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

时间:2023-01-16 18:16:48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学习能力 评价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社会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英语教育要做到使学生成为高水平外语人才,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新的视角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研究过程

本文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在2012级和2013级国贸、物流、旅游、会计等非英语专业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进行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全面了解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现状,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在实际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

三、英语学习能力评价结果

魏恩文在《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情况调查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英语学习能力具体而言是指进行英语学习所应具备的英语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能力、英语学习资源的额管理与应用能力、英语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能力。”

(一)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能力。

1.对英语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语音识别能力不足,词汇量欠缺,语法基础薄弱, 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2.英语学习动机与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英语学习“感到一般”、“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学生占大部分,正因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加上英语基础薄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

3.学习策略的使用。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同学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表现出陌生感―学习时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英语学习,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也普遍存在问题。

(二)英语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

1.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情况。

对于学习目标的确立,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表示能结合自身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对于学习计划的制订,多数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制订英语学习计划。

2.克服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如焦虑、自卑、压抑、害羞等)。

受心理因素影响,学生不能抓住讲英语的机会。许多大学生由于害羞或担心自己英语讲得不好,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英语;英语角等讲英语的环境中,也不敢开口讲英语。

(三)英语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外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经常主动寻找机会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学习资源使用情况不好;不能有意识地把新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语言实践中;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对于英语角的活动,更是有学生从未去过。

四、针对英语学习能力评价提出教学策略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从总体来看,当前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主动性不够。因此,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以老师为中心,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内外动机的转化、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调整、学习目标的确定及学习计划的制订、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进而有效地培养甚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引导学生完成内外动机的转化。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内部动机指学习者个人对学习产生的兴趣,外部动机则指来自于外部因素的作用。尽管内外部动机都能督促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但是只有学生有了内部学习动机,才会主动、乐观地并倾注热情和意愿地学习英语,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不但让学生意识到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英语已成为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而且要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产生兴趣,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职业英语为依托,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首先从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使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其次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使英语教学有所侧重,合理组织教学。

另一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要让学生明确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把考试当成教学目标的观念,在教学方式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并非对教师主导功能的削弱或否定,而是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例如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说英语,怕被人笑话,教师要多加鼓励,特别是对于不怎么讲英语的学生。另外,教师可为学生选取短小精悍的精彩句子和段落,课下记住,课上背诵,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内容可说。

(三)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监督学生坚持实施计划,随时准备提供帮助,确保学生实现预期目标。同时,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老师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学生会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本学期的、可操作性的学习计划,然后把计划进一步细化,分解为每月的计划,每周的计划,甚至每天的计划。

(四)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针对学生平时听说和阅读的外语材料太少、信息量不足、视野不宽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力求遵循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下载最新英语学习材料;同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补充材料,如英文小说、电影、歌曲、杂志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分组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或讨论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最后,教师督促并检查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定期进行讲评,并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英语,甚至对更广泛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恩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情况调查与对策.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73):47-51.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2

一、项目依托式学习

项目依托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改革,后来在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的RobinFogarty从学习者角度出发,认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真实的学习,其本质是动态性,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主要围绕着项目设计、执行、完成作品等活动过程进行。Blumenfeld(1991)认为项目依托式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提出问题、精练问题、讨论、假设、计划、实验、搜集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交流展示成果、提出新问题、完成最终作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Dewey的实用主义理论和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是项目依托式学习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利用各种资源对知识进行理解、内化,进而建构新的意义。Gardner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Dewey的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反对“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出教学应“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通过各种探究活动的真实情境,有效形成与教师、合作伙伴、环境的互动,完成知识的迁移内化和技能的培养。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学是教师通过营造钻研的氛围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发展能力的过程。项目依托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合作,选定研究的项目或主题,利用多种资源、研究方法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项目依托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首先,项目依托式教学以项目为中心,教学主要分成项目的设计、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项目成果展示与交流、项目过程的评价反思及总结五个步骤。其次,项目依托式教学具有多元互动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的学习者和起指导作用的教师在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成为平等的参与者,教师和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互相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研究,多维互动,既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再次,项目依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项目化教学除对学科课程、教材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外,对相关学科专业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还要进行模拟探究,广泛收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以及实训基地等各种资源,完成项目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最后,项目依托式教学评价具有多元智能的特点,属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科课程的掌握程度侧重终结性评价,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侧重形成性评价,鼓励学习者独立探索,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警务英语ESP教学现状

警务英语(PoliceEnglish)是警务工作者在公安执法工作中使用的英语,学习者是即将从事涉外警务工作的公安人员。警务英语教学应符合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既重视英语基本语言技能的教授,又要兼顾其专业化特性,把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和警务专业知识结合,注重培养学习者在警务实践中使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警务英语既是警务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能力的结合,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公安院校培养的警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对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警务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人才规格等具有明显的ESP特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大纲仍旧沿用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并未体现涉外警务等相关的专业英语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安排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警务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单一,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中心法”为主,缺乏注重体验和情境的先进教学手段。其次,警务英语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目前警务英语课程仍然偏重基础语言学习,过分强调语言学科知识的系统教授,使得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警务专业方向脱钩。公安院校的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的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他们迫切希望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增加贴近实战的专业词汇、句法甚至专业应用文书写作等内容,模拟真实情景,提高警务英语语用能力,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最后,警务英语课程缺乏专业权威的全国性统编教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现阶段多数公安院校教授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师都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没有相关的警务专业知识背景,专业教学和科研管理缺乏有效机制和先进理念。再加上教材大都由地方院校自行编写,内容不能与当前国际警务工作接轨,相对陈旧滞后,跟不上时展的需要。综上所述,警务英语教学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培养具备最新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创新型警务人才。本文从专门用途英语角度出发,结合警务英语教学现状,构建项目依托式警务英语教学模式。以实用性和学习者自主性为显著特征的项目依托式警务英语教学,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公安专业知识,结合公安业务实践,使学习者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

三、警务英语项目依托式教学实践

自2008年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始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大学英语(EGP)和警务英语(ESP),警务英语教学时数为32学时。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公安英语》为例,尝试构建警务英语项目依托式教学的实践模式,旨在在短时期内有效培养学习者阅读公安类专业英语、涉外口头交际以及警务专业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公安英语》教学采用“2+3”模式:教学分为以基本语言技能为基础的项目依托式课堂展示和以指导专业业务实践为目的的项目依托式课程论文两大模块;具体教学过程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和项目成果展示及评估三个阶段;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展示(占50%)、课程论文(占20%)和学期期末考试(占30%)。

