同时局注重加强*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获得门户网站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档案上抓好记录档案清点清查工作,确保资料安全。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5

局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局党组的号召,认真开展了大讨论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了学习“七.一”讲话、史玉光局长在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2年春季读书班的讲话和局长在市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2年夏季读书班上所作的主题报告,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找,制定了整改措施。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全局干部职工把思想统一到了省、市局党组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实现“四个转变”抓牢事业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永恒的主题,是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要求。要想实现快速发展,首先要实现“四个转变”。

1、思想观念的转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抓发展的前提,要率先发展,就必须更新旧的的思想观念。目前的气象工作在许多方面与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工作循规蹈矩定位不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存有为难发愁小富即安的思想。因此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危机感和争先创优的意识,才能使气象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2、工作思路的转变。“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为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定位,较传统意义上气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深化和拓展,并上升到防灾减灾、维护国家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问题的高度。因此,只有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放眼长远,高点定位,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即满的思想,实现跨越发展,才能满足需求不辱使命。

3、服务理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预警的准确性、预报的精细化、服务的专业化,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由传统意义上的围绕预报展开的气象服务,转变为围绕需求开展的现代意义上的气象服务,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力,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4、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的管理转变为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既要做到制度健全、机制有力、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管理到位,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给干部职工创造公平的创业平台,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立足“三项工作”促进单位和谐

和谐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位干部职工的的共同责任。

1、树立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谆谆告诫我们“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和谐单位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就一个单位而言,和谐才能凝心,凝心才能聚力,聚力才能发展。

2、弘扬和谐精神。领导干部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和代表广大干部职工的意愿,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事公道正派,廉洁勤政。广大职工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学会包容、感恩,要讲服从,看大局,做贡献。

3、构建和谐文化。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是促进单位和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局以先进的气象文化为导向,下大力气开展了,以提高“四个能力”为工作目标、以建设“四个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为服务理念、以“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为责任理念的气象文化建设。开展了全省气象系统廉政文化示范点和局务公开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局特色气象文化。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单位,培养学习型团队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技能和才干,积极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环境,让每个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抓发展、促发展上来。

三、完善“三项机制”强化规范管理

强管理就是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管理,既要抓目标管理,又要抓过程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1、科学的决策机制。科学的决策工作机制是强管理的前题。从健全决策程序及议事规则,完善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人决策”制度入手,,对重大项目决策前实行充分民主,广泛争求干部职工的意见,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可行性评估制度,避免盲目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2、高效的运行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单位规范运转、有序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一是围绕工作目标强化目标管理机制。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分工到人,职责到人。二是围绕创新创优强化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促进气象事业的不断进步。三是围绕过程管理强化考核机制。抓好目标管理的落实,必须不断强化过程考核工作机制,把督促检查贯穿工作的全过程,才能使各项任务目标得到狠好的落实。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38-02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从观念、体制的创新,到创新环境与创新教学模式都是必要的。独特性与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因而我们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改革。本文结合应用气象学专业建设,着重从创新实践能力教学管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及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建设环节的一些思路与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创新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独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人际联络能力、综合活动实践能力、科技信息获取能力、野外观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学术交流能力等。因此需根据大学各自学科、各自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能力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大学生个性的实际能力差异,构建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采取有特色及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下结合应用气象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介绍创新实践教学的一些探索。

二、应用气象学专业重视创新实践教学

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在办学体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升华。应用气象学把产学研模式、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社会活动素质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准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套数较少,参与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数不多,国家、省级与校级创新实践项目、创新成果专利不多等问题,应用气象学院及相关专业学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努力构建学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拔尖人才,应用气象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分团委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与训练实践中心,指导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校外实习等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应用气象学院还积极推行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新生导师制及高年级导师制,即由课堂教学效果优良、学术水平较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活动的导师。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专业实验、实习、科研训练、业务训练、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五个子系统组成,通过校内外多样途径的培养,学院创新实践教学工作及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创建多级别实践平台。应用气象学院专业利用已有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先后在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泰州市兴化气象局、浙江杭州气象局、浙江慈溪气象局、安徽宿州气象局、安徽寿县气候观象台、海南省气候中心、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等开展教学、科研、培新合作教育,保证校内外生产实践实习的创新。学院在2009年建立了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甘肃省干旱联合科学试验基地,在2012年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试验研究基地”,装备了国内领先的设施——农业和水分控制试验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可靠的实验资料,保证教学与创新计划的可操作性。

