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开放经济论文

开放经济论文

时间:2023-02-12 05:52:44

开放经济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风险;风险指标体系;监测预警模型。

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也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总趋势。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将推动各国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走向趋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在金融效率提高、金融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也将加大,防范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为此,在搞好自身的金融安全、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正确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准确掌握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进度、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等前提下,通过国际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金融体系十分必要。为了更好的防范和管理国际金融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个国际金融风险监测预估模型。

一、建立一个金融风险的监测预估指标体系

根据规范性、综合性、灵敏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等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6年建立的金融市场预警系统要求182个成员国及时提供重要指标,我们在预警体系建立的构想中,除了要求各国宏观经济指标的资料外,还应该有反映金融体系变化的指标以及地区外部环境的指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监测、防范金融风险,应设置一些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反映金融体系变化的金融相对量预估指标。这一指标体系应包括三大部分指标:国内宏观经济指标体系、国内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和金融风险外部环境指标体系。三类指标具体内容如下(各个指标后面的字母数字是为下面计算风险当量所设定的代号):

1.国内宏观经济指标(G1)。大体上包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1.1);通货膨胀率(%)(G1.2);货币供给增长率(包括M0、M1和M2的增长率)(G1.3);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G1.4);国内储蓄占GDP之比(G1.5);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之比(G1.6);出口占GDP之比(G1.7);外汇储备所能支持进口额月份数(G1.8);经常项目赤字占GDP之比(G1.9);外债结构指标(G1.10)(有:外汇储备占短期外债之比(G1.10a),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之比(G1.10b),负债率(G1.10c),偿债率(G1.10d));总外债与出口值之比(G1.11);国际储备与进口值之比(G1.12);货币化程度指标,即M2占GDP的比例(G1.13);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或虚拟资本的比例(G1.14);消费率或积累率(G1.15);货币汇率波动幅度(G1.16)等。

2.微观金融风险指标(G2)。大体上包括资本充足率指标(G2.1);流动性风险指标(G2.2)(包括:存贷款比例(G2.2a),资产流动性比例(G2.2b),备付金比例(G2.2c));银行不良贷款比率(G2.3)(包括:损失类贷款比率(G2.3a),可疑类贷款比率(G2.3b),次级类贷款比率(G2.3c));金融机构海外借款占总存款的比例(G2.4);金融机构向房地产行业放款占总放款比例(G2.5);银行同业市场资金拆借利率波动率(G2.6);银行业风险监测性指标(G2.7)(有:加权风险资产比例(G2.7a),外汇资产比例(G2.7b),利息回收率(G2.7c),资产利润率(G2.7d));国内证券市场吸收的外国资本数额(G2.8);股票市场股价指数变动率和日均交易量(G2.9)等。

3.外部环境指标(G3)。大体上有国际资本流入流出量(G3.1);国际资本在地区结构分布方面的变动(G3.2);主要相关国的短期利率和汇率变动(G3.3);主要相关国与本地有关的金融、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变动(G3.4);主要相关国对本地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变动(G3.5)等。

但在评价时应注意上述各项指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数值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其横向可比性与纵向可比性都不是很准确。

二、建立量化分析模型

定量地测定国际金融风险当量(Riskexposure)是建立预警体系的客观要求,注意到上述指标体系框架中,大部分指标存在有经验数据,这对我们采用专家评判求得客观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虑到各指标对总体金融风险贡献的非线性性,我们的量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和综合预警评判。

1.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

当某一项指标值极为突出,此时无论其它指标值处于何种状态(良好或突显),都有极大可能引起国内或国际金融风险,即此时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主要取决于此项指标值,与其它指标值关系不大。这是由指标体系结构的非线性引起的,但我们也因此可将复杂的评估体系简化为单指标检验和评估。

例如:当资本充足率指标大大低于8%时,则认为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将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再如,当偿债率大大超过20%时,同样应该引起决策层注意。

此步骤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因为它是下一步得以执行的先决条件。我们这里判断“极为突出”的基础是经验值,是人类长期知识积累的结果,也可以认为当指标值超出经验值范围时,被认为是不能容忍的,相应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可以认定为最大值。

2.综合预警评判

单项指标检验剔除掉了指标间的严重非线性关系,使此步骤内所研究的指标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同时这一范围内各指标间关系高度相关、相互影响,单独那一指标均无法形成对国际金融风险的独立判断。为此我们利用专家知识,借助层次分析工具,构造综合预警评判模型,方法如下。

设国际金融风险当量为R,则R=w1G1+w2G2+w3G3(1)

其中G1、G2、G3分别前述的一级指标,而w1、w2、w3为对应的权重。权重的确定是专家综合判断、填写判断表的过程,在一般管理方法书籍中均可找到,不再赘述。

而(1)式中的G1、G2和G3分别为

G1=w1.1G1.1+w1.2G1.2+…+w1.16G1.16(2)

G2=w2.1G2.1+w2.2G2.2+…+w2.7G2.9(3)

G3=w3.1G3.1+w3.2G3.2+…+w3.5G3.5(4)

(2)、(3)和(4)中的W1.1…W1.16,W2.1…W2.9和W3.1…W3.5为对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

同理,二级指标G1.10、G2.2、G2.3和G2.7分别为

G1.10=w1.10aG1.10a+w1.10bG1.10b+w1.10cG1.10c+w1.10dG1.10d

G2.2=w2.2aG2.2a+w2.2bG2.2b+w2.2cG2.2c

G2.3=w2.3aG2.3a+w2.3bG2.3b+w2.3cG2.3c

G2.7=w2.7aG2.7a+w2.7bG2.7b+w2.7cG2.7c+w2.7dG2.7d

式中所有权重确定方法是统一的层次分析法,其优点在于能对专家判断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避免出现对复杂问题的某一方面的偏见。

至此,总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R可以表示为指标的逐层加权和,具体预警和监测时只需搜集最基层指标(如G1.4、G1.5、G2.2a等不再分解有下层指标的指标)的现实值,逐层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R。

需要注意的是,对基层指标值,实践中应该加以归一化处理,即把所可能出现的取值范围等比例折算到0到1区间内,这样处理使得各指标值均为无量纲单位,且结果值R也在0到1范围内,保证了综合评判R,进而进行预警和监测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体系模型体现了规范性、综合性、灵敏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要求。此外,我们还应注意:上述数值权重值不仅取决于专家的知识,也随不同国家和地区及时段而异。[NextPage]

三、金融风险预估监测体系模式的运作

当然,仅有预警指标(甚至说这些指标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体系,便难以对国际金融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最后形成国际性的金融风险预警网络。