(一)项目依托式课堂展示这一模块是整个项目依托式警务英语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的始终。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讨论教材设计项目任务、各小组选定项目任务。首先,教师应向学习者详细介绍项目依托式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实施过程,使他们对新的教学方法有理性认识,对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好心理准备。然后,组织学习者依据自愿加入、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每组6-7人,选定小组组长。接着,教师介绍《公安英语》教材,指导各小组讨论选定项目任务,告知他们项目筹划过程中需提交项目计划书(包括子项目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组员分工、项目成果及展示形式等内容),同时告知项目成果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包括同伴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分。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项目小组活动研究和制作项目成果。首先,项目小组成员就各自承担的子项目开展分工合作,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加以分析、归纳、总结;然后,结合教师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小组讨论,设计制作项目成果,确定一种或多种展示方式(如PPT辅助口头报告、小品及戏剧等角色扮演、辩论大赛、调查报告,展览等),并完成项目成果制作和演练。项目成果展示及评估阶段主要由项目成果交流和评价两部分组成。项目成果制作完成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和教师展示,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然后由教师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分析。最后,项目小组成员、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要针对项目主题的选取、计划的制定、活动探究阶段的表现、成果展示及交流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关注学习者相关单元涉及的英语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关注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安英语》教材由国际警务合作、警用武器装备、交通管理与安全、出入境管理、缉毒、刑事侦查、询问方法和技术、身份识别、经济犯罪以及高科技犯罪十个单元组成。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项目准备阶段(计划教学时数为4课时),教师引导学习者讨论确定项目任务,把全书划分为国际警务合作及警用武器装备、治安管理及交通违章处罚、缉毒、刑事侦查及询问和训问、经济犯罪和高科技犯罪六个大项目(每个项目计划教学时数为4课时)。随后,教师帮助项目小组选定项目任务,根据教学计划进度,依次准备起草项目计划书。下面以项目1《国际警务合作及警用武器装备》为例,说明项目依托式教学实施及成果展示评估的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教材,进行主题式的警务英语阅读、口语和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串讲(计划教学时数为1课时)。其次,教师经过与项目组成员的课堂讨论,开始指导学习小组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教学时数为1课时)。根据相关主题,本项目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子项目:1)需要国际警务合作的各种刑事犯罪种类介绍;2)国际刑警组织介绍;3)常规警用装备介绍;4)问路、报案等一般警务工作处理;5)警务邀请函和护照报失证明涉外警务专业文书写作。然后,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分工合作,结合教材背景知识的学习,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开始设计制作项目成果。最后,项目小组成员选择不同方式展示项目成果(计划教学时数为2课时):子项目1和2的学习者制作了精美的PPT材料,选择PPT辅助演讲;子项目3的负责人利用学院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装备,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警用装备介绍和展览;子项目4和5的承担者模拟派出所业务实践,进行了生动的小品、短剧表演。每个项目成果展示都附加相应的反馈交流时间,全体学习者和教师对展示过程都可以提问,项目组同学需用英文进行答辩。同时,项目组成员、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同时针对项目的设计过程(占30%)、成果的制作内容以及语言流利程度(占40%)和答辩的满意度(占30%)这几个方面进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成果评估。这不仅让学习者提高了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警务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让教师在警务专业实践中检验了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情况。

(二)项目依托式课程论文这一模块试图满足警务专业实践的需要,把语言教学研究与治安管理、法律法规、涉外警务等专业实践相结合。同时这一模块可以与我院每年组织申报的“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结合,既丰富了警务英语教学改革,又促进了学习者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公安院校人才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发展。课程论文写作项目建议在项目依托式课堂展示三个大项目完成之后即课程教学中期开始启动。这时学习者对项目依托式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公安英语》教材的项目体系也已经清楚地理解。项目小组及成员建议与课堂展示项目保持一致,这样,各小组在搜集课堂展示项目相关资料、设计成果时,可以同时探索课程论文子项目主题。课程论文写作项目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即全体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论文的写作。在项目准备阶段(计划教学时数为2课时),教师介绍课程论文项目的目标是把英语语言学习与警务专业实践结合,以教学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教学;项目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归纳法、实践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一系列方法;项目成果即课程论文的展示和评价采用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对提交的论文和口头陈述分别评分,为保证评估公平、公正,教师将协同其他3位教授同一课程的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其他项目小组成员将不参与评估。在项目实施阶段,小组成员首先结合课堂展示项目主题,以及每年寒暑假公安业务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完成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教师对各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修改与反馈;然后小组成员广泛搜集相关资料,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完成论文初稿;最后,教师对初稿做出指导建议,小组成员修改初稿。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在课后开展,教师主要通过QQ、微信、微博以及电邮的方式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把握项目进度,对他们上传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在项目成果展示及评估阶段(计划教学时数为2课时),教师组织各项目小组提交论文,进行PPT辅助口头陈述,参加论文答辩。教师评审团队对课程论文质量和小组成员答辩过程进行评分,成绩纳入课程考核范围。

四、结语

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是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公安民警应具备的重要技能。培养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运用英语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警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ESP理论指导下,构建警务英语项目依托式教学,实现了语言教学与警务专业方向的自然对接,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同时,ESP警务英语项目依托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以学习者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教学指导,以项目为形式,以成果为目标,以合作为方式,通过“在做中学”来培养学习者独立自主、探索研究、创新思维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警务英语教学质量,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鹃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3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反思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建设实践,总结收获与不足,以利于监控改革,相互交流,改进实践。

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日趋细化,不同行业岗位对于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有所提高,且差异甚大。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高级一线技术生产/服务/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因而需要因时而动,在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渐走上职业和道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职场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岗位英语实训的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体系,这四个阶段的英语各开设一个学期,由英语教师担任职场英语、行业英语教学,专业教师担任专业英语、岗位英语实训教学。授课教师时时保持沟通合作,共同建设职业化英语课程。反思近两年改革的实践,将所做工作归结为课程界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手段等五个方面。

一、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界定

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指将现有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统合成一个英语课程群,加强英语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的职业化建设,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工作情境中实现处理未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高,促进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发展。

第一阶段:职场英语,以高职生未来在各行业最可能遇到的英语情境为载体,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职场通用英语综合技能,面向我院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

第二阶段:行业英语,又称职业英语,面向我院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我院设有电气行业英语、机械行业英语、汽车行业英语、it行业英语和商贸行业英语等,分别对应电气类、机械类、汽车类、信息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行业英语以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和动态、科技英语文体分析和语言特征把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设有公共项目和选择项目,供不同专业班级英语教学选择。

行业英语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典型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例如汽车行业英语通过对汽车维修工、检测员、维修保养业务接待员、销售员、维修企业管理人员等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6个主要工作任务:售后服务、市场调研、车型分析与设计、汽车制造、质量控制、汽车销售,通过9个学习单元完成这6个工作任务,分别为典型汽车维修、汽车问题检测技术简介、汽车常规保养技术简介、汽车维修质量投诉及处理、汽车市场调查、车型分析与设计、汽车制造工业、汽车生产质量控制、汽车销售活动等。学习情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

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英语教师完成,专业教师和兼职的企业人士作为辅助力量协助。

第三阶段:专业英语,面向某单个专业学生,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授课内容以某行业中某专门岗位工作需要接触的技术资料和相关文书的阅读理解和翻译为主。专业英语密切配合专业内容,是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述。

理论上来讲,一个专业对应一门专业英语;现实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和某些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岗位涉外任务较少,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并不太多,通常不够专业,一般为几个相近专业的学生开设,有些专业根本不开专业英语。我院大力推进英语课程建设,目前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有cad/cam专业英语、数控维修专业英语、焊接专业英语、电子通信专业英语、农机专业英语、营销专业英语、物流专业英语、模具专业英语等,只对某一专业开设。

第四阶段:岗位英语实训,穿插在专业课程实训过程或者顶岗实习进行,面向某专业学生,指导学生在完成专业实训或者岗位任务过程中,应用英语完成其中的分任务。岗位英语实训不是在教室授课的,需要在专业实训场地或者真实企业职位上,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制订任务完成方案并实施方案生产产品的工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当用英语完成的涉外工作中能顺利使用英语完成,该课程的设置意在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在做中用、在用中学。