2.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设置了四年连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教学大纲齐全,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利用现代化设备,落实实践教学到位,制定了严谨的质量考核制度,每隔两年修订一次,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项目设计、文献查找、写作与总结能力。

3.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提供的或相关的子课题,也有学生单独申请或自选设计的学校、省级及部级创新课题。教师创造性的指导,不仅将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影响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创造性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完成科技攻关项目,促使他们独立地去完成一批课题项目或发明专利,树立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四、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方案

1.树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工程提升理念。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成果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方面。做好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基本技能的培养,建设实用性、创新型的教学队伍,建立充满活力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实践教学气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空间,修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应用气象学的实践教学水平。

2.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气象学专业应当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做到硬件有保障,时间有保证,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和体系符合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气象信息处理能力、田间观测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见图1)。

3.长望实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应用气象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参与学校长望实验班教学和部分学生导师制管理。学校从理工科本一各专业当年招收的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编入长望实验班。学校安排工作态度认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实验班任课教师。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一项校级及以上相关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英语、数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参加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挑战杯、创新杯等),并力争获奖。优秀的理论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及全程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钻研能力和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元书,申双和.高校应用气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3.

[2]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271-272.

[3]杨沈斌,赵小艳,景元书,申双和,杨再强.《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115-116.

[4]韩凌,刘云,杨平,孟利.开展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促进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28-232.

[5]袁晓丽,张明远,万新.冶金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6):51-53.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气象人影 问题 对策

Abstract: Meteorological figure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mainly for use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reduce the impact on crop yield, but also to avoid the extreme weather sudden life accident. Meteorological figure technology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use of constantly have problem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space for this technology a. This paper will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meteorological were discussed, so as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fig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Q93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气象人影工作概述

气象人影是一门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学科,对其合理有效的运用更是要求实践中不断累积相关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善。气象人影技术是有理论依据及支撑的,也有其认识、发展、研究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希望通过技术的手段对于突发的恶劣天气实施定向干预或制止,从而避免某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人类利用天气的记载古已有之,被传为佳话的“草船借箭”便是一个典型。对于天气的利用是基于对于当地一贯的气候的了解,以及对于天文地理知识的融通才能具备的。同样,当着富兰克林首次研发出避雷针,开启了人类改造天气的历程后,对于天气的定向改造便越来越多的吸引人们去探究。实际运用过程证明,气象人影也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问题的探究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是推动该项技术发展、让其更好的为人类利用的前提及奠基。

气象人影的确能够一定程度定向的对天气进行干预及改造,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频频爆发的极端天气,究其原因,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超过了地球所能承担的范畴,才会一次次造成天气的异常,酝酿着灾难,因而也衍生出了气象人影这门技术。对于这门技术的运用应当适当,人们更应当从长远规划,爱护地球,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二、气象人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不扎实

在实际运用中,爆发的最严重的问题无疑是相关人员专业技术不扎实。气象人影是一门涵盖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技术,要求操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实战经验。作业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对于发生的问题有清晰准确的判定,经过严密的测算准备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操作人员要有扎实的技术经验、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确实让操作人员对于突况无法做出正确判定,也不知道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技术不扎实而引发的事故频频发生,给这项技术的运用带来障碍。

2.及时沟通不到位

气象人影技术的实施是需要多方面配合的,尤其是在实施作业的区域,必须和当地政府及居民做好明确沟通,让居民知晓该项工作会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以及通知他们或集体撤离现场或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沟通协调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沟通协调的不到位而引发的对后续作业带来的不便或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甚至造成部分人员的人身伤害却时有发生。及时沟通是十分有必要并且必须落实到位的前提工作。

3.人才储备不充分

优质的操作人员是气象人影技术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发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扎实,人才储备也不够充分。很多时候由于操作人员的缺乏造成某项作业无法如期进行或者被搁置。掌握专业的气象人影技术的优质人才目前还处于稀缺状态,一方面由于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具备该项技术的人才是有很高要求的,需要其对于多学科的知识有深入及全面的掌握,且具备实操经验。对于人才缺失的现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人才的培养及储备力度。