金融业本就是一个技术性强、利润丰厚、竞争激烈因而存在高度风险的领域。想造就一个无风险的金融运行体系,这在任何国家都无实现的可能。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集合风险、管理风险、谋求盈利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所以,追求金融安全只能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能引致危机的临界点以下。为了阻止金融风险向金融危机转化,从统计角度来考察,主要是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控和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监测可能产生金融风险的动向与征候,及时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在我国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建立严格、完善的统计报告报表制度;各层次的监测预警组织机构在收集到各阶层被监测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后,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并运用金融风险预警指标,预测出各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程度,然后找出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及时将金融风险反馈给金融机构,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发出警号,提醒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予以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其金融风险,政府根据金融企业风险程度的差别而实施分类管理。

图金融风险预估监测体系模式的运作示意图

第2篇

一、国际贸易依存度分析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领域,其变动趋势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因此,仅仅考虑对外贸易难以正确度量经济开放度。为此,本文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并以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

严格地说,国际贸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三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着重分析商品贸易的依存度。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依存度为55.6%(参见表1)。

其中,上海最高,达99.4%,江苏次之,为44.5%,浙江为38.1%。长江三角洲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开放度处于领先地位。但令人惊异的是,该区外贸依存度却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63%)低7.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广东省外贸依存度高达145.6%,且权重极大:2000年进出口额达1701亿美元,占沿海地区38.8%,比长江三角洲高419.2亿美元。广东一省拉动沿海地区外贸依存度16.7个百分点。除去广东省,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

表12000年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元,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GDP(支出法)89112.557616.9190749662.2

外贸进出口额47434388.51281.81701

外贸依存度446355.6145.6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注:沿海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海、桂等12省(市、区)。珠江三角洲指广东省。

二、国际投资开放度分析

国际投资开放度是指一国(地区)国际投资与GDP的比值,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国际投资按类型分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按资金流向分包括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进行整理分析。由于对外投资数额很小(1999年长江三角洲为0.9亿美元,珠江三角洲为0.5亿美元),故忽略不计。

表2为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与国内相关地区的对比分析。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为4.9%,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更比珠江三角洲低6.1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仍然是珠江三角洲的影响。除去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国际投资开放度只有4.2%,则低于长江三角洲0.7个百分点。

表2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实际利用外资493.5370.1112128.3

国际投资开放度4.65.34.911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的评价

分析经济开放度目的是要说明其发展水平和合理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1994~1998年,我国包括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贸易开放度为40.1%,比美国高17.2个百分点,比日本高20.8个百分点。包括国际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投资开放度为5.9%,比日本高1.5个百分点,仅比美国低1个百分点(参见表3)。于是,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问题,对经济影响的正负效应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有人担心依存度过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已经加入WTO,如何判断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战略的政策调整,需要对此有一个科学结论。

表31994~1998年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外贸开放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贸易开放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投资开放度经济开放度

中国34.45.740.15.40.55.946.0

美国18.34.622.92.1

4.86.929.8

日本15.34.019.30.63.84.423.7

巴西13.82.816.61.43.85.221.8

印度18.44.723.10.60.91.524.6

资料来源:黄繁华《中国经济开放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期。

国内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存在高估问题(注:参见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1期。),理由包括:

(1)加工贸易比重大。1981~1999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与进口额中的比重由4.8%上升到56.9%和37.8%,由于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运行的关联度不密切,因此加工贸易比重增大,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2)GDP构成差异。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用传统方法计算,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美国(达75%)与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就会被低估。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3%,相对而言,外贸依存度就会被高估。

(3)汇率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一般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PPP)低三倍左右,直接导致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在充分考虑GDP构成和汇率因素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水平,而远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参见表4)。

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既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除以上原因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速度快。世界平均出口依存度从1970年的14%提高到1997年的25%。由此推断: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开放度将以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

表4199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国别商品贸易额商品贸易额

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占商品GDP的比重

中国8.553.1

美国20.475.3

低收入国家8.452.0

中等收入国家18.680.0

高收入国家38.778.7

资料来源: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11期。

2.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度的前沿阵地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差距甚大,甚至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90年代以来,尤其是浦东及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的开发、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正从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转移。地处沿海与沿江开放带结合部的长江三角洲以其区位、历史与人才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我国的经济、信息、金融与科技中心,在长江流域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对外开放的窗口及增长产生巨大作用。显然,本区目前的经济开放程度与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提升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水平与质量,不仅是长江三角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事关全国发展战略的成败,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毋需赘言。

3.从长江三角洲自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区域内部经济开放程度的地域差异极大。从省际对比看,2000年本区上海的外贸依存度最高,达99.4%,分别比江苏、浙江高1.2倍和1.6倍(参见表5)。即便如此,上海的外贸依存度也只及广东的68.3%。国际投资开放度江苏最高达6.3%,分别比上海、浙江高0.5个百分点和1.9倍,但只及广东的57%。由此可见,经济外向度的巨大区域差异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有效益的增长,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地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与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相比,本区的开放性经济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一是商品贸易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二是相对于商品贸易规模,本区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亟待加快发展。三是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偏高,致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贸易区域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四是利用外资规模仍然偏小,且投资引进方式单一,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五是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且主要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对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有待加强。六是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与区域发展差异扩大。七是作为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各类开发区布局过于分散、起点不高、结构雷同、与周边地区关联度不强,成为制约开放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

表52000年苏浙沪粤四省市经济开放度对比单位:%

外贸依存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江苏44.56.3

浙江38.12.2

上海99.45.7

广东145.611

资料来源:同表1。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必须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与新特点,进一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同国际惯例接轨,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实现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促进大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

(一)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作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结构互补的较为完整的城市经济区域,必须在多层次内部合作的基础上,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才能避免内耗,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此,需要打破行政封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探索上海与苏渐两省间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梯度开发模式与分工协作体系。要强化上海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与营销中心的功能,强化腹地企业与上海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杭州、宁波等二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运输干线为依托,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与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能有效参与国

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二)实施大口岸、大经贸战略

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内的口岸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形成合力,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在国际惯例指导下的由各类企业广泛参加,各项经贸业务相互融合,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开放型外经贸体系。在开放战略上,要从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要从各自为主的单方面对外开放转变为各经济区域间的双向开放;要从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的开放。在操作层面上,要从单纯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单纯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区内口岸的通关速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实现外经贸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商品结构高度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开放型创新体系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科贸、技贸、工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依托,技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贸易,积极推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争取在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出口产品开发和经营上取得突破,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生产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轻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产品的力度,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把资源秉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四)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实现利用外资战略性转变