专业英语与岗位英语实训的授课教师主体是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和企业人士协助。

二、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涉外工作环境中进行商务交流、技术对话、技术服务与管理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成长为行业专家奠定语言基础。

其中职场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在工作情境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行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职生在某个行业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具体指培养学生就一般性业务话题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理解或者填写业务信函或表单、传真、合同、电子邮件、说明书、通知或者便条的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和借助于词典阅读、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专业相关业务的英语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和新技术新产品,了解专业科技文章结构和体裁,培养业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岗位英语实训的培养目标在于,结合某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以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托,从中发掘和形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毕业生在岗使用英语的预演和实操。实现了这一培养目标,高职英语的存在意义方得以具体展示。

三、高职英语职业化课程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挂钩,因市场而动,与时俱进。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典型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目前我院各门英语课程内容以校内讲义为主,参阅教育部规划教材。

职场英语课程内容由三个项目(求职面试、实习、在职)构成,其中在职项目分为六个子项目:参观接待、技术咨询、产品维护、参加设计、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课程围绕项目所设任务,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讨论、陈述或者海报、心得体会等作品形式,进行通用职场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操练,英语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礼仪等都通过学生“制作产品”的过程和教师的指导得以掌握和应用。

不同行业对于英语技能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行业英语课程内容有所差异。我院行业英语课程内容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相应岗位(群)对于英语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与发展预期确定。例如电气行业英语的课程内容含有两个项目(行业与岗位;操作与技术),其中行业与岗位又分为三个子项目:电气行业发展历程,电气公司、工厂介绍,电气类岗位要求,操作与技术包括三个子项目:新产品、新技术解读,产品、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生产管理。课程内容比较偏重行业背景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新技术、产品、设备的认识,这种选择基于电气类各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对于员工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进行涉外口头交流的任务甚少。相应地,国贸行业英语的课程内容所设项目为国贸行业与岗位,国贸运作流程,其中国贸行业与岗位项目含有四个子项目:国贸政策,国贸术语,贸易壁垒和岗位职责。国贸运作流程项目下含四个子项目:交易启动,谈判与合同,进出口实务,文件归档。课程内容基本以工作流程安排,覆盖面较广,内容的选择既充分考虑了国贸相关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最集中的三个岗位:进出口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在工作过程中阅读理解英文资料和进行进出口贸易相应的英语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需要,又考虑了少数毕业生进入外贸企业从事办公文书相关工作所需要的进行英文文件归档等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行业英语授课阶段,加入了复杂句式的分析、科技英语语言特点的介绍和中英翻译技巧的讲解,以提高学生对于实用文体英语的理解能力。还加入了职场英语口语训练,含有求职面试、结识同事、请客送礼、参观接待、现场导购、售后服务等项目,各行业英语授课教师从中选出不同专业学生最为需要的项目,模拟工作情境,集中进行口语训练。

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以识别专业术语、符号、公式、原理,理解翻译专业技术文献和产品说明与使用文书为主,兼顾国际通用技术标准的阅读理解,少数有口头交际要求的专业加入有关技术问题咨询和协商的听说训练。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为项目化,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如下:数控就业、数控概念、数控基础、数控车床四个项目四个学习单元;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主要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和电机控制、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三个项目12个学习单元;岗位英语实训课程,课程内容即专业实训或者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用英语完成的任务,该课程任课教师即其所加入专业实训的专业教师,或者是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师,只有他们才能做到该课程在做中用、在用中学。

四、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专业高职毕业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技能要求不同,职业化英语课程任课教师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英语学习环境是教改中教师们所竭力营造的,小组合作是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概述之,交际法在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的口语训练授课过程中使用广泛,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等都是交际法中常用的手段;语法翻译法在行业英语基本项目和专业英语授课阶段效果较佳,情景教学法被应用在岗位英语实训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我院职业化英语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共用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都在摸索中,现在我院实现的项目教学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步骤:确定项目、组成小组、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作品展示与交流。确定项目包括确定项目主题,目标,内容,将内容分解成子目标,明确评价方案。组成小组,是指合理搭配各项目小组成员,考虑到英语水平、学习习惯、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并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5~8人组成一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组成员的分工和协调,组织成员从教师所提供子项目选取感兴趣的项目题目、完成项目的计划制订、依据计划实施项目、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制订计划指各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如何实施项目,明确项目完成的方法、步骤和作品形式,进行人员任务分配。作品展示与交流是各小组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后,将项目计划、项目作品书面报告和项目口头展示想全班展示,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交流。学生在以己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被极大调动,他们在真实语言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将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开口讲英语和阅读理解英语资料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沟通交际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注意到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比课文讲解、听力训练和做词汇语法练习有趣和有用,他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所学有用武之地,感受到了成就和自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路和方法,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彼此的了解与知识面。

五、课程评价方法

结合职业化英语课程特点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评价由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给予学生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充分关注,结合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有平时评价、期末测试、企业评价和职业英语水平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业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

平时评价主要指评价小组项目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计划时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以及资料的查阅和理解情况、作品质量、作品展示情况。

期末测试包含口试和笔试。职场英语期末口试选题包括:面试、实习、参观接待、技术咨询等,给定学生话题,两人或三人一组,由任课教师和另一英语教师主考。行业英语期末口试选题主要有介绍公司、谈论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探讨售后产品的维修问题等,给定学生中文提示,两人或三人一组,编制对话并演示,由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主考。专业英语考试除了个别专业(如汽车销售、国际贸易)外,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写作工作报告的能力。岗位英语实训以平时评价为主,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或顶岗实习过程中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由企业和专业教师给出评价。岗位英语实训的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写作英文实训或实习报告而非期末测试形式进行。

六、结语

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的选取,到课程评价方案的确定,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均指向职业化,不过,高职英语职业化的实践为时尚短,英语与专业的结合内容、方式因各专业的人才英语需求不同而复杂多样,最能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内容和方法需要在摸索中变更和完善。可以相信,随着工学结合的逐步深入,英语课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的或者真实的语言应用过程中,在高职行政部门的重视与科学规划和管理下,在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企业乃至社会相关人士和部门的帮助下,终将越来越接近完成它应完成的任务,为社会奉上具有合格英语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韦德尔.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韩旭.2010年后高职英语教材的展望[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6).

[6]王丽蓉.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之现状、成因及发展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09,(2).