三、气象人影工作对策

1.突出专业技能

实操过程证明,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应当有更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保障气象人影过程安全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可以在平时更加多方面多渠道的引进人才,首先增加人才数量;其次对于人才引进的门槛也可以适当提高,对于其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核,符合要求的才引进;再次,相关部门要给技术人员更多的学习及培训机会,专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在平时多下功夫,才能让他们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2.强化协调沟通

沟通工作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太多事故的引发是由于沟通的不到位,不仅让气象人影没有产生其作用,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及损害,这是肯定需要规避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沟通协调要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不仅告知当地居民需要注意的事宜及需要采取的相关防范措施,沟通过程中获知的关于当地的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居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信息,都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借鉴,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利用从而帮助确定采取何种措施采用哪种催化剂,让气象人影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力的进行。

3.培养储备人才

最后仍然回归到人才储备的问题上来。针对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首先可以从多渠道吸纳人才,对于相关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可以着重考虑,同时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一旦其毕业后可以创造良好的条件吸纳他们过来;其次要重视对于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过硬,且具备较好的实操经验的人员,这一部分人无疑是最优质也最有价值的人才队伍;再次,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及上升空间,对有潜力的人员也要多加培养,从而增加人才的储备量。

总 结:气象人影还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相对年轻的技术,对于它的探究也在不断进行着。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经验也是促使人们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的素材,让这项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克服运用中的障碍。本文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分析,也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期望能推动这门技术的不断革新,让其更好的造福于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怀志,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研究 [J], 北京农业, 2011年12期.

[2]. 周尔滨, 齐贵滨,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报表填报及汇总软件设计 [J], 黑龙江气象, 2011年02期.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就电气行业而言,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总的说来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存在一定的劣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传统自动化控制方法的不足之处,极大的促进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接下来讨论了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最后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

所谓智能化技术指的就是将人工智能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融合到一起的一种科学技术,现阶段人们刚开始将智能化技术引入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化技术是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得到的成果,具体来讲包括:控制技术、信息理论、生物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等等。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宗旨就是使得机器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之下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可以自主的开展一些操作行为。一般来讲人们会使用具有智能化能力的机器来完成一些危险性相对较高的操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人的安全性。

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研究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第二,对相关电子电气技术的研究等等。在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目前有些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气工程领域得到了应用,而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融合了智能化技术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具有下述优势:首先,系统的控制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次,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投入,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再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得到了显著降低;第四,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

2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智能化技术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总的说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在智能化技术未面世之前,人们在电气工程领域使用的是传统控制方式,传统控制方式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包括:第一,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不是很容易实现;控制模型中经常存在一些无法控制的变量。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构建的控制模型和系统实际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出入,控制模型无法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这样最终的控制效率也就相对较低。智能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智能化的控制器中,人们不再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处理,这样也就避免模型不准确现象的出现,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控制器对系统的控制精确度。

2.2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

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时,由于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在控制过程中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控制过程的动态调整。这样的动态调整过程可以有效的保证电气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并提升其工作能力。除此之外,融合了智能化技术的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相关人员只需要远程通过数据来操控整个控制过程,技术人员完全不需要在控制现场开展相关操作。

2.3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智能化控制在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很高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就智能控制器而言,当相关人员向控制器传入不同类型的数据时,智能控制器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给出合适的控制输出,从而实现对电气系统的有效的控制。总的说来,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具体的控制对象,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如果更改了控制对象,那么控制效果就可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相关人员一定在明确系统中的控制对象,根据控制对象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智能控制系统。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在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以及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3.1智能控制

人们将智能化技术融入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对电气系统实现远程智能控制,无需工作人员参与控制过程,控制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智能控制不但在电气系统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也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优化设计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化设计中,智能化技术也发挥了作用。现阶段,相关人员借助CAD技术和一些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不方便修改的劣势。此外,人们在优化设计中还可以使用遗传算法,保证了设计结果的有效性和最优性。

3.3故障诊断

现阶段,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故障的有效诊断。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故障真正产生之前一般会出现一定的特定现象,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上述特定现象进行有效捕捉,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警。

参考文献

[1] 蒋敦旗.浅议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v.11;No.32032:106.

[2] 綦振宇.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14.

[3] 靳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v.25;No.31902:128.

[4] 翁娟.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No.27704:225.

[5] 李鑫.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No.35035:51-52.