围绕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抓住我国入世后在服务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的机遇,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与投资政策,保护公平竞争,落实国民待遇,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根据我国承诺的开放时间表,逐步扩大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运输、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规模,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强化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改进引资方式,继续探索购并、BOT、国际租赁、创业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实现利用外资领域与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五)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结合资源秉赋状况、产业发展特点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和鼓励本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医药等长线产品项目向海外转移,以利用企业现有设备、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资为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形成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

第3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质量保证机制

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而言,毕业论文是其毕业前的必需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设计进行综合考核的一项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庆元程开放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以此推动本行业、领域以及社会的进步和發展,从某种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一、对学生方面毕业论文质量保证机制的要求

(一)明确毕业论文写作观念

对毕业生进行论文写作这一阶段而言,明确毕业论文写作观念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特别注意的是本次毕业论文是开展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水平以及研究方面的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验,还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两者相结合,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中去。与此同时这部分内容还需要专业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所以学生若能够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自身毕业论文写作提出的意见,在加上学生自身的努力,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思维,同时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方面也有积极性教育意义。

(二)认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本文所讲的文献资料,具体指的是与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与其所选择的题目相关联的专业书籍以及学术论文等,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实际论文写作时,重点就在于全首位了解和掌握与选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做到融会贯通。而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检验,则需要学生做到的是多多关注近年来与本次选题相关的一些学术论文。通常来讲,若刊载学术论文期刊级别越高的情况下,则说明该论文期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及权威性,通过这种类型的论文期刊,特别是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其中的统计年鉴、调查报告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之后的问题分析方面以及毕业论文撰写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基于以上,学生应该通过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在有限时间对文献资料进行针对性查阅。

(三)积极听取教师对论文提出的意见

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以及论文写作时,若没有指导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光靠学生自己是很难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论文选题开始主动与指导教师就本次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征求教师对自身进行论文写作的意见,学生听从教师提出的意见并改进。就整个论文写作阶段而言,学生遇到的写作困难以及问题都要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通过教师指导来完成并解决问题,若出现因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困难或问题没有办法妥善解决的情况下,也应尽最大可能将困难与问题对毕业论文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二、对教师方面毕业论文质量保证机制的要求

(一)认真履行作为教师应做的工作职责

对于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而言,其最重要的就在于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合理行使自身作为指导教师的权利。(熟体而言,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对毕业生写作全过程的指导,对毕业生所写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论文结构、文字质量等多方面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学生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签署自身对该论文的评审建议内容。从整体上来讲,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全过程中,主要从论文选题、论文初稿、论文终稿以及论文答辩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符合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帮助学生顺利毕业。

(二)指导学生对本次论文写作的合理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对本次论文写作的选择以及需要进行研究的学术问题提供帮助,也可以选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或矛盾等。基于以上,这就需要教师指引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尽可能贴近当下实际生活中或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就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例如题目《浅析企业领导如何在管理中实现有效授权》在写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如题目《当前中小企业如何在发展中留住人才》的写作范围比较广。对于以上几种论文选题,指导教师应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论文选题进行一定的制止和纠正。例如题目《A市XX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的分析与改进策略》这样的论文题目比较清晰,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选题。

(三)定期进行经济管理专业的论文指导

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而言,需要明确当前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求其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进一步补充与专业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知识;即使非本人研究的领域专业知识,也应做到基本的掌握和了解,只要这样,才能在之后学生毕业论文上提供比较全面的、深入的指导。基于以上,这就要求论文指导教师对本专业具有权威性的核心期刊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对于经济管理专业而言,主要有《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等期刊,同时还要对当前各大行业、政府机构等发布的最新经济动态以及数据有基本的了解,以此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起到指导作用。

三、对教学组织者方面毕业论文质量保证机制的要求

(一)对学生进行培训

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期间需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应培养学生积极运用当前信息化手段,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因其在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查阅的时间比较少,这时候可引导学生通过中国知网等学术论文数据库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和下载,以便于学生在之后论文写作中借鉴使用,作为班主任、管理机构等教学组织者,应积极培养学生对电子资料的下载和使用能力,引导其访问各大高校、省级等电子图书馆,以此来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展示出来;除上述网络收集文献资料,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针对学生自身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例如写作提纲,写作观点提出等方面内容开展调查。

(二)对指导全过程的监控

就远程开放教育本身的教育特征而言,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空间分离状态,学生很容易因论文写作期间某个困难点而放弃写作,教师因此放弃指导,而这也就从侧面对远程教育组织者提出了挑战难题。基于以上,为有效保证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克服困难,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全过程的监控,通过监控的方式来帮助指导教师与学生解决其在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定期与指导教师、学生进行联系,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对此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应对毕业论文写作建立全过程的长效监控机制,并将其提升至对远程开放教育教育质量以及社会声誉方面的影响中,以此来不断完善毕业论文质量保证机制。

(三)对管理制度中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

第4篇

[摘要]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陕西省地处内陆,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和实施开发开放政策,以促进境内外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和整合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未来,陕西构建我国西部内陆型开发开放高地对于地区经济顺利转型,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开发开放;经济增长;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1-0082-04

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历经数年开发开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东西部开发开放的结果比较中却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南于其地理上的优越性在国家出口替代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中获得发展先机,在路径依赖影响下不仅取得更高的对外开放度,更获得了包括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进一步开发开放提供了良好的要素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西部地区缺乏东部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反,在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下要素不断流入东部,致使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开放进展缓慢,东西部发展差距逐渐增大。为此,积极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整合、利用好两种资源,打造我国的内陆地区开发开放高地是新时期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促进社会公正的战略选择,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开发理论分析

在开放经济发展模式下,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历来被认为是开放型经济理论渊源,国际贸易理论强调,国际间贸易、投资的高度融合,要求地区经济必须能够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因此传统开放理论也就是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20世纪60年代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打破传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两大关键假设,提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将技术、创新等要素引入开放经济模型,从而出现了以资本、技术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和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竞争力的形成。

所谓经济开发是以资源和要素整合、利用为出发点。强调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利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推动区域经济能够得以持续发展。主要代表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普列维什的“中心一”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动理论、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沃尔特·加伦森的滴漏理论以及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等。

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开放性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高校经济类本科生三门核心理论课程,是现代经济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因而在经济学界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确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与理论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并且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就成了经济类本科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同时并存的局面[1]。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

计量经济学所使用的经典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高深,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近年来,国内经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多本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而,绝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都侧重于数学推导,缺乏简明而实用的经济学案例,使学生望而却步;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于强调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觉得像是一门数学课,从而望而生畏,且感觉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后又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的经济问题,颠倒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学科属性[2]。我国大多数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是文理兼收的,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他们普遍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