[7]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8]彭真.论职业教育项目化的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与实施[j].职业,2010,(24).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4

一、专业英语教学如何在高职安全管理类专业人材培养上体现实用性

专业英语在实践学习中并不能够经常应用,因为学生面对的只是学生、教师,或是一些专业性的技术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无需用英语交流,所以在学习交流沟通方面,安全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会受到过多限制。相比较而言,在学习深造、科学探究方面,专业英语的影响力经常大放异彩,如:学校为了让学生熟练操作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工程,通常会引进国际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参考资料、编程程序等皆是由英语或英语字母组成的,在不理解英语的前提条件下,要想弄懂设备的操作方法,参考资料中的理论知识,编程程序的设计方法及原则是几乎不可能的。高校可以以上述三种载体为基础,挖掘、深入探究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依靠与众不同的培养方法与模式,带领、引导学生进驻到专业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中,跟随老师,培养自身英语素养、提高职业能力。

二、促进安全技术管理类实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计划

上文提到,安全技术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从哪种路径、方向上入手,发挥出专业英语的实用价值可知,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应集中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设计两方面,下文笔者将深入论述,具体内容如下:专业课程设置:安全技术管理类知识涵盖面非常广,内容也很复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课程安排、课时比例上就可以看出来。为迁就该专业学生能够抽出时间,以平和、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英语,需要从优化、升级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角度提出培养计划。一方面,在英语课堂上,多引入文化类、思想类的知识内容,并把它们巧妙的结合到英语活动实践中来。如:老师提出一个理论观念,安全管理在西方理念中的体现价值,学生们分为两组展开讨论,分别以生产论、资本论两个论点来论述,各种思想、观点碰撞摩擦,有关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英语文化便会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意识,使其热爱专业英语。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置“分级课堂”,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下,挖掘、延展课程之外的其他专业英语资源,如:英美国家在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做出的贡献,及技术水平等。把前沿知识与文化传送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宏观控制、计划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思想。实践课程设置:参与管理活动与实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方法,在课程安排上,实习比例占多一点。

因为其涉及到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合作互补。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依然要在规定时间内返校学习,把实习期反馈回来的职业问题告诉教师,让教师一对一及时解答,如果学生在实习期因“语言沟通不畅”、“文字障碍”出现工作不利的情况,他们便能体会到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发奋;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英语实例口语表达、英语语音和英语文化、历史短文融入到听说课程教学中,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组织语言、设计职业群体,在虚拟实践活动中,训练自身职业沟通、阅读语言技能。从目前来看,英语在安全技术管理类专业学习中的侧重点、所占比例并不大,因为与现实职业操作、技术相比,语言类的内容是能应用到未来职业发展或工作交流中,学习科目、内容本身的应用价值在大学课堂上没法体现。

作者:郭燕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外语;场景式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82-03

1 引言

城乡规划专业外语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对外拓展交流、学习、工作的一门重要实用工具。传统教学方式强调理论知识讲授的系统性,但是很难整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课后知识的延伸和实战运用。因此,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堂教学,形成良性课堂互动,是大学生多维实践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近7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城乡规划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 传统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弊端

2.1 “花瓶式”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特征,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专业词汇,另一方面,对专业材料的理解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专业英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于一般英语的表达,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特征,用词更为专业严谨。在传统专业外语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针对专业英语的这种特点,形成以“讲+考”为主的教学模式。“讲”主要包括单词的讲解和文章的阅读,“考”的形式则脱胎于大学英语考试模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带来词汇量和国外先进技术的信息,弊端是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考试中,学生通过临时抱佛脚的复习也能顺利通过考试。长久以往,专业外语课堂易沦为“花瓶式”教学,其特点表现在看似师生双方在教学时间内都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师讲授内容的最大价值仅仅反映在学生最后的试卷和考试通过率上,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后续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花瓶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英语不是大多数学生未来的生存技能,因此,这种“花瓶式”教学模式对专业外语课堂教学的危害甚大。

2.2 大学英语与专业外语教学“脱节”

专业外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但是又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外语教学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需要大学英语为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进一步拓展的能力。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大学英语教学以国家四、六级考试为导向,失去了提高语言能力的最终目标,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低年级完成四级考试任务之后就放弃了英语学习,在进入专业外语学习后连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和词汇量都无法满足要求,致使专业英语学习效果欠佳。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外语教学之间“脉络”的断裂,称为阻碍专业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合格的专业外语教师资源匮乏

目前专业外语教学课程的师资境地比较尴尬,它既需要任课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课程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外语水平高低的制约。有条件的名牌院校可以联合海外专家或者“海归派”教师进行任教,但是这部分的师资力量远远不能达到专业外语教学的需求量。一般本科院校只能将任务转嫁到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身上,这部分教师自身外语能力主要表现在读写方面,对于外语的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先天不足,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并无太多区别,甚至在语法及写作上不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更不要说是科技英语的水平了。同时,由于众多院校不太注重专业外语教师的再次培养,教师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外语水平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合格的专业外语教师资源匮乏是专业外语教学无法突破传统“花瓶式”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

因此,尽管专业外语教学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教学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程的终结往往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实践中有效的运用外语技能成了一句空话。

3 场景式教学法与城乡规划专业外语学习的契合点

首先,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的研究对象涉猎十分广泛,包含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协作才能更好的完成,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是建立在对国外社会、文化、艺术、技术背景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场景式教学法可以模拟工作过程的多专业协作过程,又有助于学生团队进行合作,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兼顾到不同英语层次学生的实践锻炼。

其次,从学习的思维方式来看,无论是外语学习还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学习,目标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而达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要转变学生根深蒂固的被动式学习思维方式,就需要为其在课堂上创造形象的展示场景,使其融入课堂的主体角色,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方式。场景式教学法依据不同模块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的设定,提供丰富多彩的主题场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自主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具有较好的效果。

最后,从专业能力的培养来看,城乡规划专业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讲+教”而是“学+用”,因此,教师需要从传统模式中的主体地位退出,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新型课堂教学必需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控制。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整体课程培训的把握,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层面的理解、运用。场景式教学的创设可以将教师的宏观控制与学生的微观学习融入到场景训练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加强对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场景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场景式教学由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两部分组成,这是其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任务型教学是以意义为中心,实际任务为具体形式,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完成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因此,场景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能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景,根据学生特点任务,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4.1 模块化教学内容,创建情境教学主题

情境教学主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场景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相对于任务的、执行和评估,任务的情境设定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结合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教学基础,依据教学计划的进度安排,创建主题模块,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若干具有独立阶段功能,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情境模块体系。

每个模块在为教学任务提供专业主题场景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城乡规划理论与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该模块相对于传统教学做了重大调整,规划理论和规划设计内容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学生的讨论为主导,最终成果以“未来之城”的主题创作来考核,要求学生根据对已有的规划理念、设计和自己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畅想,诠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设计思路。该模块教学从一开始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多学生在教师进行理论讲授时就开始与教师探讨关于未来城市理念的可行性,学生小组内部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在“未来之城”的创作中能够有效结合专业基础知识及课堂内容有所创新。笔者以下图所示三组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学生成果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图2:BOX-CITY COMPLEX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为出发点,通过对居民一天城市行为的考察和分析,设想了以“BOX”理念为主的未来城市模型,梳理了交通、用地、建筑及城市舒适性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该组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城市设计概论及社会调查课程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外语课程中介绍的国外城市规划理论相结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

图3:SAPIENTIAL CITY,学生以居住组团模式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智慧城市的视角组织未来城市的交通、用地和建筑模式。该组的优势在于运用已经初步成型的城市规划理论对未来城市的模式进行改良型研究,以城市中最受关注的居住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交通、用地布局和建筑模式都围绕居住组团展开,对城市模式和单体建筑模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图4:CITY TOMORROW,学生依据教师关于最新交通工具一真空管道运输的介绍,依托前沿科学技术的概念设计大胆畅想了未来城市的新型形态。该组的优势在于以交通工具的变革为核心,颠覆原有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居住模式和城市新形态。

上述三组案例尽管在研究出发点上各有不同,但是集中反映了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的良好趋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的高涨促进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这种互动改变了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也促使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进度和需求调整知识内容和方向,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对师生而言是“双赢”局面。