[6] 杨振兴.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3,v.5;No.8807:143+133.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大气探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2-02

一、引言

大气探测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提供常规的资料和数据[1]。《大气探测学》是大气科学专业各个方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实践教学是在《大气探测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一次综合地面气象观测实践教学课。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大气探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气象观测站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业务,并熟悉大气探测仪器的操作及地面气象观测方法等内容。

我国的大气探测是围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气象业务实践所展开的。近年来,新兴的电子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等使我国大气探测技术正在向自动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探测效果和探测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探测的空间性和连续性。其中,自动气象站的组建标志着我国大气探测技术达到了新的里程碑[2]。我国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始于2004年,但一直是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双轨运行。经过多年的努力,显著减少了人工观测任务,地面观测自动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直至2013年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经历了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改革内容包括观测、传输、资料、预报、服务等业务环节,改变了以往的业务工作模式,并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均按新的业务标准运行,同时完善业务技术规范、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完成所有监测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建设。而未来的目标是所有台站将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要素的自动化观测和综合观测业务平台业务化运行。

为此,结合我国大气探测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目前大气探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培养适应中国气象现代化业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笔者认为应加大大气探测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二、更新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贴近气象业务

以往的大气探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业务,包括熟悉人工和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流程,掌握各种气象仪器的观测和记录方法,熟悉地面天气报告的编发规则,了解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的应用,整体实习内容主要侧重于人工观测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人工观测已然被自动化观测所取代。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更能够贴近气象业务,必须加强实验实习教材的建设,调整实纲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应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3]。由于人工观测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是《大气探测学》的基础,为此,人工观测实习内容不能摒弃,而是应该及时更新并将侧重点放在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上面,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动气象站的内容,包括熟悉自动气象站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掌握自动气象站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新型自动气象站业务软件(ISOS-SS)部分等,编写综合性探测实习教材,提高教材质量。教材内容应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尽量应用实际工作中的实例和数据,加强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而教材上没有的内容的练习。通过大气探测实习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气象观测站的现行业务。

三、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传统的大气探测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课依附于理论课,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好,实践动手机会不够多。同时,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正确认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4],尽可能避免出现学生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解决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结合实际,首先,应增加大气探测实践教学的课时数。气象类专业的课时数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并根据更新后的教学内容重新调整课时的分配,减少教室授课内容,增加学生到实习基地的观测次数;其次,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需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地减少与《大气探测学》重复性的知识点。另外,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仪器,参与仪器的故障排除和仪器维护,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更多接触实际的机会;最后,多一些上机操作,熟悉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操作,以达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实习基地完成的。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是我校大气探测实践教学平台,于2010年5月正式成立并运行,为了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对实习基地进行科学地管理。

经过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改革后,多数气象站都是以新型自动站为主,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实习基地现有的仪器设备已逐渐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导致先进专业探测人才的培养受到制约。因此,首先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设备与环境,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其次,以往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师带领一个或多个班级到实习基地进行操作,所以以教师演示为主。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我们也进行开放式实践教学,即自主安排实践时间和进行实践操作[5]。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仪器损耗大,尤其是人工观测仪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损坏仪器。所以,针对此问题,应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引入学生自主管理机制[6],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7],确保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五、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实施考核方式多样化

一直以来,大气探测学实践教学考核都是以开卷、笔试的形式为主,主要考虑地面气象电码的编发是实践教学的重点,但单纯地只考这部分内容,容易造成学生对观测方法和仪器操作及维护,业务软件等方面不够重视,甚至忽视,以至于出现一部分同学不操作而抄袭他人观测数据的情况。因此,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实施考核方式多样化,将考核内容分为平时考核、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即将学生的总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10%,具体评价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卷面成绩占5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占40%,考察学生对仪器操作及维护的熟练程度。通过实践让学生全面掌握大气探测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加强教学团队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教师决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8-9],所以加强实践教学团队的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专业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比如对某一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勤于总结教学经验,查找不足,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多关注中国气象局对于大气探测业务的新标准、新规定及探测技术研究的新热点,了解大气探测的发展动态,加强相关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参加中国气象局关于大气探测改革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只有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相关专业教师也应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时间。从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入手,制定出专业教师到各省气象局参加专业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倡专业教师到气象局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或调研。同时,每年召开一次气象局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参加的教学研讨会,根据气象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局校合作研究、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商人才培养。

七、结语

大气探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学生从学校走向气象工作岗位的重要实践学习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将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只有结合大气探测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使学生们有更多的学习收获,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气象部门的工作岗位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振会,黄兴友,马舒庆.大气探测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2]程培玉,赵士彬,孙安辉.浅论大气探测的发展与革新[J].科技风,2013,(14).