2.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

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应该包括经济问题的提出、理论模型的建构、参数的估计与检验、理论模型的经济解释等。在各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都比较强调计量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对如何从经济现象中提出经济问题,如何应用计量理论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却很少讨论,学生在这些方面接受的训练也很不够,许多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相关硬件建设落后等原因,许多学校都没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导,经济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学了不少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但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它,不知道如何提出经济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经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三、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具有较强的经济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统计学与数学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已不适应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要求进行开放式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并借助计算机,从定量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势必对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开放性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寻求者,这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进行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四、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机制构建

1.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3]。开放性实践教学倡导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广个性化培养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要求,并能够较熟练使用Eviews与Stata等计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开放性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选择

从培养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需要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加以适当地选择与调整,就必须以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为工具,以经济理论教学为基础,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结合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学习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案例库,针对开放性实践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结合专业特点展开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编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材,教材内容实用即可,改变现行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让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学习它[4]。以问题为导向,将课程内容项目化,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设定计量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估计与检验,通过项目的进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兼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逐步构建使学生受益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3.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开放性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开放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考核评价学生,不容易作弊,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以此作为优先推荐评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的条件。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多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状态,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研究性、探索性与创新性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开放式实践教学,激励学生进行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参加各类应用技能竞赛,并解决相关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对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宣讲,并接受老师与同学的提问,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考查学生对计量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五、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应不断探索计量经济学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开放性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是广大经济学教师所应共同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以上的几点建议,能够对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到达提升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阳玉香,谭忠真,莫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94(20):212-213.

[3]鲁嘉华,成琼,张燕.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机制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72-175.

第6篇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个大讨论的基础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历史伟大转折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具有深远影响的是,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经过这场大讨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为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有力地破除了个人迷信,推倒了“两个凡是”。这是最实际的思想路线建设。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基本建设,三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它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解决姓“资”还是姓“社”的纷争,才有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伟大结合。

1992年初,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思想解放。这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趋势,顺应了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正如邓小平所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人类文明、文化进步的历史和中国近百年发展壮大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无不证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破除迷信是人类进步的法宝。

从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也证明了,任何科学理论体系如果封闭的话,那么其理论的生命力将不会旺盛,其理论的生命之树会枯萎。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当时的地心学说就是一次实事求是、破除迷信的颠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理论的扩充和突破。每一次理论颠覆和扩充都使科学理论更加完美更加接近真理。即科学理论也是要大胆创新、破除迷信才能发展。

思想解放不是目的,目的是探索和认知真理,使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更合符真理或接近真理。

在现今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和国力更加壮大,满足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更高需求。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必然要解开并打碎违背历史发展要求的精神枷锁,思想解放成为历史的必然。

解放思想肯定是正确的,但解放思想不能光喊口号,解放思想不是表决心或表态而已,解放思想不是制定规章制度就完事了,解放思想要敢于创新和大胆突破。

第7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5 to 2014, the SUR model of panel data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openness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as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astal areas are much higher than border provinces.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border provinc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coastal areas.

关键词: 面板数据;SUR模型;地区差异

Key words: panel data;SUR model;regional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013-02

0 引言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化生产过程c国际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联系程度或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而当今世界是开放与合作的时代,世界各经济体纷纷加入对外开放的潮流中,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此寻求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各经济体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选择对外开放的路径也各不相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而中国在1978年才确立这一政策,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这次对外开放的潮流中是最大的受益者。从对外开放的模式上看,中国逐渐形成了沿海、东北亚、西北亚、西南等几种开放模式,不同的对外开放模式分别带动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地区差异、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到底有何种关联?本文先测度不同区域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从空间上分析不同开放模式之间的异同点。

1 文献回顾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最早是通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刻画的,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提到国家经济进步的原因属于国际贸易的研究范畴,国际贸易是决定各国经济进步的根源。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一国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资本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以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对外开放度的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从实证方面,Harrison实证检验7个对外开放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Sinha分析了亚洲19个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开放度、投资增长率及人口增长率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不明显。国内学者,兰宜生学者是最早研究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分析了1985-1998年间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包群等利用1978-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刻画了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相对于要素投入的增加,贸易开放还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唐继军等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增长模型,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对外开放度都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东北、西北、西南这几个省份纳入分析的范畴,其次模型中纳入其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量,测度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综合考虑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我国不同开放度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指标选取及数据描述

尽管对外开放度测度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纵观文献可知大多数学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测度,第一,贸易开放度等同于对外开放度,第二,对外开放度不仅包含贸易开放度还包括金融开放度,最后,还有学者认为对外开放度包含更为广泛的的范围。李认为度量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度程度,必须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着手,其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金融比率及对外投资依存度三个指标,并通过赋值法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综合文献,本文采用李的研究方法构建对外开放度指标,选取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三个变量。现定义三个依存度: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额/GDP,国际旅游依存度=国际旅游外汇收入/GDP。对外开放度用公式(1)计算:

O=0.4×外贸依存度+0.3×外资依存度+0.3×国际旅游依存度(1)

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数。由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可知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有资本和劳动力。Y=AKаLβ,其中Y为产出,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A为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

教育经费投入。内生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渊源,在要素投入方面,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质量正在替代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的作用,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本文采用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变量,作为内生性的反映。

本文考虑的地区主要有东部沿海十省市,包含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东北三省与西北新疆、西南云南共15个地区,数据区间为1995-2014年。现定义4个自变量的符号如下:K表示固定资产投资,L表示从业人员数,ED表示教育经费投入,O表示对外开放度。表1为相关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

3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3.1 面板数据SUR模型

本文所研究的经济增长因各省市解释变量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可以采用面板数据SUR模型。该模型具体形式为:Y=X?茁+U,i=1,2……N,t=1,2……T(2)

Xj在重复抽样中是固定的,i=1,2…N,SUR模型的运用需时序个数大于截面个数。由于各省市之间存在异质性,经济发展存在不协同性,为此可以构建15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方程,面板数据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如下:

LNYit=Ait+?琢itLNKit+?茁itLNLit+?姿itLENDit+?酌itO+?滋it(3)

i代表本文所研究的15个省市,t从1995年至2014年,时间跨度为于截面数,所以文章可以运用面板数据SUR模型。

3.2 数据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在进行模型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必须对数据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本文选取LLC检验、IPS检验、ADF-FISHER检验对变量检验,表明L、ED及O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而K在10%的水平下显著。总之,可以判断5个变量都在一阶差分的状况下平稳。其后,进行面板协整性检验,表明在不含时间效应的情况下,除了面板v统计量不显著之外,其余四个统计量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同时在含有时间效应的情况下,统计量均显著,并且KAO检验无论是在含时间效应还是不含时间效应的情况下均显著。综上两点可知五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相关模型分析。