4.2 “任务”分期,师生共同参与

场景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任务型的方式来完成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过渡。课堂模式设计了教学型任务、研究型任务和真实性任务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任务依据教师参与程度将场景式训练划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三个阶段相互关联,循序渐进。教学型任务在初期阶段,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预先设定教学情景。这一阶段教师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展开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为学生预先设计好详细的教学任务并提出可能性的选择,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学习。研究型任务在中期阶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教师选定的教学框架下,通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互动最终形成情景教学目标,并由各小组针对该目标进行研究学习,为真实性任务的完成搜集基础资料。真实性任务在后期阶段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从角色的确定、语言的组织到剧情的设计和现场的表达均有各小组自行完成,教师仅作为场外人员进行帮扶和指导。

比如,在“建筑设计与技术”模块中,作为专业外语课程第一阶段的学习,考虑到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和兴趣的产生,以建筑师生平介绍引出学生对设计师生活的畅想,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大学设计生活。最终以“我的大学设计生活”MV短片创作展示。短短15分钟的视频录像,包含了同学们对大学设计生活的种种描述,有迷惑、遗憾,有欣喜和理想,有友情的展示还有对爱情的向往。整个短片从导演到演员,一直到最后的剪辑录音,完全由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很多同学在教师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短片打造成英文配音,中英文字母,音乐背景,独立旁白的微电影。哪怕只有短短几句话的“演员”,也都力求将英语表达和剧情演绎到完美。从教学效果看,这种“任务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由“主导”变“引导”,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研究能力的和自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从时间、空间方面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专业和英语水平互为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 课外阅读;计划;任务

课外阅读,对于学习每一门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阅读为其营造一个特殊的“安静”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可以从中习得语言的词汇、文句、文化,等等。对于在中国学习英语,并把英语作为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更显其重要性。刘承沛认为,“学英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接触了多少英语和什么样的英语。阅读的语言材料最容易得到,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各种有用的书,好书。”大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是导致英语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一个根本原因。本人将通过目前大专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课外阅读重要性,分析英语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

一、大专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认识

笔者对所在外语学院大二英语专业约150名学生进行调查,仅不到15%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媒体广播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看英语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更直观的娱乐学习方式使绝大分学生摈弃传统的书籍阅读。在进行英语原文书籍阅读时,由于词汇量不足以及语法的缺陷,大部分学生无法坚持阅读,甚至只看了几行就因种种阅读困难而放弃。图书馆里的英语原文书籍资源有限,内容不够新颖,学生也因借不到书或无法找到喜欢的题材而放弃阅读。

根据笔者的了解,几乎所有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都非常了解。由于自身的惰性,缺乏引导,缺乏资源,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有想法却无行动的状态。大专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学习问题,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过分依赖老师的讲学。由于课外阅读是自主学习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而学生恰恰缺乏此项技能,因此,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积极地进行技能实践。

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在中国,官方语言为普通话,且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英语通常是作为第二、第三语言的身份出现。语言环境的缺乏,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障碍。如何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中国学生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阅读,即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最直接的语言环境。英语中的语言技巧,文化,历史,等等,都完整地呈现在书籍中,学生可以在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我对话。

大部分大专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词汇量匮乏、表达能力有限、写作水平低等学习问题。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提高词汇量的方法,不同类别的词汇,词汇的不同用法,都完整地体现在书籍中。不同书籍的表达方式及写作风格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最直接学习到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对比起课堂上有限的学习资料,阅读无疑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的技能。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与行动之间的矛盾,需要英语教师的引导来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此来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

1、选取阅读材料

大部分学生在选材方面都碰到困难,不清楚哪类书籍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有帮助。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选取阅读材料。相对于大专一年级的学生,英语教师可选择简文版,减少学生读原文小说的压力。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原文小说,并且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可选择文艺类的题材给女学生,选择科幻类的题材给男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2、纠正阅读中所出现的不良习惯

在阅读中,很多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遇到不会的单词马上查字典,遇到不会的句子马上请教同学老师。英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不查字典和请教同学的情况下,进行完整阅读。对于不懂的词汇和文句,可根据上下文进行反复猜测和揣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提高阅读的速度。

3、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大部分大专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学习的惰性。因此,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一个课外阅读的计划,促进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可计划一个学期需要读多少本英文书籍;可规定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一本英语原文小说的阅读,等等。这种计划式的课外阅读在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初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惰性,提高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频率。

4、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

英语教师在制定课外阅读的计划的同时,应布置好阅读后的任务。检验一个学生是否进行课外阅读,是否有所提高,教师可在阅读计划完成后布置任务。比如,可让学生提交阅读后的英文读后感,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可以对写作能力进一步的深化;可以在阅读前即设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后回答;可以根据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小测试;等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进行学习。

四、结语

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大专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莫大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习惯,是需要广大英语教师的努力引导,为学生制定计划,即时纠正和检查,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7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学习策略 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学习策略研究成为了研究重点。所谓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与某个具体阶段有关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内在的思想观念(Ellis,1994)。从信息处理角度而言,学习策略是特殊的信息处理方式,它有助于信息的理解、学习和储存(O`Malley&Chamot,1990: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新教学模式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师范生尤其重要。师范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不仅是解决自己学习的问题,更重要是将来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策略的指导,能够切实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重点在于了解淄博师专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以及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男生与女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即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1)淄博师专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如何?

(2)淄博师专学生英语学习者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何差异?

(3)淄博师专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上有何差异?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淄博师专各个院系各个年级的学生共3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英语专业学生60人,非英语专业文科学生180人,理科学生60人,男生30人,女生270人。其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过425分占总调查人数的50%。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视为善学者,后者视为不善学者(对于大学生来说,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分类要比优生与差生的分类更科学)。

3.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等。第二部分源于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它被Ellis(1994)称为“一个极有价值的诊断工具”,包括六大类学习策略的50个问题,其中:①记忆策略9题;②任职策略14题;③补偿策略6题;④元认知策略9题;⑤社交策略6题;⑥情感策略6题。第三部分为答题部分。答案采用的是莱克特5级分类(5 points Likert Scale),从1级的“不使用该策略”到5级的“总是使用该策略”。

在使用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将采取访谈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在填写完调查问卷后,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访谈,面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

4.统计工具

通过调查所获得有效问卷数据录入,由计算机教师协助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PSS16.0进行统计。统计中研究者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男生和女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T检验, 以显示其差异的显著性。

5.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淄博师专7个院系的3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做好问卷后,课题组成员在学生干部的协助下在4月16日晚自习的时间,集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原定人数进行了问卷发放,英语专业学生60人,非英语专业文科学生180人,理科学生60人,男生30人,女生270人。为了调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是否有差别,课题组成员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2012年6月份和12月份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选取了各个院系考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名单,共170名学生(按照计划,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过425分占总调查人数的50%)。考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名单中,英语专业的同学全部选取了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在425分以上的同学。在发放问卷过程中,先根据提供名单发放了问卷,半小时后填写完毕收回。然后在其他同学中按照各个院系分配的学生数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是半小时后统一收回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4份。考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问卷数150份,占总人数的51%,达到了预定计划,可以做出应用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有效对比。男生问卷30份,占总人数的10%,基本和淄博师专男女生比例持平。从文理科的情况来看,理科学生问卷52份,文科学生问卷242份,英语专业学生问卷60份。从以上情况基本达到了本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分配的目标。具体有效问卷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为了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淄博师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具体情况及原因,课题组成员在2013年4月17日对30名淄博师专2010级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女生25名,男生5名,善学者与不善学者比例为1∶1,对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三、调查结果