[3]李艳伟,牛生杰.有关《大气探测》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8,(3).

[4]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5]黄绍平,李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

[6]张颖.以实验管理来培养学生实验习惯[J].现代教学,2009,(5).

[7]王竹林.实验室良好习惯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28).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教育培训 县气象局局长 建构主义学习观 教学方式 综合素质

一、培训方式研究的现实需要

作为我国气象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受训人员最多、培训力度最大的一次基层干部培训,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按照“集中组织、分散实施”的原则,由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牵头组织湖南、四川、河北、安徽、湖北、新疆的6个省级气象培训中心共同开展了县局长轮训工作。截至去年11月,累计培训县局长近1600人,完成近70%的县局长轮训。在这两年的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过程中,各省级气象培训中心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身教学管理和服务理念,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与时俱进,勇于探索。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但相互交流比较少,特别是跨省之间兄弟县气象局局长之间交流更少。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因而,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县气象局局长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培训方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自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3、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轮训方式的实践探索

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是中国气象局推进基层气象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县局长队伍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形势下贯彻落实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省级气象培训中心如何深入领会精神,把培训的各个环节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值得认真推敲。

1、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与业务系列讲座”、“体验式教学”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以湖南省气象培训中心为例,该中心在七期的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中,邀请了以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原局长温克刚为代表的高级授课教师团队。学员普遍对授课教师和教学课程设计给予高度肯定。湖南省气象培训中心在组织管理、计划执行、教材讲义、师资配备、学员考核等环节狠下功夫,力求把工作做到让全体参训学员满意、让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满意。

在管理与业务系列讲座教学中,把相对固定授课内容与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为了使县局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来自不同地域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为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县局长建立好讨论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2+4+1”的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2是前期两项教育,“入学教育”和“形势教育”; 4 为四个单元,即“现代气象业务体系”、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与社会管理”、 “党性修养和基层管理”和“区域特色讲座”四个课程单元;以及1个体验式教学环节。

2、教学方式

①研究式学习。我们尝试在培训中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员自主提出研究课题,自愿结成课题小组,自觉收集整理资料,自由进行课题讨论,积极主动开发研究资源,自己动手形成课题报告等。通过以重大问题形成相应课题报告为牵引,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研究的主体。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深入思考问题,清理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务求学习的实效。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②小组交流讨论学习。县局长培训班常采用了分组交流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③体验式教学。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让县局长领导干部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过程,它是以现场作为课堂、以素材作为教材、以实践者作为教师。在《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教学计划》中领导和专家的讲授将中国局高层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等理论问题深入到了基础气象部门,而体验式教学是如何将将中国局高层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与基层气象工作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的特点:1、提高了基层气象局长学习的主动性;2、提供了基层气象局长学以致用的舞台;3、触及了基层气象局长的内心世界。同时,在做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认真研究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和互动研讨。“案例研究”就是把每一个教学点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正在发生的事件、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作为鲜活的案例呈现在气象部门县局长面前,供其思辨。“实地调查”就是让气象部门县局长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调查,同时,也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互动研讨”的形式促进学员辩证分析现场点讲述的案例,需要学员在有准备的情况下,通过有技巧的运用提问和交流提升现场教学的研究深度和教学效果。结合县局长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内容的要求,组织开展以基层领导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性修养,学习气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为三农服务、如何为当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目的参观考察活动,参观全国标兵气象台站。“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复合了多种教学形式,具备不同教学形式带来的优点,使气象部门县局长们通过切身的体验促进自己思想的解放,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是新时期气象部门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下,在各教学点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及各地气象局人事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气象部门县局长有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如何让参训学员在培训中收获更多?这对各教学点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我们认真总结,继续探索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基层领导干部培训之路。

参考文献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M].教育出版社,2006-04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58

1 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滨州市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市,同时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市辖91个乡(镇)、5133个村,全市农业人口314万,约占全市人口的83.3%。滨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平均降水量为564.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32.0小时;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风力年平均风速2.7米/秒;年平均地面温度14.7℃,最大冻土深度50厘米左右,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目前虽然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但气象条件变化仍然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品质、收成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因此气象部门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这是每位气象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2滨州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