3.3 计量结果及分析

根据式(3),运用EVIEWS6.0软件可以进行面板数据SUR模型的估计,通过软件运行得到表1的估计结果。

由表1可知各个省份对外开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北京和上海的贡献度只有0.02左右,是所研究的15个省市中最低的省份。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两个直辖市,是国际化都市其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转型,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是“三驾马车”中的进出口,所以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低。由于模型中考虑了边境地区,通过表1可以发现沿边5省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及新疆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比沿海省份高,同时边境省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的贡献度就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省份,而云南与新疆最高。从显著性水平来看,大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在模型中都比较显著,这也说明了在SUR模型中引入对外开放度变量是合理的。但是具体看各个省份值可知,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省份大多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辽宁、新疆、河北等省份,由此可以说明对外开放度在这些地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加强对外开放政策。而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区对外开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显著,由此反映地区差异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

但是从空间上来看,对外开放度贡献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区。沿边开放区,东北、西北和西南这三个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比较低,除海南和河北两省以外。以上表明当前沿边地区仍然是外向型经济类型,进一步对外开放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其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型,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增强,进出口对经济拉动在减弱;相反边境地区恰好利用其各自地理区位有事发展边境贸易,同时国家鼓励边境贸易,如西南的桥头堡战略,这些都拉动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90年代以来存在一东部沿海地区在到各沿边地区的梯度转移效应,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区域间分布不同。

4 结论建议

从对外开放度上来看,沿海地区远高于内陆边境省份。其次,从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边境省份的贡献率又远高于沿海地区。第三,河北与海南虽然是东部沿海地区,但是其对外开放度很低,而对外开放的贡献率比较高。最后,由空间分析知,对外开放度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而东北亚,西北亚和西南等边境省份对外开放度低但其对经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中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区对外开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明显差异,表明东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在增强,增长方式已经开始转型,今后继续加强教育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就内陆沿边省份来讲,应该充分把握沿边开放,多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度,把握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扩大国际贸易,直接投资和其它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马歇.经济学原理(朱志泰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19-22.

第8篇

【关键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诺思制度变迁理论

一、引言

“新制度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意见高度统一的学派,而是一个“植根于现实经济理论的特定共识集合”,其中以华盛顿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有多种评论和争议。本文认为,通过了解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演进过程,并将它与其它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一理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一词涵义可以作多种解释。在本文中,“开放性”指制度变迁理论倾向于不断将更多的因素特别是制度等社会因素纳入经济思考范畴这种“扩大”的范式特征。

二、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演进

诺思有关制度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史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早在1973年,诺思与托马斯(North and Thomas,1973)合著著作的核心观点就是制度决定经济绩效,而相对价格变化则是制度变迁的根源。其中,诺思主要围绕效率展开讨论,认为相对价格的变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制度变迁,是因为它产生了构建更有效率的激励制度。在这部书中,诺思提出,历史上无效率制度之所以能够保留,是因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使个人激励与社会福利发生了背离,但这个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

在著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North,1981)中,诺思抛弃了以效率考查制度的角度,认为大量产权的设计来源于统治者的自身利益需要,而交易费用则使得无效率产权普遍存在。诺思在本书中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史框架,以人类经济从原始社会到现今上万年的发展,印证了他的观点。诺思认为,“制度是人和资本存量之间以及资本存量、商品劳务的产量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知识存量的积累、意识形态,特别是产权的明晰是其中关键的因素。然而,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什么竞争不能淘汰无效率的制度?如何解释长期经济绩效之间的显著差异?

1990年,诺思完成了又一部著作《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在这本书中,诺思首先对“制度”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一点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接下来,诺思探讨了制度研究的方法基础和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并着重分析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诺思关注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是想以此来回答“什么决定了社会、政治或经济的演化的不同模式?我们应该如何解释那些持续性差的经济体的长期存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路径依赖”的观点,认为“发展路径一旦被设定在一个特定的进程上,网络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得自于历史的主观模型,就将强化这一进程”。诺思还给出了大量的经济史事实和论述来印证这样的观点,即制度在社会中具有比人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基础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长期绩效的根本因素”。更进一步地,制度是联系两对关系的核心:一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二是他们的相互关系对经济变动(包括经济的增长和停滞、倒退)的作用关系。这部著作用不大的篇幅对人类社会的制度方面和制度的变迁过程作出了系统性的分析,并且有大量的、可靠的经济史资料作为印证,因此它成为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然而,诺思的研究并没有到此停止,他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并给予了自己的回答。这些问题主要着眼于社会中制度的形成缘由。首先,诺思在研究中提出,是什么导致了交易费用水平的变动呢?答案是“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的市场制度、政府保护和实施产权的信念以及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收益增长。诺思还对欧洲历史上近代市场秩序的自发性构成过程做了研究,致力于解释在没有国家干预时,一些有利于现代竞争市场运行的规则是如何自发形成的。基于此项研究,诺思还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增长和政治体制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进入21世纪,诺思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进展,他于2005年出版了著作《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民主制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必须有效约束政府,才能确保市场的良好运行。在2007年,诺思与学者沃里斯、温加斯特合作了《诠释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在这篇文章中,诺思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的理论和政治学的理论必须有效地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之中,才能够对历史作出有效的解释。他们还创造了“有限进入的社会秩序”和“开放进入的社会秩序”两个概念,认为作为有限准入秩序社会代表的自然政府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形式,它通过操纵经济产生租金,并用这些租金获得政治上的稳定;而开放准入秩序则激发了竞争,竞争又维护了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的进程则正是由有限准入秩序走向开放的准入秩序,而这个过程是没有内在必然性的,诺思等人对于这个“转型过程”也没有给出确定的解释,而是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一个二十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社会经济理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始终是一个探索性的框架;同时,这个框架是不断开放的,不断对制度的形成、变化、作用做出新的探讨。因此,我们在理解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时,不应将其当作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来看待,而应当将其当作一种开放性的理解社会进程的思路。

三、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之前理论的比较

1、诺思与新古典理论

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诺思对新古典理论的“工具理性”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新古典理论假设人拥有必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但是忽视了这个假设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市场制度为前提,而新古典理论往往将制度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存在。

本文认为,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既是对新古典理论一定程度上的继承,也是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变革,并体现出了比新古典理论更强的开放性。新古典理论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模型,通过用“理性人假设”和“边际效用理论”将社会经济现象囊括在一个抽象的框架之中,而诺思所引入的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不仅是对新古典模型的一种补充,更是对新古典模型试图以单一因素解释经济活动的挑战。