1.淄博师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整体情况

依据《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计分标准,5表示总是使用此类策略;4表示通常使用;3表示使用情况一般;2表示基本不使用;1表示几乎从不使用。淄博师专学生使用各项学习策略的平均值都只在3.0000上下,最高的补偿策略为3.3352,最低的社会策略为2.8883。按照平均值为3.5000的标准,可以看出淄博师专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都比平均值低了不少,说明淄博师专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不容乐观。

淄博师专学生学习英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这一概念是由Oxford在1990年提出来的,学习者在语言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更好地使用新语言进行输入或输出。有学者认为补偿策略是指交际者在遇到交际障碍时采取一定积极的弥补措施,使用其他方法来替代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通过求助取得其他补偿的方法使交流不要中断,能继续下去。根据Oxford的理论原理,补偿策略使用频率高的学习者语言水平表达比较低,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经常遇到语言困难,无法流畅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词汇不足、语法不熟练等都会造成这种问题出现。这时就需要预测、猜测,甚至肢体语言来帮助进行补偿。从淄博师专学生使用补偿策略频率比较高的现状可以看出,我们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比较低,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很少有同学可以用英语非常流畅地表达自己,对基本的词汇和基本的语言规则还没有掌握到位,同时也凸显了淄博师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的弱点。

除了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排第二位。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该概念由弗拉维尔(Flave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高说明淄博师专学生对于学习有自己的规划,同时能采用一定的策略手段自我调节、自我监控。但是在调查和访谈中也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采用元认知策略主要是出于考证和考级的要求,围绕着新的目标订立新的学习计划,很多都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比如为了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考试,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背单词、读课文、做阅读理解等。上述为了考试、考证而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和在学习过程中本能地去使用元认知策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条件策略等都要在真实的应用中、在实际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元认知策略的积极效应,才是真正的使用元认知策略。

2.善学者与不善学者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 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所有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存在差异, 前者对所有策略使用的平均值都要高于后者。其中,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都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05)。

3.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天赋高于男生,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切实得到了印证。在记忆策略(P=0.005)、情感策略(P=0.002)、补偿策略(P=0.015)以及社交策略(P=0.030)上差异显著, 其余两项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分析访谈内容发现, 学生能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学习策略,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在英语知识学习方面,学生主要采取了元认知学习策略,制定计划,按计划实施,同时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也有部分同学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时不能贯彻始终,需要情感策略的辅助。其他的结果和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结果基本一致。

四、原因与分析

1.淄博师专英语教学绝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听课和学生座谈可以看出淄博师专的英语教学还是采用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基本局限于教师讲授单一的教学方法,同时课堂教授的内容仅是课文的“有声版”,每一个单元教学方式太过于程序化。

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谈到:

我们英语老师每堂课都是一个模式下来,先讲单词,让学生读单词;然后讲课文,让学生读一段,他讲一段;最后,讲课后练习题,对答案,而且只讲期末考试考的那部分。

我们老师很少让我们回答问题,也很少让我们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基本上没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

我们老师基本上不讲什么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讲具体的知识点。

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很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交流互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是象征性地提问一两个问题,并不注重提问的方式策略及互动的效果。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了教与学的效果。而且更多地关注阅读方面,很少进行口语、听力和写作方面的训练,阅读也只是将整篇文章拆分成支离破碎的词汇和语法逐项进行。

2.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较低

通过查看淄博师专学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结合对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相关访谈可以得知,淄博师专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很少学生可以做到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较低。总体来说,英语专业的同学情况较好,但是也没有达到作为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英语专业课教师的访谈,老师普遍反映每个班大约有20%的学生会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及时复习。大学英语教师则反映每个班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除了英语课外,每个班能做到利用下课时间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到20%。

3.英语课堂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策略的讲解与传授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淄博师专的大学英语课堂更多地关注了知识目标的传授。教师更在意学生学会了几个单词、几篇课文,文化背景知识讲解得更多更深更宽,但没有切实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英语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比如阅读课,老师很少讲解和训练skimming、scanning等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听力课,老师也很少教给学生如何做笔记、如何去抓住information words、如何有效地做好审读和预读。

就宏观层面来讲,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如何从自己做起、如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如何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不了解,如何充分利用认知策略的相关理论来指导英语学习从未听说,针对学习过程遇到的焦虑和抑制,不知道如何去排解,也没用老师告诉他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对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学生只是凭常识来了解到英语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

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策略知之甚少,英语课堂没有把英语学习策略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4.淄博师专女生英语成绩普遍高于男生,一方面是源自天赋,另一方便则是师范院校的共性

从生理方面来看,女生的发音与受音器官比男生的发育成熟得早,使得女生擅长于言语听觉和口语表达。从性格角度来讲,女生生性耐心细致,做事情有亲和力与持久力,对文字阅读的兴趣比较浓厚,阅读速度快。在思维方面,女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他们喜欢用加工改造典型的形象或概括的形象来反映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周刚毅,1997),这就决定了女生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以上可以看出,女生对英语学习的确在天赋方面优越于男生。

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该特点决定了淄博师专必然女生要远远多于男生,每个班多则3-5个男生,甚至有的一个男生都没有。在强大的女生群体占优势的环境下,加上男生本来在语言学习方面又不占优势,就导致女生英语成绩明显高于男生成绩。

五、启示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要更多地灌输和训练英语策略,通过元认知策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通过情感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社交策略提高英语口语,使学习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陈辉 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J].外语教学,2001,(6),46-51。

[2]高海虹 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53-59。

[3]郭燕 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007,(2),65-72。

[4]江晓红 成就动机与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9-72。

[5]林敏 非英语专业词汇记忆与观念、策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56-59。

[6]刘振前 袁凤识 许保芳 等 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2),65-70。

[7]李川 王恩国 情感调控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1),106-108。

[8]任素贞 策略教学法与外语听力教学[J].外语界,2003,(2),55-56。

[9]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0]王奇民 王健 制约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J].外语界,2003,(2),41-46。

[11]王文宇 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47-52.