农业气象是气象台(站)基本任务之一,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气象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气象服务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农业气象观测才能评价气象条件与作物、牧草等的生长发育的关系和气象条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达到趋力避害、高产稳产的目的。及时为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单位提供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专题分析以及相关的农业气候资料,并在实际工作中帮助相关单位正确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

2.1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山东省现行的农业气象业务分为省、市、县三级布局。滨州市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主要技术方法:采用统计方法为主,数理模型为辅;在实施中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定量评估为辅。农业气象服务主要产品有专用气象服务产品,如长短期气象预报、《森林火险预报》、《重要天气服务快报》、《专题气象服务》等;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简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生态与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月报》、《农业气象专题服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报》等。农业气象情报以旬、月、周为单位;作物产量定量预报在作物收获前1个月;其他服务根据农业生产进程和天气特点不定期。服务的对象:以政府决策部门为主,生产部门为辅。为促进农业生产,减少气象灾害发生,滨州市气象部门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加大增强滨州市特色农业服务意识,建设符合滨州市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网,建立滨州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流程,探讨滨州市特色农业生长发育不同时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积极探索滨州市特色农业周年气象服务大纲,不断提高滨州市特色农业的监测、预报和对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

2.2当前滨州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站点偏少,监测项目单调,技术人员的监测和应用能力不够,不能充分满足农村气象服务需求。

2.2.2为农服务的产品不多,针对性不够强 滨州市农业产品丰富,特别是对名特优品种的生长发育全过程的气候适应性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灾害性天气研究甚少,很难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2.2.3农气服务人员技术水平较弱 目前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正在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经济板块,逐步向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农业气象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作物的生长知识,还要掌握养殖、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对为农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2.4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 特别是灾害性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还不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

3服务策略

3.1 培养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人员

气象服务科研人员和服务人员要相对稳定,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差异甚大,现有的服务模式不适应所有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地形的差异也是对农业气象服务者提出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应量身定做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成立专业服务小组,由农业专家、气象专家,各级职能部门相互合作配合,建立一个从上到下完整的服务体系。

3.2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农业气象理论在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而唯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将业务工作与科研项目实现有机的统一,多加强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联合,才能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为我国的“三农”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在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区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网,积累气象与农作物生长之间关系的资料,不断丰富农业气象理论体系。

3.3继续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进一步做好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电子显示屏及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不断拓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

3.4 积极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品牌。未来几年,滨州农业将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绿色有机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气候条件是决定农产品能否高产、高效、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只有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农产品才能形成优质的名特优产品。这就要求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合作,建立优选作物新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候条件关系以及各品种生育期最适宜、致害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除重点做好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干旱、洪涝、低温阴雨、霜冻等灾害的预警服务外,还应积极开展果品、蔬菜病虫害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依托区域气象观测站、土壤水分观测站和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展邹平特产香椿、水杏和大棚蔬菜的全程系列化服务,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研究服务指标,为“一村一品”工程做好气象服务。

3.5定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滨州市的惠民、阳信、无棣、沾化、邹平、博兴气象局多处于县城附近,由于城区的热岛效应,导致观测到的温度往往偏高,安置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也都建在各镇政府或办事处附近,观测资料与农田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农业气象工作者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指导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进一步加强气象科学普及工作,让农民了解气象,让气象走进农村,切实服务农民。

参考文献

[1]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潘进军,段欲晓,马晓青.北京市气象服务特殊需求分析和对策[J].气象软科学,2009,(01).

[3]陈观发,张俊芬,邓永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J].北京农业,2013(10):185.