2、诺思与传统经济史学家

传统的经济史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和技术的进步是导致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但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却从多个方面质疑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虽然对技术的强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技术本身无法解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未能实现技术潜在收益的现实,也无法解释“在大部分技术人皆可得的情况下,富国与穷国之间还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

诺思对传统经济史观点的反驳,体现出更强的开放性特征。首先,诺思否定以单一因素诠释历史的看法,认为虽然技术起着不可否认的关键作用,但是不能将其作为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认为,技术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因素,一种技术如果要对社会经济的变化发生作用,就必须作用于人的因素或者被人格的因素所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不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至少不可能是一种充分条件。诺思正是以此说明一个合理的框架绝不能用技术说明一切,应该探讨技术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四、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开放性的进一步探讨

很多学者认为诺思使得对经济史的分析变成了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无限循环。诺思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又同时认为技术等因素不可忽视,在90年代的著作中,他还特别注意研究制度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更是将“心智”和“理解力”等概念引入研究,因此被认为降低了理论的解释力。同时,国内学者还认为,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有两个问题,一是他在用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观点解释问题遇到困难时,引入了意识形态理论,认为人们因认识的约束而从事道德的、纪律的、利他的行为活动;二是他在解释为什么一些制度未受挑战和为什么一些变迁按旧体制固有的方式进行时,提出了“保守原理”——现存制度所起的保守影响。路径依赖的“保守原理”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特地安排的补充。以上两个问题都在于将不同的理论前提纳入了同一个框架中,而它们之间是无法相容的(蒋雅文,2000)。

下面,本文将从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中的几点进行切入,探讨其开放性的特征和意义。

1、诺思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所体现的开放性

本文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谁先谁后”的因果关系来考量诺思对于政治经济关系的看法。虽然诺斯多次对“制度的来源”进行探索,但他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何者为先、何者为其他一切的原因这类问题。

第9篇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道路与世界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30~3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国内就“改革开放30年”主题所举行的首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国内著名学者黄楠森、吴树青、李忠杰、王东、陈占安以及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越南等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的国际影响与世界地位、中国经验的理论总结与哲学升华、中国发展的迫切问题与解决思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一、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

会议认为,评价改革开放30年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二是世界视野,即改革开放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

1 改革开放的最大意义在于人的解放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对人的解放,是以经济社会极大发展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第二次革命”。把人的问题放在一切问题的首要位置,不仅是我们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

王东教授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突破、最大成果、最大创新就是根本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苏联僵化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放了人。还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体现到个体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打破了过去关于个人身份、职业的僵化模式,使人成为社会的、自己的主人。

2 中国道路与新文明形态

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个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随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体系的崩溃,人们对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疑问。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提出,不同的文明类型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是不同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这种新型文明的发展道路,我们就应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进行理论总结和哲学升华,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理念,把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韦定广教授认为,改革开放的根本精神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三者的统一,改革开放不仅基本解决了中国的贫穷问题,而且还使中国走出了世界秩序的边缘,融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3 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改革开放的成败与世界发展紧密关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全世界的最大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考佩拉教授从国际意义上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她看来,改革开放30年来,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命运,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继续发展。其改革开放为全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榜样示范,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俄罗斯远东所的安德烈研究员通过中俄经济改革的比较分析认为,与俄罗斯改革的急速转型不同,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中国共产党由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逐步推进的改革措施是中国之所以取得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俄罗斯可以借鉴的经验。越南胡志明大学的阮鹏翔教授也表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对越南“革新”道路的重要启示。

二、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是对“”的拨乱反正、对苏联模式的超越和对资本主义成功经验的开发与利用。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正确抉择,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曹长盛教授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梁柱教授也认为,思想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理想目标,特别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阎志民教授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指导思想。陈志尚教授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指导、动员、激励、团结人们去克服艰难险阻、夺取胜利的关键。

2 融入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发展经验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巨大风险。如何在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格局中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使风险最小化是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推动改革继续前进的关键。

对此,曹凤岐教授指出,中国30年取得伟大的成就与金融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的金融改革必须结合中国实际,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和金融全球化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我们的金融开放必须要有顺序、必须有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仅仅是要深化改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防范金融风险。王缉思教授也指出,未来的10~20年,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将日益突出,世界权力与财富格局将发生剧烈变动,加强对国际环境的综合评估与预测是应对这些变化,使中国改革稳步前进的关键。

3 文化精神面貌的解放

改革开放突破了“黑线论”和文化蒙昧的枷锁,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学者提出,改革开放就是“老百姓不挨饿,知识分子不挨整。”崇尚知识,鼓励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主导观念。

夏学銮教授认为观念的转变是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保证,这30年是中国人民普遍经历困惑、挣扎和抉择的过程。把握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这个历程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美国夏威夷大学艾里克森教授认为恢复高考制度在过去的30年赋予了中国人更多的机遇和精神财富。

三、问题和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会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需齐头并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与日益完善,旧的政治体制的弊端慢慢突出,并由此出现了一些威胁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问题,如官僚臃肿、权力异化等。

黄楠森教授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问题.是破解当前诸多问题的一个“枢纽”。王东教授认为,建立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系统,通过立法制度等形态,赋予人民监督权,是打破官僚腐败的社会关系网的关键。针对这个提法,仝华教授认为,赋予人民权力的关键又在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的重要内容。

2 破除GDP崇拜,保持良好生态系统。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也是自然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和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破坏的时期。可以说,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是目前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遭遇的瓶颈问题。梁柱教授认为,过去3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地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的。韦定广教授则认为,有问题是必然的,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我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优越性过于夸大。解决生态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GDP崇拜,让人们从GDP崇拜中解放出来。还有学者提出要破除速度崇拜等见解。

3 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益的关系问题

社会公平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未来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一个富裕、文明、公正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公正,注重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王东教授提出要“用市场经济鼓励强者竞争、用社会主义保护弱者公平”,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可能”及公平与效益两者兼顾的问题。谭扬芳博士认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指导,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实现教育公平、就业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的保障。

4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1992年向市场经济转轨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极端化倾向。价值旁落、拒绝崇高成了不少中国人内心的精神状态。

针对这种负面现象,王东教授指出,要更好地解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确立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以根本解决价值倾斜问题。韩国首尔大学的宋荣培教授认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既体现了中国人民主观意志的伟大胜利,同时又蕴含着主观主义的风险,这是我们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四、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又为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3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深化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研究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任务。