[12]文秋芳 英语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13]文秋芳 王海啸 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33-39。

[14]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6。

[15]冼吉昌 情感智力与语言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25-27。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及层次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方法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1](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不仅是在老师监督指导下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构建知识,还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情感积极,学习信念坚定。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Zimmermen教授把自主学习特征归纳为三种: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2]。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2]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自主调节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适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2]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把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1)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最低层次[3]。这类自主学习的学生往往没有太强的学习动机,只是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课,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端正。这与跨专业考研的自主学习程度相去甚远。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整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这一层次更注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投入的精力与智力较多。

(3)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能对知识进行熟练运用,并进一步探索与研究[3]这一层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同学在跨专业学习中处于有利地位,效率也更高。

2 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策略分析

了解了自主学习后,我们针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与策略分析。调查显示,72%的人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而跨专业学习;18%的人因为考研而跨专业学习;10%的人为了出国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而跨专业学习。这三种人群跨专业学习运用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4],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有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调查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些学习策略。

此次调查显示,江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充分运用到了元认知的自主学习策略。在被调查的这150名学生中,他们的大多数表示会在进行跨考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他们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和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这些充分体现了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目标性,方法性和态度的积极性。

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之前就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这就是运用了元认知中的计划策略。完整的计划策略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节等环节。如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语专业在选择跨专业考研方向时会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所要跨考的方向,然后从跨考的专业特点和考研内容分析所要跨考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在确定跨考专业后,根据考研大纲和专业老师的建议购买考研用书,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3 结语

此外,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讲,不仅要把本专业学好,还要学习所跨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学习者运用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它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换句话说,英语跨专业自主学习者不仅要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协调好专业课学习和所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把每天的计划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按计划施行,有效防止拖拉作风。

对于高效利用有效时间,还需要结合认知策略来讲。我们知道,一般老师会让我们在早上背书,这就是排除“前摄制”,即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早上学习并无其他知识的干扰,所以学习效率较高。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倒摄抑制”,所以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此外,还可以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如利用零碎时间背英语单词,或是在学习疲劳时看看英语报、杂志,既缓解了疲劳,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研究,2005(1).

[2]Oxford,R.languageLea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e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ry House Publisher,1990:30-50.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9

关键词:双语;能力;目标体系;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符合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双语教学受到当前国际环境与社会职业期望的影响,其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单一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一个包含专业知识、语言和职业能力三维结构体系。笔者以数据库系统课程为研究平台,构建“知识—语言一能力”三维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在教学中专业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1.目标建立

为了达到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分别从专业知识、英语语言和职业能力3个方面入手,共同支撑这一总目标的实现。

(1)专业知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汉语教学、双语教学,或是全英文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基本问题。因此,双语环境下专业知识的传授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双语语境中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具体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2)基于专业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英语听力、表达、交流、外文资料查阅以及英文写作等英语水平,而且基于中英双语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特殊性,还可以让学生领会相关专业术语的中英文表示,用英文去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而解决国际性的专业问题。

(3)双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可以划分为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创造力、领导力、社会意识和责任行为等。通过课程的学习,除了可以使学生获得某些专业知识,提高语言水平,还应培养其诚信的职业道德和领导能力、个人能力、协作能力等各项职业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宽广知识面、有理想、有感知并能自省的人,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应该说,能力目标并不能简单地从一门课程的教学中达到,而需要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由所有课程的教学相互合作,共同实现。

课程教学的目标从上述专业知识、英语语言和职业能力这3个维度来建立,且三者之间并非孤立、割裂的,它们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首先,英语语言的提升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吸收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计算机学科起源于美国,且其最前沿的技术大部分也在美国。当专业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能在专业学习中及时获取和阅读最新的专业英文书籍、期刊等文献,也就更容易获得与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国际视野,加强了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其次,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会加强对英文学习的渴求和能力获取的欲望。英文原版的专业文献与译本相比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真实准确、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深地意识到英文的重要性,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尤其是团队合作时,沟通、协作等各种能力将有助于专业知识的运用。最后,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

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而在双语课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断积累,将成为达到三维目标,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有效方式。

2.计划设计

为了达到知识、语言、能力三者并行发展,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总体设计,制订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是各门课程教学的基本步骤,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以数据库系统双语课程为平台,以“知识-语言-能力”三维目标体系为指引,设计了一个三维目标的实施计划,并在数据库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应用。本文以数据库系统中的The Worlds ofDatabase Systems章节为例,将该章节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其相应实施计划见表1。

该实施计划具有以下特点:①遵循传统课程实施计划的编写习惯,以教学单元(一次课)为基本单位,给出课程知识点、教学内容及作业要求等内容。②从知识、语言、能力三维目标出发,将目标细化。知识目标根据掌握程度,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听说读写是语言使用的四大基本分类;职业能力的衡量则从学习、交流、合作、领导、创造、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几方面考虑。③课程知识点与掌握程度、语言及能力培养的细化目标相对应,使教学实施与“知识-语言-能力”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教师设计教学方法提供方向。例如,查询外文经典论文并讨论的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对关系数据库的起源和本质的知识点进一步加强掌握;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实际上,这是围绕“数据库系统概述”的内容,实现3个不同维度的表现与融合,且目标明确具体。

3.教学实施

在“知识-语言-能力”三维目标的体系中,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是目标构建中的关键步骤,其优劣直接决定了目标实施计划最终实现的成败。

3.1教材和教辅的选择

在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材和教辅的选用上,采用了“原版外文教材+中文参考书+网络资源”的模式。

国外相当多的著名大学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一流学者撰写,流行和前沿的内容总能较快地出现在更新的版本中。因此使用原版教材能够使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先进的技术发展。本课程选取了美国Stanford大学原版教材A First Course In Database Systems。该教材用于Stanford CS145课程,是Stanford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6门基础课之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直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教材也随之一直更新。且该课程有专门的教学网站,由任课教师管理,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绝大部分可以共享,是很好的参考资料。这使得学生和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其启发和学习借鉴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除英文教材外,网上资料也应加以利用。网络上拥有大量专业资料,尤其是专业英文资源。从基础到前沿,从浅显到深入,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专业资料都能在网上查找,各类问题都能在网络中得到解答。通过阅读大量的英文专业文献能直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语感,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掌握利用英文文献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由于网络资料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利用中学会了去伪存真,锻炼了批判性的学习方法。

3.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是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媒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认知接受和英语思维,培养各项专业能力。本课程主要采用了“分组学习,合作交流;轮流分工,机会均等”的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讲授法,使用分组双语讨论法、分组双语辩论法、“助教”扮演法、项目驱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些方法使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角色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分组活动中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英语水平,并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演说能力、实践能力等。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提问 教学质量

而课堂提问的方式作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培养和学习成绩提升的重要措施,对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示出其重要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如何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质量,措施如下。

一、提高对英语课堂提问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小学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领域,其提问方式的有效与否对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质量的具体前提下,应该对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给予重视。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邀请一些其他英语老师、家长及学校领导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听课,充分听取听众的意见;(2)以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每月召开一次教师民主生活会,就小学英语提问方式和效果作为生活会的一个模块,充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3)将课题提问效果纳入教师季度考核体系当中,同时也作为评优选优教师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提升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重要性的认识。

二、提升英语老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质量高低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非常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虚心请教,自主学习

小学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岗位适应中应该虚心请教,学会自主学习,让其他辅导员观摩自己的管理方式并评述,注意收集素材,写典型案例,然后与其他教师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这也是共同提升理论和实践管理水平的好办法。

2.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己

小学英语老师要自己为自己制订专业成长规划和学习计划,并严格落实到每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计划中,做成计划安排表,让小学英语老师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分阶段实现专业成长目标,实施专业规划计划引领。

3.运用“送出去”和“引进来”的教学方式,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将优秀的英语教师以“送出去”的激励方式,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从而激发自己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加强课堂提问的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不管是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还是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启发性

1.加强小学课堂提问的科学性

提问要言简意明,精练扼要,忌过于空泛,不着边际,也不能进行频繁的提问。实践表明,提问过多,从教的角度看,势必面面俱到,喧宾夺主,教学的重点、难点难以突出;从学的角度看,势必造成忙于应付,为答而答。