气象工程论文范文12

更新内容 完善体系 加强管理 促进我院的教材建设严金余 (6)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军人的全面发展李青 (10)

在政治理论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颜军海 (14)

浅谈法学课程中探究式“案例教学法”吴晓东 (18)

关于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探讨叶怀义 张雁 (20)

教好《高等数学》课的几点做法刘常昱 (23)

《大学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吕爱丽 (27)

论色彩词语的丰富文化内涵管维洁 (31)

参加“优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的体会刘高飞 (34)

建设“气象水文装备研究实验中心”的策略考虑张云生 庄卉 (36)

知识管理对军校图书馆的重要启示闻年喜 游大鸣 朱福萌 (40)

军校图书馆如何做好为读者服务工作王向婷 田红梅 (44)

努力提高应届毕业学员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唐伟年 朱相富 杨坚 (46)

探索研究生学员队管理的新途径李正则 张红雷 陈鹏 (50)

新一代天气研究预报模式WRF简介李毅 潘晓滨 (54)

亚洲夏季风与地气系统净辐射加热的奇异值分解法分析朱敏 黎伟标 (60)

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红外窗区资料反演海面温度孙增肖 李培军 石汉青 (66)

一次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王欣颖 (69)

长白山小高压对柳河地区天气的影响宋传华 (73)

矩阵秩的等式证法周华任 廖洪林 李配军 (76)

一种大时间步长求解抛物型方程的显—隐式格式的数值试验向新华 史汉生 (80)

新机改装部队气象保障特点及对策高长春 (85)

飞行气象保障中如何正确掌握气象条件张炳春 张均良 邵 (90)

山东半岛春季沙尘天气的气象保障毛景润 (93)

部队气象预报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许金城 王广成 周松山 (95)

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教学科研新局面——在新学期开学时全院教学科研工作布置大会上的讲话秦松寿 (3)

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军事气象人才严金余 (9)

重视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张瑰 夺女 滕加俊 (13)

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李湘德 朱康有 (17)

关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贾利芳 孙太红 赵俭 (20)

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颜军海 (24)

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顾大权 蒋林 金光明 侯太平 (28)

论色彩词语的丰富文化内涵管维洁 (31)

运用图式理论解决听力教学中的问题任莉 (35)

浅析军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及其阅读需求王向婷 (39)

重视与学员笔谈 做好谈心育人工作蔡胜 (42)

对士官学员素质教育的思考冯伯康 高太长 (45)

准地转Q矢量的分析寇正 (48)

副热带高压强盛期汉中强降水成因探讨刘学军 (52)

飑的观测和发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柯燕琼 (55)

线性等式约束二次规划的矩阵算法许扬灵 (57)

伴随矩阵的若干性质及其解题中的应用周华任 (61)

初探有限集的不同划分类张荣荣 张庆海 张雄 (65)

关于Runge--Lenz矢量的方向和大小的讨论王骁勇 朱文熙 (68)

初探机动支援作战气象保障王田 巩曰芝 (70)

适应新装备特点努力做好气象预报保障工作王天亮 (74)

浅谈航空兵训练基地飞行气象保障宋传华 (77)

飞行气象保障中天气突变的处置潘立人 (80)

导弹部队气象保障的实施陈松 (84)

谈谈航空气象预报员的八项素质许金城 肖长虹 (86)

不稳定天气形势下的飞行气象保障侯业勤 (90)

认真贯彻全军院校教学改革会议精神为完成全年教育训练任务而努力奋斗(开学时在全院教学科研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秦松寿 (1)

论教育创新张相轮 钟平黎 (6)

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员头脑钱振勤 (11)

“三个代表”与人的全面发展孙太红 孙晓梅 等 (15)

加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周虹 (20)

《军事气象水文数据库》建设对专业教学的影响胡友彬 孔璐 (24)

《高等大气物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魏阳春 (27)

重视教学反馈提高教学效率张洁 (31)

英语语义修饰中的逻辑方向性王义明 (34)

浅谈军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荆琳 (40)

办好气象干部继续教育短训班的体会严金余 (43)

Q矢量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寇正 (45)

雷暴云的卫星资料定位何明元 石汉青 等 (49)

蒙古气旋对涿保地区天气的影响及预报许金城 (54)

华南沿海地区对流层顶的特征分析周长清 (58)

皖南山区降水特征分析和预报张俊宏 李成群 (61)

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金步圣 孙锦汉 (66)

一次诱发泥石流的大暴雨过程分析郁淑华 (68)

联合战役气象水文保障的任务及方法卢军治 宣友汉 (73)

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气象保障陈伟 孙立潭 等 (76)

人工增雨飞行的气象保障王首志 解佃春 (79)

一次弹体转运的气象保障杨献文 朱立世 等 (82)

气象条件对阿富汗战争的影响程永存 王舒畅 (85)

着眼未来培养通才型气象保障人才周湘红 (88)

谈谈部队气象预报员的能力培养杨军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