阎志民教授认为,基本概念及基本范畴的学理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以及整个体系的层次结构的研究是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核心问题。李世坤教授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发展和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以“实践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令人瞩目的发展,同时也面临严重挑战和突出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经济增长过程中高投入低效率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如何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展开,特别是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资本交易管制的逐步放松,“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涨大落”等金融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也更加明显。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更是凸显了国际化背景下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回答:一是我国金融部门的发展是否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的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二是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开放水平的不同是否能够解释金融发展效应的地区差异?所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对此,我们首先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永续存盘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我们继而深入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影响,并对我国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我们在开放的视角下,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1912)。Schumpeter(1912)强调金融中介的资金动员职能,认为功能完善的银行能够通过发现和支持具有较大成功概率的创新项目而刺激创新,继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后经过Gurley和Shaw(1955)对Schumpeter思想的发展、Patrick(1966)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研究以及McKinnon(1973)和Shaw(1973)金融抑制理论的提出,金融发展理论渐成雏形。而在实证研究方面,结构主义代表人物Goldsmith(1969)则首先应用跨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交易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以及计量工具的迅速发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在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理论中完全信息和完全市场的假定被逐渐放松,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渠道被加以细致分析。这其中包括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对金融发展风险识别功能的研究,以及Bencivenga和Smith(1991)、Saint-Paul(1992)对金融发展配置资源,促进产品和服务交换职能的考察等等。而在实证研究方面,Levine(1997)在样本选取、控制变量选择、金融发展指标选择、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拓展了Goldsmith(1969)的研究,并为以后的实证研究奠定了一个基本的分析范式。伴随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进一步争论(Bell和Rousseau,2001;Calderon和Liu,2003;Christopoulos和Tsionas,2004),采用产业及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也大量出现。(Rajan和Zingales,1998;Wurgler,2000;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1998等)。

虽然总体层面上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但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渠道的分析却仍然较少。Beck等(2000)使用1960~1995年7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截面回归和广义矩估计两种方法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资本积累、生产率进步和私人储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良好的银行部门有利于动员储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长期增长的结论。而Rioja和Valev(2004)则在Beck(2000)研究的基础上,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研究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差异。Rioja和Valev(2004)认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生产率提高实现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在资本积聚方面的作用则更为明显。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中介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大量涌现。这其中包括曹尔阶(1992)、尚明、吴晓灵和罗兰波(1992)对信用扩张与中国经济增长和稳定性的研究;卢峰和姚洋(2004)、张军(2005)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等。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较为丰富,但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一步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以及我国金融发展地区效应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仍然相对较少。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展开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生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必然会与封闭条件下的情形有所差异。因此,在开放背景下,重新审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方法和数据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分解

由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控制变量的符号均能在经济学意义上加以解释,说明我们控制变量的选取是合适的。重点考察金融发展对各经济增长变量的影响,我们发现: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统计上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发展在总体上有利的推动了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变量系数的大小,发现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最为明显,其次是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小。

具体分析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但促进了各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还对人均资本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在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形成的相对贡献有所差异而已。在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资本深化的特征较为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渠道和方式都有所差异。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在此,我们不求面面俱到,而是从开放的视角下,对我国不同地区间,金融发展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加以解释。使用的模型见式(5)。

从表2可以看出,当在回归方程中加入开放变量的交叉项,将视角由封闭转向开放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影响又有所差异。注意到在以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形成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金融发展变量的符号显著为正,而经济开放变量与金融发展变量交叉项的符号显著为负,这说明虽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却有所降低。而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方程中,金融发展变量及其交叉项的符号都显著为正,则说明随着对外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在逐渐增大。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这一特征是与当前我国的发展水平及制度安排相对应的。这一点,在金融开放时,更容易理解。随着各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的增多,地区经济发展中,生产活动面临的融资约束有所降低,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依赖也就相应减少,反映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便是资本形成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减弱。而另一方面,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往往蕴含着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也往往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银行部门会有更大的机会将贷款投放给那些制度完善、生产率较高的生产企业,金融发展对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四、结论

综上,对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整体上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影响差异较大。金融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最小。从具体渠道来看,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资本深化的特征较为明显。

第二,开放条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以及增长方式的影响同封闭条件相比也有显著不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资产和私人部门信贷数量的增多以及政府对信贷市场干预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越来越为显著。开放条件下,金融发展更为有利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

第三,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调整当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而这其中,金融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金融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开放条件下,金融发展对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所以在积极完善各地的制度环境和改善产业结构的同时,应继续坚持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在继续推动贸易开放逐步深化的同时,应谨慎有序的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及通过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坚持;走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4―0021―0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要求愈来愈高,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四大走向。

一、走向规范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客观性和历史继承性,经济学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经验。为了更好地学习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也为了更好形成和完善中国经济学,宣传中国经济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经济学,必须通过交流、争论、分工,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体系的形成、理论的创新、理念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学家不懈努力,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1.全面理解规范的内涵。

中国经济学要走向规范,必须全面理解学科规范的内涵,并判断在哪些方面还不够规范。经济学规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学科发展的一系列的规则。一是学术自由的规则,保证任何一种新的观念和研究角度不受压抑;二是公平竞争的规则,保证在不同观念和理论的具体竞争(如争论,发表等)中,不受学术之外因素的影响。三是连续性的规则,保障学科在连续性基础上的有序发展。在这些规则下,更有优势的观念或理论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继承和传播,而较有劣势的观念和理论就有可能被逐渐淘汰,或者居于非主流地位。第二个层面是指研究范式。一是研究的模式,包括学科的概念、语言与文字。在学科的研究、讨论中应使用本学科规范的概念、语言、文字。二是研究的方法,深入实际,并采取多元化的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三是学科的组织方式,包括怎么样组织学术会议,论文的选用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或程序,论文体裁应遵循一定的格式。研究范式是在平时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众多经济学家研究现实问题,慢慢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组织方式,大家都遵循它,范式便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规范并指导以后的研究。研究范式的形成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科真正成熟的标志。第三个层面是指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密的经验检验。中国经济学在第一层面和第三层面的规范相对而言做得比较好些,重点是第二层面的规范,即研究范式的规范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2.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我们需要有一个研究范式来规范中国经济学,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谨的实践检验,但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经过长期观察、思考、体验和深入求证而形成的。这些理论命题的成立是有相当严格的适应条件的,但这些条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可能并不完全具备。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不论是在传统高度集权体制下,还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显然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学不可能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同时,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并且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学问题层次复杂多样;经济学并不存在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范式。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范式是阶段性的、相对的,是在不断研究问题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原有的规范,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体育竞赛的规范就是各种竞赛规则。这些规则虽然都是人为制定的,但却是得到体育共同体的一致认同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必须由世界经济学界的学者共同制定,一致认同,否则就不是共同的规范。如果仅仅把西方经济学的规范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是不公平的。中国经济学的规范是在研究中国问题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地同西方经济学的交流、争论中形成的。