2.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所提问题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不好的提问。只有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水平。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方式的好坏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容。英语课堂的提问方式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小学关注的重点,通过提高对该门课程课堂中提问方式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整体质量改进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方式,相信对促进我国英语教学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 形成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29-01

1.引言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持续性能力较低等特性,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另外,绝大多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师照办母体院校的授课及考核模式,以终结性评估为主,未能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性因材施教,“教、学”双方的不匹配,形成了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不理想的办学现状。本文旨在以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为例说明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的评价方式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2.形成性评估的特征

形成性评估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旨在对学生学习进展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从而满足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估是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在于评价复杂、隐型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技能,更完整、直接的提供全面分析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等能力的方式,并作为帮助被评估者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反馈学习结果、鼓励其充分利用真实场景学习的一种强化手段。

形成性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和反思性三个重要特征,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影响着评估活动的有效实施。

2.1持续性。

形成性评估的持续性要求评估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外语系学习规律,针对不同时期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确定阶段性目标。结合语言学习的要求及专业培养的时间跨度,形成性评估的实施过程需短则一学期,长则1.2年甚至延续到毕业,这就要求评估实施者及参与者持之以恒,否则很难持续进行,取得预期的成效。

2.2互动性。

形成性评估的实施过程是反映师生互动的过程,Cowie和Bell将形成性评估定义为师生之间双向的增强学习以及学习行为的认可和回应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关注点不仅在于课堂内,更不仅在于最后的考核分数,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参与力度,通过师生的共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反思性。

Crooks.T.强调形成性评估是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学有所成的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估,就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反思,根据反思的情况进行调整、改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反思,就很难实现教学相长,没有反思,形成性评估更无从说起。

3.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3.1以创建“学生学习档案《自主学习成才志》”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

根据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任务要求,设计完成学生档案《自主学习成才志》,并根据任务内容及完成时间将成才志设计为自主学习篇、养成教育篇、拓展课程篇,自主学习篇明确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考证计划、读书计划、自我提升计划、就业及考研指导计划等内容及实施时间,并附有阶段性任务内容及完成,养成教育篇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能力、素质要求及完成内容,拓展课程篇明确了行业证书的考取任务及实施过程,学习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记录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成效,从而指导、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完成自我管理,以确保以成才志为载体的阶段性学习任务的持续性实施。

3.2 以搭建“形成性评估教学改革体系”的形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将口语能力打造为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英语专业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导讲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导练能力”的方式,一改过去以“终结性评估”为主的考试方式为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的阶段性考核练习为主的考试方式,在教学过程及考试过程中强调知识积累及能力培养的“形成性”,从而实现教师适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评估过程的互动性及反思性。

3.3 以构建“临时课堂、虚拟课堂”的方式强调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个性发展。

为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高水平竞赛队、“六个一工程学习小组”、读书会、英语角、接待外宾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搭建临时课堂,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参与内容,并由学生自行组织学习形式及学习内容,临时课堂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另外,积极运用计算机、MOOC等工具及资源搭建虚拟课堂。

3.4 以组建“一对一督促小组”的方式保障学生阶段性学习过程的有效落实。

制定了《英语专业教师“一对一”督导制度》,并组建了一只由系主任带队、任课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共同参与的“一对一”督促小组。

4.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成效

形成性评估在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的2年里,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成效进步明显。不仅有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及考试模式改革中,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高水平竞赛队、读书会、英语角、接待外宾自愿者服务活动中,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极大增强;另外,在实施改革的2012级及2013级中,2013级学生的CET-4一次性过级率较上年级有所提高,2012级学生同比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较上年级有所提高。形成性评估在辅助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

5.结束语

英语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也只有继续“师生共参与”、践行以形成性评估为主导思想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提高学习成效、专业提升办学质量”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2

[关键词]能力培养体系;商务英语;改革模式

[作者简介]万惠蓉,贺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56-03

贺州学院外语系于2002年开始开设英语专业商务方向,2006年以来开始招收商务英语方向本科学生。为适应我国特别是广西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专业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又有相关的商务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大力改革,贺州学院商务英语发展迅速,进步明显。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和地域限制等原因,本方向目前仍然存在诸多欠缺与不足之处,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基础偏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选用的部分教材的实用性和难易程度欠科学等;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欠科学高效;实习实训配套设备欠齐全,学生实践活动偏少;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还存在差距等。因此,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探索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建构能力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

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首先应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将“面向生产第一线、立足岗位流程、产学研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突出管理应用、强化商务实践、培养操作能力”作为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具体指导思想。与此同时,围绕着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形成,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教学体系,以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规划能力培养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实施能力培养体系,是整个培养计划的关键。贺州学院商务英语方向最初的教学计划,既难以体现能力培养体系的特色,又不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就业岗位技能需要。为此,该学院十分重视培养计划建设工作,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和当前社会需求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由学院领导挂帅,教务处牵头,系部和教研室为具体责任部门,不断对培养计划进行优化。目前新的商务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基本的商务知识,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贸、外事、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文秘、企业员工外语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保证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教学计划时,在保证提供必要的专业素质课程、学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社会综合素养方面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上,我们压缩了理论课时与学分,加大了操作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时与学分。为了保证新一轮教学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除了系部和教研室对培养计划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论证之外,又组织校内外专家和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

(二)树立职业能力本位理念。规划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对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该行业岗位(群)的特点,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论证,我们制定了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包,我们称之为模块。该模块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载体,它是若干个不同技能项目的有机组合。专业必修课是基本的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二外能力,商务选修课模块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自己以后的求职意向进行自由选择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一个专业方向模块就基本具备了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具体模块见表1“专业素质选修课一、二、三”。

(三)落实职业能力培养计划,打造基础知识平台

按照能力培养计划的要求,掌握必备、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要求,也是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实施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建立了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要求的知识结构平台,以保证专业技能需要与质量。基础知识结构平台包括应掌握的大学本科的基本文化基础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应掌握的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各专业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

三、建立职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

(一)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和实训室是实施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场所,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强,岗位要求高,因此职业能力教学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贺州学院在办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建成了语音室10间,目前正新建商务英语实训室,以解决该专业和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训以及毕业综合实习等实践性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虽然可以解决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其毕竟与社会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还应该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校门,深入到产业部门进行实习锻炼。贺州学院从2002年开始,在学院、系部和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贺州、梧州、桂林、广州等地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造就一支高素质、高能力、富有创新能力的具有现代化理论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重要保证。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此,贺州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每年举行“精彩一课”比赛活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三是选送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四是聘请省内外优秀教授为我们举办讲座,并聘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为我们上商务英语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教师队伍得到加强。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必须变

革,代之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为主要特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法,以此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大实践锻炼,提高学生技能,实现能力培养目标。近几年来,贺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教学,围绕能力培养计划,选择或编制案例,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训课和相关课程的实训课以模拟实验、技能实训和校外实践为主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幻灯、录像、音像、实物投影等电教媒体进入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既配备了完善的语音室设备,同时还购进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教学软件;加之互联网的使用,为学生理论学习、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实践氛围。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拓展教育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强化了实践意识。

(四)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

多证制是实施能力培养体系的催化剂,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制度和积极推进的职业岗位准入制度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考核一个学生的技能水平,一方面要看学历证书,另一方面要看获取的执业资格证书,最后还要看实际操作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考取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之外,还要努力取得更多职业资格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报关证、报检证、会计证、贸易单证,有意从事教师行业的还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等。