3.规范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的。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的立学之本。当代中国经济学如果不进行理论创新,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就不可能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问题。在目前条件下,中国经济学家应当加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上,注意新的理论生长点的发掘,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的理论思路。只有在理论上经过相当的积累,才是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也才能使中国经济学不断发展,并且逐步规范。我们所讲的走向规范,是在创新中规范,规范的过程就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二、走向实际

中国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解说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经济学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中国的政治特征、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合理吸收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应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研究的空前繁荣,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的最主要贡献,是逐步地为中国找到了市场化、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略。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理论研究相对于实践总是处于被动求解的局面,对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难以作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系统的经济学解释。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

1.面对中国经济的实践

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制度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过程,许多制度安排,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中国,我们的改革,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如果设计得不好,那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比西方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

因而中国经济学家更需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不仅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而且要有小心翼翼的谨慎。中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与农业资源、商品市场发展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加以概括和抽象,可以加深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中国经济学必须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征,全方位、多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创新企业文化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秩序;提供深化改革和观念更新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发展的指导。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坚持继承中国传统优良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符合现实的经济理论,建立起一套反映中国实际和与时俱进精神的学科体系。中国经济学既要面向我国国情,又要跟踪世界学科发展前沿。

三、走向开放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思维框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次,我们需要一个批判的思维框架: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

1.坚持引进来

搞市场经济并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取得生存空间,不能不学习一直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并在指导市场经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西方经济理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学?

自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理论界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引进了东西方各国的不同流派的经济理论。这种引进一方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更为重要的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对理论的需求。因此,对国外经济理论引进的选择大多是受到了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改革之初,对市场化改革目标的论证和对改革道路和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当时现成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这包括对“生产目的”的讨论,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重新肯定,以及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倡导。更有意义的是,对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初步运用。在这之后,对经济理论界产生影响的,是东欧的改革理论。例如,科内尔的《短缺经济学》曾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改革以后,中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理论的兴趣。接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进入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视野。虽然在引进外来理论中,存在着对一些理论方法的简单生硬的应用,但随着中国经济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越来越把外来的理论作为自己的东西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整体中去。毫无疑问,中国要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学要研究市场经济,还要进一步引进、学习、吸收有着悠久历史的专门研究市场经济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并融化到中国实际问题中,形成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

2、坚持走出去

中国经济学在引进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应当关注“走出去”。那么,应当如何“走出去”?

一方面,要加强交流。经济学如果画地为牢,将无以在世界立足。所以,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学向世界的开放以及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必须走出去。通过走出去,加强经济学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不同国别的学者之间、特别是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者相互切磋的良好风气,以便长短互补,共同提高。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教训。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这对中国经济学家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也是难得的深入发展的机会。西方经济学是在研究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中产生和发展的;对于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并不理解,更没有深入研究,何况西方国家的国家调控市场与中国的国家调控市场,做法也不相同,吸收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将使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这个特点相联系,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应用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原属另一门学科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方法的这种应用是通过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融合实现的。跨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少,但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不是靠某一种现存的研究方法的简单的单独运用就能解决的。为此,必须通过走出去,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四、走向世界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与世界广泛对话的时代,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时代。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融入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之中。相应地,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是,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并不完全相同。当前,与国际“接轨”的提法相当时髦。的确,市场要“接轨”,市场经济体制要开放,但是,关于如何建立、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却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做法,是很难“接轨”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积淀,使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完全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直接衔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现实已经给现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答的问题,因而试图简单地直接利用西方经济学推导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政策性结论,肯定是行不通的。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与国际接轨,而有其具体路径。

1.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首先必须立足本土。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两者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较好的表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样明显加快,证实了经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全球化为民族性提供了丰富自身的机遇和吸收外来养分的新契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科学,它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和一般的规律或原理;而作为社会科学,它又具有社会、制度、文化等特殊性,同本土化紧紧相连。中国面临许多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越是中国的,就越有可能是国际的。本土化不是对国际化的否认,恰恰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当然,我们必须有全球意识和时代观念,对问题的回答,争取在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条件下进行,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中国经济、文化背景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创新性成果,形成新的定义、新的定理。同时,中国经济学界应该关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中所提出的诸多质疑,采取本土化渐进的改革办法,把本土化、传统化的东西放在全人类、国际化的文明系列中加以定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发展之路。

2.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中国经济学必须立足经济,但是,经济与技术是密切联系的。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正在改善人们生活,改变人们习惯,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对于研究经济学发展的人来讲,当然要懂得技术。如果不懂技术,将很难有突破,不利于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学中,对技术没有做更深人地分析,虽然也强调技术很重要,但是没有分析过它,没有分析经济生活的实现条件。未来的经济学家应是经济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第12篇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革命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解放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实践的结果,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新的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检验。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适应时代主题,解决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要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不断融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使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发展同步。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更不是抱残守缺,顶礼膜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和实践条件的不足,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穷极人类一切的真理,不可能对以后的人类实践给出一个永远不变的标准答案。但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突破,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使我们向真理的方向更迈近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前人理论的局限和既往实践的束缚。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注意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给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断补充新的营养和输送新鲜的血液,从而保证了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吸收借鉴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这些人类思想文明的优秀成果,并且给予了革命性的理论升华的结果。不仅如此,他们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于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摩尔根的人类学研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在自己的著作中化为有益的营养成分。恩格斯在晚年还十分关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关注着战争形式的改变给工人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带来的影响,关注着由于工人贵族的出现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影响;列宁对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的客观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突破的理论,并且把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在俄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所有这些理论的突破,都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天然的内在联系。

二、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活着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任何现成的答案,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理论胆气和实践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逐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破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时代课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产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不是固步自封的终极真理,而是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可以相信。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实践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将永远持续下去。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作用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即运动和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两次运动极大地把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教条的束缚和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全党创新意识的勃发,使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思想作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全党树立了解放思想的典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不是一个漂亮的包装,不是一个应景的口号,而是一个指导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迈向辉煌的根本保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打破固有的,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树立全新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只有在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才能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

解放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永不间断的过程。邓小平同志针对在经过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极“左”思想的统治后,我们党在思想方式和思维状态上的僵化和封闭,果断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能够跳出过去狭隘保守的思想圈子,以全方位多视角地重新审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给予了新的解答,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即邓小平理论,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同志针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志就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时代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给予了崭新的诠释。这些理论,既有继承与发展,又各有特色和侧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我们党改革和发展大业的行动指南。

三、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